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口腔科学 >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口腔颌面外科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Journal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 구강면외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同济大学
  • 影响因子: 0.98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4979
  • 国内刊号: 31-1671/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532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上海
  • 主编: 王佐林
  • 类 别: 口腔科学
期刊荣誉:
  • 一次性18 Gy放射对大鼠颌下腺损伤的实验研究

    作者:陈玉成;熊雪妍;陈凤山;姚元元

    目的:观察一次性18 Gy放射对大鼠颌下腺组织学形态和唾液流率的改变.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实验组一次性18 Gy局部照射大鼠颌下腺区域,对照组只麻醉不放射.8周后处死所有大鼠,处死前插管法提取大鼠颌下腺唾液,称取其质量,计算唾液流率,比较两组唾液流率的改变.处死后取颌下腺组织,经4%多聚甲醛固定,切片,HE染色,镜下观察颌下腺的组织学形态.结果:放射后实验组进食进水量下降、活动减少.实验组饮水频率高于对照组.对照组的唾液流率为( 18.64±8.23)μL/min,实验组的唾液流率是对照组的57.42%,为(10.70±2.22)μL/min.HE染色显示,放射后实验组颌下腺细胞变性,间质血管充血,腺泡细胞内的空泡数量明显增多.结论:放射后大鼠颌下腺唾液流率明显降低,放射后8周,组织学形态出现显著变化.放疗对大鼠颌下腺组织学形态和唾液分泌功能的远期影响,尚需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 GLUT1基因有效siRNA序列的筛选实验研究

    作者:王耀东;李生娇;廖建兴

    目的:设计合成干扰葡萄糖转运蛋白1 (glucose transporter 1,GLUT1)基因表达的不同小型干扰RNA(siRNA),筛选出能高效抑制GLUT1基因表达的siRNA.方法:根据人GLUT1 mRNA的序列,设计合成4对不同的针对GLUT1的siRNA,应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TM 2000转染试剂转染293T细胞制作病毒,将4对siRNA转染人舌鳞癌细胞Cal-27,实时荧光定量PCR (Real-time PCR)技术检测GLUT1 mRNA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GLUT1蛋白表达;18F-FDG检测GLUT1基因干扰后对Cal-27细胞摄取葡萄糖的影响.结果:设计合成的4对siRNA中有2对可有效抑制GLUT1的基因表达以及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结论:成功设计合成了针对GLUT1基因的siRNA,并从中筛选出能特异且高效阻断GLUT1表达的siRNA,为进一步应用RNA干扰技术进行GLUT1基因沉默,从而进行肿瘤的基因治疗奠定了实验基础.

  • rhBMP-2和FGF-2对成骨细胞矿化及ENPP1、ANK、TNAP表达的影响

    作者:李静;王明国;杨世茂;刘金盼;文玉珍

    目的:研究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rhBMP-2)和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对成骨细胞(MC3T3-E1 Subclone 1 4)矿化及焦磷酸合成酶(ENPP1)、跨膜蛋白(ANK)和组织非特异性碱性磷酸酶(TNAP)表达的影响,探讨生长因子影响细胞矿化的机制.方法:将MC3T3-E1 Subclone 14细胞分成3组:成骨细胞诱导液(0S)成骨诱导培养组(对照组),OS与rhBMP-2培养组(rhBMP-2组),OS与FGF-2培养组(FGF-2组).培养12 d后进行ALP活性检测及茜素红染色,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矿化相关基因ENPP1、ANK和TNAP表达的差异.结果:rhBMP-2组ALP活性以及钙化结节明显高于对照组,ENPP1、ANK和TNAP均高表达;FGF-2组ALP活性以及钙化结节明显低于对照组,ENPP1和ANK呈高表达,TNAP低表达.结论:rhBMP-2和FGF-2通过调节ENPP1 、ANK和TNAP的表达变化来影响骨的矿化.

