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免疫学杂志

免疫学

免疫学杂志

Immunological Journal 면역학잡지

  • 主管单位: 第三军医大学
  • 主办单位: 第三军医大学,中国免疫学会
  • 影响因子: 0.70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000-8861
  • 国内刊号: 51-1332/R
  • 发行周期:
  • 邮发: 78-32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免疫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 主编: 吴玉章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SEA基因与GPI信号肽序列融合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和序列分析

    作者:易平勇;余海;马文学

    目的将超抗原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staphylococcus enterotoxin A,SEA)基因与人胎盘碱性磷酸酶(hPLAP-1)C末端信号肽序列,即糖基化磷脂酰肌醇(glycosyl-phosphatidyl inositol,GPI)附着信号序列,拼接成融合基因,并构建该融合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方法利用基因SOEing法,分别扩增hPLAP-1 C末端信号肽序列和SEA基因,然后将二段基因拼接起来,拼接后与pGEM-T克隆载体连接,再亚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测序鉴定.结果分别成功扩增出hPLAP-1 C末端信号肽序列131 bp和SEA基因789 bp,并将二段基因序列成功拼接(901 bp),且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SEA-GPI,经测序是正确的.结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SEA -GPI的构建,为研究SEA -GPI抗肿瘤作用奠定了基础.

  • 抗胶质瘤重组免疫毒素SZ39(ScFv)-PE40的GST融合表达

    作者:罗良生;王爱东;黄强

    目的以GST融合蛋白的形式表达SZ39(ScFv)-PE40,为抗胶质瘤重组免疫毒素的下游研究与开发准备一条可供选择的途径.方法将已构建的SZ39(ScFv)-PE40基因克隆入大肠杆菌GST融合表达载体pGEX-5X-1中,并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以IPTG诱导表达.结果 SDS-PAGE分析显示表达产物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分子质量为95 000 u左右,与融合蛋白GST-SZ39(ScFv)-PE40的分子质量理论推算值相符;Western blot证实在相应的分子质量处出现特异性显色印迹;凝胶灰度扫描显示其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的25%.结论重组免疫毒素SZ39(ScFv)-PE40也可以与GST融合表达的形式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

  • DAF与CD3协同刺激人外周血T细胞活化的实验研究

    作者:邹强;郑萍;李华;郭波;谢佩蓉

    目的探讨人促衰变加速因子(decay-accelerating factor, DAF)作为共刺激分子参与T细胞活化的作用机制.方法观察3株针对DAF不同SCR的单抗单独使用或者与抗人CD3单抗联合使用时,对人外周血T细胞增殖、IL-2分泌以及胞浆Ca2+水平的影响.结果所用3株抗人DAF单抗不能活化T细胞,而抗人DAF单抗与抗人CD3单抗可协同刺激T细胞增殖,促进IL-2分泌以及提高胞浆Ca2+水平.结论抗人DAF单抗与抗人CD3单抗可协同刺激人外周血T细胞活化.

  • HIV-2 DNA疫苗免疫小鼠的免疫反应观察

    作者:张应玖;金宁一;郭焱;江文正;李子健;沈家骢

    目的用构建的HIV-2 外膜蛋白gp105和核心蛋白gag基因的DNA疫苗免疫小鼠,评价其免疫效果.方法将HIV-2型 gp105和gag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pIRES1neo中,构建重组DNA疫苗质粒.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证明,构建的DNA疫苗在真核细胞中表达了gp105或/和gag.构建的疫苗免疫小鼠后,用流式细胞仪测定CD4+、CD8+ T淋巴细胞亚类数, 并用HIV-2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检测免疫鼠血清中抗HIV-2抗体水平.结果构建了3种HIV-2 DNA疫苗pIRES1gag、pIRES1gp105和pIRES1gag-gp105,转染BHK细胞后均能表达抗原蛋白,免疫小鼠后可有效地刺激淋巴细胞增殖并诱导产生抗HIV-2特异性抗体,其中pIRES1gag-gp105免疫鼠中,淋巴细胞增殖显著,而pIRES1gp105免疫鼠中HIV-2特异性抗体水平高.结论构建的DNA疫苗均能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其中pIRES1gp105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显著,而pIRES1gag-gp105诱导的细胞免疫响应显著.

