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药学 > 中药材杂志

中药材

中药材杂志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主办单位: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信息中心站
  • 影响因子: 0.9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4454
  • 国内刊号: 44-128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1001-4454
  • 曾用名: 中药材科技
  • 创刊时间: 197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药材》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元四辉
  • 类 别: 中药学
期刊荣誉:
  • 复元口服液增强肠功能的药效学研究

    作者:宜全;彭飞;魏毅;罗淼珊

    目的:观察复元口服液(FYOL)对肠管运动的调节作用.方法:测定FYOL对正常及肠运动功能低下的小鼠小肠推进功能的影响、对正常大鼠在体肠管运动的影响、对大鼠微循环的影响以及对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结果:FYOL能增强正常及阿托品所致的肠运动功能低下的小鼠小肠推进功能,能增强大鼠在体肠蠕动强度,但对蠕动频率无明显影响.FYOL能改善血瘀模型大鼠肠系膜微循环和抑制醋酸所致小鼠腹腔炎性渗出.结论:FYOL具有促进肠蠕动、改善微循环、抗炎的作用.

  • 柴胡总皂苷抗内毒素活性研究

    作者:刘云海;陈永顺;谢委;白杰

    目的:探讨柴胡总皂苷(BCS)抗内毒素活性.方法:从柴胡中提出柴胡总皂苷,用体外鲎试验法、细菌内毒素致兔热模型、细菌内毒素致卡介苗增敏小鼠毒性证实其抗内毒素活性.结果:体外鲎试验法显示将50 mg*ml-1的柴胡总皂苷溶液稀释至32倍仍有直接破坏内毒素作用;解热实验显示,BCS+LPS组、模型组(LPS)、BCS组的大升温和平均升温分别为0.05℃和0.75℃,0.01℃和-0.25℃,0.49℃和-0.37℃,BCS+LPS组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细菌内毒素致小鼠毒性实验显示,BCS+LPS组死亡率(13.3%)大于BCS组(5.0%),但与模型组(90.0%)相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柴胡总皂苷具有抗内毒素活性.

  • 丹参酮ⅡA对四氯化碳损伤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的影响

    作者:刘永忠;王晓东;刘永刚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对四氯化碳(CCl4)损伤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原位灌流分离大鼠肝细胞培养36 h后加入丹参酮ⅡA,同时造成CCl4损伤,于损伤3 h测培养液中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的含量,谷丙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并用MTT法测肝细胞存活率.结果:丹参酮ⅡA明显改善细胞存活率,抑制CCl4引起的ALT、LDH活力的升高,同时抑制MDA、NO的产生及提高SOD活力.结论:丹参酮ⅡA能有效抑制CCl4造成的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损伤.

  • 牛膝醇提物对Aβ42聚集的抑制作用

    作者:罗焕敏;谷峰;李晓光

    目的:观察牛膝醇提物(Nx-E)对Aβ42聚集的抑制作用.方法:Aβ42单独或和Nx-E在37℃,5%CO2培养箱中孵育后,采用硫磺素T(Th-T)荧光分析以及透射电镜观察Aβ42的聚集程度.结果:1 μg*μl-1Aβ42孵育7 d后荧光强度明显升高,电镜观察发现Aβ42以淀粉样纤维结构为主,呈针状聚集;低、中、高三个剂量(7.5、15、30μg*μl-1)的Nx-E与Aβ42共同孵育7 d后,中、高剂量Nx-E与Aβ42的共同孵育产物荧光强度比Aβ42单独孵育明显减弱;形态学观察纤维样结构减少,无定形结构增加,存在大量散在的颗粒.结论:1 μg*μl-1Aβ42孵育7 d已"老化";15和30 μg*μl-1的Nx-E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Aβ42聚集.

  • 桃花止泻冲剂的药效学研究

    作者:山丽梅;赵艳玲;肖小河;蔡光明;贺承山

    采用炭末推进法和药物性腹泻模型,观察了桃花止泻冲剂对小鼠小肠推进运动、药物性腹泻的影响,并初步观察桃花止泻冲剂的抗炎作用.结果表明,桃花止泻冲剂能明显抑制新斯的明引起的小鼠小肠推进亢进作用,减少番泻叶引起的小鼠腹泻发生率和次数,并具有剂量依赖性.桃花止泻冲剂11.70和17.55 g/kg剂量组能明显抑制乙酸引起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高.

