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临床与病理杂志

临床与病理

临床与病理杂志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athology and Clinical Medicine 국제병리과학여림상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中南大学
  • 影响因子: 0.5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3-2588
  • 国内刊号: 43-1521/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2-35
  • 曾用名: 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
  • 创刊时间: 198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与病理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湖南
  • 主编: 李元建 何建行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己糖激酶Ⅱ与Warburg效应

    作者:樊知桐(综述);江瑛(审校)

    肿瘤细胞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通过葡萄糖的无氧氧化代谢方式为细胞提供能量的现象称为Warburg效应。己糖激酶是细胞糖酵解中的第一个限速酶,其中己糖激酶-Ⅱ与肿瘤细胞的糖酵解代谢、细胞增殖和凋亡等功能有着更为密切的联系。在肿瘤细胞中,基因水平的改变,信号通路的影响,促使己糖激酶高表达和活性增加,保证了肿瘤细胞糖酵解的快速进行。己糖激酶可通过与线粒体外膜结合促进糖酵解、抑制细胞凋亡和调节细胞自噬影响肿瘤细胞的功能。己糖激酶有望成为肿瘤治疗中的重要靶点。

  • 肠道菌群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相关性研究进展

    作者:蒋李妍(综述);肖新华(审校)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广为接受的是“二次打击”学说,近年来关于肠道菌群与NAFLD的研究不断深入,充实和发展了“二次打击”学说,也为NAFLD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就肠道菌群与NAFLD相关性的研究进展及益生元、益生菌治疗NAFLD进展进行综述。

  • 肺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功能的改变与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作者:江秀芳(综述);陈泉;王德明(审校)

    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是临床上常见的急危重症,病死率高达25%~45%,治疗上主要限于器官功能与全身支持治疗,尤其是呼吸支持治疗,“等待”肺损伤的缓解。在ARDS发病机制中肺血管内皮细胞(pulmonary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PVEC)既是受损的主要靶细胞,更是活跃的炎症和效应细胞,血管内皮细胞(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VEC)的激活和损伤程度与ARDS预后密切相关。本文将主要阐述ALI/ARDS发病机制中PVEC部分分泌功能的改变。

  • 牙槽骨修复材料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伟豪(综述);任杰;董加洪;张超;李松(审校)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更新,为了达到佳的功能和美观,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种植义齿修复口腔牙齿缺失。然而许多患者因牙齿长期缺失、外伤、肿瘤或增龄性变化等原因,导致牙槽嵴缺损或吸收,加大了口腔种植修复的难度。如何适宜地增加牙槽嵴的高度和宽度,给口腔种植修复创造理想条件,是口腔种植修复技术的研究热点。目前临床上用于口腔种植中修复牙槽骨缺损的材料品种繁多,然而许多生物材料的应用缺乏长期的临床应用评价。本文通过回顾骨及牙槽骨缺损修复材料的发展,就口腔种植术中修复牙槽骨缺损的生物材料作一综述,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 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在乳腺癌进程和治疗中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饶奇硕(综述);旷星星;刘国文(审校)

    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ncer-associated fibroblasts,CAFs)是肿瘤微环境重要的细胞成份之一,它不仅参与微环境血管和淋巴管形成、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重塑,而且促进乳腺癌的发生,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其标志分子也可作为乳腺癌临床诊断、靶向治疗和预后的生物标志。目前关于乳腺癌与CAFs的研究越来越多,本文将对近年来CAFs在乳腺癌的相关研究进展作综述。

  • 瞬时性受体电位通道M7与肾脏病研究进展

    作者:梅玫(综述);吴雄飞(审校)

    瞬时性受体电位通道M7(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melastatin 7,TRPM7)是近些年来发现的一种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同时具有离子通道和蛋白激酶双重结构域的独特双功能蛋白。研究发现TRPM7广泛分布于多种组织器官中,通过调控细胞膜的电位,调节细胞内外离子稳态,影响细胞内信号多种通路的方式,参与细胞的多种生理过程。对其的研究发现TRPM7在调控细胞内外离子平衡,细胞生长增殖、生长以及各种炎性反应中都发挥着比较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阐述TRPM7的功能和机制,并探讨TRPM7在肾脏病中的重要病理、生理意义,寻找可能为肾脏病的治疗带来长期临床效应的治疗方法。

  •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与胃癌的研究进展

    作者:朱欢(综述);邓玲;伍尤华;苏琦(审校)

    胃癌的发生与发展机制十分复杂,涉及多种细胞病理改变。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及其参与的信号转导通路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发现多数肿瘤对放化疗存在的耐药性,因此在肿瘤的基因水平寻找诊断指标以及靶向治疗,已经成为近年来研究热点之一。本文综述表皮生长因子与胃癌的研究进展。

