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国临床研究杂志

中国临床研究

中国临床研究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Research 중국림상구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94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674-8182
  • 国内刊号: 32-1811/R
  • 发行周期:
  • 邮发: 28-234
  • 曾用名: 中国厂矿医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8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临床研究》编委会
  • 出版地区:
  • 主编: 徐肇敏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手腕部软组织肿块的类型及典型MRI表现

    作者:丁燕萍;杨莹;李东成

    目的 探讨手腕部常见软组织肿块的类型及典型MRI表现,为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5年5月收治并经病理证实的38例手腕部肿块患者,分析肿块类型及其MRI表现.结果 38例患者中,15例为血管瘤,3例血管球瘤,10例腱鞘囊肿,3例腱鞘巨细胞瘤,2例脂肪瘤,2例痛风性滑膜炎,1例结核性滑膜炎,1例神经鞘瘤,1例腱鞘囊肿伴感染.其中28例术前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完全相符,9例术前诊断不明确,1例误诊,定性诊断符合率较高.结论 MRI不仅可以明确手腕部常见软组织肿块的位置、范围,而且能初步确定肿块的性质,为临床进一步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

  • 快速康复理念在结直肠病变内镜治疗围手术期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张扬;顾军;杨慧敏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理念在结直肠病变内镜下治疗围手术期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70例结直肠病变内镜下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实验组围手术期给予快速康复理念指导下的管理措施,对照组围手术期给予常规的管理措施.对比两组内镜手术成功率、术中情况(操作时间、出血量和术中并发症)、术后恢复情况(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内镜手术成功率、术中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并发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实验组首次排气时间[(16.4±5.2)h vs (19.5 ±6.8)h,P<0.05]、首次排便时间[(40.6±13.5)h vs (48.5±14.7)h,P<0.0S]显著早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2.4 ±l.5)d vs(3.2±1.2)d,P<0.05]显著少于对照组.随访1~6个月(中位时间4.5个月),两组均术野局部愈合良好,未见延迟性出血、肿瘤残留和复发等情况.结论 在内镜下治疗技术开展成熟的基础上,在快速康复理念指导下对围手术期管理方法进行适当的改进是安全可行的,有助于促进结直肠病变内镜下治疗患者的术后康复.

  • 右佐匹克隆联合舍曲林治疗脑梗死后抑郁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S100β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

    作者:尚文鹏;孙晓路

    目的 研究脑梗死后抑郁行右佐匹克隆和舍曲林联合治疗对患者临床疗效、血清S100β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脑梗死后抑郁103例患者临床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按照临床所用不同治疗方案分成两组,将行单纯舍曲林治疗4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行右佐匹克隆和舍曲林联合治疗57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两组临床疗效、血清S100β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治疗后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1),且观察组治疗后NIHSS、HAMD评分优于对照组(P均<0.01).治疗后血清S100β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1).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51% vs19.57%,P<0.05).结论 脑梗死后抑郁患者行右佐匹克隆和舍曲林联合治疗能够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与抑郁症状,且优化血清S100β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米索前列醇不同给药途径对稽留流产的疗效分析

    作者:朱慧;华桦;曹曦霞

    目的 观察和对比对稽留流产采用舌下含服、阴道给药及口服三种途径给予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南京市妇幼保健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429例孕≤12周稽留流产选择药物治疗的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米索前列醇600 μg口服组、米索前列醇600μg阴道给药组以及米索前列醇600 μg舌下含服组.所有患者先给予米非司酮预25 mg bid预处理,之后按不同组别给予米索前列醇.观察比较3组的完全流产率、副反应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舌下含服组、阴道组、口服米索前列醇组流产成功率分别为83.92%、76.92%、62.94%,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口服组、阴道给药组以及舌下含服组妊娠产物排出平均时间分别为15.34 h、9.53 h、9.00h,舌下含服组排出时间短,口服组排出时间长.在严重腹痛副反应方面舌下含服组发生率高于阴道组,阴道组高于口服组,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出血量和恶心、呕吐的发生率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稽留流产早期使用米非司酮配伍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服药时间短,成功率高,副反应小,患者满意度高.

  • 急性胰腺炎病因与临床特征的回顾性分析

    作者:黄山平;段万星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的常见病因、诊断分类与预后的临床分布情况,为提高急性胰腺炎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住院的1 143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发病原因、诊断分类及预后分布情况.结果 1 143例急性胰腺炎病例中,胆源性为592例(51.8%),酒精性为97例(8.5%),高脂血症性为161例(14.1%),饮食性为92例(8.0%),特发性为83例(7.3%),其他类型为118例(10.3%);其中重症(SAP) 223例(19.5%),轻症(MAP) 920例(80.5%);不同病因SAP、MAP发生率及预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而SAP患者预后较差,未治愈和死亡发生率较高.结论 胆源性和高脂血症性是急性胰腺炎的主要病因类型,SAP发生率高且预后较差.

  • TAMs、VEGF在高级别人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关系

    作者:郭德迎;张新明;罗锦斌;吴洪涛

    目的 探讨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高级别人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特征.方法 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行全膀胱切除术的30例高级别膀胱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取切除标本的膀胱肿瘤组织和膀胱正常组织,通过免疫组化方法用CD68标记巨噬细胞(CD68+),用CD34标记微血管密度(MVD),进行VEGF表达、TAMs浸润程度、MVD计数的检测,对比、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与正常膀胱黏膜相比,膀胱癌组织的CD68+ TAMs表达等级明显上调(P<0.01).膀胱癌组织的VEGF阳性表达率、MVD计数均显著高于正常膀胱黏膜(P均<0.01).Pearson相关性检验显示,膀胱癌组织中VEGF表达、MVD计数分别与CD68+TAMs表达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896,P<0.01;r =0.908,P<0.01).结论 VEGF和TAMs在高级别人膀胱癌组织中均呈高表达,VEGF与TAMs呈显著正相关,进行VEGF和TAMs检测能够为临床判定膀胱癌进展情况、预测患者预后提供可靠依据.

