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感染性疾病及传染病 >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arasitology and Parasitic Diseases 중국기생충학여기생충병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 影响因子: 1.1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7423
  • 国内刊号: 31-1248/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362
  • 曾用名: 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 创刊时间: 198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编委会
  • 出版地区: 上海
  • 主编: 汤林华
  • 类 别: 感染性疾病及传染病
期刊荣誉:
  • 横川后殖吸虫与扇棘单睾吸虫双重PCR鉴别方法的建立

    作者:梅雪芳;李树清;康羊群;石云良;黄腾飞;陈志飞;黄维义

    目的 建立一种能快速鉴定横川后殖吸虫(Metagonimus yokogawai)和扇棘单睾吸虫(Haplorchis taichui)的双重PCR方法. 方法 从GenBank中获取横川后殖吸虫和扇棘单睾吸虫以及与其同源性较高的虫种的核糖体DNA第一内转录间隔区(ITS1)序列,应用Primer premier 5.0软件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并优化PCR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建立双重PCR法.将横川后殖吸虫和扇棘单睾吸虫与17个相关虫种一起进行PCR扩增,检测方法的特异性.横川后殖吸虫和扇棘单睾吸虫的ITS1扩增产物经pMD19-T载体进行TA克隆获得质粒,并将质粒进行梯度稀释,检测其敏感性.应用新建的双重PCR法鉴定从47副猫内脏和40副犬内脏中收集的吸虫,检测该方法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结果 新建的双重PCR法能扩增出横川后殖吸虫和扇棘单睾吸虫的目的片段,大小分别为648 bp和279 bp,不与钩棘单睾吸虫、华支睾吸虫、心形咽口吸虫、次睾属吸虫囊蚴、外睾属吸虫囊蚴、藐小棘隙吸虫、抱茎棘隙吸虫、弗氏棘口吸虫、似锥低颈吸虫、全冠属吸虫、重盘属吸虫、异尖属线虫、东方次睾吸虫、卫氏并殖吸虫、瓦氏瓦生吸虫、背孔属吸虫和宫脂属线虫的DNA发生交叉扩增,具有较好的特异性.敏感性试验表明,应用该双重PCR法,2类吸虫DNA的低检测值分别为1.49×10-1 pg和1.14×10-1Pg.对来自猫内脏和犬内脏的吸虫检测表明,该方法能够区分横川后殖吸虫和扇棘单睾吸虫,并且不与猫、狗中其他的吸虫DNA发生交叉扩增. 结论 本研究所建立的双重PCR法可用于快速鉴定横川后殖吸虫和扇棘单睾吸虫.

  • 单管单轮多重PCR检测4种疟原虫混合血样

    作者:黄雨婷;佘丹娅;卢丽丹;张念恒;黄天谊

    目的 建立一种可同时检测4种疟原虫单一及混合感染的单管单轮多重PCR技术. 方法 在快速巢式PCR的基础上,设计折叠引物,优化PCR反应试剂的主要组分浓度及各条引物的退火温度,建立折叠引物多重PCR法(FP-PCR).利用优化后的FP-PCR法,对间日疟原虫(Plasmodium vivax)、恶性疟原虫(Pfalciparum)、卵形疟原虫(P.ovale,包括wallikeri亚种)和三日疟原虫(P.malariae)的单一及混合疟原虫DNA模板进行检测,分析该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结果 在7次重复实验中,4种疟原虫单一感染检出的低浓度均接近1个/μl血.此外,在检测2~4种原虫以高、低密度相差100倍的模拟混合感染的滤纸血样中,FP-PCR法正确检出每个组合的所有虫种的成功率为68% (57/84).在10份健康人滤纸血样中,FP-PCR法除产生少量二聚体外无任何扩增条带. 结论 FP-PCR法仅需单管单轮扩增即可同时检测4种人疟原虫单一或混合感染,为疟疾的监测和筛查提供了简便、可靠的诊断方法.

