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中华医学遗传学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Genetics 중화의학유전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5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3-9406
  • 国内刊号: 51-1374/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62-163
  • 曾用名: 遗传与疾病
  • 创刊时间: 198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四川
  • 主编: 张思仲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46,XX,t(1;12),ins(7;10)异常核型一例

    作者:陈明发;黄佳;叶敏华;宋美新;魏彬;李怀迟

    患者 女,24岁.婚后4年,自然流产2次并发不孕就诊.查体:患者身高162 cm,夫妇表型及智力均正常.细胞遗传学检查:抽取患者及其丈夫外周血,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常规制片,G显带分析.显微摄影计数50个分裂相,分析15个核型.患者核型为46,XX,t(1;12)(p12;q22),ins(7;10)(q22;q25q22),见图1.丈夫核型正常.患者父母及弟弟的染色体检查结果均正常.

  • 46,XX,t(3;5),t(6;8)伴自然流产一例

    作者:王晓刚;唐洪;梁太英

    患者 女,22岁,结婚3年,两次自然流产.查体:身高156 cm,体重46 kg,表型、智力正常,体检正常.实验室检查:患者卵泡生成素、黄体生成素、雌二醇、孕酮及睾酮均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其丈夫体检正常,患者丈夫精液检查正常.其家系成员外观智力均正常,其母无流产史.白带常规与生化检查正常.

  • rob(21;22)罗伯逊易位一家系三例

    作者:杜日成;韩荣荣;姜雨婷;董媛;武婧;刘睿智

    先证者 女,31岁,表型正常.自然流产两次.夫妇非近亲婚配.查体:妇科检查无异常.细胞遗传学检查:常规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先证者核型为45,XX,rob(21;22)(q10;q10)(图1).家系调查:先证者姐姐表型正常,核型为45,XX,rob(21;22)(q10;q10)(图2);先证者父亲表型正常,核型为45,XY,rob(21;22)(q10;q10)(图3).先证者姐姐生育一男孩,现已5岁,表型正常.先证者丈夫核型正常,表型正常.

  • 荧光原位杂交检测SRY基因诊断46,XY女性性反转一例

    作者:沈国松;张甦

    患者 15岁,社会性别女,因原发闭经来我院就诊.查体:身高155 cm,体重56 kg,双乳未发育.外阴呈正常女性,直肠腹部双合诊检查子宫卵巢未及.B超检查显示双乳有少量腺体,未见子宫和卵巢(图1、2),腹股沟及腹部未检到睾丸组织.查内分泌激素,促卵泡激素11.2 U/L,促黄体生成激素11.7U/L,雌二醇<18.35 pmol/L,睾酮3.41 nmol/L,泌乳素1.48nmol/L,皮质醇487.6 nmol/L.

  • 46,XX,t(1;9)伴反复自然流产一例

    作者:周明君;郑文亮

    患者 女,28岁,因反复自然流产就诊.患者3年前曾剖腹产一女婴,出生后即死亡,无明显畸形,死亡原因不明.后3次妊娠均于3个月内自然流产.夫妇非近亲婚配,否认有害物质及放射线接触史.细胞遗传学检查:患者染色体核型为46,XX,t(1;9)( 1pter→1q23::9q34→9qter;9pter→9q34::1q23→1qter),见图1.其夫染色体核型正常.患者母亲有多次流产史,生育有3个女儿,因家庭成员不愿做遗传学检查,无法了解其父母亲及两个妹妹是否存在染色体异常.

  • 32例矮小患者染色体异常分析

    作者:曾艳;许平;范佳鸣;钱磊;张丽芳

    对象与方法 1996年至2007年间因矮小或矮小伴随其它症状到本院遗传室就诊的患者,年龄2~32岁,排除明显的21三体以及软骨发育方面的疾病.其中6岁以下患者3例,均以生长发育迟缓就诊,1例伴先心病,1例头小,鼻扁塌;6岁至18岁21例,以身材矮小,伴原发闭经就诊居多,部分患者肘外翻,有1例伴有典型的小头,面部异常,甲状腺素检测异常(促甲状腺激素增高,游离T3增高),智力低下就诊;18岁以上8例,主要以月经不正常或原发闭经就诊,年龄大的1例表现为矮小,外观具有典型的特纳氏综合征特征.患者在无菌操作下抽取静脉血1.5 mL,肝素抗凝,接种于外周血培养液中,37℃培养72 h.加入秋水仙素后继续培养2h后收获,常规制片,60℃烤片过夜,胰酶法G显带,必要时加做C带和N带,每例标本计数20个分裂相,分析5个核型,异常者加倍计数分析.

  • 克氏综合征伴罗伯逊易位一例

    作者:王雄;黄葆华;崔元庆;刘秀丽;郝翠芳

    患者 男,33岁.因婚后4年未育于我院就诊.平素有性生活,能够阴道内射精.患者自幼体质差,易患上呼吸道感染.查体:身高174 cm,体重78 kg,臂展175 cm,上部量83 cm,下部量91 cm.胡须稀少,无喉结,腋毛及阴毛稀少,皮肤细嫩,双侧乳房未发育.双睾丸各约2 mL,质硬,附睾及精索未扪及异常.精液检查3次均未见精子.血清卵泡刺激素26.06 U/L(正常参考值1.5~12.4 U/L),黄体生成素12.17 U/L(正常参考值1.7~8.6 U/L),睾酮0.08 nmol/L(正常参考值0.10~0.30 nmol/L),雌二醇113.24 pmol/L(正常参考值28.18~155.55 pmol/L),泌乳素0.50 nmol/L(正常参考值0.21~0.97nmol/L).血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1.83 U/L(正常参考值<5.3 U/L),空腹血糖、甲状腺功能各指标(TSH、T3、T4)均在正常值范围.胸部正侧位X线、心电图、肝胆胰脾肾彩超检查均未见异常.

