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 중국조직공정구여림상강복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
  • 影响因子: 1.3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2095-4344
  • 国内刊号: 21-1581/R
  • 发行周期: 周刊
  • 邮发: 8-584
  • 曾用名: 现代康复;现代康复杂志;中国临床康复;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 创刊时间: 199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辽宁
  • 主编: 王岩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冻存前后的生物学特性

    作者:王振玲;王金焕;郭青;赵智刚

    背景: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免疫调节和支持造血作用,但是这些功能是否受冻存的影响目前尚不清楚。
      目的:探讨冻存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方法:采用细胞贴壁法获取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将传代后的细胞用 IMDM 细胞冻存液(含10%的二甲基亚砜和体积分数40%的胎牛血清)保存在-196℃液氮中。检测短期(1个月)和长期(12个月)冻存复苏后间充质干细胞的活性和增殖能力;将冻存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作为滋养层,应用甲基纤维素半固体培养,检测其支持造血的能力;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冻存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调控免疫能力。
      结果与结论:经过短、长期冻存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细胞活性分别为(92.9±7.5)%和(86.7±9.2)%;短、长期冻存后细胞的增殖能力与冻存前间充质干细胞相似;冻存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仍具有支持造血祖细胞生长的作用和抑制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与冻存前相比,没有明显差别。说明冻存可以降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细胞活性,但是并不影响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支持造血和免疫调节的能力。

  • 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鉴定与成骨诱导

    作者:张铭杰;张庆文;何伟;陈镇秋;欧志学;贾晓军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自我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然而间充质干细胞在骨髓中含量极少,体外纯化、扩增与成骨诱导是进行骨组织工程研究的关键。
      目的:拟建立一套简便可靠的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及鉴定体系,并定向诱导其向成骨细胞分化。方法:抽取髂前上棘处骨髓,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与贴壁筛选法相结合,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纯化、培养并扩增。将地塞米松、β-甘油磷酸钠、维生素C配制成骨诱导液,将细胞分为成骨诱导组和空白对照组进行观察。结果与结论: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呈典型的长梭形、纺锤状。8-11 d细胞进入快速增殖期,生长曲线呈S型,CD44、CD90均呈阳性表达,而 CD34、CD45呈阴性表达。碱性磷酸酶活性随培养时间而增高,并在第12天达到高峰,成骨诱导组各时间点碱性磷酸酶活性均高于空白对照组。说明实验建立的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鉴定及诱导成骨细胞分化体系可以获得纯度较高、成骨分化能力较好的间充质干细胞。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软骨调节素Ⅰ的稳定上调表达

    作者:周连仲;崔成华;冯亚;邢双春;翟立杰

    背景:软骨调节素Ⅰ是一种糖蛋白,主要在软骨中表达,而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少量表达。结合课题组的前期研究,推断软骨调节素Ⅰ在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过程中可能会起促进作用。
      目的:构建软骨调节素Ⅰ表达载体,使其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稳定上调表达。
      方法:在大鼠软骨组织中获取软骨调节素Ⅰ目的基因,使用 pcDNA3.1(+)质粒表达载体构建pcDNA3.1(+)/ChM-I 表达载体。密度梯度离心法和贴壁培养法获得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用脂质体法将构建的pcDNA3.1(+)/ChM-I表达载体转染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使用G418稳定筛选转染细胞,用RT-PCR 及Western blot 检测软骨调节素Ⅰ在细胞株内的表达。
      结果与结论:对阳性克隆的双酶切鉴定及测序和分析对比,结果显示与软骨调节素Ⅰ基因长度相符并且序列无误,且读码框正确。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软骨调节素Ⅰ的mRNA及蛋白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稳定的高表达。实验成功构建了pcDNA3.1(+)/ChM-I表达载体,并成功将其转染到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终使软骨调节素Ⅰ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稳定上调表达。

  • CM-DIL和DAPI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作者:商青青;李凯;周建业;胡盛寿

