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感染性疾病及传染病 >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arasitology and Parasitic Diseases 중국기생충학여기생충병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 影响因子: 1.1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7423
  • 国内刊号: 31-1248/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362
  • 曾用名: 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 创刊时间: 198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编委会
  • 出版地区: 上海
  • 主编: 汤林华
  • 类 别: 感染性疾病及传染病
期刊荣誉:
  • 广州管圆线虫蛋白酶体α5基因的克隆、表达及重组蛋白对人THP-1巨噬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闫兰竹;史晓萌;祖雁文;陈茜茜;李星潘;闫宝龙;黄慧聪

    目的 获得广州管圆线虫蛋白酶体α5基因(pas-5),构建其重组质粒,探讨PAS-5重组蛋白对人THP-1巨噬细胞凋亡的影响. 方法 以广州管圆线虫逆转录DNA为模板,PCR扩增pas-5基因,构建pcoldⅢ-pas-5重组质粒,转化至大肠埃希菌DH5α感受态细胞,取菌液进行PCR、双酶切和测序鉴定.阳性质粒经0.1 mmol/L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诱导表达后,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分析重组蛋白表达情况,采用镍离子亲和层析法纯化重组蛋白.将用佛波酯诱导的人THP-1巨噬细胞经PAS-5(实验组)孵育18h后,采用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凋亡情况,采用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另设阴性对照组(牛血清白蛋白)和空白对照组(RPMI 1640).结果 Pas-5基因PCR扩增产物约为800 bp,与预期大小相符.经菌液PCR、双酶切和测序鉴定获得pcoldⅢ-pas-5重组质粒.SDS-PAGE分析结果显示,PAS-5重组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其相对分子质量约28 000.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显示,重组蛋白能与兔抗鼠His单克隆抗体特异性结合.镍离子亲和层析纯化重组蛋白后获得单一条带.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显示,阴性对照组和实验组人THP-1巨噬细胞凋亡率分别为(0.380±0.194)%和(0.052±0.03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LISA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细胞培养上清中IL-10水平为(77.606±1.766) pg/ml,高于阴性对照组的(45.652±5.975) pg/ml (P<0.05). 结论 获得了pas-5基因和重组质粒pcoldⅢ-pas-5,重组蛋白PAS-5可抑制人THP-1巨噬细胞凋亡,与IL-10水平提高有一定关系.

  • 2017年全国消除疟疾进展及疫情特征分析

    作者:张丽;丰俊;张少森;夏志贵;周水森

    目的 分析2017年全国消除疟疾进展及疟疾疫情特征,为消除疟疾策略和措施的有效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2017年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未包括台湾、香港和澳门地区)的疟疾疫情数据资料.使用Microsoft Excel 2010软件对消除疟疾进展情况和疫情特征等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17年全国828个机构累计报告疟疾病例2 861例,较2016年(3 321例)下降13.9%,中国籍病例2 675例(93.5%,2 675/2 861),外国籍病例186例(6.5%,186/2 861);男女性别比为11.4∶1,主要集中在20~49岁组(80.8%,2 311/2 861);临床诊断病例9例(0.3%,9/2 861),间日疟573例(20.0%,573/2 861),恶性疟1 822例(63.7%,1 822/2 861),三日疟67例(2.3%,67/2 861),卵形疟352例(12.3%,352/2 861),混合感染37例(1.3%,37/2 861),诺氏疟原虫感染1例.全国范围内无本地感染病例报告,境外输入性病例2 858例(99.9%,2 858/2 861),输血感染病例3例(0.1%,3/2 861);疟疾病例数位居前5位的省(自治区),依次为广西(13.4%,382/2 861)、云南(11.4%,3 25/2 861)、江苏(8.4%,239/2 861)、山东(7.3%,209/2 861)和四川(7.3%,209/2 861).全国1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报告重症病例136例(4.8%,136/2 861),6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报告死亡病例7例(0.2%,7/2 861).疟疾病例均在24 h内完成上报,3d内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完成率为83.7% (2 396/2 861). 结论 2017年全国首次实现了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应继续加强重点地区境外输入性疟疾的监测和管理,巩固消除疟疾成果.

