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呼吸系统疾病 > 临床肺科杂志

临床肺科

临床肺科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Pulmonary Medicine 림상폐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安徽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 解放军第105医院
  • 影响因子: 1.4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9-6663
  • 国内刊号: 34-1230/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6-17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肺科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安徽
  • 主编: 许学受
  • 类 别: 呼吸系统疾病
期刊荣誉:
  • 乌司他丁保护心肺复苏术后脏器生理功能的佳剂量临床研究

    作者:张裘;沈倩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乌司他丁对心肺复苏术后脏器生理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行心肺复苏术的患者80例,根据乌司他丁的剂量将其分为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每组各40例.高剂量组应用100万U/d的乌司他丁,低剂量组应用20万U/d的乌司他丁.检测并对比两组患者ROSC(自主循环恢复)后即刻、24h、48h、72h的CK-MB(肌酸激酶同工酶)、HDBH(α-羟丁酸脱氢酶)、m-AST(谷草转氨酶同工酶)等心肌酶学指标及AST(谷草转氨酶)、ALT(谷丙转氨酶)等肝功能指标及BUN(尿素氮)、Cr(肌酐)等肾功能指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PR-MODS(复苏后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和28d存活率.结果 两组患者ROSC后即刻的各项心肌酶指标、肝功能指标、肾功能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ROSC后24h、48h、72h各项指标均先升高再下降,且高剂量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低剂量组(P<0.05).高剂量组治疗后PR-MODS发生率显著低于低剂量组(χ2=4.114,P<0.01);高剂量组治疗后28d存活率显著高于低剂量组(χ2=4.073,P<0.01).结论 高剂量乌司他丁可有效保护心肺复苏术后脏器生理功能,降低PR-MODS的发生率,提高存活率.

  • 探讨高频超声在肺周围病变穿刺活检中的应用

    作者:里子彧;金壮;曹军英;张筠;高越;于馨;牟泳霖;李小茜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在肺周围病变穿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142例肺周围病变的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其中使用高频超声引导者79例,使用低频超声引导者63例.按照病灶与胸膜贴合处直径不同分为三组,分别比较高频超声与低频超声在超声引导下经皮肺周围占位穿刺活检的成功率.结果 高频超声在病灶与胸膜贴合处直径<2.0cm时穿刺成功率为94.0%,低频超声在病灶与胸膜贴合处直径<2.0cm时穿刺成功率为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当病灶与胸膜贴合处直径<2.0cm时,应用高频超声引导肺穿刺更安全且成功率更高.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潘蔚;杜娟;栾念旭

    目的 探讨慢阻肺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为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104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及体质指数)、营养支持途径(肠内营养支持及全静脉营养支持)、是否应用抑酸药、是否合并基础疾病、呼吸机通气时间等与VAP发生的关系.结果 除性别外,患者年龄(≥60岁)、体质指数(≥25 kg/m2)、全静脉营养支持途径、应用抑酸药、合并基础疾病及呼吸机通气时间(≥4 d)等均可增加VAP的发生率,其VAP的发生率分别为48.61%、59.09%、64.29%、51.72%、60.00%及50.75%,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表明,年龄(≥60岁)、体质指数(≥25 kg/m2)、全静脉营养支持、应用抑酸药、合并基础疾病及呼吸机通气时间(≥4 h)均是影响V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发生VAP的影响因素较多,临床治疗中应合理控制患者的体重、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早期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合理应用抑酸药物,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以减少VAP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 莫西沙星溶液雾化吸入对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多项指标的影响

    作者:陈湖海;黄涛

    目的 研究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应用莫西沙星雾化吸入治疗中,患者血清炎症介质与血气分析指标的改变.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抗感染,支持等常规治疗,并给予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莫西沙星雾化吸入治疗(不给予硫酸沙丁胺醇).结果 治疗两周后两组患者IL-10、IL-18、TNF-α、CRP以及PaO2、PaCO2均比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P<0.01).结论 莫西沙星雾化吸入能够有效改善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

  • Ⅳ期非小细胞肺癌姑息放疗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科;张弓;谢丛华;周云峰

    目的 探讨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姑息放疗在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是否可以提高生存期,并分析不同放疗剂量和治疗方式于患者的获益情况.方法 收集2007.1-2011.12就诊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的209例Ⅳ期NSCLC患者资料,建立数据库.记录患者的治疗情况并随访.使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患者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209例Ⅳ期NSCLC患者中,所有Ⅳ期NSCLC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3.7个月,总的1、2年生存率分别为53.1%、18.2%;姑息放疗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及1、2年生存率均明显高于未行姑息放疗组(分别为15个月,62.9%、22.9%;12个月,43.3%、13.5%,P<0.05).结论 Ⅳ期NSCLC患者中,局部病灶行姑息放疗在缓解症状同时还可以提高生存率.

  •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辅助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疗效影响

    作者:黄一明;周德枚;李剑鹏;游达铭

    目的 探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辅助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3月至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9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抗结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左氧氟沙星,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氯化物、葡萄糖水平高于对照组,蛋白质、白细胞、压力水平低于对照组,HAMA得分低于对照组[(14.71±3.11)VS(17.94±4.25)](P<0.05),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随访结果 显示,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优于对照组.结论 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使用左氧氟沙星进行辅助治疗疗效显著.

  • 孟鲁斯特治疗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及Th1、Treg平衡的调节作用

    作者:李俊

    目的 探讨孟鲁斯特治疗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及Th1、Treg平衡的调节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3年5月-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10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综合性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综合性治疗的基础上,睡前口服孟鲁司特,每次10mg,每日一次;综合评价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情况及Th1、Treg平衡转归情况,并作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EV1、FEV1/FVC及PEF值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大(P<0.05);且治疗前后,观察组患者的FEV1、FEV1/FVC及PEF值改善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Th1及Treg值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12周、24周,观察组患者的Th1值显著小于对照组,Treg值显著大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孟鲁斯特治疗对支气管哮喘的效果确切,与常规综合性治疗,可协同改善患者的肺功能,调节Th1、Treg平衡,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CPAP治疗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血气指标的影响

