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杂志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중국강복리론여실천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院刊;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学刊
  • 主办单位: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 影响因子: 1.3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3759/R
  • 国内刊号: 张爱民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cjrtponline@263.net
  • 曾用名: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院刊;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学刊
  • 创刊时间: 199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 中国医师协会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锁定加压钢板小切口入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观察

    作者:尚咏;伍骥;赵旭红;初冬;李松林

    目的 探讨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 LCP)经小切口入路在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LCP肩外侧小切口微创入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31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18例;年龄56岁~72岁,平均年龄62.8岁;骨折按Neer分类:二部分骨折8例,三部分骨折19例,四部分骨折4例.受伤原因:车祸9例,摔伤20例,打击伤2例;全部为闭合性骨折.结果 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约24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2.2~6.4个月,平均3.7个月;无1例发生切口感染,未出现腋神经和旋肱血管损伤;随访末的终疗效按Neer评分,优18例,良11例,可2例,优良率达93.5%.结论 LCP肩外侧小切口入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可减少软组织损伤及骨折断端残留血供的破坏,复位满意、固定坚强.术后可早期功能锻炼,防止关节粘连,是一种安全、微创、有效的治疗方法.

  • 药物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进展性脑梗死60例疗效观察

    作者:高淑凤;焦丽琴

    目的 观察奥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发病6~48 h内的缺血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奥扎格雷钠80 mg加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每12小时1次,14 d为1个疗程,加用低分肝素钙0.4 ml皮下注射,每间隔12小时皮下注射1次,连用7 d;对照组采用单纯给予奥扎格雷钠治疗,用法同观察组.两组基础治疗相同,并均进行综合康复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对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g)进行测定.比较两组的NIHSS评分.结果 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明显降低,观察组降低尤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临床显效率为8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0.0%(P<0.01).两组血小板计数、PT、APTT、Fg均在正常范围内,两组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奥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进展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 运动再学习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

    作者:秦大伟;郭天龙

    目的 探讨运动再学习疗法(MRP)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脑卒中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Bobath提出的促进技术,康复组采用运动再学习方案(MRP).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下肢)进行评价.结果 训练前后两组差异都有显著性(P<0.05),但训练后组间比较,康复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运动再学习方案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的恢复具有显著作用.

  • 改制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作者:秦茵;毕胜;李玲;瓮长水

    目的 研究改制的强制性运动疗法(mCIMT)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 选取脑卒中偏瘫患者30例,分成mCIMT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mCIMT组不限制健手的使用,患肢接受重复、密集的行为再塑的技术强化训练,6 h/d,5 d/周,连续训练2周.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训练.疗效评测使用运动活动日志(MAL)和简易上肢功能检查(STEF),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2周、1个月和3个月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两组治疗2周后MAL指数和STEF分数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mCIMT组在治疗结束1个月和3个月的MAL指数和STEF分数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后1和3个月的MAL指数和STEF分数与治疗前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mCIMT能显著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其疗效明显优于常规康复方法.

  • 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定量评价不同部位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的研究

    作者:张慧;王禹;王秋霜;张梅青;姬冬冬;孟娟娟;张丽伟;沈东;张春红

    目的 探讨对于不同部位心肌梗死,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定量判断局部室壁运动异常及心脏整体收缩功能状态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二维超声记录左室长轴和短轴切面高帧频图像,应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测量左室心肌各节段纵向、径向、圆周应变值.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对比,前壁心肌梗死组左室16/17节段的纵向应变值、11/18节段的径向应变值、12/18节段的圆周应变值减低,其中前、侧壁、室间隔及心尖部应变值减低较其余节段更为显著(P<0.05);下壁心肌梗死组左室15/17节段的纵向应变值、 5/18节段的径向应变值、10/18节段的圆周应变值减低,其中下、后壁应变值减低较其余节段更为显著(P<0.05).前壁心肌梗死组平均纵向应变、平均圆周应变及平均径向应变值均与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值显著相关(r=-0.74,r=-0.78,P<0.001;r=0.69,P<0.05),下壁心肌梗死组仅平均纵向应变值与LVEF值显著相关(r=-0.82,P<0.05).结论 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是准确、定量评价心脏局部室壁运动异常及整体收缩功能新的无创方法.纵向应变值可能是全面、准确、定量评价心功能的指标,而圆周及径向应变值的作用则有待进一步研究.

