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Research 중국심혈관병구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煤炭总医院
  • 影响因子: 0.8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2-5301
  • 国内刊号: 11-512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80-123
  • 曾用名: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 创刊时间: 200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社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胡大一;万峰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尿酸、同型半胱氨酸在冠心病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邢思捷;光雪峰;戴海龙;尹小龙;潘云

    目的 探讨尿酸、同型半胱氨酸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94例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64例)和非冠心病组(30例).冠心病组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比较各组临床指标(年龄、性别、TC、TG、LDL-C、HDL-C)、血同型半胱氨酸、尿酸水平.结果 年龄、性别、各生化指标在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冠心病组SUA、Hcy平均水平分别为(397.38±72.63)μmol/L、(15.74±6.92)μmol/L,与非冠心病组相关指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UA:t=5.446,P<0.01;Hcy:t=2.682,P<0.01.单支病变与非冠心病组、双支与单支病变组Hcy、SUA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而冠心病多支病变组和双支病变组Hcy、SUA水平均显著高于非冠心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随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增加Hcy、SUA水平随之升高.结论 尿酸、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早期发现及早期干预冠心病有重要意义.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抗体测定价值评价

    作者:杜艳华;郑云燕;苟志平;林丹娜;唐茜;齐晓贵;刘小布;吴丽丽

    目的 探究在临床诊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过程中,测定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抗体的临床价值,为临床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治奠定基础.方法 选取8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21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检测患者ox-LDL与一氧化氮(NO).结果 观察组血浆ox-LDL (687± 169)μg/L和循环内皮细胞计数(CEC)(9.0±1.7)xl06个/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正常水平,观察组NO水平(52.3±16.6)μmol/L则低于对照组(77.4±21.1)μmol/L.ox-LDL表达水平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增加而下降,但丙二醛(MDA)的水平则随之增加而增加,组织间差异显著(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ox-LDL与NO对比(P=0.013、r=-0.782),ox-LDL与CEC对比(P=0.019、r=0.793),ox-LDL与MDA对比(P=0.002、r=-0.319),CEC与NO对比(P=0.021、r=-0.952).结论 在临床诊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过程中,氧化低密度脂蛋白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情严重度密切相关,且其与血管内皮损伤程度密切相关,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因此,临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过程中应重视对内皮细胞功能的保护与抗炎处理.

  • 缺血修饰白蛋白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诊断及危险分层的评价研究

    作者:周胜男;张子新

    目的 研究新型心肌缺血标志物缺血修饰白蛋白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血清水平,探讨缺血修饰白蛋白水平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疾病诊断、危险分层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137例(其中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7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4例),并以120例无急性心肌缺血者作为对照(其中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7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43例、健康者40例),采集肌钙蛋白指标及GRACE评分,并对所有入院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检测缺血修饰白蛋白值,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缺血修饰白蛋白平均水平(118.02±38.14)U/ml,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缺血修饰白蛋白平均水平(121.34±53.73)U/ml,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缺血修饰白蛋白平均水平(95.03±32.78)U/ml,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缺血修饰白蛋白平均水平(101.65±30.04)U/ml,健康人群缺血修饰白蛋白平均水平(71.87±10.86)U/ml,五组中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平均水平高,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缺血修饰白蛋白水平高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缺血修饰白蛋白水平高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缺血修饰白蛋白水平与GRACE评分无相关性;③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术前、术后24 h内和出院前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水平无差异;④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缺血修饰白蛋白水平与肌钙蛋白Ⅰ无相关性;⑤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用于诊断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ROC曲线敏感度为68.7%,特异度为60%,曲线下面积为0.641,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诊断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准确性较低.结论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新型心肌缺血标志物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的表达水平高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缺血修饰白蛋白水平无区别;缺血修饰白蛋白水平诊断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准确性较低,目前不能还作为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危险分层的指标.

  • 年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影响的分析

    作者:姚丽霞;刘琪;苑晓烨

    目的 研究年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6年度在河北省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37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分为中青年组(<65周岁,110例)和老年组(≥65周岁,264例),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临床资料和随访1年的病死率、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老年组患者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比例、血压和心率均显著高于中青年组(P<0.05),成功再灌注患者比例和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低于中青年组[218/364比93/110,(48.32±9.58)%比(51.18±10.26)%,P<0.05].老年组患者1年随访期间病死率和心血管事件再发生率均显著高于中青年组(35/364比6/110,81/364比20/110,P<0.05).Logisit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是影响AMI患者病死率(OR=2.241,95%CI0.978~3.216,P=0.018)和出院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OR=1.210,95%CI 1.144~1.278,P=0.027)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因素,年龄越高的AMI患者病死率和心血管事件再发率越高.

