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中国实用外科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Surgery 중국실용외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实用医学杂志社
  • 影响因子: 1.8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2208
  • 国内刊号: 21-1331/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8-127
  • 曾用名: 实用外科杂志
  • 创刊时间: 198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实用医学杂志社
  • 出版地区: 辽宁
  • 主编: 刘永锋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细径胆总管结石

    作者:陈安平;赵聪;陈大夫;王思明;肖宏;温宜清

    目的总结运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细径胆总管结石的治疗经验. 方法 1993年10月至2005年3月运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包括胆总管切开,胆管镜取石,经胆囊管残端输尿管导管胆管引流、T管引流、胆总管切口即时缝合等)有选择地对87例胆总管内径≤0.8cm的胆总管结石病人进行治疗.结果 87例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均手术成功,无中转开腹及术后残余结石.术后5例出现胆漏,均经术中常规放置的胆管引流和腹腔引流管引流治愈.术后经输尿管导管胆管造影见胆总管切口缝合区狭窄2例(未处理),无其他严重并发症,无死亡.结论只要选择合适的病例,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细径胆总管结石是可行、有效和安全的.

  • 门奇断流术治疗肝硬化合并门静脉高压及脾亢的疗效分析

    作者:陈伟锋;汪谦;梁力建;黄洁夫

    目的总结和分析脾切除加门奇断流术对肝硬化合并门静脉高压及脾亢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4年6月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74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亢病人采用脾切除加门奇断流术的资料,探讨其疗效.结果全组并发症发生率51.3%(38/74),1例死于全身感染及呼吸衰竭,其余病例经治疗后恢复良好.结论脾切除加门奇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效果好.为提高手术疗效,应合理掌握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时机,彻底断流,熟练掌握手术的技术要点,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 手术者因素对直肠癌病人术后性功能的影响

    作者:汪建平;蔡观福;黄美近;周军

    目的探讨手术者因素对直肠癌病人术后性功能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0月至2004年7月共105例男性直肠癌手术的随访资料.将105例病人随机分为5组,由5位医生作为术者完成手术,对其术后性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直肠癌术后性功能障碍总发生率为35.2%,各手术组性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分别为15.4%、35.7%、57.9%、52.6%和15.4%,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13.5,P=0.009).结论手术者因素对直肠癌病人术后性功能有显著影响, 提高直肠癌术中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认识有助于降低术后性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 胃肠道间质瘤46例临床诊治分析

    作者:毕建威;经纬;魏国;苏明;唐晓军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特点. 方法对1998~2004年收治的46 例GIST病人的临床表现、手术处理及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6例均行手术治疗.病理诊断良性13例(28.3%),潜在恶性10例(21.7%),恶性23例(50%).随访时间6个月至6年,7例出现远处转移或局部复发,10例死亡(其中9例为恶性GIST).结论 GIST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术前确诊率较低,其确诊依赖病理结果.目前GIST的治疗仍以手术切除为主,对复发或远处转移者积极再次手术可延长生存期.

  • 腹主动脉瘤33例诊断和手术治疗体会

    作者:罗灿华;潘爱珍;谭羽灿;徐国建;何志坚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瘤的诊断和手术治疗经验. 方法 1996年6月至2004年12月间,诊断和手术治疗腹主动脉瘤33例,其中胸腹主动脉瘤1例.均采用动脉瘤切除人造血管移植术.结果腹主动脉瘤破裂急诊手术7例,2例死亡.择期手术26例,无一例死亡.结论术前诊断和掌握手术时机是提高手术成功的关键.应用16排螺旋CT主动脉造影(sixteen-detector row computed tomography aortic angiography,16排螺旋CTA)在腹主动脉瘤诊断中具有无创、安全、快速、方便等优点,具有应用价值.对有手术指征的腹主动脉瘤应积极手术治疗,提高传统手术技术使腹主动脉瘤手术更为安全.

  • 原发性腹膜后巨大肿瘤的手术经验

    作者:王小平;时开网;曹红勇

    目的总结原发性腹膜后巨大肿瘤的外科手术经验. 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2002年18例腹膜后巨大肿瘤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14例完整切除,1例大部切除,3例剖腹探查加活检术.14例恶性肿瘤中有10例完整切除,其中8例行联合脏器切除;4例良性肿瘤均完整切除,其中1例行联合脏器切除,无手术死亡.随访3年,18例中14例健在,死亡4例,肿瘤复发14例.结论准确的术前评估、恰当的手术径路、良好的手术技能是提高手术切除率的关键.

