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临床与病理杂志

临床与病理

临床与病理杂志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athology and Clinical Medicine 국제병리과학여림상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中南大学
  • 影响因子: 0.5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3-2588
  • 国内刊号: 43-1521/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2-35
  • 曾用名: 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
  • 创刊时间: 198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与病理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湖南
  • 主编: 李元建 何建行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重复经颅磁刺激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茜榕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是导致卒中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吞咽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营养摄取、疾病康复及生存质量,增加家庭及社会的负担.重复经颅磁刺激是一种非侵入性治疗手段,能通过神经重塑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进而改善患者吞咽功能,具有无痛、简便快捷、相对安全等优点.

  • 肠道病毒引起胰岛β细胞损伤的分子机制

    作者:潘海东

    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是儿童和青少年中的一种常见慢性疾病,其主要特点是胰岛β细胞显著减少,胰岛素分泌不足,血糖升高,且容易引起一系列并发症,需要终身注射外源性胰岛素.在T1DM患者的胰岛细胞和血液中发现肠道病毒(enteroviruses,EV)及其相关蛋白质,提示EV感染与β细胞损伤密切相关,特别是柯萨奇B组4型病毒(coxsackievirus B4,CVB4).目前,主流观点认为EV引起自身免疫反应导致胰岛β细胞死亡而致T1DM的发生,但EV引起胰岛β细胞损伤和死亡的机制尚未明确.

  • MiR-215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兵

    MiR-215是miRNAs中的重要成员之一,在多种肿瘤中异常表达,既能发挥促癌作用,也能发挥抑癌作用.MiR-215通过调节靶基因的表达,参与调控肿瘤细胞增殖、转移、凋亡和耐药等过程,其表达水平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密切相关.因此miR-215有望成为肿瘤治疗的一个新型靶点.

  • Ⅱ型糖尿病并发抑郁症与NLRP3炎症小体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许拓

    Ⅱ型糖尿病并发抑郁症是自杀率高的慢性并发症之一.NLRP3炎症小体是先天免疫系统中的胞内传感器,能够介导下游caspase-1及IL-1β等炎症因子成熟与分泌.研究发现NLRP3炎症小体在Ⅱ型糖尿病患者中持续激活,同时NLRP3炎症小体的激活在抑郁症发病中扮演重要角色,因此推测NLRP3炎症小体的激活可能介导了Ⅱ型糖尿病并发抑郁症.

  • A型肉毒毒素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张东亮;赵舒煊;王明;陈铁戈

    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 neurotoxin type A,BoNT/A)是一种嗜神经性的细菌外毒素,具有解痉和镇痛作用,可多次使用,因而在神经系统相关的疾病中得到广泛应用.BoNT/A还参与调节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K+和P物质的释放,并具有潜在的抗有丝分裂和抗肿瘤活性,这为扩大BoNT/A应用和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就近年A型肉毒毒素在肌张力障碍、痉挛、神经性病理性疼痛、自主神经失调、原发性头痛和脊髓损伤等神经系统相关疾病中的应用以及研究综述,为A型肉毒毒素的运用和研究提供新视角、新指导.

  • 初产妇母乳喂养行为的影响因素及护理

    作者:余婷;叶萌;董晗琼

    母乳喂养是目前被全世界所公认的保障婴儿健康生长发育好的方式,WHO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2000年倡导新生儿出生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且WHO在2012年提出纯母乳喂养率应达到50%的目标.目前全球母乳喂养整体水平较低,形势严峻.母亲的乳汁分泌、知识经验、喂养自我效能感及生理和心理因素,婴儿自身生理状况及社会因素等均会影响母乳喂养.运用健康宣教、延续性护理、赋能教育及行为认知干预等有效方法,可能提高母乳喂养率,促进母婴健康.

  • 血小板平均体积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预后

    作者:高巍;赵世娣;韩志君

    目的:研究血小板平均体积与缺血性脑血管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缺血性脑血管患者和80例健康对照的病例资料.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法、logistic回归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患者就诊时的血小板平均体积与缺血性脑血管病预后的关系.结果: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小板平均体积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血小板平均体积每增加1 fL,对应的优势比(odds ratio,OR)为1.54 (95% CI:1.17~2.01).在校正症状发生时间后,血小板平均体积仍然与改良Ranking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呈正相关.结论:血小板平均体积增高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机制和预后有关.