  • 法洛四联症根治术中右心室-肺动脉测压与术后超声心动图压力阶差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朱家全;丁士骜;张丽;姚丽萍;徐振;鲍春荣;丁芳宝;梅举

    目的 总结我院近两年法洛四联症根治术右心室流出道处理经验,研究右心室测压和超声心动图压力阶差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法洛四联症根治手术的连续36例患者临床资料.术中停体外循环后直接测量右心室、肺动脉压力;所有患者术中、术后查超声心动图.结果 全组男性18例,女性18例,手术中位年龄0.8(0.2~37.0)岁,中位体重8.4(3.7~61.5)kg.10例患者(27.8%)保留肺动脉瓣环,25例(69.4%)行跨瓣补片,1例(2.8%)肺动脉闭锁患者采取心外管道.术毕直接测量右心室-肺动脉压力阶差(7.6±6.9) mm Hg;右心室/左心室压力比值0.52±0.15.术中超声心动图检查肺动脉瓣上压力阶差(13.4±12.3)mm Hg,显著高于直接测量值(P=0.02).术中直接测量跨肺动脉瓣压差与出院前心超跨肺动脉瓣压差显著相关,相关系数0.43 (P<0.01).本组患者无手术死亡,无再次手术干预,ICU停留时间5(2~17)d,术后住院时间12(7~66)d.保留肺动脉瓣环患者ICU停留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短[(4.2±1.7)d,(10.4±3.7)d],与跨瓣补片患者相比未见统计学差异[(6.4±3.8)d,(16.4±12.0)d;P=0.08及P=0.06].随访0.9(0.2~2.0)年,无死亡及再次干预,半年后随访超声心动图提示肺动脉瓣上压差较出院时显著降低[(8.5±1.7)mm Hg,P=0.03].结论 法洛四联症患者术中测量的右心室-肺动脉压力阶差与术后出院前超声心动图估测压力显著相关;但术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可高估右心室-肺动脉压力阶差,该压力阶差在术后随访过程中逐渐下降.

  • 克里雅人生活方式的转变与其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增长的相关性

    作者:凌志鹃;程祖亨;邱长春;曹海涛

    目的 探讨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克里雅人代谢综合征患病率的变化.方法 2005年8月、2008年10月,分别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克里雅人群和于田县先拜巴扎镇维吾尔族人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2005年8月随机抽取年龄≥16岁克里雅人359人,平均年龄(33.65±19.51)岁,男性205人,女性154人;和田于田县≥16岁维吾尔族101人,平均年龄(35.15±17.89)岁,男性51人,女性50人.2008年10月随机抽取年龄≥16岁克里雅人503人,平均年龄(35.72±16.40)岁,男性293人,女性210人;和田于田县≥16岁维吾尔族人237人,平均年龄(37.30±18.31)岁,男性138人,女性99人.结果 2005年8月与2008年10月比较,克里雅人高血压患病率有所增加[6.69%(24/359)比9.94%(50/503)(x2=2.83,P=0.109)];克里雅人糖尿病患病率有所增加[1.67%(6/359)比2.19%(11/503) (x2=0.30,P=0.63)];克里雅人代谢综合征患病率明显增加[1.95%(7/359)比5.20%(26/500) (x2=5.975,P=0.018)].结论 通过对2005年8月与2008年10月比较,克里雅人代谢综合征患病率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与他们生活方式的转变密切相关.

