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中国健康心理学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China 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 중국건강심리학잡지

  • 主管单位: 健康心理学杂志;健康心理学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影响因子: 1.26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1-5257/R
  • 国内刊号: 段建勋
  • 发行周期:
  • 邮发: 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幸福花园 505-9-201 信箱
  • 曾用名: 健康心理学杂志;健康心理学
  • 创刊时间: 199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 出版地区:
  • 主编: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编委会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精神分裂症和双相障碍患者的家庭负担调查分析

    作者:李勇洁;徐江玲;惠学健;张海霞;刘宝华;郭俊花

    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和双相障碍患者的疾病家庭负担。方法采用疾病家庭负担量表( FBS),对92例精神分裂症和56例双相障碍患者的照顾者进行评定,分析比较两种疾病的家庭负担状况。结果精神分裂症和双相障碍患者的FBS总分分别为(18.53±12.23、17.27±12.98),在FBS总分、各因子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种疾病FBS各维度达中度及以上影响程度的家庭比例均较高,家庭经济、家庭日常活动、家庭娱乐活动及家庭关系维度均高于40%;心理健康维度均高于30%;躯体健康维度,精神分裂症为33.7%,双相障碍为28.6%。结论精神分裂症和双相障碍均造成沉重的家庭负担,提示研究和发展以家庭需求为导向的心理社会综合干预模式,有效地减轻照顾者的疾病家庭负担。

  • 免费服药对农村社区重性精神疾病管理作用

    作者:李启堂;宋君伟;张文佳;刘阳;刘国友

    目的:探讨免费服药对农村社区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的作用。方法通过现况调查、管理系统统计并结合回顾性研究,对平谷区享受免费治疗政策的996名重性精神障碍患者进行调查,填写自制测查表。结果免费治疗1年后,患者的取药距离和时间较免费前明显缩短(t=14.906,15.870;P<0.001);纳入社区管理的人数明显增加(χ2=203.28,P=0.000);服药依从性、复发情况、滋事、肇事肇祸及自杀行为均要显著或极显著差异(χ2=8.284,54.347,16.804,3.965,12.657;P<0.05)。结论免费服药治疗能够吸引患者纳入到社区管理,促进患者坚持服药,减少肇事肇祸、自杀等情况的发生。

  • 重复经颅磁刺激和无抽搐电痉挛治疗抑郁症的初步比较

    作者:任艳萍;姜玮;李艳茹;周丹娜;刘志宏;马辛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和无抽搐电痉挛治疗抗抑郁疗效的差异。方法纳入分别接受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 rT-MS组)和无抽搐电痉挛治疗( MECT组)的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各30例,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在治疗前和治疗结束时评估患者临床症状,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差异。结果 rTMS和MECT均能显著改善患者抑郁症状( rTMS组:t=0.34,P=0.02;MECT组:t=0.23,P=0.00)。 rTMS组在汉密尔顿量表睡眠障碍因子分改善方面显著高于MECT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t=7.88,P=0.01),MECT在改善自杀因子方面优于rTMS,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3.87,P=0.00)。结论 rTMS和ECT在短期内均能有效改善抑郁症状,MECT的抗抑郁作用强于rTMS。在改善睡眠障碍方面,rTMS优于MECT;在改善自杀因子方面, MECT组作用更强。

  • 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

    作者:吴倩;黄平;李志榕

    目的:了解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体验水平,考察人格特征与病耻感的关系。方法采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Link病耻感量表和艾森克成人人格问卷对175名具有自知力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问卷测试。结果①患者“贬低-歧视感知”维度的平均得分为(2.5794±0.5511);应对方式中“保密”、“退缩”维度的平均得分为(2.5804±0.4363)和(2.5103±0.3979),但“教育”、“挑战”、“分离”3个维度平均得分都低于量表中点2.5分;在情感体验方面,“误解”和“不同/羞耻”两个维度平均得分都高于量表中点2.5分;②EPQ-E分与退缩、教育、挑战、误解分别呈显著负相关( r=-0.274,-0.374,-0.354,-0.209;P<0.01),EPQ-N分与病耻感的3个维度贬低-歧视感知、病耻感应对、病耻感情感体验都呈现显著正相关(r=0.517,0.415,0.294;P<0.01),而EPQ-P分与病耻感的3个维度也呈现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普遍感知到较高水平的病耻感,认为自己不能被理解,感到与他人不同,通常采取保密、退缩的应对方式,且人格特征是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的重要因素。

  • 癫痫共病精神障碍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作者:罗炯;陈旭;王雪;郑毅

    目的:对我院近两年来住院的癫痫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为规范治疗方案,改善预后提供循证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量表对50例患者住院资料进行整理,根据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 DSM-5).诊断系统对这类患者的病例记录资料进行规范诊断,分析临床特征。结果根据DSM-5诊断标准,癫痫脑病的比例明显下降(χ2=21.93,P<0.01),癫痫共病双相情感障碍的比例明显增加(χ2=23.51,P<0.01)。癫痫起病年龄越晚,共病双相情感障碍的可能性越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8,P<0.05);难治性癫痫共病双相情感障碍所占比例较非难治性癫痫共病双相情感障碍比例低(χ2=12.78,P<0.05);癫痫全面性发作共病双相情感障碍比例与部分性发作共病双相情感障碍比例无明显差异(χ2=11.67,P<0.05)。结论临床实践中癫痫脑病诊断过多,癫痫共病双相情感障碍诊断不足。癫痫患者共病双相情感障碍与癫痫的发作特征、发病年龄及抗癫痫治疗的效果有关。

  • 20 Hz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改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注意和执行功能的损害

    作者:路亚洲;姜玮;任艳萍;刘志宏;周丹娜;马辛

    目的:探讨20Hz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 rTMS)治疗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32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20 Hz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治疗组)与伪刺激治疗(对照组)2周。在治疗前和治疗结束时采用持续操作测验( CPT)和Wisconsin卡片分类测验( WCST )测定患者认知功能。结果32例患者均完成治疗。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CPT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20Hz rTMS对WCST各项指标的影响与空白对照组相比,WCST5(完成的分类数)治疗组治疗后增加,而对照组治疗后降低,两组相比有显著统计学意义(F=6.215,P=0.022)。结论20Hz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可改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执行功能。

  • 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共情缺陷及其相关因素

    作者:田红梅;钮伟芳;刘平;于慧静;王娜;李亚静;赵建民

    目的:调查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共情缺陷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人际反应指针量表( IRI-C)对116例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和109例社区正常对照组的共情能力进行比较,并应用情绪-社交孤独问卷( ESLI)、德克萨斯社交行为问卷(TSBI)、罗森伯格自尊量表(SES)、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量表(SSPI)等进行评定,分析患者共情能力的相关因素。结果研究组IRI-C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3.97,P<0.01),且总分离散度大于对照组。患者的受教育程度、阴性症状与患者共情能力有相关性(r=0.115,-0.459;P<0.05);IRI-C总分与SES总分、TSBI总分呈正相关(r=0.386,0.541,P<0.01),并且TSBI总分进入回归模型,Beta值为0.417,与ESLI总分无相关性,但与社交孤立因子、社交孤独因子相关(r=-0.256,0.327;P<0.05),且社交孤立、社交孤独因子全部进入回归模型,Beta值分别为-0.258,0.523。结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广泛的共情缺陷,并且阴性症状明显、自尊水平低、缺乏自信心、支配性差、社会退缩、社交孤独,共情能力越差。

