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创伤杂志

中华创伤

中华创伤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 중화창상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4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8050
  • 国内刊号: 50-1098/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78-83
  • 曾用名: 创伤杂志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创伤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重庆
  • 主编: 王正国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不同程度耻骨联合分离对骨盆后环应力分布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

    作者:陈伟;张奇;郑占乐;张英泽;秦迪;韩长伶;潘进社

    目的 评价不同程度耻骨联合分离对骨盆后环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 8具完整骨盆及近侧1/3股骨标本,用夹具将其固定于双足站立骨盆中立位,在CSS-44020生物力学试验机上加载至600 N.将应变片粘贴于骶髂关节两侧、骶骨前方和髂骨后侧选定的38个位点,应用WS3811型数字式应变仪依次测量完整骨盆、耻骨联合分离1 cm、2 cm和2.5 cm时选定位置的应变值.结果 骨盆皮质骨在600 N范围内呈弹性变形,在耻骨联合完整以及不同程度分离时,两侧对应位点应变值无明显差异(P>0.05).在耻骨联合完整时,骨盆弹性形变较大的位点分布在髂股弓走形上,耻骨联合分离后髂股弓后外侧位点应变值增加较大;骶股弓轴线位点应变值逐渐减小.结论 完整骨盆环垂直负荷的传导途径与骶股弓走形近似,在耻骨联合分离时,骨盆后环传导的垂直负荷向后外侧再分布.

  • 儿童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固定术与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术疗效分析

    作者:王磊;楼跃;唐凯;潘新华;张志群;林刚;孙祥水;刘飞;倪磊;董展;郑鹏飞

    目的 探讨儿童明显移位的桡骨颈骨折传统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术与新型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固定术疗效差异与可推广性.方法 2006年7月-2007年12月共收治O'BrienⅡ、Ⅲ型桡骨颈骨折18例,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术治疗6例,术后石膏固定6周,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固定术12例,术后石膏固定3周,石膏拆除后功能锻炼.平均随访12个月,观察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与并发症发生比例.结果 18例患儿骨折均愈合良好,无畸形,在随访期无桡骨头过度生长,无桡骨头骨髓早闭及骨桥形成,无关节周围异位钙化灶.根据Tibone和Stoltz临床疗效评价方法评判,结果显示在治疗儿童明显移位的桡骨颈骨折方面,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固定术较传统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及美观性强的特点.结论 儿童明显移位的桡骨颈骨折采用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固定术具有一定优越性,值得临床推广.

  • 腓骨克氏针固定联合单臂外固定器治疗胫腓骨中下段骨折38例

    作者:樊金全;钟小明

    2000年3月以来重庆市长寿区妇幼保健院外科以及1998年4月以来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骨科应用腓骨克氏针髓内固定联合胫骨外固定器治疗的38例闭合性胫腓骨中下段骨干骨折,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 海马神经元损伤后PTEN表达水平与AMPA受体亚基表达定位变化的研究

    作者:许民辉;程远;周椿;沈光建;徐伦山;易良

    目的 探讨海马神经元损伤过程中第10染色体同源丢失性磷酸酶张力蛋白基因(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y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PTEN)表达水平的变化与谷氨酸(Glu)的α-氨基羟甲基恶唑丙酸(AMPA)受体亚基表达定位变化的关系.方法 选用新生SD大鼠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建立神经元牵张损伤模型,采用Western blot和TUNEL染色检测神经元损伤各时相点PTEN表达的变化以及AMPA受体各亚基在细胞中的表达定位变化.结果 神经元牵张损伤后,PTEN的表达增加,细胞总蛋白中AMPA受体GluR1、GluR2、GluR3亚基的表达水平损伤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细胞膜中的AMPA受体GluR2亚基在牵张损伤后明显降低.结论 海马神经元受到机械性牵张损伤后,细胞内PTEN水平与膜表面GluR2亚基表达变化相反.提示PTEN磷酸酶可能参与了AMPA受体中GluR2亚基的转运和再聚合过程.

