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杂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杂志

Journal of 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제삼군의대학학보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第三军医大学
  • 主办单位: 第三军医大学
  • 影响因子: 1.0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5404
  • 国内刊号: 50-1126/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78-91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7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重庆
  • 主编: 王正国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敲低肌切蛋白可抑制胃肠道间质瘤细胞的增殖能力

    作者:刘军言;刘佳佳;吴益西;陈骞;林勇;钱锋

    目的 探讨肌切蛋白(scinderin,SCIN)对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 用shRNA慢病毒干扰技术将SCIN在GIST细胞中稳定敲低,并通过Western blot和qRT-PCR检测敲低效率.通过CCK-8实验检测伊马替尼IC50和SCIN对GIST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通过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SCIN对GIST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通过裸鼠皮下成瘤实验检测SCIN对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实验按照对GIST细胞进行的不同处理分组:WT组(野生型组,未进行转染),Mock组(阴性对照组,转染阴性对照序列),shSCIN l组(转染SCIN干扰序列1),shSCIN 2组(转染SCIN干扰序列2).结果 shSCIN 1组和shSCIN 2组GIST细胞在增殖能力上明显低于Mock组,增殖能力在第2~7天均有明显差异(n=4,P<0.05).移植瘤实验中shSCIN 1组较Mock组的移植瘤质量显著降低:shSCIN 1组 vs Mock组=(0.1750±0.0456)g vs (0.3341 ±0.0165)g(n =4,P<0.01).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显示shSCIN 1组克隆形成数显著少于Mock组,分别为59.67±5.68和123.33±2.52(n=3,P<0.01).在使用0.57 μmol/L的伊马替尼处理WT组细胞1、3、5d后,SCIN的表达随处理时间而降低.结论 敲低SCIN可以抑制GIST细胞在体外和体内环境中的增殖能力,伊马替尼可以抑制GIST细胞中SCIN的表达,SCIN可能成为GIST的治疗靶点.

  • 皮下注射大剂量卵白蛋白诱导小鼠哮喘免疫耐受模型的建立及机制初步研究

    作者:胡琦;钟世民;汪金玉;范文婷;曾靖;吴雪婷;廖伟

    目的 腹部皮下注射大剂量卵白蛋白(ovalbumin,OVA)建立小鼠哮喘免疫耐受模型并对机制进行初步研究.方法 选择BALB/c小鼠18只为建模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哮喘免疫耐受模型组、哮喘对照组、正常对照组,每组6只.哮喘免疫耐受模型组予10 μg OVA于0、7d腹腔注射致敏,21 ~25 d持续5d予1 mg OVA腹部皮下注射诱导免疫耐受,35、36、37 d予1% OVA雾化激发;哮喘对照组除了省去21 ~25 d OVA皮下注射诱导免疫耐受外,其余同哮喘免疫耐受模型组;正常对照组使用等量生理盐水致敏及激发.末次激发24 h内检测气道反应性,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计数细胞总数及细胞分类计数,ELISA法检测血清OVA特异性IgE、BALF中IL-4、IFN-y、IL-10的表达,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小鼠外周血Treg细胞占CD4+T淋巴细胞百分率情况.结果 哮喘免疫耐受模型组气道反应性、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计数、IL-4水平及血清OVA特异性IgE水平明显低于哮喘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BALF中IL-10明显高于哮喘对照组(P<0.05);而BALF中IFN-γ水平与哮喘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时HE染色发现哮喘免疫耐受模型组肺组织炎症较哮喘对照组明显减轻;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发现外周血Treg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哮喘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予致敏小鼠腹部皮下注射大剂量OVA可成功诱导小鼠哮喘免疫耐受形成,Treg及免疫抑制因子IL-10参与了免疫耐受的形成.

