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西医结合 >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on Cardio/Cerebrovascular Disease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山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 影响因子: 1.46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2-1349
  • 国内刊号: 14-131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2-75
  • 曾用名: 中医药研究
  • 创刊时间: 200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社
  • 出版地区: 山西
  • 主编: 肖传实 王斌全 吕吉元
  • 类 别: 中西医结合
期刊荣誉:
  • 辅助应用通心络对老年高血压病病人血压、尿白蛋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李勇;汪顺银;洪佳伟;温国华

    目的:观察老年高血压病病人在应用降压药物的基础上辅助应用通心络胶囊对血压及尿微量白蛋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6例老年高血压病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4例在口服硝苯地平(心痛定)控释片30 mg/d基础上给予通心络胶囊每日9粒,口服,共12周;对照组42例仅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d口服.观察两组病人血压控制及尿微量蛋白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①12周后治疗组降压总有效35例(79.5%),而对照组总有效24例(57.1%),两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组38例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分别下降(18.1±2.1) mmHg及(10.8±1.3) mmHg,而对照组37例分别下降(10.6±1.4) mmHg及(5.7±0.6)mmHg,治疗组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③12周后治疗组尿微量白蛋白下降值为(2.9±0.3) μg/ml,而对照组为(1.2±0.1) μg/ml,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生活质量定量观察:治疗前后体力健康、精神健康、总体功能评分及生活质量总分的改变,治疗组高于对照组.结论:在应用降压药物的基础上辅助应用通心络胶囊对老年高血压病病人血压控制良好,尿微量白蛋白减轻,生活质量改善明显.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性心脏病46例临床分析

    作者:张延丽;成要平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性心脏病影响母儿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妊高征性心脏病的临床资料.结果:妊高征性心脏病发生率为0.37%,占同期妊高征的4.67%,全组无一例死亡,均在纠正心力衰竭后顺利结束妊娠.结论:对于妊高征性心脏病病人需严密监护、及时治疗、选择适当分娩方式是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的重要措施.

  •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51例临床观察

    作者:杨瑞兰;刘静

    低分子肝素是一种新型的抗血栓剂,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其副作用主要是注射部位的皮下出血.我院自1999年2月-2002年12月,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经传统治疗效果欠佳的不稳定型心绞痛共51例,临床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 康复体操在脑卒中偏瘫病人康复训练中的应用

    作者:郑颖;王巍;李艳梅

    目的:提高脑卒中偏瘫病人肢体运动功能,减轻并发症的发生,指导病人正确的康复训练方法.方法:对70例病人通过康复体操训练,比较训练前后病人并发症发生情况、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程度及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等.结果:经过康复训练后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明显改善,有效抑制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康复体操的应用对偏瘫病人的肢体功能康复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呼吸衰竭35例

    作者:李习芳

    笔者自1999年-2002年采用自拟中药方加减配合西医常规治疗肺心病呼吸衰竭35例,并设单纯西医治疗对照组21例进行对比,取得了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 血脂灵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作者:武斌;王静萍

    笔者从1998年7月-2000年3月采用自制血脂灵对55例临床诊断为高脂血症病人进行治疗,临床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56例

    作者:于真健

    目的:观察益气通络、活血化痰中药配合西药盐酸普罗帕酮(心律平)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冠心病病人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6例,对照组44例,两组病人均常规口服西药心律平片,治疗组加用益气通络、活血化痰中药,每日1剂,8周为一疗程.治疗前后观察两组病人心律失常及伴随症状的改善情况和24 h动态心电图变化.结果:经8周治疗后,治疗组主症心律失常及伴随症状、心电图变化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通络、活血化痰中药配合西药能有效地控制心律失常,明显改善伴随症状,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血氧供求状况.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遗症46例疗效观察

    作者:马海盛

    中医学对中风多从虚、火、风、痰、瘀论治,认为中风属本虚标实之证,在本为肝肾不足,气血衰少,在标为风火相煽,痰浊壅盛,瘀血内阻.然就其病机而言,痰瘀互阻是其关键,而中风后遗症更是如此.因此,涤痰祛瘀在中风后遗症的治疗中意义重大.笔者于1994年10月-2002年9月,应用自拟的涤痰祛瘀汤配合西药治疗中风后遗症46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华法令、阿司匹林预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并发血栓栓塞的疗效对比

    作者:张洪民;郝晓磊

    目的:验证华法令、阿司匹林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的抗血栓栓塞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NVAF病人95例,其中华法令组32例,华法令1.5 mg/d~6.5 mg/d;阿司匹林组31例,75 mg/d~150 mg/d,对照组32例.所有病人均给予基础疾病治疗,以脑卒中发病率作为疗效判定.结果:华法令组脑卒中发病率3.13%,阿司匹林组为16.13%,对照组为25.00%.华法令组有1例出现小量脑出血,阿司匹林组有5例出现上腹痛、恶心.结论:华法令对NVAF的抗血栓治疗疗效确切.

