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泌尿外科(电子版)杂志

泌尿外科(电子版)

泌尿外科(电子版)杂志

Journal of Urology for Clinician(Electronic Version) 필뇨외과잡지(전자판)

  • 主管单位: 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
  • 主办单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影响因子: 0.22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1-9302/R
  • 国内刊号: 张沂南 范存斌
  • 发行周期:
  • 邮发: 北京市朝阳区华威里25 号
  • 曾用名: 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
  • 创刊时间: 200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出版地区:
  • 主编: 《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编委会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经尿道等离子逆行剜除治疗前列腺增生症163例临床分析

    作者:张贵仁;王健明

    目的 探讨经尿道等离子逆行剜除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8年10月至2012年11月,选取我单位前列腺增生症患者163例施行经尿道等离子逆行剜除术.应用等离子双极气化电切镜的外鞘及电切袢,在增生的腺体与外科包膜间逆行剥离,边剥离边止血,将整个增生的腺体从腺窝里完整剜除.结果 所有手术顺利完成,出现前列腺包膜穿孔5例,膀胱前列腺连接部穿孔行腹腔引流1例;轻度尿失禁15例,均在两周内可恢复,压力性尿失禁4例,均在6个月内恢复,无永久性尿失禁发生;无输血、电切综合征及再次手术病例.切除腺体组织40~ 125g,平均55g,大于70g为66例,手术时间45~150分钟,平均70分钟,术中出血50~ 150ml.随访3个月~4年,Qmax均恢复正常,IPSS评分≤7分.结论 前列腺等离子逆行剜除术术式出血少,切除腺体组织彻底,症状改善明显,安全性高,尤其适用于大体积前列腺.

  • 小檗胺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的初步研究

    作者:陈辑;李连军;王慕文;金讯波;赵勇

    目的 为了探讨小檗胺(berbamine,BBM)在体外及体内抗人前列腺癌细胞株细胞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选取前列腺癌LNCAP、PC3及CWR22RV1细胞系进行研究,用MTT法测定细胞的增殖情况的作用,用流式细胞术进行细胞周期检测,建立CWR22RV1荷瘤裸鼠模型观察小檗胺治疗后瘤体大小、组织病理及增殖水平改变.结果 小檗胺对3种前列腺癌细胞均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呈时间-浓度依赖关系,其作用以对LNCAP细胞强,而对PC3细胞弱,不同细胞组间有显著性差异.计算LNCAP、CWR22RV1及PC3细胞的48小时IC50分别为为15.64μg/ml、29.52μg/ml及38.73μg/ml.细胞周期检测结果显示,小檗胺作用后LNCAP细胞周期阻滞被阻滞于G1期;而CWR22RV1及PC3细胞均以S期细胞显著增多为特点.在CWR22RV1荷瘤裸鼠模型,对照组肿瘤显著大于小檗胺治疗组,分别为(2.24±1.01)克及(1.26±0.95)克,PCNA染色计算增殖指数分别为(85.46±19.24)%及(48.95±16.39)%,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小檗胺在体外体内对前列腺癌细胞均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并呈时间-浓度依赖关系,但对于不同细胞敏感性及引起细胞周期阻滞呈现明显差异,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 膀胱癌肿瘤微环境模拟生物平台构建

    作者:刘鹏飞;刘晓光;赵扬;徐晓东;牛海涛

    目的 构建一个可供多细胞联合培养的生物平台,初步实现细胞体外培养状态下的膀胱癌微环境模拟.方法 运用微流控技术进行芯片加工.通过在硅片上进行光刻胶旋涂、曝光、烘焙、去胶等步骤制作含有芯片微结构的光刻阳膜.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软印光刻阳膜,通过除气泡、烘焙等步骤制作含有芯片结构的PDMS基片.PDMS基片经过修剪、打孔后与洁净玻璃载体放入等离子清洗机处理,之后封接成密闭通道.将膀胱肿瘤T24细胞、人包皮成纤维细胞、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及巨噬细胞包埋在稀释的基质胶中形成细胞悬液,在冰面上进行基质胶灌注及细胞接种.培养一段时间后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结果 该平台由营养液灌流通道、细胞培养室及基质胶灌注单元构成.营养液灌流通道位于芯片结构的外围,由营养液入口、缓冲流道、营养液流道和营养液出口组成;基质胶灌注单元由4个U型基质胶灌注单元和4个直线形基质胶灌注单元组成,每个基质胶灌注单元由基质胶入口、基质胶流道、微桥和基质胶出口组成;细胞培养结构单元由细胞培养室、细胞接种入口、细胞接种出口和细胞流道构成.各细胞培养室通过微桥相互连通.经显微镜观察,4种细胞在该平台生长状态良好.结论 本研究实现了4种细胞在三维状态下的联合培养,为进一步研究膀胱癌肿瘤微环境提供了良好生物平台.

