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Microbiology and Immunology 중화미생물학화면역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5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254-5101
  • 国内刊号: 11-2309/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海二路38号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沈心亮
  • 类 别: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期刊荣誉:
  • 猪鼻支原体抗原体外对白血病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作者:刘艳红;李艳;刘先洲;汤纪路

    目的探讨猪鼻支原体抗原对白血病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机制. 方法以MTT法测定猪鼻支原体抗原对白血病细胞系NB4、HL-60及K562增殖的影响;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K562细胞凋亡;TUNEL法及二苯胺法定量检测细胞凋亡;同时观察猪鼻支原体抗原对K562细胞Bcl-2/Bax表达的影响. 结果猪鼻支原体抗原呈浓度依赖性抑制3种白血病细胞的增殖;在有效浓度的抗原作用下,DNA ladder显示K562细胞以凋亡方式死亡;TUNEL法获得凋亡率为38.65%,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0.23%);二苯胺法获得凋亡率为25.01%,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6.49%);与对照组比较,Bcl-2表达降低,Bax表达升高,Bcl-2/Bax比值下降(为0.6591). 结论猪鼻支原体抗原呈浓度依赖性抑制白血病细胞的增殖;猪鼻支原体抗原通过诱导K562细胞凋亡的方式抑制其增殖,可能是通过降低Bcl-2、升高Bax而实现的.

  • KIR2DL4在NK-92细胞上的超表达及其功能分析

    作者:颜卫华;范丽安

    目的克隆KIR2DL4 cDNA,并使其在NK-92细胞上获得稳定表达,分析KIR2DL4分子对NK-92细胞功能的调节作用. 方法采用RT-PCR方法,从人蜕膜单个核细胞扩增出KIR2DL4 cDNA,将目的基因亚克隆于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构建成KIR2DL4-pLNCX 表达载体,将重组质粒转入NK-92细胞,利用单克隆抗体#33进行FACS检测,观察KIR2DL4分子在靶细胞表面的表达.ELISA检测KIR2DL4对IFN-γ分泌的影响,同时根据LDH的释放实验,分析KIR2DL4分子对NK-92细胞毒功能的调节. 结果 KIR2DL4分子在经KIR2DL4-pLNCX转染的靶细胞表面获得稳定高表达,且不影响其他受体在NK-92细胞上的表达水平.KIR2DL4分子能够部分限制NK-92细胞对HLA-G阳性靶细胞的杀伤作用,交联KIR2DL4分子能够诱导IFN-γ的分泌. 结论成功构建了KIR2DL4-pLNCX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并使KIR2DL4分子在NK-92细胞上获得功能性的高表达.

    关键词: KIR2DL4 克隆表达 NK-92
  • 利用噬菌体库筛选IL-6拮抗剂及功能研究

    作者:陶永涛;黎燕;沈倍奋;冯建男;胡美茹;施明

    目的以人sIL-6R为靶分子,利用噬菌体随机15肽库筛选其亲和短肽,结合计算机模拟分析,获得具有抑制IL-6/IL-6R结合作用的短肽序列,作为IL-6拮抗剂. 方法通过亲和筛选,获得一组sIL-6R特异亲和序列.测定序列,结合计算机模拟,选取具有潜在拮抗功能的2条肽(命名为pT1、pT2).合成短肽,进行ELISA竞争抑制实验和细胞增殖抑制实验. 结果 pT1、pT2均可抑制IL-6/sIL-6R的结合.pT1、pT2可抑制XG-7细胞的增殖,并且这种抑制作用随着合成肽浓度的增高而增强, pT1、pT2不影响7TD1细胞的增殖. 结论利用亲和筛选并结合计算机模拟从随机15肽库中获得可抑制IL-6/sIL-6R结合的短肽,并可抑制IL-6依赖细胞XG-7的增殖.

