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国产前诊断(电子版)杂志

中国产前诊断(电子版)

中国产前诊断(电子版)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renatal Diagnosis(Electronic Version) 중국전진단잡지(전자판)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 影响因子: 0.48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674-7399
  • 国内刊号: 11-9300/R
  • 发行周期:
  • 邮发: 200040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产前诊断杂志(电子版)》编委会
  • 出版地区:
  • 主编: 段涛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琼脂糖凝胶电泳、毛细管电泳及高分辨熔解曲线技术在α-地中海贫血新生儿筛查中的应用

    作者:唐海深;满婷婷;江陵;张金云;李东至

    目的 比较毛细管电泳与琼脂糖凝胶电泳2种方法在α-地中海贫血(α-地贫)新生儿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探讨新生儿脐血Hb Bart's水平与α-地贫基因型的关系;探讨高分辨熔解曲线(high resolution melting,HRM)技术用于筛查非缺失型α-地贫的可行性.方法 对1442例新生儿脐血样本同时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及毛细管电泳技术进行血红蛋白定量分析,将其中任意一种方法检出Hb Bart's区带(其中毛细管电泳技术Hb Bart's定量低为0.1%)的样本全部挑出进行Gap-PCR,若样本未检出异常则进一步行HRM分析,随后进行反向点杂交和基因测序.同时对2种电泳Hb Bart'ss均为阴性的样本进行2种常见静止型α地贫基因(-α3.7、-α4.2)的分子筛查.结果 1442例样本中,2种电泳方法HbBart's均为阳性的样本为151例,基因确诊150例.4例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Hb Bart's阳性而毛细管电泳检测Hb Bart's阴性的样本,基因检测未见异常.7例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Hb Bart't' s阴性而毛细管电泳检测Hb Bart's阳性的样本,基因检测均为静止型α-地贫.1280例两种电泳Hb Bart's均为阴性的样本检出10例静止型α-地贫.HRM技术将3种常见非缺失型α-地贫全部检出.结论 与琼脂糖凝胶电泳相比,毛细管电泳技术定量分析Hb Bart' s更为简便、准确.脐血Hb Bart's的含量随着α-基因缺陷的个数的增加而升高,其中α+-地贫中不同基因型的Hb Bart's水平亦存在差异.新生儿脐血毛细管电泳Hb Bart's含量0.1%应作为区分正常人与α-地贫携带者的指标.HRM技术可作为非缺失型α-地贫(尤其是αCSα和αQSα)的一种筛查方法.

  • 血清学筛查联合胎儿非整倍体产前无创基因检测临床应用价值的研究

    作者:邱洁;杨晓华;方虹;张红云;马竞;陈熙;吴琼玲

    目的 探讨孕期血清学筛查联合无创性产前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基因检测技术,应用于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检出效率.方法 孕期适时行血清学筛查23 039例.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检测,唐氏早、中期筛查,应用Multicalc软件评估出高风险,临界风险、单项生化指标异常,知情选择无创基因检测.结果 筛查出高风险1546例,占6.71%,临界风险值3257例,占14.17%,单项值异常3018例,占15.86%,实施无创产前诊断3342例占61.23%,介入性产前诊断550例,占11.54%.产前诊断确诊胎儿染色体异常共27例,其中非整倍体19例,占0.39%,其他染色体异常8例,占0.16%,知情告知签字不落实产前诊断发生出生缺陷7例.调查表明,临界风险选择无创基因检测样本例数占61.23%,羊水样本例数占11.54%,无创检测高风险数经羊水再次核型分析一致性达100%.结论 血清学产前筛查联合无创产前胎儿非整倍体DNA检测可提高产前诊断效率,特别对临界风险值瓶颈线的突破起关键性作用,降低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病率,是快捷、安全、较介入性产前诊断易于接受、大批量进行、值得推广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

  • 基于荧光聚合酶链反应的脆性X综合征产前筛查技术的建立

    作者:李海波;刘敏娟;毛君;李红;陈瑛

    目的 建立针对脆性X综合征FMR1基因CGG重复数的快速产前检测技术方法,用于基于人群的筛查.方法 采用荧光PCR法对356名孕妇进行产前FMR1基因CGG重复数检测.结果 本方法可检测CGG重复数小于130的携带者,共275例(77.25%)毛细管电泳结果显示为2组峰,提示为杂合型基因型,可明确诊断.81例(22.75%)仅见到一组峰,提示可能为纯合子,也可能为CGG重复数高于130的携带者.结论 基于荧光PCR的检测技术,临床上可实现近80%孕妇FMR1基因CGG重复数精确、快速的初筛,剩余病例的明确诊断尚需其他技术辅助.

