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中华医学遗传学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Genetics 중화의학유전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5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3-9406
  • 国内刊号: 51-1374/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62-163
  • 曾用名: 遗传与疾病
  • 创刊时间: 198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四川
  • 主编: 张思仲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46,X,-X,del(Xq)/45,X嵌合型一例

    作者:张伟;吴素碧

    患者女,17岁,身高134 cm.头较大,面部有少量黑痣,四肢较短,肘外翻,乳房发育较差.外阴丰满,幼稚型.无腋毛、阴毛,至今无月经初潮.其父身高175 cm,其母身高163 cm.父母非近亲婚配,无家族史.

  • 47例染色体平衡易位携带者细胞遗传学分析

    作者:彭卫;祝新霞;苗超尘

    我们对山东泰安地区47例染色体平衡易位携带者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

  • 1630对不良孕产史夫妇染色体异常分析

    作者:栾树清;余世容;刘艳秋;李宇中;李凌

    我们从1996年1月至2002年8月,对1630对有流产、死胎、曾生育畸形或智低儿等不良孕产史夫妇(共3260例)进行了外周血染色体检查,检出染色体异常112例,现报告如下.

  • 46,XX,t(11;20)易位一例

    作者:张咏;王宪;于丽

    患者女,30岁,结婚两年,妊娠两次,第1次自然流产,第2次妊娠50~70天B超检查提示胚胎停止发育.行刮宫术,术中刮出绒毛组织送检,绒毛染色体分析核型为47,XY,+21.细胞遗传学检查:患者染色体核型为46,XX,t(11;20) (11qter→11p15∷20p11→20pter;20qter→20p11∷11p15→11pter).丈夫染色体核型正常,患者兄妹已正常生育,家系中其他成员未作染色体检查.

  • 染色体异常核型四例

    作者:涂向东;张宝珍

    例1 男, 1岁,因智力低下来院就诊.查体:患儿具有典型的21三体面容特征:眼距宽,眼裂小,耳位低,伸舌,流涎,后发际低,右手贯通掌,先天性心脏病.父母体健,非近亲结婚,否认遗传病家族史.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培养,常规制片,G显带,其核型为46,XY(大Y),t (12;21) (12qter→12p13∷21q11→21qter)(图1).父母亲拒绝做染色体检查.

  • 1129名遗传咨询者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作者:王民;乔福元

    我们对1999年1月至2002年6月在我院妇产科门诊及优生产前诊断实验室进行遗传咨询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了染色体核型分析,现报告如下.

  • 46,XX,ins(15;13)伴习惯性流产一例

    作者:陈丽萍;倪碧晶

    患者女,26岁,婚后怀孕2次均于70+天自然流产.孕期无接触有害物质.夫妻表型及智力正常,非近亲结婚.其父母表型、智力正常,自诉其母自然流产1次.

  • 45,XX,t(13;14)伴生育神经管畸形儿一例

    作者:路晓燕;马瑞芝;姜丽霞;杨淑梅

    患者女,34岁,表型正常,身体健康.婚后曾怀孕3次,第1次足月分娩一个脑积水儿,第2次足月分娩一无脑儿,第3次孕5个月B超示无脑儿引产.患者非近亲结婚,孕期无患病及不良因素接触史,亦无外伤史.第3次孕早期曾补充斯利安片0.4 mg每日1次.

  • X染色体末端重排一例

    作者:韩茜;李秀荣;于农

    患者社会性别女,20岁.因原发性闭经于2002年7月6日就诊.智力正常.父母非近亲婚配.否认家族中遗传病和其他特殊病史.查体:身高153 cm,体重55 kg,颜面无特殊,无颈蹼,发际不低,无肘外翻,无腋毛,双乳房未发育.外阴发育幼稚型,阴毛缺如,可见阴道外口.肛查:盆腔空虚,可触及拇指头大小子宫,双附件未触及.B超示:幼稚子宫,3.3 cm×2.0 cm×0.6 cm,有阴道.

  • 一例46,XX,t(2;6),t(3;4)平衡易位

    作者:谭凤钦;牛胜棉;刘杰;张香改;秦珊

    患者女,26岁,婚后曾两次孕40天时做人工流产.在以后的1年内连续3次孕50天左右自然流产.患者表型智力正常,临床查体各系统及第二性征和内外生殖器官均未查出异常.家系调查:母亲无流产史,姐姐婚后正常生育,两个弟弟未婚,发育正常.细胞遗传学检查:常规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培养、制片及核型分析.

