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国临床研究杂志

中国临床研究

中国临床研究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Research 중국림상구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94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674-8182
  • 国内刊号: 32-1811/R
  • 发行周期:
  • 邮发: 28-234
  • 曾用名: 中国厂矿医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8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临床研究》编委会
  • 出版地区:
  • 主编: 徐肇敏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免疫功能变化

    作者:罗俊彪

    目的 观察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患儿免疫指标变化,为其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2012年10月至2013年9月诊断为RRTI的62例患儿的免疫学指标水平,与同期的23例普通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 血清IgG、IgA、CD4 +/CD8+水平RRTI组低于对照组,CD8+则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IgM、CD4+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CD8+、CD4+/CD8+、IgG、IgA、IgM指标1项以上异常者,RRTI组60例(96.8%),对照组5例(2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RRTI患儿存在免疫功能低下状态,可通过免疫调理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进行治疗.

  • 携带双重感觉神经支配的指背斜行岛状皮瓣修复末节指腹缺损

    作者:孙荣涛;焦涛;李萍;夏范蕾;段崇峰;孙金刚;李贤华

    目的 探讨以携带双重感觉神经支配的指背斜行岛状皮瓣修复末节指腹缺损的临床应用及其疗效.方法 2012年3月至2014年2月收治25例末节全指腹缺损患者,男18例,女7例,年龄12 ~ 54岁;示指9指,中指10指,环指8指,共27指;缺损面积2.0 cm×1.5 cm~2.0 cm ×3.5 cm.急诊清创后行携带双重感觉神经支配的指背斜行岛状皮瓣顺行推进修复.皮瓣设计在中节尺背侧或桡背侧,皮瓣远端距甲根<5mm,背侧不超过对侧侧方中线,掌侧不超过手指中线.切取皮瓣面积2.0 cm ×2.0 cm~3.0 cm×4.0 cm.供区取臂内侧全厚皮片植皮.结果 术后25例(27指)皮瓣全部成活,2例供区植皮部分失活,经换药后自行愈合.其中19例(20指)获随访2~ 10个月,皮瓣外观满意,血运质地良好,耐寒耐磨,两点辨别觉6~9mm,手指活动基本正常.结论 携带双重感觉神经支配的指背斜行岛状皮瓣手术简单、安全,患者的感觉恢复满意,疗效满意,是修复末节指腹缺损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常见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蔡博;林潘宏;杨洁灵;饶理强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室(ICU)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病原菌构成特点及细菌的耐药情况,为临床经验性抗感染治疗的药物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在ICU住院治疗的患者72例,所有患者均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并且在48 h后出现肺部感染,收集其下呼吸道分泌物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进行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性分析.结果 72例VAP患者共培养病原菌150株.革兰阴性菌为116株(77.33%),其中鲍氏不动杆菌26株,肺炎克雷伯菌24株,铜绿假单胞菌20株,洋葱伯克霍尔德菌17株,产气肠杆菌6株,嗜麦芽寡养单胞菌15株,大肠埃希菌4株,其他4株.革兰阳性菌为20株(13.33%),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葡萄球菌、肠球菌分别为17、1、2株.真菌为14株(9.33%),其中白色念珠菌和其他假丝酵母菌分别为13、1株.鲍氏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等革兰阴性菌均出现多重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仍对万古霉素敏感;抗真菌药物仍然敏感,但真菌感染发生率不可忽视.结论 VAP的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且存在耐药率高的问题,根据细菌培养和药物耐药性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对VAP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迟发性血胸的临床治疗观察

    作者:李伟

    目的 研究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迟发性血胸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16例迟发性血胸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治疗组患者实施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单纯胸腔闭式引流,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7% (P <0.01).治疗组患者的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 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迟发性血胸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胸腔闭式引流方式,且减少患者的出血量,手术时间短,安全性高.

  • 三种定位方法在双腔支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比较

    作者:王卫平;谢丰永;袁向华

    目的 探讨听诊法、纤维支气管镜法及听诊与吸痰管法三种方法在双腔支气管插管判断中的准确性.方法 以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需双腔支气管插管单肺通气实施胸科手术的2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3组,每组70例.在进行气管插管之后,第1组采用听诊法,第2组采用听诊与吸痰法,第3组采用纤维支气管镜法,对比3组定位的准确性.结果 三种方法定位准确性分别为:第1组60.0%,第2组78.6%,第3组100.0%.第2组采用听诊法结合吸痰管法定位准确率高于第1组(P<0.05),第3组采用的纤维支气管镜法定位准确性高于其他两组(P均<0.05).结论 采用听诊法结合吸痰管法能够有效提高双腔支气管插管中定位的准确性,采用纤维支气管镜法的定位更可靠准确.

  • 氨酚羟考酮片与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中重度癌痛的对比

    作者:徐彦;杨巍娜;赵世恩

    目的 探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中重度癌痛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晚期恶性肿瘤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氨酚羟考酮片5 mg,口服,每12小时1次,每次1片;观察组使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每日晨服10 mg,每12小时1次,每次1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以及治疗后24 h疼痛VAS评分.结果 观察组胃肠道不适、循环抑制、呼吸抑制及头晕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观察组从用药后4h开始,其疼痛VAS评分即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中重度癌痛,临床作用时间较持久,且不良反应更少,整体效果优于氨酚羟考酮片.

  • 冷循环微波消融联合培美曲塞与顺铂方案治疗中晚期肺腺癌临床观察

    作者:阚士锋;邱梅清

    目的 探讨冷循环微波消融联合培美曲塞与顺铂方案治疗中晚期周围型肺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中晚期周围型肺腺癌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实施不同治疗方案.观察组(n=42)采用CT引导经皮冷循环微波消融联合4周期培美曲塞、顺铂方案化疗;对照组(n=42)单纯采用培美曲塞、顺铂方案化疗,共4个周期.治疗结束后随访4~24个月,评价两组的疗效及毒副作用.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近期客观有效率提高(54.8% vs 31.0%),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延长(14个月 vs8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除肝肾功能异常外,其他毒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两组相近(P>0.05).结论 经皮冷循环微波消融联合培美曲塞与顺铂方案化疗治疗中晚期肺腺癌安全有效,可明显延长患者无进展生存期.

  • 心肌梗死并心功能不全患者应用比索洛尔治疗的临床分析

    作者:贺延奇

    目的 探讨比索洛尔治疗心肌梗死并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按就诊顺序号将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住院治疗的86例心肌梗死并心功能不全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心率和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观察组的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均<0.05),其中观察组LVESV和LVEF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均<0.05).6个月中两组均未发生严重心脏不良事件.结论 应用比索洛尔治疗心肌梗死并心功能不全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率、心功能及预后.

