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Research 중국심혈관병구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煤炭总医院
  • 影响因子: 0.8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2-5301
  • 国内刊号: 11-512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80-123
  • 曾用名: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 创刊时间: 200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社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胡大一;万峰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浅中低温体外循环不阻断心肌血流心内直视手术的临床对比研究

    作者:方海宁;吴锋耀;冯琦云;谭伟;樊志勇;陆浩;罗又桥;赖纪昌

    目的评价浅低温心脏不停跳及中低温不阻断心肌血流室颤性停搏下心内直视手术的临床对比效果.方法将263例患者分为中低温室颤性停搏组(94例)及浅低温心脏不停跳组(169例),常规插管建立体外循环,转机后阻断上、下腔静脉并降温,不阻断升主动脉(如手术位于主动脉根部的成人患者,则阻断升主动脉并经冠状静脉窦持续逆行灌注),不使用心脏停搏液;鼻咽温度分别于浅低温心脏不停跳(32±1)℃、中低温室颤性停搏(26℃~27℃)下行心内直视手术.结果浅低温组手术死亡4例,中低温组死亡3例.两组术中转机时间、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强心药物的使用及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一例发生空气栓塞.结论浅低温心脏不停跳及中低温室颤性停搏下心内直视手术都具有较好的心肌保护效果,但在中低温下手术更有利于心内的操作,对血液的保护效果更优,可推荐成为一种安全、可行的心肌保护方法.

  • 床边快速肌钙蛋白T测定对急性胸痛患者诊断的价值

    作者:郭晓碧;郭衡山;陈思伟;黄丽萍;王西平

    目的评价床边快速心肌肌钙蛋白T(cTnT)检测对以急性胸痛症状住院或转科的患者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床边快速心肌肌钙蛋白T测定仪(CARDIAC READER)测定502例以急性胸痛症状入院或转入心内科的患者入院即刻、6 h、12 h的cTnT水平,同时测定患者的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磷酸激酶(CK)及其同功酶(CK-MB)水平.以心电图出现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动态改变和(或)CK-MB和TnI同时升高诊断为心肌梗死,计算床边快速cTnT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特异性、敏感性、阴性预测价值和阳性预测价值.结果502例急性胸痛患者,cTnT阳性160例(31.9%),cTnT阴性323例(64.3%),19例弱阳性.139例cTnT阳性患者发生AMI,7例cTnT阴性的患者发生AMI.床边快速cTnT对以急性胸痛症状住院或转科的患者诊断AMI的特异性为93.8%、敏感性为95.2%、阳性预测价值为86.9%、阴性预测价值为97.8%.结论床边快速肌钙蛋白T测定可以迅速准确地在急性胸痛患者中识别或排除AMI患者,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 房室间隔缺损二尖瓣反流的手术治疗

    作者:周宏;陶凉;陈绪发;朱晓东;庾华东

    目的总结先天性心脏病房室间隔缺损二尖瓣关闭不全的二尖瓣成形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84例房室间隔缺损患者中,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9例、过度性房室间隔缺损21例、部分性房室间隔缺损54例.二尖瓣关闭不全的主要病理改变为瓣叶裂隙84例、瓣环扩大41例.二尖瓣成形方法为瓣叶裂隙缝合78例、交界环缩26例、瓣环环缩7例、双孔法2例等.术中左心室注水观察、评价成形后二尖瓣反流程度,脱离体外循环后食管超声心动图观察成形结果.结果全组死亡1例,1例因术后血尿行二尖瓣置换术.术后门诊随访,二尖瓣反流0~Ⅰ级反流58例,Ⅱ级11例;术后随访,左心房、左心室缩小,与术前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房室间隔缺损二尖瓣关闭不全除瓣叶裂隙需要缝合外,还要矫正扩大的瓣环,术中注水试验和食管超声能为判断手术效果提供帮助.

  • 稳定型心绞痛及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脑钠肽浓度的变化和意义

    作者:丁嵩;何奔;孙瑜;刘建平;杜勇平;沈节艳;金叔宣;沈珑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稳定型心绞痛(SAP)及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浓度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免疫抗原抗体结合方法测定22例冠脉造影正常、心功能正常者,15例SAP患者及64例ACS患者静脉血BNP浓度.结果ACS组血浆BNP浓度(397.57±472.12)高于SAP组(38.39±36.50)及对照组(22.15±19.90)(P<0.005,P<0.005);心梗(AMI)亚组BNP浓度(460.55±518.90)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UAP)亚组(208.62±203.18)(P<0.01).SAP组和对照组BNP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S患者血浆BNP浓度明显升高,心梗较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变化更为明显,说明心肌缺血是BNP释放的重要刺激因素.

