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脊柱外科杂志

脊柱外科

脊柱外科杂志

Journal of Spinal Surgery 척주외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上海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
  • 影响因子: 1.03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2-2957
  • 国内刊号: 31-1907/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750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脊柱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上海
  • 主编: 贾连顺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后切口注射罗哌卡因的镇痛效果

    作者:韩振川;毛克亚;王博;熊森;张雅斌;刘建恒

    目的 观察罗哌卡因用于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I-TLIF)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3年1月-2014年6月,在本院采用MI-TLIF治疗的单节段腰椎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罗哌卡因组(A组)和患者自控镇痛组(B组),研究过程遵循双盲对照原则.A组患者术后在切口周围环形全层给予1%罗哌卡因注射100.00 mg(生理盐水稀释至20.00 mL).B组患者术后给予舒芬太尼患者自控镇痛(PCA).术后(2h、6h、12h、24h)对患者进行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镇痛满意度、镇痛补救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评价.结果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2h、6 h VAS评分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24h 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有1例患者进行了镇痛补救,B组术后有4例患者进行了镇痛补救.A组(77.8%)术后镇痛满意率明显优于B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7.8%和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TLIF术后切口周围局部注射罗哌卡因较PCA效果更确切,可明显减轻患者术后急性疼痛,增加患者术后镇痛满意度.

  •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

    作者:盛晓文;彭育沁;王正飞;房小文;钱宇峰;陈兵乾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院于2011年1月-2013年9月采用PKP治疗胸腰椎OVCF患者95例,其中男30例,女65例;年龄55~86岁,平均65岁.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患者手术前后腰痛的程度;测量椎体高度及Cobb角,观察椎体高度的恢复情况;记录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手术时间40~65min,平均45min.术中骨组织活检提示转移性肿瘤2例.骨水泥渗出至椎管内1例,再行椎板减压术;骨水泥渗入椎间隙1例,进入周围血管2例,未见明显不适.术中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18~26个月,平均24个月,所有患者疼痛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压缩椎体的高度有明显恢复.结论 PKP是治疗胸腰椎OVCF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但术中须注意操作要点,避免相关并发症.

  • 改良Brooks技术治疗齿突骨折伴寰枢椎不稳

    作者:张志敬;卢一生;潘兵;邹庆;许文根;符楚迪

    目的 探讨改良Brooks技术治疗齿突骨折伴寰枢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2月-2015年2月,本院采用改良Brooks技术治疗齿突骨折伴寰枢椎不稳6例,其中急性损伤5例,陈旧性损伤1例.按照Anderson-D'Alonzo分型,Ⅱ型骨折5例,Ⅲ型骨折1例.术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定期随访.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对手术前后疼痛及脊髓功能进行评定.结果 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椎动脉、脊髓损伤发生.6例患者随访3~12个月,平均随访6个月,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寰枢椎稳定且Ⅰ期骨性融合,未见螺钉及钛缆断裂、滑脱发生.术前VAS评分为(7.33±0.82)分,末次随访VAS评分为(1.83±0.7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JOA评分为(12.17±3.55)分,末次随访JOA评分为(15.50±1.6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Brooks技术是治疗齿突骨折伴寰枢椎不稳的有效内固定方法,亦可作为寰椎螺钉置钉失败、局部解剖异常或血管畸形难以置钉时的一种替代固定方式.

