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Microbiology and Immunology 중화미생물학화면역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5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254-5101
  • 国内刊号: 11-2309/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海二路38号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沈心亮
  • 类 别: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期刊荣誉:
  • 应用白喉毒素-IL-2融合蛋白研究Q126D突变对IL-2功能的影响

    作者:周建华;王韵琴

    IL-2是一非常重要的由133个氨基酸组成的TH1细胞因子,从N端到C端依次为上、上后再下、下的4个螺旋结构.位于C端的后一个螺旋结构在其与相应受体的β、γ亚基的结合中起重要作用.

  • GFP-hDaxx融合蛋白高表达下调活化巨噬细胞分泌TNF-α和IL-1β

    作者:万艳平;谭立志;刘安元;余敏君;占利生;粟盛梅

    目的研究GFP-hDaxx融合蛋白瞬时高表达对活化巨噬细胞分泌活性的影响.方法构建GFP-hDaxx融合蛋白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EGFP/hDaxx.将其质粒转染巨噬细胞,用荧光显微镜观察GFP-hDaxx融合蛋白或GFP的表达与定位,并利用Western blot检测表达产物.通过GFP-hDaxx融合蛋白在巨噬细胞内的瞬时高表达,在LPS诱导激活巨噬细胞后0.5 h、4 h、12 h时,测定活化巨噬细胞分泌细胞因子TNF-α和IL-1β的含量.结果GFP-hDaxx融合蛋白在巨噬细胞内瞬时高表达且定位于细胞核,GFP定位于细胞核与细胞浆.GFP-hDaxx融合蛋白在巨噬细胞内的高表达,使LPS诱导活化的巨噬细胞分泌TNF-α和IL-1β量明显降低(在4 h及12 h时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hDaxx瞬时高表达可下调活化巨噬细胞分泌细胞因子TNF-α和IL-1β.

  • 模拟mIL-18天然生成真核表达体系的构建及生物活性初探

    作者:李蕾;王润田;王兆源;杨永杰;葛锡锐;王蕙芬

    目的构建模拟小鼠IL-18(mIL-18)天然生成真核表达体系,并探讨其与人IL-2(hIL-2)真核表达载体pVR1012-hIL-2(phIL-2)体内外共转染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构建小鼠IL-18前体(mproIL-18)和小鼠IL-1β转换酶(mICE)的真核表达载体pVR1012-mproIL-18(pmproIL-18)和pEGFP-N1-mICE(pmICE).两者单独或共转染COS-7细胞,分别在mRNA和蛋白水平检测IL-18的表达;将pmproIL-18、pmICE和phIL-2 3种真核表达载体分别通过体内、外共转染,初步检测其生物学活性.结果pmproIL-18及pmICE构建正确,分别转染COS-7细胞后能检测到相应mRNA表达.在pm-proIL-18单独或pmproIL-18/pmICE共转染的COS-7细胞中能检测到前体和成熟2种不同形式的mIL-18蛋白表达,并且mIL-18能分泌到上清;所分泌的mIL-18与hIL-2体外联合作用可增强小鼠脾细胞增殖能力.pmproIL-18、pmICE和phIL-2 3种真核表达载体联合肌肉注射的小鼠脾细胞体外杀伤同基因型肿瘤细胞的能力显著提高.结论构建的模拟mIL-18天然生成的真核表达体系(pmproIL-18/pmICE)与phIL-2共转染有可能用于肿瘤的基因治疗.

