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 国际眼科杂志

国际眼科

国际眼科杂志

International Eye Science 국제안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陕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西安分会
  • 影响因子: 0.9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2-5123
  • 国内刊号: 61-1419/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52-239
  • 曾用名: 美中国际眼科杂志;美国中华眼科杂志
  • 创刊时间: 200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国际眼科杂志社
  • 出版地区: 陕西
  • 主编: 惠延年
  • 类 别: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期刊荣誉:
  • 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抗青光眼术后高眼压

    作者:马翔

    目的:观察抗青光眼术后高眼压合并白内障患者行单纯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997-12/2006-09收治的抗青光眼术后高眼压合并白内障患者31例33眼,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视力、眼压、眼底情况.结果:术后眼压≤21mmHg者24眼(73%),差异有显著性(t=10.2,P<0.001);所有病例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单纯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有效控制抗青光眼术后高眼压,同时改善患者视力状况.

  • 近视患者LASIK术后AC/A变化观察

    作者:渠敏;贺瑞;冯熠

    目的:探讨近视患者屈光矫正后AC/A的变化.方法:选取近视眼患者119例(238眼),常规LASIK术前检查,应用遮盖法及三棱镜联合Maddox杆法术前术后分别测量患者裸眼及配戴矫正眼镜时固视33cm及6m处点光源时的偏斜度,并计算AC/A值,将所得数据应用t检验统计学方法处理.结果:近视患者119例中发现外隐斜82例(68.9%),显性外斜视35例(29.4%),内隐斜和内斜视各1例(1.7%).所有患者术前裸眼平均AC/A为3.24±2.01,术前佩戴矫正眼镜平均AC/A为4.20±1.97,术后裸眼平均AC/A为4.01±1.66,术前裸眼平均AC/A与术前佩戴矫正眼镜平均AC/A相比t=3.72,术前裸眼平均AC/A与术后裸眼AC/A相比t=3.22,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近视患者经LASIK手术后比术前裸眼时的AC/A高;配戴框架眼镜和角膜屈光手术后对AC/A值影响一致.

  •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观察

    作者:袁铸;张贻转;高波

    目的:探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与经典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效果.方法:我院于2004-01/2006-12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小梁切除口减小+丝裂霉素+前房穿刺)治疗青光眼56例68眼,术后随访3mo~2a,对比2002年以来所作的经典小梁切除术70眼,观察中和手术后的前房、瞳孔、滤过泡、眼压的情况.结果:术后浅前房发生率:A组7.3%,B组为38.5%;术后瞳孔:A组基本无变形,无虹膜前后粘连.B组有8眼瞳孔变形,4眼虹膜后粘连;术后滤过泡:A组后期有1眼滤过泡壁薄破裂行修补后完好,2例无功能滤过泡.B组10眼无功能滤过泡;术后眼压:A组2眼眼压控制不佳,B组8眼眼压需药物控制或再次手术治疗.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少,疗效确切,是青光眼手术治疗的理想术式.

  • ACRYSOF ReSTOR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的临床应用

    作者:杨磊;钟元元;周和政;郑贵荣

    目的:探讨多焦点人工晶状体ACRYSOF ReSTOR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8例20眼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并植入了ACRYSOF ReSTOR人工晶状体.术后1mo检查患者的裸眼远、近视力,矫正远、近视力,及佳远视矫正状态下的近视力,并调查对不同距离下的视物舒适与否、是否存在眩光等视觉症状,及是否需要依赖眼镜.结果:裸眼及矫正远视力在0.6以上的比例分别为75%和80%,裸眼/矫正近视力及佳远视矫正状态下的近视力在0.6以上的比例均50%.75%的病例能不依赖眼镜完成日常活动.结论:ACRYSOF ReSTOR多焦点人工晶状体能同时提供良好的远、中、近视力,提高白内障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 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矫治屈光不正的临床观察

    作者:郭燕;肖志刚;陶利娟;王曦琅;杨慧玲;杨俊芳;唐晓荣

    目的:观察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矫治屈光不正的效果、使用安全程度及舒适度.方法:对38例(76眼)来我院验配RGPCL的患者,根据其屈光度、角膜曲率和配适情况选择合适的镜片.定期观察其配戴RGPCL的矫正视力、适应性及舒适度.结果:配戴RGPCL可以获得良好的矫正视力,尤其对高度近视、散光及圆锥角膜的矫正效果明显优于框架眼镜(P=O.005).RGP镜片屈光度均低于框架眼镜屈光度.戴镜1mo后均感觉较为舒适,镜片中心位置及活动度好,未见有严重角结膜并发症.结论:RGPCL对屈光不正有良好的矫正效果,明显优于框架镜,且安全有效容易被接受.

  • 小切口囊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

    作者:张燕;王国甫;李耀宇

    目的:分析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15例(230眼)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其中男115例(121眼),女100例(109眼),年龄30~89(平均59.5)岁,其中老年性白内障150例(160眼),外伤性白内障15例(15眼),青光眼并发白内障5例(5眼),代谢性白内障30例(35眼),先天性白内障15例(15眼).结果:术后裸眼视力≥0.5的眼数术后1d,1wk,1mo分别为115眼(52.3%),163眼(74.1%),192眼(87.3%).10眼视力没有提高.主要原因:(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6眼;(2)老年性黄斑病变2眼;(3)高度近视眼底改变2眼.结论:此项手术技术操作简单,易于掌握,效果可靠,适应证广,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 白色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

    作者:孙由芹;刘静;李敏;柳方华

    目的:观察白色白内障用弓状切核刀劈核的小切口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效果.方法:白色白内障32例(32眼),用改进后略呈弓状切核刀行劈核后的小切口囊外摘除并人工晶状体植入,对劈核效果、手术相关并发症和复明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全部32例(32眼)均顺利完成劈核,无劈核相关的并发症.术后3mo,视力≥0.5者,矫正前27眼(84%),矫正后28眼(88%).结论:弓状刀劈核能减少一些并发症.不具备超声乳化时,此术式也能获得较满意的复明效果.

  • 小量节段性外垫压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及其失败病例分析

    作者:谢桂军;惠延年

    目的:评估小量节段性巩膜外垫压手术对一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临床分析初次手术失败病例的原因.方法:对37例连续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并行小量节段性外垫压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手术方法为,在放液后,在手术显微镜直视下以冷凝头顶压定位裂孔,对裂孔周围做适度冷凝;根据裂孔的大小及形态,使用放射状硅胶海绵或轮胎缝合.只垫压视网膜裂孔区,不做环扎术.术后观察视网膜是否复位、视力及并发症.对失败病例做具体评估.结果:本组37例(37眼)中包括男23例和女14例,年龄13~73岁.30例的脱离时间不超过1mo.初次手术后视网膜完全复位34眼,包括PVRD1级患者1例.初次手术成功率为92%.初次手术后复位失败3眼,虽然视网膜裂孔位于垫压嵴上,但裂孔瓣膜受到牵拉仍然漏水.这3例中,2例先行玻璃体注气术,随后1~2 wk内做激光光凝,其中1例复位;另1例因PVR再次脱离,经玻璃体手术和注入硅油复位成功.第3例患者拒绝再次手术,患眼保持浅脱离.终手术复位成功率为97%.结论:大多数新鲜、不复杂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可以由小量节段性垫压治愈,因此这一术式应为首选.个别病例因牵拉引起裂孔瓣膜漏水,造成初期手术失败,仍可经注气或玻璃体手术获得成功复位.

  • 经瞳孔温热疗法治疗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初步观察

    作者:哈少平;宫传勋;杨巧玲;武淑玲;徐维刚;顾青

    目的:探讨经瞳孔温热疗法(transpupillary thermotherapy,TTT)治疗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exudative chorioretinopathy,CEC)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ndo 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检查确诊的CEC患者的18只患眼进行TTT治疗.采用810nm半导体激光,光斑0.8~2.O mm,照射时间60s,能量80~300 mW,对FFA和ICGA图像所显示的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 vascularization,CNV)进行照射,照射区未出现颜色变化.对比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的视力、眼底、FFA结果.结果:治疗后视力提高者6眼,占33%;无变化者12眼,占67%.自觉症状有程度不同的改善者16眼,眼底检查病变减轻者10眼.13眼复查眼底血管造影,其中8眼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neovascularization,CNV)明显消退、渗漏减轻.结论:TTT治疗CEC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组织粘合剂粘合羊膜手术在眼表重建术中的应用

    作者:徐梅;张熙伯;康刚劲;段成霞

    目的:评价组织粘合剂粘合羊膜手术在眼表重建术中的疗效.方法:对16例17眼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角膜上皮持久不愈合的患者实施羊膜手术,术中用组织粘合剂固定羊膜.其中Ⅳ度以下眼化学烧伤4例5眼,外伤或异物剔除术后持续性角膜溃疡4例4眼,局限性蚕蚀性角膜溃疡3例3眼,神经麻痹性角膜溃疡和暴露性角膜溃疡各2例2眼,绝对期青光眼合并大泡性角膜病变1例1眼.全部患者在术前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术后予加压包扎、局部抗炎等处理.随访2~12 mo,观察视力及局部反应、角膜上皮的生长情况、羊膜的贴附情况等.结果:手术后88%的患眼上皮缺损愈合,愈合时间为9~48(26.7±7.8)d,羊膜贴附的时间约为1mo,83%的患眼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对于有角膜缘干细胞残存的眼表,组织粘合剂粘合羊膜手术可以恢复眼表的完整性,有效地防止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改善患者局部刺激症状.

  • 眼眶脑膜瘤的临床与组织病理学特征的研究

    作者:王亚楼

    目的:总结分析眼眶脑膜瘤的特点.方法:对7例眼眶脑膜瘤的临床及病理活检进行分析.结果:原发眼眶脑膜瘤组织形态与颅内脑膜瘤相似,眼眶脑膜瘤的组织形态以内皮型、纤维型为主.结论:眼眶脑膜瘤的发病年龄较颅内脑膜瘤早,复发率较高,以手术切除为主,术后放射治疗可有效控制残留瘤体的生长.

    关键词: 眼眶 脑膜瘤
  • 弱视患者P-VEP,P-ERG的变化

    作者:马春霞;潘爱珠;于敬妮;王煊;杨新光;唐乐;韩露琳

    目的:观察弱视患者P-VEP,P-ERG的变化.方法:采用系统(RETIscan3.15version)对80例弱视患者及76个正常人进行P-VEP,P-ERG检查,主要观测潜时,幅值,潜时差,并用SPSS11.0系统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弱视组的P-VEP,P-ERG的潜时,幅值,潜时差与正常对照组间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弱视患者的视觉电生理有明显的变化,且视觉电生理检查对弱视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了客观易行的依据.

    关键词: 弱视 P-VEP P-ERG 波幅
  • 亲水性丙烯酸酯折叠人工晶状体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中的应用

    作者:刘玉福;洪莲花

    目的:观察亲水性丙烯酸酯ACR6D SE折叠人工晶状体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45例(204眼)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ACR6D SE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视力,术后随访时间≥3mo.结果:术中术后并发症为后囊膜破裂1眼(0.5%),人工晶状体脱位2眼(1.0%),角膜水肿12眼(5.9%),后囊膜混浊4眼(2.0%),术后眼压升高1眼(0.5%),前房渗出3眼(1.5%).结论:ACR6D SE人工晶状体能较好的提高视力;术后反应轻,并发症少.