  • 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后上肢运动障碍的影响

    作者:郭天龙;秦大伟

    目的 研究强制性运动疗法(CIMT)对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 28例符合CIMT适应症的脑卒中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限制健手的使用,强化训练患侧上肢(CIMT);对照组不限制健手的使用,进行传统神经发育疗法治疗.治疗前后评价两组的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结果 Fugl-Meyer评分显示,治疗前后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提高上肢灵活性和上肢的使用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CIMT能加强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

  • 妊娠期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附4例报道

    作者:吴士文;郭军红;张舒凤;于生元

    目的 探讨妊娠期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近3年收治的4例妊娠期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与影像学改变.结果 4例患者主要表现为头痛、癫痫发作、意识障碍及视力障碍.典型的MRI检查表现为对称性的局灶部位的脑水肿,主要位于顶、枕叶以及额叶,多在数周内恢复.其中3例患者发生子痫,且均发生在产后的2 d内.结论 妊娠期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有其特征性临床特征,常存在于子痫者中.

  • 儿童哮喘与ORMDL3基因多态性关系的研究

    作者:孙婧;李乔俊;徐飞;王卉

    目的 探讨儿童哮喘与ORMDL3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选取2005年10月至2009年3月解放军总医院以及解放军总医院附属医院的哮喘病儿童178例(分轻症组和重症组),同期健康体检或外科非炎症儿童患者129例作为对照组.抽取静脉血3 ml,采用PCR及限制性酶切方法对ORMDL3基因的rs7216389位点的基因型进行测定.结果 3组基因型(CC\TC\TT)分布频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于TT型,轻症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重症组的比率高于轻症组和对照组(P<0.05).哮喘儿童T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儿童哮喘与ORMDL3基因多态性有一定的相关性.

  • 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下肢反应时间的重测信度

    作者:郭燕梅;王秋华;李晓瑛;瓮长水;黎春华;陈蔚;张丽

    目的 检验功能性蹲屈测试训练系统测量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下肢反应时间的重测信度.方法 符合入选条件的3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受试者,由同一测试者在1周内对受试者进行前后两次双下肢反应时间测试.应用组内相关系数进行重测信度的评价.结果 受试者总反应时间和反应时间的组内相关系数为0.44~0.62 (P<0.05或P<0.001).结论 功能性蹲屈测试训练系统测量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下肢反应时间具有中等至较好的重测信度,可以较好地反映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反应能力和适度地反映下肢肌肉对刺激所需动作的适应性和可塑性.

  • 旋磁穴位疗法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疼痛及Fricton指数的影响

    作者:陈蔚;王娜;郭燕梅;朱才兴;黎春华;瓮长水

    目的 探讨旋磁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的疼痛指数及Fricton指数的影响.方法 采集解放军总医院门诊确诊为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65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采用XZC-A型旋转磁疗仪在患侧的下关、听宫、颊车、翳风及阿是穴进行治疗,10 min/穴/次,2次/d,10 d为1个疗程.对照组(30例)采用超短波治疗,15~20 min/次,1次/d,10 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前、后分别对患者进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和Fricton指数评定.结果 1个疗程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及Fricton指数均下降(P<0.05),其中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旋磁穴位疗法能有效缓解TMD患者的疼痛和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等临床症状.

