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中国实用外科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Surgery 중국실용외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实用医学杂志社
  • 影响因子: 1.8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2208
  • 国内刊号: 21-1331/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8-127
  • 曾用名: 实用外科杂志
  • 创刊时间: 198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实用医学杂志社
  • 出版地区: 辽宁
  • 主编: 刘永锋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术前短疗程放化疗对进展期低位直肠癌治疗的价值

    作者:王振军;万远廉;杨斌;梁晓波;王庆国;申文江;刘玉村;严仲瑜;黄莚庭

    目的探讨术前放化疗对低位直肠癌的治疗价值.方法对12例难以保肛的进展期低位直肠癌进行术前放化疗,基本方案为5-FU(750mg/m2),四氢叶酸(20mg/m2)和CPT-11(75mg/m2)每周一次,配合高能X线对盆腔野和直肠野作总剂量为25~30Gy的放疗.新辅助治疗完成后7~10天进行手术.结果放化疗后直肠癌灶平均直径由5.48cm降低到2.75cm,距肛缘距离平均增加1.0cm.对直肠癌下缘连续切片,癌向直肠远端浸润的距离均小于0.2cm.1例病人通过全系膜切除保留了肛门,8例病人通过切除部分齿状线的方式保留了肛门.3例病人采用了Miles术,其中1例为后盆脏切除.结论应用术前放化疗,可以使低位进展期直肠癌缩小,分期降低,减小肿瘤浸润深度和远端浸润距离,提高保肛的可能性.病人对本方案的耐受性较好.

  • 桥本病合并甲状腺恶性肿瘤临床分析

    作者:吴唯;唐中华;房献平;喻梅英;李允山

    目的探讨桥本病合并甲状腺恶性肿瘤的临床发病关系及其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1984~2001年138例桥本病合并甲状腺恶性肿瘤19例,结合文献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发病率为13.77%(19/138).其中桥本病合并甲状腺癌17例,发病率为12.32%,合并淋巴瘤2例,发病率为1.45%.全组病人均出现甲状腺结节,经手术治疗后并随访淋巴瘤死亡1例,甲状腺癌17例随访无死亡及复发,预后好.结论对于合并甲状腺结节的桥本病应考虑手术治疗.桥本病合并甲状腺恶性肿瘤临床诊断较困难.术前常规测血TGA、MCA、甲状腺核素显影、细针穿刺、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有利于术前、术中确诊及正确的手术方式选择.

  • 壶腹周围憩室和胆道疾病的关系探讨

    作者:李汛;李玉民;曹农;周文策;芦国芳;李琼;张磊;孟文勃

    目的探讨壶腹周围憩室(PAD)与胆道疾病的关系以及内镜诊断PAD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84例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确诊合并有PAD的病人(PAD组)与同期经ERCP检查无PAD的病人(对照组)作为对照研究.胆道疾病根据病史、体征、给合实验室检查、B超、CT以及ERCP等确诊.结果 PAD组合并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胆总管下端括约肌功能不良病人明显多于对照组,尤以胆总管结石增多为著(P<0.01).结论 PAD与胆道疾病,尤其是胆管结石存在着密切关系,PAD可能是胆道疾病发生或复发的一个重要因素,对胆道疾病病人行ERCP检查以了解PAD与胆道的关系,从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对提高胆道疾病的治愈率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壶腹周围憩室 胆道
  • 胃术后胃无力症35例临床观察与治疗

    作者:薛英威;蕫新舒;崔殿龙;张启凡

    目的探讨胃术后胃无力症的病因和治疗.方法对1997年1月至2002年6月475例胃切除术后发生胃无力症的35例病人进行病因和治疗观察分析.结果胃切除术后胃无力症以精神因素为主,以高龄者居多(中位年龄66.5岁),治疗上尚无肯定的有效办法,适当的刺激病人呕吐可能有利于本病的恢复.结论胃切除术后胃无力症的发生是由综合因素引起,精神因素和高龄可能为主要因素,治疗上应消除病人紧张情绪加强营养支持(空肠内置管行肠内营养),目前尚无哪种药物对该病有肯定的效果,适当的刺激病人呕吐可能有利于病人的恢复.