  • 大鼠脑星形胶质细胞液压冲击损伤后蛋白质差异表达研究

    作者:于宝国;秦晓静;杨术旺;何滔;张永亮

    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中,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As)是数目多的一类细胞群体,对维持脑内微环境的稳定及神经元功能具有重要作用[1-3].有研究表明,CNS创伤后,星形胶质细胞比神经元更易产生应激反应,超微结构变化也更明显[3,4].

  • 三种止血带动脉止血对犬束扎肢体静脉血气的影响

    作者:王艳;朱大乔;王志红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观察三种止血带在控制犬下肢动脉出血时静脉血气指标的变化,分析并比较不同止血带对束扎侧组织的损伤程度.方法 将18只犬完全随机分为三组,并制作成后肢股动脉出血模型.采用橡皮管止血带、卡式止血带和多功能自控加压止血绷带(简称止血绷带)三种止血带对三组犬进行股动脉止血.分别测量三组犬止血带下压力并在止血后0.5,1,3,6 h检测束扎肢体静脉血气指标.结果 (1)止血绷带组的带下压力为0.74 kg,显著小于橡皮管止血带组(1.46 kg)和卡式止血带组(2.09 kg)(P<0.05).(2)止血后1 h,止血绷带组静脉血氧分压(PvO2)为(36.45±10.45)mm Hg,橡皮管止血带组为(28.73±9.07)mm Hg,均高于卡式止血带组的(21.87±4.30)mmHg(P<0.05);止血后3,6 h,止血绷带组二氧化碳分压(PvCO2)分别为(50.67±9.31)mm Hg和(60.02±10.85)mm Hg,橡皮管止血带组分别为(16.85±16.51)mmHg和(60.02±10.85)mm Hg,均低于卡式止血带组(P<0.05或0.01).结论 止血绷带在较小压力下能有效止住犬的股动脉出血;在三种止血带中,止血绷带对束侧组织的损伤小.

  • 颅脑特殊结构对弥漫性轴索损伤形成的影响

    作者:王洪财;马延斌

    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是颅脑损伤中一种常见的原发性损伤,以胼胝体、脑干等脑中线部位局灶性病变及脑白质广泛性轴索损伤为特征,患者常伤情重,治疗难,预后差[1].临床及生物力学研究表明,DAI的发生有其独特的致伤机制,即由外力使颅脑产生旋转和(或)直线加速度,脑组织内部发生剪应力作用导致神经轴索和小血管损伤,同时颅脑特殊结构对于应力分布和应变响应也起着重要作用,进而影响DAI病灶的形成和分布.

  • 组织工程化神经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研究进展

    作者:曹常松;张基仁

    周围神经缺损的修复一直是骨科领域研究的热点.目前,显微外科基础上的自体神经移植仍然是临床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金标准".但自体神经移植有一定局限:(1)供体取材的限制;(2)机体的副损伤(支配的区域功能缺失等);(3)供体神经截取后会形成神经瘤等并发症.

  • 腰池持续引流联合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慢性脑积水

    作者:段军伟;唐晓平;王远传;罗仁国;漆建;唐文国;张涛;李舜;梅才君;陈灵

    慢性脑积水(chronic hydrocephalus,CH)是脑外伤后常见的并发症,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1.3%~8%[1],而其中绝大多数发生在重型颅脑损伤(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SCI)术后,约为20%左右[2,3].CH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和生存质量.

  • 重型颅脑创伤后脑疝伴失血性休克救治策略

    作者:屈阳;胡群亮;张赛

    目的 探讨脑疝形成伴失血性休克的重型颅脑创伤的早期救治策略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5月-2009年5月以"选择性早期颅脑手术"救治的54例脑疝伴失血性休克患者(研究组),并与2003年4月-2006年4月收治的未按该方法救治的48例同类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比较患者1周内死亡率以及伤后半年的GOS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机制、GCS、失血量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54例患者1周内死亡13例,死亡率为24%;对照组患者1周内死亡16例,死亡率为33%(P<0.05).研究组患者伤后半年GOS显示预后良好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按休克程度行选择性早期颅脑手术可以提高重型颅脑创伤后脑疝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早期救治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

  • 高压氧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疗效观察

    作者:张玉琴;宋来君;宋振宇

    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是由颅脑损伤导致的大脑半球、胼胝体、脑干(有时为小脑)轴突的弥漫性损伤,其病情危重,昏迷时间长,致残率和病死率高,治疗效果差,恢复困难.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00年1月至2010年1月采用高压氧治疗并常规治疗48例DAI患者,并与同期收治的常规治疗的DAI患者45例作比较.现报告如下.

