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中国康复医学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중국강복의학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康复医学会
  • 影响因子: 2.0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1242
  • 国内刊号: 11-2540/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www.rehabi.com.cn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编委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卓大宏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帕金森病记忆障碍的脑电活动研究

    作者:王婷;刘琨;王秀菊;杨鹏;万晓娜

    目的:通过比较帕金森病(PD)患者记忆障碍组与健康老年人的脑电图特点,探讨帕金森病记忆障碍与脑电活动的关系.方法:选择50例PD记忆障碍患者为试验组进行脑电图(EEG)检查,同时取35例健康老年人为对照组进行记忆测定和EEG检查.结果:试验组EEG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EEG波低波幅者、低波率者、低指数者及有泛化者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试验组异常EEG快波(β)及慢波(θ、δ)出现率均高于对照组,但以θ、δ波为著(P<0.05).结论:记忆测定和EEG检查对判断PD的认知功能障碍有实用价值.

  • 后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的疗效观察

    作者:杨礼庆;原泉;付勤;许晓军;田野

    目的:探讨后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将后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进行康复治疗的45例患者及未行康复治疗的34例患者于术前、术后2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进行调查、比较,分析其Harris评分、关节脱位发生情况.结果:康复治疗组在术后3个月及6个月时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在术后2周内有2例发生关节脱位.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对预防术后关节脱位有明显作用.

  • 智能筛查测验及ADL检查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张萍;顾仁骏;张帆;张留莎;王夏红;卢红;冯肖亚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康复指标.方法:对30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患者治疗前后分别测定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常识-记忆-注意测验(IMCT)及长谷川痴呆量表(HDS),同期健康老年人3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3个量表值的变化.结果:①在DEACMP组中,治疗前后均有显著差异.②DEACMP组治疗前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而DEACMP组治疗后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神经心理学指标是明确DEACMP患者康复的可能指标.

  • 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对偏瘫康复疗效的影响

    作者:林桦;王凯;顾亚萍;王帆;郑馥兰;严庆惠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的发生及其对偏瘫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对住入本院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神经心理学方法进行评测,确定18例单侧空间忽略患者为观察组,将27例无忽略的右侧大脑半球病变致脑卒中偏瘫患者列为对照组,两组均予常规康复治疗,并在治疗前后进行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功能独立性评定(FIM)、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结果:观察组的MMSE评分在治疗后虽有提高(P<0.05),但其FMA、FIM 评分无明显提高(P>0.05),治疗前后FMA、FIM、MMSE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单侧空间忽略的存在直接影响了脑卒中偏瘫康复疗效,常规康复治疗无助于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躯干肌屈曲、伸展等长收缩肌力测试的信度研究

    作者:黄杰;成鹏;郎海涛;禚红红;沈小丽

    目的:探讨躯干肌屈曲、伸展等长收缩肌力测试的信度,为临床应用提供可靠依据.方法:20例健康受试者,在1周内采用BiodexⅡAP型多关节等速测试系统对每位受试者进行了2次躯干肌屈曲、伸展等长收缩肌力测试,获得躯干肌屈曲、伸展大平均力矩、大重复做功、总做功和平均功率等结果,并采用组内相关系数进行信度分析.结果:躯干肌屈曲、伸展2次等长收缩肌力测试的各指标高度相关(ICC>0.90),呈现良好的稳定性.结论:躯干肌屈曲、伸展等长收缩肌力测试在反映躯干肌肌力的变化方面具有较高的信度,测试指标稳定可靠.

  • 乌头直流电离子导入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痛阈的影响

    作者:岳寿伟;康乐;王晓聆;方明

    目的:观察乌头直流电离子导入对关节炎大鼠痛阈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45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15),致炎模型组(n=15)和乌头直流电离子导入治疗组(n=15).制作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测量乌头直流电离子导入前后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踝周径,以热板反应潜伏期为指标观察大鼠实验后1d,3d,5d,7d,10d的痛阈变化以及乌头直流电离子导入治疗后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治疗局部皮肤的组织学变化.结果:①模型组大鼠各时间点热板反应潜伏期均较空白组明显缩短;治疗组大鼠各时间点反应潜伏期均较模型组延长.②模型组大鼠各时间点踝关节周径均较空白组明显增大;乌头导入治疗1d,3d踝关节周径较模型组无明显变化,5d,7d,10d踝关节周径较模型组减小.结论:乌头直流电离子导入可明显提高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痛阈,治疗局部可见真皮层内毛细血管扩张.

