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创伤杂志

中华创伤

中华创伤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 중화창상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4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8050
  • 国内刊号: 50-1098/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78-83
  • 曾用名: 创伤杂志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创伤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重庆
  • 主编: 王正国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股骨颈骨折术后继发股骨头坏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梁凡;彭昊;胡巍;邓明

    目的 探讨股骨颈骨折术后发生股骨头坏死的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采用内固定治疗的股骨颈骨折246例患者(246髋).其中男111例,女135例;年龄19~ 59岁.致伤原因:交通伤101例,坠落伤79例,跌伤66例.选择性别、骨折类型、术前牵引、伤后至手术时间、复位方式、复位质量、下地负重时间、内固定取出等8个因素,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股骨颈骨折术后发生股骨头坏死的危险因素. 结果 随访时间1~13年,平均7.5年.246例股骨颈骨折中,共38例(15.4%)发生股骨头坏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骨折类型(95% CI-3.41~-2.43,P<0.01)、术前牵引(95% CI-3.77 ~-0.6,P<0.05)及复位质量(95% CI-3.33 ~-0.94,P<0.01)是导致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发生继发股骨头坏死的危险因素. 结论 骨折类型、术前牵引及复位质量是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发生继发股骨头坏死的独立预测因素.

  • 超声定位克氏针辅助复位治疗难复型股骨颈骨折

    作者:许新忠;荆珏华;张积森;徐春归;赵耀;叶曙明;方望;余水生;徐又佳

    目的 探讨超声定位克氏针辅助复位治疗难复型股骨颈骨折的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 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21例难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其中男13例,女8例;年龄23 ~60岁,平均41.5岁.致伤原因:交通伤9例,摔伤7例,坠落伤5例.骨折按Garden分型:Ⅱ型4例,Ⅲ型11例,Ⅳ型6例.先将患者置于牵引手术床,患肢牵引闭合复位,3次难以复位者,超声定位股动静脉、股神经在髋部的体表走行并标记,后将2枚克氏针置于股动脉、股神经的体表标记线上,透视下明确股动静脉和股神经与股骨头的位置关系.术后常规复查克氏针进钉部位,常规检查股神经支配区感觉运动功能和股前外侧皮神经支配区感觉功能.根据Garden指数评价股骨颈骨折复位质量.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 结果 所有患者获得随访6~ 28个月,平均18个月.21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均达到满意复位.术中未发生股动静脉、股神经、股前外侧皮神经损伤,超声检查未见一例局部血肿形成患者,术后股神经支配区感觉运动功能正常,股前外侧皮神经支配区浅感觉正常.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根据Garden指数评价,14例达到Ⅰ级复位,7例达到Ⅱ级复位.Harris评分:优14例,良6例,差1例,优良率为95%.1例出现股骨头坏死,给予全髋关节置换,余未见螺钉移位或内固定松动. 结论 超声定位克氏针辅助复位治疗难复性股骨颈骨折设备简单,可重复性强,安全有效,可减少医源性损伤.

  • 缺氧诱导因子-1α对创伤性脑损伤大鼠炎性反应和血管生成因子表达的影响

    作者:靳春杰;方贵龙;权伟;江荣才;张建宁

    目的 探讨大鼠创伤性脑损伤(TBI)后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对神经血管的保护作用. 方法 液压打击仪建立大鼠TBI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600只大鼠分为假手术组、TBI组、TBI+ HIF-1α沉默表达组及TBI+对照病毒颗粒组,每组150只.TBI组利用液压打击造成大鼠脑组织脑挫裂伤模型;假手术组只开颅不进行打击;HIF-α沉默表达组打击前24h注射携带HIF-α沉默基因的病毒颗粒;对照病毒颗粒组打击前24h注射未携带HIF-α沉默基因的病毒颗粒.TBI后3,7,14d观察:(1)HE染色观察TBI脑组织损伤水肿面积和损伤区形态结构变化;(2) 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血管内皮细胞标记物(vWF)和HIF-1 α的表达变化;(3)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外周血及脑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核因子-κB(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变化;(4)使用改良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对大鼠的神经功能变化进行动态评估. 结果 (1)HE染色:HIF-1沉默组脑组织损伤水肿面积伤后3~14 d均大于TBI组(P<0.05).(2)Western blot检测:与假手术组、对照病毒颗粒组比较,TBI组HIF-1α表达逐渐升高,至伤后7,14 d水平仍较高(P<0.05);与TBI组比较,HIF-1α沉默组3个时相点vWF表达均降低(P<0.05),抑制血管形成.(3) ELISA法检测:与TBI组比较,HIF-1α沉默组VEGF显著降低(P<0.05),而TNF-α、IL-6、NF-κB均表达升高(P<0.05),MMP-9在7~14 d表达亦升高(P<0.05).(4) mNSS评分:与TBI组比较,HIF-1 α沉默组7~1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TBI后大鼠HIF-1α高表达,利于血管形成和抑制炎性反应相关因子表达,从而减轻脑水肿和脑损伤.促HIF-1 α表达可能为改善TBI后神经血管损伤提供新的手段.

