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Research 중국심혈관병구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煤炭总医院
  • 影响因子: 0.8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2-5301
  • 国内刊号: 11-512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80-123
  • 曾用名: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 创刊时间: 200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社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胡大一;万峰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绝经后女性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崔琳琳;高国杰;丁力平;靳志涛;胡桃红

    目的 探讨绝经后女性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明确诊断为ACS的138例绝经后女性住院患者与259例男性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①绝经后女性ACS患者发病年龄大[(62.75±8.62)岁比(56.29±10.20)岁],发病到就诊时间长[(132.30±39.56)h比(105.96±42.01)h],出现典型胸痛症状者较少(女性68.84%,男性81.4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②绝经后女性ACS患者易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女性组分别为44.93%、78.99%;男性组分别为22.01%、6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③绝经后女性ACS患者选择手术治疗(PCI或CABG)者少于男性组(53.62%比66.02%).造影提示女性组重度或闭塞病变较男性组发生率高(54.05%比45.03%),多支病变较男性组发生率高(78.38%比60.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绝经后女性ACS患者发病症状不典型,冠脉病变较重,其范围及严重程度与多项心血管危险因素相关,积极诊治率低,需加强对绝经后女性ACS患者的防治.

  • 单导管指导下射频消融右心室流出道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

    作者:高潮;张静;潘健源;金小芹;周高亮;程自平

    目的 探讨单导管标测指导下特发性右心室流出道(RVOT)频发室性早搏(VPC)、室速(VT)射频消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中心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行单导管指导下射频消融治疗的特发性RVOT室早、室速患者共40例,男女比例1.0∶1.2,平均年龄(42.3±16.3)岁,发病时平均年龄(38.1±16.1)岁.结果 40例中单导管激动顺序标测和起搏标测确定起源于间隔部24例,游离壁16例.射频术中及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手术即刻成功率为92.5%,随访(17.7±3.6)个月,复发6例(复发率16.2%),总成功率为77.5%.结论 特发性RVOT频发VPC、VT间隔部起源多于游离壁.单导管标测指导下射频消融RVOT室性心律失常有效、安全.

  •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微创小切口治疗体会

    作者:陈梦苒;韩继彪;邬松;张俊峰;韩浩;张桂敏

    目的 探讨胸骨下段小切口与右胸小切口两种微创术式在小儿常见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解放军105医院心血管外科2011年3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63例,其中男性27例,女性36例.63例中采用胸骨下段小切口33例、右胸小切口30例;单纯房间隔缺损(ASD)22例,单纯室间隔缺损(VSD)25例,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PDA)4例,室间隔缺损合并房间隔缺损10例,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瓣狭窄(PS)2例.结果 所有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死亡,无低心排血量、肺部感染、切口感染等近期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至1年,无残余漏、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胸廓畸形等远期并发症.结论 胸骨下段小切口与右胸小切口两种微创术式选择性应用于常见先天性心脏病,安全可靠、创伤小、切口美观,值得推广.

  • 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关系的研究

    作者:陈爱芳;韩卫红;张伟;黄曼维

    目的 评价老年高血压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相关关系及意义.方法 选取2011年5月至2013年6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神经内科和保健科住院的老年高血压患者66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24例,年龄64~88 (73.4±5.7)岁,设无心脑血管并发症的老年高血压患者(32例)为B组,老年高血压并脑梗死患者(34例)为C组;从同期在青岛市市立医院查体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人群中选取性别、年龄相匹配的30人为对照组(A组).采用高分辨率超声检测三组人群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内径(r)、IMT/r比值及血流动力学参数,ELASA法检测血清VEGF,比较各组VEGF水平.按颈动脉平均IMT分为内膜正常组、内膜增厚组、斑块形成组和管腔狭窄组,比较各组VEGF水平.结果 三组IMT及IMT/r比值分别为:A组(0.89±0.12)mm,(12.81±2.0)%;B组(1.12±0.15)mm,(16.7±2.32)%;C组(1.35±0.18)mm,(18.44±3.54)%.B组和C组患者IMT及IMT/r比值比A组增大(P<0.05).C组颈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SPV)为(0.43±0.10)m/s,舒张末期流速(EDV)为(0.11±0.04)m/s,血管搏动指数(PI)为(2.05±0.32),阻力指数(RI)为(0.89±0.08),显著高于B组和A组(P<0.05).三组血清VEGF水平分别为52.46 pg/ml、168.95 pg/ml、294.66 pg/ml,B组和C组患者血清VEGF水平比A组升高(P<0.05),尤以C组改变更明显,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老年高血压尤其并发脑梗死患者存在明显的颈动脉粥样硬化,其血清VEGF水平明显升高.高分辨率超声检测颈动脉IMT及血流动力学参数结合血清VEGF水平的变化,对高血压脑梗死的预测有一定参考价值.

