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心血管系统疾病 >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中国实验血液学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Hematology 중국실험혈액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实验血液学杂志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影响因子: 0.9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4423/R
  • 国内刊号: 陈潮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jexphema@263.net
  • 曾用名: 实验血液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9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编辑部
  • 类 别: 心血管系统疾病
期刊荣誉:
  • 多发性骨髓瘤的维持治疗

    作者:苏基滢;李晓

    传统的标准剂量化疗或大剂量化疗后行自体干细胞移植对多发性骨髓瘤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存在复发的可能性,因而维持治疗则有助于延长缓解期.维持治疗包括使用烷化剂,干扰素,糖皮质激素,沙利度胺等.各种维持治疗手段有其一定的优势及副作用.真正有效的维持治疗不仅要将疾病的危害小化,还要延长无病生存期,总生存期及无进展生存期.本文对目前多发性骨髓的的维持治疗方法及潜在的可能的治疗手段做一总结.

  • 急性髓系白血病预后相关的分子标志

    作者:孙超;张苏江;李建勇;沈云峰

    众多的无法被细胞遗传学方法检测出来的基因异常(如基因突变及表达异常等)已越来越多的被发现.这使得对不同预后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的分析进入分子水平.例如:存在转录因子C/EBPα(CCAAT enhancer binding factor alpha,CCAAT增强结合因子α亚单位)或核磷蛋白(nucleophosmin-1,NPM)基因突变的AML往往提示有较好的预后,而有着MLL基因(mixed-lineage leukemia,混合系白血病基因)部分串联重复突变(MLL-PTD),FLT3(FLM样酪氨酸激酶3)基因串联重复突变(FLT3-ITD)以及wT-1(Wilms'Tumor 1,肾母细胞瘤1)基因突变的AML却提示不良预后.本文将探讨这些异常基因分子的特点,联系及其对AML预后的影响.

  •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急性肾衰竭

    作者:刘宏;刘必成

    急性肾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是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并且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目前干细胞移植可分为3种类型:清髓性自体干细胞移植、清髓性异基因干细胞移植和非清髓性异基因干细胞移植.本文对这3种移植方式中ARF的发生率、发病机理、严重程度以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作一综述.

  • 红细胞衰亡信号通路研究进展

    作者:鲍国强;俎爱忠

    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线粒体,但也会发生自杀性程序性死亡,称之为红细胞衰亡(eryptosis).红细胞衰亡会发生一系列的形态结构以及生理变化,具体表现为细胞收缩、细胞膜囊泡化、细胞内蛋白酶的激活和磷酯酰丝氨酸暴露于细胞膜表面.前列腺素E2(PGE2)可以激活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致使细胞内Ca2+浓度升高;血小板激活因子(PAF)可以激活神经磷脂酶,产生神经酰胺;二者都可以增加细胞膜上的混转酶(scramblase)的活性,使细胞膜内侧的磷脂酰丝氨酸翻转到外侧.巨噬细胞表面具有识别磷脂酰丝氨酸的受体,可以识别进入衰亡程序的红细胞,然后吞噬并降解红细胞.通过这一途径,机体可以清除体内受损的红细胞而防止使血红蛋白释放,避免引起炎症反应.目前研究发现,参与红细胞衰亡的信号分子包括PGE2、PAF、神经酰胺、离子通道、PKC、细胞表面受体和半胱天冬蛋白酶等.本综述就前列腺素E2途径、血小板刺激因子途径、蛋白激酶C信号通路、红细胞表面受体介导作用、氧化压力和caspase作用、红细胞衰亡的抑制因子及临床上与红细胞衰亡相关的疾病进行了讨论.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免疫表型研究进展

    作者:乔纯;范磊;吴雨洁;李建勇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血液系统异质性的疾病,表现为骨髓原始细胞的形态和数目异常,无效造血及不同程度的外周血细胞减少并易转变为急性髓系白血病.本文就MDS疾病的骨髓形态学检查,骨髓活检,染色体核型分析,免疫分型等问题,特别是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技术检测对MDS诊断和预后意义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Rap1 gap基因在造血细胞中的调控功能和表达

    作者:Stella Aprilia Ika;祁小飞;陈子兴

    Rap 1是Ras超家族中一种微小G蛋白.在不同的组织细胞中,Rap1在调节细胞增殖、分化以及黏附方面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调控细胞增殖和分化的过程中,Rap 1可能通过调控细胞内促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以及细胞外信号激酶(ERK)通路来发挥作用.Rap1对特定种类细胞的ERK信号途径是增强还是减弱,取决于该种细胞是否具有Raf 1或B-Raf.Rap1调控的活性通路独立于Ras通路,但两者之间又相互作用.而Ras基因的致癌突变发生在超过30%的人类恶性肿瘤中.本综述对Rap1在造血细胞发育中的调控功能,以及它在恶性血液病中的改变和作用作一简明扼要的介绍.

  • IL-2和IL-15的生物学及免疫治疗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陈广华;吴德沛

    IL-2和IL-15对于调控体内淋巴细胞功能和稳态起重要作用.对二者及其受体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认识为癌症免疫治疗提供了应用前景.二者在体外具有类似的刺激淋巴细胞增殖作用,然而在体内的作用却明显不同.不同生理功能是由于各自不同受体亚基介导的不同信号转导通路、不同受体亚基表达模式.近研究发现反式呈递方式介导的信号转导是IL-15功能不同于IL-2的一个重要机制.尽管它们的异三聚体受体中有两个共用亚基,这两种细胞因子在适应性免疫应答中具有明显不同的作用.IL-2独特的作用是清除自身反应性T细胞防止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相反,IL-15可长久维持记忆性T细胞针对病原体的免疫应答.本文将就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中涉及的IL-2和IL-15二种细胞因子生物学作一综述.

  • 间充质干细胞迁移特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阎新龙;刘兵;毛宁

    间充质干细胞是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除了具有造血支持、免疫调节、多向分化为骨、软骨、脂肪的特性外,还具有特异迁移到损伤和肿瘤部位的特性.然而,对于MSC迁移的具体机制还知之甚少,因此深入理解MSC迁移的机制,有望发展新的治疗肿瘤的策略,如利用MSC特异迁移到肿瘤部位的特性携带抗肿瘤蛋白以抑制肿瘤的生长等.本文主要从生长因子,趋化因子,黏附分子,Toll样受体等介导的MSC体外迁移等问题进行综述.

  • 国际各类品种血小板膜糖蛋白单克隆抗体试剂对血小板抗原单克隆抗体特异性免疫固定检测技术的影响

    作者:唐秋民;申卫东;钟周琳;周燕;吴国光

    本研究按国际输血学会第14届国际血小板免疫学研讨会和合作研究项目的要求,分析比较国际常用血小板膜糖蛋白单克隆抗体(McAb)各类品种对血小板抗原McAb特异性免疫固定检测技术(MAIPA)检测血小板抗体结果的影响.向参加该研究的30个实验室发放10份含已知血小板抗体特异性的血清和1份阴性对照血清样本,以及9份不同类别(GPⅡ b/Ⅲa、GP Ⅰ a//Ⅱ a、GP Ⅰb/Ⅸ及GPⅣ)及克隆编号的血小板膜糖蛋白McAb和统一的实验研究技术方案,各参加实验室按方案进行检测并反馈结果数据,比较同一糖蛋白种类不同的McAb对MAIPA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GPⅡb/Ⅲa中AP2,Gi-5,PL2-73等几种McAb的平均S/CO值较高;GP Ⅰ a/Ⅱa的McAb中MBC202.2和143.1的平均S/CO值较高;GP Ⅰ b/Ⅸ的McAb中142.11和CLB-MB45(CD42b)的平均S/CO值较高;GPⅣ的McAb中131.4的平均S/CO值较高.结论不同的McAb品种对样本的检测结果存在差异,McAb对MAIPA的灵敏度有重要影响.用MAIPA法检测血小板抗体时应同时使用相同糖蛋白种类而不同克隆号的McAb,以防止血小板抗体的漏检.

  • RhD(-)非血缘献血者Del的检测分析及检测方法的探讨

    作者:别立莉;马宏伟;陈赞;张伯伟

    本研究旨在分析RhD(-)非血缘献血者中Del的检测,采用血清学方法初筛RhD,用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IAT)确认RhD(-),应用热-乙醚吸收放散法检测Del.结果表明:在38 526名健康无偿献血者中,常规血清学方法初筛和IAT试验确认RhD(-)者为106人,热-乙醚吸收放散试验确认Del型者28例,在RhD(-)中的比例为26.41%,Del中各表型的频率分别是Ccee 22例,占78.57%,CCee 4例,占14.29%,CcEe 2例,占7.14%.结论:用热-乙醚吸收放散实验检测Del对合理运用Rh阴性血源具有重要意义,本地区人群的Del表型频率与中国不同区域人群及日本人群Del表型频率有差异.