  • 46,XX,t(5;15;18)复杂易位一例

    作者:李必生;杨宝财;谭萍;崔幸琨;孙莉;牛志浩

    患者 女,28岁,身高156 cm,体重53 kg,表型未见异常.主诉第1次妊娠33+周时,经B超诊断为"胎儿脑积水、先天性心脏病",引产一男胎.1年后第2次妊娠,孕36+周时,早产一男活婴,体重1.9 kg,Apgar评分4分,因面部紫绀伴呼吸困难,随即转入北京儿童医院,后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肺炎合并败血症",家属放弃治疗.患者既往无流产,孕期无感冒、服药史,无有毒有害物接触史.患者丈夫身体健康,夫妇非近亲结婚.家系调查:患者有两个同胞弟弟和1个妹妹,均未婚,表型均未见异常,父母非近亲婚配.否认遗传病家族史.

  • 46,X,t(X;1) (q26;p34)一例

    作者:巩振华;张立群

    患者 女,32岁,已婚.因"阴道流血半个月"来我院就诊.B超检查示早孕,遂行保胎治疗.5年前,因结婚4年未孕曾来我院就诊.患者16岁月经初潮,周期不规律,约2个月1次,22岁时闭经.后出现卵巢早衰,服用"黄体酮和雌激素"维持月经及内分泌稳定.查体:第二性征发育欠佳,两侧乳房发育不良,无腋毛,阴毛稀少.B超检查示:子宫大小60 mm×32 mm×25mm,形态正常,肌层回声均匀,内膜居中,厚约3 mm.

  • 染色体异常核型六例

    作者:吴小青;安刚;蔡美英;郭南;扶梅妹;谢晓蕊;徐两蒲;林元

    例1 女,22岁,孕早期连续两次自然流产,均发生于孕2个月左右.细胞遗传学检查:外周血染色体核型为46,XX,t(4;6)(4pter→4q22::6q24→6qter;6pter→6q24::4q22→4qter)(图1a).其丈夫染色体核型正常.例2 女,26岁,孕早期连续两次自然流产,均在孕2个月内.外周血染色体核型为46,XX,ins(1;2)(1pter→1q42::2q33→2q21::1q42→1qter;2;pter→2q21::2q33→2qter),t(2;18) (2pter→2q33::18q21→18qter;18pter→18q21::2q33→2qter)(图1b).其丈夫染色体核型正常.其父母未行染色体检查.

  • t(3;5)平衡易位伴不良孕产四例

    作者:李琳;李宗鹏

    例1 女,24岁.结婚4年,妊娠4次.第1次妊娠足月顺产一健康女婴,现2岁半;第2~4次妊娠均于40 d胚胎停止发育.患者月经规律,孕期无患病及服药史,无有毒有害物质及放射线接触史.夫妻非近亲结婚,无遗传病家族史.查体:妇科检查正常,优生四项检查及内分泌检查无异常.细胞遗传学检查:常规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染色体制备、G显带分析,计数30个分裂相,镜下分析5个核型,患者核型为:46,XX,t(3;5)(3qter→ 3p13::5q35→5qter;5pter→ 5q35::3p13→3pter)pat.其丈夫表型、染色体核型正常,女儿染色体核型正常.

  • 7号染色体长臂末端臂内倒位一家系二例

    作者:季星;胡娟;胡琴;曹英;陶炯

    患儿 男,5岁,因身材矮小就诊.患儿智力正常.查体:皮肤有散在色素沉着,右侧腹股沟斜疝.细胞遗传学检查: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采用400 550BPHs常规G显带,计数20个细胞,配对3个核型.患儿1条7号染色体长臂末端结构异常,考虑可能为末端倒位但尚难确定.进一步对其父母进行核型分析,其母亲核型正常,而其父亲染色体核型为46,XY,inv(7) (q35q36),1条7号染色体末端结构异常且与患儿的7号异常染色体相同.患儿的倒位7号染色体遗传自父亲,其核型为46,XY,inv (7) (q35q36) pat.患儿有一姐姐,表型正常,其染色体核型为46,XX,其7号染色体结构正常.

  • 46,XX,t(6;8)(p10;p10)伴反复自然流产一例

    作者:武蓉珍;陈东红;赵志钢;周美青

    患者 女,29岁,身高160 cm,体重56 kg,表型及智力正常.婚后3年自然流产3次,均在孕40~ 60 d.孕期无感冒史、无服药史、无有害化学物质及放射线接触史.对患者进行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弓形体、单纯疱疹Ⅱ型病毒IgM检查均为阴性.夫妇非近亲结婚,双方家族中无类似死胎流产史患者,其它检查未见异常.

  • 18号环状染色体综合征一例

    作者:曲林琳;王少敏;王军荣;续薇

    患儿 女,5岁,系第1胎足月剖宫产.因智力低下、身材矮小就诊.患儿出生体重3200 g,头围34 cm.查体:身高81.5cm,体重10.3 kg,头围45 cm.眼距宽,眼角上翘,右眼睑下垂,内眦赘皮.短人中,高腭弓,牙齿短小排列不齐,有龋齿,部分松动脱落,颈短,第5小指内弯.既往史:2岁时因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行手术治疗.家系调查:父母身体健康,患儿出生时父亲26岁,母亲24岁,非近亲结婚.双方均否认遗传病家史.辅助检查:脑电图检查见弥漫性慢波活动,核磁共振成像检查报告脑发育落后,垂体发育不良.韦氏智力量表测试智力低于正常.

  • 46,XX,t(1;15) (p36;q22)伴流产一例

    作者:陶华娟;张艳;孙立宁

    患者 女,38岁,婚后生育一表型正常女孩,现11岁.近5年来,先后怀孕6次,均于孕40+天胚胎停育流产.妇科检查正常.孕期无感染史,无药物及毒物接触史.其丈夫常规体检及精液检查均未发现异常.夫妻双方表型及智力正常,非近亲婚配,否认家族遗传病史.细胞遗传学检查:抽取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72h.按常规制作染色体标本,G显带,镜下分析15个中期分裂相,患者染色体核型为46,XX,t(1pter→1p36::15q22→15qter;15pter→15q22::1p36→1qter)(图1).其丈夫染色体核型正常.

