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Imaging Technology 중국의학영상기술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院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7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3-3289
  • 国内刊号: 11-1881/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www.cjmit.com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期刊社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李坤成 姜玉新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枕骨骨母细胞瘤1例

    作者:郭龙春;谢利民

    患者女,19岁.4年前发现颅后枕部一大小约2 cm×2 cm包块,后长至约8 cm×10 cm.入院查体:肿块局部肤色及皮温正常,质地硬,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无局部压痛,无活动度及波动感,未闻及血管杂音.实验室检查:碱性磷酸酶109 U/L,血沉26 mm/h,血常规正常.

  •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2例

    作者:郭秋景;朴昌虎;方松鹤

    病例1,男,85岁,因"右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1天"入院.既往有高血压、脑梗死病史.查体:血压110/70 mmHg,神志清,构音不清,不全感觉性失语,双瞳孔等大正圆,光敏,右鼻唇沟变浅,伸舌不配合,左侧肢体肌力5级,右上肢肌力4+级,右下肢肌力4级,未引出病理反射.

  • 超声诊断脐静脉癌栓1例

    作者:裴峰;章菲菲;贺宁;刘玉祥

    患者男,55岁,因"纳差、腹胀1个月,肝区隐痛1周"来院就诊.既往有慢性乙肝病史13年,发现肝硬化6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史1年.无手术史.查体:皮肤轻度黄染、腹壁静脉轻度曲张,肝肋缘下未触及,肝区叩痛(+),脾大,脐部触及肿块,大小约40 mm×35 mm,质硬,表面不光滑,压痛(+).

  • 外伤性室间隔缺损1例

    作者:冯伟;陈昕;杨军

    患者男,15岁,主因"竹签刺入前胸"入院.二维超声心动图于心尖四腔心切面显示室间隔肌部缺损,宽度约0.56~0.82 cm,将肌部间隔分为两部分,下部间隔游离端偏向左心室侧(图1A),多普勒探及左向右分流,峰值流速4.00 m/s.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显示室间隔肌部中央见一梭形缺损,呈右下至左上斜行左右心室通道.

  • 肺透明细胞瘤1例

    作者:孟闫凯;谢理想;李绍东;徐凯

    患者男,59岁.1周前因受凉引发胸闷、气促,活动后加剧入院.患者无发热、畏寒,无咳嗽、咯血.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均无异常.胸部CT平扫:右肺上叶见球形病灶,约3.0 cm×3.0 cm×3.0 cm,边缘光滑,无分叶,密度均匀, CT值约40 HU(图1);增强后动脉期病灶边缘环形强化,病灶中心平均CT值约80 HU(图2A);静脉期病灶均匀强化,平均CT值约87 HU(图2B).

  • 3.0T MRI诊断陈旧性宫外孕2例

    作者:袁飞;刘银社;赵军;谷鹏;袁滨;艾克文;张忠强

    病例1,19岁女性,因阴道不规则流血3月余入院.妇科肿瘤五项检查示CA-125略升高(55.85 U/ml),血HCG<5 mIU/ml.B超示盆腔囊实性包块,盆腔少量积液.MRI示子宫上方偏右侧附件区类哑铃状占位性病变,边界清晰,长径约46 mm,其内信号较均匀,T1WI呈明显低、高、稍低信号的三层结构(图1A),T2WI(图1B)、压脂序列SPAIR表现为明显低信号环内包绕较高信号,轴位T1WI显示病变右侧类圆形结构可见羽毛状脑沟回样结构.

    关键词: 宫外孕 磁共振成像
  • 小儿寄生胎1例

    作者:廖瑞真;刘倚河;张蓉;刘舜辉;林宗跃

    患儿男,6岁,主因"发现腹部包块3天"入院.查体:左中下腹触及一类圆形包块,大小约5 cm×5 cm×5 cm,表面尚光滑,边界清楚,活动度良好,无压痛,无波动感,肝、胆囊、脾肋下未触及,Murphy征阴性.左侧阴囊空虚,未触及睾丸,右侧阴囊内可触及实质性睾丸,大小、质地中等.

    关键词: 胎儿 诊断显像
  • 超声诊断婴儿肾母细胞瘤破裂1例

    作者:孙建霞;于新凯;梁会泽;张国庆

    患儿女,4个月,早晨突发哭闹伴肉眼血尿来院就诊.急诊彩超:左肾体积增大,形态失常,上极可见大小约6.0 cm×4.9 cm混合性包块,形态不规则,边界尚清,似有包膜,左肾窦明显受压,仅显示部分集合系统.肿块内部回声以实性偏高回声为主,不均匀,周边可见点状钙化;实性回声周围部分区域可见"云雾状"液体流动(图1).

  • 胸骨上窝表皮样囊肿超声表现1例

    作者:金叶;李萍;李凤华

    患者女,16岁,主因"胸骨上窝肿块渐进性增大1年"来院就诊,无明显疼痛,患者无发热.查体:胸骨上窝触及一肿块,边界清,形态规则,质软,无压痛,推之无明显移动.超声:胸骨上窝皮下见一低回声团块,大小约2.3 cm×1.2 cm,边界清,形态规则,包膜光滑,内回声均匀;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 CDFI)未见明显血流信号(图1).超声提示:胸骨上窝皮下低回声团块(性质待定).手术病理结果:胸骨上窝表皮样囊肿伴异物巨细胞形成.

  • 枕顶部表皮样囊肿1例

    作者:张建;杨振华;肖智博

    患者男,22岁,以"枕顶部包块10年,包块增大伴胀痛10天"入院.专科检查:枕顶部见一驼峰状包块,大小约6 cm×6 cm×5 cm,质韧,不移动,无压痛.实验室检查阴性.CT示枕顶部偏右侧颅骨内外见巨大软组织密度肿块,大小约6 cm×6 cm×5 cm,邻近小脑半球明显受压、变形(图1),第4脑室亦受压移位,幕上脑室系统轻度积水、扩张,肿块与小脑半球分界清楚,肿块内可见斑片状高密度影,CT值约50 HU,局部枕骨呈不规则地图样破坏,且有较明显膨胀性改变,边缘较清楚(图2);CT诊断:源于脑外的良性肿瘤性病变,以动脉瘤样骨囊肿可能性大.

  • 胃癌多发钙化性转移1例

    作者:郑生喜;黄宝生;邓生德;魏铭;柴瑾

    患者男,57岁.上腹胀痛不适伴食欲差1个月.既往无肝炎、结核、手术及疫区接触史.入院CT检查:平扫见胃窦壁不均匀增厚并见点状钙化,腹腔见多发结节状高密度影(图1A),肝内见大小不等的沙粒状、结节状及团块状高密度影,CT值91~192 HU;左肺底见一钙化结节(图1B);增强扫描示增厚的胃壁明显强化,肝内及腹腔病灶不均匀轻中度强化,肝内另见多个类圆形低密度灶.

    关键词: 胃肿瘤 肿瘤转移
  • 超声诊断联体双胎1例

    作者:李莉蕊;陈振喜;郑春华

    孕妇,22岁,孕1产0,孕11周.常规产前超声检查:宫腔内见一孕囊,囊内见两胎儿回声,顶臀长分别4.3 cm、4.2 cm,胎心率均167次/分.两胎头部及背部见无回声包绕,以颈部为著,F1较厚处0.57 cm,F2较厚处0.53 cm,两胎儿腹部联系紧密,其间未见明显羊水分隔(图1).