  • 短肠综合征并肠外瘘的诊治(附32例分析)

    作者:任建安;陶庆松;王新波;范朝刚;姜军;汪志明;赵允召;黎介寿

    目的研究短肠综合征合并肠外瘘的诊断与治疗方法的特点与规律. 方法 1995~2005年共收治剩余小肠<100cm的肠外瘘病人32例,就肠外瘘发生原因、部位、治疗方法和肠康复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治愈20例,死亡6例,6例好转后中断治疗出院.病人残存的肠管平均(58.03±28.30)cm.28例接受了肠内营养,其中9例未进行肠康复治疗,肠管平均长度为(52.8±31.5)cm,肠内营养平均恢复时间为(129.6±89.8)d;19例接受了肠康复治疗,肠管平均长度(64.1±19.2)cm,肠内营养平均恢复时间为(61.8±54.0)d.结论短肠综合征合并肠外瘘的主要疾病为肠扭转,部位多在吻合口,原因是坏死范围较大,切除界限不易判断.早期使用生长抑素有减少肠液分泌的作用,还可减少短肠综合征急性期的腹泻症状.后期使用生长激素有促进肠外瘘自愈和肠康复的双重作用.

  • 新辅助放疗在低位直肠癌中的应用

    作者:吴斌;邱辉忠;肖毅;林国乐;张福泉;赵玉沛

    目的探讨新辅助放疗在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中的疗效及其对保肛手术的意义.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05年39例行新辅助放疗低位直肠癌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肿瘤距肛缘3~7cm,平均4.9cm.放疗后21例(53.8%)排便困难、便血等症状得以改善.腹会阴联合切除14例,低位前切除术13例,Parks术8例,Hartmann术4例.术后病理显示肿瘤完全消退(CR)3例,肿瘤部分缓解(PR)22例,无效(NR)14例,总有效率为64.1%(25/39).保肛率为53.8%(21/39),其中放疗有效者(CR+PR)保肛率为64%(16/25),无效者为35.7%%(5/14),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新辅助放疗对多数直肠癌病人有效,可以使肿瘤缩小、降低分期,并可提高低位直肠癌的保肛率.

  • CO2气腹对结肠癌细胞粘附能力影响及其与粘附分子的关系

    作者:郑民华;马君俊;冯波;张轶;陆爱国;胡艳艳;李健文;王明亮;刘炳亚;李宏为

    目的分析不同压强CO2气腹对结肠癌细胞表面粘附分子表达的影响以及在此基础上对癌细胞粘附能力的影响. 方法建立体外气腹模型,选用人结肠癌细胞株SW1116,分别在6mmHg(1mmHg=0.133 kPa)、9mmHg、12mmHg和15mmHg压强CO2以及常规条件下暴露1h后,流式细胞技术(FACScan)检测粘附分子上皮钙黏着素(E-cadherin)、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CD44和E-选择素(E-selectin)于处理后0h、12h、24h、48h和72h在结肠癌细胞表面的表达;取各组处理后0 h和72 h细胞进行体外粘附试验.结果经各组压强CO2气腹处理后,SW1116表面各粘附分子的表达与处理前相比变化有显著性(P<0.05),这些变化在各压强CO2处理后72h之前均恢复至处理前水平,或低于处理前水平(P<0.05).在处理后0h,随CO2气腹压强增高,E-cadherin、CD44和ICAM-1表达量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肠癌细胞的粘附能力也呈下降的趋势(P<0.05),处理后72 h,各压强组之间的细胞粘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CO2气腹对结肠癌细胞表面粘附分子的表达可产生一过性双向影响,随CO2气腹压强的增高,癌细胞粘附分子的表达与粘附能力均受到抑制.

  • 胰腺囊性肿瘤26例临床诊治分析

    作者:王单松;靳大勇;楼文晖;许雪峰;匡天涛;倪晓凌;吴文川;纪元

    目的探讨胰腺囊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方法对2000年6月至2005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26例胰腺囊性肿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B超和CT对胰腺囊性肿瘤的诊断正确率分别为88%(23/26)和92%(24/26),但不能准确区分其组织类型.26例均行手术治疗并获随访,1例黏液性囊腺癌病人因复发转移于术后11个月死亡,其余均存活,无复发.结论伴有症状的胰腺浆液性囊腺瘤,以及黏液性囊性肿瘤及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因有恶变倾向及临床不能鉴别其良恶性,需手术治疗;而无症状的浆液性囊腺瘤可观察随访.胰腺囊腺瘤手术切除后可获治愈,囊腺癌术后疗效也较满意.