  • 肺动脉高压患者RVFAC与右心室Tei指数、血浆B型利钠肽前体的相关性

    作者:陆艳萍;韩炜;肖小琴

    目的 探讨右心室面积变化分数(RVFAC)在肺动脉高压(PH)患者右心功能评价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心内科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PH患者116例(PH组)和健康体检人员30例(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心脏多普勒超声检查,测量肺动脉收缩压(PASP)、右心室Tei指数,计算左心室面积变化分数(RVFAC),并进行血浆N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测定.结果 RVFAC、PASP、Tei指数及血浆NT-proBNP水平在PH组与对照组间比较及在PH轻度、中度、重度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RVFAC分别与PASP、血浆NT-proBNP水平呈负相关(r=-0.652,P<0.05;-0.716,P<0.05),与Tei指数无相关性(r=-0.257,P>0.05),PASP与血浆NT-proBNP水平呈正相关(r=0.744,P<0.05).结论 PH患者RVFAC与PASP和NT-proBNP呈负相关,RVFAC可作为评价PH患者右心功能的有效指标.

  • 多层螺旋CT动脉成像对肝硬化脾功能亢进介入治疗的价值

    作者:李瑞雄;蒋仕伍;王俊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动脉造影(MSCTA)对肝硬化脾功能亢进行部分性脾脏栓塞术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 2013年1月至2015年7月经临床、肝功能和影像学检查诊断为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28例,脾脏部分栓塞术治疗前行多层螺旋CT肝区三期增强扫描,应用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组(MPR)和大密度投影(MIP)对脾动脉及其分支三维重建,进行术前分析,术后与血管造影对比.结果 所有患者的MSCTA均清晰显示脾动脉及其分支的起源、形态、走向,显示的血管与DSA血管造影相一致,28例脾动脉造影中,发现存在脾叶血管变异3例,1例胃短动脉自脾下叶动脉Ⅱ级分支发出,2例部分胃短动脉和胃网膜左动脉起自脾下叶动脉Ⅱ级分支,部分胃短动脉自脾上叶动脉Ⅱ级分支发出.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均顺利完成,术后未出现胰腺动脉误塞及变异血管栓塞并发症,术中7例患者采用了同轴微导管进行超选择插管栓塞治疗.结论 多层螺旋CT脾动脉血管造影三维重建对指导制定介入治疗方案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 经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早期腹腔热灌注化疗的临床观察

    作者:张琳;陈瑞云;王志伟

    目的 探讨经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进行热灌注化疗治疗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2至2013年接受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67例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为经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直肠全系膜切除术,完整直肠系膜切除术).其中术后接受腹腔热灌注及化疗的患者33例为热灌注组,术后仅接受化疗的患者34例为对照组.热灌注组于术后第3天开始行雷替曲塞腹腔热灌注化疗,隔天1次,行热灌注化疗2~3次,术后1月始行XELOX方案(卡培他滨+奥利沙铂)8周期化疗.对照组单纯实施XELOX方案8周期化疗.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及生存情况.结果 除术后腹痛腹胀外,两组术后并发症、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术后1年生存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2、3年生存比例灌注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3年灌注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早期应用雷替曲塞进行热灌注化疗治疗安全、可行,可降低长期复发率,提高长期生存率.

  • 开放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直肠癌的安全性及远期疗效比较

    作者:方壮伟;袁波;周卫平;蔡国豪;黄有群;邹科建;喻学桥;叶木林;王清华

    目的 探讨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与开放手术对直肠癌保留生理功能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及远期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择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经术前CT及MRI评估未侵犯直肠浆膜层的直肠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全腹腔镜下直肠癌保肛根治术治疗的30例患者作为腹腔镜组,术中保留下腹下神经丛、左右腹下神经丛及盆腔神经丛;以传统开腹直肠癌根治手术治疗的30例患者作为开腹组.观察治疗后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对男性患者性生活的影响,随访1~3年.结果 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VAS评分、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腹腔镜组明显优于开腹组(P均<0.05,P<0.01);两组淋巴结清扫的数目、标本长度、术后排尿困难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吻合口瘘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感染率稍低于开腹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男性患者性功能比较,腹腔镜组的勃起及射精功能均优于开腹组(P均<0.05).1年、3年的生存比例腹腔镜组稍高于开腹组,3年总体复发率腹腔镜组稍低于开腹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的保肛手术安全且创伤性小,可起到与开腹手术同样的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应用前景.

  • 孤独症儿童治疗环境和治疗依从性与预后的相关性

    作者:刘毅梅;章丽丽;魏艳;杨洁

    目的 通过对孤独症儿童随访调查,分析治疗环境及治疗依从性与儿童孤独症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1至2012年在无锡市人民医院儿童保健科确诊的孤独症患儿120例进行2年后随访.其中95例在机构训练的儿童作为研究组,25例未训练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孤独症儿童行为量表(ABC)和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检查表对两组患儿进行评估并发放自制的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和治疗依从性量表.结果 复诊时研究组ABC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发育商(DQ)值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按机构性质、规模面积、学历组成分别进行比较,结果ABC、DQ值改善方面无差异(P均>0.05).按训练方式分组比较:包含结构化教育的综合训练组在ABC方面较另两组改善明显(P均<0.01).按费用情况比较,公费训练儿童比自费训练儿童在ABC方面改善程度更大(P<0.05).对治疗依从性总分和ABC改善值、DQ增加值进行相关性分析:依从性总分与ABC改善程度呈正相关(r =0.435,P<0.01);依从性总分与DQ增加值无明显相关性(r=0.155,P>0.05).以ABC改善值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有3个自变量(训练方式、依从性总分、费用情况)对因变量(ABC改善值)有显著影响(P <0.05,P<0.01).结论 孤独症儿童的训练与预后密切相关,训练机构的性质、规模面积、治疗人员学历对孤独症儿童的预后无明显影响,而治疗费用情况、治疗方式和家长治疗依从性与预后密切相关.家庭作业完成情况较差以及家长对训练的了解程度不够直接影响了家长的治疗依从性.

  • 微创手术对中等量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作者:耿建国;张玉勇

    目的 探讨在中等量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治疗中微创手术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50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实行微创穿刺手术治疗的25例作为微创组,将实施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的25例作为开颅组,观察两组患者在神经功能、日常生活功能恢复、并发症发生状况.结果 住院治疗期间共死亡5例患者,微创组死亡2例,病死率8.0%,开颅组死亡3例,病死率12.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患者在多种(消化道出血、再出血、颅内感染、尿道感染、电解质紊乱、心力衰竭)并发症发生率上均稍低于开颅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上明显低于开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微创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及其前后差值均明显优于开颅组(P均<0.05);微创组功能无障碍者为43.5%,开颅组为4.5%,微创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开颅组(P<0.05).结论 微创穿刺手术治疗中等量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时,能够减少神经损伤和提高神经功能恢复,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水平,明显优于小骨窗开颅手术.

