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创伤杂志

中华创伤

中华创伤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 중화창상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4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8050
  • 国内刊号: 50-1098/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78-83
  • 曾用名: 创伤杂志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创伤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重庆
  • 主编: 王正国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壳聚糖包衣加压硫酸钙片复合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修复兔节段性骨缺损

    作者:崔旭;张伯勋

    目的 比较不同方法 制备的硫酸钙片修复兔桡骨节段性骨缺损的效果. 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8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D组,造成左桡骨中段骨缺损,采用三种经不同方法 制备的硫酸钙片修复.A组:空白对照组;B组:加压方法 制备的硫酸钙组;C组:壳聚糖包衣的加压硫酸钙组;D组:壳聚糖包衣的复合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加压硫酸钙组.术后4,8,12周进行组织学检查和生物力学测试,实验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 D组、C组骨缺损愈合,而且前者优于后者;三点弯曲试验显示c组[(39.6±1.7)%]和D组[(47.5±2.1)%]实验侧与健侧抗弯曲强度比值高于A组((21.3±2.7)%]和B组[(23.6±3.3)%],而D组又高于C组(F=125.3,P<0.01). 结论 壳聚糖包衣的加压硫酸钙片降解时间与新骨形成时间趋于一致,而且抗压强度高,可以修复节段性骨缺损,复合dIBMP-2后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 携带自分泌运动因子基因的慢病毒载体转染大鼠成肌细胞

    作者:李任;金岚;田怡;牙祖蒙

    目的 探索高效、安全的自分泌运动因子(autocrine motility factor,AMF)基因转染方法 ,为携带AMF基因的成肌细胞移植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取SD大鼠胸肌,用组织块培养法原代培养成肌细胞,纯化、鉴定、扩增成肌细胞;构建携带AMF及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基因的猫免疫缺陷病毒(feline immuneddieiency vires,FIV)慢病毒载体;后者转染至成肌细胞;用荧光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EGFP以确定转染的阳性率;应用免疫组化方法 检测AMF的表达. 结果 经过2周的原代培养及纯化,可获得纯度为98%的成肌细胞,在转染复数(multiplieity ofinfection,MOI)为100时,可获得90.4%(P<0.01)的转染阳性率,而转染后的AMF基因能正常表达. 结论 组织块培养法适合成肌细胞的原代培养;FIV载体能以高转染率将AMF基因转至大鼠成肌细胞,并获得高效的表达.该方法 为一种较理想的AMF基因转染模式.

  • HA1077对骨髓间质干细胞促愈作用的影响

    作者:白晓东;刘贤华;柳晓杰;王佳哲;付小兵

    目的 探讨HA1077对骨髓间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促愈作用的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 (1)体外实验:体外分离培养大鼠BMSCs,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诱导组和HA1077组.对照组加入DMEIM完全培养液;诱导组:70%DMEM完全培养液+30%大鼠成纤维细胞上清液+含8 μg/L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的培养液;HA1077组:在诱导组培养液基础上加入终浓度为10 μmol/L的HA1077.取培养7 d的细胞,流式细胞检测CK19表达,细胞周期和核增殖抗原(PCNA)表达.(2)在体实验:按前述方法 制备兔BMSCs.取新西兰大耳白兔8只,在背部制备6个直径为3 cm的圆形皮肤缺损(每侧各3个),深至皮下.创面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创面应用等渗盐水;EGF对照组(B组):创面外用EGF,50 U/cm2;BMSCs治疗组(C组):除用EGF外,创面注射BMSCs细胞悬液1 ml,2×106/ml;BMSCs+HA1077治疗组(D组):除应用C组措施外,创面注射0.5 ml HA1077,浓度为20 μmol/L.伤后3,7,14 d计算愈合指数(WCI). 结果 (1)体外实验:诱导组CK19的阳性率为(11.13±2.14)%,HA1077组为(40.31±0.81)%,明显高于诱导组(P<0.01).HA1077组PCNA阳性率明显高于诱导组,细胞周期分析显示S期细胞数量多.(2)在体实验:D组伤后14 d的创面愈合指数为86.20±1.92,效果明显好于B组、C组和对照组. 结论 HA1077可以促进BMSCs细胞表达PCNA进入S期,进而分化表达CK19;在体表联合应用HA1077和BMSCs,可以明显促进创面愈合.

