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药学 > 中药材杂志

中药材

中药材杂志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主办单位: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信息中心站
  • 影响因子: 0.9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4454
  • 国内刊号: 44-128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1001-4454
  • 曾用名: 中药材科技
  • 创刊时间: 197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药材》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元四辉
  • 类 别: 中药学
期刊荣誉:
  • 三七总皂苷对大鼠心肌肥厚的保护作用

    作者:周青;何蔚;周俐

    目的:研究三七总皂苷(total saponins of panax notoginseng, PNS)对异丙肾上腺素所致大鼠心肌肥厚的保护作用.方法:背部皮下注射用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 ISO)5 mg/(kg·d),连续7 d,建立大鼠心肌肥厚模型.造模第二天开始给大鼠腹腔注射PNS 25和50 mg/(kg·d),连续14 d,测定全心重量指数(HW/BW),左心室重量指数(LVW/BW即LVI);采用试剂盒用分光光度法检测左心室心肌组织中羟脯氨酸(Hyp)和一氧化氮(NO)含量;用放免分析法检测左心室心肌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含量.结果:ISO模型组大鼠的HW/BW、LVI明显升高;左心室HyP、AngⅡ含量增高,NO水平下降.PNS能明显提高心肌组织NO水平,降低胶原的含量,抑制AngⅡ产生,使HW/BW及LVI下降,抑制心肌肥厚.结论:PNS对ISO所致大鼠心肌肥厚具有保护作用.

  • 铁箍散有效成分研究及其抗病毒作用

    作者:韩定献;倪芳;周志彬;周军;王诗宏;杨占秋;张国安

    目的:对鄂西民族药铁箍散的有效成分及其抗病毒作用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分离,IR、MS等方法鉴定其结构,并进行抗病毒实验.结果:从铁箍散中分离出1个化合物,鉴定为尿囊素,抗病毒研究表明它有抑制流感病毒的作用.结论:尿囊素为首次从铁箍散中分离得到,抗病毒研究为铁箍散临床应用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基础.

  • 淫羊藿总黄酮对成骨细胞中OPG和RANKL mRNA基因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刘亦恒;臧洪敏;张海英;陈君长

    目的:探讨淫羊藿总黄酮对大鼠成骨细胞中骨保护素(OPG)和核因子κB受体激活因子配体(RANKL) mRNA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分别加入含0.1、1、10、100 ng/ml淫羊藿总黄酮(HEF)的培养液,48 h及96 h后分别提取细胞总mRNA,用RT-PCR方法分析OPG/RANKL的mRNA的表达,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培养48 h后,与对照组比较,HEF增强了OPG mRNA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VOPG/VRANKL比值增大;96 h后,HEF明显增强了OPG mRNA的表达,各浓度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各浓度组VOPG/VRANKL比值增大,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淫羊藿总黄酮可能通过增加成骨细胞OPG的表达来抑制破骨细胞的分化和成熟,从而抑制骨吸收,达到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目的.

  • 陆英颗粒对急性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作者:杨威;王茜莎;王敏伟;许焱;路丁;刘长生

    目的:研究陆英颗粒灌胃给药对急性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急性CCl4肝损伤模型、D-半乳糖胺盐酸盐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ConA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研究陆英颗粒灌胃给药对急性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陆英颗粒对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保肝作用可能与对抗脂质过氧化以及提高肝细胞膜和微粒体膜钙泵的活性有关;对D-半乳糖胺盐酸盐致大鼠急性肝损伤和ConA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亦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结论:陆英颗粒对多种急性实验性肝损伤有较明显的保护作用.

  • 中药HD02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作者:赵丹洋;赵明奇;吴伟康;曾其毅

    目的:观察中药HD02制剂对小鼠反复缺血/再灌注损伤脑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HD02低、中、高剂量组,采用小鼠全脑反复缺血/再灌注模型,取脑组织进行脑含水量、SOD活性及MDA、Na+/K+-ATP酶、Ca2+-ATP含量酶的测定.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脑含水量显著增加(P<0.01)、SOD活性明显降低、MDA含量明显升高(P<0.01)、ATP酶有明显下降(P<0.01),HD02低、中、高剂量组均可明显减少脑组织含水量(P<0.01)、提高SOD活性,降低MDA含量(P<0.01),提高缺血/再灌注脑组织ATP酶活性(P<0.01).结论:中药HD02可减少小鼠缺血/再灌注脑组织的损伤,其机制可能通过提高SOD活性,减轻自由基对组织的氧化损伤,同时保护细胞ATP酶活性从而使脑水肿程度降低,保护缺血再灌注导致的脑组织损伤.

