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心血管系统疾病 >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中国实验血液学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Hematology 중국실험혈액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实验血液学杂志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影响因子: 0.9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4423/R
  • 国内刊号: 陈潮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jexphema@263.net
  • 曾用名: 实验血液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9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编辑部
  • 类 别: 心血管系统疾病
期刊荣誉:
  • 雷帕霉素治疗免疫介导血细胞减少症相关机制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谷昊;吴润晖

    免疫介导血细胞减少症是常见的非骨髓造血异常所致的血细胞减少性痰病,在一线治疗无效情况下,患者生存质量大幅降低.雷帕霉素具有明确的抑制mTOR靶蛋白机制,可以上调调节性T细胞及其诱导特定细胞凋亡,通过调节淋巴细胞亚群从而对各类免疫介导血细胞减少治疗方面取得一定疗效.因此,本文就雷帕霉素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AIHA)、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及自身免疫性淋巴细胞增生综合症(autoimmune lymphoproliferative syndrome,ALPS)等免疫相关血细胞减少症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 巨核细胞发育和血小板生成的调控

    作者:任丹薇;刘文君

    巨核细胞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产生血小板,其发育、成熟和血小板生成是多因素参与的复杂调控过程.近年来研究发现,除骨髓之外,肺也是巨核细胞生成血小板的主要场所.本综述以近年的研究结果为基础,概述了巨核细胞发育、成熟及血小板生成的过程,重点解析了凋亡因子、miRNA、血小板生成素及其受体、白介素、转录因子及相应的信号转导通路对血小板生成的调控作用.了解血小板生成调控机制,可有助于了解血小板相关疾病的病理机制,为临床上血小板相关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新思路.

  •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进展

    作者:王希;夏冰;张翼鷟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是成人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占成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30%-40%,治疗手段主要包括化疗、局部放疗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大量研究表明,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作为该病的主要治疗手段,可用于初治的年轻高危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一线巩固治疗和复发或难治性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挽救治疗,不少学者对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应用于初治年轻高危和复发或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估,并对改善移植效果的方法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尝试,从而使移植患者获益.

  • 移植相关性血栓性微血管病诊治进展

    作者:贺艺璇;李斯丹;吴润晖;秦茂权

    移植相关性血栓性微血管病(transplantation associated thrombotic microangiopathy,TA-TMA)是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致死性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新的研究发现,补体系统的异常激活可引起广泛内皮损伤,并在TA-TMA的发病机制中起到重要作用.难以控制的高血压、蛋白尿、可溶性C5b-9的升高、移植早期发生心包积液等是TA-TMA发生的危险因素.本文就近年来TA-TMA的发病机制、早期诊断、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TA-TMA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新思路.

  • 来那度胺在骨髓纤维化中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作者:樊文静;吴涛;陈佳文;白海

    骨髓纤维化是难以治愈的干细胞克隆性疾病,大部分患者的治疗以保守治疗为主,但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来那度胺作为新型免疫调节剂在治疗血液疾病中显示出了较好的效果.近几年来的研究显示,来那度胺在骨髓纤维化中也展现了一定的疗效.单药来那度胺对比沙利度胺具有更高的反应率,临床症状明显改善.JAK2抑制剂Ruxolitinib联合来那度胺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还能延长患者生存期.除此之外,来那度胺联合强的松对于治疗骨髓纤维化更加有效,安全性更高,来那度胺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尤其是贫血,而强的松能够减轻来那度胺带来的血液毒性.本文的目的在于评估来那度胺在骨髓纤维化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因此就来那度胺在骨髓纤维化中的新临床研究及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 移植物抗宿主病和移植物抗肿瘤效应分离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栋;朱锋;徐开林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已成为治愈多种良、恶性血液系统疾病的唯一方法,许多病人获得了长期缓解.然而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GVHD)大大阻碍了其发展和临床应用.目前认为,供者T细胞攻击宿主抗原引发的免疫反应是GVHD发病的重要机制,但供者T细胞在抗肿瘤、降低疾病复发率等方面又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如何在抑制GVHD的同时保留移植物抗肿瘤(graft versus tumor,GVT)效应成为HSCT后的一大难题.近年来,丙戊酸、棘霉素等药物,联合使用CD4+与CD8+诱导调节性T细胞以及毫超微包囊T细胞等新型技术,在分离GVHD和GVT效应方面均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效果,在临床治疗上具有巨大的潜力.

  •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BK病毒感染研究进展

    作者:罗云;梁顺嗣

    BK病毒感染是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引起出血性膀胱炎主要病因之一.近年来对造血干细胞移植后BK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有较多的研究,但仍未有明确的结论.目前诊断BK病毒感染主要依据血或尿液定量PCR结果.现在仍无有效的抗病毒药物.病毒特异的T淋巴细胞过继免疫治疗有一定治疗前景.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BK病毒感染的基础及诊治进展.

  • 间充质干细胞及其外泌体促血管再生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陈俊秋;黄梁浒

    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并能招募血管内皮细胞,促进其增殖、迁移和血管形成,改善血流灌注和氧供.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含有其来源细胞特异性蛋白质和核酸,能够部分模拟间充质干细胞功能,具有成血管作用,且能透过血脑屏障和肠屏障等,可替代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缺血性疾病的再血管化治疗.本文将对间充质干细胞及其外泌体的生物学特征、缺血性疾病 中的促血管再生作用机制,以及低氧条件下低氧诱导因子-1α对间充质干细胞及其外泌体在缺血性疾病中的促血管再生作用机制的影响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的潜在价值

    作者:潘成云;许娜;刘晓力;周璇;李艳菊;王季石

    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F)是肿瘤微环境的主要成分之一,对肿瘤的发生、发展、浸润及转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多种实体肿瘤中其甚至可决定肿瘤细胞的命运.鉴于CAF在推动肿瘤进展方面的关键作用,因而CAF近已经成为多种肿瘤的治疗靶点,但在血液系统肿瘤中CAF相关研究尚少.新近研究发现,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多发性骨髓瘤(MM)、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等多种血液恶性肿瘤的耐药、复发及骨髓增殖性肿瘤(MPN)骨髓纤维化的发生、发展与CAF密切相关,靶向CAF可有效提高化疗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效应,进而提高疗效,因而有望成为血液系统肿瘤治疗的新靶点.本文总结了近年来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 CRISPR/Cas9系统及其在血液病基因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婉影;高清平;刘会

    近年来随着基因编辑技术的兴起,可以实现对基因组中特定的基因进行编辑,使基因突变性疾病的治愈成为可能.在众多基因编辑技术中,CRISPR/Cas9系统因其操作简便性、靶向特异性、经济性等特点备受关注,已广泛应用于分子生物学以及生命科学的领域研究中.本文就此系统结构、作用机制以及在血友病、β-地中海贫血、慢性髓系白血病等血液病中基因治疗的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IL-8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作者:葛冰磊;金纪伟;刘从瑶;尹敢;肖丹;洪学军

    目的:探讨IL-8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选择自2014年1月至2017年9月在本院诊治的45例ALL患者,其中32例患者缓解,纳入A组,另13例患者的治疗症状未缓解,纳入B组.采用ELISA方法检测患者血清IL-8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患者Th1细胞和Th2细胞水平;Th细胞经不同浓度IL-8作用后,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p-STAT3和JAK翻译水平.结果:A组与B组患者白细胞计数、临床风险等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血清IL-8水平显著高于A组(P<0.05);治疗后B组的Th1细胞水平6.15%±1.22%,显著低于A组(P<0.05);B组的Th2细胞水平为2.76%±0.24%,显著高于A组(P<0.05);B组的Th1/Th2为2.23%±0.09,显著低于A组(P<0.05).Th细胞经不同水平IL-8作用后,细胞内p-STAT3、JAK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20 ng/ml的IL-8刺激Th细胞后,细胞内p-STAT3、JAK蛋白水平均低于10 ng/ml的IL-8作用后的水平(P<0.05).IL-8水平对Th细胞中STAT3蛋白表达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IL-8可通过STAT3信号通路干扰Th1/Th2平衡,对ALL患者的免疫功能产生影响.

