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中华实验眼科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Ophthalmology 중화실험안과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6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2095-0160
  • 国内刊号: 11-5989/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6-13
  • 曾用名: 眼科研究
  • 创刊时间: 198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河南
  • 主编: 王丽娅
  • 类 别: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期刊荣誉:
  • 羟基喜树碱联合依托泊苷对人Tenon囊成纤维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

    作者:于东毅;傅煜轩;姚志峰;袁志兰

    背景 研究表明,羟基喜树碱(HCPT)和依托泊苷(VP-16)均能诱导人Tenon囊成纤维细胞(HTFs)的凋亡,但这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对体外培养的HTFs是否有协同作用尚不明确. 目的 观察HCPT与VP-16联合应用后在促进体外培养的HTFs凋亡方面是否有协同性,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 人眼Tenon囊成纤维组织取自江苏省人民医院眼库,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培养和传代HTFs,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TFs中波形蛋白的表达.第4代HTFs接种于96孔板,分别将不同质量浓度的HCPT(1、5、10、50、100 mg/L)、VP-16 (0.6、2.5、5.0、25.0、50.0 mg/L)、HCPT+VP-16(质量比为2:1,终质量浓度分别为0.80、3.75、7.50、37.50、75.00 mg/L)加入细胞培养孔处理24 h,用CCK-8法检测各组药物对细胞增生的抑制率.将HTFs分为空白对照组、HCPT(50 mg/L)处理组、VP-16(25 mg/L)处理组、HCPT+VP-16(37.5 mg/L)处理组,药物处理24 h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率.提取细胞内总蛋白,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药物处理组细胞内caspase-3、活化型caspase-3、bax、bel-2、JNK、p-JNK、Akt、p-Akt的表达水平. 结果 培养的细胞呈多边形或不规则形,波形蛋白表达阳性.不同质量浓度HCPT、VP-16和HCPT+VP-16作用24 h后,随着药物质量浓度的增加,对HTFs增生的抑制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CPT:F=41.34,P=0.00;VP-16:F=62.60,P=0.00;HCPT+VP-16:F=46.77,P=0.00),HCPT处理组、VP-16处理组和HCPT+VP-16处理组药物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80.99、27.93、19.81 mg/L,HCPT与VP-16联合应用的合并指数(CI)为0.399,表明VP-16和HCPT具有强协同作用.空白对照组、HCPT处理组、VP-16处理组和HCPT+VP-16处理组HTFs的凋亡率分别为(4.87±0.78)%、(11.20±1.94)%、(12.67±1.51)%和(19.77±2.0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23,P<0.01),其中HCPT处理组、VP-16处理组和HCPT+VP-16处理组HTFs凋亡率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15.67、16.32、26.88,P<0.01).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HCPT处理组、VP-16处理组和HCPT+VP-16处理组HTFs中活化型caspase-3、bax、p-JNK表达的灰度值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HCPT+VP-16处理组HTFs中上述各因子表达的灰度值较HCPT处理组、VP-16处理组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caspase-3、JNK、Akt的表达无明显变化.与空白对照组比较,bcl-2、p-Akt在HCPT处理组、VP-16处理组和HCPT+VP-16处理组HTFs中的表达量明显下降,HCPT+VP-16处理组较HCPT处理组、VP-16处理组的表达量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单独使用HCPT、VP-16均能诱导体外培养的HTFs凋亡,其作用均呈剂量依赖性,HCPT与VP-16联合应用有强协同作用.HTFs中p-JNK、bax的表达上调和p-Akt、bcl-2表达的下调参与联合用药引起的协同效应.

  • 热休克蛋白47在大鼠抗青光眼滤过术后滤过泡中的动态表达

    作者:王伟伟;赵家良;程钢炜;杨新光

    背景 抗青光眼滤过术后抗滤过泡的瘢痕化是眼科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研究已证实热休克蛋白47(HSP47)的表达上调与人体多个器官和组织胶原纤维的合成以及组织纤维化过程密切相关,但其与青光眼术后滤过泡的纤维化是否有关尚不清楚. 目的 探讨HSP47与大鼠抗青光眼滤过术后滤过泡组织纤维增生的关系.方法健康雄性SPF级Spargue-Dawley(SD)大鼠10只,所有大鼠右眼均行常规抗青光眼滤过手术,左眼为正常对照眼.应用随机数字法将术眼随机分为术后7d组和14 d组,每组5只.术后每日在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滤过泡形态及眼前节情况.分别于术后7d和14d采用过量麻醉法处死大鼠,并制备正常对照眼结膜组织和手术眼术区组织标本,分别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组织标本中胶原纤维的增生及HSP47在滤过泡中的表达情况,计算标本中HSP47阳性细胞数占总细胞数的百分比,即阳性细胞百分比.结果 10只大鼠右眼术后均可见弥散隆起的结膜滤过泡,局部炎症反应轻微.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眼结膜下组织比较,抗青光眼滤过术后术眼滤过泡组织中可见成纤维细胞增生,胶原纤维增多,呈疏松束状至致密束状排列.HSP47在SD大鼠正常对照眼结膜组织的成纤维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质中可见棕黄色染色,而在滤过术后7d的滤过泡组织中,HSP47在阳性细胞中染色强度较正常对照组增强,HSP47阳性细胞百分比为(56.40±1.12)%,与正常对照组的(13.70±0.74)%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滤过术后14 d时HSP47在滤过泡中的阳性细胞百分比为(23.90±0.76)%,与术后7d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但是仍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SD大鼠抗青光眼滤过术后HSP47的表达量与滤过泡中成纤维细胞的活性相一致,提示HSP47在胶原合成过程中发挥作用.