  • t(3;14),t(13;18)携带者孕t(3;14)胎儿一例

    作者:谢金芳;郇德山

    携带者女,26岁.结婚3年,孕3产1.第1次孕40天无明显诱因自然流产.第2次足月顺产一女婴,患先天性心脏病,于1岁时死亡,此次孕24+3周,要求产前诊断.携带者表型正常,孕期无有害物质接触史、病毒感染史和服药史.其丈夫体健,表型、智力正常,夫妇非近亲结婚.

  • 中国人原发无精与严重少精症Y染色体AZF区域微缺失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作者:杨元;张思仲;彭黎明;丁显平;林立;王军

    目的明确与中国人原发无精和严重少精症密切相关的Y染色体无精症因子(azoospermia factor, AZF)区域微缺失位点及其缺失特点,为开展中国人AZF微缺失基因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技术,针对实验组134例原发无精、118例原发严重少精症患者与对照组210名已正常生育男性,进行AZFa、AZFb、AZFc三个区域共15个序列标签位点(sequence tag site, STS)的微缺失分析. 结果对照组在所有15个STS位点中均未发现缺失,实验组STS位点缺失涉及到13个STS位点,分别是:AZFa区的sY84、sY86,AZFb区的sY121、sY123、sY124、sY127、sY134、sY133,AZFc区的sY152、sY242、sY254、sY255、sY157.在5例无精患者中发现AZFa区STS位点缺失,缺失率为2.0%,在7例无精与3例少精患者中发现AZFb区STS位点缺失,缺失率为4.0%,在14例无精与18例少精患者中发现AZFc区STS位点缺失,缺失率为12.7%.统计学分析提示实验组与对照组13个STS位点缺失率差异有极显著性. 结论所确定的AZF区域13个STS位点缺失与中国人原发无精和严重少精密切相关,未发现上述STS位点缺失的群体多态现象;中国人原发无精和严重少精症AZF区域微缺失的频率、分布、缺失热区与白人基本一致;所选择的13个STS位点可作为中国人原发无精与严重少精症AZF区域微缺失基因诊断筛查的候选位点.

  • 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患者ABCD1基因第6外显子突变的初步分析

    作者:熊晖;潘虹;张月华;吴希如

    目的检测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adrenoleukodystrophy, ALD) (MIM 300100)患者编码ALD蛋白的ABCD1基因[ATP-结合盒(ATP-binding cassette,ABC)超家族中D亚家族1]突变.方法提取无亲缘关系的14例中国ALD患者及其中2例患者父母基因组DNA,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ABCD1基因的第6外显子,以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PCR产物,PCR产物纯化后 DNA直接测序.结果证实3个患者的ABCD1基因第6外显子有突变,其中1例患者为5′末端上游第6个碱基C缺失(1489- 6 del C),推测该突变可能导致剪切错误;1例患者为错义突变 1559 T→A(L520Q),这两例患者的母亲均为杂合突变.另1例患者为1548 G→A(L516L)的同义突变.结论首次报告了中国大陆ALD患者ABCD1基因突变.第6外显子无大片段缺失和重组突变.同一血缘族中可有不同的表型存在,提示是否有其它遗传或环境因素参与表型的表达.通过DNA测序方法亦证实其中2例患者之母为ABCD1基因的杂合子.

  •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检测PAI-1基因多点突变与冠心病相关分析

    作者:王旭东;傅研;姜惠杰;森崎裕子;森崎隆幸

    目的检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 PAI-1)基因编码区多态性,并探讨其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使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enaturing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DHPLC)技术和DNA序列测定方法检测了93例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 患者和123名正常对照者的基因组DNA.结果在PAI-1基因第2外显子中发现了两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G43A和G49A)均为鸟嘌呤(G)→腺嘌呤(A)突变,引起肽链上第15位丙氨酸变成苏氨酸(Ala15Thr)和第17位的缬氨酸变成异亮氨酸(Val17Ile),在所有对象中只发现了杂合型和纯合野生基因型携带者.分别分析了两个位点基因型与冠心病和PAI-1基因水平的关系.与冠心病组比较,对照组中具有更多的杂合基因型携带者,但差异无显著性.其不同基因型与PAI-1抗原水平没有明显相关性.结论用DHPLC技术检测了PAI-1基因两个多态性位点,此多态性与冠心病发病没有相关性.

