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临床与病理杂志

临床与病理

临床与病理杂志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athology and Clinical Medicine 국제병리과학여림상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中南大学
  • 影响因子: 0.5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3-2588
  • 国内刊号: 43-1521/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2-35
  • 曾用名: 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
  • 创刊时间: 198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与病理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湖南
  • 主编: 李元建 何建行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染料木素新剂型的研究进展

    作者:赵绿英

    阐述和分析染料木素新剂型的制备方法与成型工艺的优势与特点.染料木素新剂型包括纳米粒、微乳、微球、磷脂复合物、脂质体、共聚物胶束、β-环糊精包合物、赖氨酸盐水溶液、栓剂、固体分散体等.至今还没有该药物新剂型研究成果转化成新产品获批上市,剂型研究除传统剂型胶囊剂进入临床II期试验外,其他仍处于基础研究阶段.

  • α受体阻滞剂在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围手术期的应用

    作者:王东明;王宏磊;倪少滨

    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pheochromocytoma and paraganglioma,PPGL)的标准治疗方法是完整的手术切除,术中触碰肿瘤释放的大剂量儿茶酚胺(catecholamine,CA)可能导致危险性的血压升高和心律失常等.为提高手术安全性,术前准备中推荐做CA的药物阻断处理,临床中常用的药物为α受体阻滞剂.

  • 青年高血压病诊治进展

    作者:李明;杨钧;述杜新

    目前我国高血压的发病率持续升高,尤其是年轻高血压患者增多,因高血压会严重影响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对人体有极高的致死致残率。本文现将青年高血压病流行病学特征、血压变化规律、相关危险因素(如食盐、超重、肥胖、社会压力等)、高血压病药物治疗、高血压病降压治疗目标等方面进行探讨综述,以凸显目前青年高血压病防治的不足之处,为青年高血压病防治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现状分析与方向指导,更方便快捷地开展青年高血压病防治研究,提高降压效果,降低青年人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

  • 大炎肽/同种异体移植排斥反应因子1的研究进展

    作者:于雅丽;郝丽荣

    大炎肽(Daintain)/同种异体移植排斥反应因子1(allograft inflammatory factor 1,AIF-1)分布于猪小肠、同种异体心脏移植鼠体内、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病灶部位、糖尿病前期BB鼠胰腺及远古海洋类物质(如海绵)、腺皮层和淋巴结的树突细胞、胚胎、脾、肺、睾丸及乳腺癌、胃癌病灶等,能促进巨噬细胞活化、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等,在多种疾病中起重要作用.

  • P物质及其在病毒感染中的作用

    作者:徐文雅;周洪伟

    P物质是一种重要的神经肽,其受体主要是神经激肽受体1(neurokinin receptors 1,NK1-R).P物质在多种感染中发挥作用.P物质受体拮抗剂阿瑞吡坦有抗HIV-1的作用.利用宿主蛋白抗病毒的机制不依赖于病毒DNA聚合酶,减少了病毒耐药的可能.

  • 肌动蛋白相关蛋白2/3复合体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瞿根义

    肌动蛋白相关蛋白2/3(actin related protein 2/3,ARP2/3)复合体参与肌动蛋白的核聚与解聚,影响细胞运动能力,在形成细胞骨架和癌细胞侵袭性伪足等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近的研究发现ARP2/3复合体在多种肿瘤中表达异常,并与肿瘤的发展、侵袭、转移、预后密切相关.

  • 基因检测在乳腺癌预后研究中的进展

    作者:孔令红;万智毅;刘晓刚

    准确预测术后的复发风险,对制定适合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方案十分重要.然而传统的临床病理指标并不能准确评估患者个体化的复发风险以筛选出不需要辅助化疗的低复发风险人群.随着基因组学的发展,已有多种基因检测方法被证实可用于乳腺癌预后,评估更个体化更准确的复发风险.这些检测方法包括70基因检测(MammaPrint)、21基因检测(Oncotype DX)、PAM 50、EndoPredict、循环肿瘤DNA(ctDNA)检测等.

  • 慢性前列腺炎炎症标志物的差异性表达在其临床诊断中的作用

    作者:周宏;赵维明

    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 prostatitis,CP)是中青年男性的常见病之一,其病因与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故在其诊断和有效治疗方面仍面临着诸多难题.随着近年来国内外对CP炎症标志物的研究不断深入,某些在CP患者中差异性表达的生物标志物已应用于临床与科研,这或将为CP的筛选和诊断提供有效的工具及为开发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 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形成机制及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韩鹏;李力仙

    脑水肿是脑出血后必然出现的病理生理过程,是脑出血后严重的并发症,会导致出血后脑组织的二次脑损伤.同时,因其发生时细胞外液体增加,致使颅内压升高,进而使得神经功能受损,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脑水肿的发病机制较多且复杂,只有根据发病机制及致病因素对症治疗、消除颅内高压才是治疗水肿的可行方法,因此迫切需要开发新的、有效的抗水肿药物.