  • 46,X,idic(Y)(p11)一例

    作者:朱赛娟;张月萍

    患者 29岁,男性表型,已婚,原发不育1年,性生活正常.因外院染色体检查提示为"46,XX核型"到我院就诊.查体:身高164 cm,体重55 kg,有胡须,见喉结,乳房无异常.阴毛呈男性分布,阴茎9 cm,左侧睾丸10 mL,右侧睾丸12 mL,双侧附睾及输精管无异常.精液检查:10μL精液其见1个活动精子.激素测定:促卵泡激素8 U/L(男性正常参考值为0.8~5 1 U/L),黄体生成素2.5 U/mL(男性正常参考值0.8~6.3 U/nL),睾酮11.6 nmol/L(男性正常参考值10.4~19.8 nmol/L),无精子因子基因(azoospermia factor,AZF)扩增结果未发现该基因缺失.

  • 47,XY,t(2;21) (q21;q22.3),+21一例

    作者:孙恒娟;包黎明;陈柏松;杜成坎

    患儿 男,5个月.因感冒检查发现心脏杂音入院.入院心脏超声检查示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卵圆孔未闭、右室肥大、轻度肺高压.同时发现患儿眼裂小、眼角外侧上翘、眼间距宽等特殊面容.细胞遗传学检查:取外周血常规淋巴细胞培养、制片、G显带.用染色体分析系统AI染色体核型分析工作站的Cytovision分析系统,计数50个中期分裂相,完整分析20个分裂相,发现该患儿的染色体为罕见易位型21三体,核型为:47,XY,t(2;21)(2pter→2q21::21q22.3→21qter;21pter→21q22.3::2q21→2qter),+21(图1).其父母核型正常.

  • 一个遗传性玻璃体淀粉样变性家系TTR基因的突变检测

    作者:谢渊;赵艳;周建奖;王鲜

    目的 对1个遗传性玻璃体淀粉样变性家系进行致病基因分析.方法 采集该家系4个成员(包括临床确诊患者3例,无症状者1例)的外周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PCR方法扩增TTR基因的4个外显子,产物直接测序进行基因突变检测,同时选择150名无亲缘关系的正常对照.结果 该家系的4例受检者中均检测到TTR基因第3外显子第103位密码子发生了G>C(Gly103Arg)杂合突变,而150名正常对照中未发现相同的突变.结论 TTR基因Gly103Arg杂合突变可能与该家系遗传性玻璃体淀粉样变性的发病有关.

  • PCR-RFLP法在脊髓性肌萎缩症基因检测中的局限性

    作者:金煜炜;瞿宇晋;王红;白晋丽;宋昉

    目的 探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技术在脊髓性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基因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用PCR-RFLP分析935例临床疑似SMA患儿的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1(survival motor neuron,SMN1)第7和第8外显子的缺失,同时用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分析其中339例疑似病例的SMN1基因拷贝数改变.用Pearson卡方检验分析两种方法检测SMN1纯合和杂合性缺失的一致性.结果 共发现SMN1基因第7外显子纯合缺失590例,疑似患者的SMA基因诊断率为63.1%(590/935).用PCR-RFLP和MLPA技术联合分析疑似病例339例,PCR-RFLP共发现SMN1纯合缺失194例,MLPA发现196例,二者的一致性为9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P=0.88).PCR-RFLP仅发现SMN1疑似杂合性缺失4例,而MLPA证实有17例,二者的一致性为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29,P<0.01).结论 PCR-RFLP尽管简便、特异、实用,但对于5%~10% SMN1杂合缺失合并点突变的病例则存在明显的局限性.

  • SNPstream基因分型技术在医学遗传学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费丽娟;季林丹;张莉娜;华帅;金洁琼;徐进

    目的 对SNPstream基因分型技术的原理、操作方法、效果及应用的可行性、性价比及优缺点进行系统评价.方法 根据152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上万份样品的SNPstream基因分型结果来分析该技术的可行性、应答率和一致率.用测序法验证SNPstream基因分型的准确性.结果 在152个SNP中有122个可用本方法分型,其中116个分型成功,成功率达95.1%.重复试验显示分型一致率为99%.测序验证显示,当SNPstream基因分型聚类清晰时,准确性可达100%,当聚类不清晰时,准确性可达93.8%.结论 SNPstream基因分型技术具有准确性高、通量灵活、性价比高的特点,在医学遗传学研究中将得到更多的应用.

  • 二氢青蒿素对K562细胞BCR/ABL融合基因表达的影响及意义

    作者:高加良;丁显平;李启杰;夏增亮;夏庆杰

    目的 探讨二氢青蒿素( dihydroartemisinin,DHA)对白血病细胞K562 BCR/ABL融合基因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采用噻唑蓝比色方法检测不同浓度的DHA对于K56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并计算不同培养时间点的抑制率.用逆转录PCR检测K562细胞处理前后BCR/ABL融合基因的表达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K562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 DHA(10~160 μmol/L)能抑制K562细胞的增殖,随着浓度增加抑制作用明显增强,培养24 h后抑制率从52.76%增加到94.65%;用浓度为20μmol/L的DHA对K562细胞作用12~48 h后,逆转录PCR检测BCR/ABL融合基因表达,△Ct值为4.45±0.25和5.23±0.21.与对照组(4.23±0.2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HA可通过影响BCR/ABL融合基因的表达抑制K562细胞的增殖.这可能是导致K562细胞凋亡的原因之一.