  • 中药双黄洗液对导管相关尿路感染常见细菌的抗菌作用

    作者:赵红学;梁琦;王靖宇;张雁钢;张姝

    目的 观察黄连、黄芩、鱼腥草、穿心莲、金银花对导管相关尿路感染常见细菌的体外抗茵效果.方法 5种中药配制成洗液,测定其抑菌环直径,并进行抗菌效价观察.结果 5种中药洗液对大肠埃希;、金黄色葡萄球茵、表皮葡萄球菌、粪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其中黄连和黄芩的抗菌效果较好.结论 选择黄连和黄芩的洗液对导管相关尿路感染常见细菌具有抗菌作用,将具有重要开发意义.

  • 腹膜后副神经节瘤的手术方式分析(附43例报告)

    作者:莫文思

    目的 探讨腹膜后副神经节瘤的手术方式选择.方法 分析2001年10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43例腹膜后副神经节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单发34例(左侧单发18例,右侧单发16例),多发9例(双侧5例,左侧多发2例,右侧多发2例).肿瘤直径1.8 ~ 10.4cm,平均(5.06±2.10)cm.术前行内分泌、影像学及核医学等检查,并服用行2周以上扩容和(或)降压.结果 43例患者均行手术切除肿瘤,其中20例为开放手术,23例为腹腔镜手术,术后病理均为(腹膜后)副神经节瘤.开放手术组共20例,手术时间平均(126.50±28.15)分钟;出血量平均(274.50±99.12) ml;术中输血7例;出现血压波动6例;术后住院时间平均(16.6±2.9)天;术后排气、进食时间(2.3±0.3)天;未出现严重并发症.腹腔镜手术组23例,手术时间平均(100±26.97)分钟;出血量平均(121.30±111.24)ml;术中输血4例;术中出现血压波动2例;术中4例被迫转为开放术式;术后住院时间平均(9.9±4.1)天;术后排气、进食时间(1.4±0.6)天;未出现严重并发症.2例初诊为良性的患者分别于8个月和22个月后发现肿瘤远处转移.结论 腹膜后副神经节瘤出现临床症状的几率较低,容易漏诊,但易多发、复发;腹腔镜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创伤小、切除彻底,疗效满意;开放手术处理多发、恶性或瘤体较大、解剖关系复杂的腹膜后副神经节瘤目前仍具优势.

  • 三维细胞培养条件下膀胱肿瘤细胞能量代谢的初步探讨

    作者:徐晓东;邵世修;唐冬雪;牛海涛;杨学成;时浩清;王友林;于仑

    目的 研究膀胱肿瘤细胞能量代谢的变化.方法 应用微流控芯片三维立体培养技术建立成纤维细胞及膀胱肿瘤细胞共培养体系,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方法观察线粒体代谢情况.结果 实验组膀胱肿瘤细胞线粒体代谢较对照组活跃,对照组成纤维细胞线粒体代谢较实验组活跃.结论 膀胱肿瘤细胞的能量代谢并不完全是“瓦伯格”效应所认为的“即便在氧供充足的条件下肿瘤仍以糖酵解的方式功能”,膀胱肿瘤能量代谢也有高效氧化磷酸化的过程,同时也有肿瘤相关细胞有着密切联系,现在有假说认为肿瘤能量代谢是通过诱导毗邻的间质细胞进行糖酵解,引起再循环营养素生成增多.这些高能的代谢产物通过定向转运转移到毗邻的肿瘤细胞并进入三羧酸循环,致使氧化磷酸化增加和足量的ATP生成,从而构成代谢耦联.我们仍需要大量的实验进一步验证并得出更为正确的结论.