  • 血小板膜糖蛋白Ⅰa基因多态性与心肌梗塞的关系

    作者:赵永辉;王燕妮;祝家庆;马爱群;崔长琮;赵庆斌

    目的探讨汉族人群心肌梗塞发生与血小板糖蛋白(glycoprotein, GP)Ⅰa基因807C/T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equence specific primers, PCR-SSP)方法检测127例心肌梗塞患者(急性或陈旧性)和175名正常对照血小板 GP Ⅰa基因807C/T多态性.结果心肌梗塞组和对照组T和C等位基因的分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T:42.70%比32.00%,C:57.30%比68.00%,P<0.01);无论在所有受试者还是在年龄≤60岁的受试者中,心肌梗塞组(TT+TC)基因型的频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所有年龄受试者中,69.34%比51.43%,P<0.005,比数比=2.14,95%可信区间为1.34~3.41;年龄≤60岁的受试者中;75.90%比51.52%,P<0.005,比数比=2.96,95%可信区间为1.58~5.5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血小板膜GPⅠaT等位基因为心肌梗塞的发生独立危险因素(比数比=4.96,95%可信区间为2.55~10.90).结论血小板膜GPⅠaT等位基因与心肌梗塞的发生相关联,可能为心肌梗塞发生的一种遗传易感性标志.

  • 缺失型杜氏肌营养不良症缺失热区内含子断裂点分子结构特点的对比分析

    作者:盛文利;陈江瑛;潘速跃;张成;刘焯霖

    目的对比分析缺失型杜氏肌营养不良症(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DMD)缺失热区第46号和51号外显子缺失后形成的连接片段的断裂点的分子结构特点,以研究DMD基因外显子的缺失机理.方法多重引物PCR法鉴定缺失型DMD患者,分别克隆第46、51号外显子缺失后形成的连接片段,测定断裂点侧翼的核苷酸序列.结果第46号外显子缺失后,5′端断裂点位于45号内含子的AT富含区内.3′端断裂点位于46号内含子的中等重复序列(medium reiteration repeats,MER1)内.连接片段有两个bp的连接同源序列ta,局部无小的缺失、插入和碱基的置换.第51号外显子缺失后,5′端断裂点位于50号内含子的人类类转座因子(transposon-like human elements,THE1)序列内.3′端短裂点位于51号内含子L2序列内.连接片段有3个bp的连接同源序列cta,局部无小的缺失、插入和碱基的置换.第46、51号外显子缺失后连接片段的断裂点的二级结构分析示断裂点均位于单链发夹环的非匹配区.结论对比第46、51号外显子缺失后形成的连接片段,其断裂点的共同特征是均位于重复序列,这些重复序列形成的单链发夹结构,使DNA结构具有不稳定性,易于断裂并导致外显子缺失.

  • 上海地区汉族人群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基因多样性及单倍型组合研究

    作者:张磊;Katharine C.Hsu;Xiao-Rong Liu;杨珏琴;姚芳娟;许玲娣;Bo Dupont;范丽安

    目的分析上海地区汉族人群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ller Ig-like receptors,KIR)基因多态性及单倍型,为进一步研究不同人群KIRs与某些疾病的相关性提供线索.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PCR法对87名无关汉族健康志愿者进行KIR基因低分辨率检测和单倍型分析.结果 (1)共检出Xv、KIR1D在内的18个KIRs基因.3DL3、2DL4、3DL2和3DL1存在于所有个体;较常见为2DL3、Z、2DL1、X;其次为2DS4、1D、2DL5、2DS1、3DS1、2DS5;2DS2、2DL2、2DS3、Xv频率较低.(2)共检出13种单倍型,常见的是单倍型2.(3)共检出18种基因型,以AJ(2,2)、AF(1,2)型常见,其次为AH(5,2)、AI(1,5)和AG(1,1).另外有5种基因型FZ1(2,9或6,16)、FZ2(1,16或2,15)、FZ3(6,17)、FZ4(4,13)和FZ5(2,6),目前在白人中尚未发现.结论上海地区汉族人群有其独特的KIRs基因频率、单倍型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分布.

  • 外源性野生型p53基因在两个肺腺癌细胞系中表达及对p16和p21基因的调控

    作者:金焰;阎承慧;吴焱;刘艳;张贵寅;李璞;傅松滨

    目的探讨p53基因在肺癌细胞周期中的作用机制,以及裸鼠体内基因治疗的作用.方法用以腺病毒为载体的野生型p53基因pAdCMV-p53(Ad-p53)感染高转移肺腺癌95D细胞系和高浸润肺腺癌L-18系,对感染前后各细胞系的细胞生长曲线、p53、p16和p21基因的表达以及调亡进行分析.此外,用Ad-p53对两细胞系进行了裸鼠体内感染实验.结果体外实验中,导入p53基因细胞系的生长均得到抑制,并且终都出现凋亡,感染后的细胞中p53和p21基因的mRNA表达量明显增高,p16基因的mRNA表达量则无明显变化.p53基因治疗后的裸鼠,其中95D细胞系的肿瘤全部消失;L-18细胞系的腹腔注射组肿瘤全部消失,而皮下注射组无明显变化.结论 p53基因是一个有效的肿瘤抑制基因,其诱导细胞凋亡的途径与p16基因不同.腺病毒介导的野生型p53基因可以有效地控制肺癌细胞的发展和转移.