    关键词: 疟疾 疫情 中国
  • 调节性T细胞转录因子Foxp3和IL-8在棘球蚴病患者肝组织病灶中的表达

    作者:单骄宇;热比亚·努力;李瑞;林仁勇;温浩;李海涛

    目的 探究调节性T细胞转录因子Foxp3和IL-8在棘球蚴病患者肝组织病灶中的表达情况. 方法 收集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包虫外科住院的多房棘球蚴病(AE)患者、细粒棘球蚴病(CE)患者及其他非感染性肝病手术患者的肝脏病变组织样品,制备切片,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肝脏组织中Foxp3的表达情况.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检测Foxp3的蛋白相对表达量.Trizol法提取肝脏组织总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Foxp3、IL-8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采用Speaman相关分析对AE组患者肝脏组织中的Foxp3与IL-8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 结果 共收集16例AE患者、23例CE患者和8例肝血管瘤手术患者的肝脏病变组织样品.HE染色后,镜下可见,AE患者肝脏组织角皮层和生发层均不完整,CE患者肝脏组织有较厚的板层状角皮层结构,肝血管瘤患者肝脏组织完整.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AE患者肝脏组织中有大量表达Foxp3的阳性细胞,CE患者肝脏组织中有少量阳性细胞,肝血管瘤患者肝脏组织中无阳性细胞.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AE患者、CE患者和肝血管瘤患者肝脏组织的Foxp3蛋白灰度值分别为0.977±0.082、0.728±0.094和0.290±0.084:AE患者、CE患者的蛋白灰度值分别与肝血管瘤患者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AE患者与CE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AE患者、CE患者和肝血管瘤患者肝脏组织中的Foxp3 mRNA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013±0.003、0.007±0.002和0.004±0.001;AE患者的Foxp3 mRNA相对表达水平与肝血管瘤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患者的Foxp3 mRNA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与AE患者、肝血管瘤患者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E患者、CE患者和肝血管瘤患者肝脏组织中的IL-8 mRNA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402±0.068、0.005±0.019和0.002±0.001;三者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AE患者肝脏组织中的Foxp3与IL-8在mRNA相对表达水平上呈正相关(r=0.802,P<0.01). 结论 AE患者肝组织中的Foxp3 mRNA和IL-8 mRNA均高于CE患者,提示AE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机体分泌大量IL-8,并与Foxp3共同作用病患部位,形成严重的炎症反应.

  • 不同感染来源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3基因多态性分析及抗原表位预测

    作者:董莹;邓艳;徐艳春;陈梦妮;毛祥华;孙艾明;王剑

    目的 分析云南省不同感染来源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3(PfMSP-3)基因和抗原表位多态性. 方法 收集2012年8月-2016年12月寄生虫病防治信息管理系统登记报告的云南省本地和输入恶性疟病例的血样和流行病学史等信息.提取血样的疟原虫DNA,半巢式PCR扩增PfMSP-3基因并测序,与GenBank中的恶性疟原虫Pf3D7、PfK1分离株的参比序列LN999944.1、U08851.1进行比对.用MEGA 5.04、Arlequin 3.5.2.2分析PfMSP-3基因的单倍型、期望杂合度(He)、群体间遗传分化指数(Fst).用Network 4.6.0构建单倍型网络进化图.用DnaSP 5.10计算核苷酸的非同义(Ka)、同义置换率(Ks).用IEDB在线预测软件预测PfMSP-3肽链T细胞、B细胞抗原表位. 结果 共收集190份恶性疟病例血样,其中181份扩增出长1 100 bp的PfMSP-3片段,测序成功167份(缅甸121份、非洲37份、云南本地感染9份).序列比对结果显示,167条DNA序列存在36种单倍型,He为0.409±0.183,Ka/Ks为0.98.各单倍型沿Pf3D7型(Ⅰ)、过渡型(Ⅱ)及PfK1型(Ⅲ)等3种方向进化:H_1、H_9等7种单倍型为Pf3D7型,H7、H_8等6种单倍型为过渡型,H_2、H_3等23种单倍型为PfK1型.Pf3D7型、过渡型和PfK1型序列的占比分别为49.7% (83/167)、12.6% (21/167)和37.7% (63/167).PfMSP-3基因在非洲与缅甸恶性疟原虫群体间的分化程度高,Fst=0.049;在非洲与云南本地感染恶性疟原虫群体间小,Fst=0.032.抗原表位分析结果显示,36种单倍型的PfMSP-3肽链亲水性高于疏水性,指数分别为1.050~2.535和-2.583~-3.544.T细胞抗原表位活性为-1.1;B细胞抗原表位活性平均>0.5,且表现为Pf3D7型>过渡型>PfK1型. 结论 云南省不同感染来源恶性疟原虫的PfMSP-3基因存在3类基因型,不同基因型PfMSP-3蛋白B细胞抗原表位活性的预测值较T细胞高.

