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西医结合 >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on Cardio/Cerebrovascular Disease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山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 影响因子: 1.46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2-1349
  • 国内刊号: 14-131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2-75
  • 曾用名: 中医药研究
  • 创刊时间: 200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社
  • 出版地区: 山西
  • 主编: 肖传实 王斌全 吕吉元
  • 类 别: 中西医结合
期刊荣誉:
  • 中风后遗症未必皆为气虚血瘀

    作者:于成林;杨东晖;姚小强

    目的:通过临床实践,认为对中风后遗症(半身不遂)的辨证分型,不独为气虚血瘀,还有痰湿阻络、气血双虚、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方法:参照<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依据临床表现,辨证分型,依次为气虚血瘀、痰湿阻络、气血双亏、肝肾阴虚,分别投补阳还五汤、青州白丸子、八珍汤、天麻钩藤钦等方分别论治.结果:依据上述理论分别进行论治,临床取得满意疗效.结论:对于中风后遗症(半身不遂)分型宜结合临床,不能独以"气虚血瘀"立论,而应分气虚血瘀、痰湿阻络、气血双亏、肝肾阴虚的不同证型而投不同方药方能有的放矢,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 中药自拟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8例

    作者:薛丽媛

    冠心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笔者于1999年4月-2003年5月,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6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 双腔管冲洗引流并尿激酶溶解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作者:郭西文;李忠山;季秀丽;张宏图;宋景元;梁宪坤

    目的:探讨双腔管冲洗引流并尿激酶溶解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在CT定位钻孔抽吸部分血肿后行双腔管冲洗引流并尿激酶注入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临床特点及疗效.结果: 血肿清除率高,病人恢复良好,死亡率低,并发症少.结论:双腔管冲洗引流并尿激酶溶解术是高血压脑出血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

  • 治疗性血管新生在心肌梗死中的应用

    作者:刘颖;蒋跃绒;殷惠军;史大卓

    急性心肌梗死(AMI)修复过程及预后与心肌组织血管的功能状态密切相关,迅速有效地建立侧支循环对改善梗死区血液供应及梗死区心肌的存活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介入治疗如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和冠状动脉内支架是目前AMI后血运重建的常用方法,但由于介入治疗只适于直径>2 mm的动脉,对直径<2 mm的动脉和具体负责灌注的微小血管则无能为力,且存在术后再狭窄(25%~50%)问题,以至有相当多的急性病人(20%~37%)不能达到完全血运重建而影响预后.

  • 中药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进展

    作者:赵艳;戴万亭

    细胞凋亡(apotosis,APO)是一种以凋亡小体的形成为特点的,不引起周围组织的炎性反应的活体内单个细胞死亡的形态学改变.APO的证据是形态学、细胞学、生化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所表现出的特征性的改变.在维护组织、器官、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功能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将机体的组成成分限制在生理需要的范围之内.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受阻是体内许多心血管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AS)、高血压(EH)、再狭窄(RS)等的重要发病机制[1,2].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生物学作用及其与冠心病的关系

    作者:张路;吴宗贵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初被认为是一种增加血管通透性的细胞因子,此后大量研究表明该因子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如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血管新生、促进多种血管活性物质合成、促进血管舒张、抑制血栓形成、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等[1,2],其中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作用具有高度特异性,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惟一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有丝分裂原[3].

  • 胰岛素抵抗与冠状动脉疾病的关系

    作者:周玲凤;司晓晨

    Stout于1969年首先提出高胰岛素血症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且与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及肥胖关系密切[1].1988年Reven提出上述各病可概括为胰岛素抵抗综合征,并提出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 IR)可能是他们的病理基础[2],引起学者们极大的兴趣.