  • F213I突变型高雪氏病分子伴侣治疗方法的研究

    作者:侯琳;Ohno Kousaku

    目的研究高雪氏病新的分子治疗方法.方法用β-葡萄糖脑苷脂酶(β-glucocerebrosidase,β-Glc)(EC3.2.1.45)的底物类似物(glucocerebroside analogue, GCA)作为分子伴侣,处理体外培养的不同突变型的高雪氏病患者皮肤成纤维细胞,采用荧光酶学手段测定β-Glc活性;Western印迹杂交技术分析该酶蛋白表达的量;细胞双染确定β-Glc在细胞内的定位;薄层层析法分析葡萄糖脑苷脂的降解情况.结果该酶的底物类似物GCA可以提高体外培养的F213I突变型患者成纤维细胞内β-Glc活性;增加该酶蛋白的表达量;促进该酶蛋白向溶酶体内转运;加速底物葡萄糖脑苷脂(glucocerebroside,GlcCer)的降解. 结论低分子量的GCA作为一种分子伴侣可能为F213I突变型高雪氏病的治疗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 3号染色体短臂上八个短串联重复序列位点的遗传多态性研究

    作者:熊炜;曾朝阳;熊芳;沈守荣;李小玲;李伟芳;王蓉;范松青;杨一新;周厚德;周鸣;李桂源

    目的研究湖南汉族人群8个位于染色体3p区域的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 STR)位点:D3S1297、D3S1489、D3S1266、D3S1568、D3S1289、D3S1300、D3S1285和D3S3681基因型及等位片段频率分布.方法随机抽取225名湖南汉族无关个体静脉血,抽提DNA,复合PCR技术扩增上述位点,ABI 377全自动测序仪进行基因分型.结果共检出91种等位基因,基因频率分布在0.002~0.431之间,构成312种基因型.8个STR位点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杂合度大于0.729,个体识别力大于0.725,非父排除率大于0.596,多态信息含量大于0.682.民族比较结果显示,湖南汉族与非洲黑人及欧洲白人在大多数位点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研究结果对人类群体遗传学及法医学研究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46,XY女性性反转患者SRY基因的一个新突变类型

    作者:周畅;李麓芸;傅俊江;莫亚勤;钟昌高;卢光琇

    目的研究46,XY女性性反转患者发病的分子机理.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1例性反转患者和其父亲的SRY基因片段;PCR产物连接到pUCm-T 载体上,在ABI 377-3自动测序仪上完成测序以查明突变;应用PCR-限制性酶切对DNA测序的结果进行检测.结果发现该患者的SRY基因存在点突变(T387A),导致SRY蛋白发生氨基酸翻译终止(酪氨酸129终止密码),患者父亲的序列正常.由于患者SRY序列中增加一个Mae Ⅲ酶切位点,PCR-限制性内切酶酶切电泳检测,结果显示患者出现3条带(131 bp、231 bp和247 bp), 而正常人出现2条带(131 bp和478 bp),进一步验证了序列分析的结果.经查证数据库,该突变是一个未见报道的新型SRY基因突变.结论这一新型突变的发现,有助于进一步阐明46,XY女性性反转发病的分子机理.