  • 2005-2014年甘肃省内脏利什曼病流行情况的回顾性分析

    作者:余大为;丁国武;格鹏飞;冯宇;李凡

    目的 回顾分析2005-2014年甘肃省内脏利什曼病的流行情况. 方法 收集甘肃省2005-2014年内脏利什曼病疫情报告资料,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2005-2014年甘肃省累计报告内脏利什曼病1 260例,自2005年(90例,占7.14%)起呈逐年增多趋势,至2011年达到高峰(168例,占13.33%),随后逐年下降,2014年为85例(占6.75%).病例主要集中于陇南地区和甘南藏族自治州部分地区.其中陇南武都区发病人数多,累计506例,占40.16% (506/1 260);其次为文县,累计发病人数302例,占23.97% (302/1 260);甘南地区的舟曲县累计发病人数居第3位,为202例,占16.03% (202/1 260).男女患者比例为1.46:1.各年龄组中0~5岁年龄组人群病例数多,占发病总人数的52.78% (665/1 260),随年龄的增高,病例数逐渐减少.全年均有发病,3~6月份为高发月份,累计病例数分别占10.48% (132/1 260)、13.33% (168/1 260)、12.86% (162/1 260)和11.67%(147/1 260). 结论2005-2014年甘肃省陇南地区和甘南州部分地区为内脏利什曼病高发区,患者主要为5岁以下婴幼儿,3~6月份为高发月份.

  • 华支睾吸虫病流行区胆石症患者胆囊结石类型及华支睾吸虫感染情况

    作者:马瑞红;乔铁;罗振亮;罗小兵;郑培明;杨柳青

    目的 探讨华支睾吸虫病流行区胆石症患者胆囊结石类型与华支睾吸虫感染的关系. 方法 选取2009年5月至2012年10月在广州市南沙区第六人民医院普外科实施内镜微创取石保胆手术的胆石症患者598例.胆石样品以红外光谱法分析结石成分,判断结石类型.胆石研碎后用光镜检查华支睾吸虫虫卵,计算不同类型结石的虫卵检出率.比较不同类型的结石患者,以及碳酸钙类结石患者中华支睾吸虫虫卵阳性和阴性患者的临床特点和生化特征.选取部分虫卵阳性的碳酸钙类结石行扫描电镜观察. 结果 598例胆囊结石患者中,234例(39.1%)为胆固醇类结石,133例(22.2%)为胆色素类结石,112例(18.7%)为碳酸钙类结石,86例(14.4%)为混合类结石,33例(5.5%)为其他类结石.5类胆结石华支睾吸虫卵检出率分别为6.4% (15/234)、44.3% (59/133)、59.8% (67/112)、36.0% (31/86)和30.0% (10/33).碳酸钙类结石的虫卵检出率高,胆固醇类结石的虫卵检出率低.碳酸钙类结石和混合类结石患者的血清CO2结合力高于胆固醇类结石患者(P<0.05),碳酸钙类结石患者胆汁CO2结合力和pH值高于其他4组结石患者(P<0.05).碳酸钙类结石患者中华支睾吸虫虫卵阳性者的血清CO2结合力、胆汁CQ结合力和pH值均高于虫卵阴性者(P<0.05).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均发现,碳酸钙类结石华支睾吸虫卵与碳酸钙结晶相互黏附.结论 碳酸钙类胆囊结石患者的华支睾吸虫感染率高于其他结石类型的患者.