  • 唑来膦酸联合放射治疗对乳腺癌骨转移的疗效

    作者:孟红霞;张浩强;乔永杰;王希红;牛冰冰

    目的:观察唑来膦酸联合放射治疗(以下简称放疗)治疗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的疗效.方法:将76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唑来膦酸联合放疗组(26例),单纯放疗组(25例)及单纯使用唑来膦酸组(25例),观察各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束时唑来膦酸联合放疗治疗骨痛的疗效优于单纯唑来膦酸组,主诉疼痛程度分级(Verbal Rating Scale,VR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唑来膦酸联合治疗组与单纯放疗组相比,V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唑来膦酸联合治疗组止痛效果优于唑来膦酸组和单纯放疗组,VR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唑来膦酸组和单纯放疗组相比,联合治疗组可明显改善患者活动能力及生存质量(P<0.05).结论:唑来膦酸联合放疗对乳腺癌骨转移疗效确切,其控制骨痛作用强,可明显改善患者活动能力及生存质量,效果优于单纯放疗组和单纯唑来膦酸组,是治疗乳腺癌骨转移较理想的方案.

  • 复合羟考酮时依托咪酯用于老年人胃镜检查的半数有效剂量

    作者:周春兰;袁栋欣;柳进宁;张于;刘嘉运;王春光

    目的:探讨复合羟考酮时依托咪酯用于老年人胃镜检查的半数有效剂量.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1月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行无痛胃镜检查的29例老年人,年龄65~78岁,体重49~66 kg,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Ⅰ~Ⅲ级.静脉注射羟考酮0.05 mg/kg,2 min后静脉注射依托咪酯,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托下颌无反应后行胃镜检查.采用序贯法确定依托咪酯剂量,起始剂量为0.2 mg/kg,如上1例患者在胃镜检查中出现呛咳或体动反应,则下1例患者采用高一级浓度,反之则采用低一级浓度,相邻浓度比为1∶1.2.采用概率单位法计算依托咪酯的半数有效剂量及95%CI.结果:复合羟考酮时依托咪酯用于老年人胃镜检查的半数有效剂量为0.15 mg/kg(95% CI 0.13~0.17 mg/kg).结论:复合羟考酮时依托咪酯用于老年人胃镜检查的半数有效剂量为0.15 mg/kg.

  • 动机性访谈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作者:岳伟伟;施雁;姜金霞

    目的:探讨动机性访谈(motivational interviewing,MI)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PCI术后19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100例)与对照组(9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采用跨理论模型架构的评估方法,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实施MI,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能力水平.结果:出院6个月后,干预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改变阶段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自我管理总分及各维度评分较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干预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MI可有效提高冠心病患者PCI术后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

  •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心肌LKB1/AMPK通路与心房颤动的相关性

    作者:杨彩英;张晓军;申春红;张春丽;刘春玲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肝激酶B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liver kinase B1/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LKB1/AMPK)通路与伴发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的关系.方法:选择201 1年12月至2016年12月行换瓣手术治疗的风心病二尖瓣狭窄患者40例,根据病史和术前心电图记录分为房颤组(AF组,n=20)和窦性心律(sinus rhythm,SR)组(SR组,n=20),术前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测生化指标,术中留取左心耳组织.ELISA法测定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及硫氧还蛋白(thioredoxin,TRX)的水平.实时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RT-PCR)法检测左心耳组织中LKB1和AMPK的mRNA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检测LKB1与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与SR组相比,AF组患者左心耳组织中LKB1及AMPK的mRNA水平明显减低(均P<0.05);血清中hs-CRP及TRX水平显著高于SR组(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提示LKB1与AMPK呈正相关(r=0.373,P<0.05),与hs-CRP,TRX呈负相关(r=-0.546,-0.417,均P<0.05)结论:LKB1/AMPK通路可通过炎症及氧化应激机制触发和维持AF.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诊治院前延误的相关因素

    作者:桑园园;石虎伟;杨承健;韩志君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院前延误的现状,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第二医院因AMI就诊的患者240例,年龄18~89岁.收集并记录患者基本情况(年龄、性别)、临床资料(发病情况、就诊经过、来院方式、既往史等)等信息,通过半封闭式调查患者求医延迟及首次医疗接触选择倾向性的主观原因.结果:在240例患者中,32.92%发生院前延误,7.9%就诊院前时间超过24 h.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非典型症状、归因错误、糖尿病及未呼叫急诊医疗(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EMS)是院前延误发生的危险因素;非典型症状、糖尿病病史是发生归因错误的危险因素.结论:AMI患者对症状分析错误属常见现象,典型症状有助于患者进行正确归因,降低院前延误的风险.EMS是AMI患者佳转运方式,可缩短患者就诊院前时间.

