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中华医学遗传学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Genetics 중화의학유전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5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3-9406
  • 国内刊号: 51-1374/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62-163
  • 曾用名: 遗传与疾病
  • 创刊时间: 198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四川
  • 主编: 张思仲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9号染色体臂间倒位的遗传效应分析

    作者:郭小宝;阮永铭;李文典;崔娓

    我们对自1990年至2005年因"不良妊娠史、产科检查异常、生长发育异常、智力低下、畸形"等原因就诊的患者夫妇及部分胎儿进行染色体检查,共检出9号染色体臂间倒位54例,检出率为1.18%.54例9号染色体臂间倒位携带者的倒位区带及临床表现的分布情况见表1.

  • 12例伴17号等臂染色体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作者:薛志科;金洁;陈志妹;楼基余;俞运彪

    i(17q)是由于17号染色体的短臂缺失后,两条17号染色体长臂在中心粒对接而形成.i(17q)被认为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粒)急变期或慢粒慢性期将发展为急变期的一个重要标记染色体,但在慢粒慢性期也可以检出i(17q).i(17q)不仅可以在慢粒中被检出,在其他疾病,例如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淋巴增殖性疾病、淋巴瘤和实体瘤等也可以被检出.i(17q)的功能意义尚不清楚,伴有i(17q)的慢粒容易由慢性期发展为急变期的原因也不清楚.我们报告12例伴17号等臂染色体的慢粒并进行探讨.

  • 46,X,del(Yq)/45,X伴男性不育一例

    作者:周慧;任化平;潘珂;范波

    患者男,29岁,已婚3年,因不育而就诊.身材矮胖、智力正常.查体:身高135 cm、体重70 kg,有喉结,腋毛、阴毛稀少.睾丸小,阴茎发育不良.父母非近亲结婚.其母无不良孕育史,其母在孕育患者时有农药接触史.患者有 1弟,已结婚并正常生育后代.

  • 染色体异常核型九例

    作者:李琳;张琳;季海生

    自2001年1月至2005年7月我院遗传咨询门诊、妇产科生殖医学中心及儿科门诊的2 368例就诊的患者,抽取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常规制片,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发现9例罕见的染色体异常核型.其中男性6例,女性3例;类型为平衡易位7例,臂间倒位2例.7例平衡易位携带者(或其妻)分别有自然流产、死胎、生育畸形儿等病史;2例臂间倒位者为父子,父亲表型正常.9例患者的染色体异常核型及主要临床表现见表1.

  • 17例伴有等臂7q异常恶性血液病患者的临床和预后特点

    作者:吴炜;薛永权;吴亚芳;潘金兰;沈娟;仇惠英;王勇

    i(7q)是恶性血液病中一种少见的非随机核型异常,主要见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1],其次也可见于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和淋巴瘤[2,3].我们对17例伴有i(7q)异常恶性血液病患者的临床和细胞遗传学资料进行分析,以探讨其临床和预后特点.

  • 染色体平衡易位致流产一例

    作者:吴泳;徐伟;霍沛丹

    患者男,24岁.其妻23岁,因早孕期不明原因的重复流产而就诊.夫妇结婚3年.自2003年初至2004年底共怀孕3次,均于孕55天内自然流产.怀孕期间,无感冒史、服药史以及有害物质接触史.夫妇非近亲婚配其表型智力均正常.男方精液分析及相关检查未见异常,女方月经正常,妇科检查子宫、附件正常.细胞遗传学检查:取夫妇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常规制片,G显带核型分析.

  • 常染色体异常三个家系

    作者:涂向东;张宝珍

    家系1 患儿,男,1岁,面容特殊.斜视,眼眶深陷,睑裂倾斜,眼距过宽,瞳孔偏心靠近虹膜的内缘.眉毛紧皱,嘴向下倾斜.额骨前突,不能坐立,不能行走,手掌与手指相比过长,指间关节异常.

  • 556对不育夫妇的染色体分析

    作者:李丽莎;任洪进;何生燕;宁郁玲

    我们对2003年10月至2005年10月不孕门诊和遗传咨询门诊的不孕和曾有流产、死产、畸形儿分娩史的不育夫妇进行细胞遗传学检查.

  • 产前诊断48,XY,+21,+22和48,XY,+7,+8各一例

    作者:李岩;张秀玲;张颖

    例1 43岁,G2P0.半年前因胎儿脑积水而于孕22周行中期引产.此次妊娠65天,因高龄要求做产前诊断.

  • 孕中期胎儿染色体异常的筛查结果分析

    作者:吴忠琴;干书汉;杨雪;王碧;李广萍

    目前,利用孕妇外周血对21三体(唐氏综合征)和神经管缺陷进行产前筛查的准确率在60%~70%.我们对2923例孕妇抽取静脉血进行筛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46,XY,t(1;17)(q23;q25)伴流产畸胎一例

    作者:施丽华

    患者男,30岁.其妻怀孕2次,第1胎孕2月不明原因阴道出血流产;第2胎孕9月,B超显示胎儿脑积水,行引产术,引出1个脑积水伴唇裂的女性死婴.夫妇双方非近亲结婚、身体健康.妻孕期无不良因素接触史.细胞遗传学检查:妻子核型正常.

  • t(6;12)伴全身肌肉僵硬、巨结肠一例

    作者:狄素兰;封纪珍;刘玉来

    患儿男,2岁半,因"全身肌肉僵硬、走路不稳"就诊.查体:患儿智力发育落后,语言不清,眼裂较小,上腭弓高.心、肺无明显异常.全身皮肤触之硬感,关节活动欠佳,手指发硬,触拿东西不能自如.该患儿系第2胎足月顺产,出生时有窒息史,出生后有脐疝、腹股沟疝、巨结肠,于生后6个月时行手术治疗.患儿于1岁多学会走路,至今走路不稳,并伴有严重多动症.母孕期间未曾患病和用药.