  • 白细胞滤除对机采血小板质量的影响研究

    作者:于洋;冯倩;张婷;马春娅;张晓娟;葛国峰;林子林;潘纪春;汪德清;骆群;田亚平

    本研究旨在评价白细胞滤除对机采血小板整体质量的影响.随机选取20单位单供者机采血小板在(22±2)℃条件下振荡保存24-96小时后使用血小板型白细胞过滤器进行过滤,分别检测机采血小板过滤前后的血小板浓度、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单位容量、白细胞量、pH值、乳酸脱氢酶(LDH)浓度、K+浓度、血小板膜表面CD62p表达率、血小板凝血指数MA值,并计算白细胞去除率和血小板损失率.结果表明:机采血小板经白细胞过滤器过滤后,残留白细胞计数明显低于滤前白细胞计数(P<0.001),白细胞去除率达到了99.97%;血小板损失率为(8.1±4.2)%,明显低于20%的国家标准规定(P<0.001);与过滤前相比,过滤后MVP、机采血小板保存介质中的LDH浓度、K+浓度和pH值无明显变化(P>0.05),过滤后的血小板膜表面CD62p表达率出现轻度下降(P>0.05),但滤盘灌注液内血小板膜表面CD62p表达率却明显高于滤前(P<0.05);过滤后血小板MA值出现轻度下降,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使用白细胞过滤器可以有效去除机采血小板中混杂的白细胞及部分活化血小板,使血小板损失率控制在较低水平,且对于血小板凝血活性没有产生明显影响.过滤后的机采血小板达到预防巨细胞病毒感染及HIA同种免疫的质量要求.

  • 单倍体相合骨髓移植小鼠GVHD靶器官的器官特异性T细胞受体克隆谱型的分子特征

    作者:符粤文;吴德沛;陈峰;冯宇锋;宋永平;朱平

    本课题通过单倍体相合骨髓移植小鼠模型,研究GVHD靶器官的器官特异性T细胞受体谱型特点,以及GVHD靶器官克隆性T细胞的TCRBV CDR3分子特征.建立单倍体相合异基因移植小鼠GVHD模型.应用RT-PCR扩增小鼠肝脏、皮肤、回肠等组织移植前后TCRBV 20个家族的基因序列,通过基因扫描判断TCRBV家族的克隆表达、CDR3克隆性质.对于寡克隆表达的TCRBV家族在长泳道测序胶上电泳,对部分单克隆条带测序,得到一组肝脏、皮肤、回肠在移植后不同时间与GVHD相关的TCRBV CDR3的分子.结果表明:单倍体相合骨髓移植小鼠在移植后14天临床开始出现典型的GVHD表现.移植后受鼠肝脏、皮肤、远端回肠等均出现典型的GVHD病理表现,在其T细胞受体谱型图上出现了分属TCRBV家族的单克隆或寡克隆增生的T细胞.肝脏、皮肤、回肠等GVHD的靶器官中部分克隆性增生的T细胞TCRBV CDR3分子存在一些C'末端保守的CDR3氨基酸基序(motif).结论:单倍体相合异基因移植后发生GVHD的组织可出现T细胞单克隆及寡克隆增生,GVHD相关T细胞克隆共用一些保守的TCRBV CDR3基序,识别类似的抗原.

  • 100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及其对患者复发和生存的影响

    作者:邓雪蓉;任汉云;岑溪南;王莉红;梁赜隐;王文生;邱志祥;欧晋平;许蔚林;王茫桔;李渊;尹玥

    本研究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和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的危险因素及其与预后的关系.对我院100例行allo-HSC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总结,对aGVHD、cGVHD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及其对复发和生存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1例患者发生Ⅱ-Ⅳ度aGVHD,累积发生率为34.4%;14例发生Ⅲ-Ⅳ度aGVHD,累积发生率为17.7%.HLA相合程度与aGVHD的发生无显著相关性(P>0.05).曾发生的Ⅱ-Ⅳ度aGVHD是发生cGVHD的危险因素(HR=2.303,P=0.088),女性因素为保护性因素(HR=0.401,P=0.055).发生cGVHD者复发率较低.发生Ⅱ-Ⅳ度aGVHD为影响总生存率(OS)的危险因素(P<0.05),重度(Ⅲ-Ⅳ)aGVHD患者的死亡率极高(81.0%),与0-Ⅰ度患者的死亡率(35.7%)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0).结论:GVHD和移植物抗肿瘤效应(GVL)尚不能分离,但GVL的益处可能被GVHD相关死亡因素抵消,因此需积极防治重度aGVHD.局限型cGVHD可能是长期生存的有益因素.

  • 异基因NK细胞在白血病小鼠单倍体相合骨髓移植中的作用

    作者:王春燕;谭获;郭坤元

    本研究观察异基因NK细胞在白血病小鼠单倍体相合骨髓移植中的作用.建立荷EL9611(H-2d)红白血病细胞的CB6F1H-2b/d小鼠动物模型,5天后将其随机分为7组,每组10只.CB6F1H-2b/d受鼠为移植组,9 Gy(60Co)照射后以C57BL/6H-2b/d为供鼠,进行骨髓移植.对照组分为5组:对照1组为未治疗组;对照2组为单纯照射组;对照3组为阿糖胞苷治疗组:小鼠腹腔注射阿糖胞苷50 mg/kg×6d;对照4组为单纯骨髓细胞移植组:小鼠照射后4小时移植C57BL/6H-2b小鼠骨髓细胞;对照5组为GVHD对照组:小鼠照射后4小时移植C57BL/6H-2b小鼠骨髓细胞和脾细胞.实验组分为2组:实验A组,照射后输注C57BL/6H-2b小鼠NK细胞1×106/只,4小时后移植C57BL/6H-2b小鼠骨髓细胞;实验B组:照射后同实验1组,4小时后移植C57BL/6H-2b小鼠骨髓细胞和脾细胞.以血象、体重、生存Supported by Guangdong Natural Doctor Initial Funding, research project number: 06301119 Fundation of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Oneology in Southern China期和病理组织学变化为观察指标并作组间比较.结果表明,对照1、2、3、5组小鼠生存期分别为(10.10±0.88)天、(9.80±0.92)天、(22.70±3.23)天、(20.10±1.73)天,对照4组生存期为(30.10±15.95)天,其中2只小鼠超过30天;实验A、B组小鼠生存期分别为(39.10±18.11)天、(49.30±17.24)天,实验1组4只小鼠生存期超过30天,实验2组7只生存期超过30天,其中实验1组与对照1、2、3、5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2组同其他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因白血病死亡的小鼠,可见肝脾明显肿大,结构破坏,有大量白血痛细胞浸润.实验组长期存活的小鼠出现Y染色体(嵌合率80%-90%).结论:在荷EL9611(H-2d)红白血病细胞CB6F1H-2b/d小鼠模型的单倍体相合骨髓移植中供者NK细胞具有杀灭白血病细胞并降低GVHD的双重作用.

  • STR-PCR和FISH在监测异性别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嵌合状态中意义的比较

    作者:秦尤文;蒋瑛;王小蕊;万理萍;颜式可;王椿

    本研究比较短串联重复序列PCR(STR-PCR)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两种方法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血细胞嵌合状态监测中的意义.对38例修回异性别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采用STR-PCR和FISH定量测定移植后14、28天和3个月的骨髓或外周血细胞嵌合状态.结果表明,14天时STR-PCR和FISH同时检测的30例中分别有14例和8例达到完全嵌合(CC,P>0.05).28天时两者同时检测的31例中分别有26例和15例达到CC(P<0.01).3个月时两种方法共同监测的24例中分别有22例和17例达到CC(p>0.05).连续监测3个月以上的28例患者中14例发生移植物被排斥或复发,其中9例由FISH首先检出(P<0.05).结论:FISH检测比STR-PCR更为准确地反映移植早期造血细胞嵌合状态,有助于监测移植物被排斥和疾病复发.

  • 骨髓腔内输注人造血干/祖细胞促进NOD-SCID小鼠体内造血功能的恢复

    作者:孟昭婷;高静韬;卢士红;闫昕;李妍涵;杨舟;郑以州

    本研究比较经骨髓腔内输注(intra-bone marrow infusion,iBMI)及静脉输注(intravenous infusion,iⅥ)人脐血(cord blood,CB)造血干/祖细胞(HS/PC)对NOD-SCID受鼠体内造血重建的影响.将纯化的CB CD34+细胞移植到受亚致死剂量照射的NOD-SCID受鼠体内.受鼠随机分为3组:①iBMI组:骨髓腔内输注CD34+细胞5× 105/只;②iⅥ组:尾静脉输注CD34+细胞5×103/只;③阴性对照组:输注PBS缓冲液.于异种移植后第3、5及第8周通过流式细胞术、聚合酶链式反应、免疫组织化学及造血祖细胞集落分析的方法比较人造血系统各系细胞植入率,通过二次移植实验比较NOD-SCID受鼠体内人HS/PC长期造血重建能力.结果表明:移植后第8周,iB-MI组受鼠骨髓、外周血及脾脏中人CD455细胞比例均显著高于iⅥ组(P<0.05);iBMI组及iⅥ组移植的HS/PC均具有多向分化能力;移植后第8周,iBMI组受鼠骨髓中CD45+CD19+细胞、CD45+CD33+细胞、CD45+CD56+细胞及CD45+CD34+细胞比例均显著高于iⅥ组(P<0.05),CD45+CD14+细胞及CD45+CD41a+细胞比例亦高于iⅥ组(P>0.05).iⅥ组及iBMI组长期存活受鼠的肝脏、脾脏、肺脏、外周血、骨髓细胞中均可检测到人17号染色体α-卫星特异性片段.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在移植后第8周的iBMI组受鼠的脾脏、肝脏和肺脏中均可检出人CD45抗原的表达.iBMI组受鼠的骨髓细胞各系集落总数于移植后第8周显著高于iⅥ组(P<0.05).二次移植后第6周,iⅥ组及iBMI组受鼠的各组织脏器中均可检出人17号染色体α-卫星特异性片段的表达.结论:与iⅥ相比,经iBMI移植人CB CD34+细胞至NOD-SCID受鼠可以促进HS/PC的造血重建及多向分化,提高植入率.