  • 噻托溴铵联合无创正压通气对AECOPD患者肺功能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

    作者:李爱民;王磊;徐辉

    目的 探讨噻托溴铵吸入剂联合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对患者肺功能、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 选择AECOPD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所有病例均予以常规治疗(抗炎、祛痰、平喘、吸氧、纠正酸碱失衡及水电解质紊乱、营养支持和对症处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噻托溴铵吸入剂(每日晨间1吸,每次18μg)及NIPPV治疗,疗程20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FEV1%、FEV1/FVC)及CRP水平等变化.结果 观察组肺功能FEV1%、FEV1/FVC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均<0.05);血清CRP水平较对照组下降(P<0.01);有效率(86.8%)稍高于对照组(78.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插管率(13.2%)稍低于对照组(26.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13 ±4.8)d vs(25±3.8)d,P<0.05].结论 噻托溴铵吸入剂联合NIPPV治疗AECOPD,可提高患者肺功能、降低血清CRP水平、改善临床症状、缩短住院天数,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西利宾胺治疗初治继发型肺结核并肝损害的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王君和

    目的 对比西利宾胺与其他肺结核药物治疗继发型肺结核合并肝损害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0年4月到2011年4月期间住院治疗的90例初治继发型肺结核合并肝损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按照常规抗结核化疗方案[2HRZS (E)/4HR]进行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西利宾胺,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肌苷.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870,P<0.01).实验组的肝功能总恢复率7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41,P<0.05).实验组治疗耐受率[1-(抗结核化疗中断率+化疗方案调整率]高于对照组(93.4% vs 75.5%,x2=5.408,P<0.05).结论 西利宾胺治疗继发型肺结核合并肝损害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

  • 听神经瘤切除术术中面神经的保护措施分析

    作者:李亚明;孙正春;孙双华;马旭东;曹新亮;周兴

    目的 探讨神经电生理监测在听神经瘤切除手术中对面神经保护的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治疗的听神经瘤患者5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采用听神经瘤切除手术治疗,观察组28例实施同样的手术,并在手术中进行神经电生理监测保护面神经,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听力障碍和面瘫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面神经保留率高于对照组(96.43% vs67.86%,P<0.01),面神经分级情况(House-Brackmann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对患者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听力障碍改善率(67.86% vs 21.43%)和面瘫症状改善率(50.00% vs 10.71%)均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 听神经瘤切除术中应用神经电生理监测保护面神经可提前发现面神经的位置,有效保护患者面神经,降低术后面瘫发生率.

  • 生活干预对放射性龋病的影响

    作者:陈卫;房思炼;姚成林

    目的 通过对放疗龋病患者进行生活保健干预,探索降低放疗患者患龋病的方法.方法 选取2012年6月至12月鼻咽癌放疗后患者2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0例.对照组进行正常口腔清洁,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对日常口腔生活习惯进行干预.分别于半年、1年后统计新增龋齿数,比较两组患龋率.结果 生活干预前,试验组237颗牙,龋齿数56颗(23.63%),对照组241颗牙,龋齿数53颗(21.99%),两组患龋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6个月后实验组龋齿数增加至80颗(33.76%),对照组龋齿数增加至103颗(42.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12个月后实验组龋齿数增加至119颗(50.21%),对照组龋齿数增加至152颗(63.0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放射治疗后龋均数为13.55.结论 正确的口腔生活习惯干预可使放疗龋病患者的患龋率明显降低.

  • COPD患者血浆白蛋白、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与肺动脉高压的关系

    作者:樊满松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血浆白蛋白(PA)、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与肺动脉高压(PH)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1年9月到2013年9月期间收治的COPD患者88例,根据是否患有PH分为PH组52例和对照组36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以及PA、CRP、TNF-α水平和肺动脉收缩压(PAP),并分析血浆PA、CRP、TNF-α水平和COPD患者PH发生率的关系.结果 血浆PA水平与COPD患者PH发生率呈负相关(r=-0.58,P<0.01),血浆CRP水平与COPD患者PH发生率正相关(r=0.78,P<0.01),血浆TNF-α水平与COPD患者PH发生率呈正相关(r=0.62,P<0.01).与对照组比较,PH组患者PaO2水平显著降低,PaCO2水平明显升高(P<0.05);血浆PA水平降低(P<0.01),血浆CRP和TNF-α水平以及PAP明显升高(P均<0.01).结论 血浆PA水平随着COPD患者PH发生率的升高而降低,而血浆CRP和TNF-α水平则随着COPD患者PH发生率的升高而升高.COPD患者血浆PA水平降低而CRP和TNF-α水平升高时应警惕PH的发生.

  • 微剂量肝素治疗羊水栓塞的临床意义

    作者:蒋玉蓉;游一平

    目的 探讨微剂量肝素在羊水栓塞患者中的合理应用及临床治疗价值.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湖南省妇幼保健院发生的7例羊水栓塞患者,在诊断为羊水栓塞后予抗过敏、解除肺动脉高压、抗休克、补充凝血因子等对症治疗,同时静脉滴注微剂量的肝素6.25~25 mg.观察治疗前后的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等指标的变化;观察阴道流血量.结果 7例羊水栓塞患者均抢救成功,仅1例切除子宫;微剂量肝素治疗后7例患者凝血功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有效率为100%;肝素使用后未出现严重出血倾向患者.结论 微剂量肝素是治疗羊水栓塞的有效方法,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痰液中锁链素水平及其与吸烟的相关性

    作者:耿秀娟;徐波;李双拾;杨旭

    目的 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痰液中锁链素(desmosine)水平,探讨其在吸烟相关COP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中的吸烟者18例、非吸烟者18例及中年COPD吸烟者18例、非吸烟者18例的痰锁链素含量.老年两组及中年两组间年龄均相当(P均>0.05),吸烟两组间吸烟指数相当(P>0.05).结果 老年COPD吸烟患者痰液中锁链素水平[(3.77±0.43) ng/ml]高于老年非吸烟COPD患者[(1.13 ±0.39) ng/ml] (P <0.05)和中年COPD吸烟者[(2.00±0.45) ng/ml](P<0.05),更高于中年COPD非吸烟者[(0.60±0.03) ng/ml] (P <0.05).COPD患者痰液中锁链素水平与吸烟指数呈正相关性(r=0.457,P<0.05).结论 长期吸烟可引起痰液中锁链素水平升高,可能在COPD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老年COPD患者痰液中锁链素水平增高更突出.

