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Imaging Technology 중국의학영상기술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院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7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3-3289
  • 国内刊号: 11-1881/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www.cjmit.com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期刊社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李坤成 姜玉新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经皮椎体成形术的临床应用及进展

    作者:何瑜;明兵

    近年来,经皮椎体成形术已逐步应用于治疗椎体的多种良恶性病变,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本文就其技术要点及与传统治疗方法相比较的优越性等作一综述.

  • 氯沙坦肾显像诊断肾血管性高血压

    作者:宋丽萍

    肾血管性高血压(RVH)是常见的可以治愈的继发性高血压,因此对它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对RVH的诊断方法较多,但各种方法都有不同的优缺点.氯沙坦肾显像是一种较新的诊断RVH的无创伤性方法,具有一定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 磁共振血管仿真内镜技术与应用

    作者:郭兴华;刘起旺

    磁共振仿真内镜技术,可用于全身各部位长管状器官的腔内交互式观察,与传统的创伤性内镜检查、创伤性血管检查技术相比,有一定的优势,能提供独特的诊断视角.本文着重对该项技术的成像方法、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临床应用及优势、缺陷进行了详细的述评.

  • 神经根囊肿1例

    作者:于立军;王云珊;闫士琳

    患者女,25岁,反复发作右下肢疼痛不适10年,逐渐加重,以劳累后明显.查体:脊柱生理弯曲存在,活动好,腰4至骶1棘突、棘间及椎旁右侧压痛,向右下肢放射,右小腿前外侧、足外侧皮肤感觉减退.腰椎X线平片检查未见明显异常,CT:椎间盘未见异常,可见腰椎椎管内不均匀密度影,约0.5 cm×0.5 cm×3 cm大小(见图).MRI:于腰5至骶1层面可见右侧神经根囊性肿物.诊断:神经根囊肿.

  • 胸壁皮样囊肿1例

    作者:恽虹;吴元佐;唐俊军

    患者,男,54岁.十五年前无意中发现胸壁一小肿块,约黄豆大小,无红肿疼痛感,未重视.多年来肿块逐渐长大,无明显疼痛.发现胸壁肿块15年来院就诊.查体:胸骨下段剑突上方胸壁皮下可见一直径约5 cm大小的肿块,质软,触之有囊样波动感,无压痛,基底部宽,移动性较差,表面皮肤充血,皮温正常.

  • 左股骨骨样骨瘤1例

    作者:黄宗良;吴元佐;唐俊军

    患者,男,30岁.查体:左髋及左大腿肌肉萎缩,无红肿,无浅表静脉曲张,皮温不高,左股三角区压痛,未触及肿块.左髋屈曲受限,4字试征阳性,Thomas征阳性.

  •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

    作者:古汉元;高素萍

    患者男,49岁,系从事放射诊断近20年的医师.患者于5天前晨练不慎受凉后感全身酸痛不适,下午出现刺激性干咳,且伴有胸骨后持续性针刺样疼痛来院就诊.

  • 斜坡软骨样脊索瘤1例

    作者:张润;赵新湘;杨正中;杨宣涛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患者,男,27岁.右眼痛2个月,视物双影,随后出现右眼内斜视症状,无头昏头痛症状,到昆明市某医院就医诊断为"右侧外展神经痹",经治疗无效转我院进行MRI检查.体格检查体温36.4℃,脉搏78次/分钟,呼吸20次/分钟,血压114/85 mmHg,发育正常,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正常,右眼外展不能,指鼻试验准稳,无神经系统病变定位体征,血象化验无异常.

  • 食管癌术后胸腔胃复发1例

    作者:陈剑燕;林赐荣;郑向东;杨平生

    患者,女,71岁,食管癌术后2年,呕鲜红色血性液体18小时,量约600 ml,及呕吐多次咖啡色液体,内混有胃内容物,解柏油样便2次就诊入院.

  • 肺动静脉瘘伴咯血合并粟粒性肺结核1例

    作者:李大胜;张增禄

    患者,男,24岁,2天前出现发热症状,无咳嗽、咯痰及痰中带血;门诊治疗无好转,1天前突发咯血,色鲜红约150 mL左右,胸部X线片示双下肺多发小斑片状阴影,右下肺为著且边界欠清;胸部CT平扫显示双下肺见多发斑片状阴影、边界欠清(见图1、2).门诊以咯血原因待查收入院,次日行急诊DSA,显示右侧支气管动脉与肋间动脉共干,支气管动脉末梢纡曲、增粗紊乱,行栓塞治疗,栓塞后病变血管消失、右支气管动脉仅余主干,右肺动脉造影未见明显异常.9天后复查CT,平扫显示双下肺阴影减少、但仍未完全吸收,增强扫描未见明显畸形血管(见图3、4).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显示右肺下叶后基底部充血,临床认为右侧支气管动脉介入栓塞治疗效果不满意,拟行右下肺切除术.第19天术前复查CT显示右下肺斑片影进一步减少且右下支气管略扩张,但双下肺见散在弥漫分布的微小结节影和磨玻璃样改变(见图5、6).

  • 异位甲状腺1例

    作者:唐俊军;吴元佐;黄宗良

    患者,女,42岁."左上颈部渐大性肿块半年"入院.体检:患者一般情况良好,左颈部可触及一肿块,质地略韧,边界清晰,表面光滑,无压痛,活动度可,并随吞咽上下移动,无血管杂音.

  • 肺泡微石症合并肺大泡1例

    作者:刘志勇

    患者,男,53岁,已婚,农民.咳嗽、发憋、气短吐白色粘痰15年.劳动后症状明显加重.近日来因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加剧而入院治疗.患者自发病以来咳嗽、气短、发憋尚能从事一般简单体力劳动.冬季易患感冒,感冒后痰多,症状加重.近两年来气短、发憋严重,咳大量泡沫样白痰.有时痰中带有砂粒样物.体力劳动受限.既往身体健康,无结核、肝炎等传染病史.患病后未出现过胸痛、多汗、咳血等情况.患者双亲系近亲结婚,其母也有类似病史(已故,未确诊).

  • CT诊断腹壁疝1例

    作者:唐俊军;吴元佐

    患者,男,67岁,于4年前无诱因腹壁出现一包块,约鸡蛋大小,质地柔软,无压痛,无红肿,无发热及盗汗,平卧肿块可回复,近年来包块逐渐增大,遂来本院就诊,门诊拟"腹壁疝"入院.

  • 肛管直肠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1例

    作者:陶德仁

    患者女,63岁.高血压头晕史10余年,呈间歇性发作,大便带血1年.1年前开始解大便时带乌红血块及粘液冻子,偶为鲜血便,时而变扁,大便习惯改变,由1~2次/日增为4~5次/日,无腹痛及大便困难,曾在当地以痔疮治疗无效,而转入我院,体检:神志清,慢性重病容.血压160/95 mmHg,呼吸20次/min,脉搏82次/min,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直肠肛门指诊肘膝位距肛门1~6 cm,6~12点处可触及一质硬凸凹不平菜花状包块,活动度差,指套带血.血常规:白细胞8.1×109/L,中性粒细胞 0.75,淋巴细胞0.25,红细胞3.53×1012/L,血红蛋白100 g/L.大便常规:粘液血便,镜检脓球(++),红血球(+++).其余未见异常.

  • 胸内肾1例

    作者:唐俊军;吴元佐

    患者,女,76岁.患者无任何不适症状,体检时透视示左膈面局限性隆起,后进行上腹部CT增强检查.查体无任何异常.

  • 十二指肠结肠瘘1例

    作者:郭春梅;何平

    患者男.35岁.自述十多年前因吞服钢板(大小约10 cm×1.5 cm),后觉腹痛、腹泻、解稀便.病人消瘦,贫血貌..到我院行钡餐上消化道检查,见造影剂于十二指肠降部起始端分流,大部分造影剂进结肠肝曲,部分进入小肠(如图).