  • 白藜芦醇在缺氧/复氧诱导的肝细胞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与TLR4/NF-kB通路的关系

    作者:何雕;张国庆;郑道峰;魏续福;刘锐;吴忠均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在缺氧/复氧(hypoxia reoxygenation,H/R)诱导的大鼠肝细胞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 建立BRL-3A细胞(大鼠肝细胞株)H/R模型.建模前分别用RES和TLR4抑制剂(HTA125)预处理细胞.建模完成后,检测细胞存活率及细胞凋亡,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检测细胞培养液中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及炎症因子含量,检测细胞TLR4、NF-kB p65基因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及NF-kB p65入核情况.结果 H/R条件使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细胞凋亡率增加(P<0.01),受损细胞明显增多,ALT、IL-1β含量增多(P<0.01),TLR4和NF-κB p65表达水平显著提高(P<0.01),p65入核细胞比例提高(P<0.01).经RES及HTA125预处理后,细胞存活率显著提高,细胞凋亡比例显著缩小(P<0.01),受损细胞减少,ALT、IL-1β含量降低(P<0.01),TLR4和NF-kB p65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p65入核细胞比例下降(P<0.01).结论 RES可以减轻H/R诱导的BRL-3A肝细胞损伤,该作用可能与抑制TLR4/NF-kB信号通路有关.

  • 白藜芦醇促进软骨细胞肥大化的作用机制研究

    作者:唐翔宇;曹震;董世武;武继民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软骨前体细胞ATDC5肥大化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通过CCK-8法研究不同浓度RES对ATDC5细胞活性的影响.建立软骨肥大化诱导体系,根据活性实验的安全浓度,设立对照组(0μmol/L)和RES组(1mol/L).qRT-PCR和Western blot法确定肥大化相关因子RUNX2、MMP13和COLX表达变化;甲苯胺蓝和免疫组化分析细胞外基质粘多糖及COLX、RUNX2表达;利用qRT-PCR检测软骨细胞肥大化经典通路WNT、IHH和FGF中相关因子的表达变化.结果 RES安全使用浓度为1μmol/L;与对照组相比,在肥大化诱导14 d后,RES组ATDC5细胞肥大化水平明显提升;RES组肥大化相关基因表达量在3、7、14 d时明显增加;WNT和IHH途径中促肥大化因子β-catenin和GLI2的表达水平在RES组较对照组升高,而GLI3表达水平下降.FGF途径中PI3K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没有变化.结论 RES通过激活β-catenin及GLI2,抑制GLI3,促进RUNX2表达,实现促进ATDC5肥大化的目的.

  • 正常猕猴与人的视网膜电图及视觉诱发电位对比研究

    作者:刘闻一;戴加满;赵从健;李世迎;阴正勤

    目的 研究正常猕猴与人视网膜电图(FERG,PERG)及视觉诱发电位(FVEP,PVEP)的异同.方法 选取通过眼底照相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等眼科相关检查确定眼部没有明显异常的正常成年猕猴3只(6眼)及健康成年人8例(16眼),对其FERG、PERG、FVEP、PVEP进行检测和记录,导出数据后运用SPSS 13.0软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暗适应0.01ERG的b波及暗适应3.0ERG的a波,b波猕猴与人相比峰时明显较短,振幅明显较低(P<0.05).暗适应Ops的OS2波猕猴与人相比振幅明显较低(P<0.05).明适应3.0ERG的a波,b波峰时和振幅,明适应30 Hz震荡电位振幅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VEP的P2波猕猴与人相比峰时明显较短,振幅明显较高(P<0.05).PERG猕猴与人相比P50及N95波振幅明显较低(P<0.05).PVEP的P100波峰时猕猴与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波振幅猕猴与人相比较低(P<0.05).结论 视网膜电图及视觉诱发电位可对猕猴行视功能评价,作为评估人视网膜功能的参照.

  • 复发性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小鼠模型的诱导及其特点

    作者:徐磊;潘永全;何明忠;高杰;陈飞兰

    目的 诱导复发性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uveoretinitis,EAU)小鼠模型,评价其发生过程及特点.方法 完全弗氏佐剂(CFA)乳化的光感受器间维生素A类结合蛋白(IRBP) 161-180肽段免疫B10.RⅢ小鼠作为诱导组(35只),用CFA-PBS免疫小鼠作为对照组(6只).小鼠免疫后7、14、21、28、35 d裂隙灯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观察及评价眼部炎症发生、眼部表现和病理学变化;待炎症完全消失时,再次免疫小鼠,评价小鼠眼部炎症复发.结果 诱导组首次免疫后7d出现初发炎症,14 d炎症达高峰,随后炎症消退,至35 d完全消失.第35天进行再次免疫,36 d出现复发炎症,42 d达炎症高峰,随后炎症消退,但至观察期第96天部分鼠(1/5)仍维持炎症.眼部表现为睫状充血、前房渗出、瞳孔受损.病理学表现为视网膜和脉络膜炎性细胞浸润,血管炎、肉芽肿性炎,光感受器细胞层破坏,视网膜下渗出.对照组未见明显炎症.结论 建立的EAU呈现慢性复发性病程,其眼部表现和病理学特征与人类葡萄膜炎相似,可作为葡萄膜炎研究的新型动物模型.