  • 经椎弓根及椎间盘截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合并Andersson骨折

    作者:王尧;张雪松;胡文浩;张智发;杨全中;杨晓清;王岩

    目的 探索经椎弓根及椎间盘截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合并Andersson骨折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 2009年1月-2013年1月,采用经椎弓根及椎间盘截骨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合并Andersson骨折患者17例,所有患者随访>2年.其中男12例,女5例;平均48.7岁;其中9例有明确外伤史,8例无外伤史;9例患者出现渐进性胸腰段脊柱后凸畸形;8例无明显畸形.根据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评分评估神经损伤等级(E级11例,D级4例,C级2例).收集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X线和CT资料,测量整体后凸角度,局部后凸角度及矢状面平衡.记录患者术前和术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结果 所有手术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为219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876 mL.ASIA D级4例恢复到E级;C级1例恢复至E级,1例恢复至D级.术前平均局部后凸从29.1°降低至随访时的5.9°;术前平均整体后凸从59.1°降低至随访时的24.7°.平均矢状面平衡从术前153.7 mm改善至随访时的41.1 mm.平均腰痛VAS评分从术前6.4分下降到随访时的1.1分,平均ODI由术前50.9%改善至随访时的16.9%.所有患者皆获得骨性融合.结论 经椎弓根及椎间盘截骨技术可获得满意的矫形效果及良好的融合,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合并Andersson骨折的有效方法.

  • 腰椎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并发神经损伤的原因分析和处理

    作者:曾忠友;裴斐;张建乔;严卫锋;吴鹏;宋永兴;籍剑飞;韩建福

    目的 探讨椎弓根螺钉固定植骨融合治疗腰椎病变并发神经损伤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并提出预防性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2011年12月本院采用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腰椎病变并发神经损伤的病例48例,其中马尾神经损伤3例,神经根损伤45例.神经损伤的原因:①操作损伤;②螺钉位置不正确损伤;③植骨块卡压;④椎管血肿压迫;⑤其他原因.1例血肿压迫所致的马尾神经损伤病例进行了椎管探查和血肿清除术,另2例马尾神经损伤患者予非手术治疗;由于操作所致神经根损伤的15例病例予非手术治疗,螺钉位置不正确所致神经根损伤的30例患者均进行了螺钉调整术.结果 失访5例,余43例获得12~60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21.2个月.获得随访的3例马尾神经损伤的患者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15例因术中操作所致神经根损伤的病例,其中2例失访,其余神经功能完全恢复3例,部分恢复6例,未恢复4例;30例因螺钉位置不正确所致神经根损伤的病例,其中3例失访,其余神经功能完全恢复20例,大部分恢复5例,部分恢复1例,未恢复1例.再次手术病例除1例出现切口深部急性感染外,其余病例切口均Ⅰ期愈合.结论 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术后并发神经损伤的原因除了病情的严重性和复杂性,还有手术操作、螺钉位置不正确和植骨块卡压等因素.神经损伤只要尽早发现,及时治疗,大部分病例神经功能可有不同程度的恢复.而对于神经损伤的预防,要求术者对病情全面掌握,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术中操作严谨、细致,并借助影像系统的帮助.

  • 颈脊髓压迫症影像与症状相关性分析及其对治疗方案制定的影响

    作者:姚若愚;陈雯;马俊明;莫文;万宏波

    目的 通过对颈脊髓压迫症患者的临床观察,选择合适的评价指标,以探讨临床“影症”之间的关系,寻找手术治疗的危险因素.方法 以133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颈脊髓压迫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包括一般信息、临床症状、体格状况、影像学资料,整理数据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Nagata分级、MRI T2加权像髓内信号、颈椎管Pavlov值均与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两两成正相关,不同颈椎管Pavlov值患者的NDI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Logistic回归方程对影响手术治疗的危险因素进行预测,其中MRI T2加权像髓内高信号、颈椎管Pavlov值<0.75以及二便异常是手术治疗的危险因素.结论 影像学Nagata分级、NDI可用来评估患者颈脊髓压迫症严重程度;MRIT2加权像髓内信号、颈椎管Pavlov值以及二便情况可用来指导治疗方案选择.

