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药学 > 中药材杂志

中药材

中药材杂志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主办单位: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信息中心站
  • 影响因子: 0.9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4454
  • 国内刊号: 44-128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1001-4454
  • 曾用名: 中药材科技
  • 创刊时间: 197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药材》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元四辉
  • 类 别: 中药学
期刊荣誉:
  • 肉桂总黄酮对6-羟基多巴胺致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曾华君;何广俊;黄海潮;李园

    目的:通过6-羟基多巴胺(6-OHDA)诱导损伤PC12细胞建立帕金森病模型,研究肉桂总黄酮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以100μmol/L 6-OHDA处理PC12细胞24 h构建帕金森病模型,药物组以模型组为基础分别加入不同浓度肉桂总黄酮孵育24 h,正常对照组仅加入维生素C平行操作.以MTS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摸索肉桂总黄酮的有效浓度,流式细胞术及Tunel荧光染色检测肉桂总黄酮对细胞模型凋亡情况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Bax、Bcl2、el Caspase-9蛋白表达并以比色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药物组细胞存活率显著升高而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细胞DNA损伤明显减轻,Bax/Bcl-2比值、cl Caspase-9表达及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结论:肉桂总黄酮可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反应保护线粒体从而减轻6-OHDA对PC12细胞的损伤.

  • 金不换水提物对乌头碱所致H9c2心肌细胞毒性保护作用研究

    作者:陶浩;余友;王线;黄先菊

    目的:观察金不换水提物对乌头碱所致大鼠心肌细胞毒性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大鼠H9c2心肌细胞,分为DMSO溶酶空白对照组、乌头碱染毒组、金不换水提液各浓度组,MTT法测定大鼠心肌细胞存活率,试剂盒检测细胞上清液LDH释放量和SOD活性,实时荧光定量测定心肌细胞内相关酶的mRNA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心肌细胞内活性氧水平.结果:金不换水提液从2.5 μg/mL开始显著性升高细胞的存活率,当金不换水提液浓度为20 μg/mL时,细胞存活率达峰值;金不换水提液能降低乌头碱所致心肌细胞LDH和ROS的释放量,并升高乌头碱作用下心肌细胞SOD活性;与乌头碱组比较,金不换水提液能显著降低心肌细胞SCN5A、NCX1 mRNA的表达.结论:金不换水提物对乌头碱所致大鼠心肌细胞毒性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改善细胞氧化应激状态和影响心肌细胞钙离子通道有关.

  • 芪参颗粒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成分-靶点调控网络”研究

    作者:任莹璐;曾紫凡;王腾宇;张惠敏;柳金英;郭淑贞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索芪参颗粒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效调控网络机制.方法:采用在线中医药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BATMAN-TCM)预测和筛选芪参颗粒干预心血管疾病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芪参颗粒及其主要单味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成分-靶点网络.利用韦恩图(Venny 2.1)进一步研究芪参颗粒中主要药味——黄芪、丹参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机制.结果:芪参颗粒中筛选出29个活性成分,共涉及心血管疾病相关的14个靶点,且活性成分与预测的靶点有较好的相互作用,预测的14个靶点主要包括:ADRB1、AGTR1、CES1、CYBB等.芪参颗粒中丹参的靶点数占全方治疗心血管疾病总靶点数的57.14%,其余5味药的独有靶点占42.86%.结论:芪参颗粒改善心血管疾病的机制可能与抑制RAS系统、缓解机体氧化应激等有关,在芪参颗粒治疗心血管疾病中丹参的贡献度可能大.

  • 丹参酮ⅡA下调XIAP及GRP78促进Eca109细胞凋亡

    作者:何航;张妍;高剑峰;张小莉;朱艳琴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促食管癌细胞系Eca109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方法:Eca109细胞应用不同浓度(2、4、8μg/mL)丹参酮ⅡA处理48 h后,应用荧光定量实时PCR及Western blotting分析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Caspase-3、Caspase-9、GRP78、XIAP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丹参酮ⅡA可促进Eca109细胞凋亡,抑制Bcl-2、XIAP、GRP78 mRNA及蛋白表达,促进BAX、Caspase-9、Caspase-3 mRNA及蛋白表达,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结论:丹参酮ⅡA可能通过调节凋亡相关蛋白表达促进Eca109细胞凋亡.

  • 土茯苓活性分子落新妇苷联合顺铂对人肺癌A549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王思为;张峰;郑晓燕;徐毅;钟松阳;楼丽君

    目的:研究土茯苓活性分子落新妇苷联合顺铂对人肺癌A549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培养人肺癌A549细胞至对数生长期,采用MTT法观察不同浓度落新妇苷作用不同时间对A549细胞活力的影响;将A549细胞分为对照组、顺铂(100 μmol/L)组、顺铂(100 μmol/L)+落新妇苷(300 μmol/L)组及落新妇苷(300 μmol/L)组.药物作用48 h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学变化,AnnexinV-FITC/PI流式细胞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blot法检测细胞Bax、Bcl-2、eleaved-Caspase-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落新妇苷能抑制A549细胞活力,其作用随着其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增加而增强;倒置显微镜下观察显示,对照组细胞正常生长,各给药组细胞出现体积缩小、变形与凋亡,部分细胞悬浮于培养基中,尤其以顺铂+落新妇苷组明显;AnnexinV-FITC/PI流式细胞凋亡检测结果显示,各给药组A549细胞凋亡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与顺铂组比较,顺铂+落新妇苷组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各给药组Bax、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上调,Bcl-2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1),且顺铂+落新妇苷作用更显著(P<0.01).结论:落新妇苷能增强顺铂对人肺癌A549细胞的促凋亡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Bax/Bcl-2/Caspase-3凋亡通路有关.

  • 蚕矢汤加减对痛风性关节炎大鼠血清及关节液中TNF-α、IL-6、NO、PGE2的影响

    作者:谷慧敏;孟庆良;左瑞庭;杜旭召;王慧莲;周子朋;苗喜云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蚕矢汤加减对痛风性关节炎(GA)大鼠血清和关节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细胞介素-6(IL-6)、一氧化氮(NO)和前列腺素E2(PGE2)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秋水仙素(0.0015 g/kg)阳性对照组及蚕矢汤加减高(2.04g/kg)、中(1.36 g/kg)、低(0.68g/kg)剂量组,各组大鼠灌胃给药1次/d,连续7d.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大鼠在第5天用尿酸钠晶体诱导法造模.观察药物对大鼠一般情况、步态、关节肿胀程度及血清和关节液中TNF-α、IL-6、NO、PGE2含量,脾脏指数和肾脏指数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造模48 h后蚕矢汤加减各剂量组大鼠一般情况明显好转,步态、关节肿胀程度显著改善(P<0.05);蚕矢汤加减高、中剂量组血清和关节液中TNF-α、IL-6、NO、PGE2含量及肾脏指数均显著降低,高剂量组脾脏指数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蚕矢汤加减对尿酸钠晶体诱导的GA大鼠具有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NF-α、IL-6、NO、PGE2水平有关.