  • 术益纱作为肝创伤止血修复材料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高金伟;刘万顺;韩宝芹;常菁;杨艳;付辰炜

    目的 探讨术益纱作为肝组织创面止血修复材料的可行性. 方法 在鼠肝脏左叶制造敞开型创面(5 mm×3 mm ×2 mm),形成出血模型.实验组使用术益纱贴敷创面,对照组贴敷速即纱.记录各组止血时间和总出血量,定期对创面进行肉眼观察和行组织学检查,研究术益纱的溶血率、急性毒性和细胞毒性. 结果 术益纱溶血率为2.30%,大耐受量>0.48 g/kg,细胞毒性为0级;术益纱止血时间为(5.00±0.00)s,总出血量为(0.88±0.18)g/kg,优于速即纱(P<0.05);术益纱在14 d降解完全,创面在21 d完全愈合,效果明显优于速即纱. 结论 术益纱的溶血率、急性毒性和细胞毒性指标符合生物医用材料的要求,止血愈创效果显著,作用可能与其分子结构和黏附力有关.

  • 下尺桡关节的解剖学及生物力学研究进展

    作者:颜冰珊;尹望平;YAN Bing-shan;YIN Wang-ping

    下尺桡关节(distal radioulnar joint,DRUJ)是低等动物向高等动物进化的标志之一,是由单纯的韧带联合性负重关节进化成的高度灵活的滑膜关节.它使人手脑之间功能进一步协调,使之得以控制生存环境和使用工具[1].

  • 急性硬脑膜外血肿1871例

    作者:王培;任光阳;谢明祥;王玉玉;李刚;李毅;刘同华;犹春跃;肖顺武;张学军;代垠

    我院1994年1月-2007年6月间共收治急性外伤性硬脑膜外血肿1 871例,采用非手术、开颅清除血肿及钻孔置管尿激酶溶解引流等方法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 重型颅脑损伤4462例诊治分析

    作者:费舟;章翔;高大宽;刘卫平;李兵;付洛安;张剑宁;蒋晓帆;贺晓生;王彦刚

    目的 总结大宗重型创伤性脑损伤(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sTBI)患者的诊疗经过,以提高治愈率,减低残死率.方法 对1951年6月-2008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4 462例sTBI患者(GCS≤8分)的诊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3 298例(73.9%),女1 164例(26.1%);致伤原因常见为交通伤(1 583例,35.5%);闭合性损伤3 654例(81.9%),开放性损伤808例(18.1%);临床表现主要为意识障碍、瞳孔变化与生命体征改变等;1 158例(26.0%)有合并伤,1 356例(30.4%)有并发症.治疗方式包括急救、手术与非手术处理,尤其强调二次脑损伤的防治. 结果 手术治疗3 023例(67.7%),其中开颅血肿清除术856例,开颅血肿清除与去骨瓣减压2 167例,死亡540例(17.9%).非手术治疗1 439例(32.3%),死亡341例(23.7%).全部患者出院时COS评定结果 :良好2 462例(55.2%).中残508例(11.4%),重残339例(7.6%),植物生存272例(6.1%),死亡881例(19.7%). 结论 积极的诊断治疗、严格的诊疗制度与防治二次脑损伤是提高sTBI救治成功率,降低残、死率的关键.

    关键词: 脑损伤 重型 诊断 治疗
  • 大鼠轴索损伤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内Tau蛋白的表达

    作者:何朝晖;孙晓川;李峰;江涌;郑履平

    目的 观察大鼠轴索损伤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s)及少突胶质细胞(oligodendrocytes,OLs)内Tau蛋白表达的变化,探讨Tau蛋白与轴索损伤后病理变化的关系. 方法 光镜下观察正常对照组、单纯视神经牵拉伤组、单纯热应激处理组和热应激预处理牵拉伤组大鼠视神经、RGCs、OLs的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各组大鼠RGCs及OLs中Tau蛋白的表达情况. 结果 牵拉伤后视神经轴索、RGCs及OLs的形态发生明显的病理变化,热应激预处理再致伤后上述病理改变有显著改善.单纯牵拉伤可使RGCs及OLs中Tan蛋白的表达增加,单纯热应激处理后Tau蛋白的表达不受影响,热应激预处理后再致伤使Tau蛋白的表达明显减弱. 结论 神经元及神经胶质细胞共同参与了轴索损伤后的病理过程.Tau蛋白表达变化可能与迟发性轴索断裂及迟发性神经元凋亡有关.热应激能使Tau蛋白表达减弱和延后,减轻细胞骨架的损害.