  • B型超声扫描在眼外伤中的应用

    作者:吴媛;蔡锦红;龚颂建

    目的:探讨眼外伤超声影像学分析的方法和意义,评价超声检查在眼外伤中的诊断及对手术的指导意义.方法:采用法国光太公司生产的CineScan眼科专用超声诊断仪回顾性的分析了2005-12/2006-12经B超检查的眼外伤986例.结果:经B超检查阳性率达97%以上,和临床、术中所见CT等结果符合率达90%.结论:B超检查是眼外伤后眼科辅助检查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手段.对手术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眼外伤 B超
  • 有晶状体眼前房硅油的原因分析和处理

    作者:张坚;马勇;谢安明;李晶明

    目的:探讨有晶状体眼在玻璃体切割术后硅油进入前房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对19例视网膜脱离的患者行常规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手术,对术后发生的硅油进入有晶状体眼前房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不同原因及发生程度采取不同处理.结果:有2例(2眼)硅油进入前房发生于二次环扎术中,17例(19眼)发生于术后2~11 d之内(其中1例取出前房硅油3d后硅油再度进入前房并形成瞳孔阻滞继发青光眼,二次取出前房硅油并行虹膜6点位周边切除后再未发生硅油进入前房).所有病例均在硅油进入前房1wk内取出前房硅油,并对其中13例出现继发性青光眼患者行6点位虹膜周边切除;全部病例眼压控制于20mmHg以下,视力均恢复至硅油进入前房之前的矫正视力,取出前房硅油后未出现严重角膜并发症,无1例出现视网膜脱离.结论:有晶状体眼在玻璃体切割术后硅油进入前房原因主要为眼外伤、高度近视、术中医源性损伤等造成悬韧带损伤.对于玻璃体切割术后有晶状体眼前房进入硅油应注意体位及观察角膜、眼压,尽早取出前房硅油,有瞳孔阻滞继发性青光眼的患者必要时行虹膜6点位周边切除.可保护角膜、视网膜及有效的视力.

  • 超声乳化透明晶状体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高度近视

    作者:黄永健;刘峰;冯伟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透明晶状体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高度近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我院自2004/2006年25例43眼的高度近视患者施行透明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平均年龄48.6岁,术前患者裸眼视力0.01~0.25,屈光度数平均-13.75±0.26D,平均散光度数1.07±0.86D,矫正视力0.1~0.6,平均眼轴长度28.13±2.32mm.结果:所有患者裸眼视力均比术前提高,其中术后1d 4眼(9%)0.1~0.12者9眼(21%)0.15~0.4者30眼(70%)≥0.5;术后3mo 18例主导眼裸眼视力均≥0.5,40眼(93%)矫正视力≥0.5,其中3眼(7%)因后巩膜葡萄肿及黄斑病变矫正视力较差0.12~0.3;所有患者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术后屈光状态稳定,未见回退的现象.结论:超声乳化透明晶状体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治疗其他屈光手术难以解决的高度近视,是这一部分患者获得正视的安全、有效、准确和稳定的可靠途径.

  • 儿童频繁瞬目病因分析

    作者:陈博宇;王超英

    目的:探讨儿童眼部疾患与频繁瞬目的可能原因.方法:对60例频繁瞬目患儿,通过详细询问病史,进行视力、眼位、结膜、角膜并10g/L阿托品散瞳验光检查,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直接检眼镜检查眼底.结果:60例受检者中,存在屈光不正者为41例,占总数68%,存在结膜炎者为51例(包括屈光不正与视力正常者),其中并发结膜结石者为17例,并发浅层角膜炎者为2例,并发倒睫为13例,其余19例为无并发症的结膜炎,伴有挤眉、努嘴、歪颈等多余动作者4例.结论:儿童频繁瞬目是一个病因较为复杂的眼科常见病,受眼部疾患、生理、药物、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一定要认真分析原因,详细检查,才不致漏诊或误诊.

  • 白内障隧道式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临床分析

    作者:李建学;白晓宁;惠靓

    目的:探讨遂道式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对328例360眼行遂道式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术后观察及随访其疗效.结果:术后视力均有明显提高,其中术后3d裸眼视力达O.5者占92%,0.6以上者占8%.1wk后裸眼视力达0.6者占60%,0.8以上者占24%,1.0以上者占16%.结论:白内障遂道式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实用的手术方法.

  • 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在抗青光眼术后的应用

    作者:刘凤桐

    目的:探讨抗青光眼滤过手术后进行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手术的方法及手术对滤过泡的影响.方法:对抗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白内障患者45例(45眼),采用颞侧透明角膜隧道切口进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同时对固定的小瞳孔进行扩张,对虹膜后粘连的瞳孔进行钝性分离.结果:白内障术后患者视力不同程度提高,视力≥0.5者占80%;术后3眼发生短暂性高眼压,经按摩后恢复正常,其余眼压均在正常范围;术前术后同1眼因青光眼术后7a滤过泡出现瘢痕化(2.2%),与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对抗青光眼滤过术后的白内障患者进行颞侧透明角膜隧道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可提高视力,同时不影响原有滤过泡功能.

  • 翼状胬肉眼使用电脑验光和视网膜检影测定散光的对比研究

    作者:汪瑞娟;秦波;黄先进;徐林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引起的散光在使用电脑验光与视网膜检影时的差别,以获得准确的验光结果.方法:收集翼状胬肉患者161例161眼,其中由于翼状胬肉引起散光者146例146眼,对以上146例患眼先后进行电脑验光和视网膜检影,对两种方法验出的散光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本组病例中电脑验光与视网膜检影测出散光的轴位无明显差异,但散光值却有显著差异,电脑验光所测出的散光度数高于视网膜检影.结论:翼状胬肉眼经电脑验光测出的散光轴位比较准确,但电脑验光测出散光值只能作为参考,视网膜检影可以得到佳验光结果.

  • 前房相关性免疫偏离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文静;高晓唯;任兵

    前房相关性免疫偏离(anterior chamber-associated immune deviation,ACAID)是一种机体主动的下调性免疫反应.其临床意义在于:(1)通过诱导ACAID提高角膜、视网膜等眼组织移植的成功率;(2)通过诱导ACAID防治葡萄膜视网膜炎,避免发生疱疹性角膜基质炎;(3)通过消除ACAID避免其不利影响.本文就acaid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多焦视网膜电图的研究进展

    作者:杜蓓;徐延山;张红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并发的一种严重的致盲性眼病,其复杂的病理变化破坏了视网膜的正常功能.多焦视网膜电图(mERG)作为一项新的视觉电生理检查技术,能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测量整个测视野中许多细小部位的ERG,其一阶反应可反映局部视网膜内层和外层的功能,目前这项技术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就近年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多焦视网膜电图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瞳孔阻滞的生物力学研究及应用

    作者:余海;李立

    瞳孔阻滞是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发病的重要病理因素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在瞳孔阻滞力、房水流体力学及虹膜的力学特性等方面对其做了许多的研究,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本文综述了瞳孔阻滞的生物力学研究及应用.

  • 后发性白内障的防治进展

    作者:丁熊;王平

    后发性白内障(after cataract)系指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的主要并发症,又称后囊膜混浊(posterior capsular opacification,PCO)或继发性白内障,简称后发障.本文着重论述白内障手术方式及人工晶状体的选择与后发障的关系及防治.

  • 脑红蛋白-高原性眼疾诊治的新方向

    作者:秦力维;郭建巍

    高原是一特殊的地理环境,人类长期处于高原会对身体的各种需氧器官造成一定的损害.眼球也属于高需氧器官,高原环境不可避免的会引起各种各样的眼部疾患,而这些与第三类携氧蛋白-脑红蛋白又有着一定的关系.本文就现阶段高原眼疾的诊治及与脑红蛋白的关系作一综述.

  • 波前像差在LASIK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熊露;谭少健;宋强

    波前像差引导下的个体化切削是目前临床角膜屈光手术的热点.其优点已得到广泛认同和证实,但作为新技术,仍有许多问题尚待解决.本文就波前像差的基本概念、测量方法及其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of keratomileusis,LASIK)的应用作一综述.

    关键词: 波前像差 LASIK
  • 眼睑基底细胞癌与其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大庆;罗清礼

    眼睑基底细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BCC)是眼睑恶性肿瘤中常见的一种,虽然其发病缓慢,恶性程度和转移性较低,但发病人数的逐年增多,已引起人们高度重视.研究显示,多种癌基因的异常表达在眼睑BC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研究癌相关基因在BCC发生、发展及转移机制中的作用,对于揭示BCC的生物学行为与探索有效的防治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复习文献,对与眼睑基底细胞癌有关的基因作一简要综述.

  • 斜视对心理的影响

    作者:张明亭

    斜视不但影响患者的视功能、容貌,对患者的心理影响也是明显的.主要表现在斜视患者普遍存在抑郁、低自尊、社交焦虑和就业方面.另外,斜视患儿父母也因其孩子的影响而存在抑郁、紧张、焦虑.对年幼患儿斜视手术可以有效地改变他们的视功能,提高其适应社会的能力.对青少年和成年人斜视手术可改善其容貌,提高自尊水平,减少受到的社会歧视,减轻社交焦虑,更好的获得就业.

    关键词: 斜视 心理影响
  • 视网膜蓝光损害研究进展

    作者:徐金华;王育良

    近来人类开始重视光污染给健康带来的危害,在可见光谱中蓝光与眼视网膜光损伤关系密切,引起诸如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多种视网膜疾病,同时蓝光对人体生物钟影响大,本文主要阐述一下蓝光引起视网膜光损伤的可能机制、损伤阈值、防治方法,及视网膜生物钟蓝光感受器.

    关键词: 蓝光 视网膜 生物钟
  • 眼的高阶像差与视觉质量

    作者:刘峰;黄永健;许曼;王旭辉;冯伟;廉井财

    近年来,随着准分子激光屈光手术的广泛开展,许多手术后的并发症如眩光、光晕及夜视力下降等问题开始涌现.而波阵面像差的提出和研究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就高阶像差的研究进展及与视觉质量的关系等作一综述.

    关键词: 高阶像差 近视
  • 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组织抑制因子与眼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作者:栗映梅;申家泉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是一组锌离子依赖的结构和功能同源的内肽酶家族,能降解细胞外基质(ECM)的多种成分.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MP)是基质金属蛋白酶的特异性组织抑制物,是参与基质金属蛋白酶的活性调节的重要组织因子.它们共同参与多种重要的病理生理过程.目前国内外的许多研究发现MMPs和TIMP与眼科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密切相关.人们对人工合成MMPs抑制剂也有很大的兴趣.

  • 病理性新生血管与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

    作者:孙熠;燕振国;曹虹

    年龄相关性黄斑退行性病变(AMD)是导致视力下降甚至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大量研究发现病理性新生血管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新生血管形成密切相关.VEGF的相关研究可能为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带来新的治疗前景.本文就VEGF在新生血管形成中的作用机制以及抗-VEGF治疗等方面作一综述.

  • 原花青素在眼科的应用研究

    作者:晏兴云;刘苏

    原花青素来源于自然界很多植物,是一种有效的抗氧化剂和自由基清除剂.此外它还具有广泛的药理学作用,例如防止氧化应激损伤,减轻炎症反应,降低血压,抗缺血再灌注损伤等.本文概述了原花青素在眼科领域的应用研究,特别是用于白内障、葡萄膜炎、角膜病和视网膜病等方面.希望通过进一步发掘其广泛的药理学功效,进而存不久的将来能为眼科临床提供一种有效的药物.

  • 神经细胞粘附分子在眼科学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国智;朱益华;徐国兴

    神经细胞粘附分子(NCAM)在神经系统的发育中起重要作用,目前国内外对NCAM在眼科学领域中的作用也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本文就NCAM的生物学特性,NCAM与视乳头区星形细胞、雪旺细胞、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之间的关系,及其在临床眼科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视网膜新生血管生物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李贞;倪卫杰

    眼内新生血管的发生是许多眼病的病理基础和重要临床表现,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刺激不正常的血管生长以及造成血管壁渗漏的主因,因此抗VEGF靶分子治疗成为当今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视网膜新生血管生物药物治疗新进展,包括VEGF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VEGF抗体、RNA干扰类药物等.这些方法均显示出令人振奋的效果,但仍需要经过长期、系统的临床试验检验其安全性、有效性.

  • 实验动物的眼压测量

    作者:李月花;段宣初;石晶明

    青光眼是危害视功能,引起失明的重要原因之一.对青光眼病因、病理、预防、诊断、治疗的研究需要合适的青光眼动物模型.眼压是影响青光眼发生、发展、预后的重要因素,能准确测量实验动物的眼压对研究青光眼的发生机制、病理变化、治疗方法以及预后都有重大意义.本文就实验动物眼压测量的方法进行综述.