  • 白及提取物体外抗流感病毒药效及其机理研究

    作者:张兵;史亚;周芳美;卢亦愚;程东庆

    目的:评价白及提取物体外抗流感病毒药效及研究其机理.方法:以病毒血凝效价及核酸量为指标,评价白及提取物在鸡胚模型的抗流感病毒作用.以流感病毒致细胞病变效应(eytopathic effect,CPE)及血凝抑制试验(HI)为指标,评价白及提取物抑制流感病毒的入侵作用及作用靶点.以CPE及病毒RNA合成量为指标,评价白及提取物对病毒复制及RNA合成的抑制作用.神经氨酸酶抑制(NAI)试验测定白及提取物对病毒NA活性的抑制作用.结果:鸡胚模型中,白及提取物各剂量组血凝滴度以及病毒核酸量与病毒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胞实验中,白及水提物和醇提物均具有较好的抗病毒入侵效果,抑制率高分别达到(87.04±7.81)%和(60.14±6.88)%;水提物通过干预MDCK细胞HA受体阻止病毒的入侵.白及水提物和白及醇提物均具有较好的抗流感病毒复制效果,与病毒对照组比较,白及提取物可显著降低病毒RNA的合成(P<0.01).醇提物具有较好的神经氨酸酶抑制活性,NA-IC50为16.0 mg/mL.结论:白及提取物通过抑制流感病毒与HA受体结合、干预病毒RNA合成及抑制神经氨酸酶活性发挥抗流感病毒作用.

  • 五子衍宗方对自然衰老大鼠睾丸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作者:刘珍财;赵海霞;马娜;陈茜;袁丁;张长城

    目的:研究五子衍宗方对自然衰老大鼠睾丸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SPF级雄性SD大鼠为研究对象,将18月龄大鼠随机分为自然衰老组及五子衍宗方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另以10只2月龄大鼠作为青年对照组.五子衍宗方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给药0.4、0.8、1.6 g/kg,青年对照组、自然衰老组灌胃生理盐水,每周停药2d,连续给药4个月.末次给药后称量质量并处死大鼠,称取睾丸质量,计算睾丸指数.HE染色观察睾丸组织形态学变化,电镜观察睾丸支持细胞超微结构,生化法检测睾丸组织中SOD、MDA、GSH的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睾丸中增殖分化相关蛋白GDNF、SCF、BMP4表达.结果:与自然衰老组比较,五子衍宗方各剂量能不同程度升高自然衰老大鼠的睾丸质量和睾丸指数.HE结果显示,五子衍宗方能显著改善自然衰老大鼠睾丸组织形态结构;与青年对照组比较,自然衰老组大鼠睾丸组织SOD、GSH活性显著降低,MDA含量性显著升高,五子衍宗方干预后SOD、GSH活性不同程度升高,MDA含量不同程度降低.电镜结果显示,五子衍宗方能显著改善自然衰老大鼠睾丸Sertoli细胞的超微结构.与自然衰老组比较,五子衍宗方能显著上调自然衰老大鼠睾丸GDNF、SCF、BMP4蛋白表达.结论:五子衍宗方对自然衰老大鼠睾丸损伤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进而改善Sertoli细胞结构和功能有关.

  • 金花茶叶提取物对糖尿病小鼠肝脏糖代谢的调节作用

    作者:尹日凤;李宇清;王亚军;韦玥吟;夏星

    目的:考察金花茶叶正丁醇提取部位对2型糖尿病小鼠肝脏糖代谢的调节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饲料联合链脲佐菌素造成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金花茶叶正丁醇提取部位连续灌胃28 d后,分别测定治疗后小鼠肝糖原含量、葡萄糖激酶(GCK)活性及肝组织GCK蛋白的表达,并采用Westem blot法分析肝组织葡萄糖转运蛋白-2(GLUT-2)及胰岛受体底物-1(IRS-1)的表达.结果:金花茶叶正丁醇提取部位高剂量能显著提高2型糖尿病小鼠肝糖原含量,显著提高GCK活性及其蛋白表达,且能显著上调糖尿病小鼠肝组织GLUT-2和IRS-1蛋白的表达(P<0.05或P<0.01).结论:金花茶叶正丁醇提取部位的降血糖作用可能是通过增强肝脏IRS-1、GLUT-2蛋白表达,促进肝细胞内葡萄糖向肝糖原的转化.

  • 慈姑消脂丸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肝组织中p-JNK/p-c-Jun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

    作者:马燕花;师霞;邱晓青;余臣祖;何华

    目的:探讨慈姑消脂丸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肝脏p-JNK/p-c-Jun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JNK抑制组及慈姑消脂丸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使用高脂饲料饲喂大鼠建立NASH模型,于造模同时给予药物干预.实验结束处死全部实验动物,取动物肝脏.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肝脏的组织形态学特点;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肝细胞的超微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组织p-JNK、p-c-Jun、Fas-L、Fas、Caspase-8蛋白的表达.结果:肝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模型组大鼠肝组织呈中重度脂肪变性并同时伴有炎症细胞浸润,p-JNK、p-c-Jun、Fas、Fas-L、Caspase-8蛋白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各给药组大鼠肝小叶内空泡样变、脂肪样变显著减少,炎性细胞浸润得到改善;与模型组比较,慈姑消脂丸高、中剂量组p-JNK、p-c-Jun、Fas、Fas-L、Caspase-8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慈姑消脂丸可通过调节p-JNK、p-c-Jun、Fas、Fas-L、Caspase-8蛋白表达抑制肝细胞凋亡,对NASH起治疗作用.

  • 姜黄抑制神经氨酸酶活性及活性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李金花;杨贤英;张翔;黄林芳

    目的:研究姜黄流感病毒神经氨酸(NA)抑制活性并对其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方法:姜黄依次经石油醚渗漉、乙醇回流提取、乙酸乙酯萃取和水煎煮提取后得4个提取部位.采用NA抑制剂筛选试剂盒研究不同提取部位及主要单体的抑制活性,并应用UPLC-Q-TOF-MS技术对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姜黄的4个提取部位均显示了一定的NA抑制作用,其中乙酸乙酯提取部位抑制活性好,并从该活性部位中鉴定了14个化学成分,属于姜黄素和萜类化合物,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和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均显示了一定的NA抑制作用.结论:本研究首次发现姜黄提取物具有较强的NA抑制活性,为抗流感药物的研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 小花姜花根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陈建华;梁艳丽;彭梦洁;李玥;徐俊驹

    目的:研究小花姜花根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层析及半制备HPLC对小花姜花根的乙酸乙酯部位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波谱分析鉴定所分离的化学成分.结果:从小花姜花根的乙酸乙酯部分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1)、邻苯二甲酸二丁酯(2)、5-羟基-3,7,4'-三甲氧基黄酮(3)、5-羟基-7,4′-二甲氧基黄酮(4)、5-羟基-7,4 '-二甲氧基二氢黄酮(5)、hedyunehene A(6)、vernopolyanthone(7)、香草醛(8).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关键词: 小花姜花 化学成分
  • 蜂海绵共附生真菌Aspergillus sp.LS06次级代谢产物研究

    作者:斯远梅;张诗敏;姚佳晓;朱静轩;何山;丁立建

    目的:研究蜂海绵共附生真菌Aspergillus sp.LS06的次级代谢产物.方法:采用减压硅胶柱层析、反相中压柱层析、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Aspergillus sp.LS06的发酵产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分析的方法,并结合文献资料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蜂海绵共附生真菌Aspergillus sp.LS06的发酵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1个化合物,分别为:环(6R-羟基-L-脯氨酸-L-亮氨酸)(1)、环(6R-羟基-L-脯氨酸-L-苯丙氨酸)(2)、环(L-脯氨酸-L-亮氨酸)(3)、环(L-脯氨酸-L-酪氨酸)(4)、环(L-苯丙氨酸-甘氨酸)(5)、乙基2-(4-羟基苯基)醋酸(6)、甲基2-(2,5-二羟苯基)醋酸(7)、2-(4-甲氧基苯基)乙酸(8)、酪醇(9)、亚油酸(10)、5-羟甲基糠酸(11).结论:所有化合物均首次从该真菌分离得到.