  • 板蓝根正丁醇部位指纹图谱的聚类分析及抑菌活性相关分析

    作者:赵艳玲;曹琳;王伽伯;金城;肖小河

    研究了临床常用中药板蓝根正丁醇部位的化学指纹图谱和抑菌活性,以系统聚类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来源样品的化学成分差异性,结合抑菌活性做相关分析,发现板蓝根正丁醇部位的抑菌活性有效成分.

  • 姜黄素对DMN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形成的影响

    作者:刘永刚;谢少玲;李芳君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二甲基亚硝胺(DMN)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DMN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期间给予灌服姜黄素(50,100,200 mg/kg)并设马洛替酯组(90 mg/kg)作对照,给药4 wk后,测定血清谷丙氨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KP)、总蛋白(TP)和白蛋白(ALB)含量及肝匀浆中SOD、MDA、GSH-Px含量并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含量;光镜观察肝细胞结构和肝纤维化程度.结果:姜黄素预防给药,明显降低肝纤维化大鼠血清ALT、AKP活性,给药组肝组织内SOD、GSH-PX较模型组明显提高,而MDA较模型组明显降低;给药后也可明显降低血清HA和LN含量.病理学观察结果,姜黄素预防组大鼠胶原纤维沉积明显减轻,假小叶结构明显减少.结论:姜黄素预防给药,可抑制DMN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形成.

  • 活络止痛膏活血通络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刁飞宇;李沛波;苏薇薇

    目的:研究活络止痛膏活血通络的作用.方法:观察活络止痛膏对小鼠耳廓微循环的影响、对急性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以及对大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结果:活络止痛膏能明显促进小鼠耳廓微血管的扩张,具有改善急性血瘀大鼠血液流变性的作用,能明显抑制组胺诱发的大鼠皮肤通透性的增加.结论:活络止痛膏具有活血通络的作用,本研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 牛磺酸鹅去氧胆酸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何秀玲;李培锋;关红;哈斯苏荣;金少琳

    目的:研究牛磺酸鹅去氧胆酸(TCDCA)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术双抗标记法、血清溶血素分光光度法、变态反应法、碳廓清法和比浊测定法分别测定TCDCA对T细胞亚群、对血清中抗体含量、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及溶菌酶含量的影响.结果:TCDCA明显提高小鼠外周血中CD4+和CD19+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高、低剂量的TCDCA均能提高小鼠血清平均溶血素含量和血清中溶菌酶的含量,同时也可能增强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及抑制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结论:TCDCA能明显提高小鼠机体的免疫功能.

  • 不同产地虎杖药材中白藜芦醇苷含量的测定

    作者:刘旭;徐江平;杨雪梅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产地虎杖中白藜芦醇苷的含量.结果表明,虎杖中白藜芦醇苷含量高达到4.54%,低为0.86%,不同产地虎杖的品质有一定差异.

  • RP-HPLC法测定黄山药和穿龙薯蓣中薯蓣皂苷的含量

    作者:王铁杰;刘中博;文琪珺;陈晓辉;李军;毕开顺

    采用RP-HPLC法测定薯蓣属植物黄山药、穿龙薯蓣中薯蓣皂苷的含量.色谱柱为XterraTMODS(250 mm×4.6 mm,5 μm),以乙腈-水(55: 45,v/v)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柱温为35℃,检测波长为203 nm.结果表明,薯蓣皂苷可与其他主要成分分离,线性范围为2.0~16.0 μg(r=0.9999);样品平均回收率为100.4%,RSD=1.7%(n=9).并应用本方法测定了全国10个地区22个批次的黄山药、穿龙薯蓣中薯蓣皂苷的含量.