  • 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80例临床观察

    作者:李春梅;李萌

    脑卒中后抑郁症是脑卒中后的一个重要的非器质性并发症,其表现为病人对任何事情都缺乏兴趣、空虚、厌烦、淡漠,认为活着无意义等.笔者近年来运用石学敏教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卒中的同时,对合并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病人进行对症治疗,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就近几年收治的80例病人的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 杏丁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作者:季华;梁军;孙照霞

    目的:观察杏丁治疗急性脑梗死病人的疗效,以及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发病72 h内的急性脑梗死病人60例,用随机对照方法将病人分为杏丁治疗组和维脑路通对照组各30例,分别静脉输注14 d,评价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流变学指标经比较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结论:杏丁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明显,对血黏度、脑血液循环均有明显改善,且安全无毒副作用.

  • 中医结合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疗效观察

    作者:王建芳

    部分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病人于昏迷苏醒神志恢复正常后,经历2 d~60 d(一般为14 d左右)的假愈期,又突然出现一系列精神神经症状,这种现象称为神经精神后发症或迟发脑病,发生率为0.06%~43%[1].笔者对本院近20年来,临床采用中医中药结合高压氧治疗的16例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病人,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脑复苏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作者:靳利利;罗小星

    随着心肺复苏技术的发展,心脏骤停后心肺复苏水平已有明显提高,但由于脑组织对缺血的耐受性较差,易引起不可逆损害,虽然部分病人心肺复苏成功,但终因不可逆性脑损伤而致死亡或残留严重后遗症,导致脑复苏失败而影响了心脏骤停后整个心肺复苏水平.心脏骤停后复苏的成功并非仅指心跳和呼吸的恢复,重要的是恢复智能和生活能力,因此,心肺复苏是决定预后的基础,脑复苏则是决定预后的关键.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脑复苏的研究越来越多,现综述如下.

  • 通心络胶囊的临床应用进展

    作者:刘维君

    通心络胶囊是石家庄以岭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根据中医络病理论研制而成的中药复方制剂,具有益气活血、通络止痛之功效,现愈来愈广泛地被用于临床各科,笔者就近几年来通心络胶囊的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 中医药对冠心病病人血小板功能影响的研究现状

    作者:田文杰;张敏州

    在冠心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中,血小板机制贯穿始终.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学说认为,在冠心病的开始阶段,动脉内膜损伤,血小板活化因子增多,血小板在该处黏附继而聚集,随后发生纤维蛋白沉积,形成微血栓.血小板聚集后释出一些活性物质,如TXA2(在体内不稳定,很快转化为TXB2)、血小板源生长因子、5-羟色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血小板第4因子等,在以上活性物质的综合作用下,血小板进一步黏附、聚集,血管收缩,平滑肌细胞增生、游移,成纤维细胞增生,内皮细胞进一步损伤,在脂质浸润的参与下,逐渐形成粥样斑块.近年来,在对冠心病病人血小板功能影响方面,中医药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

  • 中医肝证积分的增高与高血压病患病关系的研究

    作者:张世筠;肖守贵;张茹兰;王先春;周群清;沈明秀;谢小冰;杜宝俊;张汝箐;李洁;李育红;提桂香

    目的:研究中医肝证积分的增高与高血压病患病的关系.方法:以流行病学和数理统计的方法从定量方面来探讨中医肝证与高血压病患病的关系.结果:高血压病病人的肝火上炎、肝胆湿热、肝肾阳虚、肝阳上亢、肝血亏损、肝肾阴虚、肝阳化风、血虚生风的积分及肝证总积分高于正常人;肝血亏损、肝肾阴虚、肝阳化风、血虚生风的积分越高,尤其是肝气郁结、肝火上炎、肝阳上亢、寒凝肝脉以及肝证总积分越高,也就是说这些肝证越严重,则越易罹患高血压.结论:中医肝证与高血压患病有一定关系.