  • 维生素D与肾病综合征的相关性

    作者:冯爱静;吴红赤

    维生素D是一种人体必需的脂溶性维生素,也是一种类固醇激素,通过其活性形式作用于维生素D受体发挥作用.除经典的调节钙、磷代谢的作用外,近期研究发现维生素D还有调节免疫功能、抑制炎症反应、抑制细胞的增殖、分化等非经典作用.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是一种由免疫紊乱引起的常见的肾脏疾病,其病理生理的改变及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可影响维生素D的代谢.因此维生素D水平与NS具有密切相关性.

  •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治疗前18F-FDGPET/CT显像中肿瘤相关指标与乳酸脱氢酶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时艳荣;李录克;赵文华

    目的: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治疗前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 PET/CT显像中肿瘤相关指标与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经病理检查确诊的DLBCL患者78例,治疗前均行18F-FDG PET/CT,以Spearman相关性分析PET/CT显像中肿瘤相关指标[大标准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 uptake value,SUVmax)、代谢体积(metabolic tumor volume,MTV)、病灶糖酵解总量(total glycolysis of lesions,TLG)]与LDH水平及预后相关因子[Ann Arbor分期、国际预后指数(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IPI)、结节受侵部位数]的关系.以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为阳性事件,经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获取SUVmax,MTV,TLG佳界值点;统计3年PFS,以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PFS的独立因素.结果:SUVmax与LDH,Ann Arbor分期、IPI评分、结节受侵部位数均无相关性(P>0.05);MTV,TLG与LDH水平、Ann Arbor分期、IPI评分显著均呈正相关(均P<0.05).截至随访,78例患者中位PFS时间为33个月,3年PFS为46.15%.以PFS为阳性事件,SUVmax,MTV,TLG界值点分别为20.20,55.86 cm3,816.69 g.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Ann Arbor分期,IPI评分,MTV,TLG是影响DLBCL患者PFS率的独立因素.结论:治疗前18F-FDG PET/CT中MTV,TLG与LDH,Ann Arbor分期,IPI评分呈正相关,是影响DLBCL患者PFS的独立预后因素,而SUVmax对预后预测意义不大.

  • 留置针穿刺引流结合乳腺疏通治疗在哺乳期乳腺脓肿中的应用

    作者:姚育芝;马宏民;潘玉鸿;龙天柱;李茵

    目的:探讨14G留置针的穿刺引流结合乳腺疏通对哺乳期乳腺脓肿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乳腺外科治疗的哺乳期乳腺脓肿患者,其中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的181名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切开引流术治疗,2013年8月至2016年8月的185名设为观察组,采用基于14G留置针的穿刺引流结合乳腺疏通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手术后第2天的疼痛VAS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中的F组间,F时间及F交互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在换药次数和治愈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停止哺乳比例依次为4.3%和33.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2%和64.6%,创口美容的满意度为83.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基于14G留置针的穿刺引流结合乳腺疏通治疗能有效降低哺乳期乳腺脓肿治疗过程中的疼痛不适感,减少换药次数、缩短伤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

  • 胃肠道间质瘤c-KIT,PDGFRA基因突变及CD117,DOG-1蛋白的表达情况

    作者:陈净慈;吴焕文;陆俊良;周炜洵;梁智勇

    目的:回顾性研究分析133例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患者中c-KIT及PDGFRA基因突变情况及其中94例的CD117,DOG-1蛋白表达情况.方法:用下一代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以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的标本中c-KIT,PDGFRA基因突变及CD117,DOG-1蛋白表达情况,探讨不同基因突变形式与病变原发部位的相关性,并分析基因突变与蛋白表达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33例GIST患者中男74例,女59例,发病年龄以40岁以上为主.原发于胃的57例,小肠59例,腹腔8例,直肠5例,肠系膜2例,盆腔2例.97例(72.9%)检测到c-KIT突变,其中79例(59.4%)存在11号外显子突变,13例(9.8%)9号外显子突变,4例(3.0%)13号外显子突变,5例(3.8%)17号外显子突变,全为双突变.9号外显子插入突变主要见于小肠;11号外显子W557_K558缺失突变主要见于胃.11例(8.3%)检测到PDGFRA突变,其中8例(6.0%)为18号外显子突变,3例(2.3%)为12号外显子突变.PDGFRA突变病例均为胃原发.94例GIST患者中,89例(94.7%)CD117阳性,92例(97.9%)DOG-1阳性;双阳性表达88例(74例c-KIT突变,4例PDGFRA突变),CD117单独阳性1例(野生型),DOG-1单独阳性4例(1例c-KIT突变,3例PDGFRA突变),双阴性1例(c-KIT突变).CD117与DOG-1蛋白表达之间呈显著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GIST中c-KIT,PDGFRA基因突变率高.c-KIT及PDGFRA基因突变形式与GIST原发部位有关.绝大多数GIST病例CD117与DOG-1双表达,CD117与DOG-1双阴性及CD117单阳性GIST病例均十分罕见,DOG-1单阳性表达病例主要见于PDGFRA突变.对于单阳性及双阴性病例的确诊,依赖于基因检测.