    作者:林伟斌

    目的 研究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CPAP对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 从2010年2月到2014年2月,于我院共有74例新生儿病患被诊断为呼吸窘迫综合征.以数字法随机分成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7例).其中治疗组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进行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治疗疗效,以及两组患儿血气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显效占比48.65%(18/37),总有效率为94.59%(35/3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4.32%(9/37),75.68%(28/37);治疗后治疗组PH值以及P(CO2)/mmHg和P(O2)/mmHg改善程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患儿PEEP/cmH2 O与FiO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前两组患儿OI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CPAP治疗NRDS疗效显著,且能显著改善患儿血气指标,值得推广.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对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作者:李晓霞;陆霓虹;方如意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异常肺功能对心脏结构、左心功能的影响,并分析其与运动耐力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11月在本院呼吸科门诊随访的慢阻肺稳定期患者70例,男性52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69.14±7.40岁.对照组50例为门诊健康体检者,男28例,女22例,平均70.93±6.44岁.70例患者分为Ⅰ、Ⅱ、Ⅲ级三个组.慢阻肺组及健康对照组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右心腔内径大小、左心室舒张功能及肺动脉收缩压(SPAP).三个组与健康对照组完成左右心腔大小、左心室舒张功能比较、慢阻肺三个组完成六分钟步行距离的比较,对检测结果 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三个组之间肺功能指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三个组的左右心腔大小均小于对照组,四个组之间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组功能残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RC%pre)和残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RV%pre)与左心房内径(LAID)、右心房内径(RAI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右心室内径(RVID)呈负相关性;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深吸气量/肺总量(IC/TLC)、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DLco%pre)与左心房内径(LAID)、右心房内径(RAI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右心室内径(RVID)呈正相关;(3)深吸气量/肺总量(IC/TLC)及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二尖瓣口舒张晚期血流速度(E/A)均是患者运动耐力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随着患者轻到中度分期增加,左右心腔大小逐渐缩小.静态肺过度充气的生理指标对患者心腔大小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 社区获得性肺炎PCT、CRP、胸部CT影像对病情判断相关性分析

    作者:文亨军

    目的 探讨血清PCT、CRP与胸部CT评分在评估CAP严重程度及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 研究对象为临床资料完整的CAP患者40例,检测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第3天PCT、CRP,胸部CT评分的差异.结果 血CRP值在入院时与胸部CT表现无明显相关性,在入院后第三天有相关性.而血清PCT在肺部感染后短期内升高,其血清浓度与入院时及治疗3天相应时间胸部CT表现有明显相关性.结论 PCT对于评价CAP的严重程度与胸部CT表现一致,CRP临床评估价值滞后于PCT,PCT更较CRP对于病情严重性及疗效判断有指导意义.

  • 红细胞分布宽度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孙艳;杨瑞青

    目的 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在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80例AECOPD住院患者、42例慢阻肺门诊随诊患者、50例健康对照组的资料,对比RDW、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的差异.AECOPD患者中根据肺功能GOLD分级分为GOLDⅡ级、GOLDⅢ级、GOLDⅣ级,对比三组的RDW、RBC、Hb;AECOPD中按是否合并二氧化碳(CO2)潴留、肺动脉高压分为A组(既无CO2潴留又无肺动脉高压)、B组(单纯CO2潴留)、C组(单纯肺动脉高压)、D组(合并CO2潴留、肺动脉高压),比较四组RDW水平,并分析AECOPD患者住院总时间、住院总费用与RDW的相关性.结果 1.RDW水平在AECOPD组、慢阻肺组、健康对照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BC、Hb在三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AECOPD中按GOLD分级:GOLDⅡ级、GOLDⅢ级、GOLDⅣ级三组RDW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BC、Hb差异无意义(P>0.05),三组RDW水平Ⅳ级(13.6±1.3)%>Ⅲ级(13.2±1.1)%>Ⅱ级(12.6±0.7)%;3.AECOPD中按是否合并二氧化碳(CO2)潴留、肺动脉高压:四组RDW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RDW值与住院总时间、住院总费用呈正相关(r=0.836,P=0.00;r=0.766,P=0.00).结论 RDW可被视作是评估AECOP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标志物.

  • 基因芯片技术在煤工尘肺合并肺结核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建坤;王洪武;陈刚;陈东进;邹珩;张洁莉;周云芝;张楠

    目的 研究基因芯片技术在煤工尘肺合并结核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所有病人均留取合格痰液,通过基因芯片技术做分枝杆菌菌种鉴定,如为结核分枝杆菌,则做耐药基因检测.结果 结果 显示,结核分枝杆菌阳性病人共15人,阳性率为60%,非结核分枝杆菌病人共10人,阳性率为40%,结核分枝杆菌中有1例对异烟肼耐药,耐药率为6.7%.在10例非结核分枝杆菌中,胞内分枝杆菌6例,占60%,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1例,占10%,龟脓或脓肿分枝杆菌1例,占10%.结论 胞内分枝杆菌为非结核分枝杆菌主要致病菌种;基因芯片技术具有简便、快速等特点,可准确区分结核分枝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并可鉴定至种或群,可做耐药监测,可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有力的支持.

  • 信必可治疗CVA的疗效及对细胞因子和小气道功能的影响

    作者:徐栋辉;邱忠民;徐镶怀

    目的 探讨信必可辅助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细胞因子、小气道功能的影响作用.方法 选取本院呼吸内科2015年4月-2015年12月收治的98例CVA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50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措施(常规组),48例患者加用信必可进行辅助治疗(信必可组),观察治疗效果差异.结果 治疗前,信必可组和常规组的日间、夜间咳嗽症状积分、细胞因子、EOS计数、小气道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信必可组患者的日间、夜间咳嗽症状积分、血清hs-CRP、IL-4、TNF-α及EOS计数显著的低于同期常规组患者(P<0.05);信必可组FEF25%、FEF50%、FEF75%测定值显著的高于同期常规组患者(P<0.05).结论 信必可辅助治疗CVA患者能够更加显著的改善患者的咳嗽情况,降低炎症反应水平,改善气道功能.

  • 降钙素原水平变化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BODE指数的关系

    作者:张俣;王利平;李晓萍;王筠;赵静;王海旭;刘北林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血浆降钙素(PCT)水平变化以及与BODE指数的相关性研究.方法 选择2014年5月至9月收治的AECOPD患者120例,按GOLD综合评估按病情由轻至重分组,A、B、C、D四组,以上患者经治疗后病情基本恢复到急性加重前的状态为稳定期组,测定肺功能、 六分钟步行距离,评估呼吸困难程度,计算体质指数,计算BODE指数,选取同期于我院体检的健康人80例为健康对照组,分别在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稳定期以及健康组采空腹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血浆PCT水平,分析慢阻肺患者血浆PCT水平变化以及在不同BODE指数级别中的变化.结果 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浆PCT显著高于慢阻肺缓解期、健康组,并随病情评估分级升高,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BODE指数级别分级,PCT水平逐级增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ODE指数1级组的PCT水平与健康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PCT水平与BODE指数呈正相关(P<0.05).结论 慢阻肺患者血浆PCT水平明显升高并与BODE指数有良好的相关性,,临床可将其用于作为评估患者病情程度及预后的指标.

  • 呼吸机环路给氧在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胡志东

    目的 探讨呼吸机环路给氧应用于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8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呼吸机环路给氧,对照组患者给以常规的氧源供氧,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呼吸频率、心率、血气分析各项指标的变化,并对比两组患者于呼吸机相关肺损伤的发生率.结果 与治疗前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心率及呼吸频率在治疗后1-2h及12-24h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在治疗前后心率及呼吸频率均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pH值、PaCO2及PaO2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治疗前后pH值、PaCO2及PaO2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通气期间均未出现与呼吸相关的肺损伤及其他并发症.结论 在给氧设备不完善时,为抢救危重症患者,可以进行呼吸机环路给氧.