  • 高脂血症的中药研究概况

    作者:杨红

    高脂血症(hyperlipidmia, HLP)是由于脂肪代谢或运转异常使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或)低密度脂蛋白(LDL)过高和(或)高密度脂蛋白(HDL)过低而引发的一种病症,病机多属本虚标实.临床多采用活血化瘀、滋补肝肾、扶正固本、益气活血、健脾除痰、化瘀等方法治疗.由于中药及中成药在临床运用中具有有效、简便、安全、经济等特点,近年来运用中成药治疗高脂血症报道较多,现就其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 环维黄杨星D对PC12谷氨酸损伤的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袁冬平;龙军;方泰惠

    目的:探讨环维黄杨星D(CBV-D)对PC12细胞谷氨酸(Glu)损伤模型的影响.方法:用Glu复制PC12细胞兴奋性氨基酸损伤模型,通过MTT染色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的测定来研究CBV-D对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CBV-D抑制Glu造成的损伤,降低LDH的漏出.结论:CBV-D对兴奋性氨基酸引起PC12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 脂脉康胶囊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的影响

    作者:柴秋彦;李百强;韩文兰;杨文彬;史向华;杨世英

    目的:观察脂脉康胶囊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降血脂的作用.方法:正常大鼠或以高脂饮食造成大鼠实验性高脂血症,然后以脂脉康胶囊灌胃,给药结束后取血测血脂含量.结果:脂脉康胶囊2.0 g/kg,连续10 d,可明显降低正常大鼠血清TG水平;脂脉康胶囊(1.0~2.0)g/kg, 连续14 d,亦可明显降低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清TG、LDL-C水平,升高HDL-C含量.但对TC含量无明显的影响.结论:脂脉康胶囊对正常及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 谷胱甘肽合中药对帕金森病动物模型抗氧化指标及细胞形态学的影响

    作者:陆建明;周厚广;鲍远程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合中药抗震止痉胶囊对帕金森病(PD)大鼠模型的异常形为、黑质抗氧化系统及细胞形态学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6-羟基多巴胺立体定向注射制作PD大鼠模型.将24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模型组、治疗组(GSH合抗震止痉胶囊组)、假手术组,分别给予相应处理,共45 d,给药前后均进行行为学测试,给药结束后每组随机选取2只大鼠,分别行免疫组化和电镜观察,测定其余大鼠黑质区GSH-Px、MDA及活性氧水平.结果:①治疗组可明显改善大鼠旋转行为(P<0.05);②治疗组能减轻黑质区氧化应激损伤;③免疫组化发现治疗组TH-IR神经元较模型组明显增多(P<0.001);④电镜下发现治疗组可部分延缓凋亡进程.结论:GSH合抗震止痉胶囊能部分改善大鼠旋转行为,减轻PD模型大鼠黑质区氧化应激损伤,并对残存DA能神经元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 红景天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因子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隋汝波;蔡久英

    目的:利用SD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模型,观察红景天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血中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40只,随机等分为4组:假手术组(生理盐水2 ml/d)、I/R模型组(生理盐水2 ml/d)、红景天组[5 g/(kg*d)]、苯那普利组[10 mg/(kg*d)].连续灌胃5 d后,各组均完成模型全部操作,A组只穿线不结扎冠状动脉,余组穿线并结扎冠状动脉,缺血、再灌注各60 min后处死.各组均取全血检测血中TNF-α、IL-6.结果:红景天与模型组相比,血中TNF-α、IL-6明显降低(P<0.01).结论:红景天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部分与其降低血细胞因子水平有关,从而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 欣舒注射液对兔血管内膜剥脱术后血管壁基因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王承龙;杨积武;林钟香

    目的:通过观察欣舒注射液对兔血管内膜剥脱术后血管壁基因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防治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作用机制.方法:取日本健康雄性大耳白兔15只,体重(2.5±0.5) kg,用球囊导管剥脱兔的腹主动脉内皮后随机分为对照组、中药组、西药组3组,每组5只.术后2周处死动物,采集局部血管标本,RT-PCR法半定量分析PDGF-B mRNA和C-myc mRNA的表达.结果:中药组PDGF-B mRNA及C-myc mRNA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欣舒注射液能明显抑制兔动脉损伤后血管壁PDGF-B及C-myc基因表达,从而可能达到降低内膜增生,防治再狭窄的作用.

