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创伤杂志

中华创伤

中华创伤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 중화창상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4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8050
  • 国内刊号: 50-1098/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78-83
  • 曾用名: 创伤杂志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创伤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重庆
  • 主编: 王正国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有限切开、撬拨复位、QWIX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

    作者:孟纯阳;蒋电明;卢旻鹏;安洪

    目的 探讨有限切开、撬拨复位、QWIX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14例后踝骨折患者,男3例,女11例;年龄23~69岁,平均43.6岁.其中交通伤5例,坠落伤4例,行走扭伤3例,滑旱冰扭伤2例.按Weber和Danis踝关节骨折分型方法:A3型2例,B3型7例,C3型5例,进行有限切开撬拨复位QWIX空心钉内固定,并按术后制定的详细的早期功能锻炼和负重时间表,指导患者进行严格规则的功能锻炼,同时定期随访,对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定.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9.5个月.1例发生腓肠神经损伤,半年恢复正常.12例3个月后步态正常,踝关节活动度接近正常;6个月终末随访时,12例踝关节功能背屈均>20°,跖屈均>40°,与对侧正常踝关节功能大致相同;术后9个月,14例均达到了正常运动功能.临床疗效按Baird-Jackson评分标准:优12例,良1例,可1例,优良率93%.结论 有限切开撬拨复位空心钉治疗后踝骨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 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对比研究

    作者:王昌兴;姜滔;沈建国;曹根洪;吴建民;寿越彭

    目的 比较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04年1月至2007年4月,将62例不稳定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进行治疗:人工股骨头置换(关节组)和DHS内固定(螺钉组)各31例,经随访分析,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58例患者获随访(关节组28例,螺钉组30例),随访时间13~49个月,平均80岁.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关节组(76.07±6.29)min,螺钉组(117.50±8.88)min(P<0.05);术中平均出血量:关节组(305.36±34.26)ml,螺钉组(431.67±53.31)ml(P<0.05);并发症:关节组3例,螺钉组10例(P<0.05);髋关节功能评定(Harris评分法):关节组(85.46±3.05)分,螺钉组(79.73±2.57)分(P>0.05).结论 DHS内固定仍可作为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术式之一;对于高龄、骨质疏松、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出血较少,下地时间较早,并发症较少,但不能取代内固定手术.

  • 创伤性浮肩的手术修复与重建

    作者:张友;关群;熊小江;冯世龙;廖乙名;贾尚琼

    目的 探讨创伤性浮肩手术修复与重建的效果.方法 对16例浮肩损伤行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术.其中锁骨横行骨折1例,斜行骨折6例,粉碎性骨折9例;肩胛骨骨折Ⅰ型1例,Ⅱ型3例,Ⅲ型4例,Ⅳ型6例,Ⅴ型2例.合并伤:肋骨骨折伴血气胸6例,创伤性湿肺2例,颅脑损伤2例,肝脾破裂2例,臂丛神经损伤1例.伤后至手术时间3~21 d,平均7 d.结果 随访15例,随访时间6~28个月,平均11个月.全部获得骨性愈合,无感染,无钢板及螺钉松动和断裂.根据Herscvici等功能评价标准,肩关节功能恢复优11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93%.结论 创伤性浮肩的手术修复与重建,大限度地恢复了肩关节及周边的解剖结构和稳定性,缩短肩关节制动及固定时间,有利于肩关节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围术期特点