  • 钟状期小鼠磨牙牙胚组织中蛋白聚糖类型的检测分析

    作者:蒋备战;柴田俊一;王佐林

    目的:检测分析钟状期小鼠磨牙牙胚组织中蛋白聚糖的类型.方法:建立钟状期小鼠磨牙牙胚体外培养模型.用核素标记,凝胶层析,碱处理及酶消化的方法分析体外培的养牙胚组织中蛋白聚糖的类型.结果:体外培养的小鼠钟状期磨牙牙胚、成釉器与牙乳头中[39S]标记的大分子经Superose 6层析柱层析后,均得到3个洗脱峰.其中第1个洗脱峰经硫酸软骨素酶ABC消化后完全消失,第2、第3个洗脱峰在硫酸软骨素酶ABC消化后峰值降低,继续用乙酰肝素酶消化后则基本消失.只用硫酸角质素酶处理,上述3个洗脱峰均未发生改变.碱处理后3个洗脱峰均消失.并在有效分配系数Kd=0.47处出现1个新的洗脱峰.结论:小鼠钟状期磨牙牙胚、成釉器与牙乳头组织含有大分子硫酸软骨素蛋白聚糖、小分子硫酸软骨素蛋白聚糖以及硫酸乙酰肝素类蛋白聚糖,但不存在硫酸角质素蛋白聚糖.

  • 犬牙周膜细胞和骨髓基质细胞相互作用的体外实验研究

    作者:刘曙;刘宏伟

    目的:研究牙周膜细胞(PDLCs)和骨髓基质细胞(BMSCs)共培养是否更利于牙周组织再生.方法:用组织块法培养PDLCs,用全血贴壁法培养BMSCs,检测它们的成骨、成脂诱导分化能力.用Transwell小室共培养这两种细胞,通过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 (Real-time PCR)检测共培养后这两种细胞的增殖能力及部分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PDLCs和BMSCs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共培养能促进它们各自增殖,上调Ⅰ型胶原(COLI)、碱性磷酸酶(ALP)、骨涎蛋白(BSP)、骨钙素(OCN)、核心结合因子2(RUNX2)的表达.结论:PDLCs和BMSCs共同运用作为种子细胞可能更有利于牙周组织再生.

  • 低氧诱导因子-1α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在骨髓基质干细胞内表达的检测

    作者:王瀛;张凯;邹多宏;何家才;王元银;周健

    目的:构建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慢病毒载体(Lenti-HIF-1α),转染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后,检测HIF-1α在BMSCs内的表达,并鉴定其位置.方法:根据人的HIF-1α基因(NM_001530)序列行引物设计及序列片段的PCR扩增,将目的基因PCR产物连接到载体pEGFP-N1上,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HIF-1 α.将目的基因PCR产物和目的载体用NheI和BamHI分别进行酶切,对质粒进行鉴定.采用LR重组系统将目的序列重组到慢病毒载体plenti6.3V5-DEST上,构建慢病毒载体Lenti-HIF-1α (Lenti-LacZ为对照组).检测慢病毒滴度后,转染BMSCs,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通过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HIF-1α在BMSCs内的位置.结果:通过对构建质粒克隆进行测序及酶切,证实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HIF-1α构建成功.用Lenti-HIF-1α转染BMSCs细胞,0、1、4、7、14和21 d后qPCR检测.结果表明HIF-1α在转染后的第4天开始有明显的过表达,且持续到第21天.细胞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目的基因位于BMSCs的核内.结论:成功构建了慢病毒载体Lenti-HIF-1α,且转染的目的基因位于BMSCs细胞核内,为HIF-1α介导的BMSCs进行体内实验研究奠定了基础.