  • 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在眼科的临床应用

    作者:彭娟;胡秀文;高丹宇;李文强;安洁;李鹏;舒玲

    复方樟柳碱为氢溴酸樟柳碱普鲁卡因复方制剂,具有全面改善眼缺血和保护视神经等多种作用.主要用于治疗缺血性视神经、视网膜及脉络膜病变.近年来该药的临床应用研究成为眼科医生关注的热点,并报道了较多新的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现就近10a来全国各医疗机构对该药在眼科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三维重建技术在眼科中的应用

    作者:张志华;何彦津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运用计算机辅助三维重建技术(CATR)研究人体已取得了较大进展.通过计算机辅助三维重建,获得了直观的人体立体显微结构和精确的解剖参数.本文对几种三维重建技术的特点以及在眼科领域的应用进行综述.

  • 房水外流途径的研究进展

    作者:余曼;陈晓明;刘旭阳

    房水是眼内循环流动的液体,在前房角区有两条房水排出途径,即小梁房水外流途径和葡萄膜巩膜排出途径.近年来,围绕着分子生物学和细胞培养等技术的发展以及动物实验模型的建立,人们对房水流出途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本文对近年来有关房水外流途径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PEDF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绍飞;任兵;高晓唯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是丝氨酸蛋白酶超家族成员,它具有高度保守的序列和独特的分子结构,因具有神经营养,抑制新生血管,抗肿瘤等多种功能而成为研究的热点,其抗新生血管的功能尤为重要.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老年性黄斑变性、CNV、缺血缺氧引起的眼部新生血管疾病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现就其分子结构,功能,抗新生血管的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依托咪酯对成年大鼠视神经切断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保护作用

    作者:徐召溪;武明媚;焦西英;钱新宏;游思维

    目的:观察依托咪酯(ET)对成年大鼠视神经切断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存活的作用.方法:成年雌性SD大鼠42只,眶内距视神经根部1mm处切断左侧视神经,残端留置浸有荧光金(50g/L)的明胶海绵逆行标记RGC.术后大鼠随机分为ET(4mg/kg,ip,1次/d)治疗组、1,2-丙二醇(PG)溶剂对照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再根据术后不同存活时间将前3组动物分为7d和14d两个亚组,正常对照组动物则存活2d.于相应存活时间点处死动物,取出各组大鼠左侧视网膜平铺后计数存活RGC并得出RGC的平均密度.结果:术后7dET治疗组存活RGC平均密度为1 307±55/mm2,显著高于PG对照组(1 128±75/mm2)和生理盐水对照组(1 068±75/mm2,P<0.001).然而,未能在术后14d观察到ET的这种保护作用,因为ET治疗组存活RGC平均密度(210±36/mm2)与PG对照组(215±20/mm2)和生理盐水对照(208±19/mm2)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ET在视神经切断后一定时期内对RGC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 微脉冲半导体激光对兔眼视网膜损伤的形态学观察

    作者:何晓静;陈雪艺;钱一;胡汉华

    目的:研究微脉冲半导体激光对兔眼视网膜损伤的生物学效应.方法:有色兔8只16眼,每眼上、下方视网膜随机分别行810nm半导体激光连续波阈值光凝及微脉冲阈下光凝,于光凝后即刻观察光斑反应和眼底荧光造影后荧光素渗漏情况,并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其对视网膜和脉络膜造成的组织学改变.结果:微脉冲激光阈下光凝后光斑不可见,亦无荧光素渗漏,视网膜损伤不明显;阈值光凝后可见光斑反应并有荧光素渗漏,视网膜损伤明显,外核层细胞数量减少,内、外核层均出现少量核固缩和胞质空泡化,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增生,Bruch膜完整无损.结论:微脉冲激光光凝视网膜不会损伤视网膜,但确定阈能量时要从低能量起,且选择周边视网膜.

  • 不同年龄组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形态学观察及增殖细胞核抗原检测

    作者:高丹宇;康军;李鹏

    目的:观察不同年龄组白内障时晶状体上皮细胞(lens epithelial cells,LECs)密度及形态学差异,检测LECs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的表达,探讨白内障术后残留LECs增殖与后囊混浊(posterior capsular opacification,PCO)的关系及儿童后发性白内障高发的原因.方法:按年龄段分为儿童组(<12岁)及老年组(51~80岁)各20眼,在白内障手术时环形撕囊后获取晶状体中央区前囊膜,一分为二,一半HE染色后用光学显微镜(×40)对两组每张LECs铺片其细胞形态,胞质及细胞核染色情况观察并照像.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仪观察两组LECs铺片的细胞密度.另一半用免疫组化染色及真彩色医学图像分析系统检测PCNA的表达及积分光密度值,取均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儿童组细胞分布比较均匀,核染色较深,有细胞重叠区.老年组LECs分布不均匀,形态不规则,明显可见细胞核大小不等,淡染扩大的上皮细胞多见.染色质呈深染的粗颗粒状,胞质内有大量的空泡,呈泡沫状.LECs密度在儿童组为5 020.25±246.01个/mm2,老年组为4 340.00±240.95个/mm2,t=3.405,P<0.05.PCNA表达定量检测(积分光密度值).儿童组为2.89±0.57,老年组为2.13±0.63,t=2.933,P<0.05.结论:本研究中儿童组LECs细胞分布均匀,核染色深,前囊膜中央细胞重叠区较老年组多见,且LECs密度,PCNA的表达明显高于老年组,提示可能为儿童后发性白内障高发的重要因素,通过PCNA表达的检测可能为判断PCO高危眼提供依据.同时抑制PCNA对预防儿童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可能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脂源性炎症因子在2型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的表达

    作者:王文峰;王玲;廖华萍;张士胜

    目的:探讨脂源性炎症因子TNF-α,IL-6及IL-18在2型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的表达变化.972方法:采用模拟人类膳食结构的长期高脂肪饮食24wk加小剂量STZ注射复制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8只,并以正常饮食组健康大鼠8只作为对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了TNF-α,IL-6及IL-18蛋白及mRNA在2型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的表达变化,并应用病理图像系统对结果进行定量分析.结果:TNF-α,IL-6及IL-18蛋白和mRNA在2型糖尿病组大鼠视网膜中均呈阳性表达;与正常组大鼠相比,其平均灰度、平均吸光度以及积分吸光度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TNF-α,IL-6及IL-18在2型DM大鼠视网膜的表达增高.

  • 环孢霉素A对球后成纤维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

    作者:傅德生;许雪亮

    目的:研究环孢霉素A(CsA)对体外培养的球后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用MTT法测定CsA对体外培养的正常人和甲状腺相关眼病(TAO)患者球后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经1,10,100,500,1 000μg/L CsA作用48h后,正常人球后成纤维细胞的A值分别为0.253±0.018,0.210±0.016,0.173±0.032,0.134±0.013,0.119±0.022与对照组0.278±0.019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1,10,100,500,1 000μg/L CsA作用48h后,TAO患者球后成纤维细胞的A值分别为0.221±0.025,0.191±0.036,0.150±0.017,0.118±0.039,0.110±0.011与对照组0.249±0.028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结论:CsA呈浓度依赖性抑制正常人和TAO患者球后成纤维细胞增殖.

  • 兔结膜重建中羊膜细胞外基质、保存羊膜及自体结膜的比较

    作者:刘炳乾;廖洪斐;丁亚梅;江毅;崔鹏

    目的:研究羊膜细胞外基质(amnion extracellular matrix,AECM)在兔结膜重建中的作用.方法:将36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3组,均右眼实施手术,羊膜细胞外基质(AECM)组12眼,保存羊膜(frozen amnion membrane,FZAM)组12眼,自体结膜(autologous conjunctiva,AC)组12眼.术后对各组进行密切的跟踪观察,分别在术后1,2,4,8wk对术眼行印迹细胞学及病理学检查.结果:所有术眼均愈合良好,无瘢痕化及睑球粘连等并发症.术后2wk FZAM、AC组炎症细胞浸润高于AECM组,AECM溶解时间长于FZAM.杯状细胞分化方面:术后2wk,AECM组与AC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FZAM组与AECM、AC组比较统计学差异显著(FZAM组vsAECM组P<0.01,FZAM组vsAC组P<0.01).术后4,8wk,3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FZAM组vs AECM组P<0.05,FZAM组vs AC组P<0.05,AC组vs AECM组P<0.05).结论:羊膜细胞外基质和保存羊膜作为结膜替代物有效,而羊膜细胞外基质比保存羊膜有更长的存活周期,自体结膜是修复结膜缺损理想的替代物.

  • 猫眼视网膜静脉阻塞模型的建立

    作者:司冰心;张卯年;黄厚斌;陈兵

    目的:建立类似人类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动物模型.方法:采用光动力法阻塞猫视网膜3支主干静脉建立模型,建模前、建模后1,3,7,14,28d行眼底照相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检查.结果:成功建立并观察视网膜静脉阻塞眼42只.建模后1~3 d,视网膜静脉迂曲扩张、出血水肿加重,静脉充盈延迟,毛细血管扩张渗漏,7~14 d部分模型伴随血管再通或侧枝血管形成,上述表现减轻较快,至28d所有模型阻塞静脉均再通,视网膜仍留有色素紊乱,动静脉管径变细不规则,有的可见大片毛细血管无灌注区.结论:采用光动力法阻塞猫视网膜3支主干静脉建立的模型近似模拟了人类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发展过程.

  • 兔眼经瞳孔温热疗法阈值能量治疗的组织病理反应和细胞凋亡

    作者:陈丽娟;曹西友;苗林

    目的:观察兔眼视网膜经瞳孔温热疗法(transpupillary thermotherapy,TTT)阈值能量照射后组织病理反应和细胞凋亡情况.方法:健康青紫兰兔20只,采用阈值能量对实验眼采用1.2mm光斑的810nm激光照射60s.采用眼底镜和眼底照相对光斑进行形态学研究,采用光镜和电镜的方法研究光斑的组织病理和超微结构的改变,采用TUNEL法、荧光素标记Annexin Ⅴ-FITC/PI双染色流式细胞测定法观察视网膜细胞的凋亡.结果:TTT后1d可见视网膜轻度灰白色水肿,后视网膜逐渐出现色素沉着.组织病理学切片显示神经节细胞无显著性破坏.TUNEL染色可见视网膜全层均有细胞凋亡的发生,以内颗粒层为主,流式细胞双染测定显示以凋亡为主.结论:阈能级TTT照射未引起神经节细胞严重损伤,较安全,其作用机制以细胞凋亡为主.

  • 高原环境下兔眼球钝挫伤后视网膜NGF和Nogo的表达

    作者:燕振国;刘敬美;金尚丽

    目的:探讨高原环境对眼挫伤后视网膜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和勿动蛋白(Nogo protein,Nogo)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于高原环境和亚高原环境下用重击法致2mo龄健康北京青紫蓝兔眼球钝挫伤,于伤后1,3,7,14d分别取材,40g/L多聚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切片,免疫组化检测NGF和Nogo,比较两环境下兔眼球钝挫伤后视网膜NGF和Nogo表达水平的不同.结果:高原环境下兔眼球钝挫伤后视网膜NGF在各时间点的表达水平均较同期亚高原环境下兔眼球钝挫伤后视网膜NGF的表达水平低(125.82±1.30 vs 122.26±1.14,117.49±1.08 vs 114.83±0.97,121.05±0.77 vs 118.41±0.61,126.45±0.79 vs 121.52±0.70,P<0.01);高原环境下兔眼球钝挫伤后视网膜Nogo在各时间点的表达水平均较同期亚高原环境下兔眼球钝挫伤后视网膜Nogo的表达水平高(124.28±0.26 vs 124.88±0.78,P=1.00;113.17±1.20 vs120.64±0.02,115.60±0.36 vs 121.67±0.03,121.79±0.33 vs 124.96±0.50,P<0.01).结论:高原环境影响兔眼球钝挫伤后视网膜中枢神经再生促进性因子NGF和抑制性因子Nogo的表达水平.