  • 北京市城市社区老年人轻度认知缺陷及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张迪;郭晓龙;白波

    目的:了解北京市城市社区老年人认知功能缺陷的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非概率抽样法抽取北京市两个城市社区≥60岁471名老年人作为调查对象,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 MMSE)对入选老年人进行访谈。结果认知功能下降的检出率为67.5%(318/471),其中女性老年人认知功能下降的检出率高于男性(χ2=20.434,P<0.001);随着学历的升高,认知功能下降的检出率呈下降趋势(χ2=16.761,P=0.001);个人独居、与子女同居的老年人认知功能下降的检出率高于与夫妇同居的老年人(χ2=6.924,P=0.009;χ2=3.935,P=0.047);患慢性病的老年人认知功能下降的检出率高于未患慢性病的老年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7.094,P=0.008)。结论女性、受教育程度、居住状况和患有慢性病是老年人认知功能下降的影响因素。

  • 双额与单侧顶颞抽搐电痉挛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疗效的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路亚洲;姜玮;史晓宁;李艳茹;任艳萍;马辛

    目的:比较双额与单侧顶颞抽搐电痉挛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的效果。方法将5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双额极(双侧组28人)与单侧非优势半球顶颞极(单侧组30人)抽搐电痉挛治疗。共给予抽搐电痉挛治疗8次,在治疗前、治疗4次、6次、8次时分别给予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 PANSS)评定临床症状。结果双侧组和单侧组患者治疗前后PANSS评分比较显示,双侧组和单侧组治疗后和治疗前相比,PANSS总分均明显降低,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单侧组:t=16.65,P=0.001;双侧组:t=19.84,P=0.001);使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双侧组和单侧组PANSS量表各因子分的组间差异,结果发现阳性量表评分、一般精神病理量表评分治疗后双侧组降低较单侧组明显,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阳性症状:F=7.87,P=0.01;一般精神病理评分:F=7.74,P=0.01)。以PANSS总分减分率≥75%作为痊愈的标准,双侧组痊愈率明显高于单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6,P=0.04)。在起效时间上,双侧组治疗6次症状改善与单侧组治疗8次改善程度相当,双侧组起效更快。结论双额抽搐电痉挛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症状与单侧顶颞相比总体效果相当,治愈率更高,对阳性症状和一般精神病理症状效果更好,起效更快。

  • 双额与单侧顶颞无抽搐电痉挛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作者:姜玮;路亚洲;史晓宁;李艳茹;任艳萍;马辛

    目的:比较双额极与单侧顶颞极无抽搐电痉挛治疗对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双侧组28例,单侧组30例。一组接受双额极(双侧组)无抽搐电痉挛治疗,另一组接受非优势半球单侧顶颞极(单侧组)无抽搐电痉挛治疗。共给予无抽搐电痉挛治疗8次,应用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手册在治疗前、治疗4次、6次、8次时进行认知功能检测。结果治疗4次时,单侧组和双侧组RBANS总分和治疗前相比均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单侧:t=3.398,P=0.002;双侧:t=4.459,P=0.000),两组间相比无差异。治疗8次时,单侧组和双侧组RBANS总分和治疗前相比增高,单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3.223,P<0.01),双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对视觉空间的影响上,单侧组评分增高,双侧组评分降低,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3,P=0.03)。结论 MECT对认知功能的影响与电极安放位置和治疗次数等参数有关,对认知功能的不同成分有不同的影响。

  • 阿尔茨海默病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相关性

    作者:徐清;徐文炜;张玉琦;程灶火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Hcy)水平与阿尔茨海默病( AD)的相关性。方法检测100例AD患者与30例正常老年人血浆Hcy浓度,采用简易精神状况量表( MMSE)对两组进行认知功能评定并与血浆Hcy浓度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AD组血浆Hcy浓度高于正常对照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t=6.74,P<0.01);AD组MMSE评分与血浆Hcy浓度呈负相关(r=-0.79,P<0.01)。结论高Hcy血症可能是AD危险因素,该研究为AD早期干预提供了依据。

  • 北京市城市2个社区老年人抑郁症状的调查与分析

    作者:张迪;禤春裕;白波

    目的:探讨北京市城市社区老年人抑郁症状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非概率抽样法抽取北京市两个城市社区≥60岁471名老年人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老年人抑郁量表简表( GDS-15)和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问卷简版( WHQOL-BREF)对入选老年人进行访谈。结果抑郁症状的检出率为18.259%(86/471)。女性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发生率高于男性(χ2=10.131,P=0.001)。随着学历的增高,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发生率有下降的趋势(χ2=13.210,df=3,P=0.004);随着家庭月收入的增高,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发生率有所下降(χ2=9.969,df=4,P=0.041);个人独居、与子女同居的老年人抑郁症状发生率均高于与夫妇同居的老年人(χ2=11.80,P=0.001;χ2=8.18,P=0.004);患有慢性病的老人抑郁症状的发生率高于未患慢性病者(χ2=5.772,P=0.016)。有抑郁症状的老人在健康状况自评、心理领域、环境领域的得分低于无抑郁症状的老年人(t=2.773,P=0.006;t=2.068,P=0.041;t=3.151,P=0.002)。结论女性、教育程度、经济收入、与谁同住和患有慢性病是老年人抑郁症状发生的影响因素;抑郁症状影响城市社区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影响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

    作者:王雪;罗炯;陈旭;任艳萍

    目的:评价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 rTMS)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31例幻听症状突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21例接受真刺激联合药物治疗,对照组10例接受伪刺激联合药物治疗。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可反复测查的成套神经心理状态评估工具(RBANS)、持续操作测验(CPT)、Stroop字色干扰测验评价认知功能。治疗前后进行脑电图、心电图、血常规及生化检查,记录不良反应。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两组各量表得分在6周内变化趋势的差异。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10次后WCST的正确应答数显著提高(F=8.06,P<0.01);RBANS的视觉广度分值显著改善(F=6.46,P<0.05),言语功能分值也显著改善(F=6.24,P<0.05)。治疗20次后WCST的正确应答数显著提高(F=3.36,P<0.05),完成分类数(F=3.57,P<0.05)也显著提高;RBANS的即刻记忆分值显著改善(F=4.50,P<0.05),言语功能分值亦显著改善(F=6.67,P<0.01)。 rTMS治疗后脑电图无异常变化,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低频rTMS可改善精神分裂症执行、记忆和言语功能且安全性好。