  • 他克莫司通过活化T细胞核因子c1促进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神经功能修复的作用

    作者:徐立霞;武俏丽;温晓昶;黄慧玲;蔡英;范维佳;杨柳;李庆国

    目的 探讨他克莫司通过调节活化T细胞核因子(NFAT)c1促进大鼠创伤性脑损伤(TBI)后神经功能修复的作用. 方法 选择90只SD大鼠,利用液压打击制作大鼠中度TBI模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假手术组、TBI组和他克莫司治疗组.假手术组只接受开颅手术并连续7d腹腔注射等体积0.9%等渗盐水;TBI组连续7d腹腔注射等体积0.9%等渗盐水;他克莫司组连续7d腹腔注射等体积他克莫司(1 mg/kg).利用改良神经功能评分(mNSS)和水通道蛋白(AQP4) mRNA表达评价神经功能损伤程度.TBI后1,7,14 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和RT-PCR检测白细胞介素-2(IL-2)、γ干扰素(IFN-γ)蛋白和mRNA表达,RT-PCR、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检测钙调神经磷酸酶(CaN)和NFATc1信号通路活化情况. 结果 mNSS结果显示,他克莫司治疗组在TBI后1,7,14 d得分显著低于TBI组(P<0.05),但仍高于假手术组.RT-PCR结果显示,TBI后1d他克莫司治疗组AQP4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但仍高于假手术组.ELISA和RT-PCR结果显示,与TBI组比较,他克莫司治疗组在各时相点IL-2和IFN-γ的mRNA表达水平和蛋白含量均降低,尤以1d降低为显著(P<0.05).RT-PCR和Westernblot结果显示,与TBI组比较,他克莫司治疗组TBI后CaN的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P<0.05).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TBI后7d胞浆中NFATc1显著入核;与TBI组比较,他克莫司治疗组TBI胞浆中NFATc-1的蛋白入核受到抑制(P<0.05). 结论他克莫司通过调节N FATc1来抑制炎症反应,减轻中度TBI后脑水肿程度,促进神经功能修复.

  • 活性因子对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作者:任登鹏;李晓红;涂悦;孙洪涛;王景景;王丽娜;陈翀;栾佐;张赛

    目的 探讨活性因子对大鼠创伤性脑损伤(TBI)后海马齿状回颗粒下区神经干细胞(NSCs)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方法 将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只暴露硬脑膜,不接受液压冲击)、活性因子组(假手术大鼠给予活性因子治疗)、TBI组[采用液压冲击仪(2.5 arm)建立大鼠单侧重型TBI模型]和TBI+活性因子组(TBI后即刻对侧脑室穿刺并注射活性因子治疗),每组10只大鼠.TBI后7d,40 g/L多聚甲醛灌流取材切片或断头取损伤侧海马匀浆,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海马齿状回颗粒下区溴化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和神经元核抗原(NeuN)的表达,选用连续5张切片进行阳性细胞计数,采用Western blot检测海马区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蛋白的表达量. 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TBI组伤后7d海马齿状回颗粒下区BrdU+和NeuN+细胞数显著增加(P<0.05).与TBI组比较,TBI+活性因子组BrdU+和NeuN+细胞明显增加[(207.7±22.5):(115.9±13.3)](P<0.05).而假手术组和活性因子组BrdU+和NeuN+细胞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TBI组伤后7d海马区NF-κBp65表达增强,而TBI+活性因子组减弱[(0.81±0.09):(1.46±0.13)](P<0.05),但假手术组和活性因子组海马区NF-κBp65表达无明显变化. 结论 活性因子可促进大鼠TBI后海马齿状回颗粒下区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和神经元分化,可能与激发神经元生成及降低TBI后海马区NF-κBp65的表达有关.