  • 5次坐立试验对老年人运动功能的评估价值

    作者:刘立明;瓮长水;王娜;朱才兴;焦伟国;成忠实

    目的 探讨5次坐立试验(FTSST)作为一个快捷简单的测量工具在评估在老年人运动功能中的价值.方法 65例老年人参与本研究.21名老年人在间隔1周时间被同一测试者重复测试1次FTSST,以作为重测信度研究.对65名老年人进行FTSST、下肢肌力测定和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UGT)的测试.所得资料以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检验FTSST与运动功能变量的关联程度.结果 FTSST显示较好的重测信度(ICC=0.91, 95%CI:0.79~0.96).FTSST时间与年龄、下肢肌力和TUGT呈中度相关(P<0.05).下肢肌力是影响FTSST时间重要的决定因素.结论 FTSST方法具有较好的重测信度,并它可以反应出老年人运动功能状态.

  • 系统阅读训练对脑卒中失读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严文伟;陆静波;恽文伟;刘向远

    目的 探讨系统阅读训练对脑卒中失读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104例脑卒中失读症患者分成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3例),两组均采取常规言语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系统阅读训练.每天1次,每次30 min.疗程1个月.治疗前和治疗结束时分别采用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法进行评价.结果 发现存在3种类型的失读症:额叶失读、失读伴失写和皮质下失语性失读.治疗后两组阅读能力 (出声读和阅读理解) 评分均明显提高(P<0.01),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系统阅读训练有助于提高脑卒中失读症患者的阅读能力.

  • 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规范化路径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作者:温淼;鞠奕;宋新杰;张玉梅;赵性泉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规范化路径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2005~2009年在本院神经内科监护病房的急性期(发病72 h内)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规范化路径建立前的患者123例,建立后的患者146例,分别采集患者的性别、年龄、Hunt-Hess、Fisher分级等基线信息,完成全脑血管造影术(DSA)的时间和结果,如发现责任动脉瘤给予动脉瘤处理的时间、发病前和出院时患者改良的Rankin量表 (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 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再出血率、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预后及平均住院日等.结果 两组患者再出血、继发脑血管痉挛、脑积水发生率及死亡率、临床预后、平均住院日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规范化路径的建立使早期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预后得到改善.

  • 订制颈椎矫形器与成品颈托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比较

    作者:马峥;沈磊;白跃宏

    目的 观察订制颈椎矫形器(CO)与成品颈托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中的疗效.方法 7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根据确诊时间分为订制CO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分别采用订制CO与成品颈托进行治疗佩戴.结果 经过4周治疗,订制CO组优良率为94.3%,成品颈托组优良率为71.4%,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中订制颈椎矫形器的疗效优于成品颈托.

  • 早产所致脑性瘫痪的磁共振成像特征及临床意义

    作者:汤行录;丁志勇;梁莉丹;严志汉;陈伟;陈翔

    目的 探讨早产所致脑性瘫痪的磁共振成像(MRI)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早产所致脑性瘫痪患儿的临床资料和颅脑MRI图像,并以同期16例年龄匹配的正常小儿头颅MRI作对照.结果 16例均诊断为脑性瘫痪痉挛型双瘫.16例早产所致脑性瘫痪患儿在MRI上表现为脑室周围白质在T2WI上的异常高信号、脑室周围深部白质减少、侧脑室变大伴或不伴变形,胼胝体萎缩.上述特点符合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结论 PVL是早产所致脑性瘫痪的MRI特征性表现,这有助于脑性瘫瘫病因和类型的判断.

  • 内源性神经干细胞与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正丰

    利用内源性神经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是目前脊髓损伤研究的新热点.正常成年脊髓靠近中央管的室管膜与室管膜下区和白质实质存在内源性神经干细胞,脊髓损伤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被活化并增殖和迁移到损伤区.大部分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分化成星型胶质细胞和有助于再髓鞘化的少突胶质细胞,而不是神经元.对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定向分化调控是治疗脊髓损伤的关键问题也是目前尚未解决的难题.