  • 细粒棘球蚴原头节β4微管蛋白的可溶性表达、纯化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作者:姚嘉青;刘丛珊;薛剑;陶奕;张皓冰

    目的 对细粒棘球蚴原头节的β4微管蛋白(EgTub4)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预测和分析,并探索该基因在大肠埃希菌中可溶性表达的佳诱导条件,纯化目标蛋白. 方法 采用ProtParam、SMART、Predictprotein和Swiss-model软件分析EgTub4蛋白的理化性质和结构,采用SignalP4.1软件进行信号肽预测.提取细粒棘球蚴原头节的总RNA,并反转录成cDNA,PCR扩增EgTub4基因,构建原核重组表达载体pET28a-EgTub4、pET30a-EgTub4和pET32a-EgTub4,进行酶切鉴定,并测序.探索重组蛋白rEgTub4可溶性表达的佳诱导条件[表达载体、诱导温度(T)、诱导剂(IPTG)浓度、诱导时间(t)和培养基类型].利用镍柱亲和层析法纯化重组蛋白,进行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SDS-PAGE)和蛋白质印迹分析(Western blotting).结果 经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EgTub4蛋白理论等电点(pl)值为4.79,理论相对分子质量(Mr)为49 700;EgTub4不含信号肽,含有3个结构域,分别为微管蛋白GTPase结构域、C末端结构域和卷曲螺旋区.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ET28a-EgTub4、pET30a-EgTub4和pET32a-EgTub4,经双酶切后,均可得到与目的基因相对分子质量相符的片段,测序正确.经Westem blotting分析,在表达质粒pET28a(+)、pET30a(+)和pET32a(+)中重组蛋白分别为Mr56 000、60 000、68 000.EgTub4基因在pET28a(+)中表达时不可溶,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需要在变性条件下进行纯化.而在pET30a(+)和pET32a(+)中表达时均部分可溶,可以在非变性条件下进行纯化.综合考虑,本研究终选择pET30a(+)作为EgTub4基因的表达载体.目标蛋白可溶性表达的优化条件为:T=25℃、[IPTG]=0.01 mmol/L、t=10h、2×YT培养液.佳洗杂咪唑浓度为150 mmol/L,洗脱咪唑浓度为500 mmol/L.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显示,纯化的蛋白均能与β-微管蛋白抗体及His-Tag标签抗体反应,条带大小符合预期,约Mr 60 000. 结论 对EgTub4进行了生物信息学预测、分析和表达,得到该基因在大肠埃希菌中可溶性表达的佳诱导条件,纯化目标蛋白.

  • 过继转移RNA干扰日本血吸虫的发育表型评价技术的建立

    作者:柳建发;李健;任怡静;张瑞祥;方芳;胡薇

    目的 建立RNA干扰后的日本血吸虫转移至小鼠体内发育情况的评价技术,为后组学时代功能基因研究提供工具. 方法 设计引物扩增日本血吸虫组织蛋白酶B1(SjCB1)基因dsRNA、绿色荧光蛋白(GFP) dsRNA.用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小鼠,收集14 d的日本血吸虫童虫.用6 mg/L SjCB1 dsRNA体外培养浸泡法对日本血吸虫童虫的SjCB1基因进行特异性敲低(SjCB1干扰组),对照组加6 mg/L GFP dsRNA(GFP干扰组).采用外科手术将干扰后的童虫过继转移至小鼠肠系膜静脉(SjCB1干扰组、GFP干扰组各3只小鼠,40条/鼠),待虫体发育至性成熟时收集虫体.统计分析雌雄虫回收数量、合抱率、虫体回收率以及虫体长度,观察虫体生长发育情况.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干扰后的14d雌、雄童虫以及回收的雌、雄成虫SjCB1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SjCB1干扰组、GFP干扰组回收的雌、雄虫数量,合抱率,虫体回收率分别为(9.0±1.4)、(9.0±2.1)条, (13.0±2.9)、(11.3±2.5)条,100%、100%和58.60%、54.67%.两组雌、雄虫数量,合抱率,虫体回收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jCB1干扰组过继转移前雌、雄童虫SjCB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为1.022±0.019、0.643±0.105,均低于GFP干扰组的2.880±0.297、2.753±0.164(t=0.000、0.000,P<0.01);SjCB1干扰组回收的雌、雄虫SjCB1基因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286±0.211、1.182±0.287,均低于GFP干扰组的5.506±0.326、4.986±1.230 (t=0.013、0.000,P<0.01).SjCB1干扰组、GFP干扰组雌虫长分别为(7.059±1.255)、(8.433±0.749) cm,雄虫长分别为(6.993±2.734)、(10.561±1.375) cm,两组间雌、雄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003、0.001,P< 0.01).SjCB1干扰组、GFP干扰组虫体外观形态及内部的生殖系统、消化系统未见差异,两组雌虫在卵模与子宫中均有成形的虫卵. 结论 建立了干扰特异性基因后观察虫体体内发育表型的技术.体外培养浸泡干扰后日本血吸虫童虫、成虫SjCB1基因表达水平被显著敲低,该方法可用于研究发育相关基因的表型.

