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免疫学杂志

免疫学

免疫学杂志

Immunological Journal 면역학잡지

  • 主管单位: 第三军医大学
  • 主办单位: 第三军医大学,中国免疫学会
  • 影响因子: 0.70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000-8861
  • 国内刊号: 51-1332/R
  • 发行周期:
  • 邮发: 78-32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免疫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 主编: 吴玉章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肝细胞性肝癌相关miRNA的筛选和鉴定

    作者:沈雁兵;马德宾;邹丽云;谢谆怡;万瑛;陈平

    目的 检测正常肝细胞与肝癌细胞中微小RNA (microRNA,miRNA)的表达差异,探讨其参与肝癌发病的可能机制.方法 首先利用miRNA微阵列试剂盒,以正常肝细胞株L02为对照,筛选出肝癌细胞株HepG2中差异表达的miRNA,然后采用定量RT-PCR以及另外1株肝癌细胞株Huh7对筛选结果进行验证,后选取肝癌细胞特异性的miRNA,运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其靶基因进行预测,并对其靶基因功能进行分类.结果 发现9种表达下调的miRNA,分别为let-7a、miR-10a、miR-107、miR-124a、miR-132、miR-133a、miR-154、miR-302c、miR-373.靶基因预测结果显示其主要参与了19种生物学事件,且大部分生物学事件与肿瘤的发病机制有关.结论 发现肝癌细胞中9种表达下调的miRNA,且其潜在靶基因参与的生物学事件中的大部分与肿瘤的发病机制有关.

  • CD59在T细胞LAT脂筏内移位及跨膜信号转导中的作用

    作者:高美华;秦云;王冰;张蓓;张树超

    目的 用前期构建好的LAT-EGFP质粒转染Jurkat细胞,探讨单克隆抗体交联CD59前后CD59与接头蛋白分子LAT在Jurkat细胞活化转导中的相关作用.方法 采用电转染的方法转染Jurkat细胞,抗体交联CD59后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膜上LAT-EGFP分子分布的变化;利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CD59抗体交联前后Jurkat细胞的增殖效应;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CD59抗体交联前后LAT磷酸化情况.结果 共聚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CD59抗体交联后LAT-EGFP由散在分布为主变为点簇状分布为主;CD59抗体交联刺激组Jurkat细胞增殖能力增加;Western blot结果表明CD59抗体交联后LAT磷酸化水平增加.结论 抗体交联CD59能使接头蛋白分子LAT进入脂筏,并增强T细胞信号转导效应.

  • CD59基因在藻蓝蛋白抗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研究

    作者:徐颖婕;李冰;王培林;褚现明;杨帆

    目的 探讨CD59基因在藻蓝蛋白(C-phycocyanin,CPC)抗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将40只ApoE基因缺失(ApoE-/-)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PC处理组、CD59处理组、CD59+CPC处理组.在高脂饮食同时进行药物干预.12周后,RT-PCR检测全血中CD59 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组织中CD59蛋白表达量.检测血清生化指标,并取主动脉根部制作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情况.结果 动脉粥样硬化小鼠模型构建成功.CD59与CPC都具有一定的降低血脂水平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的作用,并且两者联合作用比单独给药效果更显著.此外CPC能促进小鼠体内CD59基因的表达.结论 CPC对ApoE-/-小鼠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可能是通过促进体内CD59基因的表达,进而延缓或抑制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 靶向抑制UBE2C基因对SMMC-7721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作者:黄湘;谭家余;李冬秀

    目的 将构建好的UBE2C干扰质粒转入SMMC-7721细胞中,观察其对SMMC-7721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采用脂质体法将构建好的UBE2C干扰质粒转入SMMC-7721细胞株中,潮霉素筛选4周,并经Western blot鉴定,选出干扰效果佳的低表达稳定株(shUBE2C组)用于后续实验.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克隆形成能力.结果 Western blot检测显示,转shUBE2C组UBE2C的蛋白表达水平低于转阴性对照shNC组(P<0.05).shUBE2C组的SMMC-7721细胞生长曲线明显右移,显示靶向抑制UBE2C可降低SMMC-7721细胞的增殖能力.与shNC组相比,shUBE2C组细胞的G1期细胞比例明显增高(P<0.05),而S期的比例明显降低(P<0.05),提示其延缓细胞周期进程.shUBE2C组的克隆形成率明显低于shNC组(P<0.05),提示其降低克隆形成能力.结论 UBE2C低表达可改变SMMC-7721细胞的生物学行为.