  •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前注意自动信息加工

    作者:梁超;闫治丰;张磊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 AD)的失配性负波( MMN)特征及其前注意加工电生理机制。方法对22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 AD组)进行事件相关电位MMN检查,并与25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 AD组情节记忆、执行功能、注意转换测试分均显著降低(t=14.30,6.81,7.20,5.11,P<0.05);②AD组潜伏期差异不显著(t=1.26,P>0.05),波幅显著降低(t=5.03,P<0.05);③线性回归显示,AD患者降低的MMN波幅与注意转换分呈显著正相关(r=0.63,P<0.05)。结论 AD患者多领域认知功能受损,前注意自动信息加工机制异常,提示电生理MMN异常指标可能预测AD患者的神经病理机制的进程。

  • 首发抽动秽语综合征经阿立哌唑治疗前后静息态脑功能成像变化的初步研究

    作者:赵英欣;崔永华;郑毅

    目的:探索首发抽动秽语综合征(Tourette综合征简称TS)儿童经阿立哌唑治疗前后患儿的脑功能变化。方法对20例首发未经治疗患儿使用阿立哌唑进行规范治疗,4周后对患者再次行fMRI检查。静息态fMRI数据处理过程中使用AAL90模板进行脑区划分,使用皮尔森相关构建脑功能连接矩阵,接下来使用Bonferroni 矫正(P<0.05)构建二值网络。基于图论的方法计算了网络拓扑属性。结果首发TS使用阿立哌唑治疗前后全局属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局部属性方面:左侧嗅皮质、左侧颞上回颞极、左侧颞中回颞极处Degree和gE治疗后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50,0.0275,0.0112),且数值趋向接近正常组,使用阿立哌唑治疗后TS组右侧额上回、前扣带回和旁扣带回左右侧、左侧梭状回、左侧角回、左右侧中央旁小叶处Degree和gE显著高于治疗前组;左侧颞上回处Betweenness 治疗后显著低于治疗前(P=0.0046,0.0300,0.0170,0.0174,0.0040,0.0117,0.0455);与治疗前相比,左侧额中回、左侧枕下回、左侧中央旁小叶、左右侧尾状核处LocE显著高于治疗前组(P=0.0096,0.0291,0.0100,0.0314,0.0181)。结论 TS患者存在脑功能异常,并且这些异常可通过药物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纠正。

  • 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特征和无抽搐电痉挛治疗刺激参数对疗效影响

    作者:姜玮;路亚洲;史晓宁;李艳茹;任艳萍;马辛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痉挛治疗精神分裂症时患者临床特点及刺激参数与疗效的相关性,为无抽搐电痉挛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共入组5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无抽搐电痉挛治疗8次,使用自编临床资料记录表记录患者社会人口学资料、临床特征、无抽搐电痉挛刺激参数等资料,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 PANSS)评估疗效。结果依据治疗结束时PANSS评分减分率65%分为显著好转组(≥65%)和非显著好转组(<65%),共有如下因素纳入回归方程:年龄(回归系数为0.13)、性别(回归系数为2.84)、发病年龄(回归系数为-0.18)、MECT峰值强度(回归系数为0.00)、MECT发作时间(回归系数为0.09)、治疗前阴性症状(回归系数为-0.42)、攻击症状(回归系数为-0.95)、PANSS总分(回归系数为0.13)。结论患者年龄大、女性、发病年龄晚、峰值强度大、发作时间长、阴性症状轻、攻击症状轻、病情重的患者无抽搐电痉挛治疗效果好。

  • 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对分裂症患者生活能力改善的影响

    作者:沈丽珍;费静霞;孔丽华;张国富;董爱国;张明廉;张玉琦

    目的:探讨医院对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实施个案管理模式后其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人际关系改善方面的影响。方法将86例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个案管理组及对照组。个案管理组实行个案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对照组按照现行的医学模式进行护理。两组分别在入院及出院时进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量表( ADL)及人际关系量表的评定,比较两种护理模式对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及人际关系方面的影响。结果治疗结束后,个案管理组日常生活能力(t=11.032,P<0.001)及人际关系量表分(t=7.871,P<0.001)较入院时明显减低,对照组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个案管理模式护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分裂症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及人际关系处理能力。

  • 奥氮平与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女性躁狂发作的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罗炯;王雪;姜玮;赵茜;史晓宁;王刚

    目的:比较奥氮平冲击疗法与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MECT)对女性躁狂发作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50例住院女性患者随机分为奥氮平组和MECT组,奥氮平组每晚服药,第1天20mg/d,以后依据患者耐受情况调整到15~30mg/d。 MECT组:在第1天,第2天,第3天,第5天,第7天,第9天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共6次。在基线,第1天,第3天,第6天,第9天,第14天,第21天分别采用杨氏躁狂量表( YMRS)评估疗效,采用不良反应量表( TESS)评定不良反应。基线和终点进行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甲状腺功能及心电图检查,以评价安全性。结果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比较两组治疗前后YMRS分值变化以及组间有无差异,结果显示奥氮平组治疗后YMRS总分显著下降(F=274.7,P<0.01),MECT组治疗后YMRS总分也显著下降(F=350.9,P<0.01),两组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F=2.0,P=0.163)。奥氮平组有效21例,MECT组有效23例,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χ2=0.758,P>0.05);奥氮平组痊愈18例,MECT组痊愈19例,两组间也无显著性差异(χ2=0.104,P>0.05)。两组之间不良事件的总发生率没有显著差异( P>0.05)。结论奥氮平冲击疗法对急性躁狂发作有效,安全性好,与MECT相比无明显差异,是一种安全、有效、符合快速综合治疗要求的治疗急性躁狂发作的新方法。

  •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失眠症患者睡眠的影响

    作者:周园园;朱伟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 rTMS)对失眠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失眠症患者分为rTMS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每晚口服艾司唑仑1~2mg,rTMS组行rTMS治疗,均治疗14d,予多导睡眠检测仪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睡眠进程和睡眠结构的变化,治疗前后行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 PSQI)评定,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PSQI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4,6.19;P<0.05),治疗后两组PSQ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睡眠时间、睡眠潜伏期、觉醒时间、睡眠效率等较治疗前均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1~7.14,P均<0.05);治疗后rTMS组较对照组相比,S2较短,S3和REMS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9,6.32,4.61;P均<0.05)。结论 rTMS能改善失眠症患者的睡眠质量。

  • 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改善作用及疗效

    作者:朱虹;贾竑晓;何瑞荣;卜力;张燕敏;许英

    目的:研究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及疗效。方法60名受试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奥氮平( n=30)和氟哌啶醇( n=30)治疗。分别在基线期、第8周、第16周和第24周进行阳性与阴性症状评定量表( PANSS)、生活质量与满意度量表评分及认知功能测查,并分析结果。结果奥氮平组持续性操作实验的反应时间在第24周(t=3.17,P<0.05),数字广度评分在第8周、第16周和第24周时均与基线有显著性差异(t=2.45,6.03,7.20;P<0.05);而氟哌啶醇组没有此差异。奥氮平组在数字广度评分上的表现优于氟哌啶醇组(F=5.10,P<0.05)。奥氮平组生活质量及满意度评分的改善与基线相比有显著性差异(F=3.32,P<0.05),而氟哌啶醇组的这种差异不显著。奥氮平组与氟哌啶醇组各时点PANSS量表分与基线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F=17.96,P<0.001),但两组间差异不具显著性。结论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注意、工作记忆和生活质量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且对工作记忆的改善作用优于氟哌啶醇。两者在改善精神症状的临床疗效相当。