  • 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髋部骨折预后影响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晓伟;孙天胜;刘智;张建政;李连华

    髋部骨折好发于老年患者,多为骨质疏松性骨折,轻微外力即可导致骨折.对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无明显手术禁忌证,均选择手术治疗[1-3].但此类患者年龄大,基础疾病多,术后致死、致残率很高[4-5].目前认为,髋部骨折患者预后差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高龄、合并症、治疗方式等[6-8].麻醉方式分为局部麻醉和全身麻醉.局部麻醉通过鞘内注射或硬膜外注射麻醉药物,达到止痛作用,患者可以保持清醒状态,也可以给予药物镇静,术后止痛时间长,能够避免很多不良反应.全身麻醉包括吸入气体或完全静脉麻醉,机体处于无意识状态,无任何知觉,可以提供很好的术中麻醉及止痛效果.两种麻醉方式均已在老年髋部骨折中应用多年,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9].但目前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麻醉方式的选择,争议比较大.

    关键词:
  • 颅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脑内积液二例

    作者:贺军华;张新文;吴晔;林亦海;李晨昊;金心

    去骨瓣减压术是颅脑外伤的经典治疗方法,可有效降低死亡率.但是该方法仍然存在并发症,其中硬膜下积液是常见的并发症[1-2],而脑内积液则少有报道.笔者报告2例去骨瓣减压术后脑内积液患者,探讨其特点和治疗方法.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 成人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疗效的Meta分析

    作者:徐斌;郑晓梅;周冲;刘学良;黄浩;官明;陈礼刚;刘亮

    目的 比较手术与非手术治疗成人外伤性硬膜下积液(TSE)的疗效及预后.方法 全面检索1985-2015年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协作网收录的文献,按照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根据Jadad量表和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严格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利用RevMan 5.2软件对纳入的研究采用Meta进行分析,比较手术组与非手术组在近期治愈率、近期有效率、近期无效率、近期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发生率、近期病死率和远期治愈率、远期CSDH发生率方面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并进行偏倚分析. 结果 共纳入9篇文献,共824例患者.手术组与非手术在近期治愈率(OR=2.39,95%CI0.72 ~7.88,P>0.05)、近期无效率(OR=0.85,95%CI0.12~6.01,P>0.05)、近期CSDH发生率(0R=0.79,95% CI0.35 ~1.76,P>0.05)、近期病死率(OR =2.88,95%CI0.13 ~61.55,P>0.05)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近期有效率(OR=0.20,95% CI 0.06 ~0.64,P<0.01)、远期治愈率(OR =0.32,95% CI 0.14~0.71,P<0.01)、远期CSDH发生率(OR =3.14,95% CI 1.42 ~ 6.97,P<0.01)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研究远期结局时纳入的研究不存在发表偏倚. 结论 对于TSE患者,手术治疗的近期有效率、远期治愈率明显优于非手术治疗,且远期CSDH的发生率手术治疗也明显低于非手术治疗.

  •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影像学诊断

    作者:权正学;郝杰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因骨量减少、骨微细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和骨强度下降,而易发生骨折的全身代谢性疾病[1].脊柱、髋部、桡骨远端等为好发部位,其中以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在临床上为常见,占1/3以上.骨折后患者出现腰背部疼痛、脊柱后凸畸形等一系列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这种类型的骨折愈合缓慢,外科治疗难度较大,而且发生再骨折的风险高,致残率和致死率高[2].