  • 细粒棘球蚴感染小鼠髓源抑制性细胞与Th17细胞比例的变化

    作者:于爱萍;尹建海;巩文词;曹胜魁;曹建平;沈玉娟

    目的 分析细粒棘球蚴感染小鼠体内髓源抑制性细胞(MDSCs)和Th17细胞比例的变化及意义. 方法 将20只6周龄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感染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感染组每只小鼠腹腔注射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约2 000个,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感染后8个月(感染晚期)收集感染组和对照组小鼠脾脏细胞、外周血白细胞和腹腔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MDSCs及其亚型(M-MDSCs、PMN-MDSCs)和Th17细胞比例,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MDSCs、M-MDSCs、PMN-MDSCs与Th17细胞比例的相关关系. 结果 感染组小鼠脾脏细胞、外周血白细胞、腹腔细胞中MDSCs比例分别为(14.72±4.27)%、(57.04±6.78)%和(15.35±5.56)%,对照组分别为(8.84±2.12)%、(30.53±1.58)%和(1.74±0.63)%,感染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小鼠脾脏细胞、外周血白细胞、腹腔细胞中M-MDSCs比例分别为(1.29±0.24)%、(6.27±2.11)%、(2.14±0.94)%,对照组分别为(0.72±0.25)%、(2.11±1.27)%、(0.25±0.06)%,感染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小鼠脾脏细胞、外周血白细胞、腹腔细胞中PMN-MDSCs比例分别为(9.31±2.65)%、(46.72±5.67)%、(7.06±2.36)%,对照组分别为(7.07±3.20)%、(25.42±2.05)%、(1.08±0.40)%,感染组与对照组间外周血白细胞和腹腔细胞的PMN-MDSCs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小鼠脾脏细胞、外周血白细胞、腹腔细胞中Th17细胞比例分别为(1.31±0.38)%、(1.85±0.77)%和(2.90±0.24)%,对照组分别为(0.59±0.07)%、(0.35±0.15)%和(0.41±0.12)%,感染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感染组小鼠脾脏、外周血和腹腔细胞中MDSCs与Th17细胞比例之间无相关关系(r=-0.354、-0.746、0.801,P>0.05),感染组小鼠脾脏M-MDSCs与Th17细胞比例呈负相关关系(r=-0.896,P<0.05). 结论 在细粒棘球蚴感染小鼠8个月后MDSCs与Th17细胞比例均增加,感染组小鼠脾脏M-MDSCs与Th17细胞比例呈负相关关系.

  • 河南省人体肠道原虫感染现状分析

    作者:刘颖;李素华;张雅兰;刘若凝;钱丹;杨成运;周瑞敏;贺丽君;鲁德领;邓艳;陈伟奇;赵玉玲;张红卫;许汴利

    目的 了解河南省人体肠道原虫的感染现状. 方法 2014-2015年按照《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方案》要求,根据河南省生态区划分及经济水平确定调查县,根据地形和经济水平等因素分层,每层随机数字表法抽取1个自然村为调查点,每个调查点调查当地农村常住人口250人.收集被调查者的新鲜粪样,采用生理盐水和碘液直接涂片法分别检查肠道原虫感染情况.不同人群感染率采用x2检验进行比较. 结果 本次共调查河南省35个县(市)104个村26 866人.肠道原虫总感染率为0.57% (152/26 866).检出肠道原虫7种,分别是布氏嗜碘阿米巴、哈门氏内阿米巴、微小内蜒阿米巴、溶组织内阿米巴、结肠内阿米巴、蓝氏贾第鞭毛虫、人芽囊原虫,其中以微小内蜒阿米巴感染率高(0.19%,50/26 866),不同原虫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生态区中,以华北平原生态区的原虫感染率为高,为0.67% (45/6 696),但不同生态区的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人口标化后,在检出肠道原虫的27个县(市)中,项城市的原虫感染率高,为2.69%.女性肠道原虫感染率为0.41% (57/13 901),低于男性的0.73% (95/12 965) (P<0.05);不同年龄组中,以< 20岁和20~岁年龄组人群肠道原虫感染率为高,均为0.66% (31/4 667,18/2 742),且以人芽囊原虫感染为主.不同职业人群中,工人肠道原虫感染率为0.76% (4/528),高于农民的0.54% (96/17 896).不同文化程度人群中,高中及以上人群肠道原虫感染率为0.71% (18/2 550),高于小学的0.52% (42/8 014).小同民族人群中,汉族感染率高,为0.57% (151/26434) (P<0.05).调查点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 200~23 590元,中位数为5 950元.不同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收入水平人群的肠道原虫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河南省人体肠道原虫调查共检出7种原虫,总体感染率较低.