  • 血小板分布宽度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李欢;郭宁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中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 将经冠状动脉造影被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909例按照血小板分布宽度是否升高分为研究组360例(PDW≥16.3%),对照组549例(PDW< 16.3%).对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SYNTAX Ⅰ积分以评估其狭窄程度,按照积分结果分为轻、中、重度三种狭窄等级.所有患者均进行年龄、性别、吸烟史、糖尿病史、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随机血糖(RBG)、同型半胱氨酸(Hcy)等基线资料对比之后,分析不同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程度与PDW之间的关系.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冠状动脉SYNTAX评分不同[(22.6±12.2)分比(19.7±10.9)分,t=3.70,P=0.000],轻、中、重度狭窄三组的PDW水平不同(Z=3.80,P=0.000).相关性分析显示,血小板分布宽度的水平与SYNTAX积分呈正相关(r=0.41),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随着PDW的升高而增加.多因素回归显示,年龄、PDW、TC是影响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主要因素.结论 血小板分布宽度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PDW可作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一个快捷经济的预测因素.

  • 超声影像特点与重症急性左心收缩功能不全患者生存状况的关系

    作者:于凤杰;王琳;万楠楠

    目的 探究超声影像特点与重症急性左心收缩功能不全患者生存状况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6例重症急性左心收缩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超声心动图表现将其分为A组(全心弥漫抑制,55例)、B组(左心弥漫抑制,15例)、C组(冠状动脉相关阶段抑制,18例)、D组(非冠状动脉相关阶段抑制,8例).比较四组患者的主要病因、各项超声检查指标和生存状况.结果 A组、B组、C组和D组患者的主要病因分别为感染性休克/全身性感染[36(61.84%)]、瓣膜病变[6(40.00%)]、缺血性心肌病[18(100.00%)]、应激性心肌病[8(100.00%)].四组患者的心率、舒张期峰值流速、收缩期峰值流速、射血分数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A组患者的二尖瓣舒张晚期血流峰速(88.36±19.32)cm/s、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速(77.36±22.84)cm/s、E/A(1.15±0.61)、E峰减速时间(243.78±55.51)ms均高于B组的(87.64± 19.77)cm/s、(75.84±22.39)cm/s、(1.07±0.59)、(231.46±58.47)ms、C组的(84.34±22.94)cm/s、(73.21±20.17)cm/s、(0.97±0.21)、(215.36±57.63)ns和D组患者的(82.15±20.56)cm/s、(70.98±18.06)cm/s、(0.85±0.31)、(204.75±49.26)ms,B组患者高于C组和D组患者,D组患者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16.55±7.43)d、强心药物使用时间(16.36±5.83)d、ICU时间(26.64±8.43)d和28 d病死率[12(21.81%)]均显著高于B组的(15.27±8.32)d、(13.27±4.22)d、(24.26±10.15)d、[3(20.00%)]、C组的(13.41±4.56)d、(13.01±5.38)d、(18.45±7.62)d、[3(16.66%)]和D组患者的(14.29±6.57)d、(12.19±4.56)d、(17.14±8.69)d、[1(12.50%)],B组患者高于C组和D组患者,D组患者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重症急性左心收缩功能不全患者超声心动图表现和生存状况不同,全心弥漫抑制患者生存状况差.

  • 住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焦虑和抑郁症状分析

    作者:喻芳;齐晓燕

    目的 探索住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焦虑和抑郁的临床特征.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至2017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426例住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汉密尔顿焦虑、抑郁评估量表对患者心理状况进行评估,计算抑郁和焦虑发生率,分析引起焦虑和抑郁的因素,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426例住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病程>3年焦虑和抑郁患者88例,占比25.29%、在职焦虑和抑郁患者101例占比27.82%、BMI>24 kg/m2焦虑和抑郁患者68例占比23.86%、住院天数>14天焦虑和抑郁患者39例占比28.06%;有高血压史和有吸烟史焦虑和抑郁患病率较低,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426例住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伴有焦虑和抑郁者234例占比54.93%,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30%.在职状态、BMI是造成住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焦虑和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住院心力衰竭患者焦虑和抑郁患病率较高,病程、在职状况、BMI、住院天数是患者焦虑和抑郁的重要影响因素,在职状态、BMI是造成住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焦虑和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

  • 蛋白酶Corin在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

    作者:陈文;贺美玲;魏丹;谷梦;董宁征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也是导致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卒中等疾病的主要病因,严重危害人类健康.高血压的发病机制研究众多,然而许多高血压患者的致病机制尚未阐明.新研究发现,Corin作为一种Ⅱ型丝氨酸蛋白酶(type Ⅱ transmembrane serine protease,TTSP)参与了血压调节过程,与高血压发病机制有密切关系.Corin 能将心房利钠肽前体(pro-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pro-ANP)和脑钠肽前体(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pro-BNP)转化为有活性的心房利钠肽(ANP)和脑钠肽(BNP),从而降低血容量和血压,调节水钠平衡,改善心功能.本文主要从Corin的分子结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和其他疾病中的功能作一简单阐述.