  • 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APC-Cdh1蛋白的表达

    作者:陈志则;万里;祁月红;姚文龙;邱瑾;张传汉

    目的 探讨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APC-Cdh1蛋白的表达变化.方法 雄性SD大鼠60只,体重280~350 g,随机分成假手术组和缺血-再灌注组.采用改良Pulsinelli 4-VO法建立SD大鼠全脑缺血模型,在损伤后不同时间点,免疫组化染色检测Cdh1的表达部位并且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大鼠海马组织APC-Cdh1蛋白的表达.结果 免疫组化检测显示APC-Cdh1在海马区及皮层区中均有大量表达.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再灌注组术后第1天APC-Cdh1蛋白表达减少,术后第3天升高(P<0.05),术后第7天又降低.结论 APC-Cdh1可能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有着密切的关系.

  • 电针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IL-1β的影响

    作者:霍则军;李志刚;郭佳;田兆兴

    目的 观察电针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IL-1β的影响.方法 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IR组);全脑缺血-再灌注电针组(IRA组),每组10只.四动脉结扎法(4-VO)建立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作为IR组.IRA组电针大鼠曲池、足三里穴,各组均于再灌注6 h后取脑,ELISA法测定脑组织IL-1β含量.结果 与假手术组和IRA组比较,IR组脑组织内IL-1β显著升高(P<0.001),而IRA组与假手术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电针刺激能显著降低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IL-1β浓度.

  • 脂肪干细胞与温敏型支架构建人工髓核的体外研究

    作者:文天用;李放;叶超群;刘连江

    目的 评测壳聚糖基温敏型支架与诱导后脂肪干细胞的相容性及对其功能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兔脂肪干细胞体外培养3代、诱导2周,RT-PCR检测细胞内RNA表达水平,证明向髓核分化后,与制备好的支架复合,37 ℃成胶后,培养2周,行AO/PI检测细胞存活情况,并以扫描电镜观察超微结构.结果 脂肪干细胞在单层诱导培养后有Ⅱ型胶原(Col Ⅱ)和蛋白聚糖(Aggrecan)表达;与支架复合后,细胞90%以上存活,复合培养2周后无去分化现象,且Col Ⅱ、Aggrecan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 温敏型壳聚糖支架与诱导后脂肪干细胞相容性良好,一定程度上利于干细胞表型、功能的维持与进一步分化,可作为干细胞植入的可注射性载体材料.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综合康复效果观察

    作者:张鑫;王志燕

    目的 观察综合康复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复发情况和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对10例有活动能力、反复发作的COPD患者每周3次给予COPD专项康复治疗方案,包括家庭氧疗、呼吸训练、身体锻炼和健康教育等.6个月后,与治疗前的复发情况和生活能力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干预前平均每人在半年内住院2.5次,每次15 d;干预后平均每人在半年内住院1.3次,每次9 d.干预前0~1级0例,2~3级2例,4~5级8例;干预后0~1级5例,2~3级1例, 4~5级4例.两者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综合康复能降低COPD的复发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康复专业培养方向与养老需求接轨的探索

    作者:冯建光;王秀兰

    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力、解决就业难是现在高等教育教学中必须要思考的问题之一.而医学生的就业困境与养老行业对医学生的需求成为一对矛盾.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将康复专业培养方向与养老需求进行接轨是一种值得探索的培养方式.

  • 书讯

    作者:

    关键词:
  • 社区简易康复技术对脑卒中患者运动与平衡功能的影响

    作者:邵爽;杨丽娟;李源渊;江晓峰;聂立华;戴红;王文志

    目的 探讨社区简易康复技术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以及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小样本、对照研究方法,选取北京广外医院的脑卒中患者48例,分为对照组22例和观察组26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进行社区简易康复技术并结合常规治疗.分别于入选时、治疗后1个月、3个月时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和Fugl-Meyer平衡量表进行评测.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时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3个月时观察组的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与对照组相比较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脑卒中社区简易康复技术有助于提高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

  • 针刀松解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机理

    作者:秦谊;李峰;刘清国;王常海;覃蔚岚;郭长青

    针刀松解法临床用于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有良好的疗效,其作用机理基于其提出的"动态平衡"理论,认为针刀松解法可以通过改变关节周围力学平衡的失调,恢复正常关节应力状态,缓解炎症反应,减轻疼痛,修复组织结构,从而达到其治疗效果.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病因病理及治疗提出了崭新的思路.