  • 氧化石墨烯对人胚胎干细胞诱导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活性的影响

    作者:曾玉晓;吴畏;徐海伟;阴正勤;史春梦

    目的 探索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对人胚胎干细胞(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hESC)诱导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RPE)活性的影响.方法 hESCs通过自发分化法诱导为RPE细胞,通过免疫荧光法和透射电镜对其进行鉴定后,将hESC-RPE细胞与浓度分别为0、12.5、25、50和100 μg/mL的GO共培养24 h,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其细胞活力,与浓度为50 μg/mL的GO共培养24 h,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内反应性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结果 hESC分化的RPE细胞,呈典型的铺路石样形态,细胞间连接紧密,胞浆富含色素颗粒;免疫荧光检测表达RPE细胞早晚期及紧密连接的标记,并具有吞噬感光外节能力;电镜观察到顶端的微绒毛,细胞呈单层;GO经原子力显微镜检测,说明制备的氧化石墨烯溶液以单层为主;经紫外-可见吸收以及拉曼光谱测试表明石墨经过强氧化之后,其有序的结构遭到破坏,产生了许多缺陷和出现了大量的无序结构;CCK-8细胞活性检测结果显示各组均无统计学差异;细胞凋亡和氧化应激实验中与空白组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GO对于hESC-RPE细胞生物相容性好,提示其有望作为RPE细胞的纳米载体.

  • Nω硝基左旋精氨酸甲酯对大鼠海马CA1区毛细血管的影响

    作者:綦英强;王三荣;晁凤蕾;张蕾;马晶;况超;陈林木;张毅;梁芯

    目的 探讨Nω硝基左旋精氨酸甲酯(Nω-nitro-左旋精氨酸methyl ester,L-NAME)对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CA1区毛细血管的影响.方法 内导管成功埋植后,阻断剂组(L-NAME组)大鼠每日给予5 μL的1μmol/μL L-NAME侧脑室注射,对照组(Sham组)每日给予5μL生理盐水侧脑室注射,持续4周.然后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大鼠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用试剂盒检测海马组织中NOS活性及NO含量,用体视学方法测定海马和海马CA1区总体积、海马CA1区毛细血管总长度、总表面积和总体积.结果 水迷宫实验中L-NAME组的潜伏期显著长于Sham组(P =0.006);L-NAME组海马组织中的NOS活性及NO含量均显著低于Sham组(P<0.01);L-NAME组海马体积、CA1区体积与Sham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NAME组CA1区毛细血管总长度、毛细血管总表积、毛细血管总体积均较Sham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 L-NAME可以导致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下降和大鼠海马CA1区毛细血管总长度、总表面积以及总体积减少.

  • 三维培养条件下流体剪切力对人真皮成纤维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

    作者:张维;谭燃景;唐辉;邱伟明;杨桂红;温旭红;闫洪涛;杨亚东;伍津津

    目的 通过准静态平面流场灌注系统,探讨不同流体剪切力对三维培养条件下人真皮成纤维细胞增殖和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 将人真皮成纤维细胞按2×105/mL密度接种于胶原水凝胶支架中,同时设置低流速处理组(low flow velocity treatment group,LFV组)和高流速处理组(high flow velocity treatment group,HFV组)与三维静态培养的对照组(control group)进行比较.第3、6天和9天对各实验组进行HE染色并计数细胞;全程每隔3天测1次培养基中葡萄糖的消耗量;第21天行茜素红染色观察各组诱导矿化情况,同时采用FQ-PCR定量测定ALP和BMP-2基因的表达.结果 3组细胞均增殖明显,第6、9天LFV组细胞增殖多,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周期内各组培养基的葡萄糖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21天茜素红染色3组均呈阳性,矿化结节面积大小统计显示HFV组大,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ALP和BMP-2基因表达量分别为LFV组:(1.780 ±0.233)/(2.788 ±0.241);HFV组:(2.262±0.306)/(4.576±0.253);对照组:(1.147±0.215)/(0.354±0.06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流体剪切力能促进人真皮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成骨分化,且流体剪切力较小时有利于细胞增殖,而较大时会在一定程度抑制细胞增殖.