  • PPD对豚鼠实验性哮喘气道炎症的作用

    作者:刘金保;钟南山;李树浓;李晓宾;梁仲培;王桂房;吴卫

    目的探索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PPD)对豚鼠实验性哮喘气道炎症的作用.方法实验采用31只豚鼠,体质量250 g左右,分为对照组、卵蛋白(ovalbumin,OVA)致敏组和PPD治疗组.用OVA(Ⅲ级)致敏豚鼠复制豚鼠哮喘模型.结果经过OVA致敏的动物气道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肺组织中嗜酸粒细胞以及BALF中白细胞总计数有明显增加,PPD可不同程度地降低肺组织嗜酸粒细胞的气道浸润,并使BALF中炎性细胞总数降低.结论使用本实验体系PPD可以减轻实验性哮喘的气道炎症反应.

  • 人era的结构特点分析及其定点突变体的构建

    作者:纪宗玲;陈苏民;陈南春;吴元明;刘继中;路凡;张俊杰

    目的构建近克隆的人era基因的定点突变体.方法利用数据库对era的结构特点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用改良的重叠延伸法分别构建人Era N端和C端的定点突变体.结果获得了分别针对人Era N端TGP结合结构域(位于29-36氨基酸残基)和C端具有RNA结合活性的KH结构域(位于297-340氨基酸残基)的定点突变体.结论人era定点突变体的构建为进一步的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 建立猪MHCⅠ类抗原特异性人T细胞系的探讨

    作者:唐军;张冬青;沈佰华;周洪;周芸;柳子星;周光炎

    目的建立间接识别中国版纳猪SLA Ⅰ类P1分子的特异性人T细胞系的方法,以进一步研究SLA Ⅰ类分子的间接识别在猪→人异种细胞性排斥中的作用.方法以E*coli中表达并纯化的SLA Ⅰ类分子P1为抗原,体外反复刺激健康人PBMC,3H-TdR掺入法筛选特异性增殖的T细胞,FACS作表型初步分析.结果初步测定健康人外周血版纳猪SLA Ⅰ类P1分子特异性T细胞反应频率约6.67×10-7,所建4个T细胞系表型均为TCRαβ+,其中3 株以CD4+为主,1株以CD8+为主.结论利用E.coli表达的纯蛋白抗原可建立间接识别版纳猪SLA Ⅰ类P1分子的特异性人T细胞系.

  • 丙型肝炎病毒非结构蛋白NS4A抗原模拟表位的筛选和鉴定

    作者:钟彦伟;成军;陈新华;王刚;洪源;王琳;李莉;张玲霞;陈菊梅

    目的筛选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非结构蛋白NS4A(HCV NS4A)特异性噬菌体模拟表位,为抗HCV的疫苗研究探索新途径.方法以抗-HCV NS4A的单克隆抗体作为固相筛选分子,对人工合成的噬菌体随机12肽库进行5轮"吸附-洗脱-扩增"的筛选过程,随机挑取45个克隆,经噬菌体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鉴定并进行交叉反应实验以及竞争抑制性结合实验,后对所选克隆进行DNA序列分析,以确定HCV NS4A抗原的模拟表位.结果经噬菌体富集后,从随机筛选的45个克隆中得到13个阳性克隆,确定氨基酸序列XXRXXMXPXXXI为HCV NS4A的模拟表位.结论用噬菌体12肽库成功筛选得到HCV NS4A的模拟表位,为开展用HCV模拟表位探索HCV的防治研究创造了条件.

  • 携带IL-12的增殖腺病毒对鼻咽癌细胞的杀伤作用

    作者:聂飚;钱其军;车小燕;薛惠斌;岑信棠

    目的肿瘤选择性增殖腺病毒携带小鼠白细胞介素12(mIL12)基因,增强对鼻咽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用非增殖腺病毒Ad-LacZ测定腺病毒对鼻咽癌细胞CNE3和915的转染率,用E1B-55 000 u蛋白缺失的腺病毒dl1520和E1B-55 000 u蛋白缺失的腺病毒CNHK200-mIL12分别转染培养的CNE3和915,并瘤内注射到裸鼠皮下的CNE3移植瘤.结果 Ad-LacZ病毒数量与细胞数量之比(MOI)为100时,转染率分别为63%和56%;MOI为10时,分别为12%和8%.在体外不加入淋巴细胞的条件下,CNHK200-mIL12和dl1520在MOI为100时都可在7 d内完全杀灭鼻咽癌细胞CNE3和915.对裸鼠CNE3移植瘤,CNHK200-mIL12治疗组疗效显著高于dl1520治疗组(P<0.05),表明在选择性腺病毒中插入mIL12增强了其杀伤功能.结论选择性增殖腺病毒携带mIL12后能够增强病毒对鼻咽癌细胞的杀伤作用,为鼻咽癌临床治疗探索一种新的基因病毒治疗方法.