  • 他克林对多房棘球蚴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刘丛珊;尹建海;姚嘉青;张晶;张皓冰

    目的 观察他克林体外抗多房棘球蚴的作用以及抗小鼠多房棘球蚴感染的疗效. 方法 在含50~ 200个多房棘球蚴原头节的96孔板中加入浓度为100.00、50.00、25.00、12.50和6.25 μmol/L的他克林,给药后1、3、5和7d用亚甲基蓝法测定原头节的活性.同时用细胞增殖-毒性检测(CCK-8法)测定他克林对3种正常宿主细胞(L929细胞、HK-2细胞和Chang liver)以及3种肿瘤细胞(A172细胞、A2058细胞和HCT-8细胞)的细胞毒性.40只感染多房棘球蚴6个月的BALB/c小鼠随机均分为4组,分别为30 mg/kg他克林组、15 mg/kg他克林组、25 mg/kg甲苯达唑组和1%西黄芪胶对照组.各组小鼠连续灌胃给药28 d,停药14 d后处死小鼠,剖取小鼠体内多房棘球蚴囊,称取囊重并计算囊重抑制率,采用SPSS 17.0中的非参检验法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他克林体外对多房棘球蚴原头节的作用呈现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随着药物浓度和培养天数的增加,原头节的活性显著降低.100 μmol/L的他克林作用3d后,原头节全部死亡且形态发生强烈改变,难以观察到完整的超微结构.他克林作用7d后,100.00、50.00、25.00、12.50和6.25 μ mol/L组的原头节死亡率分别为(100±0)%、(91.2±2.5)%、(80.3±5.1)%、(71.6±2.4)%和(51.7±2.9)%.他克林对正常宿主细胞活性影响较小,药物浓度增加至250.0 μmol/L,对L929细胞、HK-2细胞和Chang liver细胞的活性抑制率分别为(27.6±4.7)%、(29.6±3.9)%和(26.9±2.1)%.但是对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性较大,A172细胞、A2058细胞和HCT-8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Tox50)分别为(178.2±3.2)、(133.2±5.2)和(128.8±4.0) μmol/L.30 mg/kg他克林组、15 mg/kg他克林组和25 mg/kg甲苯达唑组囊重抑制率分别为-3.4%、9.4%和38.2%,上述各组小鼠体内多房棘球蚴囊重的减少与1%西黄芪胶组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小鼠在实验周期中分别有3、6、2和5只死亡,相较于其他组,25 mg/kg甲苯达唑和15 mg/kg他克林治疗增加了感染实验鼠的生存率. 结论 他克林可直接影响体外培养的多房棘球蚴原头节的活性,可提高多房棘球蚴感染小鼠的生存率.

  • 弓形虫复合抗原ROP2-SAG1优势表位与人乳头瘤病毒16型晚期结构蛋白L1融合体的构建及其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

    作者:谢自新;姜洁;汪文寰;吕金辉;冯方方;张丽芳;李文姝

    目的 构建弓形虫复合抗原ROP2-SAG1免疫优势表位(RSepitope)与人乳头瘤病毒16型晚期结构蛋白L1 (HPV16L1)的融合体(RSepitope-HPV16L1),验证其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 方法 优化RSepitope基因序列,构建pcDNA3.1/RSepitope重组真核表达质粒.从T-HPV16L1质粒中扩增HPV16L1基因片段,构建pcD-NA3.1/RSepitope-HPV16L1重组质粒.双酶切、PCR、测序鉴定正确后,将2个重组质粒分别转染至非洲绿猴肾细胞COS-7细胞,培养48 h后收集细胞,提取RNA,RT-PCR扩增相应的目的基因.Western blotting和间接免疫荧光实验检测重组蛋白RSepitope和RSepitope-HPV 16L1在细胞中的表达. 结果 构建的重组质粒pcDNA3.1/RSepitope和pcDNA3.1/RSepitope-HPV 16L1经PCR扩增和双酶切分别获得282 bp和1 500 bp片段,与预期结果一致,测序结果正确.RT-PCR结果显示,以2个重组质粒转染细胞的cDNA为模板,分别扩增到282 bp和1 500 bp的目的条带.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显示,以RSepitope免疫血清为一抗,重组蛋白RSepitope和RSepitope-HPV16L1分别在相对分子质量(Mr)约为10 000和65 000处出现特异性条带;以HPV16L1单克隆抗体为一抗,重组蛋白RSepitope-HPV 16L1在Mr 65 000处出现特异性条带.间接免疫荧光实验结果显示,以RSepitope免疫血清为一抗,重组质粒pcDNA3.1/RSepitope和pcDNA3.1/RSepitope-HPV 16L1转染细胞内均观察到绿色荧光;以HPV16L1单克隆抗体为一抗,重组质粒pcDNA3.1/RSepitope-HPV 16L1转染细胞内观察到特异性绿色荧光. 结论 弓形虫优势表位RSepitope与HPV16L1融合体构建成功,且可在真核细胞中表达.