  • 超声引导与CT引导穿刺活组织检查对周围型肺结节的诊断价值

    作者:江思;汤庆;汤佳馨;周大治;周兴华

    目的:比较经超声引导与经CT引导穿刺活组织检查方法对周围型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39例周围型肺结节患者行穿刺活组织检查,其中超声组55例,CT组84例,比较两种穿刺方法的穿刺取材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经病理学诊断,恶性肿瘤101例,良性病变38例.超声与CT引导穿刺取材成功率分别为94.5%,96.4%.超声引导组并发气胸1例,咯血3例,胸痛1例;CT组并发气胸12例,咯血4例,咳嗽3例,胸痛3例,肿瘤出血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安全、简便、有效且易操作,是诊断周围型肺结节的首选方法.

  • 穴位按摩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系统评价

    作者:吴茜;赵利梅;宫尚群;范银萍;李璐琪;孟繁洁

    目的:系统评价穴位按摩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用计算机在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药数据库,Cochrane,EMBASE,PubMed,Web of Science,OVID,EBSCO中检索从建库至2017年6月关于穴位按摩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评价者独立检索,筛查文献,提取信息,评价文献质量并进行交叉核对后,通过RevMan 5.3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4篇随机对照研究,包括1 18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穴位按摩结合常规康复护理在提高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有效率(RR=1.27,95% CI:1.16~1.39)和降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MD=-0.72,95% CI:-0.94~-0.50)方面均优于常规康复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穴位按摩有利于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限制,上述结论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证实.

  • 多肽pATMtide在先天性心脏病中的作用

    作者:冯梦文;尹安雯;程子杰;徐佳;章浩;张奇军;李华;钱玲梅

    目的:研究多肽pATMtide在P19细胞(小鼠畸胎瘤细胞)的分化及斑马鱼心脏发育中的作用,探讨其与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之间的关系.方法:从已报道的CHD羊水多肽图谱中筛选出1条表达明显上调的多肽pATMtide.在体外实验中,通过加入外源性多肽pATMtide,检测其对P19细胞分化的影响;在体内实验中,将多肽pATMtide通过显微注射技术注入到斑马鱼受精卵,观察其对斑马鱼心脏发育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加入外源性多肽pATMtide明显抑制了P19细胞的分化,心脏发育各相关标志物表达水平明显下调.斑马鱼实验表明:多肽pATMtide可造成斑马鱼心脏发育畸形.结论:多肽pATMtide可影响P19细胞分化并导致斑马鱼心脏发育畸形,表明多肽pATMtide与CHD的形成有一定的关系.

  • 儿童鼾症院内健康宣教课程的制定及实施效果

    作者:史冬梅;石彩晓;张纯静;李思静

    目的:制定儿童鼾症院内健康宣教课程,并探讨其临床运用价值.方法:纳入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在郑州儿童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6例鼾症患儿及其父母,根据入院时间分为两组,每组各48例.2016年2月至8月的患儿及其父母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宣教管理方案;2016年9月至2017年3月的患儿及其父母设为观察组,采用儿童鼾症院内健康宣教课程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父母干预前后鼾症相关知识水平、疾病不确定感变化情况及对住院服务满意度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儿父母鼾症相关知识水平和疾病不确定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鼾症相关知识水平总分及各维度、父母疾病不确定感各维度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父母对住院服务满意度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鼾症院内健康宣教课程可有效改善鼾症围手术期患儿父母疾病认知水平,降低其疾病不确定感,提升其对住院服务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术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对早期宫颈癌患者手术时长及术后康复的影响

    作者:赵晓棠

    目的:探讨联合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对早期宫颈癌患者手术时长及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8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74例早期宫颈癌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n=37).研究组联合采用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对照组联合采用开腹广泛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随访3~6个月.统计对比两组手术情况(手术时长、术中失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康复情况(肛门排气时间、肛门排便时间、拔管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住院时间)、入院时及术后3,6个月生活质量评分(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ancer Therapy-General,FACT-G)、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长较对照组长,术中失血量较对照组少,淋巴结清扫数目较对照组多(P<0.05);研究组肛门排气时间、肛门排便时间、拔管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少(P<0.05);术前两组FACT-G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研究组FACT-G分值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研究组5.41%(2/37)较对照组24.32%(9/37)低(P<0.05).结论:联合采用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早期宫颈癌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手术创伤,促使术后机体功能康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并发症较少,具有较高安全性.

