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临床与病理杂志

临床与病理

临床与病理杂志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athology and Clinical Medicine 국제병리과학여림상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中南大学
  • 影响因子: 0.5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3-2588
  • 国内刊号: 43-1521/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2-35
  • 曾用名: 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
  • 创刊时间: 198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与病理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湖南
  • 主编: 李元建 何建行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妊娠前体质指数和胎次对妊娠糖尿病发病的影响

    作者:霍志平;李红霞;杜巍

    目的:探讨妊娠前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胎次与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发病的关系,并探讨其对妊娠糖尿病(GDM)发病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择我院2014年2月至2014年12月接受孕产期检查、临床资料完整的且患有妊娠糖尿病的孕妇262名,对其采取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实验),按照WTO标准,对262例足月妊娠初产妇女在孕24~28周常规进行75 g口服糖耐量试验,并完整记录年龄、孕周、文化程度、妊娠前体质指数及胎次等临床资料。根据妊娠前体质指数(BMI)将孕妇分为BMI分为4组,BMI<18.5 kg/m2者为偏瘦组,BMI 18.5~23.0 kg/m2者为正常体质量组,BMI 23.1~25.0 kg/m2者为超重组,BMI>25.0 kg/m2为肥胖组,采用SPSS l8.0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两样本t检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两组孕妇妊娠前体质指数(BMI)、胎次与妊娠糖尿病的关系。结果:4组OGTT结果显示妊娠前超重或肥胖的孕妇发生妊娠糖尿病的风险高于正常和偏瘦体质量组;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影响GDM的因素依次为:胎次、体质指数、年龄、文化程度,各影响因素回归系数分别为:2.372、

  • 肾上腺腺瘤患者采用后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手术临床效果的定量对比研究

    作者:林涛

    目的:定量对比肾上腺腺瘤患者行开放手术与后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肾上腺腺瘤患者113例,根据其手术方案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44例与观察组6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放手术,观察组患者给予后腹腔镜手术。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引流管拔除时间、镇痛药物应用剂量、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疾病可良好改善患者围术期状况,抑制术后疼痛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预后恢复速度。

  • 适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早期使用对婴儿湿疹预防作用观察

    作者:陈科;李琴;谢胡咪娜;曹艳梅;田维政;张长容

    目的:观察分析适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对婴儿湿疹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了2014年至2015年婴儿湿疹患儿58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普通婴儿配方奶粉,观察组采用适度水解蛋白蛋白配方奶粉。奶粉喂养1月后,针对病情控制无效者,对其辅以外用激素类药物治疗。全面观察两组疗效,并比较其治疗的相关指标。结果:疗程结束时,观察组湿疹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外用激素类药物率及病情复发率分别为96.67%、30.0%、10.0%,对照组分别为75.0%、53.57%、28.7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能够有效的改善婴儿牛奶蛋白不耐受的情况,避免婴儿出现湿疹等过敏反应,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组织原发灶和转移灶中ROS1融合基因的研究

    作者:王琳;亓岽东;许春伟;李丽;张俊萍;邰艳红;张博;邵云;方美玉;高文斌;张立英;田玉旺

    目的:研究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原发灶和转移灶ROS1融合基因阳性率,探讨其相关性。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和山西医学科学院山西大医院原发灶384例,其中配对转移灶246例,统计得出ROS1融合基因阳性率并分析原发灶与转移灶ROS1融合基因的一致性、ROS1融合基因阳性与临床基线资料间的关系。结果:ROS1融合基因阳性率原发灶为2.60%(10/384)。ROS1融合基因阳性率配对原发灶为2.85%(7/246),配对转移灶为1.63%(4/246),配对的246对原发灶、转移灶组织中,转移灶融合基因阳性而对应的原发灶融合基因阴性1例,原发灶融合基因阳性而对应的转移灶融合基因阴性4例,转移灶较原发灶检出ROS1融合基因阳性率高,两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52.341,P=0.000);转移灶和原发灶ROS1融合基因阳性的一致率好(κ=0.536,P=0.000),通过转移灶判断原发灶融合阳性的情况,敏感性为42.86%(3/7),特异性为99.58%(238/239)。结论:非小细胞肺癌中转移灶可以预测原发灶ROS1融合基因情况,在难以取得原发灶的情况下转移灶可以作为ROS1融合基因测的备选手段。

  • 2771例肺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作者:许春伟;王海艳;吴永芳;邵云;邰艳红;李晓兵;刘晓晴;高红军;马群风;杨武威;吴世凯