  • 槲皮素对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NOD/SCID小鼠细胞周期及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黎;戴红卫;郑君;周娇;陈德森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 NOD/SCID小鼠的细胞周期及黏附分子的影响.方法:对48只NOD/SCID小鼠于尾静脉注射5×106 Nalm-6细胞,建立ALL NOD/SCID小鼠模型,模型15d后将ALL NOD/SCID小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2 ml/只),环磷酰胺组(腹腔注射环磷酰胺100μg/kg)及槲皮素组(腹腔注射槲皮素3 mg/kg),治疗21d后用流式细胞术检测Nalm-6细胞在G1、G2、M和S周期细胞百分率;计数治疗前后全血B淋巴细胞、Nalm-6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率及白细胞总数;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治疗前后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和P-选择素(P-selectin)蛋白表达.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槲皮素组ICAM-1、VCAM-1和P-selectin蛋白表达降低.血象显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而B淋巴细胞、白细胞和Nalm-6细胞明显降低;G0/G1期细胞增殖比例减少,S期和G2-M增多(P<0.05).结论:槲皮素可能通过抑制ICAM-1蛋白表达而降低细胞间的粘附性,并将Nalm-6细胞阻滞在S期和G2-M期,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 CD19-CAR T在难治复发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中应用

    作者:包芳;胡凯;万伟;田磊;景红梅

    目的:探讨CD19-CAR T(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modified T)细胞在难治复发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7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血液科采用CD19-CAR T细胞治疗的难治复发的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B-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患者的疗效和副作用.结果:共有10例患者被纳入本分析,均符合难治复发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诊断,白血病细胞免疫分型均为CD19+.接受CD19-CAR T细胞治疗后28 d的总反应率(overall response rate,ORR)为70% (7/10),其中6例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60%),1例部分缓解(partial remission,PR)(10%);90 d CR率为30%.结论:CD19-CAR T 细胞治疗难治复发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有效,不良反应可控.

  • CYP3A5基因和MDR1基因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CML细胞遗传学复发风险的关系分析

    作者:杨章元;张友山;梁彩霞;周正菊

    目的:分析CYP3A5基因和MDR1基因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慢性髓系白血病(CML)细胞遗传学复发风险的关系.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90例行伊马替尼治疗的CML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复发进行分组,并分析CYP3A5基因和MDR1基因位点的SNP与CML细胞遗传学复发风险的关系.结果:无细胞遗传学复发者41例(无复发组),复发者49例(复发组),随访36个月.相比MDR1基因位点中的C3435T、C1236T的TT+CT基因型的患者,CC基因型的患者细胞遗传学复发的几率显著升高(P<0.05).相比MDR1基因住点中的C3435T的CT+ CC基因型的患者,TT基因型的患者细胞遗传学复发的几率显著下降(P<0.05).相比MDR1基因位点中的C1236T、C3435T的CT、CC基因型患者,TT基因型者无复发生存期明显延长(P<0.05).相比无复发组,复发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29.27%vs 71.43%)、血液毒性(39.02% vs 61.22%)的发生率显著升高(P<0.05).伊马替尼剂量(OR =2.95,95% CI:1.37-7.76)与MDR1基因中的C3435T基因型(OR =0.09,95% CI:0.05 ~0.72)是CML患者细胞遗传学复发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伊马替尼治疗剂量与MDR1基因中的C3435T、C1236T基因型对CML患者细胞遗传学复发造成一定的影响,其中MDR1基因中的C3435T基因型对评估患者细胞遗传学复发风险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因此可作为一种临床潜在的生物标志物.

  • 急性白血病患者WT1基因定量监测与预后的关系

    作者:窦翠云;张继磊;黄倩;杨春燕;程盼盼;刘磊;李四萍;张颢

    目的:通过检测WT1基因在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非APL)中的表达,探讨其在中、高危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反应和预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63例,其中不包含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应用SYBR Green I定量RT-PCR方法检测63例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中WT1基因的表达.结果:WT1基因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高表达,在低危组中的表达明显低于中危组和高危组(P<0.05).WT1基因在中危组与高危组中的表达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中、高危组病人经1疗程正规治疗后,缓解组的WT1基因表达量与未缓解组相比明显下降(P<0.05).在中、高危组病人中,首次治疗未缓解的病人,给予再次诱导治疗达到缓解病人的WT1基因表达量明显低于未缓解组(P<0.05).在中高危组病人中,WT1低表达的患者治疗后2年总体生存时间(0S)较未缓解病人明显延长(P<0.05).结论:检测WT1基因的表达可有助于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低、中、高危分群,也有助于评价中、高危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治疗及预后情况.

  • 急性白血病患儿血清转铁蛋白受体的表达变化及其机制研究

    作者:陈社安;张文斌

    目的:研究急性白血病(AL)患儿血清转铁蛋白受体(serum transferrin receptor,sTFR)的表达变化及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6急性白血病患儿纳入AL组,并募集同期体检健康儿童40例纳入对照组.记录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分析血清转铁蛋白受体与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KG-1a和TCHu147细胞的TFR基因经RNA干扰技术沉默后,采用MTT法、流式细胞术检测TFR基因对KG-1a细胞和TCHu147细胞增殖、细胞周期的作用.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白血病细胞经siRNA干扰后相关细胞周期蛋白水平.结果:AL组sTFR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外周血白血病细胞中TFR的mRNA水平及TFR蛋白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sTFR水平与AL患儿的白细胞数、白血病细胞比例、白血病细胞绝对数、铁调素(Hepc)和危险等级等指标密切相关(P<0.05).经TFR siRNA干扰后的KG-1a和TCHu147细胞增殖能力则受到明显抑制(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转染TFR siRNA后,KG-1a和TCHu147细胞的G0/G1期比例分别为(62.51±5.39)%、(63.37±4.27)%,与对照组(空白对照和阴性对照)相比均显著增高(P<0.05);KG-1a和TCHu147细胞的G2/M期的比例为(5.74±1.34)%、(7.37±1.56)%,与对照组(空白对照和阴性对照)相比均显著下降(P<0.05).TFR siRNA转染后的KG-1a和TCHu147细胞中CyclinE和CDK2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TFR siRNA转染后的KG-1a和TCHu147细胞中P27表达水平显著上升(P<0.05).结论:AL患儿外周血白血病细胞可合成较多的TFR蛋白,转运至细胞外后导致sTFR水平上升,通过下调TFR基因的表达能有效干扰白血病细胞分裂.

  • 下调HDAC6促进人白血病细胞K562凋亡的实验研究

    作者:刘泽洪;郭兵;秦观海;袁英;王渝东;周一刃;宋世卿;侯彦华

    目的:研究组蛋白去乙酰化转移酶6(Histone deacetylase 6,HDAC6)对人白血病细胞促凋亡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siRNA干扰技术抑制HDAC6基因的表达;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白血病细胞中HDAC6和相关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术和Hoechest染色检测K562细胞的凋亡及形态改变.结果:与健康志愿者的外周单核细胞和骨髓基质细胞株比较,白血病细胞系的HDAC6表达量均明显增高(P<0.05);流式细胞术和Hoechest染色显示,干扰HDAC6基因后K562细胞凋亡率增加,且呈凋亡形态发生改变;Western blot显示,干扰HDAC6能增加Bax/Bcl-2的比例和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并激活MAPK、ATK、ERK信号通路.结论:干扰HDAC6促进人白血病细胞K562细胞的凋亡,其凋亡的机制可能与激活MAPK信号通路有关.