  • FKBP12/BAX双聚体诱导细胞凋亡模型的建立

    作者:肖鹤;张纪岩;于鸣;沈倍奋;李松;黎燕

    目的建立FKBP12/BAX双聚体可诱导细胞凋亡生物效应的细胞模型,并利用阳性药物对其进行鉴定.方法RT-PCR扩增鼠源性BAX全长基因,插入pUC18载体进行测序鉴定.将鉴定正确的mBAX插入载体pC4FV1E中,构建pC4FV1E/BAX表达质粒.将表达质粒与pcDNA3.1共转染HEK293细胞,建立pC4FV1E/BAX-neo和neo基因稳定表达的细胞模型.利用形态学方法、流式细胞术等对化学药物诱导FKBP12/BAX双聚体介导的细胞凋亡进行定性及定量的分析.结果RT-PCR、Western blot法分别从mRNA及蛋白水平检测到FKBP12-mBAX融合基因的整合及表达;阳性化合物AP20187作用4~6 h后,Giemsa染色可见明显的凋亡小体;钙依赖核酸内切酶亦被激活,出现典型的"DNA ladder";天然产物FK506可竞争性地抑制这种阳性药物诱导的细胞凋亡.结论FKBP12/BAX双聚体可诱导细胞凋亡生物效应的细胞模型的建立,为FK506类小分子化合药物的高通量筛选提供可应用的技术平台.

  • 幽门螺杆菌omp11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作者:张荣光;段广才;郗园林

    目的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郑州分离株MEL-Hp27和NCTC11637株外膜蛋白基因(omp11)进行克隆和测序;确定不同Hp菌株omp11基因序列的变异性,并对该基因编码多肽的化学及免疫学特性进行预测,为幽门螺杆菌疫苗抗原的筛选提供数据.方法提取Hp染色体DNA,用自行设计的PCR引物,从染色体DNA上扩增出omp11基因,将其克隆到载体pNEB193中,用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E.coli JM109).对重组质粒进行酶切鉴定,对插入的omp11基因片段进行测序,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Omiga2.0、GeneDoc2.3和GenBank、Swiss-port数据库对4个Hp菌株(MEL-Hp27、NCTC11637、26695、J99)的omp11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并对该基因编码多肽的主要化学特征和抗原结构域进行预测.结果MEL-Hp27和NCTC11637株omp1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长度均为561bp,不同菌株间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6.6%~98.0%,与国内的MEL-Hp27株同源性高的菌株是NCTC11637,二者的同源性为97.9%.4株Hp omp11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长度均为186aa,不同菌株间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8.9%~100%,与MEL-Hp27株同源性高的菌株是26695,二者的同源性为99.5%.预测HpMEL-Hp27omp11基因编码多肽的相对分子质量(Mr)为21.939×103,等电点为9.373,有4个具有抗原活性的结构域.结论Hpomp1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和相应的氨基酸序列均具有很高的保守性;国内菌株MEL-Hp27的omp11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国外26695株的同源性高;Hpomp11基因编码的多肽具有典型抗原分子的结构特征,有希望成为新的Hp疫苗候选抗原.

  • 新生隐球菌耐药基因的检测

    作者:陈梅根;陈红岩;费政芳;李智文

    近年来,新生隐球菌性脑膜炎(下称隐脑)发病率呈日益上升的趋势,由于耐药菌株的增多应探讨新生隐球菌耐药基因及产生的原因.我们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对住院21例"隐脑"病人,从脑脊液中分离出新生隐球菌,检测耐药基因.

  • 肺炎链球菌感受态缺陷影响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敏感性

    作者:张雪梅;尹一兵;陈茶;陈保德;孟江萍;康格非

    目的探讨肺炎链球菌在对抗β-内酰胺类抗生素时是否受感受态形成的影响.方法通过转化得到感受态缺陷菌株,采用半定量RT-PCR检测相关基因ciaH和cpoA在细菌感受态形成时的表达,用肉汤法检测各菌株的低抑菌浓度(MIC).结果细菌感受态时基因ciaH和cpoA的mRNA表达量增高(P<0.05),野生菌感受态缺陷后的MIC值发生改变.结论肺炎链球菌的感受态形成可诱导ciaH和CpoA的表达增加,其感受态缺陷影响到其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敏感性,但不同菌株的影响不同.

  • 应用小鼠体外全胚胎培养研究金葡菌L型对胚胎发育的影响

    作者:管俊昌;刘勇;徐飞;夏佩莹

    金葡菌是细菌感染性疾病中常见的细菌之一,在体内外因素作用下可以缺壁变异成L型.金葡菌L型除可引起各种化脓性感染和败血症外,实验证明也可引起小鼠的不孕和肿瘤,可通过胎盘垂直感染并与子代先天畸形有一定的关系,但这些研究均是通过母体感染的体内试验,本实验采用体外全胚胎培养(WEC)方法观察金葡菌L型对体外胚胎发育的影响.