  • 华支睾吸虫钙结合蛋白Cs16的重组表达及血清诊断应用的初步评价

    作者:濮珏彪;唐莉莉;殷岑楠;杜新月;吴健桦;赵蔚;刘登宇;王兆军;吴琛耘

    目的 以原核和真核表达系统克隆、表达华支睾吸虫含有EF手型结构域的钙结合蛋白(Cs16),纯化并初步评价其在华支睾吸虫病免疫诊断中的作用. 方法 以华支睾吸虫成虫cDNA为模板,PCR扩增含有EF手型结构域的Cs16基因,分别构建原核重组质粒pGEX-4T-1-Cs 16和真核重组质粒pPIC9K-Cs 16,将酶切和测序鉴定正确的重组质粒分别转入大肠埃希菌BL21和毕赤酵母GS115后,表达并纯化目的蛋白,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验证其纯度及免疫原性.以华支睾吸虫重组蛋白Cs16为包被抗原,采用ELISA检测24例华支睾吸虫病患者血清中相应抗体的反应性及其与日本血吸虫病患者血清的交叉反应性. 结果 PCR扩增获得Cs16基因片段,大小为515 bp.构建的重组质粒pGEX-4T-1-Cs16和pPIC9K-Cs 16经酶切和测序鉴定正确.SDS-PAGE结果显示,2个重组质粒在大肠埃希菌BL21和毕赤酵母GS115中均为可溶性表达,重组蛋白Cs16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6 000.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2个重组蛋白能分别被抗GST抗体和抗His抗体特异性识别.ELISA检测结果显示,原核表达和真核表达重组蛋白Cs16的敏感性分别为70.8% (17/24)和54.2% (13/24),特异性分别为95.2% (20/21)和100% (21/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日本血吸虫病患者血清的交叉反应为1/10. 结论 获得了原核和真核Cs 16重组抗原,其在华支睾吸虫病的诊断上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田鼠巴贝虫可溶性虫体蛋白的质谱鉴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作者:蔡玉春;陈韶红;李浩;卢艳;艾琳;储言红;沈慧敏;陈家旭

    目的 利用蛋白质组学及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田鼠巴贝虫可溶性虫体蛋白进行分析. 方法 取田鼠巴贝虫阳性全血腹腔接种BALB/c小鼠,构建感染小鼠模型.取感染高峰期小鼠染虫血分离红细胞,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富集田鼠巴贝虫虫体,冻融及超声法获得可溶性虫体蛋白.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鉴定虫体蛋白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将含有可溶性虫体蛋白的凝胶按相对分子质量分为2个样品,采用电喷雾质谱鉴定法进行质谱鉴定.采集质谱鉴定数据,搜索Uniprot KB数据库中的巴贝虫、田鼠巴贝虫RI株和恶性疟原虫蛋白数据库.将鉴定到的蛋白与NCBI nr数据库中的蛋白序列进行比对,利用Blast2GO(Version 2.8.0)中的Mapping功能对所有定量到的蛋白比对序列所关联的GO功能条目进行提取,用GO注释将鉴定到的虫体蛋白进行生物过程、分子功能和细胞组分分析.利用KAAS将目标蛋白序列与KEGG GENES数据库中的巴贝虫蛋白序列进行比对,通过同源/相似蛋白的KO号注释到相关KEGG通路上. 结果 Percoll梯度离心法获得富集后的田鼠巴贝虫虫体,通过冻融及超声法获得可溶性虫体蛋白,经SDS-PAGE鉴定发现有5条主带及7条次带.经质谱鉴定并与巴贝虫、田鼠巴贝虫RI株和恶性疟原虫蛋白数据库比对,分别鉴定到757、600和138个蛋白,其中独特肽段为2及以上的蛋白分别为368、375和12个.进一步分析发现,独特肽段数较多的蛋白为表面抗原或分泌抗原类蛋白、蛋白酶类、热休克家族蛋白及棒状体相关蛋白等.生物信息学分析,田鼠巴贝虫可溶性虫体蛋白按参与的生物过程共获得876条注释,按分子功能共获得219条注释,按细胞组分结果显示,共获得146条注释.通过同源/相似蛋白的KEGG注释,共提取到与可溶性虫体蛋白序列相关的172条KEGG信号/代谢通路. 结论 利用质谱鉴定及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田鼠巴贝虫可溶性虫体蛋白主要含有分泌蛋白、蛋白酶类和HSP家族成员蛋白.

