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Research 중국심혈관병구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煤炭总医院
  • 影响因子: 0.8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2-5301
  • 国内刊号: 11-512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80-123
  • 曾用名: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 创刊时间: 200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社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胡大一;万峰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单侧蛛网膜下腔阻滞对老年患者循环呼吸系统的影响

    作者:朱谦;刘莎莎;贾乃光

    目的通过在腰硬联合麻醉中使用单侧阻滞,探讨减少蛛网膜下腔麻醉对老年患者循环呼吸影响的方法.方法选择择期行单侧下肢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行单侧蛛网膜下腔阻滞;B组行常规腰硬联合麻醉.比较给药后第3、5、10、15、20 min时对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氧饱和度(SpO2)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患侧运动阻滞程度无明显差别(P>0.05),A组的感觉阻滞范围略宽,健侧的感觉运动阻滞A组均较B组为轻,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在各个记录点的MAP,及第5、10、15min的HR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所有患者都未出现呼吸抑制.结论在腰硬联合麻醉中使用单侧蛛网膜下腔阻滞可以满足手术需求,对老年患者的呼吸循环影响轻微,有利于减少老年患者的麻醉并发症.Effects of unilateral spinal anesthesia in the elder patients circulation and respirationZHU Qian, LIU Sha-sha, JLA Nai-guangBeijing Union Medical Collage, Beijing 100730, China

  • 手术患者急性非等容量血液稀释与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的比较

    作者:王强;孙元芬;刘延莉

    目的评估手术患者使用急性非等容血液稀释(ANIH)和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36例成年手术患者,ASA Ⅰ~Ⅱ级,随即分两组:ANIH组(16例),AHH组(20例).均采用硬膜外复合全麻.ANIH组诱导前采自体血400 ml,诱导同时两组患者快速补充晶体液和胶体液各500 ml,术中监测MAP、HR、CVP、Hct,手术结束前自体血回输患者(ANIH)组.术中Hct低于25%时输异体血.结果两组患者围术期生命体征稳定,均达到血液稀释的目的;AHH组CVP升高较ANIH组明显.术毕时和术后第1天的Hct,ANIH组较AHH组高(P<0.05).结论 ANIH组和AHH组都可达到血液稀释的目的,并对循环系统无不良影响,符合手术患者血液保护的要求,安全有效.ANIH组在血液保护和减低高容量负荷方面优于AHH组.

  • "生存链"模式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复苏的应用--附89例报告

    作者:朱荣春;王心杰;刘铁燕;高声娣

    目的探讨"生存链"模式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复苏中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早期气管插管、早期生命支持、早期除颤、早期高级生命支持的"生存链"模式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4年来应用"生存链"模式对89例ACS进行心肺脑复苏(CPCR)的患者中,短期复苏成功69例,占77.53%,脑复苏成功36例,占40.45%.经统计学处理,CPCR成功与否,与年龄、性别无关(P>0.05),与CPR开始时间、气管插管时间、电击除颤时间有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心肺复苏(PCR)开始时间、气管插管时间、电击除颤时间是影响急诊对ACS复苏成功率及预后的主要因素.

  • 飞行质谱法与肌钙蛋白Ⅰ快速检测法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的比较

    作者:魏晓真

    目的比较飞行质谱法、肌钙蛋白Ⅰ(TnI)快速检测法在早期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胸痛发作2 h之内的早期AMI(A1组)患者45例,正常对照组45例.利用飞行质谱法测定所有血清,利用TnI快速检测法测定AMI患者的血清.再将病历齐全的同时用飞行质谱法和TnI快速检测法测定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①A1组患者与正常人之间质荷比为8149.84和5910.00.这两种蛋白质的差异呈显著性.A1组患者在质荷比8149.84的蛋白质呈低表达;而在质荷比5910.00的蛋白质呈明显高表达,可作为诊断早期AMI的血清标志物.②飞行质谱法的敏感性是000000E-M8,特异性是0.008,飞行质谱法对早期AMI的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明显优于TnI快速检测法.结论飞行质谱方法灵敏度和特异性高,可快速、准确诊断早期AMI,优于TnI快速检测法.

