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免疫学杂志

免疫学

免疫学杂志

Immunological Journal 면역학잡지

  • 主管单位: 第三军医大学
  • 主办单位: 第三军医大学,中国免疫学会
  • 影响因子: 0.70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000-8861
  • 国内刊号: 51-1332/R
  • 发行周期:
  • 邮发: 78-32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免疫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 主编: 吴玉章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小鼠妊娠期间巨噬细胞功能的变化及原理的探讨

    作者:肖文;刘君炎;刘敏;刘焰

    目的了解妊娠期间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NO、IL-1、MCP-1的功能及NF-κB表达的变化 .方法分别以Griess试剂、胸腺细胞增殖法测MΦ产生NO、IL-1的水平,以免疫组化法检测MΦ表达NF-κB及产生MCP-1的水平.结果妊娠小鼠腹腔MΦ产生NO、IL-1、MCP-1的能力明显高于同龄雌性未孕鼠,胞内NF-κB表达水平也较高.结论妊娠期间MΦ处于活化状态,产生效应分子的能力升高.

    关键词: 妊娠 效应分子 NF-κB
  • 蛋白酶抑制剂对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分泌的影响

    作者:谢华;何韶衡;郑坚

    目的探讨蛋白酶抑制剂和组胺对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分泌的影响.方法扁桃体组织经酶消化后,细胞成份用全HBSS重新悬浮.肥大细胞激发和抑制剂作用的试验在37 ℃条件下完成.类胰蛋白酶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测定.结果鱼精蛋白具有刺激人类扁桃体肥大细胞释放类胰蛋白酶的作用,其分泌量可高达基础分泌量的5倍.高浓度TLCK和TPCK可抑制抗-IgE诱导的类胰蛋白酶释放.TLCK在有否预培养的情况下均能抑制钙离子导入剂(calcium ionophore,CI)诱导的类胰蛋白酶释放,而TPCK则只有在20 min预培养后才能显示此作用.结论 TLCK和TPCK抑制IgE依赖性和非依赖性类胰蛋白酶释放提示具有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活性的酶参与肥大细胞的激活-分泌偶联过程.

  • RNA编辑酶ADAR1对淋巴细胞系增殖的影响

    作者:赵青川;张德新;罗晓星;苏映军;扬静华

    目的探索ADAR1活性升高对淋巴细胞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①构建反转录病毒载体:PCR从小鼠cDNA中放大ADAR1全长基因,连入反转录病毒MIEV载体,感染包装细胞后分泌病毒颗粒;②病毒颗粒感染T淋巴细胞CTLL2和B淋巴细胞A20,观察细胞增殖的变化;③MTT法测定细胞增殖率.结果 ADAR1/MIEV病毒感染淋巴细胞后,使细胞增殖速度减慢.结论 ADAR1在淋巴细胞发挥功能方面起有重要的作用,但哪些物质需要编辑以及具体机制如何,需要进一步研究.

  • 模拟HIV-1 gp41 CHR表位短肽的筛选及研究

    作者:罗海波;郭海萍;刘北一;朱平;富宁

    目的利用针对HIV-1跨膜蛋白gp41 CHR序列合成肽C34的单克隆抗体1G1筛选噬菌体12肽库,旨在找寻模拟C34肽表位的序列,同时探索该短肽成为HIV-1 gp41 NHR与CHR结合抑制物的可能性.方法以1G1为钓饵蛋白对噬菌体12肽库进行亲和筛选,以双夹心ELISA鉴定阳性克隆.结果经3轮筛选后,随机挑选17个噬菌体克隆,其中6个克隆与1G1显示出较强的结合活性.上述6个阳性克隆经DNA测序,氨基酸序列相同:HYEFWAWNWEAN,其明显的疏水性质类似于C34 N末端,特异性鉴定显示这些克隆均能够与HIV-1 gp41 N多肽结合.结论该噬菌体克隆展示肽可模拟HIV-1 gp41 CHR多肽表位,并可与N多肽结合.