  • 腰椎后路选择性减压融合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凸的中期疗效

    作者:孟祥龙;海涌;康南;刘玉增;鲁世保;苏庆军

    目的 探讨后路选择性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治疗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的中期临床效果.方法 2006年8月-2012年8月,本院收治38例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其中男8例,女30例;年龄52~78岁,平均63.4岁.所有患者术前均行X线、CT和MRI检查.术前Cobb角为23.5°±8.5°;腰椎前凸角(LLA)21.4°±10.8°;C7铅垂线与S1椎体后上缘距离,即矢状位平衡(SVA)为(6.9±5.5) cm;C7铅垂线与骶正中线距离(CSVL)为(7.2±5.6) cm.所有患者采用后路有限减压、固定融合手术进行治疗.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所有手术顺利完成,3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2.5 ~ 4.8年,平均4.2年.患者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腰痛和腿痛VAS评分、Cobb角、LLA、SVA和CSVL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SF-36评分结果评价疗效,优22例、良12例、可2例、差2例,34例患者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优良率为89.5%(34/38).术后出现一过性神经根损伤1例,伤口脂肪液化1例,肺部感染2例,内固定钉棒松动1例,交界性后凸1例,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后路有限减压、固定融合手术是治疗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的有效手段,可获得良好的中期临床疗效.

  • 颈椎过伸性损伤机制与病理改变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海源;蔡卫华

    颈椎过伸性损伤又称颈椎挥鞭样损伤,其常见于汽车追尾时突然减速致头面部的撞击伤、额面部着地的高处坠落伤以及汽车突然加速产生的惯性导致的颈椎挥鞭样损伤,在发育性颈椎椎管狭窄或颈椎退变明显的老年人中较为常见[1-2].1954年Schneider等[3]结合临床病例并进行尸体解剖,首次阐述了颈椎过伸性损伤机制,此后颈椎过伸性损伤开始受到重视,相关文献报道日益增多[4-7].由于不同的受伤原因,脊髓内部受损程度不一,临床上可以表现为脊髓中央管综合征、前脊髓综合征、Brown-Sequard综合征等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的表现[8-9].由于脊髓特殊的部位、伦理等原因无法取得活组织进行病理研究,所以关于颈椎过伸性损伤的具体损伤机制及伤后脊髓病理变化目前尚未形成明确的共识.本文就颈椎过伸性损伤机制及伤后脊髓病理改变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与骨转移瘤

    作者:雷明星;刘耀升;刘蜀彬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是肿瘤坏死因子(TNF)受体超家族成员,它通过结合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介导破骨细胞的成熟和功能.因为骨骼的表面面积相对较大,其微观环境又有益于肿瘤生长,所以骨骼是实体肿瘤(如乳腺癌、前列腺癌和肺癌)转移常见的部位.骨转移瘤患者中,破骨细胞活性过度增强,导致骨质破坏和流失,从而造成骨骼癌源性疼痛和一系列骨相关事件(SREs),如病理性骨折、高钙血症、脊髓受压,需要放疗或外科手术.RANKL除了在肿瘤诱导的骨质破坏中发挥作用外,也在骨肿瘤形成和进展中发挥主要作用.

  • 脊柱后路截骨术治疗局部严重后凸畸形的研究进展

    作者:宋林章;陈令斌

    随着脊柱外科技术的发展,脊柱后路截骨矫形术在临床逐渐广泛开展,可用于矫正强直性脊柱炎、先天性椎体发育异常、陈旧性骨折、脊柱结核及椎体肿瘤等相关疾病所致的局部严重后凸畸形,亦可用来完成重度脊柱侧凸畸形的治疗.目前临床常用的后路截骨技术大致可分为闭合截骨术(SPO),经椎弓根截骨术(PSO),全椎体切除术(VCR).以上3种术式各有侧重点,手术效果亦存在差别.现就脊柱后路截骨技术治疗局部严重后凸畸形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 术后反应性疼痛与引流液炎症因子相关性

    作者:赵广民;阴彦斌;刘秀梅;李放

    目的 探讨腰椎术后反应性疼痛与引流液中炎症因子的相关性.方法 2012年3月-7月,40例单节段腰椎椎间盘突出患者在本院行单节段腰椎后路椎板减压、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其中出现术后非切口部位的腰臀部或下肢疼痛13例.于术后1~3d连续记录出现非切口部位疼痛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术后1~3d连续留取伤口引流液,检测伤口局部炎症因子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外周血炎症因子水平;术后1~3d连续检测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LP).通过统计学分析,探讨炎症因子与疼痛程度、ESR及CRP的相关性.结果 引流液IL-1β,IL-6,TNF-α水平与术后疼痛VAS评分呈正相关,而与血液中炎症因子水平无相关性,与ESR,CRP无相关性.结论 腰椎术后反应性疼痛与术后引流液中IL-1β,IL-6,TNF-α水平显著相关,提示疼痛与术后炎症因子的局部增加有密切的关系.