  • 人类白细胞抗原-G与肝炎病毒感染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作者:程凯(综述);余方流(审校)

    人类白细胞抗原-G(human leukocyte antigen G,HLA-G)属于非经典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分子,选择性表达在母胎交界面的细胞滋养层细胞使得妊娠期间形成母体对胎儿的免疫耐受。但是,HLA-G的有限多态性和异常表达与多种病理改变有关,例如肿瘤、自身免疫病和感染性疾病等。近来有研究表明,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过程中HLA-G的表达均会发生改变,而且HLA-G的表型与病毒的易感性相关。但是,至于HLA-G分子在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疾病发展中的作用目前仍不完全清楚。HLA-G与病毒性肝炎的相关性仍需深入研究。

  • 品管圈活动提高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手指精细功能锻炼的应用效果

    作者:奚艳;花婷婷;巫静;彭良欢;邱志远

    目的:探讨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活动提高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手指精细功能锻炼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QCC活动小组,选定“提高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手指精细功能锻炼的达标率”为本次活动的主题,拟订活动计划,设定改进目标,运用鱼骨图、流程图等管理工具,找出真因,同时通过真因验证,确定真因,并将真因验证结果进行对策拟定,根据“戴明循环”(plan-do-check action cycle,PDCA)组织实施。结果:QCC活动实施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手指精细功能锻炼的达标率从5.9%提高到6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QCC活动的开展提高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手指精细功能锻炼达标率,并且提高了QCC成员多方面的能力。

  • 观察不同模式的Q-开关红宝石激光对UVB诱导的色素沉着斑的影响

    作者:黄小风;梁虹;苗芳;董荔

    目的:观察不同模式的Q-开关红宝石激光对中波紫外线(UVB)诱导的豚鼠皮肤色素沉着斑的影响。方法:10只豚鼠分为4组,即对照组(不行激光治疗)、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和点阵组。用UVB照射豚鼠背部皮肤诱导色素沉着后,使用低、高剂量及点阵模式的Q-开关红宝石激光分别照射色素沉着区,能量分别为1.5,6.0,3.0 J/cm2,分别照射4,1,2次,每次间隔1周。治疗前及治疗后即刻、2周,采用拍照、Fontana-Masson组织染色、电镜等方法观察色斑的颜色及色斑皮肤组织中的黑素颗粒、黑素小体的变化。结果:低剂量组、点阵组治疗后2周色素完全消退,观察8周未见复发,色度值(L*值)较治疗前增加,黑素颗粒及黑素小体明显减少,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皮肤色素沉着出现不同程度地复发。结论:Q-开关红宝石激光可以有效治疗豚鼠皮肤色素沉着,点阵模式治疗的疗效较好。

  • DNA倍体定量分析联合HR-HPV检测在宫颈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杨家佳;周洁;刘爽;王艳芬

    目的:探讨DNA倍体定量分析联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 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检测技术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4例具有明确病理诊断结果的宫颈病变患者行DNA倍体定量和HR-HPV检测数据分析,分别计算单独和联合检测DNA异倍体、HR-HPV感染预测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及以上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诊断符合率,绘制相应的ROC曲线;分析DNA倍体定量的结果与HR-HPV检测的结果有无相关关系;比较DNA异倍体阳性的不同宫颈病变组织中>5c和>9c细胞的个数。结果:单独和联合检测DNA异倍体、HR-HPV感染预测HSIL及以上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8.03%,94.11%,92.15%、41.86%,53.48%,72.09%、66.66%,70.58%,79.66%、94.73%,88.46%,88.57%、72.34%,75.53%,82.97%。从ROC曲线下面积可以直观地看出联合检测DNA异倍体和HR-HPV感染预测HSIL及以上病变的诊断价值高。DNA异倍体阳性和阴性、HR-HPV阳性和阴性的不同宫颈病变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DNA倍体分析结果与HR-HPV检测结果呈正相关趋势(rn=0.281,P<0.01)。DNA异倍体阳性的不同宫颈病变组织每1000个被测细胞中出现>5c的细胞个数,在慢性宫颈炎、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HSIL和宫颈癌中分别为0.31±0.14、0.40±0.16、2.08±0.68、2.37±0.81;慢性宫颈炎、LSIL患者分别与HSIL、宫颈癌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宫颈炎、LSIL患者中未见>9c细胞,HSIL、宫颈癌患者中>9c细胞个数分别为1.31±0.65、1.64±0.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NA倍体定量分析联合HR-HPV检测在宫颈病变,特别是宫颈HSIL及以上病变的筛查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9c异倍体细胞的检出很大可能提示宫颈HSIL及以上病变的存在。