    关键词: 双胎 联体 超声检查
  • 多排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监测兔肝VX2肿瘤的生长

    作者:肖景坤;刘斌;吕维富;余长亮;吴兴旺;余永强

    目的 探讨多排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在监测兔肝VX2肿瘤生长中的价值.方法 制作兔VX2肝癌模型28只,根据接种天数随机分成7、10、15和21天四组.对每组模型在确定时间内行CT动态增强双期扫描,对原始数据同时进行薄层重建后传输到GE工作站行多平面重建,获得肝脏轴位、冠状位、矢状位图像,记录肿瘤位置、强化特点,测量肿瘤大小.确定检查成功后,即刻处死实验动物,取出肿瘤行病理检查.结果 在实验兔中均成功种植出结节性VX2肝癌模型.动态增强螺旋CT肝动脉期显示肿瘤早期呈结节状强化,肿瘤坏死不明显;随着时间延长,瘤体呈指数性生长,坏死区显著扩大,边缘呈环形强化;多平面重建技术显示肿瘤定位准确,可从轴位、冠状位及矢状位等多方位定位并测量肿瘤生长情况.结论 多排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能从多方位监测肿瘤生长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全面的信息.

  • 结合链霉亲和素的高分子造影剂的制备及其初步应用

    作者:张辉;冉海涛;张亚萍;骆杰;郝兰;王志刚

    目的 制备一种结合链霉亲和素的高分子超声造影剂,并与生物素化抗体结合,考察其体外寻靶能力.方法 采用双乳化法制备高分子材料PLGA-COOH超声造影剂;并用碳二亚胺法将造影剂与亲和素耦联,制备出结合链霉亲和素的高分子超声造影剂.检测该造影剂一般特性;采用红外与免疫荧光检测亲和素与PLGA-COOH超声造影剂连接的情况.检测生物素-亲和素技术使该造影剂与生物素化抗体结合后其体外寻靶能力.结果 红外检测与免疫荧光检测显示亲和素被成功地连接在高分子造影剂上,并存在活性.体外寻靶实验显示,与生物素化单抗结合后的靶向高分子造影剂较多并牢固地聚集到肝癌细胞表面.结论 成功制备了结合链霉亲和素的高分子超声造影剂,该造影剂与生物素化抗体结合后于体外对肝癌细胞具有较强的亲和力.

  • 载长春新碱长循环聚合物超声微泡造影剂的制备及性能评价

    作者:凌旭;张良珂;李攀;汪程远;张景勍;王海鸥;冉海涛

    目的 制备载硫酸长春新碱的聚乳酸-乙醇酸-聚乙二醇共聚物(PLGA-PEG)超声微泡造影剂,观察微泡的一般特性及体内、外显影效果.方法 采用W/O/W复乳-溶剂挥干法制备超声微泡造影剂,正交实验设计获得佳制备工艺,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微泡的包封率和载药量,光学显微镜观察微泡形态,以马尔文激光粒径测量仪测定微泡造影剂的粒径、Zeta电位,并观察微泡在兔心腔的显影效果.结果 获得的微泡造影剂为球形,平均粒径约为1.27 μm,包封率为(37.63±0.61)%,Zeta电位为-24.88 mV,静脉注射载药微泡后,能增强兔心腔超声显影效果.结论 采用复乳-溶剂挥干法成功制备超声微泡造影剂,能增强体内外超声显影效果.

  • 淋巴瘤的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及其病理相关性

    作者:赵芸芸;刘剑羽;徐辉

    目的 探讨淋巴瘤表观弥散系数(ADC)值与肿瘤细胞密度及淋巴瘤发展进程的相关性.方法 将A20淋巴瘤细胞接种于30只Balb/c小鼠,制备小鼠淋巴瘤模型.对不同阶段的荷瘤小鼠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观察荷瘤小鼠肿瘤DWI信号,并测量其ADC值.应用Image-J 1.42q软件分析淋巴瘤肿瘤细胞密度.比较淋巴瘤不同发展阶段的ADC值与肿瘤细胞密度的差异,分析二者间的关系及淋巴瘤ADC值与肿瘤发展阶段之间的关系.结果 第三阶段的淋巴瘤ADC值为(0.37±0.08)×10-3 mm2/s,第二阶段的淋巴瘤ADC值为(0.47±0.08)×10-3 mm2/s,第一阶段的淋巴瘤ADC值为(0.69±0.07)×10-3 mm2/s,三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3.13,P<0.05).第三阶段的淋巴瘤的肿瘤细胞密度(48.85±4.04)%明显大于第二阶段(42.65±4.48)%和第一阶段淋巴瘤肿瘤细胞密度(31.75±4.19)%,三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1.72,P<0.05).淋巴瘤的ADC值与肿瘤细胞密度呈显著负相关(r=-0.82,P<0.01).淋巴瘤的ADC值与其发展阶段呈显著负相关(r=-0.84,P<0.01).结论 ADC值可用于评价淋巴瘤发展进程,分析其生物学特性,判断预后,指导治疗并监测疗效.

  • 幕上囊实性室管膜瘤的MRI特征

    作者:李跃明;曹代荣;李银官

    目的 探讨幕上囊实性室管膜瘤的MRI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经病理证实的幕上囊实性室管膜瘤MRI特征.结果 9例囊实性室管膜瘤中,肿瘤位于侧脑室旁者7例,表现为大囊大结节者6例,大囊小结节者2例,肿块内多发小囊变者1例.7例肿块呈多发囊变,3例见瘤内出血.全部病例均见瘤周Ⅱ度水肿;肿瘤均呈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瘤内囊变区呈T2WI更高信号,瘤内出血呈T1WI结节状或片状高信号.增强后实性部分及囊壁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囊变区及瘤内出血不强化.结论 幕上囊实性室管膜瘤常位于侧脑室旁,大囊变、多囊变、瘤内出血、壁结节、囊壁明显强化和瘤周Ⅱ度水肿等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 急性颈内动脉闭塞颅内循环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孟璇;王欣;李兴杰;童明辉

    目的 分析急性颈内动脉闭塞后颅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68例经影像学检查证实急性单侧颈内动脉颅外段闭塞患者,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颅内主要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患侧大脑中动脉峰值流速和搏动指数均显著低于健侧(P<0.001).在侧支循环开放中,前交通动脉开放占48.53%(33/68),后交通动脉开放为42.65%(29/68),眼动脉参与的侧支循环占32.35%(22/68),无交通支开放14.71%(10/68).患者颅内侧支循环开放,侧支途径两支以上者、患侧大脑中动脉峰值流速>60 cm/s者,临床预后相对较好.结论 TCD检测颅内主要动脉的血流状况,可以快速方便地评价颅内侧支循环状态,对急性颈内动脉闭塞患者治疗方法选择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上矢状窦旁桥静脉解剖形态的容积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表现