  • 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血清sST2、NT-proBNP、超声心动图参数的变化特征及相互关系

    作者:李生浩;徐肇元;周宇航;肖怡;杜映荣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人基质裂解素2(soluble human stromelysin-2,sST2)对肺源性心脏病(以下简称肺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3月31日期间我科诊治的肺心病患者57例作为研究组,根据氮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分为:A1组27例(NT-proBNP<4000 pg·mL-1)、A2组30例(NT-proBNP≥4000pg·mL-1),以同期我院21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N组),所有受试者年龄≥45岁,组间年龄、性别无差异(P>0.05).所有受试者完成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并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定量检测静脉血清sST2浓度,分析sST2、NT-proBNP、超声心动图参数的变化特征及相互关系,探讨sST2对肺心病的诊断价值.结果 (1)A2组sST2高于N组和A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sST2和NT-proBNP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538,P<0.05;(3)sST2和右室内径、右室流出道内径、肺动脉压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513,0.492,0.421),P<0.05.结论 sST2可作为肺心病诊断的生物学标志物.

  • 内科胸腔镜在自发性气胸中的应用

    作者:张晶;雷军荣;罗国仕;魏娜;雷怀定

    目的 探讨内科胸腔镜在自发性气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分析37例持续漏气5天以上的自发性气胸患者,其中15例接受了内科胸腔镜手术,22例接受了闭式胸腔引流术;主要分析指标包括术后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出现复张性肺水肿例数、术后24小时疼痛评分以及两组病人术后肺与胸膜并发症、转开胸手术例数、1年内气胸复发例数.结果 与单纯闭式胸腔引流术组相比,内科胸腔镜手术组术后引流时间[(4.13±1.46)vs(12.41±6.96),P=0.000]、术后住院时间[(7.47±4.42)vs(16.08±8.64),P=0.000]、出现复张性肺水肿例数[(0)vs(5%),P=0.028]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术后24小时疼痛评分、肺与胸膜并发症、转开胸手术及1年内气胸复发例数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于持续漏气的自发性气胸,相比单纯的闭式胸腔引流术,内科胸腔镜手术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能显著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 孟鲁司特咀嚼片对咳嗽变异性哮喘肺功能的影响

    作者:庄明凤;马敬斌;殷汝昌;盛方红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咀嚼片对咳嗽变异性哮喘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72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剂1mg/次,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联合应用孟鲁司特咀嚼片4mg/次,两组患儿疗程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肺功能及炎性因子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1.7%,显著高于对照组77.8%(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咳嗽缓解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及平均治疗时间显著缩短,PEF、FEV1、FVC及FEV1/FVC水平显著提高,TNF-α、IL-6、hs-CRP水平显著降低,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随访,观察组复发率5.6%显著低于对照组22.2%(P<0.05).结论 孟鲁斯特联合布地奈德能够显著提高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疗效.

  • 宝鸡地区197例支气管镜活检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贾乐;张耀荣;惠新利;李苗苗

    目的 探讨宝鸡地区支气管镜活检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2013年4月至2015年5月期间宝鸡市中医医院和宝鸡高新人民医院197例支气管镜肺活检(Transbronchial lung biopsy,TBLB)的临床资料,病理诊断,及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女:男=1:2.18,年龄>50岁占70.07%,临床诊断为6类30余种疾病.病理诊断:炎症类125例占63.45%,组织描述(无诊断)39例占19.80%,肺癌33例占本组16.75%.①14例临床诊断肺癌病理符合率为57.14%;②38例肺占位或结节病理证实为癌16例占42.11%,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临床诊断,包涵了肺部多种病变.结论 利用支气管镜进行肺部病灶钳夹、透壁、针吸活检是肺部病变诊断理想的技术方法 ,特别是对肺肿瘤及占位性病变诊断意义重大;微小活检有一定的局限性,组织描述报告需结合临床分析;本组资料具有地区特征.

  • 高危医务人员潜伏性结核感染的实验室检测指标分析

    作者:许怡;王瑜玲;阎纳新;郭云;马艾;杨莉

    目的 通过对结核病高危医务人员的结核菌感染状况进行筛查,以了解分析结核病高危医务人员潜伏性结核感染的现状.方法 对高危医务人员组、相关实验室人员组和普通人群对照组分别进行结核菌素试验和γ干扰素释放试验的检测.结果 高危医务人员组、相关实验人员组、普通人群对照组之间的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高危医务人员组结核菌素实验的强阳性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对照组(P<0.05);高危医务人员组和相关实验人员组γ干扰素释放试验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对照组(P<0.05).结论 高危医务人员及相关实验室人员受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的危险性高,需要提高认识,预防医院感染.

  • 肺癌患者胆碱激酶(Chok)及胆碱磷酸胞苷转移酶(PCYT)基因的表达水平研究

    作者:宋华勇;张帆;历永强;段永建;修雁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胆碱激酶及胆碱磷酸胞苷转移酶基因的表达水平.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就诊于我院接受11 C-胆碱PET/CT显像的可疑肺癌患者共68例,术后选取病变组织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每例患者病变组织周围≥5cm处的正常组织作为自身对照组,将两组的组织分别进行病理检查和RT-PCR检测,分析两组患者病变组织胆碱激酶及胆碱磷酸胞苷转移酶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 经RT-PCR检测,50例放射性高摄取的肺癌组织中Chok(0.75±0.13)和PCYT(0.73±0.21)基因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0.34±0.11)、(0.35±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9例放射性高摄取的肺癌组织和10例良性病变组织中Chok和PCYT基因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部分肺癌患者存在胆碱激酶及胆碱磷酸胞苷转移酶基因表达水平的升高.

  • 血浆膜微粒水平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孙静

    目的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循环中细胞膜微粒的水平与肺功能进行检测,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本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慢阻肺患者106例,包括稳定期患者和急性加重期患者各53例,并选取同期的健康体检者53例为对照组;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患者和53例健康志愿者血浆膜微粒水平,包括内皮细胞膜微粒(EMP)、血小板膜微粒(PMP)、组织因子阳性膜微粒(TF+MP),并记录肺功能情况,探讨膜微粒水平与慢阻肺肺功能变化的相关性.结果 3组血浆EMP和PM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慢阻肺稳定期组的EMP和PMP水平显著低于AECOP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EMP和PMP水平显著低于稳定期和急性加重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血浆TF+M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慢阻肺患者EMP水平与肺功能中的FEV1、FEV1/FVC均呈负相关(P<0.01);PMP水平与肺功能中的FEV1、FEV1/FVC均呈负相关(P<0.01);TF+MP水平与肺功能中的FEV1、FEV1/FVC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内皮细胞膜微粒、血小板膜微粒水平变化与慢阻肺及其急性加重过程密切相关,可作为其诊断和疾病进展的生物学标志物之一.