    关键词: 桃花止泻冲剂 腹泻
  • 黄花败酱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作者:初正云;姜泓;刘英勃;葛海林

    黄花败酱系败酱科(Valerianaceae)败酱属植物黄花败酱(Patrinia scabiosaefolia Fisch)的根或带根全草.具有清热解毒,排脓破瘀之功效;可用于治疗肠痈,下痢,赤白带下,产后淤滞腹痛,目赤肿痛,痈肿疥癣等症[1].

  • 枳壳药材HPLC指纹特征研究

    作者:杨翠平;苏薇薇;劳业兴;吴忠

    采用HPLC法构建了枳壳药材的指纹特征谱,为控制其质量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枳壳 指纹特征 HPLC
  • 冬虫夏草道地药材与人工虫草菌丝体的分析比较

    作者:赵祥军;邱瑞桂;袁海龙;肖小河

    采用薄层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冬虫夏草与人工虫草菌丝体进行了分析比较,为合理用药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冬虫夏草 质量评价
  • 甘西鼠尾与丹参三种有效成分含量的比较

    作者:朱伟燕;黄晓芬;葛发欢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西藏甘西鼠尾中丹参素、原儿茶酸、原儿茶醛含量,并与丹参作比较.结果表明,西藏甘西鼠尾中上述成分含量比丹参高.

  • 竹叶椒叶挥发性成分的研究

    作者:熊艳;蒋孟良;吴学文

    将经水蒸气蒸馏法制备所得的竹叶椒叶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

  • HPLC法测定宫廷补酒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

    作者:赵钟祥;杨新洲;唐琛霞;阮金兰

    目的:建立宫廷补酒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C18柱,甲醇-水(90∶ 10)为流动相,流速为1 ml/min,UV检测波长为270 nm.结果:此方法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2.99%(n=5).结论:本法结果准确可靠,为控制宫廷补酒的质量提供了依据.

  • 橘红痰咳煎膏中柚皮苷的含量测定

    作者:张家瑞

    采用HPLC法测定橘红痰咳煎膏中柚皮苷的含量,平均回收率为98.09%,RSD为1.87%.

  • 银杏外种皮中银杏酚酸的超临界CO2萃取

    作者:尹秀莲;杨克迪;仰榴青;欧阳臻;陈钧

    本文对超临界CO2萃取法从银杏外种皮中萃取银杏酚酸的工艺可行性进行了研究.主要探讨了萃取压力、温度、时间等条件对银杏酚酸收率的影响,确定了超临界CO2萃取银杏酚酸的佳条件,用HPLC法对银杏酚酸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萃取压力为30 MPa,温度45℃,萃取时间6 h,CO2流量为2 L/min为佳条件.超临界CO2萃取法萃取银杏外种皮中的银杏酚酸比传统方法优越,表现在得率、纯度高,无溶剂残留,操作简便.

  • 八珍口服液的生产工艺及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作者:陈光义;黄冬;卞益民;徐小梅;赖水招;金燕辛

    采用IV型ZTC1+1天然澄清剂代替醇沉法制备八珍口服液;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白术、甘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芍药苷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多糖含量.

  • HPLC法测定连翘配方颗粒中连翘苷的含量

    作者:郭用庄;刘法锦;翟旭峰;廖彩震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连翘配方颗粒中连翘苷的含量;线性范围0.10~1.00 μg,加样回收率为97.66%,RSD 1.13%.

  • HPLC法测定六和茶中绿原酸的含量

    作者:陈志强;欧国灯

    目的:测定六和茶中绿原酸的含量.方法:HPLC法;流动相:乙腈-0.4%磷酸溶液(13∶ 87);检测波长:327 nm.结果:绿原酸在7.36~36.8 μg之间,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Y=285.3891X+10.34399.平均回收率为99.31%,RSD=1.25(n=5).结论: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该产品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 六和茶 绿原酸 HPLC法
  • 五虎口服液中阿魏酸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作者:谭晓梅;刘欢欢;罗佳波

    目的:研究五虎口服液中阿魏酸的定量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C18柱(125×4 mm,5 μm);流动相:甲醇-1%醋酸(24∶ 76);理论塔板数以阿魏酸计不低于1500;检测波长:313 nm.结果:阿魏酸含量的线性范围为0.11~0.385 μg,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79%,RSD=1.87%.结论:本法灵敏、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五虎口服液中阿魏酸含量的测定及质量控制.

