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西医结合 >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on Cardio/Cerebrovascular Disease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山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 影响因子: 1.46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2-1349
  • 国内刊号: 14-131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2-75
  • 曾用名: 中医药研究
  • 创刊时间: 200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社
  • 出版地区: 山西
  • 主编: 肖传实 王斌全 吕吉元
  • 类 别: 中西医结合
期刊荣誉:
  • 选择性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术后皮下血肿与出血原因分析

    作者:顾婕;史冬梅

    目的 通过分析资料以减少冠脉造影(CAG)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出血及血肿的发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 543例行CAG及介入治疗(PCI)术患者发生出血及血肿的原因.结果 2 543例行CAG及PCI术患者出血及血肿的发生率仅为2.16%.结论 加强术前和术后护理,可以减少出血及血肿的发生率.

  • 超声心动图评价二尖瓣置换术对左心功能的影响

    作者:张晓群;芦芳;张晓春

    目的 探讨常规二尖瓣置换术与保留瓣下装置的二尖瓣替换术对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51例行单纯二尖瓣置换手术的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依是否保留瓣下装置分为两组(两组间年龄、病程、并发症、心功能、主动脉阻断时间、瓣膜替换型号等无统计学意义),Ⅰ组28例,常规切除二尖瓣及瓣下结构;Ⅱ组23例,保留后瓣及瓣下装置.观察术后48 h血流动力学改变及术后2周、3个月、1年后心功能情况.结果 Ⅱ组患者肺动脉平均压(PAMP)、肺血管阻力(PVR)明显低于Ⅰ组,心功能曲线图较Ⅰ组更趋向于正常Frank-starling容量负荷范围;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左室每搏输出量(SV)、左室每分搏出量(CO)、左室舒张期容积指数(EDVI)、左室收缩期容积指数(ESVI)、每搏指数(SVI)、心脏指数(CI)等左心功能参数,Ⅱ组较Ⅰ组恢复更佳.结论 二尖瓣置换术中部分保留后瓣及瓣下结构,具有明显的保护左心功能的优越性.

  • 应用解剖M-型超声评价左室Tei指数

    作者:温卫琴;芦芳

    目的 本研究利用解剖M-型、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30例健康者左室Tei指数,旨在对两种方法所测结果进行对比性分析.方法 在解剖M-型条件下,在同一心动周期内同时记录二尖瓣及主动脉瓣活动曲线,分别测量等容收缩期(ICT)、主动脉瓣开放时间(ET)和等容舒张期(IRT),输入机器后自动得出Tei指数.在脉冲多普勒条件下,于心尖四腔观和心尖五腔观分别获得二尖瓣口和主动脉瓣口血流频谱,测量包括ICT、IRT、ET在内的各个时间间期并通过超声诊断仪自动计算出左室Tei指数.结果 解剖M-型与脉冲多普勒法测得Tei指数之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相关性好.结论 解剖M-型是一种较为简便、理想的测定Tei指数的方法.

  • 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赵春水

    目的 探讨复发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将56例复发性脑梗死患者与128例同期入院的初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研究,比较其临床特点、梗死类型及危险因素.结果 腔隙性脑梗死是常见的复发类型;复发的时间多在初次病后的一两年内,其次在5年后;与初发组比较,高血压、糖尿病、高纤维蛋白原是复发性脑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多种危险因素并存增加脑梗死复发的几率,提高对脑梗死复发危险因素的认识,并积极干预,对于预防复发十分重要.

  •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效果观察

    作者:张瑞华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脂变化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72例ACS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2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血脂变化、心脏事件发生情况. 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血脂无明显变化,实验组治疗后血脂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治疗后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两组治疗前后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ACS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可以调节血脂并改善预后.

  • 稳心颗粒联用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临床观察

    作者:宋友恩

    胺碘酮是以Ⅲ类药作用为主的心脏多通道阻滞剂,兼具Ⅰ类、Ⅱ类抗心律失常的电生理作用,因此它有广泛的抗心律失常作用,但同时也有较明显的副反应,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1].稳心颗粒具有益气养阴,活血化瘀,定悸复脉功效.

  • 伊布利特转复老年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作者:张健

    目的 探讨伊布利特治疗老年心房颤动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34例老年心房颤动患者首剂静脉注射伊布利特1 mg,随后需要时可以间隔10 min再次给药,给药剂量推注时间与首次相同.结果 房颤转复率30 min内44.1%(15/34),1 h内为73.5%(25/34),2 h内为82.4%(28/34),4 h内为94.1%(32/34).治疗期间,1例(2.9%)出现短阵室速,1 d后恢复未再发作.3例(8.8%)出现血压偏低.结论 静脉注射伊布利特对老年心房颤动的转复疗效迅速安全,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 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前后心肌损伤的变化观察

    作者:李健;崔俊友;张华;郑若龙;陶金松

    目的 探讨动脉导管未闭(PDA)患者介入治疗前后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变化规律.方法 26例PDA患者(PDA组),用酶联免疫吸附( ELISA)法检测介入前后不同时间点血清cTnI的水平.结果 所有患者术前血清cTnI水平处于正常值范围内;术后即刻、4 h、24 h、72 h cTnI较术前略有升高,但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DA的介入治疗未引起心肌损伤,是一种安全、有效、创伤小的方法.

  •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38例临床分析

    作者:于小荣;卫朱军;霍晓东

    目的 探讨延髓背外侧综合征的临床诊断分型、治疗及预后判定.方法 回顾分析38例延髓背外侧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临床表现以眩晕、恶心、饮水呛咳、构音障碍、Horner征、共济失调、交叉性感觉障碍为常见表现.头颅磁共振成像(MRI)对延髓梗死分型的诊断有较高价值,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可明确病变部位及程度,为血管介入治疗提供客观依据.延髓背外侧综合征的临床分型中LMI型常位于延髓中部,而MMI型位于上部者多;LMI较MMI预后相对良好.结论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临床表现典型,预后良好,头颅MRI和DSA检查对其诊断有较高价值,对其治疗病情评价及预后判断有指导意义.