  • 华法令和肠溶阿司匹林防治高龄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对比

    作者:张领;袁洪文;卫玮

    目的探讨华法令和肠溶阿司匹林用于预防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和心脏性死亡的疗效.方法应用统一人群分组对照群组研究的方法,在本院住院和门诊的高龄患者中随机挑选服用阿司匹林(ASA300 mg/d)者73例,服用华法令(WFR 2~5 mg/d)者82例,并随访12个月.结果用药14 d后,WFR组患者心绞痛改善率明显高于ASA组(86.6%vs 67.1%),P<0.01.随访12个月期间,复合终点事件(非致死性急性心肌梗死和心脏性死亡)WFR组明显低于ASA组(9.8%vs 26.0%),P<0.01.结论华法令防治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显著,优于阿司匹林组,小剂量应用副作用小,值得推广.

  • 原位心脏移植8例报告

    作者:刘天起;王春祥;马延平;王东;李培杰;王明华;刘鲁祁;许莉;李军;王春生

    目的探讨影响心脏移植手术效果的主要因素.方法 2003年3月至2004年12月8例患者施行了原位心脏移植术,其中扩张型心肌病7例,肥厚型心肌病1例.采用标准原位心脏移植手术1例,双腔静脉吻合法原位心脏移植手术7例.4例术前存在中度肺动脉高压,NO吸入等措施降肺动脉压力.抗排异治疗采用环孢素A(CsA)+皮质激素(Pred)+骁悉(MMF)三联方案.结果手术均获成功,1例术后第9天出现急性排异反应,给予大剂量泼尼松龙冲击治疗3 d缓解;1例术后第3天出现肾功能衰竭,给予血液透析治疗;1例于术后35天死于肾功能衰竭及抗排异药物神经毒性反应,其余病例心功能恢复至Ⅰ~Ⅱ级.术后5例已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结论 严格掌握受体适应证、供体的心脏保护、合适的手术方法及围术期患者管理,是心脏移植手术成功的关键.

  • 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对高血压病患者血浆内皮素的影响比较

    作者:刘建敏

    目的观察比较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对高血压病(EH)治疗的影响及对血浆内皮素(ET)的影响.方法 68例高血压病患者分为两组,均常规服降压药.其中A组34例加服阿托伐他汀10 mg,每日1次;另34例(B组)加服辛伐他汀20 mg,每日1次.服药4周.服药前、后测量血压,测定血浆内皮素浓度.结果 A组和B组血压及血浆内皮素浓度均下降明显,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均可做为高血压病的新的辅助用药,可使血浆内皮素浓度降低,有保护内皮细胞功能和更好的降血压作用.

  • 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微创封堵的临床研究

    作者:邱罕凡;陈良万;张贵灿;陈道中

    目的总结微创封堵治疗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的初步经验.方法全组11例,手术前均确诊为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缺损长径14.6~32.5 mm.取右前胸2~3 cm长的微创切口,在食管超声心动图引导下,经输送器置入封堵伞,以闭合房间隔缺损.结果 11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随访3~10个月,封堵伞无移位、无残余漏.结论微创封堵手术治疗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具有安全、高效的优点.

  • 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与瓣膜手术23例

    作者:刘兴荣;苗齐;于洪泉;任华;王振捷;曹丽华

    目的分析同时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心脏瓣膜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23例患者同时行瓣膜手术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平均年龄63.3(41~81)岁.瓣膜病变8例为风湿性,10例为瓣膜退行性病变,5例为缺血性二尖瓣反流.术前心功能(NYHA)Ⅱ级6例、Ⅲ级13例、Ⅳ级4例.手术在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心脏停跳后,先做静脉桥的远端吻合,然后置换瓣膜.静脉桥与升主动脉的近端吻合在升主动脉一次阻断下或心脏复苏后完成.乳内动脉的吻合在换瓣后心脏复苏前完成.5例行二尖瓣成形,18例行瓣膜置换(使用生物瓣与机械瓣者分别为7例及11例,其中主动脉瓣置换12例、二尖瓣置换4例、双瓣置换2例).结果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平均28.2(11~247)h,平均ICU停留3.1(1~34)d.4例患者因发生低心排综合征而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其中死亡1例.1例发生脑梗塞,1例置入永久起搏器.术后心功能Ⅰ级15例、Ⅱ级7例,均较术前明显改善.随访3~55个月,术后均无心绞痛发作,未发生与抗凝相关的出血或血栓、栓塞事件.1例术后第4年死于恶性肿瘤.结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同时行瓣膜手术是安全、有效的.彻底纠治瓣膜病变、充分心肌再血管化和心肌保护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体外循环前后患者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9浓度及激活程度的变化