  • 急性颅脑创伤后进展性颅内出血发生的

    作者:童武松;徐俊法;郭义君;俞辉;杨文进;郑平;唐馨芬;李高义;何斌;曾劲松;林同顺

    目的 分析急性颅脑创伤后进展性颅内出血(progressive intracranial hemorrhage,PIH)发生的危险因素及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比较颅脑创伤患者连续头颅CT扫描的表现,确定是否发生PIH.分析PIH与非PIH患者在年龄、性别、受伤机制、入院时GCS、受伤至首次CT检查时间、首次CT检查表现、伤后早期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g)、凝血酶时间(TT)、血小板(PLT)、D-二聚体(D-D)的含量等方面的差异,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IH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498例患者,其中139例(27.9%)发生PIH.116例(83.5%)PIH在伤后2 h内行CT扫描.PIH组与非PIH组在年龄、入院时GCS、受伤至首次CT扫描时间、伤后首次CT表现为骨折、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挫裂伤、初发血肿、血浆PT、Fg、D-D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PIH组与非PIH组在伤后CT表现为SAH、挫裂伤、初发血肿以及D-D与PIH的发生密切相关(P<0.01).结论 对于受伤后早期(2 h内)即行首次头颅CT检查的患者,如果首次CT表现为SAH、挫裂伤、初发血肿合并D-D含量升高,应进行更早的连续CT扫描以期早期发现PIH.

  • 锁定钢板与肩关节置换治疗复杂性肱骨近端骨折

    作者:蒋电明;赵增辉

    随着社会老龄化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肱骨近端骨折尤其是粉碎骨折的发生率在逐年增加.老年人骨质疏松骨折后治疗难度大,功能恢复不够理想.近年来,手术技术、内固定材料和人工关节假体的进展,锁定钢板和肩关节置换治疗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都获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

  • 肋骨骨折的诊疗进展

    作者:徐志飞;孙居仙

    随着意外伤害特别是交通事故的逐渐增多,胸部创伤的发生率也逐年增高.胸部创伤中以肋骨骨折为常见,约占所有胸部创伤的50%~80%.而肋骨骨折又以单根肋骨骨折为常见,对于此类肋骨骨折如无并发症一般不需特殊处理.

  • 脊柱脊髓开放性损伤15例

    作者:康建平;李骏;叶飞;冯大雄

    目的 探讨脊柱脊髓开放性损伤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 15例脊柱脊髓开放损伤患者,男14例,女1例;年龄15~46岁,平均23岁.损伤部位:颈脊髓2例,胸脊髓11例,腰脊髓2例.刀刺伤12例,火器伤2例,木棍刺伤1例.术前按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SIA)分级:A级1例,B级2例,C级7例,D级4例,E级1例.4例伤口内有异物存留,合并棘突骨折3例,椎板骨折8例,椎体骨折5例.15例均行急诊手术清创,根据损伤具体情况,行椎管探查、血肿清除、异物取出术.结果 术后发生脑脊液漏2例;1例术后伤口感染,无脊髓感染;5例术后神经功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术后ASIA分级:A级1例,B级0例,C级3例,D级10例,E级1例.结论 脊柱脊髓开放性损伤需在充分地术前准备下急诊手术治疗,术前应了解是否有异物存留,手术探查减压,有利于脊髓功能的恢复,减少污染、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