  • 盐酸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中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刘强;王丽丽;龙娟;衣为民;翁建新;魏熠

    目的 评价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盐酸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中的安全性.方法 65例急诊入院的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患者,分为替罗非班治疗组(35例)和常规治疗组(30例),疗程术后24 h~36 h.结果 替罗非班组30 d的主要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8.7%/20.5%,P<0.001).替罗非班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cTnT)14 h峰值水平明显较对照组低.压迫止血时间试验组较对照组延长,但不增加穿刺点的出血和血肿.两组均无大出血事件发生,均未见有血小板减少的病例.结论 替罗非班在常规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基础上能进一步减少心肌缺血事件发生率,并能减少心肌细胞的损伤,且安全性好,不增加大出血的发生.

  • 房颤伴长R-R间歇患者射频消融1例术后观察

    作者:米小龙;马锋;张中正;冯巧爱

    心房颤动(房颤)是为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房颤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流行病学研究发现,房颤在正常人群的发病率为0.15%~2.3%,65岁以上为3%~5%,而到75岁时可高达15%.在我国35岁以上人群中房颤患病率为0.61%,推测在13亿人口的中国人群中,患者约800万[1].

  • 93例颅内动脉瘤的治疗体会

    作者:任红岗;李双保;梁建荣;景文记;卫昕伟;陈轶雄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诊断手段、治疗时机、方法的选择以及操作的技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5月-2009年1月收治的93例破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记录格拉斯哥分级(GOS):1级(死亡)6例,2级(植物生存)5例,3级(重度病残,意识清楚但生活不能自理)12例,4级(中度病残,生活自理)33例,5级(恢复良好,正常生活或有轻度神经障碍)37例.结论 开颅手术夹闭动脉瘤是治疗动脉瘤的有效的方法.

  • 脉络通口服液降血脂作用临床观察

    作者:姜荣钦

    目的 观察脉络通口服液的降血脂作用.方法 采用双盲自身及组间对照法,将100例高脂血症受试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治疗组服用脉络通口服液,对照组服用安慰剂.结果 治疗30 d后,治疗组空腹血清总胆固醇(TC)下降0.66 mmol/L,三酰甘油(TG)下降了0.57 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上升至0.08 mmol/L,TC有效率54%,TG有效率72%,HDL-C有效率6%,总有效率52%;对照组总胆固醇有所下降,三酰甘油略有提升,TC有效率26%,TG有效率24%,总有效率2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脉络通口服液具有较明显的降低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功效.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病窦综合征1例报道

    作者:袁晖戍;邓立梅

    1资料患者,男性,89岁.2008年11月4日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病史.入院前1个月曾因胸闷、气短、心悸、活动后加重,咳嗽、咯白色泡沫痰,住院治疗.

  •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和冠脉病变特点分析

    作者:闫蕊

    目的 探讨冠心病(CHD)合并 2型糖尿病(DM)患者的临床和冠脉病变特点.方法 136例冠心病患者,合并2型糖尿病者为DM组(67例),不伴糖尿病者为非DM组(6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和冠脉造影资料.结果 DM组症状不典型者、合并高血压、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者均明显高于非DM组 (P<0.05);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脂蛋白(a)[LP(a)]水平DM组高于非DM组(P<0.05);而HDL水平则明显降低(P<0.05);DM组冠脉病变三支、弥漫性、闭塞性病变也明显高于非DM组.结论 冠心病合并 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有冠脉病变复杂特点.

  • 硝普钠联合与多巴酚丁胺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60例

    作者:段彩平

    顽固性心力衰竭是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及生命的疾病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老年人顽固性心力衰竭发病率越高,猝死几率也就越高.顽固性心力衰竭一直是临床治疗的重点和难点,为进一步提高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1997年-2008年对60例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硝普钠及多巴酚丁胺联合治疗,现将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 子痫致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3例

    作者:郭学英;高春林;孔玉娟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eversible posterior leukoencephalopathy syndrome,RPLS)是1996年由Hinchey等[1]首先报道的一组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神经系统异常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临床表现以迅速进展的颅高压症状、癫痫发作、感觉障碍、意识障碍、精神异常为特征.现将我院2006年-2008收治的3例由子痫致RPLS病例报道如下.

  •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分析

    作者:凌受毅;周长高;高新春

    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变化规律.方法 对42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进行24 h心率变异时域分析,并与年龄匹配的单纯性冠心病患者(37例)及健康成人(30名)比较,观察心率变化规律.结果 单纯性冠心病组心率变异时域分析指标比对照组减低(P<0.05),而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病组心率变异性指标进一步减低(P<0.01).结论 冠心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受损,伴高血压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进一步受损.

  • 非络地平缓释片与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作者:卫高仁;黄云翠;常丽萍

    目的 比较非洛地平缓释片和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单盲平行对照试验,将符合条件的老年高血压患者63例随机分为试验组(非洛地平缓释片)和对照组(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试验剂量从5 mg/d开始,逐渐递增至10 mg/d,疗程4周.治疗前后分别行心电图、常规体检、血尿常规和生化检查.结果 治疗4周后,非洛地平缓释片组降压总有效率93.5%,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组降压总有效率96.7%,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非洛地平缓释片组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的下降幅度分别为20.48% 和12.11%,氨氯地平组为23.26%和13.08%,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二者有效剂量为(5~10)mg/d,非洛地平缓释片平均6.29 mg/d,氨氯地平片平均6.00 mg/d.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相似,非洛地平缓释片组22.58%,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组22.33%(P>0.05).常见的不良反应为面部潮红、头昏、心悸、疲乏等,多较轻微,可迅速缓解.结论 非洛地平缓释片(5~10) mg/d,一天一次口服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安全有效.

  • 松龄血脉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10例疗效观察

    作者:刘海燕;姚红

    目的 观察松龄血脉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取随机单盲对照方法将11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吸氧、扩冠、抗凝、止痛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松龄血脉康口服,每次3粒,每天3次.两组疗程均为60 d.观察两组心绞痛改善程度、心电图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心绞痛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43%,优于对照组的87.03%(P<0.05);在心电图疗效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方面两组治疗后均有改善,但两组间治疗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松龄血脉康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改变疗效显著.

