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医学 > 北京中医药杂志

北京中医药

北京中医药杂志

Beiji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북경중의약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北京中医
  • 主办单位: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
  • 影响因子: 0.7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5635/R
  • 国内刊号: 张琨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bjzy1589@126.com
  • 曾用名: 北京中医
  • 创刊时间: 198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北京中医药学会;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北京中医药》编辑部
  • 类 别: 中医学
期刊荣誉:
  • 桂枝茯苓胶囊联合孕三烯酮、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观察

    作者:何咏梅;张惠敏;谢海燕

    目的 观察桂枝茯苓胶囊联合孕三烯酮、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05例,根据实际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50例、观察组55例.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孕三烯酮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桂枝茯苓胶囊,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评分及异位囊肿包块直径、激素、炎症因子、VEGF、Leptin水平.结果 2组治疗后盆腔症状评分、体征评分、异位囊肿包块直径、激素、炎症因子及血清VEGF、Leptin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桂枝茯苓胶囊联合孕三烯酮、米非司酮效果优于单纯孕三烯酮联合米非司酮治疗.

  • 穴位按摩疗法改善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化疗消化道反应的临床观察

    作者:杨东杰;赵岳

    目的 观察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的穴位按摩疗法对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化疗消化道反应的改善作用.方法 将154例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化疗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7例.2组均给予住院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穴位按摩治疗.治疗5天后比较2组的消化道反应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消化道反应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位按摩疗法对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化疗消化道反应的改善具有正向作用.

  • 接骨丹促进胫腓骨骨折早中期愈合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芃;齐越峰;毕方杉;张杰;谢克波;李兆合;王晨曦;刘洋;何礼

    目的 观察胫腓骨骨折患者接受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后,早中期应用经验方治疗促进骨折愈合的疗效.方法 收治闭合性胫腓骨骨折的住院患者69例,随机分为入组接骨丹组(试验组)33例,接骨七厘胶囊组(对照组)36例,均行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术后给予相应药物口服,连续观察12周.观察2组的肢体疼痛、肿胀、影像学指标和Johner-wruh胫骨干骨折疗效.结果 术后2周,试验组的疼痛、肿胀评分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第12周,试验组X线片骨痂灰度值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骨折疗效评价优良率均满意.结论 试验组术后第12周时骨折端的骨质厚度高于对照组,接骨丹可以促进骨折早中期愈合.

  • 《卫生家宝产科备要》引用文献考证

    作者:宋白杨;罗琼;陈婷

    《卫生家宝产科备要》八卷,南宋朱端章编辑,徐安国整理,简称《产科备要》,又名《卫生家宝产科方》,初刊于南宋淳熙十一年(1184年).通过运用对比的研究方法,对该书引书进行了详细考证,可知本书不但保存了一些传世文献的内容,例如《千金方》《幼幼新书》等,而且保存了很多未见流传的古籍内容,例如《备产济用方》《胎产经验方》等,对于研究当时的中医古籍具有一定的文献价值.

  • 将六经辨证应用于女性寻常型痤疮诊疗的探讨

    作者:张景龙

    运用六经辨证理论治疗女性寻常痤疮时,从患者症状表现入手,先辨六经再辨方证.从胡氏六经辨证角度辨治女性寻常痤疮,口干、口渴,面部油腻,从阳明加湿论治,方选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口苦、咽干,心烦易怒,从少阳阳明夹瘀论治,方选小柴胡加石膏汤加减;四逆、畏寒、腹胀,从厥阴太阴论治,方选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减,临证注意抓主证,辨兼证.

  • 经方辨治血管神经性头痛临床体会

    作者:丁自娟

    临床运用《伤寒论》经方辨治血管神经性头痛,表虚邪郁型用桂枝麻黄各半汤以解表散邪,小发其汗,而邪去病除;寒滞经络型用葛根汤以通经活络、调理气血;血热夹瘀型用桃核承气汤以通瘀于泄热之中,逐邪于行血之际;胃虚痰阻型用旋覆代赭汤以使脾胃之气得健,痰饮之邪得除,肝胃气逆得平;寒邪痹阻型用麻黄细辛附子汤以温经通阳,通络止痛;肝郁气滞型头痛用四逆散以疏肝理气,通阳解郁;阳虚火郁型用乌梅丸以寒热并用,清上温下;肝胃虚寒型用吴茱萸汤以暖肝胃,降浊阴.随证而施,灵活加减.