    作者:张丽娟;吕发金;谢惠;蒋孝先

    目的 通过容积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VCTDSA)探讨上矢状窦旁桥静脉的解剖学表现及蛛网膜颗粒与桥静脉的关系. 方法 分析102例患者的资料,观测上矢状窦旁桥静脉的数目、形态、大小、汇入上矢状窦的部位和角度;蛛网膜颗粒的部位、大小及与桥静脉的关系. 结果 102例共有桥静脉837支,以中部多(约2支/侧),后部少(约1支/侧),前部主要集中在起始点附近;桥静脉大致有三类形态:圆管状或带状(65.95%)以前部和后部居多、扁平不规则形(24.73%)以中部居多、扁平筛孔状(9.31%)主要位于中部;桥静脉汇入上矢状窦的部位前部以窦基底部汇入为主,中部以窦中部水平汇入稍多,后部则主要从窦下缘汇入;桥静脉汇入上矢状窦的角度前部主要以直角汇入为主(84.25%、80.14%),其次为锐角汇入(13.70%,13.70%),中部以直角汇入为主(71.35%、66.45%),后部均以钝角汇入(100%);102例中发现135个蛛网膜颗粒,均小于5 mm,大部分(68.89%)与桥静脉无关,部分(22.22%)位于桥静脉狭窄处. 结论 VCTDSA是显示上矢状窦旁桥静脉的理想影像学方法,可从不同角度充分显示其解剖形态及与蛛网膜颗粒的关系,有助于临床各种纵裂间手术时保护桥静脉.

  • 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诊断颅内动脉粥样硬化

    作者:李明利;徐蔚海;宋兰;冯逢;有慧;倪俊;高山;崔丽英;金征宇

    目的 探讨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RMRI)技术评价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价值.方法 51例疑诊颅内动脉硬化患者和10名志愿者均接受常规脑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和大脑中动脉或基底动脉HRMR检查,HRMRI包括FSE-T2WI和DIR-T1WI,并比较MRA和HRMRI的结果.结果 正常颅内动脉管腔显示清晰,管壁呈细线状或不显示.51例患者的51支受检颅内动脉中,10支MRA和HRMRI均未见明显异常;34支MRA和HRMRI显示一致,即MRA显示狭窄、HRMRI显示管壁不同程度的增厚或发现斑块存在;7支MRA和HRMRI显示不一致,其中5支MRA显示正常,但HRMRI显示管壁结构异常(3支有斑块,2支管壁环形增厚),2支MRA显示有狭窄,HRMRI显示管腔外径缩窄,但管壁结构无明显异常.结论 HRMRI能清晰显示颅内动脉的管壁结构,弥补常规MRA技术的不足,对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评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影像学诊断进展

    作者:尚建辉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是一种位于扩张的主胰管和(或)分支胰管内、伴大量黏液分泌的肿瘤,易与慢性胰腺炎或胰腺囊腺瘤混淆而延误诊断.本文就国内外近年来关于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学及影像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评价不同影像技术(US、CT、MRCP、ERCP)在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诊断中的作用.

  • 女性肛提肌的解剖功能和影像学研究

    作者:朱兆领;应涛

    近年来,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发病率逐年升高,该类疾病的发生与盆底支持结构的异常有直接联系.肛提肌是盆底支持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态及功能的异常在PFD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就肛提肌的解剖、功能及影像学研究做一综述.

  • 肝脏局灶性炎性病变的超声造影表现

    作者:马霞;王兴华

    目的 探讨肝脏局灶性炎性病变的超声造影图像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或临床综合诊断的10例肝脏局灶性炎性病变(肝结核4例,细菌性肝脓肿6例)患者的常规灰阶超声及超声造影声像图特征.观察病灶位置、大小、边界、内部回声,重点观察增强模式、增强水平及随时相变化等特点.结果 10例患者共12个肝局灶性炎性病灶.超声造影示其中5个呈周边环状增强伴中央无增强,3个呈弥漫性增强,4个呈蜂窝状增强.动脉相有9个病灶呈高增强且早于周围肝实质,3个病灶与周围肝实质呈同步等增强;门脉相及延迟相,9个病灶呈等增强,3个病灶呈低增强.12个病灶中11个诊断正确,1个病灶误诊,超声造影诊断符合率为91.67%.结论 肝局灶性炎性病灶超声造影具有一定的特征,有助于提高肝脏局灶性炎性病变诊断的准确性.

  • MSCT在空腔脏器穿孔定位中的价值

    作者:阎玉明;张兰慧;闫如虎

    目的 探讨MSCT在空腔脏器穿孔定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空腔脏器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7例患者中,胃、十二指肠穿孔11例,空、回肠穿孔2例,结肠穿孔3例,子宫穿孔1例.CT表现为腹腔内游离气体、腹腔积液、穿孔部位周围脂肪间隙模糊及原发病变的征象.结论 MSCT扫描对确定空腔脏器穿孔、判断穿孔部位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超声造影诊断肝局灶性结节增生:Meta分析

    作者:赵彩红;李智贤;邹良英

    目的 对超声造影诊断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评估其应用价值.方法 检索Pubmed、CBM、CNKI及维普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采用QUADAS工具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分别由两名评价员独立进行文献选择、质量评估及资料提取,应用Meta-disc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7篇文献,质量中等.利用随机效应模型诊断的合并敏感度、特异度分别0.89、0.98,合并阳性似然比为37.89,合并阴性似然比为0.19(P均<0.1);综合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9,标准误为0.02,各研究间均存在异质性.结论 超声造影对肝局灶性结节增生有较高的诊断价值,通过分析和讨论异质性可提高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的诊断研究水平.

  • 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根治术前预后多因素CT分析

    作者:高顺禹;崔湧;孙应实;唐磊;李晓婷;张晓鹏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患者根治术前增强CT影像学征象与其预后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87例接受根治切除术的原发性HCC患者术前临床及双期增强CT影像学资料,分析CT征象及根治术后复发转移及生存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Log-rank时序检验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将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依次引入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 结果全组1、3、5年术后生存率分别为80.18%、65.48%和42.09%.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肿瘤大小、部位(单段病灶与多段病灶)、子灶、血管侵犯、动脉期肿瘤与肝实质CT值比值、门静脉期肿瘤与肝实质CT值比值对预后有影响(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血管侵犯、门静脉期肿瘤与肝实质CT值比值(<0.85)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P=0.037、0.007). 结论原发性HCC患者根治术后预后不良的主要CT征象包括血管侵犯和门静脉期肿瘤与肝实质CT值比值<0.85.

  • 联合应用腔内超声、血清癌胚抗原检测及CT对直肠癌分期的诊断价值

    作者:史国红;王学梅;吕沐天;张雨芹;刘延君

    目的 比较直肠癌腔内超声(TRUS)分期与CT分期的诊断价值并探讨TRUS、血清癌胚抗原(CEA)、CT联合应用对直肠癌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经病理证实的85例直肠癌患者术前行TRUS及CT检查并对肿瘤进行分期,同时检测术前血清CEA水平.结果 以术后病理结果为标准,直肠癌术前TRUS和CT分期诊断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EA水平随病理分期的增加而增高.术前单独应用TRUS分期的诊断准确率为80.00%.TRUS联合血清CEA检测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准确率达88.24%,而三种方法联合应用可使分期诊断准确率达96.47%.结论 术前TRUS分期对于早期直肠癌的诊断优于CT.联合应用TRUS、血清CEA检测及CT可提高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准确率.