  • 新型无创DNA产前检测在诊断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中的应用

    作者:杨湘玲;朱健生;刘贤云

    目的 探讨新一代测序技术的新型无创DNA产前检测在诊断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2年8月1日至2013年4月30日在安徽省妇幼保健院接受孕妇外周血中游离胎儿DNA检测者1365例,均为单胎,孕周(19.1±5.8)周,按照孕妇年龄及血清学筛查结果分为唐氏综合征筛查(唐筛)高危组、高龄组和其他原因组3组由北京贝瑞和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和湖南湘雅医院产前诊断中心合作开展的“大规模基于新一代测序技术的新型无创DNA产前检测”,对孕妇外周血中游离胎儿DNA进行序列分析,对检测结果阳性者进行羊水穿刺及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对检测结果阴性者行电话随访其胎儿出生后情况.结果 ①3组孕妇共计1365例均成功完成游离胎儿DNA检测,检测结果为阳性者共33例,包括21三体19例、18三体8例、45,X6例.其中唐筛高危组检出21三体8例、18三体7例、45,X4例;高龄组检出21三体9例、18三体1例、45,X2例;超声侧脑室增宽检出21三体1例、鼻骨缺失检出21三体一例.②游离胎儿DNA检测结果异常的33例孕妇中,28例进行了羊膜腔穿刺及染色体核型分析.19例21三体检测阳性者18例进行了羊膜腔穿刺,17例染色体核型均为47,XN,+21,另1例核型为46,XN(70)/47,XN,+21(10),后经胎儿脐血染色体检测为46,XN,随访新生儿正常.胎儿鼻骨缺失发现时已24周,无创检出21三体,行脐带血检测结果为异位型21三体,核型46,XX,der(21;21)(q10;q10),+21.结果检出率100%,准确率94.4%.8例18三体检测阳性者中有7例进行了羊膜腔穿刺,7例核型为47,XN,+18;两者结果完全一致,另1例拒绝羊水穿刺,引产中发现胎儿全身水肿.③6例45,X检测阳性者中有3例进行了羊膜腔穿刺,2例核型为45,X,1例为46,XX(出现了假阳性),另3例拒绝羊水穿刺,其敏感性和准确性无法统计.④3组孕妇血浆中游离胎儿DNA检测结果阴性者1312例,经电话随访,截止至2012年4月30日,已出生的新生儿经检查均未发现唐氏综合征患儿.结论 孕妇外周血中游离胎儿DNA检测对21三体和18三体的检测准确率达96%,对45,X的检出率也达到了很高水准,准确率有待临床配合进一步证实.但是在其他染色体异常的检测中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此外该方法不能筛查出染色体结构异常.

  • 孕中期羊水染色体细胞遗传学分析

    作者:段程颖;偶健;刘一琳;傅文宇;孙健姜;东李红

    目的 通过胎儿的羊水染色体进行临床分析,探讨胎儿染色体异常与产前诊断指征的关系.方法 2012年1月至12月在本中心行产前诊断的1668例孕妇进行羊膜腔的穿刺,羊水细胞培养后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羊水细胞培养成功1668例,检出染色体异常68例,异常率4.08%.常见的染色体异常核型类型是数目异常,异常率达到72.06%.在产前诊断指征中,筛查高风险异常核型30例(3.21%);在临界高风险及伴有其他异常指标者120例孕妇中,染色体异常者占11例,异常率9.17%.结论 筛查高风险、临界高风险伴其他指标异常和高龄是产前诊断的主要指征,临床医生应加深对染色体病的认识,综合各种筛查、诊断方法,提高染色体病的诊断水平,降低染色体病患儿的出生.

  • 细胞原位培养载玻片法在产前诊断中的初步应用

    作者:吴小青;李英;谢晓蕊;安刚;王燕;徐两蒲;林娜;何德钦;林元

    目的 建立稳定的羊水及绒毛细胞原位培养方法.方法 采用细胞原位培养载玻片法,对100例羊水和30例绒毛标本进行原位培养收获,制备好的玻片于GSL-120染色体全自动扫描系统进行克隆识别扫描.结果 结合染色体全自动扫描平台,建立了条件稳定、操作简单、分析过程简化的原位培养载玻片法.100例羊水标本均培养成功,其中异常4例,核型分别为2例46,XX,inv(9),1例47,XX,+21,1例45,XY,rob(13;14);30例绒毛标本中,10例为介入性产前诊断标本,均培养成功,核型均正常;余20例为流产绒毛,成功17例,其中5例异常,核型分别为2例47,(XX/XY),+16,1例47,XX,+14,1例45,X,1例47,XX,+3.结论 细胞原位培养载玻片法培养周期短,操作简便,染色体形态好,核型多且完整,配合染色体全自动扫描系统,大大缩短阅片时间,能更加及时准确地得出产前诊断结果.