  • 96个常染色体SNPs应用于亲权鉴定的研究

    作者:李瓅;王黎;封青川;朱运良;程晓丽;孔祥东;黄艳梅;王文菲;曾昭书

    目的 探索用常染色体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进行亲权鉴定的可行性.方法 下载HapMap(r27)的SNPs分型结果,用自行编写的计算机程序提取基因频率在世界11个人群中一致分布于0.30~0.70区间的SNPs,进而选取互不连锁的96个SNPs整合于IlluminaGoldengate微珠芯片中,对3个父-子-母三联体亲权鉴定案例(共9份样品)进行SNPs分型,依分型结果计算出累积亲权指数(cumulative paternity index,CPI)等参数,并与上述案例的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STRs)分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案例1的被控父有9个SNPs或7个STRs不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案例2的被控母有13个SNPs或7个STRs不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案例3有1个SNP或0个STR不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以96个SNPs对案例3进行亲权鉴定,其CPI=1207,而以15个STRs对案例3进行亲权鉴定时其CPI=355 869.结论 当应用于亲权鉴定时,单个SNP的亲权排除率值一般不及单个STR的1/3.在排除亲权关系的案例中,就不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遗传标记个数占检测标记总数的比例而言,SNPs系统可能不如STR系统明显.由于SNPs的突变率极低,即使1个SNP位点不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也能极大地降低CPI值,故SNPs应用于亲权鉴定时对检测方法有更高的要求.

  • CYP1A1和GSTM1基因多态性与BPDE-DNA加合物的关系及其对肺癌的影响

    作者:陈春梅;金永堂;徐鹤云;张晨烨;张虎;张伟民;谭聪;孙肖瑜

    目的 分析代谢酶基因细胞色素氧化酶P450(cytochrome P450,CYP450)1A1与谷胱苷肽硫转移酶M1(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μ1,GSTM1)的多态性和二羟环氧苯并芘(benzo A-pyrene-diolepoxide,BPDE)-DNA加合物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其对肺癌发病的影响.方法 用病例-对照方法收集200例原发性肺癌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及外周血样本,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法检测血中CYP1A1、GSTM1基因多态性,应用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BPDE-DNA加合物浓度.结果 CYP1A1变异型吸烟者、GSTM1缺失型吸烟者患肺癌风险升高,OR值分别为2.406(1. 321~4. 382)和2.755(1.470~5.163).肺癌患者BPDE-DNA加合物浓度高于对照人群,且肺癌吸烟者加合物浓度明显高于肺癌不吸烟者(P=0.0252);GSTM1缺失型个体DNA加合物水平高于5.0加合物/108核苷酸时,患肺癌的风险升高(OR=1.988,95% CI:1.011~3.912);CYP1A1变异型吸烟者形成高水平DNA加合物的风险明显高于CYP1A1野生型不吸烟者(P=0.0459); GSTM1缺失型吸烟者形成高水平DNA加合物的风险高于GSTM1功能型不吸烟者(OR=2.432,95% CI:1.072~4.517).结论 GSTM1缺失型个体DNA加合物水平高更容易增加肺癌危险性;CYP1A1变异型吸烟者、GSTM1缺失型吸烟者更容易形成高水平的DNA加合物,对肺癌的发生可能有重要影响.

  • 一例火棉胶婴儿TGM1基因新的复合杂合性突变鉴定

    作者:张永玲;岳智慧;袁萍;周庆;黄玮俊;胡彬;王一鸣

    目的 鉴定1例火棉胶婴儿转谷氨酰胺酶1基因(transglutaminase 1,TGM1)的致病性突变.方法 提取患儿及其父母的外周血DNA,PCR扩增TGM1基因的编码及剪切位点序列,对PCR产物进行直接测序.同时检测100名无血缘关系的正常人作为对照.用TGM1邻近的微卫星标记在家系中构建单倍型以确定突变的来源.应用CLUSTAL X(1.81)软件分析突变氨基酸的跨种属保守性.结果 患儿携带了TGM1的两个复合杂合性突变:c.420A>G (I140M)及c.832G>A (G278R),均为国际上未报道过的新突变.两个错义突变均造成了TGM1蛋白内高度保守区的氨基酸置换.突变c.420A>G (I140M)遗传自父亲,位于蛋白的转谷氨酰胺酶N功能域;突变c.832G>A (G278R)遗传自母亲,位于野生蛋白的转谷氨酰胺酶N功能域和转谷氨酰胺酶样功能域之间.两个突变在100名无血缘关系的正常人中均未发现.结论 c.420A>G (I140M)和c.832G>A (G278R)复合杂合性突变为该患儿的致病性突变,本研究结果为该病的诊断提供了分子学依据.

  •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1型三核苷酸重复序列的检测

    作者:李韵;笪宇威

    目的 探索适合临床应用的检测强直性肌营养不良1型(myotonic dystrophy type 1,DM1)三核苷酸重复序列的有效方法.方法 联合应用三引物PCR(tri-primer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TP-PCR)和毛细管电泳法检测DM1患者的DMPK基因非翻译区内的三核苷酸CTG重复序列.共检测20例来自19个家系临床病理诊断为DM的患者和24名健康对照.结果 20例患者的DMPK基因3′端的CTG重复拷贝数大于100,24名正常对照的拷贝数均介于5~37之间.结论 TP-PCR和毛细管电泳法联合检测DMPK基因三核苷酸重复具有准确、快速、特异性高的优点,适合在临床推广.

  • 2型糖尿病及其肾病与血管生成素2基因多态性的关联分析

    作者:何泉;罗海明;朱宝生;唐新华;蒋绿芝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及其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发生、发展与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Ang-2)基因多态性的关联性.方法 应用等位基因特异聚合酶链反应检验无亲缘关系汉族人群的2型糖尿病及其肾病患者221例、正常对照104名Ang-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759T/G、1078A/G、1233A/G在病例组中的频率,并用尿白蛋白排泄率、炎症标志物单核细胞趋化蛋白浓度变化探讨上述SNP与T2DM、DN发生发展的关联.结果 (1) Ang-2 759 T/G、1078 A/G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各组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1233 A/G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校正年龄和性别等因素后,1233A/GSNP G等位基因患T2DM和DN的风险分别是A等位基因的2.265倍(95% CI:1.223~1.402,P=0.031)和1.789倍(95% CI:0.889~1.021,P=0.012);(3) Ang-2 1233A/G G等位基因与DN发生相关(r=1.321,OR=1.427,95% CI:2.324~4.177,P=0.034).结论 Ang-2 1233A/G SNP与2型糖尿病的发生有关;AG+ GG基因型和等位基因G可能是DN发生、发展的风险因素.