  • 无抽搐电痉挛治疗精神分裂症量效关系及早期预测

    作者:姜玮;路亚洲;李艳茹;史晓宁;任艳萍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痉挛治疗精神分裂症治疗数量与疗效的关系。方法5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接受无抽搐电痉挛治疗8次。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在治疗前、治疗4次、6次、8次结束时评估患者临床症状。规定第4次和第6次PANSS量表减分率≥45%为早期起效,治疗第8次末PANSS量表减分率≥65%为显著好转。结果患者治疗4次时有效率与治疗8次显好率显著相关(χ2=7.18,P=0.01),治疗6次时有效率与治疗8次显好率相关(χ2=5.18,P=0.02)。4次治疗无效的患者组中,6次有效率和8次显好率无关(χ2=0.58,P=0.45)。结论无抽搐电痉挛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与治疗次数有关。治疗4次无效时,继续治疗效果无明显增加,建议换用其他治疗方案。

  • 晚发性分裂症患者回归社会多因素分析

    作者:王金东;郑占杰;孔伶俐;崔维珍

    目的:探讨影响晚发性分裂症患者回归社会的因素。方法收集2006-2013年首次住院的晚发性(起病年龄>45岁)分裂症患者(研究组)62例和同期首次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照组)60例,采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及大体评定量表(GAS),以随访与量表现场测评相结合的方法获得资料,数据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①研究组服药依从性好于对照组(χ2=5.208,P<0.05);复发率低于对照组(χ2=4.504,P<0.05);②研究组预后良好者显著高于对照组(χ2=9.360,P<0.05);③研究组的社会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优于对照组(P<0.01);④经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晚发性分裂症回归社会的主要因素有6个,即发病年龄、首次住院疗效、起病形式、维持服药时间、病程和家庭社会支持程度( P<0.01)。结论晚发性分裂症患者回归社会的情况较精神分裂症好;发病年龄晚,急性起病,病程短,首次住院疗效好,坚持长期治疗,有充分的家庭社会支持有利于患者回归社会。

  •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抑郁症患者运动阈值影响及与疗效的相关性

    作者:路亚洲;周丹娜;刘志宏;姜玮;任艳萍;马辛

    目的:探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抑郁症患者时对患者运动阈值的影响及与疗效改善的相关性。方法使用10Hz重复经颅磁刺激对44名抑郁症患者治疗2周共10次,测定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的运动阈值,使用HAMD和HAMA评定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并测定60名健康对照组的运动阈值与患者相比较。结果抑郁症患者左侧和右侧运动阈值和正常对照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左侧:t=-4.44,P=0.00;右侧:t=-5.15,P=0.00),抑郁症患者组的运动阈值低于正常对照组。正常对照组运动阈值左侧低于右侧,即左侧兴奋性高于右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8,P=0.00);抑郁症患者左右侧运动阈值相比无差异(t=-1.14,P=0.26)。经颅磁刺激治疗前后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6.19,P=0.001);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5.73,P=0.001)。治疗前后运动阈值无变化。抑郁症患者右侧运动阈值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呈负相关(r=-0.39,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皮层兴奋性比正常对照组高,左右偏侧性消失;运动阈值与临床症状变化无相关性。

  • 驾驶愤怒量表在驾驶员群体中的信效度检验

    作者:郭双;董悦;马伶;张馨予;顾谦浩;葛嘉倩

    目的:修订驾驶员驾驶愤怒量表并检验其在我国驾驶员群体中的信效度。方法采用中文版驾驶愤怒量表对驾驶员进行测试,获得253份有效问卷,通过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与验证性因素分析,形成终修订量表。结果①量表包括22个题目,分为4个维度,累计方差解释率为55.58%;②该量表的模型拟合度较好( GFI=0.96,NFI=0.90,CFI=0.92,RFI=0.88,RMSEA=0.046)。量表各维度与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62~0.80之间,且P<0.001。量表总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4,各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72~0.82之间;③量表各维度与大五人格量表各维度之间部分相关显著,表明量表具有良好的相容效度。结论修订版驾驶愤怒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测量驾驶愤怒的一个可靠而有效的工具。

  • 口腔错牙合畸形患者交往焦虑及治疗联盟对其影响

    作者:郭怡;崔晓燕;陈慧;闫侃;张裕;蹇淑娟;代喆颖

    目的:探讨错牙合畸形患者交往焦虑的状况及治疗联盟对错牙合畸形成年人交往焦虑的影响。方法141名错牙合畸形儿童患者96名错牙合畸形成人患者分别接受儿童交往焦虑量表( SASC)和交往焦虑量表( IAS)调查,并对成人组进行三期治疗联盟干预治疗,分析其干预前后交往焦虑变化。结果①在调查中,儿童在SASC上得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 t=28.43, P<0.05),且男童与女童相比存在显著差异(t=3.67,P<0.05);②成人错牙合畸形患者在交往焦虑量表上的得分显著高于正常人常模,且两者存在统计学差异(t=26.87,P<0.05);③接受患患治疗联盟干预治疗患者,其交往焦虑得分低于未接受者且两者存在显著差异;接受患患和医患治疗联盟干预治疗的患者,其交往焦虑得分显著低于未接受干预治疗及仅接受患患治疗联盟干预治疗的患者(F=19.40,P<0.05)。结论错牙合畸形能负面影响儿童、成人的人际交往;治疗联盟的干预方式可以有效减少成人交往焦虑,恢复其自信心。

  •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欢迎订阅、欢迎投稿

    作者: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是经国家科技部批准,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 中国积极信念自评量表的研制及其信效度检验

    作者:张理义;何明骏;张其军;陶凤燕;马爱国;刘云;高玉芳;涂德华;白香辉;苏为吉;王丽杰

    目的:编制中国积极信念自评预测量表并进行信度、效度检验。方法通过预测验构建初问卷,并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相关分析、t检验等方法分析数据,检验其信效度。结果根据因子分析结果,提取1个因子,正式量表含有10个条目,累计方差贡献率为51.85%。总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83,分半系数为0.852。10个条目与总量表的相关系数在0.624~0.778(P<0.01)。高分组与低分组比较,各条目得分差异显著(t=2.57~5.38,P<0.01)。结论中国积极信念自评量表的信度、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可作为中国人积极信念的自评工具。