  • 外周血miR-494及Let-7e在诊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包元飞;王新;王玲玲

    目的:通过检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与正常对照组外周血中miR-494及Let-7e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方法:收集67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及50例非卒中正常健康人群,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检测血浆中miR-494及Let-7e表达水平,比较两组外周血中表达水平的差异。并对miR-494及Let-7e行ROC曲线分析,分析其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价值。进一步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预后不佳组(MRS 3-6)和预后良好组(MRS0-2),分析其在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外周血中的miR-494(1.71±1.14)及Let-7e(1.43±0.93)的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外周血明显升高(P<0.05)。miR-494及Let-7e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7、0.756。预后不良组的miR-494(2.04±0.11 vs.1.46±0.05)及Let-7e(1.68±0.61 vs.1.24±0.27)表达水平均较预后良好组显著升高,两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miR-494及Let-7e可能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诊断和预后判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IL-17A抗体抑制变应性鼻炎鼠模型中IL-17A及RORγt并升高Foxp3 mRNA表达

    作者:顾兆伟;王韫秀;赵鹤;曹志伟

    目的:探讨IL-17A抗体对小鼠变应性鼻炎鼻黏膜中IL-17A、RORγt、Foxp3 mRNA水平的影响及意义。方法:以卵清蛋白致敏的Balb/c小鼠变应性鼻炎模型作为实验组,同期以生理盐水替代作为对照组,使用IL-17A抗体治疗作为治疗组。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三组小鼠鼻黏膜中IL-17A、RORγt、Foxp3mRNA的含量。结果:实验组中RORγt以及IL-17AmRNA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治疗组中RORγt以及IL-17AmRNA的含量均低于实验组(P<0.05)。而实验组中Foxp3 mRNA水平较对照组下降(P<0.05),治疗组中Foxp3 mRNA的含量高于实验组(P<0.05)。结论:IL-17A抗体抑制变应性鼻炎鼠模型中IL-17A及RORγt mRNA水平并升高Foxp3 mRNA表达水平。

  • 健康教育路径应用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护理中的效果研究

    作者:赵莉;马开颜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156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研究组(常规护理+健康教育路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健康知识水平、服药依从性、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配合度、心理舒适度、便捷度及平均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知识水平及服药依从性干预前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健康知识水平及服药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症状消失时间、与指标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甲状腺体积较对照组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路径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服药依从性和健康知识水平改善效果显著,可促进护理满意度及临床疗效的提升。

  • 15例硬化性肺细胞瘤冰冻切片与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作者:张小丽;赵强;马昕;兰智华;许春伟

    目的:回顾性分析肺硬化性肺细胞瘤组织学及临床病理特点,提高快速冰冻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对15例经手术切除并诊断为硬化性肺细胞瘤的病例及2例冰冻误诊为硬化性肺细胞瘤的其他病变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冰冻及常规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进行总结。结果:本组15例硬化性肺细胞瘤,女性13例,平均年龄46岁;临床诊断肺癌6例,余9例为其他良性病变;冰冻切片诊断6例硬化性肺细胞瘤,1例炎性假瘤,1例错构瘤,2例肺癌,3例良性病变,2例延迟诊断;肿瘤常由乳头、硬化、实性、出血4种结构中的2种或多种混合而成。冰冻切片中10例见2种组织结构,4例见3种组织结构,1例见4种组织结构;圆形细胞TTF-1、EMA(+),表面上皮细胞TTF-1、EMA和CK(+),两种细胞Ki-67指数<2%。冰冻误诊为硬化性肺细胞瘤的2例,石蜡证实1例为混合亚型腺癌,1例为肺泡性腺瘤。结论:硬化性肺细胞瘤临床和影像学易误诊为癌,冰冻切片诊断准确率低。冰冻及石蜡切片中,常可见2种或2种以上组织结构;冰冻切片中以乳头状为主时,易误诊为腺癌;以实性为主时,易误诊为类癌。借助免疫组织化学指标,常可确诊。

  • 哮喘患儿肺炎衣原体及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征分析

    作者:张娟;田伟;贾万良;赵曙虹;刘秀珍

    目的:探讨哮喘患儿肺炎衣原体(chlamydia pneumoniae,CP)及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哮喘急性发作患儿80例,其中CP感染41例,MP感染39例,分析CP及MP感染的临床特征。结果:CP及MP感染有相似的临床症状,常见症状包括头痛、流鼻涕、咳嗽、发热等。其中CP感染引起的呕吐和腹泻情况多于MP感染(P<0.05);MP感染引起的胸腔积液多于CP感染(P<0.05);CP感染中1岁以下患儿41.46%,而MP感染中4岁以上的患儿56.41%;CP感染中病程≤3个月48.78%,MP感染中病程>6个月46.15%;CP感染患者CD3+,CD3+CD4+,CD19+和CD4+CD25+明显低于MP感染(P<0.05)。结论:临床特征对哮喘急性发作患儿CP及MP感染的诊断可提供参考,有助于早期诊断。