  • 后腹腔镜下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癌

    作者:廖波;李雨根;邓显忠;余晓东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下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临床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间在本院接受后腹腔镜下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的患者63例,统计相关手术及术后随访数据,评价此术式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的临床效果.结果 63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恢复良好,术后病理检查均为尿路上皮癌,手术时间平均[110(90~180)]分钟,术中出血量平均[70(30~ 150)]ml,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平均[3(2~4)]天,导尿管留置时间平均[7(4~15)]天,住院时间平均[5(4~7)]天,术后59例患者接受随访(失访4例),随访时间平均[8(3~24)]月.所有患者术后均无发热、漏尿等明显并发症发生,接受随访患者在随访期3例患者术后3~6月内出现膀胱肿瘤,并行膀胱肿瘤电切术,1例患者死亡,死于脑血管病,余患者在随访期无肿瘤复发.结论 后腹腔镜下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治疗上尿路上皮癌临床效果确切,手术时间相对较短,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手术安全易行,可予以临床推广.

  • 索拉非尼单药用于晚期肾癌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作者:张晓彤;袁丁;曹延炜;牛海涛;陈强

    目的 系统评价索拉非尼(Sorafenib)单药用于治疗晚期肾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运用Cochrance handbook 5.0质量评价方法,通过检索并筛选自2005年12月至2014年12月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ce)等中英文数据库,同时追查纳入的参考文献,收集有关索拉非尼单药与传统生物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数据.利用Revman 5.3软件对纳入资料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6篇符合标准文献,合计1731例患者资料.Meta分析结果显示:同对照组相比,索拉非尼单药应用在缓解肿瘤方面存在优势(OR =3.19,95%CI 2.54 ~4.00,P<0.00001);索拉非尼与对照组发生研究严重的不良反应存在统计学差异(OR=0.42,95%CI 0.31~0.57,P<0.000 01),应用索拉非尼单药的治疗组发生严重不良反应较对照组少.结论 与对照组比较索拉非尼单药应用能更有效的缓解肿瘤,而且不会增加严重不良药物反应的风险.

  • 经尿道输尿管镜钬激光在治疗尿道狭窄中的应用(附18例报告)

    作者:吴俊杰;崔子连

    目的 探讨经尿道输尿管镜钬激光在尿道狭窄治疗中的使用以及效果.方法 总结本院2011年至2013年18例尿道狭窄经输尿管镜钬激光治疗后的疗效.结果 18例尿道狭窄患者均手术成功,其中5例术后需要定期尿道扩张,随访2年均未见明显狭窄复发.结论 经尿道输尿管镜钬激光在尿道狭窄治疗中能起到良好的效果,但部分患者术后仍需要定期尿道扩张.

  • 比卡鲁胺联合标准化治疗对中国局部前列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的评价

    作者:张海洋;林贵亭;宁红秀

    目的 比较比卡鲁胺联合标准化治疗和单独标准化治疗对治疗中国局部前列腺癌患者的效果.方法 431例前列腺癌患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为单独标准化治疗组(前列腺癌根治术、放疗或等待观察)和联合治疗组.主要观察指标包括无进展生存率和总体生存率.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为4.3年.两组的总体生存率(hazard ratio 0.87;95% CI 0.58 ~ 1.3;P=0.53)和临床无进展生存率(hazard ratio 0.78;95% CI 0.5~ 1.22;P=0.28)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别.联合治疗组的前列腺特异抗原无进展生存率较单独治疗组明显升高(hazard rati0 0.36;95%CI 0.19~0.71;P=0.002).结论 与单独标准化治疗相比,比卡鲁胺联合标准化治疗对于治疗中国局部前列腺癌患者并未表现出明显的优势.

  • 前列腺癌根治术在欧洲50岁以下患者中的临床疗效

    作者:冯峰

    目的:分析在欧洲前列腺根治术对50岁以下的前列腺癌患者肿瘤生化及生理功能的影响.病人与方法:在1992年至2011年间,该中心共有13268人诊断局限性前列腺癌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其中,50岁以下患者为443人(3.3%).分析50岁上下两类患者在生化复发及功能变化(包括国际勃起功能指数IIEF-5、术后尿失禁发生情况)等方面的差异.