  • 45,X/46,XY Turner综合征一例

    作者:叶志纯;赵蕊;祝兴元;范丽明

    患儿 15岁,社会性别女,G2P2,足月,顺产.因身材矮小、第二性征发育不明显而就诊.查体:身高135 cm,体重35 kg,智力一般,头面部外观无异常,左手通贯掌,无颈蹼,无肘外翻,乳房未发育,乳头距宽,心、肺、腹无异常.女性外阴,无阴毛,阴蒂无增大.

  • 142例成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细胞遗传学分析

    作者:栾树清;刘明珪;聂益军;陆素贞

    细胞遗传学研究有利于白血病分型、诊断、治疗的选择及预后的判断.大多数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nonlymphocytic lenkemia,ANLL)患者都有非随机的染色体异常.我们对142例成人ANLL患者进行骨髓染色体检查,检出克隆性染色体异常86例,体质性异常1例,现报告如下.

  • 染色体复杂平衡易位三例

    作者:刘艳秋;张爱萍;李宇中;谢康

    例1 男,27岁,结婚2年余,其妻未孕.夫妇体健,非近亲婚配,表型、智力均正常,无不良嗜好,否认药物和化学毒物接触史.查体:第2性征、外生殖器发育良好.实验室检查:内分泌6项检查正常,抗精子抗体阴性,精液分析:精液量仅为2.41×106/mL,畸形率为50%.妻妇科检查正常.

  • 白细胞介素6基因-572C/G多态性与心肌梗塞易感性的关联研究

    作者:付海霞;张嘉莹;李庚山;李艳;许家琍;赵子牛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 IL6)基因-572C/G多态性在中国人群中的分布频率、与心肌梗塞(myocardial infarction, MI)易感性的关系、对MI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的影响以及初步对该位点基因变异进行功能性分析.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对232例MI患者和260名正常对照者 IL6基因-572C/G多态性进行了分析,观察了该基因多态性对冠脉病变程度及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PBMC)产生IL6能力的影响.结果中国汉族人群存在 IL6基因-572C/G多态性;两组人群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MI组CG+GG基因型频率、G等位基因频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基因型频率的相对风险分析发现, G等位基因携带者患MI的风险是CC基因型的1.68倍(95%CI:1.17~2.41,P<0.01);-572C/G多态性在单支、双支、三支冠脉病变组间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等位基因携带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刺激24 h PBMC产生IL6的能力明显高于CC基因型(P<0.05).结论 IL6基因-572G等位基因可能是中国汉族人MI的易感因子,这可能与携带该等位基因的人群存在IL6水平的高表达有关.

  • 眼皮肤白化病Ⅰ型产前基因诊断

    作者:李洪义;吴维青;郑辉;段红蕾;陈争;陈路明

    目的对已生育过眼皮肤白化病Ⅰ型(oculocutaneous albinism typeⅠ, OCA1)患儿的两个家系进行酪氨酸酶(tyrosinase, TYR)基因TYR的突变研究和产前基因诊断.方法应用PCR技术扩增TYR基因各外显子、外显子-内含子交界区及启动子区,直接以DNA序列测定技术分析先证者或其父母的基因突变,明确致病性突变后,检测胎儿TYR基因相应位点的DNA序列,获知胎儿的基因型.结果家系1的先证者为R278X和929insC突变复合杂合子;胎儿未获得这2种突变等位基因,基因型和表型均正常.家系2先证者的父母分别为IVS4+3A→T和G253E突变的杂合子,胎儿只获得了父源性的IVS4+3A→T突变等位基因,未获得母源性G253E突变等位基因,胎儿为表型正常的致病基因携带者.结论此为中国大陆首次真正意义上的OCA1产前基因诊断;应用上述基因分析方法进行OCA1产前基因诊断是可行的.

  • 先天性心脏病患者22q11微缺失检测及相关分析

    作者:许争峰;易龙;莫绪明;胡娅莉;王东进;朱瑞芳;江永中;吴星;武忠;沈立;张颖;仲晓玲

    目的探讨5个短串联重复(short tandem repeat,STR)标记用于检测22q11微缺失的可行性,了解中国汉族未经挑选的先天性心脏畸形患者中22q11微缺失的发生情况.方法选择位于22q11缺失区域的5个STR标记,对163例中国汉族先天性心脏畸形(congenital heart defect,CHD)患者及双亲进行单倍型分析,对检出的阳性病例及部分阴性病例进行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验证.结果 5个标记均具有较好的信息量,22D41和22D42杂合率分别为0.65和0.52,22D43、22D44和D22S873杂合率均在0.7以上,可用于汉族人群多态性分析;163例先天性心脏畸形患者用STR标记检出12例22q11微缺失,其中9例得到FISH检测证实,2例微小缺失和1例远端缺失FISH检测为阴性;CHD患者22q11微缺失检出率为7.36%,室间隔缺损微缺失检出率为8.18%(9/110),法乐氏四联征检出率为14.3%(3/21),其它类型的CHD未检出缺失.结论 5个STR标记可用于汉族人群22q11微缺失的检测,且有快速、成本低的优点;中国汉族CHD患者中存在一定比率的22q11微缺失,尤其是室间隔缺损和法乐氏四联征较为常见.