  • 血糖波动对机体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作者:樊国亮;陈铁男;葛焕琦

    糖尿病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迅猛增长,加之其多系统并发症的危害性,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DCCT和UKPDS[1]研究使临床认识到了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关系,但是近大型临床流行病研究表明,高血糖无法完全解释糖尿病异常迅速进展的病因,诸如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临床和实验均证实,“波动性高血糖”危害性比“稳定性高血糖”更大[2].

  • 组蛋白甲基化修饰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易欣;蒋学俊;周易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一种主要累及大、中动脉内膜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可影响包括心、脑血管系统及外周循环系统在内的多个血管床,导致冠心病、卒中等疾病[1,2].影响AS发生发展的机制除了与核苷酸的突变有关,还与表观遗传学修饰有着密切联系.表观遗传学研究的是在核苷酸序列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基因表达通过DNA修饰、RNA修饰、蛋白质修饰以及非编码RNA作用发生可遗传变化的情况[3],可以用于解释具有相似遗传背景和疾病危险因素的对象在临床表现和治疗反应上为何存在差异[4].由于表观遗传现象具有可逆性,可为疾病治疗提供新的药物研究靶点,因此,研究者们期望阐明表观遗传修饰在AS发生中的具体作用,从而针对性地设计药物进行干预,达到预防或治疗由AS引起的各种疾病.

  • 冠心病患者尿液代谢组学研究现况

    作者:木克达司·依明江;穆叶赛·尼加提

    全球心血管病占总死亡的比例高,而冠状动脉疾病可能是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目前临床运用代谢组学技术可以全面分析患者体液中代谢物的动态变化,发现体液中与疾病密切相关的特征性生物标志物,从而实现疾病的早期临床诊断.本文主要对代谢组学技术及其在冠心病患者尿液临床诊断过程中的广泛应用作一综述.

  • 多廿烷醇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机制及研究进展

    作者:陈强;黄党生;刘宏斌

    多廿烷醇(policosanol)又名“普利醇”,是古巴甘蔗蜡的提取物,含有约8种主要脂肪醇,各脂肪醇之间的比例相对稳定[1].多廿烷醇进入国内已有十余年,因价格偏高,并未大规模进行临床推广.作为一种植物降脂药物,多廿烷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疗效稍弱于同等剂量阿托伐他汀,强于同等剂量的普伐他汀,在常规剂量范围之内(10~40mg/d)可达到我国[2]及欧美[3]血脂防治指南/建议的中等强度降脂疗效.根据目前的研究结论,多廿烷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不良反应少见,临床上可单独使用或与他汀类、贝特类常用降脂药随意组合,与其他心血管类药物联用也罕见不良反应,药物安全性可靠.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D-二聚体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刘婷;晋军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指急性心肌缺血、缺氧引起的以胸痛为丰要症状的急性临床综合征,丰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其发病凶险,病情复杂,是导致患者急性死亡的常见心血管疾病.ACS的病理学基础是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形成的斑块发生破裂或糜烂,诱发机体形成闭塞性血栓、发生血管痉挛等事件,从而导致心肌的供氧量急性减少.近年来,ACS疾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因而精确的早期诊断和有效及时地治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ACS患者的临床表现有时并不十分典型,病情隐匿,给患者的早期诊断造成了很大的困难.虽然心电图和心肌酶谱被用作ACS的诊断,但是由于其滞后性,不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 干扰肥胖小鼠心肌组织中CPT1b的表达对活性氧簇代谢的影响