  • 复杂性枢椎骨折合并相邻节段不稳的外科治疗

    作者:王雷;刘诚祎;田纪伟;赵庆华;董双海;夏天;袁文

    目的 探讨复杂枢椎骨折合并相邻节段不稳的临床、影像学特点,提供合理的手术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分析手术治疗且资料完整的21例枢椎骨折患者,男14例,女7例;平均年龄34岁.根据枢椎骨折的类型及其相邻寰枢关节、C2/3椎间的稳定情况,分别采用以下手术方式:(1)前路C2/3椎间盘切除及植骨、颈前路钢板固定;(2)齿状突螺钉固定;(3)后路C1~2椎弓根、颈椎侧块螺钉固定或联合前后路手术,稳定上颈椎.结果 21例全部获得6~36个月随访(平均12个月),术后佩戴颈围3个月,3个月均获得骨性融合,颈椎伸屈侧位片显示颈椎稳定,无内固定松动、脱出及断裂,无椎动脉损伤、神经损伤、脑脊液漏及切口感染等手术并发症.5例脊髓损伤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对于枢椎骨折,在确定骨折的类型及准确判断相邻寰枢关节、C2/3稳定性受破坏程度的基础上,通过手术治疗,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 寰枢椎后路三种组合固定技术治疗寰枢关节不稳的临床评估

    作者:徐荣明;胡勇;马维虎;顾勇杰

    目的 评估寰枢椎后路三种组合固定技术治疗C1~2不稳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 2002年8月至2008年3月,采用不同方法治疗寰枢关节不稳68例.(1)采用寰枢椎后路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32例,其中AndersonⅡ型齿状突骨折20例(陈旧骨折7例,新鲜骨折13例),Ⅲ型新鲜齿状突骨折6例,寰椎横韧带断裂4例,先天性游离齿突并寰枢椎不稳2例;(2)采用经寰椎后弓椎弓根螺钉联合枢椎椎板螺钉固定治疗20例,其中AndersonⅡ型齿状突骨折伴寰枢关节向后脱位8例,向前脱位4例,齿状突骨折不愈合2例,Ⅲ型齿状突骨折伴寰枢关节不稳3例,寰枢关节前脱位伴横韧带断裂3例;(3)对16例创伤性寰枢椎不稳经牵引已达复位的可复型及经口前路松解后牵引复位的难复型寰枢椎脱位患者,采用经颈后路Apofix椎板夹和C1~2关节突螺钉内固定联合自体髂骨植骨治疗.结果 (1)采用寰枢椎后路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32例患者共置入寰枢椎椎弓根螺钉120枚,其中有3例在置入寰椎椎弓根螺钉时,因后弓细小发生破裂,改用寰椎侧块固定.术中无一例发生脊髓和椎动脉损伤.术后CT显示2例一侧枢椎椎弓根螺钉部分进入椎动脉孔,另1例枢椎螺钉偏内致椎弓根内侧皮质破裂,均无症状,未发现与螺钉有关的神经血管损伤并发症.32例患者均获随访6~42个月,平均26个月.术后JOA评分13.2~16.8分,平均14.8分.无内固定松动或断钉现象,均已达到骨性融合.(2)采用寰椎经后弓椎弓根螺钉联合枢椎椎板螺钉固定治疗20例患者共置入枢椎椎板螺钉32枚,枢椎椎板螺钉位于椎板中,无偏斜.术中无一例发生脊髓和椎动脉损伤.20例随访6~14个月,平均11.2个月.术后X线片未见明显颈椎不稳、无内固定松动或断钉现象,均获得了良好的骨性愈合.(3)16例难复型寰枢椎脱位患者症状均有所改善,无神经症状加重表现.无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16例随访8~26个月,平均16个月,所有患者在3~6个月均获得骨性融合.术后脊髓功能改善优5例,良8例,有效2例,无变化1例,无加重患者.内置物无松动、断裂.结论 寰枢椎后路三种组合固定技术是治疗上颈椎疾患的有效方法,具有固定牢固、固定节段短和三维固定的优点,在临床应用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组合固定.