  • 慢性髓系白血病实时定量PCR检测的Bcr-Ab1水平与临床状态关系的分析

    作者:王国蓉;于珍;赵耀中;李增军;李长虹;钱林生;邱录贵

    本研究分析bcr-abl阳性慢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实时定量PCR检测的转录本水平与临床状态的关系,以便为根据bcr-abl转录本水平的绝对值合理预测患者状态提供一些基础.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30例初诊慢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治疗前骨髓标本的bcr-abl/abl比值(%),分析获得bor-abl阳性患者bcr-abl/abl的基线值;再检测82例患者不同时间点161份骨髓标本,比较各标本的bcr-abl/abl值相对于基线值的水平以及与该时间点患者的临床状态的关系.结果表明,初诊患者治疗前bcr-abl/abl(%)值呈正偏态分布,变异范围较大:中位值13.5631(1.0206-98.3159),算术平均值21.1491(95%CI:12.3532-29.9450),为严格判断治疗后的相对变化,因此用以参比的bor-abl/abl(%)基线值确定为低限值,即1.在161例次标本中,bet-abl/abl(%)高于基线值(≥1)的有33例次,其中耐药/复发/病情进展的13例次(39.4%,13/33),治疗后未缓解/尚未缓解的17例次(51.5%,17/33),完全血液学缓解的3例次(9.1%,3/33);较基线值下降0-1数量级(0.1≤bcr-abl/abl%<1)的有26例次,其中耐药/复发/病情进展的6例次(23.1%,6/26),治疗后未缓解/尚未缓解的7例次(26.9%,7/26),完全血液学缓解的7例次(26.9%,7/26),遗传学缓解的6例次(23.1%,6/26);较基线值下降1-2数量级(0.01≤bcr-abl/abl%<0.1)的19例次,其中治疗后未缓解/尚未缓解的2例次(10.5%,2/19),完全血液学缓解的3例次(15.8%,3/19),遗传学缓解(CyR)的14例次(73.7%,14/19);较基线值下降2-3数量级(0.001≤bcr-abl/abl%<0.01)的7例次,其中主要遗传学缓解(MCyR)的2例次(28.6%,2/7),完全遗传学缓解(CCyR)的5例次(71.4%,5/7);较基线值下降3个数量级以上(bcr-abl/abl%<0.001)的76例次,均为CCyR.结论:利用单次检测值较基线值下降的程度能较好判断患者该时点的临床状态;bcr-abl/abl%<0.01能可靠地反映患者获得CyR,而bcr-abl/abl%<0.001能反映患者获得CCyR.然而,患者疾病状态的判断仍以动态连续检测为佳.

  • P27kip1与细胞周期蛋白G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作者:陈惠瑜;林东红;罗玲清;胡建达

    为了探讨P27kip1与细胞周期蛋白G(cyclin G)在急性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U-PCR)检测89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和10例正常人白细胞的P27kip1与cyclin G mRNA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39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和10例正常人白细胞的P27kip1与cyclin G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急性白血病初治/复发组的cyclin G 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缓解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缓解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急性白血病初治/复发组的P27kip1mRNA水平与缓解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而急性白血病缓解组和正常对照组的P27kip1的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初治/复发组(P<0.05),缓解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P27kip1与cyclin G的表达呈低度负相关.结论:P27kip1与cyclin G在白血病患者中有异常表达,与白血病的发生发展有一定联系;P27kip1的低表达与cyclin G的异常高表达可能是白血病预后不良的因素之一.

  • 酪氨酸激酶突变与t(8;21)急性髓系白血病

    作者:韩阳利;张苏江;乔纯;戴丹;孙雪梅;徐燕丽;钱思轩;徐卫;王季石;李建勇

    本研究探讨c-KIT、FMS样酪氨酸激酶3(FLT3)、Janus激酶2(JAK2)在伴t(8;21)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突变情况,及其与患者临床表现和预后的相关性.采用普通PCR扩增技术、等位基因PCR技术、酶切及序列测定等方法,分别检测8例初发、6例复发t(8;21)AML患者FLT3、JAK2、c-KIT突变.结果表明:在2/14例(14.3%)伴t(8;21)的AML患者中检测到c-KIT突变,其中l例为c-KITD8 16V,另1例为c-KITD816Y突变;在1/14例(7.1%)患者中检测到FLT3-ITD突变.在14例标本中均未检测到JAK2突变.结论:酪氨酸激酶突变与t(8;21)AML具有相关性,可能提示有较高复发率及髓外浸润,预后不良.筛查c-KIT、FLT3突变等对t(8;21)AML预后判断和治疗指导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 Lrp16基因在白血病细胞系及白血病患者骨髓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杨波;迟小华;卢学春;韩为东;于力;楼方定

    本研究分析lrp16基因在白血病细胞系及白血病患者骨髓中的表达,探讨lrp16基因与白血病发生、发展的关系.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检测lrp16基因mRNA在4种白血病细胞系及115例白血病患者骨髓中的表达水平,并结合患者临床特征分析lrp16基因在白血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4种白血病细胞系包括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系K562、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系HL-60、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系MOLT4及具有单核细胞特征的白血病细胞系U937.结果表明:lrp16基因在K562、HL-60、MOLT4及U937 4种细胞系中均表达.lrp16基因在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表达阳性率为38%(16/42),其中完全缓解者表达阳性率为13%(4/30),朱缓解者为100%(12/12);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表达阳性率为38%(10/26),其中完全缓解者阳性率为16%(3/18),未缓解者为87%(7/8);在慢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表达阳性率为36%(9/25),其中完全缓解者阳性率为20%(4/20),未缓解者为100%(5/5);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表达阳性率为31%(7/22),其中完全缓解者阳性率为11%(2/17),未缓解者为100%(5/5).lrp16基因表达在各种白血病亚型之间无差异,但各亚型中完全缓解者与未缓解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01).结论:lrp16基因是一个白血病癌基因,与白血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有可能作为临床白血病治疗疗效的评价指标.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急性髓系白血病动物模型中表达的动态分析

    作者:陈日玲;陈铭珍;叶泉英;田川;王欢

    本研究旨在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VEGFR)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建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SCID小鼠模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逆转录PCR(RT-PCR)动态检测不同时间点正常小鼠和白血病小鼠外周血清VEGF及其受体VEGFR-2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正常小鼠和白血病小鼠均表达VEGF及VEGFR-2 mRNA,白血病组外周血清VEGF浓度和VEGFR-2 mRNA的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小鼠(p<0.05),而且随着病程的进展而逐渐升高.结论:VEGF及VEGFR-2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存在有异常表达,对AML的发生和发展可能起一定的作用.

  • ICOS-Ig融合蛋白阻断ICOS信号通路可抑制异基因反应性T淋巴细胞的功能

    作者:包晓辰;王健民;沈茜;周虹;杨建民;宋宁霞;王斌

    本研究探讨ICOS-Ig融合蛋白阻断ICOS-B7h信号通路对异基因反应性T淋巴细胞的作用和机制.建立稳定高表达ICOS-Ig的CHO细胞株,培养制备纯化的ICOS-Ig融合蛋白;以C57BL/6小鼠脾脏来源的CIM+淋巴细胞为反应细胞,BABL/C骨髓源成熟树突状细胞为刺激细胞,应用不同浓度梯度的ICOS-Ig干预,以相同浓度的人Ig作为对照.结果显示:获得的目标蛋白的分子量为54 kD,内毒素含量<10 Eu/ml.ICOS-Ig在≥10 μg/ml时可显著减少DC刺激引起的异基因反应性T淋巴细胞的增殖效应(P<0.01).ICOS-Ig不影响T淋巴细胞的活化,ICOS-Ig浓度与CD4+T淋巴细胞的凋亡成正相关.单纯刺激组、ICOS-Ig 10 μg/ml和20μg/ml干预组的CIM+An-nexin V+PI-细胞群的频率分别为15.1%、26.4%和33.6%.ICOS-Ig作用后,Th1细胞因子TNFα分泌降低,Th2细胞因子IL-4分泌增加.结论:ICOS-Ig融合蛋白阻断ICOS通路可明显减弱异基因反应性T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并改变Th细胞的极化,对CD4+T淋巴细胞的活化无影响,但可促进活化的T淋巴细胞凋亡.