  • 基于基因表达谱筛选乳腺癌他莫昔芬耐药的生物标志物与治疗药物

    作者:张晶晶;赵拯;刘赟心;朱余兵;樊宏伟

    目的:利用基因表达谱和关联性图谱数据库筛选乳腺癌他莫昔芬耐药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和治疗药物.方法:在GEO(Gene Expression Omnibus)数据库中筛选得到他莫昔芬耐药的乳腺癌细胞基因表达谱数据集GSE67916和GSE26459,利用R语言和Bioconductor包筛选差异表达基因.Metascape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功能注释,Cytoscape构建差异表达基因编码蛋白互相作用网络图并确定核心基因.利用数据集GSE9893验证核心基因在他莫昔芬耐药患者中的表达及与临床预后的关系.后将差异表达基因导入关联性图谱数据库筛选他莫昔芬耐药的候选治疗药物并进行细胞实验验证.结果:共获得差异表达基因462个,这些基因显著富集于雄激素响应、糖酵解和胆固醇平衡等通路.ATP-柠檬酸裂解酶(ATP-citrate lyase,ACLY)为乳腺癌他莫昔芬耐药的核心基因,ACLY在耐药患者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敏感患者(P<0.05),ACLY低表达患者无复发生存率显著高于高表达患者(P<0.05).终筛选得到匹莫齐特、LY-294002等10种候选治疗药物,经证实LY-294002可有效抑制耐他莫昔芬乳腺癌细胞的增殖.结论:ACLY可作为他莫昔芬耐药的生物标志物.利用基于关联性图谱数据库可快速筛选出他莫昔芬耐药的潜在治疗药物.

  •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联合X射线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治疗骨折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高军;肖际东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联合X射线在骨折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行下腔静脉滤器(interior vena cava filter,IVCF)置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4年1月至2017年11月对86例骨折后下肢DVT患者进行IVCF置入术,随机分为两组,X射线引导组36例,彩超联合X射线引导组50例,对比评估两组间的置入效果.结果:超声联合X射线组IVCF置入时间、X射线照射时间、置入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9.2±6.3) min,(7.8±2.0) min,94.0%,6%,X射线引导组分别为(40.9±5.6) min,(11.5±2.6) min,94.4%,5.6%.超声与X射线联合组X射线照射时间短于X射线引导组(P<0.05).置入时间、置入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联合X射线引导IVCF置入术成功率高,安全可靠,可弥补X射线引导的不足,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ABO血型为肺腺癌患者生存的预后因子

    作者:郑燕;秦建军;刘先本;邢文群;张瑞祥;王总飞;陈先凯;李印

    目的:分析ABO血型与肺腺癌根治切除术后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以及能否预测生存.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2015年10月1日到2016年12月31日连续177例接受根治切除手术的肺腺癌病例,应用卡方检验评估ABO血型与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应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及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不同ABO血型对总生存的预后价值.结果:ABO血型与根治术后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无显著相关性.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O型血腺癌患者总生存显著劣于非O型血患者(HR=0.314,95%CI:0.071~0.929,P=0.043).结论:ABO血型与根治术后肺腺癌患者生存相关,O型血患者总生存短于非O型血患者.

  • 异氟醚对人结肠癌细胞SW480生长、侵袭和迁移能力的调节作用

    作者:任伟荣;王丽;薛利军

    目的:探究异氟醚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凋亡、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SW480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SW480)、异氟醚(1.5%,2.0%,2.5%)组,共4组.噻唑蓝比色法(MTT)检测细胞增殖,Hoechst染色检测细胞凋亡,Transwell检测细胞侵袭,划痕试验分析细胞迁移,Western印迹法检测细胞增殖核抗原67(antigen identified by monoclonal antibody,Ki-67),Caspase-3,LC3Ⅱ,LC3Ⅰ,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ide 3-kinases,PI3K),p-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和p-AKT蛋白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异氟醚(1.5%,2.0%,2.5%)组细胞增殖倍数下降(P=0.0093,n=5).异氟醚(1.5%,2%,2.5%)组细胞凋亡率高于对照组(P=0.0087,n=5).而且,异氟醚(1.5%,2.0%,2.5%)组每个视野下的侵袭细胞数低于对照组(P=0.0081,n=5).与对照组相比,异氟醚(1.5%,2.0%,2.5%)组划痕愈合率降低(P=0.0078,n=5).异氟醚(1.5%,2.0%,2.5%)组Ki-67和VEGF及LC3Ⅱ/LC3Ⅰ的比值表达低于对照组,Caspase-3表达高于对照组(P=0.0096,n=5).另外,异氟醚(1.5%,2.0%,2.5%)组p-PI3K/PI3K和p-AKT/AKT比值低于对照组(P=0.0099,n=5).IGF-1可逆转异氟醚诱导的P-PI3K,p-AKT,Ki-67及VEGF蛋白水平升高和Caspase的蛋白水平下降(P=0.0079,n=5).结论:异氟醚可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活化减弱人结肠癌细胞SW480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促进细胞凋亡.