  • 富血小板血浆促纤维多孔钛颈椎椎间融合器中骨长入作用

    作者:曹师锋;谢宁;王登山;倪明;宋鑫;焦鲲;厉国定

    目的 观察富血小板血浆(PRP)促进纤维多孔钛椎体间融合器(fiber porous titanium Cage,FPT Cage)的骨长入作用.方法 健康成年比格犬6只,体质量12.5~15.0 kg,雌雄各3只.取比格犬前肢外周静脉血20.0 mL,采用二次离心法制备PRP,同时对外周静脉血及PRP行血小板计数.行颈椎前路C4/C5/C6椎间盘切除FPT Cage椎间融合术,C4/C5节段单纯使用FPT Cage,C5/C6节段采用激活的PRP浸泡的FPT Cage.术后4个月处死比格犬后行硬组织切片检查,观察C4/C5/C6节段FPT Cage中骨长入的情况.结果 C4/C5节段椎间隙FPr Cage-骨界面附近可见少量软骨细胞和成骨细胞;FPT Cage中央孔隙内发现少量成骨细胞,类骨质较少,大部分孔隙内仍然为纤维组织.C5/C6节段椎间隙FPT Cage-骨界面可见成熟骨组织形成;FPT Cage边缘孔隙内可见骨组织长入;FPT Cage中央孔隙内发现大量成骨细胞;大部分中央孔隙内为类骨组织,少部分中央孔隙内仍然为纤维组织.结论 在比格犬体内实验研究中,复合PRP可以促进FPT Cage内的骨长入.

  • 缺氧状态对骨形态发生蛋白-2诱导分化体外复合富血小板血浆凝胶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影响

    作者:侯洋;史建刚;袁文

    目的 研究缺氧状态对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诱导分化体外复合富血小板血浆(PRP)凝胶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影响.方法 取第三代培养的BMSCs细胞与PRP凝胶相混合,通过构建细胞缺氧模型,根据培养条件的不同确定实验分组:常氧BMSCs+ PRP组(A组)、常氧BMP-2+ BMSCs+ PRP组(B组)、低氧BMSCs+ PRP组(C组)、低氧BMP-2+ BMSCs+ PRP组(D组).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及Western-blotting检测各组成软骨及成骨基因的表达.结果 RT-PCR检测表明C组和D组的Ⅱ型胶原、蛋白聚糖和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均较A组和B组明显升高;Ⅰ型胶原和碱性磷酸酶(ALP)在B组的表达高;A组与B组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的表达较C组和D组明显升高.Western-blotting检测结果表明B组和D组的Ⅱ型胶原表达较A组和C组明显升高;C组与D组的HIF-1α表达较A组与B组显著升高;D组的SOX-9表达较其余3组显著升高.所有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氧条件能显著促进BMP-2对BMSCs的成软骨诱导分化,同时抑制BMSCs的成骨分化.HIF-1α可能是这一过程的重要调节因子,其可能通过调节SOX-9的表达来发挥促BMSCs成软骨细胞分化的作用.

  • 平山病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王林飞;伍骥;郑超;吴迪;黄蓉蓉;李松林

    平山病又称青少年上肢远端肌肉萎缩,于1959年由日本学者Hirayama等[1]首次报道,是一种主要累及下运动神经元的良性自限性疾病.平山病较罕见,多为散发,偶有家族发病,多数案例报道来自亚洲,尤其是日本及印度[2-3],北美及奥地利等亦有报道[4-5].本院2011年8月-2014年2月确诊3例平山病,现结合文献就其临床表现、电生理学特征、影像学资料及治疗方案分析,报告如下.

脊柱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