  • 应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检测汉族人Ⅰ型多囊肾致病基因突变

    作者:张树忠;张宇红;张殿勇;梅长林

    目的通过采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enaturing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DHPLC)技术检测汉族人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DPKD)Ⅰ型致病基因 PKD1的突变,建立更为快速、敏感的突变筛查系统.方法以来源于19个ADPKD家系的67名成员血样标本的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长链PCR和巢式PCR联合扩增的方法扩增 PKD1全编码区,然后采用DHPLC方法进行初步筛查,将存在异常色谱图的扩增产物经核苷酸测序,确定突变的具体位点和类型,并与以往采用单链构象多态性(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 SSCP)方法检测出的突变结果相比较.结果共检测出14个致病突变,包括10个错义突变、1个插入突变、1个缺失突变、2个无义突变,其中12个突变位点与之前SSCP的检测结果相同,另新发现nt32819G→A和nt37137T→C两个突变位点,突变检出率为73.7%.结论 DHPLC方法可以作为更为有效筛查汉族人ADPKD PKD1突变位点的检测途径.

  • 条件化转染MT基因小鼠模型的建立

    作者:王延安;郑家伟;费照亮;蒋欣泉;李金忠;徐骎;王铸钢;费俭;张志愿

    目的建立四环素诱导调控的MT转基因小鼠模型,为血管瘤试验研究及MT致瘤机理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通过PCR方法从鸡的基因组序列中克隆绝缘子元件;构建四环素诱导调控的条件化转基因质粒,并将其调控元件和受控元件串联成一个载体,在两元件之间插入绝缘子,以减轻两者之间的相互干扰.为提高转基因的表达效率,在转基因盒的上游亦插入绝缘子元件;将MT基因亚克隆至此载体;转基因载体功能行细胞瞬转试验及半定量逆转录-PCR验证后,将其在体外扩增、酶切、回收,行小鼠受精卵原核注射,获得转染MT基因阳性小鼠;强力霉素体外诱导部分阳性鼠MT基因表达,使其具有血管瘤表型.结果绝缘子元件成功克隆;成功构建条件化转基因载体;体外试验证实目的基因的表达受强力霉素的严格调控;通过原核注射,获得5只转基因阳性鼠;2只行体外诱导2月后,1只出现血管瘤表型,逆转录-PCR检测证实MT表达.其余3只阳性小鼠在传代建系中.结论条件化MT转基因小鼠模型成功构建,此小鼠模型能够为血管瘤的试验研究及MT致瘤机理的体内研究提供一定的基础.

  • 一例HLA-A新等位基因A*3308的测序分析

    作者:吕沁风;章伟;何吉;王炜;韩浙东;朱发明;严力行

    目的研究HLA新的等位基因HLA-A * 3308的分子机制.方法样本DNA抽提采用PEL-FREEZ抽提试剂盒,应用PCR方法扩增先证者HLA-A基因的第1~8外显子,PCR产物直接经TOPO转染克隆到质粒载体中获得等位基因的单链,对所得克隆进行第2、3、4外显子双向测序分析.结果先证者样本克隆测序得到两个等位基因,其中1个等位基因为A*0201,另一个经BLAST验证其为新的等位基因,新的等位基因序列已递交GenBank(DQ089631,DQ089632,DQ089633).与接近的A*3303等位基因序列相比,新的等位基因在第2外显子上有5个核苷酸不同,即第240位A→T,第256位C→G,第259位A→G,第261位C→G和第270位T→A;这导致3个氨基酸改变:第62位Arg→Gly、第63位Asn→Glu和第66位Asn→Lys.结论该等位基因为新的HLA-A等位基因,被世界卫生组织HLA因子命名委员会正式命名为HLA-A*3308.

  • 一个中国家族性低钾型周期性麻痹家系中的CACNA1S基因R1239H突变

    作者:柯青;吴卫平;郭秀海;徐全刚;黄德晖;毛燕玲;霍春暖

    目的筛查家族性低钾型周期性麻痹(hypokalaemic periodic paralysis,HOKPP) 相关基因突变位点,总结该病基因型和临床表型的相关性.方法应用PCR和DNA测序技术,对1个HOKPP家系(包括2例患者共11名成员)进行候选基因 CACNA1S和 SCN4A的筛查,并总结该家系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此家系的2例患者符合HOKPP的诊断标准,突出特点为:儿童期发病,青春期加重,成年后病情减轻;女性在月经前期好发,而妊娠期无发作;钾剂和乙酰唑胺治疗有效.DNA测序结果发现2例患者的 CACNA1S基因第30外显子上均存在3716(G→A)杂合突变,导致氨基酸序列改变R1239H,家族其他成员未见此突变.结论中国家族性HOKPP存在 CACNA1S基因R1239H突变.

  • 中国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MEF2A基因的新突变研究

    作者:李婧;杨钧国;李伟;杜容;桂乐;田莉;郭秋惠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 MEF2A基因在中国人群突变情况.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PCR-SSCP)和DNA测序技术检测156例散发性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患者及93名健康人 MEF2A基因第11外显子. 结果在SSCP泳动异常标本中进行DNA直接测序后发现1例患者 MEF2A基因147130(C→A)错义突变(P431Q)、147191(G→T)同义变异以及147108-147128位点21个碱基缺失而导致了7个氨基酸(424QQQQQQQ430)丧失.另有两例患者仅在147108-147128位点发现上述同样的21个碱基缺失而无错义突变和同义变异的改变.健康对照组未发现此错义与缺失突变,却发现存在同样的同义变异. 结论冠心病患者在 MEF2A基因第11外显子存在新的突变,此突变可能为病理性突变.