  • HIV-1重组核酸疫苗质粒诱导小鼠免疫应答的研究

    作者:郭焱;金宁一;张应玖;郭志儒;夏志平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6(IL-6)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gp120基因免疫小鼠的调节作用.方法构建表达中国流行株HIV-1B亚型gp120基因的核酸疫苗质粒pGP及共表达中国流行株HIV-1B亚型gp120基因与IL-6基因的核酸疫苗质粒pGPIL-6,检测其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表达并将上述两种质粒注射Balb/c鼠,检测小鼠产生的CD4+和 CD8+T细胞数情况及诱导CTL反应能力.结果以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到gp120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得到表达.pGPIL-6免疫鼠,小鼠产生的CD4+和 CD8+T细胞数及诱导产生CTL反应的能力明显高于单独注射gp120的小鼠.结论协同应用IL-6基因可明显加强HIV-1gp120基因免疫效果,为中国流行株HIV-1核酸疫苗的可行性提供了重要实验依据.

  • AML-M1相关TCR Vβ克隆性增殖T细胞的研究

    作者:陈少华;李扬秋;杨力建;郁志;罗更新;张玉平

    目的了解急性髓细胞白血病M1亚型(AML-M1)患者外周血TCR Vβ亚家族T细胞的克隆性分布特点.方法采用RT-PCR扩增9例M1患者外周血的单个核细胞的TCR Vβ24个亚家族基因,分析其TCR Vβ亚家族的利用情况.PCR产物进一步经基因扫描分析,了解其CDR3长度以判断T细胞的克隆性.结果不同标本中可检测到 2~5个Vβ亚家族T细胞,以Vβ2、Vβ3、Vβ17和Vβ19为常见,并在Vβ2、Vβ3、Vβ5、Vβ8、Vβ9和Vβ19中发现克隆性生长T细胞.结论 M1病人外周血TCR Vβ亚家族T细胞表达呈现明显的选择性和克隆性增殖情况,这可能与M1细胞相关抗原有关,且克隆性增殖Vβ亚家族分布以个体特异性为主.

  • CD226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上的表达

    作者:李富荣;叶志中;戴勇;齐晖;任莉莉;洪小平;王新根

    目的研究CD226在SLE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上的表达,以阐明CD226抗原在SLE患者体内T细胞活化中作用以及与SLE发病的关系.方法 31例SLE患者和3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培养72 h后,三色荧光标记的单克隆抗体染色 ,利用流式细胞仪测定T细胞亚群细胞表面CD226抗原的表达.结果 SLE患者组CD3+、CD4+、CD8+T淋巴细胞上CD226+表达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活动期SLE组、静止期SLE组的CD3+、CD4+、CD8+细胞上CD226+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活动期与静止期患者之间T细胞亚群上CD226+表达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SLE患者CD3+、CD4+、CD8+T细胞CD226+抗原表达水平与SLEDAI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SLE患者体内存在T细胞亚群异常活化;活动期、静止期SLET淋巴细胞CD226+表达均增高,CD226+可能参与了SLE的免疫发病.

  •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T细胞亚群失衡与炎性粘附分子的关系

    作者:王兰兰;李立新;刘瑾;冯伟华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细胞免疫调节功能异常与参与介导免疫炎性损伤的细胞粘附分子之间的关系.方法以ELISA方法检测40例RA患者外周血中IL-2、IL-10、sICAM-1、sVCAM-1水平.结果 RA患者TH1,细胞因子IL-2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TH2细胞因子IL-10及细胞粘附分子sICAM-1/sVCAM-1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各组间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RA患者高水平的IL-10与低水平的IL-2提示TH2细胞功能亢进,进而TH1细胞被抑制,并导致细胞因子谱的偏移;高水平的sICAM-1、sVCAM-1是RA患者慢性炎症损伤的重要介质;异常升高的IL-10与细胞粘附分子的共同作用是导致RA患者病理损伤的重要原因.