  • 胃平滑肌瘤囊变1例

    作者:黄宗良;王培军

    患者,59岁,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3周.1年前因出出上腹部不知恶心呕吐,遂行胃镜检查示:"幽门口1.0cm×2.0cm圆形柔软隆起物,表面黏膜光滑".

  • 海洛因脑病1例MRI诊断

    作者:张润;赵新湘

    患者,男,26岁.6年前离家出走,染上毒品海洛因,归家后背离家人间断口吸海洛因病史5年余、间断静脉服用海洛因病史6个月.2周前田间农业劳动时突然昏倒在地,自感腰膝酸软无力,小便失禁1周,面色灰暗、两眼呆滞、对答切题,下蹲困难,坐位时站起要人搀扶,站立位两腿颤抖,走路动作缓慢步伐10~12 cm,左右摇摆蹒跚步态.

  • 先天性肺囊肿误诊为肺结核1例

    作者:于平年;王文甲;赵书平;韩静;徐晶

    患者,女,34岁,2年前因不自觉咳少量血二次,而行胸部检查,胸片示右肺上叶致密影,边界不清,作CT检查:右肺上叶前段密度增高致密影,大小约3 cm×2 cm×2 cm,无棘突及毛棘,可是偏心样厚壁空洞,大小约1 cm×2 cm ,病变与侧壁胸膜相连;左肺上叶少许索条状阴影.印象:右肺上叶前段结核伴空洞形成;左肺上叶结核.遂走访多家大型医院,多数诊断同前,极少数诊断右肺上叶不张.综合考虑按正规抗结核治疗13个月,于4个月前停药,此过程无咳嗽咳血,脓痰,无胸痛,无低热,盗汗及乏力,无消瘦.即往儿时曾患肺结核治愈.无食物,药物过敏史,无外伤手术史,否认肝炎,痰检未发现抗酸杆菌及肿瘤细胞.多次拍胸片及CT检查,右肺上叶病变未见缩小,较1年前略增大,形态饱满.故决定手术切除右上肺病变.

  • F78-Ⅲ300mAX光机故障检修

    作者:向安平;顾欣;张金山;付维林

    1 故障现象1.1 高条件长时间曝光时,控制台内出现哄鸣声,电源表、kV表指针回偏,出现白片.

  • 口腔曲面体层摄影在茎突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黄少英;罗剑云;姚智勇;谢庆平

    目的通过改良茎突投照方法,探讨茎突综合征在曲面体层摄影全景片的表现.方法收集有相关临床症状者68例经采用曲面体层摄影X线机投照.结果除2例茎突未发育外,一次投照成功率100%.茎突双侧长度≥3 cm(31/68);茎突单侧长度≥3 cm(22/68);茎突向前夹角异常(47/68).茎突发育完整型(44/68);分节型(17/68);发育不良型(5/68);未发育型(2/68).结论口腔曲面体层摄影技术能够在同一张片显示双侧茎突,充分暴露视野,茎突无重叠,病人容易配合,投照方法简单易行,经济方便,满足X线对诊断茎突综合征的要求.

  • DR胸部摄影影像处理参数的探讨

    作者:欧月永;梁约鳌;阮翔;张小明;陈燕琼

    目的探讨数字化胸部摄影(DR)影像处理,包括边缘、窗技术、组织均衡等参数的合理的选择和运用,以提高胸部摄影的图像质量.方法对30例患者的DR胸部摄影图像进行后处理,并对影像处理参数修改前后照片进行对比分析,确定佳的胸部影像处理参数.结果 DR胸部摄影处理参为Edge=2;Brightness=157;Contrast=108;Area=0.5;Strength=0.3.结论 DR胸部摄影比常规胶片摄影的动态范围更宽,这意味着DR图像的高和暗区域之间有更多的层次,也意味着X光成像能够更好地确定密度变化,合理的选择影像处理参数可获优质图像,并提高终的诊断质量.

  • 计算机虚拟X线影像导航定向技术在腰椎椎节稳定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蔡维山;郭东明;徐中和;刘恩志;严翰;钟波夫

    目的探讨导航技术在引导腰椎内植物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对40例下腰椎节失稳手术,采用导航下的椎弓钉加后路椎间钛笼植入技术.内植完成后即作X线正侧位摄片与导航路径进行吻合测量.结果内植物位置理想,进钉点均差2.2 mm(大3 mm),角度均差3°(大5°);Cage深度均差1.8 mm(大3.2 mm),轴线角度均差2°(大4°).结论导航的瞬时追踪功能,使术者的手术工具做到实时监测,内植物达到精确制导,使操作形象、多维化,实时感强,是一种理想内植物引导模式.

  • 多层螺旋CT评价脊柱骨折:不同后处理方法的对比

    作者:李振龙;张鹏;赵英杰;陈爱昌

    目的比较多层螺旋CT(MSCT)不同后处理方法显示脊柱骨折的能力.方法 28例椎体外伤骨折的患者应用GE Lightspeed Ultra 多层螺旋CT机进行检查,并将数据传至专门工作站,行多平面重组(MPR)、容积重建(VR)及仿真椎管镜(VEVC)处理.结果各种后处理方法中,MPR图像可清楚显示骨折线的走行及移位,但不能显示三维空间关系,VR图像可准确显示表面骨结构的空间改变,但对细小无移位的骨折线显示不佳,切割后的VR图像及VEVC图像显示椎管内骨碎片空间关系及骨折线情况各具优势.结论多层螺旋CT 显示脊柱骨折的三种后处理方法各具优势,相互补充,三者结合观察,有利于临床手术方案的制定.

  • CR在儿童胸片中的应用效果及注意事项

    作者:刘艳;朱铭;唐旭峰

    目的发现CR在儿童中的应用优势,通过注意事项提高摄片质量.方法随机抽取CR及普通后前位胸片各100例,通过气管、主动脉弓、右侧水平裂、心后肺纹理、外侧肺带各指标进行图像质量比较.结果 CR与传统平片对气管、支气管,主动脉弓,心后肺纹理,外侧肺带肺纹理显影的比较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右侧水平裂的显示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R作为一种全新的影像学成像技术,以其高清晰度的图像质量,有效地实现了X线平片的数字化.但考虑到儿童有其特异性,在操作CR 的过程中,要注意一些注意事项,从而提高质量.

  • 脂肪抑制技术在骨肉瘤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张蕾;杨振燕;吴元佐;戴国晨;武刚

    1 资料与方法1.1 患者资料收集本院自1994年~2003年1月的临床、病理资料完整的骨肉瘤患者38例,男19例,女19例,年龄7~24岁,平均13.7岁,包括骨母细胞型34例,软骨母细胞型3例,毛细血管扩张型1例.

  • DR技术与临床应用

    作者:朱立祥;潘永泉;赵政文

    在数字化和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放射医学领域的数字化和网络技术同样得到了快速发展.直接数字平板X线成像系统.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全新的数字化成像技术.数字平板探测器代替了传统X线设备由影像增强器、摄像头、光学系统和模数转换器构成的影像链.由直接数字化代替了传统的模数转换.因而大大提高了影像的对比度和分辨率,通过调节窗宽窗位,在很大程度上扩展了影像的动态观察范围.

  • GELCV+DSA导管机在冠心病介入术方面的应用

    作者:许长谋;徐川;林旭卉;何可可

    介入心脏技术的开展,需要有设备的配合,好的设备对介入造影检查和介入治疗冠心病患者起很大的作用.下面总结本人对GE LCV+DSA导管机几个功能在心脏介入术方面的应用.

  • CR在青少年脊柱侧弯摄片中的应用技术

    作者:奚文华;周莺;朱铭

    目的了解CR在青少年脊柱侧弯中的应用优势,应用CR软件并通过技巧以提高青少年脊柱侧弯的摄片质量.方法对50例身高1.50米以上病例的颈胸段脊柱与胸腰段脊柱分别进行摄片.通过CR对超长图像的图像缝合的技术软件,以L1为中心将颈胸段脊柱片及胸腰段脊柱片进行拼接.结果颈、胸、腰椎通过拼接同时在一张X线片上清晰显示,达到了颈胸腰段一次成像片的效果.结论 CR作为一种全新的成像技术,使青少年全段脊柱能同时在一张X线片上呈现,更有利于骨科医生的计算测量.