  • 去甲基化处理对NK-92MI细胞杀伤活力的影响

    作者:高晓宁;王莉莉;林季;于力

    为观察DNA去甲基化处理对NK细胞系NK-92MI细胞抑制性KIR表达及细胞杀伤活力的影响,探讨抑制性kir基因去甲基化与NK细胞功能之间的可能联系,采用甲基化抑制剂5-氯胞苷处理NK-92M1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NK-92MI细胞表面KIR3DL1、KIR2DL2/KIR2D13、K1R2DL1表达及细胞活力,并采用流式细胞仪将NK-92MI细胞分选为KIR3DL1阳性和KIR3DL1阴性细胞群,采用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检测NK-92MI细胞对白血病细胞系K562的杀伤活力.结果显示:应用终浓度为1.0、2.5和5 μmol/L的5-氮胞苷作用72小时可以诱导NK-92MI细胞KIR3DL1、KIR2D12/KIR2DL3、KIR2DL1表达增加,同时NK-92MI对K562细胞的杀伤活力降低,5-氮胞苷在1-5 μmol/L范围内不影响NK-92MI的细胞活力,KIR3DL1阳性NK-92MI细胞的杀伤活力较KIR3DL1阴性细胞的杀伤活力低.结论:去甲基化处理通过诱导抑制性KIR表达增加抑制NK-92MI细胞的杀伤活力.

  • 抗原致敏、GM-CSF基因修饰的树突状细胞诱导免疫杀伤多发性骨髓瘤细胞U266的研究

    作者:李纯团;朱雄鹏;许文前;肖慧芳;董志高

    本研究探讨负载有多发性骨髓瘤细胞U266可溶性抗原并携带外源基因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的树突状细胞(DC),在体外激活自身T淋巴细胞形成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s)对U266细胞的杀伤作用.用U266可溶性抗原致敏DC,再用含有外源基因GM-CSF的腺病毒感染DC,将所得的DC与T细胞混合培养以形成对U266具有特异杀伤作用的CTL,后通过测定乳酸脱氢酶(LDH)以计算CTL对U266的杀伤率.结果表明:负载抗原及外源基因组、负载抗原组和对照组之间的杀伤率存在显著差异(n=3,F:10.939,P<0.05);两两比较表明,负载抗原及外源基因组的杀伤率高于其它两组(P<0.001),且负载抗原组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以U266可溶性抗原致敏的DC可诱导出对U266具有特异杀伤作用的CTL,当所致敏的DC通过腺病毒感染而带有外源基因GM-CSF时,所诱导的细胞毒杀伤反应则进一步增强.

  • 人类红细胞蛋白激酶C活性变化对CD44分子表达及其亚细胞分布的影响

    作者:郝一文;程大也;陈进涛

    本研究旨在探讨人类红细胞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活性对标准型CD44分子表达及其亚细胞分布的影响.通过外源性底物对[γ-32P]-ATP的摄入量测定红细胞蛋白激酶C的活性;通过放射自显影法测定CD44分子的磷酸化;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观察CD44亚细胞分布;采用流式分析法测定CD44分子的表达.结果显示:PKC激活剂佛波酯(phorbol-myristate acetate,PMA)处理人红细胞30分钟时PKC活性达高峰,此时CD44的磷酸化水平高,CD44分子表达也达到了峰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KC活化导致CD44在细胞膜上聚集,而PKC则聚集在CD44处.Calphostin C能抑制PKC的上述作用.结论:PKC活化通过磷酸化作用上调CD44分子的表达,并导致CD44与PKC的同步移位与共分布.

  • IL2、IL12、IL15的不同组合对人外周血源NK细胞功能的影响

    作者:李晓红;马健;吴晓雄;李猛;汪菲菲;达万明;于力;高春记

    本研究旨在探讨细胞因子IL2,IL12,IL15的不同组合对体外扩增的人外周血来源的NK细胞功能的影响.IL2、IL12和IL15等细胞因子的不同组合培养的人外周血NK细胞分为IL2组、IL2+IL12组、IL2+IL15组、IL2+IL15+IL12组;无细胞因子培养的NK细胞组为对照组.用细胞计数盒分别测定不同效靶比下NK细胞对靶细胞(K562)的杀伤作用;用ELISA方法检测培养液上清中IFN-γ的分泌水平;用建立竞争性RT-PCR方法定量检测穿孔蛋白、颗粒酶B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各组培养的NK细胞对K562细胞的杀伤率增强,在不同效靶比下IL2+IL15和IL2+IL15+IL12组NK细胞对K562细胞的杀伤率显著高于其他组,但此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细胞因子组培养液中分泌IFN-γ水平均显著高于未加细胞因子的空白对照组(P<0.01),在不同细胞因子条件下,IFN-γ分泌水平依次为IL2+IL12+IL15组>IL2+IL12组>IL2+IL15组>IL2组(P<0.01);各培养组的NK细胞穿孔蛋白及颗粒酶B基因的表达量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且IL2+IL15组和IL2+IL12+IL15组上述两种基因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但组间差别较小,与NK细胞杀伤实验的结果相一致.结论:不同细胞因子组合诱导的外周血NK细胞功能有差异.IL-2和IL15在增强NK细胞杀伤功能及促进其扩增作用方面有协同作用,IL12主要刺激NK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如IFN-γ),增强其免疫调节功能.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细胞免疫表型异常

    作者:徐娟;郭轶先;赵弘;惠吴函;万岁桂;孙雪静

    本研究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细胞免疫表型异常,确定其在MDS诊断中的价值.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136例血细胞减少伴骨髓病态造血患者的细胞免疫表型,采用流式细胞术积分系统(FCSS)时检测结果进行判断,确定阳性结果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并与传统的诊断方法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表明:136例患者中有111例临床确诊为MDS,非MDS患者25例.在111例MDS患者中FCSS判断为阳性结果的有85例,判断为中间结果的有18例,阴性结果8例;而在非MDS组,FCSS确定为阴性结果的有24例,判断为中间结果的有1例,无阳性结果病例.FCSS的诊断敏感性为76.6%,特异性为100%,与传统的诊断方法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613,P=0.000).结论:MDS患者具有多项免疫表型异常,并可以累及多个细胞群体,其中主要免疫表型异常和累及2个以上细胞群体是MDS与非MDS的鉴别要点.

  • 大剂量甲基泼尼松龙治疗难治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作者:洪呜;徐卫;钱思轩;缪扣荣;范磊;李建勇

    为探讨大剂量甲基泼尼松龙(HDMP)对难治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的治疗效果,采用HDMP(1 g/m2·d,1-5天)治疗5例既往经多次含氟达拉滨及利妥昔单克隆抗体方案化疗效果不佳的难治性CLL患者.5例患者临床分期均为Binet C期,其中3例为Rai Ⅳ期,2例为Rai Ⅲ期.2例为Richter综合征.所有患者外周血流式细胞仪检查CD38 阳性,3例患者ZAP-70阳性.所有患者治疗前均有发热、盗汗、体重减轻等B组症状.观察其治疗前后临床表现、血常规指标、骨髓涂片、外周血片分类、肝肾功能、电解质和血糖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及骨髓中CD5与CD19共阳性细胞比例.结果表明:治疗后2-4周4例患者B组症状消失,所有患者治疗后1周内淋巴结即有不同程度缩小.1例患者脾脏由肋下10 cm缩小为不可触及,原有血便减轻.1例原肾功能不全患者治疗后肾功能转为正常.全血细胞减少的3例患者三系细胞有不同程度恢复.所有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比例均下降,外周血及骨髓中CD5与CD19共阳性细胞比例均有不同比例降低.4例达到部分缓解,1例疾病稳定.治疗副作用轻微.结论:治疗结果初步显示,HDMP对难治性CLL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 PY20抗体检测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内酪氨酸磷酸水平的临床应用

    作者:田静;程海;徐开林;潘秀英

    本研究探讨PY20抗酪氨酸磷酸单克隆抗体检测在慢性髓系白血病(CML)诊断中的特异性及其临床应用的可能性.采用抗PY20和CD45抗体标记,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28例初诊CML患者治疗前后PY20阳性率,比较其与her-abl融合基因及Ph染色体结果的符合率.另外,随访监测7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CML患者的PY20阳性率、bet-abl融合基因及Ph染色体的变化.结果表明:①528例初诊CML患者PY20在慢性期、加速期、急变期表达率分别为(40.31±1.22)%、(77.28±1.14)%,(78.12±1.32)%.CML慢性期PY20表达率低于加速期或急变期(P<0.05),加速期和急变期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②28例初诊CML患者经治疗后获得CR、PR、NR患者的PY20阳性率分别为(15.56±1.51)%、(38.73±2.31)%、(60.43%±2.04)%.CR患者PY20阳性率明显低于PR及NR的患者(P<0.05).PR患者低于NR患者(P<0.05). ③初诊患者PY20与RT-PCR bcr-abl检测的阳性符合率为92.31%,阴性符合率为95.45%;PY20与Ph染色体检测的阳性符合率为88.46%,阴性符合率为95.46%.④7例患者移植后Ph染色体均为阴性,移植后bcr-abl融合基因持续阴性5例,持续阳性2例.此7例PY20细胞表达均为阴性.结论:①流式细胞术检测CML细胞酪氨酸磷酸化水平阳性率有较好的特异性及敏感性,可应用于CML的早期、快速辅助诊断.②PY20阳性率对CML分期、病情监测及疗效判断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③流式细胞术、RT-PCR及染色体核型分析能相互补充提高CML的诊断率.