    背景:在有关“细胞移植”的实验研究中,细胞标记技术被广泛应用。CM-DIL与DAPI是细胞标记实验中常用的荧光染料,目前两者的对比研究报道较少。
      目的:从体外实验与体内实验两方面,探讨两种荧光染料CM-DIL与DAPI在标记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方面的差异。
      方法:用贴壁培养法获取、培养、扩增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用CM-DIL与DAPI进行标记,锥虫蓝计数检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活力;MTS法检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能力并绘制增殖曲线;倒置相差荧光显微镜下动态观察标记后1,2,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荧光衰减情况。结扎SD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致心肌梗死。1周后于心肌梗死边缘处注射CM-DIL与DAPI标记的细胞,细胞移植后3 d取材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布情况。
      结果与结论:体外实验中,CM-DIL与DAPI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两者的早期增殖能力均低于对照组;两种染料标记后的第1代细胞的荧光阳性率均为100%,但DAPI标记后的第3代细胞的荧光强度明显减弱。体内实验中,CM-DIL组与DAPI组心肌组织冰冻与石蜡切片均检测到集中分布的荧光;CM-DIL组冰冻切片红色荧光比DAPI组的蓝色荧光边界清晰并且背景低;CM-DIL组还可以通过含细胞核染色的封片剂封片排除荧光假阳性。可见,CM-DIL染料比DAPI更适合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体内示踪。

  • 应用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建立人-猴肝脏嵌合体

    作者:何保丽;马丽花;陈丽玲;刘汝文;杨仁华

    BACKGROUND:Human-mammal chimeric liver chimera has been a vital significance for the prolife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of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 s.
    OBJECTIVE:To establish an animal model of human-rhesus chimeric liver using adult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 s.
    METHODS:Adult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 s were isolated, purified and cultured for the sixth generation. The number of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 s was no less than 5×108.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 s labeled with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were transplanted into the liver of the embryo rhesus with pregnancy of 10 weeks under guided by type-B ultrasound. At the 1st and 3rd months of birth, the liver tissue of the infant rhesus was taken for biopsy. After routine pathological section, histological specimens were observed under fluorescence microscope to confirm if there were adult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 s positive for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and their distribution, and detected by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to identify if human albumin expressed in the liver of infant rhesus.
    RESULTS AND CONCLUSION:Fluorescence microscope observation indicated that at the 1st and 3rd months after birth, there were surviving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 s derived from human with green fluorescence in the liver of infant rhesus, and these cel s migrated to form more concentrated distribution. The immunohistochemical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functional liver cel s expressing human albumin were observed in the liver of infant rhesus at the 1st and 3rd months after birth, and their distribution was in accordance with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 s with green fluorescence. Human-rhesus chimeric liver can be established using adult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 s, which can generate functional liver cel s in the liver of infant rhesus.

  • 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两种方法的比较

    作者:徐丽丽;匡弢;张佳

    背景:目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神经细胞的方法较多,而采用不同诱导方法时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分化成神经细胞的比例是不一样的。适宜的诱导条件是实现间充质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的必要条件。目的:比较两种常见的化学诱导法与共培养法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的差异,以寻找一种诱导效果高、实用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方法。方法:采用密度梯度法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用化学诱导法和共培养法诱导分化比较两种方法所获得的神经细胞数目、细胞形态和特异性抗体阳性率。结果与结论:培养7 d 后两组均可见大量贴壁细胞形成突起,呈放射状生长,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染色均为阳性。共培养法第5天可见典型神经细胞结构,突起数量较多,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染色阳性率(50.82±2.46)%,化学诱导法培养第7天可见神经样细胞形成,并有突起,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染色阳性率(43.56±1.74)%。说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共培养法诱导分化后的神经样突起数量多并较早互相形成连接,且共培养法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染色阳性率高于化学诱导法。