    关键词: CR 普通X线 脊柱侧弯
  • 直接数字X线摄影与传输系统在基层医院临床工作中的初步应用

    作者:李清水;熊诗俊;杨朝林;袁国奇;刘海明;黄锦钊;赖美莲

    目的评价直接数字X线摄影(direct digitized radiography, DR)和影像存挡与通讯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 PACS)在基层医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总结分析应用DR和PACS设备前、后患者检查总计等待时间,以胸部为例的病灶检出率,图像检索时间,节约胶片率,并进行对照.结果应用DR机和PACS系统后,患者检查总计等待时间平均缩短了60%;胸部病灶检出率提高了25%;图像检索时间效率提高98%;节约胶片约95% .增加了病人的满意度;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论 DR机和PACS系统的利用改变了传统X线投照和诊断模式,有助于提高医生工作效率,提高诊断正确率,减少患者候诊时间,在基层医院值得推广应用.

  • DR摄影与传统鼻骨摄影对比分析

    作者:杨杰;巩悦勤;赵文前;张金山

    目的探讨鼻骨骨折影像学的检查方法.方法对60例患者同时作了DR摄影和传统摄影的鼻骨侧位像,比较了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果.结果 DR摄影效果好.结论 DR摄影是鼻骨常规检查的理想手段.

  • 鼻骨骨折CT扫描方法探讨

    作者:贺永斌;姜卫国;初国新

    目的探讨螺旋CT的不同成像方法对鼻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GE Lightspeed 16排螺旋机扫描仪,对5例鼻外伤患者用横断面扫描和三维重建,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5例患者中,1例普通X线侧位平片显示阴性,CT图像可显示有骨折线.单纯鼻骨骨折4例,合并鼻中隔骨折1例,鼻骨线形骨折3例,粉碎性骨折2例.其中重建后冠状位像显示鼻骨骨折线全面,可靠,横断位像可以显示骨折线,矢状位像上显示骨折线不很可靠,尤其对碎骨片的数目,来源分辨能力差,3D 骨重建对微小的骨折分辨率差,对骨折有明显移位或塌陷的情况显示清晰.结论冠状面重建对鼻骨骨折的诊断可靠.

  • CT在关节内骨折中的应用

    作者:叶书华;余慧;赖长德;唐俊军

    目的提高CT在关节内骨折中重要性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关节内骨折的X线和CT表现.结果关节内的骨折胫骨平台骨折5例,髋臼伴关节面骨折4例,踝关节胫距关节面骨折3例,肩关节盂骨折2例,肱骨头骨折1例,肱骨远端外髁骨折1例,桡骨远端骨折3例,舟状骨骨折2例,三角骨骨折1例,骶骨岬及髂骨骨折各1例,颈椎骨折2例,胸腰椎骨骨折各3例,其中附件同时有骨折3例,骨折线累及关节面X线平片确定有骨折者为20例(约87%).X平片与CT对照,关节面塌陷程度相符合者18例(90%).结论 CT在关节内骨折中的诊断和治疗有着很大的价值.

  • 肝细胞特异性造影剂泰乐影与腹部屏气扫描技术

    作者:郑君惠;梁长虹;谢淑飞

    探讨肝细胞特异性造影剂泰乐影增强扫描时,通过对SE-T1加权序列、FFE-T1(in phase)序列、FFE-T1(out phase)序列的比较研究,优化其扫描参数,以获得肝细胞特异性造影剂泰乐影T1WI成像的优化序列和成像参数.

  • PACS的构建及其临床应用

    作者:成明富;王庆;卫平勇;许美

    目的通过构建医学影像存档与通讯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 PACS),实现影像诊断设备的网络化,诊断报告书写计算机化、标准化.方法根据医院特点,利用桑夏公司开发的SSPACS、PACS影像服务器与诊断报告终端、登记终端、主任室终端、KODAK M160激光相机通过交换机连接成星形拓扑结构的Ethernet网络,并与医院"军卫一号"工程相连接.结果成功地实现了数字化医学图像在PACS内的传送、存储、易机图像处理、不同操作系统(UNIX和Windows 98/2000/XP)在DICOM 3.0标准水平的相互兼容和图像交流传输,诊断报告语言规范化、标准化;"军卫一号"工程终端浏览CT图像及共享打印报告等功能.结论 PACS智能化的诊断报告系统减少了医生的工作强度,数字化存储减少了档案管理的麻烦;PACS的建立提高了工作效率及管理水平,推动了医生工作模式的变革.

  • 重建法:新的X线中心线指示技术原理

    作者:任冲;明华宇

    X线摄影术从诞生起就提出了测定和指示X线束中心线的要求,本文分析了现有指示技术在实用中表现出的缺陷在工程学原理方面的根源,指出需要新的原理,引出新的指示技术来满足普遍做到高效、优质进行X线摄影诊断的需求.并进而介绍采用CT工程数学原理而创立X线束中心线指示的新理论--重建法.用此理论引出的指示技术具有先进性与普及性同在的特点,能满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国情要求.

  • 颞下颌关节的磁共振成像扫描技术

    作者:钱明珠;黄敏华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扫描技术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TMD)中的应用,包括特殊的扫描系列,扫描角度和图像质量保证.方法本组72例病例(女51例,男21例)应用双颞下颌关节表面线圈(DULFLEX线圈)作双颞下颌关节张口位和闭口位的斜矢状位质子像,斜冠状位T1加权像扫描,扫描范围包括双侧颞下颌关节,肌肉,软组织.结果从图像质量上,66例TMJ的MRI图像,因有较好的对比度,空间分辩率和较高的信噪比,以及较少的移动伪影和几何失真,因而能达到优等片,占92%;5例因病人配合不理想,出现少量的移动伪影,被评为良,占7%;一例因颞下颌关节畸形,扫描角度不准而重扫.从诊断结果上, 38例符合TMD的MR影像学诊断,3例为颞下颌关节良性肿物,1例为外伤所致半脱位,2例未见明显病变.另有28例未经磁共振出报告,临床反馈消息为TMD.结论颞下颌关节的磁共振检查,通过对扫描系列,扫描角度的设计,对其他扫描参数和影响图像质量因素的综合处理,可以得到符合临床要求的高质量颞下颌关节的磁共振图像,为临床TMD的分类和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影像学资料.

  • 谈体质档案的数据结构及模糊数学分析方法

    作者:曲斌

    本文介绍体质档案的数据结构并作评价分析;引入模糊数学方法处理体质数据:计算机软件编程实现的框架结构,进而构建计算机辅助诊断专家系统.

  • 小儿难复性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的方法探讨

    作者:唐郁宽;许向东;农绍汉;邓炜;陈汉威;吕婉虹;何俊诗

    目的探讨不同压力与不同加压方式空气灌肠对小儿难复性肠套叠的整复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780例经空气灌肠整复的肠套叠患儿,先中低压复位,失败者再行高压整复,高压气压范围为14.0~18.0 kPa,加压方式为遂级式(每次加压递增1 kPa)或跳跃式加压(每次加压递增4~8 kPa).结果中低压整复的780例中,遂级式和跳跃式加压复位成功率分别为51.52%、71.11%,两者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在首轮复位失败的290例中,281例转用高压整复,遂级式和跳跃式加压复位成功率分别为53.19%、96.15%,两者间亦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两种压力及两种加压方式空气灌肠的肠穿孔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难复性或复杂型小儿肠套叠,若无肠坏死Χ线表现,可采用高压空气灌肠整复,其中跳跃式加压方式整复效果较遂级式更好.