  • 汉防己甲素抑制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增殖的研究

    作者:安美霞;吴开力;林少春;李岱;胡世兴;张艳丽

    目的:观察汉防己甲素对体外培养的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并探讨其机制,寻找治疗翼状胬肉和预防其复发的有效药物.方法:(1)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不同浓度的Tet作用下,体外培养的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形态的变化,并与丝裂霉素(Mitomycin,MMC)进行比较.(2)MTT比色法测定不同浓度的Tet作用48h对体外培养的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并与MMC进行比较.(3)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的Tet作用48h,体外培养的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1) Tet作用下,细胞胞体收缩,变圆,间隙增宽,药物浓度高时,细胞碎裂,浮起.0.1,0.2g/L MMC作用下大量细胞碎裂,溶解.(2)不同浓度的Tet作用48h对体外培养的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0.1g/L与0.2g/L MMC、4×10-5 mol/L Tet与0.2g/L MMC对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活性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P>0.05).Tet的IC50接近10-5mol/L(为0.848×10-5mol/L).(3)Tet作用下,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周期中S期细胞增多,浓度越高,作用越明显.结论:汉防己甲素对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细胞分裂被阻止在S期(DNA合成期).可望用于对翼状胬肉的治疗.

  • 兔血管内皮细胞对角膜后弹力层代谢的影响

    作者:易伟斌;胡竹林;徐岩泽;王廷华;黄桂琴;陈娟;罗哲文

    目的:检测移植后生长于角膜内皮面的自体血管内皮细胞对角膜后弹力层代谢的影响.方法:家兔26只随机分成3组:实验组10只,将培养的自体血管内皮细胞移植到无后弹力层的角膜内皮面;实验对照组10只,移植无角膜内皮层的自体植片;空白对照组6只,移植带角膜内皮细胞的自体植片,术后观察3组角膜植片的水肿变化.术后15d,取下各组角膜植片做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各组植片的角膜后弹力层变化及其上的细胞分布情况.结果:实验组角膜植片的内皮面长满培养的自体血管内皮细胞.病理切片显示,生长的细胞呈单层分布,内皮面未见明显的后弹力膜样物质形成;实验对照组角膜植片高度增厚,内皮面无细胞生长和后弹力膜样物质形成;空白对照组角膜植片内皮面可见明显的后弹力层,其上可见单层细胞分布.结论:血管内皮细胞具有一定的角膜内皮细胞样功能,但不能产生角膜后弹力层样物质.

  • 兔慢性高眼压模型的眼部表现

    作者:杨新光;于敬妮;王晓娟

    目的:观察慢性高眼压状态对兔眼及其视盘的影响.方法:新西兰白兔,10眼前房内抽出0.2mL房水后注射0.2mL复方卡波姆溶液,使眼压慢性升高,10眼为对照组.每天测眼压1次,4wk后,眼底照相,并取出视盘周围视网膜及球后视神经制片,镜下观察.结果:对照组眼前节、视盘、筛板等正常;高眼压组眼部有明显的变化,视盘加深、筛板处形态显著凹陷.结论:高眼压模型眼部改变明显,尤其是视盘筛板更接近临床慢性青光眼的改变.

  • 慢性高眼压青光眼动物模型的构建和鉴定

    作者:马建洲;贺翔鸽;谢琳;许建涛;孙亚丽;王永堂;龙在云;李应玉

    目的:建立大鼠慢性高眼压模型,观察眼压、病理和视功能改变.方法:SD大鼠45只,麻醉后使用532二极管激光行右眼角膜缘360°光凝,角膜缘激光斑为80~100个,大鼠角膜缘颞侧、颞上及颞下巩膜浅层静脉3条,每条静脉光凝3~4个斑点,功率0.45W/0.7s.左眼为对照眼,3d后测量眼压,部分眼压升高不明显者,进行同样的二次光凝.Tono-penXL眼压计监测3,7,30,60,90,180d麻醉状态下的眼压.激光术后60,180d取大鼠各5只,40g/L多聚甲醛灌注固定,摘取双侧眼球和视神经,分别进行冰冻和石蜡切片,采用HE染色、尼氏染色、甲苯胺蓝染色,光镜下观察房角变化,不同时间视网膜节细胞计数,比较视神经髓鞘密度的变化.60,180d大鼠10只,使用TEC-350V视觉电生理仪行F-VEP检查;然后6mo大鼠5只,进行逆行荧光金标记RGCs,7d后40g/L多聚甲醛灌注固定,全视网膜铺片,荧光显微镜下比较视网膜节细胞数量变化.结果:大鼠高眼压模型成功38只,平均高眼压在激光后30d,平均值为25.0±4.1mmHg,对照眼17.1±3.2mmHg,180d时眼压基本恢复正常.病理改变:实验眼前房角明显变窄,小梁网间隙压缩、变窄,甚至部分闭锁,消失,少量梭形成纤维细胞聚集,组织致密、硬化,而小梁细胞减少,虹膜部分卷曲,水肿、肥厚出现明显异常.逆行荧光金视网膜铺片和视网膜切片尼氏染色见实验眼视网膜节细胞数量有明显的减少;尼氏染色切片每400倍视野总平均数,60d组对照眼为41±10.6个,实验眼为35±11.2个,180d组对照眼为40±9.8个,实验眼为34±11.0个,周边视网膜平均值减少为显著,均值相差可达8个神经节细胞;180d时模型眼视神经甲苯胺蓝染色显示的髓鞘密度明显降低;视功能检查:高眼压大鼠模型60,180d的实验眼和对照眼均可引出典型的和重复性好的NPN波形,60d时实验眼AP1(N1-P1振幅)均值降低,为13.03±3.11ms,对照眼为21.14±3.10ms,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波幅值降低持续至180d仍未恢复;LP1(P1峰潜伏期)60d时无明显变化,180d时则明显延迟,实验眼为74.47±8.05μV,对照眼为59.73±4.16μV,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使用532-二极管激光角巩膜缘小梁网及巩膜浅层静脉光凝能成功升高眼内压,眼压升高近8mmHg;病理显示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数显著减少,以周边视网膜为著;视神经髓鞘密度亦显著地减少;视觉电生理检测,F-VEP的AP1振幅降低,LP1波峰潜伏期延迟非常显著.

  • 高糖诱导视网膜血管周细胞凋亡中线粒体细胞色素C的变化

    作者:段鹏;匡洪宇;马丽丽;朱雪磊;江红;康英英

    目的:研究高糖诱导牛视网膜血管周细胞凋亡中线粒体细胞色素C(Cyt-C)的变化.方法:以在体外培养3代近融合的牛视网膜毛细血管周细胞为对象,分别在对照组(5.5mmol/L)与高糖各组(15,25,35mmol/L)中孵育6d,透射电镜观察周细胞超微结构改变,TUNEL法检测培养后周细胞的凋亡情况,分光光度计检测周细胞胞质Cyt-C变化.结果:高糖各组周细胞出现明显凋亡改变,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t1=57.450,t2=83.754,t3=136.403,P<0.01);高糖各组胞质Cyt-C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t1=17.361,t2=17.866,t3=24.072,P<0.01),且Cyt-C浓度与周细胞凋亡率明显正相关(r=0.964,P<0.01).结论:高糖呈剂量依赖性诱导牛视网膜血管周细胞凋亡,线粒体Cyt-C释放可能参与周细胞凋亡过程.

  • TNP470治疗高氧诱导幼鼠视网膜病变的作用

    作者:赵勇;任兵;高晓唯;高云仙;李霞;李慧;郭继华

    目的:探讨TNP470[O-(氯乙酰氨甲酰基)烟曲霉醇]治疗高氧诱导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幼鼠模型(oxygen induced retinopathy,OIR)的作用.方法:选择鼠龄为7d的C57BL/6J幼鼠6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高氧对照组、大、小剂量药物治疗组及实验对照组.随机取48只幼鼠置于浓度约为750mL/L的氧环境中连续生活5d,建立高氧诱导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动物模型.治疗组幼鼠取12只TNP470 30mg/kg SC为大剂量治疗组,另取12只鼠皮下注射TNP470 10mg/kg为小剂量治疗组,其余两组各12只小鼠SC相同体积的30mL/L酒精作为对照.每组随机取2只乳鼠4眼作视网膜铺片,观察视网膜血管变化.视网膜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并计数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核数目,探讨TNP470对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抑制作用.结果:高氧环境对照组与正常环境对照组相比,视网膜有大量新生血管形成,结构及分布紊乱,说明高氧诱导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动物模型诱导成功;正常对照组与高氧环境对照组相比,药物治疗组与高氧对照组相比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核数目明显减少(P<0.001).大、小剂量治疗组相比较差异明显(P<0.01).结论:TNP470有抑制早产儿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作用.

  • 兔视网膜挫伤后Müller细胞Vimentin表达的变化

    作者:朱丽;谢伯林;宋艳萍;邓海波;孔祥斌

    目的:探讨兔视网膜挫伤后Müller细胞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的变化方法:通过3J能量自由落体方式制作兔眼挫伤性视网膜病变模型,于伤后1/8,1,3,7,14d时处死动物取材,免疫组化染色和计算机图像分析仪检测视网膜挫伤后Müller细胞Vimentin的表达和分布.结果:视网膜挫伤后1d Vimentin开始阳性表达增强,7d达到高峰,14d略有下降.随着视网膜挫伤时间的延长,Vimentin的免疫染色范围也逐渐向外扩展,3d时免疫染色达外界膜,7d时视网膜全层都有表达,二组比较,各时段差别均P<0.01,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视网膜挫伤后Müller细胞Vimentin反应动态增强.

  • 正常成年家猫不同暗适应时间闪光视网膜电图的变化

    作者:陈兵;司冰心;黄厚斌;杨炳建

    目的:探讨不同暗适应时间正常成年家猫闪光视网膜电图(flash electroretinogram,F-ERG)大反应变化正常值范围.方法:选取成年家猫20只,在不同暗适应时间1/12,1/6,2/6,0.5,4/6,5/6,1,1.5,2,3,4,5,6,7,8,9,10,15,20,30,40,50min用标准刺激参数刺激,常规程序采集记录F-ERG的a,b波的峰潜时及振幅进行分析并绘出各波峰潜时及振幅在不同暗适应时间点的变化曲线.结果:不同暗适应时间点均成功记录到典型且重复性好的F-ERG波形.不同暗适应时间,a,b波潜伏期均无明显差异,b波的振幅变化较为明显,暗适应20min,振幅值达高峰.结论:成年家猫F-ERG检测实用且创伤较小.

  • 汉防己甲素对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影响

    作者:安美霞;吴开力;林少春;胡世兴

    目的:观察汉防己甲素(Tet)对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分泌及表达的影响.方法:收集正常球结膜与初发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培养的上清液,ELISA法检测两种细胞培养上清液中MMP-1,MMP-3,MMP-9的含量及10-5mol/L的Tet作用48h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培养的上清液中含量的变化.荧光定量PCR检测10-5mol/L的Tet对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MMP-3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培养的初发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上清中MMP-1,MMP-3含量较正常成纤维细胞上清中含量高[MMP-1:26928±1135→3148±74(ng/L),MMP-3:52593±1031→12490±3126(ng/L),P<O.01],加入10-5 mol/LTet作用48h后明显下降[MMP-1:26928±1135→15064±533(ng/L),MMP-3:52593±1031→29943±561(ng/L),P<O.01].培养的正常结膜及初发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上清中未检测到MMP-9.初发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MMP-3 mRNA是正常结膜组织成纤维细胞的3倍,10-5mol/L的Tet作用24h后表达量下降了27.1%.结论:Tet对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MMP-1,MMP-3的分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能抑制其细胞MMP-3 mRNA表达量.

  • 远程投送对中期保存兔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

    作者:袁晔;蒋华;曹永成;黄超

    目的:探讨模拟运输状态下机械振动对中期保存角膜内皮细胞(CEC)活性的影响.方法:DX中期保存液保存兔角膜片7d,实验室用摇床模拟远程运输环境,按作用不同时间、不同振动强度进行分组,分别进行CEC活性染色和CEC酶组织化学染色,对比不同组间模拟运输对角膜内皮的影响.结果:实验条件下观察指标并不随振动强度和时间变化,组间各项指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实验室模拟远程投送对中期保存兔CEC无明显影响.

  • 桐泽性葡萄膜炎1例

    作者:杜建英;秦玲利;陈小瑾;赵吉飞

    0引言急性视网膜坏死是严重累及视网膜,损害视力能导致失明的眼科疾病.临床并不多见,本例同时合并高眼压更为少见.本文报道1例单眼急性视网膜坏死,就其发病原因、病情演变及并发症进行简要的分析总结.