  • TRIM24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淋巴节转移的相关性

    作者:严泓;周竹超

    目的:分析TRIM24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水平.方法:通过oncomine在线数据库分析TRIM24基因在乳腺癌组织及正常组织中的表达谱,聚类分析;选择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普外科收治的108例乳腺癌患者的组织标本,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免疫荧光检测TRIM24蛋白的表达及分布,用Western印迹检测TRIM24蛋白的表达.分析TRIM24的阳性表达与患者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等数据库中显示TRIM24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TRIM24蛋白在乳腺癌组织标本中的表达也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均有表达.TRIM24的阳性表达与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状态呈正相关(P<0.05).结论:TRIM24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高表达TRIM24的患者更易发生淋巴结转移.

  •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术后病理升级的临床分析

    作者:李伟伟;戴红英;李云辉;张晶晶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atypical endometrial hyperplasia,AEH)患者术后病理升级为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68例AEH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以术后石蜡病理为标准,评价诊断性刮宫、宫腔镜下病理活检及术中冰冻病理的诊断价值.根据其临床病例特点,评估术后升级为癌的风险,避免EC的漏诊.结果:宫腔镜下病理活检诊断符合率(72.72%)高于诊断性刮宫的诊断符合率(66.6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冰冻病理对AEH,EC均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术前病理分度越高,升级为癌的风险越高.54例(32.14%)患者术后升级为癌,其中高分化癌38例(70.37%),Ia期患者46例(85.19%).年龄、绝经状态、肥胖、术前超声、术中剖视宫腔情况等是预测术后病理升级的敏感指标.结论:AEH有癌变倾向,尤其是术前病理分度高,已绝经、肥胖、术前超声提示血流信号、术中剖视子宫内膜不光滑的患者,合并癌多数分化较好,以早期为主.术中行冰冻病理检查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但仍不能排除漏诊可能.

  • 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临床病理特征与鉴别诊断

    作者:颜临丽;贾旭春;王映梅;李擒龙

    目的:探讨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subependymal giant cell astrocytoma,SEGA)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SEGA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结果,并进行随访.结果:患者年龄10个月~37岁(平均15.5岁),其中男3例,女5例,发生部位主要在侧脑室,症状以头痛、头晕伴恶心、呕吐(5例)常见,其次为癫痫(2例),1例表现为左眼视力减退,4例伴有不同程度的脑积水.手术方式6例采取完全切除,2例采取次全切除,其中1例次全切除术后行放射治疗.8例均获得随访结果,随访时间4~66个月,2例出现复发且经过次全切除术后带病生存,6例无病生存.CT显示侧脑室壁(Monro孔附近)的实性或囊实性占位,呈高或混杂密度影,边界清楚或呈分叶状,常伴有不规则或结节状钙化灶,有时可见单侧或双侧侧脑室扩张、积水.MRI显示T1WI等或轻微低信号,T2WI高信号,增强后6例实性部分强化,囊性部分不强化.肿瘤细胞形态学表现为从胞质丰富毛玻璃样的多角形细胞到陷于纤维间质中的梭形细胞,可见节细胞样巨锥形细胞.肿瘤细胞呈片状、簇状或血管周栅栏状结构.肿瘤常伴有钙化、丰富扩张毛细血管、血管周围淋巴细胞套、多形性核或多核细胞.所有病例的肿瘤细胞免疫组织化学阳性表达GFAP,S-100,Nestin和Vimentin,2例灶性表达Syn;Neu-N,NF,Olig-2均为阴性,Ki-67标志指数2%~8%.结论: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罕见良性肿瘤,典型的发生在侧脑室壁,WHO分级为I级.细胞形态学多样,诊断时需要与肥胖型星形细胞瘤、节细胞胶质瘤、胶质母细胞瘤、室管膜瘤、横纹肌样脑膜瘤等鉴别.手术全切患者预后好,次全切除患者可以辅助生物靶向治疗.