  • 多形性腺瘤基因1高表达转基因小鼠动物模型的建立

    作者:赵旭东;杨雯珺;王龙;孔辉;任维华;张梅;费俭;张陈平;王铸钢

    目的克隆人多形性腺瘤基因1(pleomorphic adenoma gene 1, PLAG1)基因,构建PLAG1组织非特异性和特异性表达载体,并建立PLAG1转基因小鼠模型,阐明PLAG1基因的高表达与唾液腺肿瘤发生的关系.方法取PLAG1高表达的瘤组织或正常胎盘组织,提取总RNA,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扩增获得PLAG1 cDNA全部编码框序列.将PLAG1分别克隆至pCMV-EGFP和pMMTV-EGFR-stop载体获得pCMV- EGFP/PLAG1和pMMTV-PLAG1表达载体.用pCMV- EGFP/PLAG1瞬时转染NIH3T3细胞以观察融合基因的表达及PLAG1的细胞内定位.经显微注射分别获得pCMV- EGFP/PLAG1和pMMTV-PLAG1转基因小鼠.结果从不同组织来源的RNA克隆的PLAG1 cDNA,经测序后发现与GenBank中的PLAG1基因(GenBank No. U65002)比较有一个碱基差,相应氨基酸由苏氨酸变为脯氨酸.构建的组织非特异性表达载体pCMV-EGFP/PLAG1和组织特异性表达载体pMMTV-PLAG1经酶切和测序鉴定,证实PLAG1序列及插入方向正确.用pCMV-EGFP/PLAG1转染NIH3T3细胞,在细胞水平证明PLAG1的表达及其在细胞核的定位.两种表达载体分别经显微注射,获得了多个转基因阳性小鼠(Founders, G0代),经交配繁育,建立了相应的转基因小鼠系.转基因的表达分别经RT-PCR和Northern杂交证实.表型观察发现pMMTV-PLAG1转基因小鼠系M42在出生后3个月内,100%的阳性小鼠发生唾液腺肿瘤.结论从多个肿瘤标本及正常胎盘组织克隆的PLAG1基因在同一位置与GenBank中的相应序列相比,发现相同的核苷酸变异,说明这种核苷酸的变异并非由肿瘤组织内的基因突变或PCR错配所致.该位点可能是一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有待进一步证实.PLAG1在细胞内定位于细胞核,符合转录因子的细胞核分布规律.Plag1转基因小鼠的表型提示该基因的高表达与唾液腺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

  • 一个软骨发育不全家系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基因突变分析

    作者:朱斌;董秋明;黄兴华;季国庆;陈颖;王文兴;姜海燕;高锦声

    目的基因水平上澄清一个不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遗传规律的软骨发育不全家系患者的致病机理. 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扩增家系成员外周血基因组DNA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3, FGFR3)基因第10外显子,DNA序列分析寻找突变位点,然后经限制性内切酶MaeⅢ分析验证. 结果患者外周血基因组DNA FGFR3基因第10外显子第1180位核苷酸发现一个A→T新突变,而家系正常成员包括先证者父母不存在此突变. 结论结合系谱分析,这一新突变可能是导致该家系患者软骨发育不全的原因.

  • Dubin-Johnson综合征一例

    作者:张义红;刘俊英;曾广仙;胡建霞;沈环想

    患者男,24岁,因间歇性尿黄13年,眼黄7年于2001年11月7日入院.自1988年起,反复出现尿黄,似茶水色尿.1994年以来,出现间歇性眼黄;黄疸多因饮酒、活动量增大而发生或加重,随后可自行缓解.先后多次检验血清谷丙转氨酶均正常,10余年来均无明显皮肤搔痒、乏力、恶心、厌油及腹痛等,无输血史,家族中尚未发现类似病史.

  • 多巴反应性肌紧张障碍伴隐性脊柱裂一例

    作者:何平;程健;朱华

    患儿男、7岁半,因步态不稳1年,加重半年入院.1年前家长发现患儿走路姿势不自然,未予以重视,症状逐渐明显.约半年前患儿行走不稳,呈足尖着地伴足内翻,行走时双下肢僵硬,划弧状步态,身体前倾,头稍向左后仰.症状在休息后消失,疲劳时加重,下午和晚上突出.病后无肌肉及关节疼痛,无感觉异常,双上肢无异常动作.智力、发音均正常.院外曾作骨盆、双腓骨、双足及髋关节、膝关节摄片未发现异常.脊柱MRI示骶椎隐形脊柱裂,腰椎无异常.肌电图正常.家族中无类似患者.查体:神清、对答切题.

  • 成人瓜氨酸血症Ⅱ型一家系分析

    作者:杨艳玲;田上泰子;佐伯式赖;小林圭子;李孟贤;花井润师;藤田晃三;袁云;秦炯

    先证者男,29岁.因"发现肝功能异常7个月,下肢运动障碍2个月"来院就诊.患者来院前8个月出现乏力、恶心、呕吐,伴腹胀、肝区痛.当地检查:血谷丙转氨酶137.5 IU/L,谷草转氨酶104.7 IU/L,抗HBs Ag 弱阳性,抗HCV-IgM、抗HDV-IgM、抗HEV-IgM等均阴性,腹部B超未见异常,疑"病毒性肝炎",经保肝、中药等治疗后一度好转.来院前7个月出现嗜睡,神志恍惚.半年前检查发现血氨增高,开始低蛋白饮食,间断补充精氨酸、乳果糖.曾因高蛋白饮食、静脉高营养诱发昏迷发作3次,经灌肠、精氨酸点滴等后好转.病后易疲劳,食欲不振,记忆力下降,体重减轻,常有便秘.来院前2个月出现进行性下肢运动障碍,痉挛步态.来院前1个月不能独坐,大小便不能自理.个人史及既往史:患者为第2胎,自幼体格、智力、运动发育正常,喜欢豆类食品,无慢性疾病史.家族史:父母患轻度高脂血症,非近亲结婚.姐姐健康.家族中无急慢性肝病、脑病等类似疾病史.