    作者:刘震宁;朱天岳;文立成;柴卫兵;曹永平;卢宏章;李军

    目的 分析80岁以上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过程,总结围术期特点,对今后高龄患者的治疗提供帮助.方法 回顾性研究自2000年6月至2008年6月手术治疗的61例80岁以上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治疗过程,男25例,女36例;平均年龄83.4岁(80~94岁).新鲜骨折53例,其中Garden Ⅰ、Ⅱ型6例,GardenⅢ、Ⅳ型47例;陈旧骨折8例,均为GardenⅣ型.51例(84%)患者术前合并内科或神经科疾病.给予必要的术前检查和处理后,6例Garden Ⅰ、Ⅱ型骨折行空心钉内固定术;55例GardenⅢ、Ⅳ型骨折(47例新鲜骨折和8例陈旧骨折)中,2例患者因髋臼有明显骨关节炎表现而行骨水泥型人工全髋置换术,其余53例均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结果 空心钉内固定组平均手术时间51 min,平均术中出血50 ml;人工股骨头置换组平均手术时间81 min,平均术中出血180 ml;人工全髋置换组平均手术时间105 min,平均术中出血350 ml.15例(25%)患者于术后住院期间出现并发症,其中心血管系统的并发症(低血压、心功能不全、房颤)多,为12%.空心钉内固定组、股骨头置换组和全髋置换组术后血红蛋白比术前分别平均下降11.9%、17.1%和18.1%,术后自蛋白比术前分别平均下降10.8%、18.1%和20.2%.17例(28%)患者术后血红蛋白<100 g/L,4例(7%)术后白蛋白<30 g/L.结论 80岁以上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常合并多种内科或神经科疾病,手术风险高,充分的术前准备、积极防治围术期各种并发症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 人工关节置换治疗晚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合并严重股骨颈前倾角畸形

    作者:黄彦;廖壮文;胡海阑;黄文铎;梁月屏;王胜标

    目的 探讨晚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合并严重股骨颈前倾角畸形患者采用普通假体髋关节置换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本组男9例,女6例;年龄30~42岁,平均37岁.前倾角40°~50°,术前Harris评分(59±8)分,术中通过将股骨假体缩小前倾角20°~30°,同时将髋臼杯前倾角增大10°~15°,使其基本恢复正常对合关系,防止关节前脱位.术后定期影像学检查和临床疗效Harris髋评分.结果 术后1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2.5~3.7年(平均2.9年),关节假体稳定性良好,关节活动度基本正常.术后2年Harris评分为(88±6)分,与术前相比,疗效显著(P<0.01).结论 晚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合并严重股骨颈前倾角畸形患者手术中通过对普通的股骨假体及髋臼杯安放的角度的联合调整,使关节置换术后人工假体与髋臼的对合基本恢复正常,疗效显著,同时避免了使用小柄股骨假体、转子下截骨或使用特殊前倾角股骨假体等治疗方法.

  • 猪下颌骨枪弹伤的三维有限元仿真模拟

    作者:雷涛;陈渝斌;缪莹赟;张纲;谭颖徽

    目的 建立猪下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动态模拟子弹侵彻下颌骨过程,探讨颌面部枪弹伤有限元分析方法.方法 将CT所获得的本地猪下颌骨医学数字图像通讯(digital imagins and communications in medicine,DICOM)数据通过MIMICS软件进行三维重建,然后利用ANSA软件划分网格建立猪下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在LS-DYNA软件中仿真7.62 mm制式弹致伤过程,仿真结果与实体动物实验数据对比,验证三维有限元模型和仿真方法的可行性.结果 建立了几何外形高度相似的猪下颌骨枪弹伤三维有限元模型,成功仿真了7.62 mm制式子弹枪弹伤动态损伤过程,部分仿真数据与动物实验数据有较高一致性.结论 有限元法在颌面部火器伤基础研究中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 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转染神经干细胞治疗大鼠视神经损伤