    关键词:
  • 脑外伤后癫痫出现GRIN2C基因错义突变一例

    作者:徐祖才;黄浩;徐平;杨樟;徐忠祥

    癫痫是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其按病因可分为特发性、继发性及隐源性.至今对癫痫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但遗传因素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一定作用,特别是有些特发性癫痫相关基因定位和基因克隆,在阐述基因缺陷和其发病机制相关性方面也有较多进展[1].然而,与遗传相关联的基因突变研究主要集中在特发性癫痫患者中.笔者介绍1例脑外伤后继发性癫痫患者出现GRIN2C基因错义突变.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 儿童与成人腓动脉穿支筋膜蒂皮瓣修复小腿不同部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比较

    作者:王璋斌;董忠根;武文臣;刘立宏;魏建伟;罗顺红

    目的 比较儿童与成人腓动脉穿支筋膜蒂皮瓣的修复小腿不同部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4月-2011年2月收治的165例远端蒂腓动脉穿支筋膜蒂皮瓣患者资料,其中男125例,女40例;年龄3~78岁.根据患者年龄将患者分为儿童组(年龄<14岁,50例)和成人组(年龄≥17岁,115例).两组均通过顺逆结合法切取皮瓣,比较两组皮瓣并发症及其影响因素(包括性别、缺损部位、伤因、旋转点及近端位置).随访超过12个月患者,比较皮瓣修复效果、皮瓣供区并发症及肢体肿胀情况. 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2周~ 72个月.儿童组皮瓣部分坏死率(14%)、边缘坏死率(4%)及总并发症率(18%)均稍高于成人组相应指标(11.3%、1.7%及13.0%),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构成比、旋转点位置及近端位置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组缺损部位位于小腿下段前方的构成比低于成人组,而位于跟腱、踝区的构成比高于成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组轮辐伤的构成比高于成人组,而砸压伤、运动伤的构成比均低于成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皮瓣修复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组皮瓣供区瘢痕增生及皮肤瘙痒发病率显著高于成人组,但下肢早期肿胀发生率显著低于成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儿童与成人腓动脉穿支筋膜蒂皮瓣的成活可靠性及修复效果均较好.儿童较成人易发生腓动脉穿支筋膜蒂皮瓣供区瘢痕增生及皮肤瘙痒.

  • 创伤性硬膜下血肿继发硬膜下及脑内脓肿一例

    作者:刘学友;董辉;杨朝华

    硬膜下脓肿发病率低,病死率高,正确的诊断和及时有效的治疗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笔者报告1例创伤性硬膜下血肿继发脓肿的诊治经验,讨论硬膜下脓肿的发病原因、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案,以期提高诊治水平.1病历资料1.1一般资料患者男,43岁,因“外伤后头痛18 d,突发意识不清12h”于2015年9月27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8d不慎滑倒,枕部着地,伤后自感头痛,无昏迷、呕吐、抽搐、耳鼻流血等症状,未予诊治.14 d前出现发热,体温高39.0℃,无恶心、呕吐、抽搐等症状,遂至当地医院就诊,查头颅CT示右额顶硬膜下血肿(图1),给予抗感染等对症治疗,体温下降至正常,但头痛仍无好转.

    关键词:
  • 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高粘度骨水泥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的疗效

    作者:刘佰易;殷翔;刘瑶瑶;刘鹏;赵建华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联合高粘度骨水泥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疗效. 方法 收集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应用PVP联合高粘度骨水泥治疗的重度胸腰椎OVCF患者176例,其中男61例,女115例;年龄58~78岁;平均67.7岁.致伤原因:跌伤94例,扭伤31例,无明显诱因51例.共累及204个椎体,其中T1023椎,T1122椎,T1249椎,L143椎,L2 29椎,椎体后壁破坏38椎,椎体高度压缩均大于2/3.比较手术前后受伤椎体高度、后凸Cobb角、视觉模拟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变化情况,观察骨水泥灌注和渗漏及其他并发症. 结果 64例患者出现骨水泥渗漏情况,渗漏率为36.3%,其中椎旁静脉渗漏7例,椎间隙渗漏38例,椎前软组织渗漏19例.5例患者患者腰背部疼痛部分缓解,4例患者注入骨水泥后5 min出现下肢烧灼感,10 min后缓解,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明显脊髓神经压迫或受损症状及体征、硬膜外血肿、肺部感染、肺栓塞、褥疮等并发症,无心脑血管意外发生.患者术后ODI [(31.73±7.98)%]及VAS评分[(2.33±0.91)分]均优于术前[(75.40±8.17)%、(7.23±0.88)分](P<0.05). 结论 PVP中使用高粘度骨水泥能显著缓解疼痛和改善运动功能,是治疗重度OVCF的有效方法.