  • 咖啡酸片预防消化道肿瘤化疗引起骨髓抑制的临床观察

    作者:李书良;姬文燕;崔小玲;李晶;薛艳萍

    目的 观察咖啡酸片对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的预防效果.方法 70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在化疗的同时给予咖啡酸片,300 mg/次,3次/d,14 d为1疗程.对照组在化疗时不服用任何升白细胞药物,仅在白细胞减少至正常值以下时,使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 200 μg/次皮下注射,直至白细胞恢复正常.两组患者均完成2个周期化疗.化疗中及化疗后观察骨髓抑制发生率、rhG-CSF用量、白细胞减少继发感染率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发生率为34.2%,对照组为68.8%,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rhG-CSF人均用量,观察组为(2.33±1.02)支,对照组为(4.57±1.36)支,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两组白细胞减少继发感染率分别为10.5%、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口服咖啡酸片后1例轻度口干,2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轻度升高,对症治疗后缓解,余未见不良反应.结论 咖啡酸片能有效预防消化道恶性肿瘤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

  • 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老年胃食管反流病临床观察

    作者:邱伟忠;陈雄;叶秀文;叶建华;李峭峰

    目的 观察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老年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GERD老年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雷贝拉唑胶囊联合莫沙必利分散片口服治疗,对照组仅给予雷贝拉唑胶囊口服治疗.两组疗程均为6周.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显效27例(54.0%),有效18例(36.0%),无效5例(10.0%),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显效18例(36.0%),有效19例(38.0%),无效13例(26.0%),总有效率74.0%.两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0%、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老年GERD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 四联双歧杆菌活菌片治疗非感染性腹泻患儿及其对血清IL-6及IL-17的影响

    作者:王雅敏;吴雅玲;韩晓燕;宋伟仓

    目的 观察非感染性腹泻患儿应用四联双歧杆菌活菌片治疗的临床效果及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6与IL-17的水平变化.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10月至2012年10月196例非感染性腹泻患儿的临床资料,依治疗方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98例.对照组予常规基础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四联双歧杆菌活菌片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血清中IL-6、IL-17的水平变化.结果 研究组止泻时间、痊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8.0%,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前IL-6、IL-17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72 h后研究组IL-6、IL-17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非感染性腹泻患儿应用四联双歧杆菌活菌片治疗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预防奥沙利铂迟发性周围神经毒性

    作者:孙鹏;张丰林

    目的 研究分析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用于预防奥沙利铂迟发性周围神经毒性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肠癌根治术后64例行辅助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化疗方案均为mFOLFOX6.实验组患者给予mFOLFOX6(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辅助化疗,化疗期间采用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方案;对照组患者仅予以mFOLFOX6辅助化疗.两组均14 d为1个周期,共治疗6周期.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迟发性周围神经毒性的发生率.结果 经过6周期mFOLFOX6化疗后,实验组患者出现迟发性周围神经毒性的总发生率(18.75%),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总发生率(53.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的治疗方法可用于降低奥沙利铂迟发性周围神经毒性的发生率.

  • 新型光棒Trachlight在面部轮廓改型手术麻醉插管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唐安;王昕;陈小平;刘玉;张先霞

    目的 比较新型光棒Trachlight和直接喉镜气管内插管的成功率、口腔损伤以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评价新型光棒Trachlight在面部轮廓改型手术临床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00例根据美国麻醉医师协会体格情况分级(ASA)Ⅰ~Ⅱ级择期面部轮廓改型手术拟行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为新型光棒Trachlight组(A组,n=50)和普通喉镜组(B组,n=50).根据综合气道评估分为Ⅰ~Ⅳ级,记录进入手术室后(T0)、麻醉诱导后(T1)、气管插管即刻(T2)、气管插管后1 min(T3)、3 min(T4)、5min(T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变化,以及气管插管的成功率、气管插管的时间、口腔黏膜损伤、术后咽痛发生情况.结果 气管插管的总成功率分别为A组98.0%,B组88.0%,A组的成功率稍高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道分级Ⅳ级的患者A组6例均插管成功,B组6例插管成功仅3例.气管插管后即刻、气管插管后各时点B组患者的MAP、HR循环指标较A组明显升高(P均<0.05).口腔损伤(16.0% vs 4.0%,P<0.05)和咽痛发生率B组明显高于A组(34.0% vs 10.0%,P<0.01).结论 新型光棒Trachlight插管应用于面部轮廓改型手术,成功率高,口腔损伤少,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轻,是一种成功率高、损伤轻、安全、有效、轻便的气管插管工具.

  • 潮气呼吸肺功能测定在5岁以下哮喘患儿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马新晓

    目的 探讨潮气呼吸肺功能测定在5岁以下哮喘患儿病情严重程度评估和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儿科门诊诊治的5岁以下哮喘患儿30例纳入哮喘急性期组,经过一段时间治疗病情缓解后,纳入哮喘缓解期组,并同时选取来儿科体检的5岁以下健康儿童30例纳入健康对照组.分析3组潮气呼吸肺功能测试指标.结果 与哮喘急性期组比较,哮喘缓解期组的VT/kg、VPEF/VE、TPTEF/TE、Ti/Te均较高,Rr较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TEF25%、TEF50%均较高,TEF75%、PEF均较低,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哮喘急性期组的VT/kg、VPEF/VE、TPTEF/TE、TEF25%、TEF50%、Ti/Te均较低,Rr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TEF75%、PEF较高,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哮喘缓解期组的TPTEF/TE、TEF25%、TEF50%、VPEF/VE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VT/kg、Ti/Te均较低,Rr、PEF、TEF75%均较高,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对5岁以下哮喘患儿进行潮气呼吸肺功能测定可用于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

  •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氨酚羟考酮治疗紧张型头痛临床观察

    作者:杨彦;铁江辉;韩玉惠

    目的 观察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氨酚羟考酮治疗紧张型头痛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2例紧张型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氨酚羟考酮)和对照组(单用氨酚羟考酮),均治疗7d.治疗前后进行疼痛情况(NRS评分)、精神情绪状态(SDS、SAS评分)评价.结果 两组疼痛NRS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均<0.05).治疗后,治疗组SDS、SAS评分均显著下降(P均<0.05),对照组SDS、SAS评分改善不明显(P>0.05);治疗组SDS、SAS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氨酚羟考酮治疗紧张型头痛有较好的疗效.