  • 从仝小林脏腑风湿理论探讨顶焦风湿病

    作者:魏秀秀;聂玉婷;王新苗;沈仕伟;仝小林;宋珏娴

    “脏腑风湿”“顶焦”是仝小林教授基于经典及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创新的概念.基于某些顶焦疾病的起病特点,或发病前存在呼吸道感染,或反复感染(细菌、病毒或朊病毒等),或由免疫介导引起,仝教授从脏腑风湿理论出发提出“顶焦风湿病”,并指出外邪侵袭是必要外因,邪气伏留是致病关键,脏腑内虚是重要基础.治疗以驱邪外出为首要治则,基于顶焦多髓海空虚的生理特点,治疗在驱邪外出的同时不忘扶正,三生饮、通窍活血汤、身痛逐瘀汤、小续命汤、阳和汤是治疗顶焦疾病驱邪外出的常用方剂,麻黄是仝小林教授治疗顶焦疾病的靶药;同时不忘补肾纳精充髓,方药可选地黄饮子、仝氏通脊益髓丹等.

  • 张炳厚中医药辨治耳鸣经验

    作者:周纡;樊永平

    张炳厚教授认为耳鸣耳聋常见于肝火旺盛、风阳上扰;肾精亏虚、耳窍失养;脾胃虚弱,清阳不升3种病因.临床辨证时,强调以脏腑辨证为基础,从肝、肾、脾三脏入手,根据新病久病、耳鸣声音强弱和其他伴随症状分清阴阳虚实.张教授将耳鸣分为肝火、肾虚、脾虚三证,治疗各有专方.常用方剂有滋阴潜阳、平肝熄风的滋生青阳汤,补气养血、培元固本的大补元煎,健脾益气、升阳通窍的益气聪明汤,在此基础上灵活加减,阳亢火旺者加潜镇降逆药,耳窍郁闭者加芳香开窍药,疗效颇佳.

  • 王家骥治疗眩晕经验

    作者:李屏;徐向东;张红升;曹迎;曲志成;孟昊

    王家骥老师认为眩晕为虚实夹杂之症,病因病机上主要与“风、痰、瘀、虚”等因素密切相关.其中“风、痰、瘀”为外因,而“虚”为内因,内外因通常共同存在,相互影响.在辨证分型上,王老将眩晕分为痰浊内蕴、肝肾不足、气滞血瘀、气血不足等证型.临证治疗常以补虚泻实,调整阴阳为原则,分别给予燥湿祛痰、滋补肝肾、行气活血、补气健脾等方法.强调补肝肾,祛风痰,行气血.用药上王老注重使用平和之品,治中寓补,补虚纠偏.同时重视对患者的心理调节,以宽慰之言缓解其焦虑情绪,解除思想顾虑,临床收效颇佳.

  • 国内近五年针刺对癌症患者生存质量影响研究的评价

    作者:刘雪寒;陈瑞琳;刘建平

    目的 了解国内针刺对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及相关文献质量.方法 检索2012年1月1日-2017年10月18日间CNKI、WANFANG及VIP数据库内发表的针刺治疗癌症及其相关并发症并以生存质量评分作为结局指标的随机对照试验.使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价标准及STRICTA标准评价文献质量.结果 纳入32篇随机对照试验,涉及1878名患者.绝大多数的文献在方法学上都是中等到高偏倚风险,证据质量低.由于各研究间异质性较大,不能对结果数据进行定量合并.68.75%的研究报告了针刺可以改善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9.38%研究不支持这一结论.文献的方法学及针刺干预的报告质量仍存在报告不完善、不明确等问题.结论 针刺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但是由于研究证据质量低且样本量小,结论的可信度不高,国内尚需要更多高质量、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来证明.