  • 晶状体损伤对视神经损伤后RGCs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马成霞;吕勇;吕建;谭凤玲

    背景 大鼠Müller细胞提取液能够促进离体培养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存活及轴突的再生,伴晶状体损伤的视神经外伤眼RGCs存活率提高,但Müller细胞和晶状体损伤在促进RGCs存活方面的关系鲜见报道.目的 探讨伴晶状体损伤的视神经外伤眼Müller细胞对RGCs存活的促进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清洁级成年Wistar大鼠48只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伪手术组、视神经损伤组、晶状体联合视神经损伤组.伪手术组大鼠手术中暴露但不损伤视神经,视神经损伤组大鼠行视神经横断伤,晶状体联合视神经损伤组行视神经横断伤联合晶状体针刺伤,并导致晶状体混浊.术后7d及14 d各组分别取8只大鼠处死后制备视网膜标本.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视网膜和RGCs的形态学改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视网膜内核层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标记的Müller细胞,光学显微镜下计数各组大鼠RGCs数量及GFAP阳性标记的Müller细胞数量. 结果 术后7d及14 d,伪手术组大鼠RGCs的数量分别为(52.98±1.90)个/高倍视野和(51.81±3.09)个/高倍视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10,P=0.378);术后14d视神经损伤组大鼠RGCs数量为(22.67±1.94)个/高倍视野,明显少于术后7d的(36.61±1.69)个/高倍视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312,P=0.000);术后14 d晶状体联合视神经损伤组RGCs数量为(35.69±1.80)个/高倍视野,明显少于术后7d的(50.76±2.77)个/高倍视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920,P=0.000).术后7d及14d,晶状体联合视神经损伤组存活的RGCs数量均多于视神经损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7 d:扛102.840,P=0.000;14 d:t=164.020,P=0.000);术后14d晶状体联合视神经损伤组存活的RGCs数量少于伪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7.04,P=0.034).术后7d及14d,伪手术组大鼠视网膜内核层均未见GFAP阳性标记的Müller细胞;视神经损伤组大鼠内核层GFAP阳性标记Müller细胞数量分别为(29.38±2.04)个/高倍视野和(19.07±2.14)个/高倍视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868,P=0.000).晶状体联合视神经损伤组大鼠内核层GFAP阳性标记的Müller细胞数量分别为(48.96±2.80)个/高倍视野和(46.73±1.50)个/高倍视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87,P=0.067).术后7d及14d,晶状体联合视神经损伤组大鼠内核层GFAP阳性Müller细胞数量均较视神经损伤组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7d:t=-15.997,P=0.000;14 d:t=-29.938,P=0.000). 结论 在视神经损伤合并晶状体刺伤时,晶状体损伤可诱导Müller细胞活化,进而促进视神经损伤后RGCs的存活.

  • 11β-HSD1及皮质类固醇受体在兔糖皮质激素性高眼压模型睫状体组织中的表达

    作者:刘溢;张玉杰;夏丹;姚志峰;袁志兰

    背景 糖皮质激素的长期应用可能诱发敏感个体的眼压升高,研究证实11β羟类固醇脱氢酶1(11 β-HSD1)及糖皮质激素受体(GR)、盐皮质激素受体(MR)可能影响房水的产生,这种机制是否与糖皮质激素性高眼压的发生有关目前国内外研究甚少. 目的 检测11β-HSD1及GR、MR在兔糖皮质激素性高眼压模型睫状体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糖皮质激素性高眼压发病中的作用.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16周龄新西兰白兔13只随机分为对照组5只和实验组8只.实验组兔隔日在固定时间及固定地点于左眼球结膜下注射质量分数0.5%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5 mg(1 ml),注射次日用质量分数0.5%地塞米松滴眼液点眼3次.每次注射后用氧氟沙星滴眼液点眼3次以预防感染,持续2个月;对照组兔以同法注射等容积无菌生理盐水,实验组兔眼压升高至18 mmHg(1 mmHg=0.133 kPa)以上并能持续1周者为造模成功.实验组注射5周后以过量麻醉法处死各组实验兔,分离模型眼睫状体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和定位11β-HSD1蛋白在兔模型眼睫状体中的表达;采用逆转录-PCR(RT-PCR)法定量检测11β-HSD1 mRNA、GRmRNA及MR mRNA在实验组兔模型眼睫状体组织中的表达,并与对照组兔眼进行比较. 结果 实验组采用地塞米松局部注射联合点眼后前2周眼压无明显升高,第1周与第2周间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0.469,P>0.05);第3、4、5周眼压逐渐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10.535、20.353、28.681,P<0.01),第5周时达(18.87±0.77) mmHg.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显示,11β-HSD1蛋白在睫状体中呈阳性表达,位于非色素上皮细胞,但模型眼11β-HSD1的阳性染色强度明显弱于对照组.RT-PCR法检测显示,实验组兔模型眼睫状体中MR mRNA、GR mRNA及11β-HSD1 mRNA的相对表达量(以GADPH为内参)分别为2.22±0.78、0.64±0.11、0.47±0.16,而对照组分别为0.94±0.27、1.88±0.74、2.68±1.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070,P=0.004;t5.170,P=0.007;t=5.540,P=0.005).结论 外源性糖皮质激素性高眼压的发病可能与睫状体中MR表达的上调及11β-HSD1和GR表达的下调有关.