  • 多细胞免疫治疗恶性肿瘤患者心理护理

    作者:宋建红;韩霏;尹悦

    目的:本研究针对多细胞免疫治疗的患者,制定心理护理对策,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方法本研究期间,按照患者入院的住院号进行随机分组,分成传统护理组(A组)和心理护理组(B组)。心理护理组在传统护理方法中加入了心理护理的对策,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坚持治疗的情况,分析心理护理对策的应用效果。结果心理护理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降低(χ2=4.184,P<0.05),研究期间内的患者接受治疗疗程时间相对增加(t=-5.503,P<0.01),患者对于治疗的满意度比传统的护理组明显提高(χ2=5.767,P<0.05)。结论对多细胞免疫治疗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使患者能够坚持治疗,对于多细胞免疫治疗恶性肿瘤的实施有推动作用。

  • 教师隐性评价行为的问卷编制-从小学生感知到的角度

    作者:郑维廉;贾文静;张云秀;张茂英;张姣娣;梁荷蓬

    目的:从小学生感知的角度,编制教师隐性评价行为问卷,并检验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方法对309名和179名3~6年级的小学生调查数据进行项目分析及探索性因素分析、对352名小学生数据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教师隐性评价行为问卷包含20个项目,含积极评价和消极评价两因子,项目因子负荷在0.59~0.75之间,共解释总方差的48.23%。量表整体和分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67~0.91之间,各项目与总分的相关在0.34~0.73之间。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问卷的RMSEA小于0.05,GFI、CFI、IFI、TLI都在0.90以上。结论该问卷的因素结构拟合良好,信度和效度达到心理测量学的要求。

  • 某部新兵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调查

    作者:杨春;赵汉清;余海鹰;张书友;徐进;过伟

    目的:了解某部新兵的睡眠质量状况。方法整群抽取某部495名新兵采用自制的新兵心理卫生调查问卷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进行测试。结果新兵的睡眠质量异常检出率为13.54%,高于正常男性群体(χ2=7.96,P=0.005);新兵的主观睡眠质量(SSQ)、入睡潜伏时间(SL)、睡眠干扰因素(Sdi)、应用催眠药物(USM)、白天功能障碍(DD)分值及PSQI总分均高于正常男性群体(U=2.76~39.01,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非自愿入伍(P<0.001,OR=9.987,95%CI=4.609-22.866)、认为不适应部队生活(P<0.001,OR=7.001,95%CI=3.018-16.981)及认为部队管理方式严格(P<0.001,OR=3.096,95%CI=1.887-9.087)为新兵睡眠质量异常的显著危险因子。结论新兵的睡眠质量状况不容乐观,应当给予持续关注;乐观向上的心态有助于新兵睡眠质量的提升。

  • 护士心理契约对职业倦怠的影响和工作满意度的中介作用

    作者:王叶飞;谢光荣;张斌;谢静涛;吴婕

    目的:探讨护士心理契约与职业倦怠的关系以及工作满意度在其中所起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职业倦怠量表、心理契约问卷、工作满意度问卷对271名在职护士进行团体施测。结果①心理契约与职业倦怠3个维度低成就感、情绪衰竭、玩世不恭呈显著负相关(r=-0.345,-0.411,-0.418;P<0.01);与内外工作满意度(r=0.648,0.570;P<0.01)呈显著正相关;②工作满意度在心理契约与职业倦怠之间的中介作用模型拟合良好(χ2=68.975,df=17,CFI=0.956,RMSEA=0.066)。结论护士心理契约通过工作满意度对职业倦怠具有显著影响。

  • 某部新兵新训期间的心理健康和适应与其家庭教养方式、心理弹性和应对方式的关系

    作者:石磊;刘波涛;李敏;彭李;于永菊;陈珑;尹霞;吕雪

    目的:探讨某部新兵的心理健康状况、对环境的适应性及其与心理弹性、家庭教养方式和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Q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某部队392名新兵进行抽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对军营环境不适应组新兵的SCL-90总均分显著高于适应组和有点不适应组(P<0.01);②生活在“民主型”家庭教养环境中的新兵更能适应新的环境( P<0.01);③新兵军训期间SCL-90总分与心理弹性总分和积极应对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消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P<0.01);④新兵SCL-90阴性组的心理弹性总分及其因子得分、积极应对方式得分显著高于阳性组(P<0.01);而消极应对方式得分要显著低于阳性组(P<0.01,t=4.75);⑤生活在“民主型”家庭教养环境中的新兵具有更高的心理健康水平( P<0.01);⑥生活在“民主型”家庭教养环境中的新兵,新训期间SCL-90总均分要显著低于“强制型”、“放任型”、“溺爱型”家庭教养环境为主的新兵组( P<0.05)。结论新兵新训期间的心理健康水平及对军营环境的适应与其家庭教养方式、应对方式及心理弹性密切相关,民主型的家庭环境、积极的应对方式和高的心理弹性有利于新兵新训期间的心理健康和对新环境的适应。

  • 手术室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及自我隐瞒程度调查分析

    作者:田秀芹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及自我隐瞒程度。方法40名手术室护士和59名外科病房护士分别接受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我隐瞒量表(SCS)调查,将手术室护士调查结果与常模和外科病房护士比较,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结果①手术室护士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因子均高于中国青年常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31,3.33,2.15,3.61;P均<0.05)。其他因子未见统计学差异;②手术室护士强迫、焦虑、敌对因子高于外科病房护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2.19,2.13,2.05;P均<0.05);③手术室护士SCS得分显著高于外科病房护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2.18,P<0.05);④手术室护士SCL-90各因子与SCS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其中强迫、焦虑因子与自我隐瞒程度成显著性正相关( r=0.33,0.32;P均<0.05)。结论手术室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欠佳,自我隐瞒程度偏高。

  • 不同项群优秀运动员群体职业性格对照研究

    作者:李铂;郑毅;姚佳

    目的:旨在了解运动员群体职业性格类型的共同特征,探讨不同项群运动员个人发展的行为规律和潜在的职业能力,为运动员职业技能培养课程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MBTI性格测试量表对126名北京市优秀在役运动员进行调查,分析了解运动员群体职业性格的主要特征。结果运动员群体的职业性格主要集中在ENFJ、ISFJ、ESFJ和INFJ 4种类型,分别占调查总数的23%、19.8%、12.7%和10.3%;运动员群体的优势职业特征表现为精力充沛,协同合作,注重自我发展,谨慎、有序,忠诚、奉献,独立、坚持。运动员群体在社会服务型、健康护理型、零售推销和商业型、教育咨询型、创造型等职业领域具有明显的职业优势。结论同场对抗性项群与格斗对抗性项群在职业性格上具有显著性差异。

  • 医生心理资本在工作要求与职业倦怠间的调节效应

    作者:孙葵;尹文强;黄冬梅;于倩倩;赵延奎

    目的:探讨心理资本在工作要求与医生职业倦怠间的作用。方法利用课题组编制的医生职业倦怠量表、心理资本量表、工作要求量表对山东省三地市(济南、潍坊、德州)1910名医生进行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相关分析、分层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医生感到工作要求高,工作要求能正向预测职业倦怠。事务型心理资本和人际型心理资本既对医生职业倦怠有直接效应(β=-0.26,-0.11;P<0.001),又在工作要求与职业倦怠间发挥调节效应(β=-0.08,-0.12;P<0.01)。结论在严苛的工作要求下,通过提升医生心理资本水平可以有效控制职业倦怠。