  • 早期强制性使用对局灶性脑梗死大鼠行为学恢复的影响

    作者:槐雅萍;贾子善;赵雪平

    目的:探讨早期"强制性使用"对局灶性脑梗死大鼠行为学恢复的影响.方法:用60只Wistar大鼠制作右侧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24h后随机分为3组,患侧前肢固定(A)组、未固定(B)组和健侧前肢固定(C)组,并进行肢体固定.21d后解除固定,于MCAO后24h、21d和28d时,对每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估,观察其恢复情况.分别于MCAO后21d及28d,测定大鼠前肢前臂肌肉湿重及横截面积.结果:MCAO后24h 3组各项功能评定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姿势反射评定及平衡木行走测评:MCAO后21d时C组恢复差于A、B两组(P<0.05,P<0.01);28d时C组恢复仍明显较B组差(P<0.05).肌力评定比较:3组各时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MCAO后21d时,A组大鼠患肢前臂肌湿重明显低于健肢(P<0.05),B组与C组大鼠患侧前肢与健侧前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脑损伤后短期内患侧前肢完全休息和过度运动均不利于功能的恢复;脑损伤后患侧前肢早期过度运动比完全休息更不利于功能恢复.

  • 运动对大鼠骨骼肌胰岛素信号转导蛋白表达和活性的影响

    作者:胡瑞萍;吴毅;胡永善

    目的:观察运动对大鼠骨骼肌中胰岛素信号转导蛋白表达和活性的影响,探讨运动调节骨骼肌葡萄糖转运的细胞内机制.方法:将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运动组和对照组,运动组按Ploug方法进行8w的游泳训练.结果:运动组大鼠游泳8w后骨骼肌中蛋白激酶B蛋白表达和磷酸化程度均增加,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蛋白表达有上升趋势,磷酸化程度显著增加.结论:运动可激活正常骨骼肌中胰岛素信号传递两大途径中的关键蛋白,这可能是运动增强骨骼肌的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葡萄糖转运的机制之一.

  • 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作者:易世宏;吴启富;肖长虹;杨海英;吴清洪;王志远

    目的:探讨针刺建立兔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动物模型的方法及对该模型的评价.方法:将48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麻醉,针灸针垂直刺入兔后肢股四头肌中点和腓肠肌中点,连接电针仪,频率50Hz,强度1.5kPa,使其膝关节不停地被动屈伸,每天2次,共10天.每天测量兔造模肢膝关节周径的变化、针刺后跛行时间、关节表面温度变化等指标.造模实验结束后,ECT扫描检查判断关节局部的炎症情况;用1ml生理盐水注射入兔膝关节腔,回抽关节液,检测炎症因子IL-1β、PGE2、SOD、MDA的水平;取出滑膜,观察滑膜组织的病理切片、免疫组化等指标.结果:造模肢的各项检测指标和正常肢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滑膜组织病理切片结果呈明显的炎性渗出性改变且随着针刺时间的增加改变更为明显.结论:该方法造模成功,模型经济实用.