  • E.coli临床分离株的基因组结构分型

    作者:衣美英;刘桂荣;朱永红;朱万孚;刘树林

    目的通过基因组结构分析对临床分离的Escherichia coli(E.coli)进行分型,并探讨分型与临床疾病的关系.方法取临床不同疾病病人的痰、尿、血、分泌物等标本,分离E.coli.用I-CeuⅠ酶切全基因组DNA,用脉冲场凝胶电泳分离DNA片段后,根据酶切图谱的异同进行分型.结果从临床上分离的64株E.coli中,62株有7个I-CeuⅠ酶切位点,2株有8个I-CeuⅠ酶切位点.菌株间I-CeuⅠ酶切图谱差异明显.这些菌株根据基因组结构的差异分为32个型,分型与疾病之间的对应关系分散.结论临床分离的E.coli基因组结构存在多样性,其与临床疾病之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探讨.

  • 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感染对靶细胞内钙信号变化的影响

    作者:刘挺;李佳力;张颖;管远志

    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 Entero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 EPEC),经粪-口途径传播,是导致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

  • 基因组结构在细菌种系发育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衣美英;朱万孚;刘树林

    一、细菌的种系发育与分类细菌由于个体微小及细胞结构简单而难于从形态上相互区分,因此有关种系发育(phylogeny)的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进展非常缓慢.

  • 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黑线姬鼠体内恙虫病东方体基因型分析

    作者:刘运喜;赵仲堂;高媛;张景兰;杨占清;步秀萍;苏静静

    从野外优势鼠种黑线姬鼠分离到的恙虫病东方体(Orientia tsutsugamushi,Ot)与恙虫病人Ot分离株血清型别相同.为进一步从分子水平了解黑线姬鼠的宿主作用,采用Nested-PCR结合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分析(RFLP)技术对Ot-Sta56基因型进行分析.

  • 用竞争结合法检测HLAⅠ类分子抗原呈递能力

    作者:蒋黎华;史桂英;石学耕;范丽安

    目的建立弱酸处理后荧光素标记肽竞争结合法分析MHCⅠ类分子抗原呈递能力的方法,并评估其实用性.方法pH2.7~3.1的柠檬酸缓冲液对B淋巴母细胞进行短时处理后,即用IMDM培养液中和pH,然后加入β2微球蛋白、荧光素标记的9肽及竞争肽共同孵育,FACs检测细胞表面的平均荧光强度,以达到50%抑制所需的竞争肽浓度作为衡量竞争肽与MHC分子结合能力的指标.结果通过不同pH的柠檬酸缓冲液处理、处理后不同时间加β2微球蛋白和/或荧光素标记肽、加入不同稀释度的竞争肽等角度,对方法进行评估,结果显示本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可靠、非特异性吸附小.结论在排除其它MHCⅠ类分子的干扰后,本方法适合在国情条件下广泛开展MHCⅠ类分子抗原呈递能力及T细胞肽表位筛选等研究.