  • 短肠综合征代谢并发症的防治

    作者:任建安;黎介寿

    短肠综合征(SBS)病人在度过1个月左右的急性期后,即进入为期1~2年的代偿期和继之的维持期.在急性期,病人可能主要表现为糖、脂肪和蛋白质吸收不良所致的急性营养不良[1].但从代偿期以后,由于切除肠段的部位与范围不同,人工营养支持方法的局限与病人自身代偿能力的不同,病人可表现出单个营养物质如维生素、电解质和微量元素吸收的障碍,发生表现各异的代谢并发症.

  • 小肠移植在短肠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王为忠;管文贤;李孟彬

    小肠移植是治疗短肠综合征理想的方法,但由于供体的短缺和其剧烈的排斥反应及因此而导致的远远低于实质脏器移植的成功率,使小肠移植的临床开展受到极大的限制.

  • 短肠综合征及相关肠道疾病

    作者:秦新裕;刘凤林

    短肠综合征(short bowel syndrome,SBS)是由于多种原因致残留小肠不足,难以维持机体正常代谢的病征,主要表现为腹泻和严重的营养障碍.SBS的预测标准,单以残留小肠长短计(<60cm)或以残留小肠与体重比计(<1cm/kg).

  • 短肠综合征治疗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作者:李元新;李宁

    随着对短肠综合征的病理生理过程和残存小肠适应性代偿机制的深入认识以及临床应用营养支持和器官移植技术的进步,短肠综合征的治疗效果取得了长足进步.短肠综合征的治疗包括:针对短肠综合征代谢改变的内科治疗、营养支持、残存小肠康复治疗、非移植的外科手术和小肠移植.然而,除了残存小肠的长度、功能等因素外,治疗是否及时、适当也是影响短肠综合征疗效的重要因素,有许多问题值得注意.

  • 危重短肠综合征病人的处理难点

    作者:燕晓雯;李维勤

    短肠综合征(SBS)引起的一系列代谢障碍和器官功能障碍严重程度主要决定于以下6个方面:(1)切除小肠的长度,更确切地说是小肠吸收表面积被切除的比例.(2)切除空肠还是切除回肠.(3)是否切除特殊功能部位段小肠,导致某种特殊功能障碍(如胆汁酸吸收不良或胃肠道激素合成功能受损).(4)是否保留回盲瓣.(5)残余肠段的连续性.(6)残余肠道是否继续发生病变.通常小肠切除75%以上,机体除表现代谢紊乱和营养不良外,还将出现明显的肝肾等器官功能损害,即为危重的短肠病人.该类病人与普通危重病人比较存在许多特殊性,临床处理上存在不少的难点.

  • 短肠综合征治疗方法的选择

    作者:伍晓汀;张明鸣

    短肠综合征(SBS)是肠衰竭的主要病因,有着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近年来,随着重症医学和全肠外营养(TPN)技术的进步,大大提高了丧失大部肠道病人的长期存活率.SBS治疗措施的制定应该基于病人的年龄、残存胃肠道的长度和功能、基础营养状况、总的健康状况和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要求内科学、营养学、外科学和心理学的综合治疗.肠道吸收面积减少引起吸收障碍,导致多种营养相关问题是其临床治疗的主要难点,因此必须提供足够的营养和液体支持.主要治疗目标是增强适应过程,终止或减少对TPN的依赖.在残存小肠过短、特别是已发展到肠衰竭者,合并难治性并发症以及肠外营养治疗失败者,需要考虑小肠移植.

  • 短肠综合征病人残余肠道的代偿

    作者:吴国豪

    短肠综合征(short bowel syndrome,SBS)病人的残余肠道代偿、适应过程是指残余肠道吸收营养素、微量元素、水等物质的程度逐渐恢复至肠道手术前水平,并获得自主性的过程.这一过程短者需数月,长者需1~2年.病人代偿一旦成功,不仅可以避免长期营养支持所造成的并发症,更重要的是能明显地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因此,积极促进残余肠道功能早日代偿、适应已成为治疗SBS的重点.