  • 甲型H1N1流感肺炎的胸部CT表现及动态变化特点

    作者:邓莹莹;陆普选;刘映霞;杨根东;朱文科;郑斐群;彭程;刘艳;周伯平

    目的 探讨甲型H1N1流感肺炎的胸部CT表现及动态变化. 方法 对60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患者进行胸部CT扫描(含HRCT),回顾性分析、比较病变的影像学特点及动态变化并进行半定量CT评分. 结果 甲型H1N1流感胸部CT表现及动态变化特点:①主要表现为片状肺实质渗出病灶,早期和吸收期主要CT表现为磨玻璃密度影;②两肺小叶性或节段性散在分布,以胸膜下和支气管周围多见,下叶较重;③肺组织、胸膜及纵隔受累可同时存在;④病程早期CT评分4.41且逐渐下降,渗出性病灶短期内吸收较快,后期遗留纤维化病变CT评分1.64分. 结论甲型H1N1流感肺炎的动态胸部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熟悉其胸部CT表现有助于该病的诊断、鉴别诊断与疗效观察,但确诊需依靠流行病学史及实验室检查.

  • 磨玻璃晕征环绕的周围型肺癌的CT特征及病理对照观察

    作者:吕岩;谢汝明;周新华;周震

    目的 探讨表现为磨玻璃晕征环绕的周围型肺癌的CT影像特征,以提高对其的认识及诊断正确率. 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癌患者,均有环形磨玻璃密度影环绕中心实性结节.另选取临床综合诊断或病理证实的具有晕征的炎性结节病变患者44例作为对照,其中球形肺炎21例,结核球15例,真菌病8例.所有患者均有详细的CT平扫和增强扫描资料,观察晕征及中心实性结节的影像特点,对肺癌及炎性结节各影像表现的发生率行χ2检验.肺癌患者与病理进行对照分析. 结果 10例周围型肺癌,磨玻璃影与肿瘤实性结节交界面、肺野交界面均境界清楚(100%).炎性结节磨玻璃影与实性结节交界面清楚者仅11例(25.00%),交界不清楚者33例(75.00%);炎性结节磨玻璃影与肺野交界面均不清楚(100%).10例周围型肺癌病灶中心实性结节边缘出现分叶征3例,毛刺征7例,胸膜凹陷征4例,恶性征象的发生率为100%;炎性结节病灶中心实性结节边缘无一出现上述征象.10例肺癌结节与21例球形肺炎均明显强化;结核球仅3例出现包膜强化,真菌病1例少许强化,与肺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磨玻璃晕征环绕的周围型肺癌的CT表现具有特征性,综合分析磨玻璃影及中心实性结节的边缘及内部结构的影像表现,对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94例不同病理类型乳腺癌的3.0T MRI表现

    作者:张仁知;周纯武;欧阳汉;李静

    目的 分析不同病理类型乳腺癌的3.0T MRI特征. 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4例乳腺癌患者资料,分析不同病理类型乳腺癌的形态、强化方式及时间-强度曲线(TIC)等MR影像特征. 结果 94例乳腺癌包括11例导管原位癌、5例浸润性导管癌Ⅰ级、44例浸润性导管癌Ⅱ级、20例浸润性导管癌Ⅲ级及14例其他病理类型.导管原位癌全部为均匀强化,72.73%(8/11)病灶形态为沿导管、小叶分布的多发结节状、片状;浸润性导管癌Ⅰ级病灶TIC 80.00%(4/5)为速升缓降型,60.00%(3/5)为分叶状,60.00%(3/5)均匀强化;72.73%(32/44)浸润性导管癌Ⅱ级病灶表现为分叶状及分叶状带毛刺,63.64%(28/44)为均匀强化,TIC 59.09%(26/44)为速升缓降型、22.73%(10/44)为速升平台型;90.00%(18/20)浸润性导管癌Ⅲ级病灶表现为分叶状和不规则形,80.00%(16/20)为均匀强化和边缘强化为主, TIC 50.00%(10/20)为速升缓降型、40.00%(8/20)为速升平台、速升缓降混合型. 结论 乳腺癌的MRI表现复杂多样,但不同病理类型的乳腺癌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

  • 乳腺肿块血管结构的超声三维灰阶容积、彩色多普勒能量图及灰阶血流成像表现

    作者:江泉;赵玉华;张渊;张婉莹;陈剑;何竹;张云霄

    目的 探讨乳腺肿块血管结构的三维超声成像表现及特征.方法 用超声三维灰阶容积成像、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或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DE)及灰阶血流(B-Flow)成像检查50例乳腺病变,动态观察病灶形态、血管结构及分布.结果 容积成像中,"汇聚征"为恶性肿瘤主要特征,其中典型"汇聚征"占75.00%(15/20),不典型占15.00%(3/20);CDE及B-Flow示血管结构以病灶为中心,主干有分支,血管分支局部增多;血管明显增生25.00%,中等增生40.00%,少量增生35.00%.良性肿瘤、炎症病变亦可出现"汇聚征"(2/30,6.67%).良性肿瘤血管进入肿块内分支细密,动静脉伴行,血流丰富;明显增生26.32%,中度和少许增生各36.84%.乳腺其他病变血管增粗,血管显著增生达80.00%.结论 乳腺良恶性肿瘤、炎性病变超声三维成像表现为"汇聚征",血管结构不同程度增生;B-Flow血管纹理清楚、真实、自然,对乳腺疾病诊断有一定价值.

  • 肺内孤立结节周围病灶的HRCT特征

    作者:谢汝明;吕岩;周新华;周震

    目的 观察肺内常见孤立结节周围病灶的HRCT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结核球、球形肺炎、不典型支气管肺囊肿、周围型肺癌、错构瘤及硬化性血管瘤的CT资料,记录分析结节周围病灶的HRCT特征.结果 结核球周围病灶以结节为主(66.67%),树芽征占12.64%,后者在其他性质结节中很少出现.球形肺炎周围病灶主要表现为絮状影(96.92%).周围型肺癌周围主要表现为胸膜凹陷征(76.04%)、血管集束征(14.58%).不典型支气管肺囊肿周围以絮状影(64.00%)、斑片影(24.00%)及局灶肺气肿(64.00%)为主.1例硬化性血管瘤周围出现絮状影.本组错构瘤均未出现周围病灶.结论 分析肺内孤立结节周围病灶的HRCT特征有助于鉴别诊断肺内肺结核球、球形肺炎、周围型肺癌及不典型支气管肺囊肿等常见孤立结节病变.

  • 超声射频数据处理技术评估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颈总动脉病变

    作者:丹海俊;王燕;丹海永;李涛;胡兵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射频数据处理技术(RF-data)评估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糖尿病(DM)、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合并糖尿病(ISH+DM)患者颈总动脉结构和功能改变的应用价值. 方法 应用RF-data技术比较ISH、DM、ISH+DM组患者各23例与正常对照组23名颈总动脉的舒张期内径(Dd)、收缩期内径(Ds)、内中膜厚度(IMT)和颈总动脉扩张性(CD)、单点脉搏波传播速度(PWVβ)、僵硬度(β)的改变. 结果①Ds和Dd:ISH组与ISH+DM 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SH与ISH+DM两组均明显高于DM组,ISH组、ISH+DM组和DM组三组均高于正常对照组;②IMT:ISH+DM组显著高于ISH组和DM组,DM组显著高于ISH组,ISH组、ISH+DM组和DM组三组均高于正常对照组;③CD: ISH+DM组显著低于ISH组、DM组, ISH组与DM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SH组、ISH+ DM组和DM组三组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④PWVβ、β:ISH+DM组显著高于ISH组、DM组,ISH组与DM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SH组、ISH+DM组和DM组三组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结论 RF-data能够准确评估ISH、DM、ISH+DM患者颈总动脉结构和功能改变.DM、ISH患者颈总动脉IMT增厚,血管弹性减低;ISH+DM时,血管病变进一步加重.