  • 结核分枝杆菌DNA指纹技术研究及其应用

    作者:熊礼宽;罗进贤;杨应周;谭卫国

    目的建立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分析结核分枝杆菌DNA指纹并探讨其分子流行病学特点及与药物敏感性的关系.方法提取结核分枝杆菌DNA,经内切酶PvuⅡ酶切、琼脂糖凝胶电泳、Southern转印后,与地高辛标记的IS6110探针杂交,以酶免疫试验检测信号,比较各临床分离株IS6110指纹.结果根据IS6110指纹特征的同源性的高低,将所检测的127株结核分枝杆菌分为A、B、C和D 4簇,4簇的株数(比例)分别为50(39.4%)、12(9.4%)、16(12.6%)和49(38.6%).各簇菌株的IS6110指纹特征:A簇菌株间相似系数在70%以上,共同拥有1.3kb、1.9kb、2.1kb、2.7kb、3.3kb、4.5kb、5.0kb、6.5kb等位置的条带;B簇菌株间相似系数也在70%以上,与A簇菌株族间相似系数较高,为65%,与A簇相比,1.9kb以上条带与A簇相似,但缺乏1.9kb以下的条带;C簇带型分布散且较为平均,在1.3kb、2.2kb、3.3kb、5.5kb等位置都有共同拥有的片段;D簇菌株条带数目少,呈现高度多态性,所有菌株之间没有相同位置的条带,相互间同源性较低.其中A、B、C 3簇相似系数在55%以上,且有相同位置的片段,将它们称为"成簇菌株".元共同条带的D簇称为"不成簇菌株".30岁以上人群"不成簇菌株"所占比重高于30岁以下人群,低年龄组"成簇菌株"比例高,近期传播结核较为严重.检测菌株的多态性变化在结核分枝杆菌耐药与敏感株中的分布,A族菌株的耐药比例低于其它3簇菌株.未发现结核分枝杆菌DNA指纹特征与居住状况和职业之间的联系,也没有发现传播频率在男女性别之间存在差异.结论深圳地区菌株基因型与北京地区菌株相似.深圳地区低年龄组(30岁以下)的结核病传播以近期传播为主.与北京地区相似菌株耐药比例低于其它型菌株.

  • HLAⅠ类抗原的基因芯片分型技术研究

    作者:李成涛;李瑶;康敏华;肖家全;谭建明;谢毅

    目的采用DNA芯片技术进行汉族人群HLAⅠ类抗原A、B位点的DNA分型研究,并实现将A、B位点的DNA分型集中于一张芯片上,同时完成.方法根据HLAⅠ类抗原A、B位点不同基因亚型的独特序列设计探针,制成分型芯片;待检测样品经PCR反应标记上荧光之后,与探针在芯片上进行杂交,通过对杂交产生的荧光信号值进行分析,确定样品的HLA-A、B基因亚型.将这一方法应用于220份样本的HLAⅠ类DNA分型并将部分样品进行基因测序.结果所有样本的HLAⅠ类基因芯片分型均获得成功,无假阳性和假阴性出现,80份样本的重复率为100%,总耗时2.5 h.分型结果经双盲验证完全符合.可准确分辨出A位点等位基因20个,B位点等位基因41个,实际检出汉族人群A抗原特异性13个、B抗原特异性32个.结论基因芯片用于HLAⅠ类A、B分型技术可行,其分辨率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操作简便快速、结果直观,可以在一张芯片上同时检测HLA-A、B位点,并实现一张芯片多人份,适合于临床应用.

  • 免疫重建荷卵巢癌SKOV3 SCID鼠腹腔移植中IL-7的免疫学作用

    作者:叶大风;陈怀增;谢幸;吕卫国;朱华;潘子民

    目的建立荷人卵巢癌SKOV3-IL-7SCID鼠和免疫重建荷人卵巢癌SKOV3-IL-7SCID鼠腹腔移植等模型,观察IL-7在免疫重建荷卵巢癌SCID鼠体内的作用.方法用SKOV3-IL-7细胞株建立荷人卵巢癌SKOV3-IL-7 SCID鼠模型,用PBL与SKOV3-IL-7细胞建立免疫重建荷人卵巢癌SKOV3-IL-7 SCID鼠腹腔移植模型,观察其生物学特性及免疫反应;采用HE染色、ELISA法和免疫组化等方法观察肿瘤组织IL-7合成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情况.结果在未人化水平下,IL-7基因转染组有明显的体内抑瘤作用,肿瘤局部有IL-7分泌.在人化水平下,观察到所有免疫重建组小鼠血浆人IgG水平随时间延长而逐渐上升,终末血IgG水平荷SKOV3-IL-7瘤组显著高于单独免疫重建组(P<0.05),荷SKOV3瘤组显著高于单独免疫重建组(P<0.05);IL-7有无转染,荷瘤鼠体内荷瘤状况相似,外周血IL-7水平差异无显著性.但镜下IL-7转染组肿瘤细胞内有更多TIL浸润,肿瘤细胞局部有IL-7阳性表达.结论(1)成功建立免疫重建荷人卵巢癌SKOV3-IL-7 SCID鼠腹腔移植模型.(2)转IL-7基因SKOV3可在荷卵巢癌SKOV3-IL-7 SCID鼠的肿瘤细胞中表达IL-7,IL-7在荷瘤鼠体内有成瘤下降现象,这一现象可能主要是局部作用的结果.