  • 血清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和骨唾液酸蛋白在甲状腺癌骨转移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军凯;李丽

    目的:探讨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pyridinoline cross-linked C-telopeptides of type Ⅰ collagen,Ⅰ CTP)和骨唾液酸蛋白(bone sialoprotein,BSP)在甲状腺癌骨转移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确诊的甲状腺癌患者102例,分为无骨转移组和骨转移组,采用Soloway分级将骨转移组病例分为4级(0~Ⅲ级),ELISA测定血清Ⅰ CTP和BSP水平.半年后再次评估骨转移情况.结果:骨转移组血清Ⅰ CTP和BSP水平明显高于无骨转移组及健康对照组(P<0.05).骨转移组中随着转移病灶数目的增加,血清Ⅰ CTP和BSP水平逐步升高,与病情进展呈显著正相关(P<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urve,ROC)分析显示:血清Ⅰ CTP诊断甲状腺癌骨转移截断值为18 U/L,灵敏度85.2%,特异度98.9%,ROC曲线下面积0.967;血清BSP诊断甲状腺癌骨转移截断值为2.8 g/L,灵敏度87.9%,特异度99.1%,ROC曲线下面积0.976;初诊骨转移组和新发骨转移组的Ⅰ CTP和BSP水平均显著高于无骨转移组(P<0.05).结论:血清Ⅰ CTP和BSP可用作诊断甲状腺癌骨转移的参考指标,通过对二者水平的监测可预测骨转移发生风险.

  • 横纹肌肉瘤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陈雪燕;许春伟;林丽燕;何同梅;陈刚

    目的:探讨横纹肌肉瘤(rhabdomyosarcoma,RMS)临床特点、病理形态及免疫表型.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RMS的临床资料、组织学形态、免疫组织化学.结果:39例RMS中,胚胎性RMS 24例,腺泡状RMS 11例,多形性RMS 3例,梭形/硬化性RMS 1例,多见于青少年,好发于头颈部.31例Desmin(+),32例MyoD1(+),15例Myogenin(+),3例因形态典型,未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论:RMS是一种好发于青少年的高度恶性肿瘤.组织学形态上表现为原始的小圆细胞及不同比例的横纹肌母细胞,免疫组织化学表达Desmin,MyoD1和myogenin.

  • 脑卒中后癫痫发作对患者认知损害及其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动态变化

    作者:董凤;孔朝红;江健;吕梦娜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癫痫(post stroke epilepsy,PSE)发作对患者认知损害及其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的动态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市红十字医院和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14年5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156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设80例脑卒中后无癫痫发作患者为对照组,76例PSE发作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认知功能损害.根据癫痫发作特点将观察组分为抽搐组(45例)和非抽搐组(31例)、频发组(42例)和非频发组(44例),比较组间血清NSE的动态变化差异.结果:观察组出现瑞文标准推理测验(Raven's Standard Progressive Matrices,SPM)良好、中等以及缺陷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x2=29.661,P<0.01;x2=11.304,P<0.001;x2=9.175,P<0.002);观察组P300波幅值明显低于对照组(t=5.899,P<0.01),而波潜伏期显著高于对照组(t=3.937,P<0.01).观察组病发1d后,其血清NSE水平达到峰值,之后逐渐下降,12d时,基本恢复对照组水平;抽搐组发病后1和12 d的血清NSE水平明显高于非抽搐组(P<0.05),而频发组发病后1和12d的血清NSE水平明显高于非频发组(P<0.01).结论:PSE发作可严重损害患者的认知功能,血清NSE变化可特异性反映PSE的严重程度,可作为PSE的早期临床诊断和严重程度评估指标之一.

  • 青年乳腺癌患者积极心理资本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

    作者:胡婷婷;常琼;高亚娜;粟彦伟;韩萍;陈小兵

    目的:调查青年乳腺癌患者积极心理资本及应对方式的临床现状,并探讨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择1 17名青年乳腺癌患者,以患者一般情况调查表、积极心理资本问卷(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 Questionnaire,PPQ)及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edical Copying Modes Questionnaire,MCMQ)进行调查,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及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探讨二者的相关性.结果:青年乳腺癌患者的积极心理资本得分为56~155(103.66±19.68),回避应对的得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面对应对的得分明显低于国内常模(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积极心理资本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屈服应对呈负相关(r:-0.489~-0.381,P<0.01),与面对应对呈正相关(r:0.343~0.402,P<0.01);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理资本对屈服应对具有独立的负性影响作用(R2=0.241,P<0.01),对面对应对具有独立的正性影响作用(R2=0.124,P<0.01).结论:青年乳腺癌患者的积极心理资本相对较差,在医学应对方式上倾向于采取面对应对的方式,积极心理资本与其应对方式密切相关,提升积极心理资本有利于患者从正面应对疾病,避免采用屈服应对的方式.