  • 急诊青年胸痛患者的超声心动图表现及临床特点

    作者:许惠敏;王政

    目的 探讨急诊青年胸痛患者超声心动图表现及临床特点.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急诊室收治的年龄<40岁的胸痛患者200例,分析其临床表现、超声心动图表现、冠脉造影资料.结果 200例患者中男性150例,女性50例,年龄均<40岁,小20岁,平均32.5岁.能明确诊断并为临床提供重要帮助者130例,阳性率为65%,其中冠心病34例(26.2%)、急性心力衰竭20例(15.4%)、心包积液3例(2.3%)、肺栓塞8例(6.2%)、非心源性胸痛50例(38.5%),其他15例(11.5%).结论 超声心动图对心血管危重症急诊协助除外心血管性病因等提供了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对指导临床治疗起着其他影像检查无法替代的作用.

  •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对冠心病患者狭窄冠脉灌注区域局部应变的评价

    作者:孙妍;安莹波;乔英艳;吴山;孙琪玮;江波;王琴;杨娅

    目的 结合冠状动脉所属区域各项应变参数,分析冠状动脉狭窄对该局部区域应变的影响.方法 入选2012年5~11月我院行冠脉造影检查的拟诊或确诊冠心病51例,其中男性36例,女性15例,年龄40~70(56.01 ±8.55)岁.将所有人选者按三支冠脉分布区分为左前降支灌注区、左回旋支灌注区及右冠状动脉灌注区,共153个区域;按冠脉造影狭窄是否>50%将各区域分组,共分为6组:左前降支狭窄≥50%组(25个)、左前降支狭窄<50%组(26个)、回旋支狭窄≥50%组(23个)、回旋支狭窄<50%组(28个)、右冠狭窄≥50%组(29个)和右冠狭窄<50%组(22个).所有入选者采集标准心尖四腔切面左心室全容积图像并存储,应用3DST在线分析软件获得各应变参数.将各冠脉灌注区域内各项应变等参数分别求和计算均数.分析冠心病左室局部应变等参数.结果 ①左前降支狭窄<50%组与狭窄≥50%组的左前降支灌注区域各项应变平均值分别为:纵向峰值应变-16.17±5.26比-13.03±4.84,P<0.01;周向峰值应变-31.79±14.10比-24.74±9.12,P<0.01;径向峰值应变32.02±14.64比27.70±10.48,P<0.05;心内膜面积应变-41.42±14.87比-33.54±11.74,P<0.01.②回旋支狭窄<50%组与狭窄≥50%组的回旋支灌注区域各项应变均值分别为:纵向峰值应变-14.95±6.01比-12.04±4.25,P<0.05;周向峰值应变-28.46±15.09比-24.23±10.22,P<0.05;径向峰值应变31.81±14.45比26.59±12.45,P<0.05;心内膜面积应变-37.15±13.83比-30.47±12.29,P<0.05.③右冠状动脉狭窄<50%组与狭窄≥50%组的右冠状动脉灌注区域各项应变均值分别为:纵向峰值应变-14.23±5.01比-12.09±4.67,P>0.05;周向峰值应变-28.47±11.95比-23.50±10.22,P<0.05;径向峰值应变30.22±15.86比26.32±7.93,P>0.05;心内膜面积应变-39.40±14.23比-30.29±10.84,P<0.05.④冠脉分布区局部心内膜面积峰值应变对该区域灌注血管狭窄的诊断价值较高.结论 ①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通过多项应变参数可以发现冠心病患者早期缺血时心肌形变能力的减低.②左室局部周向、纵向应变可用于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的检测,但诊断价值较低.③局部心内膜面积峰值应变对早期心肌缺血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 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与急性心肌梗死相关性临床研究