  • 蛔虫粗抗原对人肺腺癌细胞凋亡中白细胞介素6和转化生长因子β分泌的影响

    作者:黄川;黄艳琴;杨志;胡银英;戴志芳;袁芳;袁铿

    目的 探讨蛔虫粗抗原对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凋亡,以及白细胞介素(IL-6)和转化生长因子β(rGF-β)分泌的影响. 方法 收集新鲜蛔虫虫体,制备蛔虫粗抗原.将A549细胞分别与低、中、高浓度的蛔虫粗抗原(蛋白浓度分别为25、125和500 μg/ml)共培养,即低浓度组、中浓度组和高浓度组,同时设A549细胞+培养液的阴性对照组和阿霉素阳性对照组.用流式细胞术、ELISA和实时定量PCR (qPCR)分别检测作用1、18和24 h后A549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以及IL-6和TGF-β细胞因子水平和mRNA水平. 结果 3个浓度的蛔虫粗抗原作用于细胞1、18和24 h后,细胞凋亡率均显著高于同时间点的阴性对照组(P<0.01).其中,中浓度组作用18h后细胞凋亡率高,为(47.10±3.68)%.细胞周期检测结果显示,中浓度组作用18h后,G0/G1期细胞比例升高,S期细胞比例下降,与阴性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LISA检测结果显示,相同作用时间下,A549细胞IL-6水平大多随蛔虫粗抗原作用浓度的增加而升高,TGF-β水平随着蛔虫粗抗原浓度和作用时间的不同,无明显的变化趋势.qPCR结果显示,中浓度组A549细胞的IL-6和TGF-p mRNA水平在作用18 h后达到高,分别为5.95±0.31和3.43±0.35,且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1). 结论蛔虫粗抗原可诱导A549细胞凋亡,并将细胞阻滞在G0/G1期,其调节过程可能有IL-6和TGF-β的参与.

  • 刚地弓形虫RH株ROP18-ROP12复合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作者:郭玲玲;张晓磊;张进顺;贾晓晖;王春苗;姜文静;朱晓波;贾天军

    目的 构建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棒状体蛋白18 (ROP18)与ROP12的复合基因真核表达重组质粒,并检验其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情况. 方法 重组质粒pVAX 1-ROP18和pVAX1-ROP12分别经BamHⅠ和XbaⅠ双酶切,将ROP12基因克隆至pVAX1-ROP18重组质粒.经菌落PCR、酶切及测序鉴定正确的重组表达质粒pVAX 1-ROP18-ROP12转染至HeLa细胞.同时设空质粒组、pVAX1-ROP18转染组和pVAX1-ROP12转染组.提取各组HeLa细胞的总RNA并逆转录为cDNA,分别进行管家基因β-肌动蛋白和ROP18-ROP12复合基因的RT-PCR鉴定;同时,采用间接荧光免疫法和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重组质粒pVAX1-ROP18-ROP12瞬时转染HeLa细胞后蛋白的表达情况. 结果重组质粒pVAX 1-ROP18-ROP12的菌落PCR电泳显示在约2 373 bp处出现特异性扩增片段,与预期大小相符.提取重组质粒经HindⅢ、BamH Ⅰ和XbaⅠ单酶切、双酶切及三酶切鉴定均正确.测序结果显示,pVAX 1-ROP18-ROP 12重组质粒与已发表的弓形虫RH株ROP18基因(登录号为AM075204.1)序列一致性为100%,与弓形虫RH株ROP12基因(登录号为DQ096559.1)序列一致性为99%.脂质体转染后各组β-肌动蛋白的RT-PCR扩增产物均为613 bp,与预期大小相符.pVAX1-ROP18-ROP12转染组的ROP18-ROP12复合基因扩增产物大小为2 373 bp,而其他组未见条带.间接荧光法检测显示,在重组质粒转染的HeLa细胞胞浆中观察到黄绿色荧光,而对照组无黄绿色荧光.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显示,融合蛋白ROP18-ROP12相对分子质量(Mr)约为85 000. 结论构建了重组质粒pVAX1-ROP18-ROP12,该质粒能在真核细胞中表达.