  • 着色性干皮病C组基因蛋白缺失对膀胱癌细胞自噬的影响

    作者:刘宇;王欢欢;石家仲;黄亚琴;余瑾;杨劲;陈志文

    目的 探讨膀胱癌细胞中着色性干皮病C组基因(xeroderma pigmentosum group C,XPC)蛋白缺失对自噬的影响.方法 利用shRNA策略,建立稳定干扰XPC的膀胱癌T24细胞模型,蛋白印迹技术检测干扰XPC后自噬表征蛋白LC3Ⅱ的表达,瞬时转染GFP-LC3,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荧光聚集情况,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状况,免疫印迹技术检测自噬及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成功建立干扰XPC的膀胱癌T24细胞模型;干扰XPC后,膀胱癌T24细胞自噬小体的形成[(1.53±0.81)% vs(3.30 ±0.70)%,P<0.05]明显减少,顺铂作用下膀胱癌T24细胞自噬小体的形成[(2.19±0.37)% vs(3.20 ±0.29)%,P<0.05]明显减少;顺铂促进XPC缺失后的膀胱癌T24细胞自噬;XPC缺失后的自噬为非保护性自噬.结论 XPC蛋白参与调控膀胱癌T24细胞的自噬.

  • 显微镜下多血管炎咯血前胸部CT表现与临床意义

    作者:卓红平;王毅;周德伟;曾明彬

    目的 探讨显微镜下多血管炎患者(microscopic polyangiitis,MPA)咯血前的胸部CT影像学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确诊为MPA的胸部CT影像学表现和临床资料,其中咯血组11例,非咯血组19例,分析咯血组在咯血前的胸部CT影像学特点、临床资料,并与非咯血组对比.结果 30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胸部CT异常表现,其中斑片影13例(43.3%),实变影8例(26.7%),磨玻璃影13例(43.3%);网格影14例(46.7%),胸腔积液20例(66.7%),肺大泡15例(50.0%),纵隔淋巴结肿大11例(36.7%),支气管扩张9例(30.0%),空洞1例(3.3%)为咯血组患者,小叶间隔增厚7例(23.3%)和结节影2例(6.7%)均为非咯血组患者,纤维条索影25例(83.3%).咯血组较非咯血组的斑片影、实变影、磨玻璃影、网格影明显增加(P<0.05),咯血组患者在初次胸部CT影像学异常表现2~14 d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咯血.咯血组患者胸痛、咳嗽咯痰、心累气紧和炎症指标与非咯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A患者肺部广泛的斑片影、实变影、磨玻璃影、网格影CT表现结合胸痛、咳嗽咯痰、心累气紧和炎症指标升高提示可能出现肺咯血.

  • 部分腓骨长肌腱重建膝关节后外侧复合体的临床分析

    作者:吴术红;刘毅;熊华章

    目的 探讨部分腓骨长肌腱重建膝关节后外侧复合体(posterolateral complex,PLC)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本科采用部分腓骨长肌腱模拟重建PLC的三大核心韧带治疗Fanelli B型或C型韧带实质部断裂的后外侧旋转不稳定患者24例,均为多发韧带损伤,随访时间大于1年,比较手术前后伸膝0°位、屈膝30°位膝关节内翻、外旋试验(Dial-test)及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IKDC)评分情况.结果 患者均获随访.所有患者伸膝无受限,轻度屈膝受限.内翻情况:术前伸膝0°位Ⅱ度11例,Ⅲ度13例.屈膝30°位Ⅱ度9例,Ⅲ度15例;术后伸膝0°位Ⅰ度2例,屈膝30°位Ⅰ度5例,其余阴性.Dial-test:术前胫骨外旋增加角度均大于10°,其中C级21例,D级3例;术后均小于10°,其中A级19例,B级5例.患者术前IKDC评分均为D级,术后患者均认为获得改善或明显改善,A级9例,B级15例.结论 采用部分腓骨长肌腱重建PLC,基本再现了三根韧带的走形,能够较好地纠正膝关节后外侧不稳定,临床效果满意.