    关键词: IL-6 噬菌体库 拮抗剂
  • 利用Hsp基因调控元件构建胞内表达的E.coli-BCG穿梭载体

    作者:史皆然;李元;戚好文;李别虎;范雄林

    目的构建能够携带外源蛋白基因并能在胞内表达的E.coli-BCG (Bacille Calmette-Guerin)穿梭载体. 方法用多聚酶链式反应(PCR)从结核分枝杆菌毒株H37Rv基因中扩增出结核分枝杆菌热休克蛋白(Hsp)60 N端6个氨基酸及其上游调控元件基因,克隆入E.coli-BCG穿梭载体pOLYG中,以屋尘螨抗原(Der p2)为外源蛋白,用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该载体介导的Der p2基因在牡牛分枝杆菌(M.vaccae)宿主中的表达. 结果经测序证实所克隆的Hsp60ss基因序列正确,所构建的胞浆内表达E.coli-BCG穿梭载体(pIC)能完成在大肠杆菌和M.vaccae细胞之间的穿梭,并介导抗生素抗性基因的表达,经免疫荧光检查外源基因Der p2可表达于M.vaccae宿主胞内,并受到培养温度的调节. 结论成功构建了在M.vaccae胞内表达外源蛋白的E.coli-BCG穿梭载体.

  • 抗膜抗原的单抗对痢疾杆菌入侵HeLa细胞的影响

    作者:王岚;高杰英;彭虹;王华;易绍琼

    目的观察抗痢疾杆菌膜蛋白和LPS的单抗对痢疾菌入侵HeLa细胞的影响. 方法采用不同膜抗原的单抗处理痢疾杆菌后进行HeLa细胞入侵及阻断实验,观察不同膜抗原单抗对痢疾杆菌入侵的作用. 结果观察到抗菌膜蛋白IpaB的单抗和LPS的单抗均不能阻断细菌的入侵且能促进细菌的入侵,在HeLa细胞胞浆内出现成簇的S.flexneri-2a菌,入侵菌数远远超过未经单抗处理的S.flexneri-2a菌感染的HeLa细胞组. 结论提示痢疾杆菌的抗菌膜蛋白单抗和LPS单抗所识别的表位,均具有调节S.flexneri-2a菌进入HeLa细胞的能力.

  • 幽门螺杆菌lpp20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作者:张荣光;段广才;范清堂

    幽门螺杆菌(Hp) lpp20基因编码Hp外膜上的一种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8×103的脂蛋白(Lpp20).有研究表明,Lpp20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免疫保护性,是一种理想的疫苗候选抗原.本研究对Hp郑州分离株MEL-HP27 lpp20基因进行克隆和测序;通过对7株Hp lpp20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及相应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确定Hp lpp20基因的变异性.

  • 双歧杆菌对小白鼠免疫力低下的预防与治疗作用研究

    作者:孟祥晨;霍贵成

    本文目的是研究双歧杆菌对免疫力低下模型动物的预防与治疗作用,同时研究对其肠道菌群的影响.

  • 空肠弯曲菌粘附蛋白PEB1的克隆表达及免疫保护性初步探索

    作者:冯永嘉;蔡方成;刘杞;邓兵

    空肠弯曲菌(Campylobacter jejuni, Cj)已成为近年引起腹泻常见病原,而其某些菌株更被证实是诱发格林-巴利综合征(GBS)的主要前驱感染因子.Cj的可溶性蛋白(PEB1)是该菌侵袭肠道的重要致病因子,其抗原性在各个菌株间相对保守[1],使它可望成为Cj疫苗候选抗原成分.

  • 小鼠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和胸腺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王雪欣;钱元恕

    目的研究在肺炎克雷伯菌脓毒血症时,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动态变化及与胸腺细胞凋亡的关系. 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动态检测感染24 h内血清TNF-α的含量,同时用电镜观察胸腺细胞凋亡的形态和TUNEL法染色观察胸腺细胞凋亡量. 结果小鼠腹腔注射肺炎克雷伯菌后TNF-α呈单峰样显著增加,峰值出现在感染后6 h,为10.09ng(P<0.01).胸腺细胞凋亡在感染后逐渐增高,至24 h达高峰45.74%(P<0.01). 结论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可激活多种炎性介质和诱导胸腺细胞凋亡,胸腺细胞的凋亡不完全受TNF-α控制.

  • 人巨细胞病毒临床分离株糖蛋白B基因型分析

    作者:蔡挺;钱景;金杭美;周琳;林俊;郑树森

    目的分析巨细胞病毒临床分离株糖蛋白B基因型. 方法以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PCR)检测器官移植受者外周血细胞和输卵管妊娠患者生殖道组织中的巨细胞病毒gBn和gBcls基因并测序分型. 结果分离到44例HCMV gBn、gBcls阳性基因,32例有HCMV gBn基因分型结果,其中1型8例(25%),2型2例(6%),3型22例(69%),未见4型,分布以gBn3型为主.HCMV gBcls基因分型结果为26例,其中1型14例(54%),2型5例(20%),3型7例(26%),未见4型,gBcls基因型则散在分布,以1型为多见.21例同时得到gBn、gBcls基因分型结果,其中8例(36%)表现出基因型别不一致.表现为gBcls1-gBn3型. 结论 HCMV临床分离株,其糖蛋白基因分别属于gB基因型1~3型,并存在较多的gBcls与gBn基因型别的不对应现象,提示HCMV临床株有较高频率株内基因重组发生,是否由此导致病毒抗原性发生改变,值得进一步研究.