  • 蓝氏贾第鞭毛虫α8-贾第素基因克隆、表达与免疫反应性的鉴定

    作者:魏超君;吴玲;魏勤;贾彦娟;卢思奇

    目的 对蓝氏贾第鞭毛虫的α8-贾第素(α8-giardin)基因进行克隆和表达,并检测其免疫反应性.方法 利用PCR方法获得α8-贾第素基因开放阅读框(ORF)片段,经双酶切将其连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0a(+),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30a(+)-α8-giardin.经PCR和酶切鉴定后,将该载体转化入大肠埃希菌(E.coli) BL21(DE3),筛选出阳性菌落并诱导其表达.经亲和层析柱纯化后,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检测重组蛋白. 结果 自蓝氏贾第鞭毛虫基因组DNA扩增得到约930 bp的α8-贾第素基因片段.经PCR和酶切鉴定表明,重组表达载体pET30a (+)-α8-giardin构建成功.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显示.α8-贾第素重组蛋白以非可溶性形式存在于包涵体中,相对分子质量(Mr)约为36 000,可被抗His标签抗体和兔抗贾第虫血清识别. 结论 克隆蓝氏贾第鞭毛虫α8-贾第素基因,纯化的重组α8-贾第素蛋白具有免疫反应性.

  • 人工感染犬多头多头绦虫组织结构的观察

    作者:尚清炎;范希萍;张小宇;韩进欢;张倩;孙晓林

    目的 观察人工感染家犬肠道中多头多头绦虫(Multiceps multiceps)的显微和超微结构. 方法 收集自然感染的羊脑多头蚴,分别经口感染2只6月龄雄性家犬(80~100个/只).感染后67 d,取家犬肠道中多头多头绦虫成虫,常规方法固定后,分离多头多头绦虫的头节、颈节、成熟节片和未成熟节片,制备石蜡切片和电镜超薄切片,分别进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醋酸双氧铀染色后,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 结果 光镜下见多头多头绦虫成虫各节片均可分为皮质层和髓质层.电镜下皮质层的基本结构为绒毛、合胞体和基质,髓质层主要为肌肉组织,以排泄系统、生殖系统为主.头节的绒毛层比颈节、成节的薄,绒毛长的部位主要分布在节片的结合部位.头节部位肌肉组织发达.神经系统和排泄系统见于各节片.成熟节片有雌性、雄性生殖器官各一套.孕卵节片中的雄性生殖器官萎缩,主要以子宫和虫卵为主. 结论 多头多头绦虫显微结构的特别之处在于皮质部位的绒毛以圆柱状为主.成熟节片间的连接部位的微绒毛比成熟节片其他部位的微绒毛长.

  • 2012-2014年云南省疟疾实验室诊断质量分析

    作者:董莹;毛祥华;陈梦妮;邓艳;王剑;徐艳春

    目的 分析云南省的省、县两级实验室疟疾镜检诊断质量及影响因素. 方法 2012年8月-2014年10月,云南省各疫情报送单位采集镜检确诊为疟疾的患者血样,制作血涂片和滤纸血送至省级疟疾参比实验室进行镜检和基因检测,并统计分析省、县两级实验室疟疾诊断的符合性. 结果2012年8月-2014年10月云南省的72个县镜检确诊疟疾病例1 400例,其中恶性疟、间日疟和未分型疟疾分别占18.4% (252/1 400)、79.3%(1 105/1 400)和3.1% (43/1 400),未分型疟疾比例高为2012年的3.5% (9/257).2012年云南各县与省级疟疾参比实验室疟原虫镜检结果的虫种符合率为70.1% (845/1 216),为2012-2014年期间的低水平,血片疟原虫阳性符合率为77.6%(943/1 216).各县的疟原虫镜检结果与省级实验室基因检测的虫种符合率、阳性符合率也是2012年低,分别为81.3% (150/185)和85.0% (157/185).省级实验室镜检与基因检测结果的不符合率为8.7% (97/1 120),不符合类型中以镜检阴性而基因检测为恶性疟原虫、间日疟原虫或恶性疟/间日疟原虫混合感染为主,占57.7% (56/97).各县采集疟疾病例血样的覆盖率低为2012月11月的46.9% (82/175).2012-2014年全省血涂片制作质量得分分别为69.8、70.4和78.8 (P<0.05). 结论 2013年后除个别县外,云南省的县级疟疾实验室诊断各环节的工作质量均显著提高.