    目的:根据WHO(2015版)肺肿瘤组织学分类标准,探讨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肺肿瘤的病理类型及分布特点。方法:收集2010年11月1日至2015年3月31日病理诊断2771例肺肿瘤,复习其临床资料、HE切片及免疫组织化学切片。按WHO(2015版)分类标准进行病理诊断及分类。结果:2771例肺肿瘤中多数为男性1671例(60.30%),少数为女性1100例(39.70%);左肺1286例(46.41%)、右肺1456例(52.54%)、双肺29例(1.05%);年龄16~91岁。腺癌1622例(58.53%)、鳞癌424例(15.30%)、腺鳞癌32例(1.15%)、神经内分泌肿瘤465例(16.78%)、大细胞癌19例(0.69%)、梭形细胞癌1例(0.04%)、巨细胞癌1例(0.04%)、癌肉瘤17例(0.61%)、淋巴上皮样癌1例(0.04%)、唾液腺型肿瘤4例(0.14%)、腺瘤11例(0.40%)、间叶性肿瘤55例(1.98%)、淋巴瘤7例(0.25%)、异位起源性肿瘤13例(0.47%)、转移性肿瘤99例(3.57%)。非小细胞肺癌-非特指型,倾向于腺癌小活检中TTF-1抗体阳性率为92.60%(1263/1364)、NapsinA抗体阳性率为97.07%(1324/1364);非小细胞肺癌-非特指型,倾向于鳞癌小活检中CK5/6阳性率为96.99%(290/299)、P40阳性率为98.51%(66/67)、P63阳性率为93.72%(343/366)。非小细胞肺癌分子亚型首次活检中EGFR基因突变率34.77%(378/1087),KRAS基因突变率2.92%(24/823),BRAF基因突变率0.87%(5/572),ALK融合基因阳性率11.99%(41/342),ALK-D5F3抗体阳性率22.23%(66/296),ROS1融合基因阳性率2.56%(7/273),c-Met基因扩增率4.40%(12/273),c-Met基因突变率6.67%(1/15),Her-2基因突变率0.73%(2/273),PIK3CA基因突变率13.33%(2/15),PTEN基因突变率6.67%(1/15),RET融合基因阳性率0(0/15)和NTRK1融合基因阳性率0(0/15)。二次活检率EGFR基因4.76%(18/378),ALK融合基因2.44%(1/41)。结论:肺肿瘤在男性患者中高发,病变部位常见于右肺,腺癌已经成为常见的病理类型。首次活检中非小细胞肺癌驱动基因中EGFR基因、ALK融合基因存在较高的突变率,其他基因突变率虽低但不容忽视。二次活检率较低,需引起重视。

  • 体外循环术后采用低坡卧位护理的临床价值

    作者:代远香

    目的:探究低坡卧位护理在行体外循环术的患者术后早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在全麻诱导辅助体外循环下行心脏外科手术的845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23例与对照组422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全麻术后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术后早期低坡卧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 h内的呼吸循环功能、术后1~2 d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术后气管插管和引流管的留置时间以及住院天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术后6 h SpO2异常以及术后1~2 d呼吸异常的发生率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患者术后气管插管和引流管的留置时间以及住院天数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结论:早期低坡卧位护理对行体外循环术的患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辐射致雄性小鼠不育症模型的建立及生精细胞损伤的初步分析

    作者:张烨敏;欧俊;焦婷婷;邹冬芳;孙健;惠宁

    目的:构建辐射致雄性小鼠不育症模型,并对模型小鼠的生精细胞损伤进行初步分析。方法:不育症模型构建:65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7组,正常对照组(A组)及6组60Co γ照射组,后者包括B组(12 Gy)、C组(6+6 Gy)、D组(10 Gy)、E组(6+4 Gy)、F组(8 Gy)、G组(4+4 Gy)。观察分析小鼠死亡情况(24w)及30、50、70 d受孕率。生精细胞损伤分析:72只雄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6+4 Gy组、4+4 Gy组、6 Gy组。30、50、70 d观察睾丸组织切片(HE染色)并评估其生精功能( Johnsen评分);对PLZF阳性标记的精原干细胞(免疫组化法)计数。结果:A、E、F、G组生存时间较长,B、C组生存时间较短。30、50、70 d,D、E组受孕率均为0%。各照射组Johnsen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6+4 Gy组的PLZF阳性细胞计数呈逐渐上升趋势,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6+4 Gy的60Co-γ射线照射7周龄的C57BL/6雄性小鼠,可以构建不育症模型。模型小鼠的PLZF标记的精原干细胞计数虽然低于对照组,但并非完全消失,提示不育症的原因并非精原干细胞的完全消亡。

  • 评价ABCD2评分+颈动脉硬化程度评分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早期(7 d)卒中风险价值