  • miR-128-3p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发病机制

    作者:张华东;张显峰;刘桂琴;闫晓歌

    目的:研究miR-128-3p在宫颈癌(cervical carcinoma,CC)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并进一步探索其在CC发病中的机制.方法:收集于平顶山市第五人民医院就诊的CC患者癌组织标本,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HEK293细胞株中miR-128-3p与BMI1靶向关系,Western印迹法验证miR-128-3p BMI1蛋白的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on PCR,RT-qPCR)法检测CC组织及癌旁组织中miR-128-3p及BMI1的相对表达含量,流式细胞术法检测miR-128-3p过表达后HeLa细胞凋亡情况.结果:miR-128-3p靶向结合于BMI1的3'UTR区;miR-128-3p在CC中低表达,BMI1在CC中高表达;miR-128-3p过表达下调BMI1表达,并促进HeLa细胞凋亡.结论:miR-128-3p在CC患者中低表达,可能通过靶向BMI1发挥其生物学效应,并促进HeLa细胞凋亡.

    关键词: miR-128-3p 宫颈癌 Bmi1
  • 肺癌患者发生放射性肺损伤的相关因素

    作者:史志勇;王娟;苏铁涛;张素英;张江;习顺国;王志国;纪国

    目的:探讨接受放疗的肺癌患者发生放射性肺损伤(radiation-induced lung injury,RILI)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10例肺癌患者进行三维适形放疗,每次1.8~2.2 Gy,1次/d,5次/周,采用5~7个照射野照射,总剂量≥56 Gy.收集所有患者的相关临床因素,根据剂量体积直方图记录双肺、患侧肺、健侧肺V5,V10,V15,V20,V30,V40,平均肺剂量(mean lung dose,MLD)和计划靶区体积,放疗前测定血清IL-6,IL-8和TGF-β1水平.观察各临床因素和放射物理参数与RILI发生的相关性,分析RILI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110名患者均成功完成放疗计划,临床因素中放疗剂量、血清IL-8,TGF-β1水平与RILI发生有关,物理参数中双肺V5,双肺V10,双肺MLD,患侧肺V5,健侧肺V5与RILI发生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将上述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logistic多因素分析,放疗总剂量≥64 Gy,健侧肺V5及放疗前IL-8是接受放疗的肺癌患者发生RILI的相关因素.结论:RILI的发生是多种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放疗总剂量≥64 Gy,健侧肺V5及放疗前血清IL-8水平是肺癌患者发生RILI的独立影响因素.

  • 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的关系

    作者:李丹;陈岚

    目的:探讨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kappa B,RANK)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1月至2015年5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西院妇产科行手术治疗的57例宫颈鳞癌患者,收集其病理及随访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宫颈鳞癌及癌旁组织中RANK的表达情况,分析RANK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影响宫颈鳞癌患者总生存率及累计复发率的预后因素.结果:肿瘤组织中RANK表达较癌旁组织高(7.263±2.349 vs 5.018±2.303,P<0.001),且RANK高表达与国际妇产科联合会(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分期(P=0.047)、淋巴结转移(P=0.011)、淋巴脉管浸润(lymph vascular space invasion,LVSI)(P=0.002)相关;与RNAK低表达组比,RNAK高表达组5年总生存率更低(32.14% vs 79.31%,P=0.036),术后5年累计复发率更高(64.29% vs 17.24%,P=0.032);单因素分析示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及RANK高表达为影响患者总生存率和累计复发率的预后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示FIGO分期及RANK高表达为影响总生存率和累计复发率的预后因素(P<0.05).结论:RANK在宫颈鳞癌中高表达,RANK高表达与宫颈癌恶性临床病理因素相关,RANK高表达提示宫颈癌预后不良.

  • 循环胆汁酸与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骨骼肌容积之间的关系

    作者:陈忱;欧阳醉;幸雅薇;卢放根

    目的:探讨循环胆汁酸(bile acids,BAs)与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骨骼肌容积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1至2016年1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就诊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155例患者.检测其血清BAs及代谢参数,并分析接受营养咨询12个月后患者的血清BAs及代谢参数变化.结果:相关性分析显示12α-羟基甾醇(12α-OH)BAs(包括脱氧胆酸)水平与上下肢骨骼肌容积和总骨骼肌容积呈负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脱氧胆酸水平与总骨骼肌容积减少相关,而非12α-OH BAs(包括鹅去氧胆酸)与下肢骨骼肌容积增加相关.鹅去氧胆酸的变化与下肢△骨骼肌容积正相关,与△腰臀比和△总胆固醇呈负相关.总非12α-OH BAs水平的变化与下肢的△骨骼肌容积正相关.结论:循环BAs与骨骼肌容积有关,包括脱氧胆酸在内的12α-OH BAs与骨骼肌容积水平降低相关,而非12α-OH BAs包括鹅去氧胆酸与骨骼肌容积水平增加相关.