    作者:刘勇;陈二涛;冯东福;潘栋超;汪洋

    目的 探讨转染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hBDNF)-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神经干细胞体内移植后在视神经损伤大鼠视网膜内的存活、迁移和分化情况,以及其对视神经损伤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s)存活的影响.方法 (1)取30只SD大鼠制作右眼视神经部分损伤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均分成两组,分别于玻璃体腔内移植GFP基因转染神经干细胞(GFP-NSCs)、hBDNF和GFP双基因转染神经干细胞(hBDNF-GFP-NSCs).8周后处死大鼠,取右眼眼球做冰冻切片,然后分别用胸腺细胞表面糖蛋白(Thy1.1)、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β-微管蛋白(β-tubulin)、视紫红质(rhodopsin)抗体进行免疫标记,观察移植细胞的迁移分化情况.(2)取30只SD大鼠制作右眼视神经部分损伤模型,随机均分为三组:损伤组、GFP组、BDNF组.损伤组大鼠玻璃体腔内注射等渗盐水,而GFP组、BDNF组则分别于玻璃体腔内移植GFP-NSCs和hBDNF-GFP-NSCs,每只眼球玻璃体腔内移植5×104个细胞.8周后处死大鼠,取右侧眼球视网膜铺片,行Thy1.1免疫荧光染色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计数RGCs细胞数量.结果 (1)移植后,两组细胞均可在视网膜内存活、迁移,并产生细胞分化,两组细胞均可以分化成胶质细胞、神经元.移植hBDNF-GFP-NSCs组少量细胞分化为节细胞样细胞(Thy1.1+),而GFP-NSCs组未发现有分化为Thy1.1阳性细胞.(2)视网膜铺片Thy1.1免疫荧光染色后计数发现,移植hBDNF-GFP-NSCs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为(1461±154)个/mm2,明显多于移植GFP-NSCs组(1 244±187)个/mm2(P<0.05).结论 移植后的hBDNF-GFP-NSCs可以分化为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少数可分化为视网膜神经节样细胞.hBDNF-GFP-NSCs移植可以增加RGCs的存活数量,有助于视神经损伤后的修复.

  • 雷洛昔芬对大鼠急性肺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作者:周光居;伍峻松;张茂;江观玉

    目的 探讨雷洛昔芬对大鼠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的保护作用.方法 30只SD雄性大鼠按随字数字表法分为三组:二次打击前用药组(10只)、二次打击中用药组(10只)和对照组(10只).所有大鼠腹腔注射5 mg/kg LPS,并分别于LPS腹腔注射前1 h和腹腔注射后14 h对二次打击前用药组和二次打击中用药组用雷洛昔芬30 mg/kg灌胃,LPS腹腔注射后16 h,所有大鼠均用戊巴比妥钠按40 mg/kg行腹腔注射麻醉,股动脉插管监测平均动脉压(MAP),气管内滴入pH为1.2,0.5 ml/kg盐酸.盐酸滴入前及滴入后30,90 min和4 h查动脉血气分析,4 h后每组中选取5只大鼠行[18F]FDG microPET胸部扫描,而后取肺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 血气分析显示二次打击中用药组大鼠能显著改善肺的氧合功能,并能使MAP稳定,[18F]FDG吸收度及肺组织病理评分在对照组分别为9.01±1.58,12.6±0.97,显著高于二次打击中用药组的4.67±1.33(P<0.01)和8.20±1.23(P<0.01).结论 雷洛昔芬对大鼠ALI具有明显保护作用;[18F]FDG microPET能很好地评价ALI时肺内的炎症反应.

  • 后踝骨折的治疗现状

    作者:赵宏谋;俞光荣

    1822年Cooper首先描述了胫骨后唇骨折,1915年Cotton的报告引起大家对后踝骨折的重视,此后也有将涉及后踝的三踝骨折称为"Cotton骨折".后踝骨折常见,合并或不合并其他损伤的后踝骨折占全部踝关节骨折的10%~12%.这种损伤常破坏关节软骨,导致关节不稳定及早期退变,功能恢复及预后常较差[1].笔者从解剖及生物力学和临床对后踝骨折作一综述.