    作者:贾明理;李昌;夏豪;曾彬

    目的 探讨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对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88例(AMI组)及诊断为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4例(对照组),统计患者基本临床资料及入院24h内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NT-proBNP与AMI的相关性.结果 AMI组与对照组相比,在年龄、性别、高血压史、吸烟史、饮酒史、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上未见统计学差异,糖尿病史、NT-pro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YO)、超敏肌钙蛋白Ⅰ(ultra-TnⅠ)、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糖(Glu)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T-proBNP与ultra-TnⅠ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关关系(r2=0.746,r=0.864,P<0.01).ROC曲线显示,AUCM-proBNP=0.952,Cut-offNT-proBNP=246.82 pg/ml,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灵敏度为87.9%,特异度为81.3%.结论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 心室间隔部起搏对血浆脑钠肽、心室功能和血流动力学影响的研究

    作者:林德智

    目的 探讨心室间隔部起搏对血浆脑钠肽、心室功能、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9月至2013年12月在本院植入起搏器的10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起搏部位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采用右室心尖部起搏,观察组采用右室间隔部起搏.观察两组患者的起搏参数、血浆脑钠肽(BNP)、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观察组ORS波宽度(QRSD)为(123.96±14.32)ms,低于对照组的(131.58±14.74)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心脏指数(CI)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 h、24 h BN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房颤发生率比较耒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心室间隔部起搏对心室功能影响低于右室心尖部起搏,能更好地保障心脏的收缩功能,临床应加以重视.

  • 食管心电图在优化双腔起搏器房室间期中的价值

    作者:刘曼华;尹琼;张建;高启军;万书平;魏辉;余新堂

    目的 探索用食管心电图优化双腔起搏器房室间期.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2014年3月因高度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双结病变在我院植入起搏器的患者22例,男性13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61±12)岁.同步记录食管心电图与体表心电图,测量出房间传导时间,在此基础上加100 ms,设定为优化后起搏器的房室间期.每例患者分别在出厂时设定的房室间期和根据食管心电图优化后的佳房室间期(AV间期)下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当采用经食管心电图优化后的佳房室间期时,患者的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常规出厂设置的房室间期下所测量的值[(35.18±7.33)ml比(34.32±7.14)ml;(83.98±12.63)ml比(84.71±12.90)ml;(57.99±6.90)%比(59.30±6.95)%,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食管心电图可测量出患者的房间传导时间,根据数值进行个体化的房室间期的优化,使患者得到良好的血流动力学效果.该方法无创、简便易行,适合临床广泛应用.

  • 超声心动图对主动脉瓣二叶畸形评估的探讨

    作者:张雪梅;刘波;丁育增;程功;付建莉;王珍芳;任媛;王欢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评估主动脉瓣二叶畸形(BAV)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6月经超声诊断并被临床证实的BAV患者70例(横裂组44例、纵裂组21例、斜裂组5例),并与正常组30例进行比较.测主动脉窦部及升部内径、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左心功能及左房横径,观察患者瓣膜有无钙化、狭窄、关闭不全及脱垂.结果 BAV患者部分伴有瓣膜回声增强、增厚、钙化和脱垂,可造成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主动脉升部增宽,纵裂组(39.840±6.361)mm,横裂组(37.480±5.793)mm,高于正常组的(30.270±2.348)mm;室间隔增厚,纵裂组(11.180±1.968)mm,横裂组(11.430±1.912)mm,高于正常组的(9.900±0.403)mm;左房横径增大,纵裂组(37.090±8.203)mm,横裂组(37.950±9.058)mm,高于正常组的(30.330±2.820)mm.结论 超声心动图对诊断BAV有重要价值.BAV可合并主动脉升部增宽、室间隔增厚及左房横径增大,而瓣膜舒张期关闭线形态分类横裂式、纵裂式对心脏结构和功能影响不大.

  • 主动脉覆膜血管内支架治疗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疗效

    作者:胡楝;曹勇;刘超;余观水;邓元子;程华森

    目的 总结主动脉覆膜血管内支架治疗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09年8月至2014年7月经CT增强扫描确诊为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的患者63例,从股动脉植入主动脉覆膜血管内支架,封堵破口.植入后重复进行血管造影检查.结果 血管内支架植入全部成功.术后造影60例无内漏,3例轻度内漏,1例出现左上肢缺血.随访CT检查1~3年,未出现脊髓损伤、支架移位等并发症,大部分胸背痛等症状消失.结论 主动脉覆膜血管内支架是治疗胸主动脉瘤的有效方法,近期疗效满意.