  • 通心络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6例临床观察

    作者:彭根兴;李绍敏

    目的 观察通心络胶囊联合西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6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予常规抗心绞痛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通心络胶囊4粒,每日3次,10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观察心绞痛缓解、心电图改善情况及血凝指标,治疗后4周和12周的心绞痛再发率及心肌梗死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间心绞痛控制、心电图改善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凝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和12周的心绞痛再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12周后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心络胶囊治疗不稳定心绞痛,可降低心绞痛的再发生率.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心率震荡与心率变异特点及相关性分析

    作者:柴珍珍;韩清华

    目的 通过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心率震荡(HRT)、心率变异性(HRV)特点研究,探讨HRT与HRV在不同ACS患者中的特点及HRT与HRV间的相关性.方法 ACS患者1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和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患者各40例,选择40名健康人为对照组.所有入选者均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分别计算HRT指标震荡初始(TO)、震荡斜率(TS)及HRV指标SDNN、RMSSD、PNN50、HF及LF,同时分别研究TO或TS与SDNN、RMSSD、PNN50、HF及LF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CS组TO值升高,TS值明显降低(P<0.05或P<0.01);心率变异指标SDNN、RMSSD、PNN50均较对照组降低(P<0.01).ACS患者行组间比较,3组TO、TS值及RMSSD、PNN50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UAP组比较,STEMI组心率变异指标SDNN降低,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TO与SDNN、HF、LF分别呈负相关关系,其中与LF关系较为密切(r=-0.544).TS与SDNN、RMSSD、PNN50、HF和LF分别呈正相关关系,其中与HF的相关性强(r=0.646).结论 ACS患者心率震荡现象明显减弱,心率变异性明显降低,STEMI患者表现尤为明显;TS主要与心脏迷走神经的张力有关,TO可能与迷走和交感神经的共同调节有关.

  • 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速心肌炭化的影响因素

    作者:刘磊;高明;李广群;袁晓艳

    目的 记录射频电流的各项物理学参数和单极标测心内电图的变化,了解其与心肌炭化的关系.通过比较左右侧旁道和房室结双径路的消融,分析不同消融途径间发生心肌炭化的差异.方法 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心内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射频电流的物理学参数由射频仪记录.单极标测采用将大头导管头端电极与胸前导联V1相连或将高右房电极拉入下腔静脉作无关电极的方法.结果 射频消融术中心肌炭化组存在放电功率偏大、温度偏高、阻抗增加、单极电图ST段上抬,而心内电图AV比值的变化率与心肌组织炭化无关.与右侧旁道和慢径路消融不同,左侧旁道二尖瓣下消融途径心肌炭化的发生率偏高.结论 射频导管单极标测ST段上抬是预测心肌组织炭化的良好指标.

  • 冠心病秽浊痰阻证与胆红素、血尿酸及血脂关系探讨

    作者:付晓乐;安冬青;王转国;赵明芬;王其军

    目的 观察冠心病秽浊痰阻证与胆红素、血尿酸及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 选取冠心病秽浊痰阻证96例、冠心病非秽浊痰阻证92 例,正常对照组为同期门诊体检未发现异常者90名.入院时抽取空腹静脉血,进行胆红素(TBIL)、血尿酸(UA)及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检测与对比分析.结果 冠心病秽浊痰阻证组、非秽浊痰阻证组TBIL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冠心病秽浊痰阻证组UA、TG、 LDL-C水平明显高于非秽浊痰阻证组及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 血尿酸增高及脂质代谢紊乱与冠心病秽浊痰阻证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

  • 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10例

    作者:张卫玲;秦中胜;潘三葱;王丽;韩麦丰;王育惠

    目的 分析射频消融(RFCA)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10例患者临床资料,均采用常规RFCA治疗PSVT患者.结果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65例,预激综合征合并房颤3例,计有旁道70条,显性旁道35条,隐匿性旁道35条,其中位于冠状静脉窦憩室颈部心外膜旁道1例,双旁路2例均为左侧.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42例,均为慢-快型,其中有两例患者术中未能诱发出心动过速,予RFCA阻断慢径治疗.RFCA治疗 PSVT总成功率为 99.1%,其中房室结双经路介导的PSVT成功率高达100%,复发率为3.6%,均复治成功,并发症发生率5.6%.结论 采用常规方法RFCA治疗PSVT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 养心通脉Ⅱ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60例

    作者:杨清华;孙博;邢俊娥

    目的 观察养心通脉Ⅱ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心功能Ⅱ级~Ⅳ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西医规范化治疗,治疗组在规范化治疗基础上加用养心通脉Ⅱ方,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中医证候变化,应用彩色超声心动图测定治疗前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结果 治疗组在改善心功能、中医证候积分及LVDD、 LVEF值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养心通脉Ⅱ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确切.

  • PCI术联合抗凝抗栓药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作者:孙珺;张鹏;孙为勤;薛蓉

    目的 研究PCI术联合药物抗凝抗栓等治疗对中高危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3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回顾性危险分层,选取中高危患者331例,其中药物保守治疗组(药物组)140例,PCI术联合药物联合治疗组(联合组)191例,冠脉介入时间早为发病后8 h,晚为发病后22 d.分析比较两组30 d内的短期临床疗效及随访至4月~12月的不良心脏事件.结果 191例PCI术中,181例成功,治疗成功率94.8%,联合组在30 d内及住院期间复发心绞痛、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猝死分别为4.7%,2.1%和0.5%,在随访4月~12月复发心绞痛、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猝死、再住院率分别为12.6%,4.7%,1.0%,18.3%.结论 中高危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选择冠脉介入联合药物治疗可明显降低30 d内复发心绞痛、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猝死的发生率,并可降低一半左右的4月~12月上述不良心脏事件.

  • 瓜蒌薤白类方治疗胸痹(冠心病)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的质量评价

    作者:杜雪君;刘峘;雷燕

    目的 对瓜蒌薤白类方治疗胸痹(冠心病)随机对照文献进行研究质量的评价和分析.方法 选择1994年1月-2009年5月国内发表的瓜蒌薤白类方治疗胸痹(冠心病)的随机对照文献,根据临床流行病学/DME原则和方法,采用中医古代经典临床文献证据分级研究的文献评价表,从诊断及纳入和排除标准、基线资料、随机化方法、盲法、试验措施、疗效判定标准、统计学分析、不良反应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共纳入文献86篇,其中仅有4篇(4.65%)采用双盲法,9篇(10.47%)对随机化方法进行了简单描述,79篇(91.86%)说明基线可比性,81篇(94.19%)报告了疾病诊断标准,33篇(38.37%)说明了采用的统计学方法,60篇(69.77%)有纳入标准,27篇(31.40%)有排除标准,有效对照41篇(47.67%),安慰剂对照仅1篇(1.16%),25篇(29.07%)报告了不良反应情况,85篇(98.84%)有疗效判定标准.进一步分析提示,文献报道的随机化方法信息较少,很少采用盲法且报道信息不详.结论 瓜蒌薤白类方在胸痹(冠心病)治疗中应用广泛,但方法学如随机方案的实施、样本量的计算、统计学方法及不良反应检测等方面质量较低,论文撰写水平有待提高.