  • 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对症状改善和血清相关指标、并发症的影响

    作者:王晓涛;杨春伟;王长友;陈建立;陈俊卯;杨光华;张国志

    目的 研究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行奥曲肽和乌司他丁联合治疗对症状改善、血清相关指标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130例的临床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按照临床所用不同治疗方案分成两组,将行单纯奥曲肽治疗的5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行奥曲肽和乌司他丁联合治疗的7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两组症状改善、血清相关指标和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胃肠减压、腹痛缓解时间、腹胀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两组治疗后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治疗后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观察组总并发症率(7.04%)明显低于对照组(33.90%,P<0.01).结论 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行奥曲肽和乌司他丁联合治疗能够改善临床症状,优化患者血清指标,减少并发症.

  • 肢体软组织肉瘤患者行肿瘤广泛切除术联合皮瓣移植术保肢治疗的疗效

    作者:冯震;吴薇娜;张猛

    目的 对诊断为软组织肉瘤且单纯因肿瘤广泛切除术后无有效软组织覆盖而符合截肢指征的患者进行肿瘤广泛切除术联合皮瓣移植术保肢治疗,观察治疗效果.方法 纳入2011年1月至2015年6月经病理诊断为软组织肉瘤且因行肿瘤切除术无法保证有效软组织覆盖符合截肢指征的患者共23例,行肿瘤广泛切除术联合皮瓣移植术保肢治疗,术后随访,按国际骨肿瘤协会(MSTS)功能评分评估肢体功能.结果 术后随访时间为3~ 24个月,平均随访12.57个月,23例患者中2例(8.70%)因肿瘤转移至肺部分别于手术后10个月、16个月死亡,2例(8.70%)因术后肿瘤局部复发行截肢术,其余19例的患者尚未发生肿瘤复发及肿瘤转移,MSTS肢体功能评分为7~ 29分,平均为23.73分,治疗优良率为91.30%.结论 对于因软组织肉瘤广泛切除术后无法达到有效软组织覆盖而符合截肢指证的患者,行肿瘤广泛切除术联合皮瓣移植术保肢治疗效果良好.

  • 输尿管镜激光碎石与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效果比较

    作者:梁涛;李作为;田斌强;李永辉;叶绪晓;魏盖杰;傅强

    目的 探讨经尿道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URL)和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11月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ESWL治疗194例,行URL治疗265例,比较两种方式的疗效.结果 URL组术后2周、4周的临床结石清除率(85.7%、95.5%)均明显高于ESWL组(53.1%、79.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而URL组的发热、肉眼血尿、输尿管狭窄、穿孔的发生率与ESWL组相近(P均>0.05).结论 URL对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疗效优于ESWL,可优先选择.

  • 体质指数对后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的影响

    作者:吴怀亮;程帆;余伟民;饶婷

    目的 探讨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对后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的操作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到2015年12月行后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除1例因下腔静脉出血中转开放手术外,其余59例均顺利完成手术,依据BMI分为超重组(BMI≥25)26例(男/女=14/12),非超重组(BMI< 25) 33例(男/女=17/16).分别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留置引流管时间及引流量、术后并发症和术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结果 完成后腹腔镜下肾上腺手术的59例患者中,超重组肿瘤直径0.8 ~5.4 cm,非超重组肿瘤直径1.0~5.8 cm.两组在术后住院天数、留置引流管时间及其引流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VAS评分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超重组和非超重组手术时间分别为(62.1±19.3)min和(42.8±11.3)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89.6±15.8) ml和(72.0±16.4)ml,超重组均高于非超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对于行后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患者,BMI的增加将增加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对术后恢复、术后镇痛和术后并发症无明显影响.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合并急性肺动脉栓塞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陈锦暖;霍志荣;吴雷;周昊;潘玉嫦

    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合并急性肺动脉栓塞(APE)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198例AE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患者入院当日进行全面检查,包括血液生化指标与非血液指标,根据患者是否合并APE分为合并组50例与非合并组148例,比较两组临床表现及各项相关指标检查结果.结果 两组在卧床时间≥7 d、双下肢不等粗≥1 cm、DVT以及PaC02下降≥5 mm Hg等4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合并组的D-二聚体(D-D)和血清内皮素-1(ET-1)水平显著高于非合并组(P均<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合并组的D-D水平与ET-1水平呈显著正相关性(r=0.483,P=0.000),而PaO2与ET-1水平呈负相关性(r=-0.668,P=0.029).结论 卧床时间≥7 d、双下肢不等粗≥1 cm、DVT、PaCO2下降≥5 mm Hg以及D-D与ET-1水平升高均为AECOPD合并APE的高危因素,加强这些因素的排查及对症处理是改善AECOPD患者临床治疗预后的重要保障.

  • 非酸反流对糜烂性食管炎抑酸治疗的影响

    作者:汪杰;马金春;刘荣;汪承松

    目的 依据非酸反流对胃食管反流病类型之一的糜烂性食管炎(EE)患者抑酸治疗后食管内镜影像的改变,分析并评价非酸反流对抑酸治疗EE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门诊治疗的59例非酸反流E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质子泵抑制剂(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联合巴氯芬片、多潘立酮片及胃黏膜保护药(复方海藻酸片),进行抑酸治疗,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24 h食管pH连续监测,统计24h内pH <4的总时间百分率、24 h pH值、24 h pH<4的阳性率.根据反流性食管炎标准进行分级,比较食管内镜影像的变化及食管病变分级比例.结果 非酸反流EE患者抑酸治疗后24 h内pH <4的总时间百分率、24 h pH值、24 h pH<4的阳性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前食管损伤有糜烂并呈非全周性融合;治疗后糜烂面吸收,局部融合创面愈合.非酸EE患者治疗后食管内镜影像的食管病变程度分级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0.01).结论 胃食管反流病临床治疗效果判定主要依据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食管内镜影像阳性率是重要的评价标准.