  • 372例亚急性甲状腺炎辅助检查结果分析

    作者:盖宝东;石卫东;辛波;张德恒;郑泽霖

    目的探讨辅助检查在诊断亚急性甲状腺炎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372例亚急性甲状腺炎病人所做的各项辅助检查结果.结果血沉、B超、彩色多普勒、甲状腺核素扫描、甲状腺吸131I率测定、细针穿刺细胞学、TMA、TGA等项检查诊断本病的阳性率分别为93.75%、81.63%、95.62%、89.66%、69.70%、89.41%、13.46%和9.62%.T3、T4、TSH检查结果随着病程的进展变化较大.结论血沉检查对诊断本病缺乏特异性;彩色多普勒、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诊断率高,特异性强,是首选的检查手段;甲状腺核素扫描可以准确地反映甲状腺功能状态;检测血清中T3、T4、TSH水平可以协助诊断本病,判断疾病所处时期.

  • 干扰素调节因子在自发免疫性甲状腺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作者:金仲田;张德恒;彭吉润;李澍;冷希圣

    目的探讨干扰素调节因子(IRF)-1在实验性自发免疫性甲状腺炎(EAT)发病及进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对6周龄NOD小鼠用佐剂混合的小鼠甲状腺球蛋白(mTg)免疫,4周后用相同剂量mTg加强免疫.再过4周取甲状腺和血清样本.甲状腺组织做HE染色,分析EAT的发病率及重症度.应用酶免疫测定(EIA)法测定血清T4值,评估甲状腺功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测定血清抗小鼠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nti-mTgAb)值,分析其结果,探讨与EAT重症度的关系.结果 Tg免疫组IRF-1+/+,+/-,-/-小鼠均比对照组显示EAT的高发倾向.在EAT重症度上,Tg免疫组比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但与IRF-1基因型无相关性.Tg免疫组anti-mTgAb值比对照组上升,有统计学意义,但在IRF-1基因型之间未显示相关性.血清anti-mTgAb值与EAT重症度之间显示正相关关系.Tg免疫组血清T4值比对照组降低,有统计学意义,但在IRF-1基因型之间未显示相关性.结论 IRF-1-/-小鼠与IRF-1+/+,+/-小鼠均可诱发Tg免疫性EAT,说明在Tg免疫性EAT的发病过程中IRF-1的作用不大,证明IRF-1缺陷NOD小鼠在桥本病模型的病态分析中非常有价值.

  • 转内皮抑素基因通过抑制血管生成抑制甲状腺滤泡状癌生长的研究

    作者:叶财盛;王深明;林勇杰;刘小宁;黎孟枫

    目的了解甲状腺滤泡状癌细胞中导入内皮抑素(Endostatin,ES)基因对体内外生长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逆转录病毒载体将ES基因导入FTC133细胞中,采用RT-PCR和ELISA检测导入基因在肿瘤细胞的表达.观察肿瘤在裸鼠模型中的生长状况.用抗CD31抗体对肿瘤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微血管,计算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检测血清中ES和VEGF浓度.结果顺利将ES基因导入到FTC133中得到稳定表达ES的肿瘤细胞系FTC133-rvEndo.后者在体外增值速度与母系相似.而在裸鼠模型中,其肿瘤生长速度明显慢于母系.种植33天后,FTC133组肿瘤大小为(3002±441)mm3,FTC133-rvEndo组为(557±152)mm3,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02).免疫组化染色表明FTC133-rvEndo肿瘤中血管内皮细胞数明显减少,MVD为34.86±10.68;而对照组为64.71±17.05,差异有显著性(P=0.0020).带瘤鼠血清人VEGF浓度FTC133-rvEndo组为(8.99±0.65)ng/L,明显低于对照组(29.34±5.55)ng/L(P=0.0098).结论利用逆转录病毒载体可将ES基因转入甲状腺滤泡状癌细胞系中,该基因的导入通过抑制血管生成使肿瘤体内生长速度减慢.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肿瘤细胞分泌VEGF有关.