  • 儿童外伤性后颅窝硬膜外血肿的诊治

    作者:周章明;王辉;曹刚;秦军;黄宽明;付锐;罗杰;涂汉军

    外伤性后颅窝硬膜外血肿(traumat-ic epidural hematomas of the posterior cra-nial fossa,TEDHPCF)占硬膜外血肿的2%~11% [1].儿童硬膜外血肿(EDH)大部分发生于幕上,而发生于后颅窝的EDH少见,但具有很高的死亡率,而EDH是儿童后颅窝血肿中常见的类型[2].

  • 重型颅脑损伤诊治的困惑

    作者:费舟;FEI Zhou

    随着国民经济高速发展,我国创伤性脑损伤(TBI)发生率逐年增高.无论平时还是战时,TBI都居创伤首位,是青壮年人群的首要死亡原因.

  • 体育运动致颈椎脊髓损伤的几个问题

    作者:贾连顺;JIA Lian-shun

    随着群众性健身体育运动和竞技体育的广泛开展,因缺乏科学训练和防护措施造成人体伤害时有发生,其中颈椎损伤也比较常见.医务人员包括专业医师,尤其创伤医学工作者对此应该有明确的认识.笔者对体育运动造成颈椎脊髓损伤紧急救治的问题进行探讨.

  • 过伸性颈椎损伤合并颈椎间盘撕裂伤的诊治

    作者:徐兆万;庄青山;葛吉玉;王炳武;隋国侠;冀旭斌

    目的 探讨过伸性颈髓损伤合并颈椎间盘撕裂伤的诊断和前路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过伸性颈髓损伤合并颈椎间盘撕裂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年龄分布、临床表现、X线和MRI表现、术中椎问盘损伤情况进行分析.均采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椎体间植骨和内固定术,依据术前、术后Frankel分级情况,ASIA运动功能评分(AMS)和改善率评价治疗效果. 结果 所有患者MRI、X线片均提示不同的病理改变,以椎前阴影增宽、椎前间隙增宽、椎间盘突出、脊髓压迫及水肿为突出特点.除1例Frankel A级患者神经功能无明显恢复外,其余患者术后均有1~3个等级的恢复.随访9~32个月,平均17.5个月.与入院时相比,术后2个月和末次随访时AMS明显增高,运动功能恢复率分别为44.9%和6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未见内置物松动、脱落或断裂等并发症,固定节段均获得骨件融合. 结论 MRI和X线检查是过伸性颈椎损伤合并椎间盘撕裂伤的重要诊断手段,一旦诊断明确应行颈椎前路手术治疗,可获得较理想的脊髓功能恢复.

  • 不同类型齿状突骨折的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评价

    作者:田纪伟;王雷;董双海;赵庆华;夏天;吴振凯;王震;TIAN Ji-wei;WANG Lei;DONG Shuang-hai;ZHAO Qing-hua;XIA Tian;WU Zhen-kai;WANG Zhen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齿状突骨折的相应治疗方法 及临床效果. 方法 对21例齿状突骨折患者根据Anderson-D'Alonzo分型进行分类,并予以不同方法 治疗:Ⅰ型骨折3例行枕颌带牵引+6周后头领胸石膏固定;Ⅱ型骨折13例行颅骨牵引复位后,齿状突中空螺钉固定;Ⅲ型骨折5例,行颅骨牵引复位后,1例行齿状突中空螺钉固定,4例行颈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结果 随访6~48个月,平均9个月,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未出现术后并发症. 结论 齿状突骨折应按类型区别处理,Ⅰ型骨折、深Ⅲ型骨折应当采用保守疗法,Ⅱ型及浅Ⅲ型骨折使用齿状突中空螺钉同定术治疗可获得满意效果,对于不适合齿状突中空螺钉治疗的浅Ⅲ型骨折,可选用颈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术.

  • 无齿状突骨折的创伤性寰枢关节后脱位一例

    作者:黄师;侯铁胜;赵鑫;贺石生

    创伤性寰枢关节脱位常伴有齿状突骨折或寰椎横韧带损伤,而且大多数为寰椎前脱位.在横韧带和齿状突均完整的情况下,发生寰枢关节后脱位非常罕见.笔者收治1例该类患者.现报告如下.