  • 临床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审方中不合理处方分析

    作者:余志屏;李培红

    目的 分析总结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在审方过程中审核出不合格处方的不合理原因,提出整改措施,提高处方合格率,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方法 对PIVAS 2014年10月至2015年3月审核的肿瘤科和神经内科共5万多张电子处方中的66例不合理处方进行分类分析.结果 不合理处方在调查的前3个月发生较多,分别达到33.33%、28.79%、16.67%,随着药师的严格审核,及时将发现的不合理处方反馈给临床医师,不合理处方逐月减少.构成比在10%以上的主要不合理因素包含:输液不成组(37.88%)、溶媒用量不当(21.21%)、溶媒选择不当(15.15%)及药物剂量不足(10.61%).结论 PIVAS流程中药师的认真审核及与临床医师的有效沟通可减少临床的不合理用药,有效降低临床用药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

  • 右美托咪定复合地佐辛用于面部整形手术麻醉的临床研究

    作者:刘学龙;李思远;杭博;邱宝军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地佐辛在面部整形手术麻醉的应用效果,为临床麻醉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4年1月到2016年1月接受面部整形手术的患者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的静脉麻醉方案,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地佐辛的静脉麻醉方案.对比两组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T1)、切皮时(T2)、术中(T3)、术后清醒时(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脑电双频指数(BIS);对比两组的苏醒时间、清醒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T1和T4的MAP、HR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T1、T2、T3、T4时观察组的RR、SpO2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各个时间点的MAP、HR、RR、SpO2以及BIS更为平稳;观察组的苏醒时间[(5.13±1.86) min vs(8.71±1.72) min,P<0.05]和清醒时间[(6.98±1.73) min vs (10.73±2.08) min,P<0.05]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呼吸抑制及术后躁动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复合地佐辛静脉麻醉用于面部整形手术的麻醉效果好,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呼吸功能的影响小,术后苏醒时间短,且不良反应少,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案.

  • 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刘畅;李明哲

    目的 探讨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于2015年1月至12月随机抽取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经剔除后有90例患者入组作为研究对象,选用简易智力状况检查量表(MMSE)对患者认知水平进行评估,比较存在认知功能障碍的2型糖尿病患者(观察组)与无认知功能障碍的2型糖尿病患者(对照组)相关因素的差异.结果 入组2型糖尿病患者有37例(41.11%)存在认知功能障碍,53例(58.89%)无认知功能障碍.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态、居住状态、职业、2型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低血糖发生频率、高脂血症、颈动脉斑块形成、抑郁症状等11个指标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因素分别为:糖化血红蛋白高(OR =4.08,95% CI:1.18~23.37)、接受教育年限低(OR =3.56,95% CI:1.42~22.49)、低血糖发生频(OR =3.78,95%CI:0.91~18.66)、有抑郁相关症状(OR =2.89,95% CI:1.12 ~ 17.39).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较高,影响因素复杂,应就血糖平稳控制、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知识素养等实施针对性措施,以减少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减少其负面影响.

  • 银耳五加参胶囊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张颖;陈东亚;陆罗定;杨明晶

    目的 研究银耳五加参胶囊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以期为银耳和五加参的开发利用提供实验支持.方法 经口灌胃分别给予健康雌性清洁级ICR小鼠纯净水(对照组,5批,每批10只)、银耳五加参胶囊87.5 mg/kg(低剂量组,5批,每批10只)、175 mg/kg(中剂量组,5批,每批10只)、525 mg/kg(高剂量组,5批,每批10只),每日1次,连续30 d后,分别进行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和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测定、二硝基氟苯(DNFB)诱导小鼠迟发性变态反应(DTH)试验、抗体生成细胞检测和血清溶血素测定、小鼠碳廓清试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试验,测定小鼠免疫功能.结果 低、中、高剂量组小鼠的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能力均高于对照组(P <0.05,P<0.01).高剂量组小鼠的NK细胞活性和DNFB诱导的小鼠DTH能力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在受试剂量下银耳五加参胶囊对小鼠刀豆蛋白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能力、抗体生成细胞数、半数溶血素值(HC50)、小鼠碳廓清能力均无影响(P均>0.05).结论 银耳五加参胶囊有增强正常小鼠免疫力的作用.

  • 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SP17、SPAG9、OY-TES-1基因的去甲基化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

    作者:崔梦瑶;岑尧

    目的 检测在卵巢上皮性癌与非卵巢癌中,精子蛋白17(SP17)、精子相关抗原9(SPAG9)、OY-TES-1这三种癌-睾丸抗原基因启动子区域去甲基化表达的差异,探讨其与卵巢上皮性癌临床病理分期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25例新鲜的卵巢上皮性癌组织标本,及25例新鲜的非卵巢癌组织标本,采用DNA酸性亚硫酸盐转化、PCR扩增及甲基化敏感性内切酶方法检测SP17、SPAG9、OY-TES-1在卵巢上皮性癌与非卵巢癌中CpG岛的去甲基化表达.结果 与非卵巢癌组织比较,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SP17、SPAG9、OY-TES-1基因启动子区存在高去甲基化表达(P均<0.01).三种癌-睾丸抗原基因启动子区域去甲基化表达阳性率在卵巢上皮性癌不同年龄、组织学类型和分化程度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SP17、SPAG9启动子区域去甲基化表达阳性率在有淋巴结转移者中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1,P<0.05),在Ⅲ~Ⅳ期患者中高于Ⅰ~Ⅱ期患者(P均<0.05);而OY-TES-1启动子区域去甲基化表达阳性率仅在有淋巴结转移者中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结论 SP17、SPAG9、OY-TES-1基因启动子区域在卵巢上皮性癌中存在高去甲基化表达,且其去甲基化表达均与患者发病年龄、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无关;部分与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相关.SP17、SPAG9、OY-TES-1或可成为卵巢上皮性癌免疫治疗的靶位点.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REM-1mRNA的表达

    作者:韩美玲;陈绍平;贾钦尧;毛建;李果;李刚

    目的 探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内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TREM-1)mRNA表达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与气道炎症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3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内科门诊及住院COPD患者共60例,治疗前为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期),经治疗后病情稳定为COPD稳定期(SCOPD期).根据其肺功能(FEV1/FVC和FEV1占预计值%)、症状、改良呼吸困难指数(mMRC)以及过去1年急性加重次数进行综合评估,将SCOPD期分为低风险组和高风险组,每组30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各组对象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内TREM-1 mRNA的表达量及血浆可溶性TREM-1(sTREM-1)、白细胞介素(IL)-1β的含量.结果 TREM-1 mRNA的相对表达量及sTREM-1、IL-1 β含量,在AECOPD期患者均明显高于SCOPD期患者(P均<0.01);且在两期患者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在SCOPD高危组患者均高于低危组患者(P均<0.05),且在两组患者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COPD患者TREM-1 mRNA的相对表达量与血浆IL-1β、sTREM-1含量呈正相关(r =0.82,P<0.01;r =0.78,P<0.01),血浆IL-1β与sTREM-1含量也呈正相关(r=0.81,P<0.01).结论 TREM-1、sTREM-1和IL-1β可能参与了COPD的气道炎症反应,且与COPD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存在正相关关系.