  • 抗人CD20单克隆抗体诱导Daudi细胞凋亡的功能研究

    作者:李爱玲;黎燕;孙瑛勋;于鸣;赵法伋;郭俊生;沈倍奋

    目的观察由基因重组抗原制备的抗人CD20单克隆抗体 (CD20-McAb)1-28对B淋巴瘤细胞的促凋亡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利用流式细胞术测定所获1-28单抗对标准CD20-FITC单抗的竞争抑制作用及对胞内游离钙的影响;通过电镜观察其诱导Daudi细胞凋亡后形态上的改变,免疫印迹实验显示Daudi细胞凋亡后功能上的变化.结果 1-28能明显竞争标准CD20-FITC单抗与Daudi细胞表面CD20分子的结合.电镜结果证实了1-28能够促进Daudi细胞发生凋亡的结论;实验结果显示Daudi细胞与1-28作用后胞内游离钙浓度明显升高(P<0.05),细胞内Bcl-2蛋白和caspase酶原的表达量下降,而Bax蛋白和caspase酶原降解的活性产物表达增加.结论 1-28能竞争结合Daudi细胞表面的CD20分子并诱导其发生凋亡.

  • IL-12对小鼠肥大细胞瘤基因疫苗的免疫学作用

    作者:倪兵;吴玉章;王莉;唐艳;邹丽云;周伟;贾正才;林治华

    目的研究小鼠肥大细胞瘤P815基因疫苗和鼠IL-12对该疫苗的免疫学作用.方法将小鼠肥大细胞瘤P815特异抗原基因P1A克隆到真核表达质粒pCI-neo中;用P815细胞对DBA/2小鼠右腹侧皮下注射,构建P815小鼠肿瘤模型;以重组基因疫苗单独或与鼠IL-12真核表达质粒一起肌肉注射,观察肿瘤的消长、特异细胞毒T淋巴细胞激活和抗体的生成情况.结果重组基因疫苗在体外有很好的表达,注射后CTL的杀伤效率为40%,IL-12共注射的CTL杀伤效率达到60%.免疫后,30%小鼠的肿瘤出现消退;同IL-12共注射则有50%的小鼠的肿瘤出现消退.2种情况下都不能检测到任何特异抗体的产生.结论重组P1A肿瘤疫苗能有效激活机体的肿瘤特异免疫应答;基因疫苗对小鼠P815肿瘤的治疗作用主要归因于细胞免疫;IL-12有增强这种免疫应答的作用.

  • 微小隐孢子虫子孢子表面蛋白质粒DNA接种诱导Balb/c小鼠的免疫应答

    作者:何宏轩;张西臣;尹继刚;李建华;杨举;刘明远;宣华

    目的探讨微小隐孢子虫子孢子表面蛋白CP23重组质粒pCR3.1~23 DNA疫苗诱导机体产生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的效果.方法用重组的DNA疫苗于Balb/c小鼠后腿胫骨前肌注射免疫,于0、3、6周共免疫3次,100 μg/次.免疫后不同时间检测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指标.并用1×106卵囊进行攻虫试验.结果 pCR3.1~23可诱导机体产生相应的特异性抗体,对C.parvum 卵囊攻击具有保护作用.结论微小隐孢子虫子孢子表面蛋白CP23重组质粒pCR3.1~23有可能作为侯选的隐孢子虫DNA疫苗,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 HPV16 主要衣壳蛋白L1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及免疫学活性分析

    作者:孙肖红;周兰萍;孙亚洲;李楠

    目的在昆虫细胞中表达HPV16 L1(m202)蛋白,并分析其免疫学活性.方法构建表达载体pFASTBAC HTb-L1(m202),用重组病毒感染sf9细胞表达HPV16 L1(m202)蛋白,SDS-PAGE、western-blot鉴定其表达,亲和层析和离子交换层析纯化后的产物经鼻腔免疫Balb/c小鼠,竞争抑制ELISA分析免疫血清的中和活性.结果 SDS-PAGE、western-blot结果证明HPV16 L1(m202)蛋白的表达,纯化复性后产率约为17%,免疫血清具有竞争抑制HPV中和单抗与HPV16 L1(m202)相结合的能力.结论昆虫细胞表达的HPV16 L1(m202)蛋白具有作为预防疫苗的潜力.

  • 大鼠肝移植排斥反应期一氧化氮合酶的动力学变化

    作者:梁健;刘利民;刘永锋;刘树荣;崔宏;邰春泉;王庆伟;何三光

    目的探讨供体特异性输血(DST)预处理后大鼠同种肝移植物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动力学变化.方法观察同基因肝移植(Ⅰ组)、同种肝移植(Ⅱ组)、DST预处理的同种肝移植(Ⅲ组)术后NOS的表型及亚硝酸盐/硝酸盐、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结果Ⅱ组血中亚硝酸盐/硝酸盐、INF-γ、TNF-α浓度明显增高.免疫组化显示,Ⅱ组移植物中macNOS+及ED1+、ED2+细胞数明显增多.Northern blot分析,Ⅲ组移植物中IL-10和TGF-Β mRNA呈高水平表达;Ⅱ组移植物的iNOS和IL-12 mRNA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组.结论 DST预处理的移植物处于免疫无应答状态,NOS被抑制与TH2及TH3类细胞因子高表达有关.