  • 基质金属蛋白酶8-799C/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斑块易损性的关联分析

    作者:王皖芬;王凤;朱敏;黄洁;周元林;林仙方;胡晓飞;李卫玲;张细六;金笑平

    目的 探讨我国浙江地区汉族人群基质金属蛋白酶-8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8,MMP-8)启动子基因-799C/T多态与颈动脉斑块易损性的关系.方法 451例脑梗死患者根据颈动脉超声分为易损斑块组(共135例)和稳定斑块组(共316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两组血清MMP-8水平,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分析两组MMP-8启动子基因-799C/T多态的基因型.结果 易损斑块组发病48 h内血清MMP-8水平为(0.86±0.16)ng/μL,稳定斑块组为(0.80±0.13) ng/μL,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94,P=0.004).易损斑块组CT+ TT基因型频率为73.3%,稳定斑块组为54.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65,P=0.000);T等位基因频率在易损斑块组为48.1%,在稳定斑块组为33.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14,P=0.000).CC基因型组血清MMP-8水平为(0.79±0.13) ng/μL,TT基因型组血清MMP-8水平为(0.92±0.11) ng/μ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41,P=0.001).结论 MMP-8启动子基因-799C/T多态可能与浙江地区汉族人颈动脉易损斑块发生的倾向有关,T等位基因可能是颈动脉斑块易损的遗传易患性标志之一.

  • 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诊断9p部分三体患儿一例

    作者:周晓燕;胡平;杨吟秋;李璃;王艳;余章斌;韩树萍;郭锡熔;许争峰

    目的 确定1例生长发育迟缓、语言发育障碍患儿的核型,分析其染色体畸变与表型的相关性,探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array-based 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ation,array-CGH)在临床分子遗传学诊断中的应用及其优越性.方法 应用G显带对患儿及其父母进行核型分析,进一步采用array-CGH技术对患儿进行全基因组高分辨率扫描分析,确定其衍生染色体片段的来源.结果 G显带染色体分析显示患儿及其母亲均为inv(9)(p13q13)携带者,患儿13号染色体存在一衍生片段.array-CGH结果证实患儿衍生片段源自9号染色体短臂,确定为9p13.1-p24.3三体.患儿母亲array-CGH结果未见异常.结论 inv(9)(p13q13)与患儿异常表型无关,患儿的异常表型可归因于9p13.1-p24.3三体.同传统细胞遗传分析方法相比,array-CGH具有高分辨率和高精确性的优点.

  • Dandy-Walker综合征与7号染色体微缺失

    作者:廖灿;符芳;李茹;潘敏;杨昕;易翠兴;李坚;李东至

    目的 应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探讨Dandy-Walker综合征的遗传学病因.方法 选取8例经产前超声检查提示发生Dandy-Walker畸形且常规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未发现异常的胎儿病例,按照标准的Affymetrix cytogenetic 2.7 M微阵列芯片的操作手册进行杂交、洗涤及全基因组扫描,并应用相应的计算机软件分析结果.结果 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检测提示3例Dandy-Walker畸形胎儿的染色体7p21.3区DNA拷贝数发生了缺失或重复,异常片段中包含与脊髓小脑疾病相关的NDUFA4和PHF14基因.结论 染色体7p21.3区DNA拷贝数的异常改变是Dandy-Walker综合征的病因之一,其发病机制可能与NDUFA4和PHF14基因的表达异常有关.

  • 一例15号额外标记染色体的遗传学分析

    作者:王芳;杨尧;王春枝;何玺玉

    目的 探讨15q11-13拷贝数增加与智力障碍、语言发育落后及孤独症等表型的关系并探讨细胞遗传学技术与分子遗传学技术相结合进行诊断的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 应用常规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多重连接依赖性探针扩增技术及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对1例额外标记染色体进行遗传学分析.结果 患者核型为47,XY,+mar.多重连接依赖性探针扩增技术结果显示额外标记染色体来源于15号染色体,并存在母源性拷贝数复制增加.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显示基因组拷贝数变异区域为15q11-13,大小9.8 Mb,基因位点:20477397~30298155.结论 15q11-13区域拷贝数复制增加与患者语言发育落后、智力低下及孤独症等临床表现密切相关.传统的细胞遗传学分析技术与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相结合,有利于检测结果的相互补充与验证,从而获得更为精确的遗传学数据,为进一步研究染色体畸变、基因组重排与临床表型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 ABCA1基因启动子区—14bp和ZNF位点多态性与血脂水平及冠心病易感性的关联分析

    作者:程爱娟;毛用敏;崔让庄

    目的 检测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子A1(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A1,ABCA1)基因启动子区-14 bp及-220 bp锌指蛋白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variable number of tandem repeats-zinc finger protein,VNTR-ZNF)多态性与天津市汉族人群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易感性及血脂水平的关联.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对26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CHD患者和220名健康对照进行ABCA1基因-14 bp C/T以及VNTR-ZNF位点ACCCC插入和缺失检测,探讨不同基因型与血脂水平及CHD易感性的关联.结果 ABCA1基因-14 bp位点多态性检测显示,全部检测人群中CC基因型占42.7%,CT型占51.5%,TT型占5.8%.CHD组与对照组的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等位基因携带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非携带者(P<0.05).ABCA1基因VNTR-ZNF位点全部检测人群中基因型分别为插入型6.2%,缺失型43.8%,插入及缺失型50.0%.两组间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在各基因型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BCA1基因-14 bp及VNTR-ZNF位点多态性与CHD发生无相关性.-14 bp位点T等位基因携带者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下.