  • 失神发作癫痫一家七例

    作者:秦超;莫雪安

    先证者男,36岁.反复腹痛、心慌、四肢冰冷,伴突然瞪视不动32年.患者3岁时无诱因出现腹痛、腹胀、恶心,伴心慌、胸闷、四肢冰冷、多汗、脸色潮红,持续2~3 min自行缓解,约3~5 s后两眼瞪视不动,呼之不应,持续约5~6 s钟突然停止,对发作过程不能回忆.

  • 播散性表浅性光化性汗孔角化症一家系

    作者:张学奇;杨森;林霖霖;李秉煦;张学军

    先证者(Ⅳ14) 男,11岁.于1年前患者发现右面颊部有两个大头针帽大小的深褐色环形丘疹,中央早先有褐色鳞屑,继后鳞屑脱落.局部有微痒感,无其它自觉症状.近又发现左面颊出现1个约1~2 mm大小的环形丘疹,遂于我科就诊.

  • 家族性多囊肾病五例

    作者:房爱莲;尹仲鲁

    先证者男,72岁,因右足第一跖趾关节部红肿疼痛,皮肤溃破流出白色粉笔沫样物7天就医.

  • 新生儿Wolf综合征一例

    作者:任洪进;林锦丽;毛晓兰

    患儿女,6天,第2胎第1产,39+3周孕剖宫产.出生无窒息,体重2450 g,身长48 cm.查体发现其鼻梁低平、眼距宽、钩状鼻、鼻唇沟短深,下牙龈正中有一肉芽性突起,右耳前及右耳道口均有0.2 cm×0.3 cm大小赘生物,双耳廓发育不良,耳位偏低,前囟1 cm×1 cm,头围33 cm,胸骨左缘未闻及杂音,双肺呼吸音粗,肝肋下1.5 cm,脾未扪及,四肢肌张力偏低,尾骶部有一个0.6 cm×0.6 cm大小圆形隐窝,肛门及外生殖器未见异常.皮肤毳毛多,足底纹稀少,无通贯掌.生后因吸吮能力弱予以鼻饲喂养.于生后3天出现发热伴呼吸急促,唇周发绀,皮肤黄疸逐渐加重,反应低下,经头罩给氧,加强抗感染等对症治疗无效,于生后6天死亡.

  • 中国人GJB2耳聋基因突变分析

    作者:李建瑞;陈瑛;郭皖北;李玲香;李如青

    目的确定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聋GJB2基因突变的类型和频率,从分子水平探讨发病机理. 方法收集中国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聋4个家系(39名个体)和健康对照组50人的外周血DNA样本.PCR扩增GJB2基因片段,行Apa Ⅰ酶切和序列分析. 结果检出2个家系4例患者GJB2基因235delC纯合性缺失,导致移码突变,2例患者为235delC和232G→A(Ala78Thr)双重杂合性突变.正常对照组中发现1例235delC携带者.耳聋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中均存在79G→A(V27I),341A→ G(E114G)两种改变.在对照组中这两种改变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30%、21%. 结论两个家系与GJB2基因235delC有关,232G→A是1个新的突变.

  • 散发性帕金森病患者γ-synuclein基因的研究

    作者:苏敬敬;谢惠君;赵武伟;韩海雄;高彤;徐玲;汤国梅;任大明

    目的探讨γ-synuclein基因C243G和A377T多态在散发性帕金森病 (Parkinson's disease, PD)的疾病易感性中的意义.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法, 对上海汉族人中145例PD患者和184名正常人进行γ-synuclein基因C243G和A377T多态分型,并作与PD的遗传关联研究.结果 PD患者与正常对照间γ-synuclein基因C243G和A377T多态分布的差异无显著性,两种多态与PD亦无关联(P值均大于0.05).结论上海地区汉族人群中γ-synuclein基因C243G和A377T多态与散发性PD无关.

  • 扩增引进限制性酶切位点技术对两种CYP21基因突变的检测

    作者:廖相云;张雅芬;顾学范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可靠的CYP21基因突变的检测方法.方法收集50例21-羟化酶缺乏症患者及部分先证者家系的外周血,并提取DNA.用计算机软件(DNAssist)对CYP21基因突变相应的限制性内切酶的酶切位点进行分析,使用PCR结合扩增引进限制性酶切位点的方法对没有酶切位点改变的I172N和R356W两种CYP21基因突变进行检测.结果有21例患者发现I172N突变,其中3例纯合子,18例杂合子;8例患者发现R356W突变,皆为杂合子表现,其发生频率与文献报道的相似.并且通过I172N和R356W两种突变的各5个家系分析,皆符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特点.结论以PCR为基础的扩增引进限制性酶切位点法简便、可靠,是快速检测CYP21基因突变的有效途径.