  • 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86例分析

    作者:戴瑞;刘亢亢;牛曼曼;汪燕

    目的 探讨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12月诊断为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86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将患儿依不同用药方案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糖皮质激素及静脉丙球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各43例.观察两组患儿热程、咳嗽缓解、住院天数、血白细胞、CRP、肺部影像学改变及恢复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儿热程、咳嗽缓解、住院天数、肺部病灶吸收情况较对照组均明显缩短,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治疗过程中,使用糖皮质激素和静脉丙种球蛋白,可以缩短病程,改善患儿症状和病情.

  • 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血清8种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检测分析

    作者:周博

    目的 探讨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常见呼吸道病原体感染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11月收治的962例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进行研究,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腺病毒、肺炎支原体、嗜肺军团菌、呼吸道合胞病毒、乙型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肺炎衣原体、副流感病毒等8种常见的呼吸道病原体进行检测,以了解感染情况.结果 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总体阳性率27.55%,单项阳性率22.77%,多项阳性率4.78%.年龄高的儿童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阳性率较高.单一病原体感染中,各年龄段儿童均以肺炎支原体、副流感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为主,其余病原体阳性率较低.各季节病原体IgM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932,P<0.05).其中春季和冬季的阳性率较秋季和夏季高.男性阳性率为23.34%,女性阳性率为35.67%,IgM抗体阳性率不同性别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851,P<0.05).结论 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主要感染肺炎支原体、副流感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在春冬季高发,女性儿童及年龄较大的儿童感染率更高.

  • 罗格列酮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肺损伤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静;赵亮

    目的 观察罗格列酮辅助治疗对重症胰腺炎(SAP)致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2014年4月到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SAP伴发急性肺损伤患者96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对照组和罗格列酮治疗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罗格列酮4mg,2次/d.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氧合指数(PaO2/FiO2).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炎症因子使用ELISA法检测.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PaO2和PaO2/FiO2肺功能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但观察组对PaO2和PaO2/FiO2的升高作用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IL-6和TNF-α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均显著减低(P<0.05或P<0.01),但观察组对IL-6和TNF-α的减低作用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3.8%(45/48),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1.3%(39/48)(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不良反应率为10.4%(5/48),对照组临床治疗不良反应率为8.3%(4/48),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罗格列酮抑制SAP患者炎症反应,对SAP肺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临床疗效显著,使用安全.

  • 生物免疫疗法联合放化疗应用于局限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石文波;曹华;冉瑞智;张芳;幸茂辉

    目的 探讨生物免疫疗法联合放化疗应用于局限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10例局限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55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单纯同步放化疗,观察组给予生物免疫疗法联合放化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月后的近期疗效,治疗前后的T细胞亚群CD3+、CD4+/CD8+、NK水平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完成率、完全以及部分缓解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后的CD3+、CD4+/CD8+、NK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CD3+、CD4+/CD8+、NK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中出现发热、粒细胞减少以及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生物免疫联合放化疗能够使得局限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疾病控制率提高,增强机体免疫能力,降低毒副作用,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内科胸腔镜对老年患者渗出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及安全性

    作者:熊洁;任小平;魏声泓;杨茁;任亚娟

    目的 评价局麻下内科胸腔镜对老年患者不明原因渗出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79例不明原因老年患者渗出性胸腔积液经内科胸腔镜检查的诊断结果 及不良反应.结果 167例患者明确诊断,诊断率93.3%.恶性胸腔积液99例(55.3%),结核性胸膜炎58例(32.4%);恶性患者年龄大、病程长,胸水多为血性,癌胚抗原水平较高;结核性患者年龄偏小、病程短,胸水多为浅黄色,腺苷脱氨酶水平较高.患者耐受性好,主要不良反应为胸痛.结论 老年患者不明原因渗出性胸腔积液多为恶性肿瘤及结核所致,内科胸腔镜检查诊断率高,不良反应少.

  • PCT、Hs-CRP和AIS-APS对SAP风险评估的价值

    作者:朱刚;钟平;刘彬;马争飞;苏永兴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急性缺血性卒中相关性肺炎评分(AIS-APS)对缺血性卒中相关性肺炎(SAP)风险评估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6月-2016年3月在我院神经重症监护室住院患者共60例,根据是否患SAP分为SAP组和对照组,入院时测定每位患者血清PCT、Hs-CRP及进行AIS-APS量表检查.根据AIS-APS分为低危组(0-13分)、中危组(14-20分)、高危组(21-35分).结果 共24例患者发生SAP(40.0%),与对照组相比,SAP组PCT、Hs-CRP、AIS-APS均升高(tP=25.92 P<0.05;th=2.05P<0.05;ta=12.66 P<0.05).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SAP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0.77 P<0.05).结论 PCT、Hs-CRP、AIS-APS对SAP风险评估具有重要价值,AIS-APS为SAP提供了分层诊治的依据.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外周血降钙素原水平的改变及与肺功能关系的临床研究

    作者:郑全理;王向伟;杨飞丹

    目的 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血液学指标水平的改变,并分析与肺功能关系,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列为观察组.另纳入在我院接受复查的稳定期慢阻肺患者作为对照组.本研究共纳入患者87例,其中观察组42例,对照组45例.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降钙素原(PCT)等血液学指标水平,并分析临床意义.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CPIS评分(5.22±1.35 vs 1.07±0.39;t=19.760,P<0.01)及Borg评分(2.31±0.73 vs 0.36±0.12;t=17.67,P<0.01),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外周血TNF-α、CRP及PCT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以0.71 ug/L为截点值,PCT诊断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敏感性为92.86%,特异性为88.89%,曲线下面积为0.91,优于CRP及TNF-α.观察组患者外周血PCT水平与CPIS及Borg评分均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外周血PCT水平显著升高,且其水平与患者肺部感染程度及肺功能障碍正相关.