  • SYBR GreenⅠ法体外评价胆碱衍生物的抗恶性疟原虫活性

    作者:程慧芳;赵青;高娟;王锐利;张淑秋

    目的 观察4种胆碱衍生物对恶性疟原虫3D7株的抑制作用. 方法 用二甲基亚砜(DMSO)溶解MD(N-十二烷基-N-(2-羟乙基)-N,N-二甲基溴化铵)、ED(N-十二烷基-N-(2-羟乙基)-N,N-二乙基溴化铵)、MT(N-十四烷基-N-(2-羟乙基)-N,N-二甲基溴化铵)和ET(N-十四烷基-N-(2-羟乙基)-N,N-二乙基溴化铵)等4种胆碱衍生物,制成10倍浓度梯度(1~105 μmol/L)的溶液后,分别用RPMI 1640培养基稀释1 000倍.稀释红细胞,使疟原虫感染率为0.3%~0.5%,并用培养基将红细胞压积调至2%.测定板每孔加入20 μl含药培养液和80 μl恶性疟原虫培养物,用SYBR Green Ⅰ法测定胆碱衍生物对疟原虫增殖的抑制作用,并以青蒿素为阳性对照,计算其50%抑制浓度(IC50).结果 青蒿素、MD、ED、MT和ET对恶性疟原虫的抑制作用均随浓度的升高而增强,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剂量依赖性.MD浓度>103 nmol/L时,对恶性疟原虫的抑制率显著增加.ED和ET在高浓度(>104 nmol/L)时抑制显著,抑制率均>95%.MD、ED、MT和ET的IC50值分别为1 620、33.9、116和68.9 nmol/L,均高于青蒿素(5.7 nmoYL,P<0.05).结论 4种胆碱衍生物均有一定的体外抗恶性疟原虫活性,但活性低于青蒿素.4种衍生物中,ED对恶性疟原虫3D7株的抑制作用强.

  • 金标免疫层析读数仪在棘球蚴病抗体检测中的应用

    作者:谢贵林;殷军霞;段新宇;冯晓辉;王洋;蒋凯;陈新梅

    用金标免疫层析读数仪和肉眼两种方法判读采用金标免疫层析试纸条检测的159份棘球蚴病患者血清和80份其他肝脏疾病患者血清.结果显示,金标免疫层析读数仪检测抗细粒棘球蚴抗体的敏感性(95.6%,152/159)、特异性(93.7%,75/80)和准确性(95.0%,227/239)均高于肉眼判读结果(92.4%、85.0%和89.9%),而假阴性率(4.4%,7/159)和假阳性率(6.3%,5/80)均低于肉眼判读结果(7.5%和15.0%).

  • 华支睾吸虫囊蚴在小鼠体内脱囊时间与部位的观察

    作者:孙艳宏;刘继鑫

    用华支睾吸虫囊蚴灌胃感染昆明小鼠(20个/鼠).于感染后0.5、1、2、4、8、16、32和64 h处死小鼠.发现小鼠的胃和小肠均有囊蚴脱囊,主要见于十二指肠.脱囊时间集中在感染后2、4、8和16h.感染后0.5 h即在肝胆管发现童虫,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虫体数量也随之增多,但至32 h后肝胆管内虫数不再增多.

  • 宁夏回族自治区2012年儿童棘球蚴病血清学调查

    作者:吴向林;吴丽文;赵建华

    于2012年6~8月在宁夏22个县(市、区)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根据人口结构分别抽取城镇和农村小学,EHSA检测6~12岁儿童血清棘球蚴IgG抗体水平.共调查91所小学的22 995名儿童,血清抗体阳性率为2.9% (670/22 995).男童和女童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8% (333/11 840)和3.0% (337/11 1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88,P>0.05).原州区(10.6%,169/1 602)盐池县(9.1%,74/810)和中宁县(7.1%,96/1 350)儿童血清抗体阳性率较高(x2=826.51,P<0.05);农村儿童血清抗体阳性率(3.1%,371/11 963)高于城镇儿童(2.7%,298/11 032)(x2=4.30,P<0.05).回族儿童血清抗体阳性率(3.3%,302/9 127)高于汉族儿童(2.7%,368/13 834) (x2=8.17,P<0.05).7~9岁(3.2%,180/5 662)和12岁(3.3%,254/7 694)年龄组儿童血清抗体阳性率较高(x2=4.11,P<0.05).