  • 心肌缺血日负荷对冠状动脉侧支血流量的影响

    作者:金挺剑;励建安;王骏;王元会;顾劲扬

    目的:探讨心肌缺血日负荷对新西兰兔冠状动脉侧支血流量(CCBF)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新西兰兔34只,体重2.4±0.2kg.随机分为缺血组和假手术组,缺血组根据日缺血负荷分为2、4、6次/日亚组.将气囊梗阻器安装在冠状动脉左室支上,以建立间断性心肌缺血模型.气囊充气造成心肌缺血(2min/次,间隔1h),以各日缺血负荷持续4周.取缺血区心肌观察形态学改变;微球技术检测缺血区CCBF;取兔术前和首次缺血刺激前、后24h血清检测肌钙蛋白(cTn-I).结果:4周间断性缺血刺激后,缺血组与假手术组相比,CCBF明显增加(P<0.05);各缺血亚组间CCBF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各组缺血区心肌未见变性坏死灶,兔首次缺血刺激后24h血清肌钙蛋白无明显升高.结论:4周间断性心肌缺血对心肌无损伤,可促进缺血区CCBF增加;不同日缺血负荷对CCBF无明显影响.

  • 低强度脉冲超声治疗关节软骨缺损的超微结构研究

    作者:贾小林;陈文直;王智彪

    目的:观察低强度脉冲超声治疗兔关节软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在21只兔股骨内侧髁软骨面处钻孔,作为动物模型.术后左后肢膝关节缺损处以低强度脉冲超声辐射作为治疗侧,右后肢予以假辐射作为对照侧.分别于术后2周、4周和8周全部处死取材,作透射电镜检查.结果:治疗侧软骨缺损修复速度及修复组织质量均比对照侧高.结论:低强度脉冲超声能有效地治疗关节软骨缺损.

  • 卒中后认知功能康复与神经可塑性

    作者:尹义臣;陈卓铭;杜志宏

    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神经细胞之间有广泛神经纤维联系,各个脑功能区之间有丰富的神经纤维联络,左右大脑半球间可以通过胼胝体进行信息交流,皮质和皮质下神经结构,以及脑干、小脑间有复杂的环路,这些构成了中枢神经系统(脑)可塑性的物质形态学基础.CNS可塑性与神经细胞再生、突触可塑、神经网络重塑、脑功能重组和功能区转移等密切相关.健存脑组织的可塑性是脑卒中后进行认知功能康复训练的理论基础.

  • 神经生长因子的生物学效应及其在脑损伤康复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朱奕;王彤

    1神经生长因子的种类和生物学效应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是生长因子家族早发现的成员之一,由Rita Levi-Montgalcini在1953年首先发现.1986年Rita Levi-Montgalcini和Stanley Cohen因发现NGF和EGF(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被授予诺贝尔生物医学奖.NGF基因家族还包括BDGF(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neurotrophins-3和-4/5(NT-3,NT-4/5)和新近从鱼类中克隆得到的NT-6、NT-7[1].

  • 督脉电针与神经干细胞移植在脊髓损伤修复中的作用

    作者:曾园山;李晓滨;郭家松;陈雅云;丁英;陈玉玲

    严重的外伤性脊髓损害主要表现为截瘫,目前还没有好的治疗方法,由此给患者及其家属乃至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目前,这一伤病在我国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因此,探索出一种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有效方法,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减轻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

  • 生物陶瓷热敷和按摩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作者:潘良国

    1997年10月-2004年6月,我科采用了生物陶瓷热敷和按摩的方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 早期康复治疗脑卒中的疗效观察

    作者:吴强;张皎皎;陈攸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在本院2002年1-10月收治的12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60例接受早期康复治疗的康复治疗组,另外6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病例均符合脑卒中诊断标准,均经头颅CT或MRI确诊;均为首次发病;神经系统检查有明显体征.

  • 脑卒中并肩痛患者的回顾性分析

    作者:韩群英;孟庆法;荆志伟;张振强;韩彩虹;李建慧

    1对象和方法1.1对象从我中心1999-2004年5年间脑卒中并肩痛住院病历中按要求筛选出84例.患者均神志清楚、答题准确,查体合作.男45例,女39例;年龄52-78岁,平均61±7.5岁;脑出血41例,脑梗死39例,混合性脑卒中4例,诊断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标准,并经头颅CT、MRI和相关X片确诊,初发病例73例,复发11例.