  • 通过RNA-seq初步考察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PaP3对宿主转录组的全局性调控

    作者:赵霞;陈灿煌;倪青山;王竞;胡福泉;谭银玲

    目的 定性定量地考察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PaP3在感染宿主菌PA3后对宿主转录组的全局性调控作用.方法 利用高通量链特异性的RNA-seq对PaP3感染宿主菌PA3后5个时间点(5 min、10 min、20 min,30 min、80 min)的转录本进行深度测序,并以铜绿假单胞菌PAO1株及噬菌体PaP3基因组序列为参照,通过生物信息学对检测数据做定性定量的分析.结果 以未感染噬菌体的细菌为对照,在铜绿假单胞菌PA3被噬菌体PaP3感染后的不同时间点共检测到5 536个差异表达基因,共归属于27条PseudoCAP功能注释,KEGG Pathway显著性富集分析发现差异表达基因共涉及45条代谢路径.此外,在5个样本中还预测出1 438个新转录本及1 329个新的候选sRNA,发现19种已注释的sRNA及91种新的候选sRNA出现差异表达.结论 噬菌体PaP3可能通过抑制宿主菌PA3转录调节相关基因而对宿主的转录组进行全局性的调控,这为深入理解噬菌体与宿主相互作用的机制奠定了基础,也为探索噬菌体通过细菌与人体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提供了多方面多层次的信息.

  • 肺炎链球菌蛋白PspA诱导人类单核细胞生产炎症介质和趋化因子的研究

    作者:邓济甦;曹炬;徐蕾

    目的 原核表达肺炎链球菌表面的毒性蛋白(pneumococcal surface protein A,PspA)并加入到人类单核细胞的培养基中,检测该蛋白对人类单核细胞释放炎性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重组质粒pET-32a(+)/PspA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中,经IPTG诱导重组菌表达TRx-His-PspA融合蛋白并纯化;通过肠激酶切掉融合蛋白的TRx-His部分,获得PspA蛋白.再将PspA蛋白加入到人类单核细胞的培养基中共孵育,ELISA检测培养基上清中IL-6、TNF-α、IL-1β、CXCL8、CCL2、CCL3、CCL4、CCL5浓度的差异;后,将放线菌素D或者放线菌酮也加入到细胞培养基中,ELISA方法检测其对PspA蛋白促单核细胞合成炎性细胞因子的干预作用.结果 重组菌表达TRx-His-PspA融合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70000,纯化后用肠激酶切除融合蛋白的TRx-His部分,获得PspA蛋白(相对分子量为50 000);ELISA试验表明PspA蛋白刺激人类单核细胞后,单核细胞系合成和释放到培养基上清的IL-6、CXCL8、CCL2、CCL4和CCL5显著增加(P<0.05);而加入了放线菌素D或者放线菌酮后,PspA蛋白刺激人类单核细胞释放IL-6、CXCL8、CCL2、CCL4和CCL5的能力明显减弱.结论 重组的PspA蛋白可以诱导人类单核细胞重新合成和分泌炎性细胞因子IL-6和趋化因子CXCL8、CCL2、CCL4、CCL5,揭示了天然免疫的效应细胞—单核细胞和肺炎链球菌致病因素之间的关系,将有助于制定新的战略来控制肺炎链球菌侵入性疾病.

  • 抗TRPC6多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作者:张萃;卢文菊;梅俪凡;黄超贤;李红枝;刘晓波

    目的 制备抗TRPC6多肽单克降抗体,并对其免疫学和生物学特性进行鉴定.方法 采用TRPC6多肽偶联血蓝蛋白(KLH)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取血清效价高者脾细胞与Ag8.653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采用间接ELISA法筛选阳性杂交瘤细胞,以及测定单克隆抗体的特性、效价及其相对亲和力;采用单克隆抗体亚类检测试剂盒鉴定Ig亚型;并经有限稀释法克隆化培养获得杂交瘤细胞株;采用秋水仙素阻断法鉴定杂交瘤细胞株染色体.结果 获得3株能稳定分泌抗TRPC6多肽的单克隆抗体,分别命名为A2、F11和H8;抗体Ig亚类均为IgG1型,染色体均在89±7条的范围内;相对亲和力结果F11为6μg/ml,A2、H8为12.5μg/ml.结论 抗TRPC6多肽单克隆抗体的成功制备,为TRPC6的免疫学检测方法的建立奠定基础.