  • CT成像的质量保证测试方法

    作者:张卫东;阮兴云;徐志荣

    CT图像质量保证是CT正常运转的前提,一般在CT系统安装、更换球管、准直器、探测器、DAS板或PDU板后,均应作质量保证测试.国内CT操作技师一般只知道使用机器,不太重视质量保证问题,因此维修工程师应监督执行质量保证测试,并清楚质量保证测试方案中各项参数的含义及允许范围.

  • 茎突CT扫描技术的初步探讨

    作者:李健;侯玉亭;张小玲;贾艳萍;孙华;吴晓红;张鑫

    目的探讨茎突CT扫描技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茎突过长或方位异常"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方法 50例临床疑有茎突过长的病人均采用岛津7800TX CT扫描机和SGI O2工作站,对图像进行后处理.结果 50例患者采用了颈顶颏位,扫描标准的头颅侧位像,扫描范围从外耳孔前缘向后扫描大约8层,扫描线向面侧倾斜与上颌支平行,扫描参数选用120 kV,250 mA,时间1 s,螺距为1,层厚2 mm,间距为1.5 mm,窗宽为1500 Hu,窗心为300 Hu,视野为18 cm,扫描后的图像经过SGI O2工作站中的Medisurf 3D软件进行容积显示法,可清晰地显示出茎突的长度、粗细、行径和方位情况.结论 CT扫描是检查茎突过长或方位异常较为理想的方法.

  • PACS系统中显示器的选择

    作者:林竹;黎瑞彬

    显示器的选择直接关系到PACS所显示的图像质量,文章通过对各类影像对显示器分辩率的不同要求进行分析,综合医院的投入能力、各科室、各部门及各个工作岗位对影像质量的实际需求,探索在PACS建设中合理选择和配置显示器的方案.

    关键词: 显示器 图像分辨率
  • 多层螺旋CT及后处理重建技术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作者:霍阜珍;李茹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及后处理重建的技术对乳腺癌的显示及在诊断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临床病理证实乳腺癌22例,重点分析多层CT扫描及重建对(肿块本身及淋巴结显示情况).结果 22例乳腺癌中表现为形态不规则,密度不均匀,边界不清肿块19例,10例显示肿块周围水肿环,肿块邻近皮肤水肿8例,乳头内陷、导管增粗6例,8例肿块胸肌相连,腋下恶性淋巴结显示12例,其中6例同时显示胸小肌后淋巴结,2例显示锁骨上淋巴结肿大.结论多层CT扫描应与结果相对应及重建技术对乳腺癌性肿块内部结构、周围组织之间关系显示更为直接.对周围淋巴结尤其腋下淋巴结和胸肌后淋巴结的显示较为理想,可为准确诊断和正确治疗提供直观、形象的信息,是一项简单、易行、准确的检查方法.

  • CR图像噪声的原因及抑制方法

    作者:曾勇明;陈亮;陆云峰

    目的通过对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 CR)的噪声产生原因的分析,提出CR噪声的抑制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00幅CR软拷贝图像.结果 X线曝光剂量越高,噪声数量就越少;IP(imaging plate)使用时间越长,噪声数量就越多.结论噪声是影响CR 图像质量的重要环节,运用合理的噪声抑制方法,可以获取满足临床诊断需要的CR影像.

  • 放射性核素肝胆动态显像评估胆系术后狭窄的研究

    作者:金常青;于建芳;丁慈德;余永利;陆汉魁;朱瑞森

    目的探讨用核素肝胆动态显像诊断胆道术后胆道是否狭窄的价值.方法胆道术后患者13例(术后狭窄8例,闭锁1例,无狭窄或闭锁4例),正常人对照15例.患者行核素肝胆动态显像,经计算机拟合作出活性-时间曲线,分别计算肝脏、胆总管和十二指肠各段的高峰时间、1/4排泄时间和1/2排泄时间.结果①术后狭窄者胆总管和十二指肠曲线呈缓慢排泄状,术后闭锁者胆总管曲线呈平抛状,术后无狭窄或闭锁者的各段曲线形状与正常曲线基本相似;②狭窄者胆总管段在所设定的采集时间内未见1/4和1/2排泄时间,闭锁者十二指肠始终未显影;③狭窄和正常对照组相互之间两两比较,其排泄的高峰、1/4和1/2时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核素肝胆动态显像活性-时间曲线分析对诊断胆道术后是否存在胆道狭窄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 心脏X综合征患者心肌灌注显像分析

    作者:张欣;张延军;丁荣晶;旅朝霞;杜雪梅;解静慧;郑平伟;刘岩岩

    为探讨心脏X综合征患者心肌缺血的显像特点,本文总结了20例临床确诊为X综合征患者的心肌核素血流灌注显像结果,并与15例正常受检者及20例冠心病患者的心肌显像结果进行了对比.

  • 核素淋巴显像在诊断淋巴水肿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袁志斌;金常青;于建芳;丁慈德;陆汉魁;朱继芳;朱瑞森

    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淋巴扫描诊断淋巴水肿的价值和显像图的特征.方法 110例临床拟诊为淋巴水肿的患者行放射性核素淋巴扫描,统计该方法诊断淋巴水肿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淋巴水肿在放射性核素淋巴扫描图上有明显的表现,该方法诊断淋巴水肿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0%和86%.结论放射性核素淋巴扫描是一种诊断淋巴水肿的非创伤性方法,方法简单,结果可靠.

  • 符合线路SPECT图像融合对鼻咽癌的诊断价值

    作者:朱旭生;梁培炎;李群;邹德环;廖国荣;佘立群

    目的探讨符合线路SPECT图像融合技术对鼻咽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52例受检者行18F-FDG符合线路SPECT显像.经过全能量X线衰减校正和有序子集大期望值法(COSEM)迭代重建后,将CT图像与核医学图(PET)进行同机图像融合,获得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三维断层图像.计算病灶与对侧相应部位的摄取比值(T/N)比值R.分别采用视觉分析和半定量分析比较18F-FDG对鼻咽癌的诊断效能.结果 36例鼻咽癌患者18F-FDG显像视觉分析阳性33例,ROI分析大摄取比值达10.57,小为1.86.以摄取比值R≥1.8为判断标准,诊断鼻咽癌的灵敏度为91.7%,特异性81.3%,准确性88.9%.结论 18F-FDG 符合线路显像及图像融合技术对鼻咽癌诊断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高准确性,不仅鼻咽癌病灶部位能清晰定位,而且对鼻咽部周围淋巴结、颈部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适形放疗、照射野的确定、疗效观察和疾病分期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计算机摄影、超声对乳腺肿块检查的应用及对照分析

    作者:孔繁荣;李建军;秦树光;田文敏;张学东

    目的探讨计算机摄影(CR)、超声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 42例乳腺肿块患者行CR、超声检查,比较二者的优点和缺点.CR、超声诊断乳腺癌患者行立体定位穿刺作细胞学检查.结果 42例乳腺肿块患者,CR扫描诊断敏感性95%.乳腺癌29例,准确率85%.B超诊断乳腺癌28例,准确率83%.实性肿块、囊性肿块敏感性100%.CR在检查小结节、乳腺结构不良及致密影的X线征象较超声有优势,超声在诊断乳腺囊肿,鉴别乳腺囊肿与实性肿块准确率较有优势.结论 CR扫描与超声联合应用检查乳腺、提高乳腺肿块征象的综合显示率,可早期发现乳腺癌,提高乳腺癌诊断的正确率.

