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杂志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杂志

China Medical News 중화의학신식도보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协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1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8039
  • 国内刊号: 11-5178/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2-638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吴明江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急性缺血性卒中应首选动脉还是静脉溶栓?

    作者:王思远

    静脉溶栓占优势地位口代表人物:美国田纳西大学附属神经科主任 James J·Wang1995年,具说服力的经典试验——美国国家神经疾病和卒中研究所的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卒中研究(the NINDS rt-PA Stroke Study)发表于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得益于该试验的结论,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了rt-PA的临床治疗.该研究结果显示,在患者急性卒中发病90 min内给予rt-PA治疗为有效,91~180 min时效果不甚明显.

    关键词:
  • 中华医学会2013年上半年对外交流和对港澳台地区交流情况简介

    作者:

    对外交流中华医学会代表团出席世界医学会第194次理事会世界医学会第194次理事会于4月3-6日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召开.中华医学会罗玲副秘书长一行2人出席会议.全世界有35个国家或地区医学会派代表出席了此次会议.在本次世界医学会理事会上,印尼卫生部长Nafsiah Mboi医生出席开幕式并致辞.理事会选举澳大利亚医学会Mukesh Haikerwal医生成为新一届理事会的主席,日本医学会Masami Ishii医生为副主席,德国医学会Frank Montgomery医生为理事会司库.

    关键词:
  • 中华医学会召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调研通报会/中国心脏大会强调:以健康为中心,整体防控慢病/成人大脑半球性癫痫半脑切除术预后良好

    作者:

    关键词:
  • 融入主流文化打造梦想家园

    作者:游苏宁

    视角独到的扛鼎之作弗雷德里克·马特尔,法国人,社会学博士,学者、作家、记者,曾任法国前总理米歇尔·罗卡尔顾问、法国驻美国外交官,现为法国国家视听研究所研究员,在法国政治研究学院和法国高等商学院任教,主持法国文化频道《软实力》等节目.其观点对现行法国文化政策具有极其重大的影响,萨科奇曾在其影响下创建法国艺术创造委员会,以推动法兰西文化的复兴.2010年,马特尔所著的《主流——谁将打赢全球文化战争》在巴黎出版.

    关键词:
  • 掘金医疗大数据亟待国家战略支持/可视化数据:绘制肿瘤突变基因星图/大数据给中医药插上腾飞的翅膀/大数据布局:构建中国心血管数据平台

    作者:

    关键词:
  • 提升学术水平举办精品会议——访CSC大会主席、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霍勇教授

    作者:柳海霞;刘聪

    第十五届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CSC)于8月25日在天津落下帷幕,此次会议总计参会代表为3650人,共收到论文1100余篇,再次刷新了往届会议的历史记录.会议安排紧凑合理、内容丰富,其中继续教育6场,分组论坛50场,专题报告324个,临床研究24个,病例讨论68个,论文发言51个,壁报巡讲37个.霍勇表示,本次会议从确定开会时间到会议顺利召开仅为6个月,尽管时间仓促,但分会新一届领导班子很快为未来学科会议的定位、举办规则以及发展方向制定了明确的规划和制度.

    关键词:
  • Is What We Breathe Killing Us?——专访世界心脏联盟主席Sindey C.Smith教授

    作者:高霏;王思远;刘聪

    "我们赖以生存的空气正在蚕食着我们的生命吗?(Is What We Breathe Killing Us?)"针对目前中国的空气污染现状,Sindey C.Smith教授提出这个疑问.这也是我们同样关注和思考的问题,空气污染的状况究竟会对我们的身体产生何种影响?警惕心血管疾病的"隐形杀手"——PM2.5Smith教授为我们展示了3张图片,1965年被烟雾笼罩的美国洛杉矶、工业废气大量排放的发展中国家墨西哥以及在烹饪废气缭绕的厨房中用餐的印度一家人."空气污染不仅仅在中国存在,这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Smith教授如是说:"我希望中国在未来能够成功地解决空气污染问题,这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我们必须要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
  • 我国CAP致病原分布与耐药特点