  • 青藤碱微透析体外回收率的测定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作者:张英丰;周莉玲;汪小根;王利胜

    目的:1.考察浓度、流速对相对回收率(Relative Recovery,RR)的影响;2.考察探针之间的RR有无差异性;3.考察探针相对回收率RR与相对损失率(Relative Loss,RL)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进行RR及RL的测定.结果:1.在相同流速下,RR与青藤碱溶液浓度无关;2.在相同浓度下RR随流速增加成指数下降;3.探针之间的RR及RL有显著性差异;在相同条件下RR与RL近似相等.结论:流速相同时,浓度不影响RR,浓度相同时,流速对RR有显著影响;不同探针的RR不同,因此对每根探针都必须测定RR;可用RL代替RR进行药物动力学研究.

  • 青钱柳中黄酮成分的研究

    作者:李俊;陆园园;许子竞;李甫;温桂清;苏小建

    从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ms叶中分离得到四个黄酮类化合物,经鉴定为:槲皮素(Ⅰ),山柰酚(Ⅱ),山柰酚-7-O-α-L-鼠李糖(Ⅲ),山柰酚-4'-甲醚-7-O-β-D-甘露糖(Ⅳ).化合物Ⅲ、Ⅳ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关键词: 青钱柳 黄酮 黄酮苷
  • 软骨凹顶藻Laurencia cartilaginea中新的五羟基神经酰胺

    作者:徐石海;杨晓燕;廖小建;郭书好

    从中国南海西沙群岛永兴岛软骨凹顶藻Laurencia cartilaginea乙醇浸提物的乙酸乙酯相分离得到了一个化合物,通过1H NMR、13C NMR、EI-MS、FAB-MS等波谱技术,确定该化合物为结构少见的新神经酰胺.

  • RP-HPLC制备色谱法分离淡豆豉中高纯度异黄酮苷元

    作者:曲丽萍;宓鹤鸣;范国荣

    淡豆豉经大孔树脂柱色谱初步分离纯化,采用RP-HPLC制备色谱法,乙腈-水-冰醋酸(35∶ 65∶ 1,v/v/v)为流动相,流速3.0 ml/min,检测波长260 nm.结果表明,在30 min内快速分离到大豆素、大豆黄素和染料木素,产物纯度均达到99%以上.

  • 五叶木通藤茎甾体和三萜成分研究

    作者:刘桂艳;郑健;余振喜;张继;林瑞超

    从五叶木通Akebia quinata Decne.藤茎乙醇提取物的二氯甲烷萃取部分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其结构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Ⅰ)、Δ5,22豆甾醇(Ⅱ)、齐墩果酸(Ⅲ)、常春藤皂苷元(Ⅳ)、胡萝卜苷(Ⅴ)、Δ5,22豆甾醇-3-O-β-D-吡喃葡萄糖苷(Ⅵ).化合物Ⅵ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 HPLC测定川芎中东川芎内酯的含量

    作者:汪程远;张浩;钱忠明

    RP-HPLC法测定了川芎中东川芎内酯的含量.结果表明,东川芎内酯在0.35~3.5 μg时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4%,RSD为2.1%(n=5).本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东川芎内酯的含量测定.

  • 湖南产艾叶挥发油成分的GC-MS研究

    作者:刘向前;陈素珍;倪娜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湖南产菊科植物艾叶中提取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系统对其成分中的30个化合物进行了确认,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得出各类化学成分在挥发油中的相对百分含量.并和文献报道的其它产地的艾叶挥发油成分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 艾叶 挥发油 GC-MS
  • 三七超细粉重构颗粒的提取工艺研究

    作者:黄耀海;黄鸣清;曾惠芳;郭委;席萍

    目的:考察三七超细粉提取工艺.方法:考察三七在片、粗粉、超细粉及超细粉重构颗粒状态下醇提、水提的过滤时间及人参皂苷Rg 1、Re、Rb 1、三七皂苷R 1提取率.结果:三七超细粉重构颗粒提取液的过滤时间与三七片提取液的过滤时间相当,各皂苷提取率高.结论:采用三七超细粉重构颗粒水提,生产过滤容易,三七皂苷提取率高,生产成本降低.

  • 荆条叶精油的CO2超临界流体萃取工艺研究

    作者:谢建春;孙宝国;郑福平;余敏

    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考察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CO2流量等因素对荆条叶油萃取率的影响,确定了CO2超临界流体萃取荆条叶油的佳工艺条件:萃取压力22 MPa,萃取温度45℃,CO2流量25 L/h,萃取时间3 h,荆条叶油萃取率3.22%.