  • 寰椎骨折的手术治疗进展

    作者:沈晓龙;王新伟;袁文

    寰椎骨折于1908年由Quercioli先报告,并于1920年由Jefferson首次详细描述.寰椎骨折占颈椎骨折的4%~12%[1].寰椎骨折以Levine-Edwards分型常用,Ⅰ型为后弓骨折,由过伸和纵轴暴力作用于枕骨髁与枢椎棘突,相互挤压所致,可合并枢椎椎体或齿状突骨折;

  • 颅骨缺损性脑膨出68例

    作者:王俊;刘窗溪;张勇

    1 临床资料本组男38例,女30例;年龄16~72岁,平均39.8岁.其中颅脑损伤43例,高血压脑出血21例,脑动脉瘤破裂出血3例,颅骨结核并脑积水1例.脑膨出发生的时间:开颅术后2周内22例,2~4周39例,4~8周7例.

  • 枕颈部损伤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戴力扬

    枕颈部是指由枕骨大孔区、寰椎和枢椎构成的解剖区域,包括延髓、延颈髓交界部以及上颈髓等重要的中枢神经,功能复杂.与其他节段的脊柱损伤相比,枕颈部损伤的发生率虽然不算高,但所导致的后果却相当严重.除一些患者在受伤现场或转运途中即死亡外,因误诊或误治导致枕颈部不稳或畸形需要晚期手术治疗者并不少见.目前,对于枕颈部损伤的治疗选择仍然存在相当多的争论,笔者仅就其中几个问题加以探讨.

  •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一例

    作者:毛雅君;陈广城;鲍颖

    1 病历资料患者男,42岁,高处坠落致意识障碍35 d,持续发热15 d.体检:体温39.5℃,GCS 5分,消瘦,气管呈切开状态,双肺闻及大量湿性啰音.下肢肌肉萎缩明显,双侧Babinski征(+).

  • 经眶联合硬膜外、硬膜下入路左侧额叶、眼眶内血肿清除及眉弓复位一例

    作者:符荣;覃文义;覃遵训

    1 病历资料患者男,31岁,交通伤致头部外伤、左眼视力减退10 d.受伤后在当地医院对症治疗.体检:意识清楚,扶入病房,体检合作,头面部多处青紫,双眼球运动正常,左眼视力仅见光感,右眼视力正常.

  • 颅脑外伤后诱发原位脑胶质母细胞瘤一例

    作者:周开宇;王广涛;金杭煌

    脑胶质瘤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而颅脑外伤可能是致瘤因素.笔者报告1例颅脑外伤后2年,在脑挫伤的原发部位形成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并回顾分析两者相关关系.

  • 颈椎损伤治疗的相关问题

    作者:徐华梓;王向阳

    随着现代建筑业及交通运输业的迅猛发展,颈椎损伤的发生率也随之明显上升.该类损伤如处理不当可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后果.近年来,颈椎损伤的诊断和治疗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但有些问题仍存在争议,笔者仅对其中几个问题进行讨论.

  • 小儿背阔肌皮瓣游离移植修复下肢严重损伤的远期疗效

    作者:肖春凌;李宗军;洒海涛;殷建新;朱国栋

    目的 探讨小儿背阔肌皮瓣游离移植修复下肢严重损伤的可行性及远期疗效.方法 1999年7月-2004年6月,对9例6~13岁儿童下肢严重损伤,涉及小腿及足踝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伴复杂的开放性骨折与裸露的关节脱位、肌腱神经血管损伤,均采用背阔肌皮瓣游离移植修复,皮瓣面积大30 cm×12 cm,小10 cm×5 cm.结果 9例皮瓣全部成活,成功率100%;随访4~9年,移植皮瓣血运正常,外形及功能良好,皮瓣供区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 背阔肌皮瓣解剖位置恒定,部位隐蔽,血运丰富,切取面积大,抗感染能力强,对供区影响小,在显微外科技术娴熟的条件下,是修复小儿下肢严重损伤的理想方法.

  • 开放性颅脑损伤手术皮瓣设计的一种方法

    作者:杨梅庭;李春茂;刘丽;陶崇清

    临床上常遇到多个创口或不规则创口存在的开放性颅脑损伤,手术时皮瓣设计有时比较棘手.现介绍一种笔者实践多年且行之有效的简易方法.