  • 单节段复位固定治疗创伤性胸腰椎骨折

    作者:魏富鑫;刘少喻;梁春祥;于滨生;龙厚清;李浩淼;张旭华;陈克冰

    目的 评价单节段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自2003年10月至2008年2月,采用单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A3.1型(37例)、A3.2型(30例)胸腰椎骨折.术后摄X线片来测量骨折椎楔变指数、骨折节段矢状位指数评价影像学效果,并通过腰功能评分评价临床疗效. 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手术用时平均93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57 ml.随访65例,平均随访时间为19.8个月(4~27个月),全部骨性融合,除1例出现螺钉松动外,无内固定失败.术前骨折节段平均矢状位指数及骨折椎楔变指数分别为13.06°、42.96%,术后分别为4.47°、21.78%,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除2例外,后随访末见明显矫正丢失(P<0.05).临床腰功能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 结论 经骨折椎单节段复位固定融合术具有创伤小、用时短、出血少、脊椎运动功能单位丢失减少等优点,可用于治疗部分胸腰椎爆裂型骨折.

  • 深圳市1328例道路交通伤流行病学特征及伤情特点分析

    作者:江长青;张培训;姜保国

    目的 通过医院急诊就诊渠道分析深圳市道路交通伤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伤情特点.方法 预先设计调查问卷,在2007年1月-2007年12月对深圳市6所综合性医院急诊外科收治的道路交通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共收集道路交通伤患者1 328例;年龄2~84岁,平均31岁.受伤人群主要为工人和农民工(57.8%);肇事车辆主要为小型汽车(48.5%);道路交通伤发生主要地点为市内公路(78.6%);伤害发生的周分布中,以星期五、六多,分别达到17.8%和18.7%,在星期五存在集中趋势(r=0.166 0,P<0.01).伤害发生的昼夜分布中,围绕下午15:35存在集中趋势(r=0.285 6,P<0.01);男性年龄(32.36±8.70)岁,大于女性年龄(29.96±4.32)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患者中84.4%恢复原来工作,8.5%调换工作,7.1%不能参加工作. 结论 可以通过进一步加强工人和农民工交通安全教育,提高交通安全意识.根据道路交通伤的高发时间曲线在道路交通多发时段、地段适当增加交通管理人员,增加交通安全提示标志.控制小型汽车数量是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的有效手段.

  • 失血量和肝脏损伤与消耗性凝血病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黄光斌;高劲谋;胡平;李昌华

    严重创伤患者往往因严重失血,导致大量凝血因子丢失,加之低体温、代谢性酸中毒、电解质紊乱,容易出现凝血功能障碍甚至消耗性凝血病.而消耗性凝血病、低体温和酸中毒是严重创伤患者的主要生命威胁,通常称作"致死三联

  • 严重多发伤患者伤后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及其与损伤严重度和脓毒症的关系

    作者:程纪群;唐朝晖;白祥军;陈国兵;李占飞;郑国寿;余彦

    目的 观察严重多发伤患者伤后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的变化及其与脓毒症和损伤严重度的关系. 方法 60例严重多发伤患者按ISS评分排序后分为严重组(30例),危重组(30例);按是否伴发脓毒症分为脓毒症组(22例)和非脓毒症组(38例).于伤后1,3,5,8 d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的比率. 结果 严重多发伤患者伤后5 dTreg细胞比率开始升高,与伤后3 d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伤后8 d仍持续升高(P<0.05).伤后8 d,危重组外周血Treg细胞比率显著高于严重组(P<0.01),脓毒症组外周血Treg细胞比率显著高于非脓毒症组(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Treg细胞比率与ISS评分呈正相关(rs=0.654,P<0.01). 结论 Treg细胞在严重创伤后的免疫抑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Treg细胞比率的变化有助于评估患者的预后及判断并发脓毒症的危险度.

  • 军训致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微创治疗

    作者:赵堂海;于永山;王海波;解远峰;张杰;曲丽媛

    目的 探讨多种介入方法 相互配合对军训致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疗效.方法 对军训致25例急性DVT患者均行Fogarty导管取栓术.其中单纯取栓3例;取栓联合球囊导管血管成形6例;血管成形联合血管腔内超声消融11例;血管成形和(或)血管腔内超声消融联合支架置入5例.对其疗效进行总结. 结果 髂股段静脉完全开通24例,术中造影示管腔直径≥71%;左髂总静脉开口未能开通1例.25例均行术后随访,平均时间34个月.其中24例完全恢复正常或基本正常,可从事正常军事训练;1例髂静脉未开通者训练后仍感肢体肿胀. 结论 多种外科介入技术相互配合可明显提高军训致DVT的疗效.