  • 天名精对亚洲带绦虫囊尾蚴的杀灭作用

    作者:刘晓焱;郭光武;王恒

    将天名精煎剂20、40和60 mg/ml与亚洲带绦虫囊尾蚴进行体外共培养,24 h后观察囊尾蚴的死亡情况及形态变化.20、40和60 mg/ml天名精煎剂对囊尾蚴均具有显著杀灭作用.以60 mg/ml杀灭效果佳,囊尾蚴死亡率达95.0% (57/60),死亡的囊尾蚴囊体呈紧缩状,头节膨大,吸盘组织变性,形态变形.

  • 温州市2007-2014年疟疾疫情流行病学分析

    作者:倪庆翔;张孝和;陈祎;魏晶娇;余向华;邵永强;潘琼娇

    对温州市2007-2014年疟疾病例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2007-2014年,温州市共报告疟疾258例,其中间日疟148例,恶性疟106例,卵形疟4例;死亡2例.2007-2009年,疟疾病例以间日疟(86.0%)为主,存在本地原发病例.2010-2014年,恶性疟的比例逐年增加.98.8%为非洲和国内其他省输入性病例.258例疟疾病例的年龄主要集中在20~49岁,男女性别比例为3.16:1.职业以工人和商业服务人员为主.温州市疟疾疫情相对稳定,针对输入性病例应加强流动人员管理和宣传,寻求多部门联防联控.

  • 灭螺微生物的选育及其效果观察

    作者:崔国艳;汪世平;程红兵;魏红;何鑫;闾丘思嘉;黄成铭

    从湖南省汨罗市血吸虫病防治研究实验基地的钉螺池中采集土壤样品15份,初筛出4株灭螺活性较强的菌株,分别为B8、B27、B36和B59.灭螺试验结果表明,与细菌发酵液组和菌体悬液组相比,4株菌株的发酵上清液组的灭螺效果好.B59菌株的发酵上清液分别浸泡钉螺48和72 h后,钉螺的死亡率为73.3% (44/60)和96.7%(58/60),灭螺效果优于其他3株细菌.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结果表明,B59菌株的上清液、发酵液和菌体悬液中均无蛋白条带出现.B59菌株为革兰氏阳性杆菌.分子系统进化分析表明B59菌株(Gen-Bank登录号为KP146144)的ITS序列与蜡样芽孢杆菌相关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CP001746)的同源性达100%.

  • 刚地弓形虫棒状体蛋白2家族作为疫苗候选分子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润花;张铁娥;殷国荣

    刚地弓形虫棒状体蛋白2家族(ROP2 family)是由弓形虫棒状体分泌的一类蛋白质,对弓形虫侵入宿主细胞及发挥细胞毒力起重要作用.ROP2家族成员包括ROP2、ROP4、ROP5、ROP8、ROP13、ROP16、ROP17和ROP18.近年来的研究发现,ROP2家族成员作为疫苗候选分子,可诱导宿主产生保护性免疫.本文综述了ROP2家族主要成员作为DNA疫苗或蛋白疫苗的研究进展.

  • 刚地弓形虫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作者:邱竞帆;葛可;王勇

    近10年,蛋白质组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刚地弓形虫研究中,研究结果为全面深入揭示该虫体的生命活动本质奠定了基础.目前,关于刚地弓形虫的整体蛋白质组学研究仅限于速殖子和卵囊阶段的蛋白质组学;亚蛋白质组学研究包括一些重要抗原,如可溶性速殖子抗原、糖蛋白和免疫蛋白质组学研究等;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着眼于阐明不同虫株或不同虫种的差异蛋白.本文综述了弓形虫蛋白质组学的研究现状,详细阐述了弓形虫整体蛋白质组学、亚蛋白质组学和差异蛋白质组学的主要研究进展.此外,本文还概述了弓形虫蛋白质组学的生物信息学平台,并对弓形虫蛋白质组学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 C型凝集素受体在寄生虫感染免疫调节中的作用

    作者:刘博宇;李盼;杨桂连

    C型凝集素(C-typelectin)是一类钙依赖性糖结合蛋白,其受体依赖钙离子(Ca2+)的参与来识别碳水化合物配体.目前研究发现,该类受体可识别糖蛋白并激活下游免疫.本文总结了数种C型凝集素受体在寄生虫感染中的作用.