  • 甲状腺癌手术后低钙血症65例临床分析

    作者:吴胜东;高力;叶学红;谢磊;蔡秀军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手术后低钙血症的发生发展规律及治疗方法.方法对65例因甲状腺癌而做甲状腺全切除或近全切除的病人进行术后随访,动态监测血清钙、磷、镁的变化.结果 65例病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低钙血症,其中无症状低钙血症发生率为81.5%,术后不需静脉补钙治疗.有症状低钙血症的发生率为18.5%,需静脉补钙治疗,1例病人发生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有症状低钙血症组血清钙浓度在术后第1、2、3、5天较无症状低钙血症组血清钙浓度明显降低(P<0.05).有症状低钙血症组血清磷浓度在术后第2、3天较无症状低钙血症组血清磷浓度明显增高(P<0.05).结论 (1)有症状低钙血症发生在手术后3天之内,甲状腺癌手术后3天应常规监测血钙、血磷和血镁,血钙低于1.81mmol/L,高度警惕低钙症状出现.(2)有症状低钙血症病人经及时补充钙剂后,症状迅速改善,并往往在术后7天内消失.(3)血钙的高低与甲状旁腺的保留量、甲状旁腺素的浓度似乎无必然联系.

  • 长期补碘后地方性甲状腺肿246例流式细胞分析

    作者:辛波;肖光;张德恒;盖宝东

    目的探讨长期补碘后地方性甲状腺肿DNA含量与细胞周期变化.方法收集年龄>40岁的吉林省地方性甲状腺肿病例246例,应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测定细胞DNA含量与细胞周期.结果地方性甲状腺肿DNA指数(DI)与异倍体率分别为1.06±0.19和29.3%,增殖指数(PI)14.0±10.8,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含有异型细胞的病例与增生活跃的病例DI、异倍体率和PI分别为1.13±0.25、44.1%和21.6±17.9,1.16±0.27、49.0%和23.3±15.0,较正常对照组及非增生活跃区显著增高.结论长期补碘后地方性甲状腺肿DI、异倍体率、PI均显著增高,特别是含有异型细胞与增生活跃的病例,应视为癌前病变,应及早手术治疗.

  • 双下肢动脉硬化远端动脉的影像特点的研究

    作者:谷涌泉;Tong Yi-Sha

    目的探讨双侧下肢动脉硬化的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地分析了Austin医学中心的286例病人的双下肢远端流出道动脉的血管造影,并应用"分数"对每个病人进行评估.结果双下肢分数之差,Ⅰ型(0~3分)208例(72.7%),Ⅱ型(4~9分)63例(22%),Ⅲ型(≥10分)15例(5.3%),各型差别有非常显著的意义.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比较,经χ2检验差异无明显意义(P>0.05).性别比较,经χ2检验差异无明显意义(P>0.05).年龄比较,经χ2检验差异无明显意义(P>0.05).结论无论是糖尿病或是非糖尿病病人,其双下肢的动脉硬化均是对称性发展.无论是男性或是女性,都具有这种对称性发展的特点;而且这种特点是不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

  • 当前我国甲状腺疾病外科治疗适应证的延伸

    作者:张德恒

    自1996年我国实行全民食盐加碘法规以来,居民平均尿碘中位数(MOI)已达到330.2μg/L(1997),超过了WHO和ICCIDD公布的尿碘过量标准(300μg/L)而处于碘过剩状态[1].由此带来了甲状腺疾病的巨大变迁,患病率明显增加,疾病谱也改变了.据调查,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发病率因此而升高3.2~7.4倍,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是引起甲减的主要原因.临床上甲状腺炎已是常见病.碘致甲亢是因过量摄碘造成促甲状腺素(TSH)升高的结果.乳头状甲状腺癌的平均发病率也高达13.12/10万,与欧美低摄碘量的国家相比,大为不同.尤其,普通人群中10%以上有甲状腺疾病家族史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阳性者(占女性人群12.8%),甲状腺球蛋白抗体阳性者(占女性人群11.22%),均为甲状腺疾病发病倾向的易感群体[2].还有,那些在缺碘的年代已经形成甲状腺肿大、结节与腺瘤者,处于碘过剩的新时期依然易于受害.40岁以上的人大致经历了从缺碘直至碘过剩的历史,在当前我国特殊的碘营养生态条件下,外科医生应该对甲状腺疾病重新认识,有必要制定外科治疗的新对策.