  • 置管前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作者:江文;何海燕;彭娜;刘蕾;曾登芬

    目的 构建适用于临床的置管前经外周静脉穿刺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ization,PICC)患者并发症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用于医护人员在PICC置管前对患者的情况进行系统评估,判断相关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方法 通过前期对PICC置管专业护士进行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文献查证和Meta分析,形成置管前PICC并发症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采用改良德尔菲法对18位PICC护理专家进行咨询和重要性评分,用Excel 2015和SPSS 21.0软件计算指标权重并修改定稿.结果 依据PICC并发症的相关风险因素,建立了由4个一级指标和41个二级指标组成的置管前 PICC并发症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其中一级指标包括患者基本情况(16个二级指标)、穿刺肢体情况(12个二级指标)、血管和导管选择情况(8个二级指标)和患者依从性(5个二级指标).结论 初步建立了置管前PICC并发症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能据此进行PICC并发症风险评估,从而针对性制定护理计划以预防和减少PICC并发症的发生.

  • Solitaire支架在处理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中急性血栓事件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作者:徐睿;张晓冬;朱继;郭宗铎;孙晓川;唐文渊

    目的 探讨Solitaire支架在处理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中急性血栓事件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分析2009年7月至2015年1月8例行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中发生急性血管闭塞患者,其中6例患者使用Soliraire支架行机械取栓,2例患者行Soliraire支架重建血管血流再通,并完成颅内动脉瘤致密栓塞.分析即时血管再通效果,术后出血情况及缺血情况.结果 8例患者均安全、有效地完成闭塞血管血流再通,6例患者机械取栓成功,2例患者多次取栓均未成功,考虑闭塞血管为斑块堵塞可能,予以支架覆盖斑块重建血管使血流再通;8例患者术后均未出现颅内出血及缺血征象,未见明显神经功能缺失.结论 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术中急性栓塞事件发生时,Solitaire支架可通过机械取栓及支架重建血管方式能安全、有效地使血流再通.

  • 地佐辛静脉自控镇痛对剖宫产产妇血清泌乳素浓度的影响

    作者:熊志刚;郑永顺;刘晓峰

    目的 对比观察剖宫产术后应用地佐辛静脉自控镇痛和硬膜外自控镇痛对血清泌乳素(prolaetin,PRL)浓度的影响和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方法 2014年11月至2015年3月,选择拟在解放军401医院行剖宫产术的足月妊娠产妇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均分为3组:地佐辛组、硬膜外组和对照组.地佐辛组术后采用静脉镇痛泵,配方为地佐辛0.5 mg/kg配生理盐水至100 mL;硬膜外组术后采用硬膜外镇痛泵,配方为舒芬太尼20 μg+罗哌卡因125 mg配生理盐水至100 mL;对照组术后不采用任何镇痛方法.观察各组术后各时点镇痛评分、泌乳始动时间、不良反应情况;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术前、术后24 h、术后48 h血清泌乳素浓度.结果 地佐辛组术后各时点镇痛评分与硬膜外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低于对照组(P<0.05);地佐辛组与硬膜外组术后24、48 h血清泌乳素浓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地佐辛组与硬膜外组泌乳始动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地佐辛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硬膜外组(P<0.05).结论 剖宫产术后采用地佐辛静脉自控镇痛效果良好,有利于提高产妇血清泌乳素浓度,不良反应少.

  • 不完全纵隔子宫早期妊娠42例的超声声像图临床分析

    作者:邹海蓉;何琳;邹建中;王洋;张志君;邱敏;钟毓;曹小容

    目的 通过对42例不完全纵隔子宫早期妊娠的声像图分析,探讨不完全纵隔子宫早期妊娠的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选择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2012年9月至2015年9月的超声诊断和(或)临床妇产科诊断为不完全性纵隔子宫妊娠42例,对其早期妊娠(<14周)超声声像图进行观察和分析,总结不完全纵隔子宫妊娠早期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及其鉴别诊断要点.结果 42例孕妇平均年龄28.5岁,其中超声诊断不完全纵隔子宫妊娠39例,临床证实为不完全纵隔子宫妊娠35例,超声诊断不完全纵隔子宫妊娠正确率83.33%(35/42),假阳性4例,假阳性率9.52%,其中3例为过早宫内妊娠,1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宫角妊娠;假阴性3例,假阴性率7.15%,其中2例被超声诊断为可疑宫内早孕,1例被诊断为宫角妊娠.结论 超声对不完全纵隔子宫早期妊娠的声像图表现具有一定特异性,能准确诊断并更好地指导临床.