  • 肺炎衣原体感染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相互关系

    作者:王斌;张静音;赵春华

    目的探讨肺炎衣原体(CP)感染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固相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定量检测130例ACS患者、40例非ACS患者和50例健康者血清CP特异性抗体IgG,并同时应用乳胶颗粒凝集试验进行CRP测定.结果CP抗体和CRP阳性率在ACS组明显高于非ACS组和健康组,和健康组比较,P<0.01和P<0.05.结论CP感染可能通过影响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而增加ACS的危险性.

  • 合贝爽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作者:田声放;张成;孙元芬;赵鋆荃;徐瑞金;徐莉;潘巍巍

    目的探讨合贝爽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以80例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为研究对象,随机双盲分为合贝爽(H)治疗组和异舒吉(Ⅰ)治疗组.H组合贝爽从100 μg/min起始,大用量300μg/min,持续静滴48 h.Ⅰ组异舒吉2~10 mg/h持续静滴6~8 h/d.其他基础用药两组相同.观察两组难治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死亡、急诊冠脉介入的发生率.结果H组和Ⅰ组比较,入院时在年龄、高血压、血脂和血糖等冠心病危险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难治性心绞痛发生率H组为2例(5.0%),Ⅰ组为8例(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和心肌耗氧指数(收缩压×心率)H组比Ⅰ组明显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死亡和急诊冠脉介入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合贝爽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优于异舒吉.

  • 高血压病患者血栓前状态P-选择素等标志物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葛郁芝;刘冬生;吴志婷;曹平良;邱元芝;霍亚南;雷梦觉

    目的通过检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小板表面P-选择素(CD62P)和血浆纤维蛋白原(Fg)水平,了解血小板活化百分率与血栓栓塞性并发症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运用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组的血小板活化指标CD62P的表达量,运用Clause血凝法检测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结果①病例组血小板CD62P和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②血小板CD62P表达量和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在高血压2级、3级明显高于对照组和高血压1级(P<0.05).③高血压高危、极高危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低危组及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高于中危组,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26).中危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血小板CD62P表达量在高血压高危组、中危组明显高于低危组和对照组(P<0.01),且高危组高于中危组(P<0.05).⑤CD62P与收缩压(r=0.59,P<0.01)、舒张压(r=0.43,P<0.01)有正相关关系.结论高血压患者特别是高血压高危、极高危组较正常健康人血小板CD62P的活化百分率明显增高,且CD62P的活化百分率和血压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 胺碘酮和美西律治疗冠心病并室性心律失常56例疗效比较

    作者:彭永权;彭博文;李娟

    目的比较胺碘酮和美西律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56例冠心病心肌缺血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均接受冠心病正规治疗,其中30例同时口服胺碘酮片(胺碘酮组),26例口服美西律片(美西律组),疗程4周.疗程开始及结束时均行24h动态心电图及12导联心电图检查.结果两组患者用药后24 h室性早搏、短阵室性心动过速的发作次数均明显减少,胺碘酮组用药后与用药前比较分别为(2801±356)个和(6935±1427)个,(1.28±0.92)次和(7.39±3.31)次;美西律组则分别为(3958±966)个和(6726±1395)个,(4.25±2.61)次和(8.10±3.32)次,P均<0.01.胺碘酮组的疗效高于美西律组(P<0.01).两组均未见严重副作用.结论胺碘酮对冠心病伴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优于美西律.

  • 微量白蛋白尿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作者:秦咏梅;刘俊;谢同杰;郑晓群;朱浩;周旭晨;曲新凯;王俊杰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为87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住院患者.对其冠状动脉进行血管病变评分,计算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同时检测其尿白蛋白/肌酐浓度值(ACR)、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其他指标,并与35例冠状动脉造影为非冠心病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冠心病组LGACR及LGCRP水平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P<0.05),LGACR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增加而增加,LGACR与冠状动脉病变评分及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独立相关,而LGCRP与冠状动脉病变评分及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之间无明显相关性.LGACR与LGCRP均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微量白蛋白尿与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和程度密切相关,且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具有独立预测价值.

  • 早期应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C反应蛋白的影响

    作者:渠莉;袁涛;张玉;史卫国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66例ACS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0例)和阿托伐他汀治疗组(36例),3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阿托伐他汀治疗组于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40 mg/d,疗程为两周.两组均于治疗前和治疗结束时测定血清CRP、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结果阿托伐他汀组治疗两周后,CRP、TC、TG、LDL-C较治疗前下降(P<0.05~0.01).常规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阿托伐他汀组治疗后CRP与TC、LDL-C水平变化无相关性.结论在ACS早期给予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使CRP水平下降,可能有利于抑制炎症反应,稳定斑块.