  • 11例具有局限性磨玻璃样密度影表现的肺癌X线分析

    作者:蒋磊;陈福康;吴建彬;黄海峡;潘祖军;黄吟华;吴科峰

    目的通过对表现为局限性磨玻璃密度影肺癌的X线表现的认识,提高其初诊正确率,减少漏误诊.方法收集我院通过健康体检发现并经病理证实的11例具有局限性磨玻璃样密度影的肺癌病例,回顾分析病人的数字化体层片,对肺癌瘤体的大小、形态、密度、边缘特征等进行分析.结果病理类型:细支气管肺泡癌(6/11),肺腺癌(5/11).体层片上瘤体密度形态表现:①完全磨玻璃样密度结节(4/11):病变密度低而均匀,其内可见血管影穿过.边缘较模糊,但尚可指示范围.1例见浅分叶及切迹,其余均未见分叶征毛刺征等.②混有磨玻璃密度影的结节(7/11):病变密度不均匀,在磨玻璃密度结节中混有局灶性的高密度实性成分,显示结节征(7/7),小泡征(5/7),毛刺征(5/7),分叶征(5/7),胸膜凹陷征(3/7),支气管气相(2/7).肺癌瘤体在正侧位胸片中的显示率低,为18%(2/11).结论磨玻璃样密度结节可以是早期细支气管肺泡癌及肺腺癌的一个X线征象,胸部电视透视及数字化体层片是发现并诊断磨玻璃密度影的重要方法.

  • 三角征--周围型肺癌中一个容易忽视的CT征象

    作者:黄长琛

    目的提出一种在周围型肺癌中常易被忽视的CT征象--三角征.探讨它在周围型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经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癌100例,分析该征的CT表现及出现频率,并与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等其他CT征象作了比较.结果 100例周围肺癌中三角征的出现率高达84%,与其他征象的出现率之间有显著差异,且与肿瘤的大小呈正比关系.结论三角征是周围型肺癌中的一个常见征象,在诊断中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 纵隔非肿瘤性病变的CT诊断

    作者:朱力;郭玉林;龚瑞;郭佑民

    目的提高对纵隔非肿瘤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临床和手术证实的纵隔非肿瘤性病变的CT表现.结果前纵隔血肿表现为胸骨后软组织密度影,与周围结构界限清楚,心脏大血管受压后移;急性纵隔炎表现为前纵隔混杂密度影,增强后可见显著的边缘性强化;纵隔纤维化表现为纵隔大血管被软组织密度影包绕,其中可见不均匀性强化,并伴有明显的肺动脉高压征象.结论结合临床经过和CT表现,可以对纵隔感染、出血、和纤维化作出正确诊断.

  • 肺门肿块的X线诊断

    作者:吴元佐;孙强生;唐俊军;席芊

    目的提高对肺门肿块X线诊断重要性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病理等证实的肺门肿块病例96例.结果 96例肺门肿块患者中,其中中央型肺癌58例,纵隔肺门淋巴结结核16例,纵隔淋巴瘤5例,胸内结节病3例,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2例,巨大淋巴结增生症1例,先天性心脏病11例.引起肺门肿块的X线表现,可为单侧的,亦可是双侧的,并各有其X线特点.结论 X线检查对肺门肿块的诊断有很大的价值.

    关键词: 肺门肿块 X线诊断
  • 肺部弥漫性疾病的X线分析

    作者:黄少英

    目的探讨肺部弥漫性疾病的X线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48例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肺部弥漫性病变病人的胸部X线表现.结果根据248例患者肺部X线影像学表现归纳为:肺实质性病变征象98例(39.5%),肺间质性病变征象84例(33.9%),肺实质与肺间质性病变共有征象66例(26.6%).结论肺部弥漫性疾病发病原因多,结合临床对X线征象进行分析,对该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着重要的意义.

  • 细支气管肺泡癌的X线表现与误诊原因分析

    作者:黄少英;梁宏;罗剑云;潘惠仪

    目的探讨细支气管肺泡癌的X线影像学表现.方法分析23例经病理证实的细支气管肺泡癌患者的胸部X线表现.结果孤立结节9例(占39.1%),多发结节(弥漫型)7例(占30.4 %).渗出性病变7例(占30.4%).结论细支气管肺泡癌影像学表现与许多其他病变相似,容易造成误诊,结合临床对X线征象进行分析,对该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着重要的意义.

  • 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及预后

    作者:曹然;汪东方

    目的分析ANCA相关性小血管性肺炎的病理基础及影像学特点,提示其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及预后.方法选择2001年10月~2004年3月在我院住院经实验室测检ANCA均为阳性患者7例,有多次胸部X线照片,4例有CT扫描,2例行肾穿刺活检.结果 7例患者均确诊为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表现为多系统多脏器损害.经治疗2~6周后6例肺部病变完全吸收消失,1例因多器官衰竭抢救无效死亡.结论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属少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肺脏是常累及的脏器之一,其肺部影像表现并无特异性改变,对有肺脏受累的多系统损害的病人,特别是有咯血者,要想到本病的可能,及时确诊,临床给予甲基强的松龙和环磷酰胺双冲击治疗,病情在短期内即有显著好转,预后较好,其肺部的反应明显好于其他系统的损害.

    关键词: ANCA 血管炎 肺炎
  • 多层螺旋CT对肺动静脉瘘的诊断价值(附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曹代荣;游瑞雄;李银官;郑贤应;李玉萍;江飞;郑义浩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肺动静脉瘘的诊断价值.方法利用16层Aquilion多层螺旋CT扫描机对2例肺动静脉瘘进行容积增强扫描,并行肺部血管重建(MPR,MIP,VR等影像后处理技术).结果增强扫描横断面图像示肺内病灶强化程度与肺动脉分支类同,连续的MPR重建图像可显示病灶与肺血管相延续,肺部血管MIP及VR重建图像可清晰显示肺动静脉瘘的影像特征--供血动脉、动脉囊瘤及引流静脉,多角度和多方向的旋转观察能显示三者关系的细节.结论多层螺旋CT肺部血管成像是诊断肺静动脉瘘的首选的非侵袭性影像方法.

  • 多层螺旋CTMPVR在肺部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张鹏;李振龙;赵英杰;陈爱昌

    目的探讨MSCT多轴向投照容积重建(MPVR)对肺部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5例正常人及45例肺部疾病患者(其中肺炎10例,支气管扩张8例,肺结核12例,肺肿瘤15例)应用MSCT机行常规肺部扫描(层厚、间隔10 mm),将数据进行回顾性薄层重建(层厚2.5 mm,间隔1.2 mm)后传至工作站,行MPVR处理,对正常肺血管及病灶进行观察和评价. 结果 15例正常人MPVR能够清楚显示肺血管空间走向,45例肺部疾病患者中各病灶均得以清晰显示,特别是显示病变内部情况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更具优势.结论多层螺旋CT MPVR操作简单、快捷,图像立体直观,可多角度任意观察,能够为临床诊治提供更多信息.

  • 纵隔肿瘤的CT诊断

    作者:吴元佐;恽虹;杨振燕;唐俊军;张蕾;马凤华

    目的探讨CT对纵隔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8术、活检病理证实的纵隔肿瘤的CT表现.结果 28例纵隔肿瘤中,胸腺瘤11例,恶性淋巴瘤8例,生殖细胞瘤6例,胸内甲状腺2例及神经源性肿瘤1例.CT定位正确96.4%,定性正确占92.3%,胸片定位正确25例,占89.3%,定性正确23例,占82%.CT对于反映纵隔肿瘤的表现明显优于胸片.结论 CT对于纵隔肿瘤的诊断有较高价值.

  • 螺旋CT对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价值

    作者:许国宇;李建军;何宝明;由昆;常宏伟;李开明

    目的探讨螺旋CT对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0例病人螺旋CT常规胸部扫描 ,病灶区薄层扫描并三维重建 .结果螺旋CT薄层扫描可较好地显示肿瘤内部形态特征,薄层扫描及三维重建显示肿瘤周边形态优于常规扫描.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对周围型小肺癌诊断具有特殊意义.

    关键词: 螺旋CT 周围型肺癌
  • 乳腺肿块的CT诊断价值

    作者:袁军;徐彬;董敏;崔艳;蒲仕军

    目的探讨乳腺肿块的CT表现,着重分析乳腺癌的CT 征象,评价CT 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普通CT 检查65例乳腺肿块患者,分析经随诊及病理证实的58例,其中乳腺癌19例、良性肿块39例.结果①CT 扫描能检出直径<1 cm的肿块.增强扫描对致密型乳腺的肿块具有意义.②大多数乳腺癌增强前后CT值相差>50 Hu,良性肿块<36 Hu左右.结论 CT 扫描对发现早期乳腺癌( 尤其是退化型乳腺) 鉴别肿块性质有一定价值.