  • 重视短肠综合征的预防及治疗

    作者:吴肇汉

    短肠综合征(short bowel syndrome,SBS)并非外科常见病,但由于其随后发生的营养不良和器官功能受损等复杂问题,备受临床医师的关注.尽管短肠综合征的难治性不能与恶性肿瘤相提并论,但所带来的持久病症往往使病人苦不堪言.不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以致终生丧失劳动能力,严重时甚可危及生命.虽然采用肠内或肠外营养能维持病人的营养状态,也已摸索出一些措施以促使其早日康复,但要从根本上治愈短肠综合征仍然是一个临床难题.对待短肠综合征应该预防和治疗并重,两方面都有重要意义.正确处理相关的外科问题,很可能预防短肠综合征的发生,或能减轻其严重程度.而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则能使病人顺利度过失代偿期,恢复正常肠功能.

  • 改良阑尾手术切口76例体会

    作者:李建一;周勇;殷红专;苏琪;张文海

    阑尾手术临床多选择麦氏点切口或兰氏点切口.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条件的改善,越来越多的青年病人开始对手术切口美容有了要求.我院2003~2004年随机对阑尾炎病人采用改良式腹直肌外缘切口(美容切口)手术,与传统麦氏切口做对照观察,探讨其可行性.

  • 全腹膜后胃肠道畸形并急性肠梗阻1例

    作者:陈勃华;夏林虎;谭瑜

    全腹膜后胃肠道畸形伴随细小肝、脾临床罕见,我院近诊治1例.现报告如下.

  • 肠缺血性外科急腹症手术时机的选择

    作者:何裕隆

    肠缺血性急腹症,如绞窄性肠梗阻、出血坏死性肠炎、肠系膜血管栓塞等凶险性疾病,往往由于手术不及时,病人出现大段肠管缺血甚至坏死,贸然切除较长段肠管将导致短肠综合征,甚至影响病人的存活.因此,对于肠缺血性急腹症,正确把握手术时机极其重要.本文对这些疾病的手术时机选择问题进行分析和论述.

  • 早期胃癌的外科手术策略

    作者:周建平;袁联文

    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rcinoma,ECG)初提出于20世纪70年代,实际上所有进展期胃癌病人都经过了早期胃癌这个阶段,但在此期被发现者却不多,目前我国早期胃癌约占胃癌的7.5%,日本的报道则高达50%,这主要得益于诊断水平的提高和对高危人群大量普查的结果.在80年代中、后期,人们对早期胃癌的治疗主要采取与进展期胃癌相同的方法,即标准的D2根治手术,随后出现的内镜下胃黏膜切除、腹腔镜切除及激光烧灼切除等局限性手术 被认为可明显改善选择性早期胃癌病人术后的生活质量.但究竟采取哪种手术方式较适合,目前尚无统一的看法.我们认为在目前要对早期胃癌采取合适的局限性手术策略还是有难度的,因此有必要对此进行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探索.

  • 短肠综合征病人的营养支持

    作者:袁磊;吴国豪

    广泛小肠切除或旷置后,肠道吸收面积显著减少,残存功能性肠管不能维持病人营养需要,从而导致营养吸收障碍综合征,称为短肠综合征(short bowel syndrome,SBS).

  • 肝圆韧带修补上腹部术后缺损16例报告

    作者:王镇;戴朝六;邱芳;卜献民;杨福全;赵阳;夏振龙

    自1996~2004年以来,我们有选择性利用肝圆韧带修补上腹部术后缺损16例,获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短肠综合征手术治疗的方法与评价

    作者:朱维铭

    由于营养支持技术和产品的进步,能够长期存活的短肠病人越来越多,很大一部分病人通过自身代偿终脱离了终生全肠外营养(TPN),不能脱离TPN的病人和胃肠道遗留器质性病变,影响肠功能代偿的病人则希望通过外科手段改善肠道吸收状况,摆脱TPN,因此涌现出许多手术方式.此外,短肠综合征本身也会带来许多并发症,有些需要通过外科手段加以解决,所以,短肠综合征的外科手术是个较普遍的问题.纵观旨在改善短肠综合征吸收状况的各种手术方式,主要包括三大类:第一类是延长食物在肠道内停留时间的手术,第二类是改善肠功能的手术,第三类是增加肠道吸收面积的手术.本文将对这三大类手术方式的手术时机和临床应用前景等问题进行讨论.