  • 改良Kessler钢丝缝合法辅以束间成形术治疗跟腱断裂

    作者:韩裕;吴友科;李大志;李庆奇;李启中;莫健超;陈海涛

    跟腱断裂是临床较常见的损伤,手术治疗方法有多种,目的是尽快恢复其连续性与完整性,以保持踝关节的正常功能.笔者自2000年11月至2008年11月采用改良Kessler钢丝缝合法辅以束间成形术治疗跟腱断裂22例,获得较好疗效.

  • 动力髁螺钉在股骨转子周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汪曾荣;彭建强;汪细安;黄爱军;黄醒中;陈庠仑

    目的 通过观察动力髁螺钉(DCS)在股骨转子周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和疗效,探讨DCS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的固定原理、可行性、优越性及相关注意事项. 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应用DCS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23例,其中老年患者10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内科并存症;青壮年13例,均系交通伤等高能量损伤.按Boyd分型:Ⅰ型1例,Ⅱ型5例,Ⅲ型9例,Ⅳ型8例.术前进行详细体检及针对性治疗后.用DCS固定转子周围骨折. 结果 术后经平均18个月随访,无死亡患者.早期并发症3例,其中肺部感染2例,泌尿系统感染1例,均经治疗痊愈.1例远期并发症,为创伤性关节炎.23例均达骨性愈合.按Harris评分标准,优良率达96%,无一例发生断钉、骨不连、髋内翻及下肢缩短外旋畸形等并发症. 结论 DCS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操作简单,符合生物力学特点,固定牢固可靠,是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的理想方法 之一,尤其适用于转子下骨折、反转子骨折、骨折累及大转子梨状窝和转子下外侧皮质骨粉碎的骨折.

  • 应用皮质支撑原理固定股骨颈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

    作者:王立江;魏海强;郭连江;黎宁;彭阿钦

    目的 根据皮质支撑的方法 ,探讨应用空心螺钉固定股骨颈骨折的生物力学效果.方法 选择8具成人防腐股骨标本,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4具,制成股骨颈骨折的模型.实验侧3枚空心螺钉采用皮质支撑方法 固定,对照侧采用非皮质支撑方法 固定.两组标本分别进行抗压试验和抗扭转试验. 结果 在抗压试验中,当压力为600 N和800 N时,皮质支撑组股骨头的位移分别为(0.677±0.135)mm和(0.907±0.132)mm,非皮质支撑组分别为(0.899±0.160)mm和(1.202±0.152)mm(P<0.05).内固定失败时,皮质支撑组承受的大载荷为(2782±228)N,非皮质支撑组为(1950±281)N(P<0.01).在抗扭转试验中,扭转4°和6°时,皮质支撑组的扭矩分别为(10.406±1.515)Nm和(15.328±1.471)Nm,非皮质支撑组的扭矩分别为(6.628±1.163)Nm和(9.072±1.570)Nm,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内固定失败时,皮质支撑组和非皮质支撑组的大扭矩分别为(25.437±5.213)Nm和(13.235±3.012)Nm(P<0.01).结论 根据皮质支撑理论使用空心螺钉固定股骨颈骨折能明显提高内固定的抗压和抗旋转能力.

  • 复杂胫骨近端骨折两种微创治疗方法的比较

    作者:孙辽军;陈华;郭晓山

    复杂胫骨近端骨折的治疗一直是创伤骨科的难题之一,尽管治疗方法众多,但疗效都不确切.自2003年3月至2006年12月,我院应用微创内固定系统(less invasive stabilization system,LISS)治疗55例复杂胫骨近端骨折患者,笔者对其进行回顾件分析,并将结果与同期采用外固定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的患者进行对比.

  • 旋入式自锁髓内钉治疗四肢长骨干骨折

    作者:胡龙;李金德

    目前髓内钉的设计多样、各具特点[1].临床应用较多的是交锁髓内钉,但由于其器械复杂,技术有一定的难度,手术需X线监控设备等.我科于2003年11月-2008年8月应用旋入式自锁髓内钉(rotary self-locking intramedul-larr nail,R-S钉)(天津威曼生物材料公司)[2]治疗长骨干骨折46例,获得了满意疗效.