  • 关节镜治疗臀肌筋膜挛缩症术后患者满意度调查

    作者:杨超;张雷;陈烁;周利武;赵建宁

    目的:研究关节镜微创治疗臀肌筋膜挛缩症术后患者总体满意度和手术优良率情况,以及探究影响术后满意度的因素。方法:搜集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2014年9月至2016年1月期间(出院3个月以上),在我院进行关节镜下臀肌筋膜松解术的患者资料,通过回访,邀请其填写调查问卷。并对收集到的92例问卷结果进行多种统计学方法分析,从而得到患者术后满意度,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关节镜微创治疗臀肌筋膜挛缩症术后患者总体满意度为96.74%(89/92),术后恢复优良率为92.39%(85/92)。影响术后患者满意度的因素包括患者精神健康状况(Z=?2.079,P=0.038)、患者受教育程度(B=1.094,P=0.045),术后功能锻炼(B=2.679,P=0.009),术后症状缓解程度(B=3.568,P<0.001),医护态度(B=2.862,P=0.015),住院感受(B=2.904,P=0.016)。进一步通过因子分析(KMO=0.797,P<0.01)可知第一主成分主要与术后功能锻炼(0.855)、术后症状缓解程度(0.807)、住院感受(0.798)较为密切;第二主成分主要与患者受教育程度(0.990)较为密切。结论:关节镜微创治疗臀肌筋膜挛缩症术后疗效值得肯定,患者术后满意度与受教育程度、精神健康状况、症状缓解程度、术后功能锻炼、住院感受和医护态度等相关。受教育程度越高,总体满意度越高;另外,相比于其他因素,术后功能锻炼和症状缓解程度对患者的术后满意度影响大,术后功能锻炼的依从性越好,症状缓解的越彻底,则患者的术后满意度越高。

  • 应用Gibson Assembly法快速构建人组蛋白甲基化转移酶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载体

    作者:朱进;单玉喜;阳东荣

    目的:快速构建人组蛋白甲基转移酶(enhancer of zeste homolog 2,EZH2)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载体并验证其活性。方法:因EZH2启动子富含GC,故应用Gibson Assembly方法设计分两段扩增,然后将片段一步法连入pGL3-Basic质粒,构建荧光素酶报告载体,进行酶切鉴定。与pRL-TK内参照质粒共转染C4-2细胞,双荧光素酶分析法检测启动子的活性。结果:经酶切鉴定证实成功构建了EZH2启动子报告载体,双荧光索酶报告基因检测结果显示构建的报告载体具有启动子活性。结论:快速成功构建了具有启动子活性的EZH2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载体,为进一步研究前列腺癌中EZH2表达调控机制提供必要的实验材料。

  • Wnt/β-catenin信号在高糖诱导H9c2心肌细胞损伤与凋亡中的作用

    作者:王记;陆玉琴;赵信科;纪召娟

    目的:探讨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是否参与体外培养条件下高糖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损伤凋亡,及其与细胞自噬的关系。方法:构建高糖诱导H9c2心肌细胞凋亡细胞模型,CCK-8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存活率和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H9c2心肌细胞caspase-3、LC3-Ⅱ/LC3-Ⅰ、Axin-1和β-catenin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50 mmol/L高糖处理H9c2心肌细胞48 h后,细胞存活率急速下降,caspase-3表达增强;其次,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高糖促进wnt/β-catenin的激活,表现为Axin-1表达抑制,β-catenin表达显著升高,并伴随细胞内LC3-Ⅱ/LC3-Ⅰ比值降低;DKK预处理能削弱高糖引起的H9c2心肌细胞凋亡,下调Axin-1活性,增强β-catenin表达和LC3-Ⅱ/LC3-Ⅰ比值。结论:Wnt/β-catenin通路在高糖致H9c2心肌细胞损伤与凋亡过程中被激活,且其的激活抑制了自噬通路的活化。而当添加D-葡萄糖(Dickkopf-1,DKK-1)抑制Wnt/β-catenin后,自噬作用增强,高糖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凋亡率明显下降。