  • 姜黄素与壳聚糖制备促进伤口愈合膜剂的研究

    作者:韩刚;刘延敏;夏宗玲;李魏娜;刘秀萍

    目的:利用脱乙酰壳聚糖良好的成膜性以及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及姜黄素的抗菌抗炎作用,制备了具有促进伤口愈合功能的姜黄素-壳聚糖膜剂,并对膜剂中的姜黄素的释放度进行了测定.方法:以脱乙酰壳聚糖为成膜材料,采用匀浆制膜法制备了姜黄素-壳聚糖膜剂.结果:释放度试验显示膜剂有明显的缓释作用.结论: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姜黄素-壳聚糖膜剂具有良好的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

  • 正交实验法优选葎草的提取工艺

    作者:尹海波;康廷国;王冰;孙鹏;苏勇

    目的:优选葎草有效成分木犀草素的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对葎草提取工艺优化选择,以有效成分木犀草素的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HPLC法进行测定.结果:佳提取工艺为用90%乙醇6倍量,提取2次,每次1 h为佳,而浓度差异为主要影响因素.结论:该工艺方法合理,有效成分提取效率较高.

  • 爽喉片中儿茶素的含量测定

    作者:郭涛;刘倩;张瑱;舒宗美

    目的:建立爽喉片中儿茶素含量的分析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等梯度洗脱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儿茶素含量的测定.结果:按选定的色谱条件,儿茶素在0.504 μg~5.04 μg范围内线性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75%,RSD=1.78%.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

  • 正交试验优化附子生物碱提取条件的实验研究

    作者:罗一帆;吴伟康;陈学文;李昂;赵驰

    采用正交试验法对附子中生物碱提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应用正交设计、方差分析综合讨论了附子生物碱提取的产率、含量的影响条件,结果表明附子生物碱的佳提取条件为:浸提时间为3小时、水提pH为5、醇沉浓度为60%、醇沉次数为1次.该实验结果为改善附子生物碱的提取方法提供了实验基础.

  • 均匀设计优选南板蓝根多糖的提取工艺

    作者:盛家荣;李欣;陈佳伟;欧阳逊

    目的:优选南板蓝根中多糖的提取工艺.方法:用均匀设计方法设计水提取工艺,以提取物中多糖含量为测定指标,考察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三个因素对有效成分多糖提取的影响.结果:佳工艺为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2 h,料液比1: 50(g/ml),南板蓝根多糖的提取率为3.26%.在此条件下,北板蓝根多糖的提取率为12.76%.

  • 保和口服液中橙皮苷的HPLC测定

    作者:傅军;陈晓颖;李焕丹;梁从庆;李庆全

    目的:建立保和口服液中橙皮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C18,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38: 60: 2),检测波长为280nm.结果:橙皮苷在0.2002~2.002 μg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7%,RSD=1.8%.结论:本法简便,快速,准确.

  • 蜂胶总黄酮中阿魏酸与总酚酸的含量测定

    作者:于敏;弥宏;焦连庆

    目的:建立蜂胶总黄酮中阿魏酸与总酚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阿魏酸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柱:Diamonsil C18(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甲醇-1%乙酸(35: 65),检测波长:313 nm.总酚酸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以原儿茶酸为对照品.结果:阿魏酸线性范围:0.054~0.420 μg,相关系数0.9995.平均回收率为97.90%,RSD=0.80%(n=5).原儿茶酸线性范围:5.75~28.75 μg,相关系数0.9976.平均回收率为97.08%,RSD=0.78%(n=5).结论:本文建立的方法简便、可靠,可作为蜂胶总黄酮的质量控制标准.

  • 心血宁滴丸制备工艺的研究

    作者:吕竹芬;申楼;谢清春;林燕妹

    目的:以PEG-6000为基质,研究心血宁滴丸的佳制备工艺条件.方法:以滴丸的溶散时限、丸重变异系数和外观质量为筛选的指标,以葛根、山楂提取物与基质的处方配比,冷凝液的温度,滴丸滴制过程的滴速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设计对心血宁滴丸的制备工艺进行优选.结果:心血宁滴丸滴制过程中冷凝液的温度应该控制在15~20℃,滴制速度应在15~25滴/min,药物与基质的配比为1∶ 4时的滴丸质量较好.结论:所得到的滴丸制备方法简便,工艺可行.