  • 卒中单元与非卒中单元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比较

    作者:梁建姝;米国新;胡秀兰

    卒中单元是指有组织地管理住院患者,为卒中患者提供药物治疗、肢体康复、语言训练、心理康复和健康教育[1].患者在卒中单元中除了接受药物治疗,还要接受康复训练和健康教育.通过积极的教育和训练,使患者树立健康观念,主动配合和参与康复,减少残疾,回归社会,提高生存质量.

  • 颞三针与补阳还五汤合用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白细胞介素-1β和白细胞介素6的影响

    作者:冯淑兰;杨路;古继红;李月梅;赖新生

    目的:观察颞三针与补阳还五汤合用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将68例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中药加针刺、单纯针刺及单纯中药治疗组,并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中IL-1β、IL-6水平.结果:治疗前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外周血中IL-1β、IL-6水平,与正常人比较均增高(P<0.01),治疗后外周血中IL-1β、IL-6均降低(P<0.01),但针灸中药结合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针灸中药结合治疗强于其它两种治疗对细胞因子IL-1β、IL-6水平的调节作用,它们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细胞因子,对抗脑缺血后炎症反应,减轻了脑血管和脑组织的损害,促进了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神经元的功能恢复.

  • 鼻三针结合穴位注射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观察

    作者:杨路;冯淑兰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确诊过敏性鼻炎患者30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61-9岁;病程20天-12年.

  • 综合心理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康复的影响

    作者:李梅香;张冬红;马振武

    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科常见的重性精神病之一,其基本特点是病程进行性加重,精神活动日益衰退,以及渐进性人格改变[1].

  • 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心理状况调查分析

    作者:文丽;沈玫玉

    1对象与方法1.1对象入组条件:①2002年10月-2004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属;②对患者负有照顾责任;③家属本人为非精神病的成年人.符合上述条件89例(下称亲属组),其中男50例,女39例;年龄27-45岁,平均35.2岁;文化程度大学以上31人,高中41例,初中及以下17例.

  • 抗抑郁及心理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抑郁的影响

    作者:邱忠霞;王涤非;马贺军

    目的:了解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的患病构成比;探讨抗抑郁及心理干预治疗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将56例老年2型糖尿病伴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抗抑郁治疗及心理干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在常规饮食治疗、运动疗法及降糖药物治疗基础上,抗抑郁及心理干预治疗组给予抗抑郁药物左洛复,同时给予心理干预治疗.结果:抗抑郁治疗及心理干预治疗后FBG、2hPBG、HbA1c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且抑郁症状明显缓解.结论:抗抑郁及心理干预治疗能明显改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

    关键词: 老年 糖尿病 抑郁症
  • 第三届国际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大会简介

    作者:励建安;江钟立

    1大会概况国际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学会(ISPRM)是国际物理医学与康复联盟(IFPMR)和国际康复医学会(IRMA)于1999年合并后建立,是全球唯一的康复医师的学术组织.

  • 第四届世界脑神经复康大会明年在香港召开

    作者:

    关键词: 脑神经
  • 脑卒中患者出院准备服务与照顾者照顾能力关系的探讨

    作者:焦建余;王珅;黄东锋;冯云辉

    脑卒中是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疾病,发病率、致残率均很高,在我国住院患者主要疾病死因顺位处于第2位.存活的患者中,75%左右的患者不同程度的丧失劳动力,40%重度致残,不能照顾自己,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1].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脑卒中的发生率逐年递增.有研究表明,老年人的住院率是中青年的3倍,其住院费用占医院总体住院费用的1/3,可见脑卒中患者的住院费用和照顾负担渐已成为家庭成员,特别是主要照顾者的重大压力,尤其是在出院过渡期间.如何提高出院准备服务及照顾者照顾能力,使其顺利进行角色转换,已成为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 早期干预对早产儿智力、运动能力及脑瘫发生的影响