  • 复杂的反复发作的眼眶血管外皮瘤1例

    作者:孙时英;李顺利;崔兰

    1病例报告女,19岁,汉族,因左眼肿物术后1a余,复发3mo于2006-04-12收入我院.患者于2004-12-03无诱因发现左眼球突出,在当地行头颅CT检查:左眼球后肿瘤?当时未做任何治疗,因视力逐渐下降,2005-01行MRI:左眼眶肌锥内良性肿块考虑(1)肌源性肿瘤;(2)海绵状血管瘤;(3)神经鞘瘤.因症状加重2005-02-07行CT:左眼球后占位性病变,考虑血管瘤可能性大.此时患者去兰州检查,诊断左眼眶内占位性病变,住院行左眼眶内肿瘤摘除术术后病理结果不详.此后左眼时常疼痛,2005-03-27做CT:左眼视神经鞘瘤术后复发,不排除为术后改变.术后症状未缓解于2005-08-05,2005-10-05和2006-03-27多次行CT检查:左眼球后视神经类肿瘤术后复发,不排除肿瘤复发可能.并取球后病灶组织做病理检查:左眼眶内FNAC:神经胶质细胞,并见到几个核异质细胞.考虑:左眼眶内视神经胶质细胞瘤.

  • 葡萄膜炎致特殊房角形态的继发性青光眼1例

    作者:张晨明;王建荣;位宁

    1病例资料患者,女,35岁.双眼胀痛、发红伴视力下降半年,于2006-12-05因加重来我院就诊.患者诉自幼因高度近视视力不佳,半年前出现双眼胀痛,伴视力进行性下降,左眼畏光、流泪等症状,来我院就诊.1mo前在当地医院曾诊断为"双眼虹膜睫状体炎",给于口服地塞米松治疗2wk,随后停服地塞米松,到另外医院就诊,诊断为"双眼青光眼",给于降眼压治疗,疗效不佳,遂来我院就诊,以"左继发性青光眼"收入院.既往史:患者患有风湿性关节炎多年,否认外伤及手术史,否认肝炎、糖尿病、高血压及心脏病史;个人史:无特殊;家族史:其姥、姨、舅均有糖尿病史,患者育有一女一男,其中男(3岁)为高度近视.眼科检查:右眼视力无光感,左眼视力0.02(-15DS矫正为0.1).眼压:右眼7.8mmHg,左眼35mmHg.

  • 鞍结节脑膜瘤误诊1例

    作者:徐萍

    1病例报告女,54岁.因左眼视力减退有固定暗区4mo,于2006-04-06来我院就诊,病历号550.患者曾在外院就诊,被诊断为左眼球后视神经炎,经激素和营养神经的药物治疗无效,症状加重.眼部检查,左眼:矫正视力1.0,眼压14mmHg,眼球各方向运动无受限、无牵拉痛,屈光介质透明,瞳孔圆、直径3.5mm,直接和间接对光反射存在,眼底检查未见异常.右眼:矫正视力1.2,无阳性体征.视野检查:左眼中央视野可见鼻侧与生理盲点相连的视野缺损,右眼视野未见异常.蝶鞍MRI影像诊断:鞍区脑膜瘤(MRI号2006-03267).于2006-05-22在专科医院全麻下经冠状切口右额开颅行肿瘤全切除术,术中于右侧视神经内侧见肿瘤,有包膜呈灰红色,肿瘤表面桑椹状,质地软韧,血供中等,基底附着于鞍结节后方及鞍隔前方.病理检查报告:内皮型脑膜瘤(病理号57639).术后3mo在本院复查,左眼:矫正视力1.5,中央视野原暗区消失,未见视野缺损.右眼:矫正视力1.5,双眼无其他眼部阳性体征.

  • 青光眼并白内障两种手术方法的比较

    作者:翟鑫;王斌;邵亚兰;谢海娟

    1临床资料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68例68眼,其中男26例,女42例,年龄56~76(平均66)岁.其中开角型青光眼23例,慢性闭角型青光眼24例,急性闭角性青光眼21例,手术前视力:光感26例,手动21例,指数21例;术前眼压平均24.35mmHg.将以上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小切口34例(34眼),行小梁切除术联合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超声乳化组34例(34眼)行小梁切除术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术前常规白内障摘除术前准备.

  • 慢性泪囊炎激光泪道成形术后不同处理方法对预后的影响

    作者:陈力;罗又蓉;邱秋

    0引言激光泪道成形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是近年来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1].本文对1999/2006年我院行激光泪道成形术的慢性泪囊炎病例899例,对比分析激光术后使用不同处理方法的远期疗效.

  • 高频电灼术加留置硅胶管术治疗泪道阻塞

    作者:曾丽华;蔡国华;李泽宜

    0引言泪道阻塞是眼科常见病,主要原因有炎症后瘢痕形成、息肉、异物阻塞,先天畸形、外伤等;常导致溢泪,溢泪本身可影响患者工作学习和生活;由于泪道阻塞,泪液潴留,细菌在泪囊内繁殖,易形成急慢性泪囊炎.是眼科手术的禁忌症,因为当角膜外伤或内眼手术时易发生角膜溃疡或眼内炎而导致失明的危险.我科自2005-04/2007-04,采用WZC-Ⅲ型高频泪道治疗仪,对50例56眼各种泪道阻塞患者进行内高频电灼术加硅胶管植入,经过临床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尿激酶玻璃体腔注入治疗玻璃体积血40例

    作者:王小堂;王润生;贾俊;姬明利;丁鹏

    0引言玻璃体积血是视网膜静脉阻塞等血管性疾病或眼外伤造成视力危害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其治疗方法较多,但临床证实玻璃体腔注射和玻璃体切割术为有确切疗效的方法[1],我院2000-09/2005-05对40例因经济困难担负不起高额玻璃体切割手术费用或拒绝玻璃体切割手术的单纯玻璃体积血患者,经睫状体平坦部小切口行玻璃体腔注入尿激酶手术,积血吸收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 中药为主治疗缺血性视神经视病变疗效观察

    作者:纪竹

    0引言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又称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是以视功能突然下降,视野缺损,视盘水肿为特征的眼底病变[1].属中医眼科"视瞻昏渺"或"暴盲"范畴.主要因肝肾不足,气滞血瘀,阴虚阳亢,玄府闭塞,目失濡养所致.我们以中药为主对本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白内障防盲手术中人工晶状体度数的分布状态与优化配置

    作者:曲超;杨绍伟;钟守国;张晓七;樊映川

    目的:调查白内障防盲手术中人工晶状体度数的分布状态及配置中存在的问题,为防盲手术车上人工晶状体的优化配置提供科学数据.方法:统计四川省南充市免费白内障手术患者347例,记录人工晶状体度数的测量值、术中植入度数和患者术后1d的视力.分析人工晶状体度数的分布状态,植入人工晶状体度数与测量值之间的差异,及其对术后视力的影响.结果:人工晶状体度数的发生频率:-5D≤IOL≤13.5D的人工晶状体,频率为0.3%~0.6%;14D≤IOL≤17D,0.6%~0.9%;17.5D≤IOL≤19.5D,2%~4%;20D≤IOL≤23.5D,频率集中在5%~9%,其中21.5D IOL频率高,为11%;24D≤IOL≤26.5D,2%~3%;IOL>26.5D,仅为1%.人工晶状体度数的构成比为:-5~9.5D,7%;10.5~17D,9%;17.5~19.5D,14%;20~23D,51%;23.5~26.5D,18%;>26.5D,1%.术中植入的人工晶状体度数与测量值完全相符的为61%,0.5D≤差值≤2D的为30%,>2D的为9%.人工晶状体度数偏差绝对值与术后视力呈负相关(r=-0.271,P<0.05).结论:目前防盲手术车上人工晶状体的经验配置比例不合理,≤10D和≥23.5D人工晶状体配备不足;依据人工晶状体的分布状态优化人工晶状体的配置,对提高患者术后裸眼视力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正常人52例前房角海德堡SL - OCT测量值分析

    作者:杨桦;贺翔鸽;翟军印;干雪梅

    目的:应用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OCT)测量并分析我国52例正常人房角参数测量值各测量方位、年龄组和眼别之间的差异和特征.方法:用海德堡公司SL-OCT对正常人52例102眼进行眼前节扫描,并应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房角参数测量值之间的相关性,各测量参数的变异性,及其在8个方位、8个年龄组和不同眼别中的特征.结果:前节OCT测量的反映前房角宽窄程度的测量参数之间均呈线性相关关系,其中750μm下房角角度(°)(ACA750)的变异性小.ACA750在鼻上、鼻侧、鼻下、下方、颞下、颞侧、颞上及上方的平均值分别为32.26±9.10、34.97±9.60、36.41±9.15、35.30±9.82、37.78±10.56、36.81±9.64、35.40±9.81及35.01±9.73;ACA750小值在鼻上方,大值在颞下方.ACA750在0~9岁,10~19岁,20~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60~69岁及70~79岁年龄组的平均值分别为50.20±6.98,44.02±5.84,43.93±5.94,35.83±6.62,28.94±6.66,28.05±7.37,43.63±9.19及29.68±4.54;其小值在50~59岁年龄组,大值在0~9岁年龄组.结论:前节OCT测量正常人房角狭窄处在鼻上方,宽阔处在颞下方可能性较大.房角宽度0~60岁期间房角宽度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变宽,而60岁之后可能再次加宽或无明显变化.

  • 人工泪液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术后患者泪膜的影响

    作者:陆博;张劲松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前后泪膜的变化和应用人工泪液对泪膜的影响.方法: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120例120眼,按同期配对原则分为对照组(A组)和治疗组(B组),对照组(60眼)术后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60眼)术后给予常规治疗和人工泪液(1g/L透明质酸钠)点眼,分别于术前,术后1,7,14,30及90d行泪膜干涉成像法、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Ⅰ test,SIt)、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BUT)检查.结果使用SPSS V13.0分析.结果:术前两组泪膜干涉图象等级、Schirmer Ⅰ检查、BUT3个检查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术前比较,术后1d BUT明显缩短,泪膜干涉图象等级、Schirmer Ⅰ检查明显增高(P<0.01);7d时Schirmer Ⅰ检查,30d时BUT,泪膜干涉图象等级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B组与术前比较,术后1d BUT缩短,泪膜干涉图象等级,Schirmer Ⅰ检查增高(P<0.01); 7d时Schirmer Ⅰ检查,14d时BUT和泪膜干涉图象等级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B组较A组,术后1d,泪膜干涉图象等级明显降低,BUT明显延长(P<0.01);至术后30d,两组泪膜干涉图象等级和BUT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90d两组Schirmer Ⅰ检查,始终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早期使用人工泪液利于泪膜恢复.

  • 正常视力人群眼压和角膜中央厚度的关系

    作者:徐渊;赵炜;杜红俊;董泽红;王雨生

    目的:了解正常视力人群(视力≥5.0)眼压和角膜中央厚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角膜超声厚度计以及非接触式眼压计对视力≥5.0的志愿者54人(108眼,男22名,女32名,年龄27.82±7.78岁)进行角膜中央厚度的测量以及眼压测量.结果:正常视力人群眼压和角膜中央厚度均呈正态分布,眼压为14.63±3.25mmHg,中央角膜厚度为547.15±31.91μm.眼压和角膜中央厚度呈正相关,r=0.441,P<0.001.线形回归方程为Y=-10.05+0.045X,其中,Y为眼压,X为角膜中央厚度.其R2=0.195,拟合效率较低.结论:国人正常视力人群的眼压和角膜中央厚度均呈正态分布,两者之间呈正相关关系.正常视力(视力≥5.0)人群的角膜中央厚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眼压的大小,但影响较小.

  • 正常人对比敏感度的特征

    作者:宋伟琼;谭浅;夏朝华

    目的:探讨正常人对比敏感度(contrast sensitivity,CS)的特征,以获得正常参考值.方法:应用法国Metrovision公司生产的Vision Monitor视觉诱发系统检查正常人40例(80眼)佳矫正视力后暗视和明视下空间频率0.8,1.5,3,6,12,20cpd的对比敏感度,按年龄不同分成2组:A组(16~49岁)56眼、B组(50~65岁)24眼,对2组暗视和明视下各空间频率的对比敏感度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正常人对比敏感度函数图形呈倒U形,在中频区(3cpd和6cpd)高.随年龄的增长,暗视和明视下各空间频率的对比敏感度均逐渐下降;50岁以上年龄组对比敏感度较50岁以下年龄组显著下降(P<0.05).50岁以下正常人暗视下较明视下在空间频率12,20cpd对比敏感度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我们的研究基本上准确、客观的反映了正常人CS的特征,为临床研究提供了较可靠的正常值.