  • 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重度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作者:高速;葛胜辉;权正学;唐可;张圆

    目的 探讨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重度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2015年5月收治的重度OVCF患者21例,其中男9例,女12例;年龄50 ~78岁,平均68.8岁.损伤节段:T114例,T126例,L15例,L23例,L32例,L4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2~16d,平均7.5d.均采用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PVP治疗.术后通过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腰背部疼痛,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腰背部功能,胸腰椎侧位X线片评估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及伤椎Cobb角变化,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评分评估神经功能变化,同时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12 ~21个月[(15.7±2.9)个月].术后1周VAS评分为(2.9±1.1)分,ODI为(30.8±7.5)%,Cobb角为(21.5±7.3)°,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为(44.3±13.9)%,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末次随访时Cobb角为(23.4±7.7)°,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为(49.1±13.7)%,与术后1周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功能按ASIA分级标准,术前8例合并有神经功能损伤的患者,至末次随访时均有1~2级恢复.术后骨水泥渗漏7例,均无脊髓压迫症状.末次随访时无断钉断棒现象. 结论 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PVP不仅能恢复伤椎高度和强度,有效矫正后凸畸形,还能缓解腰背部疼痛,改善脊柱功能,是治疗重度胸腰椎OVCF的安全、可靠和有效的方法.

  • 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严重程度评分分型系统的可靠性研究

    作者:许正伟;贺宝荣;刘团江;郭华;郝定均

    目的 分析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OVCF)严重程度评分分型系统(TLOFS)的可重复性信度,为指导胸腰椎OVCF的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 根据我院制定的TLOFS,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320例胸腰椎OVCF患者进行评估,其中男107例,女213例;年龄52 ~ 90岁,平均63.7岁.均以腰背痛为主诉就诊.TLOFS≤3分21例和TLOFS=4分17例采用非手术治疗.TLOFS=4分23例和≥5分259例采用手术治疗.以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疼痛缓解情况.检验TLOFS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可重复性信度及内容效度. 结果 TLOFS亚类(伤椎形态学改变、伤椎MRI表现、骨密度、和临床表现、治疗推荐)及总分评定的一致性信度Cronbach'sα系数位于较高和高度可靠性之间(0.76 ~0.94).TLOFS可重复性信度检验显示,Kappa系数也位于较高和高度可靠性之间(0.84 ~0.95).全部项目的平均内容效度指数为0.916.所有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VAS由术前的(7.8±2.1)分恢复到末次随访时的(1.3±0.7)分.TLOFS的诊断准确率为95.7%,敏感度为87.6%,特异度为96.5%. 结论 TLOFS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使用简单,评估较全面和准确,可以有效指导胸腰椎OVCF的治疗.

  • 椎体支架联合可吸收骨水泥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

    作者:贾崇哲;贾璞;陈浩;包利;冯飞;刘青山;杨阳;唐海

    目的 分析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中运用椎体支架联合可吸收骨水泥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效果. 方法 前瞻性研究2014年1月-2016年1月应用椎体支架联合可吸收骨水泥治疗OVCF患者.比较术前、术后3d、3、6个月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椎体高度恢复情况、椎体后凸Cobb角的变化及其并发症.结果 共纳入15例患者,其中男8例,女7例;年龄51~83岁,平均68.6岁,均完成6个月随访.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VAS评分由术前(7.67±0.62)分改善至术后3d的(2.60 ±0.63)分,术后3个月的(2.00 ±0.65)分,术后6个月的(1.26±0.80)分;ODI由术前(55.62±6.14)%改善至术后3d的(30.84±2.70)%,术后3个月的(21.88±2.42)%,术后6个月的(17.07±2.82)%.术后3d、3个月、6个月与术前比较,VAS评分和ODI显著降低(P均<0.05).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2.50 ±0.48) cm恢复为术后3d的(2.59 ±0.49)cm,术后6个月的(2.60±0.50)cm.椎体中部高度由术前(2.27 ±0.38)cm恢复为术后3d的(2.33±0.38) cm,术后6个月的(2.35±0.38) cm.椎体后缘高度由术前(3.09±0.48)cm恢复为术后3d的(3.14±0.46)cm,术后6个月的(3.18±0.50) cm.术后椎体前缘、中部高度较术前均有所恢复(P<0.05),且高度在3d、6个月时丢失不明显(P>0.05);术后椎体后缘高度较术前恢复不明显(P>0.05).Cobb角术前为(8.93±6.58).,恢复为术后3d的(8.03±6.02)°,术后3个月的(8.06±6.08).,术后6个月的(7.93±6.09).,术后Cobb角较术前有所改善(P均<0.05),且随访期间Cobb角变化不明显(P>0.05). 结论 PKP术中椎体支架联合可吸收骨水泥治疗OVCF可改善和维持椎体前缘、中部高度及Cobb角,早期随访效果满意.