  • 置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适应证的变迁

    作者:孙银崧;周乐今

    心脏性猝死(SCD)是医疗保健上一个棘手的重要问题.SCD的定义是:心脏原因的自然死亡,在症状出现后1 h内突然意识丧失,以前已知有心脏病史,但死亡的时间和方式是未预料的,是冠心病和其他一些心脏病(如扩张型和肥厚型心肌病、长QT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和先天性心血管病手术后等)患者的主要死亡方式之一.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多于1/3的患者到达医院前就发生SCD,而陈旧性心肌梗死又是SCD危险高的疾病之一.

  • 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作者:伊桐凝;张静生

    随着1977年世界上第一例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GA)成功,冠心病介入治疗(PCI)技术对于患有冠脉综合征而免于外科血管重建的患者来讲无疑是一项革命性的治疗措施,并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至今.但是,PCI术后再狭窄的问题始终困扰着人们并限制了这项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此,现代医学界和传统医学界都相继地开展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现综述如下.

  •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研究进展

    作者:黄波;黄文涛;朱福;冯义柏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20年心血管疾病将成为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1].我国高血压患病率逐年增高,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2].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常见可转化的危险因子之一[3].

  • 心脏标志物检测的临床应用和进展

    作者:胡大一;孙艺红

    冠心病是全世界范围内第一位的心血管疾病.在中国,由于危险因素,如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的盛行,使得冠心病发病率迅速上升.20年前,心脏内科医生仅能检测心肌坏死的酶学标志物,如肌酸激酶和乳酸脱氢酶活性来辅助诊断心肌梗死.20世纪90年代以来,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干预进入了一个全新时代,以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为例,发病后随时间丢失,心肌坏死不可避免,溶栓药物或PCI的成本固定,时间越早,效益越好.进行快速高效的诊断/鉴别诊断和危险分层,对决定患者的走向与干预对策至关重要.检验医学的发展对临床心脏病学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1].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检测方法如肌钙蛋白(cTn)等新的标志物为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带来了巨大突破,典型的是心肌梗死的定义因此而重新修[2,3].依据不同的病理生理机制,心脏标志物可以反映心肌坏死、心肌缺血、心脏功能和炎症等过程(表1),具有不同的意义[4].下文简要阐述心肌坏死标志物和心脏钠尿肽的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

  • 烟酸与动脉粥样硬化

    作者:李建勇;胡大一

    1烟酸的调脂作用烟酸降低LDL 5%~25%,而且使LDL从小而密的颗粒向大的颗粒改变.有研究表明,这种亚型的改变与降低总LDL同样重要,因为小而密的LDL颗粒比大的LDL致动脉硬化的作用更强,这在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患者中常见[1].在FATS研究中,LDL颗粒的增加是与冠状动脉狭窄逆转相关的重要因素[2].PLAC-Ⅰ研究(pravastatin limitation of atherosclerosis in the coronary arteries trial),多变量校正年龄、基线血管直径、性别、种族、血脂及其他的冠心病危险因素后,小LDL使冠状动脉病变进展的概率增加5倍[3].

  •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发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静;李树青

    1997年,Hearse首次提出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Ⅰ)概念.所谓I/R是指细胞因缺血发生可逆性、可存活的损伤,在缺血纠正后这种损伤反而加重并引起细胞死亡或进一步的功能障碍.心肌是发生I/R损伤的常见组织之一,其发生机制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近年已有一些实验和临床研究发现,细胞凋亡可能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病机制中的重要环节之一[1].凋亡是由澳大利亚病理学家Johnkerr于1972年首先提出的,指细胞由基因控制的主动性死亡过程.细胞凋亡具有独特的形态学和生化学特征,首先表现为细胞核的一系列变化,如染色质断裂、聚集,进而固缩、核膜崩解、细胞胞质空泡变,后包膜突出,形成凋亡小体.当前,心肌细胞凋亡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方面研究的崭新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临床价值.本文就再灌注损伤诱发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同型半胱氨酸对人血管平滑肌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表达的影响

    作者:昌薇;王祥贵;雷健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对人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TIMP)-1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VSMCs,分别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和Western b1ot蛋白印迹法检测MMP-9 mRNA、TIMP-1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人VSMCs在不同浓度Hcy(100、200、500、1000μmol/L)孵育24h后MMP-9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提示Hcy呈剂量依赖性诱导人VSMCs MMP-9的表达;但对TIMP-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无影响.结论Hcy可呈剂量依赖性诱导人VSMCs MMP-9的mRNA表达,而对TIMP-1mRNA的表达无明显影响,表明Hcy是在转录水平调控MMP-9的基因表达,这一效应可能是Hcy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子机制之一.