  • 改良CAG方案治疗成人复发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作者:柴俊月;郑雯琦;魏娜

    本研究观察改良的阿糖胞苷、阿柔比星及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化疗(CAG)方案治疗复发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临床疗效及其不良反应.应用改良的CAG方案治疗复发性急性髓系白血病17例.本组病例中阿柔比星静脉应用时间为7天,完成1疗程后评估疗效及副作用,不缓解者退出观察,有效者则继续修回1个疗程化疗.结果表明:17例AML患者中8例获得完全缓解(CR),5例获得部分缓解(PR),CR率为47.06%,PR率为29.41%,总有效率为76.47%.大部分患者有骨髓抑制等可耐受的不良反应.结论:CAG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AML的疗效较好,为部分患者行异基因骨髓移植赢得了机会,但其长期维持治疗的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 环孢素A选择性治疗10例全血细胞减少患者的临床研究

    作者:仇红霞;李建勇;许戟;吕鑫;徐卫;张苏江;吴汉新;邵景章

    本研究探讨环孢素A(CsA)选择性治疗网织红细胞(Ret)不低且伴乳酸脱氢酶(LDH)升高的全血细胞减少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设定入选标准,用CsA对10例入组患者进行治疗,随访6-116月,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列举典型病例演示CsA在再生障碍性贫血(AA)伴LDH显著升高患者中的维持治疗作用.结果表明:10例患者诊断不同,但具有相似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其中9例患者对CsA治疗有较好的反应,1例因肺结核终止治疗.结论:Ret不低伴LDH升高可能是CsA治疗全血细胞减少有反应的预测标记物.CsA选择性治疗可获得较高的反应性.CsA维持治疗是减少复发的重要因素.

  • 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对血液病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作者:刘芳;吴彤;蔡鹏;刘颖;卢岳;周葭蕤;杨帆;刘强;高雁群;罗荣牡;张建平;孙媛;曹星玉;殷宇明;赵艳丽;王静波;童春容;陆道培

    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的侵袭性真菌感染(IFI)具有病死率高,诊断困难等特点.针对真菌病原的血清学方法如(1,3)-β-D葡聚糖(BG)检测(G试验)、曲霉半乳甘露聚糖检测(GM试验)具有操作简单、快速、敏感性相对高等特点,可做为IFI诊断的辅助手段.较GM试验比,G试验可用于诊断除曲霉菌外更多的真菌感染.本研究旨在探讨G试验在血液病患者IFI早期诊断中的价值.血浆标本来源于2007年5月-2008年5月来自北京道培医院162例疑为IFI的血液病患者,其中化疗后患者85例,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77例.应用MB-80微生物动态快速检测系统定量检测患者血浆中BG的含量,将检测结果及临床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欧洲癌症研究治疗组织及真菌研究组(EORTC/MSG)诊断标准,所有病例中有确定诊断2例,临床诊断18例,拟诊75例,排除诊断67例.结果表明:以20 ng/ml为诊断界值,G试验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分别为75%、91%、72.4%和92.4%.在75例拟诊病例中,其中有51例G试验阳性,且对广谱抗生素无效而经过抗真菌治疗有效,经过临床回顾性分析符合IFI,表明G试验使IFI诊断率提高31.4%.结论:G试验是早期诊断血液病患者IFI的简单、快速的方法.

  • 噬血细胞现象在诊断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中意义的探讨

    作者:王昭;陈皙;吴林;田莉萍;王晶石

    本研究探讨噬血细胞现象在诊断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HLH)中的意义.收集2005年6月至2008年10月继发性HLH疑似病例61例,根据HLH-2004诊断标准分为确诊组及排除组,比较各组骨髓、脾或淋巴结活检中噬血细胞现象的发生率.结果表明,61例疑似患者中有43例确诊为继发性HLH,18例排除HLH;确诊组中有33例发生噬血细胞现象,排除HLH组中有4例出现噬血细胞现象;噬血细胞现象在诊断HLH时的敏感性为76.7%,特异性为77.8%.结论:噬血细胞现象在诊断大部分继发性HLH的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没有噬血细胞现象并不能排除HLH的诊断.

  • 薏苡仁诱导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Jurkat细胞凋亡及其机制

    作者:姚根宏;张国栋;栾建凤;叶东;严京梅;朱培元;雷千红

    本研究探讨薏苡仁油对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Jurkat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效应及其作用机制.分别用0.4,0.8,1.6 mg/ml的薏苡仁油作用Jurkat细胞24小时,用CCK法检测细胞增殖,应用Hoechst 33258染色、P1及PI/Annexin V染色后流式细胞仪来检测细胞凋亡,然后采用JC-1染色分析线粒体膜电位.结果表明:0.8和1.6mg/ml的薏苡仁油能显著抑制Jurkat细胞增殖;随着薏苡仁油浓度的增加,凋亡细胞数目增多,线粒体膜电位降低.结论:薏苡仁油对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Jurkat细胞有明显的抗增殖和促凋亡作用,而且此效应与线粒体膜电位降低有关,本研究结果为临床应用薏苡仁油治疗白血病提供了实验依据.

  • CpG ODN 2216对白血病缓解期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活化能力及活化的细胞对K562细胞的杀伤作用

    作者:顾艳艳;陈军浩;欧阳建

    本研究探讨CpG ODN 2216对白血病缓解期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NC)的活化能力以及CpG ODN 2216活化的PBMNC对白血病细胞K562的杀伤作用.取白血病缓解期患者外周血,以淋巴细胞分离液(Ficoll)分离PBMNC,用含10%胎牛血清的RPMI 1640培养液调整PBMNC浓度为2.0×106/ml.对照组加入生理盐水(NS),实验组加入CpG ODN 2216,培养1周,提取上清,用ELISA检测上清中IFN-γ、IL-12、IL-4、IL-10的水平.取白血病缓解期患者外周血,分离PBMNC,对照组加入生理盐水,实验组加入CpG ODN2216,培养48小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PBMNC中淋巴细胞的Th1/Th2,Tc1/Tc2细胞比例;流式细胞术检测活化的PBMNC对肿瘤细胞K562的杀伤能力.结果表明:实验组上清中IFN-γ、IL-12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IL-4、IL-10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CpG ODN 2216能刺激白血病缓解期患者PBMNC向Th1/Tcl转化,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但对Th2/Tc2无明显的刺激作用(P>0.05).CpG ODN 2216活化的PBMNC对K562细胞的杀伤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CpG ODN 2216可在体外诱导白血病缓解期患者PBMNC分泌Th1型细胞因子,诱导PBMNC向Th1方向转化,并强烈地活化CD8+T细胞应答.CpGODN 2216活化的PBMNC对白血病细胞K562具有较强的杀伤作用.

  • 抗CD20单克隆抗体诱导B淋巴瘤细胞株凋亡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红雨;陈红涛;管忠震;黄岩;张星;林桐榆

    本研究探讨抗CD20单克隆抗体体外诱导B淋巴细胞株凋亡情况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体外培养Daudi、Ramos、Namalwa和Raji细胞,采用XTT法测定细胞增殖抑制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测定Daudi、Ramos、Raji和Namalwa细胞经Rituximab 20μg/ml作用24小时后Bcl-2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抗CD20单克隆抗体对Daudi、Raji和Namalwa淋巴瘤细胞有轻度的抗增殖作用,对Ramos细胞无抗增殖作用,抗增殖作用与单克隆抗体作用浓度无关.抗CD20单克隆抗体对4株细胞无明显诱导凋亡作用,抑制率在3%-10%之间波动.Na-malwa和Raji细胞株经抗CD20单克隆抗体作用24小时后,Bcl-2蛋白表达下调.结论:单药抗CD20单克隆抗体对Daudi、Namalwa和Raji细胞株有轻度抗细胞增殖作用,但与作用浓度和作用时间无明显相关.单药抗CD20单克隆抗体对Daudi、Namalwa、Raji和Ramos细胞株有微弱的诱导凋亡作用.Namalwa和Raji细胞株经抗CD20单克隆抗体作用24小时后Bcl-2表达下调,这可能是抗CD20单克隆抗体增敏细胞毒药物作用的机制之一.