  • 输卵管阻塞介入梯级再通技术的应用

    作者:陈文忠;钟粤明;许红;郭曼;胡沁松;向彪

    目的介绍输卵管阻塞介入性梯级再通技术的方法,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输卵管再通器械经阴道途径,在DSA下行宫腔造影,明确输卵管有无阻塞,及阻塞部位后,用介入性梯级再通技术逐级进行输卵管阻塞的再通治疗.结果经一、二级再通技术复通者分别为56支(26.1%)、83支(38.6%),受孕率为43.37%;经三、四级再通技术复通者分别为31支(14.4%)、5支(2.3%),受孕率仅为23.81%(P<0.01),有显著差异.结论梯级再通技术从一级到四级逐级采用对输卵管损伤较小的技术实施再通治疗,具有定位准确、重复性强、安全、可靠、微创、复通率高等特点,提高了受孕率,减少宫外孕的发生.

  • 血管造影对Moyamoya病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迎春;王家平;袁曙光;闫东;普成荣;韩正林;龚颖娜

    目的分析8例Moyamoya病的血管造影表现,评价血管造影对Moyamoya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3例行超选择性血管造影,5例行DSA.结果 8例患者均显示双侧颈内动脉末端、大脑前动脉及大脑中动脉起始段狭窄或闭塞、烟雾血管及广泛侧枝血管.结论血管造影可清晰显示烟雾病血管狭窄程度或闭塞的部位及侧枝循环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直接的影像学资料.

  • 肺癌血管造影的表现及临床意义

    作者:吴元佐;孙强生;王国良;杨振燕;詹松华;唐俊军

    目的研究肺癌的血管形态及血供来源,指导肺癌的介入治疗.方法对28例原发性肺癌和1例转移性肺癌在介入治疗前常规行支气管动脉造影,并对造影表现进行分析.结果①29例肺癌的主要血供来自支气管动脉.②供血支气管动脉中约67.9%可以出现增粗,不规则狭窄.③出现肿瘤血管和肿瘤染色.④少数病例出现静脉早期显影等.结论肺癌的主要血供来自于支气管动脉,血管造影不仅能反映肺癌的肿瘤血管特征,并能为介入治疗提供依据.

  • 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急性盆腔大出血

    作者:路延平;鲁北;张孟增;郭强

    目的探讨经导管栓塞髂内动脉治疗各类急性盆腔大出血的疗效.方法对经保守治疗无效的26例盆腔大出血患者,造影明确出血部位后,经导管用明胶海绵或微弹簧圈栓塞.结果所有患者栓塞治疗后出血停止,血压逐步回升为正常,休克症状消失,随防无并发症及复发.结论经导管动脉栓塞能够安全、有效地控制盆腔大出血.

  • 支气管动脉化疗灌注术的并发症原因分析及防治

    作者:陈建业;陈义雄;刁胜林

    目的探索经皮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术(BAI)的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防治的临床意义.方法 280例病人总共进行400余次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或栓塞术治疗肺部肿瘤,统计所发生并发症的类型及例数(在此不统计化疗药物对全身的副反应).结果与造影剂反应有关的并发症22例,发生率为5.5%;出现与穿刺及导管操作有关的并发症5例,发生率为1.25%;与肺部治疗有关的并发症5例,发生率为1.25%.结论分析各类并发症的发生原因,着重探讨对这些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

  • 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肺癌的疗效观察

    作者:金鹏;孙钢;易玉海;谢志勇;张绪平;李凡东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 46例肺癌患者,行支气管动脉造影明确其分支及肿瘤血管情况,超选插管至肿瘤供血动脉,先行局部化疗药物灌注,后以碘油加化疗药物混合乳剂进行栓塞.结果 46例大多血供丰富,二次介入治疗者肿瘤血管减少.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35例,稳定8例,进展1例.有效率80.4%.症状缓解率51.4%.结论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肺癌近期疗效较好,可以明显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触诊引导乳腺肿块的穿刺组织学活检

    作者:颜士峰;王刚;李志强

    目的探讨乳腺肿块触诊引导穿刺活检的准确性及可行性.方法对本组34例乳腺较大肿块(>3 cm)患者采用18G活检枪手法触诊引导穿刺活检肿块组织芯,每部位取3针送病理,对较小肿块可增加穿刺次数,以提高阳性率.结果本组患者穿刺活检过程均顺利,成功率较高,良、恶性鉴别率达100%,基本达到了病理诊断目的,且无较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乳腺较大肿块(>3 cm)可触诊引导,直接穿刺活检成功.

  • 应用聚乙烯醇颗粒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急性大咯血的临床研究

    作者:陈义雄;陈建业;李涛;周国英;梁卫明;周卫国

    目的探讨聚乙烯醇(PVA)颗粒支气管动脉内栓塞治疗急性大咯血的临床意义.方法 32例(男20,女12)临床表现为急性大咯血患者,先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插管造影,再作超选择支气管动脉插管,注入PVA颗粒栓塞末梢支气管动脉,再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近端支气管动脉.结果所有32例患者均获显著疗效.其中即刻止血28例(87.5%),1~3天内咯血停止4例(12.5%),有效率100%.随访1年,复发2例(6%).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PVA颗粒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急性大咯血安全、有效,不易复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肝肾肿瘤合并布-加综合症的介入治疗

    作者:张延伟;苌英利;薛春晓;曹喜才;李建华;李斌;徐晓冉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在肝肾肿瘤合并布-加综合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肝癌3例,肾癌1例.行单纯溶栓1例,PTA成形术3例,PTA后再植入国产"Z"形自膨胀支架2例.结果术后DSA检查原侧枝循环血流明显减少.术后一周左右,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改善明显.术后6个月彩超随访显示支架均开通良好.结论血管内溶栓和支架植入术是继发性BCS的首选姑息治疗方法,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生存质量.

  • 肺血管疾病螺旋CT肺动脉造影诊断

    作者:宋云龙;张挽时;时惠平;鲁晓燕;高和

    目的探讨螺旋CT肺动脉造影(SCTPA) 在肺血管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5例肺血管疾病行SCTPA检查,包括先天性肺血管疾病(肺动静脉瘘6例,特发性肺动脉扩张8例,肺动脉发育不全3例,一侧肺动脉缺如1例及肺静脉畸形引流5例)、获得性肺血管疾病(肺动脉栓塞41例,大动脉炎累及肺动脉1例).SCTPA扫描层厚3 mm,螺距1~1.5,亚秒级扫描时间0.8秒,重建层厚1 mm,重建方法包括MIP、MPR和SSD.结果 SCTPA对6例肺动静脉瘘共显示供血动脉13条、引流静脉9条和瘤囊8个,漏诊1例多发性肺动静脉中的小瘤囊;特发性肺动脉扩张、肺动脉发育不全、一侧肺动脉缺如者SCTPA均能明确诊断;5例肺静脉畸形引流中的心外畸形部分SCTPA与手术对照良好;45例肺动脉栓塞,SCTPA诊断中心型肺栓塞35例,周围型肺栓塞6例.结论 SCTPA既可以显示肺血管的形态、结构与走行,又可显示肺血管内特征,对肺血管疾病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可大部分取代有创性肺血管造影.

  • 囊型肝包虫病的CT诊断及对穿刺治疗效果的评价

    作者:孙金成;王校智;邢京平;刘晓芹;张宪岗;吕玲

    目的分析43例囊型肝包虫病的CT表现,评价穿刺治疗效果.方法全部病例经病理证实;全部行CT扫描;穿刺治疗后CT随访43例.结果囊性肝包虫在CT上的征象为轮廓光滑锐利,密度均匀低密度区,分为单囊型和子囊型.5例增强CT,2例病变呈轻度强化,3例病变无强化.CT随访43例中20例痊愈,10例好转,6例稳定.结论 CT检查不仅可作出囊性肝包虫病明确诊断,而且可作出穿刺和药物治疗的疗效观察.