    作者:李维帅;谭斐

    目的:探讨采用ABCD2评分联合颈动脉硬化程度评分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早期(7 d)进展为急性脑梗死的风险,并与ABCD2评分方法进行比较。方法:回顾160例首发症状为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均进行ABCD2评分和颈动脉硬化程度评分,并对联合评分法和两种单独的评分方法进行统计分析,观察7 d内脑梗死的发生率,比较各种方法预测价值。结果:本研究16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中一周内共有34例发生脑梗死,脑梗死的进展率为21.3%,ABCD2≥4分组7 d内脑梗死的发生率27.3%,明显高于ABCD2~4分组(P<0.05)。颈动脉硬化程度评分为2分组患者7 d内脑梗死的发生率为42%,高于0~1分组(P<0.05)。ABCD2评分联合颈动脉硬化程度评分预测短暂性脑缺血患者7 d内脑梗死发生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1%、90.5%、91.3%、72.7%、98.3%,均高于两者的单一评分。预测7 d内脑梗死的发生风险时:ABCD2评分联合颈动脉硬化程度评分曲线下面积为0.874,大于ABCD2评分的0.817和颈动脉硬化评分的0.739。结论:ABCD2评分联合颈动脉硬化程度评分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短期进展为脑梗死的预测价值高于ABCD2评分方法,并可能成为一种新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危险分层工具和预测转归的有效手段。

  • 41751例女性宫颈细胞中HPV基因分型的回顾性分析

    作者:郭晓霞;田玉旺;张立英;许春伟

    目的:分析女性宫颈上皮细胞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状况和基因分布情况,为预防HPV感染和防治宫颈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宫颈癌筛查自愿接受宫颈HPV检查者宫颈标本41751例,年龄为14~95岁。采用凯普的导流杂交方法对宫颈上皮细胞标本进行15种高危HPV和6种低危HPV基因型检测,分析女性宫颈HPV感染状况。结果:41751例女性宫颈上皮细胞标本HPV总阳性率为17.485%,高危HPV型别前4位的分别是16、52、53和58,低危HPV型别前4位的分别是6、11、42和43。结论:凯普的导流杂交膜HPV各基因亚型位点分布对女性宫颈HPV感染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实体肿瘤与急性白血病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差异分析

    作者:王丽;王亚丽;徐倩;成志勇;郭艳涛;柳倩;石文娇;张金金

    目的:比较实体肿瘤与急性白血病患者行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为更好的应用于患者提供治疗策略。方法:选取保定市第一医院2009年8月至2015年6月100例实体肿瘤与100例急性白血病化疗行PICC置管患者,观察两组PICC置管后并发症及其发生率,探讨实体肿瘤患者与急性白血病PICC并发症的不同。结果:急性白血病PICC置管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9.0%,明显高于实体肿瘤患者26.0%,χ2=3.85, P<0.05。其中静脉炎发生率27.0% vs.23.0%,χ2=0.43,P>0.05;感染发生率21.0% vs.10.0%,χ2=4.62,P<0.05;血栓发生率15.0% vs.23.0%,χ2=2.28,P>0.05;导管堵塞发生率11.0% vs.13.0%,χ2=0.19,P>0.05;出血发生率16.0% vs.3.0%,χ2=9.83,P<0.01。血常规参数显示,急性白血病组出现感染并发症时白细胞明显低于实体肿瘤组,出现血栓时白细胞明显高于实体肿瘤组,出现出血时血小板明显低于实体肿瘤组。结论:PICC置管后急性白血病患者与实体肿瘤患者各种并发症发生率存在差异,可能与血常规参数密切相关。

  • pp’-DDE农药残留与乳腺癌发病风险的meta分析

    作者:何亭亭;王继纲;赵鹏

    目的:研究女性体内有机氯农药pp’-DDE残留与乳腺癌发病风险的关联及关联强度,为女性乳腺癌的预防及治疗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期刊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中从2000年至2015年有关有机氯农药暴露与乳腺癌发病风险的病例对照研究,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合格文献,应用Revman 5.0和Stata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检索获得2039篇文章,共13篇符合纳入标准。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血清和脂肪组织中,pp’-DDE平均含量病例组要高于对照组;血清来源的研究pp’-DDE暴露水平与乳腺癌患病风险趋势OR=1.10,95% CI:1.01~1.20,脂肪组织来源的研究pp’-DDE暴露水平与乳腺癌患病风险趋势OR=1.17,95% CI:1.11~1.23;异质性检验P=0.24,I2=24%;亚组分析三个亚组P值均<0.05,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有机氯农药pp’-DDE残留可能是乳腺癌的一个危险因素,有效预防和控制有机氯农药的摄入和接触可能有助于减轻患乳腺癌的风险性。

  • 本刊常用词汇英文缩写表(按英文字母排序)

    作者:

  • 显微外科手术改善足跟软组织缺损患者心理功能

    作者:孔朝红;张兆辉;刘志超

    目的:对比足跟软组织缺损患者传统手术和显微外科术后的预后变化,探讨不同术式后患者的心理变化。方法:按照临床表现1∶3配对设计的原则,连续收集我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骨科因足跟软组织缺损入院手术患者104名患者,其中实验组(XMP)26例(男16名,女10名),对照组(NXMP)78例(男48名,女30名)。统计两组患者的基础疾病包括心脑血管病等危险因素,从移植的组织符合足跟的功能要求程度、足跟解剖结构的完整性恢复程度、移植组织血供情况以及整体移植等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生理功能预后情况;并采用90项症状清单(SCL-90)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A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测量每组患者的心理变化情况。结果:1)两组患者在一般的临床资料上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383>0.05)。2)各组患者心理变化情况比较:SCL-90和SAS、SDS评分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手术前均有不同程度心理障碍,对两组手术前各因子进行均数差异检验两组间条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手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SCL-90和SAS、SDS评分,结果表明实验组较对照组的各项得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心理应激状态较对照组明显减轻。结论:显微外科修复术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理应激,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长链非编码RNA MEG3对肿瘤细胞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罗杨婧婷(综述);唐圣松(审校)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一类长度超过200 nt的不编码蛋白的RNA分子。lncRNA初被认为是转录噪音,在近年的研究中发现越来越多功能性的lncRNA,其重要性才渐渐被阐述。母系表达基因3(materally expressed gene 3,MEG3)是一种由母系印记基因编码的lncRNA,在对其功能的研究中发现MEG3几乎参与了所有的生理和病理过程,其在多种肿瘤中表现出抑制作用。本文就lnc RNA MEG3对肿瘤细胞调控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 先天免疫反应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作者:李美华(综述);肖新华(审校)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世界上常见的肝脏疾病之一。其特点是脂质异常聚集于肝细胞,即肝脂肪变性,继而发展为有或没有纤维化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肝脏可看做一个“免疫器官”,它可调节非淋巴细胞,如巨噬枯氏细胞、星状细胞以及淋巴细胞。这些细胞组成了经典的先天免疫系统,从而使肝脏能够更好地抵抗病原体。尽管肝脏提供了耐受性的环境,但先天免疫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可诱发炎症,导致组织损伤、纤维化以及致癌作用。此外,细胞因子能够通过诱发并参与免疫反应,激发肝脏细胞内的信号通路,在肝脏炎症反应中也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总结各类先天免疫细胞、以及细胞因子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影响。

  • 细胞外基质蛋白Asporin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丽丽;汪莉(综述);吴焕文;梁智勇;刘彤华(审校)

    近年来,随着对人类疾病认识的加深,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蛋白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Asporin是近年来在ECM中新发现的一种富含亮氨酸的小分子蛋白多糖(small leucine rich proteoglycan,SLRP)。目前很多研究表明,Asporin在人类多种疾病(炎症性疾病、退化性疾病和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Asporin在人类疾病中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 肺动脉高压相关标记物研究进展

    作者:沈勇(综述);潘曙明(审校)

    近年来,随着对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的进一步认识,肺动脉高压的诊断和治疗有了很大进步。靶向药物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肺动脉高压患者的病情发展,但肺动脉高压的远期预后仍不容乐观。因此,寻找能监测病情严重程度、预后及患者对治疗反应的可靠指标显得至关重要。目前国内外有不少研究致力于寻找非侵入性的、能客观评价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生物标记物。本文针对研究发现的部分标记物作一简要综述。

  • 丰加霉素在内质网应激中的研究进展及与抗肿瘤相关机制研究

    作者:田启泽(综述);胡瑞成;戴爱国(审校)

    丰加霉素(Toyocamycin)是一种嘌呤核苷类似物,早在链霉菌培养基中被发现,能影响多种原核生物及真核生物的生长代谢,具有抗菌、抗病毒、抗寄生虫以及抗肿瘤的作用。由于其具有较强的毒性作用,因此临床应用受限。近研究发现丰加霉素与内质网应激密切相关,通过干扰未折叠蛋白反应过程而起到显著的抗肿瘤作用,提示丰加霉素在抗肿瘤方面有望出现新的进展,本文就丰加霉素作用机制方面的研究及其进展综述如下。

  • MST1生物学作用及信号调控研究进展

    作者:周杰灿(综述);唐圣松(审校)

    哺乳动物不育系20样激酶1(mammalian sterile 20-like kinase 1,MST1)是酵母Ste20激酶在哺乳动物体内的同源蛋白,随着其作为Hippo抑制通路的核心组件在果蝇体内的重新定义,MST1得到了广泛的研究。MST1在调节胚胎生长发育、细胞迁移和分化、维护免疫系统稳定、促进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等多种生理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MST1的基本结构、生理功能、信号调控及其与人体疾病的关系。

    关键词: Mst1 作用 信号调控
  • 编委会名单

    作者:

    关键词: 编委会
临床与病理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