  • 基于多维尺度技术的骨质疏松专科护士能力的期望分析

    作者:田旭;陈伟庆;皮远萍;刘晓玲;宋国敏

    目的:探讨医护人员对骨质疏松专科护士(osteoporosis specialized nurses,OP SNs)能力的期望,为优化OP SNs核心能力模型及发展OP SNs核心能力指标体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编的OP SNs能力期望调查问卷对OP相关医护人员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多维尺度分析.结果:医护人员对OPSNs能力的期望主要体现在临床作用和护理专业水平两个维度上,具体包括直接的临床实践、教育与辅导、管理、指导与咨询、科研、共情、个人发展、评判性思维及伦理决策9类能力.其中直接的临床实践、教育和辅导及伦理决策能力的临床作用大,科研、伦理决策和个人发展能力的专业水平要求高.结论:OP SNs队伍的建设应立足于临床作用和护理专业水平两个原则,重视其科研、个人发展、教育和辅导及伦理决策能力的培养和评价.

  •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延续性护理模式对脑卒中患者健康行为的影响

    作者:叶丹;王凤英;刘祚燕

    目的:探索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TPB)在脑卒中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建立更为高效的延续性护理模式.方法:以方便抽样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首次发病住院的脑卒中患者124例,年龄41~79(53.60±11.67)岁,按住院时间先后随机分为干预组(65例)与对照组(59例),对两组患者入院后进行健康行为因素和护理需求调查.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于出院前1~2 d开展出院指导与脑卒中健康知识教育;干预组患者除常规护理外,实施以计划性理论为框架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嘱两组患者出院后3,6个月复检,收集基线信息和生化指标,并填写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评价干预效果.结果:随访124例患者,脑卒中首次发病后,患者延续性护理需求总分为94.21±0.98,家庭常用护理技术需求评分高(12.73±0.97),脑卒中知识需求次之(12.42±1.02);干预前健康行为的总体评分为109.93±18.47,患者出院6个月后,对照组健康行为评分为118.58±16.78,干预组健康行为评分为133.85±18.66,提高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t=21.48,P<0.01);TPB的各变量之间存在两两相关,主观规范与行为意向的相关强度大,知觉行为控制与健康行为评分间的相关性大;对照组脑卒中复发率和并发症出现率均高于干预组(χ2=10.14,P<0.01;χ2=4.54,P=0.03).结论:基于TPB的延续性护理,一定程度上能改变脑卒中患者不良健康行为、降低复发率及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 微小RNA-504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作用

    作者:高昕;杨智;于海波;才陆贤;王知勇;刘洪汐;王利斌;刘博

    目的:探讨微小RNA-504(microRNA-504,miR-504)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以定量PCR检测3种NSCLC细胞株A549,H1299,HCC827及对照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株BEAS-2B中miR-504的表达.选取miR-504变化明显的细胞株(HCC827)用于后续实验.用Lipofectamine RNAiMAX分别将miR-504类似物(miR-504mimic)、miR-504抑制物(miR-504 inhibitor)及非靶向miRNA对照(miR-control)转染至HCC827细胞中.以CCK-8试剂盒检测上述3组细胞增殖情况.用Annexin V-FITC/PI凋亡试剂盒检测3组细胞凋亡情况.以Western印迹法检测3组细胞P53表达.结果:与对照组BEAS-2B细胞相比,miR-504在3种NSCLC细胞株中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加,其中以HCC827细胞增加幅度大.与miR-control组相比,过表达miR-504(miR-504 mimic)后HCC827细胞增殖加快、凋亡减少,而抑制miR-504表达(miR-504 inhibitor)后HCC827增殖减慢、凋亡增加.Western印迹检测结果显示:与miR-control组相比,P53在miR-504 mimic组表达水平降低,而在miR-504 inhibitor组表达水平增加.结论:miR-504具有促进NSCLC细胞增殖、抑制凋亡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P53表达有关.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病程中BMI及肥胖抑制素和胃促生长素的监测