    作者:王寿勇;张诗海;姚尚龙

    目的研究体外循环前后患者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浓度和激活程度的变化.方法拟行心内直视手术的成年患者20例为体外组,同期行其他开胸手术的成年患者8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用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体外组患者在肝素化后常规建立体外循环,以2.2~2.4 L/(m2·min)恒流灌注,体外循环期间维持鼻温27℃~29℃.分别在手术开始前、转流开始前和停机成功后取血液标本2 ml,肝素抗凝,分离出血浆,分装并置于-20℃冰箱中保存.对照组患者的采血时间为手术开始前、进胸后和关胸时,标本处理和保存方法同体外组.全部标本均测定血浆总MMP-9浓度和活性MMP-9浓度,计算MMP-9激活程度.结果体外组患者血浆总MMP-9、活性MMP-9浓度及其激活程度于停机成功后高于对照组(对照组为关胸时)(P<0.01);与手术开始前比较,体外组患者上述指标于停机成功后显著升高(P<0.01),而对照组各时点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循环可导致患者血浆MMP-9浓度和激活程度显著升高.

  • 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治疗心肌缺血的左室舒张功能研究

    作者:管军;康维强;赵林;柏本建;马骏;万峰

    目的评价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OPCAB)对左室重构和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对冠心病患者的肺静脉(PVF)和二尖瓣(MVF)血流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心功能指标进行分析,87例行OPCAB的冠心病患者,根据术前LVEF≤40%和>40%分为A(38例),B(49例)两组,应用经胸(TTE)和经食管(TEE)超声心动图对OPCAB前及术后3月内的PVF、MVF和LVEF等指标进行评价.结果 PVF、MVF各项参数术后测值与正常对照组(P<0.001)和术前(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峰值流速均示升高(P<0.05),PVa负值减低,PVs/PVd提高,MVe/MVa减低(P<0.05~0.01).TTE对PVF血流参数的测值低于TEE(P<0.05).LVEF(56.1±12.1)%较术前(48.2±13.6)%显著增加(P<0.01),EDV(P<0.01)、ESV(P<0.001)测值较术前显著降低.A、B两组术后LVEF均较术前明显提高(P<0.01),组间比较显示B组术后各项测值高于A组(P<0.05~0.01).结论 OPCAB能够显著改善左室整体功能,并明显提高心脏的舒张状态.伴有明显左心功能不全的患者,术后心功能仍能得到显著改善.多普勒超声为临床提供了一种可靠的定量评价血管重建术的方法.

  •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内含子1基因多态性与血脂代谢关系的研究

    作者:张典文;崔国方;王刚;张锐;宋达琳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E基因(ApoE)及其内含子1增强子元件(IE1)基因多态性与血脂代谢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联反应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测定120例冠心病(CHD)患者及120例健康对照者的ApoE基因型及IE1基因型,血脂测定采用酶法.结果①CHD组ε4等位基因的TC显著高于同组其他基因型,也显著高于对照ε4基因型.②CHD组G/G基因型的血清总胆固醇高于同组的G/C基因型及C/C基因型,也高于对照组G/G基因型(P<0.05).③CHD组含等位基因ε4的各增强子基因型TC均高于非ε4组,同时G/G型的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高于同组G/C和C/C型,也显著高于非ε4的G/G型、G/C型、C/C型(P<0.01).结论①ε4携带者及IE1的G/G基因型为血脂代谢紊乱的遗传因子.②当ε4携带者的IE1为G/G基因型及G等位基因时其发生血脂代谢紊乱的危险性尤为明显.