  • 人参再造丸联合美多巴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黑质纹状体TH阳性神经元的影响

    作者:黄怀宇;赵晓晖;黄志东;顾承志;周永

    目的:观察人参再造丸联合美多巴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黑质纹状体TH阳性神经元的影响.方法:PD鼠80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美多巴组、人参再造丸组、人参再造丸联合美多巴组.于喂养4个月后取黑质纹状体组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TH阳性神经元的分布、密度.结果:美多巴组黑质TH阳性神经细胞及纹状体TH阳性终末较生理盐水组明显减少,而人参再造丸组略有增多达5%~8%,联合组增多较显著达20%~25%.结论:人参再造丸对PD大鼠黑质纹状体毒性作用较轻,人参再造丸联合美多巴可改善TH阳性神经元的病理改变.

  • 肺炎衣原体感染与冠心病相关性的调查研究

    作者:卢芳国;黄献平;袁肇凯;毛以林;胡志希

    目的:探讨肺炎衣原体(chlamydia pneumoniae, Cpn)感染对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形成与发展的影响.方法: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定性检测Cpn特异性抗体IgM、IgG (CpnIgMAb、CpnIgGAb),使用常规方法定量检测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的含量水平.结果:CDH组CpnIgMAb、CpnIgGAb的阳性率依次为44.11%、73.53%,健康对照组CpnIgMAb、CpnIgGAb的阳性率依次为23.33%、46.66%,两组比较,CDH组CpnIgGAb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CDH组TG、TC、LDL、HDL的含量依次为(2.61±2.72)mmol/L、(6.13±1.72) mmol/L、(3.71±1.59) mmol/L、(1.13±0.27) mmol/L,对照组TG、TC、LDL、HDL的含量依次为(1.40±1.37) mmol/L、 (4.34±1.38) mmol/L、 (2.43±1.44) mmol/L、(1.15±0.23) mmol/L.两组比较,CDH组TG、TC、LDL的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Cpn慢性感染对CHD的形成、发展有促进作用.

  • 冠状动脉搭桥术术后肺部并发症相关风险因子分析

    作者:陈晓伟;阮新民

    目的:总结、分析冠状动脉搭桥(CABG)术术后肺部并发症相关风险因子,探讨肺部并发症的预防措施.方法:通过整理114份CABG病历,搜集围手术期相关风险因子和肺部并发症方面的资料,将病例按有无肺部并发症分为两组,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结果:CABG术后并发症中,发生肺部并发症者18例(15.79%),为第二位,仅次于心律失常.肺部并发症的风险预测因子有体重、吸烟、COPD、EF、NYHA分级>Ⅱ级、CPB、转机时间、阻断时间、同期换瓣;其中COPD、EF、CPB、同期换瓣的影响为明显.术后肺部并发症中,肺部感染多见,有11例,发病率为9.65%.肺部感染相关风险因子有体重、吸烟、COPD、EF、NYHA分级>Ⅱ级、CPB、转机时间、阻断时间;其中吸烟、COPD、CPB、转机时间有较强的预测性.肺间质水肿发病率为4.39%,其相关风险因子有COPD、肾功能不全、EF、NYHA分级>Ⅱ级、麻醉时间、手术时间、CPB、转机时间、阻断时间、同期换瓣、室壁瘤切除.CPB下CABG组肺部并发症发病率高于不停跳CABG组.肺部并发症组NYHA分级程度高于对照组.结论:戒烟,改善心、肺功能,避免体外循环能减少CABG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 心力舒滴鼻剂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心力衰竭25例临床观察

    作者:黄进;谈定玉;钱士明

    目的:观察心力舒滴鼻剂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人4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心力舒滴鼻剂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症状、体征及肺功能和血气分析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心力舒滴鼻剂,中西药结合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心力衰竭具有较好的疗效.

  • 米力农治疗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作者:吕茂家

    目的:了解米力农治疗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其副作用.方法:选择60例病因不同的重度心力衰竭病人,米力农10 mg以(0.5~0.75)μg/(kg*min)滴速静脉输注,每日1次,共15 d,并与同期治疗的60例重度心力衰竭病人作对照,观察治疗前后心力衰竭症状、体征、动态心电图或心电监护、心功能分级和米力农副作用.结果:米力农组显效率为90.0%,对照组显效率为38.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力农是治疗重度心力衰竭较理想的药物.