  •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

    作者:王诚;卓志平;周焜;梁郸

    ARDS是一种以急性起病为特征,持续低氧血症的综合征.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时有见到,特别是在合并有肺部损伤的患者.我科自2001年以来收治重型颅脑损伤合并ARDS患者32例.现报告如下.

  • 脑外伤术后颅内感染脑脊液致病菌和耐药状况研究

    作者:方军康;蒋永进;杜朝亮;吴惺;赵东升;许国锋

    目的 监测脑外伤术后患者脑脊液致病菌流行病学分布及耐药状况.方法 收集我院神经外科2003年1月-2007年12月送检的682例脑脊液标本中分离的致病菌及药敏鉴定结果,统计致病菌分布和抗菌药物敏感率.结果 分离到致病菌437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321株,占73.5%;革兰阴性杆菌116株,占26.5%;排名前5位的致病菌分别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55.6%)、金黄色葡萄球菌(15.3%)、肠杆菌属(6.6%)、不动杆菌(5.3%)、铜绿假单胞菌(3.0%).对革兰阴性菌的总体敏感率:亚胺培南83.9%,哌拉西林/他唑巴坦67.4%,阿米卡星68.8%,头孢吡肟61.3%,头孢他啶69.2%,其余抗菌药物的敏感率均<60%.结论 脑外伤患者颅内感染以革兰阳性菌多见,尤其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本研究结果将为脑外伤术后颅内感染的预防和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提供基本依据.

  • 下颈椎损伤分类评分系统的评估及临床应用

    作者:孙天胜;张志成

    目的 评估下颈椎损伤分类(subaxial cervical spine injury classification,SLIC)系统的可信度和可重复性及其对颈脊柱脊髓损伤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 选择2007年12月-2008年7月入院的下颈椎脊柱脊髓损患者30例,均行颈椎X线、CT、MRI检查和系统的神经学体检,按照SLIC系统的原则从三个方面对其进行评估,即骨折的形态、间盘韧带复合体(disco-ligamentous complex,DLC)状态和神经功能状态.根据影像学检查将骨折形态分为:无损伤、压缩型、爆裂型、牵张型和旋转/平移型;将DLC损伤分为:无损伤型、不确定型、断裂型.根据神经学体检将神经损伤状态分为:无损伤、神经根损伤、完全性/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和持续脊髓压迫.分四组医师根据SLIC系统对30例患者资料进行评定,计算SLIC评分,并根据评分决定其治疗方案.3个月后进行再次评估.使用Cohen加权Kappa系数对SLIC总分、骨折形态、DLC状态、神经损伤状态、治疗选择进行观察者间一致性和可重复性分析.根据SLIC评分选择治疗方法,评估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计算SLIC亚类(骨折形态、DLC状态、SLIC总分、治疗选择)的Kappa系数位于中度和较高可信度之间(0.47~0.69),针对神经损伤状态亚类的Kappa系数为0.83,可信度高,诊断一致性较高.两次可信度评估的Kapp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相同方法计算SLIC系统可重复性,SLIC亚类(骨折形态、DLC状态、SLIC总分、治疗推荐)的Kappa系数位于中度和较高可重复性之间(0.53~0.78),针对神经损伤状态亚类的Kappa系数为0.89,为高度可重复性.根据SLIC评分选择治疗,神经功能恢复率为79.2%,此组患者治疗后无神经损伤加重,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结论 SLIC系统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且使用简单,易于掌握,此方法对于颈椎损伤的评估较全面和准确,可以作为患者临床治疗选择的依据.