    关键词: 正常人 对比敏感度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因素的因子分析

    作者:伍春荣;马志中;胡莲娜;许樟荣;任正洪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与全身因素的关系.方法:对2 731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参加了糖尿病并发症筛查,同时接受了眼科、内科和实验室检查.DR的诊断系根据散瞳眼底镜检查、眼底照相及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确定.采用因子分析及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DR与全身因素的关系.结果:通过主成分因子分析方法在原始观察指标基础上提取8个公共因子,分别代表血压、血糖、胰岛素、血脂、病程、体重指数(BMI)、肌酐和尿白蛋白排泄率(UAE)等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DR与病程(OR=1.788,P<0.001)、血糖(OR1.246,P<0.001)、血压(OR=1.223,P<0.01)、肌酐(OR=1.136,P=0.008)、UAE(OR=1.147,P=0.002)和BMI(OR=0.861,P=0.002)等因素独立相关,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与病程(OR=1.747,P<0.001)、血压(OR=1.557,P=0.001)、UAE(OR=1.255,P<0.001)和BMI(OR=0.576,P<0.001)等因素独立相关.单变量分析显示除BMI外所有相关因素因子得分均随着DR程度的增加而增加.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相关因素因子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病程、血糖、血压、肌酐、UAE和BMI(绝对值),PDR相关因素因子得分依次为病程、UAE、BMI(绝对值)、血压和血糖.结论:DR的发生与严重程度与全身因素的变化密切相关.重视对DR相关因素的监测与评价有助于DR的预防及治疗.

  • 屈光手术前严重视网膜病变的诊治和激光屈光手术的选择

    作者:朱煌;赵立全;魏锐利;马晓晔

    目的:探讨激光屈光术前视网膜病变的及早诊断和处理方法及屈光手术方式的选择和疗效.方法:对预施准分子激光屈光手术的患者,扩瞳行三面镜检查,对有视网膜严重病变如裂孔伴格子样变性和囊样变性等的患者进行治疗,并随访后决定是否行屈光手术及选择何种术式.屈光术后随访24mo以上.结果:共检查648眼,52眼有视网膜裂孔及伴需处理的格子样变性或囊样变性区,占8.0%,有5眼因为视网膜病变严重,在处理眼底病变并随访后,未行准分子激光屈光手术.其余47眼在行激光处理视网膜病变后3wk以上,或冷凝手术3mo以后,查眼底原有视网膜裂孔牢固闭合、格子样变性囊样变性区激光光凝包绕确切并无新裂孔出现且视网膜无脱离,对其中26眼行LASEK手术、21眼行LASIK手术.结论:屈光手术不可忽视视网膜病变,应该将眼底的三面镜检查作为术前的常规检查项目.一旦发现格子样变性、囊样变性区和裂孔等病变,应及时采取预防性激光光凝等治疗,定期随访,如需行近视矫治手术应考虑手术的方法与时机.

  • 精神压力与心因性结膜炎58例的心理治疗

    作者:王文莹;孙洁;魏文斌;赵燕

    目的:了解心因性结膜炎患者的心理状态,并探讨心因性结膜炎心理治疗的效果.方法:确诊心因性结膜炎的患者58例.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临床前瞻性评估,应用认知干预,情绪干预,行为干预调整患者心理状态,并将患者治疗前后心理SAS和SDS评分与结膜炎同期症状和体征作相关分析.随访时间6~29(平均17.8±7.3)mo.结果:本组所有结膜炎患者抑郁(67.8±2.5)或焦虑(63.8±2.4)自评量表评分与正常人(<50)有显著性差异.呈抑郁心理状态(男18,女30)48例,焦虑状态10(男4,女6)例,既有焦虑又有抑郁心理25例.经过心理治疗后所有患者精神状态改善,同时结膜炎症状和体征减少或消失.SAS与结膜炎充血程度(P<0.05)和分泌物量(P<0.01)呈正相关;SDS与结膜炎异物感呈正相关.心理治疗前后结膜炎充血、分泌物(P<0.01)以及异物感(P<0.05)的变化有极显著性差异.SAS和SDS评分的下降值与结膜炎充血、分泌物和异物感的好转程度呈正相关(P<0.01).结论:与正常人比较,心因性结膜炎患者SAS和SDS评分明显增高.结膜炎症状严重程度与抑郁或焦虑评分相关.单纯的心理治疗可降低SAS和SDS评分,并改善心因性结膜炎的症状和体征.

  • HRT-Ⅱ和OCT3检测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成云翠;段宣初

    目的:探讨海德堡激光眼底扫描仪(HRT-Ⅱ)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3)检测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retinal nerve fiberlayer,RNFL)在青光眼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可疑开角型青光眼(suspected open angle glaucoma,SOAG)48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POAG)55例与年龄相匹配的正常人43例.采用Oculus-Easyfield视野计flied视野计、HRT-Ⅱ和OCT3分别进行视野、视盘形态和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检测.选用HRT-Ⅱ所测视盘参数中的平均mRNFL、截面面积RNFLA和OCT3所测的mRNFL做比较分析.测的平均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RNFL)做分析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对HRT-Ⅱ和OCT3检测3组间的参数进行两两比较;对HRT-Ⅱ视盘参数中的mRNFL,RNFLA和OCT3所测的mRNFL厚度及各自与视野平均缺损值(mean defect,MD)做相关分析.结果:HRT-Ⅱ视盘参数中的mRNFL,RNFLA及OCT3所测的mRNFL均存在显性差异(P<0.05);在POAG组,HRT-Ⅱ的mRNFL,RNFLA及OCT3所测的mRNFL显著性相关(P<0.05),且与视野平均缺损值(MD)有不同程度的相关.结论:HRT-Ⅱ和OCT3均能够区分青光眼的不同状态.HRT-Ⅱ所测mRNFL,RNFLA与OCT3所测的mRNFL有较好的相关性且均与视野平均缺损值相关.

    关键词: 青光眼 诊断 OCT3 HRT-Ⅱ
  •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测量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在青光眼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作者:季宝玲

    目的: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测量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RNFL)在青光眼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应用OCT测量正常人62例101眼和青光眼患者41例64眼的RNFL厚度,将正常人和青光眼患者的各象限和平均RNFL厚度进行比较;并比较各期青光眼的RNFL厚度;计算平均RNFL厚度和视野平均缺损的相关性,计算OCT测量平均RNFL厚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青光眼患者和早期青光眼患者的各象限和平均RNFL厚度均比正常人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青光眼病程的发展,RNFL厚度逐渐下降.平均RNFL厚度和视野平均缺损呈高度正相关(r=0.722,P=0.000),OCT测量平均RNFL厚度的敏感性为85.9%,特异性为97.0%.结论:OCT测量RNFL厚度为青光眼早期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 国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眼和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改变的Meta分析

    作者:周钢

    目的:综合评价糖尿病视网膜中央动脉(CRA)和眼动脉(OA)血流动力学改变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的诊断意义.方法:计算机网上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2006年来有关CRA和OA彩色超声多普勒血流动力学测定的DR病例-对照研究文献33篇对CRA和OA血流参数进行同质性检验和合并效应量的检验.结果:合并分析后有统计学意义的同质性研究结果为糖尿病患者的OA平均血流速度比正常人低0.26~0.31标准差;DR出现前,OA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比正常人低0.24~0.3标准差,OA舒张末期血流速度比正常人低0.31~0.37标准差;单纯型DR的OA舒张末期血流速度比正常人低0.94~1.01标准差,也比DR出现前糖尿病患者低0.56~0.67标准差;增殖型DR的CRA平均血流速度比正常人低2.98~3.21标准差,也比单纯型DR者低0.49~2.43标准差.结论:糖尿病患者表现早期OA的血流速度降低,DR增殖期CRA的平均血流速度降低.血流动力学改变早于DR肉眼可见的视网膜形态学改变.

  • 硅油取出联合二期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作者:柳林;高玉

    目的:探讨硅油取出联合二期后房型人工晶状体(PC-IOL)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3例13只后囊膜完整的无晶状体硅油填充眼行经睫状体平坦部硅油取出、二期后房型IOL植入联合手术.术后密切随访3mo以上.结果:IOL植入晶状体囊袋内11例;植入睫状沟2例.Post-BCVA较Pre-BCVA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62%(8/13)提高明显.所有患者均无视网膜脱离再发、IOL移位等特殊并发症发生;余留晶状体前后囊膜均有不同程度混浊,中央部因无囊膜组织而透明.结论:经睫状体平坦部硅油取出联合二期后房型IOL植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严格手术适应证,选择合适的病例,以及具备相当成熟的手术技巧,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中老年高度近视患者中央角膜厚度和角膜内皮细胞的测定

    作者:王庆强;吴海龙;王桂梅;柏全豪;阎启昌;张劲松

    目的:应用非接触式自动角膜内皮计定量分析中老年高度近视眼患者中央角膜厚度和内皮细胞形态.方法:对56例(64眼)高度近视眼患者及65例(77眼)对照组患者按年龄分为≤60岁和>60岁两组,高度近视组再按眼轴长度分为≤29mm和>29mm两组,应用SPSS11.0统计分析软件对各组角膜内皮细胞的平均面积(AVE)、平均密度(CD)、变异系数(CV)、六角型细胞比率(6A)及中央角膜厚度(CCT)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并将内皮细胞各参数与组内中央角膜厚度做pearson检验.结果:高度近视眼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平均面积增大、密度减低、变异系数增大、六角形细胞比率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眼轴长度≤29mm和>29mm两组间各内皮参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中央角膜厚度各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高度近视眼患者角膜内皮细胞面积与其中央角膜厚度成正相关(r=0.340,P<0.01,y=0.64x+46.99),细胞密度与其中央角膜厚度呈负相关(r=-0.338,P<0.01,y=-4.2x+4862.5),细胞变异系数与眼轴呈正相关(r=0.247,P<0.05,y=0.98x+11.84).对照组内皮细胞各参数与其中央角膜厚度均无相关性.结论:高度近视对中老年角膜内皮细胞各形态参数均产生较大影响,且中央角膜越厚、眼轴越长,可能预示其"愈合储备"能力越差.

  • 垂体腺瘤200例眼部表现与MRI特点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张媛;魏世辉;郝继龙

    目的:分析垂体腺瘤患者200例的眼部表现,并探讨MRI特点及与眼部表现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垂体腺瘤患者200例的眼部表现,89例MRI特点及与眼部表现的相关性.结果:有眼部表现者135例(67.5%),首诊于眼科者74例(37.0%),视力下降128例(64.0%),视野缺损132例(66.0%),视乳头水肿5例(2.5%),视神经萎缩31例(15.5%),颅神经麻痹14例(7.0%),眼球突出3例(1.5%).MRI明确诊断者84例(94.4%),肿瘤向鞍上生长者67例(75.3%),其中引起视力下降53例,视野缺损55例,视神经萎缩12例,视乳头水肿3例.向鞍旁生长者44例(49.4%),其中引起动眼神经麻痹4例,外展神经麻痹1例,三叉神经麻痹1例.向下侵入蝶窦者24例(27.0%),向后累及斜坡或压迫大脑脚者4例(4.5%),向前累及鼻咽部者3例(3.4%),累及额叶、颞叶、胼胝体、侧脑室任一者5例(5.6%).结论:垂体腺瘤可引起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多种眼部表现,很多患者首诊于眼科.

  • 粘性小管切开术与小梁切除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变化的临床研究

    作者:蒋燕玲;袁志兰;张为中;张薇玮;李艳

    目的:探讨角膜内皮细胞在粘性小管切开术或小梁切除术后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非接触眼压计,角膜内皮计及细胞图像分析系统观察16例粘性小管切开术,25例小梁切除术手术前后眼压、中央角膜厚度、角膜内皮细胞情况,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粘性小管切开术组术后眼压显著下降(P<0.05),中央角膜厚度(CCT),小细胞面积(MIN),大细胞面积(MAX),平均细胞面积(AVE),细胞面积变异系数(CV),细胞密度(CD)均较术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小梁切除组术后眼压显著下降(P<0.05),中央角膜厚度(CCT)较术前增加(P<0.05),平均细胞面积(AVE)较术前增加(P<0.05),细胞密度(CD)及六角形细胞百分数(H%)均较术前显著减少(P<0.05).结论:粘性小管切开术和小梁切除术均可有效控制眼压,粘性小管切开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变化较小,手术安全性高.