    作者:李建瑛;李桂芳;万守贞;李冠慧;吴秀芳;单晨菲;王荣;杨秀萍;郭艳霞;牛建华

    目的:观察早期干预对早产儿智力、运动能力及脑瘫发生的影响.方法:对2001年9月-2003年9月在我科新生儿病房住院的早产儿74例随机分为两组,早期干预组37例,观察对照组37例.两组均系统跟踪随访至1周岁,采用CDCC量表进行智力(MDI)及运动能力(PDI)测评,根据0-1岁52项神经运动检查判断脑瘫发生与否.结果:74例早产儿发生脑瘫6例,精神发育迟缓3例.其中干预组发生脑瘫1例,对照组发生脑瘫5例并精神发育迟缓3例.前者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后者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MDI和PDI评分干预组比对照组分别高11.35分和11.43分,两项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P<0.01).结论:早期干预对降低脑瘫发生可能有作用,但尚需增大样本进一步观察.

  • 脑性瘫痪患儿的视觉障碍

    作者:文香淑

    脑性瘫痪(脑瘫)是由于出生前或围产期未成熟脑受损伤引起的中枢性运动障碍,常伴有其他损伤,如智力低下、癫痫、视听觉障碍等.其中视觉障碍是脑瘫常见而重要的合并损伤,对脑瘫患儿的早期运动发育及以后的认知有不良的影响.重视视觉损伤并进行视功能正确的评价,将其作为康复计划的一部分,积极促进视功能恢复和改善,对脑瘫患儿的全面康复有非常重要作用.本文将对有关脑瘫患儿的视觉障碍做一综述.

  • 早期干预对早产儿智能发育的影响

    作者:林娜娜

    目的:研究家庭早期干预对早产儿智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干预组(30例)和常规育儿组(30例),设正常对照组(30例).干预组从纠正孕龄40周开始在家庭接受经医生指导的早期训练,以后每月定期回医院接受视、听、运动发育、体格发育的监测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指导家长进行干预,在纠正年龄1岁时对3组婴儿作智力测定.结果:干预组精神发育指数比常规育儿组平均高10分(P<0,05),达正常对照组水平(P>0.05).而常规育儿组智力发育指数比正常对照组低8分(P<0.05).常规育儿组智力低下5例(16.7%),干预组仅1例智力低下.结论:由家庭施行的早期干预可以促进早产儿智能发育,有利于防治其智力低下.

  • 针刺对窒息脑瘫幼鼠脑组织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琴玉;王文花;靳瑞

    目的:观察针刺对窒息脑瘫幼鼠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神经生化机制.方法:7日龄新生大鼠随机分为针刺组、模型组、假手术对照组.结扎左侧颈总动脉并入8%O2及92%N2的缺氧箱建立窒息性脑瘫模型.针刺组于造模后24h开始治疗.通过前肢触觉刺激试验动态观察动物运动功能变化;21d时处死观察脑大体变化,采用SABC法观察脑组织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缺血缺氧后7d,模型组、针刺组大鼠前肢功能明显下降,至21d时,两组前肢功能均显著改善,针刺组近正常,但模型组仍差于对照组.造模后21d,各组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差异存在显著性意义,模型组出现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巨大的阳性细胞增生灶,针刺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针刺早期介入治疗幼鼠脑瘫可改善其前肢功能,减轻脑萎缩.可能与针刺抑制了脑损伤后胶质细胞的反应性增生有关.

  • 早期干预防治小儿脑性瘫痪的临床观察

    作者:李初阳;孟群;骆霞

    目的:回顾总结我院开展小儿脑瘫康复五年三个阶段的方法和效果,探讨对高危儿实行早期干预对防治脑瘫的效果.方法:第一阶段,等患儿上门,患儿年龄大,程度重的多;第二阶段,保健与康复相结合,在系统保健过程中发ⅱ现异常,及时治疗;第三阶段,高危儿早期干预,对有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分为干预组和观察组,对干预组重点监测,追踪指导.结果:第二阶段早期诊断和超早期诊断率高于第一阶段,两个阶段早期(超早期)诊断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患儿坚持2个疗程以上者增多,正常化人数增多:第一阶段4/47,(8.5%);第二阶段9/58,(15.5%).第三阶段高危儿早期干预组中枢性协调障碍数在6个月内18例,高于高危儿观察组(11例),经过早期干预到1岁时,干预组无脑瘫发生,观察组有脑瘫7例,其他脑损伤4例.CDCC测试结果干预组MDI≤69的2例(0.7%),PDI69的4例(1.4%)明显高于观察组48例(17%)、62例(22%),甚至高于正常对照组4例(4%)、6例(6%).结论:早期干预能提高(超)早期诊断率,使患儿在佳时期接受治疗,疗效显著,达到正常化可能性.