  • 地域因素对某军校任职教育学员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

    作者:鲁娟;沙琨

    目的:研究地域因素是否对军校任职教育学员心理健康水平有影响。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调查不同地域的军医大学任职教育学员的心理健康水平。结果不同籍贯学员的SCL90-1(χ2=52.403,P<0.05),不同出生地学员的SCL90-1、SCL90-3、SCL90-4、SCL90-10(χ2=42.522,37.559,39.476,38.558;P<0.05),不同单位所在地的学员的SCL90-4和SCL90-9有差异(χ2=41.476,40.331;P<0.05)。结论地域因素对于任职教育学员心理健康水平有影响,尤其是出生地的影响更明显。

  • 高职生大五人格与生活满意度:情绪调节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作者:王玉洁;窦凯;聂衍刚

    目的:探讨高职生大五人格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检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其中的中介作用,为改善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大五人格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修订版),对分层整群抽取的575名高职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神经质、外倾性、宜人性、责任心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生活满意度显著相关(P<0.01);②表达积极情绪效能感、管理消极情绪效能感、外倾性、责任心、宜人性(β=0.16,0.18,0.25,0.25,0.18;P<0.01)可有效预测个体的生活满意度;③外倾性、责任心和宜人性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部分是通过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为中介的。结论高职生人格特质不仅直接影响生活满意度,还会间接通过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发挥作用。

  • 初中生情绪智力、自尊与自我妨碍的关系

    作者:甘文斌;周宁;陈佳;孝建;蔡明;李学才;王朝雯

    目的:为了探讨初中生情绪智力、自尊与自我妨碍三者之间的关系,本文以自尊为中介变量研究情绪智力与自我妨碍之间的关系。方法选用使用率和信效度较高的情绪智力量表(EIS)、Rosenberg自尊量表(SES)以及自我妨碍量表(SHS)对512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初中生的情绪智力及其各个维度与自尊呈现显著的正相关(r=0.395,P<0.01),与自我妨碍呈现显著的负相关(r=-0.233,P<0.01);自尊与自我妨碍呈现显著的负相关(r=-0.43,P<0.01),回归分析发现,情绪智力对自尊和自我妨碍都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P<0.001)。结论初中生的自尊在情绪智力与自我妨碍之间起中介的作用。

  • 当前大学生对失德性事件态度调查报告

    作者:阮鹏;祁红;伍兴阶;杨帆;李艾红

    目的:了解大学生对近年来社会上出现的各类失德性事件的态度及其影响的认知情况。方法在349名大学生中进行自制的“失德性事件态度问卷”调查,按照性别、生源、恋爱经历进行分组,采用SPSS软件进行配对卡方检验。结果男女两组在包养二奶,女生被拍裸照,性爱自拍,各类偷拍,女生求包养,女生卖淫,一夜情(χ2=14.766,12.034,19.295,29.566,11.239,9.199,11.268;P<0.01)等7个项目上存在显著差异;城镇组与农村组在“女生被拍裸照”(χ2=7.623,P<0.01),及“各类偷拍”(χ2=42.42,P<0.01)两个项目上存在显著差异;已恋组与未恋组仅在“女生被拍裸照”(χ2=7.072,P<0.01),“一夜情”(χ2=8.959,P<0.01)2个项目上存在显著差异。3种分组大学生在自身遭遇性潜规则时的态度均存在显著差异,性别分组比较情况为:(χ2=7.006,P<0.01);生源分组比较情况为:(χ2=4.414,P<0.05);恋爱经历分组比较情况为:(χ2=6.747,P<0.01)。被调查大学生总体上有超过60%的反对率的事件分别为:包养二奶、女生被拍裸照、性爱自拍、偷拍、女生求包养、女生卖淫等6项。对自己遭遇潜规则的反对率达到了85.7%。失德性事件对大学生在人生观、性观念、道德观等多方面存在负面影响,其中“自己没有以前那么单纯”,男女各组超过或接近50%的选择了此条。大学生性知识的主要来源仍为网络。结论大学生总体对多数失德性事件均持反对态度,其中女生对失德性事件的反对较男生强烈,但大学生对自己能参与的性事件却表现出了极高的自我包容性。

  • 唐山地震所致截瘫患者心理健康与主观幸福感

    作者:陈昕;赵鹤亮;牛春娟;郑海英

    目的:了解探讨唐山地震所致截瘫患者的心理健康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90)和主观幸福感量表( GWB)2013年1-3月对111名唐山地震所致截瘫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和主观幸福感状况进行调查。结果①唐山地震所致截瘫患者心理健康总均分以及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恐怖5个因子得分与常模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2,8.962,8.174,6.384,7.553;P<0.01,t=2.505,P<0.05);②不同性别截瘫患者在人际关系敏感因子上得分有统计学意义(t=-2.350,P<0.05);不同收入水平(F=3.740,P<0.01)的截瘫患者心理健康总均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截瘫患者心理健康与主观幸福感总分,精力及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松弛与紧张等因子呈负相关( r=-0.519,-0.369,-0.412,-0.295;P<0.01)。结论唐山地震截瘫患者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正常人群,主观幸福感越高,其心理健康水平越高。

  • 农村不同类型留守儿童的孤独感与社交焦虑

    作者:袁博成;金春玉;杨绍清

    目的:了解不同类型父母外出打工差异对留守儿童孤独感和社交焦虑的影响,为开展健康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多阶段随机分层抽样方法,抽取河北省农村地区6所学校3~6年级小学生1345名(留守儿童744名,非留守儿童601名),使用儿童孤独量表、儿童社交焦虑量表比较组间差异。结果非留守儿童在孤独和社交焦虑的得分,比任何类型的留守儿童均低(F=12.800,6.145;P<0.01)。仅父亲外出打工和仅母亲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在孤独感得分上存在差异。非留守儿童以及三种类型的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和社交焦虑均存在显著相关。结论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和社交焦虑水平较高,尤其是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孤独感更强;儿童的孤独感越强,社交焦虑水平越高。

  • 害羞大学生的网络社会支持及其对人际交往的影响

    作者:林施;李伟强;陈朝阳

    目的:探讨害羞与非害羞大学生的网络社会支持与人际交往基本状况及其相互之间的影响。方法采用害羞量表、网络社会支持量表和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选取宁波大学在校生187名进行施测。结果①大学生的网络社会支持与人际交往状况存在性别差异;②非害羞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情况优于害羞大学生(t=-7.85,P<0.001);③非害羞者的网络社会支持情况也优于害羞者(t=2.53,P<0.05)。结论大学生中,害羞者的人际交往状况较差,其网络社会支持水平也较低。