  • 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中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变化

    作者:韩兆勇;王嘉漫;包红;周玎;沈瑶

    目的 观察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中血清脂联素变化水平,并探讨与肺炎严重程度(SCAP score)评分、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的关系.方法 采集134例CAP患者入院时的数据,依据新的IDSA/ATS的诊断标准区分重症及轻中度CAP,分别依据SCAP score评分系统予以评分,并检测入院当日(D1)、第七天(D7)血清脂联素水平,同时检测血清PCT、CRP含量.并与32个健康对照组的血清脂联素数据予以比较.结果 CAP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在D1和D7有明显的区别(7.36±2.97 ug/mL和9.44±2.65 ug/mL,P=0.04),入院D1与对照组比较(11.2±2.23 ug/mL)明显降低(P<0.01).D1脂联素水平和PCT及SCAP score比较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分别为r=-0.55,P<0.01和r=-0.59,P<0.01).结论 在这个初步的临床实验中,CAP患者D1脂联素水平和正常对照组是明显降低的,脂联素分别和PCT及SCAP score评分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这些数据提示脂联素在CAP的炎症反应阶段可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 EGFR、ALK和Ki-67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分析

    作者:张连美;仲纪祥;孙苏安

    目的 探讨EGFR、ALK和Ki-67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考察EGFR、ALK和Ki-67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对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探讨EGFR、ALK和Ki-67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相关性分析.结果 EGFR、ALK和Ki-67在非小细胞肺癌表达阳性率(65.0%,14.0%,87.0%)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3.0%,0%,0%)(P<0.05);EGFR蛋白在女性、有淋巴结转移患者中的阳性率显著高于男性、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ALK蛋白在无吸烟史、鳞癌、低分化组患者中的阳性率显著高于有吸烟史、腺癌、高-中分化组患者(P<0.05),Ki-67蛋白在低分化组、有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5cm的患者中阳性率显著高于高-中分化组、无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5cm患者(P<0.05);在非小细胞肺癌中,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EGFR和ALK表达呈负相关(r=-0.165,P=0.006),EGFR和Ki-67表达呈正相关(r=0.361,P=0.013),ALK和Ki-67表达无相关性(r=0.097,P=0242).结论 EGFR、ALK和Ki-67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均呈高表达,EGFR、ALK和Ki-67表达有相关性,可能在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相互作用,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 重症肺炎患儿凝血指标、血小板参数测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杜江滨;王健;蔡泽波;罗嘉静

    目的 探讨重症肺炎患儿凝血指标、血小板参数测定的意义.方法 选择95例重症肺炎患儿(病例组)和40例健康体检儿童(对照组),将重症肺炎患儿按照血清降钙素原(PCT)的检测结果 分为A组(<2.0ng/mL)和B组(≥2.0ng/mL),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抗凝血酶Ⅲ(AT-Ⅲ)、D-二聚体(D-D)、血小板计数(PLT)和平均血小板体积(MPV)检测,将检测结果 进行组间比较,并比较A组和B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发生率.结果 病例组AT-Ⅲ活性低于对照组(P<0.01),D-D、PLT、MPV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A组AT-Ⅲ活性、PLT、MPV水平高于B组(P<0.01),D-D水平低于B组(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B组DIC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重症肺炎患儿存在着凝血纤溶功能障碍,进行凝血指标和血小板参数测定可尽早发现凝血功能异常,有助于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改善预后.

  • 诱导痰过敏毒素C5a在支气管哮喘中的变化特点研究

    作者:丁劲

    目的 探讨诱导痰过敏毒素C5a在支气管哮喘中的变化特点及其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1月-12月本院呼吸内科确诊的10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急性发作期患者59例(急性发作期组)、缓解期患者41例(缓解期组),另选取非哮喘自愿者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三组诱导痰中过敏毒素C5a、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18(IL-18)、白细胞介素-23受体(IL-23r)的水平,测定三组对象的肺功能指标.结果 三组对象诱导痰中过敏毒素C5a、IL-17、IL-18及IL-23r水平比较,急性发作期组、缓解期组和对照组的诱导痰中过敏毒素C5a、IL-17、IL-18及IL-23r水平逐渐降低且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对象FEV1/FVC、FEV1%pred比较,急性发作期组、缓解期组和对照组的FEV1/FVC、FEV1%pred水平逐渐升高,且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患者诱导痰中IL-17、IL-18及IL-23r水平与过敏毒素C5a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FEV1%pred与过敏毒素C5a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 过敏毒素C5a与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有关,并且与患者的病情、气道炎症反应有关.

  • 胸腺五肽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及疗效观察

    作者:李营

    目的 观察胸腺五肽联合抗结核药物对复治涂阳肺结核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94例,均为本院2013年6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依据患者入院顺序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予以胸腺五肽与常规抗结核药物联合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并统计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另选健康体检者47例,检测三组人群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统计三组的检测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痰菌转阴率、病灶吸收率及空洞闭合率均显著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体检组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CD8+水平显著升高,CD3+、CD4+、CD4+/CD8+水平显著下降(P<0.05);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治疗后治疗组的CD8+水平显著下降,CD3+、CD4+、CD4+/CD8+水平显著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腺五肽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可提高复治涂阳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故应予推广使用.

  • 危重症患者气管插管后低血压危险因素分析与预后研究

    作者:李吉明;杨建中;彭鹏;潘攀;李雯莉;张晓霞;玉素甫江·牙库甫

    目的 研究重症患者实施气管插管后低血压的危险因素及患者预后情况,为重症临床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我院重症医学科2年来有关气管插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为插管后低血压组和插管后血压正常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得出导致插管患者出现血压下降的危险因素,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血压下降与危险因素的相关性.预后主要指标为28天死亡率,次要预后指标为ICU住院天数和总的住院天数.结果 106例患者纳入分析,其中32例气管插管后发生低血压,单因素分析后有5个因素被认为是有意义的,包括插管前收缩压、插管前舒张压、体重、体重指数、呼吸系统疾病等,对单因素分析结果 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插管前收缩压、插管前舒张压、体重为患者气管插管后发生低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低血压组28天死亡率较血压正常组明显增高(34.37%比12.16%,P=0.03),ICU住院天数和总住院天数无明显差异.结论 重症患者气管插管后发生低血压多见于低体重且合并低血压患者,插管后发生低血压会增加患者28天死亡率.

  • 女性更年期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低剂量螺旋CT动态扫描与CD4+T淋巴细胞相关性分析

    作者:张全禄;杨晓萍;张翰弘

    目的 探讨女性更年期艾滋病患者合并肺结核的低剂量螺旋CT表现特征及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经临床确诊、符合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病例55例为研究组,同时选择同期符合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单纯性肺结核患者42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实施低剂量螺旋CT扫描,分析CT表现,并结合临床资料与CD4+T淋巴细胞水平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 (1)CT结果 显示:研究组较对照组出现较多斑片实变(76.8%vs 52.3%,P<0.05);对照组较研究组出现较多钙化(51.7%vs 0,P<0.05);两组在斑片实变、多发空洞、单发空洞、多发结节、胸腔积液、淋巴结肿大(纵隔、腋下)等方面的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CD4+T淋巴细胞检测结果 显示:研究组CD4+T淋巴细胞计数低于对照组(P<0.05).在研究组中,Ⅰ型肺结核和淋巴细胞计数间呈正相关(P<0.05),Ⅲ型肺结核和淋巴细胞计数间为负相关(P<0.05),而 Ⅱ型、Ⅳ型均与淋巴细胞计数无相关(P>0.05);双肺上叶病变部位和淋巴细胞计数之间无相关(P>0.05),右肺中叶、双肺下叶病变部位和淋巴细胞计数间为负相关(P<0.05);斑片实变、多发空洞、多发结节、淋巴结肿大的病例和淋巴细胞计数间呈负相关(P<0.05),单发空洞病例和淋巴细胞计数间呈正相关(P<0.05),胸腔积液病例与淋巴细胞计数间无相关(P>0.05).结论 女性更年期艾滋病患者合并肺结核的低剂量螺旋CT表现多不典型,这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减少有较大关联.了解此类患者的CT特征和CD4+T淋巴细胞的相关性,有益于早诊断及早治疗.