  • 金佛山雪胆块根的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王文雪;娄京荣;牟艳玲;郑重飞;李莹;姚庆强

    目的:研究金佛山雪胆块根乙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ODS反相柱色谱、HPLC制备色谱等技术分离纯化化合物,根据化合物的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金佛山雪胆块根乙酸乙酯部位中共分离鉴定了11个化合物,分别为:scandenoside R8(1)、3-O-β-D-glucopyranosyl-3β,27-dihydroxycucurbita-5,24 (Z)-diene-11-one-27-0-β-D-glucopyranoside(2)、短柄雪胆苷A(3)、scandenoside R3 (4)、scandenoside R4(5)、jinfushanoside J(6)、camosifloside V(7)、camosiflosideⅢ(8)、scandenoside R6 (9)、jinfushanoside K(10)、雪胆双糖(11).结论:其中,化合物4、5、7、9、1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并首次归属了化合物11的羟基信号.

  • 通城虎不同部位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作者:冀晓雯;陈乾平;胡营;童婷婷;龙海荣;谷筱玉

    目的:分析比较通城虎根、茎和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通城虎根、茎和叶的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其成分,应用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通城虎的根、茎和叶中分别鉴定出40、39和44种化学成分,分别占挥发油含量的92.664%、94.467%和96.052%.3个部位共鉴定出化合物65种,其中共有成分20种.通城虎根部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白菖烯,相对含量为31.160%.通城虎茎和叶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长叶烯醛,相对含量分别为12.680%、19.130%.结论:通城虎不同部位的挥发油成分存在差异,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通城虎奠定基础.

  • 山蜡梅叶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黄赞兴;舒任庚

    目的:研究山蜡梅叶乙酸乙酯提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柱、ODS反相色谱、MCI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方法进行分离纯化,结合理化性质,以及MS、NMR等波谱学数据鉴定各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山蜡梅叶乙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6,7,8-三甲氧基香豆素(1)、4,4′-双异嗪皮啶(2)、槲皮素(3)、8α-hydroxy-r-muurolol(4)、(1α,6β,7β)-cadinane-4-en-8α,10α-diol(5)、柳杉二醇(6)、邻苯二酚(7)、对羟基苯甲酰香豆酸酐(8)、2,6-dihydroxyhumula-3 (12),7(13),9(E)-triene(9)、对羟基苯甲酸甲酯(10).结论:其中,化合物4~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2、7~10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关键词: 山蜡梅 化学成分
  • 凉粉草的酚酸类成分研究

    作者:王芬;向如依;林朝展;祝晨蔯

    目的:对凉粉草的酚酸类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色谱分离方法进行纯化,经现代波谱技术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凉粉草中分离得到15个酚酸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迷迭香酸(1)、迷迭香酸甲酯(2)、迷迭香酸葡萄糖苷(3)、丹酚酸A(4)、迷迭香酸甲酯葡萄糖苷(5)、9′,9'''-紫草酸B二甲酯(6)、紫草酸甲酯(7)、紫草酸(8)、紫草酸B(9)、咖啡酸(10)、咖啡酸葡萄糖苷(11)、原儿茶酸(12)、丹参素(13)、丹酚酸J(14)、4-hydroxy-2,6-dimethoxyphenol-1-O-β-D-glucoside(15).结论:其中,化合物1~9、11、13~15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益智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和促透皮作用研究

    作者:赵鸿峥;骆骄阳;孔维军;徐大卫;赵祥升;杨世海;杨美华

    目的:研究水蒸气蒸馏法和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的益智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和体外促透效果.方法: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析两种提取方法分离得到的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同时考察了两种提取方法的挥发油的体外渗透促进作用.结果: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挥发油鉴定出56个化学成分,占其挥发油含量的91.84%;超临界CO2萃取的挥发油鉴定出66个化学成分,占其挥发油含量的98.71%,两种提取方法分离得到的挥发油有55个共同成分.其主要化学成分有α-柠檬醛、β-蒎烯、桃金娘烯醛等.两种提取方法的益智叶挥发油对光甘草定具有非常显著的透皮促透作用,佳浓度均为3%,且透皮促透作用均优于3% Azone(P<0.05).结论:本研究为益智叶挥发油的进一步开发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 黄连温胆汤合四妙勇安汤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相关因素的影响

    作者:王华;袁士良;张舒;王旭

    目的:观察黄连温胆汤合四妙勇安汤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江阴附属医院/江阴市中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就诊和收住入院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共12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6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的降压降糖等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基础治疗的同时加用黄连温胆汤合四妙勇安汤,每日1剂,分2次口服,两组患者的疗程均为8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糖、血脂、血压、肾功能指标、血清胱抑素水平、体质量指数、踝肱指数及综合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BG、2hBG、HbA1C、TG、TC、LDL-C、SBP、Scr、Umalb、CysC、BMI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HDL-C、GFR、ABI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且观察组综合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黄连温胆汤合四妙勇安汤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能降低血糖、血压,调节血脂紊乱,改善肾功能指标,并能显著降低患者血清胱抑素(CysC)水平,改善动脉粥样硬化,降低体质量指数,改善踝肱指数,改善临床症状.

  • 疏风宣肺汤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气道炎性因子的影响

    作者:周全;李海霞;王丽;刘仁斌;赵光桓

    目的:探讨疏风宣肺汤对成人咳嗽变异性哮喘风邪犯肺证患者气道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33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7例和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上加用疏风宣肺汤,疗程均为8 w.观察治疗后两组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诱导痰白细胞介素5(IL-5)、白细胞介素10(IL-10)、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嗜酸性粒细胞(EOS)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06%,显著高于对照组(68.18%)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和诱导痰IL-10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诱导痰IL-5、MMP9、EOS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风宣肺汤联合常规西药可通过降低患者气道嗜酸性粒细胞性炎症有效改善咳嗽变异性哮喘风邪犯肺证患者的临床症状.