  • 下调miR-125b逆转白血病细胞对多柔比星的耐药作用

    作者:邓益民;罗霭玲;李广芬;蔡蔓斯;徐令;颜慕霞

    目的:探讨下调miR-125b是否能逆转人白血病多柔比星耐药细胞株的耐药性,为白血病耐药患者寻找新的治疗方法.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白血病非耐药细胞株HL-60和K562及对应多柔比星耐药细胞株HL-60/DOX和K562/DOX中miR-125b的表达情况;采用电穿孔转染法上调或者抑制HL-60/DOX细胞中miR-125b的表达水平,随后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多柔比星处理后细胞的存活情况,绘制细胞增殖抑制率曲线并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结果:与非耐药细胞株HL-60和K562相比,耐药细胞株HL-60/DOX和K562/DOX中miR-125b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miR-125b在HL-60/DOX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比HL-60细胞中高15倍,其在K562/DOX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比K562细胞中高5倍.在耐药细胞系HL-60/DOX中过表达或抑制miR-125b的表达发现,转染miR-125b模拟物的细胞较对照组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显著降低(P<0.01),而转染miR-125b抑制剂的细胞较对照组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显著升高(P<0.01).结论:miR-125b在白血病多柔比星耐药细胞株HL-60/DOX和K562/DOX中高表达.下调miR-125b的表达可逆转HL-60/DOX细胞对多柔比星的耐药性.

  • G6PD活性在急性白血病患儿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苏琼;黄成双;吴柳松;罗茜;田润梅;陈艳

    目的:探讨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 PD)活性在急性白血病患儿中的变化及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应用1967年WHO推荐的Zinkham法检测74例AL(ALL 50例,AML 24例)患儿外周血中G6PD活性,分析其活性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以70例正常健康体检儿童外周血中G6PD活性作为对照.结果:ALL和AML组的G6PD活性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0,P=0.000),ALL组与AML之间G6PD活性无统计学差异;AL患儿细菌感染组、真菌感染组、无感染组(无细菌和真菌感染),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2,P=0.001,P=0.001),真菌感染组再分别与细菌感染组和无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P=0.019);AL患儿的G6PD活性与白细胞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呈线性相关(P=0.000,P=0.001,r=0.465,r=0.434);G6PD活性缺乏组中位生存时间高于G6PD活性正常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4149).结论:急性白血病患儿G6PD活性明显低于正常健康儿童,与患儿白细胞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呈线性相关,G6PD活性降低易罹患真菌感染,且感染更严重.

  • 不同状态下血栓弹力图与凝血功能、血小板数关系的探讨

    作者:文贤慧;张军华;桂嵘

    目的:探讨机体在不同凝血状态下(低凝、高凝和正常凝血)血栓弹力图实验(thromboelastography,TEG)与凝血4项、血小板数值之间的相关性和一致性,评价2种方法在低凝、高凝和正常凝血状态下对于临床应用的参考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409例进行TEG、凝血4项和血常规检测的病人临床资料,将TEG的主要参数凝血因子激活时间(R)、血块形成速率参数(K)、弹力图大切角(An-gle)和弹力图大振幅(MA)与凝血常规检测中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以及血小板计数进行不同凝血情况下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并进行Kappa一致性分析和配对卡方检验,同时对2种方法指导的临床用血情况进行比较.结果:R值与PT呈正相关,在低凝、高凝和正常凝血状态下相关系数分别为r=0.376、r=0.316和r=0.276(P <0.05);Kruskal-Wallis检验两两比较,相关系数两两比较无差别(P>0.05);一致性分别为0.208、0.227和0.131.R值和APTT呈正相关,在低凝、高凝和正常凝血状态下相关系数分别为r=0.418、r=0.258和r=0.458(P <0.05);Kruskal-Wallis检验两两比较,低凝和正常凝血相关系数无差别(P>0.05),其他两两比较有差别(P<0.05);一致性分别为0.338、0.291和0.161,一致性总体有差异(P<0.05).K值与Fib呈负相关,在低凝、高凝和正常凝血状态下分别为r=-0.611、r=-0.411和r=-0.311(P<0.05);Kruskal-Wallis检验两两比较均有差别(P<0.05);一致性分别为0.432、0.481和0.323,一致性总体有差异(P<0.05).K值与Plt呈负相关,在3种凝血状态下相关系数分析为r=-0.278、r=-0.238和r=-0.278;Kruskal-Wallis检验两两比较均无差别(P>0.05);一致性分别为0.401、0.312和0.279,一致性总体有差异(P<0.05).Angle角与Fib显正相关,相关系数在低凝、高凝和正常凝血状态下分别为r=0.638、r=0.538和r=0.438(P <0.05),Kruskal-Wallis检验两两比较均有差别(P<0.05);一致性分别为0.323、0.357和0.288,一致性总体有差异(P<0.05).MA与Fib呈正相关,在低凝、高凝和正常凝血状态下分别为r=0.351、r=0.381和r=0.211 (P<0.05),Kruskal-Wallis检验两两比较,低凝和高凝血相关系数无差别(P>0.05),其他两两比较有差别(P<0.05);一致性分别为0.510、0.467和0.427,一致性总体有差异(P<0.05).MA与Plt数呈正相关,在低凝、高凝和正常凝血状态下相关系数分别为r=0.478、r=0.515和r=0.378;Kruskal-Wallis检验两两比较均有差别(P<0.05);一致性分别为0.581、0.461和0.350,一致性总体有差异(P<0.05).结论:TEG与凝血试验及Plt检测结果相关;在不同情况下,常规凝血4项、Plt数与TEG的相关性和一致性有差别.因此建议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对可能存在病理状态的高凝和低凝的患者进行TEG检测,这样能动态观测体内凝血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和输血,降低病人栓塞和输血风险.

  • 一例弱D血型表型及基因型鉴定分析

    作者:徐慧英;王蕊;林春燕;俞石芳;刘春华;陶志华;廖昭平

    目的:分析中国汉族人群中发现的一例弱D血型表型及基因型.方法:分别采用盐水法及微柱凝集(玻璃珠/凝胶)卡对该弱D血型进行血清学分析,鉴定该标本12种D抗原表位以确定其表型,对RhD基因10个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进行测序并分析其杂合性.结果:该个体盐水法与微柱凝胶卡法检测均为dCcee,但微柱玻璃珠卡法抗-D检测结果为1+,D抗原表位分析显示缺失部分D表位.测序检测发现,该标本存在等位基因c.1022T>A,结合其血清学反应格局更符合部分D表型,RHD合予型鉴定为D/d.结论:中国汉族人群中发现的一例弱D血型归为弱部分D型更为恰当.

  • 附加8号染色体克隆演变在慢性髓系白血病病程进展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季鸥;朱光荣;林琳;吴萸;季建敏;于慧;沈群

    目的:探讨附加8号染色体克隆演变在慢性髓系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病程进展中的意义.方法:报道1例CML患者在两次急粒变时出现8号染色体三体或四体的演变.结果:本例患者经历两次慢性髓系白血病急粒变(CML-AML),均发生了附加8号染色体.第一次急变检测到8号染色体三体(trisomy 8),第二次急变检测到8号染色体四体(tetrasomy 8),且有Myc基因异常表达,伴发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大剂量阿糖胞苷联合甲氨蝶呤获得短暂缓解.结论:附加8号染色体克隆演变是CML快速进展、预后不良的重要标志.

  • 白血病干细胞抗原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姚丹丹;韩碧清;姜永芳;张延清;金英兰;戴海滨

    目的:分析白血病干细胞(LSC)相关抗原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的特点,探讨LSC特异性抗原与AML的类型、细胞遗传学及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3月在本院血液科住院的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除外M3)患者61例,采用直接免疫荧光FCM进行白血病细胞的免疫表型及Tim-3、CD96、CD123检测,患者分为阳性组与表达阴性组,分析LSC抗原表达水平及与高白细胞计数、染色体、疗效的关系.结果:61例初诊AML(除外M3)患者中,Tim-3、CD96、CD123表达率分别为52.45%、44.26%、55.73%;在各亚型中的表达率与总体病例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im-3、CD96、CD123表达阳性的患者更容易出现高白细胞计数,但与表达阴性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im-3、CD96表达阳性的患者中检测出预后不良染色体核型比例较高,与表达阴性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123表达阳性与阴性的患者中检测出预后不良染色体核型比例相差不大(P>0.05).2个化疗疗程后Tim-3、CD96、CD123表达阳性的患者完全缓解率明显低于表达阴性的患者(P<0.05).Tim-3、CD96表达阳性与阴性患者的总生存(OS)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123表达阳性与阴性患者OS期相差不大.结论:Tim-3、CD96、CD123在初诊AML(除外M3)各亚型中的表达水平与总体病例表达水平相差不大;Tim-3、CD96、CD123表达阳性的患者容易出现高白细胞计数,且2个化疗疗程后完全缓解率明显低于表达阴性的患者;Tim-3、CD96表达阳性患者中检测出预后不良染色体核型比例高,同时其总生存期也短于阴性患者.