  • 对氧磷酶1 55 Met/Leu、对氧磷酶2 148 Ala/Gly基因多态性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关系

    作者:迟东升;凌文华;马静;夏敏;侯孟君;王庆;朱惠莲;唐志红;余小平

    目的探讨对氧磷酶1 55Met/Leu(paraoxonase 1, PON1 55Met/Leu)、对氧磷酶2 148 Ala/Gly(PON2148 Ala/Gly)基因多态性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血浆对氧磷酶(paraoxonase,PON)、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otal superoxide dismutase, T-SOD)活性以及丙二醛(maleic dialdehyde, MDA)浓度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262例冠心病患者和100名对照的PON1 55Met/Leu、PON2 148 Ala/Gly基因多态性,采用比色法测定血浆PON、T-SOD活性以及MDA浓度.结果与对照比较,冠心病患者的血浆PON[(349.27±138.36) nmol/min· mL vs. (454.75±166.00) nmol/min*mL, P<0.01]、T-SOD[(23.61±16.51) U/mL vs. (44.01±22.68) U/mL, P<0.01]活性明显降低,MDA浓度显著增高[(2.47±0.73) nmol/mL vs. (2.15±0.55) nmol/mL, P<0.01];冠心病患者的PON1 55 LM杂合子基因型(24.8% vs. 1.4%, P<0.01)、M等位基因频率(12.4% vs. 0.5%,P=0.001),PON2148 GG纯合子基因型和AG 杂合子基因型(11.8% vs. 5.0%和48.1% vs. 24.0%, P<0.01)、G等位基因频率(36.0% vs. 17.0%, P<0.01)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ON1 55 LM杂合子基因型的PON和T-SOD活性较LL纯合子基因型明显降低(P<0.01和P<0.05);PON2148 GG基因型和AG基因型的PON活性较AA基因型明显降低(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ON1 55 LM杂合子基因型、M等位基因、PON2 148GG/AG基因型、G等位基因是冠心病的危险因子.结论冠心病患者的血浆PON和T-SOD活性明显降低,MDA浓度显著增高;PON1 55Met/Leu的LM基因型和M等位基因、PON2148 Ala/Gly的GG/AG基因型和G等位基因是冠心病的危险因子,并且与其他基因型相比,这些基因型患者的血浆PON活性降低.

  • 中国北方人群四氢生物蝶呤缺乏症的研究

    作者:王琳;喻唯民;李晓雯;贺春;常明;沈明;赵世萍;付桂香;沈抒;刘孜孜;萧广仁

    目的探讨中国北方人群四氢生物蝶呤(tetrahydrobiopterin,BH4)缺乏症的筛查、治疗和长期预后.方法自1992年到2005年,我院共诊治主要来自中国北方地区的高苯丙氨酸血症(hyperphenylalaninemia, HPA)患者618例.采用尿蝶呤谱分析,红细胞二氢蝶啶还原酶(dihydropteridine reductase,DHPR)活性测定及四氢生物蝶呤负荷试验,对这些患者进行BH4缺乏症的鉴别诊断;确诊患者立即进行BH4、左旋多巴和5-羟色胺三药联合治疗.定期随诊患者的精神运动和智能发育情况.结果 (1)在618例HPA患者中,共鉴别出38例BH4缺乏症,而且皆表现为尿生物蝶呤显著降低,新蝶呤显著增加,红细胞DHPR活性正常,血苯丙氨酸浓度在BH4负荷后4~8小时内降至正常,即全部是6-丙酮酰四氢蝶呤合成酶(6-pyruvoyl-tetrahydropterin synthase,PTPS)缺乏型, 被确诊时的年龄为2岁零1个月~13岁;(2)其中,只有27例患儿接受规律治疗并定期随诊.在经过3个月~10年的治疗后,患者的发育商或智商(development or intelligence quotient, DQ/IQ)明显提高(治疗前后分别为52±16,79±15),但智能发育各个方面并不平行;(3)通过对患儿目前DQ/IQ与治疗开始时间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二者呈明显负相关(r=-0.714, P<0.01). 结论对所有HPA患者都必须早期进行BH4缺乏症的鉴别诊断;PTPS缺乏症是中国北方导致BH4缺乏症的主要原因;PTPS缺乏症患者必须进行BH4、左旋多巴和5-羟色胺三药联合治疗,而且治疗越早,效果越好.

  • 醛固酮合酶和Y染色体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

    作者:李庆祥;高海;徐方兴;张宇清;吴海英;颜红兵;刘国仗

    目的探讨醛固酮合酶基因 CYP11B2 -344C/T、Y染色体HindⅢ酶切位点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54例,正常人386名提取白细胞DNA,聚合酶链反应结合限制性内切酶(HaeⅢ、HindⅢ)方法检测醛因酮合酶和Y染色体基因多态性.结果 HindⅢ多态性各基因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HindⅢ(+)基因型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降低(P=0.01,P=0.03). CYP11B2 CC、CT基因型与HindⅢ(-)基因型组合时,发生高血压的危险增加1.998倍(P=0.01).结论 Y染色体HindⅢ酶切位点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相关, CYP11B2 -344C/T多态性与Y染色体HindⅢ酶切位点多态性可能具有联合作用.

  • 排卵后老化对卵母细胞姐妹染色单体平衡性早分离的影响

    作者:陈雯;刘群;李舟;王昕荣;朱桂金

    目的探讨排卵后老化对卵母细胞姐妹染色单体平衡性早分离(balanced predivision,BP)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荧光原位杂交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排卵后不同培养时间下小鼠成熟卵母细胞16号染色体的核型及纺锤体和染色体构象的变化.结果新鲜小鼠卵母细胞中BP的发生率为7%, 培养24 h、48 h和72 h后,卵母细胞BP发生率分别为32%、53%和61%,明显高于新鲜卵母细胞(P<0.01);新鲜小鼠卵母细胞的纺锤体和染色体异常比率为9%,明显低于培养24 h、48 h和72 h后卵母细胞的纺锤体和染色体异常率(P<0.01).结论 BP可发生于卵母细胞排卵后老化过程中,其发生可能与纺锤体和染色体构象改变有关.