    关键词: 肝证 高血压病 关系
  • 大鼠初始复灌压力对冠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

    作者:范梦柏;赵进明;王子林;李家成;马捷

    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复灌压力与血管舒张功能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1,2].本组实验通过改变对血管内皮有直接作用的初始复灌压力,用5-羟色胺(5-HT)及硝普钠(SNP)检测其对内皮依赖性及非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以期分析复灌压力与血管舒张功能之间的内在联系[3],为临床心肌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 耳尖放血疗法治疗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的实验研究

    作者:陈华德;方针;王翀敏

    目的:观察耳尖放血疗法对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的实验疗效,为临床应用该疗法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加灌附子汤制造高血压肝阳上亢证大鼠模型,随机将大鼠分为自发性高血压组(空白对照组)、肝阳上亢组(模型对照组)、耳尖放血治疗组、氨氯地平治疗组和耳尖放血合氨氯地平治疗组共5组,观察耳尖放血疗法对模型大鼠一般情况(包括外观、性情变化)、痛阈、饮水量以及血压的变化.结果:耳尖放血组、氨氯地平组、耳尖放血合氨氯地平组均能改善模型大鼠的一般情况(包括外观和性情变化),提高痛阈和降低饮水量,且以耳尖放血组和耳尖放血合氨氯地平组效果较佳,三者均能降低模型大鼠血压,并以后一组为优.结论:耳尖放血疗法能改善模型大鼠肝阳上亢症状,耳尖放血合氨氯地平的降压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的耳尖放血或单用氨氯地平.

  • 益心胶囊对家兔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血清及心肌组织NO和NOS的影响

    作者:安静;周亚滨;张春芳;韩佳瑞

    目的:探讨益心胶囊对心肌缺血家兔一氧化氮(NO)及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影响.方法:雄性家兔2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5只,预防给药5 d.灌胃结束后,开胸结扎家兔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心肌缺血动物模型,观察血清及心肌组织NO和NOS的变化.结果:模型组、益心胶囊组、通心络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心肌组织NO及NOS含量均有明显降低(P<0.05);而与模型组相比,益心胶囊组、通心络组的NO及NOS含量均有明显的恢复(P<0.05),提示益心胶囊能够提高心肌缺血家兔心肌组织NO及NOS含量.结论:心肌缺血损伤时,血清及心肌组织NO及NOS含量明显降低,而益心胶囊能够显著提高心肌缺血家兔血清及心肌组织NO及NOS含量,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 调脂合剂对血脂代谢紊乱型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干预作用

    作者:杨思进;崔雪生;肖顺汉;陈美娟

    目的:研究血脂水平与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之间的关系,探讨动脉粥样硬化(AS)发病的可能机制以及中医药物治疗和预防的新途径,为临床寻找适宜的调脂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将40只雄性Wister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调脂合剂组、辛伐他汀组),用喂饲高脂饮食的方法造模.空白对照组喂普通饲料,其余3组用高脂饲料,其中降脂合剂组用降脂合剂(每天1.1 ml/100 g,1 ml含生药0.85 g)灌胃,辛伐他汀组用西药辛伐他汀(每天0.1 ml/100 g,1 ml含生药1.70 g)灌胃.实验第11周全部处死取材,分别检测其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VSMC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阳性细胞率.结果:模型组的TC水平、PCNA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1),其他3组间两两比较无统计学意义.LDL-C的含量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之间两两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他3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空白组的HDL-C与其他3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他3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经相关性分析发现,模型组VSMC增殖率与血清TC、TG呈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是r=0.786、r=0.696,经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脂异常可以刺激VSMC的增殖,且增殖率与血脂水平呈正相关.说明中药调脂合剂预防AS的发生和发展,主要是通过抑制VSMC的增殖而实现的.

  • 稳心颗粒冲剂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疗效观察

    作者:周新华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冲剂对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病人的疗效.方法: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功能Ⅲ级~Ⅳ级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病人58例随机分为稳心颗粒冲剂组(A组)和对照组(B组),治疗4周后,复查超声心动图、动态心电图.结果:经治疗后A组与B组相比,心功能改善、室性心律失常改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心颗粒冲剂对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病人,在改善心功能、控制室性心律失常方面有较好的疗效.

  • 莪红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心肌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

    作者:倪军;张三林;代启宇;倪红;卫世强

    目的:观察中药莪红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QRS记分法预测梗死面积、彩色超声多普勒测定射血分数(LVEF)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检测.结果:莪红注射液组梗死面积较对照组明显缩小,LVEF明显改善,SOD升高,MDA含量下降,同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莪红注射液通过干预氧自由基代谢等途径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心肌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作者:岳晓军;李婉媚;吴一行;胡志兵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择不稳定型心绞痛住院病人35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15例给予常规抗心绞痛治疗;B组20例给予常规抗心绞痛治疗同时加低分子肝素钙5 000 AX aIU,皮下注射,每12 h 1次,7 d为一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心电图变化,并于用药前后测定凝血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结果:A、B两组病人的临床疗效分别为53%和90%(P<0.01),B组TT、PT、APTT较治疗前延长(P<0.05),无明显出血的不良反应.结论:低分子肝素钙对控制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显著,而且使用安全方便.