    作者:罗强;张逸杰;包明威;关红菁

    目的 研究干扰肥胖小鼠心肌CPT1b的表达对心肌活性氧簇(ROS)的影响.方法 4周龄的雄性C57小鼠,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N-mock)、肥胖对照组(O-mock)及肥胖干预组(O-CPT1b),对肥胖组小鼠进行高脂饮食造肥胖模型.6周龄时,向干预组小鼠心肌注射靶向CPT1b(O-CPT1b)或靶向无关基因(N-mock、O-mock)的重组慢病毒.继续喂养10周后,取小鼠心肌,Western blot检测CPT1b的蛋白表达量;行油红O染色检测心肌组织中性脂质含量;使用冷冻切片染色法及流式细胞术检测心肌细胞中ROS.结果 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携带CPT1b基因的短发夹RNA显著下调了O-CPT1b小鼠心肌组织中CPT1b的表达;肥胖引起心肌组织内中性脂质蓄积增多,下调CPT1b的表达增加了心肌内中性脂质的含量;高脂饮食还导致心肌ROS的含量显著增加,而下调CPT1b的表达可以改善甚至逆转这一进程.结论 CPT1b在肥胖小鼠心肌的ROS生成增多中起重要作用,下调小鼠心肌组织的CPT1b表达或许会通过减轻心肌氧化应激而改善肥胖性心脏重构.

  • 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在高血压大鼠中棕榈酸依赖的心肌细胞收缩性中的调节机制

    作者:关宏锏;刘文博;金香兰;许文虎;金春子

    目的 探讨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在高血压大鼠中棕榈酸依赖的心肌细胞收缩性中的调节机制.方法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高血压组,各组27只,制备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高血压模型大鼠模型,用美国肯特coda多动物多通道尾袖套法无创血压系统监测大鼠血压,采用IonOptix单细胞收缩检测系统检测心肌细胞收缩.结果 ①4周末对照组收缩压和舒张压为(115.4±4.7)mmHg和(94.8±2.8)mm Hg,高血压组为(158.6±4.8)mm Hg和(128.8±2.9)mmHg,4周末与对照组相比高血压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增高;②棕榈酸增强对照组心肌细胞收缩性,但高血压组无此作用;③依托莫司(ETO)为肉碱脂酰转移酶1抑制刘,ETO能抑制对照组中棕榈酸增强心肌细胞收缩性的作用;④S-甲基-硫代L-瓜氨酸(SMTC)为nNOS抑制剂,在高血压组中,预处理SMT℃可恢复棕榈酸促进心肌细胞收缩的作用.但同时给予ETO和SMTC时棕榈酸增强心肌细胞收缩性的作用又被抑制.结论 在健康大鼠心脏中,棕榈酸通过肉碱脂酰转移酶1增加心肌收缩力.在高血压大鼠心脏中,棕榈酸依赖性心肌细胞收缩被增多的nNOS限制,主要是通过增多的nNOS对肉碱脂酰转移酶1的调控作用.

  • 尼可地尔对老年多支病变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心肌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

    作者:韩孝宇;安建立;王文广;杨红梅;张晶;王庆胜;代玉涵;刘晓媛

    目的 综合评估口服尼可地尔对老年多支病变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 入选2015年4月至2016年12月间心内科收治的129例急诊PCI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64例),对照组行常规急诊PCI治疗并围术期用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入院加服尼可地尔,每次5 mg,每日3次,出院后连续服用6个月,比较两组PCI术中血液灌注情况、围术期血清学心肌损伤指标及不良心血管事件,术后随访6个月,记录“冬眠”心肌灌注及运动耐力改善情况,评估心功能.结果 观察组支架置人后即刻梗死相关动脉达到TIMI 3级血流比例(96.9%比90.6%)、心肌3级染色比例(90.8%比82.8%)及术后2hST段回落比例(86.2%比76.6%)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4 h CK-MB、cTnI、BNP、hs-CR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心肌核素显像显示:观察组术后6个月较术后3个月静息灌注总积分、总灌注缺损面积百分比下降数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6个月LVEF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LVEDVI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住院期间(13.8%比23.4%)、随访期内(6.2%比14.1%)任一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口服尼可地尔有助于减轻老年多支病变STEMI患者急诊PCI围术期心肌损伤,术后连续服用尼可地尔能有效改善梗死后“冬眠”心肌灌注,患者心功能获益显著.