    作者:孙荣;张青;周晓莉;丁薇;刘明;王乃玲;赵云峰

    目的:监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病程中BMI及肥胖抑制素和胃促生长素的变化,探讨不同体重C,D级COPD患者血浆肥胖抑制素,胃促生长素浓度变化与COPD急性加重的关系.方法:选取C,D级AECOPD患者120例,根据BMI分组,低体重(BMI≤18.5 kg/m2)为A组(40例),正常体重(BMI>18.5 kg/m2且≤24.9 kg/m2)为B组(40例),超重(BMI>24.9 kg/m2)为C组(40例).对患者行肺功能等常规检查,并测定血浆肥胖抑制素和胃促生长素浓度及血常规、血超敏CRP(hs-CRP)、血浆IL-6及IL-8的浓度,记录3组入院时、出院时、出院后6个月和12个月的临床资料及12个月内患者急性加重次数及死亡患者人数.结果:A组和C组患者1年内急性加重次数明显多于B组,且A组患者1年内病死率(18.42%)明显高于B组(2.70%)和C组(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入组时血浆肥胖抑制素和胃促生长素浓度,BMI,血hs-CRP,血浆IL-6,IL-8浓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WBC,FEV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后,3组患者除BMI,血浆肥胖抑制素和胃促生长素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他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B,C组入院时血浆肥胖抑制素和胃促生长素浓度,血WBC,血hs-CRP,血浆IL-6和IL-8浓度高于出院时和随访1年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FEV1低于出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肥胖抑制素浓度与BMI呈负相关,而血浆胃促生长素浓度与BMI呈正相关.血浆肥胖抑制素和胃促生长素浓度与血浆炎症因子IL-6,IL-8,血hs-CRP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COPD患者的BMI与肥胖抑制素和胃促生长素水平有关,并且BMI,血浆肥胖抑制素和胃促生长素浓度可能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有关.

  • "听说读写"四维全程干预在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症患者中的运用

    作者:王永凤;眭万琼;邓永宜

    目的:探讨"听说读写"四维全程干预在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症患者中的运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在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64例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症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采用"听说读写"四维全程干预,分别采用改良波士顿诊断性失语检查法(Boston diagnostic aphasia examination, BDAE)与中文版运动性失语症患者生存质量评价表(39-generic version of the Stroke and Aphasia Quality of Life Scale,SAQOL-39g)评价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言语功能变化情况和生存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言语功能等级及生存质量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12例显效,18例有效,2例无效,对照组6例显效,16例有效,10例无效.观察组患者言语功能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SAQOL-39g各维度评分和总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听说读写"四维全程干预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症患者的言语表达能力,改善其生存质量,且均为无创操作,在临床值得进一步推广.

  • 银杏内酯B对高糖低氧诱导视网膜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陈泰弘;李荣

    目的:探讨银杏内酯B(Ginkgolide B,GKB)对高糖低氧所致人视网膜内皮细胞(human retinal endothelial cel ls,HREC)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高糖低氧诱导HREC损伤模型,然后经CCK-8法筛选GKB的佳作用时间与浓度.ELISA检测TNF-α,ICAM-1,IL-6的水平来评估炎症反应;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Western印迹检测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活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糖低氧模型组细胞活力显著降低,GKB处理可逆转高糖低氧所致的内皮细胞活力降低.高糖低氧模型组细胞的凋亡率显著增加,且细胞内炎症因子TNF-α,ICAM-1,IL-6的表达明显升高;而给予GKB处理后,细胞的凋亡率降低,TNF-α,ICAM-1,IL-6的水平部分回落.此外,高糖低氧模型组细胞中p-AKT,p-PI3K和p-mTOR表达降低;经GKB处理后细胞中p-PI3K,p-AKT和p-mTOR表达升高与蛋白的表达部分下降;给予AKT信号通路激动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可促进GKB的保护作用,并增加细胞活力.结论:GKB可显著对抗高糖低氧所致的视网膜内皮细胞凋亡损伤与炎症反应,其损伤保护作用可能与活化PI3K/AKT/mTOR信号通路有关.

  • 口腔癌术后患者生命意义感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申宝红;邵月保;王伟新;朱玉花

    目的:调查口腔癌术后患者的生命意义感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患者一般情况调查表、癌症患者生命意义感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对142例口腔癌术后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口腔癌术后患者的生命意义感量表得分为51.68±19.98,处于较差水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人均月收入水平、术后时间、SAS、SDS和SSRS均为生命意义感的影响因素,共可解释84.2%的变异量.结论:口腔癌患者术后的生命意义感水平较差,临床医护人员应重点关注低收入及术后时间较长的患者,并注意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变化及加强社会支持,以提升其生命意义感.

  • SOX10在膀胱癌细胞中促进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及成管的作用

    作者:朱文

    目的:探讨SOX10在膀胱癌细胞中促进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和成管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Lipofectamine 2000在体外将SOX10 siRNA瞬时转染膀胱癌细胞株T24,转染48 h后利用Western印迹检测T24细胞系中SOX10表达;收集SOX10 siRNA转染的T24细胞的条件培养基,用MTT法、Transwell法和小管形成实验观察其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HUVEC)的增殖、迁移和成管能力的影响.结果:T24细胞转染SOX10 siRNA后,SOX10蛋白表达明显降低.SOX10 siRNA转染组的条件培养基促HUVECs的增殖、迁移和成管能力较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SOX10在膀胱癌中可通过旁分泌的方式影响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和小管形成能力.