  • 逆心方结合常规西药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作者:康兴霞

    目的 观察逆心方结合常规西药疗法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一致的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逆心方,疗程均为4周.结果 治疗组及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1.67%与70.00%(P<0.05);每搏量、心输出量、心脏指数、左室射血分数,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西药疗法基础上加用逆心方对缓解难治性心力衰竭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的作用更好.

  • OX40配体蛋白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苏锐;李俊男;边云飞;李茂莲;陈敬洲;宋卫华;肖传实

    目的 研究中国人群OX40配体蛋白基因(TNFSF4)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 从北京同仁医院和北京朝阳医院选取高血压病患者296例和匹配的对照组311例.记录所有研究对象的病史、体格检查等临床资料及其他流行病学资料,采取聚合酶链式反应和限制性酶切片断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PCR-RFLP)检测各组TNFSF4基因rs3850641位点A/G的基因型并统计各组的基因型频率.结果 高血压病组rs3850641 G等位基因型频率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在校正了年龄、性别、冠心病史、糖尿病史、三酰甘油和胆固醇等传统危险因素的影响后,二者依然不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 TNFSF4基因rs3850641位点A/G多态性中G等位基因可能与中国人高血压的发病不相关.

  • 益心舒胶囊治疗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水晴;唐伟雄;唐慧明

    目的 观察益心舒胶囊治疗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加益心舒胶囊口服,疗程均为6个月.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仪观测两组舒张功能不全患者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结论 益心舒胶囊对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 不同心功能评价指标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血管事件预测价值的比较

    作者:宋庆桥;周育平;胡元会

    目的 比较纽约心脏病协会分级(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 classes,NYHAc)、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N端前B型利钠肽(N-terminal pro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s, NT-proBNP)等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HF)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 入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别检测NYHAc、LVEF及NT-proBNP,并根据指南给予常规治疗.每月随访终点事件是否发生,根据不同的预后将病例分为组0、组1和组2.统计不同预后组别之间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 共入选106例患者.3个组别NYHAc均值,组0<组1 <组2,3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对预后的预测价值,其ROC曲线下面积再住院3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3个组别LVEF均值为组0 < 组1 < 组2.结论 NYHAc和NT-proBNP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 空腹血糖正常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糖代谢状况分析

    作者:王巧容;王瑞英;王蕊

    目的 研究空腹血糖正常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是否需要常规做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进一步筛查出潜在的糖代谢异常,尽早采取干预措施.方法 选择既往无糖代谢异常病史,空腹血糖<5.6 mmol/L,确诊原发性高血压的成人患者360例,行OGTT 2 h血糖测定,并根据测定结果将患者分为3组:无糖代谢异常组148例、糖耐量减低(IGT)组164例和糖尿病(T2DM)组48例.记录年龄、入院时血压、体质量指数、血脂、血尿酸、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尿微量白蛋白(MA)等参数.Hs-CRP采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MA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 结果 360例患者中检出IGT者164例(45.6%),T2DM者48例(13.3%); 冠心病患者136例,检出IGT者80例(58.8%),T2DM者28例(20.6%);非冠心病患者224例,检出IGT者84例(37.5%),T2DM者20例(8.9%);冠心病和非冠心病患者糖代谢异常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性别、年龄、血压、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代谢异常组(包括IGT组和T2DM组)体质量指数、三酰甘油、总胆固醇、血尿酸、hs-CRP、MA均高于无糖代谢异常组(P<0.05或P<0.01).结论 建议空腹血糖正常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均应常规做OGTT,发现潜在的糖代谢异常,进行早期干预,以延缓糖尿病进展,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

  • 急性冠脉综合征下肢血管病变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刘仲华;隋彩珍

    目的 分析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下肢血管病变发生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住院的126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进行详细病史调查及体格、生化、胰岛素、C-肽和双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 126例患者中无下肢血管病变者30例(23.81%),有单种血管病变者42例(33.33%),2种血管病变者32例(25.40%),3种血管病变及以上者22例(17.46%).急性冠脉综合征下肢血管病变与年龄、糖尿病病程、高血压病程、高血脂、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呈正相关,与血浆空腹胰岛素和C-肽、HDL呈负相关.结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下肢血管病变是常见并发症,与年龄、糖尿病病程、高血压、血脂、血糖等多种因素相关.超声血管检查能提供无创早期诊断.

  • 缬沙坦联合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作者:杨坚;罗树云

    目的 观察缬沙坦和卡维地洛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72例CH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洋地黄、利尿剂及卡维地洛,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缬沙坦.观察治疗前后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等.结果 两组治疗半年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2%,对照组为83.3%(P<0.05).治疗后观察组左室舒张期末内径显著低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缬沙坦和卡维地洛联合治疗可提高疗效,明显改善CHF患者的预后.

  • 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相关研究

    作者:邓伟胜;李平;廖艳;吴素华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PP)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相关性.方法 16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测定患者血清 hs-CRP、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及空腹血糖(FBG)等生化指标,按PP高低分为<60 mmHg、(60~80) mmHg、(80~100)mmHg和>100 mmHg 4组,比较组间hs-CRP水平.结果 随着PP逐渐升高,血清hs-CRP水平亦逐渐上升,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PP与hs-CRP存在着密切相关性,提示炎症反应与PP升高共同存在.

  • 蛛网膜下腔出血继发癫痫发作26例临床分析

    作者:郑海虎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继发癫痫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经CT、MRI 及腰椎穿刺证实的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蛛网膜下腔出血继发癫痫发病率为14.61%(26/178),以癫痫为首发症状者11例,早期发作(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2周内)者20例,经短期抗癫痫治疗,停药后未再复发;晚期发作(2周后)者6例,需长期服抗癫痫药.结论 蛛网膜下腔出血容易继发癫痫,早期癫痫发作易于控制,多不复发,不需要长期服药;晚期癫痫发作者易复发,需要长期服用抗癫痫药.