  • 营养状况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李国翔;赵京梅;王永红

    目的 本文主要探讨加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及早进行营养支持干预治疗后,患者免疫系功能状态、肺通气功能、血气分析、住院时间和病死率等影响患者病情进展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方法 将120例急性加重期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按照常规给予治疗,营养支持组加用营养支持治疗方案.观察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免疫功能、肺通气功能、动脉血气分析和住院时间、病死率.结果 营养支持组患者的营养状态、免疫系统的功能、肺通气功能、动脉血气分析情况明显改善(P<0105),住院时间缩短、疾病发作次数减少、病死率下降.结论 合理的加强营养支持治疗方案更加有利于AECOPD患者的康复,延缓其病情进展速度及改善患者预后的一种重要的综合治疗手段.

  • 口服利奈唑胺在治疗耐药结核中疗效及安全性临床观察

    作者:杨克西;王建东

    目的 对口服利奈唑胺在治疗耐药结核病中疗效及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估.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45例耐多药结核病/广泛耐药结核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共27例)实验组(共18例),对照组给予多药联合化疗,而实验组在对照组多药联合化疗基础上加用利奈唑胺片口服,排除非医疗因素干扰中断治疗及因药物副作用不能耐受的患者,实验组加用利奈唑胺口服至少10个月,如治疗过程因不良反应出现利奈唑胺减量,则治疗时间延长到16个月.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临床病症改善情况、空洞闭合率以及痰菌转阴率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多药联合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口服利奈唑胺治疗耐药结核病临床疗效显著,配合减量及支持治疗后不良反应可控,值得临床推广.

  •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学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何开源;罗振吉;王朝辉;吴丽秀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中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病原学及耐药性,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3年1月到2015年12月在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接受呼吸机抢救的患者212例,取痰液标本进行病原学以及耐药性试验,分析病原学资料中病原菌构成比和药敏结果 .结果 212例患者的下呼吸道分泌物共检出病原菌280株.革兰阴性菌201株(71.79%),革兰阳性菌66株(23.57%),真菌13株(4.64%).革兰阴性菌中常见的为:肺炎克雷伯菌41株(14.64%)、鲍曼不动杆菌35株(12.50%)、铜绿假单胞菌34株(12.14%)和大肠埃希菌25株(8.93%);革兰阳性菌中常见的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2.86%);真菌主要为白色念珠菌(2.14%).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米诺环素、阿米卡星和庆大霉素等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安等敏感.结论 VAP患者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金黄色葡萄球菌亦占有很大比例.了解本院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情况,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利于减少耐药现象发生,提高治愈率,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 雾化吸入阿米卡星在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体内的药物分布特点

    作者:张亮;周秋云;陆磊;王洁;于俊;丁红梓

    目的 讨论气管支气管结核(EBTB)患者接受雾化吸入或静滴阿米卡星治疗后,气道分泌物及血浆中阿米卡星的分布特点.方法 20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10例),分别接受雾化吸入阿米卡星200 mg和静滴阿米卡星200mg,1次/d;5天后,患者分别在治疗结束后0、2、6、8、12、24 h检测气道分泌物和血浆中阿米卡星的浓度.结果 雾化吸入组气道分泌物中的药物浓度峰值中位数为0.3836μg·mL-1(0.1725-0.5269μg·mL-1),血浆中药物浓度峰值中位数为22.87μg·mL-1(15.53-30.12μg·mL-1);静脉给药组气道分泌物药物浓度峰值中位数为0.3836μg·mg-1(0.1725-0.5269μg·mg-1),血浆中药物浓度峰值为22.87μg·mL-1(15.53-30.12μg·mL-1).结论 与静滴相比雾化吸入阿米卡星气道分泌物中的药物浓度远高于常见的MIC,而血浆中药物浓度却远低于其毒性浓度,雾化吸入阿米卡星治疗EBTB可能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 颅脑神经损伤并误吸致呼吸衰竭患者应用呼气末正压通气的观察

    作者:马苗苗;葛淑华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时加用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对颅脑神经损伤并误吸致呼吸衰竭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5年7月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72例颅脑神经外伤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患者36例,进行常规呼吸机支持治疗而不给予PEEP;B患者36例,在A组的基础上加用PEEP.对两组患者的撤机时间以及不同时间段(治疗前,治疗后0.5个月、6个月)的GCS评分进行比较,并记录6个月后患者的生存状况.结果 B组患者的撤机时间为8.5±1.5d显著短于A组的11.2±2.5 d,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t=12.36,P<0.05);GCS评分:治疗前GCS评分无显著差异,但0.5个月、6个月时B组GCS评分均显著优于A组(P均<0.05);应用PEEP的B组患者的6个月的生存状况好于A组(χ2=8.05,P<0.05).结论 PEEP可有效改善颅脑神经损伤并误吸致呼吸衰竭患者的呼吸状况,减少残疾率,值得临床应用.

  • ADAM33基因T1位点多态性与内蒙古地区蒙、汉民族人群哮喘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朱淑芬;纳仁高娃

    目的 探讨解整合素-金属蛋白酶33(ADAM33)基因T1位点(rs2280091)不同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与内蒙古地区蒙、汉民族支气管哮喘的关系.方法 选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 对汉族哮喘患者112例、蒙古族哮喘患者105例进行ADAM33基因多态性的检测,并分别与110例健康汉族和108例健康蒙族进行比较,筛选有意义基因.结果 内蒙古地区蒙、汉族人群均可检出T1位点3种基因型(AA、AG、GG),在蒙、汉族支气管哮喘组分布频率分别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哮喘组AG、GG基因型OR值分别为0.183、0.38,蒙古族哮喘组AG、GG基因型OR值分别为0.295、0.851;蒙、汉族支气管哮喘组T1位点等位基因A和G基因频率分别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等位基因OR值及95%可信区间分别为0.372(0.190-0.729)、0.237(0.111-0.509).结论 内蒙古地区ADAM33基因T1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内蒙古地区蒙、汉族人群哮喘发病可能相关.

  • 老年脑卒中合并吸入性肺炎临床特征观察

    作者:孙敏敏

    目的 观察老年脑卒中患者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特征.方法 选择50例老年脑卒中合并吸入性肺炎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辅助检查、痰培养结果 、危险因素(按1:1比例选择无吸入性肺炎的老年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有关因素进行统计比较)、治疗及预后.结果 具有典型呼吸系统表现26例,不典型24例;肺部影像学出现叶或段实变阴影、肺不张10例;下肺42例.Ⅰ型呼吸衰竭22例、Ⅱ型呼吸衰竭8例、低氧血症12例、正常8例.痰培养结果 致病菌生长37例,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混合性细菌生长10例.观察组年龄大、存在吸烟史、合并糖尿病、意识障碍、制酸剂应用、鼻饲时间长、白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为引起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因素.死亡4例.结论 老年脑卒中患者吸入性肺炎临床表现不典型,痰培养分离菌复杂,影响因素多种,增加致残及死亡率,应重视脑卒中合并吸入性肺炎患者的预防工作,早期诊断和及时有效的治疗.