  • 神经干细胞向多巴胺能神经元分化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可华;蔡哲

    帕金森病是中脑黑质的多巴胺能神经元缺失引起的慢性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目前,应用神经干细胞在体内外分化成多巴胺能神经元是帕金森病细胞替代治疗的重要途径.本文综合近十年来的研究进展,对神经干细胞向多巴胺能神经元分化过程中重要的分子机制、信号通路以及外界影响因素进行综述.

  • 腺苷的抗抑郁作用及其相关研究

    作者:王尔茜;左萍萍

    腺苷作为中枢神经系统(CNS)的重要信号分子,它以磷酸化形式(腺苷三磷酸,ATP)与神经递质一起包装在突触囊泡中被释放.弥散于突触间隙的腺苷与其A1、A2、A3三类受体结合,启动G蛋白介导的信号通路,产生广泛、灵活而多变的生物效应.近年发现,腺苷具有一定的抗抑郁疗效,但机理尚未阐明.本文就腺苷及其受体在抗抑郁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探讨乌灵菌粉的抗抑郁机制

    作者:杨楠;刘雁勇;郝文宇;纪超;牟亮;左萍萍

    目的 采用基因芯片技术探讨乌灵菌粉的抗抑郁作用机制.方法 以慢性轻度应激(CMS)致抑郁模型小鼠为观察对象,提取对照组、CMS组、乌灵菌粉组、氟西汀治疗组大脑皮层的总RNA,应用Clontech公司的小鼠1.2表达谱芯片进行各组间1176个基因的比较.结果 基因芯片比较发现,CMS组小鼠与对照组相比皮层有130个基因发生改变,其中上调116个,下调14个;与CMS组比较,乌灵菌粉组有85个基因发生改变,其中上调34个,下调51个;氟西汀组133个基因发生改变,上调35个,下调98个.这些基因涉及受体活性、蛋白激酶、炎性因子、转铁蛋白、神经发生等各个方面.结论 CMS致抑郁模型小鼠脑内多种功能基因的表达出现亢奋或低下,而通过乌灵菌粉和氟西汀干预后可使多个基因表达趋向正常水平.

  • 帕金森病模型大鼠行为学评价与黑质神经元凋亡的相关研究

    作者:王涛;左萍萍;刘雁勇;杨楠;纪超

    目的 检测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行为学及黑质神经元凋亡的相关指标.方法 将6-羟基多巴胺(6-OHDA)通过立体定位仪注入大鼠右侧纹状体制备PD模型,5周后检测行为学指标;酪氨酸羟化酶(TH)组化染色观察各组大鼠右侧黑质神经元形态,Hoechst 33258染色了解其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黑质内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 成功筛选的15只PD模型大鼠在露台Morris水迷宫实验中,与正常对照组及假手术组同侧相比,其寻台速度下降,时间延长(P<0.05);在平衡杆实验中,其潜伏期和过杆时间增加(P<0.05);模型组右侧黑质TH阳性神经元明显减少,该区域凋亡细胞明显增多,且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增高.结论 6-OHDA诱导黑质内多巴胺(DA)神经元凋亡与其胞内caspase-3表达增高相关,模型大鼠在露台Morris水迷宫和平衡杆实验中行为学改变与TH免疫组化染色及Hoechst 33258染色结果吻合.