  • 儿童特殊类型肾母细胞瘤5例临床病理学分析

    作者:方园;王一真;许春伟

    目的:探讨儿童特殊类型肾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5例儿童特殊类型肾母细胞瘤病例进行临床资料、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并结合文献探讨其诊断与鉴别诊断。结果:5例患儿中男童3例,女童2例,年龄4月~2岁,中位年龄1岁,主因腹部包块、无痛性肉眼血尿或腹胀、发热就诊,左肾(3例)多于右肾(2例)。其中部分囊状分化型3例,镜下见肿瘤由大小不一的囊腔构成,内衬扁平、立方或鞋钉样上皮细胞,间隔见间叶、胚芽或上皮的肾母细胞瘤成分;肾母细胞瘤伴肾源性残余2例,镜下见由间叶、胚芽和上皮等构成的典型肾母细胞瘤成分,周围见胚芽和上皮细胞与正常肾组织混合存在。结论:部分囊状分化的肾母细胞瘤(cystic partially differentiated nephroblastoma,CPDN)、肾母细胞瘤伴肾源性残余是少见特殊类型的肾母细胞瘤,术前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困难,只有依靠术后病理作出准确诊断,为患儿治疗及预后提供可靠依据。

  •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在慢性阻塞性肺病相关肺动脉高压患者中的预后价值

    作者:沈勇;刘宣;卢孔渺;费爱华;王海嵘;葛勤敏;潘曙明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相关肺动脉高压患者预后的评判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收治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急诊科的200例COPD相关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至少2年的生存随访,随访终点为全因死亡,按照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记录各组入院24 h的一般临床资料,血常规[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rophils count,NEU)及淋巴细胞计数(lymphocyte count,LYM)并计算两者间比值(NLR)]、肌酐、尿素氮、胆红素、WHO肺动脉高压功能分级、肺动脉收缩压等;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NLR预测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并以Kaplan-Meier法绘制观察指标不同水平下的生存曲线,进行生存分析。COX回归分析各指标提示预后的价值。结果:死亡组患者NLR,CRP,WHO肺动脉高压功能分级、肺动脉收缩压、尿素氮、肌酐、中性粒细胞计数高于生存组,淋巴细胞计数低于生存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ROC曲线分析,NLR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20(P<0.01),高于肌酐(AUC=0.716)、中性粒细胞计数(AUC=0.655)、肺动脉收缩压(AUC=0.652)及CRP(AUC=0.643)。当NLR截断值为4.7时,其灵敏度为74.2%,特异度为72.0%。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NLR值水平较高组预后明显差于水平较低组(P<0.01)。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NLR是提示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P>0.05)。结论:NLR水平与COPD相关肺动脉高压患者临床预后呈明显相关;NLR水平越高则提示病情较重,预后较差。

  • 人经血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对小鼠A549肺癌化疗效果的影响研究

    作者:丁浩;王剑;贾方平;易晶

    目的:探讨人经血来源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enSCs)对小鼠A549肺癌化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取20只BALB/C裸小鼠建立肺癌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只;对照组仅给予化疗干预,实验组则于化疗期间将某机构赠予的MenSCs经DiI荧光标记后于鼠尾静脉(3×105/只)进行注射。肺癌造模后14 d,两组小鼠均断颈椎处死并收集其肿瘤,比较两组小鼠瘤体体积、瘤体质量、抑瘤率及双肺湿重、肿瘤转移率、肿瘤转移个数、抑制转移率差异。结果:20只BALB/C裸小鼠均进行统计,无脱落报告。20只小鼠接瘤后第7天在右前肢腋下均可触及瘤体长出,两组小鼠瘤体生长曲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小鼠的平均瘤体体积和平均瘤体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抑瘤率为8.4%。实验组小鼠双肺湿重、肿瘤转移率及肿瘤转移个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小鼠,差异有显著性(P<0.05);抑制转移率为71.8%。结论:MenSCs协同化疗在抑制小鼠肺癌肿瘤转移方面有一定效果。

  • 活性氧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作者:陈庆贤;林红满;陈海;刘丽霞;李巨元

    目的:观察活性氧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degenerative osteoarthritis,DOA)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176例膝关节DO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88例,进行前瞻性对照研究。两组患者均接受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观察组加用医用臭氧关节腔注入。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关节功能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均显著降低,并于治疗6个月后逐渐上升,观察组治疗后各时期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5周后膝关节Lequesne指数评分、关节压痛值均显著降低,关节活动度均显著升高,观察组变化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9%(P<0.05)。176例患者均一次性穿刺成功,两组患者均未见感染、明显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活性氧联合玻璃酸钠能够有效改善膝关节DOA患者疼痛及膝关节功能,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值得进一步推广。