  • 新城疫病毒体外感染胃癌细胞诱导HSP70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刘春霞;刘开扬;朱舜亚;魏云玲;王晨红;薄爱华;戴洁

    我们通过新城疫病毒(NDV)感染诱导胃癌细胞HSP70(热休克蛋白)蛋白的表达,观察其在体外抗瘤活性,进一步探讨NDV的抗瘤机制,为未来肿瘤的生物治疗提供试验资料.

  • SEN病毒D亚型中国株流行病学及序列变异

    作者:杜娟;詹林盛;李娅;王海平;孟庆华;彭剑淳;王全立

    目的了解SEN病毒D亚型中国株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其进化地位. 方法分析已知的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建立半套式PCR检测方法,对58份献血者血清样本和25份non-A~E肝炎患者血清样本进行了SENV-D亚型的检测,并对部分阳性血清的PCR产物进行克隆测序. 结果无偿献血者中SENV-D亚型感染率为45%,在non-A~E肝炎患者中SENV-D亚型感染率为48%,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性;但在无偿献血者中SENV-D亚型的阳性检出率大大高于国外报道.测序结果经BLASTP软件在GenBank中检索表明,各测序株均与已知的SENV-D株序列有很高的同源性,并在此基础上用MegAlign软件进行进化树分析. 结论建立的半套式PCR检测方法适用于SEN病毒D亚型检测;SENV-D亚型中国株之间以及与已发表的国外SENV-D株序列之间有变异.与无偿献血者相比,non-A~E肝炎患者血清SENV-D株无进化上的显著倾向性.在测序的部分ORF1序列中存在一个核苷酸高变区.

  • 登革病毒在白纹伊蚊细胞内免疫的研究

    作者:葛春喜;黄炯烈;陈观今;吴瑜;于洪枫

    目的研究白纹伊蚊对登革病毒产生细胞内免疫现象的分子机制. 方法扩增与克隆登革病毒NGC株的前膜蛋白基因prM,将prM基因以3种不同表达形式重组入昆虫表达载体pBhspEGFP,以3种重组质粒分别转染白纹伊蚊C6/36细胞,测定转染后的细胞对登革病毒感染的免疫效果. 结果构建了包含prM基因的3种昆虫表达载体,Western blot和荧光显微镜观察证明在C6/36细胞中成功表达了prM-EGFP融合蛋白.MTT实验和空斑形成实验反映了C6/36细胞对登革病毒产生了细胞内免疫. 结论 3种重组质粒均可诱导细胞内免疫现象,说明无论是否表达prM蛋白,只要有prM基因转录就可引起细胞内免疫现象;prM基因正义和反义转录形式均可诱导细胞内免疫;其形成机制可能是通过RNA干扰作用而产生.

  • 人整合素αvβ3在CHO细胞表达的研究

    作者:牟丹蕾;白雪帆;黄长形;潘蕾;李光玉;王英鹏;杨为松

    目的使人整合素αvβ3在CHO细胞表面有效表达,为从分子水平了解汉坦病毒(hantavirus, HV)的感染及致病机制. 方法构建含人整合素β3 ORF区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β3;将其与含人整合素αv全长cDNA的质粒pcDNA3-αv分别及共转染至CHO细胞中进行表达;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流式细胞仪、免疫沉淀及免疫印迹实验对外源基因的表达进行定性、定位及定量检测,并确证表达产物的免疫反应性. 结果人整合素αv、β3基因在共转染组细胞中有高效表达,目的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膜上;β3基因在pcDNA3.1-β3单独转染组细胞中的表达明显弱于共转染组;而pcDNA3-αv单独转染组则未见有效的表达. 结论人整合素αvβ3在CHO细胞表面的有效表达需要2个亚基共同参与.