    作者:刘又宁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之一,其总体发病率约为每年每1000人5~11例次.根据我们近十年来的临床研究结果,可概括出,我国成人CAP致病原构成与耐药具有以下不同于欧美的重要特点:(1)肺炎支原体的感染率已经超过肺炎链球菌,成为我国成人CAP的首要致病原,而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仍是为常见的CAP致病菌;细菌与非典型致病原的混合感染在成人CAP中也占有相当高的比例.(2)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高耐药率是我国肺炎链球菌有别于欧美国家的另一个重要特点.

    关键词:
  • 肺癌筛查现状与争议/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治的挑战与对策/OSA与其他呼吸疾病的关系

    作者:

    关键词:
  • 从SARS到H7N9禽流感——对防治研究的启迪

    作者:钟南山

    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在2002年12月22日接诊第1例SARS患者,至今十年以来国内和国际上发生过多起急性呼吸系统病毒性传染病事件一直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及社会的稳定.在病毒的溯源上,SARS、H5N1及新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人们是在临床上首先发现有聚集性和人际感染的现象,再去寻找病源.SARS冠状病毒是在发病后4个多月才分离和鉴定的.而对于H7N9禽流感病毒及中东新型冠状病毒,则是主动在不明原因的肺炎及偶发的聚集性的病例中分离和发现的.

    关键词:
  • 剖析医用耗材发展之势

    作者:

    记者:在麻醉科临床诊治中,每天使用的医用耗材多种多样且发展迅速,以有创压监测系统为例,您认为其发展趋势是什么?王东信教授:目前有创压监测系统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在危重症救治、术中和术后监测方面,因此该系统在手术室几乎常规使用.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利用有创压实时地反映患者血压的数值和波形的特点,开发出了能反映患者每搏输出量/心排血量的设备.该设备相比于金标准漂浮导管具有微创的特点,既避免了对患者的巨大创伤,又能获得对临床有帮助的心排血量数据.希望未来有更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能与有创压的波形和数值结合,更方便、更微创和更准确地反映患者心功能.

    关键词:
  • 麻醉深度监测:麻醉安全性的重要保障——访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于布为教授

    作者:张森佳

    真正现代麻醉的起点,一般认为是发生于1842年和1846年的两个历史事件:1842年3月30日,美国乡村医生Long使用乙醚吸入麻醉为患者成功进行了颈部肿物手术,但他迟至1849年才公开报道此事;1846年10月16日,美国一位牙医Morton在美国麻省总医院的示教室,在众多医学生和新闻记者面前,成功地为1例颈部手术施用乙醚麻醉,并迅速传遍世界.这两个事件被认为是现代麻醉的开端.

    关键词:
  • 于布为教授、熊利泽教授、黄宇光教授谈精确麻醉

    作者:张森佳

    记者: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精确麻醉越来越受到重视.精确麻醉对于麻醉学科的发展有哪些意义?于布为教授:随着脑深部功能监测设备的出现,我们已可以根据不同麻醉的要素来调节、控制不同患者(如新生儿、百岁以上人瑞的麻醉),以及各种伴复杂内科合并症患者的麻醉,即我们已可以在麻醉手术的全过程以至整个围手术期,全面控制患者的生命体征和麻醉深度,从而提出了精确麻醉的概念.精确麻醉的意义就在于,通过监测患者的全要素,并将其均控制在正常生理波动范围内,使麻醉逐渐脱离经验的范畴而更加接近科学,并逐步达到精确,令实际的安全范围逐步加宽.