  • DNA重复序列鉴定陕西省利什曼原虫

    作者:李欣妍;张铮;刘东立;王凤萍;王安礼;王天海;石一;关蓉晖;李文涓

    提取陕西省韩城市犬源利什曼原虫分离株(1份)、病犬骨髓(1份)、患者骨髓(3份)和白蛉(2份)共7份样品的利什曼原虫DNA,PCR扩增DNA重复序列,扩增产物经毛细管电泳后进行双向测序.采用DNAstar SeqMan软件进行序列拼接,与国内外发表的DNA重复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同源性,并用邻接法(NJ)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7份利什曼原虫DNA样品均扩增出260 bp左右的条带,与目的序列大小一致,且测序结果完全相同.序列比对结果显示,7条DNA重复序列与参考序列的婴儿利什曼原虫(GenBank登录号为L42486)、杜氏利什曼原虫(GenBank登录号为L42486)仅1个碱基的差异.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同种原虫序列相似性大于90%,个别达100%.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7条序列与杜氏利什曼原虫、婴儿利什曼原虫聚为一支.结合流行病学资料,陕西韩城利什曼原虫为婴儿利什曼原虫.

  • 吖啶橙染色法用于湖北钉螺血淋巴细胞的观察

    作者:卫向红;谭苹;万伦;陆犇;郑美玲;吴志玲;江远

    将湖北钉螺软体组织挤压后获取血淋巴液制成涂片,采用荧光染料吖啶橙染色,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血淋巴细胞.结果可见12种形态的血淋巴细胞:红色多浆型无颗粒圆形淋巴细胞、红色多浆型有颗粒圆形淋巴细胞、红色少浆型无颗粒圆形淋巴细胞、红色少浆型有颗粒圆形淋巴细胞、绿色多浆型无颗粒圆形淋巴细胞、绿色多浆型有颗粒圆形淋巴细胞、绿色少浆型无颗粒圆形淋巴细胞、绿色少浆型有颗粒圆形淋巴细胞、多浆伸展型淋巴细胞、少浆伸展型淋巴细胞、红色胞质梭形淋巴细胞、绿色胞质梭形淋巴细胞,表明该方法可用于湖北钉螺血淋巴细胞的染色,为探讨贝类免疫防御、研究灭螺药物或各种生物与理化因素对湖北钉螺血淋巴细胞的影响提供技术支持.

  • 2016年河南省方城县猪带绦虫病和囊尾蚴病知识、态度和行为的调查结果分析

    作者:邓艳;张雅兰;李素华;陈伟奇;蔺西萌;陈曦;王庭柱;李蓬;张红卫;许汴利

    于2016年选择方城县有人体囊尾蚴病分布的6个乡(镇)为调查点,随机设干预乡(杨集乡、博望乡和独树乡)和对照乡(二郎庙乡、杨楼乡和小史店乡),采用结构式问卷现场访问的形式对居民进行猪带绦虫病和囊尾蚴病防治知识、态度和行为的调查,分析不同性别、年龄和职业等人群特征与知识、态度、行为等的相关性,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居民猪带绦虫病和囊尾蚴病防治知识总知晓率为0.5% (13/2 399),干预乡与对照乡知晓率分别为0.6% (7/1 128)和0.5% (6/1 271),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65,P> 0.05).男性和女性知晓率分别为1.0% (11/1 179)和0.2% (2/1 32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30,P<0.01).5个问题中,含囊尾蚴的猪肉与疾病相关性得分率高,为61.3% (1471/2 399),其次为猪带绦虫病感染途径的1.3% (32/2 399),囊尾蚴病常见症状的0.8% (20/2 399)和绦虫大体形态的0.6%(15/2 399),囊尾蚴病感染途径得分率低,为0.3% (7/2 399).60岁以上人群食用过含囊尾蚴猪肉的百分比为7.9% (61/774),高于60岁以下人群的2.2% (36/1625) (x2=43.38,P<0.01).养过猪的人群食用过含囊尾蚴猪肉的比例为33.5% (82/245),高于未养过猪的人群0.7% (15/2 154) (x2=608,97,P<0,01).有食生或半生肉习惯的人群比例为20.3% (488/2 399),其中94.9% (463/488)是尝含生肉的饺子馅,女性尝饺子馅的人数比例为25.3% (334/1 320),高于男性12.0% (129/1 079) (x2=67.91,P<0.01).烹饪时完全做到生熟分开的人群比例仅为3.5%(85/2 399).尝含生肉的饺子馅、生熟不分是当地居民的主要不良行为习惯,加强防治知识宣教是今后试点工作重要措施之一.