  • 羟基喜树碱对抗青光眼滤过术后功能性滤过泡的维持作用

    作者:夏丹;孙红;刘溢;袁志兰

    背景 眼外滤过手术一直是治疗青光眼的主要术式,而其术后滤过道瘢痕化是导致青光眼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寻找有效和安全的抗瘢痕药物是抗青光眼滤过手术的研究热点. 目的 探讨羟基喜树碱(HCPT)在小梁切除术中的应用,评价HCPT对结膜下滤过泡的抗增生作用及其佳剂量. 方法 12 ~16周龄健康新西兰大白兔40只制作抗青光眼滤过手术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动物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丝裂霉素C(MMC)组、0.3 g/L HCPT组及1.0 g/L HCPT组,每组10只,均取右眼行常规小梁切除术,术中在不同组兔眼巩膜表面及巩膜瓣下分别放置含生理盐水、0.3 g/L MMC、0.3 g/L HCPT及1.0 g/L HCPT的棉片5 min.于术后1、4、7、14、21、28 d用Icare眼压计测量眼压;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术眼滤过泡情况以评价各种药物的疗效,球结膜、角膜、前房炎症反应、虹膜周边切口及晶状体混浊情况,加前置镜后观察视网膜情况,以评估药物不良反应.于术后7、14、28 d分别处死3、3、4只动物,取术眼5 mm×5 mm手术区组织,包括球结膜、结膜下组织及巩膜,分别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及Masson三重染色,比较各种药物的抗纤维组织增生效果.采用Kaplan-Meier分析比较各组兔术眼功能性滤过泡的生存时间.结果各组间实验兔术眼的眼压随着时间的变化明显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组=20.79,P=0.00;F时间=85.34,P=0.00;F交互作用=2.13,P=0.01),其中MMC组和1.0 g/L HCPT组术眼术后各时间点的眼压值均明显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理盐水组和0.3 g/L HCPT组仅能分别维持低眼压至术后第7天和第14天.术后生理盐水组、MMC组、0.3 g/L HCPT组及1.0 g/L HCPT组术眼滤过泡存活时间分别为(11.3±2.8)、(19.5±2.4)、(13.3±2.2)和(20.2±4.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 rank=11.92,P<0.01),1.0 g/L HCPT组术眼滤过泡存活时间较其他组明显延长.术后7d内,各组术眼滤过泡面积和高度分级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7、14、28 d,生理盐水组和0.3 g/L HCPT组较1.0 g/L HCPT组与MMC组的滤过泡面积明显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苏木精-伊红染色和Masson染色表明,MMC组与1.0 g/L HCPT组术区组织中炎性细胞明显减少,结膜下组织中纤维细胞增生量下降,胶原纤维染色减少. 结论 小梁切除术中局部应用1.0 g/LHCPT能抑制术区组织的炎症反应和胶原纤维的增生,有效降低眼压,且功能性滤过泡维持时间长.

  • ADP-核糖基化因子抑制剂在实验性碱烧伤诱导角膜新生血管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刘高勤;吴敬;陈志刚;肖艳辉;陆培荣