  • 中文版产前检查量表的信度与效度

    作者:李少平;任艳芳;秦海霞;崔静静

    目的:翻译引进产前检查量表(Antenatal Care Scale,ANCS),并验证其信度和效度.方法:采用比利时林的跨文化翻译原则对英文版ANCS进行汉化,应用汉化版量表对152名孕妇进行调查,分析其信度和效度.结果:中文版ANCS保留英文版量表的所有26项条目,其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Item-level Content Validity Index,I-CVI)为0.857~1.000,量表水平的内容效度(Scale-level Content Validity Index,S-CVI)为0.962;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可提取意向、主观规范、规范信念、行为态度、行为信念和感知行为控制6个维度,累计贡献率为74.8%;量表各维度与总量表的相关系数为0.634~0.801(P<0.01),各维度相互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306~0.535(P<0.01);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82,重测相关系数为0.812.结论:中文版ANCS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适用于国内孕妇对产前检查态度与行为的评价.

  • 羟考酮用于子宫动脉栓塞术后镇痛的适宜剂量

    作者:张于;王曼

    目的:观察羟考酮用于子宫动脉栓塞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at i ent-cont rol l ed int ravenous analgesia,PCIA)的适宜剂量.方法:选择ASA I~II级、择期行子宫动脉栓塞术(uterine ar terial embolization,UAE)介入治疗的子宫肌瘤或子宫腺肌病患者80例,年龄35~57岁,随机分为4组(n=20),分别为O1组,O2组,O3组和对照组.于手术结束前10 min羟考酮O1~O3组静注羟考酮0.05 mg/kg,并连接患者PCIA泵,配方分别为:O1组羟考酮0.5 mg/kg+托烷司琼10 mg+生理盐水至100 mL;O2组羟考酮0.75 mg/kg+托烷司琼10 mg+生理盐水至100 mL;O3组羟考酮1 mg/kg+托烷司琼10 mg+生理盐水至100 mL;对照组静注等容积的生理盐水,未给予患者PCIA.维持术后患者VAS疼痛评分<4,当患者VAS疼痛评分≥4时,肌注哌替啶50 mg/次进行补救镇痛.记录术后48 h补救镇痛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O1~O3组术后48 h镇痛补救率明显降低(P<0.05);与O1组比较,O2,O3组术后48 h镇痛补救率降低(P<0.05);O2,O3两组术后48 h镇痛补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组、O1及O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3组术后48 h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O1及O2组(P<0.05).结论:羟考酮用于UAE术后患者PCIA的适宜剂量为0.75 mg/kg.

  • 中青年冠心病患者的健康信息素养及其对网络健康知识搜索行为的影响

    作者:王晓春;王小燕;朱艳霞

    目的:调查中青年冠心病患者的健康信息素养现状,并分析其对网络健康知识搜索行为的影响情况,为促进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指导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2016年1至6月在焦作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中青年冠心病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及电脑测试方式对患者实施调查研究,同时根据患者是否具备健康信息素养依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网络健康信息搜索行为.结果:共回收126份(96.92%)有效资料,其中59例(46.82%)患者具备健康信息素养;两组常用的检索工具均为搜索引擎,其中观察组搜索引擎使用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健康网站的选择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检索式长度及检索式制定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并且在检索式的构成比例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浏览网站个数及浏览时间分别(6.81±4.01)个和(3.47±1.69) min,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33±2.64)个及(2.62±1.30) min,并且两组浏览动作构成比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患者常选择的信息来源网站是综合问答类网站,其中观察组在健康信息来源网站的深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在广告网站的选择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良好的健康信息素养有利于中青年冠心病患者选择专业的检索工具,快速准确地实施检索,同时可明显提升浏览信息的详细及认真程度,帮助其获得更专业的健康信息.

  • ICU颅脑损伤术后患者便秘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作者:张家妍;李丽

    目的:探讨ICU颅脑损伤术后患者便秘发生的风险因素,并建立有效的发生风险预测模型,为指导ICU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2017年9月在郑州市中医院治疗的433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便秘发生的风险预测模型,并通过实际调查验证模型的临床判断能力.结果:共有6项风险因素纳入ICU颅脑损伤术后患者便秘风险的预测模型,便秘的发生概率P=1/(1+e-Y),Y=-12.926+1.610×A(有便秘史)+1.725×B(低收缩压<70 mmHg)+3.146×C(有使用镇静麻醉药)+2.168×D(有使用升压药)+1.985×E(MV天数)+1.133×F(GCS评分).通过对比预测模型评分与实际便秘发生情况进行可知,在评分>8时便秘的发生风险较高.结论:便秘史、低收缩压、使用镇静麻醉药、使用升压药、MV天数和GCS评分对ICU颅脑损伤术后患者便秘的发生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临床医护人员应注意加强评估并实施预防性的护理干预.