  • ARMS-PCR结合毛细管电泳可以定量检测淋巴瘤MYD88基因L265P突变

    作者:丁子轩;刘红;解珺丹;姚红;马亮;邱桥成;沈宏杰

    目的:研究ARMS-PCR结合毛细管电泳法对提高淋巴瘤患者MYD88基因L265P突变的检测灵敏度和定量检测突变比例的可行性.方法:采用ARMS-PCR方法对淋巴瘤患者MYD88基因进行扩增,使用ABI3730测序仪对扩增产物进行毛细管电泳检测L265P的突变比例;同时采用基因组DNA直接测序法对MYD88基因5号外显子开放阅读框区域进行双向测序.结果:经过对梯度稀释的质粒标准品的检测,ARMS-PCR结合毛细管电泳和直接测序法检测L265P突变的灵敏度分别为0.2%和5%,对184例既往淋巴瘤患者的检出率分别为13.59%和8.28% (p <0.001).而前者更可以对突变比例进行定量,拟合优度(R2 =0.979)和可重复性(CV=2.86%、1.94%、5.49%)均较为理想.结论:ARMS-PCR结合毛细管电泳可以对淋巴瘤患者MYD88基因L265P突变进行定量检测,检测灵敏度显著高于传统的直接测序法,因而可作为对后者的补充,可以有效地进行早期诊断和监测微小残留.

  • 外周血免疫细胞亚群的变化与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预后关系研究

    作者:甄敬飞;包芳;朱明霞;王晶;安然;庞萌;景红梅

    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和NK细胞与B细胞淋巴瘤(B-cell lymphoma,BCL)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FCM)检测健康对照组及BCL患者疾病不同时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及NK细胞的水平;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分析这些免疫指标与患者一般状况、实验室检查指标、疗效及预后的关系.结果:本组患者共44例,男:女=24:20,中位年龄57(17-82)岁,所有患者均为初次就诊.患者外周血总淋巴细胞、总T细胞、总B细胞、NK细胞计数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晚期活化T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达到完全缓解(CR)的患者的外周血总淋巴细胞、总T细胞、总B细胞、CD4+细胞、NK细胞数目显著高于未达到完全缓解即部分缓解(PR)及疾病进展(SD)的患者(P <0.01,P<0.01,P<0.05,P<0.01,P<0.05).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一步探讨ECOG评分、LDH、β2微球蛋白水平、结外累及部位数目、有无B症状、CD4+细胞、NK细胞、FAC-1(FAC-1是对总淋巴细胞、总T细胞、总B细胞进行线性回归后得出的成分因子)发现,NK细胞、FAC-1、ECOG评分、β2微球蛋白水平在CR组和PR+ SD组水平有显著差异(P <0.05,P<0.01,P<0.05,P<0.01),其中ECOG评分、β2微球蛋白水平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NK细胞和FAC-1为预后保护因素.根据初诊时患者NK细胞水平对患者作生存分析,应用Kaplan-Meier方法绘制生存曲线发现,NK细胞绝对计数>61.5/μl者的总生存期(0S)明显高于NK细胞水平低者(P<0.000).结论:B CL患者总淋巴细胞、总T细胞、总B细胞、NK细胞、晚期活化T细胞水平与正常人群存在显著差异;外周血总淋巴细胞、总T细胞、总B细胞、CD4+细胞、NK细胞计数是判断BCL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ECOG评分、β2微球蛋白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NK细胞、FAC-1为判断BCL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

  • miRNA-132、miRNA-125b、miRNA-143和miRNA-145表达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自噬及凋亡的影响

    作者:尚晋;陈志忠;王志红;魏天南;吴文冰;陈为民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细胞miRNA-132、miRNA-125b、miRNA-143和miRNA-145表达与自噬和凋亡的关系.方法:选取人骨髓瘤细胞株U266及正常CD138+浆细胞为研究对象,临床研究对象分为骨髓瘤组45例,健康对照组40例.实时定量PCR测定细胞中miRNA-132、miRNA-125b、miRNA-143和miRNA-145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测定自噬相关蛋白(LC3-Ⅱ,LC3-Ⅰ、P62、Beclin-1)表达量,凋亡相关分子(cleaved-Caspase3、cleaved-Caspase7、BCL-2、BAX)表达量;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率.分析miRNA表达水平与临床相关指标包括M蛋白、血红蛋白、β 2-MG、乳酸脱氢酶、白蛋白、肌酐、血清钙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浆细胞对比,骨髓瘤细胞的miRNA-132和miRNA-125b表达显著增加(P<0.05),miRNA-143,miRNA-145表达显著降低(P<0.05);LC3-Ⅱ/LC3-Ⅰ显著增加(P<0.05),Beclin-1表达显著增加(P<0.05),P62表达显著降低(P<0.05);BAX、cleaved-Caspase3、cleaved-Caspase7表达显著降低(P<0.05),BCL-2表达显著增加(P<0.05);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阳离子脂质体转染miRNA-125b mimic和miRNA-143 inhibitor后,正常浆细胞LC3-Ⅱ/LC3-Ⅰ显著增高(P<0.05),Beclin-1表达显著增高(P<0.05),P62表达也显著增加(P<0.05),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上述反应体系加入自噬抑制剂3-MA后,细胞凋亡率则无明显改变(P>0.05).miRNA-132、miRNA-125b、miRNA-143和miRNA-145表达在不同DS与ISS分期组,染色体核型异常组与正常核型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miRNA-125b和miRNA-143与β2-MG、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均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miRNA-132、miRNA-125b、miRNA-143和miRNA-145表达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临床特征密切相关,miRNA-125b过表达和miRNA-143表达下调通过上调自噬水平抑制骨髓瘤细胞凋亡.

  • 沙利度胺和硼替佐米在多发性骨髓瘤维持治疗中的临床分析

    作者:许艳洁;夏冰;王路;王超雨;赵海丰;杨洪亮;王晓芳;王亚非;于泳;张翼鷟

    目的:评估沙利度胺和硼替佐米在初诊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维持治疗中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使用硼替佐米维持治疗的MM患者23例和使用沙利度胺维持治疗的MM患者68例的无进展生存时间(PFS)、总生存时间(OS)和不良反应.结果:硼替佐米比沙利度胺更能提高患者的PFS率(硼替佐米12、24个月的PFS率为100%、88.89%;沙利度胺为72.31%、47.54%)和OS率(硼替佐米18、24、30个月的OS率为100.00%、88.89%、80.00%;沙利度胺为91.52%、83.63%和72.90%).此外,硼替佐米对于年龄≥65岁、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存在遗传学改变、髓外病变、肾功能异常、低血清游离轻链比、高β2-微球蛋白、贫血、LDH升高、诱导治疗疗效在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以上的患者的PFS时间比沙利度胺长.就2年OS率而言,若患者存在高龄、肾功能异常和髓外病变,硼替佐米2年OS率高于沙利度胺且有统计学意义.硼替佐米和沙利度胺均可以引起骨髓抑制、周围神经炎等不良反应.结论:硼替佐米在维持治疗中的效果优于沙利度胺,对于有条件的患者来说,建议使用硼替佐米作为多发性骨髓瘤的维持治疗方案.