  •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干扰素治疗无应答与HLA-DRB1*07的相关性

    作者:钱毅;章廉;侯金林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干扰素治疗6个月无应答与HLA-DRB1*07的相关性.方法以接受α-干扰素正规治疗慢性乙肝患者69名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序列特异性引物套式PCR-SSP检测HLA-DRB1*07,并同时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CD4+T细胞分泌IFN-γ、IL-2、IL-10和IL-4的水平.结果无应答组的HLA-DRB1*07的携带率高于部分、完全应答组(P<0.05,OR=18.55);干扰素治疗6个月后每位患者IFN-γ、IL-2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而IL-10、IL-4均较治疗前低治疗前后HLH-DRBq*07阳性患者IL-4、IL-10浓度差异平均水平明显低于阴性患者(P<0.01),而治疗前后IFN-γ、IL-2浓度差异平均水平低于阴性患者(P<0.01);无应答组IFN-γ、IL-2浓度差异平均水平低于部分、完全应答组(P<0.01),IL-4、IL-10浓度差异平均水平低于部分、完全应答组(P<0.01).结论 HLA-DRB1*07与干扰素治疗无应答相关.

  • 凋亡及免疫激活相关基因在先兆子痫胎盘中的表达

    作者:庞战军;邢福祺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相关基因在先兆子痫胎盘组织中的表达谱及其影响机制. 方法采用分别包含220余种人类细胞因子相关基因或人类环境激素相关基因cDNA片段的基因芯片,检测严格配伍的先兆子痫和正常胎盘组织中基因表达谱的差异. 结果先兆子痫胎盘中与细胞增殖周期调控及凋亡相关的多种基因表达发生了变化,且大多数呈现表达增强.此外,与免疫系统激活有关的多条基因在先兆子痫胎盘中的表达也比正常胎盘高.结论胎盘组织中多种与细胞凋亡调节有关的基因表达异常与先兆子痫的病理发生有关,而免疫系统激活也可能是其原因之一.

  • Graves'甲亢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表达类型的变化

    作者:余南;安振梅;魏松全;夏庆杰;李双庆;许淑惠

    目的为检测Graves' 甲亢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GRα/GRβ表达及影响因素,探讨糖皮质激素及其受体在该疾病中的作用.方法本研究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正常人及Graves'甲亢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GRα/GRβ,同时测定了晨8:00皮质醇、甲功水平,用多元回归分析法探讨了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该研究提示Graves甲亢组的hGRα/GRβ mRNA比值与TT3、TT4相关(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 0.61和0.54.Graves' 甲亢组的的血皮质醇明显高于正常组.TT3和TT4与皮质醇不相关.皮质醇与hGRα/GRβ mRNA比值不相关.结论 Graves'甲亢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GRα/GRβ表达增高.

  • 人初乳分泌片的纯化和兔抗人分泌片免疫血清的制备及应用

    作者:王晓蕾;孙玲;贲昆龙;许金菊;曹筱梅

    目的获得足够量的分泌片(SC)及其相应的抗血清,用于研究SC的功能与SC在人和某些物种黏膜组织内的分布.方法在已有的凝胶过滤和离子交换层析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亲和层析和凝胶过滤分离纯化人的SC并进行相应的鉴定.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了SC在部分小鼠组织中的表达.结果获得了免疫纯的SC,并制备了相应的兔抗人SC的免疫血清;免疫组化显示,SC在小鼠小肠和子宫内膜处有表达.结论利用改进的方法可以获得免疫纯的SC,进一步证实人和小鼠SC之间的交叉反应性.

  •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方法学评价

    作者:秦卫仕;田蓉

    目的通过内质控的定量分析,对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的方法学进行客观评价.方法以促甲状腺激素检测为例,对系统探测灵敏度,低、中、高质控血清的批内和批间精密度,批间稳定性参数Slope、ED20、ED50、ED80等4项指标,系统探测的准确度(回收试验),系统探测的有效性(平行试验),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等进行定量测定和描述.结果 TSH的小测定值为0.002 μU/mL.低、中、高3种质控样品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5%,批间稳定性参数各变异系数均小于5%,与统计学要求相一致,且符合标准曲线质控参数的重现性.回收试验满足临床要求,符合检验统计结果.理论值与实测值间作回归分析,相关系数r=0.999.ROC显示,甲亢诊断的佳阈值为0.3 μU/mL,甲低诊断的佳阈值为5.0 μU/mL.甲亢敏感度为89.3%,特异度为93.3%,准确度为90.1%,阳性似然比为13.4;甲低敏感度为83.8%,特异度为90.9%,准确度为86.4%,阳性似然比为9.2.结论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方法是一种效果好、准确度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测试精度良好的自动化免疫分析方法.