  • “克疣灵”治疗尖锐湿疣的实验研究

    作者:蒋毅;张蜀武;王久源;万开成;王才明

    尖锐湿疣(CA)为难治性病毒性疾病,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为探讨中药"克疣灵"外搽剂(主要含生药苦参、黄连等)治疗CA的作用机理,我们开展(1) 兔包皮表皮细胞、CA细胞的原代与传代培养:无菌条件下剥离CA组织、雄性大白兔包皮表皮组织,修剪成1mm2大小置含20%胎牛血清的25ml无菌培养瓶,待组织块固定后翻转培养瓶,加RPMI 1640培养液1.5ml 37℃,5% CO2无菌培养箱中静置3~4 h后轻轻翻转,使组织小块浸于培养液中,14 d后待细胞贴满瓶底后传代至第5代.(2) 不同浓度的"克疣灵"对CA细胞、兔包皮表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 MAGE-3抗原冲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导抗肿瘤免疫应答

    作者:刘杏娥;孙晓东;吴金民

    MAGE-3基因的表达产物是一种肿瘤排斥抗原,在抗肿瘤免疫治疗中可作为靶抗原.本实验以原核表达GST-MAGE-3融合蛋白,体外观察MAGE-3蛋白抗原冲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a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能否诱导特异性的抗肿瘤免疫应答.

  • 脑梗死患者体液S-100b蛋白含量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王振海;窦春阳;孔繁元;梅运丽;谢鹏;潘月英;李光宁;张鲁军

    目的为了观察急性和恢复期脑梗死患者血液和脑脊液的S-100b蛋白含量变化,探讨其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脑梗死体积以及患者年龄等方面的相关性. 方法将46例脑梗死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25例与观察组相匹配的骨折、阑尾或胆囊摘除手术病人以及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其血液及脑脊液S-100b蛋白的含量;并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液和脑脊液S-100b蛋白显著高于恢复期患者和对照组(P<0.01);血液和脑脊液S-100b蛋白含量与梗死体积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出院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显著正相关(P<0.01). 结论脑脊液或血清中的S-100b蛋白浓度,反映了神经胶质细胞的损害程度,也是脑组织破坏后较合适的生化标记物,有助于判断脑梗死病人梗死范围、监测病情变化、疗效观察.

  • 卵巢癌患者红细胞CR1密度相关基因组多态性与血细胞天然免疫活性相关性研究

    作者:郭峰;张俊洁;崔英;钱宝华;许育;花美仙

    目的对卵巢癌患者血细胞天然免疫活性与红细胞CR1密度相关基因组多态性的相关性进行对比研究. 方法对51例卵巢癌、43例良性肿瘤患者和40例正常妇女采用PCR-RFLP方法测定红细胞CR1(ECR1)密度相关基因多态性,采用红细胞或淋巴细胞免疫粘附肿瘤细胞的方法对血细胞天然免疫活性进行了测定. 结果发现卵巢癌患者红细胞和淋巴细胞CR1天然免疫活性明显低于良性卵巢肿瘤患者和正常人.红细胞CR1密度相关基因高表达(HH)型组的血细胞天然免疫活性明显高于中表达(HL)型,而HL型明显高于低表达(LL)型.加红细胞组淋巴细胞CR1天然免疫活性明显高于不加红细胞组(P<0.01). 结论红细胞增强淋巴细胞CR1天然免疫活性与红细胞CR1密度相关基因型密切相关.

  • γδT细胞与哮喘特异性致敏原皮下脱敏疗法的研究

    作者:李超乾;徐永健;杨丹蕾;刘先胜;熊维宁;陈仕新;倪望;张珍祥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γδT细胞与特异性致敏原脱敏疗法的关系,了解γδT细胞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方法应用卵清蛋白(OVA)致敏并刺激Wistar大鼠,制作致敏大鼠哮喘模型;再用OVA皮下注射脱敏;观察脱敏前后OVA激发反应,测定气道反应性(PC50);肺组织切片做HE染色观察炎症改变和做原位杂交检测IL-4 mRNA和IFN-γ mRNA表达,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中γδT细胞数量;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4和IFN-γ浓度,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BMC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γδTCR阳性T细胞百分率. 结果在脱敏组(C组),用脱敏前激发浓度的OVA激发不再有明显哮喘发作,支气管肺内嗜酸细胞(Eos)消失、过敏性炎症消除,其PC50与对照组(即D组和E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均为P<0.01)、而与正常组(即A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C组肺内IL-4 mRNA表达及血清IL-4浓度均明显低于D、E组(均为P<0.01),而 C组肺内IFN-γ mRNA表达及血清IFN-γ浓度均明显高于A、D、E组(均为P<0.01);与此同时,C组肺组织内及BALF中γδT细胞数量则明显低于D、E组(P<0.01或P<0.05). 结论特异性致敏原皮下脱敏疗法能纠正哮喘TH1/TH2反应失衡,同时伴随肺内及外周血γδT细胞异常分布的恢复,提示γδT细胞与特异性致敏原皮下脱敏疗效有关,显示了哮喘特异性致敏原脱敏疗法新的细胞和分子机制,进一步证明了γδT细胞是哮喘发病机制中的重要细胞.