  • 无汗性外胚层发育不良一家系

    作者:段玲;王冬梅

    先证者(Ⅳ2) 男,1+岁,维吾尔族,因毛发稀少,无乳牙生长而就诊.查体:身高80 cm,体重12 kg,发育营养良好,智力正常,心肺检查正常.患儿出生时即无毛发,正常分娩,无特殊.头发眉毛少,色黄、睫毛、毳毛没有生长,皮肤略干燥,表现不出汗,不耐热,在夏天不敢活动,面部改变为前额向前突起,下部较狭窄,鼻孔大,口唇厚,无乳牙生长,指甲发育尚可,诊断为无汗性外胚层发育不良.

  • 瘢痕疙瘩一家系

    作者:张正中;张学军;杨森;张安平;眭维耻

    先证者(Ⅲ5) 男,23岁.因胸前瘢痕增生变大5年就诊.患者于5年前胸前痤疮愈合处开始出现瘢痕,初始如米粒至绿豆大小,渐成豌豆、蚕豆状,随后缓慢增大,伴轻度痒痛.1年前胸前瘢痕已形似土豆、暗红色,且左下颌处亦受累及,继之出现条索状瘢痕.

  • 原发性震颤一家系六例

    作者:胡劲松;党娜娜;刘海虹;黄辰;王爱英;倪磊;宋土生

    先证者(Ⅲ1) 男,31岁,13岁左右时出现手部震颤症状.表现为肉眼可察觉的低幅度震颤或间歇性震颤.除单纯的手臂震颤症状外,未见其他异常表型的出现,符合WHIGET(Washington Heights-Inwood Genetic Study of Essential Tremor)诊断分级标准描述的1度标准.

  • Bardet-Biedl综合征一家系三例

    作者:雷霍;寿涛;高安杰;严新民

    先证者(Ⅲ8) 男性,36岁.出生时发现多指(趾),手12指,足12趾.2岁左右出现双眼视力不好,随年龄的增加视力下降.智力障碍,青少年期开始出现向心性肥胖.婚后无子女.睾丸小,阴茎短小.Ⅲ9,女,34岁.出生时发现多指(趾),手11指,足12趾.2岁左右出现双眼视力不好,随年龄的增加视力下降.智力障碍,青少年期开始出现向心性肥胖.未婚育,乳房及外阴形态基本正常.腋毛、阴毛稀少,无月经来潮.

  • 弥漫性掌跖角皮症一家系四代13例

    作者:赵敬军;张正华;洪礼传;刘维达

    先证者(Ⅲ4) 男,32岁,出生后1个月左右即发现双侧手掌足底侧缘发黄、增厚,以后逐渐加重弥漫至整个掌跖,皮损边缘有一线状红斑,皮损持续存在,皮肤增厚即粗糙愈来愈明显,有时出现裂口,对日常的生活及劳作有一定的影响,冬天较重,夏季稍有减轻,与外伤及日晒无关,不伴有明显的瘙痒.

  • Turner综合征并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一例

    作者:李欣宇;高政南;牛敏

    患者女, 50岁,未婚.因原发性闭经伴口干、多饮、多尿1年就诊.因闭经曾于20岁时进行1年的药物人工周期治疗,有撤退性出血.患者智力一般,近4年来听力逐渐减退.患者父母非近亲婚配,其父母及姐弟均健康.

  • 弥漫性掌跖角化病一家系

    作者:李露霞;李锋;付建华;付睿婷

    先证者(Ⅳ1) 男, 42岁,身高174 cm,体重63 kg,本人及父母均非近亲婚配.因家族、本人及子女均患有"双手掌、双足底皮肤增厚、皲裂症".为改变子女在婚姻、社交中的精神压力而就诊.先证者3岁左右时手掌、足底开始变硬,至今已遍及双侧手掌和足底,高度硬化皲裂,微黄发亮,无弹性,周边呈微红,有时疼痛.

  • Proteus综合征一例

    作者:罗素菊;冯义国;王俊民;郑焱;彭振辉;刘超

    患者女,30岁.因"双下肢静脉曲张、左足底团块10余年"就诊.10多年前发现双下肢静脉曲张,渐加重,于1999年行双侧小隐静脉主干剥脱术,术后静脉曲张有所好转,但很快又复发.

  • 神经纤维瘤病一家系九例

    作者:孟昭影;刘艳凯;魏会平;安国芝

    先证者(Ⅲ9) 女,28岁,未婚.因"全身多发色斑及囊性肿块20余年"于2004年6月17日来我科就诊.患者2岁时面、颈、腹部出现散在淡褐色斑点,10岁时胸背部开始有囊性小肿块,无痛痒.以后随年龄增长皮疹增多变大,除掌跖外几乎累及全身.

  •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癫痫一家系

    作者:唐章龙;唐健;李益妹;林燕霞

    先证者(Ⅲ6) 女,26岁,13年前始反复发作性四肢抽搐,口吐白沫,两眼上翻,发作不分场合,约5分钟左右,发作后头昏、恶心、全身疲乏,间隙期如正常人,每月发作,有时日发多次.曾查头颅CT正常,脑电图显示阵发性棘波及棘慢波发放.用丙戊酸钠治疗1年症状控制,后维持治疗.