  • 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左室肥厚及舒张功能的关系

    作者:张玉良;陈勇;张征海;姚亮

    目的观察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左室肥厚及舒张功能的关系.方法对40名正常血压对照者和60例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与超声心动图左室心肌重量指数及舒张功能进行观察.结果发现血压昼夜节律消失的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检出率(36.6%)显著高于血压昼夜节律正常者(13.6%),血压昼夜节律减退者及倒置者左室重量指数(LVMI)与对照组及高血压昼夜节律存在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左室舒张功能,高血压组中血压昼夜节律消失、减退者与血压昼夜节律正常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高血压组中血压昼夜节律存在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压昼夜节律对左室肥厚(LVH)发生、发展及舒张功能有重要影响,高血压治疗不仅应控制血压,而且应重视恢复正常的血压昼夜节律.

  • 髓过氧化物酶和超敏C反应蛋白在冠心病中的对比研究

    作者:曹平良;葛郁芝;盛国泰;邱元芝;李年娥

    目的探讨髓过氧化物酶(MPO)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水平在冠心病(CHD)中的变化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定量检测98例CHD患者和55例健康对照组血清MPO和hs-CRP的水平.结果①CHD组血清MPO水平[(229.3±67.1)U/ml vs(99.7±28.7)U/ml,t=13.6,P<0.001]和hs-CRP水平[(2.2±0.9)mg/L vs(1.1±0.6)mg/L,t=8.1,P<0.01]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②经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血清MPO与hs-CRP水平只有弱相关关系(r=0.34,P=0.013).结论髓过氧化物酶和超敏C反应蛋白可能通过不同的病理机理参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两者对冠心病的诊断均有一定的价值.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波变化与阵发性心房颤动关系的研究

    作者:王丽辉;祁家祥;田明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PAF)时P波大时限(Pmax)、P波小时限(Pmin)、P波离散度(Pd)、P波变异(Pv)的变化,探讨体表心电图P波变化对ACS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PAF)的预测价值.方法测定20例ACS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房颤组)体表心电图的Pmax、Pmin、Pd、Pv,并与26例ACS无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房颤组Pmax、Pd、Pv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加(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max、Pd、Pv均是ACS并发PAF的预测因子,但仅Pd是独立预测因子(P<0.001).结论 Pmax、Pd、Pv均可预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发生,而Pd是独立的预测因子.

  • 急性心肌梗死后应激性高血糖诊断标准的探讨

    作者:钟世勤;钟惠娟;侯维宁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后应激性高血糖的诊断标准.方法对26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空腹血糖及近期预后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非糖尿病组应激性血糖≥6.1 mmol/L时心力衰竭及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升高(P<0.05),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死亡率亦升高(P<0.05).糖尿病组应激性血糖≥8.0 mmol/时心力衰竭及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均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从近期并发症及死亡率表明,非糖尿病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后血糖≥6.1 mmol/L,糖尿病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后血糖≥8.0 mmol/L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后应激性高血糖的诊断标准.

  • 慢性肺动脉栓塞的外科治疗

    作者:辛军;陆军;王厚强;周建平;王念

    目的探讨慢性肺动脉栓塞的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择6例患者均在深低温分次停循环下经主肺动脉及左、右肺动脉切开行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手术清除段肺动脉开口以上视野可及范围内全部血栓内膜.结果 1例因术后急性灌注性肺水肿死亡,5例术后存活.肺动脉收缩压由术前的88~110 mm Hg(1mm Hg=0.133 kpa)下降至42~52 mm Hg,同位素扫描肺血流灌注明显改善,肺动脉栓塞症状消失,心功能恢复至Ⅰ级.结论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慢性肺动脉栓塞的手术方法.

  •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对左心室心肌运动异常的研究

    作者:庄蓓

    目的探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技术检测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QTVI技术对136例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冠心病组)和83例年龄匹配的正常人(对照组)的左心室壁各节段运动速度进行测量,并与常规超声心动图的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冠心病组室壁运动异常节段的峰值速度与对照组相应节段比较均明显减低,运动频谱异常的特点为波幅减低、时相延迟、方向改变或频谱紊乱等.结论 QTVI可直观、定量显示左心室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是一种诊断冠心病的无创伤性方法,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妊娠合并心脏病67例临床分析

    作者:马新华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心脏病不同心功能状态对母婴的影响及产科处理原则.方法对我院1995年1月至2005年7月妊娠合并心脏病6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妊娠合并心脏病发病率以先心病高,风心病次之,心功能Ⅲ~Ⅳ级低体重儿发生率高.结论妊娠合并心脏病心功能状态直接影响新生儿体重,应加强孕期防治,选择正确方式适时终止妊娠可减少心衰的发生.