  • 合并胃破裂、膈肌破裂的多发伤延误治疗一例

    作者:罗汝斌;张茂

    胃破裂在多发伤中发生率为0.02%~1.7%,往往伴有多个脏器同时损伤.胃破裂同时伴有膈肌破裂更少见,笔者成功救治1例该类患者.现报告如下.1 病历资料患者女,64岁,从4 m高处坠落,左侧肢体及左上腹部着地致左肩部、左胸部疼痛,无昏迷.即送当地医院救治,体检:左季肋区压痛明显,腹平软,左上肢肿胀,左下肢外旋畸形.

  • 记忆合金肋骨接骨板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58例

    作者:潘禹辰;唐开维;罗爱国;朱中权;轩永波;谭典模

    肋骨骨折是十分常见的胸部闭合性损伤,常合并肺挫伤、血气胸、失血性休克等,严重的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常合并反常呼吸、纵隔摆动等.传统的治疗方案多采用胸带加压包扎或牵引固定肋骨骨折,但止痛及稳定胸廓效果差,易发生肋骨断端错位、内陷甚至造成胸腔腹腔内脏器的损伤和呼吸道并发症.

  • 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外伤性支气管断裂诊断中的作用

    作者:于武江;陈小波;颜志红;万云飞

    支气管损伤较少见,早期正确的诊断对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及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1-3].笔者收集外伤性支气管断裂患者10例,分析其影像学资料,讨论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其诊断价值.

  • 高速公路儿童腹部交通伤的临床特点及救治

    作者:晋云;罗丁

    道路交通伤害日益成为危害健康的一个全球公共卫生问题.据WHO统计,在5~29岁的青少年及儿童中,道路交通伤害是全球的第二大死因[1].而儿童体型小、认知能力不完全、防护能力差的特点导致高速公路交通伤已成为其意外伤害的主要原因,其中以腹腔内实质性脏器损伤为多见[2,3].

  • 单纯腹部外伤术后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李晓航;张佳林;王凤山;刘树荣;宋少伟;刘永锋

    目的 探讨单纯腹部外伤术后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的有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我院2003年1月-2008年5月间单纯腹部外伤行急诊手术后发生ARF的20例患者作为病例组,从同期单纯腹部外伤急诊手术后未发生ARF的患者中选取68例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包括各组患者年龄、性别、损伤类型、损伤器官数目、输血量、腹内压、腹腔感染、休克及手术时机等相关因素,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确定单纯腹部外伤术后发生ARF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间围术期输血量(>1 600 ml)、手术时机(外伤后至手术的间隔时间>12 h)、术前休克持续时间(>6 h)、术后腹腔感染及腹内高压(>12 mm Hg)的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这五项指标均是单纯腹部外伤术后发生ARF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围术期大量输血、手术延迟、术前长时间休克及术后出现腹腔感染或腹内高压是单纯腹部外伤术后发生ARF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医师需要重视这些因素,采取有效措施预防ARF的发生.

  • 急诊床旁超声在腹部脏器闭合性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惠萍;刘燕;尹毅

    目的 探讨急诊床旁超声检查对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便携式超声仪对184例外伤患者行急诊床旁超声检查,观察腹部脏器声像图有无异常改变,并重视观察腹腔内有无游离液体及气体.结果 超声诊断总符合率91.8%(169/184),其中单脏器损伤156例,符合率95.5%(149/156),多脏器损伤28例,符合率71.4%(20/28),漏诊21例,误诊3例,漏、误诊率13%(24/184).手术治疗119例;保守治疗65例,经CT、MRI检查及临床保守治疗证实.结论 急诊床旁超声检查对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符合率高,为临床提供迅速、可靠的诊断信息.

  • 蛋白胶-罂粟碱复合物在肉芽创面刃厚植皮术中的疗效观察

    作者:李栋梁;朱玉

    刃厚皮移植是临床上治疗烧伤残余创面的常用方法.而皮片下积血导致皮片坏死和术后皮片挛缩继发功能障碍是该手术常见的并发症.我科于2008年3月-2009年3月对比观察了肉芽创面清创后使用纤维蛋白胶-罂粟碱复合物并游离移植刃厚皮的成活率及皮片挛缩情况.现报告如下.