  • 胸腺肽辅助复方新诺明治疗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的效果观察

    作者:焦月琴

    目的 探讨复方新诺明片联合胸腺肽治疗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PCP)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艾滋病合并PCP患者120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两组基线资料均衡.全部患者首先给予常规治疗:卧床休息、吸氧、改善肺通气功能、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补充营养等,对存在明显进行性呼吸困难的患者进行辅助通气.同时,对照组46例患者给予复方新诺明口服治疗,2.0g/次,3次/d;联合组74例患者在复方新诺明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胸腺肽静脉滴注治疗;两组均治疗3周,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0.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3.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92,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主要的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少部分出现皮疹或蛋白尿,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3.5%)与对照组(15.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68,P>0.05).结论 复方新诺明联合胸腺肽治疗艾滋病合并PCP的效果优于单用复方新诺明治疗,疗效提高的同时药物不良反应并未明显增加,安全性较好.

  • 替格瑞洛在急性STEMI患者急诊PCI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梁鹍;董守仁;崔红营;彭欢

    目的 观察替格瑞洛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PCI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随机选择2013年2月至2013年9月急诊行PCI术的急性STEMI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30例应用替格瑞洛治疗,30例应用氯吡格雷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出血、呼吸困难及心室间歇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急诊PCI术后3个月MACE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呼吸困难及心室间歇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在急性STEMI患者急诊PCI治疗中应用替格瑞洛治疗能够显著改善预后,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且安全性较高.

  •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水平及临床意义

    作者:李宝来;王金会;于进

    目的 探讨血清细胞因子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GDM)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54例G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妊娠妇女60例作为对照组,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同时采用稳态模型评估法(HOMA)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GDM组患者血清TNF-α[(82.53±21.85) pg/ml vs(45.27±12.53)pg/ml]、IL-6水平[(98.43±28.73) pg/ml vs (59.34±17.28) pg/ml]和HOMA-IR[(2.13 ±0.69)vs(1.36±0.32)]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GDM患者血清TNF-α和IL-6与HOMA-IR分别呈正相关(r=0.784,0.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GDM患者血清细胞因子TNF-α和IL-6水平明显增高,与GDM发生密切相关.

  • 布托啡诺超前镇痛在无痛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王璇;方芳;魏晶晶

    目的 探讨麻醉诱导前布托啡诺静脉注射超前镇痛对宫腔镜手术麻醉及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40例ASA Ⅰ~Ⅱ级择期行宫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成超前镇痛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各20例.A组于麻醉诱导前10 min静脉注射布托啡诺1 mg(布托啡诺1 mg +0.9%氯化钠注射液10 ml),对照组静脉注射安慰剂0.9%氯化钠注射液,两组均以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注射诱导完成麻醉.观察记录术中麻醉镇痛效果、丙泊酚总用量、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术后苏醒时间及术后VAS疼痛评分.结果 超前镇痛组术中麻醉达优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中丙泊酚总用药量和术后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0.05).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后平均动脉压、心率、SpO2均有所下降,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术后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托啡诺1 mg静脉注射超前镇痛用于无痛宫腔镜手术,可以显著增强术中麻醉效果,减少总丙泊酚用量,对患者循环呼吸抑制轻,且有效减轻患者术后腹痛、腹胀程度,提高患者对麻醉的满意度.

  • 谷氨酰胺对放射性肠炎的预防作用

    作者:孟继明;王朝阳;任学群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患者腹部放疗中服用谷氨酰胺在放射性肠炎预防中的疗效.方法 将42例符合纳入标准接受腹部放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22例,对照组20例.实验组在开始放疗前3d服用谷氨酰胺胶囊,0.5g/次,3次/d,直至放疗结束;对照组服用相同数量空胶囊.每周评估患者放射性损伤指标.结果 放疗第3周开始,对照组患者陆续出现较为严重的放射损伤;至放疗第5周,2、3级损伤占该组所有患者的65.0%,并出现1例4级损伤患者(5.0%).实验组患者放射损伤集中于0级(50.0%)及1级(31.8%),2、3级占18.2%,无4级损伤患者.至第5周放疗结束,实验组急性放射性损伤50.0%,对照组急性放射性损伤85.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谷氨酰胺对放射性肠炎有预防作用,放疗过程中应用谷氨酰胺可明显减少放射性肠炎的发生率.

  • 重症肺炎纤支镜灌洗液中降钙素原和白介素-8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林宇;李阳;林泽喜;蒋运良

    目的 通过监测和分析重症肺炎患者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灌洗液中降钙素原(PCT)和白介素(IL)-8水平的变化,探究其在临床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等方面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2年8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44例重症肺炎患者,在抗感染、对症治疗的基础上,每3天加1次纤支镜灌洗辅助治疗,分别留取第1次、第2次及第3次治疗时的支气管灌洗液标本,检测其中的PCT和IL-8含量,同时检测同一时期血清中PCT和IL-8的含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病情好转的患者灌洗液和血清中PCT、IL-8浓度逐次下降,而病情恶化的患者其灌洗液和血清中PCT、IL-8浓度呈现逐次升高改变.其中每1次灌洗液中PCT、IL-8的浓度均较前1次检测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而血清中PCT和IL-8的浓度仅在第3次检测时才出现有统计学意义的改变(P<0.05).结论 重症肺炎患者支气管灌洗液中PCT和IL-8的浓度动态变化与患者的病情发展密切相关,较血清中PCT、IL-8的变化更能及时、敏感地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可作为评估临床疗效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 氯雷他定糖浆口服辅助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观察

    作者:李琳;季加忠

    目的 观察氯雷他定(开瑞坦)糖浆口服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3年1月至12月诊断为肺炎支原体肺炎,症状体征相似,且年龄4~12岁的92例住院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2例与观察组50例,在抗感染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开瑞坦糖浆口服,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为(2.34±1.00)d,与对照组的(2.88±1.58)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咳嗽消失时间(5.78±1.60)d、肺部罗音消失时间(5.18±1.89)d及住院时间(7.54±2.15)d,均较对照组[(7.48±1.94)d、(7.40±1.80)d、(9.33±2.18)d]缩短(P均<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痊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开瑞坦糖浆可以辅助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有利于加快临床症状的消失,缩短住院时间.

  • 外伤性癫痫的临床特征和动态脑电图分析

    作者:石亚伟;周新平;秦政;靳继光;齐卫涛;朱江

    目的 分析和总结外伤性癫痫的临床特征、动态脑电图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37例门诊及住院的外伤性癫痫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动态脑电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7例患者中闭合性颅脑损伤29例,开放性颅脑损伤8例;保守治疗20例,行开颅手术17例.外伤性癫痫临床发作类型主要表现为部分性发作及全面性发作,本组单纯部分性发作7例(18.9%);复杂部分性发作21例(56.8%),其中继发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15例;单纯强直-阵挛性发作9例(24.3%).动态脑电图主要表现为脑损伤部位、相邻部位和(或)对冲性部位局限性慢波、尖慢波、棘波或棘慢综合波等,本组表现散在的尖波、棘慢波、棘波等24例(64.9%),13例(35.1%)在脑损伤部位及对冲部位可见痫样放电.结论 外伤性癫痫的临床表现和动态脑电图表现复杂多样且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正确认识其临床特征和脑电图特点是获得良好治疗效果的关键环节.