  • 结肠、胃十二指肠气钡造影互补检查的价值

    作者:温毅;张瑞萍;张延林;孙会林;魏俊友;王福翔

    目的探讨结肠、胃十二指肠气钡造影互补检查在诊断胃肠道疾病方面的价值.方法胃肠道肿瘤患者23例,男15例,女8例.其中胃癌累及结肠11例,结肠肿瘤累及胃及小肠6例,单纯胃肿瘤4例,单纯结肠肿瘤2例,X线气钡造影时,在电视透视下观察病变累及的部位、胃肠移动度、有无粘连等方面的情况,并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临床症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两者互补检查诊断为胃癌结肠转移9例,结肠癌与胃粘连4例,胃良性肿瘤1例,结肠癌结肠十二指肠瘘1例.结论结肠、胃十二指肠气钡造影互补检查对判断胃、结肠病变及病变的比邻关系、病变性质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原发性十二指肠段平滑肌肉瘤影像学分析

    作者:黄健民

    目的探讨各种影像学检查在十二指降段平滑肌肉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本文分析了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十二指肠降段平滑肌肉瘤影像学所见.结果各种检查中低张十二指肠造影、CT诊断价值较大,而B超和内镜检查尤其对本病腔外型诊断价值较小.结论低张十二指肠双对比造影,是发现和诊断十二指肠降段平滑肌肉瘤的首选检查方法,CT扫描对正常诊断和临床手术治疗方法的选择有重要指导意义.

  • 先天性胆管囊性扩张的CT、MRI诊断(附40例分析)

    作者:郝伟;李爱娟;关长群

    目的提高先天性胆管囊性扩张症的CT和MRI诊断水平.方法对40例先天性胆管囊性扩张症的CT及MRI表现与临床、病理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肝内胆管型11例;肝内、外胆管型13例;肝外型16例.其中20例扩张胆管内伴有结石,8例发生胆管癌.CT和MRI依据胆内胆管囊性扩张包绕肝静脉形成的"偏心圆点"或"中心圆点"征象,对本病诊断准确.结论 CT、MRI、MRCP可清楚显示胆胰管系统疾病的解剖与病理性改变,可取代ERCP检查.

  • 肝梗死CT影像分析

    作者:寿毅;王翔;程红岩;徐爱民;陈栋

    目的研究肝梗死的CT影像.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及手术病理证实的肝梗死28例,均经CT扫描.结果根据发生部位与形态将肝梗死分为3型:肝叶型(22例),包括肝脏手术史12例(包括肝脏动脉化疗TACE),合并肝癌(肝细胞性肝癌、胆管细胞癌及乳腺癌肝转移、盲肠癌肝转移)8例,不明原因1例,肝移植术后1例;包膜下型(4例),包括肝脏移植术后2例,大剂量激素治疗1例,腹部钝伤1例;胆管周围型(2例),均为行肝脏动脉化疗术(TACE)后.结论肝梗死作为一种少见的疾病,CT上有一定特征性表现,结合病史及临床表现可以提高肝梗死正确诊断率.

  •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

    作者:李瑞琪;孙春燕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对胆道梗阻性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52例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前行MRCP检查,同时对比US、CT、直接胰胆管造影及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评价胆道梗阻性疾病的影像学对比研究.结果 52例MRCP检查均一次成功,胰胆管显示满意,其效果类似于直接胰胆管造影图像.MRCP可显示各种良恶性胆道梗阻性病变影像学特征,对梗阻程度判断和定位诊断准确率为100%,定性诊断准确率为88.4%.结论 MRCP成像技术为重T2WI扫描,检查成功率高,胰胆管显示清晰,对各种梗阻性黄疸的临床应用适应证广泛,与常规MRI结合能提高胰胆管梗阻性疾病的影像学诊断水平.

  • 螺旋CT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分析

    作者:柏沙美;谢琦;陈胜利;江新青;刘璋;郑力强

    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的螺旋CT表现,评价螺旋CT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经临床确诊的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和CT资料.结果临床诊断轻型胰腺炎28例,重症胰腺炎10例.CT胰腺未见异常4例,重症胰腺炎中9例胰腺弥漫性肿大或4例体尾部肿大,10例胰腺周围不同程度液体聚集,10例可见胰腺内坏死,9例并发假性囊肿,1例并发脓肿,5例并发蜂窝组织炎,15例少量胸水.结论螺旋CT对急性胰腺炎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 脑神经元移行异常的CT诊断与分析

    作者:袁道明

    目的总结并探讨CT检查对脑神经元移行异常的诊断价值.方法利用普通CT扫描机对6例脑神经元移行异常患者进行检查,并结合临床表现及病理进行分析.结果 6例中有脑裂畸形2例,脑灰质异位4例,巨脑回1例,平滑脑1例,混合畸形3例.全部病例CT表现基本符合有关文献报道.结论 CT检查是脑神经元移行异常病例的首选,特别对于脑裂、脑灰质异位、平滑脑等畸形.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临床表现与MRI分析

    作者:陈志强;詹玉香;蔡磊

    目的评价MRI对急性CO 中毒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59例经临床确诊的急性CO中毒患者的头颅MRI资料.结果 MRI异常表现为苍白球变性坏死,双侧大脑白质区脑水肿,以脑室周围为主的长T 1长T2信号,后期出现脑萎缩征象,海马区及脑干的改变.结论本病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临床表现和影像检查,头颅MRI对本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判断预后有价值.

  • 探讨一氧化碳中毒苍白球MRI改变

    作者:吴永峻;陈武标;田国强;郑桂英

    目的探讨CO中毒后苍白球的MRI表现.方法分析了15例CO中毒患者出现双侧苍白球T1WI、T2WI的信号改变.结果 CO中毒苍白球信号改变主要为双侧对称,急性期主要表现为T1WI为等信号,T2WI为高或中心中等、外周高信号;出现迟发性脑病主要表现为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改变;恢复期主要表现为T1WI为很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脑软化改变.结论苍白球MRI信号改变对判断CO中毒的预后有参考价值.

  • 64例脑膜瘤瘤周水肿的MRI分析

    作者:焦锐;吴元佐

    目的分析脑膜瘤周围脑水肿与发病年龄、性别,生长部位,大小等的相关性,结合文献探讨影响瘤周水肿的因素.方法回顾性观察和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4例脑膜瘤在MRI上的瘤周水肿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发生于大脑凸面及矢状窦受累的脑膜瘤常有明显的脑水肿,而发生在其他部位时常无或仅有轻度瘤周水肿.较大的脑膜瘤发生瘤周水肿多于较小的脑膜瘤.结论 MRI对脑膜瘤的瘤周水肿判断非常敏感.发生于大脑凸面或矢状窦受累的脑膜瘤及肿瘤平均直径大于3.5 cm时易发生脑水肿.

  • 弥漫性星形细胞瘤的MRI诊断与病理研究

    作者:沈新平

    目的探讨弥漫性星形细胞瘤的MRI表现特点,研究MRI对该类肿瘤的诊断要点和价值.方法对36例经病理证实的弥漫性星形细胞瘤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弥漫性星形细胞瘤在脑白质中既可形成局部肿块,也可不形成局部肿块,或两者同时并存.结论 MRI对弥漫性星形细胞瘤的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加深对弥漫性星形细胞瘤病理生长特性的认识是正确诊断的前提.

  • 出血性脑梗塞的CT诊断

    作者:杨振燕;吴元佐;恽虹;唐俊军

    目的提高对出血性脑梗塞CT表现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出血性脑梗塞的CT表现.结果 21例出血性脑梗塞CT表现呈扇形或三角形16例,不规则形5例.病灶为大片低密度影内可见散在、分布不均匀的斑点或斑片状高密度影,有程度不一的占位效应.结论 CT对出血性脑梗塞的诊断有很大的价值.