  • 血清铁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相关关系研究

    作者:李晶晶;司海朋;李静;黎丽;张运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高危人群血清铁蛋白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关系.方法随机抽选176例动脉粥样硬化高危患者,B型超声法测定其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观察斑块的有无并计算Crouse积分,作为评价动脉粥样硬化的指标.酶联免疫定量测定血清铁蛋白水平.结果根据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0.8 mm和(或)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分为颈动脉正常组和异常组.异常组血清铁蛋白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年龄也较正常组显著增加(P<0.01).以血清铁蛋白≥300 ng/ml为界分为血清铁蛋白升高组及正常组,发现升高组较正常组平均内膜-中层厚度、大内膜-中层厚度及Grouse积分均显著升高(P<0.01,P<0.01,P<0.01).直线相关与回归分析发现血清铁蛋白与平均内膜-中层厚度、大内膜-中层厚度及Crouse积分之间均呈明显的正相关.结论 血清铁蛋白水平升高与动脉粥样硬化呈正相关,进一步支持了"铁假说".

  • 药物逆转左心室肥厚研究进展

    作者:李尚艾;张文杰;钱焕德

    高血压引起的左心室肥厚(LVH)已被公认为是心血管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1],引起高血压LVH的主要原因是血流动力学和神经内分泌激活两方面.高血压LVH时心脏的组织结构发生的改变,包括心肌细胞肥大和心肌间质纤维化.下面就药物逆转左心室肥厚研究进展简单综述如下.

  • 心室晚电位相关概念及意义

    作者:陈喆;王吉云

    心室晚电位(ventricular late potential,VLP)是出现在QRS波群终末部、ST段内,以高频、低振幅为特征,有一定方向性的碎裂电活动.这种电信号一般在几十微伏以下,频率在20~120 Hz范围,常规心电图无法捕捉,需要通过信号平均心电图(signal-averaged electrocardiograph)检测[1].

  • 辛伐他汀对高脂血症大鼠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影响

    作者:郭艳;王思明;殷惠军;史大卓;刘剑刚

    目的研究高脂血症对心肌梗死(AMI)后心室重构的影响,以及辛伐他汀对心梗大鼠心室重构的作用.方法高脂饲料喂养SD大鼠15 d后结扎冠脉,造成高脂血症心肌梗死复合模型,分为假手术组、心梗组、高脂假手术组、高脂心梗组、辛伐他汀大剂量和小剂量共6组,术后48 h给药,观察48 h和4周死亡率,高频超声心动图于术后4周观察心脏结构功能及梗死心肌范围.结果高脂组大鼠AMI后48 h死亡率高于正常血脂AMI组(P<0.05).术后4周高脂假手术组较正常血脂假手术组FS降低(P<0.05);且血清TC、LDL-C水平分别与FS、EF和LVDs呈直线相关(P<0.01).辛伐他汀大、小剂量均能降低LVDd、LVDs(P<0.05,0.01),降低LVEDV、LVESV(P<0.01),升高EF、FS(P<0.05).结论高脂血症能损害心功能,增加AMI后急性期死亡率,高脂AMI动物较正常血脂AMI动物心室重构和心功能损伤均有加重趋势.辛伐他汀不仅降低血脂水平,还可减轻心室扩张,改善心功能.

  • HIF-1基因治疗促进缺血心肌血管新生的实验研究

    作者:李建勇;王彬尧;王长谦;厉锦华;李慧丽;胡大一

    目的探讨诱导因子1(HIF-1)在活体心肌内表达后的治疗性血管新生作用.方法建立兔缺血心肌的动物模型,随机分成:对照组8只,基因注射组8只.采用免疫组化,毛细血管染色、密度分析检测基因表达及疗效.结果实验组动物局部能够表达外源基因产物,心肌血管新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HIF-1基因治疗,能够促进缺血心肌组织的血管新生,从而为冠心病的治疗探索新的治疗方法.