  •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椎体成形术后再骨折的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覃裕;邱冰;朱思刚;罗春山;陈黔;宋红;王大寿;潘奇;曹启辉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严重威胁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alplasty,PVP)是在微创医学发展进程不断推进下凭借其疗效佳、安全性好及并发症少等优点成为椎体压缩骨折临床治疗的首选方法[1].PVP在取得良好效果的同时,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术后椎体再骨折成为制约PVP疗效的重要原因,也成为威胁患者远期预后的主要因素[2].目前报道的影响因素主要集中在骨质疏松、抗骨质疏松治疗、椎体生物力学改变、骨水泥材料、骨水泥量、骨水泥渗漏、椎体畸形等方面[3].

    关键词:
  • 核素骨显像和MRI定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责任椎体的价值

    作者:康荘;唐可;肖艳;赵郭盛;权正学;张圆

    目的 比较核素骨显像和MRI两种方法定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患者中责任椎体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5月-2015年12月收治的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的OVCF患者25例,其中男4例,女21例;年龄63 ~ 87岁,平均(73.3±6.2)岁.椎体分布:T4 2个、T5 3个、T6 2个、T7 2个、T8 5个、T9 3个、T10 3个、T11 7个、T12 9个、L1 11个、L2 10个、L3 2个、L4 5个、L5 1个.入院后常规行X片、骨密度、MRI和核素骨显像检查,术前和术后ld评价患者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差异. 结果 本组25例患者(64个椎体)被纳入研究,其中MRI提示36个椎体存在OVCF,核素骨显像提示40个椎体存在OVCF,将两者行Kappa检验,两者有较高一致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特异度为96.6%,准确度为98.4%,均高于核素骨显像(分别为82.8%,92.2%).结论 在定位OVCF方面,核素骨显像和MRI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但MRI有更高的准确度和特异度,在不宜使用MRI的情况下可以用核素骨显像替代MRI.

  • 儿童创面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及其与抗生素使用强度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龚映;王晨;傅跃先

    目的 探讨儿童创面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与抗生素使用的相关性,指导临床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40例患儿创面的临床资料,其中男97例,女43例;年龄(5.4±2.6)岁.致伤原因均为交通伤.分析创面细菌分布情况及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情况.根据对亚胺培南是否耐药,将铜绿假单胞菌培养阳性的患儿分为耐亚胺培南组(7例)及非耐亚胺培南组(20例),比较两组耐药情况及抗生素使用强度. 结果 纳入创面共检出64种病原体,其中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菌、表皮葡萄球菌的检出率居前5位;27例共58例次铜绿假单胞菌阳性菌株均对β-内酰胺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类及磺胺类耐药.耐亚胺培南组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64.7%)、美罗培南(100%)、头孢他啶(64.7%)及哌拉西林(76.5%)的耐药率均高出非耐亚胺培南组40% (P <0.05);耐亚胺培南组、非耐亚胺培南组对氨曲南(76.5%、39.0%)、头孢吡肟(70.6%、29.3%)及庆大霉素(35.3%、17.1%)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耐亚胺培南组、非耐亚胺培南组各种抗生素的整体使用强度四分位分别为4.1(0.0 ~22.8)、7.8(0.9 ~2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儿童创面培养中检出的铜绿假单胞菌均为多重耐药菌株,应加强对儿童创伤创面细菌的监测,合理选用敏感抗生素,减少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菌株的产生.

中华创伤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03 04 05 06
1994 06
1990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