  • 应用瞬时波强技术评价慢性肾衰竭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弹性功能

    作者:周艳珂;袁建军;牛瑜琳

    目的 应用瞬时波强(WI)技术检测慢性肾衰竭(CRF)与原发性高血压(HTN)患者颈动脉弹性功能. 方法 用WI技术依次检查CRF组患者30例、HTN组患者30例及正常对照组35名;采集WI相关参数W2、NA、β、Ep、PWVβ、瞬时减速度波强(W2)、瞬时波强负向波面积(NA)、僵硬度(β)、压力应变弹性模量(Ep)、单点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WI脉搏波传导速度(PWVWI)、顺应性(AC)、脉搏波反射增强(AI).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RF组W2、NA、β、Ep、PWVβ、PWVWI明显增高(P<0.05),AC、AI无明显差异(P>0.05);HTN组β、Ep、PWVβ、PWVWI明显增高(P<0.05),W2、NA、AC、A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HTN组比较,CRF组W2、NA、β、Ep、PWVβ、PWVWI明显增高(P<0.05),AC、A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RF患者血肌酐水平、患病年限与W2、NA、β、Ep、PWVβ、PWVWI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正相关.结论 应用WI技术能反映动脉早期血管壁弹性的变化.

  • 64排螺旋CT诊断主动脉缩窄伴心脏畸形

    作者:李艳英;赵雁鸣;贾广生;万勇;高丽;赵德利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在主动脉缩窄伴心脏畸形中的临床诊断价值. 方法 对15例主动脉缩窄患者进行64层螺旋CT扫描,采用容积再现(VR)、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RP)等三维重建. 结果 64排螺旋CT清晰显示15例主动脉缩窄,与手术结果一致;所有患者均为复杂畸形,其中合并动脉导管未闭6例、室间隔缺损6例(其中3例同时合并肺动脉高压)、主动脉瓣狭窄6例、继发心壁肥厚6例.VR明确显示主动脉缩窄的部位、长度和狭窄程度.64排螺旋CT在侧支循环及肺动脉显示方面明显优于心脏超声检查. 结论 64排螺旋CT可清晰显示主动脉缩窄的类型、范围、程度及合并的心脏畸形,可作为诊断主动脉缩窄首选.

  • 斑点追踪技术评价肥厚型心肌病左心室肌扭转运动

    作者:张音佳;陈悦;黄国英

    目的 应用斑点追踪技术研究肥厚型心肌病的左心室肌的旋转运动及扭转特征.方法 病例组为24例非对称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其中室间隔和左心室前、侧壁增厚归为病例组1,室间隔中上部肥厚归为病例组2;正常对照组为48名健康志愿者.采用GE Vivid 7超声诊断仪,采集左心室短轴二尖瓣水平、乳头肌水平、心尖水平二维图像,脱机分析得到不同水平、不同节段的旋转角度、旋转速度及扭转角度,计算舒张早期解旋率.结果 病例组乳头肌水平旋转角度较正常对照组趋向于逆时针方向,且病例组2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尖瓣水平和心尖水平旋转运动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1、病例组2与正常对照组左心室舒张早期解旋率分别为(0.22±0.11)%/ms、(0.23±0.08)%/ms、(0.43±0.19)%/ms,病例组1和病例组2均较正常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 肥厚型心肌病不同的表现型其左心室扭转及旋转运动表现不同;应用斑点追踪技术可以准确地评价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左心室扭转及旋转运动.

  • 血流中断型四肢动脉损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

    作者:刘照宏;梁峭嵘;梁彤;吴征杰;高峻青;石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U)诊断与鉴别诊断血流中断型四肢动脉损伤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36例血流中断型四肢动脉损伤患者的CDU影像资料,重点观察动脉管壁连续性、管腔通畅程度、收缩期峰值流速(Vmax)、阻力指数(RI)、频谱形态及肢体远端侧支循环形成情况,并将CDU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或手术探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36例患者中,完全动脉胁迫征13例,动脉完全断裂9例,动脉内膜挫伤合并血栓形成14例.35例患者肢体远端侧支循环形成,其CDU特征为双向、低速,呈小慢波或低阻型动脉频谱.以DSA或手术探查结果为金标准,CDU的诊断准确率为72.22%(26/36).结论 CDU对血流中断型四肢动脉损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为临床提供较为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 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双向Glenn术后血管造影分析

    作者:杨向太;崔燕海;张群;谈文开;唐向周;王绍荣

    目的 采用血管造影评价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双向Glenn术后肺动脉发育及相关解剖学变化. 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双向Glenn术后患者血管造影资料,且22例与术前造影资料比较,评价肺动脉发育、上腔静脉-肺动脉吻合口、主动脉侧支血管及并发症等情况. 结果 31例上腔静脉-肺动脉吻合口通畅,1例吻合口狭窄疑血栓形成.28例肺动脉发育良好且左、右肺动脉发育对称,3例单侧肺动脉狭窄,1例肺动脉发育差.1例出现肺动静脉瘘,1例存在胸腔积液.22例双向Glenn手术前后造影比较,左右肺动脉直径和McGoon率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6.36%(8/22)的主动脉侧支较术前增多.18.75%(6/32)病例术后存在腔静脉侧支血管. 结论血管造影是评价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双向Glenn术后肺动脉发育及相关解剖学情况的有效手段.

  • 超声评价孤立性心房颤动患者血管内皮功能

    作者:李巧丽;李天亮;胡新玲

    目的 探讨超声评价孤立性心房颤动(AF)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应用超声多普勒技术测量32例孤立性AF患者(孤立性AF组)及25名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反应性充血及含服硝酸甘油后的肱动脉内径变化,计算百分变化率,并测量左心房容积.结果 孤立性AF组充血试验诱发的肱动脉内径百分变化率(FMD)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小[(6.14±2.03)% vs (16.50±5.00)%,P<0.01],两组受试者含服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径百分变化率(NTG-M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孤立性AF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左心房容积明显增大[(45.85±13.72)ml vs (27.33±6.51)ml,P<0.01].孤立性AF患者FMD与左心房容积呈负相关(r=-0.62,P<0.01).结论 AF对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有损伤作用,孤立性AF患者FMD与左心房构型有关.

  • 完全型大动脉转位患儿冠状动脉的术前超声心动图分型

    作者:孙旭东;陈良龙;陈良万;陈道中;Roofthooft MTR;Beekman RP

    目的 利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分析动脉调转手术(ASO)术前大动脉转位(TGA)患儿冠状动脉解剖类型,探讨其检查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164例TGA患儿ASO术前的超声心动图检查资料.结果 164例患儿中,正常冠状动脉124例(75.61%),异常40例(24.39%).17例冠状动脉起源于单个冠状动脉窦,为所有畸形中比例高者(42.50%).术前超声与手术的诊断符合率可达93.29%.结论 超声心动图可于ASO术前比较准确地检出TGA 患儿的冠状动脉畸形,有利于确定冠状动脉移植方法.