  • 未去除T细胞的单倍型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曦;高蕾

    HLA单倍型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human leukocyte antigen-haploidentical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LA-haplo HSCT)是大多数血液病患者可选择的一种移植方式,能够节约寻找供者的时间和花费[1-2].二十多年以来,多种单倍型相合移植方式,包括保留或去除T细胞的单倍型移植显示出了较好的预后[3-4].多个移植中心报道,去除T细胞的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 disease,GVHD)的概率较低,但是,由于免疫功能恢复的延迟,该移植方式有较高的感染和肿瘤复发风险,增加了移植后死亡率,尤其是CD34+细胞纯化移植[2,5-6].因此,许多中心尝试采用不去除T细胞的骨髓干细胞方案[2,4,7],使用抗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antithymocyte globulin,ATG)达到在体内去除T细胞的目的;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CSF)动员造血干细胞,以期达到诱导T淋巴细胞向Th2方向分化的目的;或者移植后大剂量环磷酰胺选择性杀灭异体激活T细胞[7-8].我们将从预处理方案、GVHD预防、移植后真菌和巨细胞病毒感染、提高移植预后的方法等方面作一评述,并展望这一移植技术的未来.

  • 移植前状态对难治复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后的影响

    作者:曹晶;唐晓文;崔巍;朱霞明;孙爱宁;仇惠英;金正明;苗瞄;陈锋

    目的 探讨难治复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cytic leukemia,ALL)的缓解状态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研究所不同缓解状态下行allo-HSCT的52例难治复发ALL患者,其中19例处于未缓解(non-remission,NR)状态,33例达到第2次及以上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2).所有患者均采用清髓性预处理,其中改良白消安加环磷酰胺37例,全身照射加环磷酰胺14例.结果 除1例患者早期死亡外,其余51例均获得造血重建,NR和≥CR2患者100 d内移植相关死亡为10.5%和12.1% (P=1.000).移植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GVHD)发生率为52.6%和57.6% (P =0.730),其中Ⅰ~Ⅱ度为42.1%和33.3% (P =0.527),Ⅲ~Ⅳ度为10.5%和24.3%(P=0.399),慢性GVHD发生率为41.6%和57.9% (P =0.660).中位随访时间为12(1.8 ~44.5)个月,26例患者无白血病生存至今.NR与≥CR2患者的预计2年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和无白血病生存(leukemia-free survival,LFS)分别为42.6%、45.7% (P =0.740)和46.3%、46.2%(P=0.998),累积复发率为47.0%、34.3% (P =0.425).影响预后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移植前疾病缓解状态与生存无关,移植后发生慢性GVHD才是影响OS、LF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移植前NR患者与≥CR2患者相比,移植预后无统计学差异,提示allo-HSCT挽救性治疗NR状态下难治复发的ALL是可行的.

  • 地西他滨联合HAAG方案治疗进展期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分析

    作者:崔巍;金正明;曹晶;朱霞明;孙爱宁;仇惠英;苗瞄;郭丹丹;吴德沛

    目的 探讨采用地西他滨(decitabine/dacogen,DAC)联合HAAG[三尖杉酯碱(HHT)、阿糖胞苷(Ara-C)、柔比星(Acla)与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治疗进展期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观察其有效率及治疗相关毒性.方法 分析我中心2012年12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36例进展期AML患者,其中18例患者为标准难治复发患者,另外18例为一疗程标准诱导未缓解患者.36例患者均给予DAC联合HAAG方案再诱导化疗,观察其一疗程缓解率、化疗毒性及长期生存情况.结果 36例患者一疗程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率为58.3% (21/36),部分缓解(partial remission,PR)率为22.2%(8/36),总体有效率(overall response rate,ORR)为80.6%(29/36).18例难治复发患者CR率为61.0%(11/18),PR率为22.2% (4/18),ORR为83.3%(15/18);18例一疗程标准诱导未缓解患者CR率为55.6% (10/18),PR率为22.2% (4/18),ORR为77.8% (14/18).化疗相关血液学毒性均为4级,感染发生率为72.2%,大多数患者不良反应轻微可控.所有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7.5(0.5 ~33.3)个月,全部患者1年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率为43.3%,难治复发患者1年OS率为24.2%,一疗程未缓解患者1年OS率为61.6% (P =0.01).结论 对于进展期AML患者,DAC+HAAG方案一疗程再诱导治疗反应率高,不良反应少.