  • 锁定钢板合并自体髂骨移植治疗青壮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

    作者:陈少易;赵勇;竺湘江;宋南炎;魏海永

    肱骨近端骨折包括肱骨外髁颈以远1~2 cm及其以上部位的骨折,为临床常见骨折之一.目前,对于不同内固定材料在肱骨近端骨折中的应用有较多报道.

  • AO外固定架结合皮瓣转移治疗胫腓骨重度开放性骨折

    作者:洪嵩;魏在荣

    近年来,高能量所致胫腓骨重度开放性骨折逐渐增多,且伴有局部软组织的严重损伤,治疗上相当棘手.我院2005年3月-2008年2月用A0外固定架结合皮瓣转移治疗27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锁骨钩钢板与喙锁螺钉治疗Tossy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比较

    作者:顾昕;史永振;张立国;楼列名

    目的 探讨和比较锁骨钩钢板与喙锁螺钉治疗Tossy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2003年8月-2008年1月间收治的38例Tossy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电脑随机抽样分组法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喙锁螺钉和锁骨钩钢板内同定,术后部分限制肩部活动范围,并于3个月后取出内固定.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系统随访评价肩关节功能.并依次比较内固定取出前后和终两组患者的肩关节评分. 结果 两组患者均得到随访:喙锁螺钉组与锁骨钩钢板组终肩关节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内固定松动、脱钩(钉)等,无肩锁关节再脱位.其中锁骨钩钢板组有10例患者出现肩痛,其中3例严重者影响夜间睡眠.10例患者内固定取出后症状缓解. 结论 喙锁螺钉和锁骨钩钢板治疗Tossy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临床疗效相似,肩关节功能恢复满意.内固定术后限制肩关节活动范围、早期取出后功能锻炼能有效避免内固定并发症.

  • 高龄地震伤员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

    作者:权毅;潘显明;周劲松;邓少林;马泽辉;邓冰;伍红桦;黄刚;蒋凯;屈波;谢庆云;康夏

    在汶川地震中,我院收治70岁以上老年患者128例,由于多患有不同程度原发疾病,伤情较重,治疗效果和整体预后较差.

  • 第21届海牙国际交通医学会议综述

    作者:周继红;王正国;尹志勇;张岫竹

    第21届国际交通医学大会于2009年4月27~29日在荷兰海牙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是"老年人和青少年交通安全".共有来自26个国家的166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其中中国代表4名,就近年国际交通医学领域的研究与应用进展进行了广泛的交流.

  • 关节镜下4股半腱肌腱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部分损伤

    作者:皇甫小桥;赵金忠;何耀华;杨星光;刘彩龙;陆振飞

    目的 介绍关节镜下单束蕈建增强治疗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后外侧束部分损伤方法 ,探讨其临床效果. 方法 对26例单纯ACL后外侧柬部分损伤患者,在关节镜下采用自体半腱肌腱进行单束解剖重建.按照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nternational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IKDC)和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表对患膝功能进行评估,通过KT-1000检查比较膝关节的前向松弛度. 结果 术后无活动受限,屈膝活动度130°~150°,平均142°.术后随访12~18个月,后随访时IKDC评分为A级25例(96%),B级1例(4%);IKDC评分从术前的(71.4±3.7)分提高到随访结束时的(95.8±3.4)分(t=9.836,P<0.01).屈膝25°位KT-1000检查,双侧膝关节胫骨结节前移差异从术前的(5.1±1.2)mm减少到终末随访的(2.1±1.3)mm(t=10.48,P<0.01).患者术前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为(76.7±3.2)分,终末随访时为(95.7±2.4)分(t=7.356,P<0.01). 结论 在关节镜下采用自体半腱肌腱单束解剖重建增强治疗ACL后外侧束部分损伤,能取得良好效果.

  • 80例眼内异物临床分析

    作者:白海青;姚琳;王大博;孟旭霞;孟瑞华;孙为荣

    眼内异物是开放性眼外伤中较特殊而且损伤相对严重的眼科急症之一,占眼球穿孔伤的17%~41% [1],可导致严重的视觉功能损害.笔者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2年5月至2007年5月收治的80例临床资料完整患者的眼内异物,对异物的性质、在眼内的位置、视力变化、眼部并发症及采用的手术方式进行比较.

中华创伤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03 04 05 06
1994 06
1990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