  • 前路手术治疗Ⅱ型创伤性枢椎滑脱

    作者:吴琼华;陈维善;陈其昕;徐侃;李方财

    目的 评价Ⅱ型创伤性枢椎滑脱前路手术的疗效.方法 本组27例Ⅱ型创伤性枢椎滑脱,其中男19例,女8例;年龄22~67岁,平均38岁.4例有脊髓损害患者按Frankel评级为D级.采用前路C2~3椎间盘切除,椎体间植骨和钢板固定.结果 手术时间平均86 min(75~95 min),失血量平均135 ml(100~160 ml),住院时间平均10.8 d(9~12 d).平均随访时间14个月(9~24个月),术后3个月所有患者均获骨性融合,无椎体移位和成角畸形.颈椎活动度满意,无一例出现慢性颈痛.结论 前路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前路C2~3椎间盘切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治疗Ⅱ型创伤性枢椎滑脱是简便、安全和有效的方法.

  • 颈椎单侧关节突交锁的治疗选择

    作者:水小龙;徐华梓;池永龙;林焱;毛方敏;黄其杉;王向阳

    目的 探讨颈椎单侧关节突交锁的不同治疗方法选择.方法 32例颈椎单侧关节突交锁,行头颅牵引复位成功8例,其中3例维持牵引1个月后改行头颈胸石膏固定,余5例行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23例牵引失败,其中14例行前路切开复位、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3例前路复位失败行椎间盘切除加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内固定术,1例前路复位失败改行后路切开复位后再前方植骨内固定术;3例行后路切开复位侧块内固定植骨融合术,2例行后路切开复位减压、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内固定术.1例由于漏诊,伤后8个月行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结果 平均随访18个月.发现颈椎不稳2例,均为仅行牵引复位,未做融合术者.颈前路手术者植骨块术后12周均获骨性融合.颈椎生理曲度及椎间隙高度恢复较好.无内固定并发症,亦无治疗中神经并发症.结论 下颈椎单侧关节突交锁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是否伴有椎间盘损伤、是否合并后柱骨折、脊髓压迫及损伤情况.对伴有创伤性颈椎间盘突出的单侧关节突交锁者,前路减压复位稳定术是首选方法,对于不伴椎间盘突出者,可试行牵引复位或直接后路切开复位固定.

  • 老年上颈椎损伤的临床特点与治疗

    作者:倪文飞;徐华梓;林焱;池永龙;黄其杉;毛方敏;王胜

    目的 探讨老年上颈椎损伤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3年1月-2007年12月间收治的>60岁上颈椎骨折脱位患者28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0例,女8例;年龄60~86岁,平均68.1岁.致伤原因:跌伤16例,交通伤8例,高处坠落伤4例.寰椎骨折5例;枢椎骨折15例,其中齿状突骨折8例,C2椎弓骨折6例,C2椎体骨折1例;寰枢椎损伤伴下颈椎损伤5例;寰枢椎同时损伤2例,其中齿状突骨折伴寰椎侧块骨折1例,齿状突骨折伴寰椎前弓骨折1例;寰枢关节脱位1例.并发脊髓损伤4例.保守治疗8例,开放手术治疗8例,微创经皮手术治疗12例.结果 平均住院时间比较,保守组与传统手术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微创经皮组短于保守组与传统手术组(P<0.05).保守治疗组2例死亡,开放手术组1例死亡,其余25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56个月,平均16.8个月.保守治疗组患者满意率为50%,开放手术组为72%,微创手术组为75%.保守治疗组中4例发生并发症,传统手术组3例,微创手术组2例.结论 老年上颈椎损伤发生率较高,其损伤特点以低能量暴力为主,损伤类型以齿状突骨折常见,具有脊髓损伤发生率低、漏诊率高等特点.在排除手术禁忌证的情况下,手术治疗特别是微创手术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 Gallie植骨联合钛缆固定与Harms C1,2侧块/椎弓根螺钉固定植骨融合治疗齿状突骨折的比较