  • Gankyrin在结直肠癌和腺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刘颖

    目的:探讨癌性锚蛋白重复序列(Gann ankyrin repeats,Gankyrin)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rcinoma,CRC)和腺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Gankyrin在94例CRC和87例腺瘤组织中的表达,同时分析Gankyrin表达与CRC临床病理学特征的相关性.结果:Gankyrin在正常肠黏膜、腺瘤和CRC中的表达率分别为11.7%(11/94),47.1%(41/87),70.2%(66/94,P<0.001).Gankyrin在CRC中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和转移相关(P<0.05),和患者性别、年龄以及肿瘤大小没有相关性(P>0.05).结论:Gankyrin不仅参与CRC的早期发生,也与CRC的恶性进展有关,有望成为CRC诊断和防治的靶标.

  • 甲状腺乳头状癌B-raf基因突变及Caveolin-1和COX-2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杰东;朱传东;刘杜先;刘兰侠;方媛

    目的:研究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中B-raf基因突变率及小凹蛋白-1 (Caveolin-1)、环氧化酶-2(COX-2)蛋白表达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纳入82例PTC和3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病变标本,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B-raf基因突变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aveolin-1,COX-2蛋白表达水平,并分析上述B-raf基因突变率,Caveolin-1和COX-2蛋白表达水平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B-raf基因在PTC及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织的突变率分别为68.29%和0(P<0.01).B-raf基因突变与PTC患者淋巴结转移、包膜侵犯密切相关(p<0.05),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结节数目、TNM分期无关(均P>0.05).Caveolin-1及COX-2在PTC患者标本的表达水平分别为69.51%和79.27%,明显高于结节性甲状腺肿组(23.33%,13.33%;P<0.01),其中Caveolin-1蛋白表达与PTC患者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COX-2与颈部淋巴结转移、包膜侵犯相关(均P<0.05),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无关.PTC中B-raf基因突变与Caveolin-1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05),B-raf基因突变与COX-2蛋白表达无关(P>0.05).结论:PTC中B-raf基因突变率较高,同时Caveolin-1和COX-2蛋白表达水平均较高,且B-raf基因突变与Caveolin-1表达密切相关,共同参与PTC浸润及转移,联合检测上述指标有助于提高PTC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

  • 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与血糖和脑白质损伤的相关性

    作者:胡珍琼;江健;曾非;张荣;丁轶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认知功能障碍与血糖以及脑白质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湖北航天医院和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15年6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86例PD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来院检查的8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认知功能、脑白质损伤以及血糖水平,分析P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血糖以及脑白质损伤的相关性.结果:PD患者的简易智能状态监测(Mini-Mental Sate Examination,MMSE)量表和蒙特利尔认知(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量表评分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水平、胆碱能通路病变评分量表(Cholinergic Pathways Hyperintensities Scale,CHIPS)评分以及侧脑室前角、侧脑室旁、额叶评分呈负相关(P<0.05),与餐后2h血糖(postprandial plasma glucose,PPG)水平无相关性(P>0.05).结论:PD认知功能障碍评分与HbA1c,FPG水平以及脑白质损伤程度呈负相关.

  • 心理护理在围手术期老年患者中的应用疗效

    作者:廖雯;匡雪春;胡懿;彭安平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围手术期老年患者生理、心理,以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中南大学湘雅医院2014年1月至2017年7月围手术期老年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外科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心理护理.在入院当日、手术当日及术后次日对两组患者的心率、血压、心理状态观察记录并进行统计分析,并在出院前调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在入院当日的心率、血压均无明显差异(P>0.05).给予两组相应的护理后,观察组在手术当日及术后次日的心率、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入院当日两组患者90项症状自测(Symptom Check List-90,SCL-90)量表各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手术当日及术后次日,观察组SCL-90量表中焦虑、躯体化、恐惧、人际关系的评分及总均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围手术期老年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有效控制老年患者的心率和血压水平,缓解患者的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并提高护理满意度.

  • 2型糖尿病合并微血管病变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

    作者:白倩;陈琰;石雪;张岩;王彦君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糖尿病性肾病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和治疗微血管并发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吉林大学第二医院2017年11月至2018年3月的40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2组:微血管并发症组(DNR组)和无微血管并发症组(单纯T2DM组),对可疑的相关危险因素及一般资料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两组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收缩压水平,BMI,血肌酐,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仅糖尿病病程,HbA1c,收缩压水平,BMI及LDL-C水平与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发生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糖尿病病程,HbA1c水平,BMI,收缩压及LDL水平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早期发现、及早治疗、严格控制生活因素、患者自身积极配合对于微血管并发症的防治具有重要作用.