    背景 角膜新生血管(CNV)是导致角膜盲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表明,ADP-核糖基化因子(ARF)对肿瘤细胞的增生有调节作用,抑制ARF能抑制血管的形成,但ARF抑制剂对CNV是否发挥作用尚不清楚. 目的 探讨ARF抑制剂在碱烧伤诱导的CNV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7~8周龄清洁级雄性BABL/c小鼠60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BS对照组和ARF抑制剂干预组,每组各30只.所有小鼠采用角膜碱烧伤诱导法构建CNV模型,ARF抑制剂干预组小鼠于造模后l周腹腔内注射0.5 g/L ARF抑制剂溶液0.5 ml,每周3次,共1周,PBS对照组小鼠以同样方式注射0.5 ml PBS.各组分别取24只小鼠,于造模后0、4、7、14d采用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角膜组织中ARF mRNA和蛋白的动态表达,并于造模后14 d,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小鼠角膜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各组另取6只小鼠,于造模后2、4、7、14 d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CNV形成情况,并于造模后14d,采用全视网膜铺片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法检测角膜组织中CD31在CNV中的表达.体外实验中应用ARF抑制剂干预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RECs),CCK8法和细胞划痕法检测ARF对人RECs增生和迁移的影响.实验动物的使用和喂养遵循视觉及眼科学研究协会有关规定及苏州大学《实验动物管理及使用指南》. 结果 造模后PBS对照组和ARF抑制剂干预组小鼠角膜组织中ARF mRNA在各个时间点均有表达,在造模后14d达高峰,各组小鼠角膜中ARF mRNA的表达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65.17,P=0.00),不同时间点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分组=1.98,P=0.18);造模后14 d,ARF抑制剂干预组实验后不同时间点ARF蛋白水平相对表达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77,P=0.00).裂隙灯显微镜下检查发现,ARF抑制剂干预组CNV相对面积为0.45 ±0.05,PBS对照组为0.72±0.11,2个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7,P<0.05).全角膜铺片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法检测表明,ARF抑制剂干预组小鼠角膜组织CD31表达面积明显小于PBS对照组.造模后14 d,Western blot法检测显示,ARF抑制剂干预组VEGF蛋白表达水平为1.20±0.21,明显低于PBS对照组的2.47±0.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2,P<0.05).CCK8法检测结果显示,随着ARF抑制剂质量浓度的增加,ARF抑制剂对人RECs的抑制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47,P=0.02).细胞划痕实验后24 h,100μg/L和1 000 μg/L ARF抑制剂干预组人RECs迁移距离分别为(5.46±1.32) μm和(5.04±1.68)μm,与PBS对照组的(8.49±1.18) μm相比明显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94、-2.91,P<0.05). 结论 ARF抑制剂能抑制碱烧伤诱导的CNV发生,可能与其下调VEGF的表达以及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增生和迁移有关.

  • 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体外激光效应模型的建立

    作者:张洪洋;叶一明;杨杨帆;余敏斌

    背景 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SLT)是利用532 nm Nd;YAG激光选择性地作用于小梁网含有色素的小梁细胞而发挥降眼压作用,但其对细胞的具体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目的 建立小梁细胞激光效应模型,观察色素化小梁细胞经不同能量激光照射后的形态变化. 方法 采用人小梁细胞体外实验的方法,将永生化人小梁细胞与色素颗粒混悬液隔夜孵育培养16h制备色素化小梁细胞,并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鉴定色素化小梁细胞模型.用改良的激光镜模拟激光斑大小(400 μm)和激发时间(3 ns),设置标准能量(0.2 mJ)和低能量(0.1 mJ)激光分别照射色素化小梁细胞,激光照射后1、4、8、12、24 h分别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色素化小梁细胞的形态变化;分别用锥虫蓝染色和TUNEL荧光染色法评估不同能量激光照射后小梁细胞的死亡数和凋亡数. 结果 人小梁细胞用DMEM/F12培养基与色素颗粒共培养16h后,细胞质内可见棕褐色色素颗粒.光学显微镜下可见,激光照射无色素化小梁细胞后,细胞形态无明显变化,但照射色素化小梁细胞后,培养皿内可形成直径约400 μm的类圆形激光斑.透射电子显微镜下显示,激光照射后小梁细胞崩解,色素颗粒释放.标准能量激光照射培养皿中的细胞后,激光斑内中央均出现细胞缺失区,可见锥虫蓝阳性染色细胞、TUNEL阳性染色细胞及排列和形态正常的细胞区,低能量激光照射后上述改变较轻微.激光照射后24 h可见新生小梁细胞增生并移行至激光斑中央区;激光照射后的量化分析表明,各时间点低能量照射后锥虫蓝阳性细胞和TUNEL阳性细胞明显少于标准能量照射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2个组照射后各时间点间锥虫蓝阳性细胞和TUNEL阳性细胞逐渐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通过模型激光镜照射色素化培养的小梁细胞可以成功地建立激光效应模型.激光照射色素化小梁细胞后细胞可出现气化、死亡或凋亡,但随着时间的延长,激光破坏的细胞由增生和移行的小梁细胞替代.与标准能量的激光照射相比,低能量激光照射对色素化小梁细胞形态改变的影响相似,但损伤的细胞数量明显减少.