  • 清热凉血消疕汤对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调节性T细胞及其细胞因子的影响研究

    作者:吴然;唐挺;贺爱娟;孙蔺波;文昌晖;贾敏;冯浩

    目的:探讨清热凉血消疕汤对寻常型银屑病(PV)血热证患者调节性T细胞(Treg)和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122例PV血热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应用复方青黛胶囊口服及蒽林软膏局部外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清热凉血消疕汤内服,两组均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治疗前后检测外周血Treg、Th 17及血清IL-2、IL-4、IL-8、IL-10、IL-17、IL-22、IFN-γ、TGF-β11水平.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名(健康组)检测上述血液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1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69c%(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ASI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的Th17细胞比例、Th 17/Treg及促炎细胞因子(IL-2、IL-4、IL-8、IL-17、IL-22、IFN-γ)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组,Treg细胞比例及抗炎细胞因子(IL-10、TGF-β1)水平显著低于健康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各项指标与健康组比较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凉血消疕汤治疗PV血热证疗效确切,其机制可能与调节Th17/Treg平衡及相关细胞因子表达而抑制炎症反应及免疫调节有关.

  • 中药袋泡茶剂的现代定位与关键问题分析

    作者:赵嘉祺;陈建萍;傅超美;高飞;陈哲杰

    中药袋泡茶剂是中药传统剂型的传承与发扬,是传统中医药理论与现代生活的融合,符合简便快捷的中药制剂要求,契合消费者回归自然的养生理念.该文从中药袋泡茶剂的“中医药理论”“物质基础”和“制剂工艺”3个方面揭示其科学内涵,同时还对中药袋泡茶剂的历史沿革、制剂特色、现代应用特点等关键问题进行分析.

  • 无患子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新进展

    作者:邓宝琴;刘丽玲;沈校;邹峥嵘

    无患子科无患子属植物,是我国重要的药用植物资源,具有广阔的应用价值.近年来,从其果皮和茎等组织部位中相继发现了三萜皂苷、倍半萜苷以及挥发油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抗菌、抗肿瘤、保肝、抗氧化、抗癫痫、抗炎等多种生物活性.该文对近年来无患子属植物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该属植物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 肉桂趁鲜切制可行性探究

    作者:骆声秀;王英姿;李文华;张瑜;孙振阳;聂瑞杰

    目的:比较肉桂趁鲜切制与传统切制的饮片质量,探讨肉桂饮片趁鲜切制代替传统切制的可行性.方法:建立肉桂饮片的特征指纹图谱,比较趁鲜切制和传统切制的饮片特征指纹图谱相似度.并以桂皮醛、桂皮酸、挥发油及浸出物的含量评价两种切制方法的饮片质量.结果:趁鲜切制与传统切制的肉桂饮片特征指纹图谱相似度达0.980以上,趁鲜切制肉桂饮片的平均桂皮醛、桂皮酸、挥发油和浸出物的含量均明显高于传统切制饮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分别提高了0.08、0.18、0.26和0.31倍.结论:肉桂趁鲜切制是可行的,肉桂饮片的生产可考虑采用趁鲜切制代替传统切制.

  • 不同加工方法对滇重楼中4种重楼皂苷成分含量的影响

    作者:杨天梅;金航;杨美权;赵艳丽;王元忠;张金渝

    目的:优选出滇重楼药材的佳加工方法.方法:以重楼皂苷Ⅰ、重楼皂苷Ⅱ、重楼皂苷Ⅵ和重楼皂苷Ⅶ4种主要有效成分含量为主要指标,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不同前处理方法、不同干燥方法和不同炮制方法的重楼皂苷Ⅰ、重楼皂苷Ⅱ、重楼皂苷Ⅵ、重楼皂苷Ⅶ含量.色谱柱为Shim-pack XR-ODSⅢ(150 mm×2.0 mm,2.2μm),流动相为乙腈(A)-0.05%甲酸水(B),检测波长为203 nm.结果:不同加工方法对滇重楼中4种重楼皂苷成分含量的影响有显著差异,除烘箱干燥外重楼皂苷Ⅵ在所有样品中均未被检测到.不同前处理方法对滇重楼中4种重楼皂苷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重楼总皂苷含量为:沸水处理>盐水处理>蒸汽处理>微波处理.不同干燥方法对滇重楼中4种重楼皂苷含量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重楼总皂苷含量为:烘箱干燥>晒干>阴干.不同炮制方法对滇重楼中4种重楼皂苷含量同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加工炮制一体化重楼总皂苷含量明显高于传统炮制重楼总皂苷含量.结论:加工炮制一体化方法为滇重楼药材的佳加工方法,不仅避免因为复杂的加工炮制造成的中药材损耗和质量下降,同时还能减少人力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加快饮片上市时间,达到降低中药材加工成本和提高中药饮片质量的目的.

  • 基于竹节参转录组的SSR分子标记开发和鉴定

    作者:程扬;邹飘;张超凡;朱闻君;张绍鹏

    目的:开发鉴定竹节参SSR分子标记,深入研究竹节参的遗传多样性.方法:基于竹节参转录组数据,利用MISA软件进行SSR序列的查找及特征分析;并根据SSR两翼序列设计引物,优化反应体系,以5种不同居群的竹节参为模板检测SSR引物的多态性.结果:在竹节参转录组的66 403条unigenes中找到12 244个SSR位点,共分布于10 299条unigenes中,SSR发生频率为15.51%;SSR重复基序则以2、3、5、6重复类型为主,各自多的重复单位分别为:AT/AT(44.87%)、AAG/CTT(24.00%)、AAAAT/ATTTT(19.28%)、AAAAAT/ATTTTT(6.54%).设计30对SSR引物进行PCR扩增,24对可扩增得到特异性条带;通过竹节参样品检测引物多态性,终获得18对稳定的多态性SSR引物.结论:竹节参的SSR位点类型丰富,分布密集,将为竹节参及其近缘种的分子鉴定和遗传多样性研究奠定分子基础.

  • ICP-MS及AAS法测定川明参的无机营养元素

    作者:杨晓阳;岳媛;黄红;梁士贤;林芷珊;李晶;吕光华

    目的:建立川明参药材中无机营养元素含量的测定方法,并比较不同产地川明参的营养元素.方法:从四川省8个川明参种植县/区采集23份川明参样品,根据地理位置,将其产地分为A(德阳市中江县和成都市金堂县和青白江区)、B(绵阳市盐亭县)、C(南充市阆中市、巴中市巴州区、广元市苍溪县)、D(达州万源市)产区.采用微波消解-ICP-MS及AAS法测定这些样品中13种营养元素的含量,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及t检验法对其所含元素进行评价.结果:23份川明参样品中13种无机营养元素的含量均在一定范围之内,平均值分别为0.026 μg/g(Li)、6.105μg/g(B)、7.638 μg/g(Mn)、56.139 μg/g(Fe)、0.031 μg/g(Co)、3.695μg/g(Zn)、0.041 μg/g(Se)、7.252 μg/g(Sr)、0.022 μg/g (Mo)、115.417 μg/g (Na)、785.896 μg/g (Mg)、7 356.074 μg/g (K)、282.205μg/g(Ca).尽管这些不同产地样品中元素的含量不同,但各自的指纹图谱却呈相似的波浪式分布态势.t检验结果表明,Se、Zn、Mn、Co、Fe、Mg元素的含量在4个产区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其余元素含量差异不显著.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前6个因子的综合得分模型为F=3.295C1+2.341C2 +2.131C3+1.362C4+1.061C5 +0.734C6.4个产区综合得分由高至低的顺序为D(0.917,n=5)、A(0.180,n=6)、B(-0.381,n=3)、C(-0.400,n=9).结论:ICP-MS法和AAS法能够快速、准确的测定川明参中营养元素的含量.以无机营养元素为指标,川明参的营养价值较高,为滋补佳品.从无机营养元素的含量考虑,D产区(达州万源市)为栽培川明参的适宜产区.