    关键词:
  • 良性气道瘢痕狭窄治疗现状及研究进展

    作者:陈斌

    良性气道瘢痕狭窄是临床上常见疾病,主要由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所导致,发生率分别是19%和65%. 同时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是我国导致良性气道狭窄的第二大因素,约占15. 03% [1]. 此外,气管支气管结核、支气管吻合、胸部创伤、支架置入或吸入性损伤等多种因素均可导致良性瘢痕气道狭窄[2]. 不同程度的狭窄临床表现有所差异,初可无任何不适,狭窄≥70%气道横截面积时可出现较严重的气道症状,起初表现为喘息、气短、呼吸费力,随着狭窄程度的加重,终任何活动均可致气短[3]. 良性气道瘢痕狭窄可分为网状狭窄、肉芽肿性狭窄及复杂性狭窄,其中复杂性狭窄有网状狭窄及肉芽肿性狭窄的特点,还可伴有气道软化及气道塌陷[4]. 目前良性气道瘢痕狭窄的治疗手段多样,但均存在一定的弊端,单纯的治疗方式效果有限.

    关键词:
  • 血细胞参数在肺栓塞诊断预后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侯凤;张涛;李振坤;齐文彦

    肺栓塞( pulmonary embolism,PE)是全球常见的心肺疾病. 目前很多PE患者缺乏比较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咯血、胸痛、呼吸困难的典型三联症很少出现,胸闷、气短、喘憋、咳嗽、发热、腹痛、下肢或上肢肿痛等症状也可能是首发症状,其临床表现隐匿而复杂,很多临床医生对PE 诊断意识和诊断能力较为欠缺,故对该病存在比较高的漏诊率、误诊率及死亡率[1-4].

    关键词:
  • 肺部磨玻璃影的研究新进展

    作者:许舜

    近年来,随着低剂量螺旋CT的广泛应用以及临床诊疗水平的不断进步,肺部磨玻璃影( ground-glass opacity, GGO)的检出率逐年提高. 国内外研究表明GGO的病因复杂,病理类型多样,部分学者认为其与早期肺腺癌关系紧密. 因此对GGO的深入认识及合理诊治已成为目前肺部疾病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 目前临床对于GGO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关于其良恶性的定性诊断及评估仍较为困难. 现将今年来与其相关的研究综述如下.

    关键词:
  • 神经肽类物质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道炎症的研究进展

    作者:黄洁;冯恩志;杨生岳

    气道非肾上腺素能非胆碱能( non-adrenergic non-cholinergic,NANC)感觉神经可分泌释放重要的神经递质-神经肽,也有部分神经肽由肺神经内分泌细胞( pulmonary neuroendocrine cells, PNECs )所分泌. NANC神经的兴奋性神经( e-NANC )受到各种因素刺激后可释放P物质( substance P,SP)、神经激肽( neurokinin,NK)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等具有收缩气道平滑肌作用的神经递质,而 NANC 神经的抑制性神经( i-NANC)受到刺激时可释放血管活性肠肽( 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一氧化氮(nitrogen monoxi-dum,NO)等具有舒张气道平滑肌作用的神经递质.目前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和支气管哮喘(哮喘)同属多种因素共同参与而导致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其发生机制极为复杂. 目前对神经肽与慢阻肺和哮喘气道炎症关系的研究报道越来越多. 本文对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 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各廷秋;张念志;王陶;张润;黄鹤;田静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以持续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 [1]. 现阶段肺功能检查仍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金标准[2] ,然而仅仅通过肺功能和临床症状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是远远不够的,且不能直接反映气道炎症水平,评价慢阻肺患者的气道炎症对病情判断和控制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目前检测气道炎症指标的金标准为支气管活检及灌洗液的病理学检测,但因其具有创伤性和费用高等缺点而限制其广泛的应用[3]. 呼吸道中NO是气道炎症主要指标之一[4].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为一项具有简便、无创、安全、快速、精确、重复性好且具有辅助诊断、量化气道炎症等特点的新型气道炎症检测手段,自从Gustafsson等1991年通过化学发光法发现以来[5] ,近年来已广泛用于支气管哮喘的辅助诊断,然而FeNO测定在慢阻肺中的应用并不多见,且研究结果不一,现将近年来FeNO检测在慢阻肺疾病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关键词:
  • TRP离子通道拮抗剂作为止咳药物的前景

    作者:陆嘉玮;朱佳

    咳嗽可能是临床上病人就医的常见的症状之一,全世界大约7%的病人深受慢性咳嗽的困扰[1]. 随着全球慢性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2] ,可以预见到慢性咳嗽的发病率会逐年上升.更要紧的是,持续的咳嗽症状存在已经是儿童健康重要的问题了,在美国,0-17月之间的超过40%的儿童寻求过医疗帮助[3-4] ,而且经常有11岁以下的的儿童服用现有治疗咳嗽和感冒的药物发生一些严重并发症的病例出现. 现在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已经开始发文不建议2岁以下的儿童服用治疗感冒和咳嗽的非处方药,就是因为这些非处方药潜在的可能发生的一些危及生命的副作用. 而现有大部分止咳药都是以OTC的方式在市场上随处可得,但是许多药物疗效甚微[5-6] ,而且现有的止咳药往往有一些常见非致命的副作用,如嗜睡、呕吐等等. 所以对于研发安全有效的咳嗽治疗药物是迫在眉睫.

    关键词:
  • 胸腔镜下手术切除左上纵隔单中心Castleman病1例

    作者:姚锋锋;刘永靖

    Castleman病( Castleman's disease,CD)又称巨大淋巴结病或血管滤泡性淋巴结增生症,是一种较少见的淋巴结增生性疾病,Castleman病临床分为单中心型( UCD)和多中心型( MCD) ,根据组织学分为透明血管型( hyaline-vascular,HV)、浆细胞型( plasma cell type,PC)和混合型,以透明血管型常见,约占80% -90%,浆细胞型少见,约占10% -20% [1].CD约70%见于胸腔,颈部占15%,腹部和骨盆占15% [2]. 本例报告解放军第105医院收治的1例左上纵隔占位,经手术切除术后病理证实为Castleman病(浆细胞型).