  • 局部灌注和全心灌注对兔缺血再灌注心肌保护作用的对比研究

    作者:李强;唐进;李建荣

    目的研究经左冠状动脉回旋支局部灌注腺苷对兔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以及这一作用与全心脏灌注腺苷的区别.方法实验将麻醉后的家兔分为三组各10只:A组即对照组,B组为经回旋支局部灌注腺苷组,C组为经右侧颈总动脉全心脏灌注腺苷组.各组均建立局部心肌缺血模型.30 min后,A组实现缺血心肌再灌注;B组向缺血区再灌注含腺苷浓度为10μmol/L的动脉血;C组全心灌注含腺苷浓度为10μmol/L的动脉血.收集血流动力学、心电图、心肌酶CK-MB、髓过氧化物酶(MPO)、电镜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局部灌注组和全心灌注组都能够明显改善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的收缩和舒张功能(P<0.05),并且局部灌注组的舒缩功能要好于全心灌注组(P<0.05).髓过氧化物酶活性也是同样结果.两组CK-MB漏出浓度和心肌含水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减低(P<0.05),但是局部灌注和全心灌注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电镜超微结构显示两个腺苷灌注组的心肌结构要好于对照组.结论局部灌注腺苷和全心脏灌注腺苷都能够起到保护心脏、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和抗心肌坏死的作用.但局部灌注组在心肌舒缩功能和MPO活性两方面与全心脏灌注组的显著性差异能够说明前者在心肌保护方面具有更强的优越性.

  • 急性胰腺炎合并食管破裂心电图酷似急性心肌梗死一例

    作者:王海玲;胡雪红;宁新昱;戎慧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8岁,因"突发剑突下疼痛5小时伴恶心呕吐"入院,15天前曾有大量饮酒史,5天前劳动过程中突然出现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量约100 ml,随即出现剑突下疼痛,伴出汗、面色苍白、心悸、胸闷憋气,无放散痛,吸气时疼痛加重.就诊于当地县医院,胸片提示右侧少量胸腔积液,白细胞高(具体值不详),肝胆胰脾彩超提示肝外胆管扩张,心电图:V1~V6导联T波高尖,ST段无明显抬高.

  • 动脉粥样硬化治疗的新策略-载脂蛋白A-I类似物蛋白肽

    作者:区景松;欧志君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危及生命的常见心血管疾病之一,目前在预防和治疗方面仍缺乏明显有效的药物.过去曾认为AS是胆固醇储积疾病,但随着近十年的不断深入研究,目前发现AS不是一种局部性的疾病,而是一种炎症紊乱性疾病,这为寻找AS的药物预防和治疗方法提供新的思路.

  • 右腋下小切口行心内直视手术60例

    作者:李伦明;宋宝国;闵振兴;吴曼蓉

    随着心脏外科技术的日臻成熟,手术切口在能满足心内操作的前提下,应尽可能缩小;尽可能不破坏胸廓原有支架结构,以减轻手术对患者的创伤.自2003年1月至2005年4月我们采用右腋下小切口施行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60例,取得了良好效果.

  • 心脏穿透伤的诊断及手术治疗体会

    作者:王平;陈冠中;梁大昌;钟宏

    心脏穿透伤由于病情危重、凶险,死亡率高,临床上需及时做出正确诊断和抢救才能获得成功.我院自1998年3月至2004年6月救治各类心脏穿透伤患者18例,除1例合并脾脏损伤严重失血性休克抢救无效死亡外,均获得成功.

  • 心脏直视术后迟发性心包填塞7例分析

    作者:王旭东;曲波;孟范泉;尹键;金昌国;李立刚;刘建伟;王德辉

    迟发性心包填塞(late cardiac tamponade,LCT)是心脏直视术后少见的并发症,早期症状隐匿、不典型,临床易延误诊断与治疗,后果严重,应充分重视.我院自1985年5月至2003年10月,心脏直视手术978例,共发生LCT 7例(0.7%).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