  • 正常小鼠小肠微皱褶细胞的形态学观察

    作者:陈洁;高杰英;常昕;赵新荣;胡白河

    目的观察正常小鼠小肠Peyer's集合淋巴小结滤泡相关上皮中微皱褶细胞的形态结构、分布及其表面特性.方法常规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免疫荧光、免疫冷冻超薄切片技术.结果微皱褶细胞的粘膜面具有许多短而不规则的微绒毛和微皱褶,基部胞膜向顶部呈穹隆状突起,形成"口袋"样结构,其内含有B、T淋巴细胞和少量的巨噬细胞,顶部胞质内终末网不发达,有许多小泡;荆豆凝集素UEA-1可特异性地与微皱褶细胞结合.结论微皱褶细胞是分布于Peyer's集合淋巴小结圆顶区表面滤泡相关上皮中的一种特化的上皮细胞,利用标记的凝集素UEA-1可作为鉴别微皱褶细胞的依据.

  • 血管紧张素Ⅱ对单核细胞趋化蛋白及基因调节的意义

    作者:董波;黄定九;李惠丽;向祖琼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Ⅱ)对人单核细胞株THP-1分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蛋白及基因的影响.方法利用ELISA法检测AⅡ作用后THP-1分泌MCP-1的表达,利用RT-PCR检测其MCP-1的mRNA表达.结果 4种不同浓度的AⅡ(1×10-6、1×10-7、1×10-8、1×10-9 mol/L)刺激THP-1 24 h后,MCP-1蛋白及mRNA的表达明显增加,且呈浓度依赖性.结论 AⅡ可调节THP-1 细胞MCP-1基因及蛋白的表达,AⅡ可通过致炎症作用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过程.

  • 巨噬细胞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的细胞定位

    作者:武军驻;张澄宇;洪嘉玲

    目的研究巨噬细胞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的定位.方法以培养的小鼠巨噬细胞为模型,与100 μg/mL低密度脂蛋白共培养,将其交联后分离不同膜成分,通过膜上髓过氧化物酶和低密度脂蛋白含量测定,研究巨噬细胞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的细胞定位.结果在分离得到的不同膜成分中,5%蔗糖密度梯度液部分髓过氧化物酶和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分别比10%部分高出7.667和21倍.结论巨噬细胞对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发生在细胞膜上的"Microdomain"中.

  • 阻断内源性IL-15的表达对人胚胎横纹肌肉瘤细胞的影响

    作者:宋英晖;崔莲仙;何维

    目的观察应用反义RNA阻断胚胎横纹肌肉瘤细胞内源性IL-15表达后,肿瘤细胞对NK细胞杀伤敏感性及其体内、外增殖的变化.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RD细胞及转染IL-15反义RNA的RD-10细胞表面MHC Ⅰ类(包括HLA-ABC重链及β2M链)分子的表达;应用LDH释放法检测NK细胞对RD和RD-10细胞的细胞毒活性;通过对转染细胞的细胞周期分析以及接种到裸鼠体内来评价IL-15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①阻断IL-15的表达可使HLA-ABC分子阳性细胞百分率从19.5%升至95.5%;β2M分子阳性细胞百分率从31%升至90.6%.由于MHCⅠ类分子表达的增高,RD-10细胞对NK细胞的杀伤敏感性低于RD细胞 (P<0.01).②RD-10细胞的增殖减慢,阻滞在G0/G1期.动物实验的结果也表明RD-10细胞在体内的致瘤性低于RD细胞.结论阻断RD细胞内源性IL-15的表达可抑制该细胞的增殖,从而提示IL-15在肿瘤发生及发展过程中作用的多样性.