  • 六君子汤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Meta分析及配伍分析

    作者:陈世旺;田旭东

    目的 采取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六君子汤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效果和社会网络关系方法分析六君子汤的配伍情况.方法 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华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华医学会数字化期刊库,纳入六君子汤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的临床研究.Meta分析采用RevMan5.0软件.结果 共纳入23篇文献,其中14篇为六君子汤对比西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随机对照试验,其余9篇为六君子汤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研究.六君子汤在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方面优于多潘立酮[OR=2.69,95% CI(1.89-3.84),P<0.01;OR =5.18,95% CI(3.14-8.53),P<0.01]、西沙必利+甲氧氯普胺[OR =2.59,95% CI(1.42-4.72),P<0.01;OR=4.75,95% CI(2.28-9.87),P<0.01],但是并不优于西沙必利(P均>0.05).23篇六君子汤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研究中,出现次数多的为参类、白术、半夏、陈皮、茯苓、木香、砂仁和甘草.结论 六君子汤对糖尿病胃轻瘫的疗效可能优于多潘立酮、西沙必利+甲氧氯普胺,但是并不优于西沙必利.由于纳入研究的文献数目较少,研究的风险偏倚较高,因此需要开展严格的随机对照试验来验证本研究的结果.

  • 丙戊酸钠诱导人结肠癌细胞HT-29自噬及其机制研究

    作者:王洋;师水生;刘庆彤;谢江柳;马西强;王永翔

    目的 对丙戊酸钠诱导人结肠癌细胞HT-29发生自噬性死亡的过程进行观察,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用不同浓度、不同作用时间的丙戊酸钠处理人结肠癌细胞系HT-29,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观察其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丹酰戊二胺染色法观察细胞自噬,荧光测试仪检测自噬水平,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以下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Ⅱ(LC3-Ⅱ)、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和磷酸化核糖体蛋白S6激酶(p-p70S6K).结果 随着丙戊酸钠处理浓度的递增及作用时间的延长,其对人结肠癌细胞HT-29的增殖抑制率逐渐提高,呈剂量依赖性及时间依赖性(P均< 0.01);同时,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细胞中自噬泡数量增多,荧光强度增强,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经丙戊酸钠处理后,自2 mmol/L浓度始,人结肠癌细胞系HT-29自噬相关基因LC3-Ⅱ和Beclin-1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均<0.01),而mTOR、p-Akt和p-p70S6K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均<0.01).结论 丙戊酸钠可诱导结肠癌细胞发生自噬,其诱导结肠癌细胞发生自噬的机制可能与阻断mTOR-Akt信号转导通路及激活Beclin-1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 Bmi-1和hTERT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分析

    作者:周国华;姚维深;莫春生

    目的 探讨原癌基因Bmi-1和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免疫组化SP法检测食管鳞癌手术标本57例和其中作为对照的40例远离癌组织5~8 cm的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Bmi-1和hTERT的表达.结果 食管鳞癌组织中Bmi-1阳性表达率(66.7%)明显高于食管正常黏膜组织(25.0%,P<0.01);hTERT阳性表达率73.6%,明显高于正常食管黏膜膜组织的20.0% (P <0.01).Bmi-1的表达与患者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而与患者性别、年龄无关(P均>0.05);hTERT阳性表达与患者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淋巴转移、性别、年龄等均无关(P均>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Bmi-1与hTERT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Bmi-1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有相关性,hTERT在肿瘤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联合监测Bmi-1、hTERT可能有助于食管癌的早期诊断,以及准确预测患者的预后.

  • 短发夹RNA表达载体对2型单纯疱疹病毒UL54基因的干扰效应

    作者:吕延成;潘晓瑜;樊俊;黄畅

    目的 研究短发夹核糖核酸(shRNA)表达载体对2型单纯疱疹病毒(HSV-2) UL54基因的干扰效应.方法 针对HSV-2 UL54基因,构建5个靶向HSV-2 UL54基因的短发夹RNA重组表达载体(sh-RNA1081、shRNA1092、shRNA1276、shRNA1407、shRNA1508),同时设计不针对任何基因的序列为阴性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及不加任何重组表达载体的空白对照(空白对照组).重组表达载体通过脂质体转染人胚胎肾细胞(HEK293)后接种HSV-2,48 h后利用荧光定量RT-PCR检测各组细胞UL54 mRNA的表达水平,终点滴定法测定HSV-2子代病毒滴度.结果 荧光定量RT-PCR结果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shRNA 1081、shRNA1407和shRNA1508能够降低HSV-2 UL54 mRNA的表达水平(P均<0.01);对UL54基因的抑制率在阴性对照组(加shRNA NC)、shRNA1081组、shRNA1407组、shRNA1508组分别为7%、69%、56%及55%,以shRNA 1081组为高.终点滴定法结果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shRNA 1081组、shRNA 1407组、shRNA 1508组病毒滴度不同程度下降(P均<0.01).结论 成功构建UL54 shRNA重组表达载体,shRNA1081、shRNA1407、shRNA1508能在体外细胞水平上不同程度地干扰HSV-2 UL54基因表达,从而抑制HSV-2在HEK293细胞中的复制.

  • 组织多普勒Tei指数评价不同血糖水平患者左心室功能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闪;李茹;张煜华;王全江;陈正雷;石祥娜

    目的 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测量Tei指数(TDI-Tei指数),评价其对不同血糖水平患者左心室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 103例患者根据血糖结果分为四组:A组(血糖正常组,n =25)、B组(新增空腹血糖受损组,n =22)、C组(糖耐量减低组,n=25)、D组(糖尿病组,n=31).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测,获得左心房内径(LA)、左心室射血分数(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二尖瓣血流舒张早期峰值流速(E)及其与舒张晚期峰值流速(A)的比值(E/A).利用TDI技术测量心尖四腔心二尖瓣环后间隔、侧壁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m)、舒张晚期运动速度(Am),计算Em/Am、E/Em及Tei指数.比较四组各指标的差异,探讨各参数对不同血糖水平患者左心功能评估的价值.结果 糖尿病组TDI-Tei指数较其他三组增大,四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DI-Tei指数可以简便、快捷、有效、全面地评价不同血糖水平患者的左心室整体功能,是临床早期发现高血糖患者亚临床心功能异常有价值的指标.