  • 紫杉醇对人Tenon囊成纤维细胞增生的抑制作用及机制

    作者:陈宁虹;毕宏生;郭大东;郭媛媛;杜然然;马晓华

    背景 人Tenon囊成纤维细胞(HTFs)的异常增生是导致抗青光眼滤过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寻找抑制HTFs增生的药物对抑制青光眼术后功能性滤过泡的瘢痕化有重要意义. 目的 观察紫杉醇对体外培养的HTFs增生、凋亡、细胞周期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表达的影响.方法 收集抗青光眼滤过术中切除的人眼Tenon囊组织,用组织块培养法培养HTFs并进行传代,取3~6代细胞用于实验.采用小鼠抗人角蛋白抗体、小鼠抗人波形蛋白抗体、小鼠抗人结蛋白抗体、小鼠抗人S-100抗体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鉴定培养的HTFs.在培养基中分别加入0、1×10-8、1 × 10-7、1 × 10-6 mol/L紫杉醇,采用实时细胞电子分析系统(RT-CES)观察不同浓度紫杉醇作用后HTFs的细胞指数变化;采用DAPI染色法观察各组细胞的凋亡情况;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紫杉醇作用后HTFs各细胞周期比例;采用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和ELISA法检测各组HTFs中MMP-1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分别以MMP-1 mRNA/GAPDH mRNA和MMP-1蛋白质量浓度(μg/L)表示.结果 组织块原代培养7d内可见细胞游出,呈长梭形和不规则三角形,培养的细胞抗波形蛋白抗体染色阳性,而抗角蛋白抗体、抗结蛋白抗体和抗S-100抗体染色阴性.培养基中加入紫杉醇作用24 h后,1×10-8、1×10-7、1×10-6 mol/L紫杉醇组平均细胞指数值分别为1.093±0.191、0.665±0.093和0.473±0.117,均明显低于0 mol/L紫杉醇组的1.514±0.28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紫杉醇作用后,HTFs的细胞核内可见呈DAPI蓝色荧光的颗粒状物质,荧光强度随着紫杉醇浓度的增加而增强.1×10-8、1×10-7、1×10-6 moL/L紫杉醇分别作用12h后,G2/M期HTFs的比例分别为(9.20±0.80)%、(12.37±0.45)%和(13.80±0.35)%,明显高于0 mol/L紫杉醇组的(7.17±0.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0.000、0.000).与0 mol/L紫杉醇组比较,1×10-8、1 ×10-7、1 ×10-6 mol/L紫杉醇作用30 min后HTFs中MMP-1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1×10-8、1×10.、1×106mol/L紫杉醇作用24 h后,HTFs中MMP-1蛋白的表达量均明显低于0 mol/L紫杉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0、0.002、0.001).结论 1×10-8 ~ 1×10-6 mol/L紫杉醇可抑制体外培养HTFs的增生,诱导细胞凋亡,阻断细胞的有丝分裂,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细胞中MMP-1的表达有关.

  • 正常眼压性青光眼与睡眠呼吸事件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冬雪川;张纯;黄萍;陈杰;仇福成;沈扬;古雅兰;李涛;杜晨

    背景 正常眼压性青光眼(NTG)是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中的一个重要类型,非眼压依赖因素对本病的影响已受到广泛关注,而近期一些研究发现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青光眼发病率较高,提示两者之间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目的 探讨NTG患者睡眠呼吸事件的发生频率和强度及其与青光眼进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设计,纳入2011-2012年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就诊的NTG患者20例作为NTG组,纳入同期年龄和性别匹配的18名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所有受试者进行视野、海德堡共焦激光眼底断层扫描仪(HRT)检查、OCT检查以及多导睡眠监测(PSG),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之间受试者的各睡眠呼吸参数测量值的差异进行Mann-Whitney U检验或独立样本t检验,对受试者睡眠呼吸事件参数测量值与平均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及视杯容积的关系进行Spearman秩相关分析和Pearson相关分析,确定NTG患者睡眠呼吸事件与青光眼相关指标的关系. 结果 两个组间受试者的临床基线特征,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及体质量指数(BMI)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TG组受试者测量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低通气指数(HI)和呼吸暂停指数(AI)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89.000,P=0.007;U=91.000,P=0.008;U=89.000,P=0.007),睡眠呼吸事件中关于时间的相关参数均明显长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睡眠觉醒期和睡眠中动脉血氧饱和度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480,P=0.001;t=-3.255,P=0.002).两个组间受试者睡眠平均心率、睡眠低心率、睡眠高心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133,P=0.895;t=-0.906,P=0.371;t=-0.164,P=0.871).HRT测量的NTG患者平均RNFL厚度为(188.16±98.29) μm,与低睡眠动脉血氧饱和度[(85.55±6.58)%]呈中度正相关(r=0.552,P=0.022),与AHI、AI均呈中度负相关(r=-0.530,P=0.019;r=-0.517,P=0.024),但HI与RNFL厚度无明显相关性(r=-0.399,P=0.091).OCT测量的NTG患者视杯容积为(0.580±0.215)μm3,与AHI、AI、HI均呈中度正相关(r=0.584,P=0.018;r=0.670,P=0.005;r=0.544,P=0.034),而与睡眠低动脉血氧饱和度间无明显相关性(r=-0.493,P=0.052). 结论 NTG患者睡眠呼吸事件发生的概率及强度均较正常人增加,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与NTG的发病有关,同时对NTG患者的神经修复过程有不良影响.