  • 索他洛尔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对QT离散度的影响

    作者:王旭玲;薛树仁;胡先明

    心电图各导联间QT间期的差值即QT离散度(QTd)是反映心室肌复极不同步的简易指标,实验研究表明心肌复极时间的差异对室性心律失常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增大者易患严重心律失常[1,2],晚近的研究证实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与缺血性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密切相关[3],索他洛尔(sotalol)具有Ⅱ、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特性[4],本组应用索他洛尔治疗室性早搏100例,同时观察了索他洛尔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用药前后的QT离散度,探讨索他洛尔对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对病人QT离散度的影响.

  • 栝楼薤白半夏汤治疗窦性心动过缓36例临床观察

    作者:李廷荃;王晞星

    目的:观察栝楼薤白半夏汤加减方治疗窦性心动过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符合入选标准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栝楼薤白半夏汤组(治疗组)35例,对照组31例.治疗组服用栝楼薤白半夏汤,每日1剂,早晚分服;对照组服用阿托品0.3 mg~0.6 mg,每日3次,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80.0%,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显效率为41.9%,总有效率为67.7%,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盛阳虚是窦性心动过缓的主要病机,栝楼薤白半夏汤加减方可增加窦房结的兴奋性,恢复正常心率.

  • 脑心通胶囊对高血压病的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疗效观察

    作者:王亚玲;李跃;杨文粹

    目的:探讨脑心通胶囊对血液流变学的改变及降压效果.方法:根据病情、病程、性别配伍,将56例2级、3级高血压病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两组均应用传统降压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脑心通胶囊,治疗4周后观察降压效果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组降压效果、血液流变学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传统降压药合用脑心通胶囊有良好地改善血液黏滞度作用,对降低舒张压效果较好.

  • 益气活血利水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作者:焦启超

    目的:探讨西医和中西医结合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不同治疗效果.方法:将57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组)30例和西医治疗组27例,两组均以21 d为一疗程,1个疗程后对病人心功能、水肿、呼吸困难、心律(率)、肝脏大小、食欲、精神等变化进行组间分析.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 30例心房颤动的BNP分析

    作者:倪卫兵;高想;葛芳清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与BNP的关系.方法:选择住院病人36例,心房颤动病人20例,非心房颤动病人16例,心功能均为NYHA Ⅱ级~Ⅲ级.正常对照组22例.住院病人于入院后24 h~48 h内(门诊病人在就诊24 h~48 h内)接受超声心动图、心电图检查,留取清晨空腹静脉血,采用RIA法检测BNP.结果:心房颤动组病人血浆BNP平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BNP不仅是反映早期心功能受损的敏感指标,而且和心律失常相关,与心房颤动有较密切的关系.

  • 高血压病病人治疗前后24 h血压变异性和心率变异性观察

    作者:刘勇;杨涛

    目的:①研究高血压病人24 h血压变异性和心率变异性的规律;②观察依那普利对高血压病人血压变异性和心率变异性的治疗影响.方法:①对132例高血压病人(EHⅠ-Ⅱ组90例,EHⅢ组 42例)和60例健康对照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并分析血压变异性和心率变异性;②对45例EHⅠ-Ⅱ组高血压病人用依那普利随机单盲法治疗前后分析血压变异性和心率变异性指标做自身前后对照研究.结果:①EHⅠ-Ⅱ组和EHⅢ组的24 h、白天、夜间各时段的收缩压和平均血压变异性指标均大于正常对照组(P<0.01或P<0.05),EHⅠ-Ⅱ组各时段的舒张压变异性和夜煎平均血压变异性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EHⅢ组高血压病人的舒张压变异性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②EHⅢ组与EHⅠ-Ⅱ组比较各时段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血压变异性均明显增大(P<0.05或P<0.01);③依那普利治疗前后各时段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血压变异性和24 h心率变异性、夜间心率变异性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治疗后白天时段的心率变异性较治疗前显著减小(P<0.05).结论:高血压病人在血压平均值升高的同时,血压变异性(尤其是SBPV)也明显高于正常人,而且靶器官损害越重的Ⅲ组高血压病人血压变异性增高尤其显著;Ⅰ-Ⅱ组高血压病人经依那普利治疗4周降压有效以后对血压变异性无显著性影响,但是白天时段的心率变异性明显减小.