  • 滋阴利水法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宪忠;李莉;韩杨

    目的 探讨滋阴利水法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6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按2:1配比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滋阴利水为主的中药补肾利水方,疗程为15 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0.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1.4%(P<0.01);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0.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8.6%(P<0.01);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疗效总有效率为84.5%,明显优于对照组78.6%(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低切值)、血浆比黏度、红细胞比容均有所下降,其中全血黏度(低切值)、血浆比黏度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滋阴利水法可有效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且无不良反应,能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 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与普通病房并发症、病死率及住院天数比较

    作者:刘泰;蔡伦;何乾超;刘永辉;陈炜

    目的 通过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SU)与普通病房(GW)并发症、病死率及平均住院天数的比较,对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进行评价.方法 本研究选择2006年12月-2008年12月患者28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层随机分为卒中单元组和普通病房组,各144例.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组,由卒中病房治疗组医师负责,保证患者进行正确的继续治疗、康复及预防卒中复发,治疗按卒中单元的治疗规范进行.普通病房组治疗按传统模式用一般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4周后观察两组并发症、病死率.住院天数按实际住院天数计算.重点观察两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差异,两组病死率、死亡患者的并发症情况,两组平均住院天数,并发症与平均住院天数的关系.结果 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组患者总的住院并发症发生率比普通组患者降低(P<0.05);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中并发症以卒中后并发症为主,普通病房中并发症以感染类并发症为主;②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病死率比普通病房组降低(P<0.05),卒中者病死率与并发症相关;③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平均住院时间比普通病房组缩短(P<0.01),并发症发生率与平均住院天数延长相关.结论 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是治疗脑卒中的有效方法,可降低卒中患者住院期间总的住院并发症发生率.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在降低卒中后患者平均住院天数病死率方面具有优势.

  • 心脑舒通胶囊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临床观察

    作者:施进宝;黄宝英

    目的 观察心脑舒通胶囊对老年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脑血管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符合诊断标准的42例老年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1例常规降压对症处理,治疗组21例在常规降压对症处理的基础上加服心脑舒通胶囊,30 d为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所有患者于治疗前后作血液流变学、脑血管血流动力学检查.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血液流变学及脑血管血流动力学改善也优于对照组.结论 心脑舒通胶囊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血液流变性,抑制红细胞聚集,增强红细胞变形性.

  • 针刺通里穴结合言语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患者言语功能的影响

    作者:吴芳;杨万章;赵宁;盛佑祥;叶碧玉;刘湘麟

    目的 观察针刺通里穴对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症患者言语功能的影响,探讨通里穴治疗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症的临床疗效,并试图探索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 30 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5 例)和治疗组(15 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及言语康复训练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配合针刺通里穴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失语症评分、失语严重程度分级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失语严重程度均有改善,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失语症总分、复述、说及读得分均有增高(P<0.01);治疗组失语症评分说及读得分增高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刺激通里穴能明显改善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患者语言功能,通里穴是治疗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症有效的穴位.

  • 代谢综合征患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宋清娟

    目的 分析代谢综合征(MS)与缺血性脑卒中患病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青龙满族自治县医院2006年10月-2008年10月住院病例164例,均诊断急性缺血性恼卒中,统计患代谢综合征的患者为79例,比较代谢综合征对缺血性脑卒中患病的影响.结果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代谢综合征(MS)的首次检出率较高,为48.2%,进一步证实代谢综合征与缺血性脑卒中的患病率呈正相关.结论 代谢综合征的组成成分同所有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子呈高度正相关.

  • 病毒性心肌炎的中医药研究近况

    作者:柯俊华;陈金水

    病毒性心肌炎(viralmyocarditis,VMC)是指嗜心肌性病毒感染引起的以心肌非特异性间质性炎症为主要病变的心肌炎.病毒性心肌炎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尚无特异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多种中药对病毒性心肌炎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对其作用机制的研究也较为全面,中药现已成为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重要药物.

  • 老年高血压病肾气亏虚证的重要病机——性激素代谢紊乱

    作者:于杰;李运伦;郭伟星

    高血压病又称原发性高血压(EH),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而老年人高血压病是高血压病的重要临床亚型,是脑中风、心肌梗死及肾衰的重要致病因素.从老年人自身病理生理特点出发寻找老年高血压病的常见临床证型及其特征性的发病机制一直是广大中医临床医疗人员及科研工作者的目标所在.本文就性激素与老年高血压病中常见的肾气亏虚证是否存在关联性进行探讨如下.

  • 丹红注射液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曹向阳;许建辉;曹彪

    丹红注射液由丹参、红花经过现代工艺提取而成,具有活血化瘀、通脉舒络之功效,临床上用于瘀血闭阻所致诸证,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现就其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 急性脑卒中对心脏损害的影响

    作者:付进红;刘彩霞

    脑与心的联系早在20世纪就已经被描述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新陈代谢影响心血管的机能,后来又发现下丘脑有控制心脏节律的作用,特别是控制窦房结的节律[1],在实验室刺激下丘脑或脑的其他部分时,可出现心电图复极的改变[2],1947年第一个脑血管病之后的心电图改变临床研究公布[3],20世纪五、六十年代相继出现了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出血、脑梗死患者的心电图改变的研究报道[4,5],认为急性卒中患者心电图的复极异常、节律的变化是儿茶酚胺释放入循环[6]、中枢神经损害直接影响心脏神经末梢[6]或共存的缺血性心脏病引起[7].

  • 植物雌激素对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闫燕;李妍怡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老年人群中常见的一种痴呆症,为一种原因不明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AD的组织病理学表现主要为老年斑(senile plaques,SP)、神经原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tangles,NFTs),以及由凋亡引起的区域性神经细胞死亡等.目前,有关A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了,大量的人群回顾性及前瞻性研究和体内外实验表明,植物雌激素替代疗法不仅对AD的治疗有效,更重要的是能预防AD发病及推迟发病年龄.

  • 冠心病中医证型与双源CT相关性研究进展

    作者:孙建春;潘涛

    冠心病(CHD)为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是由于疾病导致人类死亡的首要病因[1].因此,对该病的早期诊断与防治尤为重要,有助于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并改善生存质量.