  • 点状掌跖角皮症一家系15例

    作者:李晓莉;彭振辉;肖生祥;刘艳;周少娜;潘敏

    先证者(Ⅲ9) 女,50岁.25年前双手掌及双跖部开始出现点状淡黄色角化性丘疹,一般直径0.2~0.3 cm,质地坚硬,将丘疹剥离后可见皮损中心呈现火山口样凹陷,双跖部皮损有触痛,随着年龄的增长皮损逐渐增多,数目多而分散,曾在外院用多种药物治疗,疗效不佳,遂来我科就诊.

  • 遗传性共济失调一家系中发现的线粒体DNA突变

    作者:王进;刘慧华;罗曙光

    目的探索遗传性共济失调(hereditary ataxia, HA)家系中的线粒体DNA突变.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两个HA家系及35名健康对照者外周血白细胞的线粒体DNA,并对PCR产物进行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对出现异常条带者进行线粒体DNA片段测序.结果其中一家系中的2例患者及1例无临床症状亲属检测到线粒体DNA 11893(A→G)点突变.结论遗传性共济失调的发生、发展可能与线粒体DNA 11893(A→G)点突变有关.

  • 基质金属蛋白酶1基因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的关联研究

    作者:张卫强;林华;周勇安;王云杰;程庆书

    目的研究我国西北汉族人群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1, MMP1)基因-1607(1G→2G) 多态与肺癌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的方法,检测了150例肺癌患者和200名正常对照者 MMP1 1G→2G多态的基因型,比较不同基因型与肺癌发生风险的关系.结果肺癌组2G/2G基因型频率要高于对照组(χ2=5.896,P<0.05),2G/2G基因型者患肺癌的风险是1G/2G和1G/1G基因型的1.77倍(OR=1.77;95% CI:1.12~2.91).吸烟者中2G/2G基因型发生肺癌的风险是1G/2G和1G/1G基因型的3.20倍(OR=3.20;95% CI:1.50~6.82).结论我国西北汉族人群 MMP1基因-1607(1G→2G)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有关,2G/2G基因型可以增加肺癌发生风险.

  • 喉癌中STK15基因扩增及表达的研究

    作者:叶燕;李福才;王淑云;李婵媛;袁海明;赵旭;富伟能;徐振明;孙开来

    目的研究喉癌中 STK15基因扩增、mRNA和蛋白表达增高在喉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方法应用差异PCR方法检测40例喉鳞状细胞癌及癌旁正常对照组织 STK15基因扩增的情况;应用逆转录-PCR方法检测同批标本STK15 mRNA表达情况;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STK15蛋白表达.结果肿瘤组织中 STK15基因扩增率为35%(14/40);STK15 mRNA表达增高占67.5%(27/40);STK15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为72.5%(29/40);将扩增与表达的结果与喉癌患者的临床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 STK15基因扩增、STK15 mRNA表达增高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显著相关(P<0.05);STK15蛋白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和病理分级显著相关(P<0.05).结论喉癌中 STK15基因扩增、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增高,导致中心体复制异常、染色体不稳定,可能在喉癌的发生及恶性进展中起一定作用.

  • 角膜营养不良家系的TGFBI基因突变研究

    作者:齐艳华;赫红丹;李颖;林辉;谷静芝;苏虹;黄尚志

    目的确定中国角膜营养不良患者所存在的TGFBI基因突变类型. 方法对3个角膜基质营养不良家系和1个Thiel-Behnke角膜营养不良家系进行分析,其中1个家系成员是蒙古族人,另3个家系则是汉族人.利用合成的TGFBI基因13个外显子的特异性引物,应用聚合酶链反应进行扩增,并直接测序分析. 结果 1个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家系患者中检测到R555W突变;1个Thiel-Behnke角膜营养不良家系患者为R555Q突变;另外2个Avellino 角膜营养不良家系患者中发现 R124H突变,这3种突变均为杂合子. 结论研究表明R555和R124密码子在中国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角膜营养不良的发病机理中起重要作用.Thiel-Behnke角膜营养不良患者为R555Q突变,在我国属首次报告.

  • 生长抑制因子1基因核定位序列-绿荧光蛋白融合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作者:孙兆明;于士柱;张文治;康春生;周宏旭;黄慧玲;安同岭

    目的构建p33ING1b核定位序列(nuclear locating sequence, NLS)-绿荧光蛋白融合表达载体,将其转染到人胚肺纤维母细胞系MRC-5,建立稳定表达该融合蛋白的细胞模型.方法应用逆转录PCR获得p33ING1b的NLS序列,然后将NLS序列插入绿荧光蛋白融合表达载体pEGFP-C1的多克隆位点,构建pEGFP-C1-NLS-绿荧光蛋白融合表达载体,再用此载体转染MRC-5细胞系,观察活细胞绿荧光蛋白的亚细胞定位.结果成功构建了pEGFP-C1-NLS-绿荧光蛋白融合表达载体,由该载体表达的绿荧光蛋白-NLS肽段融合蛋白产生的绿色荧光信号全部定位于胞核部位,而空载体转染的细胞表达的绿色荧光蛋白,绿色荧光信号定位于细胞浆中.结论在活细胞内,生理情况下P33ING1b完全定位于细胞核,并且在其亚细胞定位的转运过程中,NLS肽段起着决定性作用.