  • 围术期输血对肿瘤病人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的影响

    作者:王世端;江岩;袁莉;徐伟;董河

    选择胃癌、结肠癌或直肠癌根治术病人60例,ASAⅠ~Ⅱ级,男39例,女21例,年龄35~67岁,体重55~82kg.所有病人手术前Hb>120g/L,Hct>0.35,无内分泌及免疫性疾病,无放疗、化疗和激素治疗史.

  • HPV16L1-E7重组腺病毒在SCID-Hu IC小鼠和HPV16阳性肿瘤联合嵌合小鼠中防治作用的研究

    作者:宋长芹;于瑾;栾怡;卞继峰;马道新;赵蔚明;贾继辉;周亚滨;齐眉;王大燕;于修平

    目的建立SCID-Hu IC小鼠动物模型和HPV16阳性肿瘤联合嵌合模型,研究HPV16L1-E7重组腺病毒在SCID-Hu IC小鼠和肿瘤联合嵌合模型中的防治作用.方法①实验组SCID小鼠移植入胎儿多组织,对照组注射RPMI 1640培养液,8周末检测人IgG抗体,人CD45、CD3、CD19;②T1和C1组先注射HPV16 L1-E7重组腺病毒,2周末强化,4周末接种CaSki细胞;T2和C2组先接种CaSki细胞,4周末注射HPV16 L1-E7重组腺病毒,6周末强化.8周末检测病毒特异性IgG抗体、人IFN-γ及T淋巴细胞增殖,测定肿瘤的物理指标以及免疫组化实验.结果①实验组人IgG抗体阳性率90.0%(18/20),CD45为(49.79±39.18)%;CD3为(42.27±36.37)%;CD19为(9.28±7.46)%,对照组人IgG抗体、人CD45、CD3及CD19均为阴性;②T1和T2组病毒特异性IgG抗体均为阳性、人IFN-γ的含量和T淋巴细胞增殖实验,病毒特异性蛋白刺激组均高于非刺激组(P<0.05),C1和C2组病毒特异性IgG抗体为阴性、人IFN-γ的含量及T淋巴细胞增殖均为阴性;肿瘤形成率:T1和T2组分别为0和70.0%(7/10),而C1和C2组均为100%;肿瘤大小:T2组在4周末时为(4.355±0.387)mm3,8周末为(1028±90.96)mm3,C2组在4周末时为(32.75±6.717)mm3,8周末时为(2043±174.6)mm3,C1组在8周末时(实际接种瘤细胞时间为4周)为(27.00±4.242)mm3,实验组的肿瘤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肿瘤组织免疫组化结果阳性.结论①采用人胎儿多组织移植建立的SCID-Hu IC小鼠具备人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②建立的SCID-HuIC小鼠具有对rAd5HPV16L1-E7重组病毒的免疫应答能力,并且rAd5HPV16L1-E7重组病毒疫苗免疫的SCID-HuIC小鼠预防HPV16阳性肿瘤的形成强于对已经长成的肿瘤的治疗作用.

  • 氩氦刀冻融的癌细胞激发骨髓树突状细胞的免疫效应

    作者:段蕴铀;王洪武;黄友章;杨平地

    氩氦刀冻融可以杀灭肿瘤细胞,也是一种免疫治疗方法.抗原呈递能力强的树突状细胞(DCs)是机体免疫应答的重要启动和调节因素,经肿瘤抗原致敏的DCs通过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s)有效激发特异性抗瘤免疫.本实验通过体外观察氩氦刀冻融的肺癌细胞对人骨髓DCs诱生的免疫效应.

  • PCR分析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FLT3基因及FLT3/ITD基因突变

    作者:徐兵;周淑芸;李冰;林榕

    目前研究发现约30%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患者FLT3基因近膜区发生内部串联重复(ITD)突变,称为FLT3/ITD基因突变,该突变与ANLL的预后存在密切关系[1].为进一步研究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FLT3基因及FLT3/ITD基因突变,采用PCR技术分析63例ALL患者DNA水平FLT3基因及FLT3/ITD基因突变.