  • huIL-6-GM-CSF(9-127)融合蛋白的表达及活性测定

    作者:孙强明;戴长柏;李洪钊;丁云菲;马雁冰;刘红岩;徐维明

    目的构建及表达具有huIL-6和huGM-CSF双重生物学活性的huIL-6-GM-CSF(9-127) 融合蛋白分子.方法应用PCR技术对huIL-6和huGM-CSF的基因分别加以改造,同时在二者之间加上连接肽序列(G-G-S-G-S)3, 克隆PCR产物,并构建成pBV220-IL-6-GM-CSF(9-127)表达质粒,将表达质粒导入E.coli DH5α中,诱导表达融合蛋白.通过Q Sepharose H.P. 离子交换柱和 Sephacryl S-200分子筛柱二步柱纯化以获取目的蛋白.使用MTT法测量其huIL-6和huGM-CSF生物学活性.结果 pUC18- IL-6-GM-CSF(9-127)的序列与理论设计完全一致,表达质粒在E.coli DH5α中得到高效表达,表达的融合蛋白占总蛋白含量的30%以上,表达产物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通过Q Sepharose H.P.离子交换柱和 Sephacryl S-200分子筛柱二步柱纯化及复性后获得目的蛋白,其纯度达到96%以上.融合蛋白具有huIL-6和huGM-CSF的双重生物学活性,其促进huIL-6依赖细胞株B9和huGM-CSF依赖细胞株TF-1增殖的比活性分别为2.86×107 U/mg和3.33×108 U/mg.结论获得了具有较高纯度和双重生物学活性的huIL-6-GM-CSF(9-127)融合蛋白.

  • 肺癌患者噬菌体抗体库的构建及抗肺癌单抗的筛选

    作者:胡建林;郭先健;胡义德;黄桂君;李淑平;陈维中

    目的探索从人体肿瘤局部引流淋巴结扩增免疫球蛋白基因构建噬菌体抗体库及从中筛选抗肿瘤单抗的可行性.方法从肺癌患者肺门淋巴结提取总RNA,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免疫球蛋白重链Fd段和κ链基因,以pcomb3H为载体,构建噬菌体抗体库,以2株肺癌细胞对噬菌体抗体库进行6轮亲和筛选,再以人成纤维细胞进行2轮吸附,以筛选出抗肺癌细胞抗体.以细胞ELISA法初步鉴定抗体活性.结果构建成噬菌体抗体库,库容为7.5×107个克隆,κ链和Fd段基因与载体DNA的重组率分别为100%(10/10)和90%(9/10).通过亲和筛选和吸附从中获得了能与肺癌细胞结合的人单抗.结论从人体肿瘤局部引流淋巴结扩增免疫球蛋白基因构建噬菌体抗体库并从中筛选抗肿瘤单抗是可行的,以肿瘤细胞作抗原从抗体库中筛选抗肿瘤抗体是可取的.

  • 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与血管生成关系及临床意义

    作者:温剑虎;朱冰

    目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血管内皮细胞膜抗原CD34 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肺炎性假瘤及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状况.方法用抗VEGF多克隆抗体及CD34单克隆抗体作免疫组化染色,免疫标记物阳性细胞和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计数.结果 81例NSCLC组织上VEGF表达的总阳性率为72.84%, VEGF在肺癌细胞中主要分布于胞浆、胞膜,少量胞外基质也有阳性表达.鳞形细胞癌阳性细胞呈弥散或局灶分布,腺癌则呈腺泡状分布. VEGF表达强度同非小细胞肺癌的MVD值紧密相关,随VEGF表达强度增高,MVD值亦显著增高(P<0.001).结论VEGF的表达和MVD与NSCLC的发生、发展、转移关系密切,可作为NSCLC预后标志.

  •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免疫功能改变及意义

    作者:王运律;胡琦;朱宇清;杨协珍;代喜平;邱仲川;应平平;陈佩

    目的观察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患者红细胞和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改变,探讨红细胞和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之间及机体免疫功能和CAA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酶标比色法、免疫比浊法、单克隆抗体免疫萤光法、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等,观察比较CAA患者和对照组的各项免疫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CAA患者IgG、IgA、IgM 、CD58、 RBC-C3bRR 等显著降低(P< 0.01),CD3、CD4、CD8、CD4/CD8比值等明显异常.结论 CAA患者表现多种免疫功能改变;主要在骨髓内分化、增生的红细胞、B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明显低下,在骨髓外分化、增生的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多异常升高.

  • 微量免疫法制备小鼠抗人补体C9抗血清

    作者:黎万玲;周镜然;王更银;白云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有效的免疫方法,制备抗人补体C9抗血清.方法将鉴定好纯度的免疫原稀释至恰当浓度,以硝酸纤维素膜吸附抗原,将之埋入小鼠背部皮下,并再次免疫1~2次.间接ELISA法鉴定抗血清效价,免疫印迹实验鉴定抗血清的免疫反应特异性.结果间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滴定抗血清的效价约为1×10-5,抗血清对正常人血清成分进行的免疫杂交实验得到特异性的C9蛋白条带.结论以硝酸纤维素膜吸附抗原的微量免疫方案获得特异性和效价均佳的免疫效果.