  • 国外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及诊治研究新进展

    作者:王舒;杨华;石学敏

    高血压是一种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具有"三高三低"的特点,即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和知晓率低、服药率低、控制率低的特点.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两种,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病因不明,伴或不伴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征,占总高血压患者的95%以上[1].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卒中后肺炎研究进展

    作者:马丽娜;杨伟;冯明

    老年人由于解剖结构及肺功能的变化,免疫功能下降,呼吸道清除和防御功能减弱,易患肺炎.脑卒中后,一般多采取卧位,功能残气量减少,易使气道提早关闭发生肺不张,合并肺炎[1].肺炎为脑卒中后常见并发症之一,能显著增加脑卒中后患者的致死率和致残率[2] .探讨中西医辨证施治老年脑卒中后肺炎对于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延长预期寿命、节省医疗费用、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黄连素的心血管药理研究进展

    作者:韩有为;周苏宁

    黄连素(Berberine,BR)又名小檗碱,临床长期用于清热解毒、抗肠道细菌感染.近年来发现其还有抗动脉粥样硬化、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抗心力衰竭、抑制心肌纤维化、降血压、抗血小板、调血脂、降血糖、抗肿瘤等药理作用.现临床已广泛用于治疗心血管病,本文就黄连素的心血管药理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细辛脑注射液对槐定碱致痫大鼠Caspase3及热休克蛋白- 70 表达的影响

    作者:甄军丽;王维平

    目的 通过对槐定碱致痫大鼠脑内Caspase3 及热休克蛋白- 70(hsp-70) 含量的测定,探讨细辛脑注射液抗癫痫作用的机制.方法 随机将42只大鼠分为6组,空白组、模型组、卡马西平阳性对照组及细辛脑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通过免疫组化学法和Nissle染色法,研究细辛脑注射液对Caspase3 和hsp-70含量的影响.结果 研究表明与模型组比较,细辛脑注射液中、高剂量组可显著减轻大鼠癫痫发作(P<0.05),可使槐定碱致痫大鼠的脑组织中减少Caspase3释放,降低hsp-70 在大鼠脑内的表达.结论 细辛脑注射液具有良好的抗癫痫效果,可减轻大鼠癫痫发作时对脑组织的损伤.

  • 芪红合剂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人外周血内皮祖细胞NO及NOS的影响

    作者:宫建芳;马华;申静;杜海斌;马天成;武丽萍

    目的 观察芪红合剂含药血清对人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影响,探讨其对人外周血内皮祖细胞的保护机制.方法 1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芪红合剂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和对照组,制备含药血清和空白血清.采集健康成人外周血,分离单核细胞,体外培养7 d后,收集贴壁细胞,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及流式细胞仪鉴定正在分化的EPCs,加入含不同浓度芪红合剂药物血清及空白血清的M199培养基孵育24 h,将其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计数,硝酸还原酶法测定NO,化学比色法测定NOS.结果 芪红合剂药物组的血清NO水平和NOS活性明显高于空白血清对照组(P<0.05),并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芪红合剂可能通过增加EPCsNOS活性,促进NO分泌,防止血管内皮损伤及动员血管内皮祖细胞修复损伤血管来发挥血管内皮保护作用.

  • 稳心颗粒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发豚鼠心律失常的电生理影响

    作者:徐涛;陈立锋;李方江;范凌

    目的 探讨稳心颗粒对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发心律失常的电生理影响.方法 用标准微电极细胞内记录技术,观测稳心颗粒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发豚鼠心律失常的影响.观测指标:大舒张电位(maximal diastolic potential,MDP)、动作电位幅度(amplitude of action potential,APA)、0相大去极速度(maximal rate of depolarization,Vmax)、4相自动去极速度(velocity of diastolic depolarization,VDD)、复极50%和90%时间(50% and 90% of duration of action potential,APD50 and APD90)以及自发放电频率(rate of pacemaker firing,RPF).结果 用100 μmol/L Iso灌流后左心室流出道自律细胞出现了心律失常,用Iso+稳心颗粒灌胃组血浆灌流后,与Iso模型组和Iso+生理盐水灌胃血浆比较,RPF和VDD减慢(P<0.01),APA和MDP的绝对值显著减小(P<0.01),Vmax明显减慢(P<0.01),APD80和 APD90明显延长(P<0.01).结论 稳心颗粒能降低自发放电频率,拮抗异丙肾上腺素诱发的心律失常.

  • 丹红注射液促进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生成的实验研究

    作者:唐昱;盛国太;钟志英;葛郁芝

    目的 探讨丹红注射液对鸡绒毛尿囊膜(CAM)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 种蛋在(37.5±0.5)℃条件下孵育,第7天开窗暴露CAM建立模型.将60枚存活鸡胚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N组)、正常血清组(C组)、丹红注射液治疗组(T组)、血管内膜损伤组(I组)、血管内膜损伤后丹红注射液治疗组(IT组)以及血管内皮生成因子(VEGF,20 μg/mL)组(V组),每组10枚鸡胚.新西兰大白兔腹主动脉用球囊导管损伤建立血管内膜损伤模型,丹红注射液治疗组及血管内膜损伤后丹红注射液治疗组于大白兔耳缘静脉注射丹红注射液2 mL/kg,各组连续7 d后取血清.第8天,在鸡胚CAM上放一直径为5 mm的滤膜作为载体,分别加样5 μL,每日1次,连续3 d,第11天取CAM,数码相机拍照后平铺于载玻片上,计数载体周围血管数目及滤膜周围0.5 cm范围内的血管分支点数并进行比较.结果 比较CAM周围血管数目,T组(31.80±3.08)条与C组(28.40±3.75)条比较,血管以载体为中心呈辐辏状生长,血管总数明显增多,具有统计学意义;I组(47.30±3.27)条与C组相比较,载体周围血管数量明显增多,具有统计学意义;与IT组(47.60±3.89)条相比较,血管总数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含丹红注射液的兔血清能够明显促进CAM上血管生成,血管内膜损伤后的血清和内膜损伤丹红治疗组也分别强于血管内膜未损伤时.

  • 心安颗粒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和心肌Ca2+的影响

    作者:刘奇;白雪;杨思进;罗钢;宋志宙

    目的 探讨心安颗粒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作用.方法 选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记录Ⅱ导联心电图.并测定心肌组织中Ca2+含量.结果 心安颗粒对QRS时限、PR间期有稳定的作用,对抬高的ST段有降低作用,能降低心肌Ca2+超载.结论 心安颗粒可能是通过抑制心肌Ca2+超载实现抗心律失常作用.