  • SARS病人尿液中是否存在PCR抑制因子的探讨

    作者:韩莉莉;石伟先;黄芳;张秀春;陈萌;刘海林;高星;林长缨

    SARS为全身感染多脏器受累的疾病,尿中排毒应为较普遍现象.SARS肆虐期间,用PCR方法从SARS病人尿液中检测到SARS病毒核酸的报道虽相继出现,但检出率低的原因一直没有明确的解释.有些学者提出了尿中存在PCR抑制因子从而影响了该病毒检出率的观点,为证实SARS患者尿液中是否存在影响SARS病毒检测的PCR抑制因子,进行了以下试验.

  • 原位RT-PCR法测定SARS患者肺组织中的病毒核酸

    作者:黄德庄;郎振为;温韬;贺立香;谢立;周育森

    目的观察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肺组织中SARS病毒核酸的定位和分布.方法采用原位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对3例SARS死亡患者肺组织进行病毒核酸测定.以固定在载玻片上的肺组织为靶细胞,直接掺入地高辛素-dNTP标记物进行PCR扩增,并观察病毒核酸阳性物质.结果检测3例尸解肺组织,其中2例可见SARS病毒核酸阳性信号.阳性物质表现为蓝紫色颗粒状物,分布于细胞核或细胞浆内.在肺泡上皮细胞、支气管上皮细胞及单个核细胞中均可观察到该病毒核酸物质.肺组织病理改变明显,表现为出血、渗出,炎性浸润等改变.结论在肺组织中检出SARS病毒核酸物质,并与病理改变并存,为本病的病原学诊断提供直接证据.

  • 套式RT-PCR方法检测SARS冠状病毒

    作者:赵卫;晏辉钧;张文炳;方丹云;周经姣;胡族琼;龙北国;江丽芳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套式RT-PCR引物,建立了较稳定、重复性好的实验室检测方法.病理检测的肺组织3份,取自广州非典死亡病例;咽拭子和漱口水20份,取自广州非典临床确诊病例;SARS冠状病毒,本室保存.Vero-F6、大肠杆菌DH5α为本实验室保存.

  • 广东省SARS流行株M基因序列分析

    作者:周惠琼;郑夔;江立敏;郑焕英;方苓;张欣;李晖;陈秋霞;黄平;黄吉城;万卓越

    目的测定广东省不同流行时期13份SARS病毒(SARS CoV)标本的M基因序列,通过分析该基因序列的变异情况,初步了解广东省SARS病毒在流行过程中是否发生了变异.方法提取病毒RNA,用M基因特异引物进行RT-PCR,将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定核苷酸序列.结果13份标本M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很高,为99.7%~100%,M基因核苷酸序列只在2个位点(80和203位)发生变异,1株80位点的变化引起编码的氨基酸从苯丙氨酸(F)变为半胱氨酸(C),3株203位变化为无义突变.结论M基因核苷酸序列变异不大,初期和后期M基因核苷酸序列与流行高峰期的毒株相差1个碱基,但氨基酸序列相同;从香港感染病人分离的1株病毒M基因与广东本地感染分离株存在 1个氨基酸的差异.