  • 角质细胞无血清培养基促进大鼠毛囊干细胞的增殖

    作者:张志强;王玉杰;木拉提?热夏提;李佳

    背景:以往研究培养毛囊干细胞多使用DMEM/F12+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培养基,而进年来开发出的角质细胞无血清培养基也可应用于毛囊干细胞的培养。
      目的:观察3种不同培养基对大鼠毛囊干细胞增殖情况及干细胞纯度的影响。
      方法:取大鼠触须部皮肤组织,体式显微镜下分离出毛囊组织,中性蛋白酶Ⅱ与胰蛋白酶和乙二胺四乙酸混合液“两步酶法”消化。所得细胞悬液按细胞数平均分为3份,分别使用角质细胞无血清培养基、DMEM/F12+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及角质细胞无血清培养基+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共3种培养基培养,Ⅳ型胶原差速贴壁法筛选毛囊干细胞,进行传代培养。
      结果与结论:培养毛囊干细胞传至第3代,锥虫蓝染色计数法检测结果显示,此3组间细胞活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CCK8比色法检测细胞生长曲线显示,培养前2 d,此3组细胞生长均较缓慢;培养4 d,细胞生长进入对数生长期,3种培养基培养的细胞增殖活性:角质细胞无血清培养基+10%胎牛血清组>DMEM/F12+10%胎牛血清>角质细胞无血清培养基(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角质细胞无血清培养基组CD34的表达高于角质细胞无血清培养基+10%胎牛血清组(P<0.05)。DMEM/F12+10%胎牛血清组中CD34、β1-整合素(CD29)及CK15标记物的表达低于其他2组(P<0.05)。结果表明,角质细胞无血清培养基较DMEM/F12+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能培养出纯度更高的毛囊干细胞,并且在此培养基培养的基础上加入血清,能够促进毛囊干细胞的增殖。

  •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修饰后间充质干细胞的生长与分化

    作者:黄成;杨建东;冯新民;徐薇;李艺楠;肖海翔;顾加祥

    背景:近年来,研究表明外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或化学诱导剂可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样细胞分化,但外源性诱导剂诱导作用短暂且化学性物质不可避免的对细胞活力造成负面影响,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空间。
      目的:以载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重组腺病毒(Ad-rGDNF-GFP)转染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观察目的基因在靶细胞内的表达、对细胞的营养作用及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样细胞分化的影响。
      方法:转染组中以Ad-rGDNF-GFP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感染复数分别为10,50,80,100,150,200;对照组加入等量的培养液作为对照。转染后12 h,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2组中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情况;转染后72 h,流式细胞仪测定转染组中转染效率;MTT法测定2组中细胞活力;转染后5,10 d,PCR检测转染组中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mRNA的表达;转染后5 d免疫荧光鉴定2组中神经元烯醇化酶的表达情况,转染后10 d鉴定微管相关蛋白2的表达。
      结果与结论:转染后12 h,细胞中可观察到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随时间延长荧光强度逐渐加强。以感染复数=100时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强度、稳定性较好,转染后3 d,转染效率近90%;转染后转染组细胞活力增加;转染5 d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达神经元烯醇化酶,细胞伸出神经样细胞突起;转染10 d后,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mRNA表达显著增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达神微管相关蛋白2,细胞突触样结构明显且相互连接成网,呈现典型神经样细胞形态。说明以Ad-rGDNF-GFP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感染复数=100时,可获得较高的转染效率,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后明显提高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活力,并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样细胞定向分化。

  • Accutase酶在精原干细胞原代分离中的应用

    作者:刘珊珊;徐丽萍;朱蔚云;马宁芳

    背景:有研究报道胰酶消化在一定程度上会破坏精原干细胞表面抗原并影响细胞活性,对后续的细胞分选及下游实验有一定影响。Accutae 酶具有蛋白酶和胶原酶的双重活性,在消化结束时无需终止和清洗,有保护细胞表面抗原的特殊作用,因而被应用于多种干细胞的培养及消化传代中。
      目的:比较Accutase酶和胰酶在原代消化分离睾丸组织获取精原干细胞中的作用。
      方法:新生5-7 d昆明雄鼠45只,取双侧睾丸胶原酶初步消化,混悬液定容后分为Accutase酶组、胰酶组、混合酶组(透明质酸酶+胰酶组),不同组别小鼠睾丸组织分别于酶消化1,3,5 min后显微镜下观察并拍照,比较各组不同时间点的消化状态及形成单细胞所需的时间;获取单细胞悬液后分别计算单位体积内所得细胞总数及死亡率;通过差速贴壁方法去除间质细胞及支持细胞,经包被有干细胞标志分子 CD90.2的免疫磁珠进行分选,将所得 CD90+及 CD90-细胞用精原干细胞表面标志分子--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受体α1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组别CD90+及 CD90-细胞群中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受体α1精原干细胞的阳性率。
      结果与结论:不同类别的消化酶对小鼠睾丸的消化作用有明显差异,其中 Accutase 酶能更快获取单细胞悬液,其细胞团及破膜细胞明显少于胰酶组和混合酶组,其所得细胞总数高于其余2组,而细胞死亡率则低于其余2组。差速贴壁后细胞免疫磁珠分选结果显示Accutase酶组CD90+精原干细胞得率高,流式分选结果显示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受体α1+/CD90+细胞为72.24%,高于胰酶组及混合酶组(51.16%,71.27%);而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受体α1+/CD90-细胞比率(15.03%)则低于胰酶组及混合酶组(18.8%,24.23%)。结果表明Accutase酶在分离和获取精原干细胞实验中效果优于胰酶。