  • 微切口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早期波前像差及对比敏感度比较

    作者:孙琦;张劲松;赵江月;孔郡;王欣玲

    目的:探讨微切口Acri.smart 36A人工晶状体(德国Acri.tec公司)的非球面设计对人工晶状体眼的视觉质量和光学质量的影响.方法:老年性白内障患者26名28眼随机1眼植入Acri.smart 36A或者Acri.smart 46S,如另外1眼需要白内障手术,选择相同型号的人工晶状体.人工晶状体Acri.smart36A组13眼,46S组Acri.smart 15眼,患者年龄,术前散光度数,所植入人工晶状体的度数,昏暗环境下瞳孔直径,药物散瞳后瞳孔直径大小均无统计学差异.两种微切口人工晶状体都通过1.4mm微切口植入.术后1mo测散瞳下波前像差(日本Nidek OPD-Scan波前像差仪);散瞳前后分别矫正到佳视力后用OPTEC6500(美国Stereo optic公司)对比敏感度仪测得对比敏感度.结果:正常瞳孔下,两组人工晶状体不同空间频率(1.5,3,6,12,18cpd)的对比敏感度没有显著差别(Mann-Whitneytest P>0.05).散瞳后Acri.smart 36A组"白天"(75cd/m2亮度)下12c/d和"白天+眩光"下1.5,18c/d的对比敏感度比Acri.smart 46S组大(Mann-Whitney test P<0.05);Acri.smart 36A组"夜晚"(3cd/m2亮度)1.5,3c/d及"夜晚+眩光"下1.5,6,12c/d的对比敏感度比组高(Mann-Whitney test P<0.05).3mm瞳孔直径下两组患者的球差无显著差别(Mann-Whitney test P>0.05),而4mm和5mm瞳孔直径下Acri.smart 36A组的球差明显比Acri.smart 46S组小(Mann-Whitney test,分别为P<0.05和P<0.01).结论:Acri.smart 36A非球面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波前像差和对比敏感度比Acri.smart 46S人工晶状体有优势.对于瞳孔直径大的患者选择Acri.smart 36A更具有优势.

  • 闪光视诱发电位检查对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的预测

    作者:万灵;刘谊

    目的:评价术前闪光视诱发电位(flash visual evoked potential,FVEP)检查对白内障术后视力的预测价值.方法:试验组白内障患者95例130眼于术前1~3 d常规行FVEP检查,术后1wk复查FVEP,1mo复查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对照组38例62眼.分析FVEP-P2波的振幅及潜伏期,并注重波型完整性的分析.结果:术前FVEP正常者78眼,术后视力改善者75眼(96.2%),无改善者3眼(3.8%).术前FVEP异常者52眼,术后视力改善者40眼(76.9%),无改善者12眼(23.1%).FVEP对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预测的假阳性率28.5%,假阴性率3.9%,预测可靠性66.9%(BCVA=0.3).各级晶状体混浊者FVEP的潜伏期和振幅差异无显著性,白内障术前与术后FVEP的潜伏期和振幅差异无显著性.FVEP的振幅与术后BCVA相关性较好.结论:白内障术前FVEP正常者高度提示术后视力预后良好,但术前FVEP异常者术后仍有76.9%视力提高.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对于术前FVEP异常的白内障患者,不应轻易放弃手术治疗.

  • 正常人视盘、视杯形态及盘周神经纤维层光学相干断层定量检测

    作者:王润生;吕沛霖;王小娣;李沛

    目的:观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检测正常人视盘、视杯形态及盘周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方法:应用Carl Zeiss公司Humphrey2000型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检查系统对80例单侧眼病患者的80只正常对侧眼进行视盘"十字交叉"和"环形"扫描,分别测量视盘、视杯的直径,视杯深度,以及盘周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计算杯盘比值及面积,统计各参数的平均值.结果:用视盘横纵扫描方法测量结果为:视盘纵扫直径为1.60±0.22mm,横扫直径为1.40±0.15mm,平均直径为1,50±0.22mm;视盘扫描平均面积为1.77±0.53mm2.视杯纵扫直径为0.54±0.22mm,视杯横扫直径为0.52±0.24mm,平均直径为0.54±0.23mm;视杯扫描平均面积为0.26±0.20mm2;正常人杯盘直径比纵扫为0.34±0.13,杯盘直径比横扫为0.38±0.15,平均为0.36±0.14;杯盘面积比平均为0.15±0.11.视杯深度纵扫为0.31±0.14mm,横扫为0.27±0.14mm,平均为0.29±0.14mm.用视盘周围环扫方法测量的盘周神经纤维层厚度结果:颞侧为95.57±17.63μm,上方为144.17±18.98μm,鼻侧为99.00±28.13μm,下方为155.53±18.65μm.结论:光学相干断层检测能做出视盘及视杯的定量测量和分析,得到的正常值范围可作为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青光眼性视神经损害等视神经疾病临床观察的参考.

  • 经结膜无缝合25G玻璃体切割术灌注系统的临床应用探讨

    作者:刘三梅;钟捷

    目的:经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切割手术灌注系统应用于常规玻璃体切割术,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及手术适应证,并发症.方法:玻璃体切割术患者196眼(190例),其中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42眼,单纯玻璃体积血患者20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伴玻璃体积血26眼,特发性黄斑裂孔或黄斑前膜8眼,随机分层分为2组,每组98眼.一组采用经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切割手术灌注系统,另一组采用常规玻璃体切割灌注系统.完成三通道经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割术.包括黄斑部手术操作,使用20G玻切刀、视网膜钩、镊、笛形针、电凝等进行视网膜周边部操作,内界膜及视网膜前增殖膜剥除,视网膜切开,气液交换,视网膜光凝、冷凝等复杂视网膜手术操作.手术结束时仅缝合玻切刀及光纤头巩膜创口,经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切割手术灌注系统穿刺口无需缝合.术后随访2~7 mo.结果: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发现感染性眼内炎及切口持续性渗漏等并发症.采用经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切割手术灌注系统患者全部手术时间平均78min,采用常规玻切灌注系统,其平均手术时间为95min,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并发症包括视网膜再脱离,一过性眼压升高,玻璃体积血等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经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切除手术灌注系统应用于常规玻璃体切割术,治疗黄斑疾病,玻璃体积血及视网膜脱离等多种较复杂的疾病,扩大了经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切除手术灌注系统的临床应用范围,未观察到与改换灌注系统相关的手术并发症.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及减少手术创伤.

  • 近视眼1 100例LASIK手术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作者:周炜;何正瑞;彭子春;黄蕊;郑洁

    目的:分析LASIK治疗近视眼的并发症,探讨其原因与预防.方法:使用Allegretto准分子激光机和Moria-M2微型角膜板层刀,连续对1 100例近视者(2 151眼)实施常规LASIK手术矫正.术后随访3~30 mo.结果:在随访期内,97%的眼达到或超过术前佳矫正视力,无角膜感染、无弥漫性层间角膜炎和激素性高眼压等严重并发症.术中并发症有:游离瓣4眼(0.19%),角膜瓣破损4眼(0.19%),小角膜瓣4眼(0.19%),不完全角膜瓣5眼(0.23%),角膜上皮损伤15眼(0.70%),角膜瓣边缘出血67眼(3.11%),球结膜出血214眼(9.95%).术后并发症有:干眼症状710眼(33.01%),夜间光晕802眼(37.28%),视力波动788眼(36.63%),点状角膜表层细胞脱落410眼(19.06%),角膜高阶波前像差增大805眼(37.43%),过矫20眼(0.93%),欠矫43眼(2.00%),屈光回退48眼(2.23%),角膜瓣层间异物22眼(1.02%),丝状角膜病变2眼(0.09%),角膜瓣下上皮内生2眼(0.09%),单疱病毒角膜炎1眼(0.05%).结论:LASIK手术要求术者经验丰富,设备性能精良.尽管如此手术并发症在所难免.

  • 高度近视眼多焦视网膜电图和传统视觉电生理改变与中低度近视的对比研究

    作者:石一宁;郑红;陈建华

    目的:观察不同程度视网膜脱离高危眼的高度、中低度近视的视觉电生理改变,了解视功能损害程度.方法:回顾我院门诊高度近视的24例48眼,与高度近视伴对侧视网膜脱离眼20眼、中低度近视伴对侧视网膜脱离眼11眼、正常人48眼对照组进行传统视觉电生理F-ERG、F-VEP、多焦视网膜电图(一阶反应,first orderkernel,FOK)联合检测.结果:传统视觉电生理检查,与中低度近视相比,高度近视眼各项F-ERG中,仅大反应a波,单次视锥、30Hz闪烁b波表现为振幅下降明显,而高度近视眼伴对侧视网膜脱离的F-ERG b波各值下降明显(P<0.05).多焦视网膜电图检查,中低度近视眼与高度近视眼在3-6环a波潜伏期延长、b波4环振幅和6环潜伏期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与高度近视伴对侧视网膜脱离眼3-6环中心凹振幅密度、a波潜伏期和b波振幅及潜伏期各值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低度近视眼对侧伴视网膜脱离的在FERG、FVEP尚无改变的情况下,MERG已有多项变化,而这些变化依次轻于高度近视组和高度近视伴对侧视网膜脱离眼组;未发生视网膜脱离时,MERG潜伏期延长,特别是周边潜伏期的指标敏感,该指标的监控有利于视功能损害的亚临床诊断和预防性治疗,以减少高度近视眼视网膜脱离的发生.

  • 维吾尔族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患者血浆Aβ1-40及Aβ1-42的变化

    作者:韦斌;张宏;王星瑾;付玲玲;具尔提

    目的:分析维吾尔族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患者血浆β淀粉样蛋白(β amyloid protein,Aβ)1-40及Aβ1-42的变化.方法:维吾尔族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患者37例,维吾尔族白内障对照组患者40例,汉族正常眼压性青光眼对照组患者40例.3组年龄、性别无显著性差异.采用ELISA法分别检测血浆Aβ1-40和Aβ1-42的含量.结果:维吾尔族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组血浆Aβ1-40和Aβ1-42含量分别为(142.4±7.0)ng/L和(159.8±5.5)ng/L;维吾尔族白内障对照组含量为(120.3±5.3)ng/L和(101.6±6.5)ng/L;汉族正常眼压性青光眼对照组含量为(140.0±4.2)ng/L和(161.1±2.8)ng/L.维吾尔族两组的Aβ 1-40和Aβ1-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汉两组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的Aβ1-40和Aβ1-42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维吾尔族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患者血浆Aβ1-40和Aβ1-42含量升高,但维汉两组无明显差异.

  • 人工晶状体前表面非球面化改良能够改善视觉质量

    作者:

    目的:根据对比敏感度结果比较前表面改良的非球面Tecnis Z9000 IOL和标准的911A IOL的光学性能.方法:Tecnis Z9000硅凝胶IOL和911A IOL具有共同的基本特征包括12mm总长度、三片直边双凸6mm的光学直径和成角的聚丙乙烯C襻.对连续10例双侧白内障患者(20眼)进行了随机前瞻研究,所有患者都接受了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并随机于1眼植入Tecnis Z9000IOL,另1眼在术后6wk内植入911A IOL作为对照,术后6wk进行对比敏感度检查,所得数据采用秩和检验进行比较.结果:随机植入Tecnis IOL组的术前平均佳Snellen矫正视力为6/8.5(0.70),植入911A I0L组为6/9.4(0.64),所有20眼术后佳矫正视力都达到了6/6(1.0).术后对比敏感度分析发现两组在12和18 cpd(明视)、1.5和3 cpd(暮视)以及1.5和3 cpd(暮视伴眩光)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Tecnis Z9000 I0L被证明其对比敏感度在明视高空间频率和暮视低空间频率方面均显著优于911A IOL.