  • 神经电生理检查对吉兰-巴雷综合征患儿临床严重度和预后的判断价值

    作者:乔凌燕;孙裕平;于洪波;李德华;杨柳;吕娟;马少春;樊兆民

    目的 研究神经电生理检查在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儿临床严重度和预后判断中的应用及其价值.方法 2012年2月至2016年2月共有122例患儿被诊断为GBS.根据患儿Hughes评分进行病情等级划分,轻型29例,重型93例.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神经电生理检查的差异及GBS预后与神经电生理之间的关系.结果 上呼吸道感染、面瘫、延髓功能障碍、机械通气与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以及前驱感染史及F波异常等发生率在轻型与重型患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轻型患儿腹泻、胸闷发生率及远端复合肌肉的动作电位(dCMAP)波幅异常发生率低于重型患儿,胫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CV)与腓总神经MCV高于重型患儿,大Hughes评分低于重型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预后良好患儿MCV减慢与dCMAP波幅异常发生率均低于预后较差患儿(P均<0.01).结论 神经电生理检查中MCV减慢、dCMAP波幅降低或消失、Hughes评分高等提示GBS病情恢复慢,预后差,有助于GBS病情程度及预后的判断;F波是诊断GBS的敏感指标,但并非是判断预后的良好指标.

  • 甲状腺良恶性病变的双源CT能谱特征分析

    作者:班允清;杨进军;邵泽锋

    目的 分析甲状腺癌及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双源CT能谱曲线及碘图特点,为甲状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进行双源CT检查,并经临床手术病理确诊甲状腺癌及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55例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其中甲状腺癌2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35例.所有患者均行西门子双源炫速CT双能量平扫、动脉期及静脉期扫描,应用liver VNC和Monoenergetic软件得到病变区域碘浓度、碘图及能谱曲线,比较甲状腺癌与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的能谱曲线斜率、碘浓度.结果 平扫甲状腺癌患者的能谱曲线斜率及碘浓度低于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动脉期甲状腺癌患者的能谱曲线斜率、甲状腺与颈总动脉碘浓度比值均低于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静脉期甲状腺癌患者的能谱曲线斜率、甲状腺与颈总动脉碘浓度比值与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双源CT双能量定量参数测定可以对甲状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提高诊断准确率.

  • 人脑胶质瘤中12-脂氧合酶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杜安民;靳向前

    目的 探讨人脑胶质瘤中12-脂氧合酶(12-LOX)的表达及与病理、临床特征等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1年2月至2015年10月首次手术治疗的30例脑胶质瘤患者(脑胶质瘤组)为研究对象,以行颅内减压术的患者20例为对照组;对胶质瘤组手术切除的瘤体组织和对照组颅内减压术获得的正常脑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和对比12-LOX的表达,分析其表达和胶质瘤患者病理及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 (1)30例胶质瘤患者标本中,23例(76.7%)呈现12-LOX的强阳性表达,7例为弱阳性;而20例对照组患者正常脑组织均为弱阳性表达;两者强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脑胶质瘤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灶直径、反映肿瘤患者功能状态的KPS评分均与12-LOX的表达无显著关联(P均>0.05);12-LOX的表达与胶质瘤病理级别相关,随着恶性程度升高,12-LOX的强阳性率表现出递增趋势(P<0.01).(3)弱阳性表达12-LOX的脑胶质瘤患者其生存率显著高于强阳性表达患者(P<0.01).结论 脑胶质瘤组织存在异常12-LOX高表达,脑胶质瘤患者12-LOX表达和病理分级关系密切,与患者预后相关.

  • 体质指数对腰椎小关节骨性关节炎发病及严重度分级的影响

    作者:张武;辛本磊;刘健;陈领振;赵勉乔;许传斌

    目的 研究体质指数(BMI)在腰椎小关节骨性关节炎(LFOA)发生发展中的影响.方法 对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CT室于2013年10月至2015年1 1月因下腰痛行CT检查的12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71例,女58例;年龄25 ~65(50.6±8.3)岁.按照BMI分类方法将患者分成正常组(n=53)、超重组(n=44)和肥胖组(n=32)三组,比较三组患者L1/2 ~ L5/S1节段LFOA(影像学表现为关节间隙狭窄、骨赘形成及骨质变化)的发生率及LFOA分级情况的差异性.统计学分析检验水准取α=0.05,采用x2检验的分割法时,检验水准调整为α’=0.0125.结果 129例患者共计1 290个腰椎小关节和645椎间盘,415个椎间盘退变(真空征、膨出、突出),占64.3% (415/645);631个腰椎小关节病变,发生率约48.9%(631/1 290).三组患者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正常组530个腰椎小关节中238个(44.9%)腰椎小关节病变;超重组440个腰椎小关节中225个(51.1%)腰椎小关节病变;肥胖组320个腰椎小关节中168个(52.5%)腰椎小关节病变.腰椎小关节病变发生率在L4/5高,占62.8%.LFOA发生率三组间两两比较,正常组分别稍低于超重组、肥胖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125).LFOA严重度分级随BMI的递增(正常组→超重组→肥胖组)而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肥胖是LFOA严重度分级的影响因素,BMI对LFOA的发生率能否获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有待扩大样本量进一步观察.

  • Survivin及E-cadherin在子宫腺肌病中的表达及相关性

    作者:夏红蕾;冯颖;安自珍;贾渊雯;谢佳成

    目的 观察凋亡抑制基因生存素(Survivin)和E-钙粘附素(E-cadherin)在子宫腺肌病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 以兰州市妇幼保健院2013年5月至2014年3月68例子宫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38例子宫腺肌病病灶及在位内膜组织中Survivin及E-cadherin蛋白的表达,并与30例无症状肌瘤患者的正常子宫内膜组织进行对照;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Survivin及E-cadherin在子宫腺肌病病灶与正常内膜的表达.统计学分析以α=0.05为检验水准,当采用R×C表x2检验的分割法时,检验水准调整为α'=0.0125.结果 子宫腺肌病病灶组织中,Surv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89.47%)明显高于在位内膜(55.26%)及正常内膜(6.67%,P均<0.0125).腺肌病病灶组织中E-cadherin蛋白阳性表达率(47.37%)明显低于在位内膜(71.05%)及正常内膜(96.67%,P均<0.0125).腺肌病病灶中Survivin和E-cadherin表达呈线性负相关(r=-0.988,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Survivin蛋白在腺肌病病灶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内膜,E-cadherin在腺肌病病灶的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内膜.结论 Survivin及E-cadherin可能与子宫腺肌病的发生、发展有关.