  • 诱导心脏肌成纤维细胞向心肌样细胞转分化的miRNA

    作者:张成;章少中;张亚洲;张国恒;王韵茹;董红燕;张中明


      背景:微小 RNA(miRNA)是一类非编码小分子 RNA,miRNA参与调控基因表达,在促进前体细胞增殖与分化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miRNA是否可促进前体细胞向心肌细胞的分化则鲜见报道。
      目的:验证转入特定miRNA(miRNA-1、miRNA-499)诱导新生小鼠心脏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为心肌样细胞的可行性。
      方法:体外培养新生小鼠心脏成纤维细胞,常氧培养传代至P2;37℃低氧(体积分数3%O2)培养48 h;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心脏成纤维细胞特异性标记物波形蛋白的表达,免疫荧光染色、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心脏成纤维细胞向心脏肌成纤维细胞表型转化的标记物α-平滑肌激动蛋白的表达。实验分为4组:miRNA-1转染组、miRNA-499转染组、miRNA-1/miRNA-499共转染组及空白对照组,采用 miRNA 芯片检测心脏肌成纤维细胞与心肌细胞中微小RNA的表达差异;real-time qPCR方法验证芯片检测结果。
      结果与结论:心脏肌成纤维细胞中过表达 miR-1、miR-499后,心脏发育不同阶段特异性因子发生不同程度的表达变化,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其余3组 GATA4、Tbx5、Mef-2c、α-MHC表达明显增高,Mesp1、Isl1表达均无显著变化。结果表明,特定miRNAs可诱导心脏肌成纤维细胞表达心肌细胞特异性性标志物,具备诱导心脏肌成纤维细胞向心肌细胞直接转分化的潜力。

  • 经颅磁刺激帕金森病模型小鼠体内神经干细胞的增殖

    作者:顾平;张忠霞;马芹颖;耿媛;王彦永;张丽娜;王铭维

    背景:神经毒素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能够诱导类似于在原发性帕金森病所观察到的临床、生化和病理的特征。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帕金森病模型小鼠侧脑室室管膜下区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对情绪障碍的影响。
      方法:选用雄性C57BL/6J小鼠72只,随机分为4组。帕金森病模型组和磁刺激组采用背部皮下注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注射4次制备急性帕金森病模型,末次注射24 h后,对磁刺激组小鼠进行重复经颅磁刺激干预,刺激频率为1 Hz,刺激强度为阈上20%,刺激5个序列,每个序列刺激25次,分别治疗1,3,7 d;假磁刺激组不暴露于磁场下;帕金森病模型组不给予任何处理;盐水对照组皮下注射与帕金森病模型组等量的生理盐水。对重复经颅磁刺激干预前后进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以评价其情绪障碍。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检测室管膜下区巢蛋白阳性细胞数。
      结果与结论:①高架十字迷宫试验:各组内及各组间在不同时间点,小鼠的开放臂停留时间比例(OT%)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重复经颅磁刺激干预后的小鼠OT%有较明显的下降。②巢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帕金森病模型组较盐水对照组巢蛋白的阳性细胞数于第3天和第7天时明显增高,较假磁刺激组无统计学意义。②磁刺激组较假磁刺激组及帕金森病模型组巢蛋白的阳性细胞数明显增高。③巢蛋白的阳性细胞数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沿一定的路径逐渐往外迁移,第3天时有一部分迁移到胼胝体,到第7天时有一部分能迁移到大脑皮质。说明重复经颅磁刺激能促进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具有时间依赖性。