  • 气相色谱法测定牛黄解毒片中冰片的含量

    作者:刘群

    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牛黄解毒片中冰片的含量,样品经超声处理,平均回收率为98.14%,RSD为0.83%,方法简单、快速、准确.

  • 天龙熄风颗粒中天麻素的含量测定

    作者:李尔伟;张超

    目的:建立天龙熄风颗粒中天麻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样品经SepPak C18微柱处理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条件:Diamonsil C18柱(5 μm,4.6×150 mm)为分析柱,甲醇-磷酸盐溶液(7∶ 9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0 nm;流速1 ml/min;结果:天麻素的平均回收率为98.2%,RSD=2.1(n=5).结论:用SepPak C18微柱固相萃取法代替传统的回流、提取的预处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天麻素含量,可用于天龙熄风颗粒的质量控制.

  • 中药滴眼剂渗透压的测定

    作者:陈燕芬;冯怡;邓远辉

    目的:测定三种中药滴眼剂的渗透压.方法:用冰点渗透压计测定珍视明滴眼剂、外障滴眼剂、昆布滴眼剂的渗透浓度,换算成渗透压,并设定中药滴眼剂的渗透压耐受范围.结果:渗透浓度测定值的RSD<0.5%,珍视明滴眼剂、昆布滴眼剂的渗透压分别为783 kPa和652 kPa,符合人眼耐受要求(622~920 kPa),外障滴眼剂则为466kPa,需调高其渗透压至适用范围.结论:冰点渗透压计法可靠、简便、重现性好,可作为中药滴眼剂渗透压的检测手段.

  •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超临界CO2从苦参中萃取苦参碱类的影响

    作者:葛发欢;黄星;谭晓华;梁宝钻

    本文探讨了超临界CO2中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吐温-80、司盘-80的多元醇混合体系对萃取苦参碱类的影响.加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多元醇混合体系,比只用乙醇作夹带剂进行超临界CO2提取苦参总碱的效果高约1.8~2.2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多元醇混合体系中一定浓度时,溶解度急剧增加,萃取率达到92%;相反于另一定浓度时,溶解度急剧下降,萃取率仅30%,且低于乙醇作夹带剂时的萃取率.这并不是简单的浓度关系,与表面活性剂浓度以及多元醇、CO2混合比例等因素有关.

  • RP-HPLC法测定清热消炎宁胶囊中异秦皮啶的含量

    作者:骆维康;黄湘穗;刘文坚

    目的:建立测定清热消炎宁胶囊中异秦皮啶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Lichrospher 100 RP18 (5μm)色谱柱,以乙腈-0.1%磷酸溶液(20∶ 8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44 nm,外标法定量.结果:异秦皮啶进样量在0.028~0.42 μg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84%,RSD为1.3%(n=5).结论:此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

  • 南京地区六种堇菜属植物根和根茎的显微鉴定

    作者:王旭红;秦民坚;梁之桃

    本文对南京地区产堇菜属Viola 6种植物根和根茎进行了显微结构研究,找出区别6种植物的特征,并列出检索表,为该属植物的鉴定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 紫外光谱组法鉴别云南白药及其伪品

    作者:田薇;陈乃武;李永民;陈立仁

    对云南白药及其伪品的紫外光谱进行了测绘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白药的紫外吸收光谱特征数据λmax具有很好的重现性,特征性强,其伪品与之有明显的差异,该法用于鉴别云南白药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及准确性.