  • VVI技术评价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总动脉管壁弹性

    作者:白冰;赵宝珍

    目的 应用速度向量成像(VVI)技术分析缺血性脑卒中(CAT)患者颈总动脉短轴方向管壁的应变、应变率及其相关衍生参数,比较其与正常对照组间的差异.方法 用VVI软件分析40例CAT患者(CAT组)及36名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右侧颈总动脉短轴方向二维图像上6个侧壁(前壁、前内侧壁、后内侧壁、后壁、后外侧壁、前外侧壁)的收缩期弹性参数及其衍生参数,并观察CAT患者管壁弹性参数的曲线变化特点.结果 CAT组6个侧壁的收缩期大应变、应变率及收缩期与舒张期应变率的变化量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CAT组前内侧壁、后内侧壁和后壁应变率曲线的脉搏波传导时间及应变率收缩期达峰时间较正常对照组明显提前(P<0.05).结论 VVI技术可显示颈总动脉管壁弹性特点.血管壁弹性及弹性衍生参数与传统的超声检测指标相结合可以更加全面评价和了解血管壁的弹性状态.

  •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前后左心室长轴应变率的定量观察

    作者:陈爱;郑哲岚;张生光

    目的 探讨长轴应变率成像(SRI)评价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AD)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前后左心室局部功能变化的临床价值.方法 CAD患者32例,均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至少有1支冠状动脉主支狭窄≥75%,分别于PTCA支架植入术前1~3天(术前组)、术后(3.0±0.2)个月(术后组)接受超声心动图检查.正常对照组40名.分别测量术前组、术后组、正常对照组左心室基底段和中段的收缩期应变率(SRs)、舒张早期应变率(SRe)、舒张晚期应变率(SRa),并计算平均应变率(mSRs、mSRe、mSRa).对CAD组与正常对照组,术前组与术后组各参数进行比较.结果 术前组左心室心肌12个节段中有10个节段SRe、7个节段SRs及6个节段SRa值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术后组有8个节段SRs、3个节段SRe较术前组明显增加.以SRs的绝对值0.78 s-1为截断值判断左心室节段收缩功能恢复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65.66%、63.57%、67.25%;以SRe 0.90 s-1为截断值判断左心室局部心肌松弛性恢复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65.68%、65.63%、65.44%.结论 SRs与SRe可用于评价PTCA支架植入术后左心室心肌局部功能恢复.

  • 应变及应变率成像评价尿毒症患者左、右心室心肌功能

    作者:卢西梅;高晓军;贾莉;宋喜焕;卢茗

    目的 探讨应变及应变率成像评价尿毒症患者左、右心室心肌局部舒缩功能的价值.方法 34例尿毒症患者根据左心室肥厚与否分为左心室非肥厚组18例,左心室肥厚组16例.正常对照组为30名健康者.测量各组左、右心室壁基底段及中间段的大应变(ε)、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Rs)、舒张早期应变率(SRe)和舒张晚期应变率(SRa).结果 左心室:各节段ε、SRs及SRe均为左心室非肥厚组和左心室肥厚组小于正常对照组,大部分节段左心室非肥厚组大于左心室肥厚组;SRa:左心室非肥厚组大于左心室肥厚组,左心室非肥厚组部分节段小于正常对照组,部分节段大于正常对照组,左心室肥厚组大部分节段小于正常对照组.右心室:各节段的ε、SRs及SRe均为左心室非肥厚组和左心室肥厚组小于正常对照组,SRa为正常对照组<左心室非肥厚组<左心室肥厚组.结论 应变及应变率能敏感地定量评价尿毒症左、右心室心肌局部舒缩功能.

  • 双源CT术前定量分析肺动脉闭锁患者固有肺动脉及体肺侧支

    作者:殷磊;吕滨;韩磊;白桦;金敬琳;徐仲英;张戈军;杜瑞宾;蒋世良;戴汝平

    目的 评价双源CT(DSCT)术前定量评估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闭锁患者肺动脉及体肺侧支发育的价值.方法 20例肺动脉闭锁伴室间隔缺损(PA-VSD)患者同期接受DSCT、心血管造影(CA)和超声心动图检查(ECHO),以临床诊断为标准,对照分析3种检查对各种心脏畸形的检出率;着重对照同一患者肺动脉和体肺侧支相同位置的DSCT和CA测量值,并分别计算相应McGoon比值、肺动脉指数(PAI)和总体新生肺动脉指数(TNPAI)比值,对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本组患者各种心脏畸形共55处,其中DSCT检出52处(94.55%),ECHO检出43处(7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体肺侧支DSCT检出14例(共37支),CA检出13例(32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0).肺动脉融合部DSCT检出16例,CA检出10例(P=0.047);DSCT和CA测量肺动脉、体肺侧支及膈水平胸主动脉直径的定量比较具有高度相关性(r=0.95~0.98,P<0.01);相应McGoon比值(DSCT:1.18±0.60;CA:1.23±0.64)、PAI[DSCT:(130.96±99.38)mm2/m2;CA:(140.91±107.87)mm2/m2]和TNPAI[DSCT:(160.31±125.62)mm2/m2;CA:(169.14±122.81)mm2/m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在无需获取压力等血流动力学资料的情况下,DSCT结合多普勒超声能够初步取代CA,成为肺动脉闭锁患者术前常规检查方式.

  • 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的重建时相及其与心率的相关性

    作者:王明亮;董光;耿海;侯伟娜;刘志健;缪飞

    目的 探讨双源CT(DSCT)冠状动脉成像的佳重建时相及其与心率的相关性.方法 163例患者接受DS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选择自动化佳舒张期和佳收缩期重建模式,按美国心脏协会(AHA)分类指南将冠状动脉树分为15个节段,分3级评价图像质量.分析冠状动脉成像重建的佳舒张期和佳收缩期时相位置,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价其与心率的相关性.结果 163例患者平均心率为(69.3±14.6)次/分,冠状动脉成像重建的佳舒张期时相为(75.5±4.6)% R-R间期,佳收缩期时相为(36.4±4.5)% R-R间期;佳舒张期、佳收缩期时相的位置与心率分别存在相关性(r=0.307、0.579,P均<0.05);单一佳时相重建时,总体冠状动脉图像质量得分为(1.06±0.22)分.结论 DS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存在两个高峰期,即舒张中期和收缩中晚期;随着心率的增高,佳舒张期时相位于舒张中期越晚的时相,佳收缩期时相位于收缩中晚期越晚的时相.