  •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发病3~4.5 h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作者:尚俊英;李雪峰;赵虹;李亚楠;刘菊;袁烨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alteplase,rt-PA)静脉溶栓用于发病3~4.5 h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52例发病在3~4.5 h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配至观察组(n=76)和对照组(n=76),对照组采用拜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r t-PA静脉溶栓。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期间的出血性转化率。结果:两组治疗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Barthel指数(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30,90 d观察组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90 d观察组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期间的出血性转化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t-PA静脉溶栓治疗在3~4.5 h急性脑梗死患者中仍具有显著效果,且并未明显增加出血性转化率。

  • 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与常规喉裂开术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疗效的对比分析

    作者:卢大松;冯勇军;曾春荣;王明靖

    目的:分析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与常规垂直半喉切除术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100例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参照抽签法分作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喉裂开术治疗,治疗组采用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语音变化、并发症、声带黏膜恢复情况、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治疗组语音情况(基频微扰、振幅微扰、谐噪比)[(1.15±0.12)%,(2.61±0.33)%,(22.30±3.74) dB]优于对照组[(1.27±0.16)%,(4.29±0.38)%,(20.12±3.22) d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并发症率(3/50,6.00%)低于对照组(10/50,2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声带黏膜光滑率(47/50,94.00%)高于对照组(30/50,60.00%;P<0.05);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的效果确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语音情况,同时术后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值得推广。

  • 慢重症患者的反刍思维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徐二喜;顾丽嫦;梁霞英;区燕云

    目的:调查慢重症(chronically critical ill,CCI)患者的反刍思维水平及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人口学资料调查表、反刍思维量表(ruminative responses scale,RRS)对佛山市某综合医院符合入选标准的97名慢重症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慢重症患者的反刍思维总得分为(65.96±16.40)分,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均明显高于国内常模(P<0.05);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 ICU住院时间、辅助通气情况、生活自理能力、医疗费用负担能力以及社会支持情况是慢重症患者反刍思维的影响因素(P<0.05),共可解释方差变异量的36.5%。结论:慢重症患者的反刍思维处于较高水平,护理人员在实施治疗工作时应加强对患者的有效评估,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从不同角度有针对性地实施护理干预,以纠正患者的负性思维方式,提高患者对疾病的适应水平和心理健康。

  • 健康素养对中青年首发脑卒中患者就医延迟意向的影响分析

    作者:刘文硕;张小培;叶日春;李淑芬

    目的:调查了解中青年首发脑卒中患者健康素养和就医延迟意向现状,并探讨健康素养对就医延迟意向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健康素养调查表和脑卒中就医延迟意向测评量表(SPDBI)对广州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107名中青年首发脑卒中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中青年首发脑卒中患者的SPDBI得分为(94.72±14.35)分,总分及各维度的得分均明显高于国内常模;健康素养得分为(123.86±25.47)分,总分及基本保健得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患者的健康素养得分与SPDBI得分及其各维度均呈负相关(P<0.05);分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健康素养中的健康知识、健康行为、健康信念和健康技能是就医延迟意向的单独影响因素(P<0.05)。结论:中青年首发脑卒中患者健康素养不足是就医延迟意向的重要原因,提示临床医护人员应加强健康教育,以引导患者及时就医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绿茶提取物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酒精诱导SH-SY5Y细胞损伤的作用研究

    作者:杨海玉;刘勇;胡建新;丽丹;巢海潮;曾红

    目的:体外观察绿茶提取物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3-gallate,EGCG)对酒精诱导SH-SY5Y细胞损伤的作用,初步探讨EGCG治疗酒精性痴呆(alcohol-associated dementia,AAD)的可行性。方法:以SH-SY5Y神经元细胞为实验对象,酒精组给予100 mol/L酒精37℃培养24 h, EGCG+酒精组在其培养液中同时加入不同浓度的EGCG(1~100μmol/L)及100 mol/L酒精,37℃培养24 h;另设相同浓度的EGCG对照组(EGCG组)及空白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以Annexin-V APC/7-AAD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及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结果:MTT结果证实EGCG(25~100μmol/L)作用24 h后可明显促进SH-SY5Y细胞存活,并呈浓度依赖关系(P<0.001)。流式检测及细胞形态观察结果证实酒精组细胞凋亡率(21.82%±1.27%),明显高于对照组(4.90%±0.80%)(P<0.001)及EGCG组(7.82%±0.68%)(P<0.001);EGCG(100μmol/L)+酒精组细胞凋亡率(10.81%±0.31%),明显低于酒精组(P<0.001)。结论:EGCG可抑制酒精诱导SH-SY5Y细胞凋亡发生并促进细胞存活,提示EGCG对于AAD治疗具有潜在价值。