  • ILK对LPS诱导肺癌A549细胞分泌免疫逃逸相关因子的影响

    作者:刘璟;陈全;陈炎;胡海艳;刘革力;张路渝

    目的 探讨内源性过表达人整合素连接激酶(integrin-linked kinase,ILK)及外源性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对肺癌A549细胞分泌VEGF,TGF-β、IL-6的相关性.方法 分别设置空白对照组、过表达ILK组、LPS诱导组、LPS诱导过表达ILK组,通过ELISA双抗夹心法,分别检测各组细胞分泌VEGF、TGF-β、IL-6的水平;应用RT-PCR法检测各组细胞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p85α的相对转录水平.结果 过表达ILK组、空白细胞的培养上清液和细胞裂解液相比较,各因子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过表达ILK组和LPS诱导组细胞所分泌的VEGF、TGF-β、IL-6因子的水平均显著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LPS诱导的ILK过表达组的各因子升高更为显著(P<0.05);LPS诱导组细胞的PI3Kp85α的相对转录水平显著高于过表达ILK组和空白对照组(P< 0.05).结论 内源性过表达ILK基因和外源性LPS诱导均可促进A549细胞产生免疫逃逸相关因子,LPS促瘤效应机制可能与ILK相关,LPS可能通过PI3K信号分子促进了ILK的生物学效应.

  • 哮喘小鼠中Foxp3+ Treg/Th17的失衡及意义

    作者:姜小丽;杨婷;杨宝辉;张丽群;王庆红;王莉佳;符州;刘恩梅;罗征秀

    目的 检测哮喘小鼠与对照小鼠肺组织中Th1、Th2、Th17及Foxp3+ Treg细胞占CD4+T细胞百分比,探讨哮喘小鼠中Foxp3+Treg/Th17比值变化及其在哮喘中的意义.方法 将6周清洁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和哮喘组(OVA),哮喘组给予OVA致敏和激发,建立哮喘小鼠模型,对照组用PBS代替OVA.后1次激发后24 h内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总数及细胞分类计数;HE染色制作肺组织病理切片,光镜下观察病理变化;小鼠肺功能仪检测小鼠气道高反应性;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肺组织中Th1、Th2、Th17、Foxp3+Treg细胞占CD4+T细胞百分比.结果 哮喘组BALF细胞总数、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肺部炎症反应与气道高反应显著高于对照组.哮喘组小鼠肺组织中Th2、Th17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0.83±0.08)% vs (0.50±0.03)%;(1.74±0.17)% vs (1.07±0.07)%,P<0.01];而Th1、Foxp3+ Treg细胞百分比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39±0.1 4)% vs(2.56±0.18)%;(4.87±0.35)%vs(7.67±0.44)%,P<0.001];哮喘组Th1/Th2及Foxp3+ Treg/Th17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66±0.17 vs 5.19±0.56;3.02±0.49 vs 7.38±0.71,P< 0.001).结论 除Th1/Th2失衡外,Foxp3+Treg/Th17失衡在哮喘发病中亦有重要作用.

  • HMGB1 RNA干扰对博莱霉素诱导肺纤维化小鼠α平滑肌肌动蛋白的抑制作用

    作者:蔡琳;徐军

    目的 观察RNA干扰降低高迁移率族蛋白BI(HMGB1)在肺内的表达对博莱霉素致肺纤维化小鼠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影响,探讨HMGB1在肺纤维化上皮间质转分化中的作用.方法 将40只4~6周龄C57BLB/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PBS对照组(气管滴人PBS),纤维化组(气管滴入博莱霉素3 mg/kg),HMGBI RNAi组(气管滴入博莱霉素3 mg/kg+气管滴入siRNA 20 μl)和RNAi阴性对照组(气管滴入博莱霉素3 mg/kg+气管滴入siRNA阴性对照20 μl).实验第10天处死小鼠,肺组织切片行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RT-PCR法检测HMGB1和α-SMA的表达.免疫组化检测HMGB1和α-SMA蛋白表达.结果 RNAi组肺病理损伤较纤维化组减轻,气道上皮下胶原沉积减少,肺组织HMGB1 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均显著下降(P<0.01);同时,RNAi组肺α-SMA的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亦较纤维化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 HMGB1 RNAi抑制了HMGB1表达,减轻了博莱霉素诱导的肺纤维化改变,可能与其抑制α-SMA的活化和表达有关.