  • 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作为初始疗法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疗效评价

    作者:王涛;秦佳音

    背景 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SLT)是治疗早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常用的方法之一,但其在中国多被用于抗青光眼药物控制眼压效果欠佳的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目前中国尚无SLT作为POAG初始疗法的效果评价. 目的 比较SLT对未经过任何治疗和经过局部抗青光眼药物治疗而眼压未得到控制的早期POAG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临床试验,采用非随机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按照患者行SLT前是否局部使用抗青光眼药物将纳入的早期POAG患者37例65眼分为未预治疗组16例30眼和预治疗组21例35眼,患者年龄为12 ~57岁,所有患眼均采用Seleeta duet 532 nm倍频Q开关Nd:YAG激光器行SLT,激光脉冲时间为3 ns,光斑直径为400tμm,初始能量为0.6mJ,之后以0.1 mJ为单位逐步递减,至刚好出现气泡时为治疗能量,治疗范围为下方180°小梁网.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主要疗效指标包括眼压的变化及术后6个月的治疗成功率,次要结局指标为视功能和视杯改变.SLT的安全性评价指标为术后术眼的刺激症状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1d~6个月,所有患眼眼压均较术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预治疗组SLT术前和术后1个月眼压分别为(24.03±3.76) mmHg(1 mmHg=0.133 kPa)和(19.18±3.86)mmHg,眼压平均下降了(4.85±4.31) mmHg,预治疗组患眼SLT术前和术后1个月眼压分别为(23.63±4.29) mmHg和(17.07±4.15) mmHg,眼压平均下降了(6.28±3.57) mmHg,两组间眼压下降幅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但两组间在术后1h、1d、1周、3个月和6个月眼压下降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未预治疗组和预治疗组的治疗成功率分别为75.00%和7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82).术后各时间点术眼视野损害及视神经检查与术前比较均无明显进展.2个组术眼术后各时间点均未发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SLT对早期POAG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术前是否局部应用抗青光眼药物对SLT的短期降眼压效果无明显影响,但SLT的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 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作者:葛坚;孙兴怀;林丁;赵平;吴作红

    背景 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SLT)已被美国FDA批准应用于临床并已成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治疗的一线选择,中国目前已有关于其疗效的评价,但国内的研究结果均为单中心临床研究,所用的治疗参数不统一,治疗效果也存在争议,尚缺乏SLT对中国POAG患者治疗的多中心临床研究评估结果.目的观察SLT治疗中国POAG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多中心、自身对照临床研究设计.对纳入的年龄≥18岁的POAG患者62例62眼采用Lumenis Selecta DuetTM或Lumenis SelectaⅡ激光治疗仪进行360°房角标准化SLT治疗,共100个激光脉冲,即每个象限激发25个点,预置脉冲时间为3 ns,光斑大小为400 μm,治疗能量以下方小梁为标准,从0.6mJ开始,调整激光能量至见气泡出现,在该能量基础上降低0.1mJ.激光治疗后lh、ld、2周、4周、3个月、6个月时进行随访,疗效观察指标包括眼压、眼压降低值、眼压降低20%和30%的患眼眼数及百分比;安全性观察指标包括出现结膜充血、前房闪辉等局部不良反应的眼数. 结果 患者SLT术前基线眼压为(25.7±2.6)mmHg(1 mmHg=0.133 kPa),术后ld、2周、4周、3个月、6个月眼压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ld眼压低,为(16.5±4.5)mmHg;术后4周~6个月眼压趋于稳定.SLT术后ld~6个月眼压下降值平均为5.3 ~ 9.2 mmHg.眼压下降20%的眼数术后ld多,占83.9%,眼压降低30%者占58.1%;术后2周~6个月,眼压下降20%和30%的眼数趋于稳定,术后6个月眼压降低20%的眼数占56.5%,降低30%的术眼占27.4%. 结论 SLT对于中国POAG患者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 应用MP-1微视野计评估开角型与闭角型青光眼早中期黄斑区视网膜功能损害