  • 双侧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式选择

    作者:嵇庆海;马东白

    双侧甲状腺乳头状癌占整个甲状腺乳头状癌10%左右.根据甲状腺的病灶和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这类病人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形式:(1)双侧甲状腺均有癌肿,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2)双侧甲状腺有癌肿,而单侧颈部淋巴结转移.(3)双侧甲状腺有癌肿,仅有中央区淋巴结转移,而颈侧区(2~5群)无淋巴结转移.但就外科而言,一是原发灶,二是颈部淋巴结两个方面的处理.

  • 慢性甲状腺炎合并甲亢的治疗

    作者:王广义

    慢性甲状腺炎按病因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特殊病原体引起的慢性特异性甲状腺炎,例如甲状腺的结核、霉菌、锥虫和棘球虫感染,以及甲状腺的淀粉样变和淋巴肉芽肿等,此类在我国非常罕见.另一类属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慢性非特异性甲状腺炎,分为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和硬化性甲状腺炎(riedel's thyroiditis)两种.在临床上部分慢性甲状腺炎可合并甲亢(graves disease,GD),但常因忽略了慢性甲状腺炎的存在而仅仅诊断为甲亢,结果使这部分病人得不到全面准确的治疗,甚至由于治疗方法不当而导致终生甲状腺功能低下,严重影响病人的生存质量.为此本文将对此问题进行讨论,以期提高慢性甲状腺炎合并甲亢的治疗水平.

  • 影像检查对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

    作者:龚新环;乙芳

    甲状腺疾患的检查方法很多,有关功能方面的资料主要由实验室提供.结节性病灶的发现全靠超声、CT、核素和MR等影像学检查,B超具显示率高[1,2]、无损伤、无痛苦、便于复查、价廉等诸多优点,故受欢迎,从而受检人次也多.这里重点介绍超声检查.

  • 甲状腺结节手术方式的探讨

    作者:马东白

    甲状腺结节是甲状腺疾患中常见的一种临床表现.结节有良性和恶性之分,但两者都具有进一步增大的共同特性,可以压迫或侵及气管,导致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死亡.所以除亚急性甲状腺炎和部分甲状腺结节肿大外,均需采用手术治疗.由于甲状腺是内分泌腺,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局部解剖关系又较复杂,涉及气管、食管、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等,再加上甲状腺结节的部位、大小、数量又不一,更增加了手术的难度和复杂性.手术者如果强调保留较多的甲状腺组织,手术可能偏于保守,将会有结节残留,特别是恶性结节,导致肿瘤复发和促使肿瘤转移.但过多的切除甲状腺,又会造成术后甲状腺功能低下或完全丧失;术中损伤喉返神经和误切甲状旁腺的机会也会增多,术后会出现声音嘶哑和低钙抽搐等并发症和后遗症.所以如何既能合理地保留甲状腺功能,又能兼顾到手术的彻底性,这是摆在外科医师面前的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 对碘过敏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围手术期处理

    作者:莫崖冰;王志强;陈金辉

    对于碘过敏者的围手术期处理值得进一步探讨.现将我院27例的经验报告如下.

  • 经一侧肛门括约肌低位直肠癌根治术15例体会

    作者:杨莉娜;朱健

    因大肠粘膜无淋巴管,粘膜内癌很少发生淋巴结转移;即使病变浸至粘膜下层或肌层,淋巴转移的危险性也不是很高[1].我科1988~1998年选择性地对15例低位直肠癌施行经一侧肛门括约肌低位直肠癌根治术.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早期并发症的防治

    作者:尚海;付庆才;曹高武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早期并发症是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我科1995年以来共计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21例,发生并发症33例.其中壶腹癌13例,胆管癌8例,胰头癌8例,十二指肠乳头癌3例,原发性十二指肠癌1例.

  • 甲状腺外科的进展与热点问题

    作者:王深明

    甲状腺外科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19世纪中叶以前,甲状腺疾病主要由内科治疗,直至20世纪,外科手术才被公认为甲状腺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

  • 内镜手术治疗甲状腺疾病的应用现状

    作者:徐少明

    甲状腺是人体内大的内分泌腺体,病种十分复杂,有代谢性、功能性、肿瘤性及炎症性疾病多为常见病,几乎都需要手术治疗.手术的主要问题是因颈部外露,各手术切口过长,遗留巨大疤痕,影响外观,常使病人很不满意.20世纪末期,世界范围内的内镜技术飞速发展,改变了外科治疗的观念.内镜与微创技术普及到外科各专业,现已从人体自然腔隙如腹腔、胸腔、盆腔等扩展到人工制造腔隙,为颈部手术改革奠定了良好基础.