  • 院内“一键启动”流程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救治中的应用

    作者:张晓丽;侯旭敏;刘倩倩;蒋锦琪;曲新凯;方唯一

    目的 探讨院内“一键启动”流程实施对救治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效果.方法 以急诊绿色通道为基础,胸痛中心为平台,建立院内“一键启动”流程,并对“一键启动”流程实施前后的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一键启动”流程实施后的16个月内共收治了126例STEMI患者,与流程实施前16个月相比,入门-球囊扩张时间(D2B)缩短了42.9 min(38.1%),平均住院天数缩短了2d(20.2%),人均住院费用减少了2893元(5.11%),并有效降低了STEMI患者的院内死亡率.结论 采用院内“一键启动”流程,能有效缩短STEMI患者的救治时间,明显降低病死率,是控制医疗费用和提高服务质量的有效方法.

  • 冠脉斑块类型及冠脉狭窄程度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张彩丽;李蓉;刘静;刘杏;王志广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与非脑梗死患者冠脉斑块类型及冠脉狭窄程度的差异.方法 选取2013年3~7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172例可疑冠心病患者,根据有无脑梗死病史,分为脑梗死组(46例)和非脑梗死组(126例).所有患者均行冠脉双源CT,并对冠脉血管斑块节段(混合斑块节段、钙化斑块节段和非钙化斑块节段)计数.对两组患者冠脉斑块的类型及冠脉狭窄程度分析比较.结果 脑梗死组冠脉病变支数明显多于非脑梗死组(P=0.019);脑梗死组冠脉斑块节段总数和混合斑块节段数明显多于非脑梗死组(P<0.01);脑梗死组与非脑梗死组相比,LM P=0.016,LAD P<0.01,LCX P=0.003,RCA P=0.037,且混合斑块节段数明显多于非脑梗死组.结论 ①与无脑梗死病史的患者相比,有脑梗病史且合并疑似冠心病的患者,冠脉受累节段数明显较多;②冠脉混合斑块有可能是脑梗死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但尚需进一步大样本研究.

  • 阿托伐他汀及免疫球蛋白联合应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免疫调节和炎性反应的影响

    作者:余成;张红;洪萍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及免疫球蛋白联合应用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免疫调剂和抗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本院心血管病中心收治的CHF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常规组(A组)20例、阿托伐他汀组(B组)20例、免疫球蛋白组(C组)20例、阿托伐他汀+免疫球蛋白组(D组)20例.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肌酶指标、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18(IL-18).结果 经过治疗,四组CHF患者的心肌酶指标、IL-10、TNF-α、IL-6和IL-18浓度均显著降低(P<0.05),D组[依次分别为(37.74±6.33)IU/L、(36.18±4.54)IU/L、(184.94±16.44)IU/L、(23.24±1.66)IU/L、(59.15±7.25)pg/ml、(174.26±20.43)ng/L、(11.32±2.11)ng/L、(41.18±5.33)pg/ml]与其他三组相比下降尤为显著(P<0.05).治疗后四组CHF患者LVEF均显著升高,D组[(52.15±6.13)%]升高尤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及免疫球蛋白联合应用于CHF患者可起到免疫调剂和抗炎性反应的作用,对控制CHF患者病情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 复杂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46例治疗分析

    作者:李淑珍;朱宪明;刘志平;张玉龙;王坚;李伟

    目的 探讨复杂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治疗的佳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03年1月至2014年1月共46例复杂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行覆膜支架腔内植入术患者,其中男性41例,女性5例,年龄33~64岁,平均45岁.16例采用2枚支架植入术,30例应用长直筒支架.术后1、3、6、12个月及以后每年均行CTA复查,比较两组内漏发生率、围手术期有无脊髓缺血、假腔血栓化及支架远端有无并发症.结果 46例患者中有2例发生急性脊髓缺血导致截瘫,远端支架贴附不良1例,支架远端相关并发症4例均为放置长直筒支架患者,无支架内漏及移位,无脑梗死及脏器缺血等并发症.所有患者无死亡.结论 采用2枚支架植入术避免了现有支架长度及直径的限制,可根据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患者不同特点制订腔内修复治疗方案.此方法适用、可行,避免支架与主动脉远端直径不匹配引起远期并发症.