  • 干细胞因子在大鼠下颌骨缺损修复中的表达研究

    作者:徐丽;朱思姮;邹多宏;窦晓晨;周健

    目的:探讨在SD大鼠下颌骨临界性骨缺损(critical size bone defect,CSD)与自愈性骨缺损修复过程中,各时相点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SCF)的表达情况.方法:①分别在36只SD大鼠双侧下颌骨的下颌角部制造临界性骨缺损(直径5 mm)和自愈性骨缺损(直径2 mm)模型,实验动物分为6组,在术后第1、3、5、7、14、21天分别处死;②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骨缺损区各时相点SCF的表达情况;③利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骨缺损区各时相点SCF存在与否,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成功构建了大鼠双侧下颌骨的临界性骨缺损和自愈性骨缺损模型.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骨缺损愈合的各时相点SCF均有较高的表达,但SCF在临界性骨缺损组各时相点的表达,均低于自愈性骨缺损组.结论:SCF在骨缺损修复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 输液管在儿童替牙期含牙囊肿开窗术中的应用

    作者:杜平功;曲伟栋

    目的:探讨输液管在儿童替牙期含牙囊肿开窗引流术中的作用.方法:分析2003-12-2011-12我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经病理证实为含牙囊肿的替牙期儿童病例22例,平均年龄11岁,所有病例术前均拍摄曲面断层片和局部小牙片,囊肿直径3~5 cm,其中含多生牙9例.术中拔除部分乳牙及多生牙,于拔牙创处开窗,切取部分囊壁,拔牙创口置直径0.4 cm、长约1.0~1.5 cm输液管,并固定于牙龈或邻近牙齿.每日冲洗,术后3个月、6个月、1年随访,同时拍摄曲面断层片检查.结果:所有病例在开窗术后早期局部轻度红肿疼痛,3个月后囊肿明显减小,6~7个月时骨质膨隆消失,10~11个月时X线检查囊肿低密度影像消失.13例恒牙自行正位萌出,4例出现尖牙与侧切牙错位萌出,5例恒牙未自行萌出.在开窗引流期间,无1例患者伤口感染,均引流通畅.结论:输液管在儿童替牙期含牙囊肿开窗引流术中,具有操作简单、患者术后依从性高、创伤痛苦小、复诊次数少、引流通畅、成本低廉、易于推广等特点,是治疗儿童替牙期含牙囊肿的较理想方法.

  • 颏下皮瓣在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作者:王晓军;郝志红;郭俊梅;郭琦;于永红;刘焕磊

    目的:评价颏下皮瓣在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采用颏下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26例,年龄35~80岁;男性18例,女性8例;恶性肿瘤21例,均排除淋巴结转移,良性病变3例,外伤致软组织缺损2例;均用颏下皮瓣修复,皮瓣大小为(3.5 cmx8.0 cm)~(4.0 cm×10.0 cm).结果:25例皮瓣一期愈合,有1例皮瓣创口裂开,延期愈合.受区外形及功能恢复良好,术后随诊4~20个月,皮瓣在术后2~3个月有10%~15%的缩小.结论:颏下皮瓣制备简单、安全,修复口腔颌面部中小型软组织缺损效果良好.

  • 磨削法在防止颌骨病变术后复发中的应用

    作者:张冰;李吉辰;毛立民

    目的:为提高颌骨手术的成功率,减少术后复发,采用磨削法处理颌骨病变手术创面,进行术后观察及疗效评估.方法:对142例颌骨各种病变进行手术,手术后骨创面采用磨削法进行处理.结果:颌骨囊肿和良、恶性肿瘤无复发;颌骨骨髓炎术后有2例复发,复发率为14.29%.结论:磨削法处理颌骨病变手术创面,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 数字X线摄影在面中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吕正旺;鲁伟

    目的:提高数字X线摄影(DR)对面中部骨折诊断的符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35例经CT及手术证实的面中部骨折的DR图像,包括颅骨片、瓦氏位、鼻骨侧位、柯氏位、汤氏位等.结果:135例面中部骨折中91例直接显示骨折线,间接征像提示骨折31例,13例阴性.结论:DR是诊断面中部骨折有效的影像学方法,正确的分析方法和优化的摄影体位有助于面中部骨折的显示.

  • 口腔鳞状细胞癌中S100A4蛋白、MMP-2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关键;张洪凯;段峰;张国梁;王心彧

    目的:探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中S100A4蛋白和MMP-2蛋白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0例OSCC组织及口腔正常黏膜组织中S100A4蛋白和MMP-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①S100A4蛋白的表达与OSCC患者的年龄、性别、部位、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无明显关系(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1).②MMP-2蛋白的表达与OSCC患者的年龄、性别、部位、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无明显关系(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S100A4蛋白与MMP-2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336,P<0.05).结论:S100A4蛋白及MMP-2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的转移密切相关,检测两者的表达情况有助于对口腔鳞癌进行转移的预测并为抗癌治疗提供新的目标与方向.