  • 雷帕霉素对白血病细胞株的影响

    作者:张丽红;林凤茹

    本研究探讨雷帕霉素对白血病细胞株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对细胞周期的影响,并分析该药作用前后mTOR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采用四唑氮蓝比色试验(MTT)观察雷帕霉素对白血病细胞株KG1、K562和U937的体外增殖抑制作用;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雷帕霉素干预后的白血病细胞株的细胞周期的阻滞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白血病细胞株的mTOR mRNA表达.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雷帕霉素作用于KG1细胞株时,20 nmol/L为佳有效浓度,细胞被明显抑制,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细胞凋亡明显,mTOR mRNA的表达水平亦显著降低.与雷帕霉素作用于KG1细胞株相比,雷帕霉素对K562和U937细胞株的作用相对较弱.结论:雷帕霉素与mTOR结合后可以抑制细胞增殖,KG1细胞株对雷帕霉素为敏感.

  • 巢式MS-PCR法检测恶性血液病细胞株APC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

    作者:吴雪梅;沈建箴;喻爱芳;范丽萍;周华蓉;付海英;沈松菲;吴淡森

    本研究旨在应用巢式甲基化特异性PCR(nMS-PCR)法检测10种恶性血液系统肿瘤细胞株APC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状态,并探究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同时筛选出APC基因启动子高甲基化的肿瘤细胞株,将其作为研究基因甲基化与表达关系的细胞模型.采用nMS-PCR扩增亚硫酸盐修饰后的10种肿瘤细胞株基因组DNA,检测其APC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的甲基化状态.结果表明,CA46、U266、Molt4、K562、HL-60、CEM、AKR、U937、Raji细胞的APC基因启动子区均未甲基化,而Jurkat细胞的APC基因启动子区出现甲基化.结论:用nMS-PCR可以准确地检测出恶性血液病细胞株APC基因的甲基化状态,该方法操作简便,可用于检测各种肿瘤细胞基因的甲基化状态.

  • 抑制lrp16基因表达药物的生物信息学筛查

    作者:迟小华;刘丽宏;卢学春;杨波;董蒙

    本研究通过分析lrp16基因启动子的DNA序列,在负性调控功能区内寻找顺式元件,为筛选有抑制lrp16基因表达的药物奠定基础.以人类基因组数据库和计算机互联网为平台,钓取lrp16基因5'侧翼区3 000 bp非编码DNA序列和mRNA序列中的ORF序列;利用TESS和Genomax等在线启动子分析软件在人类转录因子数据库中搜索可能存在的顺式结构;利用SAGE和GEO数据库对影响Irp16基因表达的相关药物作用进行分析.结果发现,lrp16基因在长度为3 000 bp的启动子区内,在负向表达调控区域存在多个顺式结构,其中包括T-Ag、Pu.1、c-Ets、XPF-1、AP2 αA、IL6-6RE和RAR.培养的体外细胞系在激素类物质皮质酮、他莫昔芬、毛喉素或去氧肾上腺素、炎性细胞因子IL4或TNFα或化疗药物5-氟尿嘧啶的作用下,lrp16基因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结论:T-Ag、PU.1、c-Ets、XPF-1、AP2 αA、IL6-6RE和RAR等转录因子可能抑制lrp16基因的表达;激素类物质皮质酮、他莫昔芬、毛喉素或去氧肾上腺素,炎性细胞因子IL6、IL4或TNFα,或化疗药物5-氟尿嘧啶可能具有抑制lrp16基因表达的作用.

  • 电子克隆结合RT-PCR获得两条eIF4E剪接变异体的全长cDNA

    作者:陈鑫基;胡建达;林敏辉;陈步远

    本研究旨在克隆急性白血病复发相关的新EST片段全长eDNA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电子克隆结合RT-PCR克隆新EST片段的全长cDNA,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所获得的cDNA.结果获得全长序列为1 904 bp和3 393 bp的两条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eukaryotic initiation factor4E,eIF4E)新的剪接变异体,命名为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剪接变异体1(splicing variant 1 of eIF4E)和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剪接变异体2(splicing variant 2of eIF4E).编码的蛋白产物分别为245和132个氨基酸.二者编码的蛋白产物与eIF4E蛋白有所不同.结论:获得了两条eIF4E剪接变异体的全长cDNA,这为进一步探讨与急性白血病复发的相关性提供基础.

  • 携带人Gfi1基因重组慢病毒载体稳定转染32D细胞株的建立

    作者:黄敏;欧东梅;吴江;赵霞;徐金环;张晓梅;张义成

    本研究建立真核细胞表达的Gfi1基因重组慢病毒载体包装系统,并实现Gfi1在32D细胞中长期、稳定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Gfi1基因在恶性血液病中的发生发展建立一个有效的平台.制备完整的重组慢病毒载体三质粒系统:转移质粒(pLOX-Gfi1/pLOX)、包装质粒(pCMV△AR8.2)及包膜蛋白质粒(pMD.G).用脂质体法将三质粒共转染包装细胞293T,48小时后收集病毒上清,并转染靶细胞32D;用Western-blot法检测293T及32D细胞中Gfi1的整合及表达.结果表明:慢病毒的3种质粒可以高效转染293T细胞,并成功包装出慢病毒.目的基因Gfi1能被重组慢病毒高效导入靶细胞32D,并稳定表达,在荧光显微镜下可直接观察到GFP.Western-blot能检测到Gfi1蛋白在包装细胞293T及32D细胞中的表达.结论:慢病毒介导的Gfi1基因可以高效稳定转染32D细胞并持续表达,证明本研究建立了一种有效的基因转移系统.

  • Pir-b基因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和表达

    作者:罗毅;王小聪;邹萍

    本研究构建pir-b基因慢病毒载体并检测其在293T细胞中的表达.从小鼠的mRNA中钓取pir-b基因的开放阅读框,与测序载体连接,经过测序鉴定以后,构建含有pir-b基因的慢病毒穿梭质粒,与包装质粒一起共转染293T细胞,收获上清病毒浓缩纯化后转染293T细胞,用Western blot检测PIR-B蛋白的表达,同时以含有egfp基因的慢病毒作为转染效率的对照.结果表明:含有pir-b开放阅读框的慢病毒穿梭质粒构建成功,序列测定的结果与预期完全一致.含有pir-b的慢病毒载体包装成功.Western blot的结果证实外源PIB-B蛋白在293T细胞中正常表达.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含有pir-b基因的慢病毒载体,转染293T细胞以后正常表达PIR-B蛋白,这为以后深入研究pir-b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对多发性骨髓瘤KM3细胞的作用

    作者:何斌;张育;周玮;高娜;高波;顾健;李建勇

    为了探讨沙利度胺(thalidomide,THD)联合地塞米松(Dx)对多发性骨髓瘤KM3细胞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采用细胞毒性试验(MTT法)观察不同浓度、不同作用时间的THD或THD+地塞米松(Dx)作用于KM3细胞后细胞的抑制率,以选取佳药物干预条件.使用该条件处理KM3细胞,并采用间接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中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内皮抑素(ES)、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的表达.结果表明:随着THD浓度的加大、作用时间的延长,KM3细胞生长的抑制也呈增强的趋势,同时THD与Dx联用可显著提高药物对KM3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80μg/ml或100μg/mll THD联合Dx<(4 μg/ml)可使KM3细胞IL-6、TNF-α、survivin表达下降,ES表达增加,而对VEGF的表达无影响.结论:THD联合Dx对KM3细胞有协同抑制作用,THD联合Dx可能通过下调KM3细胞IL-6、TNF-α、survivin的表达,上调ES的表达而发挥抗多发性骨髓瘤的作用.

  • 多发性骨髓瘤黏蛋白-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构建及其在COS-7细胞中的表达

    作者:刘昆;罗云娇;刘月波;姚锦;杨红;牟红;黄桂云;张铀

    本研究旨在构建多发性骨髓瘤黏蛋白1(两串联)基因(mucl-2vntr)的真核表达载体及该重组体在COS-7细胞中的表达,为研制多发性骨髓瘤基因疫苗奠定基础.以MUC1-2VNTR蛋白的编码基因作为目的基因,在其前端加上KOZAK序列后,两端分别加上HindⅢ和Xba Ⅰ酶的酶切位点,将人工合成的全基因定向插入pcDNA3.1/myc-his B载体中,转化E coli感受态细胞获得重组菌株,经酶切及测序鉴定为pcDNA3.1-2vntr/myc-his B重组质粒后,采用Lipofectimine脂质体介导法转染COS-7细胞,用荧光显微镜对荧光表达进行观察,然后用Western blot检测重组体在细胞内外的表达.结果表明:合成的MUC1-2VNTR基因全长约140 bp,所构建的pcDNA3.1-2vntr/myc-his B重组质粒经双酶切及测序鉴定后,与预期片段大小相符,并含有完整的阅读框架和目的基因.将其转入COS-7细胞后48小时,荧光显微镜和Western blot检测均可证实黏蛋白1表达.结论:成功的构建了多发性骨髓瘤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2vntr/myc-his B,并在COS-7细胞中成功地表达黏蛋白1,这为黏蛋白1的功能研究和多发性骨髓瘤基因疫苗的研制提供了实验基础.