  • 低温热塑板在儿童前臂骨折愈合中晚期的临床应用

    作者:毛永敏;沈濬;张爱国;王武愉;徐大鹏;唐凯;惠慧

    目的:观察低温热塑板在儿童前臂骨折愈合中晚期应用的疗效.方法:选取无锡市儿童医院儿骨科自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80例尺桡骨骨折患者,随机分成低温板材组与传统石膏组,每组40例.两组均早期予骨折手法整复,后予传统石膏固定治疗,3周后低温板材组拆除石膏,改予低温热塑板固定.6周后拆除外固定.拆除外固定后评估两组前臂功能.结果:根据Anderson评分系统,骨折后6周低温板材组评分情况为优37例(92.5%),良3例(7.5%),可0例(0%),差0例(0%);传统石膏组评分情况为优30例(75%),良8例(20%),可2例(5%),差0例(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温热塑板较传统石膏在儿童前臂骨折愈合中晚期的应用有明显的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 Tc17细胞在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肿瘤微环境中的表达及其预后的影响

    作者:宋丽;尹海兵;张珣磊;许峰;王燕;杨磊

    目的:观察CD8+IL-17+淋巴细胞(Tc17细胞)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患者肿瘤微环境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69例ESCC患者的癌组织及相应的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双染色法检测CD8+IL-17+细胞的表达情况,结合患者临床及随访资料分析其表达水平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与癌旁间质中相比,ESCC癌巢中Tc17细胞表达水平增高(P<0.001);Tc17细胞表达水平与患者性别、年龄、肿块大小、发生部位、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迁移及TNM分期无明显相关性(P>0.05).生存分析显示Tc17高表达组总体生存期高于低表达组(P<0.05),早期ESCC中Tc17高表达组总体生存期高于低表达组(P=0.017),而在晚期ESCC中Tc17高表达组总体生存期虽高于低表达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42).结论:Tcl7细胞在ESCC癌巢中表达增加,与预后呈正相关,尤其是在早期ESCC中,可作为ESCC潜在的预后分子标志物.

  • 消化道神经鞘瘤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

    作者:赵习羽;雷梓;潘国庆;杨莹;刘燕军

    目的:探讨消化道神经鞘瘤(gastrointestinal schwannoma,GS)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临床预后.方法:收集2007-2017年15例GS进行回顾性研究,对其组织学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表型进行分析,并进行随访和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在1 5例患者中,男6例,女9例,年龄31~66(中位51)岁.常见部位为胃体.在镜下,GS由梭形细胞组成,间质见不同程度淋巴细胞浸润,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多见淋巴细胞带,有的可形成淋巴滤泡.免疫组织化学普遍表达S-100,部分病例可表达纤维胶质酸性蛋白(g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随访12~90个月,患者预后良好,无复发和转移.结论:GS罕见,镜下由弥漫的梭性细胞组成,在组织学形态上与胃肠道间质瘤难以鉴别,但其在组织学表现及免疫组织化学表型上有特异性的表现.

  • MCM2与P16在子宫颈病变细胞蜡块与活检标本中的表达

    作者:左元元;徐洪明;黄建达;毛海峰;孙岳军

    目的:探讨微型染色体维持蛋白2(minichromosome maintenance protein 2,MCM2)及P16在子宫颈病变细胞蜡块及组织学标本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EnVision法检测118例宫颈液基细胞学细胞蜡块,126例宫颈活检组织中MCM2及P16的表达.结果:在无上皮内病变或 恶性病变(no intraepithelial or malignant lesions,NILM),意义不明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s with unclear significance,ACS-US),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ow degre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非典型鳞状细胞,不能排除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atypical squamous cells,cannot exclude 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ASC-H)及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 degre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的细胞蜡块样本中,MCM2的阳性率分别为0%,22%,55%,86%和92%,P16的阳性率分别为0%,9%,27%,68%和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宫颈上皮内瘤变1级(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grade 1,CIN1),CIN2,CIN3和宫颈癌组织样本中,MCM2的阳性率分别为0%,50%,81%,97%和100%,P16阳性率分别为0%,18%,77%,100%和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人乳头瘤状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16/18感染,其他高危型HPV感染以及无HPV感染的病例中,MCM2的阳性率分别为86%,36%和8%,P16的阳性率分别为89%,14%和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MCM2和P16与宫颈病变程度高度相关,可用于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及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人群的分流管理.