  • 颌骨中央性黏液表皮样癌的诊治进展

    作者:姚杰

    黏液表皮样癌是唾液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多发生在腮腺,其次是腭部小唾液腺及下颌下腺[1].原发于颌骨内的黏液表皮样癌较少见,被称为颌骨中央性黏液表皮样癌( central mucoepidermoid carcinoma of the jaws,CMCJ),早是Lepp[2]在1939年报道了1例下颌骨黏液表皮样癌的老年女性患者.文献统计至目前为止,该类型黏液表皮样癌占所有黏液表皮样癌病例总数的2%~3%.

  • 颌骨手术加速正畸牙移动的研究进展

    作者:袁灏

    由于遗传因素或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外因,导致部分人的牙齿、牙弓、颌骨、颅面之间的关系不协调,如牙齿排列不齐、上下牙关系异常、颌骨大小形态异常等情况,我们称之为牙颌面畸形.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条件的改善,越来越多的人对自己的外貌有了更多的关注,同时,拥有一口整齐洁白的牙齿也成为很多人追求的目标.

  • 唑来膦酸并发的上颌骨坏死2例报告

    作者:陈菊仙;郭雪华;阮宏;顾章愉;余优成;丁小军;王庆

    唑来膦酸(zoledronic acid,商品名择泰,Zometa)是一种强效含氮双膦酸盐,其咪唑环上含有两个氮原子,是目前已知作用强的双膦酸盐,能抑制因破骨活性增加而导致的骨吸收,具有抑制恶性肿瘤骨转移和防治骨质疏松的作用.本研究收集了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口腔科就诊的唑来膦酸(择泰)导致上颌骨骨坏死病例2例,报道如下.

  • 下颌支矢状骨劈开截骨术对下牙槽神经感觉功能的影响

    作者:康非吾

    下牙槽神经损伤是下颌升支矢状骨劈开截骨术(sagittal split ramus osteotomy,SSRO)常见的并发症,其影响因素众多,检查方法多样,发生率及恢复进程众说不一,采用恰当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可以减少术后下牙槽神经的损伤并促进其恢复.本文就SSRO术后下牙槽神经损伤产生的原因、发生率、检查方法、预防及治疗措施等进行系统介绍,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 种植体周龈沟液高迁移率族蛋白B1的检测分析

    作者:刘金盼;王明国;李静;杨世茂

    目的:检测种植体周围炎患者龈沟液(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GCF)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 (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的水平,以探讨HMGB-1水平与种植体周围炎间的关系.方法:经患者知情同意,选取行种植手术1年以上的健康种植体39颗和种植体周围炎40颗,共79颗种植体,收集种植体周围GCF,并运用ELISA法检测其中HMGB-1、IL-1β、IL-8、TNF-α的浓度,同时检测种植体周围的临床指标.结果:轻度种植体周围炎组的HMGB-1、IL-1β、IL-8及TNF-α浓度高于健康种植体组,重度种植体周围炎的浓度水平又高于轻度种植体周围炎组,HMGB-1与IL-1β 、TNF-α的浓度之间亦存在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种植体周围GCF中HMGB-1水平变化与种植体周围炎的病变程度有关,且与经典炎症因子间存在显著相关性,临床检测GCF中HMGB-1水平可作为诊断种植体周围炎的客观指标.

  • 创建口腔医学教学新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作者:杜晓岩;吴江;李善昌;关键;朱杨

    口腔医学教学必须通过改革教学模式,培养更能适应时代发展的应用型口腔医学人才.本课题主要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考试测评、论文综述水平进行实践和研究,对于有效地提高口腔医学专业学生的临床应变和分析能力、科研能力有很大的意义,对于口腔医学本科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有着深远的意义.

口腔颌面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7 01 02 03 04 05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