  • 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应用解剖

    作者:杨镇

    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是一种有效、安全、合理的手术方式,我们已经对该术式做了初步的介绍[1,2]."有效"是指断流彻底,本术式主张贴着下端食管壁和胃底贲门区浆膜的外膜,逐一离断所有进入下端食管壁和胃底贲门区胃壁的各支穿支血管,因而可完全彻底地消除形成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反常血流,不仅能即刻控制出血,还可避免复发出血和远期再出血."安全"是指手术的创伤小,由于仅离断胃冠状静脉通向下端食管壁和胃底贲门区胃壁的穿支血管,不须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分离、解剖、离断食管旁曲张的静脉丛以及在胰腺上缘离断胃左动静脉的主干,因而简化了手术的操作步骤,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门静脉高压症时上述血管高度曲张,管壁薄弱,管腔内压力高、血流量大,一旦血管受损可引起术中、术后大出血."合理"是指保留食管旁静脉丛,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可维持门体静脉间自发的分流,降低门静脉压力,避免再度形成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并有利于胃的静脉回流,可防止形成和加重门静脉高压性胃黏膜病变.现将该术式的应用解剖介绍如下.

  • 右上腹渐进性隆起1年

    作者:周建平;李昱骥;孔凡民;董明;郭克建;田雨霖

    田雨霖医师:本次讨论的病例是1例40岁女性病人.以"右上腹不适,渐进性隆起1年"为主诉来我院就诊.入院后完善各项检查,发现肝脏囊实相间占位性病变.现结合该病人,就肝脏囊性占位病变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进行讨论.

  • 积极预防短肠综合征

    作者:黎介寿

    生物赖营养得以生存,人的营养主要来自于对食物的消化吸收.消化系统的肝、胆、胃肠等均直接参与人体的代谢与组织合成,肠道更是消化吸收的首要器官,一旦功能障碍,营养难以获得补充.若大部分小肠丧失(剩余肠段不足70cm),在20世纪70年代前,静脉营养尚不能满足人体的营养需要,难以吸收营养;70年代以后,全肠外营养应用于临床使部分病人获得了存活的时间,肠功能得以代偿,恢复从肠道吸收部分或大部营养的功能,或是全赖肠外营养维持营养的需要量[1].这期间也有多种手术设计以谋求改善肠道消化、吸收营养,如小肠肠段倒置术、构造肠袢圈、延长剩余肠袢等,以延长肠道运输的时间,结果是不尽人意,成功者甚少,甚至是有害无益[2].

  • 移植脾蒂扭转误诊附件肿瘤1例分析

    作者:刘丽君;唐朝裔

    病人女,24岁.因痛经3年余,停经40d余,下腹不规律胀痛1个月,于2004年11月10日入院.无阴道流血及组织样物质排出.5岁时因外伤脾破裂行脾切除术.腹平软,无压痛,无移动性浊音.妇科检查:子宫左后方触及一约7cm×6cm×5cm包块.扪诊包块质中,表面光滑,活动欠佳,与子宫无明显分界,有触痛.尿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分别在3家医院行B超检查,均诊断为左侧附件实性占位病变.于2004年11月12日以左附件肿瘤剖腹探查,盆腔有淡红色渗出液约300mL,在子宫左后方取出一7cm×5cm×4cm紫褐色实性包块.切除标本似若肾形,质中,易碎.其小弯侧中心有细长的蒂约3cm宽,从大网膜根部发出,其内有直径0.3cm的网膜动、静脉血管直入中心实质内,蒂扭转6周,致肿块血运受阻.再查右上腹网膜内有大小、性质相同的一肿块,但蒂宽而短未扭转.双肾正常,未探及脾脏及副脾.结合既往史考虑为网膜内游离移植脾块扭转坏死,予以切除.病检证实为脾脏组织,且被膜及小梁、白髓、边缘区、红髓清楚,脾门形成,术后恢复良好,痊愈出院.

  • 介绍一种软组织中金属异物取出法

    作者:黄宗文;李毅

    取出组织深部的多发、散在异物既费时、费力,又难于成功,特别是对于较细小、体表难于触摸的异物,手术更加困难.我们在术前X线大体定位的基础上,术中利用磁针引导、定位,顺利取出6例22枚较小金属异物.现报道如下.

  • 胆囊癌的TNM分期

    作者:成东华

    分类规则此规则只适用于癌肿.疾病必须有组织学检查证实.评价TNM类别的步骤如下.T: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和(或)手术检查.N: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和(或)手术探查.M: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和(或)手术探查.

中国实用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1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