  • 双色竞争性荧光定量PCR检测唐氏综合征

    作者:吴苹;李启杰;夏增亮;张发强;岳琳琳;陈清英;王泓;范春元;夏庆杰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检测唐氏综合征(Down syndrome,DS)的双色竞争性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dual-color competitive quantitative fluorescent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CC-QF-PCR)方法,并探讨其应用于DS产前诊断的可能性.方法 提取30例DS患者和60名正常人的外周血DNA,设计DSCR和USC2两基因的特异共用引物和双色特异性TaqMan探针,同一反应管中进行两基因的DCC-QF-PCR,并与DSCR和GAPDH两基因的QF-PCR实验结果进行比较.提取46份羊水胎儿细胞的DNA进行DSCR和USC2两基因的DCC-QF-PCR,并与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对比;克隆出DSCR和USC2的单克隆基因片段,定量后进行定量配比的DCC-QF-PCR,并计算DSCR∶USC2拷贝数的比值.结果 DCC-QF-PCR检测中,DS患者DSCR∶USC2拷贝数比值范围为1.41~1.74,显著高于正常人的0.93~1.15;而QF-PCR检测中,DSCR∶GAPDH拷贝数比值范围较DSCR∶USC2增大.46份羊水检测中,3份DSCR∶USC2拷贝数比值分别为1.61、1.64和1.54,为DS患儿,其余43份正常,与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一致;DSCR与USC2基因定量配比的DCC-QF-PCR所得DSCR∶USC2拷贝数比值范围与配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测结果较为稳定.结论 DCC-QF-PCR具有准确、快速、需模板量少和费用低廉等特点,该方法在DS的基因诊断和产前基因诊断中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前景.

  • CYP11B2基因多态性对不同性别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及降压疗效的影响

    作者:李云;杨鹏;吴寿岭;袁聚祥;武英;赵丹丹;徐胜;赵丽萍;孙满江;褚立明;鲁大双

    目的 探讨CYP11B2基因-344T/C多态性对于不同性别高血压病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RAAS)活性及降压疗效的影响.方法 共选择了829例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所有患者先经过2周的安慰剂清洗期,随后给予6周氢氯噻嗪口服12.5 mg/d.分别在清洗期末和6周氢氯噻嗪治疗期末测定血压水平和各种生化指标,分析CYP11B2基因-344T/C多态性对不同性别高血压患者RAAS活性及降压疗效的影响.结果 共有776例患者完成研究,其中17.5%的患者血压达到正常水平.在男性中,CYP11B2基因CC基因型患者血清醛固酮水平显著高于TT、TC基因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CC基因型男性服用氢氯噻嗪后有血压下降幅度低于其他基因型男性、醛固酮升高幅度高于其他基因型男性的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女性中,CYP11B2基因-344T/C多态性与血清醛固酮水平无关,服用氢氯噻嗪后CC基因型女性有血压下降幅度高于其他基因型女性、醛固酮升高幅度低于其他基因型女性的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男性高血压患者CC基因型与血清醛固酮水平较高相关,服用氢氯噻嗪后血清醛固酮水平高增高及血压水平低下降;女性高血压患者CC基因型与血清醛固酮水平无明显相关,服用氢氯噻嗪后表现也与男性相反.

  •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后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Ph阴性细胞中染色体异常的遗传学特征和转归

    作者:牧启田;陈志妹;楼基余;程译帜;王云贵;金洁

    目的 观察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后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CML)Ph阴性细胞中染色体异常(chromosomal abnormalities in Ph negative cells,Ph- CAs)的遗传学特征和转归.方法 对15例接受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后出现Ph- CAs的CML患者进行遗传学和分子学动态观察.结果 出现Ph- CAs患者中,依马替尼治疗12例,达沙替尼治疗2例,伯舒替尼治疗1例,染色体异常以+8为多见,占46.7%.Ph- CAs出现在ph+克隆减少或消失时,出现的平均时间为11.1个月(1~28个月);7例Ph- CAs已经消失,Ph- CAs持续的平均时间为10.9个月(3~24个月).Ph- CAs出现时,所有病例均未见骨髓病态造血或急性白血病;Ph- CAs出现后,除1例患者演变为ph+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外,其余均获得骨髓缓解,11例获完全细胞遗传学反应,4例获完全分子学反应.结论 依马替尼、达沙替尼和伯舒替尼治疗CML患者均可能出现Ph- CAs;Ph- CAs多数为一过性,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效果无影响.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遗传学与表观遗传学研究进展

    作者:康彦红;劳海燕;余细勇;陈纪言;钟诗龙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人类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也是消耗巨大医疗资源的疾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冠心病治疗的重大进展之一.然而,PCI治疗面临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的重大挑战.尽管药物支架减少了ISR的发生,再狭窄发生率仍达5%~10%.支架后血管内皮细胞过度增生和平滑肌细胞移行是支架术后再狭窄的主要原因.再狭窄个体差异的确切机制还不完全明确,可能存在多种原因.除了高年龄、吸烟、糖尿病等可能增加再狭窄率外,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遗传因素和表观遗传学因素对疾病的进展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主要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遗传学和表观遗传学研究进行综述,以期初步确定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再狭窄发生的遗传危险因素.