  • 丁苯酞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色素-C的影响

    作者:王建华;刘瑞珍

    目的 观察丁苯酞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色素-C(Cyt-C)的变化.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NBP治疗组、NBP预防组、NBP预防治疗组,每组再分为缺血再灌注6 h,12 h,24 h 3个亚组.采用改良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HE染色观察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织细胞Cyt-C变化,TUNEL法原位检测凋亡细胞.结果 假手术组脑组织中可见少许Cyt-C表达和凋亡细胞,模型组Cyt-C表达和凋亡细胞数较假手术组显著增加,于6 h达高峰,之后逐渐下降,各时间点与假手术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丁苯酞治疗组Cyt-C表达和凋亡细胞数均减少,各时间点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丁苯酞预防组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丁苯酞预防加治疗组较丁苯酞治疗组Cyt-C比表达和凋亡细胞数减少(P<0.05).结论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给予丁苯酞治疗能下调Cyt-C表达,同时减少神经细胞凋亡,提示丁苯酞可能通过抑制神经细胞Cyt-C的释放起到减少细胞凋亡,保护神经元的作用.

  • 脂联素球状结构域真核表达载体pcDNA3.0-gAd的构建

    作者:黄敏;陈显久;王彦;杨静

    目的 构建脂联素球状结构域(globular adiponectin,gAd)的真核表达载体,为研究gAd对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的治疗奠定基础.方法 从健康人全血中提取基因组DNA,PCR法获得脂联素球状结构域基因,经EcoRⅠ和XhoⅠ酶切后与pcDNA3.0真核表达载体重组得到pcDNA3.0-gAd,分别用PCR法和DNA测序法鉴定pcDNA3.0-gAd.结果 以从健康人全血中提取出的高纯度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出gAd基因,真核载体pcDNA3.0经EcoRⅠ和XhoⅠ双酶切后与gAd基因进行体外重组,PCR法筛选出阳性克隆,DNA测序显示重组质粒pcDNA3.0-gAd的gAd基因与基因库中报道的脂联素基因序列(GenBank:EU420013.1)中gAd序列完全一致,说明成功构建了pcDNA3.0-gAd,且序列正确.结论 本研究为进一步从分子水平探究gAd基因和蛋白质的功能、深入探讨其生物作用机制创造了条件.

  •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CD40L、MMP-3的表达

    作者:田永青;李东芳;李光来;解学军;冀俊林

    目的 探讨大鼠脑组织中CD40L和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MCAO).将Wistar大鼠随机分组,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又分为6 h、24 h、48 h、72 h、7 d亚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脑组织中CD40L、MMP-3的表达.结果 CD40L、MMP-3在假手术组不表达,再灌注6 h后CD40L和MMP-3开始表达,24 h表达明显增加,48 h达高峰,72 h开始下降,7 d时有微量表达.神经功能评分与脑含水量变化与其一致.结论 大鼠脑组织中的CD40L、MMP-3参与了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 葡萄籽原花青素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后神经元样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徐隋意;李光来

    目的 探讨葡萄籽原花青素(grape seed proanthocyanidins,GSP)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诱导分化后神经元样细胞是否具有抗凋亡作用及作用的适剂量.方法 BMSCs由成年健康雄性WISTAR大鼠股骨全骨髓法取得,经贴壁培养法分离纯化,取第五代BMSCs用低中高剂量(20 mg/L、40 mg/L、80 mg/L)GSP干预24 h,设立空白对照组.以含有20%胎牛血清的1 mmol/L B-巯基乙醇(BME)预诱导24 h后,继而用含有40 ng/mL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无血清培养基作为诱导液诱导24 h.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神经细胞特异性抗原标记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enolase,NSE)和微管相关蛋白-2 (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2,MAP-2)的表达.MTT法检测不同剂量的GSP干预24 h后对神经元样细胞活力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以Fluo-3 AM为荧光探针标记的细胞内游离钙浓度,以Annexin V凋亡试剂盒检测组间细胞凋亡率.结果 成功分离培养WISTAR大鼠BMSCs,经诱导分化后大部BMSCs变成神经元样细胞并表达NSE和MAP-2.GSP干预组细胞生长状态,活力及存活细胞比例较好.结论 GSP能使BMSCs诱导分化后神经元样细胞保持较好的活力,对抗自由基产生,减少细胞凋亡.

  • 半夏、钩藤乙醇提取物4:1配伍对青霉素诱发惊厥大鼠痫性放电的影响

    作者:徐宁;王莉;牛争平;孙美珍

    目的 研究半夏、钩藤乙醇提取物单用和4:1配伍对青霉素皮层定位注射诱发惊厥发作和痫性放电的作用.方法 制备大鼠运动皮层定位注射青霉素诱发惊厥模型,以托吡酯(0.154 g/kg)作阳性对照,半夏(36.4 g/kg)、钩藤(38.5 g/kg)、半夏+钩藤(24.5 g/kg)灌胃(ig)后,采用RM6240C多道生理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同步记录大鼠皮层和海马的EEG,观察药物对痫性行为、痫性放电潜伏期、痫波发放频率及高波幅的影响.结果 半夏、钩藤乙醇提取物单用和4:1合用,均可明显抑制痫性行为和痫性放电,其中合用组较两单药组显著延长痫性行为发作潜伏期和痫性放电的潜伏期,但对痫波发放频率及高波幅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半夏和钩藤乙醇提取物单用和4:1配伍用药能明显抑制青霉素皮层定位注射诱发大鼠惊厥和痫性放电,两药配伍应用的抗惊厥作用优于单用.

  • 抵当丸对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血流灌注的干预研究

    作者:刘永芳;戴宏伟;姬林;甘洁;贺燕;余明

    目的 观察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组织血流的动态变化,探讨抵当丸对血肿周围组织血流灌注的影响.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脑出血Ⅰ组和脑出血Ⅱ组(治疗组),脑出血组分为12 h、24 h、72 h、7 d 4个亚组,采用自体血尾状核注入法制备脑出血模型,各时相点应用CT灌注对血肿周围组织血流动力学参数包括局部脑血流量(rCBF)、局部脑血容量(rCBV)及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进行定量测量,同时按Bederson评分法进行动物行为评分.结果 脑出血Ⅰ组、Ⅱ组rCBF、rCBV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P<0.05),Bederson评分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P<0.05);脑出血Ⅱ组各时相点rCBF、rCBV明显高于脑出血Ⅰ组(P<0.05),Bederson评分除术后7 d低于脑出血Ⅰ组(P<0.05),其余各时相点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存在低灌注状态;抵当丸能显著改善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血流灌注,对神经功能的改善有促进作用.