  • 儿童脑裂头蚴病1例

    作者:蔡玉春;张永年;李浩;陈韶红

    患者,男,11岁,安徽省天长市人.2014年11月9日因“晾厥1次,持续时间约3 min”入住安微省天长市人民医院.患者父亲主诉其3个月前常出现脚麻、头痛和抽筋.该次惊厥时意识丧失,四肢抽搐,双眼上翻,口唇青紫,且伴有呕吐.11月10日头颅磁共振成像(MRI)发现左侧额顶叶占位性病变,伴周围脑水肿,怀疑脑肿瘤或寄生虫感染.为进一步确定病因,患儿于11月12日转入上海市新华医院,进行CT和MRI检查,提示左侧额顶叶占位性病灶,伴周围明显水肿.

    关键词:
  • 应用PCR和体外培养技术诊断1例人芽囊原虫基因3型感染病例

    作者:俞英昉;吴秀萍;储言红;张永年;田利光

    患儿,男,10岁,广西灌阳县人.2013年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不成形暗红色大便,量多,伴头晕,腹痛腹泻,至当地医院就诊,予止血,护胃,补液,输注悬浮红细胞等治疗后好转.2014年7月、8月均有类似发作史,于外院行胃镜检察未见上消化道明显异常,肠镜示回肠末端、回盲瓣黏膜炎症改变,病理诊断黏膜慢性炎症.2014年12月因腹痛、腹泻被上海市瑞金医院收治入院.查体:体温36.4℃,一般情况良好,神清,精神可,腹部无压痛.血常规:C-反应蛋白1.0 mg/L,白细胞计数6.0×109/L,中性粒细胞55.7%,淋巴细胞27.4%,血红蛋白91g/L,血小板364×109/L.尿常规未见异常.

    关键词:
  • 输入性恶性疟原虫合并弓形虫感染1例

    作者:吴凯;杨燕;周水茂;徐明星

    患者,男,25岁,湖北省孝感市应城市人.于2013年10月至刚果从事贸易工作,并于2015年1月3日回国,在国外期间曾疟疾发病4次,均口服青蒿琥酯片治疗.回国当日曾在广州口岸做疟原虫筛查,结果为阴性.1月11日,患者在四川省成都市旅游时出现发热等感冒样症状,自行服用感冒药后症状稍有缓解,但1月13日又出现发热等症状,至成都市某医院门诊就诊,诊断为“支气管炎”,以头孢类药物输液治疗1次后好转,并于1月16日前往湖北省恩施市旅游,当晚又出现发热,在当地小诊所对症治疗无效后,于翌日返回应城市,并前往应城市某医院住院治疗.因无法明确病因且病情加重,于1月21日转往湖北省武汉市某医院住院治疗.

    关键词:
  • 《疟疾控制和消除标准》实施现状与应用评价

    作者:周晓俊;曾祥嫚;陈凯;黄唱洲;熊彦红;丁琦;官亚宜

    于2014年1~5月采用问卷、现场调查和专题访谈等方法,在疟疾流行的11个省(区、市)进行《疟疾控制和消除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实施现状的调研与评估.对卫生行政部门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完成问卷240份,问卷回收率为84.2% (240/285).知晓并使用过《标准》者为90.0% (216/240),其中卫生行政部门管理人员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专业人员分别为100.0% (26/26)和88.8% (190/214).各省(区、市)自《标准》公布的2012年1月起至2013年12月共举办18个疟疾防治培训班, 《标准》作为主要培训内容之一,为该标准的全面实施奠定了基础.问卷获得反馈的意见和建议共152条,其中有关配套、支撑条件的占84.2% (128/152),有关技术性问题占15.8%(24/152).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5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