  • 中医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66例疗效观察

    作者:赵春玲;李蔷华

    目的:验证中药复方煎剂合复方毛冬青注射液对小儿传染病单核细胞增多症(简称传单)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选择确诊为小儿传单患儿113例,随机分为复方中药煎剂合复方毛冬青注射液治疗(治疗组)66例,病毒唑注射液治疗组(对照组)47例.治疗组给予口服复方中药煎剂每日1剂,并配合静脉滴注复方毛冬青注射液[0.5~1 ml/(kg.d),加10%葡萄糖液,浓度不超过10%].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病毒唑注射液[10~15 mg/(kg.d),加入适量葡萄糖液].结果:治疗组显效率66.67%,总有效率92.42%;对照组显效率44.68%,总有效率76.59%;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药复方煎剂合复方毛冬青注射液治疗传单,其抗感染、抗炎的疗效确切,具有药源广、价格低、疗效好的特点,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自拟清热祛瘀汤治疗慢性盆腔炎80例临床观察

    作者:彭冬先;何援利;杨芳

    慢性盆腔炎是妇女常见病及多发病,病情缠绵,反复发作.临床由于缺乏特效的治疗方法而颇感棘手.我院自拟清热祛瘀汤辨证治疗慢性盆腔炎,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 复方沙赖籽油栓治疗宫颈糜烂38例

    作者:严桂栅;江敏;梁凤琼

    宫颈糜烂是妇科常见疾病,其发病机理与单纯疱疹病毒(HSV)和人乳头瘤病毒(HPV)成因有密切关系.治疗方法很多.我科采用复方沙棘籽油栓治疗宫颈糜烂并与同期CO2激光治疗36例进行对照观察,将结果报道如下.

  • 健脾解毒泄浊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

    作者:邓伟

    随机选取痛风性关节炎患者7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观察.治疗组50例以健脾解毒泄浊为治法的自拟方加减进行治疗;对照组20例,口服秋水仙碱;疗程10天.结果:治疗组中30例显效,19例有效,1例无效,总有效率98%;对照组11例显效,7例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90%,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显著(P<0.01).

  • 蜂毒的研究进展及其临床应用

    作者:刘红云;童富淡

    蜂毒是一种具有高度药理学和生物学活性,由多种肽和酶类活性物质组成的复杂混合物.本文综述了蜂毒的药理学作用、临床应用、毒性及其不良反应,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 地龙的纤溶、抗凝、溶栓和血流变作用研究

    作者:张大禄;陈百泉

    地龙又名蚯蚓,属寡毛纲动物,具清热、定惊、通络等功效,在我国中医药应用已有数千年历史.国内外自1983年,日本学者Mihara等人发现人口服蚯蚓水提物后外周血纤溶酶活性明显增高[1],对此动物药研究极为关注,尤以对血凝系统的药理作用研究多,现就近十余年来这方面的研究文献予以综述如下.

  • 丹宁类化合物防癌抗癌活性研究

    作者:李海霞;王钊;刘延泽

    综述丹宁类化合物的抗癌活性成分,并着重探讨了其抗癌机理.丹宁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防癌抗癌活性,从中筛选防癌抗癌剂具有广阔前景,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关键词: 丹宁 防癌 抗癌
  • 斑蝥素及其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健;高建辉;刘晓秋

    简要综述了中药斑蝥的提取物斑蝥素及其衍生物近年来在化学、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开发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

  • 蓝桉研究进展

    作者:刘玉明;李素芳;吴玉田

    蓝桉(Eucalyptus globulus Labill),别名玉树、小球桉树、灰叶桉、杨草果树、灰杨柳、蓝柚木等,为桃金娘科(Myrtaceae)植物.原产于澳大利亚东南角的塔斯马尼亚岛,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和四川等地[1],其叶子、根皮和果实均可药用,是我国一种主要的中药资源.现将蓝桉国内外研究进展概述如下.

  • 国产血竭研究概况

    作者:陆晖;滕建北;吴怀恩

    血竭为名贵中药材,其味甘、咸、平,归心、肝经.功能行瘀止痛、止血、生肌敛疮.主治外伤出血、溃疡不敛、跌打损伤等症.其主要基原植物是棕榈科黄藤属(Draemonorops)、百合科龙血树属(Dracaena)的多种植物.我国传统上使用进口血竭.为改变进口依赖,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重点在西南地区进行血竭资源调查.在云南、广西发现了一些植物,其所产树脂有类似进口血竭的作用,所提取的树脂称为国产血竭,其中以百合科龙血树属植物更具利用前景.此后我国对国产血竭开展了多方面的研究.现将近年来的研究情况概述如下.