  • LT质粒的新法提取及无毒突变体LTS63K的构建和序列分析

    作者:冯强;邹全明;蔡绍皙;毛旭虎;冉向阳

    目的获取野生型产毒性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LT)基因、构建LTS63K突变体并进行序列分析.方法用改进的细菌基因组提取含野生型LT基因质粒,用PCR技术扩增LT的DNA,并亚克隆至pMD18-T中进行点突变和序列分析.结果从野生型大肠杆菌提取大质粒的新法可行,所克隆的LT基因与GenBank公布的完全一致,点突变正确.结论所克隆的基因和突变基因可用于重组表达和免疫佐剂的相关研究.

  • 两步法从CD34+造血干细胞诱导树突状细胞

    作者:徐莉;康自珍;王斌;蔡海波;谭文松

    目的研究如何从有限的造血干细胞获得大量的树突状细胞(DC),为进一步研究树突状细胞的生化特性及临床应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利用免疫磁珠法(MACS)富集CD34+细胞,先在培养体系中加入FLT3配体(FL)、血小板生成素(TPO)及干细胞因子(SCF)等细胞因子,然后对富集的细胞进行扩增,扩增后的细胞在GM-CSF和IL-4的作用下诱导7 d,诱导后的细胞用流式细胞仪分析树突状细胞特征性表面标记CD1a.结果两步法能够获得大量的DC,在第一步中用TPO/FL/SCF/IL-3/IL-6来扩增CD34+细胞能获得多的DC.在相同的培养时间下(3周),两步法能扩增出274倍的DC,大大的超过了直接诱导的扩增倍数(24倍).并且,随着培养时间的增长,DC的扩增倍数不断上升.结论两步法能从少量的脐血CD34+前体细胞诱导扩增出大量的DC,为从病人动员的CD34+细胞诱导扩增DC用于临床提供了实验依据.

  • 无蛋白培养中杂交瘤细胞的生长与单克隆抗体分泌

    作者:马刚;余兴龙;李作生;张茂林;涂长春

    目的建立应用无蛋白培养基大量制备单克隆抗体(McAb)的生产方法.方法本实验以3株猪瘟病毒特异单抗杂交瘤细胞为研究对象, 通过与常规的有血清培养法比较,研究了无蛋白培养基中杂交瘤细胞的生长特性、抗体分泌效率、活性与纯度.结果无蛋白培养基中单抗的产量与效价比有血清培养的单抗高2~4倍,而且单抗的纯度显著提高.结论无蛋白培养基可完全取代常规的有血清培养基,用于生产高滴度、高纯度单克隆抗体.

  • 甘氨酸-钼磷酸盐抗肿瘤作用的机理研究

    作者:张学军;常雅萍;刘建辉;韩正波;王恩波

    本研究采用东北师范大学化学院首创合成的新型杂多酸化合物-甘氨酸-钼磷酸盐GP(单晶已成功解析),我们在前期体内外抗肿瘤实验的基础上,又深入研究了该药的抗肿瘤作用机理.

  • 海带多糖FGS对小鼠巨噬细胞细胞毒活性的影响

    作者:张英慧;曲爱琴;宋剑秋;王琪琳;徐中平;王海仁

    海带多糖抗肿瘤活性的研究一直为人们所关注[1,2].我们采用酶解配合多种柱层析的方法从海带中分离纯化出一种岩藻-半乳聚糖硫酸酯(fucoidan-galactosan sulfate,FGS)[3],前期的实验工作表明,FGS对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S180无直接杀伤作用.多糖的药物活性往往与免疫作用机制有关[4,5],本实验利用体外培养的S180细胞检测了FGS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peritoneal macrophages, PMΦ)细胞毒活性的影响.

  • HLA衍生肽诱导移植免疫耐受机制的研究概况

    作者:崔志刚;汪泽厚

    器官移植排斥是移植领域久未攻克的医学难题.诱导受者产生特异性移植免疫耐受是克服移植排斥反应较为理想的办法.人工合成HLA肽(peptides derived from HLA)可诱导受者产生特异性移植免疫耐受,但HLA衍生肽诱导耐受机制目前尚不清楚,许多新观点不断呈现.

免疫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5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4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1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0 01 02 03 04 05 06 Z1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