  • 深圳市宝安区某医院急诊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

    作者:尤映彬;许泽杰;刘青山;丁赞

    目的:分析宝安区急诊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收集2015年3月至2017年2月就诊于深圳市宝安区中心医院急诊科的患者资料,按性别、科室、季节、周分布和节假日进行分层分析.结果:共纳入35万余人次患者,男女比例为1.50:1,急诊儿科、内科和外科就诊人次比为1:1.64:1.36,日均就诊人次是482例;就诊高峰年龄为0~10岁和20~38岁,呈驼峰型分布,高峰月份是3~4月和6~7月份,春夏两季明显高于冬季,但周分布均衡(χ2=4.129,P<0.765);节假日的就诊人次差异很大(χ2=114.237,P<0.001),劳动节和清明节期间较高而春节和国庆节偏低.结论:深圳市宝安区中心医院急诊患者年龄呈驼峰型分布,就诊人次在春夏季高于冬季且节假日效应明显.

  • 心脏乳头状纤维弹力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刘坦坦;王映梅;王哲;李擒龙

    目的:探讨心脏乳头状纤维弹力瘤(papillary fibroelastoma,PFE)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特点,以提高对其临床及病理改变的认识.方法: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5例心脏PFE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病理学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与讨论;对石蜡包埋组织切片进行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特殊染色.结果:在镜下观察到肿瘤形成具有分支的复杂乳头状结构,表面衬覆单层扁平或立方上皮,乳头结构中央为致密的纤维结缔组织,中央外围含有不等量的黏液样物质;乳头表面上皮表达CD31,CD34及ERG,乳头轴心局灶表达S-100;乳头轴心弹力纤维染色(+),黏液样区域PAS(+),D-PAS(+)及AB(+).结论:尽管心脏PFE具备特征性的形态学特征,但由于缺乏特异性临床症状和体征,故临床诊断困难.因此,该肿瘤的诊断依赖于组织病理学特点、免疫组织化学标志及特殊染色.

  • miR-26靶向MTHFR通过JAK/STAT通路调控肺癌细胞增殖与侵袭

    作者:关耀武

    目的:探讨miR-26靶向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通过JAK/STAT信号通路调控肺癌细胞增殖与侵袭的机制.方法:以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法检测MTHFR在肺癌组织与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以PCR法检测miR-26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使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miR-26对MTHFR转录活性的影响;以肿瘤细胞成球实验检测miR-26的表达对肺癌细胞H1650增殖能力的影响;以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miR-26的表达对肺癌H1650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以CM-H2DCFDA细胞荧光染色法检测肺癌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以Western印迹检测过表达miR-26后JAK/STAT信号通路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肺组织相比,在肺癌组织中MTHFR表达较高,miR-26表达明显降低.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结果显示:miR-26可直接调控MTHFR的转录活性;过表达miR-26后,肺癌细胞H1650的增殖与侵袭能力明显降低;过表达miR-26后,肺癌细胞内ROS水平降低;过表达miR-26后,MTHFR的表达水平下调,p-JAK与p-STAT蛋白表达下调.结论:miR-26靶向MTHFR可通过JAK/STAT通路调控肺癌细胞的增殖与侵袭能力.

  • 90岁高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1例

    作者:姚玉梅;沈红梅

    临床上,患者年龄≥90岁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较为罕见,目前尚缺乏标准治疗;本文报道1例病理诊断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年龄90岁,予以R-COP方案化疗后病情到控制,延长了生存期,为临床高龄淋巴瘤患者治疗提供参考.

  • 2例胆囊癌肉瘤及肉瘤样癌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任亚敏;胡惠敏

    采用光镜及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等方法对2例胆囊癌肉瘤及肉瘤样癌进行临床、病理回顾性分析并综合文献复习.2名患者均因腹部不适入院,胆囊癌肉瘤光镜下可见癌区、软骨肉瘤及未分化梭形细胞肉瘤区,且癌与肉瘤性结构之间未见明显移行过渡,IHC示癌区表达上皮标志,肉瘤区表达间叶标志;胆囊肉瘤样癌光镜下可见癌区及肉瘤样区,二者之间可见移行过渡,IHC癌区表达上皮标志,肉瘤样区同时表达上皮及间叶标志.胆囊癌肉瘤及肉瘤样癌均比较少见,临床诊断困难,明确诊断需要病理广泛仔细取材及IHC检测.

临床与病理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