  • 达格列净联合门冬胰岛素30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

    作者:张岩;陈琰;石雪;白倩;王彦君

    目的:评价达格列净联合门冬胰岛素30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7年6至12月于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88例,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8例).观察组给予达格列净联合门冬胰岛素30治疗,对照组仅使用门冬胰岛素30治疗.随访并记录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腰围、BMI、使用胰岛素剂量、有无低血糖事件发生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MI、腰围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胰岛素使用剂量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低血糖发生率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达格列净联合门冬胰岛素30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优于仅使用门冬胰岛素30治疗2型糖尿病,可平稳控制血糖及减重,且有很好的安全性.

  • 长链非编码RNA MALAT1对胶质母细胞瘤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及其机制

    作者:莫美绒;崔尖;蔺煦红;赵晓慧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MALAT1(long non-coding RNA MALAT1,lncRNA MALAT1)对胶质母细胞瘤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检测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LN-229,U87,A172,U373和正常人脑胶质细胞系HEB中lncRNA MALAT1的表达.将LN-229细胞系分成MALAT1组与对照组(EV组),采用Lipofectamine TM2000分别转染pcDNA3.1-lncRNA-MALAT1质粒和阴性对照质粒pcDNA3.1.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试验测定侵袭能力,Western印迹法测定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2,MMP-2)和pERK1/2蛋白的表达.结果:LncRNAMALAT1在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LN-229,U87,A172,U373中的相对表达量低于正常人脑胶质细胞系HEB.转染后0,24,48 h,MALAT1组与EV组450 nm光密度值(OD450n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后72,96h,MALAT1组OD450nm值低于E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LAT1组侵袭细胞数为95.8±9.1,显著少于EV组(185.3±1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LAT1组MMP-2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于EV组(P<0.05);MALAT1组pERK1/2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于EV组(P<0.05).结论:LncRNA MALAT1在胶质母细胞瘤中下调表达,过表达lncRNAMALAT1可抑制胶质母细胞瘤细胞增殖和侵袭,其机制可能与MMP-2及pERK1/2蛋白下调表达有关.

  • 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1例及文献复习

    作者:郭燕;黄琰;字友梅;王莉华;张媛;吴隼;吕国庆

    收集1例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intravascular large B-cell lymphoma,IVLBCL)的病例资料并复习相关参考文献.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多浆膜腔积液和发热,经骨髓病理活检确诊,经CHOP样方案化疗后好转.IVLBCL是一种少见的结外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其确诊需要结合病理活检及免疫组织化学,需与原发渗出性淋巴瘤和原发性骨淋巴瘤进行鉴别.

  • EB病毒阳性皮肤黏膜溃疡1例及文献复习

    作者:陈红梅;夏成青;查宏斌

    对1例口腔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阳性皮肤黏膜溃疡病例组织活检样本形态、免疫学特征、鉴别诊断和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患者临床表现为单个口腔黏膜溃疡,组织学见大量多态性细胞浸润,其中主要是小淋巴细胞和一些混合的其他炎症细胞,以及散在不典型大细胞,细胞核大、不规则,胞浆丰富,偶见分叶核、双核细胞和涂抹状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这些大的不典型细胞CD30阳性,配对盒基因5(paired box domain gene5,PAX5),CD79a阳性,EBV阳性,CD20个别细胞阳性.背景小淋巴细胞主要是CD3阳性的T细胞.EBV阳性皮肤黏膜溃疡在形态学和免疫学上和经典的霍奇金淋巴瘤、大B细胞淋巴瘤等类似或重叠,诊断比较困难,正确诊断除需要了解其形态学和免疫学特点,还需充分结合病史,如年龄、是否使用免疫抑制剂、发病部位和临床表现等关键信息.

  • 3例卵巢原发性类癌临床病理观察

    作者:赵莉莉;庞有成;陶陵;赵凯东;谭新宇

    分析3例卵巢原发性类癌的临床及病理组织学特征和免疫表型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3例患者发病年龄分别为61岁,34岁和73岁,病例1查体时发现卵巢实性肿物,病例2剖腹产时发现卵巢囊实性肿物,病例3因高血压、冠心病入院治疗,行B超检查发现卵巢囊实性肿物.3例组织学类型分别为梁状型,梁状型混合有岛状,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合并甲状腺肿类癌.肿瘤细胞免疫表型:3例Syn(+);2例CgA(+);3例TTF-1(-);CDX2均(+).卵巢原发性类癌属于低级别神经内分泌肿瘤,具有低度恶性,预后良好.诊断中应首先排除转移性类癌,并与粒层细胞瘤、支持细胞瘤、卵巢甲状腺肿、卵巢甲状腺乳头状癌及卵巢甲状腺髓样癌相鉴别.

临床与病理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