    关键词: 羊水 绒毛 原位培养
  • 脊髓性肌萎缩症SMN1基因携带者筛查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江雨;周裕林

    1 背景介绍脊髓性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是全球常见的致死性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之一,活婴发生率为1/5000~1/10000,人群携带率为1/35~1/50[1].临床上根据SMA发病年龄和病程的不同,将患者分为Ⅰ型、Ⅱ型、Ⅲ型及Ⅳ型,其中占患者比例约70%的工型临床表型为严重,常于6个月内起病,多数于2岁内夭折[2].1995年,SMA相关基因被定位于5号染色体长臂1区(5ql1.2~13.3),并发现了反向重复的运动神经元生存基因(survival motor neuron,SMN)[3].该基因有2个序列高度相似的拷贝:靠近端粒的决定性基因SMN1及靠近着丝粒的修饰SMN2,两者之间仅存在5个碱基的差异,而在编码区内只存在1个碱基的差异,即第7号外显子上的840C>T.由于SMN所在的染色体区域存在众多重复和假基因簇等易导致结构不稳定的序列,导致SMN基因发生缺失或转换的频率较高,相应的表现为人群SMN基因拷贝数组合复杂多变.

  • 染色体制备及核型分析室内质控及其考评标准的探讨

    作者:翁炳焕;任宇珂;朱瑞建;李文静;沈敏;卢欢明;孙亚莉;潘玲;徐晨明

    近年来,染色体核型分析已作为惟一的染色体病确诊实验项目而广泛应用于临床及产前细胞遗传学诊断.作为临床实验项目,均应有规范的实验室质量控制方法[1-5].室内质控是实验室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是开展和做好室间质评的前提和保障.但该项目的室内质量控制方法至今尚未见国内外文献报道.本文参考相关文献[5-8],结合国内外有关染色体分析室间质评的文献报道[9-13],对该项目的室内质控方法提出探讨,以提高染色体制备及核型分析的质量.

  • 母血浆中胎儿游离DNA检测及非侵入性产前诊断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胜利;朱宝生

    通过母血浆中胎儿游离DNA检测获得胎儿信息,成为非侵入性产前诊断的研究热点.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对母血浆中胎儿游离DNA生物学特性的认识日趋丰富.就其来源、片段长度分布及清除机制都有进一步发现,其生物学标记物也呈现多样性.从父源性的Y染色体特异序列的检测到表观遗传学方面的突破,使非侵入性产前诊断技术的应用范围不再局限于男胎也降低了诊断的假阴性率.此外,对其检测技术及方法理论日臻成熟,从传统的PCR实验方法到肽核酸、时间飞行质谱技术、QPCR、数字化PCR、大规模平行基因组测序,都为实现非侵入性产前诊断技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奠定基础.现已利用母血浆中胎儿游离DNA开展研究或进行临床诊断的有胎儿性别鉴定、胎儿Rh基因检测、胎儿非整倍体检测、胎儿染色体片段异常的检测、妊娠相关疾病、单基因病等.本文回顾了母血浆中胎儿游离DNA的应用研究.

  • 胎儿卵巢囊肿的超声随诊1例

    作者:郑海艳;冯颖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患者女,28岁,G3P1,孕37周,孕妇体健,3年前足月顺产一健康女婴,否认孕期服药史,否认家族中不良孕产史.1.2超声检查 孕22周超声胎儿畸形筛查未见异常,孕28周超声检查未见异常.超声检查示:胎儿头位,胎儿各项生理指标均在正常范围;胎儿头、颈、四肢、脊柱未见异常;四腔心显示清晰,胎心搏动规律;肝、胃、肾、膀胱结构未见异常;脐带腹壁连接正常,下腹部横切可见两个无回声区,彩色多普勒超声示:可见两条脐动脉从一无回声两侧经过,考虑为膀胱,于膀胱右侧探及5.6cm×5.2cm无回声区,壁薄,边界清晰,后壁回声增强;孕39周复查胎儿腹腔膀胱右侧无回声大小为6.5cm×5.3cm;女性胎儿.