    作者:王雯倩;石砚;王欣;张纯;黄萍

    背景 视神经纤维层厚度测量和影像学研究证实,青光眼患者早期即存在黄斑区神经纤维层结构的改变,但目前青光眼的功能检测主要依靠心理、物理学检查的自动静态视野计,不能反映病变早期相对应的损害.MP-1微视野计是一种定量评估黄斑区视网膜平均光敏感度(MS)的方法,较普通视野计更为敏感. 目的采用MP-1微视野计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慢性闭角型青光眼(CACG)及正常眼的黄斑区视网膜MS进行对比研究,观察POAG患者和CACG患者早中期黄斑区视网膜的功能变化. 方法 采用横断面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收集患者126例126眼,其中POAG患者50眼,CACG患者23眼,正常对照眼53眼.使用MP-1微视野计进行眼底成像和微视野检查,选用Macular 10°程序,检测并比较POAG、CACG和正常对照组患者黄斑中心2°、6°和10°环(内、中、外环)的视网膜MS,同时对各组受试者黄斑中心6°范围内4个象限的视网膜MS进行分析.结果 POAG组患者黄斑中心2°、6°、10°范围内及全黄斑区的MS分别为(15.09±3.03)、(15.72±3.22)、(13.99±3.63)和(14.91±3.07) dB,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的(17.29±1.59)、(18.05±1.24)、(16.76±1.89)和(17.37±1.46)d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CACG组黄斑中心2°、6°、10°环及全黄斑区的MS分别为(16.00±2.39)、(15.83±2.63)、(14.45±3.15)和(15.42±2.54)dB,其中6°、10°环及全黄斑区的MS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4、0.013、0.011).各组黄斑中心6°环4个象限的MS分析表明,POAG、CACG组颞下象限的MS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22),但POAG组和CACG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1).POAG组鼻下象限的MS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但CACG组鼻下象限MS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9).POAG组颞下象限MS明显低于鼻上象限和颞上象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43、0.016),CACG组4个象限M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POAG患者和CACG患者在患病早中期黄斑区视网膜功能已发生轻度损害,患者的视功能损害主要在颞下象限和鼻下象限,POAG患者的视功能损害较CACG患者更为严重.

  • FD-OCT对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视网膜厚度和体积的测量

    作者:欧文;王泽飞;方爱武;郑钦象

    背景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PAACG)大发作后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视功能损害,了解PAACG发作眼视盘及黄斑区视网膜的结构改变对于判断患眼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傅里叶域OCT(FD-OCT)是测量视网膜结构的有用工具. 目的 采用FD-OCT对PAACG大发作后视盘区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RNFLT)、黄斑区厚度以及黄斑区体积的变化进行测量,并与正常眼进行比较. 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临床试验方法.收集2011年4月至2012年2月在温州医学院眼视光医院确诊为PAACG且有一侧眼大发作的患者25例,并纳入同期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正常志愿者25人25眼为正常对照眼,于PAACG患眼大发作后2周由同一位操作熟练的检查者采用FD-OCT测量患者发作眼、对侧眼和正常对照眼RNFLT、黄斑区厚度及黄斑区体积. 结果 PAACG发作后2周内发作眼组视盘区平均RNFLT值为(125.72±28.57)μm,明显高于对侧眼组的(108.36±9.31) μm和正常对照眼组的(106.10±10.97) μ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发作眼组视盘上方、下方、鼻侧象限RNFLT值均明显高于对侧眼组和正常对照眼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视盘颞侧象限和颞下象限RNFLT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81、0.766).发作眼组、对侧眼组和正常对照眼组黄斑区视网膜平均厚度分别(283.72±18.33)、(280.28±16.85)和(289.14±10.60) μm,3个组间黄斑区各象限视网膜厚度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分组=2.048,P=0.136),其中对侧眼组视网膜厚度值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眼组(P<0.05),发作眼组与正常对照眼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4).发作眼组、对侧眼组和正常对照眼组黄斑区总体积分别为(5.589±0.355)、(5.532±0.325)和(5.720±0.241) mm3,黄斑区各象限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分组=1.027,P=0.363).各组外环各象限厚度值均明显小于内环厚度值,内环及外环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值均呈鼻侧>上方>下方>颞侧的趋势.PAACG患者发作眼和对侧眼在视盘内环颞侧、上方、鼻侧、下方和外环颞侧、中央区黄斑区厚度值及其体积值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PAACG发作眼发作2周内视盘区RNFL水肿比黄斑区更明显,发作眼和对侧眼的黄斑区视网膜均比正常对照眼变薄,其黄斑区体积均小于正常对照眼.

  • 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治疗糖皮质激素性青光眼的疗效观察

    作者:陈君毅;孔祥梅;孙兴怀

    背景 糖皮质激素在眼科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而糖皮质激素的局部长期应用存在诱发青光眼的潜在危险.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SLT)可用于糖皮质激素性青光眼的治疗,但其疗效需要进一步评价. 目的 观察SLT治疗糖皮质激素性青光眼的降眼压效果. 方法 采用回顾性系列病例分析设计,对经复旦大学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确诊的糖皮质激素性青光眼患者9例9眼行360°SLT治疗,年龄25~ 52岁.其中5例5眼为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术后长期(4~6周)使用糖皮质激素滴眼液所致,4例4眼因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黄斑水肿接受玻璃体腔内注射0.1 ml曲安奈德(4.O mg)所致.在接受SLT治疗前,虽然所有患者均无青光眼和高眼压病史,但这些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后出现了高眼压,所以均接受了大可耐受剂量的降眼压治疗.所有患者行SLT治疗前停止使用糖皮质激素2 ~12个月,术前眼压为35 ~44 mmHg(1 mmHg=0.133 kPa).患者随访6个月,观察术眼治疗前及治疗后不同时间点的眼压变化.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法分析治疗后各时间点术眼眼压的差异. 结果 所有患者均只接受1次SLT治疗.SLT治疗前患者的平均眼压为(40.0±2.9)mmHg,治疗后1h、1周及1、3、6个月的眼压分别为(37.9±8.1)、(34.9±5.9)、(27.6±6.7)、(21.6±6.9)和(17.9±2.9) mmHg.治疗后1、3、6个月时的平均眼压均较术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患者中2例2眼因眼压控制不良分别于SLT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接受了滤过性手术,SLT治疗后6个月,1例患者仍然需要使用2种局部降眼压药物控制眼压,6例患者无需使用降眼压药物.结论 在纳入的9眼中,SLT有效降低了6眼糖皮质激素性青光眼患眼的眼压,降眼压疗效出现于治疗后1个月,随访期内眼压保持稳定.