  • 垂直传播对乙肝病毒基因型分布的影响

    作者:蔡颖;郑凯;吴晓梅;陈铭;李学成;李彦

    目的 乙肝病毒基因型呈地域差异分布的原因尚不完全清楚,本研究旨在调查乙肝病毒基因型B与C在母婴垂直传播中的风险程度,并探明该种传播方式是否会引发不同乙肝病毒基因型在我国及周边区域南、北差异分布.方法 针对以往研究累计获得的922例受乙肝病毒感染母亲的子代,采用Meta分析对B、C基因型在垂直转播中的风险进行更广泛和可靠的一致性评价;并采用卡方检验,分析比较南、北地区人群垂直传播对B、C基因型的差异造成影响.结果 母婴垂直传播中基因型C的总体风险度要明显高于基因型B(RR=2.61>1,95% CI),卡方检验结果显示垂直传播更有利于乙肝病毒C基因型在北方人群中的传播(x2=39.1,P< 0.05).结论 该研究明确了不同基因型在母婴垂直传播中的风险是不同的,C基因型的垂直传播风险度高于B基因型,该传播方式是引起乙肝病毒基因型在南、北地区差异分布的主要因素之一.

  • CD4+CD25+FOXP3+Treg与脑血管支架植入后的炎症相关性研究

    作者:汪思嘉;胡月华;史树贵

    目的 探讨颅内及颈部支架植入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随访3个月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入选40例行颅内及颈部血管支架植入患者(根据NIHSS评分分为2组)进行支架植入术前、术后7d以及术后3个月进行随访,同时与正常人群(20例)进行对照.采用流式细胞术、Real-Time PCR和ELISA分别对外周血中Treg细胞的频率、转录调节因子FOXP3 mRNA水平和相关细胞因子TGF-β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NIHSS>2分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FOXP3+Treg/CD4+T细胞比例和FOXP3的mRNA水平以及TGF-β在术后7d较术前和正常组是显著降低的(P<0.05),在术后3个月显著上升,且与正常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NIHSS≤2分患者Treg在随访过程中无显著性变化.结论 Treg细胞可能参与了金属裸支架植入后引发的局部和系统的急性炎症反应,且后期增加的Treg细胞与抑制术后慢性炎症反应有关.

  • 人类狼疮性肾炎全血基因表达研究中内参基因的优化选择

    作者:尤燕舞;廖品琥;林栩;杨发奋;李军

    目的 探讨不同病理类型、不同活动程度的狼疮性肾炎患者全血基因表达研究中常用内参基因的优化选择.方法 选取不同病理类型、不同活动程度的狼疮性肾炎患者共20例,设正常对照5例.运用实时PCR技术检测全血中10个内参基因(B2M、EEF1A1、PPIB、GAPDH、ACTB、HPRT1、HMBS、GNB2L1、PGK1、TBP)的表达,采用geNorm软件对基因表达的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 10个内参基因在不同患者及正常人全血中的表达存在差异,geNorm软件计算M值和Vn/n+11值.10个内参基因的M值均小于1.5,稳定性由低到高依次为ACTB<HMBS<TBP<EEF1A1<GNB2L1<PPIB<B2M<GAPDH<HPRT1和PGK1.V<0.15作为阀值,由于V3/4=0.149,本研究中内参基因的数量至少需要3个基因,即稳定的内参基因GAPDH、HPRT1与PGK1.结论 人类狼疮性肾炎全血基因表达研究中的内参基因应选择GAPDH、HPRT1与PGK1.

  • 快速高效构建小鼠体内成像肿瘤模型的方法学平台

    作者:张胤晟;林丹丹;雷蕾;胡博;王仲娟;刘海燕

    目的 建立小鼠肿瘤模型,并用体内成像的方法进行检测,降低传统方法中的系统误差与人为测量错误,提高模型的准确性与客观性.方法 构建萤火虫素酶的慢病毒表达载体,体外包装能表达萤火虫素酶的慢病毒颗粒.用病毒颗粒转染目标细胞,筛选出稳定表达萤火虫素酶的目标细胞系.体外运用双荧光素酶分析系统进行质控检测,通过后建立小鼠肿瘤模型,后使用活体成像的方法对小鼠肿瘤模型中肿瘤的大小进行定量分析,以评估小鼠肿瘤模型的恶化程度.结果 成功构建含有萤火虫素酶基因的慢病毒质粒;包装能正确表达具有功能活性萤火虫素酶的慢病毒颗粒;使用病毒颗粒感染目标细胞并筛选出能表达萤火虫素酶的稳转细胞系;建立小鼠皮下肿瘤模型,并利用活体成像的方法对肿瘤大小进行定量分析.结论 通过该种方法可以建立表达萤火虫素酶的稳转细胞系,利用体内成像的检测方法可以准确的对肿瘤模型的发生发展进行评估.