  • 干预Wip1基因对人肝癌细胞系Huh-7的影响

    作者:李哲;刘军;李晓明;赵丽娟;路健;吴灵潼;李秉寿

    目的 干预人肝癌细胞系Huh-7的野生型p53诱导的磷酸酶1(Wip1)基因的表达,并观察其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变化.方法 采用转染法,将促进Wip1基因表达的质粒和抑制Wip1基因表达的小干扰RNA(siRNA)分别转染Huh-7细胞.质粒转染的Huh-7细胞为质粒转染组,未经质粒转染的为未转染组,siRNA转染的为siRNA干扰组,用Negative Control siRNA转染的为NC组.转染后,行Western blot、CCK-8、细胞划痕、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变化.结果 质粒转染后,Huh-7细胞Wip1蛋白的表达上调,细胞增殖促进,增殖率在107.42%~ 176.36%之间.未转染组在0~24h、~48 h、~72 h时的迁移距离分别小于质粒转染组:[(34.78±4.77) μm vs (61.60±2.02) μm,(33.98±3.48)μm vs (64.75±4.67) μm,(35.49±0.90) μm vs(67.89±4.23)μm,P均<0.01].未转染组3次Transwell实验的细胞迁移数均少于质粒转染组:[(90.00±3.00)vs (178.67±5.77),(74.33±26.95)vs(209.00±32.91),(79.33±20.74)vs (208.67±73.24),P均<0.01].siRNA转染后,Huh-7细胞Wipl蛋白的表达下调;细胞抑制率在12.37% ~40.81%之间;NC组在0~24h、~48 h、~72 h时的迁移距离分别大于siRNA干扰组:[(31.24±4.42) μm vs (16.04±6.21)μ m,(31.33±2.13)μm vs (18.20±5.67)μm,(32.45±3.08) μm vs (18.99±5.32) μm,P均<0.01];NC组3次Transwell实验的细胞迁移数均多于siRNA干扰组:[(74.00±12.17)vs(33.00±10.44),(77.00±5.00)vs (32.67 ±2.08),(81.33±17.16)vs (29.30±2.51),P均<0.01].结论 促进Huh-7细胞Wip1基因表达后,其Wip1蛋白的表达上调,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增强.抑制Huh-7细胞Wip1基因表达后,其Wip1蛋白的表达下调,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被抑制.

  • 慢性应激大鼠外周血促炎细胞因子和肠道微生态的变化

    作者:汪英;李锡春;黄佰彦;张杰;贺莎莎;邓窈窕;罗馨玫;刘杰;王雨晴

    目的 通过观察慢性应激大鼠外周血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和肠道微生态的变化,探讨慢性应激对于其体内炎症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方法 对大鼠序贯采用束缚、强迫游泳和噪声三种刺激48 d,分别将进行应激18、33、48 d时存活的大鼠作为慢性应激1组(n=20)、慢性应激2组(n=20)和慢性应激3组(n=20);将未受实验应激原刺激的20只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并比较4组大鼠一般状况、外周血的促炎细胞因子和肠道微生态状况.结果 对照组大鼠的饮食、精神与活动状态良好.3个慢性应激组大鼠均呈现食欲不好、活动减少、毛发无光泽、精神萎靡和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大鼠上述症状、体征随应激时间的延长而明显,即按正常组、慢性应激1、2、3组之序,症状、体征依次加重.随应激程度的递增(正常组→慢性应激1组→2组→3组),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干扰素(INF)-γ mRNA相对表达量递升(P均<0.01);大鼠盲肠的肠杆菌和肠球菌定量[集落形成单位(CFU/g)]递升(P均<0.01),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定量则递降(P均<0.01).结论 慢性应激可显著增加大鼠外周血促炎细胞因子水平和改变肠道微生态,变化程度与应激程度相关.降低促炎细胞因子水平和/或改善肠道微生态状态可能有利于改善其慢性应激状态.

  • bFGF、HGF与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患者心房纤维化的关系

    作者:马乐乐;赵飞

    目的 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肝细胞生长因子(HGF)与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心房纤维化的关系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选取20例接受换瓣手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根据有无房颤分为房颤组10例和窦性心律(SR)组10例.在无菌条件下由手术者钳取小量的左心耳组织,制备石蜡切片并分别进行HE染色以及Masson染色;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测定左心耳心房肌组织中bFGF、HGF的蛋白表达,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测定阳性染色面积密度并进行相对定量分析.蛋白印迹技术测定心房组织相关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转导通路蛋白[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p38]的相对表达量;后将拍片所得图像输入自动图像分析仪以获取结果.结果 (1)两组间心肌细胞直径、心肌细胞间质纤维化面积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房颤组bFGF在心房肌细胞间质内的分布明显多于SR组,两组间免疫组化bFGF面积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GF的分布明显少于SR组,两组间免疫组化HGF面积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房颤组心房组织的JNK、ERK、p38蛋白的相对表达量高于SR组(P均<0.05).结论 风湿性心脏病房颤患者心肌组织中bFGF的表达增加及HGF的表达降低,可能激活了JNK、ERK、p38信号通路分子的磷酸化表达,从而促进心房纤维化,参与房颤的发生与维持.

  • miR-196a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章海燕;刘连科;束永前;杨丰名

    目的 探讨微小核糖核酸-196a(microRNA-196a,miR-196a)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水平及其相应临床意义.方法 从44例NSCLC组织及其相应癌旁组织中提取总RNA,并使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技术检测miR-196a的相对表达量,分析NSCLC患者临床TNM分期及无病生存期(DFS)与miR-196a表达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 miR-196a在86.36%(38/44)的NSCLC组织中相对高表达;临床分期Ⅲ期+Ⅳ期的NSCLC患者肿瘤组织中miR-196a的相对表达量(153.87±32.57)显著高于Ⅰ期(88.99±35.89)及Ⅱ期患者(96.37±46.53)的相对表达量(P均<0.01).肿瘤组织中miR-196a高表达的NSCLC患者其中位DFS(15个月)显著短于miR-196a低表达患者(27个月,P<0.05).结论 NSCLC组织中miR-196a高表达提示临床预后不佳,miR-196a有望作为NSCLC预后预测的分子标志物.