  • 高危儿早期干预和脑瘫发生率的降低

    作者:鲍秀兰

    脑瘫作为一种运动性伤残,主要影响患儿生长发育,也影响社会心理和情绪成熟,患儿上学后可出现许多特殊困难,在就业和融入成人社会方面也面临挑战.脑瘫患儿的损伤危险率高,易于患病,在保健、康复和教育方面都将需要大量的经济花费,平均寿命也明显缩短.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都带来极大的痛苦和负担.因此,我们应寻找减少脑瘫发生率及减轻其严重性的方法.

  • 精神发育迟滞患儿主要照顾者情绪障碍的多因素多水平分析

    作者:沈抒;谢欲晓;孙启良;杨文琳;敖纯利

    目的:探讨智能低下儿童主要照顾者情绪障碍的发生、表现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Gesell儿童发育量表对31例精神发育迟滞患儿进行测查,全面评价其发育情况,并对其主要照顾者进行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和情绪障碍调查表测查,运用多因素多水平分析方法分析精神发育迟滞儿童照顾者情绪障碍的影响因素.结果:①31例智能低下儿童的主要照顾者中,约80%存在焦虑、抑郁情绪倾向.②智能低下儿童照顾者的情绪障碍,与患儿是否有异常行为倾向、是否接受系统的康复训练以及照顾者与小儿的关系有关(P<0.05,P<0.01,P<0.05).③多因素、多水平回归分析表明:Gesell发育量表中语言领域得分、SSRS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维度得分3个因素与照顾者情绪障碍呈显著负相关(P<0.05,P<0.01,P<0.05).结论:智能低下儿童主要照顾者的情绪障碍应受到关注,干预对象应扩展到患儿的主要照顾者,甚至整个家庭.

  • 围产期脑损伤高危儿早期康复治疗的临床观察

    作者:黄真;席宇诚;周丛乐;王素环

    目的:通过分析围产期脑损伤高危儿早期康复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探讨降低脑性瘫痪(脑瘫)的发生率和减轻脑瘫的伤残程度的有效途径.方法:对195例平均月龄为(2.50±1.45)个月的高危儿进行早期康复治疗,治疗前或治疗初期明确诊断脑瘫者34例,平均确诊月龄(4.42±2.17)个月.可疑脑瘫161例.康复评定采用Gesell量表、小儿神经系统检查法及脑瘫功能评定等综合方法.结果:在平均月龄(9.65±3.00)个月时治疗结果显示,34例明确诊断脑瘫患儿中,19例(55.9%)正常,12例(35.3%)临界正常,3例(8.8%)异常.可疑脑瘫的161例高危新生儿中,154例(95.7%)正常,7例(4.3%)临界正常,无一例异常.140例颅脑影像学异常者中,120例(85.7%)正常,17例(12.1%)临界正常,3例(2.14%)异常.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窒息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高胆红素血症儿等高危新生儿的脑瘫发生率也明显降低.结论:对围产期脑损伤高危儿的早期康复治疗可以降低脑瘫后遗症的发生.脑瘫的早期康复治疗可以达到临床治愈的效果.

  • 高危儿系统管理作用的分析

    作者:李桦;李小晶;肖华;宋燕燕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2003年1月-12月在我院出生,参加了我院高危儿系统管理的围产高危儿,除外先天性畸形,共321例,其中男189例,女132例.围产高危儿标准参照<儿科学>[2]有关高危儿的定义.所有高危儿出生后均在我院新生儿科治疗,无因病重而转院.

  • 关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活动范围的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与作者商榷

    作者:

中国康复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