    关键词:
  • 前列腺平滑肌肉瘤伴肝肺转移1例报告并文献回顾

    作者:郭学文;唐冬雪;曹延炜;牛海涛

    平滑肌肉瘤可发生于全身各个器官和组织,包括腹膜后间隙、子宫、甲状腺、乳腺、卵巢、下腔静脉、脾脏、前列腺等,且预后差.关于前列腺平滑肌肉瘤的报道并不太多,本文旨在详细报道前列腺平滑肌肉瘤伴肝肺转移个案1例,并回顾总结近10年国内外关于前列腺肉瘤的报道,总结不同病理分型的发病率及其预后,以期为进一步探寻更有效的前列腺肉瘤治疗方法提供可靠的临床资料.

    关键词:
  • 无水酒精灌注治疗肾盏颈闭锁、肾盏积水1例报告

    作者:吕宪宝;孙素花;周广春

    1 病历简介患者,男,35岁.因“右肾切开取石术后12年余,发现右肾结石5年”收入院.患者12年前因右侧腰腹部持续性绞痛,至当地医院就诊发现右肾结石、右肾积水,并行右肾切开取石术,术后恢复良好出院.患者5年前健康查体时,行泌尿系统B超示:右肾小结石、右肾积水,间断服用排石药物治疗,未见结石排出.近5年随访检查发现右肾结石进行性增大,遂来我单位就诊,行泌尿系统B超示:右肾体积增大,肾窦区前后径约74mm,肾实质明显受压变薄,于右肾内探及多个大小不等的强回声光团,大者位于下极,大小约10mm×6mm,后伴声影.

    关键词:
  • 泌尿系恶性肿瘤过继免疫治疗现状、局限性与进展

    作者:时浩清

    近年来,泌尿系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手术、放疗及化疗对早期肿瘤疗效显著,但是对晚期肿瘤疗效欠佳.随着分子生物学及免疫学等学科的进展及对肿瘤发生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过继免疫治疗(adoptive cellular immunotherapy,ACI)已经凸显优势,并在体外实验获得突破性进展.包括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细胞因子活化的杀伤细胞(CIK),γδ T细胞(γδ T cell),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engineered T cell)和同种异体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等均称为对晚期泌尿系恶性肿瘤的有效治疗手段.

    关键词:
  • 肾移植后肿瘤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金讯波;陈少安;李斌

    国外报告肾移植后发生肿瘤的几率可高达7%[1],国内报道发生率为1.42%[2].临床实践认为肾移植后肿瘤主要有三方面来源:①肾移植后患者原发性肿瘤;②肾移植前自身已存在的肿瘤复发;③来源于供体肾脏的肿瘤.肾移植后原发性肿瘤的发生涉及很多因素,国内外大量的临床研究及病例分析比较认为病因主要有:慢性病毒感染、免疫功能低下、基因易感性、遗传、高龄等.其中慢性病毒感染和免疫抑制剂尤为重要.

    关键词:
  • 上尿路移行细胞癌个体化治疗

    作者:牛海涛;朱冠群

    上尿路移行细胞癌占所有尿路上皮癌的5%~ 10%,治疗的金标准一直是肾输尿管全切伴膀胱袖口状部分切除术[1].伴随着微创技术、放化疗技术的进展,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提出基于患者异质性的综合、个体化治疗方案,但仍存在争议.本文就上尿路移行细胞癌治疗进展以及争议性问题总数如下,以期改进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的个体化治疗.

    关键词:
  • 肾盂成形术临床经验分享与共识(2015年版-上)

    作者:肾盂成形术临床经验分享与共识专家委员会

    1 背景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是指由不同原因(内源性、外源性、先天性和获得性)引起的尿液自肾盂向输尿管方向流动的障碍,整体发病率约1/1500(0.067%)[1].肾盂成形术(pyeloplasty)的历史可以追溯至1886年,Trendelenburg首次尝试进行的肾盂成形术.其后,Kuster于1891年首次成功进行了肾盂成形术[2];直至1951年,英国学者Anderson和Hynes发表了一种新的肾盂成形术,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Anderson-Hynes肾盂离断成形术[3],此术式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广泛应用并沿用至今.目前依然有学者坚持开放肾盂成形术是治疗先天性UPJO的金标准[4].

    关键词:
泌尿外科(电子版)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2017 01 02 03 04
2016 01 02 03 04
2015 01 02 03 04
2014 01 02 03 04
2013 01 02 03 04
2012 01 02 03 04
2011 01 02 03 04
2010 01 02 03 04
2009 01 02
2008 01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