  • 血清uPA蛋白水平与急性髓系白血病的预后有关

    作者:廖君;王晓果;孔佩艳;张曦;易海;朱丽丹;刘耀;张诚;高蕾

    目的 探索尿激酶纤溶酶原激活物(urokinase 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uPA)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的方法检测45例初始治疗前AML患者及1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uPA蛋白表达水平,分别对其中25例预后不良组、10例预后良好组、10例预后中等组患者及1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uPA蛋白表达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 初始治疗前AML患者血清uPA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AML患者血清uPA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及预后中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PA蛋白的表达与AML患者危险分层密切相关,监测AML患者血清uPA蛋白表达水平有助于早期判断AML患者的预后.

  • 小剂量地西他滨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早期复发及cGVHD治疗中的作用

    作者:王晓果;陈婷;刘焕凤;邓天霞;刘俊;张诚;张曦;孔佩艳

    目的 分析小剂量地西他滨(decitabine/dacogen,DAC)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后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hronic 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cGVHD)患者的转归情况.方法 收集2013年6月25日至2015年7月7日我院行allo-HSCT术后早期复发及发生cGVHD,并接受小剂量DAC治疗的4例患者,包括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3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1例.对其诊断、移植方式、cGVHD分型及评分、以及DAC治疗后转归进行分析.结果 4例接受小剂量DAC的患者,cGVHD症状减轻,无严重的血液学毒性.1例因严重肺部感染放弃治疗,3例目前病情稳定.结论 小剂量DAC可减轻allo-HSCT术后cGVHD症状,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并对早期复发的控制有一定的效果.

  • 单份非血缘脐血移植治疗伴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急性白血病15例疗效观察

    作者:吴月;朱小玉;刘会兰;汤宝林;郑昌成;张磊;童娟;张旭晗;孙自敏

    目的 探讨强化清髓不含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的单份非血缘脐血移植治疗伴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entral nervous system leukemia,CNSL)的急性白血病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4年9月在我科接受该治疗的15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临床特征,其中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2例,急性未分化型白血病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2例.所有患者既往化疗过程中存在CNSL,经治疗后移植前CNSL均达完全缓解.全部采用强化清髓预处理方案,其中全身照射/Ara-C/CY方案9例,Ara-c/Bu/CY方案3例,Flu/Bu/CY方案3例,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 disease,GVHD)方案为环孢素联合短程霉酚酸酯.结果 14/15例(93.3%)患者获得造血重建,中性粒细胞、血小板植入的中位时间分别为19(13 ~27)d和41(20~85)d.移植相关并发症:80%(12/15)患者出现植入前综合征;14例可评估的患者中,3例患者出现Ⅱ~Ⅳ度急性GVHD,累积发生率为20.00%,1例患者出现Ⅲ~Ⅳ度急性GVHD,累积发生率为13.33%;3例患者出现局限型皮肤慢性GVHD,移植后720 d累积发生率为20.00%,无广泛型慢性GVHD的发生.所有患者中位随访时间43.2(14.1 ~76.5)个月,因植入前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1例,重度急性GVHD死亡l例及原发病复发死亡2例;复发3例,其中2例骨髓复发,仅1例CNSL复发,经鞘内注射及头颅放疗,脑脊液恢复正常.3年预计总生存率及无白血病生存率分别为60.0%和53.3%.结论 强化清髓不含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的单份非血缘脐血移植治疗伴CNSL的急性白血病初步结果显示疗效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 单倍体与同胞全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高危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疗效观察

    作者:颜红菊;唐伦;高蕾;张诚;刘耀;高力;孔佩艳;刘红;张曦

    目的 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治疗高危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的疗效,并探讨临床预后因素.方法 对我院2007年7月至2013年8月进行Allo-HSCT治疗并随访2年以上的69例ALL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按移植方式分为单倍体组(n=42)和全相合组(n=27),对各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单倍体组2年总体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及2年无白血病生存率(leukemia-free survival,LFS)分别是63.4%、59.4%,而全相合组分别是53.9%、53.7%,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2年累积非复发死亡率(cumulative non-relapse mortality,NRM)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2年累积复发率(cumulative relapse rate,RR)单倍体组明显高于全相合组(39.5% vs 19.5%,P=0.014).造血重建方面,单倍体组中性粒细胞植入时间明显晚于全相合移植组(P =0.002),两组血小板植入时间无明显差异(P =0.072).单倍体组Ⅰ~Ⅱ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 disease,GVHD)发生率明显高于全相合组(P =0.008),两组间Ⅲ~Ⅳ度急性GVHD及慢性GVHD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倍体组半年内的感染率明显高于全相合组(P=0.02).COX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移植前的疾病状态(非CR1)为异基因移植患者的危险因素(P =0.001),其危险度为7.581;而发生局限性慢性GVHD和初诊距离移植时间较短者为预后保护因素(P=0.013和P=0.012),危险度分别为0.178和0.688.结论 在高危组ALL患者的治疗中,单倍体Allo-HSCT与全相合Allo-HSCT的整体疗效相当,因此,单倍体供者可以作为合适的造血干细胞来源.