  • 人外周血与脐血内皮祖细胞生物学特性的比较

    作者:吴鸿涛;马艳;毕晓娟;江明;杨凯;王宁

    背景:内皮祖细胞可从外周血与脐血中获取,是修复各种疾病所致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不可或缺的细胞来源。目的:比较人外周血与脐血来源的内皮祖细胞经体外培养后生物学特性的差异。
      方法: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和6%羟乙基淀粉结合密度梯度离心法分别分离人外周血与脐血中的单个核细胞,分别设为脐血源组和外周血源组,计数各组单个核细胞数量,按1.0×106/cm2接种于大鼠尾胶包被的培养皿中,用内皮细胞培养基进行诱导,共培养7d。
      结果与结论:外周血与脐血体外培养分离出内皮祖细胞具有类似的形态学特征。光学显微镜下观察,随着培养天数的增加,大多数细胞由早期的贴壁圆形转变为梭形。外周血源组内皮祖细胞有细胞集落形成,脐血源组可见梭形细胞自行排列生长为典型的线样结构。锥虫蓝染色及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后发现,外周血源组单个核细胞及内皮祖细胞数量、内皮祖细胞活率及增殖能力均低于脐血源组(P<0.05)。外周血源组和脐血源组内皮祖细胞在接种后第3天增殖速度达到峰值,在随后的培养中细胞增殖呈衰减态。流式细胞仪及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结果显示,外周血源组和脐血源组内皮祖细胞均可表达具有内皮祖细胞表型的CD133、CD34和血管内皮细胞因子受体2表面标志物,两组既摄取Dil标记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也能标记体外内皮祖细胞的标志物荆豆凝集素Ⅰ。结果证实,脐血来源的内皮祖细胞与外周血来源的内皮祖细胞生物学特性相近,脐血来源的内皮祖细胞增殖能力更强。

  • 晚期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滑膜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成骨分化

    作者:芮云峰;林禹丞;陈辉;王宸

    背景:间充质干细胞是组织工程中常用的种子细胞,而来源于人膝关节滑膜组织的间充质干细胞能否作为骨组织修复与再生中合适的种子细胞还需要进一步验证。
      目的:观察晚期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滑膜组织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向成骨细胞定向分化的潜能,对所诱导细胞的成骨特性进行鉴定。
      方法:无菌条件下从行全膝关节置换的晚期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腔内获取滑膜组织,Ⅰ型胶原酶消化分离获得有核细胞。以适密度接种(200个有核细胞/cm2),挑选单细胞克隆,筛选出滑膜间充质干细胞。基础培养基培养,传至第3代时改换为含地塞米松、β-甘油磷酸钠和抗坏血酸的成骨诱导培养基诱导培养。
      结果与结论:体外分离培养的滑膜间充质干细胞早期可形成葵花样细胞集落,克隆样生长。传代至第3代,细胞呈成纤维细胞样生长,形态均一。滑膜间充质干细胞成骨诱导后呈典型的“铺路石样”成骨细胞形态,诱导至第7天碱性磷酸酶染色呈强阳性,碱性磷酸酶活性表达也在诱导7 d时达高峰;诱导21 d茜素红染色可见大量钙结节形成;同时反转录PCR检测到Ⅰ型胶原、Runx2、骨结合蛋白和骨桥蛋白的表达在诱导后增加,21 d时表达高。从晚期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滑膜组织分离获得的滑膜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可成功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所诱导生成的细胞具有典型的成骨细胞特性。提示滑膜间充质干细胞有望成为骨组织工程理想的种子细胞来源,在骨组织的再生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