  • 中国朝鲜族六个Y染色体短串联重复基因座遗传多态性的研究

    作者:张永吉;李松花;段洪瑞

    目的 检测吉林延边地区朝鲜族人群6个Y染色体短串联重复(Y-short tandem repeat,Y-STR)基因座DYS441、DYS442、DYS443、DYS444、DYS445和DYS446的遗传多态性,以获取相应的遗传多态性数据.方法 应用PCR扩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银染法对205名延边地区朝鲜族男性个体的6个Y-STR基因座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 在6个基因位点中,分别检出了8、7、7、5、6和9个等位基因,基因多样性分布为0.5302~0.7897.共发现151种单倍型,单倍型基因多样性为0.9938.结论 6个Y-STR基因座在延边地区朝鲜族群体中均呈现较强的遗传多态性,因此是较为理想的遗传标记系统,在父系遗传关系确定和中国朝鲜族起源研究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人类白细胞抗原新等位基因B*54:09的序列分析

    作者:章旭;蒋术一;李晓丰;张坤莲;陈阳;刘显智;李剑平

    目的 鉴定1名中国人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新等位基因.方法 应用基于Luminex平台的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equence specific oligonucleotide probes,PCR-SSOP)方法对先证者进行HLA基因分型、PCR产物测序和基因克隆DNA测序,通过软件分析该基因序列并与同源性高的HLA等位基因比较序列差异.结果 PCR-SSOP基因分型显示先证者HLA-B位点反应格局异常,疑为HLA新等位基因.基因克隆后测序结果显示,其中1个等位基因为B*59:01,另一个等位基因序列与所有已知HLA等位基因不同,与同源性高的HLA-B* 54:06基因序列相比,在第3外显子有6个核苷酸不同(nt486G→C、nt527A→T、nt538T→C、nt539G→T、nt559 C→A和nt560 T→C),导致了3个氨基酸改变,152位氨基酸由Glu→Val,156位氨基酸Trp→Leu和163位氨基酸Leu→Thr.结论 该等位基因为HLA新等位基因,被世界卫生组织HLA因子命名委员会正式命名为HLA-B* 54:09.

  • HLA-DRB1*12:01:01G和HLA-DRB1*14:01:01G组内等位基因频率的统计分析

    作者:何俊俊;章伟;和艳敏;王炜;韩浙东;陈男英;朱发明;吕杭军;严力行

    目的 区分并计算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 HLA-DRB1* 12:01:01G(HLA-DRB1* 12:01:01/12:06/12:10/12:17)和HLA-DRB1* 14:01:01G(DRB1* 14:01:01/14:54)组内等位基因及其相对频率,并分析其与HLA-DRB3和HLA-DQB1的连锁情况.方法 收集115例HLA-DRB1*12:01:01G组和108例HLA-DRB1*14:01:01G组标本,采用单核苷酸序列分析(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equence based typing,PCR-SBT)方法检测HLA-DRB1* 12:01:01G组等位基因的第1~3外显子序列和HLA-DRB1* 14:01:01G组的第2、3外显子序列.HLA-DRB3和HLA-DQB1基因分型采用PCR-SBT方法.结果 115例HLA-DRB1* 12:01:01G组标本中,101例(87.8%)为HLA-DRB1* 12:01:01,14例(12.2%)为HLA-DRB1* 12:10,未发现HLA-DRB1* 12:06和HLA-DRB1* 12:17. 108例HLA-DRB1*14:01:01G组标本全部为HLA-DRB1*14:54. HLA-DRB1*12:01:01与HLA-DRB3* 01:01:02和HLA-DQB1* 03:01连锁,HLA-DRB1* 12:10则与HLA-DRB3* 02:02:01和HLA-DQB1* 03:01连锁.HLA-DRB1* 14:54与HLA-DRB3* 02:02:01和HLA-DQB1* 05:02、*05:03连锁.结论 HLA-DRB1* 12:01:01G组中HLA-DRB1* 12:01:01频率高,而HLA-DRB1* 14:01:01G组则以HLA-DRB1* 14:54频率高.

  • 155例孕中期胎儿羊水细胞染色体多态性分析

    作者:蔡美英;徐两蒲;李英;吴小青;谢晓蕊;林元

    目的 研究孕中期胎儿羊水染色体的多态性与胎儿生长发育的关系.方法 对各种高危因素的孕妇进行羊膜腔穿刺行胎儿羊水细胞遗传学检查.诊断为胎儿羊水染色体多态性的父母随后接受外周血染色体检查.结果 羊水产前诊断3986例,发现羊水染色体多态核型155例.155例羊水染色体多态性胎儿的父亲或母亲染色体多态性与胎儿的染色体多态性一致,且胎儿的父母表型均正常.结论 染色体多态性与胎儿的生长发育不一定有关,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待于收集更多的样本资料,以及从分子水平对染色体多态性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 4008例羊水细胞的染色体分析

    作者:毛倩倩;鲁莉萍;陈铁峰;邹波;张莉超;王振宇;徐玲玲

    目的 对高危孕妇进行羊水染色体分析.方法 收集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因各种高危因素就诊的孕妇4008例,在B超引导下进行羊膜腔穿刺,经羊水细胞培养及常规染色体制片分析核型.结果 成功培养羊水细胞4004例,共发现胎儿染色体核型异常189例,异常检出率为4.72%,显著高于文献报道.结论 对高危孕妇进行羊水细胞染色体检查十分重要.B超检查可发现脉络丛囊肿、脑积水、胎儿水肿、颈部透明层增厚及心脏异常等,可为发现胎儿染色体异常提供重要线索.

  • 918例孕中期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

    作者:张桂林;卫小静;郑梅玲

    目的 开展孕中期羊水细胞培养染色体核型分析,了解羊水细胞染色体检查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无菌条件、B超引导下,对918例妊娠16~23周的孕妇行羊膜腔穿刺术,抽取羊水20 mL.通过羊水细胞培养、制片及G显带技术进行染色体分析.结果 918例羊水成功培养908例,成功率为98.91%,共检出异常核型33例,占3.63%,其中数目异常21例,结构异常12例.结论 对具有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进行羊膜腔穿刺,行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安全可靠,对预防缺陷儿出生具有重要作用.