  • PPARs激动剂罗格列酮对大鼠癫痫持续状态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作者:牛海雁;郑辑英;李光来;薛国芳;霍莹

    目的 探讨罗格列酮(RSG)对大鼠癫痫持续状态(SE) 后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对氯化锂- 匹罗卡品诱发癫痫大鼠模型脑内Bcl-2、Bax及TUNEL阳性细胞的表达进行测定,并研究RSG对癫痫影响及可能机制.结果 模型组(M组)海马区TUNEL、Bcl-2、Bax较对照组(N组)明显增多( P<0.05) ;RSG组Bax、TUNEL较M组明显减少( P<0.05) ,Bcl-2阳性细胞、Bcl-2/Bax比率较M组明显增多( P<0.05).结论 SE后脑内TUNEL、Bcl-2、Bax表达明显增加;RSG能够减轻海马TUNEL、Bax 的表达,增加海马Bcl-2的表达从而增加Bcl-2/Bax比率.RSG可能具有减轻癫痫发作和保护神经元的作用.

  • 姜黄素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乳鼠心肌细胞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表达的影响

    作者:郭炳彦;石英辉;韩瑞;韩德荣;李拥军

    目的 从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激活角度研究姜黄素(curcumin)对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Ⅱ)诱导的心肌肥大反应的作用. 方法体外培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分为AngⅡ组(10-6 mol/L AngⅡ)、姜黄素组(10-6 mol/L AngⅡ+2.5×10-8 g/L姜黄素)及对照组(正常培养的心肌细胞).3组分别培养24 h,收集心肌细胞,[3H]-亮氨酸掺入法测定心肌细胞蛋白合成速率,免疫印迹法测定ERK1/2表达.应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3组间心肌细胞蛋白合成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F=20.68,P<0.01), AngⅡ(10-6 mol/L)处理24 h,心肌细胞[3H]-亮氨酸掺入率明显增加,姜黄素能明显抑制AngⅡ介导心肌细胞[3H]-亮氨酸掺入率的增加;②AngⅡ(10-6 mol/L)处理心肌细胞10 min,磷酸化ERK1/2蛋白(p-ERK1 /2)表达明显增加,预先以姜黄素2.5×10-8g/L处理心肌细胞30 min,发现姜黄素可明显抑制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磷酸化ERK1/2蛋白表达.结论 姜黄素可抑制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ERK1/2的表达,这可能是姜黄素治疗心肌肥厚的重要机制之一.

  • 益气活血复方对内皮细胞TLR4及其下游MyD88、TRAF-6、TRAM、TRIF mRNA表达的影响

    作者:姜华;张艳;王辰

    目的 研究益气活血复方对脂多糖(LPS)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Toll样受体4(TLR4 ) 及其下游信号转导通路元件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Toll样受体相关分子(TRAM)、 Toll样受体相关的干扰素活化子(TRIF)表达的影响,探讨益气活血复方含药血清防治动脉粥样硬化(AS)的机制.方法 选择新西兰大耳白兔20只,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组、中药高浓度组、中药中浓度组、中药低浓度组,每组5只.以上各组白兔分别以生理盐水和高、中、低浓度益气活血复方连续灌胃7 d.末次灌胃给药2 h后,心脏采血,离心后分离血清.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用LPS刺激后,分别加入高、中、低浓度益气活血复方含药血清干预24 h,收集细胞,用Real time PCR方法测定TLR4、MyD88、TRAF-6、TRAM及TRIF mRNA的表达.结果 用LPS刺激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后,引起TLR4 、MyD88、TRAF-6、TRAM及TRIF mRNA的高表达(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1),用益气活血复方含药血清干预以后显著抑制TLR4 、MyD88及TRAF-6 mRNA的高表达(与模型组比较P<0.05或P<0.01),对TRAM及TRIF作用不明显.结论 益气活血复方可阻断TLR4高表达,同时阻断TLR4胞内信号转导的MyD88依赖性途径,而对MyD88非依赖性途径作用不明显,因此益气活血复方主要是通过阻断MyD88依赖性途径来发挥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 益气温阳、活血化瘀方对慢性病毒性心肌炎模型小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杨颖;白晓秋;田源

    目的 观察益气温阳、活血化瘀方对慢性病毒性心肌炎模型小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多次腹腔注射柯萨奇B3m病毒稀释液方法,复制小鼠慢性病毒性心肌炎的模型.将BALB/c小鼠12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空白组、中药治疗组,每组40只.中药组予益气温阳、活血化瘀方治疗,空白组和模型组灌胃同体积生理盐水.于给药4周后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观察益气温阳、活血化瘀方对实验性慢性病毒性心肌炎模型小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中药组与模型组比较,可改善小鼠心肌组织病理形态学及超微结构的变化,抑制心肌细胞凋亡.结论 益气温阳活血化瘀方能够减轻慢性病毒性心肌炎模型小鼠病理损伤,抑制心肌细胞肥大,抑制心肌细胞凋亡,从而对慢性病毒性心肌炎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

  • 长托宁对癫痫持续状态大鼠海马神经元保护作用研究

    作者:霍莹;郑辑英;李光来;薛国芳;牛海雁

    目的 探讨长托宁干预对癫痫持续状态(SE)后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5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A组(对照组)、B组(模型组)和C组(长托宁组),后两组又分为6 h、12 h、24 h、48 h 亚组.应用氯化锂-匹罗卡品制备SE模型.TUNEL法检测大鼠海马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和Caspase-3的表达.结果 SE后6 h海马组织可见TUNEL、Caspase-3和Bcl-2阳性细胞表达,TUNEL和Caspase-3表达高峰均在24 h;Bcl-2表达高峰在12 h.C组各时间点TUNEL、Caspase-3阳性细胞较B组减少(除6 h外,均P<0.05),而Bcl-2阳性细胞数增加(除6 h外,均P<0.05).结论 长托宁可以上调Bcl-2,下调Caspase-3,长托宁可能通过抑制SE后海马神经元凋亡的机制,减轻SE时脑组织损伤,起到脑保护作用.

  •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病因病机探讨

    作者:张学正;崔海燕;李静;李兆欣

    左室重构是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对心肌损害所引起的代偿性动态反应的必然过程.由于左室重构引起左心室扩大而导致的心力衰竭是心肌梗死远期心性死亡的重要因素,所以近年来左室重构的研究已成为心血管领域中极受关注的研究课题.

  •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继续教育答题卡(2010年3月第3期试题)

    作者: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6 17 18 19 20 23 24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