  • 青光眼视野损害的评价方法

    作者:张烨

    青光眼是眼科常见的不可逆性致盲眼病,其主要损害是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及其轴突的变性和丢失,终可导致视野损害和视力下降.视野检查是青光眼早期诊断以及随访过程中观察病情进展重要的视功能检查方法,但由于视野检查存在较强的主观性,因此如何建立客观、规范的视野评价和分析方法一直受到青光眼学者们的关注.就目前临床及研究中常用的视野缺损分级方法,包括视野指数、青光眼半视野检测(GHT)、晚期青光眼干预研究(AGIS)评分法、早期青光眼试验(EMGT)评分法、多中心青光眼初始治疗研究(CIGTS)评分法等,及其优缺点进行综述,希望能够对临床及科学研究中视野评价方法的选择有所帮助.

  • 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治疗青光眼的研究进展

    作者:汤伟

    青光眼是世界第二位不可逆的致盲性眼病,一旦确诊,需要长期治疗.激光治疗已经成为青光眼治疗的3个主要手段之一,其中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SLT)可选择性地作用于色素性小梁组织,使靶组织收缩,房水外流通畅,从而降低青光眼患者的眼压,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复杂,目前尚不完全明确.由于其对小梁网组织破坏程度轻微,术后反应较轻,且对邻近组织无损伤,因此是一种安全且可重复治疗的手段,并且不会影响青光眼的下一步治疗.就SLT的原理及SLT临床应用的背景、临床疗效、治疗的安全性等进行综述.

  • 房水引流装置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

    作者:朱海景

    难治性青光眼病因复杂,常规抗青光眼手术失败率较高,房水引流装置植入术提高了难治性青光眼治疗的成功率.本文对房水引流装置及其在难治性青光眼手术中的应用进行了简单介绍,同时对影响房水引流装置治疗难治性青光眼成功率的因素、术后并发症预防及处理的概况进行回顾和综述.

  • 单眼晶状体后圆锥致矫正视力降低一例

    作者:范虹

    患者,男,16岁,因右眼视物不清于2013年7月至天津市眼科医院就诊.患者无手术及外伤史,无同胞兄弟姐妹,父母非近亲结婚,家族中无白内障及其他类似疾病史.患者足月顺产,发育正常,全身检查未见异常.眼部检查:裸眼视力右眼0.3,左眼0.4;右眼-1.75 DS+1.00 DC×100=0.7,左眼-1.25 DS=1.0.双外眼未见异常.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可见双眼角膜透明,前房正常,瞳孔圆,右眼晶状体后表面视轴上方可见一小圆锥向后膨出,直径1.0 ~1.5 mm,晶状体透明,大小和位置无异常(图1).左眼晶状体未见异常(图2).眼底检查右眼从正常晶状体部位可窥见视盘边界,C/D=0.3,黄斑中心凹光反射可见,视网膜血管走行正常,而自晶状体膨出处窥视眼底时图像稍扭曲,左眼未见异常.眼压:右眼13.5 mmHg(1 mmHg=0.133 kPa),左眼15.5 mmHg.双眼眼位正,眼球运动自如.诊断:右眼晶状体后圆锥;双眼屈光不正.

    关键词:
  • 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青光眼治疗的新选择

    作者:孙兴怀

    开角型青光眼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临床医师正确的治疗决策对于患者获得更好的疗效和经济效益比,有效规避治疗风险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社会意义.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SLT)是由美国FDA批准应用于临床的治疗技术,引入中国已有十余年的历史,但多年来国内对其疗效的评价始终存在争议,且中国报道的疗效明显不如西方国家.重新考察SLT在中国的适应证、技术方法和参数选择方面的应用规范,重新认识和评价SLT对中国开角型青光眼的治疗效果将充分发挥其在青光眼综合性治疗手段中应有的作用.就SLT的发展沿革、可能的降眼压作用机制、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操作的简便性以及其在中国青光眼人群中施行的病例选择、技术参数探索和多中心临床研究方向、疗效和经济效益比等提出分析和评价建议.

中华实验眼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