  • HPLC法测定尿石通丸中橙皮苷的含量

    作者:田福生

    目的:建立尿石通丸中枳实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测定橙皮苷的含量,色谱柱为RP-C18柱,流动相为乙腈-水(20: 80),检测波长为284 nm.结果:橙皮苷的进样量在0.4032 μg~2.0160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7);平均回收率为100.31%,RSD=1.389%(n=6).结论:该方法可用于尿石通丸的质量控制.

  • 保儿增食液对厌食症患儿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作者:赵春玲;于乐;李蔷华

    目的:探讨保儿增食液对厌食症患儿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方法:运用保儿增食液对45例厌食症患儿进行治疗,测定治疗前后患儿的血清中锌、铁、钙、铜、锰、铅等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t检验结果显示,保儿增食液可明显增加患儿的铜、锰元素的含量(P<0.05),降低铅含量(P<0.05);卡方检验结果显示,治疗前后患儿锌及铅元素的分布频数有着显著差异(P<0.01),治疗后患儿锌及铅元素分布在正常范围的例数明显增多.结论:中药保儿增食液能调整厌食症患儿微量元素的含量,使其趋于正常.

  • 筋骨洗剂的研制及临床观察

    作者:陈健岳;余国禧;李慧超;陈晓识

    目的:研制筋骨洗剂,治疗跌打损伤、瘀积肿痛及筋骨损伤后期功能障碍.方法:以水蒸气蒸馏提取挥发油,水煎煮提取药液,制备筋骨洗剂,并观察160例肌肉扭伤、挫伤、关节损伤后期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结果:该制剂制备方法简便,质量可控,对跌打损伤、筋骨损伤后期功能障碍有显著的疗效.结论:本制剂可用于临床治疗上述疾患,而且使用方便,疗效明显.

  • 复方土牛膝颗粒的研制与临床观察

    作者:吴钊华;关骏良

    目的:研究复方土牛膝颗粒的制备工艺、质量控制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按处方制备成颗粒剂,对其进行定性、定量检测,建立质控标准,临床上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结果:制备过程合理,可对土牛膝和板蓝根进行鉴别,并建立了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患者102例,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3%,对照组为80.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该制剂制备工艺简便易行,质量可控,临床疗效确切.

  • 滋肾育胎丸治疗先兆流产50例临床观察

    作者:张睿;李国成;陈志辽;马永良

    目的:观察滋肾育胎丸对先兆流产的疗效.方法: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先兆早期流产患者70例,应用滋肾育胎丸治疗23例,同时应用滋肾育胎丸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27例.单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20例.结果:滋肾育胎丸组、滋肾育胎丸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联合治疗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组有效率分别为86.96%、92.59%、85.00%,无显著统计差异(P>0.05).结论:滋肾育胎丸治疗先兆流产有效、安全.

  • 去积散剂改为去积口服液的剂型改革及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彭镇耀;张凤仙;陈文华;李真真

    目的:研究去积散剂改为去积口服液的剂型改革及临床应用于治疗小儿疳病效果.方法:治疗组60例用去积口服液口服,对照组60例用去积散口服,1个月为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42例,有效1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显效36例,有效12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80%.结论:去积散剂改为去积口服液的剂型改革及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 中药透皮吸收制剂的研究进展

    作者:马卓;沈雄;陈前锋;刘昌琳

    本文从临床应用、实验研究及促渗方法三个方面综述了中药透皮吸收的研究进展,并对中药透皮吸收制剂在临床上的有效性和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协同下能够取得更好的透皮效果作了简要综述,为中药透皮吸收制剂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了参考,是目前新剂型研究的方向之一.

  • 含砷化合物中药及制剂的药物动力学和代谢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汤毅珊;王宁生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对含砷化合物中药及制剂(三氧化二砷、雄黄等以及含砷化合物的中药复方)的药物动力学和代谢机制的研究进展,并进行了展望.

  • 七种菊花叶黄素含量比较

    作者:罗进;刘思曼;边清泉

    目的:研究七种菊花叶黄素含量.方法:以叶黄素为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结果:叶黄素含量以杭白菊高,黄贡菊和川金菊低.结论:叶黄素含量高者为提取叶黄素的佳原料.