  • 胰头部肿块型胰腺炎12例报告

    作者:刘荣;周宁新;赵中良;姜凯;黄志强

    肿块型胰腺炎是慢性胰腺炎的一种特殊类型,即使在手术中,也难与胰腺癌区分.本文依据12例肿块型慢性胰腺炎的诊断和处理资料,探讨对其正确诊断和处理的可靠方式.

  • 桥本病197例诊断与治疗体会

    作者:贾文秀;李明堂;梁全义

    桥本病(HD)又称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误诊率高,治疗不规范.我们1986年2月至2002年2月收治197例.现就诊治问题总结如下.

  • 成人小肠肿瘤26例临床分析

    作者:戚林;于志勇;朱大勇;宋强

    成人原发性小肠肿瘤早期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又无特异的检查方法,极易误诊误治.我院1987~2002年共收治26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分析如下.

  • 肝内胆管结石168例不同术式疗效评估

    作者:邹寿椿;胡智明;赵大建;张静霞;张成武;陶厚权;蒋劲松;蔡文伟

    我科1992~2000年共收治肝内胆管结石168例,根据不同情况采用5种手术治疗方法.本文对这5种术式作一回顾分析和评价,便于临床选择和应用时参考.

  • 内镜甲状腺手术32例应用讨论

    作者:吕伟;周丁华;牛婧;孙强;赵玮

    2000~2002年我院行内镜甲状手术32例.男性2例,女性30例.年龄18~56岁.其中甲状腺腺瘤24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伴囊性变6例,甲状腺囊肿2例.

  • 胆囊切除术中漏诊胃肠道肿瘤的原因及对策

    作者:徐波;古立诚;夏金堂

    1990~1999年1月我院发生10例胆囊切除术中漏诊胃肠道肿瘤的病例,同时收治外院转来同类病人6例.共16例.男9例,女7例.年龄42~66岁,平均62.2岁.表现上腹部或右上腹部疼痛不适16例,恶心、呕吐8例,纳差、消瘦5例,贫血6例,黑便1例,腹泻2例.

  • 空肠置管方法的改进

    作者:陈一奇;詹卫华;吴晓英;王为忠;宋伟庆

    在复杂手术结束前,多需放置空肠导管进行术后治疗[1].我们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研制成一种可经鼻自行进入空肠的导管-液囊空肠导管.现介绍如下.

  • 肝切除术中大出血的预防

    作者:杨甲梅;耿利;范文明;陈汉;吴孟超

    在行肝叶切除时,术中极易发生而又危险的不良事件是大出血.术中出血量多大谓之大出血?目前尚未统一.可暂将术中出量超过3000mL定义为术中大出血.因术中短时间内快速输血量超过3000mL,病人即可发生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变,如凝血机能紊乱,肝、肾、肺功能受损,循环系统不稳定等,终可能导致手术死亡或发生术后并发症.我院2000年1月至2002年6月共行肝切除4421例,发生术中大出血60例,手术死亡4例.所以,如何预防术中大出血仍是肝叶切除术的难点.

  • 围手术期危重病人低温防治新概念

    作者:黄青青

    人体需要保持体温恒定,以维持正常代谢的需要.机体通过体温调节系统使产热及散热保持动态平衡,从而维持中心体温(在37.0±0.4)℃.然而,在围手术期,人体温度调节受到麻醉药的抑制和病人暴露于冷环境下使病人处于一种低温状态,即中心温度<35℃,也称之为低温征.当体温明显偏离正常温度时,代谢功能常常受到抑制,危重病人可能发生死亡.据统计,在美国低温占每年大手术的50%~60%,入麻醉恢复室(PACU)病人低体温的发生率为60%~80%.由此产生术后清醒延迟,凝血功能障碍,危重病人心脏意外事件增多,伤口感染,住院日延长等,影响了ICU内术后病人的恢复.本文就低温带来的术后并发症及低温防治的重要性进行初浅的讨论.

中国实用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1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