  • 小儿湿疹临床研究中生活质量量表的应用研究

    作者:鲁春丽;刘建平

    目的 探讨小儿湿疹临床研究中生活质量(QOL)量表应用情况及问题.方法 回顾国内外小儿湿疹临床研究应用QOL量表的相关文献,分析其应用现状.结果 国内QOL量表运用仍处在借鉴学习的阶段,自拟量表内容也未超出婴儿皮炎生活质量指数涵盖的内容;国外QOL量表处于探索阶段,其信度、效度都有待进一步考察,但是相关研究机构建立开放数据库及网站,可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结论 小儿湿疹专用QOL量表的制定应基于现有量表,结合其他量表的优势,考虑信度和效度,以形成合理、有效、实用的专用量表.

    关键词: QOL量表 湿疹 小儿
  • 理气健脾方对肝硬化患者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影响

    作者:侯艺鑫;杨志云;杨玉英;江宇泳;王宪波

    目的 探讨理气健脾方对肝硬化患者发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0年1月-2016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收治的符合入组标准的肝硬化伴食道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共计427例,随访1年,根据是否发生EGVB分为出血组和未出血组,通过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影响EGVB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并观察理气健脾方对EGVB的预防作用.结果 是否服用理气健脾方是影响肝硬化患者1年内EGVB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采用1∶1倾向性评分对2组进行匹配后,理气健脾方组1年内EGVB发生率21.9%,对照组为48.5%,理气健脾方组EGVB较对照组下降26.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2);2组发生EGVB患者自随访至出血时间,理气健脾方组为(8.4±0.3)个月,对照组为(5.3±0.2)个月,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理气健脾方能够降低肝硬化患者1年内EGVB发生率,延长肝硬化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不出血时间.

  • 中医外治法治疗慢性肾脏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白东海;方静;王艳云;张南南;孔令新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我国高发疾病,截至2012年统计结果显示,我国成人慢性肾脏病患病率已达到10.8%[1],国内外肾脏病科医师均在不断寻求和完善慢性肾脏病一体化治疗的佳方案.临床实践及研究证明,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脏病具有一定的优势.

  • 土荆芥挥发油对幽门螺杆菌甲硝唑耐药株及敏感株的体外抗菌作用研究

    作者:于靖;张学智;史宗明;黄秋月;叶晖

    目的 研究土荆芥挥发油对幽门螺杆菌(HP)甲硝唑耐药株及敏感株的体外抗菌作用.方法 选取HP甲硝唑耐药株(26695-16R、26695-8R16S、26695-2R8S)、敏感株(NCTC 11637、26695)作为实验菌株,采用倍比稀释法观察土荆芥挥发油对HP在不同浓度、不同作用时间下生长情况的影响,并测定其低抑菌浓度(MIC).结果 土荆芥挥发油在不同时间情况下对HP甲硝唑耐药株及敏感株的MIC值为4~256 μg/mL不等,其差异性随药物作用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结论 土荆芥挥发油对HP甲硝唑耐药株及敏感株均具有明确的抗菌作用,其抗菌效能与药物剂量呈正相关,并于72 h后趋向稳定.

  • 基于黏附机制探讨HP感染中医预防特色

    作者:黄秋月;于靖;叶晖;张学智

    幽门螺杆菌是胃内一种感染性致病菌,与多种胃肠道疾病密切相关,而西医根除治疗目前遇到诸多瓶颈.从现代医学关于幽门螺杆菌黏附机制的研究成果入手,结合中医对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认识,探讨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新方法、新手段.认为在幽门螺杆菌感染中,“湿热”为始动因素,应重视“脾胃湿热”病机,关注幽门螺杆菌黏附阶段,及时阻断其进一步感染;提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中西医结合、“病-证-体-方”四位一体、“治未病”阶段用药预防策略,为中医药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提供新的思路.