  • 8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临床及细胞遗传学改变与血清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的相关性

    作者:岑岭;周民;姜乃可;杨建和;陈涛;肖溶

    目的 分析多发性骨髓瘤( multiple myeloma,MM)患者的实验室特征与细胞遗传学之间的关系,探讨细胞遗传学分析在MM分型、分期及预后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80例患者的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进行检测,同时进行骨髓及细胞遗传学分析.结果 在80例患者中发现细胞遗传学异常36例(45.0%),后者具有较高的血清IL-6、TNF-α及VEGF水平,与正常核型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M患者IL-6、TNF α、VEGF的平均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伴有遗传学异常的MM患者具有较高的血清IL-6、TNF-α、VEGF水平.MM的细胞遗传学异常对判断临床疗效和预后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 A1型短指(趾)一家系九例

    作者:姜海鸥;黄雪霜;李龙煌

    先证者(Ⅳ1)女,21岁,身高152cm.双手短而宽,手指末端短小,指甲等比缩小,各指间关节活动正常,中指明显比食指短(图1).X线照片显示双手中节指骨缺失,末节指骨短小,第3、4掌骨缩短(图2).双足中节趾骨缺失,末节趾骨短小.智力正常,无其他家族性病变.

  • 遗传性血管性水肿一家系二例

    作者:施和建;张国龙

    先证者 女,28岁,因"面部水肿2年余"就诊.先证者2年前口唇部无明显诱因出现麻木感,渐出现水肿,压之不凹陷,不痛不痒.自发病以来少有完全缓解期,且皮损逐渐加重,目前水肿范围已扩展至整个面部,以口唇和双眼睑为重.四肢偶有累及但多能完全缓解.经期及情绪低落常促使皮损再次发作或加重,病程中曾有恶心呕吐,但无气促和呼吸困难.曾在多家医院就诊,拟诊"荨麻疹"予抗组胺药物治疗,症状无改善,遂来我院就诊.查体:一般情况良好.皮肤科情况:面部可见弥漫性水肿,界不清,以上唇及双上睑为甚,压之不痛、无凹陷.

  • 毛囊角化病一家系三例

    作者:向芳;于世荣;普雄明

    先证者(Ⅲ4)男,25岁,因"身上.起丘疹,瘙痒3年"来我科就诊.3年前患者颈部皮肤出现数个米粒大小丘疹,无明显自觉症状.皮疹渐渐增多,并且波及全身,出汗多时伴有浸渍感、异味,未正规诊疗,为明确诊断故来我科就诊,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患者父母非近亲结婚.

  • 非综合征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耳聋一家系19例

    作者:程洪波;李钦;杨念;刘金枝;史轶超;陈瑛;王玮;李红

    先证者(Ⅴ13)男,24岁.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进行性听力下降,影响正常交流,来我院就诊.患者无耳鸣、眩晕等症状,否认近亲结婚史,但曾用过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查体:双侧耳廓正常大小,外耳道未见畸形,鼓膜完整,无穿孔和凹陷.体格检查未见畸形等异常.头颅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耳蜗未见异常.纯音测听显示双耳重度耳聋.

  • 伴声带麻痹的腓骨肌萎缩症2型一家系六例

    作者:姚银旦;倪姣娜;李雅国;刘小利;吴炯;徐珊瑚

    先证者(图1,Ⅲ13)男,56岁.因"进行性四肢麻木无力6年余"于2011年6月入院.患者于2005年5月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足趾及足掌前端麻木,伴针刺感,数月后麻木感蔓延至整个右足掌、左足趾及足掌.数月后,麻木感蔓延至双侧膝关节以下小腿部分,并逐渐出现双下肢无力,行走不稳.2007年6月开始出现右手指端麻木,随后左手指端麻木,数月后麻木感蔓延至双上臂,并出现双上肢无力.曾在外院行腓肠神经活检,诊断为"慢性活动性中重度轴索性神经病".

  • 马凡氏综合征一家系九例

    作者:辛青;张成秋;葛志明

    先证者 (Ⅲ2)女,45岁.因"胸闷、心悸,伴反复咳嗽、咳痰、四肢关节疼痛"于2011年1月26日就诊.查体:体温38.1℃,血压140/88 mmHg,身高167 cm,体重43 kg.四肢细长,掌骨、指骨和趾骨均长而纤细,形如蜘蛛指(趾).胸廓对称,呈扁平胸,叩诊呈清音,双肺下界闻及少量湿哕音.心率102次/分,律齐,心尖区可闻及2/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主动脉瓣区可闻及3/6级舒张期杂音.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无水肿.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左室面高电压,ST-T改变(Ⅰ、avL、Ⅱ、Ⅲ、avF、Ⅴ4、5、6ST段均轻度下移,T波低平或有倒置).

  • 先天性副肌强直一家系九例

    作者:李琛;李国良;厉含之;刘杰;沈璐

    先证者(Ⅱ7) 男,35岁.自幼出现遇冷乏力.每到深秋和冬天遇冷后即感身体暴露部位无力,表现为吹冷风后睁闭眼困难,喝冷饮后咀嚼费力、言语欠流利,浸泡冷水后手指活动不灵活、握拳后难以松开,取暖能促进恢复.日常生活无明显受累.夏天或温暖环境下能胜任中重度体力劳动.无肌肉疼痛,无秃发.既往无白内障,无精神异常,无糖尿病及视力下降.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一家系五例

    作者:刘磊;柳力敏;吴京阳;张慧;陈蕾

    先证者(图1Ⅱ1)男,64岁,患2型糖尿病7年,于2010年12月到糖尿病眼病门诊就诊.查体:裸眼视力OD 0.25,OS0.25,矫正视力OD 0.4,OS矫正不应.双眼晶状体皮质楔形混浊,眼前节未见明显异常.散瞳后眼底见双眼视神经乳头颜色略红,界限清,C/D约0.4,视网膜动脉细,静脉迂曲,扩张不均,A/V约1∶3,视网膜散在点片状出血,灰黄色硬性渗出及棉绒斑,黄斑部色素分布紊乱,中心凹反光未见.

中华医学遗传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