    作者:王新伟;袁文;陈德玉;唐勇;陈华江;杨立利;陈雄生;倪斌;肖建如

    目的 比较Gallie植骨联合钛缆固定与Harms C1,2侧块/椎弓根螺钉固定植骨融合治疗齿状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3年7月-2008年7月手术治疗Ⅱ、Ⅲ型齿状突骨折26例,其中男18例,女8例;年龄22~65岁,平均43岁.按手术方法分组:寰枢椎钛缆固定植骨融合术(Gallie钛缆组,14例),Harms C1,2侧块/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Harms螺钉组,12例).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治疗费用、住院时间、植骨融合时间、并发症、二次手术率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本组末次随访时间18~84个月,平均37.3个月,Gallie钛缆组术中出血量、治疗费用少于Harms螺钉组(P<0.05),重返工作时间长于Harms螺钉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arms螺钉组骨融合时间短于Gallie钛缆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allie钛缆组1例植骨不融合,2例延迟愈合,1例钛缆断裂,再次手术取出钛缆.Harms螺钉组1例因伤口感染再次行清创手术,1例植骨延迟愈合.结论 Gallie钛缆组与Harms椎弓根螺钉固定组患者均有下地时间早、住院周期短的优点.尽管经椎弓根螺钉固定患者花费较大,但患者可以早日康复.

  • 826例汶川地震住院伤员伤情特点及救治分析

    作者:刘国栋;王普杰;王苏星;邱俊;张岫竹;李阳;杨志焕;许涛;周继红;肖庆;王正国

    目的 分析汶川地震住院伤员的伤情特点及救治,为类似自然灾害所致伤员的救治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创伤数据库系统>V3.0收集录入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和德阳市第一和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地震伤员资料,对伤员一般情况、伤情特点和治疗措施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共收集资料较为完整、符合要求的伤员826例,其中男410例,女416例;年龄1~102岁,平均45.8岁.其中31~60岁伤员占总数的50.2%.有职业记录的477例中,农民占43.8%(209/477),工人占15.7%(75/477),在校学生占14.1%(67/477).钝器伤(53.2%)、挤压/掩埋(22.5%)和跌倒/坠落(15.0%)为前3位致伤原因.德阳市两家医院收治的伤员入院时间主要集中在地震后4 d内,占92.1%;华西医院收治的伤员入院时间主要集中在震后3~9 d(81.7%).骨科伤员占伤员总数的59.2%.伤员的AIS主要集中在1~3分的区域.严重多发伤(ISS>16分)发生率为8.2%.入院后接受内固定术120例(34.1%),清创缝合术103例(29.3%)及外固定术55例(15.6%).肢体离断术22例(6.3%),颅内手术仅2例(0.6%).结论 地震导致的建筑物倒塌是主要致伤机制,伤员以骨伤较多.损伤多在AIS 1~3分范围,严重多发伤较少.伤员接受专业救治时间普遍较晚,伤员后送分流较迟,提示对特大自然灾害所致伤员的早期救治和及时高效后送救治的能力亟待加强.

  • 第一届长三角地区创伤学术会议纪要

    作者:陆远强;黄卫东

    为了展示和推出我国创伤学领域的优秀人才,同时为创伤救治相关医师提供展示不同学术观点的交流平台,繁荣学术,促进我国创伤学的学科建设,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上海市医学会、浙江省医学会、江苏省医学会、安徽省医学会联合主办,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和<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承办的"第一届长三角地区创伤学术会议",于2008年10月31日~11月2日在风景秀丽的杭州市召开.本次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300余篇,来自上海、浙江、江苏、安徽、重庆、北京、广东等省市的300余位代表出席了本届会议.

  • 《中华创伤杂志》温州审稿会会议纪要

    作者:王苏星

    为了提高审稿质量并促进编辑部与审稿专家的进一步联系,<中华创伤杂志>编辑部于2009年4月11~12日在位于浙江省温州市瑶溪风景名胜区的王朝酒店召开了本年度第二次审稿会.