  • 供转染的截短型PDGF-α受体高滴度腺病毒的制备及作用分析

    作者:王海燕;于长青;祝之明;晋军;王利娟;胡文辉

    目的制备高滴度供转染的切除功能结构域的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α受体(truncated PDGF-α R)重组腺病毒,观察其在对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切除PDGF-α受体功能结构域,将cDNA 片段克隆入腺病毒载体,重组质粒导入病毒包装细胞293扩增制备高滴度的腺病毒,感染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3H-TdR掺入法测定腺病毒对PDGF-AA介导的增殖反应影响.结果重组腺病毒滴度高为1.4×105 CFU/mL;截短型PDGF-α感染平滑肌细胞,PDGF-AA介导的3H-TdR掺入减少.结论制备高滴度供转染的截短型 PDGF -α受体腺病毒,感染平滑肌细胞后,PDGF-AA介导的增殖反应减弱.

  • 趋化因子新变异体MPIF-1β重组蛋白的纯化和活性分析

    作者:范慧;莫晓宁;曹丽;宋泉声;黄大无;马大龙

    目的为深入研究趋化因子新变异体MPIF-1β的结构与功能,利用pKPL3a-MPIF-1β 表达质粒进行原核表达、纯化工艺研究及活性检测.方法 MPIF-1β重组蛋白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占总菌体蛋白的 15%,工程菌经超声破碎,包涵体洗涤,变性、复性、肝素Sepharose CL-6B 亲和层析,CM Sepharose Fast Flow和Sephacryl S-200层析分离获得目的蛋白.结果还原SDS-PAGE分析相对分子质量15 000 u,纯度99.0%,纯化倍数6.6倍,总回收率9.07%.体外生物学活性检测证明MPIF-1β 重组蛋白对小鼠骨髓集落形成具有抑制作用,对U937细胞具有趋化活性,且呈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结论建立了简便可行的MPIF-1β重组蛋白纯化路线,初步证明了MPIF-1β的生物学活性.

  • 人幽门螺杆菌尿素酶抗体诊断试剂盒的研制

    作者:鲁东水;童文德;邹全明;毛旭虎;郭红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ylori)为慢性胃炎、消化性胃溃疡的致病菌,并且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列为一级致癌因子,早期诊断H.pylori感染并对其治疗和预后的观察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上用于诊断H.pylori感染的方法主要有胃镜下组织活检、细菌培养、13C呼气试验等,前者需活检组织,病人痛苦大,且阳性率低,后者需特殊性设备,不易推广,细菌培养则阳性检出率低,而血清学诊断具有灵敏、快速、准确、简便、费用低等优点,易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 人β2微球蛋白基因的克隆与鉴定

    作者:周最明;郭亚兵;骆抗先

    人β2微球蛋白基因(β2microglobulin,β2M)位于染色体15q21~22.2,成熟蛋白产物由99个氨基酸组成,是HLAⅠ类分子的轻链,在CD8+细胞毒T细胞(CTL)反应中起重要作用。近年发展的HLA Ⅰ肽四聚复合物(tetrameric complex)技术,就是通过基因工程制备HLAⅠ类分子的轻链和重链,模拟靶细胞膜表面的HLA Ⅰ表位复合物与T细胞受体(TCR)结合来检测T细胞群中相应表位的特异性CTL[1]克隆。为此,我们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克隆了β2M,并进行了鉴定。

  • 稀土暴露对人体免疫分子水平的影响

    作者:罗佛全;刘志刚;王华;赵为禄;刘玉琳

    稀土元素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实验提示,稀土元素对神经、消化、呼吸、免疫、血液和生殖系统的作用较为显著[1]。稀土吸收进入血液后主要分布于肝、脾并进入网状内皮系统,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是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有必要研究稀土对机体免疫系统功能的影响。动物实验结果表明稀土元素对某些细胞因子的产生有一定的影响[2,3],但到目前为止,尚未见有关稀土暴露与人体细胞因子和粘附分子水平相关性研究方面的报道。

  • 重组cDNA表达文库血清学分析技术筛选肿瘤抗原的研究进展

    作者:巫振洪;吕凤林;吴玉章

    1995年Sahin等首先建立了重组cDNA表达文库血清学分析法(SEREX)以来,大量的人类肿瘤抗原被发现和鉴定,并建立了SEREX技术合作组及相应的数据库.本文对SEREX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流程及其在肿瘤抗原筛选中的应用和存在问题作一综述.

免疫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5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4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1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0 01 02 03 04 05 06 Z1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