  • 多沙唑嗪对血管狭窄和血清一氧化氮的影响

    作者:曹晶茗;卢竞前;符明龙;常贺生;肖践明

    目的探讨多沙唑嗪对兔腹主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狭窄的影响,及其与血清一氧化氮、血管内膜中膜平滑肌细胞增生的关系.方法23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球囊损伤组、多沙唑嗪组.正常对照组不予任何方式处理.另两组行腹主动脉球囊损伤术,同时多沙唑嗪组应用多沙唑嗪控释片4 mg/d,观察各组血清一氧化氮以及血管损伤处血管狭窄、血管内膜中膜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变化.结果应用多沙唑嗪4周后多沙唑嗪组血清一氧化氮含量增高,血管损伤处血管内膜、外膜增生减轻,新生内膜面积减少,管腔面积增加,内弹力层和外弹力层包围面积增加,血管内膜中膜PCNA阳性平均灰度降低.结论多沙唑嗪可以抑制球囊损伤后兔腹主动脉血管的狭窄,抑制血管内膜中膜平滑肌细胞增殖,增加血清一氧化氮含量.

  • 氧化应激与硝酸甘油的耐药性及他汀类药物的干预作用

    作者:刘继烈;刘素红;赵娟;阎文泰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硝酸甘油(NTG)耐药性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将实验动物随机分成4组,每组16只,其中8只用于动脉环实验,测出大舒张反应百分率,绘出浓度-效应曲线,测出舒张50%时NTG的浓度值.另8只用于检测血管组织SOD活性、MDA含量.结果①动脉环的大舒张反应:硝酸甘油+阿托伐他汀组(Ⅳ组)与硝酸甘油耐药组(Ⅱ组)相比明显增强(P<0.01),Ⅳ组与对照组(Ⅰ组)相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舒张50%时的NTG的浓度值:Ⅳ组与Ⅱ组相比明显减小(P<0.01),Ⅳ组与Ⅰ组相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浓度-效应曲线:Ⅳ组与Ⅱ组相比明显左移,Ⅳ组与Ⅰ组、阿托伐他汀组(Ⅲ组)相比右移.④血管组织SOD活性MDA含量:Ⅳ组SOD活性又高于Ⅱ组(P<0.01),MDA含量低于Ⅱ组(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可通过减轻氧化应激状态来改善NTG的耐药性,但并不能完全逆转NTG的耐药现象.

  • 极罕见房性心律失常--心房脱节性房性心动过速

    作者:王力明;李晓琳

    1病历报告患者,男性,75岁,临床诊断:高血压病2级,高血压性心脏病(代偿期).住院期间记录到如下心电图:显示Ⅱ导联连续记录,P波按顺序出现,P-P间期相等,时限0.84 s,频率71 bmp,P-R间期0.22 8,每一P波之后均有QRS-T波群,为室上形态,R-R节律均齐,频率与P波频率相等.除P波外,尚有P'波规律出现,正向波,形态与P明显不同且较小.P'-P'间期相等,时限0.34 s,频率为176 bpm,部分P'波与P波及QRS波群重叠,故造成P波、QRS波群形态略有变异,每一个P'波均与P波无关,未下传心室,也未对窦房结产生干扰而发生节律重整.心电图诊断:①窦性心律;②Ⅰ度房室传导阻滞;③心房脱节性房性心动过速,房性双重心律.

  • 心房颤动的再认识(三)

    作者:杜昕;马长生

    1无症状房颤电话心电图监测显示,无症状房颤(持续时间>30 s)比有症状房颤多12倍.心血管健康研究中,12%的房颤患者是在常规心电图体检是发现的,平时并无症状.Israel等采用持续性心电监测,记录了110例患者的房颤复发情况和持续时间,随访42个月.结果发现,持续时间超过48 h的房颤患者有1/3是无症状的,即使房颤停止发作3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后,仍有16%的患者会出现超过48h的房颤.提示既往研究资料很大程度上高估了维持窦性心律的成功率(图1).

  • 小体重婴儿心脏手术后机械通气治疗的体会(附43例报告)

    作者:金岩

    小儿心脏手术后很多因素影响呼吸功能,尤其在术后48 h内,术后病儿均需机械通气治疗,合理应用呼吸机和良好的呼吸道管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因素之一.总结本院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43例10kg以下小儿心脏手术后机械通气治疗的资料,报道如下.

  • 186例冠状动脉搭桥术临床分析

    作者:王孝东;赵巧燕;李凯;张润生;王立成;王宏山

    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实施外科手术,改善心肌血供,消除症状,是一种有效的治疗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方法.1998年12月至2004年1月共做了冠状动脉搭桥术18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 与时俱进,再创辉煌--第十六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亮点荟萃(一)

    作者:聂绍平;贺立群;龙德勇

    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组委会、美国心脏病学院、日本循环器学会和中国医师协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等共同主办、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承办的第十六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GW-ICC),2005年11月3~6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0余名代表参加了本次盛会.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