  • 肝匀浆上清液诱导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肝样细胞

    作者:马欣;薛改;刘建芳;李建立;侯艳宁

    背景:前期实验证明大鼠肝组织匀浆上清液能诱导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发生形态学变化,但诱导后细胞是否具有肝细胞的表型和功能特征尚不清楚。
      目的:以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为研究对象,对肝组织匀浆上清液定向诱导分化后细胞是否具有肝细胞的表型和功能特性进行初步验证。
      方法:选取第3代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采用肝组织匀浆上清液作为诱导培养基,进行如下分组:单纯肝组织匀浆上清液作为阴性对照组,QSG-7701人肝细胞株作为阳性对照组,基础培养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作为标准对照组;肝组织匀浆上清液处理3,5,7 d诱导组;在蛋白水平和转录水平对肝细胞特异性标志物甲胎蛋白、角蛋白18和色氨酸2,3-加双氧酶进行检测。
      结果与结论:经肝组织匀浆上清液诱导后,细胞形态发生了显著变化,随诱导时间延长梭形干细胞逐渐减少,细胞呈三角形,多角形或不规则形。肝组织匀浆上清液诱导干细胞3,5,7 d后肝细胞标志物甲胎蛋白、人细胞角蛋白18和色氨酸2,3-加双氧酶在蛋白和mRNA水平均显著高于标准对照组(P<0.01)。实验结果提示在体外经肝组织匀浆上清液诱导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能够分化为具有肝细胞特异性标记的肝样细胞,并具有部分肝细胞功能。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转染优化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

    作者:郑颖娟;田建昌

    背景:目前多采取重组腺相关病毒作为载体介导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转染的方法,将外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转入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内并持续表达,调控细胞增殖及定向分化,取得高效持久的治疗作用。
      目的:了解采用重组腺相关病毒作为载体介导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转染对体外培养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方法:体外培养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经重组腺相关病毒作为载体介导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转染,分为对照组、空载病毒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转染组。用RT-PCR,Western blot检测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转染前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应用细胞生长曲线、CCK-8观察细胞生长的优化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分布的变化。
      结果与结论:转染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后,转染组与对照组、空载病毒组相比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和蛋白水平均有表达,细胞的生长速度明显增快,细胞周期 G0/G1期减少,S 期细胞数增多,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通过重组腺相关病毒作为载体介导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转染能促进体外培养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对其培养有优化作用。

  • 经鼻给脐血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者:沈丽萍;王帅帅;董丽果;沈霞;花放;叶新春;崔桂云

    背景: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和神经营养因子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神经保护作用,但经鼻给予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治疗脑卒中的研究报道较少。
      目的:观察经鼻给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制备成年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体外分离培养健康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制备含有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物质的条件培养基。造模后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单纯培养基对照组和条件培养基治疗组,各组每天经鼻给生理盐水、培养基DMEM/F12、条件培养基(10 mL/kg)治疗,术后1,7,14 d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足错步试验。
      结果与结论:术后第1天,各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足错步次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第7,14天,对照组与单纯培养基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足错步次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条件培养基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足错步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和单纯培养基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经鼻给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可明显促进缺血再灌注后大鼠神经功能的恢复。

  • 缺氧预处理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内皮样细胞

    作者:郝晓娟;朱旅云

    背景: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发病率的升高,使如何通过改善下肢血管及增加新生血管生成成为关注的焦点,临床上已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局部肌肉注射进行治疗,但是具体的治疗效果及机制尚不明确。
      目的:探讨缺氧预处理及氯化钴培养液对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内皮样细胞的影响。
      方法:分离、培养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经不同浓度氯化钴模拟体内病理状态下的缺氧,通过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水平表达、MTT检测细胞增殖,选取适氯化钴浓度,染色体进行氯化钴诱导前后安全性检测,用含10μg/L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0μg/L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的DMEM-LG/F12培养液向内皮样细胞方向诱导分化,鉴定诱导前及诱导后内皮样细胞表型CD31、假性血友病因子,通过三维血管形成模型的观察进行诱导前后脐带间充质干细血管形成能力检测。
      结果与结论:分离的脐带间充质干细经流式鉴定高表达脐带间充质干细相关表面标志。经含不同浓度氯化钴的培养液处理后,细胞增殖与作用时间呈正相关。根据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水平的表达,验证得出氯化钴浓度为200μmol/L为适浓度。染色体检测显示氯化钴干预后的安全性可靠。诱导后CD31及假性血友病因子强阳性表达,三维血管成形观察显示脐带间充质干细诱导后可形成直径大小不等的管腔样结构,证实脐带间充质干细可诱导为内皮样细胞,且具有成血管的能力。