  • 大学生完美主义现状及其对孤独感的影响-自尊的中介作用

    作者:唐辉一;丘霞;陈嫒;汪祚军

    目的:探讨大学生完美主义现状及其与孤独感的关系。方法采用孤独感、自尊( RSES)、中文Frost多维完美主义(CFMPS)问卷为研究工具对275名大学生进行了统一问卷施测。结果①全体大学生完美主义总体平均得分为80.741分,处于中等水平;②在完美主义的个人标准维度上,存在性别,以及是否独生子女的差异: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 t=2.086,P<0.05),独生子女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t=2.048,P<0.05);③大学生完美主义量表中的“担心错误”维度(Beta=5.686,P<0.001)和“行动疑虑”维度(Beta=0.127,P<0.05)能显著预测孤独感;自尊在“担心错误”维度起部分中介作用,在“行动疑虑”维度起完全中介作用。结论大学生完美主义能预测孤独感,自尊在其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 初中生自杀意念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常向东;袁大伟;金霞芳;徐燕;李岗;石军红;吴蕾;吴王辉;沈文龙;马丹英

    目的:探索初中生自杀意念的相关影响因素,为关注初中生心理健康提供实证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上海市松江区15所初中的2265名初中生进行一般情况问卷、自杀意念自评量表( SIOSS )、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中学生抑郁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施测,以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初中生1年内自杀意念检出率为13.47%;②学习成绩差、同伴关系差、有自杀家族史、父亲职业是农民、与父亲关系差、与母亲关系差、家庭经济状况差的初中生自杀意念检出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768,82.119,11.035,13.956,84.731,79.218,7.172;P<0.05);③有自杀意念组初中生的抑郁、焦虑、人际关系因子、学习压力因子、受惩罚因子、丧失因子、健康适应因子、其他因子分均高于无自杀意念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853,-25.108,-20.663,-18.947,-14.508,-11.480,-14.474,-19.018;P<0.001);④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初中生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年级、家庭状况(是否是单亲家庭)、同伴关系、家庭经济状况、抑郁、焦虑、人际关系因子、受惩罚因子。结论初中生自杀意念与多因素有关,应加强对初中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

  • 学校创业氛围与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多层线性模型

    作者:张莹瑞;赵树迪

    目的:使用多层线性模型分析学校创业氛围、学生的主动性人格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方法对8所高校的516名学生的主动性人格、创业意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的主动性人格与大学生的创业意向具有显著正相关( r=0.360,P<0.01),其中,变革性与创业意向的相关度高(r=0.322,P<0.01);不同学校大学生的创业意向具有显著差异(F=3.53,P<0.01)。多层线性模型的结果显示,主动性人格对创业意向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β=0.273,P<0.001),并具有显著的校级差异(χ2=15.88,P<0.05),学校创业意向均分显著影响主动性人格对创业意向的回归系数(t=14.02,P<0.01)。结论大学生的主动性人格可以显著预测大学生的创业意向,学校的创业氛围可以增强主动性人格对创业意向的影响。

  • 汶川地震四年后灾区青少年领悟社会支持与人格相关性

    作者:崔婧;邓光辉;董薇;潘霄;张淳俊;魏存;沈兴华

    目的:探讨汶川地震4年后灾区青少年领悟社会支持和人格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大五人格量表在汶川地震4年后对重灾区4所中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女生领悟社会支持显著高于男生(P<0.001),不同民族、地区之间无差异。初高中青少年之间的家庭内社会支持不存在差异,但初中生所获得家庭外支持较多(F=7.39,P<0.05)。领悟社会支持和人格之间有两组典型相关变量达到显著相关(P<0.001),第一和第二典型相关系数为0.440、0.120。外倾性、宜人性、责任感3个人格变量对家庭外社会支持影响较大。结论汶川地震4年后灾区青少年领悟社会支持和人格存在中等程度相关,人格是领悟社会支持的重要影响因素。

  • 学校相关人员对学生拒绝上学行为的知晓率及态度调查

    作者:陈玉霞;麦锦城

    目的:了解学校相关人员对学生拒绝上学行为( SRB)的知晓率和态度,为SRB的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抽取学校相关人员348人,采用自编学校相关人员对拒绝上学行为知晓率及态度调查问卷完成调查。问卷内容围绕一个SRB典型案例的描述设置9个问题,了解相关人员对SRB的识别能力、影响估计、态度等。结果学校相关人员对SRB的识别率为84.5%;认为SRB对儿童的健康成长造成明显影响的占85.4%;有81.0%的老师认为SRB学生值得同情;有94.0%的老师认为SRB需要心理或药物治疗。结论学校相关人员对SRB的认识存在不足和误解,有必要在学校开展有针对性的SRB知识的健康教育。

  • 军队医院实习护生职业认同与心理资本相关性

    作者:郭云飞;陈晓楠;史瑞洁

    目的:调查军队医院实习护生职业认同与心理资本的现状及其相关性。方法以方便抽样法,采取职业认同量表-B中文修订版、大学生心理资本问卷和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对某军队医院实习护生157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习护生职业认同得分为(3.57±0.65),心理资本得分为(3.99±0.51);职业认同与心理资本总分及各维度(除感恩外)呈显著正相关( r=0.263~0.338 P<0.01)。结论实习护生职业认同和心理资本处于中等水平,心理资本水平越高,职业认同水平越高。

  • 生物反馈技术在脑卒中患者身心障碍方面的应用

    作者:王小亚;景璐石

    生物反馈技术是通过电子仪器设备反映出个体没有觉察到的生理过程,并使之能够有意识地控制的技术。目前生物反馈技术已成为医学的重要治疗手段。研究人员发现它在脑卒中患者的身心障碍方面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本文就生物反馈技术在脑卒中患者身心障碍中的应用方面做一综述。

  • 现实疗法培训发展及其在中国本土化的探讨

    作者:赵兴蓉;张亚林

    通过查阅及归纳现实疗法的国内外资料,介绍其培训发展现状,并探讨将现实疗法融入中国文化背景,开始在中国的推广和本土化应用。

  • 抽动秽语综合征动物实验模型研究进展

    作者:王梦雨;郑毅;崔永华

    本文综述了抽动秽语综合征( TS)在动物实验研究方面的国内外进展情况,主要对国内外常见的TS动物模型进行了分类阐述。

  • 抗抑郁剂对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

    作者:许媛美;何小琼;赵正前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抗抑郁剂对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的研究概况,陈列了来自神经心理学和神经电生理学的证据,并详尽阐述了其可能的机制。

  • 抑郁模型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连玲;刘晓丽;袁靖姣;井西学

    抑郁症作为一种精神障碍,给许多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近年来对抑郁症的研究从现状调查,逐步发展到神经生化学的检测,抑郁症模型随之发展起来。抑郁症模型逐步被应用于医学、心理学等领域,用来探测抑郁症的可能病因和治疗方法。本文综述了抑郁模型的应用领域,为后续应用的深入研究提供基础和依据。[1]

  • 中国军人抑郁症研究进展

    作者:周锡芳;单守勤;闫韦娟;王伟

    本文通过文献回顾性分析中国军人抑郁症的流行病学特征、危险因素及干预研究,旨在说明军人群体抑郁症的发病率较高,危险因素复杂及多样而干预措施较少,应该引起军队心理卫生工作者的高度关注。