  •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修饰后的促进鸡胚血管新生

    作者:刘滋康;靳继德;何梓铭;秦宜德;郭子宽

    本研究目的是评价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 bone marrow mesenehymal stem cens,hBMMSC)经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hepatoeyte growth factor,HGF)修饰后的促血管新生效应,并初步分析其机理.利用重组腺病毒HGF转染hBMMSC,将细胞接种于鸡胚绒毛膜尿囊膜,与α-MEM、同代hBMMSC及bFGF比较,3天后计算其血管教量.用RT-PCR检测hBMMSC表达bFGF、VEGF、血管生成素-1和血管生成素.2的水平.结果表明:4个组中hBMMSC/HGF促血管生成能力强,hBMMSC和bFGF组相近,α-MEM组低.RT-PCR检测显示,hBMMSC和hBMMSC/HGF均表达多种促血管生成相关细胞因子,而HGF转染后表达水平升高.结论:经HGF基因修饰的hBMMSC具有较强的促血管新生的功能,本研究为缺血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有益的信息.

  • 类风湿关节炎关节液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分离鉴定及其对破骨细胞发育的影响

    作者:朱恒;江小霞;吴英;刘元林;李秀森;张毅;毛宁

    为了研究炎性微环境对于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从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关节液中分离得到间充质干细胞,以流式细胞术测定其免疫学表型,以成骨和成脂肪诱导检测其多向分化能力,将其与CD14+的单核细胞共同培养并以抗酒石酸的酸性磷酸酶染色检测对破骨细胞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关节液中分离得到的问充质干细胞高达CD105,CD73,CD29,CD44,CD166和札A-ABC,低表达CD34,CD45,CD31,HLA-DR,CD80和CD86;与健康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相比,其向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分化的能力下降,而且其支持更多的破骨细胞生成(P<0.05).结论: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关节液中存在的问充质干细胞具有与骨髓闻充质干细胞相似的表型,但是其多向分化能力下降,更有意义的是其支持破骨细胞生成的能力增强.本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病理微环境中的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

  • CD34+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影响

    作者:苏永锋;霍思维;江小霞;刘元林;吴英;毛宁;张毅

    本研究探讨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在抑制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发育过程中生物学特性的变化.将CD34+造血干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与MSC共培养,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共培养后(DC/MSC)的表型变化;RT-PCR检测造血和免疫相关分子的表达;用诱导实验观察其分化潜能的改变.结果表明:DC/MSC不表达CD31、CD34、CD45、CDl4、CD86.HLA-ABC、CD29、CD73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即对照组与共培养组阳性率分别为93.1% vs 13.44%,98.3% vs 78.8%,95.3% vs 75.9%.另外,DC/MSC表达TGF-β,M-CSF等细胞因子均有所增加;进一步将DC/MSC向脂肪细胞诱导分化,诱导后细胞内不能形成脂滴,但其仍保持向成骨分化的特性.结论:DC发育对MSC的基本特性产生一定影响,导致MSC表面间质性标志表达减少,分化能力降低,而造血及免疫相关因子表达则增加.

  • 活化的T细胞促进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成骨细胞

    作者:刘元林;江小霞;苏永锋;霍思维;朱恒;吴英;李秀森;毛宁;张毅

    本研究旨在探讨活化的T细胞对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向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将活化的T细胞与MSC共培养,14天后碱性磷酸酶染色,观察成骨细胞的生成,此外,在MSC的培养体系中加入活化的T细胞上清,RT-PCR检测活化的T细胞免疫相关分子的表达,探讨哪些细胞因子参与了MSC向成骨细胞分化.结果表明,活化的T细胞能促进MSC分化为成骨细胞,IL-1β在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而TNF-α,TGF-1β作用不明显.结论:活化的T细胞促进MSC向成骨细胞分化,MSC与免疫细胞通过细胞因子发生相互作用.

  • B7-H1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上的表达及其对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作者:倪勋;贾永前;孟文彤;钟凌;曾彦

    目前关于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MSC)的免疫调节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为探讨B7-H1在hBMSC上的表达水平及hBMMSC的免疫调节机制是否与B7-H1介导的信号通路(B7-H1/PD-1)有关,首先分离、培养、鉴定hBMMSC,采用流式细胞术、RT-PCR、Western-blot检测B7-H1在hBMMSC上的表达水平.进一步采用混合淋巴细胞培养法(MLC)观察hBMMSC对T淋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然后使用功能级的抗B7-H1单克隆抗体阻断B7-H1,用CCK-8试剂盒检测阻断前后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结果表明:hBMMSC高表达B7-H1分子;表达B7-H1的hBMMSC能有效地抑制T淋巴细胞的增殖,其抑制作用与hBMMSC数量呈剂量依赖性;使用抗B7-H1单克隆抗体阻断B7-H1后hBMMSC对T淋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显著降低,抑制率由64.1%降低至38.75%.结论:B7-H1在hBMMSC上高表达,B7-H1介导的信号通路(B7-H1/PD-1)参与了hBMMSC的免疫调节作用.

  • 霍奇金淋巴瘤背景淋巴细胞免疫表型与组织学类型关系及其意义

    作者:张艳;黎相照;温宗华;陈小艳;张弓;王辛;吴自勍;赵彤

    本研究探讨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s Lymphoma,HL)组织中的淋巴细胞表型与组织学类型的关系及其意义.应用即用型快速免疫组织化学MaxVisionTM法和计算机图像分析软件IPP6.0对经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的37例HL病理标本进行背景细胞蛋白表达的检测.选用的抗体有抗CD3/CD45RO、抗CD20/CD79a、抗CD4、抗CD8、抗GrB和抗TIA-1.结果表明:37例HL中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NLPHL)4例,经典型(CHL)33例,其中淋巴细胞丰富型(LRHL)13例,结节硬化型(NSHL)14例,混合细胞型(MCHL)6例,在T/B细胞比值分析时另增加的10例会诊切片中1例NLPHL,4例NSHL,5例LRHL.图像定量分析结果显示:NLPHL中T/B细胞比值为0.28±0.07,CHL中T/B细胞比值为4.34±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T/B比值在CHL中表现为LRHL、NSHL、MCHL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值均大于0.05);CD4+/CD8+细胞比值在NLPHL中为4.55±1.28,cHL中为4.10±1.50,(p:0.574),CHL中CD4+/CD8+细胞比值表现为MCHL>NSHL>LRHL(P=0.037);多重比较结果显示,LRHL与MCHL和NsHL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0和0.028);GrB+/TIA-1+比值在NLPHL中为0.71±0.57,CHL中比值为0.74±0.39,两型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868),CHL中GrB+/TIA-1+细胞比值表现为MCHL、NSHL、LRHL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值均大于0.05).结论:HL背景细胞的免疫表型可以反映宿主肿瘤微环境,从T、B细胞的分布可以得出NLPHL与CHL的微环境是不同的,NLPHL表现出来其独特的生物学特点,CHL各亚型具有独特特点:T/B细胞比值在CHL中为LRHL>NS;HL>MCHL:CD4+/CD8+与GrB+/TIA-1+细胞比值表现一致,均为MCHL>NSHL>LRHL.结合cHL亚型预后关系LRHL>NSHL>MCHL推理得出:T/B,CD4+/CD8v,GrB+/TIA-1+的细胞比值与CHL组织学类型预后分别呈现正相关和负相关关系.

  • 应用多重RT-PCR结合寡核苷酸芯片方法检测儿童白血病常见融合基因

    作者:吴珺;张乐萍;程翼飞;陆爱东;刘桂兰;陈苏红;王升启

    本研究探讨基因芯片在儿童白血病8种常见融合基因检测中的应用.采用多重巢式RT-PCR结合寡核苷酸芯片方法对84例临床收集的白血病标本进行融合基因检测.结果表明:此芯片可以从患者骨髓样本RNA中准确检测到阳性参照序列以及与融合基因相对应的特异基因片段.84例白血病患者骨髓标本中,31例(36.90%)具有8种染色体结构畸变产生的融合基因.包括tel/amll、e2a/pbxl、bcr/ablp190、ber/ablp210、mll/af4、amll/eto、pml/rarα、cbfβ/myhll.芯片检测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和RT-PCR方法相当.结论:采用多重巢式RT-PCR结合寡聚核苷酸芯片方法,可快速并同时筛选出8种染色体结构畸变产生的融合基因,为儿童白血病危险分层、治疗选择、预后判断提供重要依据.此种方法应用于筛查初治白血病儿童融合基因表达时优缺点并存,具有一定临床实用价值.