  • 急性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再灌注性低血压的相关分析

    作者:李永斌;姚朱华;程立松;曹明英;庞志华

    目的 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发生再灌注性低血压(RH)的预测指标,以及RH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进行直接PCI的STEMI患者,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4例患者分为RH组和无RH组,收集并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发生RH的预测指标;比较两组患者12个月随访时主要心脏事件(MACEs)的差别.结果 组间比较表明,RH组梗死相关血管(IRA)以右冠状动脉(RCA)居多(75.0%比27.7%,P=-0.000),再灌注时间短[(4.7±0.8)h比(6.8±2.8)h,P=-0.04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RA (OR=5.956,95%CI 1.298~10.878,P=0.015)、再灌注时间(OR =4.262,95%CI 0.110~.0.944,P=-0.039)是发生RH的预测因子.住院期间及随访12个月,两组MACEs无显著差异(P值分别为0.608和0.499).结论 RCA病变、再灌注时间短是发生RH的预测因子;RH患者随访12个月MACEs无显著增加.

  • 老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与心律失常及心率变异性的关系研究

    作者:孟昊;胡元会;宋庆桥;褚瑜光;魏艺;贾岱琳;张菀桐;李可

    目的 探讨老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LVH)与心律失常及心率变异性(HRV)的关系.方法 纳入2012年10月至2014年7月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内科住院的303例老老年高血压患者,根据是否合并左心室肥厚分为2组,检测24 h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时域分析及超声心动图,观察两组间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 老老年高血压合并LVH组较不合并LVH组房性、室性心律失常检出率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NN50、RMSSD、SDNN、SDANN的P值分别为0.573、0.198、0.110、0.812,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 老老年高血压合并LVH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增高,而老老年高血压合并LVH和不合并LVH患者心率变异性无明显差异.

  • 比索洛尔联合非洛地平缓释片对心率偏快中青年高血压的双重治疗

    作者:袁克;钟柏英;周俊;蒋军军;朱永芝

    目的 观察比索洛尔合用非洛地平缓释片对中青年舒张压升高为主伴心率偏快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2年2月至2013年7月来湖南医药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就诊,以1~2级舒张压升高为主、静息心率>70次/min的中青年患者77例,随机分成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9例).观察组给予比索洛尔(2.5~5.0 mg,1次/d)和非洛地平缓释片(5 mg,1次/d);对照组仅给予非洛地平缓释片(5~10 mg,1次/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8周末)的血压、心率及安全性.结果 ①观察组降压总有效率为94.7%(36/3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8%(28/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降低坐位舒张压幅度和静息心率幅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18.5±6.4)mmHg比(9.3±5.3)mmHg,(9.3±5.3)次/min比(1.7±7.1)次/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③患者不良反应轻微,均在可耐受范围.结论 比索洛尔加非洛地平缓释片,对心率偏快的中青年高血压患者有降压和降心率的双重作用,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荐.

  • Fontan术后血浆内皮素-1和肾上腺髓质素的改变研究

    作者:秦长瑜;邓晓娴;尚小珂;张李涛;张刚成;柳梅;丁珊珊;Liang Zhong

    目的 探讨血浆内皮素-1(ET-1)和肾上腺髓质素(AM)在Fontan手术前后的变化情况及相互关系.方法 随机选择2012年1~6月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行Fontan手术的患儿8例,为Fontan组;另随机选择8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行双心室修复,为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前经超声心动图或心导管检查都排除了继发性肺动脉高压.于体外循环(CPB)前即刻采5ml静脉血测定血浆ET-1和AM水平.术后即刻,术后6h、24h采静脉血测定血浆ET-1和AM的水平.结果 两组血浆ET-1水平于CPB后均升高,在CPB后6h达到峰值,CPB后24h减少.在CPB后6h及24 h,Fontan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浆ET-1水平呈显著高值[(8.41±2.28)pg/ml比(5.30±1.17)pg/ml,P=0.004;(8.40±2.28)pg/ml比(2.45±0.70)pg/ml,P=0.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血浆AM水平在CPB后均立即增加,在CPB 6 h后对照组达到峰值.CBP后6h,Fontan组血浆AM水平升高的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81.50±37.93)pg/ml比(221.00±59.71)pg/ml,P=0.045],24h迅速恢复到CPB前基线水平,与对照组相比表现为显著低值[(72.62±25.07)pg/ml比(174.75±73.33)pg/ml,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Fontan手术体外循环后患者ET-1表现出显性效应,可能在Fontan手术后的血管收缩机制中起重要作用.AM参与了Fontan手术后保护机制.