  • 特发性颅内压增高病人治疗前后颅内静脉窦变化的MRI观察

    作者:魏永兵

    目的 观察特发性颅内压增高(IIH)病人治疗前后静脉窦大小变化,探讨静脉窦狭窄与IIH的关系.方法 将2010年5月至2013年12月就诊并初步诊断为IIH的病人15例纳入研究.所有病例于治疗前后均行腰椎穿刺术、MRI常规和增强扫描及三维对比增强静脉成像(3D CE-MRV)检查.结果 15例IIH脑脊液压力均>250 mm H2O,平均值为407.69 mm H2O.治疗前颅内静脉窦不同程度狭窄,Gale静脉、上矢状窦、左侧横窦、右侧横窦狭窄处横截面积分别为(13.7±8.1)、(21.3 ±11.4)、(11.8±8.1)和(10.0±5.8)mm2.治疗后静脉窦不同程度扩张,Gale静脉、上矢状窦、左侧横窦、右侧横窦狭窄处横截面积分别为(36.9±16.1)、(32.3±14.5)、(25.0±18.3)和(47.0 ±23.4) mm2.2例IIH横窦仍持续存在狭窄.结论 静脉窦狭窄作为一种表现可以继发于IIH,作为一种诱因可导致IIH的发病,作为一种解剖变异又可以存在于正常人群.

  • 品管圈在降低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实践效果

    作者:周红霞;王芸香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对住院患者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效果.方法 成立品管圈小组,对非计划性拔管进行原因分析,制定对策并实施,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非计划性拔管例数按年平均数计算,由实施品管圈活动前(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的年平均值20例,降至实施品管圈活动后(2013年7月至12月)的年平均值14例;年平均目标值计算结果为12例,则实施品管圈活动后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目标达成率为75.0%.结论 采用品管圈对非计划性拔管进行质量改进,制定管道护理流程,可在降低非计划性拔管、提升护理质量方面获益.

  • 动态血糖监测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作者:刘雪辉;杨婷;高珊

    目的 探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临床应用中的可视化教育手段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水平及健康行为改变的影响.方法 将76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采用CGMS连续监测患者72 h血糖,针对患者生活事件对血糖的影响实施个体化的教育,对照组采用常规血糖监测法监测血糖,对患者进行常规的健康教育.观察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代谢指标及生活质量方面的变化.结果 干预6个月后进行评价,观察组患者FPG、2hPG、HbA1c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1),干预后观察组自护行为能力评分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基于动态血糖监测技术的可视化教育手段可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水平,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

  • 常规护理和辨证施护在突发性耳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作者:梁春菲

    目的 比较常规护理和辨证施护在突发性耳聋患者护理中应用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10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辨证施护.结果 观察组患者听力的痊愈率和治疗总有效率(52.0%、98.0%)均高于对照组(34.0%、78.0%,P均<0.05);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感觉、治疗信心、治疗依从性、满意度良好率(88.0%、98.0%、92.0%、96.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76.0%、80.0%、80.0%、74.0%,P均<0.05);观察组患者的HAMA评分和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2.35 ±1.86)分 vs (21.34±1.42)分,(16.24±1.63)分vs(22.21±1.48)分,P均<0.05].结论 辨证施护用于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护理其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护理.

  • 看图对话工具在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中的应用

    作者:纪雪梅;张超;任爱霞;王晓燕;王磊;刘雪辉

    目的 探讨借助于看图对话工具,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观察患者血糖相关代谢指标及自护行为能力的变化.方法 将96例门诊新诊断的妊娠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试验组由教育护士利用国际糖尿病联盟推出的7幅看图对话工具进行教育,对照组只接受常规教育.观察入组时与教育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自护行为能力的变化.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的FPG、2hPG、HbA1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试验组的自护行为能力中多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看图对话工具有助于提高妊娠糖尿病患者的自护行为能力及改善妊娠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 重症监护方面的护理建设研究

    作者:张金环;韩淑亭;孟凡秀;李海永

    重症监护病房是现代医疗机构内一种特殊的组织机构,既是急救工作的重要枢纽,也是危重病医学的研究与教学中心,以其收治对象的危重性、复杂性、多样性,所涉及医学专业的广泛性,所需救治设备与技术的先进性,而成为整个医疗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我国医疗水平的显著改善,人民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的不断上升,使得重症监护方面的护理质量问题面临巨大挑战,已经成为目前医疗机构备受重视的建设性护理问题之一[1].为了提高重症监护的护理服务专业水平,国家卫生部出台了《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4-2015)》,规划纲要中对护理工作的专业服务精神和要求做了明确说明.

  • 气管切开防护罩在微量持续气道湿化中的应用

    作者:吕晓;刘蓉;孙群

    目的 探讨新型气管切开防护罩在微量持续气道湿化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8年8月至2013年6月手术后合并肺部感染或ARDS引起肺功能不全造成气管切开患者5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23例和对照组27例.实验组患者采取气管切开防护罩微量持续湿化气道的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套管外口敷料覆盖并间断湿化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在痰痂形成、刺激性咳嗽、肺部感染及吸痰后5 minSpO2< 95%的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在痰痂形成、刺激性咳嗽、肺部感染及吸痰后5 min SpO2< 95%的发生率均低于传统湿化(P均<0.05).结论 气管切开防护罩在微量持续气道湿化中有良好的湿化效果,能够有效防止异物进入气道、减少肺部及气管并发症.

  • 低场磁共振在膝关节创伤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小康;潘玉才

    目的 分析膝关节创伤的MRI表现,探讨低场MRI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膝关节创伤患者的低场MRI资料.结果 骨损伤36例,其中骨折伴骨挫伤12例,隐匿性骨折伴骨挫伤3例,单纯性骨挫伤21例;软骨损伤34例,其中软骨表面光滑26例,表面凹凸不平8例;半月板损伤29例34个,其中I级损伤11个,Ⅱ级损伤14个,Ⅲ级损伤9个;韧带损伤25例35根,其中部分撕裂29根,完全撕裂6根;关节积液46例.结论 低场MRI是一种全面的诊断检查技术,在膝关节创伤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评价肝硬化患者升主动脉弹性功能的探讨