  • 不同产地桃仁和山桃仁的微性状鉴别

    作者:张天天;焦倩;刘爱朋;郭立霄;侯芳洁;郑玉光

    目的:通过微性状鉴别法对不同产地桃仁进行鉴别,同时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桃仁的长度范围进行统计.方法:通过显微镜与电脑软件相结合,应用微性状鉴别法对市场上流通的不同产地桃仁表面细微特征进行观察、拍摄.用游标卡尺测量桃仁的长度,然后用SPSS 21.0对不同产地桃仁的长度进行统计.结果:不同产地桃仁的尖端形状、合点位置和表面突起密集程度不同,统计学分析不同产地桃仁的长度不尽相同,本次实验收集的桃仁中山东产的桃仁和山西产的山桃仁符合中国药典规定的长度.结论:本实验应用微性状鉴别法和数理统计方法对不同产地桃仁进行鉴别,使得桃仁的鉴别更加准确.

  • 山楂叶化学模式识别及其活血化瘀作用研究

    作者:赵胜男;徐宝欣;李明臣;高婧;潘海峰

    目的:通过化学模式识别方法筛选质量优质、稳定山楂叶样品,比较研究中药山楂叶不同提取物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38批山楂叶药材中15个成分,结合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化学模式识别技术对山楂叶样品质量进行评价;收集山楂叶的乙酸乙酯提取物(A)、2015年版中国药典方法大孔树脂提取物(B)、水饱和正丁醇提取物(C)、50%乙醇提取物(D),以高、中、低剂量对大鼠灌胃给药8d,除对照组大鼠外的其他组大鼠进行肾上腺素加冰浴复制急性血瘀模型,腹主动脉取血,测定不同提取物对血瘀模型大鼠的影响.结果:综合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将不同产地山楂叶分为3类,筛选出其中29批山楂叶样品,以不同方法收集山楂叶提取物.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APTT、PT、TT显著缩短(P<0.05),FIB的量显著增加(P<0.01).提取物B高剂量组对APTT、FIB、TT影响显著,能使APTT和TT显著延长(P<0.01),FIB显著减少(P<0.01);提取物A高剂量组作用效果次之;其他提取物均无显著作用.山楂叶不同提取物均对PT指标无显著影响.结论:化学模式识别研究有助于山楂叶的整体质量控制,保证山楂叶活血化瘀作用研究的样品来源.从凝血四项指标观察,提取物B的方法为佳提取方案,其对活血化瘀作用明显,山楂叶提取物作用机制可能主要通过影响内源性凝血途径以及纤维蛋白原来达到活血化瘀效果.

  • 利用SSR分子标记分析我国红花主要栽培品种遗传多样性

    作者:唐小慧;任超翔;陈江;吴沂芸;吴清华;裴瑾

    目的:基于红花基因组的数据,利用SSR分子标记分析我国红花主要栽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方法:采用SSR-PCR扩增我国7个省的34份红花栽培品种,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PCR产物,NTSYS-pc2.1软件对电泳结果进行多态性分析并构建遗传树状图.结果:筛选出16对引物,共扩增出43个位点,其中具34个多态性位点;聚类分析结果显示,34个红花种质资源相似系数在0.680~0.976之间,可分为4个类群.结论:根据结果推测,红花种内存在一定的遗传变异,红花品种混杂与当前种子流通及栽培习惯有一定关系.

  • 不同产地、部位和采收期益母草中药效成分研究

    作者:朱启亮;黄玉梅;高明;马恩耀;吴志坚;麦敏芯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时间、不同药用部位益母草的质量并为其种植和临床应用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对17批不同产地、不同部位、不同采收期益母草药材中的生物碱、黄酮的含量进行测定.色谱柱为Venusil SCX柱、Sapphire C28柱、InertSustain C18柱,流动相为乙腈-15 mmoL/L磷酸二氢钾(含0.06%三乙胺和0.14%磷酸)、乙腈-0.4%辛烷磺酸钠的0.1%磷酸溶液、甲醇-0.4%磷酸溶液,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192、277、360 nm.结果:同一成分在不同产地益母草中含量差异较大,叶中黄酮、生物碱类成分的含量高.结论:生物碱类和黄酮类两者含量分析结合药用资源考虑,益母草佳产地应为河北、安徽和山东,佳药用部位为叶类,花初期采收质量佳.

  • 一枝黄花的形态组织学研究

    作者:吴志瑰;付小梅;谢斌;胡生福;葛菲;褚小兰;范崔生

    目的:为正本清源,对一枝黄花Solidago decurrens Lour.进行形态组织鉴别研究.方法:观察植物形态和药材性状,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制片和粉末制片法对该植物的根、根茎、茎、叶横切面和药材粉末显微特征进行观察.结果:发现该植物形态在茎分枝、叶和瘦果等方面的特征与本草描述基本一致,药材性状为全草类生药特点;根横切面中含内皮层,结构不发达;根茎和茎横切面特征相似,但根茎有内皮层,环髓纤维束、维管束间纤维束相接,形成波状纤维环,而茎结构较发达,有木纤维细胞包绕,与相邻纤维束断续连接;叶横切面中表皮分布有非腺毛,栅栏组织较窄,主脉维管束上方和下方有厚角组织;粉末特征中主要含有导管、纤维、菊糖和非腺毛等结构.结论:上述形态与显微鉴别特征有鉴定意义,可以进行物种鉴别,为一枝黄花进一步应用奠定基础.