  • 多发性骨髓瘤遗传学异常的回顾性分析

    作者:王存邦;吴静;杨珂;苏淼;张海英;潘耀柱;吴涛;葸瑞;白海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细胞遗传学及分子遗传学特点.方法:86例初治MM患者的骨髓标本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进行分子遗传学分析,其中20例同时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FISH检测显示,在68例中至少检测出一种分子遗传学异常,总检出率79.07%.IgH基因断裂重排、1q21位点扩增、D13S319、RB1、P53基因缺失的检出率分别为62.79%、26.74%、24.42%、13.95%和1.16%,IgH阳性率较其它几种异常的阳性率明显增高(P<0.01).68例中IgH阳性占79.41%,其中单一阳性59.26%,合并1、2、3、4个探针阳性分别占24.07%、11.11%、5.56%和0.单一阳性明显高于合并其它探针阳性(P<0.01).68例中1q21阳性33.82%,其中单一阳性21.74%,合并1、2、3、4个探针阳性分别占43.48%、21.74%、13.04%和0,1q21更多的是与其它探针合并阳性(P<0.01),以和IgH合并阳性为主(P<0.05).68例中D13S319阳性30.88%,其中单一阳性14.29%,合并1、2、3、4个探针阳性分别为28.57%、42.86%、14.29%和0.D13S319亦更多的与其它探针合并阳性(P<0.01),以合并1个及2个探针阳性为主(P<0.01).68例中RB1阳性率为17.65%,其中单一探针阳性0,合并1、2、3、4个探针阳性分别为25.00%、50.00%、25.00%和0.RB1探针总是与其它探针合并阳性,其中以与D13S319探针合并阳性为主(P<0.01).68例中P53检出率为1.47%(1/68),为1例P53/RB1/D13S319探针阳性患者.染色体核型示:正常17例,其中15例FISH检测阳性,核型异常3例,其中2例FISH检测阳性.FISH联合染色体核型分析的阳性率与单一染色体核型分析阳性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M的遗传学异常具有明显的异质性,FISH技术的敏感性优于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两者结合,可提高异常的检出率.

  • 不同化疗方案联合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分析

    作者:王存邦;白海;葸瑞;潘耀柱;吴涛;徐淑芬;张茜;周进茂;陈燕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序贯化疗后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PBHSCT)的疗效.方法:7例患者采用长春新碱+多柔吡星+地塞米松(VAD)、马法兰+强的松(MP)序贯化疗(A组).B组14例新诊断患者采用硼替佐米+吡柔吡星+地塞米松(VTD)、硼替佐米+地塞米松(VD)方案进行序贯化疗.4-6个疗程后,采用化疗(环磷酰胺+足叶乙甙)+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方法动员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预处理方案分别为大剂量马法兰(A组)或硼替佐米+马法兰(B组),行auto-PBHSCT.移植后分别以重组人干扰素-α(A组)和沙利度胺(B组)维持治疗.结果:A组完全缓解(CR)2例(2/7,28.6%),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1例(1/7,14.3%),部分缓解(PR)4例(4/7,57.1%),B组CR9例(9/14,64.3%),VGPR3例(3/14,21.4%),PR2例(2/14,14.3%),2组间疗效(CR+ VGPR)差异显著(P<0.05).移植后2组患者均获得造血重建.2组患者中性粒细胞≥0.5×109/L的中位时间分别为13(11-16)和14(11-18)d,白细胞≥4.0×109/L的中位时间分别为16(15-19)和18(16-20)d,血小板≥50×109/L的中位时间分别为21(18-25)和21(17-25)d.21-28 d骨髓检查示完全缓解骨髓像.A组的7例患者在移植后6-47个月复发,4例终死亡,3例失访,中位无进展生存(PFS)36(6-47)个月,中位总生存(OS)37(7-50)个月.B组有2例分别在移植后5和17个月复发后死亡,1例12个月复发后失访,1例移植后46月复发,后行第2次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并达到CR,目前病情累计CR 105个月,余10例持续缓解,中位PFS为45.5(4-105)个月,中位OS为45.5(4-105)个月.2组间移植后PFS和OS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MM患者应用硼替佐米为主方案化疗后进行auto-PBHSCT,移植后给予沙利度胺维持治疗可延长患者PFS和OS时间.

  • 地西他滨联合预激化疗对中老年MDS转化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近远期疗效及预后因素分析

    作者:李章坤;赖应昌;李坤;何继祥;姜义荣;刘树阳

    目的:探讨国产地西他滨联合预激化疗[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吡柔比星(THP)+阿糖胞苷(Ara-C)](CTG方案)治疗中老年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转化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近远期疗效及预后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在东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初诊中老年MDS转化AML患者共76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CTG治疗和地西他滨联合CTG治疗(联合治疗组)2组,CTG治疗组36例,联合治疗组40例,2组患者均接受4个疗程治疗,随后进行来那度胺维持治疗.比较2组的近远期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探讨影响联合治疗的不良预后因素.结果: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初始血细胞计数、骨髓原始细胞比例、疾病诊断分型、染色体核型及FLT3-ITD基因突变等基础临床特征均无显著性差异,联合治疗组的近期疗效优于CTG治疗组(ORR:72.5%vs50%)(P<0.05),而骨髓抑制程度、严重感染发生率、胃肠道反应及肝损害方面,2组均无明显差异(P>0.05).随访2年时间,联合治疗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优于CTG治疗组(19.9vs11.0个月)(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近期疗效不佳(RR=3.926,P=0.015)、FLT3-ITD基因突变(RR=4.347,P=0.004)是影响联合治疗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国产地西他滨联合预激化疗治疗中老年MDS转化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近远期疗效均优于单纯预激化疗,而不良反应并未显著增加,其中近期疗效及FLT3-ITD基因突变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 28例儿童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临床特点和预后分析

    作者:王健;林少汾;陈启慧;邱坤银;徐宏贵;黄科;黎阳;方建培;周敦华

    目的:分析28例儿童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筛选影响预后的高危因素,为临床诊疗规范提供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3月至2016年7月本院收治的28例新发MDS患儿临床资料,总结发病特点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并对所有患儿进行随访,统计预后及筛选影响临床预后的高危因素.结果:28例患儿中,男女比例为1.8:1,男性发病率较高;年长儿发病率低;临床症状以三系细胞减少为主,共16例(57.14%),其余表现为单纯贫血(7.1%)、单纯血小板减少(7.1%)、中性粒细胞减少合并贫血(14.29%)、贫血及血小板减少(14.28%);骨髓象以增生为主(82.14%),增生的骨髓象均为病态造血,且病态造血的表现形式及程度不一;骨髓活检表明典型的不成熟前体细胞异常定位(ALIP)比例为33.33%;染色体核型检查显示,染色体异常的检出率为41.18%.中位随访时间为1.75年.5例患儿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术(HSCT),其中4例持续缓解,1例死亡;未接受HSCT的其余23名患儿中,7例确诊后放弃治疗,其余16例接受化疗(2例CR后放弃治疗,5例转化为AML,3例复发,3例持续CR),死亡11例,9例失访.预测全部患儿5年总体生存率(OS)及无事件生存率(EFS)分别为(38.2±11.3)%、(35.3±11.3)%,其中接受HSCT患儿OS及EFS均明显优于其余患儿,(80.0±17.9)% vs(22.8±11.5)% (P=0.039)、(80.0±17.9)%vs(17.5±11.1)% (P =0.030).在本研究的28例患儿中,除接受HSCT(P =0.016)和外周血血小板减少外(P =0.006),其余为年龄、性别、骨髓存在小巨核细胞、是否为进展性MDS均对预后无影响(P>0.05).结论:儿童MDS罕见,易误诊,存在高度异质性,预后差,早期诊断至关重要,且预后评估体系急需完善,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可能是治愈该病的有效手段.