  • 血小板特异性糖蛋白抗体和HLA抗体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表达

    作者:夏文杰;叶欣;付涌水;徐秀章;陈扬凯;丁浩强;邓晶;罗广平;许茹

    本研究旨在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中血小板特异性糖蛋白抗体和HLA抗体的表达.选择45例ITP患者,运用ELISA方法检测患者的血浆和血小板洗脱物血小板特异性糖蛋白抗体和HLA抗体.使用HPA分型试剂盒检测7个抗原系统HPA-1、2、3、4、5、6、15.结果表明,有45例患者检测到血清或者血小板洗脱物中存在血小板特异性糖蛋白抗体,其中以抗GPⅡ b/Ⅲa/HIa和抗Gp Ⅰ b/Ⅸ为常见;有11例患者同时表达HLA抗体和血小板特异性糖蛋白抗体.对病例37和40进行家系调查,发现这些病例所产生的血小板特异性糖蛋白抗体和HLA抗体与父母血小板抗原及HLA抗原不相合密切相关.结论:应用ELISA检测ITP病例的血浆和血小板洗脱物,并与病人的临床表现相结合,对提高ITP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一个新的FGA突变导致的遗传性无纤维蛋白原血症家族的分析

    作者:薛烽;葛菁;顾东生;杜伟廷;隋涛;赵海丰;张磊;杨仁池

    遗传性无纤维蛋白原血症是一种以血液中纤维蛋白原完全缺乏为特征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为了对1个遗传性无纤维蛋白原血症家族成员进行凝血功能检查及基因分析,采集了该家族3代6人的外周血,应用全自动血凝仪检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G,Clauss法),并应用免疫比浊法测定纤维蛋白原抗原.以DNA提取试剂盒提取先证者及其他家族成员DNA,应用PCR法扩增FGA、FGB及FGG基因编码区、侧翼序列及启动子区.通过直接DNA测序方法检测基因突变.结果表明:先讧者的父母为3代近亲.先证者FGA基因发现为纯合突变c.934_935insA,造成蛋白序列改变P.Ser312fsX42.先证者父母、祖母、外祖母及姑母均为该突变的杂合子携带者.该突变为国际上首次报道.结论:FGA c.934_935insA纯合突变是先证者发病的原因,该突变是1个新的FGA突变.

  • 利用显性阴性模型对整合素αⅡbβ3介导的信号转导的初步研究

    作者:吕媛婧;苏晓瑜;阮铮;奚晓东

    本研究目的是明确整合素β3亚单位胞浆段序列在整合素αⅡbβ3介导的信号转导中的重要作用,并进一步了解在无αⅡb亚单位存在的条件下其对信号转导及特异性的影响程度.运用由IL-2R胞外段和跨膜段(Tac)与整合素B3胞浆段组成的融合蛋白(Tac/β3),使其在表达GPⅠbⅨ、整合素αⅡbβ3的CHO细胞株(ⅠbⅨ/ⅡbⅢa-CHO细胞株)中稳定表达(即得到ⅠbⅨ/ⅡbⅢa-CHO/Tac-762细胞),并进行多项试验,包括在固相纤维蛋白原的伸展、稳定黏附试验、细胞纤维蛋白凝块回缩功能试验以及游离纤维蛋白原结合试验(分别代表了外向内及内向外信号转导事件).结果表明,在稳定表达有Tac/133的ⅠbⅨ/ⅡbⅢa-CHO/Tac-762细胞中αⅡbβ3介导的双向信号转导严重受到抑制.结论:Tac/β3可以在ⅠbⅨ/ⅡbⅢa-CHO/Tac-762细胞中发挥显著有效的显性阴性作用,并且证实整合素B3亚单位胞浆段的单独存在即可影响由αⅡbβ3介导的双向信号转导.

  • 一例2A型血管性血友病的基因突变分析

    作者:侯丽虹;张媛;刘秀娥;杨林花

    为了时1例2A型血管性血友病(vWD)患者进行基因分析,鉴定导致vWD的基因突变位点,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应用BT、vWF:Ag、FⅧ:C、瑞斯托霉素诱导血小板聚集(RIPA)和多聚体分析等方法对患者进行表型诊断,PCR法扩增患者vWF基因全部52个外显子,并进行测序.结果表明:该患者BT延长,vWF:Ag、FⅧ:C、RIPA均降低,多聚体分析显示血浆中缺乏大、中分子vWF多聚体.基因分析发现,患者vWF基因28号外显子存在一杂合性错义突变CA738G(L1580V).结论:患者存在杂合性错义突变(CA738G),而错义突变影响了vWF多聚体的形成,因而错义突变是患者发病的分子机制.

  • 组织因子启动子-1208I/D基因多态性与静脉血栓栓塞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来晓炜;杨林花;刘秀娥;张媛;冯建军;陈剑芳

    本研究旨在探讨组织因子启动子-1208 I/D基因多态性与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相关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及DNA测序,对96例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患者、14例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患者和59例健康人进行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TF)基因启动子序列-1208位点基因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该位点的基因变异为18 bp碱基的插入,存在D/D、I/D、I/1三种基因型,基因型分布在对照组分别为D/D型67.8%,I/D型25.4%,I/I型6.8%,DVT组分别为D/D 62.5%,I/D 29.8%,I/I 8.3%,PE组分别为D/D 57.1%,I/D 35.7%,L/17.1%;D等位基因频率和Ⅰ等位基因频率在对照组分别为80.5%、19.5%,DVT组分别为77.1%、22.9%,PE组分别为75.0%、25.0%.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在各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F启动子-1208 I/D基因多态性与VTE的发病没有显著相关性,该基因可能不是中国汉族人VTE的易感基因.TF基因多态性有待深入研究.

  • 实时定量荧光PCR检测白血病融合基因

    作者:李晓进;喻镁佳;梁洋;何迪;李斌;胡杰;陈琪;李惠民

    本研究旨在建立实时定量荧光PCR的方法并检测CML、ALL、APL患者中融合基因的拷贝数,观察患者体内融合基因转录水平的变化.构建质粒标准品,制作标准曲线.检测49例患者的骨髓及外周血标本130份,对个别患者连续监测融合基因转录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在82.4%(28/34)的CML患者中检测到BCR-ABLP210.阳性(BCR-ABLP210./ABL比值为0.01~3.19),其中在1例CML急淋变患者检测到BCR-ABLP210和BCR-ABLP190双阳性;在66.7%(4/6)的ALL患者中检测到BCR-ABL阳性,其中2例BCR-ABLP210阳性,2例BCR-ABLP190阳性;在77.8%(7/9)的APL患者中检测到PML-RARa融合基因阳性(PML-RARa/ABL比值为0.0014~3.199),其中3例为长型,3例为短型,1例为变异型,检测结果为阴性的患者处于缓解期;连续监测患者融合基因转录表达水平与临床缓解和复发的变化情况相吻合.结论:实时定量荧光PCR技术成熟、操作简便,检测白血病融合基因结果准确稳定,对于临床明确诊断、具体分型、动态观测肿瘤负荷、选择治疗方案、评估治疗效果和预后都有较大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双色双融合荧光原位杂交方法检测bcr/abl融合基因

    作者:刘旭平;李承文;代芸;秦爽;肖继刚;徐方运;贡金英;王四平;于成龙;范婧;王建祥

    本研究总结分析1295份双色双融合荧光原位杂交方法(DC-DF-FISH)检测的bcr/abl融合基因结果并与常规细胞遗传学结果对比,进一步证实双色双融合荧光原位杂交方法检测bcr/abl融合基因的敏感性及临床应用价值.应用bcr/abl双色双融合DNA探针对骨髓间期细胞行荧光原位杂交,回顾分析FISH和核型检测结果.结果表明:在所检测的539例患者的1 295份骨髓标本中FISH阳性结果456份,涉及患者310例,核型正常的18例,核型分析失败的5例.310例FISH阳性病例中典型的DC-DF-FISH信号(2Y1G1R)234例,占75.5%(234/310).非典型信号患者76例,其中变异信号66例,占FISH阳性病例的21.3%(66/310).典型变异信号(1Y2G2R)16例,abl/和/或bcr缺失50例.213例多次DC-DF-FISH结果中,治疗后总转阴率为60%(128/213),治疗过程中阴性阳性多次反复的达12例.结论:双色双融合FISH技术可以检测隐匿核型、变异核型、基因序列缺失、微小残留病(MRD),是一个敏感、精确的白血病的诊断和治疗监测工具,有必要同细胞遗传学检查一样作为常规项目,尤其对于治疗后的病例,它在监测微小残留病及监测复发方面更优于常规细胞遗传学.

  • 流式细胞术联合共聚焦显微镜对G2和M期作用位点的鉴别意义

    作者:钟以胜;潘长穿;金昌男;林建军;熊共鹏;张建溪;龚建平

    本研究探讨抗癌药物在细胞周期G2期和M期作用位点的鉴别方法.用G2期和M期细胞阻滞剂的甲安吖啶(m-AMSA)和长春花碱(VBL),分别诱导MOLT-4细胞产生细胞G2期和M期阻滞,用流式细胞术分析DNA直方图含量变化.共聚焦显微镜观察阻滞后细胞形态,并寻找上述两种药物诱导阻滞成功后的差异.结果表明:流式细胞术有检测显示,诱导阻滞成功的MOLT-4细胞均表现为G2/M峰增高,但仅凭流式细胞术单独检测无法判别两者差异.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显示甲安吖啶诱导G2期阻滞的细胞呈现G2期形态特征,VBL诱导M期阻滞的细胞呈现M期形态特征,共聚焦显微镜时细胞形态学的观察有助于区分两者的差异.因此,在流式细胞术验证诱导成功的基础上进一步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有助于鉴别G2和M期的阻滞剂.结论:流式细胞术与共聚焦显微镜技术结合是判别抗癌药物的G2期和M期细胞阻滞剂类型的有效方法之一.

中国实验血液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