  • 霍乱毒素B亚单位-神经生长因子耦联制剂滴鼻对拟痴呆小鼠空间学习记忆的影响

    作者:张卿;刘雁勇;白丽敏;石葛明;万选才;孙红梅;左萍萍

    目的 观察霍乱毒素B亚单位(cholera toxin B subunit, CB)与神经生长因子(NGF)耦联制剂滴鼻治疗对拟痴呆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胆碱能神经系统的影响.方法 用改进的过碘酸钠法使CB-NGF耦联,滴鼻治疗脑室内注射β样淀粉蛋白(Aβ25-35)的拟AD小鼠模型;CB-NGF 7.5 μg/d、15 μg/d滴鼻治疗7 d,Morris水迷宫检测其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胆碱乙酰化酶(ChAT).结果 未经治疗的模型鼠寻台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在安全岛所在象限的停留时间明显缩短,斜角带区ChAT阳性细胞数量显著减少(P<0.001).NGF及CB-NGF滴鼻治疗组寻台潜伏期有所缩短,在安全岛象限内的停留时间比模型组明显延长(P<0.01);基底前脑斜角带区ChAT染色明显增多(P<0.01).结论 CB-NGF滴鼻治疗可改善痴呆小鼠的空间认知能力,与其保护胆碱能神经有关.

  • 雌激素对衰老小鼠海马神经元受损DNA的修复作用

    作者:董毅龙;左萍萍;梁妍;纪超

    目的 观察模拟绝经及D-半乳糖模型小鼠空间认知的改变,评价雌激素保护海马神经元功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成年雌性C57BL/6小鼠双侧卵巢切除(OVX)并皮下注射D-半乳糖100 mg/kg造模.雌激素替代治疗(ERT)组腹腔注射17β-雌二醇(E2)50 μg/kg.造模与ERT共8周.Morris水迷宫测试空间学习记忆功能,试剂盒检测雌激素与氧化应激酶.免疫组化染色8-氧鸟嘌呤脱氧核苷 (8-oxo-dG),Western blotting检测脑海马MTH1表达.结果 模型组血中E2水平仅为假手术组的1/5(P<0.01),而ERT组明显升高(P<0.01);模型组寻台时间明显延长(P<0.01),ERT组缩短(P<0.05);模型组SOD、GSH-Px明显降低而MDA明显增高(P<0.05),ERT组接近正常.8-oxo-dG作为DNA氧化损伤标志物在模型组海马明显增多,而DNA修复蛋白MTH1表达明显减少(P<0.05),而两者在ERT组恢复正常(P<0.05).结论 雌激素可通过对海马神经元受损DNA的修复及抗氧化作用改善衰老模型的空间认知功能.

  • 自然衰老大鼠脑线粒体和血小板膜外周型苯二氮(艹卓)受体结合活性的变化

    作者:赵悦;杨楠;纪超;孙博;左萍萍

    目的 以3月龄青年大鼠为对照,观察24月龄自然衰老大鼠大脑皮层线粒体和血小板膜外周型苯二氮(艹卓)受体(PBRs)结合数量及亲和力的改变.方法 雄性SD大鼠断头取脑,以差速离心法提取大脑皮层线粒体,低渗溶血法制备外周血小板膜.采用放射配基[3H]PK11195单点结合实验测定PBRs特异结合活性,通过受体饱和实验和Scatchard作图得到大结合容量Bmax值和平衡解离常数Kd值.结果 与3月龄组大鼠相比,24月龄组的大脑皮层线粒体及外周血小板膜PBRs特异结合活性均显著上升(P<0.001).饱和实验结果表明,24月龄组大鼠大脑皮层线粒体PBRs的受体容量(Bmax)升高而受体亲和力明显下降,Kd值显著增高(P<0.001).结论 老龄鼠PBRs容量上升而亲和力下降,可能参与脑老化进程.外周血小板膜[3H]PK11195结合活性与脑内该指标的变化一致.