  • 地西他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观察及预后因素分析

    作者:鲍振华;赵洪国;于虹娥

    目的:探索地西他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临床疗效及预后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接受地西他滨治疗的MDS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Q-PCR及测序检测MDS患者hENT1的mRNA表达及TP53基因的突变情况,分析患者临床特征及分子学指标与地西他滨临床反应的关系.结果:地西他滨中位治疗4(2-17)个疗程,51例(58.6%)治疗有效,其中CR 17例(19.5%),PR 12例;mCR 9例,HI 13例,36例(41.4%)无反应.单因素分析显示,复杂核型、单体核型、7号染色体异常以及1个疗程后Plt数倍增的患者可获得更高的CR率;IPSS相对高危组(中危2+高危)、复杂核型及1个疗程后Plt倍增的患者总体有效率更高.治疗有反应组MDS患者的hENT1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无反应组[1.78±1.45(2-△△Ct)vs 0.96±0.97(2-△△Ct)](P=0.002).在51例有反应组中,CR组的hENT1 mRNA表达水平高于未获得CR者[2.58±1.44(2-△△Ct) vs 1.39±1.3(2-△△Ct)](P=0.005).在52例相对高危组(中危2+高危)中高hENT1 mRNA表达的患者中位OS时间显著长于低hENT1表达的患者(31 vs 12个月)(P <0.001).在87例接受地西他滨治疗的患者中,TP53突变者11人(12.6%).TP53突变患者总体反应率高(P=0.04),且更容易获得CR(P <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复杂核型、1个疗程后Plt数倍增、TP53突变及hENT1 mRNA高表达是预测地西他滨治疗获得CR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IPSS分期、复杂核型、1个疗程后Plt数倍增及hENT1表达、TP53基因突变可预测地西他滨治疗的疗效.

  • 血清bFGF水平与MDS分型、血清中IL-32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杨颖莹;杨金花;王丹

    目的:分析血清bFGF水平与MDS分型、血清中IL-32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62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MDS组)和同期来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再根据MDS组患者疾病分型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B、C和D4个亚组.采集2组研究对象空腹静脉血,检测2组研究对象血清bFGF水平、血清IL-32水平,评价研究组中不同MDS分型患者的预后.结果:MDS组中4个亚组患者的血清bFGF水平、血清IL-3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P<0.05),亚组A和亚组B患者的血清bFGF水平、血清IL-32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亚组C、亚组D患者的血清bFGF水平、血清IL-32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亚组C、亚组D患者的血清bFGF水平、血清IL-32水平明显高于亚组A和亚组B患者(P<0.05).亚组A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与亚组B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明显高于其他2个亚组(P<0.05).结论:MDS患者的血清bFGF和IL-32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者,而在RAEB和RAEB-t亚型中bFGF和IL-32水平显著高于RA和RAS亚型,且bFGF与IL-32水平的变化呈正相关.

  • 地西他滨治疗后28d的淋巴细胞预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的治疗反应

    作者:田明杰;赵松颖;薛华;郭慧敏;化罗明;范丽霞;王云;边月;庞艳彬

    目的:探索能够早期预测地西他滨(DAC)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中治疗反应的临床指标.方法:对55例MDS患者DAC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DAC首次治疗后28天的淋巴细胞水平将患者分为高淋巴细胞组(H-Lym≥1.2×109/L)和低淋巴细胞组(L-Lym< 1.2×109/L),比较两组的总反应率(ORR)、无进展生存期(PFS)之间的差异.结果:55例患者中,H-Lym组ORR为76.0%,L-Lym组ORR为50.0%,二者之间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H-Lym组中血小板≥100×109/L比例非常显著高于L-Lym组(72.0% vs 20.0%)(P<0.01).H-Lym组患者的中位PFS时间15.7个月,L-Lym组的中位PFS 8.5个月,二者之间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L-Lym组患者疾病进展的风险非常显著高于H-Lym组,为H-Lym组的4.45 (95% CI:1.58-12.59)(P<0.01).结论:DAC首次治疗后28 d淋巴细胞≥1.2×109/L的患者具有较高的总反应率和较长的无进展生存期,可作为预测地西他滨治疗反应的早期临床指标.

  • 不同检测方法在血流感染新型隐球菌大鼠中的对比研究

    作者:田鑫;贺湘玲;刘华;邹润英;邹惠;游亚兰;陈可可;朱呈光

    目的:比较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FQ-PCR),血培养、血清荚膜抗原实验检测新型隐球菌血流感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临床应用新型隐球菌FQ-PCR检测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将60只雄性Sprague-Dawley (SD)大鼠,随机分为A、B、C和D4组.A组(免疫抑制和感染组):实验D1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实验D4尾静脉注射隐球菌悬液.B组(正常状态下感染组);实验D1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实验D4尾静脉注射隐球菌悬液.C组(免疫抑制和非感染组):实验D1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实验ID4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D组(正常对照组):实验D1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实验D4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在实验D4大鼠感染模型建立成功后,从大鼠眼内侧静脉丛按奇偶编号分别采集0、6、12、24、48、72 h血液标本,提取大鼠血浆,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不同时间段感染的血标本进行检测,并同时进行血培养和荚膜凝集实验,比较3种不同方法检测的结果.结果:FQ-PCR检测体系检测新型隐球菌显示,A组血浆12 h后的阳性率与B、C、D组相比较,明显增高(P<0.05),且对于血液标本来说,FQ-PCR检测方法的阳性检出率明显优于血培养及血清荚膜抗原法,而且可以定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隐球菌FQ-PCR反应体系能检测出感染大鼠血液中的病原菌,其敏感性高于血培养、血清荚膜抗原检测;新型隐球菌FQ-PCR检测方法较血培养及血清荚膜抗原检查能更早检测到感染大鼠血液中的病原菌.

  • TGF-β1和IL-10对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细胞外囊泡免疫调节功能的影响

    作者:马聪;张青宜;郭子宽;王恒湘

    目的:探讨TGF-β 1和IL-10对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分泌的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EV)免疫调控功能的影响.方法:分离扩增人脐带来源的MSC,分别用TGF-β 1和IL-10处理72h,提取上清中MSC-EV.应用BCA法测定提取EV的总蛋白含量,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EV的形态结构,流式细胞术检测EV表面标志物以鉴定MSC-EV.在ConA刺激后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培养体系中,加入不同处理方法获得的EV,培养72 h后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PBMNC的凋亡,以及CD4+CD25+/CD12T调节T(Treg)细胞比例.应用CBA试剂盒和EUSA试剂盒检测培养PBMNC上清以及MSC-EV中IL2,IL4,IL6,IL10,IFN-γ,TNF-α,Th17A和TGF-β1的含量.结果:不同处理后的EV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均呈现特征性杯口状膜样结构,均表达CD9,CD44,CD63及CD81.TGF-β1处理后MSC-EV促PBMNC凋亡的能力明显增强(P<0.01),不同处理后EV均可以提高Treg细胞比例.MSC-EV可以提高PBMNC培养上清中IL-10的含量,TGF-β 1处理MSC-EV共培养后的PBMNC上清TGF-β 1含量较未处理组明显降低(P<0.05).TGF-β 1处理后的MSC-EV样本IL-6含量显著升高,TGF-β1含量降低.结论:TGF-β1处理后MSC-EV的免疫调控功能发生改变,其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阐明.

  • 65例北方汉族患者HLA基因多态性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王博婧;吴亚妹;李晓红;徐丽昕;王静;闫蓓;汪海涛;李松威;高亚会;张甜甜;王丽;张雅茜;吴晓雄

    目的:探讨65例北方汉族患者HLA-A、-B、-C、-DRB1、-DQB1基因多态性与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联合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equence specific oligonucleotide,PCR-SSO)为基础的分型技术,对65例AA患者样本及772例正常对照样本的HLA-A、-B、-C、-D RB1、-DQB1基因位点进行高分辨分型,通过x2检验、连续校正x 2检验、双侧Fisher精确概率法和优势比(odds ratio,OR)分析HLA-A、-B、-C、-DRB1、-DQB1基因与AA的相关性.结果:AA病例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HLA-B*1302(10% vs 4.21%)、HLA-B*3501(7.69% vs 3.89%)、HLA-DRB1*0701(10% vs 4.73%)、HLA-DRB1 *0901(19.23% vs 7.58%)、HLA-DQB1*0202(9.23% vs 3.76%)基因频率显著升高(P<0.05);卡方值分别为9.049、4.336、6.838、20.974、8.968,OR比分别为2.528、2.061、2.239、2.904、2.605,而HLA-A*3303(1.54% vs 6.93%)、HLA-DQB1*0302(1.54% vs 6.02%)基因频率显著减低(P<0.05).卡方值分别为5.726、4.505,OR比分别为0.210、0.244.结论:65例北方汉族患者中HLA-A、-B、,RB1、-DQB1基因多态性与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生相关,HLA-B*1302、HLA-B*3501、HLA-DRB1 *0701、HLA-DRBJ *0901、HLA-DQB1 *0202可能为AA发生的易感基因,HLA-A*3303、HLA-DQB1*0302可能为AA的保护性基因.