    作者:王平;刘忠岐;林杰;边海英;衣淑娟

    目的 探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技术在评价肝硬化患者升主动脉弹性功能改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肝硬化患者及健康体检者各60例,于升主动脉长轴切面的主动脉瓣上3 cm处,在M型条件下,获取M型运动图,于收缩期(主动脉前向运动大点处)主动脉瓣完全开放时测量升主动脉收缩期内径(Ds),完全关闭时(相当于心电图R波顶点处)测量舒张期内径(Dd),测量点为升主动脉前壁的下界与后壁的上界.在组织速度成像(TVI)模式下获取升主动脉前壁组织的运动曲线,测量升主动脉前壁S波(大扩张速度Sao),E波和A波(回缩速度,分别为Eao、Aao),同时测量扩张加速度(AC)、加速前时间(Tac).结果 肝硬化组及对照组以下各指标比较:Sao[(5.2 ±0.9)cm/s vs(5.8±1.2) cm/s]、AC[(0.50±0.13) cm2/svs(0.68 ±0.18) cm2/s]及Tac[(0.09±0.05)s vs (0.05±0.04)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TDI技术测量肝硬化患者升主动脉前壁运动速度及时间参数,可为评价升主动脉弹性功能提供新的更为敏感的定量指标,对防治肝硬化并发症及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子宫内膜蛲虫异位感染3例临床病理观察

    作者:彭琳;王强

    蛲虫感染常见于肠道,如阑尾.子宫内膜蛲虫异位感染极少,常被妇科及病理科临床工作者所忽视.笔者报道3例子宫内膜蛲虫异位感染病例,并结合相关文献对其临床病理表现进行总结,以期引起妇科医师及病理医师的注意.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患者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30、36、49岁,月经不规则2~6个月不等.其中2例伴外阴瘙痒.无其他明显不适.常规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妇科检查未见异常.3例患者均已孕已产.门诊行刮宫后送检子宫内膜.大体为多少不等的灰白色碎组织一堆,其中2例取材时可见漂浮少许线头样物(其中1例取材医师认为是纱布碎屑而将其挑出,未取材).

  • 2型糖尿病与认知功能

    作者:韩慧琴;张媛媛

    2型糖尿病是以胰岛素抵抗和内分泌功能不足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2型糖尿病与记忆功能受损二者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本文对近10年与2型糖尿病对中枢系统损伤相关的文献进行综述,结果显示:(1)2型糖尿病主要影响与记忆有关的海马体的结构和代谢,致海马、额叶及丘脑出现能量代谢异常改变.(2)2型糖尿病的认知损伤主要表现为学习和记忆能力下降,其中中枢神经系统中胰岛素/胰岛素受体信号可影响认知功能,是记忆过程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在糖尿病患者中,性别可能是影响认知功能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对记忆的损伤,随着糖尿病进展的不同阶段而不尽相同,良好的血糖控制可改善认知功能.(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认知功能有一定关联,通过强化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浓度、颈动脉内膜增厚和高血压等的控制,对改善认知功能是有益的.

  • 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肠内营养途径的建立及评价

    作者:钱斌;晁东超;史磊

    中国脑卒中发病率为150/10万人,病死率为120/10万人,约34%的死亡患者是由吸入性肺炎所致.90%的脑卒中患者在急性发作后可存活,至少有50%的患者会出现短暂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和言语不清(累及第5、7、9、10、12对脑神经)等症状,被称为假性球麻痹.假性球麻痹患者易合并吸入性肺炎、脱水、营养不良及抑郁,其误吸发生率为40%~ 70%.16%因脑卒中急诊入院的患者存在营养不良;且营养不良和入院1个月后的死亡率高(15%)、生理功能恢复差(58%,经改良Rakin量表评定>3分者)都有密切关系[1].随着营养支持或营养治疗的发展,目前对于消化道功能正常的需要营养支持的脑卒中患者尽可能使用肠内营养已经形成共识[2].本文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肠内营养途径的建立及评价作一综述如下.

  • Aichi病毒在小儿腹泻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窦爱燕

    小儿腹泻病是世界范围内影响小儿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仅次于呼吸系统疾病.据报道每年约30~50亿人次的5岁以下小儿患腹泻病,导致近200万患儿死亡.小儿腹泻中病毒感染占85% ~ 90%,细菌及其他感染占10%~15%.因此,病毒感染在小儿腹泻中占有重要地位,病原主要包括轮状病毒(RV,A组和C组)、肠道腺病毒(40和41型)、杯状病毒[包括诺如病毒(NoV)和札如病毒、星状病毒(AstV)].此外,小核糖核酸(RNA)病毒(Aichi病毒)、小双节RNA病毒、细小病毒、人博卡病毒、新的小RNA病毒等,也可能与腹泻相关,对这些腹泻相关病毒的研究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1].

  • 丹益片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疗效观察

    作者:杨丽娟;陆金梅;王玉英;姚铭

    目的 比较丹益片和前列泰颗粒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 将60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丹益片治疗组和前列泰颗粒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丹益片每次4片,每日3次,口服,连服4周;对照组:前列泰颗粒每次1袋,每日3次,口服,连服4周.治疗前后比较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CPSI).结果 治疗4周后,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7%、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IH-CPSI评分分别为(12.38±4.21)分、(14.28±4.11)分,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使用丹益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丹益片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有效、安全.

  • 黄芪注射液对支气管哮喘患儿免疫及气道重塑状态的影响

    作者:张益谋

    目的 探讨黄芪注射液用于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对患儿免疫及气道重塑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7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6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将60例患儿遵循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组)30例和观察组(常规西药加黄芪注射液治疗组)30例,于治疗7、14 d时对两组患儿的免疫指标:红细胞免疫相关的免疫黏附促进因子(FEER)、免疫黏附抑制因子(FEIR)及辅助T淋巴细胞(Th)1和Th2的细胞百分比;及气道重塑相关血清指标:内皮素(ET)-1、基质金属蛋白酶(MMP)-3、MMP-9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MP)-1进行检测与比较.结果 两组治疗后各项指标均好于本组治疗前(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7d与14 d时的Th1及FEER均高于对照组,Th2及FEIR均低于对照组,气道重塑相关血清指标也均显著地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黄芪注射液可有效改善支气管哮喘患儿的免疫及气道重塑状态,对于患儿疾病及机体整体的改善作用较好.

  • 喜炎平、痰热清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比较

    作者:张涛;田秋红;赵亮

    目的 探讨中药注射剂喜炎平和痰热清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之间的疗效差异,为中成药在儿童疾病治疗中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13年3月住院支气管肺炎106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喜炎平组51例和痰热清组55例,分析比较两组患儿的一般情况、住院天数、热退天数、咳喘消失天数、肺部罗音消失天数、X线胸片阴影消失天数等情况.结果 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退热时间、X线胸片肺部阴影消退时间、住院天数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喜炎平组比较,痰热清组咳喘消失时间明显缩短[(2.46±1.06)d vs(3.15±0.83)d,P<0.05]、肺部罗音消失时间亦明显缩短(3.04±1.25)d vs(4.26±1.32)d,P<0.05].结论 两药在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疗效相当,痰热清在平咳喘、肺部罗音消失方面效果优于喜炎平.