  • 结核分枝杆菌蛋白抗原刺激人γδT细胞的活性单位的计算方法

    作者:孙悝;陈勇;徐志庆;陈立;李柏青

    目的 以检测和计算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蛋白抗原激活人γδT细胞增殖的活性单位为指标,比较不同提取分离方法制备的Mtb抗原制剂激活人γδT细胞的活性效价.方法 培养的Mtb-H37Ra菌株通过高温和超声方法处理,分别获取Mtb耐热抗原(Mtb-HAg)和超声处理抗原(Mtb-SoAg),采用超滤离心管(3 K,10K,30 K)和快速液相蛋白层析(FPLC)分组和分离,获取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组分的抗原.采集健康成年人外周血分离获取PBMC,加入不同质量浓度梯度的Mtb蛋白抗原或其分离组分,并加IL-2培养12d后荧光抗体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和分析扩增T细胞中γδT细胞的比例,以扩增γδT细胞高比例的50% (EC50)所对应的质量浓度计算为1个活性单位.结果 用活性单位计算法分析发现,某批次的Mtb-HAg(591 μg/ml)刺激γδT细胞扩增的EC50为1.4 μg/ml,计算其活性单位为0.71 U/μg;某批次低分子Mtb-SoAg(3 K~10 K)(221 μg/ml)的EC50为0.8 μg/ml,其活性单位为1.25 U/μg.结论 通过比较Mtb蛋白抗原不同批次及其不同组分在不同质量浓度下刺激γδT细胞扩增数量的活性,可以计算获得相应的活性单位,为检测Mtb蛋白抗原制剂刺激γδT细胞增殖活性建立了标准化的计算方法.

  • CXCR3及其相关配体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翔;李文倩;李建平;冯建明

    CXC亚族趋化因子受体3(CXCR3)在活化的T淋巴细胞上高度表达,属Th1细胞趋化因子受体,其配体与T淋巴细胞的活化和迁移关系密切并高选择性作用于CXCR3.该趋化因子组合在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的血管生成及转移浸润、移植免疫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本文就CXCR3及其相关配体近年来的研究作一综述.

  • 骆驼重链抗体的出现及演化机制

    作者:夏丽洁;李江伟;张富春

    经典的IgG抗体由2条相同的重链(H)和2条相同的轻链(L)组成,由H链和L链共同构成抗体-抗原结合区的规则由缺失轻链和CH1区的重链抗体(heavy chain antibody,hcAb)打破.重链抗体以其分子量小,稳定性高,免疫原性弱,组织穿透力强,可以结合一些常规抗体无法接近的抗原表位等特点,显示出其与常规抗体相比在抗体-抗原结合及免疫防御中的优势.了解重链抗体是何时以及如何演化出现的对于理解这种特殊类型的抗体在机体免疫保护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 MHCⅠ类分子胞内转运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寇恂;万瑛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Ⅰ类分子在细胞内的转运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3个环节:1)新合成的MHC Ⅰ类分子在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ER)腔内装载抗原肽;2)肽-MHC分子复合体经过囊泡转运由高尔基体(Golgi apparatus)到达细胞膜表面,活化CD8+T细胞;3)细胞对MHC Ⅰ类分子的回收过程.近年来的研究显示,此转运过程中涉及泛素化、内吞作用等机制,而多种病毒可干扰MHC Ⅰ类分子的各转运环节,达到免疫逃避的目的.故本文针对近年该领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艰难梭菌引起抗感染免疫的主要致病因子及其基因功能的研究进展

    作者:曹波;李先平;程颖

    艰难梭菌是医院感染性腹泻中常见的病原菌之一,在过去10年中,由于ribotyping 027型等高毒菌株的出现,全球艰难梭菌感染相关性疾病发病率显著上升,已经成为欧美许多国家法定传染病必报的监测病原.致病艰难梭菌的毒力因子主要包括A毒素和B毒素,刺激机体发生免疫应答.除外A、B毒素,少数艰难梭菌还产生二元毒素.本文对近年来艰难梭菌引起机体抗感染免疫的相关致病因子及其基因功能的新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并重点探讨了主要致病因子A毒素和B毒素结构功能及基因表达调控特征,包括构建A、B毒素分子模型,致病基因编码区多态性特征,以及负向调控因子tcdC的变异及影响,对未来疫苗靶位点的筛选以及艰难梭菌致病机制中信号转导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免疫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5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4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1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0 01 02 03 04 05 06 Z1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