  • 检测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C677T突变的分子灯塔技术

    作者:姜保芹;朱国明;于金华;鲍庆秋;徐梅

    目的研究分子灯塔技术检测N5、N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 MTHFR)基因C677T突变的可行性.方法针对野生型和突变型MTHFR基因分别设计分子灯塔(荧光-淬灭修饰探针),检测228例标本N5, N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C677T突变情况.结果发现MTHFR基因型有3种,即纯合子突变(TT型)、杂合子突变(CT型)和野生型(CC型),其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8.0%、49.5%和32.5%.每例标本均可明确鉴定其基因型.结论分子灯塔技术是一种能够高度特异性、高通量、高度自动化检测MTHFR基因突变的技术,而且这种技术还可运用于其他基因类似突变的检测,是一种检测已知基因突变的先进技术.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

    作者:张琦;沈志霞;李宏芬;程爱斌;侯秋霞;吴寿岭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ACE)基因I/D多态性在人群中的分布特征及其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应用PCR方法对2966名开滦矿务局职工进行ACE I/D基因型检测,并分析比较.结果研究人群中II、ID、DD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41.5%、38.4%、20.1%,I、D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分别为60.7%和39.3%.ACE DD基因型在高血压组(1308例)和对照组(1658名)的频率分别为18.9%和21.0%,差异无显著性(P>0.05),按年龄及性别分层后差异也无显著性(P>0.05).DD基因型及D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有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的趋势(P<0.001).结论 ACE I/D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无关,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分布因年龄不同而不同,并提示具有DD基因型特征的人群早期死亡危险的增加.

  • c-Ha-ras基因3′端可变串联重复序列位点遗传多态性与葡萄胎的恶变关系

    作者:王芳;康旭;陈碧;庞江琳;李英勇

    目的探讨遗传标记物c-Ha-ras基因3′端可变串联重复序列(variable numbers of tandem repeats,VNTR)在妊娠滋养细胞疾病中的变化,以了解DNA来源与葡萄胎恶变的关系.方法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对c-Ha-ras基因3′端VNTR位点进行分析,将患者病变组织与其父母的DNA扩增结果进行对照,以判定病变组织DNA的来源.结果在15组病例中,仅有2例葡萄胎组织的DNA扩增片段全部来自父方;既来自父方又来自母方者有13例,其中2例来自父母双方的比例是一样的,11例来自父方的比例大于来自母方的比例.结论 DNA来自父母亲双方的,且来自父方的比例大于来自母方比例的葡萄胎组织易于发生恶变.

  • 48,XXYY综合征患者的荧光原位杂交检测及睾丸组织超微结构研究

    作者:刘永章;竺海波

    目的探讨48,XXYY综合征男性不育的发病机理.方法采用双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患者睾丸活检组织做病理切片及电镜超薄切片观察.结果睾丸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显示睾丸组织破坏严重,发育极差,仅存少数曲细精管管腔,管腔内未见各级生精细胞及精子;超微结构观察间质内血管壁明显增厚,基膜及血管腔内大量胶原纤维增生;大部分曲细精管界膜、基膜被极度纤维化增生所替代.结论 48,XXYY综合征患者睾丸组织结构发生严重的纤维化增生,导致非特异性屏障增厚和血睾屏障严重破坏,促使其生精细胞形成过程发生严重程度的障碍和病理学变化,这是造成其男性不育的主要原因.

  • 应用全基因组扩增技术对β-地中海贫血进行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

    作者:焦泽旭;庄广伦;周灿权;舒益民;李洁;张敏芳;邓明芬

    目的探讨对β-地中海贫血进行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的方法.方法夫妇双方分别为β41-42(-TCTT)及IVS-Ⅱ 654(C→T) 突变杂合子,在本中心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和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结果 13个胚胎中共有11个胚胎经PCR分析后获得明确诊断,正常胚胎2个(18.1%);杂合子胚胎6个(54.5%);双重杂合子胚胎3个(27.3%).共移植3个胚胎,其中2个正常胚胎、1个杂合子胚胎.在胚胎移植后5周 B超示三胎妊娠,孕8周自然减一胎,并于孕20周时经产前诊断,证实均为健康胎儿.现已分娩双胎分别为正常和杂合子.结论成功应用全基因组扩增技术对β-地中海贫血进行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并分娩健康双胎.