  • 铁代谢异常对贫血患者EPO-STAT5信号通路的影响

    作者:张耀;韩爽;郭垞;张青霞;常春康

    目的:研究铁代谢异常对贫血患者EPO-STAT5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根据疾病将患者分为较低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组30例,其中铁过载16例,非铁过载14例,对其中12例铁过载患者进行祛铁治疗;慢性病贫血(ACD)组(12例),缺铁性贫血(IDA)组(12例),另设健康对照组10例;检测患者铁代谢指标铁蛋白(SF),血清铁(SI)、总铁结合力(TIBC),血清红细胞生成素(EPO)、血浆中P-STAT5及外周血中STAT5 mRNA表达.分析铁代谢异常对各组贫血患者EPO及STAT5表达的影响.结果:与非铁过载组相比,铁过载组MDS患者EPO水平明显升高(P<0.05),STATS mRNA及P-STAT5表达明显降低(P<0.05).祛铁治疗后EPO水平明显下降(P<0.05),STAT5 mRNA及P-STAT5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ACD组EPO表达明显下降(P<0.05),STAT5 mRNA表达无差异,P-STAT5表达明显降低(P<0.05);IDA组EPO表达明显升高(P<0.05),STAT5 mRNA及P-STAT5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过量铁负荷或慢性炎症可能抑制EPO-STAT5通路激活,加重贫血.

  • ITP患者外周血DC亚群和CD80、CD86表达变化及其与地塞米松治疗效果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黎晓鹃;李晓双

    目的:分析ITP患者外周血DC亚群和CD80、CD86表达变化及其与地塞米松治疗效果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80例肝素抗凝ITP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标本,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所有受试者外周血DC亚群的具体分布情况,并通过ELISA检测CD80、CD86的表达情况.结果:治疗前ITP患者的DC亚群DC2比例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后ITP患者的DC亚群DC2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ITP患者的DC1、DC2上的CD80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DC2上的CD86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前ITP患者的IL-2、IFN-γ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地塞米松治疗后显著下降(P<0.05);治疗前ITP患者的IL-4、IL-10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地塞米松治疗后均显著上升(P<0.05).结论:ITP患者的发病与外周血DC亚群数量及功能紊乱和IL-2、IL-4、IL-10、IFN-γ的表达水平密切相关,其与地塞米松治疗效果的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 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聚集行为的三维形态学分析

    作者:刘娟;丁玲;何翠;陈丹;邓素容;李远

    目的:发展一种通过三维形态学参数评价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聚集行为的新方法.方法:将采集的12名健康志愿者枸橼酸钠抗凝外周血均分为二份,一份加入200μmol/L乙酰水杨酸(ASA)处理作为实验组,另一份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血小板进行洗涤纯化.将纯化血小板加入Ⅰ型胶原蛋白修饰的反应池中在静态条件下诱导血小板活化聚集,通过形状测量激光显微系统观察分析形成的血小板聚集体三维形态.同时,通过光透射浊度法(LTA)分析血小板功能.结果:本技术可在无标记情况下获取血小板聚集体的形貌、高度及三维形态图像数据,并可量化血小板聚集体的体积参数;ASA处理能明显改变血小板聚集体的三维形态学特征;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血小板聚集体体积显著降低(t=8.97,P<0.01),而横截面积改变不显著(t=1.94,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结果显示,血小板聚集体体积截断值为1 395 μm3时鉴别ASA抑制功效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1.7%和75%,其准确度和灵敏度均优于LTA方法测试的聚集度参数.结论:本研究建立的ASA抑制血小板聚集行为的三维形态学分析方法将为后续研究和临床评价ASA抗血小板聚集效应提供新的分析策略.

  • 慢性ITP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JAK2/STAT3mRNA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宋丽;杜宁超;李富荣;刘仿

    目的:检测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hronic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CITP)患者外周血T细胞中JAK2/STAT3 mRNA信号转导通路的基因表达,探讨JAK2/STAT3 mRNA变化与CITP之间的相关性.方法:设立CITP患者组与健康对照组,用RT-PCR、琼脂糖电泳等方法检测CITP组及对照组外周血T细胞中JAK2/STAT3 mRNA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经PCR及RT-PCR实验证实,JAK2/STAT3 mRNA表达有清晰条带,熔解曲线峰值单一,CITP组JAK2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04);STAT3 mRNA表达水平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01);这表明CITP患者的JAK2/STAT3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结论:CITP组中JAK2/STAT3 mRNA均有表达,且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其升高与患儿CITP发生有关.

  • 炎性复合体在初诊儿童ITP中作用

    作者:李淼;乔健;王丹丹;梁丹丹;陈伟;孙浩淼

    目的:通过检测炎性复合体NLRP3在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rTp)中表达,探讨其在ITP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本院住院治疗的初诊儿童ITP患者21例为ITP组,1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炎性复合体支架蛋白NLRP3、接头蛋白ASC和caspase-1的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炎性复合体下游炎症因子IL-18水平,应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NLRP3表达.结果:初诊ITP患儿外周血NLRP3、ASC、caspase-1的mRNA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5);ITP患儿血浆IL-18水平较对照组也明显升高(P<0.05);且存在NLRP3蛋白表达水平上调.结论:在初诊ITP患儿体内存在NL-RP3炎性复合体及下游炎症因子IL-18表达升高,它们可能参与了儿童ITP的发病.

  • 缺铁性贫血患者铁代谢与血小板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韩丁丁;马聪;赵羚;高玉娟;苏雁华

    目的:探讨铁代谢与血小板增多的相关性.方法:收集81例缺铁性贫血伴血小板增多患者的铁代谢指标、红细胞参数及血小板参数,分析铁代谢指标、红细胞参数与血小板参数的相关性;比较轻、中度贫血组(血红蛋白≥60g/L)与重度贫血组(血红蛋白<60g/L)相关参数的差别;观察治疗前、后血小板数值变化情况.结果:血清铁与血小板数呈显著负相关(r=-0.404,P<0.001);血清铁与血小板比积呈负相关(r=-0.288,P<0.05);转铁蛋白饱和度与血小板数、血小板比积均呈负相关(r=-0.353,P<0.01;r=-0.271,P<0.05);铁蛋白及总铁结合力与血小板参数均无相关性;血红蛋白、红细胞比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与血小板数均呈负相关(r=-0.239,P<0.05;r=-0.250,P<0.05;r=-0.339,P<0.01);轻、中度贫血组与重度贫血组铁代谢指标及血小板参数有差异;经铁剂治疗后血小板数目较前减少.结论:影响血小板数重要的铁代谢指标是血清铁和转铁蛋白饱和度,缺铁越重,血小板数越高;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越重,血小板数越高.

  • 离体造血干细胞活力维持措施研究

    作者:刘佳欣;马巍娜;谭奕;梁永清;尹文杰;岑坚;黄友章;沈建良

    目的:探索离体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HSC)活力维持的相关措施,为超远距离转运非血缘HSC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外周血造血干细胞(peripheral blood hematopoietic stem cell,PBHSC)采集物按不同分组要求给予相应处理后,于4℃冰箱保存,并分别于0、24、48和72 h检测CD34+细胞比例、相对细胞活性、相对细胞增殖率、相对集落形成率、氧分压以及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另设未经处理的PBHSC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CD34+细胞比例在72 h内未检测到变化.对照组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相对细胞活性、相对细胞增殖率和相对集落形成率均逐渐下降(r=-0.796、r=-0.883和r=-0.815).血浆稀释、抗氧化剂和充氧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相对细胞活性和相对细胞增殖率,但充氧可降低相对集落形成率.2种或3种因素联合显示出更强的保护作用.细胞内ROS水平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充氧在提高氧分压的同时,也增加细胞内ROS水平,加入抗氧化剂可降低ROS水平.结论:CD34+细胞百分比不能作为细胞活力观察指标.血浆稀释、充氧和抗氧化剂可提高PBHSC存活和活力,但充氧可增加细胞内ROS水平,不利于PBHSC集落形成能力维持.多因素联合可更好地维持细胞活力.