  • 近亲结婚所致非综合征型耳聋家系的线粒体基因突变分析

    作者:舒安利;纪宝虎;秦炜;冯国鄞;聂玉正;刘涛;贺林

    目的对一个呈母系遗传的非综合征型耳聋大家系进行线粒体DNA的突变检测.方法收集湖南省一个非综合征型遗传性耳聋家系成员外周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含线粒体DNA),设计特异性引物对目的片段进行PCR扩增,直接测序检测突变类型.结果测序结果显示,线粒体 12S rRNA基因A1555G突变为该家系的致病突变,非母系成员不存在这一突变.结论该家系中部分成员使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后出现耳聋,可能是因为药物与线粒体 12S rRNA基因的A1555G突变共同参与了听力损伤过程.

  • 海南汉族人群中α和β纤维蛋白原基因核苷酸多态性及其单倍型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联分析

    作者:梁亮;孙川;廖小平;肖锋;陈晓丹;黄仕雄;汤小兰;文国强;龙志刚;王小英;刘国勋;程爽;蔡望伟

    目的研究α纤维蛋白原基因的TaqⅠ多态性和β纤维蛋白原基因-455 G/A、-249 C/T、-148 C/T、+1689T/G、βBsmAⅠ G/C、448 G/A、BclⅠ G/A、HinfⅠ A/C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单倍型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方法用比浊法测定160例海南籍缺血性脑卒中和130名海南籍对照个体的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法确定基因型,用EH+程序分析核苷酸多态性的连锁不平衡关系及单倍型,用卡方检验分析病例组和对照组的等位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及单倍型频率的差异.结果 -455 G/A、-148 C/T、448 G/A多态性的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6个核苷酸多态性的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和对照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455、T-148、A448携带者患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对危险度比非携带者分别大2.46倍、2.30倍和2.08倍.连锁不平衡分析未发现所分析的区域内存在单倍型板块.9个位点构建的单倍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4个位点构建的单倍型中,某些单倍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中某些携带G-455、C-148、G448位点的单倍型的频率高于病例组,而病例组中某些携带A-455、T-148、A448位点的单倍型的频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多个位点和单倍型分析的结果提示β纤维白原455 G/A、-148 C/T、448 G/A可能是海南汉族人群中与缺血性脑卒中关联的危险因素.

  • 散发性嗜铬细胞瘤患者RET原癌基因突变检测

    作者:韩战营;邱春光;陈庆华;祝宇;朱鼎良

    目的在嗜铬细胞瘤散发患者中进行RET原癌基因突变筛查.方法收集42例病理诊断确诊为嗜铬细胞瘤的患者基因组DNA,其中12例为外周血基因组DNA,30例为嗜铬细胞瘤病理切片组织中提取的基因组DNA.对RET原癌基因第10和第11外显子,采用DNA测序技术进行基因突变筛查.结果在42例中,2例在RET基因的第11外显子存在基因突变.1例634位密码子由TGC突变为TAC,另1例632位密码子由GAG突变为AAG.结论在嗜铬细胞瘤患者中存在RET原癌基因突变携带者,有必要对散发的嗜铬细胞瘤患者进行RET原癌基因的常规突变筛查.

  • 广西地区壮族Graves病与CTLA4基因多态性相关性研究

    作者:梁杏欢;秦映芬;马燕;谢新荣;谢恺庆;罗佐杰

    目的分析 CTLA4基因微卫星多态性与广西地区壮族Graves 病(Graves' disease, GD)相关性.方法提取48例广西地区壮族GD患者和44名正常对照组的外周血白细胞基因组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 CTLA4第4外显子的3'非翻译区包含(AT)n[CTLA4(AT)n]重复序列的特异性等位基因.结果广西地区壮族人 CTLA4微卫星多态性检出19种等位基因.壮族GD组106 bp等位基因频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西壮族GD患者与 CTLA4基因多态性明显相关,CTLA4(AT)n 106 bp可能是广西壮族GD的易感等位基因.

  • 儿童失神癫痫易感基因的研究

    作者:梁建民;张月华;吴希如

    尽管近年来发现有少数非离子通道编码基因参与人类特发性癫痫(idiopathic epilepsies, IE),但更多的遗传学研究证实,离子通道在IE的遗传病理机制中起核心作用.离子通道基因突变是一些罕见类型的单基因遗传IE的常见病因,被称为通道病.但离子通道基因突变仅能解释IE的少数家系或散发病例,更大的难题来自于对复杂遗传IE的研究,它们未知的遗传模式、表型异质性和综合征亚型间不确定的遗传背景重叠限制了遗传图谱的绘制.失神癫痫是常见的IE亚型, 呈复杂遗传方式.现共发现有11个基因与失神癫痫有关联,其中有4种编码神经元钙通道亚单位.因此钙通道基因是失神癫痫的重要候选基因.失神癫痫钙通道基因的遗传学研究可能是复杂遗传IE病因研究的佳切入点,并有利于终阐明失神癫痫的分子机制.

  • 血浆载脂蛋白B基因3'端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的结构研究

    作者:杜珙;薛红;吴钢;曾武威;陈保生

    目的研究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 B, apoB)基因apoB 3'端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variable number of tandem repeats,VNTR)多态性与序列结构.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结合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检测了522名随机抽取的体检人员apoB基因3'VNTR多态性,选取26个样本的PCR产物进行DNA序列测定.结果分离出16个等位基因即高变单元(hypervariable element,HVE),其中杂合子多于纯合子,大的等位基因是HVE58, 小的是HVE24;HVE34频率高40.4%, 其次是HVE32, 占34.7%.对26名60个等位基因进行的DNA核苷酸测序中,发现一个等位基因异构体(Y-A=ATAATTAAATATTT),4个结构模式.结论中国人与欧美人群在apoB基因3'VNTR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上存在明显差异,在等位基因异构体与结构模式上也存在不同.