  • 编码霍乱毒素的霍乱弧菌溶原性噬菌体CTXΦ研究概况

    作者:梁未丽;阚飙;高守一

    人类历史上已有七次世界性的霍乱大流行,均由O1群霍乱弧菌的两个生物型(古典型和El Tor型)所引起.1992年10月在印度和孟加拉国首次发生了由非O1群霍乱弧菌--O139群霍乱弧菌引起的霍乱暴发和流行.在南亚、非洲和拉丁美洲的部分地区,霍乱已呈现地方性流行,季节性暴发很普遍,与贫困和较差的卫生状况密切相关[1].

  • RT-PCR酶联杂交法定量测定人PBMC中的IL-1βmRNA

    作者:李素珍;张黎明;张亚琼

    IL-1β是由淋巴细胞和非淋巴细胞分泌的一种细胞因子,除参与免疫调控、神经内分泌及抗肿瘤等多种生理过程外,并与发热、炎症以及某些疾病的病理变化有关,因而在临床及科研中,很多情况下需要了解IL-1β mRNA的表达水平[1].目前,主要采用点杂交、RT-PCR标准曲线法及实时荧光PCR等对IL-1β mRNA进行定量.这些方法,仍存在着某些不足,本研究利用特制的DNA结合板,设计了一种酶联夹心杂交方法,能简便、准确地对RT-PCR扩增后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IL-1β mRNA进行定量.

  • 新生血管特异抗体的制备及生物活性鉴定

    作者:阎锡蕴;杨东玲;沈毅;林芸;袁玫;李力;夏红天;李沛雨;刘琴;罗丹丹

    目的研制识别肿瘤新生血管的单克隆抗体及其活性. 方法用肝癌细胞条件培养基刺激人血管内皮细胞,以此作为抗原免疫小鼠制备抗体.用免疫组化、ELISA和流式细胞术筛选肿瘤血管特异抗体并鉴定其免疫特性.用MTT法研究抗体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结果抗体AA98选择性地识别肿瘤血管和人血管内皮细胞,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 结论抗体AA98在肿瘤诊断和治疗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利用生物信息学确定质粒中所含HIV基因片段相应特性

    作者:张涛;端义坤;余模松

    目的确定质粒中所含HIV基因片段的来源以及相应表达产物的特性. 方法将质粒中的该段基因克隆到载体pUC19上进行测序后,利用生物信息学相关技术对该基因序列进行分析,并对其表达产物的基本特性作初步预测. 结果分析表明,该段基因与HIV-ⅢB的同源性高达99%,属于HIV env基因的序列,表达的产物含有HIV gp41和gp120的部分结构. 结论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有关方法能迅速地对序列进行准确分析,有利于生物学、医学的迅速发展.

  • 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吴拥军;吴逸明;屈凌波;张振中;相秉仁;王云龙;路江涛;李振勇;汪大明;马雷

    目的采用多种标志物联合检测以及应用人工神经网络系统,建立基于神经网络的肺癌智能化诊断模型. 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学、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化学等多学科联用的手段,分别测定50例正常对照、40例肺良性病患者及50例肺癌患者血清中CEA、CA125、NSE、β2-MG、胃泌素、sIL-6R、唾液酸、伪尿核苷、一氧化氮、Cu、Zn、Ca等12项指标.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构建出基于神经网络的肺癌智能诊断系统. 结果该系统优于计量医学中常规统计学方法,BP网络对肺癌诊断的识别率和预示率均为100%,而且可以同时判别正常、良性与肺癌. 结论建立了基于神经网络的肺癌智能诊断系统,可为临床肺癌诊断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亦可以用于大规模的高危人群普查时初筛.

  • 花粉过敏原分子生物学研究动态

    作者:陶爱林;何韶衡

    变态反应性疾病与过敏人群所生存的外界环境密切相关.对花粉过敏症发病机理的研究正逐渐洞开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分子病理过程.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6
1998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