  • 抑郁症与饮食营养

    作者:仲捷;贾竑晓

    日常生活中抑郁情绪很常见,抑郁情绪持续时间过长会严重困扰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目前主要以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为主。很多数据表明,饮食与我们的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将对近几年关于饮食营养对抑郁的作用研究进行系统性回顾,希望对今后的相关研究、临床应用及日常生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癌症伴发抑郁的研究进展

    作者:袁靖姣;刘晓丽;李连玲;井西学

    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新的研究成果并对其进行归纳总结,探讨癌症患者抑郁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以便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治疗癌症患者的心理问题。

  • 社交焦虑者的认知加工特点及其干预策略

    作者:尹月阳;张林

    社交焦虑者的认知加工特点对于焦虑的发展与维持具有重要作用。社交焦虑者的认知特点表现为:对自我相关信息和社交威胁信息存在注意偏向;倾向于将模糊信息作消极解释,同时对负性信息也存在记忆偏向,并对负性社交信息存在过度的事后加工。针对社交焦虑者的认知特点,近年来发展了注意调节策略和解释矫正程序,用来调节社交焦虑者对社交威胁信息的注意偏向和对模糊信息的解释偏向。未来的研究应关注认知加工阶段之间的关系,及其对社交行为的影响,同时干预策略的潜在变量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 精神病高危综合征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性干预研究进展

    作者:杨晓婕;郭志华;李占江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精神病高危综合征的研究。介绍了精神病高危综合征的定义、评估工具、影响因素与干预措施。

  • 恐惧消除的相关脑机制

    作者:何静文;尚志蕾;刘伟志;王伟

    恐惧体验是一种防御性的情绪过程,对动物和人类具有重要的适应意义,但是,缺乏对恐惧情绪的有效抑制机制会导致恐惧情绪过分表达和相应心理障碍的发生。创伤后应激障碍( PTSD)的发生和持续与PTSD患者对创伤记忆的恐惧情绪持续有很大的关系,现阶段PTSD治疗的重点和难点在于,患者的创伤性记忆一旦形成,就很难消除,或者已经消退的恐惧反应很快再现。参与恐惧消除的脑结构主要包括杏仁核、前额叶皮层( mPFC)和海马;同时它们三者之间相互联系共同对恐惧消除起作用,mPFC对杏仁核恐惧反应的抑制性控制,海马协助mPFC调节杏仁核的功能。本文对国内外近10年来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

  • 我国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研究现状及其展望

    作者:殷华西;刘莎莎;宋广文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老年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老年人心理健康的问题更显突出。我国已编制出了测量老年心理健康的问卷,并且对特定群体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大量研究。这些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老年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产生原因,而且也有助于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本文试图对已有研究进行分析,以期为未来的深化研究提供依据。

  • 高校辅导员幸福感的调查与分析

    作者:徐海波;罗君

    目的:探讨高校辅导员幸福感的心理结构、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以问卷的形式对371名江苏7所高校的辅导员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探索性因素分析表明高校辅导员的幸福感包含生活满意、健康体验、自我价值等8个因子,验证性因素分析支持了这个模型(GFI=0.847,IFI=0.897,CFI=0.895,RMSEA=0.065,χ2/df=2.550,P<0.05),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α=0.911。辅导员的百分制幸福感均分为62.68,其中家庭氛围因子的得分高(x珋=3.96),自主感因子的得分低(x珋=2.97);不同年龄、职务、职称的辅导员幸福感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校辅导员的幸福感包含生活满意、健康体验、自我价值、自主感、成长发展、人际和谐、家庭氛围和社会信心等8个因子,高校辅导员的幸福感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年龄、职务和职称对辅导员的幸福感有显著影响。

  • Orem自理模式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行为和精神症状的康复效果

    作者:朱建中;李鹏鹏;王瑛;俞皎;唐红

    目的:探讨Orem自理模式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行为和精神症状的康复效果。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血管性痴呆患者63例,按随机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多奈哌齐改善认知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运用Orem自理模式,两组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6周后采用临床疗效总评定量表CGI-SI评定其临床疗效,同时采用Alzheimer病行为病理学评定量表(BEHAVE-AD)评定患者的行为和精神症状。结果观察组在干预后CGI-SI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5.751,P<0.01),BEHAVE-AD总分及行为紊乱、攻击行为、情感症状因子分亦具有显著性差异(t=5.022~7.157,P<0.01)。结论应用Orem自理模式对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行为和精神症状方面均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 能级循环培训对精神科护士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作者:王莉

    目的:探讨对精神科护士实施能级循环培训的方法及效果。方法运用提高自我效能感途径的方法,对本院98名精神科护士进行为期1年的能级循环培训,于培训前后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护士压力源量表进行评分比较。结果精神科护士培训后护士压力源量表各方面评分均低于培训前,自我效能感平均得分高于培训前,培训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2.53~9.93,P<0.05或0.01)。结论能级循环培训能够减轻精神科护士的工作压力,提高精神科护士的自我效能感,从而提高工作能力。

  • 心理护理对抑郁症患者情绪及自我接纳的影响

    作者:王兴成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抑郁症患者情绪及自我接纳的作用。方法抽取某医院抑郁症住院患者96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48例和心理护理组48例,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情绪和自我接纳程度的差异。结果①心理护理组患者在住院期间接受8周的治疗,情绪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抑郁和焦虑情绪实测值较治疗前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10.27,6.40;P<0.05)。心理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在治疗前抑郁和焦虑没有统计学差异,经8周治疗后,心理护理组在治疗后的抑郁、焦虑实测值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37,4.24;P<0.05);②心理护理组经8周治疗后,自我评价、自我接纳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性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8.14,6.80,9.28;P<0.05)。心理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在治疗前自我评价、自我接纳及总分没有统计学差异,经8周治疗后,心理护理组的自我评价、自我接纳及总分均比常规护理组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77,8.35,7.57;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进行治疗时,不仅要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还要结合心理护理。

  • 心理干预对精神发育迟滞儿童母亲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辛奎波;齐文博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改善精神发育迟滞( MR)儿童母亲焦虑抑郁情绪和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将入组50例患儿母亲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5例,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抑郁自评量表( SDS)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 GQO-LI-74),心理干预前后对两组母亲进行测评和对照研究,并将干预前两组母亲SDS、SAS评分分别与国内常模比较。结果①两组母亲干预前SDS、SAS评分均明显高于国内常模,具有显著性差异( t=2.82,2.99,3.31,3.71;P<0.01);②干预后干预组SDS、SA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t=2.81,2.79;P<0.01);③干预后干预组GQOLI-74因子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以躯体和社会功能差异显著(t=2.67,2.32;P<0.05),心理功能差异非常显著(t=2.89;P<0.01)。结论 MR儿童母亲存在严重的焦虑抑郁情绪,心理干预可明显改善MR儿童母亲的焦虑抑郁情绪,并显著提高其生活质量。

中国健康心理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