  • 浙江汉族人群KIR3DL2等位基因的多态性分析

    作者:姜侃;朱发明;章伟;吕沁风;何吉;严力行

    目的探讨浙江汉族人群 KIR3DL2等位基因的多态性分布情况.方法 KIR3DL2等位基因分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寡核苷酸探针杂交方法,利用引物特异性扩增 KIR3DL2基因的两个片段,合成21条探针检测 KIR3DL2基因的多态性位点,根据探针的格局判断出样本的 KIR3DL2等位基因情况.结果样本中共发现17种探针格局,检测到7种等位基因,其中 KIR3DL2*002等位基因占57%.1例样本无法用现有等位基因探针格局进行分析.结论聚合酶链反应寡核苷酸探针杂交方法可有效检测 KIR3DL2等位基因,浙江汉族人群 KIR3DL2等位基因的分布有其特点.

  • 宁夏回族人群X染色体10个短串联重复序列位点的遗传多态性调查

    作者:冯雪;徐平;托娅;余兵;李生斌

    目的研究宁夏回族群体X染色体上的10个短串联重复序列(DXS101、DXS6789、DXS6799、DXS6804、DXS7130、DXS7132、DXS7133、DXS7423、HPRTB、DXS8378)的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分布.方法随机抽取100名宁夏回族无关个体静脉血,提取DNA,PCR扩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检测结果.结果 DXS101、DXS6789、DXS6799、DXS6804、DXS7130、DXS7132、DXS7133、DXS7423、HPRTB、DXS8378分别检出9、8、4、6、6、6、4、4、5和5种等位基因;分别检出17、22、7、14、14、15、6、7、12和8种基因型;基因频率分别分布在0.0087~0.3130、0.0087~0.2696、0.0348~0.5826、0.0087~0.3044、0.0261~0.4348、0.0261~0.3217、0.0261~0.6783、0.0087~0.4870、0.0261~0.4783、0.0087~0.4870之间;此10个位点女性的基因型频率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 多态信息量除DXS7133和DXS7423外均大于0.50;女性个体识别率从0.89(DXS7133, DXS7423)至0.99(DXS101,DXS6789,DXS7132).结论这10个X染色体短串联重复序列位点有较高的个体识别率,在个体识别和女孩亲权鉴定中有较高应用价值,对疾病相关研究有重要意义.

  • 四引物突变特异性扩增系统法检测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基因-173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布

    作者:费保莹;吕火祥;杨建民

    目的探讨中国浙江地区汉族人群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 MIF)基因-173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分布.方法收集浙江地区142名无血缘关系健康个体的静脉血,提取DNA,分别应用四引物突变特异性扩增系统(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ntem, ARMS)法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方法对MIF基因-173位点SNP多态性进行分型,并将PCR产物克隆及测序鉴定.结果 MIF基因-173位点检测到3种基因型,其基因型分布皆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四引物ARMS法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两种方法结果完全一致.统计分析显示,中国汉族人MIF基因-173位点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分布与欧洲白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日本人群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引物ARMS法是一种准确、快速和经济的SNP测定方法.MIF基因-173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具有种族的差异性.

  • 蒙族和汉族人群 CYP1A1基因MspⅠ位点的多态性

    作者:常福厚;扈廷茂

    目的研究内蒙古地区蒙族和汉族人群 CYP1A1基因MspⅠ位点的多态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技术对无血缘关系的80名蒙族和120名汉族个体的基因型进行分析.结果内蒙古地区蒙族和汉族人群 CYP1A1基因wt/wt、wt/vt和vt/vt 3种基因型的频率分布分别是:蒙族35.0%、48.7%、16.3%和汉族33.3%、52.5%、14.2%.两者之间经χ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蒙古地区蒙族和汉族人群 CYP1A1基因MspⅠ的基因型频率分布无明显差异.

  • 潮汕地区汉族人群12个Y短串联重复序列基因座遗传多态性分析

    作者:刘静文;胡盛平;李飚

    目的调查潮汕地区汉族人群12个Y染色体短串联重复序列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方法应用PowerPlexTM Y 荧光标记复合扩增系统,对潮汕地区121名无关男性个体血样进行12个Y染色体短串联重复序列基因座的复合扩增,用ABI PRISM 3100遗传分析仪对扩增产物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DYS19、DYS437、DYS389I、DYS389II、DYS438、DYS439、DYS393、DYS391、DYS390、DYS392基因座检出4~7个基因型,DYS385检出35个等位基因组,各基因座遗传多样性(gene diversity,GD值)分布在0.4445~0.9525之间,DYS385基因座高.结论上述12个Y染色体短串联重复序列基因座构成的单倍型在潮汕人群中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态性,适用于法医个体识别和亲权鉴定、遗传学及人类学的相关研究.

  • 辽宁汉族人群HLA-DRB1基因多态性分布

    作者:曲喆;李春梅;李剑平

    目的调查HLA-DRB1基因位点遗传多态性在辽宁汉族人群中的分布.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方法和反向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杂交的方法对13265名辽宁汉族人进行中低分辨率HLA-DRB1基因分型.结果共检出HLA-DRB1位点的13种等位基因,其中以HLA-DRB1*15频率高(17.49%),其次为HLA-DRB1*09、*12和HLA-DRB1*07,基因频率分别为13.40%、11.87%和11.81%.HLA-DRB1*03(18)和HLA-DRB1*14(8)等位基因未检出.对观察值和期望值进行χ2检验,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χ2=73.34,df=78,P>0.5).该人群与南北方汉族人群、日本人、白人和黑人分别进行χ2值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12.053、8.514、692.141、70.558和121.755.结论辽宁汉族人群HLA-DRB1基因分布有自身特点.

中华医学遗传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