  • 不同氧分压时人脂肪干细胞细胞因子的分泌

    作者:姜亦瑶;刘晓程;裴宇;朱德琳

    背景:不同氧分压对人脂肪来源干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目前尚未定论,这些差异可能由于研究者对于氧分压的选取不同而造成影响。
      目的:检测不同氧分压对人脂肪来源干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
      方法:体外分离培养人脂肪来源干细胞进行免疫表型进行鉴定。将人脂肪来源干细胞分别在1%,3%,5%,10%,21%氧分压的环境中培养24 h后,使用实时定量PCR和酶联免疫吸附法对人脂肪来源干细胞分泌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肝细胞生长因子、神经细胞生长因子、角质细胞生长因子,在基因水平以及蛋白水平上进行检测分析。
      结果与结论:人脂肪来源的人脂肪来源干细胞阳性表达 CD71,CD73,CD90,CD105,阴性表达 CD34, CD45,CD54及HLA-DR。经单因素方差分析统计,在基因水平上,低氧环境(体积分数1%,3%氧)均可促进人脂肪来源干细胞显著性高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神经生长因子(P均<0.01);对人脂肪来源干细胞表达肝细胞生长因子有显著影响(P <0.05);而对角质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则无显著影响(P >0.05)。在蛋白水平上,低氧促进人脂肪来源干细胞分泌肝细胞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P均<0.01),对神经生长因子、角质细胞生长因子的分泌无显著影响。结果提示,人脂肪来源干细胞在低氧环境中培养后,其生物学特性受到一定的改变,可促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肝细胞生长因子、神经生长因子基因的表达,提高肝细胞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的分泌。

  • 间充质干细胞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免疫性血栓形成的调控

    作者:任敏敏;顾健

    背景: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复杂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主要病理机制与T、B淋巴细胞异常活化有关,由于系统性红斑狼疮产生多种病理性自身抗体和免疫复合物,沉积在中小血管或抗体直接侵袭血管导致管壁的炎性坏死,使血管腔变窄,促进血栓形成,导致局部组织缺血和功能障碍。间充质干细胞具有抗炎、调节系统性红斑狼疮的T、B细胞免疫紊乱、修复免疫炎性血栓形成的作用。
      目的:总结系统性红斑狼疮免疫性血栓形成的发病机制,介绍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免疫性血栓形成的机制及临床应用前景。
      方法:以“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mesenchymal stem cel ,thrombosis,T cel s,B cel ,immunity”为检索词,检索Pubmed数据库、Springlink数据库、ScienceDirect数据库、HighWire数据库,检索年限为1990年1月至2013年6月,限定语种为英文;以“系统性红斑狼疮、间充质干细胞、血栓形成、T细胞、B细胞、炎症因子”为检索词,检索CNKI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检索年限为1990年1月至2013年6月,限定语种为中文。共检索267篇文献,选择其中48篇文献进行分析。
      结果与结论:间充质干细胞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它通过抑制 T细胞的增殖活化,改变 T细胞亚群比例,抑制T细胞因子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4分泌,从而协调系统性红斑狼疮体内的免疫平衡。间充质干细胞抑制B细胞的增殖趋化功能,抑制B细胞分泌致病性免疫球蛋白IgM、IgG、IgA,减少系统性红斑狼疮体内抗体及免疫复合物的沉积,使血管壁免遭其侵袭破坏,炎症细胞因子分泌减少,维持凝血-抗凝系统平衡,改变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血栓形成。