    关键词:
  • 强调人员配备重视安全无痛——访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主任委员刘进教授

    作者:张森佳

    日前,我国麻醉学已经得到国际领域的逐渐认可,无论从总体规模、总体水平,还是从今后发展的整体实力来说,各国对我国麻醉医学的认可度均越来越高,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1)在李树人教授(曾任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主任委员)的领导下,我国加入了世界麻醉医生协会联合会(WSFA),并在其后几任主任委员的努力下,使我国麻醉科医师在WSFA的人数逐渐增多.

    关键词:
  • 麻醉安全仍为关注热点

    作者:熊利泽

    国际麻醉领域的四大热点从国际角度讲,麻醉学领域关注的热点主要集中在麻醉安全、可视化技术革新、麻醉基础研究及危重医学研究四个方面.在麻醉安全方面,不论是其他国家还是我国的麻醉医生,所关注的热点都是麻醉药物是否安全,每个患者是否都得到了安全的监测和管理.近,欧洲一项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发现,在麻醉技术已经比较成熟的今天,围术期病死率依然高居不下,可达1.2%~21.5%,其原因可能是高龄、高危患者的不断增加.

    关键词:
  • 丙泊酚预先给药对无痛胃肠镜中依托咪酯致肌阵挛影响的比较

    作者:周华成;刘金锋

    依托咪酯是一种短效非巴比妥类静脉麻醉药,具有起效迅速、诱导平稳、对循环和呼吸影响轻微等特点,尤其适用于冠心病和其他心脏储备功能差患者的麻醉诱导.但在诱导时,静脉注射依托咪酯常发生注射痛和肌阵挛.临床观察发现,预先给予一定量的丙泊酚可抑制依托咪酯诱导所致的肌阵挛,但其效果及佳剂量尚不清楚.

    关键词:
  • 日间手术:安全、无痛,缺一不可

    作者:

    记者:当前,日间手术发展迅速,请您谈谈其发展前景如何?杨承祥教授:日间手术优势颇多,所以美国日间手术的量很大,目前美国日间手术已经达到65%,但我国日间手术发展得不如国外.日间手术的优势主要有:(1)患者在手术当天即可出院,这对儿童和老年人意义重大.(2)手术弹性大.目前,由于医院床位紧缺、手术间有限,有些手术无法及时安排,但日间手术不同,患者可以很快地进行手术,不会耽误治疗.

    关键词:
  • 合理选择麻醉药物配伍

    作者:张森佳

    记者:麻醉配伍中所必选的镇痛药物均有循环和呼吸抑制作用,在选择镇静药物来配伍时,是否会更多地考虑对循环、呼吸抑制的影响呢?目前较常应用的手术镇静药物有哪些呢?邓小明教授:从理想的麻醉角度出发,围手术期使用的任何镇静和镇痛药物都应力求避免呼吸和循环等抑制作用,但目前情况下,这仍是临床麻醉医生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因而,在配伍用药的情况下,更应关注联合用药时上述相关不良反应的叠加,甚至是增强作用.

    关键词:
  • 依托咪酯和丙泊酚复合麻醉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刘月强;侯铁柱;赵素贞

    随着舒适性医疗需求的不断增多,镇静麻醉药物在门诊小手术如结肠镜检查、妇产科人工流产术中广泛应用,门诊无痛胃镜检查在临床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为患者提供了一种安全、舒适的胃镜检查手段.目前临床上比较成熟的无痛胃镜多采用芬太尼、丙泊酚的复合麻醉方案,但仍有药物作用持续时间较长、部分患者出现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及苏醒慢等缺点.

    关键词:
  • 中华医学会开展“宁夏行”大型公益活动

    作者:雍伟哲

    8月下旬,地处黄河中上游的宁夏摆脱了难耐的夏日,以宜人的气候迎来了来自北京的客人.由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华医学会科普部具体实施,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承办,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厅、宁夏医学会等单位协办的中华医学会"宁夏行"大型公益活动,于8月25-27日日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举行.2013年中华医学科技奖评审活动同期也在宁夏展开.

    关键词: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