  • 西藏冬虫夏草的X射线衍射鉴定及质量控制探讨

    作者:路大勇;王阳;周文

    目的:建立一种反映西藏冬虫夏草(藏草)的X射线衍射(XRD)鉴别方法.方法:采用粉末XRD技术,获得1种藏草和3种市售廉价的冬虫夏草(廉价虫草)的虫体部位和真菌子座的X射线衍射谱及特征标记峰.运用有机分子晶体的XRD谱模拟方法,鉴别藏草和廉价虫草中XRD峰的成分来源.结果:藏草的XRD谱由一系列清晰而分立的尖峰构成,被证实起源于α-D-甘露醇和δ-D-甘露醇,与人工合成的甘露醇结晶相截然不同;且虫体部位甘露醇含量为真菌子座的3倍.廉价虫草XRD峰主要起源于衣康酸和少量的甘露醇,后者低于藏草甘露醇含量的31%.在廉价虫草的全部真菌子座和1种虫体中没有甘露醇存在.藏草成分与XRD的关系、甘露醇的多晶型现象以及藏草的质量控制被探讨.结论:XRD技术是能够提供藏草真伪识别的一种快速、准确而有效的工具,对于有机分子晶体含量较高的中药材的鉴定和质量标准研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连翘2个DIR基因的分子特征与表达分析

    作者:朱昀昊;赵乐;谢小龙;李景亮;董诚明

    目的:克隆连翘DIR基因并分析其分子特征和表达特性.方法:克隆两条连翘的DIR基因全长序列,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该基因在连翘不同组织以及茉莉酸甲酯诱导下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克隆得到两个DIR基因(FsDIR1,MF168408;FsDIR2,MF168409),长度分别为558 bp和564 bp,编码氨基酸数目分别为185和187;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FsDIR1属于DIR-a亚家族,FsDIR2属于DIR-b/d亚家族.连翘不同组织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FsDIR1和FsDIR2在花瓣中表达量低,而在雌蕊中高.茉莉酸甲酯诱导后,叶片中连翘苷和连翘酯苷A含量升高,但FsDIR1和FsDIR2的表达量均显著下降.结论:本研究克隆了两个连翘DIR基因,为研究DIR基因在连翘木脂素类化合物生物合成及参与植物的抗性反应中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 不同产地掌叶半夏中4种核苷类成分和葫芦巴碱测定

    作者:甄子萱;葛淑俊

    目的:明确不同产地掌叶半夏中有效成分含量差异.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了河北安国市、河北涉县、河南郸城县和陕西周至县4个地区掌叶半夏块茎中肌苷、鸟苷、胸苷、腺苷和葫芦巴碱5种有效成分,并与河北安国市的半夏进行了比较.结果:河南郸城县掌叶半夏中核苷类物质总量和鸟苷的含量高,分别为236.30μg/g和179.28 μg/g;4地掌叶半夏中葫芦巴碱含量依次为河南郸城县(122.82μg/g)、河北安国市(104.99 μg/g)、河北涉县(75.86 μg/g)和陕西周至县(42.86 μg/g).其中河南郸城县的掌叶半夏和河北安国市的半夏中核苷类和胡芦巴碱含量没有显著差异.结论:以鸟苷和葫芦巴碱含量作为衡量掌叶半夏质量的指标,河南郸城县掌叶半夏的品质高.掌叶半夏中有效成分含量因种植区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类型不同而呈现显著差异.

  • UPLC法测定余甘子中4种抗氧化活性成分的含量

    作者:朱智芸;赵毅;邓林;张加余;孙海林;车彦云

    目的:评价余甘子中没食子酸、柯里拉京、诃子鞣质和鞣花酸4种酚类成分的抗氧化能力,同时建立其U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DPPH·清除自由基能力活性评价法测定4种酚类成分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Agilent ZORBAX SB-Aq C18(100mm×2.1 mm,1.8 μm)色谱柱;以0.3%甲酸溶液-乙腈:甲醇(1∶5)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2 mL/min;检测波长254 nm;柱温30℃.结果:4种酚酸类成分均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并且随着浓度的增大,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也增强;没食子酸、柯里拉京、诃子鞣质和鞣花酸分别在12.8~332.8 μg/mL、12.8~ 332.8 μg/mL、17.6~457.6 μg/mL、23.6~613.6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4.6%、93.1%、95.8%和100.4%,RSD均小于4.0%.结论:该方法可以同时测定余甘子中4种抗氧化活性成分的含量,结果准确、快速、重现性好,可以作为余甘子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

  • LC-MS/MS同时测定配伍知母对黄柏中5种成分含量的影响

    作者:邱全玉;邱昆成;孙振刚;李丹;刘奕明;林爱华

    目的:建立LC-MS/MS法同时测定黄柏中巴马汀、药根碱、黄柏碱、木兰花碱和小檗碱的含量,研究配伍知母对黄柏中5种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ZORBAX Eclipse XDB-C18色谱柱(150 mm×2.1 mm,3.5 μm),流动相为0.1%甲酸溶液-乙腈(65:35),流速0.25 mL/min,柱温30℃;质谱条件为电喷雾(ESI)离子源,正离子多反应离子监测(MRM)用于定量测定.结果:巴马汀、药根碱、黄柏碱、木兰花碱和小檗碱分别在3.42~91.2 ng/mL、3.15~ 84.0 ng/mL、3.45 ~ 92.0 ng/mL、2.97 ~ 79.2 ng/mL、179.0 ~1 253.0 n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4);平均加样回收率均在99.5%~102.0%.黄柏配伍知母后,除药根碱外其他4种成分含量均有变化.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黄柏中5种成分的含量测定;配伍知母对黄柏中巴马汀、木兰花碱、黄柏碱和小檗碱的含量有影响.

  • HPLC结合化学计量学的茵陈提取物指纹图谱研究

    作者:罗芮;喻芳君;孙洁;钱浩;张加余;马志国

    目的:建立茵陈提取物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采用HPLC法,Agilent-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2%甲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30 nm;柱温25℃;进样量10μL.采用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对10批茵陈提取物进行系统归类和分析,并与茵陈药材进行对比.结果:确定了茵陈提取物中的10个共有峰,并对其中的9个峰进行了指认和鉴定,将不同来源的10批样品分为2类;茵陈提取物与茵陈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具有明显差异,表明在提取物制备过程中有机酸类成分可能发生水解或异构化反应.结论:所建立的茵陈提取物HPLC指纹图谱方法简便,重复性好,特征性强,可为茵陈提取物的质量控制提供实验依据.

  • HPLC法测定香露兜叶超临界CO2萃取物中角鲨烯的含量

    作者:陈小凯;马晋芳;葛发欢;何伟

    目的:建立香露兜叶超临界CO2萃取物中角鲨烯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Agilent Eclipse XDB-C18(15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流速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04 nm;进样量:10μL.结果:角鲨烯进样量在0.2606~3.1276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结论:建立的测定方法专属性良好,为香露兜叶提取物中角鲨烯快速、准确定量提供了实验依据.

  • HPLC同时测定山辣子皮中3种抗HCV NS3/4A蛋白酶香豆素的含量

    作者:蒋太白;张洪;危英;王霞;蔡桂兰;钱金姝;徐宏喜

    目的:建立HPLC同时测定山辣子皮中3种抗HCV NS3/4A蛋白酶香豆素(瑞香素、瑞香新素、7-羟基-8-甲氧基香豆素)的含量.方法:采用Waters symmetry shieldTM RP 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甲醇-0.1%甲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322 nm;进样量:10 μL.结果:3种成分的分离度良好,瑞香素、瑞香新素、7-羟基-8-甲氧基香豆素分别在8.22~ 164.40 μg/mL(r1=0.9999)、1.44~28.80μg/mL(r2 =0.9999)和0.77~ 15.52 μg/mL(r3 =0.9999)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2.66%(RSD=0.31%)、100.46%(RSD=0.74%)和102.39%(RSD=0.63%).结论:该结果表明建立的方法简单,稳定性和重复性好,可用于山辣子皮的质量控制.