  • 希望护理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叶红芳;傅荣

    目的:探讨希望护理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术(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SCT)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希望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水平、希望水平以及对护理人员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在干预后焦虑水平、希望水平对护理人员满意度均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希望护理干预对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护理可以缓解患者焦虑,提高患者的希望水平及对护理人员满意度。

  • 非小细胞肺癌胸水细胞块ALK融合基因检测分析

    作者:朱礼阳;徐建平;于忠和;赵洁婷;叶伟;朱东波;孙晓;宋蓉蓉;许春伟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胸水细胞块在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融合基因检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突变扩增系统PCR(ARMS-PCR)法检测215例NSCLC细胞块和404例NSCLC组织块中ALK基因的三类融合类型,并检测细胞块同时送检组织块的患者74例的一致性。结果:细胞块ALK基因融合阳性26例,阳性率12.09%(26/215);组织块ALK基因融合阳性25例,阳性率6.19%(25/404);74例有组织块对照的细胞块ALK融合基因结果一致性有67例,一致率达90.54%(67/74),其中细胞块ALK融合基因的阳性率14.86%(11/74),组织块阳性率18.92%(14/74)。结论:NSCLC胸水细胞块ALK融合基因的阳性率略高于组织块;有恶性胸水的NSCLC患者原发灶组织发生ALK融合基因阳性的概率较高。

  • 液基细胞学联合免疫细胞化学对疑难肺腺癌转移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

    作者:薛秋婷;顾兵;朱立强

    目的:探讨利用BD TriPath液基细胞学联合免疫细胞化学对疑难肺腺癌转移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初次送检的31例胸腔积液标本,采用BD TriPath液基细胞制片染色仪,每例制片5张,1张巴氏染色用于细胞学诊断,其余4张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分别检测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甲状腺转录因子1(thyroid transcription factor 1,TTF-1)、间皮细胞抗原(mesothelial cell,MC)、钙结合蛋白(calretinin,CR)的表达。结果:呼吸科门诊或住院患者送检的31例胸腔积液,经证实肺腺癌转移的胸腔积液24例,7例未见恶性肿瘤细胞。31例胸腔积液经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CEA、TTF-1鉴别腺癌细胞的灵敏度分别为79.2%,66.7%,特异度为96.8%,100%;MC,CR鉴别间皮细胞的灵敏度分别为93.5%,100%,特异度为95.8%,83.3%。两组抗体在腺癌细胞及间皮细胞者的表达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单独BD TriPath液基细胞学可明确诊断肺腺癌转移15例、未见恶性肿瘤细胞6例,10例未能明确诊断。如果结合免疫细胞化学可明确诊断肺腺癌转移21例、未见恶性肿瘤细胞6例,仅4例不能明确诊断,两者相结合使阳性检出率显著提高(P<0.05)。结论:基于BD TriPath液基细胞薄片上的免疫细胞化学有助于提高对胸腔积液中转移性肺腺癌细胞的诊断。CEA,TTF-1,MC,CR联合应用可有效辅助细胞学鉴别肺腺癌细胞及间皮细胞,值得推广应用。

  • 2013-2015年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汪玥;秦婷婷;纵帅;康海全;邓丽华;马萍;徐银海;顾兵

    目的:分析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3—2015年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各类标本检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分离株药敏实验采用标准纸片扩散(K-B)法,结果采用WHONET5.6进行分析。结果:2013—2015年共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1725株,主要来源于痰液(35.4%),在ICU(43.7%)和神经外科(12.6%)检出率高。2013—2015年,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MRSA)检出率分别为63.3%,59.8%,57.6%。MRSA耐药率大于50.0%的抗菌药物有庆大霉素(53.2%~73.1%)、妥布霉素(62.8%~64.9%)、环丙沙星(67.2%~75.3%)、红霉素(86.6%~92.9%)、四环素(53.5%~65.0%);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sensitive Staphylococcus aureus,MSSA)对抗生素的耐药率排在前3位的为青霉素(85.4%~93.3%)、红霉素(68.7%~72.4%)、复方新诺明(46.3%~57.9%)。结论:本院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分布在ICU和神经外科,MRSA的耐药率普遍较高,临床医生应根据耐药性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 2型糖尿病男性患者骨代谢指标与骨密度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袁心露;杨建军;朱静宜;杨培培;朱晓晖;崔世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男性患者骨密度与骨代谢生化指标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我科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入院的2型糖尿病男性患者102例,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腰椎(L2~L4)、股骨上端[包括股骨颈(Neck)、华氏三角(Ward)及股骨粗隆(Troch)]和全身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值;根据T值将这些患者分为骨量正常组(44例)、骨量减少组(36例)和骨质疏松组(29例),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各组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N-端中段骨钙素(N-MID-OT)、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ype 1 amino-terminal propeptide,tP1NP)和β胶原特殊序列(β-CTX)的浓度,比较三组骨代谢指标的变化,并对BMD与各项骨代谢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随着骨密度的降低,骨代谢指标的水平逐渐增高,其中,N-MID-OT和β-CTX的水平在三组间的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tP1NP在骨质疏松组和其余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ALP在三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骨量减少组中,N-MID-OT与Neck、Troch及全身的BMD呈负相关(r=?0.754,?0.663,?0.743;P<0.05),β-CTX与Ward的BMD呈负相关(r=?0.273;P<0.05);骨质疏松组中, N-MID-OT与所有部位的BMD呈负相关(r=?0.736,?0.562,?0.715,?0.521,?0.436;P<0.05),β-CTX与Neck、Ward及全身的BMD呈负相关(r=?0.532,?0.614,?0.764;P<0.05)。结论:2型糖尿病男性患者骨密度与骨代谢指标呈负相关,两者联合评估有助于早期预防骨质疏松。