  • 针灸配合穴位贴敷治疗面神经麻痹60例

    作者:王克发;方兴德

    目的 寻找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好方法.方法 将120例患者以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针刺加中药外敷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采用神经功能分级(HB)量表、面部残疾指数[FDI,由躯体功能评分(FDIP)和社会功能评分(FDIS)组成]评分量表等指标,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30 d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治疗30 d后观察组的愈显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两组HB分级、FDIP和FDIS评分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且治疗后观察组HB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针灸加穴位中药外敷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疗效显著.

  • 当涂县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及预防对策

    作者:熊荣珍

    目的 了解2013年当涂县境内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当涂县2013年手足口病监测资料进行分析,其病原学检测均采集病例咽拭子标本采用免疫荧光定量法进行.结果 2013年当涂县共报告手足口病583例,报告发病率为123.26/10万.发病高峰为4~7月(发病391例,占全年发病的67.1%);男女性别比例为1.36:1;病例主要集中在≤3岁组(发病482例,占总发病的82.7%);以散居儿童为主,聚集性发病主要集中在幼托机构;病原学检测显示感染以肠道病毒(EV)71型和其他EV为主.结论 2013年当涂县手足口病流行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别、年龄和地区特征,3岁以下婴幼儿是防控重点人群,托幼机构是防控重点机构,应加强疫情监测,并做好人群健康宣传工作.

  • 兰州市276家企业职业卫生防治管理现状调查

    作者:惠学科;李盛;王金玉;王宇红;韩晓琴;邸兆信;刘家基

    目的 了解兰州市企业职业卫生防治管理现状,以更好地保护劳动者健康.方法 随机抽取兰州市企业276家,采用调查表法调查.结果 276家企业以小型企业为主,占90.2%;开展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控制效果评价的企业分别占20.3%、17.0%;有各项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措施的企业占28.3%~83.7%,其中,有职业卫生机构、职业卫生教育和培训计划、操作规程含职业卫生内容、应急救援预案、职业健康检查制度、职业危害因素监测制度的企业均不到50%;大、中、小型企业中,有各项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措施的企业分别占83.3%~100.0%、47.6%~ 100.0%、24.9% ~81.9%;不同规模企业比较,有各项管理措施的企业比例由高到低均依次为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小型企业(P<0.01).结论 兰州市企业职业卫生防治管理现状不容乐观,小型企业存在问题为严重.

  • 2006-2013年兰州市新发职业病发病特点分析

    作者:徐鹏;李盛

    目的 了解兰州市新发职业病发病特点,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职业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依据2006-2013年兰州市职业病网络直报的尘肺病和其他职业病报告卡及产出表,用Excel软件对新发职业病总体发病情况、种类分布、年龄分布、工龄分布、来源企业经济类型分布、来源企业规模分布、来源行业分布及所属工种分布等内容进行分类和统计分析.结果 2006年至2013年兰州市共报告各种新发职业病例399例,其中2006年至2010年发病例数呈上升趋势,之后逐渐下降;患者以男性为主(94.74%),主要分布在七里河区及红古区(57.64%).各类职业病中,尘肺发病率高(88.22%),其中又以煤工尘肺多,占尘肺总数的46.02% (162/352).患者年龄以40岁以上为主(83.71%),平均发病年龄(52.30±10.81)岁;工龄以21 ~40年为主(60.90%),平均发病工龄为(23.02±10.93)年.不同企业中,以公有制企业(64.91%)或大型企业病例数较多(50.63%),小型企业次之(30.33%).不同行业中,以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病例数多(44.11%);其中又以主采煤工发病率高(24.06%).结论 2006年至2013年兰州市新发职业病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尘肺病是严重的职业病.今后应继续以大型公有制企业为重点监管对象,同时兼顾小型企业,重点加强包括退休工人在内的煤矿工人的职业健康检查工作.

  • 时辰给药系统在临床的应用

    作者:解玉波;刘行梅;姚铭;王莉梅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看到有些药物对于同一个体给予相同剂量,在不同时间产生的药效会有很大差异.大量临床资料表明,人体的代谢、心率、激素、体温、血压、血糖等生理参数变化存在时间节律性,且这种节律性广泛存在于生物界,周期长短不一,其中重要的是昼夜节律性.根据人体生理和病理生物节律来确定的给药时间,在人体代谢和对药物敏感性高时,适时给予较小的药物剂量,当人体代谢和对药物敏感性低时,则可加大药物剂量或再次给药[1-2].依据时辰给药,在同等给药剂量时,可获得大疗效和小的不良反应.本文依据节律性对药效学及药动学的影响,论述时辰给药系统在临床的应用.

  • 家庭医生责任制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

    作者:苏兰;张文汉;胡素君;彭金玲;熊家愔;罗浩全

    目的 对比家庭医生责任制实施与否及实施前后社区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变化,探讨家庭医生责任制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按照单盲、随机原则,抽取深圳市福田区第二人民医院社区健康服务中心240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已经签约家庭医生120例组成家医组,未签约家庭医生的120例组成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横向对比;从2011年前资料中抽取开展家庭医生责任制前120例家医组患者生存质量资料,采用其SF-36量表已调查的结果与家医组120例患者的当场调查结果,进行前后纵向对比;从两个维度探索家庭医生责任制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作用.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职业、家庭人均月收入、医疗支付方式、家中其他人患慢性病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家医组患者在家庭医生责任制实施前后生存质量8个维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家医组与对照组糖尿病患者之间的生存质量8个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家庭医生责任制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深远,家庭医生责任制在社区有推广的现实意义.

  • 社区护理干预对行动不便的尿失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李秀云;陆希;张璐;刘娟;张芸

    目的 探讨以结构化的皮肤和失禁护理方案为主要内容的社区护理干预对行动不便的尿失禁患者生活质量及皮肤的影响.方法 2013年7月至12月,收集社区行动不便的尿失禁患者共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实施以结构化的皮肤和尿失禁护理方案为主要内容的社区护理干预模式,对照组维持出院返家后常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失禁性皮炎发生状况.结果 经过5个月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平均得分较干预前明显提高[(72.23±13.75)分 vs (56.77±13.66)分,P<0.01],且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后[(59.54±15.54)分,P<0.01];观察组观察期内失禁性皮炎发生率(13.3%)低于对照组(36.7%),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以结构化的皮肤和尿失禁护理方案为主要内容的社区护理干预模式,有助于改善行动不便的尿失禁患者的生活质量,预防和减轻失禁性皮炎的发生.

中国临床研究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