    关键词:
  • 支气管肌上皮瘤1例病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作者:李政;周胜年;徐建平

    肌上皮瘤为一种良性的涎腺来源上皮性肿瘤,极少存在于产生黏液的气管、食管腺等. 它能像肌原纤维一样收缩,在导管周围排列成纵行或螺旋状,收缩时使管腔扩大,形成"泵"的作用[1]. 肌上皮瘤常常表现为缓慢生长的无痛性肿块,此病在肺部极其罕见,国内外仅有几例报道,外科手术完全切除复发率低. 本文以我科室2015 年1 例诊治病例进行报道及相关文献复习.

    关键词:
  • 联合治疗肺透明细胞癌1例报告

    作者:熊志举;杨中传;高发明

    肺透明细胞癌( clear cell carcinoma)按WHO肺癌的组织学分类(2005年版)属大细胞癌的亚型,近年来在文献报道中极为少见. 我院近期发现1 例,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 酷似肺结核的肺栓塞1例

    作者:周艳萍

    肺动脉血栓栓塞( PE )是指血栓脱落阻塞肺动脉引起的以肺动脉高压并继发心力衰竭为表现的疾病,常见于下肢深静脉血栓病史患者,临床表现为顽固性低氧血症、气短、呼吸困难、咯血、晕厥等症状,近年来肺栓塞发病率逐渐增高,但因肺栓塞临床表现不典型,临床误诊、漏诊较多,现就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收住的1例酷似肺结核的肺栓塞报道如下.

    关键词:
  • 侵袭性肺曲霉菌病1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梁志俊;朱林林;山长婷

    病例资料患者 男, 54 岁,农民,既往有大量吸烟、酗酒史,因"发热、咳嗽、咳痰、憋喘2周"于2015. 8. 22入院. 患者2周前与工友拆老旧房屋过程中,吸入大量灰尘后均出现发热,但其他工友3 天内体温均逐渐恢复正常,患者持续高热,高达39℃,伴畏寒、寒战,轻度咳嗽、咳痰,为白色粘痰,不易咳出,以清晨为著,无咯血,伴活动后憋喘,在家中自行服用"抗感冒药物"(具体不详),症状较前无缓解,遂至当地医院就诊行胸部CT检查提示:双肺多发高密度影. 给予输液治疗(具体不详) 10 余天. 效果不佳,仍发热,高体温波动于38℃ -39℃左右,为求进一步诊治,遂到我院门诊就诊,行胸部CT示:双肺内见多发结节、斑片及大片状密度增高影,以双肺下叶为著,部分病变内见空洞影. 门诊以"肺炎"收入院.

    关键词:
  • 医用明胶海绵治疗难治性自发性气胸1例报告

    作者:黄娜;方恩容;任柏沉;李万成

    病例资料患者,男,52岁,中医医师.10+年前因"受凉"后出现咳嗽、咳黄痰,为白色泡沫痰,易咳出,就诊于当地医院,行抗感染治疗后好转出院;此后上述症状反复发作,多于受凉后出现,冬春季明显,当地医院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予抗感染及对症处理后好转,此后上述症状反复发作并逐渐加重,均予以对症处理后好转;患者2+年前因"受凉"后再次出现咳嗽、咳痰、气紧,为黄脓痰,量少易咳出,稍活动后气急明显,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左侧气胸、支气管扩张症",予抗感染治疗后稍好转.

    关键词:
  • 纤维支气管镜刷检结合液基细胞学检查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熊丹;汪凤凤

    目的 探讨液基细胞学检查(liquid based cytology test,LCT)在肺癌支气管镜刷检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我院353例肺癌患者,对比气管镜刷检传统涂片细胞学检查和刷检液基细胞学检查和组织学检查,进行分型归纳,计算敏感度和分型符合率.结果 液基细胞学诊断肺癌的敏感度为73.65%,传统涂片诊断肺癌的敏感度为60.3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纤支镜刷检液基细胞学诊断肺癌分型与组织学活检病理有较高的一致性.其中鳞癌68.82%,腺癌84.69%,小细胞癌70.75%,大细胞癌75%;均优于传统涂片.结论 将液基细胞学技术运用于纤维支气管镜刷检细胞学检查可以提高支气管刷检诊断肺癌的阳性率,而且与肺癌组织学分型的符合率较高.

    关键词:
  • 经支气管镜介入联合体外放射治疗中央型肺癌的临床疗效

    作者:马玉娟;高亭;党焱;何小鹏

    目的 探讨经支气管镜介入联合体外放射治疗中央型肺癌的临床疗效疗效.方法 对230例确诊的中心型肺癌患者进行介入治疗联合放疗,与单纯进行放疗的患者对比,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联合治疗组同单纯放疗组在临床症状气道阻塞的缓解以及生存期方面均有明显改善,其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经支气管镜介入联合体外放射是治疗中心型肺癌安全有效的方法 .

    关键词:
  • 肝肺综合征误诊为间质性肺炎1例

    作者:李炳昆;冯力军;孙丽丽

    病例资料患者男,74岁,退休干部. 主因间断咳嗽、胸闷3年,加重5天于2015年10月25日到我院呼吸科就诊. 患者3年来活动时咳嗽、胸闷,无胸痛,休息后减轻,体力逐渐下降,无尿少、浮肿及平卧困难.曾先后就诊于我院和唐山某三甲医院,均诊断为"间质性肺炎、肺气肿、支气管扩张症". 经对症治疗,症状时轻时重. 近5天症状加重,时有咳嗽,咳少许白痰,平卧呼吸(端坐位时呼吸困难、平卧后缓解) ,自觉乏力、纳差、腹胀,无发热. 患者于2012年5月在北京302医院诊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关键词:
  • 以发热原因待查收治的结核患者误治2例

    作者:张倩文;徐宁;曲涛;李爱君

    发热原因待查为临床疑难问题之一,其病因多样,据统计,以感染性疾病、风湿免疫疾病、血液和肿瘤性疾病为前三位,其中以感染性疾病为常见[2,8]. 结核感染因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累及部位广,影像学检查多样甚至不典型,有时感染部位隐匿,临床易漏诊或误诊. 而发热为结核感染常见表现,在结核确诊前,通常给予经验性或较强抗感染治疗及退热治疗,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导致结核病情复杂化或延误诊治. 现回顾我院以发热原因待查收治,终诊断结核的2例病案,总结经验.

    关键词:
  • 肺部多发结节

    作者:汤乃望;胡斌;王琼;黄莺;黄运平;管超;张龙富;茅俊杰;余荣环

    病例资料患者,老年女性,72岁,农民. 因"反复咳嗽、咳痰20余年,加重10天"来院就诊,于2015年10 月13日以"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收治入院. 本次入院前10天,患者因着凉后出现咳嗽、咳痰加重,痰液为白色粘痰,咳嗽明显时有气促,无发热,无胸闷、胸痛,夜间可平卧,无脓臭痰、痰中带血,无咯血,无咯粉红色泡沫痰,无明显双下肢浮肿. 患者自服沐舒坦、泰诺等药物治疗后咳嗽、咳痰无好转. 入院时体检:神清,气尚平,精神可.

    关键词:
临床肺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3 04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