  • 同一家庭3个姐妹色觉障碍

    作者:

    目的:评价我校医学生和她的家庭成员先天色觉障碍的遗传特征,以建立其遗传模式.方法:运用Ishihara(石原)假同色图试验测定色觉障碍,用FW100色调试验评估其类型.并进行眼科检查和遗传学研究,建立色盲家谱,并对她的家庭给予遗传学咨询.结果:眼科检测结果显示双眼佳矫正视力为20/20(1.0),近视矫正屈光度-2D,裂隙灯检测和眼压测量结果在正常范围,眼底镜检查视神经、黄斑和周边视网膜均正常,其它外眼评估和神经学检测正常,先证者的姐妹和她父母的眼科检测也正常,3姐妹和父亲的IPPT试验错误得分为19~20/25,结果和红绿色盲中绿色觉异常者一致.染色体分析和卵巢周期均正常.结论:根据她家谱,她的色盲是伴X染色体的隐性外显率模式的遗传特征.

  • 多焦视觉诱发电位用于诊断视神经病变

    作者:胡晓鹏;黄时洲;吴乐正

    目的:探讨多焦视觉诱发电位在视神经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5例视神经病变患者行常规眼科视力、裂隙灯检查、眼底检查、Goldmann眼压测定、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视野和mfVEP检查.对受检者双眼mfVEP检查的波形结果进行相互比较,并与视野检查结果进行相互比较及对应一致性分析.结果:在所有视神经病变眼均检测到明显的mfVEP波形改变,其与视野的改变具有对应一致性.部分视神经病变眼局部mfVEP波形改变同视野改变略有差别.结论:mfVEP在视神经病变的诊断中具有独特的优势,有望成为一种视神经病变诊断的新方法.双眼间比较有助于发现单眼局部的视神经损害.

  • Beh(c)et病患者结节红斑组织中CD40/CD40L共刺激分子的表达

    作者:王红;杨培增;彭晓燕;赵萌;周红颜;黄祥坤

    目的:探讨Beh(c)et病患者结节红斑中CD40/CD40L分子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5例Beh(c)et病活动期患者腿或臂部结节红斑中CD4,CD8,CD19,CD68,HLA-DR,CD40和CD40L分子表达的情况进行了检测,并用双重染色方法探讨了细胞来源.结果:Behcet病结节红斑中表皮约90%的细胞表达CD40,但无CD40L表达.真皮和皮下表达CD4,CD8,CD19,CD68,HLA-DR,CD1a,CD40L和CD40的细胞均显著增多.双染结果显示,45%的CD4+T细胞表达CD40L分子.100%CD68+细胞表达CD40分子.59.2%的HLA-DR+细胞表达CD40分子.结论:CD40L分子主要表达于CD4+T细胞,CD40分子主要表达于单核巨噬细胞、抗原提呈细胞和角朊细胞.CD40/CD40L通路可诱导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功能和活性,对Beh(c)et病患者结节红斑的发生、炎症的持续和扩大起重要作用.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手术中应用曲安奈德的并发症观察

    作者:招志毅;孙建国;彭燕一

    目的:讨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手术中应用曲安奈德的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02/2007-01在我院进行的18例玻璃体手术中应用曲安奈德的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手术后的反应.结果:手术后随访3~6(平均4.6)mo,出现高眼压2例;假性前房积脓1例;手术后玻璃体再出血3例;3例视网膜表面及黄斑区曲安奈德沉积.结论:手术后出现的假性前房积脓、视网膜表面及黄斑区曲安奈德沉积等并发症可不用特殊处理,自行吸收.术后出现的高眼压可通过降眼压药物治疗.手术后出现的玻璃体再出血可在药物不能吸收时通过再次手术治疗.

  • 纤溶酶和透明质酸酶在诱导猪玻璃体后脱离中对眼前部组织的安全性研究

    作者:刘雪霞;吴海洋;陶海

    目的:研究纤溶酶和透明质酸酶玻璃体内注射诱导猪玻璃体后脱离对眼前部组织的影响,探讨其眼前部组织的安全性.方法:15只健康无眼疾贵州小型香猪,分为A,B,C组,每组5只,每只1眼为实验眼,另1眼为对照眼,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5眼.实验眼玻璃体内注射酶,A组50U(0.1mL)透明质酸酶,B组0.5U(0.1mL)纤溶酶,C组0.5U(0.05mL)纤溶酶+50U(0.05mL)透明质酸酶,对照眼注射等量BSS液.注射前后分别行裂隙灯显微镜、间接眼底镜、Sch(o)tz眼压计临床检查.7d后摘除眼球,行组织学检查.眼前部组织角膜、虹膜做光镜观察,睫状体、晶状体上皮做透射电镜超微结构的研究.结果:7d后A,B,C组实验眼及各组对照眼无明显眼内炎症反应,术前术后眼压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眼光镜观察角膜、虹膜组织结构无明显异常,电镜观察晶状体、睫状体上皮,细胞形态规则,结构清晰,胞膜完整,周界清楚,连接紧密,对照眼光镜及电镜观察组织结构与实验眼无差异.结论:0.5U纤溶酶和50U透明质酸酶猪玻璃体内注射诱导玻璃体后脱离中安全,无眼前部组织的毒性病理变化.

  • 近视眼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后的对比敏感度评价

    作者:

    目的:评价近视患者PRK术后的对比敏感度变化.方法:应用CSV-1000E图表对41例接受Nidek EC-5000型准分子激光仪行PRK手术的患者,行单眼对比敏感度测量.患者术前平均屈光度为-2.62±1.33D(范围从-0.75至-4.00D).应用CSV-1000E对比敏感度仪分别在术前,术后1wk;1,3,6mo行对比敏感度检查.结果:将每个空间频率的对比敏感度对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应用图表与正常值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对比敏感度在术后1wk及术后1 mo时明显降低,从第1 mo开始,对比敏感度尤其是低空间频率的对比敏感度快速恢复,在第3mo,只有6和12cpd两种空间频率的对比敏感度明显降低,在术后6mo时,所有频率的对比敏感度功能都明显增加.结论:PRK术后患者第1 mo对比敏感度功能明显降低,但在术后6mo时对比敏感度功能即恢复至术前水平.

  • FLK-1单克隆抗体抑制实验性脉络膜血管新生

    作者:张含;刘哲丽

    目的:探讨FLK-1单克隆抗体对小鼠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激光击射的方法诱导成年C57BL/6小鼠CNV模型,术前及术后3,6,9d利用腹腔注射的方法给与实验组小鼠FLK-1单克隆抗体500 μg,激光术后10d处死小鼠,行脉络膜灌流铺片及组织病理学检查观察CNV的发展,定量评价FLK-1单克隆抗体对于实验性CNV的治疗作用.结果:术后10d所有激光光斑均发展为实验性CNV,脉络膜灌流铺片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一致表明实验组小鼠CNV的发展受到明显抑制(P<0.001).结论:FLK-1单克隆抗体可以抑制实验性CNV的发展,提示拮抗FLK-1可能成为治疗CNV有效的生物学方法之一.

  • ICAM-1含量变化与兔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实验研究

    作者:李霞;高晓唯;任兵;李保江;赵勇

    目的:观察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含量变化与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关系.方法:利用缝线诱发新西兰白兔角膜新生血管(corneal neovascularization,CNV)后,制作穿透性角膜移植(penetrating keratoplasty,PKP)模型4组,术后记录移植排斥指数(rejection index,RI);记录植片存活时间;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房水及外周血中sICAM-1的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ICAM-1的表达.结果:排斥组植片平均存活12.4±1.3d;正常房水和血清中均可检测到少量的sICAM-1,它们的浓度分别为(16.6±3.6)ng/L,(95.2±6.3)ng/L.术后排斥组房水及外周血中sICAM-1含量即升高,至排斥反应前达高水平分别为(53.9±19.2)ng/L,(378.8±30.6)ng/L,在观察期内维持高水平,排斥反应发生时,免疫组化染色ICAM-1呈强阳性表达.结论:ICAM-1在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术后外周血中sICAM-1浓度变化对排斥反应的发生有一定预测和早期诊断作用.

  • 注入式义眼座技术的初步报告

    作者:刘瑶;屠颖;丁传凤;王爱莲;王峻岭

    目的:探求一种简单易行的的制作义眼座的方法.方法:依据处死的时间将15只新西兰大白兔分作5组,每兔1眼做实验用眼,另眼为对照,手术用手指挤压和碘伏棉签清除兔眼内容物和色素组织后注入骨水泥,进行肉眼观察、测量眼球重量并进行统计学处理,而后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术后两组眼球重量无明显差异,组织学显示术后早期组反应呈现为炎性坏死反应,大量炎性细胞增生;而后呈现为炎性坏死反应向纤维组织增生过度;术后3mo时组织学反应呈现为眼角膜血管化,围绕义眼座形成纤维膜,炎性反应基本消失.结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义眼座有着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比重适当,注入式义眼座技术手术操作相对简单,术后义眼活动度良好,具有明显的应用价值.

  • 荷兰有色兔的虹膜异色症

    作者:Mitsuko Toyoguchi;程凌云;William R Freeman

    一只6mo龄大的荷兰有色兔,被观察存在虹膜异色,检查发现有全身及眼部异常.该兔右眼为蓝色,伴眼底色素过少;左眼为棕色,伴眼底部分区域色素过少.该兔存在白色毛发(白色额发);尽管未行客观听力学检查,但听力障碍不明显.双眼组织学检查示:右眼虹膜基质色素细胞明显少于左眼,视网膜色素上皮和脉络膜内的色素含量也比左眼少.

  • 纤溶酶和透明质酸酶诱导猪玻璃体后脱离的比较研究

    作者:张志红;陶海;吴海洋

    目的:研究纤溶酶和透明质酸酶诱导猪玻璃体后脱离(PV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比较两种酶单独应用和联合应用的效果.方法:小型猪15只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5只,随机选取1只眼为实验眼,对侧眼为对照眼.三组实验眼玻璃体腔分别注射50U(0.1 mL)透明质酸酶、0.5U(0.1mL)纤溶酶和0.5U(0.05mL)纤溶酶加50U(0.05mL)透明质酸酶,对照眼均注射平衡盐溶液(BSS)0.1ml.注药后进行裂隙灯、直、间接检眼镜、眼B超、视网膜电图(ERG)等检查,7d后摘除眼球进行光镜、透射电镜、扫描电镜检查.结果:B超检查显示A组有1只实验眼、B组有两只实验眼于注药后1d观察到部分性PVD,C组有1只实验眼于注药后1h观察到部分性PVD.B超、光镜和扫描电镜检查显示注药后7d A组和B组实验眼均见部分性PVD,C组实验眼均见完全性PVD,对照眼未见PVD.实验及对照眼注药前、后ERG a波、b波波幅均无显著性差异,光镜及透射电镜检查未见视网膜损害.结论:0.5U纤溶酶和50U透明质酸酶单独及联合应用均可快速、安全、有效地诱导猪眼玻璃体后脱离,且联合用药较单独用药诱导PVD更快速、更有效.

  • IOLMaster与接触式A超测量前房深度和眼轴长度的比较研究

    作者:柏全豪;王君丽;王庆强;阎启昌;张劲松

    目的:比较IOLMaster与接触式A超测量中央前房深度和眼轴长度的差异,以评价两者在人工晶状体度数计算参数测量中的准确性.方法:2006-10/2007-01在我院眼科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手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患者121例(137眼),分别用IOLMaster与接触式A超于术前测量中央前房深度和眼轴长度.结果:IOLMaster与接触式A超测量中央前房深度分别为(2.94±0.49)mm,(2.58±0.51)mm,配对t检验,两者的差值为(0.36±0.30)mm(P<0.001),差异有显著性,相关系数r=0.823(P<0.001).测量眼轴长度分别为(24.37±3.04)mm,(23.81±2.83)mm,配对t检验,两者差值为(0.56±0.34)mm(P<0.001),差异有显著性,相关系数r=0.996(P<0.001).结论:IOLMaster与接触式A超均可用于前房深度和眼轴长度的测量,两者的相关性好.但基于光学原理的IOLMaster在准确测量眼轴长度和前房深度的同时,简便、快捷、非接触的特点是A超无法比拟的,并可同时测量出其他相关参数.

国际眼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04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