  • 从舌象变化探讨HP感染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机演变

    作者:李建祯;叶晖;刘倩;王灼慧;杨闪闪;张学智

    目的 从舌象变化探讨HP感染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机演变.方法 采用前瞻性单臂临床观察性研究设计,收集102例经内镜结合病理学检查及尿素13C呼气试验确诊慢性萎缩性胃炎HP感染的患者,四联疗法对根除HP治疗前后患者的舌象变化进行比较.结果 慢性萎缩性胃炎HP感染根除治疗前后患者的舌质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舌苔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感染根除治疗前舌苔以黄腻苔为主;HP感染根除治疗后舌苔以薄白苔为主.结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HP感染根除治疗前后舌苔变化有差异,HP感染根除治疗前舌苔以黄腻苔为主,苔黄腻多为湿热,病邪性质以“湿”“热”为主,表现为实证、热证.HP感染治疗后舌苔以薄白苔为主,表现为虚证、寒证.舌象变化的客观性提示HP感染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机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初期以邪实为主,后期以正虚为主.

  • 土荆芥对幽门螺杆菌感染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影响

    作者:史宗明;于靖;黄秋月;王灼慧;杨闪闪;张学智

    目的 观察幽门螺杆菌(HP)诱导小鼠胃炎模型肠道菌群结构和丰度的变化.获取盲肠内容物进行测序分析,通过分析肠道菌群结构的改变探究长期服用土荆芥提取物对小鼠的影响.方法 雄性昆明小鼠3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10只、模型组10只,土荆芥组10只.幽门螺杆菌感染成模后给药4周,同一时间取各组小鼠的新鲜直肠粪便.在Illumina HiSeq PE250高通量测序平台上对粪便样本中细菌16S rDNA-V3-V4区进行测序,对肠道菌群结构、丰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在门水平,幽门螺杆菌感染模型组拟杆菌门、变形菌门、疣微菌门、软壁菌门、放线菌门相对丰度降低,厚壁菌门相对丰度升高,与空白组和土荆芥组均有明显差异;在属水平,模型组乳杆菌属、双歧杆菌属相对丰度降低,拟杆菌属、瘤胃球菌属、颤杆菌和理研菌属、肠球菌属、肠单胞菌属等相对丰度升高.土荆芥组肠单胞菌属和理研菌属相对丰度升高,肠球菌属相对丰度降低.结论 HP的定植会显著改变肠道菌群结构,肠道菌群的丰度和多样性降低,HP感染胃炎的发病过程可能与益生菌群减少,有害菌群增加有关.土荆芥干预可以改善HP感染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增加菌群多样性.

  • 中药为主非抗生素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78例回顾性分析

    作者:丰胜利;叶晖;张默;张学智

    目的 分析中药为主非抗生素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效果.方法 将2013年10月-2016年2月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中医中西医结合科的78例HP感染患者分为A组48例、B组19例、C组11例,A组给予荆花胃康胶丸联合益生菌复合乳酸菌胶囊口服,B组给予荆花胃康胶丸口服,C组给予荆花胃康胶丸联合中药复方煎汤剂口服,疗程均为4周.观察各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变化,统计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HP根除率,记录DOB值.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3种疗法中医症状积分均降低(P<0.05),其中荆花胃康胶丸联合煎汤剂降低明显(P<0.05).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且依从性良好.78例患者HP转阴25例,根除率32.1%.A组转阴16例,根除率30.0%;B组转阴5例,根除率26.3%;C组转阴4例,根除率36.3%.53例未转阴患者,3例DOB值较治疗前增高,其余50例DOB值均较治疗前下降.结论 中药为主非抗生素疗法可改善HP感染患者的症状,但HP的根除率有限.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脾胃湿热证的相关性探讨

    作者:杨闪闪;王灼慧;张学智;叶晖

    HP与湿热病邪之间存在密切联系,湿热所产生的局部微生态环境有利于HP的定居、生长和繁殖.诸多实验和临床研究都表明脾胃湿热的环境下HP感染率较高.临床诊断HP感染要注重结合脾胃湿热证的舌苔,尽可能有针对性地加以初步筛查,治疗HP感染要注重调节和改善脾胃湿热证患者的体质,尽可能从根本上改变HP的生存环境,这为诊断、治疗和预防HP感染提供了新的思路.

  • 《全国中西医整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病-证”共识》特色解析

    作者:叶晖;丰胜利;张学智

    2018年8月4日,第十三届全国幽门螺杆菌及消化疾病诊治临床论坛在北京胜利召开,会议正式发布了由北京医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中国幽门螺杆菌信息中心等单位共同组织制定的首部《全国中西医整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病-证”共识》[1](以下简称《共识》).《共识》指出了当前我国幽门螺杆菌治疗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同时针对临床困惑,给出了相应的治疗策略,率先为中西医整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疾病提供了指导.为了帮助中、西医医师更好地理解,本文对共识的特色内容和理念进行解读和阐发,同时提出设想.