  •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学生棘球蚴病流行情况调查分析

    作者:程时磊;马霄;蔡辉霞;刘娜;刘玉芳;史可梅

    为了解青海省玉树州学生棘球蚴病的流行情况,于2012年6-8月随机抽取玉树州称多县、囊谦县、曲麻莱县、玉树县、杂多县和治多县等6县16乡(镇)的22所学校,对7~15周岁学生进行腹部B超和血清ELISA检测.结果显示,B超检查7 454人,检出棘球蚴病患者58例,棘球蚴病检出率为0.78%.ELISA检测7 081人,检出棘球蚴血清抗体阳性302例,抗体阳性率为4.26%.男性和女性B超棘球蚴病检出率均为0.78%(30/3 853、28/3 601);女性血清抗体阳性率为4.62% (158/3 423),男性为3.94% (144/3658) (P>0.05).不同地区中,称多县B超检出率高,为1.67% (27/1 612) (x2=35.224,P< 0.05);曲麻莱县血清抗体阳性率高,为6.68% (82/1 228) (x2=32.817,P<0.05).不同年龄组中,14~岁人群B超棘球蚴病检出率和血清抗体阳性率均高,分别为1.50% (10/666)和7.20% (46/639) (x2=13.451、53.284,P<0.05).提示青海省玉树州学生棘球蚴病检出率和血清抗体阳性率较高,需加强对学生人群的棘球蚴病监测和宣传教育.

  • 中国棘球蚴病防控进展及其存在的问题

    作者:汪天平;操治国

    本文对我国棘球蚴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专题调查和流行现状,防控项目实施、防控策略及其效果,以及防控工作中存在的一些技术问题进行了综述.

  • 棘球蚴病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徐硕;党志胜;张皓冰;胡薇;赵玉敏

    棘球蚴病是一种是由棘球绦虫的幼虫寄生于人体所致的严重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分布于除南极洲以以外的全球各地,严重影响着流行区畜牧业发展和居民身体健康.药物治疗是治疗棘球蚴病的手段之一,但其临床效果尚不够理想.随着研究及治疗经验的不断积累,药物治疗已取得一些进展.现将部分西药、中药对棘球蚴病治疗的进展作一综述.

  • IL-33/ST2信号通路在感染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姜纯杰;关飞;雷家慧

    白细胞介素33(IL-33)是2005年新发现的IL-1家族细胞因子.IL-33通过与其受体肿瘤发生抑制蛋白2 (ST2)特异性结合发挥生物学作用,这一过程通常被称为IL-33/ST2信号通路.在不同感染性疾病中,IL-33/ST2信号通路因病原体种类、涉及器官、感染阶段(急、慢性)和免疫微环境等不同而发挥不同的作用.本文综述了IL-33/ST2信号通路在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所致感染性疾病中的作用.

  • 双脐螺感染曼氏血吸虫相关神经递质研究进展

    作者:黄涛;郭云海;张仪

    曼氏血吸虫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寄生虫,其中间宿主为扁卷螺科双脐螺.当前关于双脐螺感染曼氏血吸虫的研究逐渐从宏观向微观发展,大量的功能基因和蛋白被报道.神经递质是机体调节神经活动的重要物质,在双脐螺和血吸虫体内广泛分布,不仅参与调控宿主和寄生虫的基本生理行为,还对感染后双脐螺产卵、应激防御以及进入宿主的寄生虫发育等起到重要调控作用.目前已发现五羟色胺、多巴胺、组胺、乙酰胆碱、谷氨酸和一氧化氮等6类常见的神经递质与双脐螺感染曼氏血吸虫相关,本文从生理、生化以及组织定位表达等方面对上述6类神经递质进行综述,以期为双脐螺与血吸虫相容性研究提供参考.

  • 中国消除疟疾的督导与评估: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分析

    作者:苏婕;李红梅;丁玮;马雪娇;黄璐璐;王汝波;官亚宜

    采用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分析法(political,economic,social and technology analysis,简称PEST分析法)对我国消除疟疾督导与评估工作中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等4类环境因素进行系统分析,为提升消除疟疾督导与评估工作的效益提供科学依据.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5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