  • 超声诊断胎儿泄殖腔畸形1例

    作者:吴丽君;许争峰;张菁菁;周静;曹荔

    泄殖腔畸形是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中的一种,其特点为直肠、阴道、尿道共同开口于一个腔,其发病率极低[1].本院曾遇1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孕妇25岁,G1P0,孕24+2周.自诉平时体健.2013年4月1日本院,超声描述:双顶径6.22 cm,头围23.07 cm,腹围19.90 cm,股骨长4.49 cm,羊水暗区4.24 cm,胎盘位于前壁,胎心率157次/分.颅脑、胸部未见明显异常.腹部:胃泡可见,左、右肾可见,膀胱未显示(图1),40分钟后复查膀胱仍未显示.外阴部呈"郁金香"状.脊柱可显示,上肢肱骨、尺桡骨可显示,下肢股骨、胫腓骨可显示.

  • 3例复发性流产患者外周血的基因芯片检测结果初步分析

    作者:孟西娜;许飞

    目前我国将流产定义为妊娠在28周以前,胎儿在1000g以下者,分为自然流产和人工流产.在所有临床确认的妊娠中,自然流产的发生率约为15%,连续2次及2次以上自然流产的发生率为5%,连续3次及3次以上自然流产的发生率为0.5%~3%[1].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指连续发生3次或者3次以上的自然流产,其中50%左右可以找到明确原因,包括遗传因素、解剖因素、内分泌因素、免疫因素、感染因素等.引起流产的遗传因素包括染色体异常、单基因突变以及多因子遗传.尤其是在前3个月的流产胚胎中,50%以上显示出染色体异常,但仍有40%左右的流产原因不详[2].

  • 芯片技术及其在医学遗传染色体异常诊疗中的应用指南

    作者:ACMG;姚怡心

    1 简介随着比较基因组杂交芯片以及单核苷酸多样性微阵列分析等微阵列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实验室对于患者在发育迟缓/智力障碍(DD/ID)、先天畸形以及异形的评价体系在近几年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患者基因组中无法用经典G显带方法检测的小缺失和小重复,现在都能用这些方法检测到.由于这些年全基因组拷贝数微阵列技术在临床应用的日渐广泛,我们在这里对相关指南进行更新.

  • “基于母血浆深度测序的胎儿亚显微染色体异常无创伤性检测”点评

    作者:胡平

    1 原文摘要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deep sequencing and analytic conditions needed to detect fetal subchromosome abnormalities across the genome from a maternal blood sample.Cellfree (cf) DNA was isolated from the plasma of 11pregnant women carrying fetuses with subchromosomal duplications and deletions,translocations,mosaicism,and trisomy 20diagnosed by metaphase karyotype.Massively parallel sequencing (MPS) was performed with 25mer tags at approximately 109 tags per sample and mapped to reference human genome assembly hg19.

  • 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进展

    作者:刘嘉茵

    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reimplantation genetic diagnosis,PGD)是产前诊断的一种早期形式,在胚胎期通过遗传检测技术选择正常的或没有发病风险的胚胎,避免怀上有家族遗传疾病的胎儿,减少反复流产的发生.因为PGD检测的标本在胚胎卵裂期仅为1~2个单细胞,在囊胚期为几个滋养层细胞,因此,在基因扩增和检测技术上有较高的难度.目前,PGD技术经过20年的发展,逐渐发展成为产前胚胎期遗传学诊断的常规项目.现代分子遗传学技术,包括生物芯片、二代测序等高通量全基因组的检测技术,也进入该领域的临床应用.目前的PGD助孕技术前仍需要对风险夫妇或其家系进行准确的遗传诊断,包括染色体检测和基因检测,未来技术的研发,有可能会使其并非必须.

  • 第三届中国胎儿医学大会(CCFM)纪要

    作者:孟梦

    近年来"胎儿是患者"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胎儿医学的工作也在国内逐步展开.一方面,新的产前筛查和诊断技术不断出现并应用于临床,新的胎儿治疗措施不断被尝试并开展,另一方面,临床医生对检测结果的解读、胎儿宫内治疗指征的把握以及出生后相关治疗措施的保障等等仍是当前这一领域亟需加强的部分.换言之,胎儿医学领域的医生们有了干活的工具,还需要充实自己的头脑学会如何整合以更好地运用工具.正如中国胎儿医学大会发起人段涛教授所言:为了胎儿医学的健康发展,我们要坚持"制度先行、规范先行、培训先行"的原则.

中国产前诊断(电子版)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2017 01 02 03 04
2016 01 02 03 04
2015 01 02 03 04
2014 01 02 03 04
2013 01 02 03 04
2012 01 02 03 04
2011 01 02 03 04
2010 01 02 03 04
2009 01 02
2008 01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