  • 山楂叶提取物HPLC指纹图谱归属分析及谱效关系初探

    作者:高婧;徐宝欣;赵胜男;潘海峰

    目的:探讨山楂叶不同提取部位指纹图谱特征峰所代表的化学成分与降低血瘀大鼠血浆黏度的相关性,为建立“指纹图谱与药效关联”的中药质量控制模式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方法:采用HPLC法建立山楂叶不同提取部位的指纹图谱;采用MATLAB软件的逐步后退分析方法,计算指纹图谱共有峰X与血浆黏度药效值Y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结果:指纹图谱共有峰有32个,X9、X10、X11、X13、X14、X15、X17、X19、X27、X31和血浆黏度值具有相关性,组成功效成分组.X9、X10、X12、X14、X17、X31具有负相关性,有可能是活性单体成分,其中X14是牡荆素葡萄糖苷,X17是牡荆素.结论:该研究利用MATLAB软件计算得到的多元回归方程(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可以为进一步研究山楂叶提取物的活性成分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 在线二维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银翘解毒丸中5种成分

    作者:廖强;罗达龙;韦日伟;梁艺坚

    目的:使用双梯度液相色谱系统和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建立在线二维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银翘解毒丸中绿原酸、木犀草苷、连翘苷、连翘酯苷A、牛蒡苷的含量.方法:利用双梯度液相色谱的其中一个泵为一维分析泵,采用C18色谱柱(100 mm×4.6 mm,2.4 μm),以乙腈-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利用双梯度液相色谱的另一个泵为二维分析泵,使用C8(150 mm×3.0 mm,2.7 μm)色谱柱,以乙腈-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27∶73),流速0.5 mL/min,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波长277 nm.结果:绿原酸、木犀草苷、连翘苷A、牛蒡苷5个成分线性范围分别为8.45~127.75 μg/mL、2.05 ~ 30.75μg/mL、6.85~102.75 μg/mL、23.16 ~ 347.40 μg/mL、28.35~425.25 μg/mL,平均加样回收率在96.6%~99.8%,RSD为0.2% ~ 1.7%.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银翘解毒丸的质量评价.

  • 独蒜兰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的优化

    作者:张丽娜;桂阳;王沁;罗安阔;毛伟胜;朱国胜

    目的:优化独蒜兰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缩短组培周期.方法:以独蒜兰种子为外植体,进行不同采收期种子萌发、壮苗生根的培养基筛选.在初步筛选出的佳配方基础上,进行培养基配方改良优化.结果:授粉后200 d的种子萌发率高,萌发快;B5+0.5 mg/L NAA适合种子萌发和生长;改良配方MSN+ 1.2 mg/L NAA+100 g/L土豆汁能较好地促进独蒜兰幼苗生长.结论:该优化的独蒜兰组培快繁技术体系,能缩短组培周期,降低种苗生产成本.

  • 两种天麻种子的转录组学分析

    作者:汪颀浩;文欢;张大燕;王伟;彭成;高继海

    目的:对两种天麻种子进行转录组分析,在转录组水平研究两种天麻种子次级代谢产物含量与相关酶活性的关系,从而对其进行品质评价.方法:采用Illumina Hiseq 2500对乌天麻种子及乌红杂交天麻种子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通过与基因数据库比对、分析、注释来发现差异表达基因.结果:乌天麻种子及乌红杂交天麻种子分别获得了24 892 730、29 712 119条Clean Reads,Trinity组装后得到383 242条Unigenes,通过六大基因数据库比对、分析、注释,终获得184 706个有注释信息的Unigenes.与乌天麻种子相比,杂交后的天麻种子有178个基因表达量上调,527个基因表达量下调,合计705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共有10个关键基因被KEGG数据库苯丙烷类合成途径注释,表达量下调的差异表达基因有PAL、β-G、POD和aroX,表达量上调的有NADP+.结论:本研究获得了乌天麻种子和乌红杂交天麻种子的苯丙烷类产物合成代谢通路图,并注释了相关基因序列,终确定乌红杂交天麻种子品质佳.

  • 干旱胁迫对柴胡皂苷合成途径关键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韩晓伟;严玉平;贾河田;吴兰芳;郑玉光

    目的:为了阐明在干旱胁迫下柴胡中的柴胡皂苷合成途径关键酶的基因表达及对皂苷含量的影响.方法:设置4个水平的土壤饱和含水量70%~ 80%、60% ~ 70%、40% ~ 50%、20%~30%,利用盆栽控水的方法栽培柴胡.采用RT-PCR方法检测6个月和1年生柴胡苗根的皂苷合成途径关键酶基因的表达,HPLC法测定柴胡皂苷a、d的含量.结果:4个柴胡皂苷合成途径关键酶HMGR(3-羟基-3-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IPPI(异戊烯基焦磷酸异构酶)、FPS(法尼基焦磷酸合酶)和β-AS(β-香树素合成酶)基因在土壤饱和含水量40% ~ 50%时表达量高,饱和含水量20%~ 30%时降到低,皂苷含量的变化趋势与基因表达一致.结论:柴胡皂苷合成途径关键酶基因在适度干旱时能够显著提高表达量,从而间接提高皂苷的含量.

  • 油菜素内酯增强霍山石斛耐热性的研究

    作者:吴进东;陈科;刘苏一;肖之贝;尹亚楠;胡云帆

    目的:研究油菜素内酯(Brassinosteroids,BR)对霍山石斛(Dendrobium huoshanness)耐热性的影响,为霍山石斛的科学栽培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二年生霍山石斛的当年生茎叶为试验材料,在人工智能培养箱中对其进行耐热性研究,高温设置为昼/夜温度分别为(35±1)℃/(25±1)℃.结果:试验表明,高温胁迫后,霍山石斛叶片MDA含量、相对电导率、SOD活性、Pro含量均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Pn与茎中多糖含量均下降.喷施BR显著提高高温胁迫下霍山石斛叶片SOD活性、Pro含量,降低MDA含量与相对电导率;提高其叶片叶绿素含量、Pn与茎中多糖含量.结论:高温胁迫损害了霍山石斛的生长及品质;BR显著缓解了高温胁迫对霍山石斛的伤害,增强霍山石斛耐热性.

  • 高海拔环境对太子参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作者:刘帮艳;李金玲;曹国皤;郑听;杨思科;赵致;王华磊

    目的:探究高海拔环境对太子参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方法:选取高海拔环境与太子参常规栽培海拔环境地,分别种植太子参,定期测定太子参农艺性状月增长速率、产量、商品参各等级品质及药用成分含量的差异.结果:高海拔环境利于太子参形成枝叶繁多、植株矮壮的株型;高海拔环境下,太子参总须根数、子根数、子根长显著增加,地下部分干物质重显著增多,太子参产量显著高于太子参常规栽培海拔地.高海拔地大选、中选及小选太子参单参干重显著大于太子参常规栽培海拔地.高海拔地太子参水分、总灰分及水溶性浸出物均符合中国药典标准,多糖含量与常规栽培海拔地太子参相比除中选具有显著差异外,大选、小选均无显著性差异,商品参各等级的太子参总皂苷含量均表现为高海拔地显著高于常规栽培海拔地.结论:高海拔环境显著提高太子参产量和品质,改善太子参株型.