  • 龙芪如意益脑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作者:宋德林;徐旭日

    目的:探讨龙芪如意益脑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与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双盲法,设治疗组与安慰剂对照组,共治疗观察158例经头颅CT或MRI证实的脑梗死病人,治疗前后监测血脂、动脉硬化指数、血黏度、血小板聚集功能、性激素(血清睾酮、雌二醇)及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等实验指标.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和显效率与安慰剂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室各项检查指标改变亦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龙芪如意益脑液治疗脑梗死临床治疗效果满意,且无毒副作用.

  • 脑出血后脑水肿脑脊液内皮素、一氧化氮关系的探讨

    作者:袁淑娟;张生林

    目的:探讨脑出血后水肿的发病和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的关系,以寻求解决脑水肿的佳治疗方案.方法:检测50例基底节区脑出血病人第1天、第3天、第7天、第14天脑脊液(CSF)中ET及NO浓度,同时测定同期头颅CT血肿及水肿量与CSF压力水平;与20例对照组CSF ET、NO浓度作为对照分析.结果:脑出血后第1天,CSF ET、NO浓度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01),在脑出血后第3天与第7天两者达到高峰,CT测定脑水肿量的大小与出血量、CSF压力水平、CSF ET、NO浓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ET及NO参与了脑出血后脑水肿的病理生理过程,而脑出血后脑水肿又可导致ET及NO浓度的异常变化,从而加重血肿周围脑组织的损害.

  • 银杏达莫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观察

    作者:傅志慧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由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痉挛缺血;或由于颈椎病引起椎动脉狭窄或椎动脉受压,导致椎动脉血流受阻.临床表现主要症状为眩晕,病人大多数呈天旋地转感,一部分为倾斜感,可伴耳鸣、胸闷、恶心、呕吐.现将2002年8月-2003年7月在我院内一病区住院治疗的75例病人的诊治疗效作一统计分析,现报道如下.

  • 不同剂量美托洛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病人6个月的随访观察

    作者:刘达瑾;吕吉元;刘卓敏;贾永平;康春松;李天亮

    目的:用超声心动图观察美托洛尔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左室收缩功能的作用,比较不同剂量美托洛尔的作用.方法:将123例病人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及3个不同剂量(25 mg组,50 mg组,100 mg组)的美托洛尔组, 4组的基础治疗相似.于用药前、用药后3个月、6个月,分别记录心功能状态、心率、血压、生活质量等,同时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状况.结果:经过6个月的治疗,美托洛尔组收缩功能改善,与对照组比较,50 mg组和100 mg组均可使左室射血分数(LVEF)上升(P<0..05);100 mg组使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下降(P<0.01),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亦减少(P<0.05),但25 mg组作用无统计学意义.在3个月时,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MI病人出院后较长期坚持服用美托洛尔,可使收缩功能改善,减少左室重塑,改善临床症状.3个剂量组中,100 mg剂量组的作用显著.提示目前临床上,欲取得β1-受体对心脏的有益作用,应服用足量美托洛尔.

  • 脑血管病后肩手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作者:杨万章;张志兰

    肩手综合征是中重度脑血管病恢复期常见病证,其主要临床表现是:患侧肩关节周围疼痛或伴肿胀,呈刺痛或钝痛,固定不移,动则痛剧,因痛而制动,同时伴有患手浮肿、疼痛,并使手的运动功能受限.

  • 300例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与舌象关系分析

    作者:张敏州;郭力恒;李松;陈伯钧;李健;林晓忠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心脏病.由于冠状动脉的主要血管及分支发生粥样硬化,导致管腔狭窄或阻塞,引起心肌缺血,心肌坏死,因而又称为缺血性心脏病.我院心脏中心自1997年10月开展冠状动脉造影(简称冠脉造影)检查,现对300例冠脉造影结果与舌象关系进行分析,探讨冠心病的舌象改变,以指导临床对冠心病的辨证施治.

  • 蛛网膜下腔出血56例临床误诊分析

    作者:窦荣花;韩洪奎;阎瑞萍;陈淑兰

    1 临床资料1995年-2003年我院共收治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病人328例,院前误诊56例,其中男39例,女17例,年龄41岁~82岁,平均年龄62.5岁,发病时间为3 d~21 d,误诊率达17%,其临床症状表现不一,主要表现为:眶上神经痛者3例,偏头痛者14例,后枕部疼痛不适者12例,后背痛者6例,头晕者7例,偏瘫为首发症状者3例,晕厥者5例,癫痫者6例.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6 17 18 19 20 23 24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