  • 肾脏损伤的CT诊断

    作者:张蕾;吴元佐;唐俊军

    目的旨在提高对肾脏钝性损伤的CT诊断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了临床资料完整的肾脏钝性损伤病例21例.结果肾脏损伤的CT表现为肾内稍高密度影15例,密度不均匀12例,肾盂内高密度影4例,肾周稍高或高密度影21例,肾实质断裂8例,皮质不连续8例,密度混杂7例,裂口内可见高密度影3例,增强后造影剂外溢2例,节段性肾梗塞1例.CT诊断损伤程度:轻度13例,中度5例,重度3例.结论 CT在肾脏钝性损伤的病变的诊断中有很高的价值.

  • 磁共振泌尿系水成像技术与临床应用探讨

    作者:花蒨蒨;张雪林;陈斌;刘丹

    目的探讨磁共振泌尿系水成像(MRU)的检查技术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重T2半傅立叶采集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HASTE)技术和脂肪抑制技术,对46例患者行磁共振泌尿系水成像检查,所有图像后处理均采用大信号强度投影MIP技术.结果 HASTE技术提供高质量的泌尿系统影像.检查46例,38例MRU显示有尿路梗阻,全部尿路梗阻病变部位和肾盂积水均清晰显示,与常规MRI结合在揭示病变和尿路梗阻之间的关系方面有独到之处.结论 MRU能清晰显示尿路梗阻部位、程度,有助于定位、定性诊断,与MRI结合更有利于对尿路梗阻病因的诊断.MRU是一种可选择的、有应用价值的诊断泌尿系疾病的无创伤影像手段.

  • 16排螺旋CT三维肾盂造影在肾占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王淑清;王景宇;陈亮;柴军;冬冬;纪铁凤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三维肾盂造影在肾脏占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2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的肾实质占位病变,包括肾癌14例,肾转移瘤1例,肾囊肿5例,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例,注射造影剂80~100 ml后行肾脏及上段输尿管常规双期扫描,延迟4~15分钟后行肾盂期扫描,数据传送至工作站行VR、MPR、MIP及VE重组.结果所有病例肾盂肾盏及上段输尿管显影良好,在直接显示病灶同时可清晰观察肾盂及肾盏受压、破坏等变化.22 例病变中压迫肾盂肾盏,造成局部变形、近端积水20 例;同时伴有侵犯肾盂肾盏引起局部破坏 9 例.结论多排螺旋CT三维肾盂造影在肾占位病变诊断中有很高价值.

  • 螺旋CT扫描在肾脏肿瘤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张蕾;吴元佐;唐俊军

    目的旨在提高对肾脏肿瘤性病灶的术前正确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了经手术病理、及临床资料证实的肾脏肿瘤性病灶28例,其中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0例,肾癌14例,肾盂癌2例,肾脏转移瘤2例.结果肾癌CT表现为肾实质圆形或不规则状肿块,注射造影剂后增强明显,肾盂癌CT表现为肾盂或集合系统圆形或不规则肿块;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CT扫描均发现病灶内含脂肪成分;肾脏转移瘤CT表现为肾实质内低密度影,有明确其他部位肿瘤病史.结论 CT在肾脏肿瘤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是有价值的常用检查方法.

  • 马凡综合征大血管病变的MR诊断

    作者:蔡磊;丁旺仁

    目的总结马凡综合征大血管病变的MRI表现,评价MRI对其主动脉病变及继发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马凡综合征心脏大血管的MRI表现,并与20例正常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马凡综合征心脏大血管MRI主要表现为:①主动脉窦部瘤样扩张,②左房受压,③左室扩大,室壁增厚,④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及升主动脉扩张,⑤可合并主动脉夹层.结论 MRI在显示马凡综合征心脏大血管病变的部位,形态特点,继发性改变或并发症以及鉴别诊断上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 头臂动脉型多发性大动脉炎的MRI和MRA表现

    作者:林凌华;许建荣;杨之晖;李磊;姚秋英

    目的探讨头臂动脉型多发性大动脉炎的MR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诊断为头臂动脉型多发性大动脉炎的10例MRI和动态增强MRA表现.10例中的4例同时行血管造影,2例行彩超检查.结果 10例MRI检查共显示血管狭窄、闭塞46个节段,与血管造影、彩超对照比较,两者符合率>70%.结论 MRITSE序列和动态增强MRA的联合应用,可以显示和诊断头臂动脉型多发性大动脉炎.

  • 成人正常心包的CT观察及临床意义

    作者:席芊;吴元佐;唐俊军

    目的探讨成人正常心包的CT表现及其厚度测量值以提高对心包病变的认识.方法对40例胸部螺旋CT扫描心包正常者及20例心包病变者,在4个不同部位进行心包测量和统计分析.结果①不同部位心包厚度不同,平均值(1.28±0.25)~(1.55±0.38) mm,大值≤3 mm.②20例心包病变者其心包厚度均>3 mm.结论 CT对成人正常心包及心包病变的观察有很大价值.

  • 正常成人甲状腺的CT研究及临床意义

    作者:唐俊军;吴元佐

    目的研究正常成人甲状腺的CT表现,为提高甲状腺病变的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70例正常成人甲状腺的大小及CT值进行测量.结果了解正常成人甲状腺的CT表现,位置位于甲状软骨中部至颈部第6气管环平面、形态呈蝶形、马蹄形,右叶大前后径均值为20.5 mm,内外径为16.6 mm,上下径为45 mm,其左叶大前后径均值为19.6 mm,内外径为15.3 mm,上下径为43 mm,密度平扫时CT值平均为114 Hu,增强后70'CT值约为167 Hu;甲状腺病变可出现体积增大、形态不规则、密度不均匀等.结论熟悉正常成人甲状腺的各种CT表现,有利于提高甲状腺疾病的诊断.

  • 鼻和副鼻窦少见肿瘤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

    作者:李玉洁;张贵祥;赵京龙;周根泉;张悦萍;缪竞陶

    目的分析鼻和副鼻窦少见肿瘤的CT特征,提高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方法 22例患者中包括男16例,女6例,年龄18~92岁(平均48.8岁).GE/CTI机,采用仰卧位轴位和俯卧位冠状位扫描,常规包括硬腭至额窦颅面结构,扫描层厚4~5 mm,间距5 mm,120 kV,230 mAs,全部平扫,6例增强扫描.22例鼻和副鼻窦少见肿瘤均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结果 6例内翻性乳头状瘤中有3例起源于一侧中鼻道外侧壁,1例充填单侧中鼻道及上颌窦,2例位于上颌窦内.肿瘤边缘呈分叶状,2例患者显示中鼻甲或上颌窦内侧壁骨质吸收.6例淋巴瘤患者中,4例为T细胞淋巴瘤,主要位于单侧鼻腔前部,累及鼻前庭或外鼻软组织.2例B细胞淋巴瘤位于上颌窦,范围广泛,伴颈部淋巴结长大.其他少见肿瘤以恶性居多,广泛侵犯周围组织,并伴明显的骨质破坏.结论鼻和副鼻窦肿瘤种类繁多,CT可显示肿瘤部位、形态、范围及骨质破坏等情况,对少见肿瘤的诊断和分期具有一定价值.

  • 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症的MRI诊断及鉴别诊断(附120例分析)

    作者:夏建东;江新青;彭国晖;梁志伟;郑力强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症的MRI表现,并评价MRI对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瘤诊断及其鉴别诊断的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子宫肌瘤和/或子宫腺肌瘤患者MRI表现,其中子宫肌瘤78例,子宫腺肌症32例,子宫腺肌症伴子宫肌瘤10例.结果大部子宫肌瘤患者(60/78),在T2WI中为边缘清晰的低信号肿块;大部(28/30例)子宫腺肌症患者,在T2WI中为边缘不清的低信号病灶,其中见多发斑点及小囊状高信号灶. 结论 MRI可明确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症的大小及部位,是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瘤诊断及鉴别诊断的较理想方法.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