  • 运动神经元生存蛋白及其相互作用蛋白研究进展

    作者:吴志国;杨晓苏;肖波

    运动神经元生存蛋白(survival of motor neurons, SMN)是脊肌萎缩症的基因产物.目前对SMN蛋白的功能研究已成为探讨脊肌萎缩症发病机理的热点.本文就SMN蛋白的结构、组织分布及功能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 TG相互作用因子基因编码区域的单核苷酸多态在中国高度近视人群与正常人群中的分布

    作者:李疆;张清炯;肖学珊;李家璋;张丰生;黎仕强;李伟;李鸵;贾小云;郭莉;郭向明

    目的筛查TG相互作用因子(TG interacting factor, TGIF)基因编码区域变异与中国高度近视人群的相关性及单核苷酸多态(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在中国人群中的分布特征. 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检测204例中国人高度近视先证者及112名正常人的TGIF基因所有编码外显子及两侧序列有无突变;对有突变的外显子区域进行克隆测序.结果在TGIF基因3个外显子编码区域及两侧序列发现3个SNP和1个单核苷酸突变,分别是IVS-2 nt350 G→T(36/204)、密码子140 CCA→CCG,Pro140Pro、密码子163 CCG→CTG,Pro163Leu及密码子126 GTG→GCG,Val126Ala(1/204);其中密码子140 CCA→CCG、密码子163 CCG→CTG两个SNP在中国人群中形成3个等位基因和5种基因型,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 结论 TGIF基因编码区域的变异与中国高度近视人群无相关性;TGIF基因编码区域密码子140和163 的SNP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中国人群的分布达到了遗传平衡.

  • 毛细管等电聚焦电泳定量分析健康成人及地中海贫血携带者的Hb A2

    作者:华亮;李坚;刘忠英;钟惠珠;廖灿;徐湘民

    目的对等电聚焦毛细管电泳(capillary isoelectric focusing,CIEF)检测血红蛋白A2(Hb A2)含量做出用于筛查地中海贫血(地贫)携带者的方法学评价.方法收集105名健康成人、93例经常规地贫筛查有阳性表型的连续临床样品.通过正常人样品分析比较CIEF测定Hb A2与Helena Spife combo电泳系统结果的一致性;通过比较样品内和样品间Hb A2的CIEF测定值的变异系数评价该法的精确度和稳定性;通过分析阳性样品的基因型来评价CIEF检测地贫的准确性.结果用CIEF分析当地健康人的Hb A2正常参考值为3.59%~5.23%.CIEF结果与常规血红蛋白电泳结果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以基因分析为确诊标准,用CIEF检测Hb A2含量,及结合红细胞指数阳性测定值所筛查的87例α-地贫或β-地贫携带者、6例成人血红蛋白E病例样品均被准确诊断,未见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结论等电聚焦毛细管电泳是一种快速高效、高稳定性、高精确度的Hb A2测定方法,可用作地贫携带者的常规筛查手段.

  • 应用甲基化CpG岛扩增法结合代表性差异分析筛选结肠癌相关的甲基化DNA片段

    作者:朱益民;林洁;黄琼;来茂德

    目的研究结肠癌癌旁粘膜和正常结肠组织间DNA甲基化分布的差异以及甲基化在结肠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用甲基化CpG岛扩增(methylated CpG islands amplification, MCA)法富集基因组DNA甲基化序列,以癌旁粘膜DNA甲基化富集产物为检测子,正常结肠组织的甲基化富集产物为驱赶子进行代表性差异分析(representational difference analysis, RDA)获得DNA甲基化差异片段,经克隆、测序获得碱基序列.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这些序列与相关基因结构的关系.结果获得25个不同的差异甲基化序列,位于相关基因的5′端、外显子、内含子和3′端.其中1A01片段位于CECR7基因的第1外显子和LOC256866基因的5′端及第1外显子;1A12片段位于GR6基因的第1外显子前204 bp处.符合DNA甲基化对基因转录的调控规律.以1A12片段为探针,点杂交分析表明,该探针与4轮RDA和检测子均有杂交信号,而与驱赶子无杂交信号.结论结肠癌癌旁组织和正常结肠组织的DNA甲基化存在差别,用MCA结合RDA方法可以有效分析这两种不同组织的甲基化分布差异.

  • 单细胞凝胶电泳在精液标本检测中的影响因素及解决方法

    作者:鲁海鸥;张宁;张黎;汤洁;丁晓萍;唐轶

    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single cell gel electrophoresis, SCGE)或称彗星试验(comet assay),是一种直接在荧光显微镜下用肉眼观察单个细胞DNA链断裂的试验方法,也是目前检测外来有害物质对精子损伤的有效方法.在应用过程中我们发现有许多因素能够造成SCGE结果的不稳定,特别是精液标本的保存和制备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较大.我们就一些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解决的方法.

中华医学遗传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