  • 系统认知心理护理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闵海瑛;顾静莲;王玲;滕秀菊;王灿

    目的 研究系统认知心理护理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浦东新区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按序贯入组方法,单号为研究组(30例),双号为对照组(30例).对照组接受药物治疗和常规精神科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8周的系统认知心理护理.两组在入院初、第4周时、第8周时分别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及护士用住院精神病人观察量表(NOSIE)等进行评定和分析,出院时统计住院时间.结果 研究组BPRS得分住院第4周、第8周依次降低(P<0.01),且第4周和第8周均分别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NOSIE评定总分和ITAQ得分第4周、第8周依次增高(P<0.01),且第4周和第8周均分别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P<0.01).对照组BPRS得分第4周、第8周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NOSIE评定总分、ITAQ得分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的住院时间为(8.22 ±0.65)个月,对照组为(9.94 ±2.6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系统认知心理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自知力、改善精神症状和提高社会功能,从而提高临床疗效、缩短住院时间.

  • 胃癌化疗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应对方式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王婷婷;李冬;王辉;黄丽;胡爽;许崴崴

    目的 探讨胃癌化疗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应对方式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为提高其生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86例胃癌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应对方式量表及生活质量核心量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胃癌化疗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及应对方式与生存质量的关系.结果 胃癌化疗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评分中不明确性评分高,而信息缺乏评分较低,应对方式各个维度评分均偏低,生活质量中功能评分、症状评分及单项和整体生活质量评分均偏低.胃癌化疗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与生活质量中认知功能、情绪功能均呈负向相关(r=-0.365、-0.452,P均<0.05);复杂性与生活质量中认知功能、情绪功能均呈负向相关(r=-0.412、-0.357,P均<0.05);信息缺乏与生活质量中角色功能、社会功能呈负向相关(r=-0.587、-0.687,P均<0.05);而不可预测性与生活质量中各个维度均呈负向相关(r=-0.351、-0.541、-0.412、-0.425、-0.413、-0.365、-0.354、-0.368,P均<0.05);面对、屈服的应对方式与生活质量各个维度分别呈正向相关与负向相关(P均<0.05);回避的应对方式与生活质量的认知功能、情绪功能呈负向相关(r=-0.325、-0.356,P均<0.05).结论 胃癌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疾病不确定感及应对方式相关,治疗过程中应改善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及应对方式,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 Time-out手术巾在提高术前Time-out执行率中的效果评价

    作者:肖建明;戴晓娟

    目的 观察术前暂停(Time-out)手术巾在提高术前Time-out执行率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8月手术室所有手术病人12 598例,准确登记每例病人Time-out执行情况.Time-out手术巾于2015年6月起开始使用,将使用前2015年3月至5月手术室合计手术病人6 378例作为对照组;将2015年6月至8月手术室合计手术病人6 211例作为试验组.对照组在常规手术巾铺完后,由外科医生主持,麻醉医生和巡回护士共同执行Time-out,执行完毕,洗手护士传递手术刀,手术开始.试验组将Time-out手术巾打包在常规腹包中消毒,消毒皮肤铺单完毕,在手术部位覆盖Time-out手术巾;此刻由主刀医生主持,巡回护士及麻醉医生三方核查,执行Time-out;核对无误后,方可取走Time-out手术巾,开始手术.由巡回护士术后记录Time-out的执行率,并记录未执行Time-out的原因.结果 使用Time-out手术巾前,对照组手术室Time-out执行率为87.3%;使用Time-out手术巾后,试验组手术室Time-out执行率上升为99.8%;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使用Time-out手术巾,可有效提高术前Time-out的执行率,是一种有效的术前安全核查干预方法.

  • 基于需要理论的层级护理对老年肺癌患者疗效与生存质量的影响

    作者:王辛;张金凤

    目的 利用需要理论对老年肺癌患者实施层级护理以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命质量变化.方法 将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186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93例患者实施层级护理+传统护理,对照组93例患者只接受传统护理.两组患者入院时均接受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OL-C30)评估,入院过程中均接受相同的化疗+抗癌药物治疗,对比分析实施不同护理措施前后两组患者EORTC QOL-C30评分的变化、治疗满意度评分、症状等级评估及消极心理症状的变化.结果 经过30 d的护理干预,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估、患者症状等级、消极心理发生率均得到显著改善(P均<0.01);试验组的QOL-C30评分、患者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P<0.05),消极心理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症状Ⅲ级发生率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据老年肺癌患者病况需要实施层级护理不仅提高了患者对治疗护理的满意度,同时也降低了患者的消极心理,减轻患者的痛苦.实施基于需要理论的层级护理措施,其效果好于传统的护理.

  • 食管癌患者临床路径应用中变异分析与改进式干预效果评价

    作者:牟绍兰;牟绍玉

    目的 探讨食管癌患者临床路径中的变异因素及其针对性改进式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8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2年1月至6月的10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2年7月至12月的10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路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总结对照组临床路径变异的基础上,对临床路径进行改进后实施,比较两组患者干预效果的差异.结果 对照组104例患者,其中84例发生临床路径变异,发生率为80.77%,正性变异55例(52.88%),负性变异29例(27.88%),未变异20例(19.23%).在变异因素中,医务人员导致的变异多,为34例(40.48%);来自患者24例(28.57%);来自医院管理系统26例(30.95%).临床路径改进后实施干预的观察组,其住院天数和总治疗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医疗护理质量评分和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97.12% vs 74.04%)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在对食管癌患者临床路径变异因素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实施食管癌临床护理路径的针对性改进,改进后的护理干预效果明显提高,减少了患者住院时间和费用,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 剖宫产术后自控镇痛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作者:潘晓红;田珊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行硬膜外自控镇痛后诱发的并发症及其针对性护理措施.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5月剖宫产术后接受硬膜外自控镇痛的100例产妇为观察组,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5月剖宫产术后不进行硬膜外自控镇痛的100例产妇为对照组,采用VAS评分评估两组产妇的术后即时和12 h、24 h的疼痛状况,记录两组产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后即时和12 h、24 h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产妇嗜睡、皮肤瘙痒、恶心呕吐、尿潴留、低血压等并发症发生率稍高于对照组,但经及时处理,均得到有效缓解,并未对其生活质量造成太大影响.结论 硬膜外自控镇痛可有效缓解产妇剖宫产术后疼痛状况,但可能诱发相应的并发症,因此,护理人员应制定护理措施予以针对性护理.