  • 不同人群血清SARS冠状病毒抗体检测及其意义

    作者:李永华;李杰;刘学恩;王玲;李彤;陆海英;王广发;朱万孚;高晓明;王佑春;赵振东;徐小元;庄辉;钟金群;杨丽芬;张玮琦;潘伟毅

    目的通过对不同人群SARS冠状病毒IgG抗体(SARS CoV IgG)检测,明确该抗体对SARS的诊断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EIA)、间接荧光法(IFA)和免疫印迹法(WB)检测抗-SARSCoV IgG.结果对117例临床确诊为SARS患者的336份系列血清检测表明,SARS病人血清抗-SARSCoVIG早于发病后第9天阳转,其阳性率随病程延长而上升,于发病后5~9、10~14、15~19、20~24和25d以上抗-SARS CoV IgG阳性率分别为12.5%(1/8)、73.9%(17/23)、91.5%(43/47)、96.6%(57/59)和100%(198/198).应用EIA初筛1223名非SARS人群(包括367名在SARS病房工作1个月以上的医务人员,43名在生活中与临床确诊的SARS病人有密切接触史者,以及813例未暴露于SARS CoY人群),其中28名为抗-SARS CoV IgG弱阳性(A<0.5),但用2种IFA和WB检测均为阴性,说明EIA初筛为假阳性.结论应用EIA检测抗SARS CoV IG有助于中晚期SARS病人的诊断.对EIA初筛为抗-SARS CoV IG弱阳性的标本(A<0.5),应用其他方法如IFA和WB检测,以排除假阳性.

  • RT-PCR测定SARS患者粪便及漱口液中SARS CoV RNA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任翊;丁惠国;吴清发;陈唯军;陈东;任珍;杨玲;赵春惠;汪健

    目的对46例SARS患者206份粪便及漱口液标本,检测SARS CoV,探讨SARS患者恢复期排毒的情况.方法对住院的46例临床确诊SARS病人,留取粪便及同期漱口液各103份,提取RNA后利用14对SARS CoV特异性引物,对每份标本同时进行7次套式RT-PCR扩增,凡1次RT-PCR结果阳性,该标本即判定为阳性.结果103份粪便标本中,63份(61.2%)SARS CoV阴性,40份(38.8%)阳性,阳性者的病程为30.75d±11.27d(12 d~64d).103份漱口液标本中,81份(78.6%)阴性,22份(21.4%)阳性,阳性者的病程为29.82 d±12.46 d(12 d~64d).病程长64d时粪便及漱口液中依然发现SARS CoV病原学依据.患者同期粪便及漱口液RT-PCR检测结果一致的有61份(59.2%),不一致的有42份(40.8%).结论SARS患者恢复期排毒可长达64d,对SARS患者恢复期的消毒隔离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SARS患者粪便SARS CoV RNA阳性,而同期漱口液SARS CoV RNA阴性,提示SARS CoV可以直接经消化道传播.

  • SARS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及动态观察

    作者:杨民;路遥;付琦;徐克沂

    目的了解SARS患者T细胞亚群的改变及动态变化,探讨其发病机理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住院54例SARS患者分为治愈组(31例)与死亡组(23例)两组,用流式细胞仪进行T细胞亚群的动态观察.结果治愈组与死亡组CD4+、CD8+均值在发病初的15 d内均显著低于正常值,死亡组更为显著,但两组比较P>0.05,差异无显著性.发病15 d后治愈组CD4+、CD8+均值显著上升,而死亡组CD4+、CD8+均值持续低水平,两组比较P<0.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治愈组早期(≤15 d)与后期(>15 d)CD4+、CD8+均值比较P<0.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死亡组早期与后期CD4+、CD8+均值比较P>0.05,差异无显著性.结论SARS患者在发病初的15 d内细胞免疫功能是低下的.治愈组15 d后细胞免疫功能逐渐恢复正常,预后良好.而死亡组15 d后细胞免疫功能持续低水平,提示预后不良.发病的第15天左右是疾病的转折点.CD4+值持续<250,CD8+值持续<200是预后不良的重要指标.

  • 对SARS若干问题的探讨

    作者:陈小平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我国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简称非典)从发现第一例病人开始到世界流行仅仅不到半年的时间,世界卫生组织(WHO)就在2003年4月16日宣布引起SARS的病原体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称之为SARS冠状病毒(简称SARSCoV).接着对SARS病毒基因组的测序已有结果:一种约3万个碱基的阳性单股RNA病毒.

  • IFA检测SARS CoV的应用研究

    作者:万卓越;鄢心革;张欣;李晖;李杰;刁丽梅;林锦炎

    利用本室分离的SARS CoV F69毒株[1,2],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方法(IFA),对我省在SARS流行期间临床确诊为SARS病人、SARS病毒感染死亡病例、聚集性感染者、首例SARS病毒感染者、与SARS病人密切接触的高危人群、健康人等血清样本507份,进行了SARS CoV特异性抗体(IgM、IgG)的检测.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6
1998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