  • 白介素-8和白介素-10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中的相互作用

    作者:董瑞红;刘剑刚;王承龙

    近年来病理学研究已证实,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的急性心肌缺血事件不仅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冠状动脉内不稳定斑块的存在,继而发生了痉挛、破裂、出血和血栓形成.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可以引起炎症反应的各个表现,其主要表现为中性粒细胞的积聚、黏附及浸润,活化的巨噬细胞(Macrophages,mφ)产生大量细胞因子、生长因子、某些蛋白酶及反应性氧化自由基,后者能进一步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分子,形成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而损伤内皮.

  • 非杓型高血压的研究进展

    作者:高春燕;陈丽曼;娄满

    中国疾控中心新研究结果显示,目前我国高血压患病人数已突破3.3亿[1].国内外大量研究证明,和杓型高血压患者相比,非杓型高血压(non-dipper hypertension,NDHT)患者夜间血压没有充分下降,是心血管危险的判断指标,和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密切相关,是独立于血压负荷的高危因素[2].正确区分杓型高血压和NDHT,对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治疗和预后具有指导意义,NDHT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现就NDHT的发生机制、后果、临床意义及药物选择综述如下.

  • MicroRNA-155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黄志航;徐新;张社兵

    MicroRNAs是一类高度保守的长度为19~25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内源性单链小分子RNA,通常靶向单个或多个mRNA,通过降解靶mRNA或对其翻译水平的抑制而起到调节基因转录后水平的表达[1,2].其参与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和代谢等生物学过程[3].研究发现,MicroRNAs可以调节人体30%左右的总基因[4],并且在心脏发育、血管发育及血管再生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5],故对于Mi-croRNAs和心血管疾病相关性的研究也日渐增多.在众多的MicroRNA中MicroRNA-155逐渐进入研究人员的视野,相关研究发现其已成为许多重要生物学过程的主要调节因子之一,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6],并且有望成为心血管相关疾病诊疗的一个新型分子靶点[7].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高血压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赵化庭;戴海龙;光雪峰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一种睡眠时呼吸停止的睡眠障碍.常见的原因是上呼吸道阻塞,经常以大声打鼾、身体抽动或手臂甩动结束,主要以睡眠中反复发作的呼吸暂停或低通气导致的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为特点.主要分为中枢型、阻塞型及混合型,其中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为常见,是多种全身性疾病的危险因素,肥胖、年纪大、肌肉松弛的人群高发.多导睡眠图(PSG)是诊断此病的金标准,量化指标是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及夜间低血氧饱和度.研究表明,OSAS常与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疾病并存[1],这一现象受到越来越多的心脑血管专家的关注.值得指出的是,流行病学及临床研究证实OSAS与高血压之间存在密切因果关系[2-4].本文主要就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与高血压的关系进行综述.

  • TGF-β1和b-FGF在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血管重塑中的作用

    作者:付海明;岳建伟

    目的 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血管重塑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8周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各20只,按照“二肾一夹”法制备高血压大鼠模型.每周检测大鼠尾动脉收缩压1次.8周后处死取颈总动脉、腹主动脉做形态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动脉管壁中b-FGF和TGF-β1的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尾动脉收缩压增高[(149.76±7.56)mm Hg比(88.68±3.96)mm Hg,P<0.01];动脉中膜增厚(P<0.05);管壁b-FGF、TGF-β1表达增强(P<0.01);b-FGF与TGF-β1表达呈正相关,在颈总动脉r=0.88,在腹主动脉r=0.87,均P<0.01.结论 b-FGF、TGF-β1可能促进了高血压血管重塑的病理过程,二者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

  • 2014年ESC/EACTS关于心肌血管重建术的临床指南(一)

    作者:梁峰;胡大一;方全;沈珠军

    在庆祝首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 50周年及首例冠脉介入治疗37周年之际,欧洲心脏病学会/欧洲心胸外科协会(ESC/EACTS)指南工作组系统回顾了1980年以来的所有随机对照试验(RCT),即不同血管重建策略的头对头对比试验,包括CABG、球囊血管成形术,使用裸支架和药物支架的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与药物及不同再血管化策略比较,检索到100项RCT,涉及93 553例患者和262 090人年的随访,综合考虑了多种其他因素,制定了该项以患者为中心、证据为主导的心肌血管重建术临床指南.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