  • 纳米银用于Ⅱ度烧伤创面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作者:陈炯;韩春茂;张力成;苏国良;施剑武;李强

    目的 观察纳米银应用于Ⅱ度烧伤创面的感染防治、创面愈合作用及安全性.方法 将6%~10%Ⅱ度(深、浅)烧伤创面患者按随机表方法分为试验组(纳米银敷料组)和对照组(质量分数为1%磺胺嘧啶银霜组),每组35例,按分组在5%TBSA上进行相应处理,创面敷料及用药每天更换1次,连续使用7 d后,同其他剩余创面一样,采用10 g/L碘伏纱布常规换药处理.两组分别在创面换药前后进行创面细菌培养,观察创面愈合时间;换药前和换药后的1,7,14 d采集血和24 h尿标本,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定血清银离子和24 h尿平均银离子水平;测定息者第7,14天的肝、肾功能.结果 试验组治疗后细菌培养阳性率(3%)与对照组(3%)相近,均较治疗前(12%、19%)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的浅Ⅱ度创面愈合时间(9.18±1.9)d比对照组(12.9±1.3)d提前3 d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创面使用银制剂前血银离子水平为(1.55±1.26)μg/L和(1.54±1.28)μg/L,24 h尿排银量为(1.67±1.05)μg和(1.87±1.37)μg,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银制剂均能造成血中银离子水平蓄积性升高(P<0.01),但试验组血清离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4 h尿的平均银离子水平及24 h尿银排出量跟血清中银离子水平呈相同规律的变化.两组少数患者的血清ALT出现无明显规律的异常变化,肾功能正常.结论 对烧伤Ⅱ度创面来讲,纳米银较磺胺嘧啶银更能提前其愈合时间;从银代谢安全性角度来看也有较大的提高,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烧伤创面用药.

  • γ射线照射与非照射同种异体骨-髌腱-骨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前瞻性比较研究

    作者:孙康;田少奇;张积华;张才龙;夏长所;于腾波

    目的 比较研究经γ射线照射与单纯深低温冷冻保存的同种异体骨-髌腱-骨(B-PT-B)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6例ACL断裂患者术前电脑随机抽样分组法分为两组:A组为深低温冷冻保存+γ射线照射34例,B组为单纯深低温冷冻保存32例.两组手术均由同一术者采用标准关节镜技术完成.手术前后通过一般情况比较、膝关节活动度、轴移试验、Lachman试验及前抽屉试验(ADT)、Daniel单腿水平跳跃与Hamer垂直跳跃试验、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及KT-2000检测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术后63例得到完整随访(A组32例,B组31例),3例失访,A组平均随访38.3个月,B组平均随访37.7个月.B组迟发感染1例.两组住院时间和术后发热天数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术后平均发热时间(8.9 d)与B组(7.8 d)相比有延长的趋势.理学检查:两组伸屈膝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Lachman试验和ADT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轴移试验阳性者分别为12例和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T-2000检测显示A、B两组分别有8例和26例患者术后健患侧对比<3 mm,12例和2例患者>5 mm,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膝关节前后及旋转稳定性均显著降低.Daniel单腿水平跳跃与Hamer垂直跳跃两种功能试验及IKD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术后患肢功能水平及IKDC评分均有降低的趋势.结论 γ射线照射后的同种异体B-PT-B重建ACL的关节稳定性较差,应慎用.

  • 创伤性三尖瓣关闭不全二例

    作者:杨新伟;杜晶;张宇峰;谭健;蔡成良;王志农

    随着高速交通事故的日益增多,外伤性三尖瓣关闭不全这一非穿透性胸部钝性伤造成的罕见并发症已经成为临床上一个突出问题.由于三尖瓣损伤后血流动力学通常比较稳定,因此在胸部撞击伤的急性期,三尖瓣损伤容易被忽视.我院手术治疗2例创伤性三尖瓣关闭不全患者,效果良好.现结合国内外文献报道分析、总结如下.

中华创伤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03 04 05 06
1994 06
1990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