  • 基于干细胞的器官再生研究模型-鹿茸

    作者:褚文辉;王大涛;鲁晓萍;李春义

    背景:鹿茸是惟一能够周期性再生的复杂哺乳动物器官,其再生过程是基于干细胞的存在。研究鹿茸再生机制,探索干细胞在哺乳动物器官再生中的作用对于再生生物学和再生医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的:综述鹿茸再生研究,干细胞及相关因子在鹿茸再生中的作用。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1994年1月至2012年10月PubMed 数据库(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检索词为:deer antler;antler regeneration;stem cel ,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此外还手动查阅相关专著数部。纳入文章所述内容涉及鹿茸再生的组织学、形态学、鹿茸干细胞与微环境研究、相关细胞因子。排除重复研究和纳入标准无关的文章。
      结果与结论:共检索文献87篇,终纳入文献36篇。决定鹿茸发生及再生的关键组织分别为生茸区骨膜和角柄骨膜,这两种组织中的细胞被定义为鹿茸干细胞。鹿茸干细胞上覆盖的皮肤组织构成了这些干细胞活动所需的特定微环境。多种细胞因子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性激素、人表皮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参与了鹿茸再生及快速生长调控。探索鹿茸干细胞微环境内各组分间相互作用所需的信号因子、阐明其调控机制,对于揭示解鹿茸再生之谜,对了解干细胞在哺乳动物器官再生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干细胞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袁志俊;李小刚

    背景:干细胞是一类种类多样,具有自我复制更新能力、多向分化潜能和高度增殖潜能的细胞,其治疗缺血性脑损伤将具有良好的前景。干细胞疗法为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但其机制尚不能完全明确。
      目的:综述干细胞的类型及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机制的研究进展。
      方法: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1992年1月至2012年9月PubMed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有关干细胞分类及其移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疗效、安全性、机制方面的文章,英文检索词“stem cel s,brain ischemic stroke,transplantation,treatment”;中文检索词“干细胞,缺血性脑卒中,移植,治疗”。共检索到168篇相关文献,61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
      结果与结论:虽然干细胞移植治疗脑卒中尚处于动物模型研究阶段,但已初步显示出其广阔的发展前景。多项干细胞移植治疗脑卒中促进功能恢复的临床Ⅰ期或Ⅱ期试验已经完成。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实验病例没有出现不良反应并显示出功能促进效果。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干细胞的来源、移植途径、干细胞在宿主体内存活及与宿主脑的整合问题、治疗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等。面对已经取得的一些机制研究和临床试验结果,如何安全而迅速地将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干细胞疗法从实验推向临床,仍然是需要努力的方向。

  • 受宠爱的吊兰

    作者:

    在很多办公室或到朋友家,一进门你的眼神立刻就会被那些站在书柜上、茶几上、窗台上那林林总总的吊兰所吸引。那种从顶端浅浅的绿慢慢的一层一层的变深,细细的藤条静静的一条一条的飘洒垂落下来,枝上一段一段有节律的冒出一棵一棵小小的白色的根,新的小吊兰就这样在空中悬掉着,像压弯腰腿用嘴衔花的杂技少女,被白色的墙壁衬托着,屋内顿时显得无比的优雅。
      你会情不自禁的赞道:“好美的吊兰啊!”主人一定会说:“没什么,养这花儿不费事,栽上就活。喜欢,走时掐一棵就行。”好多年前,听了那话我会说:“我栽花技术不好,怕不活呀。”主人会坚定不移的告诉你:“这个你就放心了。”于是我回家时就带回了一棵又一棵不同颜色不同品种的吊兰。

  • 脐血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

    作者:徐玉琴;石文明;李金顺;徐建国;李宏文;胡祥

    背景:原位肝移植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手段,但是供肝来源匮乏、免疫排斥、无法有效控制反复感染等问题限制了其应用。干细胞移植技术的应用为该病种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研究方法,许多研究证实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方法在体外成功诱导脐血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向肝细胞转化。
      目的:探讨人脐血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
      方法:异体人脐血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23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检测移植后2,4,8,24周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白蛋白、胆碱酯酶、总胆红素和凝血酶原时间,并观察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
      结果与结论:人脐血单个核细胞移植后2周,肝功能各项指标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P>0.05);移植后4周,谷丙转氨酶有显著改善(P<0.05)、其余指标无明显改善;移植后12周肝功能各项指标均有改善(P<0.05),且肝脏硬度有所改善(P<0.05);移植后24周各项指标有显著性改善(P<0.01)。移植后4周时患者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20例乏力好转(87%)、21例食欲改善(91%)、19例腹水减轻(83%);所有患者移植期间及治疗后随访24周无严重不良反应。结果显示异体人脐血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临床疗效肯定,安全性好,可作为中晚期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治疗手段。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17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z1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7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