  • Notch信号通路对VEGF促小鼠胚胎干细胞分化成为造血干/祖细胞的作用

    作者:宋波;陈日玲;廖凤玲

    目的:探讨Notch信号通路对小鼠胚胎干细胞(ESC)分化为造血干细胞/祖细胞(HSC/HPC)的影响.方法:小鼠胚胎干细胞体外增殖形成拟胚体;拟胚体体外诱导分化,分为EB组、实验对照组、VEGF、DAPT组、VEGF-DAPT组.流式细胞术检测HSC/HPC表型CD 117+CD34+Sca1+;RT-PCR检测相关基因表达.结果:VEGF组诱导形成的HSC/HPC数目较对照组及EB组明显增多(P<0.05),提示VEGF促进ESC分化为HSC/HPC;DAPT组诱导分化的HSC/HPC数目较对照组及EB组增多(P<0.05),提示Notch信号通路阻断剂DAPT促进ESC分化为HSC/HPC;VEGF-DAPT组HSC/HPC较VEGF组HSC/HPC和DAPT组增多(P<0.05),提示DAPT、VEGF对促进ESC分化为HSC/HPC有协同作用.结论:Notch信号通路在VEGF促ESC分化为HSC/HP中起抑制作用.

  • 不同刺激剂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增殖的影响

    作者:杨学琴;陈钰婷;李丽梅;高朝贤;刘征宇;惠长野;张文

    目的: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PHA、PMA、IL-2对PBMC和全血不同培养体系中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增殖的影响,为不同的实验目的选取合适的培养体系提供实验基础.方法:收集健康受试者(n=6)静脉血肝素钠抗凝样本(10 ml/样本),每个样本取300 μl全血并直接裂解红细胞经荧光染色后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细胞亚群.在400 μl全血接种淋巴细胞自体血浆培养液中,分别加入3种不同刺激剂,37℃、5% CO2培养箱中培养60h;2ml全血分离PBMC,淋巴细胞培养液中分别加入3种不同刺激剂,于37℃、5% CO2培养箱中培养60h.培养物经荧光染色后流式细胞术分析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结果:分离的PBMC经PHA刺激后淋巴细胞主要表达CD4-CD8-CD3+淋巴母细胞;PMA刺激后CDTCD4+T淋巴细胞和CD3-CD19+B淋巴细胞比例下降(P<0.01,P<0.05);IL-2刺激后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增殖前后无明显变化.全血自体血浆经PHA刺激后转化为CD4+CD3+T淋巴母细胞和CD8+CD3+T淋巴母细胞,B淋巴细胞和NK细胞未见表达;PMA刺激后转化为CD8+CD3+T淋巴母细胞和CD4-CD8-T淋巴细胞,B/NK细胞用表面标志物无法区分IL-2刺激后NK细胞比例明显增加(P<0.05).结论:PMA刺激增殖作用快,IL-2对淋巴细胞亚群增殖前后比例影响小,PHA刺激淋巴细胞分裂代数更多.

  • 应用高分辨熔解曲线分析法检测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患者SLC4A1基因突变

    作者:马诗玥;廖林;何本进;林发全

    目的:探讨高分辨熔解(HRM)曲线分析法检测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HS)患者SLC4A1基因D38A和K56E突变位点的可行性及其意义.方法:抽取23例HS患者外周血样本进行常规检测,提取基因组DNA,针对SLC4A1基因突变位点D38A和K56E设计引物,应用HRM法对所有样本进行突变分析,并通过DNA测序技术对HRM结果进行验证.结果:23例HS患者中,HRM法共检测出杂合突变型基因6例,其中包括D38A突变3例,K56E突变3例.DNA测序结果与HRM法检测结果一致.结论:应用HRM法能准确检测SLC4A1基因D38A和K56E突变位点,具有高效、快速、可靠等优点,不仅可用于临床辅助诊断,还有望成为确定HS患者基因突变谱的新方法.

  • 非血缘脐血移植治疗Wiskott-Aldrich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作者:宋慧慧;余正平;何文多;丁家华;陈宝安

    目的:探讨非血缘脐血移植治疗Wiskott-Aldrich综合征(Wiskott-Aldrich syndrome,WAS)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接受了非血缘脐血移植(unrelated umbilical cord blood transplantation,UCBT)治疗WAS患儿的临床资料.5例患儿均为男性,中位年龄268 d(3 d-695 d),其中接受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6/6位点相合脐带血移植患儿2例,接受HLA5/6位点相合脐带血移植患儿3例.5例患儿采用强化清髓性预处理方案,环孢素联合短程霉酚酸酯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GVHD).将移植后中性粒细胞、血小板的恢复时间及移植后嵌合状态作为造血重建的依据.结果:5例患儿均获得植入,移植后中性粒细胞>0.5×109/L中位时间为移植后15.8 d(11-25 d),血小板计数>20×109/L中位时间为移植后20.4天(12-30 d).移植后30 d检测供受者嵌合体状态显示4例为完全嵌合型,1例为混合嵌合型.2例患儿发生植入前综合征,3例患儿发生Ⅰ-Ⅲ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4例患儿合并肺部感染及巨细胞病毒感染,无患儿发生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1例患儿于移植后22 d死亡,其余4例患儿持续无病存活,中位随访时间为12.3个月(5个月-27个月).结论:非血缘脐血移植是根治Wiskott-Aldrich综合征的一种较为安全有效方法.

  • CD180在B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中的表达特点及其诊断价值

    作者:吴婧;盛燕;眭竫旎;翁香琴

    目的:通过多参数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B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B cell chronic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s,B-CLPD)中CD180的平均荧光强度(mean fluorescence intensity,MFI),探讨CD180在B-CLPD中的表达特点及其在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利用FCM检测178例B-CLPD病人骨髓中异常B淋巴细胞表面CD180的MFI.以正常对照组为参照,分析各类型B-CLPD中CD180的表达情况,并比较不同亚型中的表达差异.结果:①除脾脏弥漫性红髓小B细胞淋巴瘤(SDRPL)外,各类型B-CLPD中CD180的表达强度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②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中CD180 MFI明显低于其余类型B-CLPD;③CD180在毛细胞白血病(HCL)中的表达强度显著高于边缘区淋巴瘤(MZL)、套细胞淋巴瘤(MCL)、淋巴浆细胞淋巴瘤/华氏巨球蛋白血症(LPL/WM);④在脾脏边缘区淋巴瘤(SMZL)、毛细胞白血病(HCL)、毛细胞白血病变异型(HCLv)以及SDRPL等原发于脾脏的淋巴瘤中,有绒毛组和无绒毛组CD180表达强度有显著差异.结论:利用多参数FCM,检测CD180和其他免疫标志表达水平,有助于区分B-CLPD不同亚型.

  • 钝性分离法在血液病患者改良赛丁格技术PICC置管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娟;王惠;于友欢

    目的:探讨钝性分离法在血液病患者改良赛丁格技术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改良赛丁格技术PICC置管血液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钝性组和常规组,每组60例,给予常规组常规纵向法扩皮,给予钝性组钝性分离法扩皮.结果:钝性组置管后24 h穿刺点出血量、渗液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钝性组置管后1、3、5d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钝性组和常规组扩皮、送鞘一次性成功率基本相同(P>0.05).结论:与纵向法比较,钝性分离法在改良赛丁格技术PICC置管血液病患者中具有相当的扩皮、送鞘效果,但其可有效减少患者的置管创伤及渗液,有利于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中国实验血液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