  • 重点科室宣讲推进血培养规范送检效果分析

    作者:胡珊;康海全;马萍;徐银海;邓丽华;顾兵

    目的:推进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重点临床科室血培养规范送检工作。方法:选择感染病科、急诊ICU、血液内科、重症医学科作为试点科室,2015年10月通过宣讲与沟通的方式向试点科室讲解血培养规范送检的方法,2015年11月开始执行,试点8个月后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15年11月至2016年6月,感染病科2瓶(双侧单瓶)、4瓶(双侧双瓶)血培养送检数量比较,2015年3—10月分别增长21.8%,43.2%;急诊ICU4瓶血培养送检数量比较,2015年3—10月增长71.1%;血液内科2,4瓶血培养送检数量比较,2015年3—10月分别增长81.9%,3.9%,单瓶送检数量减少86.3%;重症医学科2,4瓶血培养送检数量比2015年3—10月分别增长21.9%,0.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试点科室宣讲的方式可有效促进血培养规范送检,具有推广意义。

  • Th17/Treg失衡在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杜许芳;周炯英

    目的:探讨Th17/Treg失衡在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纳入2013年6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急性期患儿和30例同期体检的健康儿童为研究对象。流式细胞术分析两组儿童外周血Th17和Treg的百分率,ELISA分析Th17和Treg特异性细胞因子IL-17和IL-10的分泌水平,定量PCR测定Th17和Treg特异性转录因子RORγt和Foxp3 mRNA的表达水平,以及Notch信号分子(Notch1,Hes1和Hey1)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健康儿童相比,肺炎支原体肺炎急性期患儿外周血的Th17的百分率,IL-17分泌水平以及特异性转录因子RORγt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增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急性期患儿外周血的Treg的百分率,IL-10分泌水平以及特异性转录因子Foxp3的表达水平均较健康儿童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显示急性期患儿Notch1、Hes1和Hey1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儿童,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h17/Treg失衡参与儿童支原体肺炎的发生发展,Notch信号通路可能通过调节免疫细胞分化和细胞因子分泌参与Th17/Treg失衡。

  • 1例气球细胞痣临床及病理分析

    作者:王露;司海鹏;章宜芬

    目的:学习气球细胞痣的临床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气球细胞痣进行临床资料、病理形态及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并结合文献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进行学习。结果:前胸壁皮肤先天性色素痣,近1年来增大,其组织学上表现为混合痣伴多量细胞胞浆丰富,呈气球样。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气球样细胞Melan A、S100、HMB45阳性,CD68阴性。结论:气球细胞痣是较为罕见的一种黑素细胞痣,根据其临床及组织学特征,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有助于其诊断及鉴别诊断。

  • 2例复杂B型主动脉夹层分期杂交手术的护理

    作者:黄庆红

    目的:探讨复杂B型夹层分期杂交手术后的护理要点。方法:对患者术前进行心理疏导,积极控制血压、控制疼痛、避免腹内压增高的因素,术后重点围绕自体肾移植及腔内隔绝可能存在的并发症进行观察及护理,加强营养支持等护理措施。结果:通过这些护理措施的落实及准确有效的治疗后患者安全渡过围手术期,治愈出院。结论:对复杂疑难病例先期开展讨论,明确护理难点、要点及实施对策,防患于未然,配合术后积极有效的对症护理是保证患者顺利渡过围手术期的有效手段。

临床与病理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