  • 栀子粗提物对拟痴呆模型鼠学习记忆功能障碍的影响

    作者:杨楠;刘雁勇;郝文宇;纪超;梁妍;朱海波;左萍萍

    目的 观察中药栀子粗提物对Aβ25-35致痴呆小鼠模型及鹅膏蕈氨酸(IBO)致大鼠记忆获得障碍模型的影响.方法 采用Aβ25-35脑室注射致痴呆小鼠模型及前脑基底核注射IBO致大鼠记忆获得障碍模型,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和避暗实验,观察栀子粗提物低、中、高3个剂量组(12.5、25、50 mg/kg)对模型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阳性药采用多奈派齐(0.75 mg/kg).结果 栀子粗提物3个剂量均可提高Aβ25-35致痴呆小鼠的Morris水迷宫空间学习记忆能力(P<0.05),中剂量对IBO致记忆获得障碍大鼠水迷宫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有明显改善作用(P<0.01);各给药组大鼠受到避暗箱内电击的潜伏期均有所延长,3 min内受到电击的次数均有所减少.结论 栀子粗提物有改善拟痴呆模型鼠学习记忆功能的作用.

  • 二苯乙烯苷对过氧化氢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马海涵;邵阳;陈力学;杨期东

    目的 探讨二苯乙烯苷(TSG)对过氧化氢(H2O2)所致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培养PC12细胞给予H2O2(100 μmol/L)诱导细胞凋亡,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H2O2损伤组、高剂量组(TSG 120 μg/L+H2O2)、中剂量组(TSG 60 μg/L+H2O2)和低剂量组(TSG 30 μg/L+H2O2).TSG处理2 h后,加入H2O2损伤细胞,4 h后取细胞测定乳酸脱氢酶(LDH)漏出量,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测定丙二醛(MDA),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噻唑兰(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bcl-2的蛋白表达.结果 TSG能提高细胞活力,降低LDH漏出和细胞凋亡率(P<0.05).0.1~1 μmol/L TSG处理后bcl-2的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 TSG能减少H2O2对PC12细胞的损伤.

  • 人羊膜间充质细胞的神经生物学特性及其治疗帕金森模型小鼠的实验研究

    作者:蔡哲;周忠蜀;向青;胡景伟;潘琳;张岚;舒峻;徐波;梁妍;左萍萍;贺春;徐杨;高艳;崔晓慧

    目的 评价人羊膜组织来源间充质细胞(hAMCs)的神经生物学特性及其脑移植对帕金森病(PD)小鼠的治疗观察.方法 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通过间充质干细胞、神经干细胞、多巴胺能神经元和神经发生相关标记物Vimentin、STRO-1、nestin、CD133、β-tubulin、TH、DAT、Ngn2和mash-1抗体,鉴定在hAMCs中的表达;RT-PCR检测神经干细胞标记物Vimentin及nestin mRNA在hAMCs的表达.C57BL/6小鼠MPTP(i.p.)建立PD模型,将hAMCs移植到右侧纹状体内.通过自发运动和转杆实验以及抗人线粒体和TH抗体在脑纹状体免疫组织化学形态学,评价hAMCs对PD小鼠的治疗作用.结果 经神经细胞培养基诱导培养后的hAMCs表达间充质干细胞、神经干细胞、多巴胺能神经元和上述所有与神经发生相关的特异性标记物.hAMCs移植后的PD小鼠自发运动次数增加(P<0.05),转杆时间延长(P<0.05).结论 hAMCs经体外诱导培养后具有神经细胞特性,移植到PD模型小鼠纹状体内能够改善MPTP所致的运动功能损伤.

  • Occupational Therapy Evaluation for Stroke Adults in the United States

    作者:

    Of the 700,000 people in the United States who experience a new or recurrent stroke each year, more than 500,000 survive(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 2007)[1]. Occupational therapy practitioners are critical rehabilitation professionals for stroke survivors.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