  • 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损伤六例

    作者:黄义明;彭彬;李伟;辛大平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以其"微创、高效",已被临床广泛应用,但由于胆囊疾病的发生率增加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普及,致胆道损伤患者逐渐增多[1].我院2001年1月-2009年12月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2 048例,致胆道损伤6例.

  • 儿童外伤性前房积血48例

    作者:何亚仙;黄慧慧;董秀丽

    外伤性前房积血是眼球挫伤常见的表现,虽然大部分前房积血能够吸收完全,但伤后近期和远期仍可发生一些并发症,威胁视力[1].儿童由于秉性爱动,玩耍打闹中容易伤及眼部.笔者对我院近两年收治的48例外伤性前房积血患儿进行回顾性总结,现报告如下.

  • 影响驾驶员驾驶适性的社会心理因素分析

    作者:欧颖;蒙华庆;覃青;邱海棠;罗庆华;李楠;陈品红;傅一笑

    目的 探讨影响驾驶员驾驶适性的相关社会心理因素.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抽取870名机动车驾驶员,剔除肇事1~2次的驾驶员,终选出620名符合研究条件的驾驶员,分为肇事组和非肇事组.采用一般人口学资料、生活事件量表、90项症状自评量表及艾森克人格问卷对其进行测试,并运用t检验和Fisher判别分析进行分析并建立驾驶适性判别函数.结果 肇事组驾驶员正性生活事件、负性生活事件、家庭事件、工作事件、社交事件因子分别为9.62±11.36,4.67±6.25,34.53±30.01,6.38±10.15,24.05±23.09,6.48±9.43,16.78±17.12,3.96±6.55,2.82±5.07,2.02±5.43,均高于非肇事组驾驶员(P<0.01).肇事组驾驶员的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均高于非肇事组驾驶员(P<0.01).艾森克个性问卷测评中肇事组驾驶员N、P维度分(56.32±8.77,5.22±10.43)均高于非肇事驾驶员(45.23±8.06,48.31±9.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isher判别方程:F肇事组=0.258×X6+0.119×X9+0.637×X17+0.043×X5-7.476,F非肇事组=0.137×X6-1.000×X9+1.423×X17+0.003 ×X5-2.601.回代验证的判别总正确率为88.3%,前瞻性判别总正确率为88.0%.结论 强迫、焦虑、情绪、负性事件与驾驶适性有显著的相关性.判别函数正确率高,对驾驶员选拔有重要意义,对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有重要作用.

  • 一般交通事故预测中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的建立及效果评价

    作者:张路;熊鸿燕;张胜;饶中林;黄国容;邱俊;周继红;张良;李阳;李国灵;袁丹凤

    目的 建立预测一般交通事故的自回归滑动平均(auto regression moving average,ARMA)模型,观察其时间序列展示特征与发生频数的分布差异,为探索稳定、准确的交通事故预测模型奠定基础.方法 从重庆市道路交通管理局收集重庆市某城市发展新区2000-2006年的一般交通事故登记信息,采用流行病学描述性研究方法,对该区交通事故月分布规律进行分析,建立ARMA模型并进行回顾和前瞻性预测,分析并比较预测数据.结果 从不同月份的分布特征看,该区一般交通事故发生频数有一定周期规律;建立的以月为单位的一般交通事故发生频数的ARMA预测模性预测值与实际值的符合率基本稳定在80%以上.结论 ARMA模型可以用于一般交通事故发生频数的时间序列指标预测,并且其短期预测的精度优于长期预测.

  • 酒后驾车

    作者:王正国

    2009年12月,我国公安部联合多家网站就进一步改善交通环境征求群众意见,数万名网民表达了对危险交通行为的意见,在列出的近20种危险交通行为中,有近七成群众认为酒后驾车危险,位居危险驾驶行为之首[1].

中华创伤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03 04 05 06
1994 06
1990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