  • 六君子加减方治疗HP根除后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疗效观察

    作者:王灼慧;成虹;叶晖;刘倩;杨闪闪;李建祯;张学智

    目的 观察六君子汤加减治疗HP根除后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效果.方法 HP根除后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患者34例,均为脾胃虚弱型,均给予六君子加减方加减治疗6个月,评价患者临床症状、胃黏膜病理改善情况及安全性.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个月患者胃脘胀满、胃脘疼痛、乏力、气短、食少纳呆、胃中嘈杂、嗳气反酸、口干口苦、恶心呕吐的积分及总分降低(P <0.017),治疗6个月时大便溏稀积分降低(P<0.017);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及病理总积分下降(P<0.05).临床症状总有效率97.1%,肠上皮化生总有效率为58.1%.完成内镜复查的31例患者均未复发,且生命体征、肝功能、肾功能均未出现异常.结论 六君子加减方能明显缓解HP根除后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胃黏膜病理变化,且安全性高.

  • HP感染根除治疗与舌象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刘倩;叶晖;成虹;王灼慧;杨闪闪;黄秋月;张学智

    目的 探讨HP根除治疗与舌象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在查阅文献,综合相关专家意见的基础上,设计舌象调查表,采集129例HP阳性患者的舌象信息,录入“HP感染中西医结合临床数据库”,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129例经HP根除治疗并复查为阴性的患者治疗前后舌色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红舌(鲜红舌+暗红舌+绛红舌)所占比例明显下降,淡红舌所占比例上升;治疗前后不同种类舌苔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舌苔黄者所占比例降低,舌苔白者所占比例升高,治疗前后苔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前后苔质腻与不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根除治疗后舌象变化显著,根除治疗后红舌、黄苔所占比例降低.

  •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发生与临床不合理用药的相关性

    作者:邹凤丹;郭桂明

    目的 分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的原因与临床不合理用药之间的关系,总结相关应对措施,促进临床安全、合理地使用中药注射剂.方法 回顾性分析913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并对中药注射剂的用法用量是否适宜进行点评,并对医护人员开展“对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掌握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 913例报告中,涉及中药注射剂38种;发生不良反应的女性患者所占比例(61.45%)高于男性患者(38.55%),发生不良反应/事件的患者年龄51~80岁的中老年患者占68.35%;913例报告表中,记录详细的356例中,有183例未按照说明书用法用量使用,属于不良事件(ADE);其余173例按照说明书用法用量使用,属于不良反应(ADR).结论 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不仅与注射剂本身因素、患者自身因素相关,更与临床不合理用药密切相关,医护人员应加强对中药注射剂合理使用的学习,是促进中药注射剂安全、规范、合理使用的关键.

  • 基于临床中药学思维的半夏泻心汤临床用药探析

    作者:巩颖;顾媛媛;刘文亚;赵薇;韩沙溪;何婷

    半夏泻心汤临床常用单味药剂量低于张仲景经方中记载;为保障临床用药安全,现方中君药半夏较少使用生品,多根据患者病因病机和各炮制品功效及主治,使用法半夏、姜半夏、清半夏.当今临床处方药物剂量、组方规律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已与经方产生差异,可通过医药结合的临床中药学思维,探讨经方组方法度和现代中药药理,使经方得到合理应用.

  • 13例补骨脂致肝损害的特点分析

    作者:王海征;林晓兰;张鹏

    目的 通过对服用补骨脂及其制剂导致肝损害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补骨脂及其制剂导致肝损害的特点.方法 收集1987-2017年间在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和外文数据库(PubMed)发表的补骨脂及其制剂导致肝损害相关文献,并进行分析.结果 共收集到13例补骨脂及其制剂致肝损害的病例,其特点主要为服药时间长、常规及超量均可导致肝损害.结论 服用补骨脂期间应按疗程服用同时加强肝功能监测.

北京中医药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