  • 菝葜品质与生长环境相关性的研究

    作者:徐淑珍;王光忠;干国平;李秋怡;刘焱文

    目的:建立菝葜中薯蓣皂苷元含量的测定方法,并测定全国不同产地菝葜的薯蓣皂苷元含量,以评价菝葜品质与生长环境的相关性.方法:采用RP-HPLC法测定薯蓣皂苷元的含量.色谱条件为:Kromasil C18色谱柱,以甲醇-水(94∶ 6)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10 nm.结果: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薯蓣皂苷元在5 μg-15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47%,RSD为1.01%.结论:本实验为菝葜的质量分析提供一种准确而简单的方法,所测结果表明菝葜的品质与生长环境有一定的相关性.

  • 玉兰花蕾佳采收期

    作者:汪宁;武祖发;朱荃

    目的:研究玉兰花蕾中挥发油的积累动态,以确定佳采收期.方法:连续两年分月测定花蕾挥发油含量.结果:玉兰花蕾挥发油含量从当年11月至次年1月增长尤为明显,2月初挥发油含量高.结论:2月初是玉兰花蕾采摘的佳时期.

  • 半夏丛生芽诱导及快速繁殖

    作者:徐秀梅;吕道锡;孙敏;张明;陈敏

    目的:以叶片、叶柄为外植体,建立半夏的快速繁殖体系.方法:用半夏块茎诱导的丛生芽叶片、叶柄作外植体.结果:叶片、叶柄可以不经过愈伤组织而直接再生成植株,培养基MS+6-BA 2.0 mg/L+NAA 0.1 mg/L对外植体叶的分化诱导效果好,MS+6-BA 2.0 mg/L+NAA 0.25 mg/L则适于叶柄,生根培养基以1/2MS+KT 1.0 mg/L+NAA 2.0 mg/L效果较好.结论:通过对半夏块茎诱导的叶片和叶柄形成的丛生芽可以提高半夏繁殖系数.

  • 竹黄无性株的液态发酵工艺研究

    作者:陈佳佳;李兆兰;焦庆才

    从野生竹黄子实体分离获得能产生竹红菌素的无性株,经液态发酵培养及摇瓶正交试验获得佳培养基配方和培养条件:蔗糖20 g/L,酵母膏8 g/L,玉米浆2 g/L,pH 6.0,摇瓶装量50/250 ml(V/V),接种量10%(V/V),培养温度28℃,摇床转速130 r/min,培养周期96 h,每升发酵液可获得色价为52的竹红菌素8 g.本试验结果可为工业化生产竹红菌素提供参考.

  • 拳参本草考证

    作者:杜丽丽;刘晓秋;张囡;田铁辉

    中药拳参的应用和本草记载一直比较混乱,为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本文通过对拳参的本草学研究,确认<图经本草>所载拳参为今之蓼科植物拳参Polygonum bistorta L.的干燥根茎.

  • 广藿香的道地性研究

    作者:罗集鹏;冯毅凡;何冰;郭晓玲;陈小夏;曹晖;刘玉萍

    本文对广东各产区的广藿香进行了系统的药效学、挥发油成分、生物遗传学的比较以及气候、土壤的分析比较,阐明了广藿香道地性的内涵及其形成原因.为中药材的道地性研究与品质评价提供了新思路,起到了示范性作用;对保证中药质量、实现中药现代化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广藿香 道地性
  • 浅谈影响中药生产企业设备管理水平的因素

    作者:梁少云

    近几年稍有实力的中药生产企业都赶在GMP认证的期限内风风火火地进行GMP技术改造,以通过GMP认证.理所当然地在进行GMP改造过程中也应按照GMP要求展开设备管理工作,但实际上大部分的企业按设备全过程管理展开工作不足,或者只是按部分展开工作,其水平没有得到应有的提升.

  • 对中国药典川木通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的商榷

    作者:李彬;陈幸;黎万寿

    以齐墩果酸为对照品,按中国药典的川木通薄层鉴别法对采集的11批川木通、白木通药材进行鉴别.结果表明,在上述川木通样品中均未检出齐墩果酸,而在白木通样品中检出齐墩果酸.

中药材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