  • 左心房容积追踪技术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左心房功能

    作者:王静;黄君红;谢明星;吕清;王新房;丁琳灵

    目的 探讨左心房容积追踪(LAVT)技术评价2型糖尿病(T2DM)患者左心房功能变化的临床价值.方法 T2DM患者31例(T2DM组),健康志愿者35名(对照组).应用Hitachi EUB-6500超声诊断仪,获取动态心尖四腔、两腔心的二维灰阶图像储存.启动LAVT模式,分别在上述切面描记左心房内膜.系统自动获取左心房容积及容积-时间变化曲线.记录左心房大容积(LAVmax)、左心房被动排空容积(LAVp)、左心房小容积(LAVmin)及收缩期左心房充盈速率峰值(dV/dtS)、舒张早期左心房排出速率峰值(dV/dtE)及舒张晚期左心房排出速率峰值(dV/dtA).所有容积指标均经体表面积(BSA)标化(LAVImax, LAVIp, LAVImin);计算左心房被动、主动及整体排空容积(LAVIpass、LAVIact、LAVItotal)及左心房被动排出率(%LAVIpass)、主动排出率(%LAVIact)、整体排出率(%LAVItotal)、有效左心房被动、主动排出率(%eLAVIpass、%eLAVIact)及左心房被动与主动排出量比值(LAVpass/act).结果 ①与对照组相比,T2DM组LAr、A峰增加,E峰、E/A降低(P<0.05).②左心房容积曲线图:对应心电图T波末首先出现一个向上的高峰(LAVmax)后,于心电图P波处出现一转折点(LAVp),接着出现向下的小波(LAVmin),左心房容积-时间曲线图则由一个向上的收缩期波(dV/dtS)以及舒张早期、晚期向下的两个波(dV/dtE、dV/dtA)组成.与对照组相比,T2DM组左心房容积曲线的各峰值降低,斜率相对更陡直;二者的容积-时间曲线走行基本一致.③与对照组相比,T2DM组LAVmax、LAVp、LAVmin、dV/dtA、LAVImax、LAVIp、LAVImin、LAVIact、%eLAVIact显著增加;%LAVIpass、%eLAVIpass则显著降低(P<0.05).结论 T2DM患者早期心脏改变以舒张功能减退为主,左心房助力泵代偿收缩做功增加.LAVT技术能实时追踪T2DM患者的左心房容积变化,较准确评价左心房功能.

  • 整体功能指数评价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左心室功能

    作者:管敏;夏稻子;朱阿丽;宋敏;邢桂英;许光瑜;卢亚光;张丹

    目的 采用整体功能指数(GFI)评价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AD)合并心房颤动(AF)患者左心室功能的临床价值. 方法 对CAD合并AF组患者30例(心室律<120次/分)、CAD窦性心律组患者30例及正常对照组30名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用双平面Simpson法计算检测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EDVI)、收缩末期容积指数(ESV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测量二尖瓣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心肌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m)、收缩峰值速度(Sm).计算E/Em和GFI[(E/Em)/Sm]. 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AD窦性心律组及CAD合并AF组E/Em增大、Em、Sm减低、GFI值增大(P<0.05).与CAD窦性心律组比较,CAD合并AF组E/Em、GFI值增大(P<0.05). 结论应用GFI能够评价CAD合并AF患者的左心室功能.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外周动静脉瘘

    作者:严继萍;王志萍;高志翔;宋秋美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外周动静脉瘘的临床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经手术和(或)造影证实的外周动静脉瘘患者的术前二维、彩色及脉冲多普勒超声图像. 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定位诊断动静脉瘘的准确率为91.67%,定性诊断准确率为100%.瘘口和其相关动静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具有特异性,瘘口处动脉进入静脉的高速、低阻、双期、单向血流是动静脉瘘的血流频谱特征. 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外周动静脉瘘的定位、定性诊断价值大,结合相关参数综合分析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静脉超声造影诊断子宫肌瘤

    作者:卢峻;佘志红;熊奕;王慧芳;林琪;甘晗靖;徐金锋;吴瑛

    目的 探讨静脉超声造影对子宫肌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50例疑诊子宫肌瘤患者接受实时超声造影检查,并实时记录病灶的增强方式及程度.结果 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50例子宫肌瘤患者共72个病灶,≥3 cm的病灶56个,均表现为周边环状增强,包膜增强持续时间较长,与正常肌层充盈方式显著不同;<3 cm的病灶16个,呈环绕型增强8个、树枝状增强2个、混合型增强6个. 结论静脉超声造影对诊断、鉴别诊断子宫肌瘤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HIFU消融治疗中监控定位的B超伪像

    作者:王勇刚;林涛;吴丹丹;王琦;钟珊珊

    目的 探讨HIFU消融治疗中B超伪像到探头、探头到目标组织以及治疗头到目标组织三者之间的距离关系. 方法 在不同位置固定治疗头到目标组织的距离,分别测量伪像到探头以及目标组织到探头之间的距离. 结果伪像到探头的距离和目标组织到探头的距离之间呈线性变化关系. 结论 本实验中伪像的形成主要由B超探头引起,与治疗头的位置基本无关.

  • 加速器锥形束CT成像参数对空间分辨率的影响

    作者:王运来;廖雄飞;葛瑞刚

    目的 分析加速器机载kV锥形束CT(CBCT)成像参数对空间分辨率的影响. 方法采用CatPhan 600模体的CTP 528模块,分别改变管电压、管电流、准直器、扫描范围和重建精度,测量XVI CBCT的空间分辨率. 结果管电压从80 kV增至140 kV时,空间分辨率从5 lp/cm增加到7 lp/cm.管电流对空间分辨率影响较小.准直器型号、重建精度和机架旋转范围对空间分辨率影响较大. 结论 CBCT的影像质量随成像条件变化范围很大,实际应用时需要根据条件合理选择参数,减少患者辐射剂量的同时得到佳的影像质量.

  • 双能CT观察手、足肌腱

    作者:邓凯;张成琪;孙丛;柳澄;王广丽

    目的 探讨双能CT(DECT)对显示手、足肌腱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40例患者(手、足肌腱疾病患者28例,手、足肌腱正常患者12例)行双能CT扫描,球管电压分别为140 kV、80 kV,管电流1∶4.将减影后的数据导入后处理工作站行容积重建(VR)、多平面重建(MPR)及曲面重建(CPR),观察肌腱及周围组织情况.所有病例均经手术或结合临床及其他影像学资料综合证实.结果 DECT不仅能够清晰显示大多数正常手、足肌腱的外形、止点;而且能够清晰显示肌腱病变,如纡曲、增粗、粘连、断裂、缺失等,诊断准确率达93.18%.结论 DECT能够准确显示大多数手、足肌腱的正常解剖结构及异常病变,具有快速、无创的优点.

  • 软骨母细胞瘤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

    作者:于爱红;顾祥;屈辉;陈祥述;白荣杰;程晓光

    目的 探讨软骨母细胞瘤(CB)的CT表现,观察CT对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方法 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4例CB患者的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病灶位置、形态、密度及增强表现等特征. 结果 28例(82.35%)患者病灶位于长骨;19例(55.88%)病灶边缘可见硬化边;21例(61.76%)病灶内可见点状或沙粒状钙化;全部21例接受增强扫描者均表现为轻中度强化. 结论 CB有较为典型的CT表现;CT对CB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1.5T MR 肝脏快速容积采集序列增强扫描评价前列腺癌

    作者:王永安;周洁;徐谊朝;夏明汗;罗良平

    目的 评价1.5T MR肝脏快速容积采集序列(LAVA)增强扫描对判断前列腺癌的内部浸润分级、强化类型、周围组织浸润的价值及其检出部位与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的一致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38例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证实的前列腺癌患者的MRI资料,并分析前列腺癌的内部浸润分级与MR LAVA强化类型的关系及MR LAVA增强扫描对外周带前列腺癌部位显示的结果与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双侧活检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前列腺癌的内部浸润分级与MR LAVA强化类型有关;随着内部浸润分级增加,肿瘤浸润周围结构的几率增加;MR LAVA增强扫描对外周带前列腺癌部位显示的结果与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穿刺双侧活检结果的一致性较好(Kappa=0.803).结论 LAVA增强扫描可以提供更多的直接征象和强化特征,有助于准确判断前列腺癌周围浸润的部位.