  •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短期预后观察

    作者:徐正云;任国珍

    目的 评价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难洽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短期预后.方法 选取我院住院的心力衰竭患者.给予常规心力衰竭方法治疗2周.心力衰竭的临床症状未得到改善或恶化者60例.此60例患者重新评估NYHA心功能分级,复查超声心动图,测定血NT-proBNP,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试验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重组人脑利钠肽,对照组继续原治疗.观察两组用药72 h前后临床症状、体征,NYHA心功能分级、NT-proBNP、LVEDD、LVEF变化,测6 min步行试验.随访6个月,统计心力衰竭再住院、死亡情况.比较两组NT-proBNP、LVEDD、LVEF变化.测6 min步行试验.结果 试验组较对照组心力衰竭临床表现、NYHA心功能改善(有效率90.00%比63.33%)、NT-proBNP降低[(3583.07±440.28)ng/L比(4136.95±601.37)ng/L]、LVEDD降低[(61.28±4.11)mm比(63.67±4.77)mm]、LVEF提高[(44.85±4.47)%比(42.49±4.40)%]、6 min步行试验[(141.18±23.37)m比(125.46±27.08)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随访6个月,试验组心力衰竭再住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6.67%比30.00%,P<0.05),两组病死率无明显差异(3.33%比13.33%,P>0.05).试验组较对照组NT-proB-NP[(258.15±90.46)ng/L比(337.20±102.35)ng/L]、LVEDD[(55.84±4.50)nm比(62.39±4.64)mm]、LVEF[(48.08±3.50)%比(44.95±4.18)%]、6min步行试验[(355.14±65.25)m比(300.93±74.15)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重组人脑利钠肽在改善心功能、提高射血分数、降低NT-proBNP、LVEDD等指标方面、有显著优势,是难治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治疗方法,并可改善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短期预后.

  • 尼可地尔片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以及对血管内皮功能和炎性因子指标的影响

    作者:张阳鑫;李晓辉;孙健武;高翔

    目的 探究分析尼可地尔片联合曲美他嗪在临床中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效果、对血管内皮功能以及炎性因子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3月至2017年4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10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遵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54例)与观察组(54例).对照组给予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给予尼可地尔片联合曲美他嗪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以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炎性因子指标、心功能的影响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ET-1、FMD、NO三项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水平、TNF-α、hs-CRP炎性因子水平、LVEF、LVEDD、LVPWd心功能指标水平比较(P>0.05);经过不同方式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2.6%)显著优于对照组(76.0%)(P<0.05);且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水平、炎性因子水平、心功能指标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选择尼可地尔片联合曲美他嗪进行治疗,可改善心功能以及血管内皮功能,降低炎性因子指标水平,改善临床症状等,促进康复以及提高生存质量,在临床中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

  • 血塞通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临床研究

    作者:刘化进;乔增勇;马江伟;张立;曹华;王宏伟;朱翠清

    目的 探讨血塞通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2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给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观察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血塞通治疗.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d血清标志物水平、术后1d TIMI血流分级、术后1d心肌显色分级、术后7d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术后1个月心功能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CK-MB、cTnT、hs-CRP、PTX-3、BNP和LVEDD水平分别为(76.55±19.54)U/L、(18.45±8.11)μg/L、(4.78±2.31)ng/ml、(2.46±1.44)ng/ml、(149.56±80.45)pg/ml、(52.23±2.88)mm,均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IMI血流分级、心肌显色分级和LVEF水平分别为(3.35±0.61)级、(3.02±0.59)级、(50.45±4.82)%,均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5.00%比8.33%),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血塞通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心肌供血,减轻炎症反应,改善患者心功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一例报道

    作者:刘东霞;王有余;杨小东;万峰

    1 病例资料患者女性,77岁,主因间断胸痛2个月,加重1周于2017年11月8日入院.患者2个月前活动时出现心前区闷痛,向左侧肩背部及双上肢放射,含服“速效救心丸10粒”后约3 min缓解,上述症状反复发作,于1周前加重,发作更加频繁.2型糖尿病史1周.心电图示V3~V5导联T波低平.(2017年11月2日)甘油三酯:2.66 mmol/L,低密度脂蛋白:3.18 mmol/L.诊断:①不稳定型心绞痛;②2型糖尿病;③高脂血症.入院后给予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单硝酸异山梨酯、匹伐他汀、低分子肝素治疗,于2017年11月10日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及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PCI),CAG示:前降支近段100%闭塞(图1),回旋支远段弥漫、偏心狭窄,重约70%,于前降支狭窄处置入Excel支架(3.0mm×36 mm)1枚,术后造影,无残余管腔狭窄、血管内膜撕裂及夹层形成,远端血流TIMI 3级(图2).术后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匹伐他汀.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