  • 橡胶林下间作广金钱草的产量及药材质量研究

    作者:郑定华;袁淑娜;陈俊明;黄坚雄;潘剑;李娟;周立军

    目的:初步评价广金钱草在橡胶林下的间作发展潜力.方法:以广金钱草的露地栽培为对照,对不同橡胶林下间作广金钱草的产量及其主要药材质量指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与露地栽培相比,橡胶林下各间作处理广金钱草的产量及其黄酮、多糖、浸出物含量均有降低,整体上均呈现光照条件相对好的处理含量高于光照条件差的处理的趋势,其中,产量的下降幅度较大;广金钱草的夏佛塔苷、浸出物含量在荫蔽度较高的传统成龄胶园及中幼林中明显低于露地栽培处理,但在全周期间作模式胶园间作区靠中间位点该两指标及多糖含量均接近于甚至稍优于露地栽培处理;除传统成龄胶园间作处理下的灰分含量偏高外,各处理的广金钱草地上部药材质量均符合2015版中国药典标准.结论:初步认为,光照不足会影响橡胶林下间作广金钱草的产量及药效成分含量,其在海南进行露地栽培较具潜力,但也可作为荫蔽度较低的胶园的备选间作物.

  • 钾素对当归碳氮代谢产物及其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作者:荔淑楠;夏琦;王引权;樊秦;雒军;王振恒

    目的:研究不同钾素水平对当归碳氮代谢及相关酶的影响,揭示钾素影响当归品质形成的生理学本质,为当归生产合理施用钾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大田栽培试验研究不同施肥方式下,施K2O量150 kg/hm2、300 kg/hm2和450 kg/hm2等钾素水平对叶盛期当归叶片中SPS、PK、SS、MDH、FUM、AGP、GAPDH、GS、GOG,AT、NR、尿囊素酶等碳氮代谢相关酶活性及葡萄糖、果糖、蔗糖、总氨基酸、总叶绿素等碳氮产物及生长指标的影响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在全部基施和50%基施+50%追施两种施肥方式下,施K2O量为300 kg/hm2的处理为佳施肥量,其对当归叶片中的SPS、PK、SS、MDH、FUM、AGP、GAPDH、GOGAT、尿囊素酶的活性及果糖、蔗糖、总氨基酸、总叶绿素的含量及生长指标具有显著地促进作用,而对GS、NR活性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产量与代谢产物相关分析表明,葡萄糖、果糖、蔗糖、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及总氨基酸含量均与根粗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果糖、蔗糖及总氨基酸含量与地下干重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说明可以通过根粗和地下干重预测当归产量.结论:适量施用钾肥能调节当归叶片碳氮代谢产物的合成与积累,提高当归产量,其生理基础是提高了相关代谢酶的活性及相关代谢产物的含量.

  • 基于关键质量属性的L18-Hunter设计法优化穿心莲颗粒干法制粒处方与工艺

    作者:胡娅菁;王刚;骆英;李亚芳;易成

    目的:考察干法制粒处方和工艺参数对穿心莲颗粒关键质量属性的影响,确定优工艺条件.方法:采用L18-Hunter试验设计,考察了填充剂种类、用量,干法制粒工艺参数送料速度、滚轮转速和滚轮压力对颗粒一次成型率、溶化性和脆碎度影响,并优化了干法制粒条件.结果:影响颗粒一次成型率的关键参数为填充剂种类、送料速度和滚轮压力;影响溶化性的关键参数为填充剂用量和送料速度;影响颗粒脆碎度的关键参数为填充剂种类和滚轮压力.优的制粒处方和工艺条件为:采用40%的乳糖为填充剂,送料速度为50 r/min、滚轮转速为6r/min、滚轮压力为12 MPa,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和预测能力.结论:采用L18-Hunter试验设计优化穿心莲颗粒干法制粒具有较好的可行性,模型预测能力强.研究提升了对干法制粒的理解,为该产品的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技术和理论支持.

  • 基于速释透皮给药系统的中药复方制剂外用透皮剂型加工工艺研究

    作者:汪杰;黄祖光;陈焕擂;刘楚楚

    目的:探讨基于速释透皮给药系统的中药复方制剂外用透皮剂型加工工艺.方法:以凝胶剂、巴布剂、涂膜剂三种药物作为研究对象,将药物分为对照组和速释组.结合中药复方特点,在中医药传统“内病外治”理论指导下,加入“速释”机制,对中药复方制剂外用透皮剂型加工工艺进行分析.结果:速释组凝胶剂、巴布剂、涂膜剂三种药物使用时给药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速释组给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速释组药物达到峰值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速释组凝胶剂、巴布剂、涂膜剂临床试验恶心呕吐、腹泻、过敏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速释组测试后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红细胞压积、血浆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聚集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速释透皮给药系统的中药复方制剂外用透皮剂型能改善目前中药透皮制剂的整体质量,可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及胃肠道的破坏,提高疗效.

  • Box-Behnken优化黄芩苷脂质体的制备工艺及体外释放模型拟合的研究

    作者:冯玲玲;李楠;谭裕君

    目的:探讨黄芩苷脂质体的制备工艺,并考察体外释放情况.方法:采用逆向蒸发法、乙醚注入法、薄膜分散法制备脂质体,以包封率和粒径作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选佳处方工艺,并对黄芩苷脂质体的体外释放应用各模型进行拟合.结果:佳处方为:磷脂药物比为3.81∶1,磷脂胆固醇比为5.70∶1,水化体积为1.02 mL,测得黄芩苷脂质体的平均包封率为44.16%,粒径160~190 nm.结论:逆向蒸发法制备的黄芩苷脂质体包封率高,黄芩苷脂质体体外释药具有双相动力学特征.

  •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喉舒宁颗粒剂的成型工艺

    作者:黄健军;梁可文;邓刚

    目的:优选喉舒宁颗粒剂的成型工艺.方法:以辅料倍数、乙醇浓度为考察因素,以合格颗粒收率、溶化时间、48 h吸湿率三个指标的总评归一值为评价指标,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成型工艺.结果:佳成型工艺为:辅料倍数为2.9倍,乙醇浓度为60%.结论:该方法优选的成型工艺重复性好,合理可行.

  • 我国中药材地理标志产业专利质量实证研究

    作者:孙智;冯桂凤

    该文以我国中药材地理标志产业已授权专利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中药材地理标志产业已授权专利的类型分布、技术类别、法律状态、维持时间和专利交易状况的分析发现,目前我国中药材地理标志产业企业的专利覆盖面较窄,有专利的企业只占核准使用企业的28%,产业专利的拥有量处于较低水平.同时,产业已授权专利主要集中在外观设计专利(中药外形包装)领域,技术类专利尤其是发明专利的占比较少,能够长期维持的高价值技术类专利亦较少.整体而言,目前中药材地理标志产业专利数量十分有限,专利质量处于较低水平.

中药材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