  • 基于二维超声图像纹理分析判断HIFU凝固性坏死

    作者:李雁;邹建中;王华;冯玉洁;钟珊珊;欧阳挺

    目的 探讨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中,利用二维超声监控图像在多分辨率下的纹理参数,对HIFU所致凝固性坏死组织进行评价,提高对凝固性坏死判断的敏感度.方法 在相同声强、功率和深度条件下,选用点打的方式辐照新鲜离体牛肝,采集辐照前以及辐照后即刻、1 min、2 min和3 min的二维声像图和灰度图像,利用小波变换提取二维超声图像在多分辨率下的纹理参数,建立支撑矢量机(SVM),对样本进行分析判断.结果 多分辨率下的纹理参数比灰度对HIFU凝固性坏死的判断敏感度要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多分辨率下的纹理参数来评价HIFU凝固性坏死的方法是可行的,且敏感度高于灰度对凝固性坏死的评价.

  • 基于离散小波变换的fMRI数据特征提取

    作者:支联合;李玉晓;赵书俊;单保慈

    目的 设计一种灵敏度高且处理速度快的fMRI数据小波分析方法.方法 先用离散小波变换和频谱分析确定有用信号存在的小波分解尺度,也即特征尺度;再对实验数据进行离散小波分解,重构时将非特征尺度里的小波系数设置为0;再以相关分析对小波重构信号进行激活检测.结果 对视觉数据的分析结果显示,新方法的灵敏度与基于平稳小波变换、SPM2方法相当,而优于基于提升小波变换的方法;新方法的处理速度与基于提升小波变换的方法相当,但较平稳小波变换方法有较大提高.结论 本文为fMRI数据提供了一种更为灵敏且快速的小波分析方法,更为实用.

  • 超声引导125I粒子植入治疗复发性或转移性浅表恶性肿瘤

    作者:顾军;黄敏;吴锦昌;陈杰;朱昕;周俊东;徐颖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复发性或转移性浅表恶性肿瘤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21例复发性或转移性浅表恶性肿瘤患者采用超声实时引导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术后3个月按WHO恶性肿瘤疗效评价标准进行疗效评价,并对患者进行随访.粒子植入量遵循Halarism 125I经验公式:mCi=Da×5,Da为靶组织长、宽、高之和的平均值(单位为cm).结果 21例患者125I粒子植入均获得成功.超声能清晰显示肿块,进行准确定位,引导粒子的植入.术后3个月疗效评价:完全缓解12例(57.14%),部分缓解4例(19.05%),稳定3例(14.29%),进展2例(9.52%).21例患者中位无局部复发生存期7.2个月(6.8~7.6个月).结论 超声引导125I粒子植入具有微创、准确、安全、有效等优点,对浅表转移及复发恶性肿瘤的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64层螺旋CT在良性气管狭窄支架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王征宇;梁熙虹;陈光利;杨本涛;王振常;鲜军舫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在良性气管狭窄支架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4例气管狭窄患者在支架置入术前、术后1个月、并发症发生时及支架取出后行64层螺旋CT和支气管镜检查,回顾分析其MSCT及支气管镜表现.结果 MSCT显示了全部14例气管狭窄,其中上段7例,中段5例,下段1例,上段和中段两处狭窄1例,狭窄段长度12.9~41.9 mm,平均(28.09±7.99)mm,狭窄段直径1.5~8.2 mm,平均(5.68±2.22)mm,置入支架后,狭窄段直径11.6~16.4 mm,平均(13.69±1.25)mm,支架取出后狭窄段直径10.2~15.6 mm,平均(11.96±1.44)mm.支架相关并发症:全部14例均有肉芽组织增生和黏液滞留,2例发生支架移位.支气管镜显示了全部14例气管狭窄,气管黏膜充血、支架表面滞留液和气管壁、肉芽组织的动态变化,其中5例先端未能通过狭窄段而不能全面观察病变.结论 MSCT在良性气管狭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 急诊放射科DR的影像质量控制

    作者:邓彤;程晓光

    数字X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 DR)已经成为医院广泛应用的检查手段[1-2].本文分析北京积水潭医院急诊放射科接受DR检查的患者资料,提出影响DR图像质量的因素,旨在提高DR使用能力、保证诊断质量.

  • 首发重症及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6例

    作者:王西宾;王波;杨超

    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胸部影像学改变出现早、分布广、变化快,认识其特征及动态变化,密切结合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对早期确诊和有效治疗有积极的指导作用.本文对我院2009年收治首批确诊的6例散发重症及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实验室、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

  • MSCT在小儿跟骨骨折中的应用

    作者:杨楠;赵滨;王春祥;陈静

    本文分析我院2005年9月-2009年3月接受MSCT检查的跟骨骨折患儿的影像学资料,阐述儿童跟骨骨折的发生机制及骨折分型,探讨MSCT在诊断儿童跟骨骨折中的技术应用和临床价值.

  • 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的MRI征象

    作者:刘丽芬;杜湘珂;马学升;尚柳彤

    血管母细胞瘤是中枢神经系统较少见的良性肿瘤,成人多发生于小脑,发生于脊髓者罕见.本文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脊髓血管母细胞瘤患者的MRI资料,探讨其特征性MRI表现.

  • 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脉络膜血管的血流参数变化

    作者:温欣;王学梅;韩冰;于英蛟;汪勇

    目的 观测2型糖尿病患者脉络膜血管的血流参数变化.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54例(108只眼)2型糖尿病患者和81名正常对照者脉络膜血管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阻力指数(RI)、收缩期加速时间(SAT)、加速度(A)、加速时间与心动周期之比(R),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分析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糖尿病病程、血糖水平和高血压与各血流参数的相关性,测量睫状后短动脉的PSV、EDV和RI,比较两血管血流参数变化的一致性.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2型糖尿病患者脉络膜血管的PSV、EDV降低,RI增高,R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睫状后短动脉的变化一致;SAT、A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SV与糖尿病病程、年龄均呈负相关(P<0.05);RI与病程、年龄和血糖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R与病程、年龄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2型糖尿病脉络膜血管的血流参数变化可以反映糖尿病脉络膜病变的血液循环状态,为临床诊断起到提示作用.

  • 超声弹性成像鉴别良恶性甲状腺结节

    作者:刘芳;肖萤

    目的 探讨超声实时弹性成像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术前采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87例(135个结节)患者的甲状腺结节进行检查,予以弹性分级.结果 结节性甲状腺肿弹性分级以≤Ⅱ级为主,甲状腺乳头状癌弹性分级以≥Ⅲ级为主.良性结节的弹性分级以0~Ⅱ级为主,恶性结节的弹性分级以Ⅲ~Ⅳ级为主,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弹性分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弹性分级Ⅲ级时,良恶性结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超声弹性分级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90.91%、76.47%、80.00%. 结论超声弹性成像有助于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判断.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