  • Alzheimer病成套神经心理学测验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毅;张生林

    目的:探讨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认知功能损害的特点,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3例AD病人及22例体检者进行认知功能量表的检测,包括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Pfeffer功能活动调查表(POD)、Fuld物体记忆测验(FOM)、快速词汇测验(RVR)、数字广度测验(DS)、积木测验(BD)等.结果:AD组病人MMSE、ADL、POD、FOM、RVR、BD、DS评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D组病人MMSE评分与ADL、POD评分呈负相关,MMSE评分与FOM、RVR评分呈正相关,MMSE与BD、DS评分无显著相关性.结论:成套的认知功能量表检测可以为AD认知损害提供较全面的评价工具.

  • 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昼夜心脏自主神经功能与平均心率的研究

    作者:刘勇;杨涛

    目的:了解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心脏自主神经活性和平均心率的昼夜改变.方法:对59例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心力衰竭组)和40例健康者(对照组)经Holter记录进行24 h长程心功率谱分析和平均心率计算.结果:心力衰竭组清醒期或睡眠期LFnu均明显升高而HFnu明显降低(P<0.01或P<0.05),LF/HF均大于对照组(P<0.05),同时心力衰竭组夜间平均心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力衰竭病人昼夜交感神经活性均升高,同时伴迷走神经活性减退,这种改变与心力衰竭病人夜间平均心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可能有内在联系.

  • 生脉与丹参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观察

    作者:张雪梅

    病毒性心肌炎是临床常见病,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增高.由于其发病机制不十分明确,多年来一直无特效治疗方法,一般采用休息、对症治疗,临床疗效难以使人满意.笔者临床采用生脉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四泰片治疗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厚的临床观察

    作者:郭志华;王东生;陈跃飞;石青

    目的:观察四泰片治疗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厚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病人9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服用四泰片和卡托普利片,对照组(30例)服用卡托普利片,观察两组临床症状、降压疗效、左室肥厚指标的变化.结果:四泰片与卡托普利均能明显逆转左室肥厚,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降压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和90.00%(P>0.05);临床症状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和73.33%(P<0.01).结论:四泰片对高血压病左室肥厚病人具有改善症状、降压、逆转左室肥厚的作用.

  • 低分子量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及急性非Q波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作者:刘荣玲;叶军;阮明珠

    目的:观察低分子量肝素(LMWH)在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及急性非Q波心肌梗死中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LMWH治疗UAP及急性非Q波心肌梗死病人50例,并与常规治疗UAP及急性非Q波心肌梗死病人50例进行对照,观察临床症状和静息心电图的缓解程度及复合终点事件的发生率(死亡+急性心肌梗死例数).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缓解率和改善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为82.00%和74.00%,复合终点事件的发生率为6.00%;对照组心绞痛缓解率和改善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为60.00%和44.00%,复合终点事件的发生率为16.00%,两组结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MWH在治疗UAP及急性非Q波心肌梗死病人疗效好,副反应少,安全有效.

  • 葛根素对高血压病病人气管插管期心血管反应的影响

    作者:吴先平;冯俊光;冯丽容;陈浩铭

    目的:探讨葛根素注射液控制高血压病病人插管期心血管反应的有效性.方法:30例原发性高血压全麻病人,随机均分为葛根素组(P组)和对照组(C组),分别于诱导前1 h静脉输注中药葛根素注射液500 mg或不用降压药,观察插管期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收缩压乘积(RPP).结果:与诱导前比较,两组诱导后SBP、DBP、MAP均明显下降(P<0.01);C组插管时及插管后等时段SBP、DBP、MAP、HR及RPP均明显增加(P<0.01或P<0.05);P组插管时及插管后1 min SBP、DBP、MAP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1或P<0.05),HR及RPP未见明显变化.与C组比较,P组插管时及插管后1 min、3 min等时段SBP、HR及RPP均显著降低(P<0.01或P<0.05).结论:中药葛根素注射液静脉输注能有效控制插管刺激引起的心血管反应,有助于高血压病病人插管期维持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

  • 急性心肌梗死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现状

    作者:张京春;史大卓;陈可冀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突然出现斑块的破裂、血栓形成或血管痉挛而致血管急性闭塞,继而出现持久而严重的相应血管所支配心肌的急性缺血坏死.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6 17 18 19 20 23 24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