  • 供者型CIK细胞输注对清除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微小残留病灶的疗效

    作者:肖方;刘强;郭欢绪;严学倩;赵辉;刘利

    目的 观察供者型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 induced killer,CIK)细胞免疫治疗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后微小残留病灶(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清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12年11月至2015年11月间的1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5例,急性髓性白血病4例,慢性粒单细胞白血病1例.在allo-HSCT后出现分子生物学复发(7例)以及形态学复发(3例)后经减停免疫抑制剂、化疗、供者淋巴细胞输注等治疗后形态学缓解,但MRD仍阳性的患者,给予供者型CIK细胞输注治疗,分析其疗效.结果 输注供者型CIK中位次数3(2~8)次.1例输注2次无效,终血液学复发死亡;9例患者MRD转阴,其中1例输注10个月后再次复发死亡,1例因减停免疫抑制剂出现重度移植物抗宿主病死亡,另7例患者无病存活.输注CIK后中位随访时间为10(3 ~14)个月,中位生存时间8(3 ~14)个月,中位无病生存时间8(0~14)个月,其中5例患者输注CIK后无病生存时间长于移植后无病生存时间.结论 供者型CIK细胞输注治疗对allo-HSCT后复发的患者可使其再次达到分子生物学缓解,减少血液学复发,提高造血干细胞移植疗效,且不良反应小.

  • 双次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21例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李佳丽;刘耀;文钦;朱丽丹;向茜茜;高蕾;高力;张诚;孔佩艳

    目的 探讨双次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 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 transplant,APSCT)治疗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收集2008年2月至2013年11月在我院血液病中心接受双次APSCT的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患者共21例,中位年龄29岁.按照Ann Arbor标准,Ⅲ期5例,Ⅳ期16例,第1次移植前处于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 16例,部分缓解(partial remission,PR)为5例.第1次移植采用以环己亚硝脲+依托泊苷+阿糖胞苷+环磷酰胺联合方案进行预处理,以上患者在第1次移植后4~6个月进行第2次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方案为伊达比星+阿糖胞苷+环磷酰胺.结果 ①所有患者双次自体移植后造血功能均顺利重建.②中位随访24个月,复发3例,死亡4例(因复发死亡2例,疾病进展死亡1例,移植相关死亡1例),无病存活12例,4例疾病稳定,1例研究截止时疾病复发进展.3年预期无进展生存为68.9%,总生存率为73.6%.③预后相关因素中,患者的年龄、第1次移植后疾病状态是否CR影响患者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和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第1次移植前疾病状态是否CR影响患者的OS.结论 双次APSCT治疗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患者疗效确切,造血重建顺利,移植相关死亡率低,安全性好.

  • 化疗联合微移植诱导治疗难治及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观察

    作者:王颖;陈任安;李国辉;尹郸丹;赵辉;及月茹;亓晖;陈怡;付伟

    目的 研究化疗联合微移植方案治疗难治及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的疗效.方法 收集2014年2-8月在唐都医院血液内科采用化疗联合微移植方案诱导治疗的12例难治及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12例患者均完成1个疗程的化疗联合微移植,其中获得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3例,未缓解6例,有效率50%.达到完全缓解的3例中2例随后分别行二次微移植、异基因骨髓移植治疗,1例患者在第1次微移植后1个月时出现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导致死亡.部分缓解3例中2例行二次微移植治疗,仍未缓解,1例放弃治疗.6例未缓解中2例分别行二次微移植、异基因骨髓移植结果均未缓解,2例因并发症于院外死亡,2例放弃治疗.结论 化疗联合微移植提高了难治、复发ANLL的缓解率,并且降低单纯化疗的毒性作用,是难治复发ANLL的较好的治疗手段.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