  • 思维导图对食管癌放疗患者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马瑛;陈佩娟;陈剑荣

    目的 探讨在食管癌放疗患者的临床护理中运用思维导图对患者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120例食管癌患者根据数字抽签法分为观察组(n=60)及对照组(n=60),对照组应用放疗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思维导图实施护理,两组干预时间为8周,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 面对、屈服、回避等维度评分在干预前两组患者中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在干预后两组中均较干预前改善(P均<0.01);且干预后观察组面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屈服、回避等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1).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评分在干预前两组患者中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在干预后两组中均较干预前改善(P均<0.01);在观察组干预后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 思维导图可引导食管癌放疗患者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面对疾病,且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正念疗法心理干预对伴有焦虑抑郁状态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林燕妹;林益平;邱妹妹

    目的 探讨对伴有焦虑抑郁状态的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采用正念疗法心理干预对其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6年1月至3月伴有焦虑抑郁状态的IBS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上联合正念疗法心理干预.干预前、干预4周后,通过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IBS专用生活质量量表(IBS-QOL)分别评估IBS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SAS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IBS-QO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通过正念疗法心理干预,IBS患者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 肺表面活性物质气道分布及功能研究进展

    作者:卢冬梅;李南方;姚晓光

    自1929年Veergaard[1]首先提出肺表面活性物质以来,我们已经知道肺表面活性物质的确切组成以及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合成、分泌、调节和代谢.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主要功能是降低肺泡表面张力和防止呼气末肺萎陷[2],对维持肺泡正常结构和稳定通气具有重要作用.对于肺表面活性物质的研究长期以来主要集中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方面,随着对进一步研究发现,它不仅存在于肺泡中,也存在于气管及各级支气管中,呼吸道中的表面活性物质可以维持气道稳定性促进液体的清除,防止液体在管腔内聚集,并具有宿主防御、免疫调节等重要功能.

  • 循环微颗粒在临床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黄洁;李承红

    微颗粒(microparticles,MPs)是指以出芽的方式,在细胞损伤或激活时,从胞浆膜表面脱落的、大小不等的膜性囊泡[1].近年研究发现MPs具有很多生物学活性,并且在多种细胞生理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包括细胞间生物活性信号传递、免疫调节、凋亡、稳定等[2].MPs携带来源细胞的表面标志物,可以反映来源细胞的各种复杂功能、损伤或激活状态[3].随着对它的认识不断更新,研究越来越多,已经发现其与许多如血液、循环、呼吸、代谢系统疾病等密切相关,且可能为这些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开拓新途径[4-5].本文从MPs产生机制、分类、生物功能,并就相关临床系统疾病应用进展等多方面加以综述.

  • 胸腺瘤误诊肺黏膜相关淋巴瘤18F-FDG PET/CT显像1例

    作者:杨文平;丁重阳

    1 病例简介患者女,48岁.咳嗽伴右下胸痛近3个月,无发热,无咯血.既往有哮喘、支气管炎病史20年.体格检查: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及大便常规均正常;血清肿瘤标志物(CEA、AFP、CA-199、NSE、CY21-1、CA-724)均阴性;未触及浅表肿大淋巴结.当地医院CT:右肺中叶实变,右侧胸腔积液.以“右肺中叶占位”于本科行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体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显像(18F-FDG PET/CT)检查.患者空腹6h,采指尖血测血糖5.0 mmol/L.静脉注射18 F-FDG 370MBq后,患者安静、避光、平卧休息60 min后行PET/CT(德国Siemens Biograph 16 HR PET/CT)显像,扫描范围自颅底至股骨上端.18F-FDG PET/CT图像示:右肺中叶大片实变影,密度不均匀,见钙化,范围约12.3 cm×9.3 cm ×9.9 cm,右肺中叶支气管显示不清,局部胸膜增厚粘连,18 F-FDG摄取不均匀性轻度增高,大标准吸收值(SUVmax)为4.8(CT和18F-FDG PET/CT影像见图1a、1b、1c).于PET/CT检查后第2天行手术治疗,术中见肿瘤位于右前纵隔,侵及右侧胸腔及右肺,大小约20 cm×18 cm×10 cm,分叶状,质硬,切口呈鱼肉状.术后病理示,光学显微镜下可见肿瘤呈小叶状,上皮巢内淋巴细胞稀少,肿瘤细胞形成模糊的实性片状结构,肿瘤细胞呈多角形,中等大小,核圆形,核仁不突出,瘤细胞常常围绕血管周围间隙呈栅栏状排列(见图1d);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细胞角蛋白(CK)(+),CK20(-),上皮膜抗原(EMA)部分(+),CD5背景细胞(+),Ki-67约50%(+).病理诊断结果:胸腺瘤,B3型.

  • 经CT小肠造影确诊的麦克尔憩室内翻致成人肠套叠1例及文献复习

    作者:边向聪;洪金鹏;陈嘉屿

    肠套叠是一种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的肠道疾病,1674年由Barbete[1]首次报道,1789年Hunter[2]报道了3例患者并首次提出“肠套叠”这一名称.1871年Hutchinson[3]第一次报道了关于肠套叠的回纳.据国外统计,成人肠套叠发病年龄平均为50岁,男女比为5:1[4],占所有肠套叠患者的5%~10%,其中约1%可导致肠梗阻[5].由于该病临床症状不典型,因此在临床上极易被误诊、误治.现将我院1例麦克尔憩室内翻致成人肠套叠患者病情汇报如下,并进行文献复习,以期提高临床对该疾病的认识.

  • 中青年吸烟者戒烟意愿调查和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陆晓旻;朱际平;吕晓静;陈石

    目的 对中青年吸烟者的戒烟意愿进行调查,并分析有无戒烟意愿的人口分布特点和影响因素,为制定戒烟策略和促进戒烟提供依据.方法 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采取街头随机问卷调查方法,2015年4月至12月在南京市区进行调查.调查对象纳入标准:18 ~60岁,男女不限,到调查之日吸烟支数已经≥100支,且调查时仍在吸烟、近期和现在无需到医院或健康咨询机构就诊或接受服务的吸烟者.数据纳入SPSS 22.0软件进行处理和统计分析.结果 共调查630名吸烟者,有戒烟意愿290名,无戒烟意愿340名.戒烟意愿的分布在不同职业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有戒烟意愿者中认为戒烟困难的比例高于无戒烟意愿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7.6% vs 71.5%,x2 =7.88,P<0.01).有戒烟意愿的吸烟者愿意戒烟的原因“害怕生病”为47.3%,“同事或家人反对”占30.3%.无戒烟意愿者不愿意戒烟的原因“吸烟很舒服(酷)”占68.2%.结论 职业对戒烟意愿有影响,对自身健康的重视和担忧是愿意戒烟的主要原因,而对烟草生理和心理的依赖是导致不愿戒烟的主要原因.

中国临床研究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