  • 钩吻化学成分与药理研究进展

    作者:张兰兰;林敬明;吴忠

    钩吻,又名大茶药、断肠草等,是马钱科植物胡蔓藤的根、叶及全草,产于浙江、福建、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1],性温,味苦、辛;有大毒.<本草纲目>[2]记载:"入人畜腹内,即贴肠上,半日则黑烂,又名烂肠草".<岭南卫生方>云:"胡蔓草,叶如茶,其花黄而小,一叶入口,百窍溃血,人无复生也."由此可见,钩吻有剧毒,误食少许即死.民间应用一直以外用为主,忌内服,多为捣碎或研末调敷患处,亦可煎水洗或烟熏.<名医别录>中记载其功用为"破症积,脚膝痹痛,四肢拘挛,恶疮疥虫".近年来,我国对钩吻的研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通过对其化学成分的逐渐了解,已从过去的仅供外用发展为现在临床上用于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治疗神经痛、局部用于扩瞳等作用,现就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综述如下.

  • 灰毡毛忍冬与正品金银花的绿原酸含量比较

    作者:周日宝;童巧珍

    目的:从有效化学成分绿原酸的含量评价灰毡毛忍冬的药用价值,以合理开发利用这一丰富的自然资源.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较湖南产灰毡毛忍冬与山东省和河南省产的正品金银花(忍冬)的绿原酸的含量.结果:湖南省隆回县和新宁县产的灰毡毛忍冬中绿原酸含量分别为4.00%和4.52%,山东省和河南省产的金银花中绿原酸的含量分别为2.20%和2.46%.结论:灰毡毛忍冬中绿原酸的含量远远高于忍冬花.

  • 培养方式对西洋参培养物生长和有效成分的影响

    作者:张美萍;王义;孙春玉;李向高

    本试验探讨了在固体培养和悬浮培养条件下,对西洋参根芽愈伤组织生长和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培养方式的培养物生长曲线基本符合"S"型,悬浮培养生长进程较固体培养提前5天左右,干重收获量及人参皂苷、氨基酸、淀粉等含量均高于固体培养.本结果可为西洋参细胞大规模培养生产有效成分提供参考.

  • 山药不同繁殖材料所产零余子的形态学观测

    作者:赵冰;李建明;秦晔;袁学军

    从山药栽子和零余子的种植材料,所产零余子生长发育过程的形态学变化观察,结果表明:山药栽子所产零余子出现期较早,色泽变化经历浅绿色、乳白色、浅褐色、褐色四个时期,随颜色加深持续时间明显延长,零余子形状多为长椭圆形,平均直径11mm,达到正常零余子的大小.以零余子为播种材料所产的二代零余子发育期比较集中,但色泽变化无一定规律,形状多为扁椭圆形,平均直径4 mm,无直接利用价值.

  • 丽江山慈菇栽培技术

    作者:袁理春;吕丽芬;陈保生;陈翠;杨丽云;和向东

    本文总结了丽江山慈菇两种种植材料的效果,以及栽培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方法.

  • 宁夏枸杞害虫及天敌种类的发生规律调查

    作者:陈君;程惠珍;张建文;张国珍;丁万隆

    目的:为枸杞害虫的防治及规范化种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枸杞生长季节调查枸杞害虫及其天敌种类,定期、定点调查害虫及天敌发生数量.结果:宁夏枸杞害虫有38种,枸杞害虫天敌有23种,不同害虫发生数量和为害时期各不相同,天敌的种类和发生数量与害虫的发生密切相关.结论:枸杞木虱、枸杞瘿螨、枸杞蚜虫为宁夏枸杞的主要害虫,天敌昆虫对枸杞蚜虫和枸杞木虱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关键词: 枸杞 害虫 天敌 宁夏
  • 天雄的本草考证

    作者:周刚;龚千锋;徐刚

    通过本草记载及现代研究资料考证,天雄的基原应为毛茛科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的栽培品,以及由生长三年以上的块根,丧失繁殖能力后,继续长成长形的野生品.

    关键词: 天雄 本草学 考证
中药材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